首页范文大全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十篇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十篇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2:25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1

abstract:transportationisthebasicpremiseofexistenceanddevelopmentofthesociety,itistheimportantinfrastructureandindustryofnationaleconomicdevelopment.ifacountrydonothavehighlydevelopedtransportsystem,itwillimpossiblyrealizethesocialandeconomicprosperity,theimprovementofpeople'slivingstandardandthecountrybecomingstrongerandmoreprosperous,etc.thispaperanalyszestheinnerlinkbetweenthetransportationandtheeconomicdevelopment,andfurtherelaboratestheinfluenceoftransportationtothe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

关键词: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发展

Keywords:transportation;socialeconomy;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031-01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等各个环节有机联系的纽带,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生活、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的富强等。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整体运输业能力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改善了国家和地区各经济区域之间的运输联系,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满足了我国社会和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发展。

1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着,分析和研究这种联系,进一步探讨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今后规划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以及调节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相适应程度,从而促进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交通运输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有了飞跃的发展,国民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各大中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得到加强,于是对交通运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交通运输系统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大规模的经济开发,交通运输条件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如果没有可靠的交通运输系统作支撑和保障,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劳动力和再好的资源,也无法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最终会阻碍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进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业也有反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是交通运输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服务对象。

2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得到顺利发展,都必须有一个安全、高效和完备的运输系统作保障。高效完备的交通运输系统,不仅加强了沿线各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使其交通地理位置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也改变了其区位优势,促进区域间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存在,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交通运输能力、效率以及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运输成本相对降低,交通运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将显得越来越明显。

2.1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高效廉价的交通运输系统,使得大多数运费在成本中占较大比例的工业集中到了港口或铁路附近等交通便利的地方。而航空运输则只能满足那些以轻小产品为主的新兴工业的需要。由此可见,交通运输系统影响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2.2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系统,提高和改善了沿线的交通条件,拉近了各大小城市以及工业中心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竞争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技术和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进而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拓宽人们的视野、革新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促进人们积极参与国内外的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交通运输系统将有效改善投资环境以及提高沿线地区的区位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间接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3交通运输对对区域资源开发的影响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开发自然资源提供了可靠、廉价的运输保证,进而促进了各生产部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人们出行,不仅提高了原有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还将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极大的加快了旅游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将带动其他地区的人口、劳动力向沿线经济地带集中,增加就业岗位,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

2.4交通运输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为医疗卫生、娱乐文化活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交通设施建设的发展使各地区之间的来往更便捷、更经济,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3结束语

当前,在我国的交通供给总量还显得不足,能力结构性还有些短缺的情况下,必须加大对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不仅大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所以,未来中国交通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大对交通设施建设的力度,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进而降低社会经济系统的交易费用,才能为商品流通和人们的生活出行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还能促进经济市场的扩大和劳动分工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这样才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2

一、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我国通过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运输能力的矛盾,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区域间交通发展不平衡,运输安全问题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只有通过加强管理,采取合理措施,不断扩大运输需求,才能缓解交通运输问题。

二、科技对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距不断延长,运输规模日益扩大,同时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及运输方式的多元化,都将大大促进交通运输能力及运输效率的提高。科技对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及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进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条件恶劣的地区,任何一个技术难题都将会阻碍交通运输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克服一个个长期困扰交通建设的技术难题,唯有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够得以实现。

三、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运输安全问题突出。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交通安全,交通一旦出现问题,会给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交通局统计,近三年里,交通事故案件数量持续增加,而且一些重大的交通事故中,人员伤亡惨重,因此,在发展交通运输的时候,要将安全放在首位。

2.区域发展下面临着严峨的挑战。我国的交通运输一般都是以区域为主,但是区域内的服务功能混乱,没有为交通运输提供高效的服务,而且区域的规模比较小。尽管区域内的交通运输范围小,但是发展交通运输花费的资金多,过多的资金给区域经济带来压力。最重要的是,在区域内交通运输没有一个正规的制度,而且发展运输依旧采用陈旧的手段,技术落后,思想保守。

四、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的措施研究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国的交通中一个重要的主体就是个体运输。而影响个体运输的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我国的交通运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国有、集体以及个体。国有运输占据主导位置,集体发挥从属作用,而个体运输的发展速度快,三者在我国的交通中的都有着特殊的作用,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使其能在一个和谐的状态下发展,才能使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整体提高。因此,在发展交通运输业中,要转变集中发展国有运输的观念,国有运输的地位的确不容动摇,但是也要提升个体运输的地位。

2.加强监督,搞好个体运输业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个体运输带来的利润逐渐加大,其地位也在缓步上升。个体运输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效益,也是城市发展的象征,因此,为了保证个体运输的形象,要加强运输队伍的文化建设,使其队伍的文明水平保持一个较高的高度,从而提升城市的形象。对个体运输队伍文明的建设可以采用两种方案,第一种是队伍自身的管理;第二种是依靠当地政府的管理。队伍自身的管理就要在个体运输的内部建立管理组织,组织中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解决队伍中的矛盾。而政府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法律法规,使个体业主的守法意识提高。政府也可以利用行政以及手段,控制运输市场,严厉打击偷税漏税现象。

3.制定支持偏远地区的特殊政策。我国的整体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良好,但是各别地区的发展滞后,例如西藏、青海等地,处于我国的西部地区,位置远,水平落后,贫困地区多,而且人们的生活条件以及生存环境较低。因此,对于这类的地区,在发展交通运输的时候,要制定特殊的政策,支持当地交通运输的发展。例如:在藏族地区开通乡镇的客车,为客运成立基金,支持藏族的客运发展。一些地区在发展交通运输的时候,资金少,而中央就要对贫困的地区的道路建设,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或者是全额补助。还有一些地区在运输货物的时候,不是通过道路运输而是水路,因此国家要改造渡口渡船,保证货物正常运输,在改造中也要给予补助。

4.加强我国交通运输管理。管理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可以通过合同制度,我国为交通运输的合约制定了相应的法规,管理交通运输的时候,可以运用相关的法律,保证交通市场的稳定,使货物能够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运输。我国某地区在管理交通运输的时候,参照合同法管理,运输纠纷减少。同时交通运输的企业也要进行内部管理,企业员工的上岗标准明确,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范围也要在法律的规定下。

5.加强区域合作,确保农村道路均衡发展。制约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关键因素就是道路问题,尤其的农村的道路。在开展农村道路建设的时候,一些贪图利益的人,用高价钱购买低质量的材料,造成农村的道路路面质量差。一些运输重物的车辆在路面上经过,使路面的状况更差。而且道路质量管理部门,在农村的道路建设上,管理的力度不够,使农村道路的质量与城镇的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针对以上现象,在农村开展道路建设的时候,中央要与地方政府合作,对农村的道路的实际状况要充分的了解,合理的部署建设规模以及质量。确保农村的道路能够符合国家道路的标准,减少城乡道路质量的差距。在建设道路中,要保证城乡道路的平衡,使我国的道路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五、结语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3

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在交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调整必须按照相应指标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交通运输结构处于合理状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交通运输业自身的技术经济特点对其结构调整同样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交通运输技术经济特点确定的情况下,影响交通运输结构主要是外因,外因主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交通运输技术经济特点变化同样会对地区交通运输结构演变产生影响,我国交通运输业进行区位划分,其主要可分为华北、华中、华南、华东、东北、西北、西南等七个一级运输区域,按照区域性划分对每个地区的交通运输宏观指标进行核算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交通运输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十二五”阶段我国重点需要对区域交通运输结构进行调整,完善交通运输结构,促进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

?荩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其进行归纳,主要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因主要是指交通运输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其主要包括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生产关系等。内因主要受到交通运输内部经济技术特性影响。从自然条件角度看,自然条件的因素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项目的投入要素,自然条件好的交通运输项目投入要素比例较低,自然条件差的交通运输项目投入要素较高,自然条件还会影响到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运输需求结构,从我国的特点看,由于我国人口多、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变化比较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结构会有更高的要求,交通运输结构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看,自然条件因素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方式的需求,交通运输优势的充分发挥也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自然条件会对交通运输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十二五”阶段我国需要认真研究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计划,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经济与交通运输存在紧密的联系,经济状况主要是由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总水平决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布局不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导致货流和产品特征不同,因此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运输结构都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之间结构变化处于相同状态,所以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之间存在对应性关系。供给最终的目的是满足需求,有什么样的需求必须要有什么样的供给,只有如此才能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平衡、协调发展,“十二五”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必须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调整好交通运输结构,促进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

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看,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经历从单一化发展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模式的转变,运输方式从原始的运输方式向现代运输方式转变,技术层次从低级阶段不断向着高级阶段方面转变,这些方式方法的转变与科技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科技可以给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直接性影响和间接性影响,从直接影响角度看,科技可以促使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同时促使运输装备的性能改进及运输结构的改善,交通运输在科技的带动下,各种运输方式相互作用协调发展。从间接性影响角度看,科技进步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需求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交通运输结构会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交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不断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才能促进交通运输业处于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十二五”阶段我国科技会不断发展,对交通运输业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应与科技发展协调起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两者相互协调同步发展。

?荩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综合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运输结构失衡和运输能力不足等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交通运输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处于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才能适应“十二五”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宏观评价指标进行系统化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交通运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运输结构问题,才能建立符合区域交通运输发展需要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实现交通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我国交通运输在能源利用、运输供给、区域合作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协调、不衔接的地方,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交通运输结构问题,才能促进交通运输业全面协调发展。

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存在一系列问题,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幅员辽阔,现有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无论从运网密度角度看,还是从整个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我国还处于落后状态,我国的公路、铁路、民航在总量和平均密度方面都落后于欧美等国家。从区位角度看,西部地区公路网技术含量低,行车条件差,综合实力较低,很难满足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十二五”阶段我国需要加强对西部交通运输业的投入,从根本上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从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总体状况看,各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通过对区域之间的大通道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通道存在明显不足。西南、西北等区域高速公路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从初始状态看,交通运输流量较少,而华北、东北、华东区的路网建设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存在不协调现象,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但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交通运输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利。“十二五”阶段我国应该不断调整好交通运输结构,从根本上保证交通运输业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荩区域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的措施研究

从区域状况看,由于区域经济状况、自然条件、国家政策倾向不同,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当前我国地区之间交通运输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各区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各个区域的优势没有很好的发挥。

“十二五”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依然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加强区域间的合作,把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促使各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协调发展,实现不同区域之间构建合理的交通通道,把交通运输系统整体结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4

关键词:交通运输;负外部性;影响

一、引言

交通运输方式负外部性比较是综合运输构建和发展的基础性研究,是发挥各运输方式比较优势的侧面对比和反映。各种交通方式发展前景和其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都一定程度地受到本方式外部性的影响,尤其是相对于其他几种方式的发展和地位。外部性概念源于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外部经济”概念。其外部经济概念是指经济中外在于企业的因素变化对企业的有利影响,如知识增加、技术进步等导致单个企业的成本下降。这种影响对产业是内在的,但对企业是外在的。然而,马歇尔在书中没有明确提出负外部性的概念,只是模糊地提了内部不经济概念。庇古继承了马歇尔外部经济的提法,补充了外部不经济概念,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外部性理论。交通运输业历来是学者和社会所公认的外部性行业。其负外部性影响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交通运输方式负外部性比较即是其中一种。

本文从负外部性影响的角度,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负外部性分类比较,为五种运输方式在今后发展以及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和发展中重新定位,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结构以适应国家经济和综合运输系统的发展。

二、交通运输负外部性内涵及其分类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如一个企业为用户提品或服务,该用户是与直接关联者。而企业生产活动对厂区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该居民与企业生产并无直接关系。这种影响就被称为“外部性”。

交通运输负外部性既是指交通运输业产业基础结与本身运输生产业务活动对社会其他产业或经济体等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危害,这种效果一般较难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根据交通运输负外部性影响主体的不同,本文分负外部性影响为自然环境压力和运输成本压力两种。

三、交通运输负外部性比较

现存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各不相同,直接说明了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决定了他们各自方式发展和被重视程度的不尽相同。交通运输方式负外部性比较就是研究这种不同的原因,分析其负外部性内在的区别。

1.自然环境压力

交通运输业负外部性对自然环境压力可分为生态资源压力、土地占用压力和自然能源压力三种。

生态资源压力,由于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不同,其业务活动所使用的能源和需要的环境等不同,最终引起负外部性影响也有所差别。尽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业务活动是运载工具沿着运输线路或管道进行的,但是这些线路管道不断扩大,形成网络以后,它们的负外部性影响就会非常明显,污染会随着网络中各种线路扩散,进而影响更大的范围甚至全球环境。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不同程度地对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是污染物的排放。各种排放强度的不同导致污染强度的差异。从客运造成的污染强度来看,公路运输是航空运输的1~2倍,是铁路的10倍左右。货运造成污染强度,公路是铁路的10倍,货运造成的污染强度超过客运的污染强度。总体来看,铁路和水运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较小。私人汽车和飞机每人公里产生的污染几乎相等。公路和铁路方面,每吨公里污染是每人公里的1~2倍。

土地占用压力。交通运输业对土地的占用主要是交通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是不同的。从公路和铁路两种交通运输方式土地效率比较角度看,铁路明显高于公路。按完成等量的换算周转量计算,各国的铁路占地面积小于公路,我国在完成等量换算周转量的比例是世界各国最高的。在占地面积上,我国目前的交通运输结构消耗的占用土地,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仍有很大优化空间。

自然能源压力。自然能源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交通运输业自身发展也依靠能源的支撑。世界各国交通运输业能源的消费及其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仍旧逐渐上升,大多数发达国家交通消耗的自然能源占全国总消耗的1/3左右。在交通运输业消耗的能源中,专业数据显示公路消耗的能源最多,几乎占80%,其次是航空和铁路。因此交通运输业占据国民经济能源消耗的大部分。一项关于中国未来能源供需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2亿5000万吨。

2.运输成本压力

交通运输负外部性对运输成本压力可分为:交通事故压力和交通拥挤压力。

交通事故压力。交通运输业技术经济特征重要指标就是运载工具的技术速度。随着技术速度的提高,交通运输也逐渐变成危险活动,交通事故不仅涉及交通运输的参与者本身,还涉及第三方。从历年统计资料看,交通事故主要是公路运输方面。根据世界道路联合会对世界114个国家交通事故的统计结果显示,世界每年要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93万起,有41万人在事故中丧生,871万人受到伤害。火车、轮船和飞机的灾难虽然没有公路运输频繁,但是从事故的伤害程度和公众关注程度的角度来看更加可怕。

交通拥挤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车辆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交通拥堵直接危害是使交通延误增大,行车速度降低,带来了时间损失和燃料费用增加;以美国的调查报告为例,美国交通拥堵状况近年来持续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782亿美元。美国开车族每年因交通拥堵浪费的时间达42亿小时,浪费汽油达109亿升。除管道运输,其他运输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拥挤,造成大量的经济和时间损失。

四、结语

交通运输负外部性就是指交通运输业产业基础结与本身运输生产业务活动对社会其他产业或经济体等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危害,这种效果一般不会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目前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日益严重,并关系到广泛的经济、社会问题,己经成为人类能否与自身生存环境融洽相处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综合交通体系中各运输方式发展应综合考虑各运输方式负外部性和其他技术经济特征。本文通过交通运输方式负外部性比较,表明我国今后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及线路高效能化;节能化,环保化;交通规划与各种方式协调化;城市交通智能化等。

参考文献:

[1]陈贻龙,邵振一,《运输经济学》,[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6月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5

【关键词】城市交通;经济发展;交通运输

一个城市如果想快速发展,其交通运输问题需要首先解决,因为交通运输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外开放交流扩展等等问题都与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紧密相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公路运输方式相比于火车、飞机、轮船等方式显得更加灵活,能够延伸和覆盖的范围更广,本文主要讨论城市的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相互影响关系。

一、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城市交通建设的乘数效应分析

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建设城市的交通设施,可以有效的带动城市很大一部分相关的产业快速发展,并且城市的基础设施改善,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更可以进一步刺激提品服务的一些相关企业公司的消费,对于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是一种提高,这样也可以提高消费需求,拉动内需。通过相关统计资料数据的现实表明,城市交通运输的投资乘数大约在2.5左右,累计的社会总产乘数大约在7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国家在城市交通运输方面投资1亿元,那么就可以在社会上带动7个亿的总产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的交通运输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值得大力投入的。

2.城市交通建设的区位效应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也逐渐提高了交通干线沿线以及周边城市的可达性,使其在经济地理位置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发展,给各大企业原材料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很短时间内可以收集到企业发展需要的材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城市的集约化,产业化都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也渐渐在加快城市化的程度。

二、城市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两者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还可以强化社会经济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和作用来看,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点,促进区域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交通运输的过程中,由于产业链的作用,在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导致的相关部门经济效益增加基础之上,还会引起别的产业部门经济效益增加,最终引起连锁的反应,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增加;(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城市交通运输项目成立,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便于形成统一市场,并且由于市场经济自己具有的淘汰机制,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各个产业链间的资源调整组合,从而推进区域一体化经济,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的投资增长,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大大拉近了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工业区之间的距离,提供了良好投资环境。目前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周边的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在道路两边拔地而起,足以证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城市区域投资的增长又可以带动边远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再次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像更优化。城市交通建设的经济效益见图1。

2.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影响区域资源开发

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对区域资源的开发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使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化,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成,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服务,让经济潜能逐渐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动力。(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国土的开发和增加土地的含钱量,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能够改善道路沿线区域的交通状况、投资环境与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了城市交通运输沿线土地的增值。(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加就业岗位。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在道路的建设期与营运期提供比较多的就业岗位。这样的话,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建设会大大加快。(4)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由于城市交通运输越来越发达了,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大量的人涌向一个城市,一定会引领一种年轻健康的生活方面。一是促进原有旅游景点的效益增加,二是促进新旅游景点开发的效益。

3.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

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的生活水平改善,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活水平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卫生条件、区域医疗、城镇化水平、文化娱乐活动、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只有城市交通运输的高度发达,才能让人们的出行变的方便。同时,如果遭遇紧急疾病的话,高速的交通运行速度才能保证人本身的生命安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市区买房子是他们微薄的收入所做不到的,但因为交通运输的高度发达,他们可以选择房价相对便宜的郊区。因为交通发达了,从郊区到他们上班的办公区距离远一些也不是问题了。(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使地区之间的往来更方便,经济与信息的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导致人们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效率逐渐在提高,使城市交通运输沿线社会经济逐步加速发展。原来交通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出行的变化,城市出行的变化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环境改变,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体现社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对区域社会发展进步影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的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文中首先从城市交通运输发展对于城市经济的乘数效应分析和区位效应做出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城市交通运输可以提高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刺激城市经济的需求,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高校开发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接着从城市交通运输与城市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方面对城市交通运输的积极作用作了详尽的分析,旨在对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晓莉,林茂德.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6

一、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城市交通建设的乘数效应分析

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建设城市的交通设施,可以有效的带动城市很大一部分相关的产业快速发展,并且城市的基础设施改善,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更可以进一步刺激提品服务的一些相关企业公司的消费,对于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是一种提高,这样也可以提高消费需求,拉动内需。通过相关统计资料数据的现实表明,城市交通运输的投资乘数大约在2.5左右,累计的社会总产乘数大约在7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国家在城市交通运输方面投资1亿元,那么就可以在社会上带动7个亿的总产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的交通运输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值得大力投入的。

2.城市交通建设的区位效应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也逐渐提高了交通干线沿线以及周边城市的可达性,使其在经济地理位置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发展,给各大企业原材料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很短时间内可以收集到企业发展需要的材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城市的集约化,产业化都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也渐渐在加快城市化的程度。

二、城市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两者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还可以强化社会经济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和作用来看,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点,促进区域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交通运输的过程中,由于产业链的作用,在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导致的相关部门经济效益增加基础之上,还会引起别的产业部门经济效益增加,最终引起连锁的反应,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增加;(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城市交通运输项目成立,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便于形成统一市场,并且由于市场经济自己具有的淘汰机制,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各个产业链间的资源调整组合,从而推进区域一体化经济,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的投资增长,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大大拉近了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工业区之间的距离,提供了良好投资环境。目前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周边的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在道路两边拔地而起,足以证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城市区域投资的增长又可以带动边远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再次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像更优化。城市交通建设的经济效益见图1。

2.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影响区域资源开发

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对区域资源的开发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使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化,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成,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服务,让经济潜能逐渐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动力。(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国土的开发和增加土地的含钱量,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能够改善道路沿线区域的交通状况、投资环境与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了城市交通运输沿线土地的增值。(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加就业岗位。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在道路的建设期与营运期提供比较多的就业岗位。这样的话,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建设会大大加快。(4)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由于城市交通运输越来越发达了,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大量的人涌向一个城市,一定会引领一种年轻健康的生活方面。一是促进原有旅游景点的效益增加,二是促进新旅游景点开发的效益。

3.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

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的生活水平改善,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活水平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卫生条件、区域医疗、城镇化水平、文化娱乐活动、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只有城市交通运输的高度发达,才能让人们的出行变的方便。同时,如果遭遇紧急疾病的话,高速的交通运行速度才能保证人本身的生命安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市区买房子是他们微薄的收入所做不到的,但因为交通运输的高度发达,他们可以选择房价相对便宜的郊区。因为交通发达了,从郊区到他们上班的办公区距离远一些也不是问题了。(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使地区之间的往来更方便,经济与信息的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导致人们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效率逐渐在提高,使城市交通运输沿线社会经济逐步加速发展。原来交通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出行的变化,城市出行的变化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环境改变,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体现社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对区域社会发展进步影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7

 

一、引言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现实中,交通运输与经济往往处于不协调发展状况,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研究两系统如何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而要达到区域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就要找寻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与实现手段。

 

二、评价指标体系[1]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系统分析法,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主要从经济的规模指标、结构指标及效益指标来反映,其中,规模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额,居民储蓄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净出口,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人口;结构指标包括:第二、三产业比例,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效益指标包括:GDp增长率,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主要从规模指标、结构指标及功能指标来反映,规模指标有:铁路营业里程;结构指标包括:公路里程,内河航道里程,铁路、公路、内河网密度,铁路、公路、水运运输业人员数,航空业人数,民用汽车拥有量,民用机动船数;功能指标有:铁路、公路、水运客运量,民航旅客吞吐量,民航货物吞吐量,铁路、公路、水运旅客周转量及货运周转量。

 

三、贵州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性分析

 

本文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2-3]计算经济系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各子系统1992-2013年的综合发展水平,根据计算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利用协调指数模型[4-6]计算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子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值,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7]分析影响两系统协调性的因素。

 

(一)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静态协调发展水平

 

根据静态协调指数模型[4]计算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静态协调值,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1992年到2008年间,贵州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静态协调值都处于0.4以上,协调等级为濒临协调以上,二者基本协调;2009年到2013年间,除2012年外,两系统的协调值小于0.4,处于失调状态,该阶段协调状况较差。

 

(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动态协调发展水平

 

运用动态协调模型[5-6]计算出贵州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动态协调值,如图1所示:1995年至2000年,2008年至2011年,动态协调值呈下降趋势,在此期间二者没有位于协调轨迹上,协调等级下降,2003年至2007年,动态协调值呈上升趋势,在此期间二者位于协调轨迹上,协调等级逐渐上升。

 

(三)结论

 

由上面分析可知:2002年以前,贵州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高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两系统的协调性较好;2002年以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低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两系统的协调性从初级协调转为优质协调,再由优质协调向失调转变。可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两系统的协调性没有必然关联性。具体影响贵州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协调度的因素,见下面的分析。

 

四、贵州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性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前面计算的各静态协调值得图2,其中“交通-经济”指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静态协调值,以此类推。从图2不能直观地看出影响交通-经济静态协调度的因素。为了精确找出影响贵州省交通-经济静态协调度的因素,计算交通-经济协调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哪一个交通子系统对贵州交通-经济协调性贡献最大。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得到灰色关联度表,如表3所示。其中R1、R2、R3、R4分别公路-经济、铁路-经济、航空-经济、水运-经济与交通-经济的灰色关联度平均值,是对1992-2013年的灰色关联度值的平均。

 

从排序一行可以看出,按与交通-经济协调性紧密度划分,依次是水运-经济协调性,铁路-经济协调性,公路-经济协调性,航空-经济协调性。从关联系数来看,交通-经济与水运-经济、铁路-经济、公路-经济的关联性相差不大,都对贵州省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性产生重要影响,相对而言,航空系统的发展对其影响较弱。为促使贵州省经济系统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应着重加强水运运输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性。

 

五、促进贵州综合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

 

从平均灰色关联度数值看,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水平关联密切的是水运运输系统、铁路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从关联系数来看,与交通-经济协调性联系最紧密的是水运-经济协调性,其次为铁路-经济协调性。要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各运输方式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的结构。

 

(二)适时调整发展策略,保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8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协调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系统,可以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区域交通体系来支撑与引导。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反过来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当前交通运输部一直倡导的“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加快交通运输产业升级和转型”就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的例证。

国内外关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研究

(一)国内主要观点

国内关于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观点主要有三类:第一类观点是强调交通运输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将交通运输当作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忽视了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还有处于顺从地位的方面;第二类观点是只强调交通运输要顺从经济的发展,忽略了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把交通运输看作一种弹性产业,认为只要挤压便总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从以往的发展经验来看,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发展交通运输产生的很大的消极影响;第三类观点便是认为,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同时会带动交通运输的发展,这也是本文所要简要论述的观点。

国外主要观点

国外的学者对于2者关系的研究较国内的研究来说,表现得更为全面,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交通运输的发展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交通运输发展这一因素并不是决定性的,而只是必要因素之一;第二,交通运输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大小则是不一定的;第三,这也是较国内观点来看更为全面的一点,如果过度的交通运输建设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不必要的,也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这一点值得认真思考的。

二、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具体关系

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两者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还可以强化社会经济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和作用来看,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运输是社会生存的重要前提

交通运输是指在人们生产、消费的过程中,借助于运输设施完成人和物位移的全过程。人类为了提供生活补给就要不断生产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材料和产品的位移都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主要通过交通工具而实现。运输是生产过程中的必要元素,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我国运输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极大地关注,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并对地区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保障及促进作用。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国民的富裕、国防的坚固和文化的进步都离不开先进的交通运输业,因此交通运输是社会生存和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二)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影响区域资源开发

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对区域资源的开发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使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化,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成,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服务,让经济潜能逐渐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动力。(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国土的开发和增加土地的含钱量,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能够改善道路沿线区域的交通状况、投资环境与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了城市交通运输沿线土地的增值。(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加就业岗位。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在道路的建设期与营运期提供比较多的就业岗位。这样的话,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建设会大大加快。(4)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由于城市交通运输越来越发达了,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大量的人涌向一个城市,一定会引领一种年轻健康的生活方面。一是促进原有旅游景点的效益增加,二是促进新旅游景点开发的效益。

(三)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能力显著上升,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因此运输成本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推动及保障功能日益显著。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交通运输规模的扩大和方式的改革,交通运输业的科技创新受经济的影响很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产业的平稳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因而在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同时要注重其和经济整体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深入研究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进步的关系和具体数量比例,遵循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的客观规律。只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给交通运输带来更大的需求和市场基础,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好的资金支撑。两者是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的措施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政府作为行政的主要机关,对于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非常敏锐的感知,其在把握运输业的发展方向,运输的具体路径设计上以及运输的结果上都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的把关者——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指明灯”的作用,从而有效弥补自身在经济发展方向把握不准确、信息封闭等缺陷。政府一方面可以增大资金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建立和完善政府促进交通运输业的投入机制,大力建设运输站场、物流园区、邮政枢纽、农村客运、运输信息化、运输安全管理和应急运输保障建设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加大对交通运输企业研究开发、应用信息及网络技术,提高企业科技管理水平方面的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扶持创建省域或行业门户信息网站的研发,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可申请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这些扶持和鼓励措施,在强调交通企业自身内部发展的同时,也提供有利的发展平台和机会,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交通运输的一个主要功能便是资源配置,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其通过供求关系引起价格变化来反映资源的分配情况。它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很大的不同,其具有微观性、相对准确性等特点,能够较准确地传达资源短缺或资源不足等情况,便于交通运输部门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地作出调整,避免资源浪费或由于资源分配不及时而引起的社会矛盾等问题。因此,交通运输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机制,拓宽获得市场信息的渠道,比如通过定期的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和概括不同地区对于物资的需求情况,关注市场的变化等。通过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交通运输部门可以充分的发挥主观条件,灵活地做出调整,制定正确的运输战略与策略,确保资源分配的最优化。

(三)优化交通运输产业结构

为了使交通运输管理机制有效运用于管理中,首先必须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展业结构,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制定交通运输发展的总政策,实现宏观调控;其二,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合理规划交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其三,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级管理制度,保证交通运输市场的平稳运行,实现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四)改良交通运输模式

改革开发后,我国大规模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公路和铁路为主、航空水路运输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近年来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个性化需求增长,导致了个性化出行方式需求的出现。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适应社会的进步,国家应站在全局高度增加、协调各运输方式的发展和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多种运输方式的发展也有利于行业内的良性竞争,为国民的出行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以带动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当交通运输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时,交通运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若交通运输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起拖滞作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也充分说明了交通运输对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交通运输的发展也能提供良好的机遇,也必将迫使和拉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9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是一个不创造新的可见物质的产业部门,其生产活动不提供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的时空位移。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涉及交通运输的建设,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影响的一般表现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内部条件,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一个创造产值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交通运输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先行,是区域产业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先决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陆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与技术工艺,将这些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的潜在物产,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现实财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交通运输是区域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和动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它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支持、保证作用。在区域工业现代化方面,生产规模化、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多向化、网络化,与高技术和分工专业化及布局临空化相联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术经济特点。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农业现代化方面,商品性专业化的生产、外向型农业及农工贸经营公司的运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十分活跃的生产、商贸活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地域性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提升等等,靠传统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信息传输状况,绝然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交通运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应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发展形成的效益应在区域社会成员、部门及地区,按社会分配原则公平分享、把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容许与消解的最适程度。这些也正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联系网络的基础结构可以分为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设施网络等,在这些传输性基础结构中,实现人与货物流动的交通运输网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区际贸易为主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变化。公路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可以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易的空间成本两个方面来促进区际贸易。区域贸易不但受本地需求的影响,同时受伙伴区域进口需求的影响。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运输成本对贸易价格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影响伙伴区域的进口需求和区域间的贸易。运输成本随距离的扩大而增加,这会产生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近,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越大,贸易种类越广。这使得贸易首先发生在相邻区域之间。如果运输费用大到极点,任何距离的运输行为都变得不合理,那么区域贸易就不会发生,各个区域只能靠自给。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下降,区域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区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在现代交通的基础上,区域间的运输成本不仅取决于实际距离,更取决于覆盖它们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密度和结构,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不仅要满足当前阶段的贸易需要,更要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第三,政府加强制度管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交通运输管理当局,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扩展政府资金来源与投入方式,以达到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须”制约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从发达国家成熟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借鉴经验,将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的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有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来加以规划、建设和发展,变革并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只有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方案,才能达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与均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贵影.实现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

2、刘秉镰,赵金涛.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篇10

 

交通运输行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组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经济如果落后于国家经济发展,那么则会对整个经济社会造成制约,相反,如果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要比国民经济要快,那么则会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创新发展。现如今,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不容乐观,需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的创新发展。

 

一、现阶段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大国,经济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交通运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是提高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不尽人意,交通运输水平还需有待提高。其中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呈现出滞后现象

 

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呈现出滞后现象,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进步,从经济发展规模方面看,我国交通运输经济没有跟上国民经济发展的脚步,并且在道路交通网设计、运力规模、运输基础设施方面均存在不足,导致我国交通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另外,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以及使用量同样低于发达国家,导致交通运输压力比较大。

 

(二)交通运输行业缺乏资金投入

 

从某种角度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压力比较大,在这种发展趋势下需要兴建更多的道路,但是在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之中由于缺乏资金,导致交通运输经济呈现出诸多弊端。第一,在新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这种情况会致使诸多建设材料等费用上涨,且人力资源更加紧缺,费用也会逐年提升。第二,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交通运输资金投入不同,各个地区交通运输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交通部门在建设的时候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相对于发展目标而言远远不够。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正如上文所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对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笔者调查与研究,我国交通运输建设过程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便是交通运输网设计的不合理。从当前社会发展角度分析,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企业发展,甚至人们日常生活均离不开交通运输网,都与交通运输网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如今我国交通部门所涉及的交通运输网不够科学与合理,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在很多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会存在交通拥堵的现象,这不仅会对整个物流运输产生影响,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步伐。

 

(四)缺乏个性化的交通运输服务

 

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得到创新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人们对生活质量、对交通运输工具以及交通运输服务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但是在发展过程之中由于受到运输成本以及成本控制等影响,导致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此外,我国交通行业管理人员素质过低,导致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缺乏个性化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且会影响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积极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

 

要想真正改变交通运输经济滞后现象,需要提高其管理水平,目前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呈现出混乱的局面,乱收费、贪腐腐败之风发展的尤为激烈,导致交通运输行业无法得到创新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下需要积极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对交通运输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减少各类乱收费现象。一般而言,乱收费现象会导致物流行业成本逐渐提高,并且利润也会降低,所以积极减少乱收费的现象,能够提高物流运输的畅通性,使商户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

 

(二)积极加大交通运输行业资金投入力度

 

资金问题一直是阻碍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正是由于交通运输资金投入不够,所以才致使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落后。所以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提高资金投入力度,或者积极吸引社会投资或者国外投资,以来扩大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来源,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此外,交通运输行业还要大力修建道路与铁路,积极提高交通运输的流畅性,提高交通运输水平,提升交通运输经济发展。

 

(三)积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众所周知,我国交通运输能耗量比较大,在整个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之中需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对交通工具进行合理配置。另外,我国交通运输业主要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交通、民航与铁路,要实现三者之间的统筹兼顾,解决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项矛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真正实现我国交通运输有序发展。

 

(四)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

 

与其它行业相同,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处于消费领域范畴之中,在消费者消费的时候需要获得最优质的服务,所以在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需要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服务意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但是从全局出发,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速度缓慢,需要把握好服务的水准,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战略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