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十篇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十篇

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2:41

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篇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教学;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13-0060-01

为了对当今新课程理念进行适应,加强对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自身效率提升,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中,要求教师必须要重视应用教学艺术,使小学生能够成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主体,引导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参加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增加小学生对于语文教育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感知,小学语文课程自身的内容含量十分大,也比较枯燥,再加上其教育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因此,怎么样才能够将理论性很强的小学语文课堂开展的生动有效,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近些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直都在面临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追求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品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小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来解决自身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小学生就会真切的感受到学习语文所具有的乐趣,小学语文学习才能够真正成为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顺应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来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进行创新。

在笔者的长久教育教学过程中发觉,如果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只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小学生会感受到十分痛苦,并且学习效率很低。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变通,把小学知识融入到情节里面,使小学生成为语文教学故事中的主人,这个时候,小学生就会对学习十分感兴趣,同时加深了小学生对于语文教材的探索和理解,进而能够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以及效果。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提升举例频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举例频率能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小学语文知识并不容易被人理解,因此,怎么样才能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到一起,举例子就变得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在举例子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前文学的热点问题,并且要引出其他学科内容,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热情,更加能够对小学生所特有的好奇心进行满足。在小学语文教师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将其和地理以及历史等等知识进行结合,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增加自身其他学科的知识,再通过其他学科知识来促进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这样不仅仅符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自身的要求,而且能够使小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有用性。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举例子是语文教师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挑选一些具有启发性以及精致的例子,这样才能够做到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思维,进而对学生进行启发。同时,要使小学生能够明白所举例子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

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备课

除了要将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并且采取举例子的措施之外,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备好课,做好开展小学语文课堂之前以及小学语文课堂之后的工作。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进行有效的备课工作,通常情况下,备课都要按照语文教师进行备课课程的标准以及备教材这两个基本环节来实施,每一个课程标准都能够从本质上帮助小学教师对语文教材深广度、教材体系以及教材知识层次进行了解。语文教师备教材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语文教材与各个单元、每个知识重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结构体系以及教材编写意图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选择一些时事,或者在自身备课过程中多找一些小学生比较关心和注意的话题,这样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语文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课后的作业,小学生在学校小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语文知识变得十分鲜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一些全新的作业形式,如果说通过对学生邻居或者居民小区实施调查,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小学生要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开展辩论赛等等作业,这些作业锻炼了小学生行动、思考、分析以及设计等等方面能力。

近些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时展,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并且成为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和优先考虑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兴趣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教师,因此,快乐教学和愉悦教学是教师们一直在不断深入探讨以及研究的话题。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传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那么,小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并且在情不自禁中取得好成绩,优化导语设计、实施情景教学以及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等等措施都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加强文学素养储备,因为,面对的是一群孩子,他们对文章的感知大多在感性的层面。如何引导学生吸收文章的精华,体会人文的影响,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语文驾驭能力。这样才能把较深的道理用浅显的儿童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多元角色。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文学素养越高的人.所具有的生活、情感、经验就越丰富,观察、理解、表达的能力就越强.对生活的热爱也就越执着。当今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着诸多困惑:怎么把教材巧用、活用,怎么让学生活学、爱学,“三维”目标如何整合……教师们总苦恼于“学生难教了,不听话了”。特别是高年段的学生,很难见到他们热情洋溢地上语文课。其原因主要在于语文老师没能博得学生的喜爱。学生首先要爱上语文老师,才能爱上语文学科,让学生热爱学习语文.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而文学素养正是小学语文教师魅力的添加剂。

认识了小学语文教师阅读储备的重要性.我们就应该切实行动起来.加强阅读储备。提高文学修养。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点子上,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提高了,就一定会出口成章,语文课堂也一定会精彩纷呈。

1、广博的文化知识

语文是人文性最强的学科,是“最具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课程。”。语文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广泛,上下五千年,纵横百万里,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信息,教语文时都可能遇到。例如在新的人教版教材中增设的。综合性学习”中,“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戏曲大舞台”、“莲文化的魅力”、。追寻起源”等内容的编排,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所以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语文专业知识,还须具备一定的人类文化知识。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在自身的知识结构总体中,语文教师应把历史、地理、社会、美术、音乐、哲学等学科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一种以语文专业知识为中心的辐射式的网络结构。

2、精美流畅的语言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与学生交流是不可原谅的,―个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

许多语文教师说话很随意,想什么就说什么,一句话重复几遍,且时常带着口头语,一听到这样的教师上课,就感到不舒服。还有的教师方言很重,语气平淡无味,在范读课文时,还不如一个学生。这样的语文教师怎么能有语文感染力。相反,―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往讲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从语气和音质上就技高一筹。―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个非常有修养的语文教师,不仅注意自己的语言,也非常注意学生的语言,他总是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语言,抓住时机规范或矫正学生的语言。如果

学生在这样教师的影响下,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一定能提高。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况且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他们有极强的模仿倾向。可见,教师的语言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3、专业的知识

对学生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那么对于教师来说,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讲究系统的知识体系了,教师也无需具备那么多知识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用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师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断的江河。”此话完全是教师在自我推卸责任,是对新课程的曲解。的确,在当今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况且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可以储存在电脑里,但是电脑永远也无法替代人脑。知识是人脑创新的基础。语文不讲究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不等于不教知识了。所以说,一个教师要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补充鲜活的血液,连自己也变得陈旧了。―个教师始终要有知识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课程怎么变,你必须是―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

4、高尚的人格

何谓“人文性”,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回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教育好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以身作则,作好人格的表率。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离开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护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于理。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具有感染作用,这种感染作用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双方的情感交流逐步加深,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循循善诱,对他们充满期望,使他们充满信心。这种师爱对学生必将产生春风化陌般的作用,温暖而有力,教师情感的涓涓细流一旦被学生的心田所接受,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此高尚而优美的人格是每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人格水准,特别拥有强烈的“爱”才会在教学中自觉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师关注人文内涵,语文教师作为人类母语的传播者和继承者首先就要具备人文素养。要求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全面的知识,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知识,培养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宋丽霞《新课标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

[2]周爱红《新课程时代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综合天地》,2004年第二期

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备课

随着减负呼声的日益高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大量数据显示,造成课堂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教师备课不认真,而是他们对备课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把握备课的有效方法。只有抓住备课的根本,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备好课呢,下面让我们为自己的备课好好把把关吧。

一、小学教师当前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象一,许多教师看重教参,因为教参还提供教学案例,可以直接用来教学;有的老师重考纲分析,考试指挥棒的功能体现更为明显。其实不然,我们教师最应该依据的是课标、教材。他们才是进行备课才是基本点。对教学内容分析不到位,对教学过程只是做出简单的知识罗列,这就导致了教师的备课流于形式。

现象二,背课代替备课,有些课堂上,教师讲的滔滔不绝,似乎功底很深,其实这种课堂教师成了演讲者,学生成了被动的听众,这反映出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不是备课而是背课,完全曲解了备课的含义。

现象三,学案代替教案。有些教师不注重写教案,而把重点放在了学案上,学案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的学习方案,而教案包括教与学两方面,既要有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活动的设计,又要分析学生,设计学生活动。备课的结果是形成教案而不能用学案代替。

现象四,重预设,轻生成。有些教师的教案过于详细,甚至把上课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了出来,然后照本宣科的去表演,这样的课堂太过于僵化,它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复杂性,忽视了课堂动态的生成。教案应多角度预设应对方案,简单地说,备课应该具有充分的应变意识和策略。

现象五,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同一化教案。集体备课已经成为学校常规的教研活动,其效果也常常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表现是,资源共享导致统一化的教案,教师忽略了教学对象的不同,这种备课不备人的做法当然会导致教学设计的模式化。起不到实际的作用。

现象六,重课前备课,轻课后备课。备课就是做好课前的准备,这是许多老师普遍想法,其实,针对一节课的研究应该延伸到课后,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课后反思,我们称之为反思备课,它能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有一个著名的结论是教师的实践加上反思等于教育名家。在这个方面教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题目叫“咂摸教学”。即“反思式”教研。把反思做好,把反思三年的老师称作入格,再反思三年,就可能成为合格,再反思三年就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要想培养教师要注意“三格”----入格、合格、风格。最后培养学习型的教师。

二、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新特点

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基础牢靠,剔除不必要的环节,才能由此生成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语文教师要备好课,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通读教材,全册整体备课

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的整体设计思路安排,针对不同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依三维目标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备课前应通读教材,整体备课。

整体备课就是新学期拿到新书以后,教师要结合语文课标、教材说明及时阅读全册教材,目的是对学段三维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有一个准确的方向,对全册教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全册教材安排的内容及训练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整体安排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个环节可以是粗线条的,但它是必不可少的,用最少的时间,追求最大的效果。

2、钻研教材,集体单元备课

新教材面广量大,增加了备课难度,特别是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不确定性更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备课不到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同伴互助,导致思维空间狭窄,对教材的特点认识不够,把握不准。因此,过去那种个人独立备课的形式已经适应不了课改的继续深入,集中教师智慧同伴互助的集体备课当取而代之。集体备课可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教师的思维空间和视野,集中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备课的深度,取得良好的效果。

课改前教师备课多采用以课文为单位逐篇进行,导致教师缺乏对整本教材和各单元的整体了解,费时低效。课改后的语文教材按专题单元编排,每单元课文无论从人文的角度和知识的角度都有共性,这是编者遵循学习的规律、知识内在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精心编排的。同时,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等各部分板块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抓住教材编排特点,实施单元备课、整组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品读教材,感悟文本备课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提出了很高要求,要落实这一维度的目标,就需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细细品读教材,感悟文本。

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需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走近文本”。教师自己要先有对文本充分的感悟与体验。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教师同文本的对话,首先要“聆听”文本的声音,调动自己对生活的积累和感受,“披文以入情”,让文本感动自己。第二要“走进文本”。在自己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理性思考,理清自己感悟文本的过程、方法、体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彻大悟。第三要“走出文本”。在明确感悟经历的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条件,基础,设计出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思路、方法。因此,只有教师品读教材,感悟文本,经历“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备课历程,才能得到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真经。

4、深挖教材,整合资源备课

语文教师应具有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教师备课时不要局限于教材,要注重深挖教材,整合资源备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是要挖掘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多搜集一些与教材相关的资料,补充学生学习的资源。二是要挖掘教材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布置搜集任务,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的信息补充、完善、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激励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三是要挖掘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让学生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篇4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部分语文教师往往把阅读的文本当成一种艺术性的流程,所采用的阅读教学模式十分固定,无论是什么样的阅读文章都会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以及主旨大意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性,使得学生的视野仅仅局限在文章当中,不能够延伸出去,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自己当成教学的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导致自身阅读能力无法得到培养。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由于采用固化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没有做好对学生语文阅读的引导,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常常会感到十分枯燥乏味,不能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当中,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甚至会对小学阅读知识的学习产生抗拒。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必须要从备课环节做起。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前,需要对所要讲述的阅读文章进行深入的钻研,全方面理解并掌握好文章的内涵,为充分的备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理清教学的思路,选取准确的教学切入点,并且要围绕阅读教材中的中心思想,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把握,使学生在文章阅读之时能够保持正确的阅读思路,使语文阅读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本身生理以及心理发育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征,逐渐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顺应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到教材当中,积极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计算机等,为学生展示与阅读文章相契合的文字、视频或者图片等,使学生能够进行直观的感受,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

(三)做好课外的延伸

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篇5

备课组以“教学进度表”为依据,加强集体备课,要求按照学校要求,定期召开备课组研究会议,全员参加研讨。确立中心发言人,研究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1承蒙学校领导的信任,今年初次担任语文备课组长,没有工作经验,本着学习的态度来开展今年的备课组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年高二语文组备课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导,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和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全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水平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总之,要继续推进高中新课改,落实新的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潜能,提高素质。

二、工作目标:

1、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2、认真搞好教学研究,争取在研究性学习、职高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进展,形成特色,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3、继续强化协作互助精神,创建团结、和谐,充满创新与活力的优秀备课组,出色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语文备课组的主要工作配合教导处、教研处等处室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1、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检查。

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提倡共同备课。做好每月的备课、作业批改、辅导等的检查。

2.教研常规。

认真做好听课、说课、评课常规,并准备上好一堂公开课。引导教师积极创造机会走出去、引进来,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3、课题研究。

发动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要求各位教师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作为我们今后教学教研的依据。

4、组织学生参加征文评选、诗歌朗诵及三笔字竞赛活动,力争多出精品。

四.本学期教学内容与重点: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及选修本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中要重在阅读技巧的指导与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

五.教学基本原则

1.整合教材,大胆取舍

教材的处理必须合理,这样才会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时间有限,课时紧张,以及因连堂进行作文训练而用去的课节,真正用于处理教材的时间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不允许也不必要按部就班地处理教材。

总之,我们可以将单元内部的各篇文章联系起来,进行关联性阅读、比较性阅读,从而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单元要点的把握。

2.立足教材,服务高考

高考的辉煌成绩,不允许我们丝毫懈怠

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立足于教材,服务于高考。教学中既要突出文体的特点,讲清课文内容要点,又要结合考点的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前瞻性教学。

3.探究创新,推进课改

今年是课改第六年,我们要在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得出自己的认识与结论,而不要搞大一统,一言堂;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不要浅尝辄止,小富即安;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问难质疑,共同提高,而不要死气沉沉,机械呆板。

六.具体措施

1.落实集体备课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必将成为一中的优良传统。

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面对新教材、新内容,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实行资料资源共享,按照学校要求,每次备课都要有中心发言人,详细解说本单元甚至于某一课的重点、难点、考点、疑点,要提出教材处理意见。备课组在听取这些意见后细致讨论,达成共识。

2.发挥教师作用

为彰显每位教师的亮点,备课组邀请语文教研几位老教师各上一节示范课,可上常规教学课,可上作文教学课,备课组全体老师从头听到尾,从如何切入教材,如何把握重点难点,如何处理配套习题等各个环节去学习。

3.相互观摩学习

本学期备课组要多听课,在老教师上示范课的同时,备课组内部教师之间还要经常性听课,多借鉴吸收,多取长补短。

4.强化课堂常规

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堂课的明确的教学目的;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2一、总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暨第一学期的教学探索,我们的教学目标继续定位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累整合、(二)感受鉴赏、(三)思考领悟、(四)应用拓展、(五)发现创新,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二、使用教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大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认识了解并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语文组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积极学习并大力提倡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学习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3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提高课堂实效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理论,力求做到转变教学观念,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学研究,提高高二语文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1、采用组内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理论,把新课程的要求转化为各课的指导思想。

2、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具体做到:

加大集备力度,优化教学内容。

集备时间:每周四3、4节

集备地点:年段办公室或语文教研组活动室(另行通知)

集备形式:一人主备,单元主讲

集备内容:备重难点、疑点,备教学法;交流教学亮点,反思教学缺欠。

3、积极推进相互听课和评课,加强讨论交流,提高质量,取长补短,学以致用,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4、精心准备月考、半期考等测验,重视学生的效果,加强师生交流。

5、做好导优辅差工作,重视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辅导:

对学困生,我们要树立信心,勇于面对。集备组成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给予鼓励和辅导,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从每次的些许进步中也能体会到努力的喜悦。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营造一种爱学,想学,会学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从学习中真正受益。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4一、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语文

2)教材使用情况:学考复习用书、《论语》选读

3)本学期周课时:5节

二、常规工作:

1、教学计划及目标确定:

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指导意见》,密切关注省课程调整内容,并研究相应的对策,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思想,用新观念新思路处理教材。按时制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计划。要求内容全面,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提高质量措施,教学进度表。要求组员认真学习并了解对单元目标和课文教学目标,理解教材的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落实在教学之中。

2、集体备课及教案:

备课组以“教学进度表”为依据,加强集体备课,要求按照学校要求,定期召开备课组研究会议,全员参加研讨。确立中心发言人,研究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研究教学方法,设计好配套的单元训练,控制好教学进度。要求:

a、提前备课,按要求撰写教案,不得搬照抄教案,不以课件代替教案,不以试卷代替教案。

B、新课教学目标符合《学科指导意见》要求,学考、高考复习课目标符合学考、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并切合学生实际,表述准确、具体、恰当,体现三维目标;准确确定教学重、难点。

C、教案数足(一学期不少于60个),分课时备课,环节齐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D、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环节安排科学合理,不仅有教师活动,还要有学生活动,主问题设计恰当、有效,板书设计精炼、合理、美观。

e、课型多样,除新课外,还要有复习课、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教案,并做到环节齐全。

F、课后有教学反思,并有针对性,不少于课时数的五分之一。

3、课堂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层次清晰,知识传授合理,能力培养恰当,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准确评估课堂教学效果,控制好课堂教学过程,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愉快生动,能力提升明显。

4、作业设计及批改:

a、本学期各班大作文不少于8篇。批改要求:大作文略改5篇以上,精批2篇以上。小作文8篇(包括随笔、读书笔记、日记、片段练习)以上,略改一半。

B、有针对性地布置配合课文的作业,有检查,有错题记录。

C、单元练习或月考4次以上,有批改,有错题记录。

D、大作文和单元考试、月考中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有记录和分析,有订正和讲评。

e、能根据要求一学期命制1份试卷,有细目表,难度恰当,知识点分布合理,原创题和改编题占一半左右,无明显差错。注重过程评价,每次测试有分数记录。测评后及时对学生的测评情况进行统计,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并讲评。

5、课外阅读:教师订出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高二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5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中新课程实施为中心,转化教学理念,苦练教学内功,优化教学手段,探索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堂为学堂,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权,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尽量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2、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

备课组内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做到统一教学和复习进度、统一教案、统一课件、统一练习等。重视第二次备课,因材施教。要经常就教材、教法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中,对于每单元每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加以明确,并由专人专攻,形成切实可用的资料,

3、在备课组内加强听课评课活动。

在学校教务处和语文教研组的领导下,开展好示范课、优质课、研讨课、汇报课等公开课活动,并要求组内教师积极参与评课活动,做到“课课有收获”,以实现自己的教学更大的提高,保证备课组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取长补短。

4、开展“师徒结队活动”,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

在每次听评课与研讨活动中,做到“师有所教,徒有所长”,加强师徒联系,督促徒弟教师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份作业。使其逐渐形成自己成熟的教学理念,成套的教学思路,成型的教学风格。并督促其在此基础上,借助对先进的理论的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思考、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

4、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利用好早读课、课间和夜自修时间,加强学生自查、自我管理。

作业精选精批,及时校对讲解,表扬优秀,鼓励后进。

5、把握好教材的深度与难度,注重学生活动能力培养,尽量利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能力迁移。

同时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立足高考,打好基础。

6、加强对高考信息的研究。

认真研究了新课改高考试题,制定了有效的措施,确保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注入高考的知识。

7、强化教学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积极撰写各级各类论文。

8、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9、认真组织好单元考、模块考试、期末考试的复习工作,力保在每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0、加强与外界交流,及时了解教学、考试的最新信息。

建好中国教育服务网vcu教育博客,充分利用好“福建高中新课程网”,及时了解我省各兄弟学校的选修课开设情况,加强与兄弟学校老师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的学习,教学时要以新课标为准绳,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

2.在高一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为高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3.根据高中语文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4.在第八周前完成必修五的教学任务,在十九周前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表见后面的附录部分)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高二语文每周4节(必修),全学期总时数84节。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授课60课时,期中复习8课时,期中考试3课时,期终复习10课时,期终考试3课时。

本学期教学进度非常紧张,几乎没有练习、复习时间。但是仍然要计划有条不紊,进度安排有序。

五、教材处理

1、精讲实练,努力创设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讲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2、取舍有度,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

本学期教学任务重,有些课文根本来不及上,因而要有取舍。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文言文教学上。主要以积累文言知识为主,进而增强学生文化功底。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阅读积累,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摘抄或点评或讲座或串讲,因“班”施教,因“人”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

4、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

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篇6

素养,《辞海》释义为"经常修习培养"。其一解释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故此看来"素养"就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除了包括一般教师所必须拥有的政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外,还应当包括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特殊素养,也就是要具备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德、才、识、能等方面的素养。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和情意素养,其中知识素养、技能素养是外显的,是教师素养的基础;情意素养则是内在的品质,不易被测评,三者的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师个体的整体素质。

1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学者,是所教学科的专家,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传统的知识体系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现代知识体系来说,则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总结能力。总而言之,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方面。

由于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课程具有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外来文化营养的目标。语文老师只有知识面宽,视野开阔,才能厚积薄发,左右逢源。语文教师只有在"精"于语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博"于文化科学知识,以丰厚的文化知识为背景,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生。

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解社会,体味人生。具体体现在:其一,语文教师要有系统统筹规划思维。语文学习与思维训练关系密切。语文教师要获得较强的思维能力并能科学地指导学生的思维训练,就必须学习一些思维科学知识。其二,语文教师要通晓社会科学知识。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语文教师除了要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的把握思想内容。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学有成效。其三,语文教师要了解自然科学知识。语文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小而言之,要教好语文教材中有关介绍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就必须弄懂文中所介绍的有关科学知识。大而言之,我们要培养新一代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建设者,教育他们能够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意识,对科学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有积极参与的愿望和行动。如果语文教师对课文涉及的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就势必会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其四,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等的原理。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地使自己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学者未必是良师",一个教师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掌握所教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应关注教育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更应了解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途径,努力用心理科学的规律指导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2专业技能素养

"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还要在学生各个疑惑方面的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具备反思,研究教学的能力。教学技能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亦即教师所拥有的教学技巧,反映了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熟练程度和水平;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研究语文教学的能力,即指语文教师的语文教育科研能力,反映语文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继续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教学技巧、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技巧的功能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控制课堂气氛与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经常需要教学技巧的巧妙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的本领,其中包括组织教学能力,分析学生的学情、分析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自我调控能力、因材施教能力、自制辅助教学学具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是语文教师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学识水平、诸种智能和创新意识最集中的体现。语文教师可以从语文课本中选题,研究课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对结构系统进行研究,可以从语文活动中选题,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素养,研究语文活动对课堂语文教学成效的影响;语文教师能够针对语文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有益于开拓思路,有益于发现问题,有益于建立新的科研课题;语文教师可以是对教材提出自己新鲜的看法,在教学上创造性的发挥,或者创立新的教法。

3专业情意素养

"专业情意"强调的是愿不愿意的问题。专业情意要比一般心理学意义上愿意、喜欢、向往的态度有更高的境界。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要有满腔的热情去投入教育事业。语文教师要对所教学科充满热爱,做到坚持不懈地对语文教学探索、追求。

对祖国语言文字右深切之爱,对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无数瑰丽璀璨的名著佳作经常研读。

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篇7

关键词藏语发展循序渐进兴趣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talkingabouttheDevelopmentofthetibetanLanguageandteaching

CiLuo

(tibetDingjieCountymiddleSchool,Shigatse,tibet857900)

abstracttibetanlanguagehasgraduallybecomeakindoffashion,developmentisbecomingmoreandmorefast,soweinthetibetanlanguagetostepbystepintheprocessofteaching,makestudentsproducelearninginterests,strengthentheteacherscooperativesense,withthecollectivewisdomofteaching,changetheeducationenvironment,resultinginthespreadanddevelopmentofthetibetanlanguage.

Keywordsthetibetanlanguage;development;stepbystep;interest;cooperation

藏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文由公元七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的吞弥・桑布扎所创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且藏语文在和平解放后,发展速度更快,藏语文在大学设立了研究生班,许多本地学者投入到藏语言文学研究中,藏文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13〕15号文件正式批准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成为自治区首个“部级重点学科”,这也大大促进了藏语言文学的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越来越快,逐渐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国家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国家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国家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许多到来旅游的人都先在网上、朋友或部分培训班了解一些藏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简单的藏语,大大促进了藏语文的发展。

我们作为藏族子民,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有义务、有责任将藏语言文学发扬光大,做好本职工作,在学校也就是教好学生的藏语文知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民俗文化的熏陶,下面就藏语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1藏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根据藏文教学大纲和中小学藏文课程安排,一般都是在小学三年级前安排30个字母和辅音字母、元音字母和拼音、连续变音、后加字、上加字、下加字、前加字等字母组合形式,还有一些简单的字词,在四、五、六年级学习字词句子,在初高中学习精彩的课文和藏文语法,教学生用藏文写作文,同时要记住藏文的标点符号:隔音符号、云头符、蛇形垂符、单垂符、双垂符、四垂符六种符号。

我们在藏文教学中发现浊辅音声母趋于清化,局部地区所保留的浊声母都来源于古复辅音声母中的浊基本辅音;复辅声母趋于简化和消失,只在局部保留带前置辅音的二合复辅音;单元音韵母增多,特别是鼻化元音;元音有长短区别,并与声调有互补关系;有鼻化和非鼻化两类真性复元音韵母;辅音韵尾趋于简化,从而引起辅音韵尾韵母的简化;有较完整而稳定的声调系统,而助词数量有增多的趋势;谓语是后置表达系统;构语和构形的语素之间有丰富的减缩变化;动词只保留简化的屈析变化,而且它已失去独立表达语法意义的功能;动词有丰富的体的范畴;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有两种表示不同人称的词汇形式;动词元人称和方位范畴;单一万分表示否定(即在所否定的词的前或后加否定成分表示);有丰富的助词,而且常常有减缩和独立两种形式;形容词和部分派生名词有构词后缀;有敬语和非敬语的区别等特点。

可见学生学习藏语文跟其他学科都有相通之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让学生打牢基础知识,逐渐发展。

2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学习藏语

我们都清楚:中国大部分教学都是让学生尽量记住教学考点,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虽然在中国搞了多年,成效仍然不大,只是让教育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因为多数地方仍然是以成败论英雄,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成绩;学生为了能升上重点学校,能在将来找一个好一点的工作,只能记住各种考点、知识点,适应各种考试;这些就让原本生动的课堂教学一下子变成干枯的教学程式。

虽然教学压力大,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的教学模式,运用录音机、投影等现有教学设备,用美学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课文中的美,以及人性美、音乐美、建筑美,让学生关注生活美,通过观察发现现实中的东西,特别是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身边的巨大变化,让学生热爱家乡,自觉学习藏语言文学。

3加强藏语文教师之间的合作和集体备课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个别教师喜欢单干,不喜欢合作,一提到集体备课就非常反感或有所保留。藏语文是本民族语言,但每个人的知识储备、见解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我们应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集体备课,备教材教法、重难点处理方法、板书设计、练习处理、学法指导、教学大纲、交流经验、学生不懂问题的处理方法、教学中的新发现、文法语法的最新成果等内容,积集体智慧,将读、讲、议、练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提高课堂效率。

集体备课也可以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对教学反思进行梳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虽从教多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这其实是与教师不重视教学课后反思有着直接关系,作为教师,理论水平固然重要,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对平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冷静分析并加以推敲,发现教学中的优缺点,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提高驾驭课堂能力,逐渐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4改变教育大环境,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为藏语文教学服务,或者改变人才流动模式

现在提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教育发展模式是缩小城乡学生的差距,让农牧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但是由于特殊情况:部分地方缺水、缺电,有的教学设备闲置过久,投影设备都是摆设;边境、边远、农牧区学校培养的教师,通过招考等方式调到市区学校,人才流失造成学校师资力量短缺;如果我们能让同级别的教师形成交流机制,中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小学教师与小学教师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改变教师成长环境,当然,不能中小学教师互相交流,因为各级教师对知识点熟悉有一个过程,如果中学教师到小学任教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现象,小学教师到中学任教就会造成知识点不熟悉,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管理者的思维模式,改变教育大环境,做到人尽其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篇8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能力;创新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课堂生活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及时进行角色转换,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中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注重自我素养与能力的养成。笔者就当前新课程标准下,创新型中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研究做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够对在校的师专学生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一、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1.要更新传统教学理念

随着课堂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角色正发生着重大的转变,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做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授业者。教师不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也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者。教师还应时时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之中,与学生一起分享各自的思想与想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既富有生机又充满情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应注意师生间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间要相互交流、沟通、理解、补充。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更新传统教学过程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营造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正确引导,善于激发,积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不用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再有就是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作到这一点,首先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时时掌握教学信息动态,更新教育观念,接受并容纳新的教育观念理念,不断地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如果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技能,学生不但无创新可言,就连创新的欲望也被扼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创造性的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有创新的管理相配套;最后,教师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设置科学的综合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种世界性趋势。中小学设置“综合化”课程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作用。研究性学习“突破了原有的单科性为主的课程框架,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许多篇目的设置都具有鲜明的学科综合性特点。因此,今天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顺利实施新课标,教师应努力促进自身语文教学观念与教育策略的转变。所以,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争取做到对中学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彻底摒弃“隔行如隔山”的落后陈腐观念。

二、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培养与新课程标准的现实差距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与教学实践出现了一些矛盾,这种矛盾的内化也就引发了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与新课程标准的差距,他们主要表现在:在校的中文专业学生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在观念上并不可能一下融合到新课程标准中去,首先他们是要改变观念,教师的职能在当前条件下已经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具备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能力;其次是缺乏综合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作为综合学科的基础,没有必须掌握的人文知识很难适应现代化语文教学的要求,再有就是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与语文素养的形成;最后是在校的中文专业学生难以适应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换,不利于教学创新活动的展开。

三、新课程标准条件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能力

在新的课程背景,一个好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较强职业道德标准,如要明确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而是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对话者和交往者。教师要抛弃传统的话语霸权主义,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的位置上走下来,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中来,一个好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热爱语文、有事业、有责任感外,还必须做到:

1.要有现代的语文教学理念

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老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不仅仅在课堂宣读教参中的参考答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2.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语文教师必须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更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学、地理学、美学、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谙习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他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游刃有余。笔者以为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四层,最基层的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和普级教育知识,这类知识是一切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是干一切工作,学习一切专业的基础,这一类知识是非专业的普通知识。社会上每个人知识无论多么渊博,多么艰深,曾垒起多么高、多么尖的知识宝塔,它都是离不开这个坚实的基础。第二层知识是熟悉社会科学和其它百科知识。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相对深厚的人文知识,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自如。第三层知识是和语文教学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它能提高人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和指导。最后一层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看家本领”――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它是任何一个中小学语文教师最为重要的知识储备。

语文老师还需有一定的语文科研能力。教师还应是研究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教法的研究,这要求教师由凭经验转变为凭借科学,才能完成由“教书匠”、“语文师傅”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语文教师要有较强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管理。语文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工作,语文教师就是教学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的管理就是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动化管理。语文教师在提高自己教学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要善于解剖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特长,学会倾听,学会调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情境,在真正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爱好和要求基础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目标,布置不同的练习,采用不同的教法,在教法上采用启发式、自由讨论式,综合研究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4.要有创新意识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新课标将创新教育摆在了突出地位。一个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师不能培养出很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为适应课程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要根据时代要求,除旧布新,用新的思索新的方法来从事教改活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均源于“疑问”可以说,质疑是开启创新的一把钥匙。面对新的挑战,语文教师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学生指导探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5.要有健康积极心理状态

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他们的责任更大,时代赋予教师的要求标准更高了。我们应当看到教师的生命价值,教师既是常人,又不是常人。教师不能用常人心态情感对待教学中的问题,应从教师角度去审视处理,教师要找准自我,要学会自我纠正自己的行为,要批判自我,超越自我。要学会反思,思考、反省、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作本质的思考和探索,只有真正具备了反思的能力,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才不会随波逐流,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师有了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在智力活动中,能使学生表现出信心十足,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让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形成正确看待问题,这样才能遇到挫折不苦恼。反之,老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美国心理学实验证明,让成年人和小孩子做同样的事,成年的不良影响对小孩子影响相当大,这也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有积极的心态。如果语文教师的能用健康积极的心态看待语文教学,乐观、豁达、以健康的心理教学环境影响教育学生,将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几点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中,中小学教师的观念转变可以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关心学生的内在需求,开发学生的多云智能;注重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表现出与其它职业不同的特点。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246-01

一、教学准备阶段的有效策略

语文教学需要千锤百炼,仔细认真,当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就能够走上讲台进行授课了。这里的备课,指的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所做的一些准备,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备课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就是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应该怎样操作,并且如何做才可以实现最佳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备自己、备教材以及备学生。

1、认清自己。在新的备课理念下进行高效备课,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同于以往的主导者,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从一个“主角”到“次主角”的转化,教师同时也是推动学生不断向前进步的督促者。教师“备自己”其实指的就是反思自我,认识自我,同时评价自我。首先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以及劣势,从而设计出和自己个性特征相互吻合的教案,另外在课堂下一定要反思自我,并且不断总结课堂教学,总结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最后就是时常地自我评价,逐步地将自己的素质以及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获得高效的教学技术,并且在设想方面要大胆。比如一位老师备课《小马过河》的过程中,她按照个人所擅长制作手工课件的优势,在教学中引入了小马、松鼠的图片以及牛伯伯。这位教师就是结合个人的优势,通过手工课件生动地授课,从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2、了解学生。学生在高效备课的新课程中可以说是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备课中一定要先将学生备好。新课改主要围绕着的核心理念是将以知识为本转为以人为本,需要教师将学生以往的那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改掉,可以转向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并且和自主、探究式学习以及合作形成互补。教学必须对学情有所了解同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而备课。如何才可以提高了解学生的效率呢?首先是教师对学生的特征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也要有所了解。其次,也需要对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全面把握,选择的模式可以是因材施教以及个性化教学。

最后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评价,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进而以备出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方案。比如曾经的一位年轻语文教师由于之前没充分对学生生活背景进行了解,所以在讲授古诗《草》的过程中,请该男生回答问题,说的是假如老师充当学生的妈妈,让学生进行背诵。谁曾想该男生大哭了起来,很久都无法平复自己的情绪,从而让老师和学生都十分的尴尬。后来对该学生的情况了解后老师才意识到,之前小男孩的妈妈于两年前就已经失踪。但是这位老师对这个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触及到了学生心事,造成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老师都很尴尬的情况。

3、将教材吃透。充分备课教学就必然要和教材联系起来,教师备课不可以只停留在教材中,所以必须要跳出教材,在以往教师的角色是进行文本知识的传授。随着新课的改革从而提倡“大语文教学观”,教师要经常性地通过“教材”进行教学,而非教“教材”。所以,当教师备课中,第一步是对教材进行钻研,并且对相关的有用的知识进行挖掘,从而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第二,对文本知识之间彼此的关系展开全面的分析。最后在教材的分析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策略

处于新课程环境下,将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那种缺乏生机的环境氛围摒弃掉,从而保证所有的学生可以做到善学以及乐学,同时可以全面发展,但是这需要具体的措施。要达到这些目标就离不开教师做法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具体是体现在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积极探求与时俱进,可以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最终可以实现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1、选择多种提问形式

课堂提供了学生和老师一个对话交流的机会,所以提问是必须的。如何提问才称得上是有效的?如何做才可以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师需要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能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分析,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进步神速。

2、选择多种教学评价模式

在新课标中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有利于学生的个人l展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可以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能力,从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对培养良好师生关系,开拓学生自主创新精神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最终能够引导教师时刻反思,朝着共同发展进步的方向前进。

结语: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其中的教学准备阶段有效策略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同时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在教学准备阶段,应认清自己、了解学生、将教材吃透,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则应选择多种提问形式,并配合多样的教学评价模式,以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教育革新,2015(12):28-28.

[2]魏筱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小学语文必备的文学常识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困境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困境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虽然有着诸多好处,但是其众多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出来需要良好的组织方式,而小组合作实践应用当中却遇到了困境,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1.小组合作过于形式化。不得不说,小组合作较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确实有了一定的进步,也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实践当中小组合作过于形式化的问题非常严重。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难以准确地掌握小组合作的内涵,过于注重形式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却面临两个极端发展,一方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当中,顺利地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并掌握语文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另一方面学习能力差且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当中,无法真正掌握语文知识,久而久之逐步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在这样的环境下,背离了教育初衷,语文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高,还会适得其反,语文教学水平难以提升。

2.学生合作过于被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教学方式有兴趣,则能力水平便会得到提升。但是,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由于缺乏主动性,小组合作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坚持己见,认为比自己学习水平差的学生说的都是错的,不肯听取他人意见。由于这种思想的影响,小组合作的推广与发展受到制约,影响语文教学效率。

3.教师未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小组合作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如果小组合作过程中缺乏教师的引导,则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的现象较为常见。教师在学生未开展小组合作时,往往先强调学习结果,合作过程当中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往往被忽略。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差异性,学习习惯各不相同,小组合作必须将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进去,按照学生情况与特点进行分组,在教学设置、时间安排、活动组织等方面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如果教师引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教学活动将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其理念主要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问题导学及当堂达标,其宗旨是对教与学的方式进行改进,有效地将学生的展示欲与求知欲激发出来,创设活动课堂与开放课堂,使学生由被动地听教师讲,变为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实现自身的发展,将更多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与健康的环境下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笔者对运用“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1.问题指向与自主先学。问题指向,指的是将教材当中的知识点通过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掌握知识并促进智力的发展,逐步具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设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必须兼具系统性与目的性。语文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并可以充分把握课标的条件下,按照教学活动需要及学习目标制定具备较强逻辑性的问题。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具备可行性与科学性。设置的问题必须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认知心理相结合,避免不切实际过深的问题,避免设置过于简单的问题。要以启发性、思考性及开放性的问题为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还要预料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灵活的解决方法。自主先学,指教师要根据课堂有限的时间采取课外先学和课内先学的方式,让学生课前根据教师指导的学习目标,阅读材料、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等,并在课内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阅读和讨论等,掌握课文内容的内涵。通过教师合理设置任务及课前和课内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分析、质疑、探索及实践,为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2.明确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导学。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按照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明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掌握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及学习水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表达必须直观、准确、简练、易懂,通过学习任务,以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对与课文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通过任务引入课文主题。

3.在互动中探究,在合作中求解。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间的互动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互动和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小组合作当中根据学习任务,以探讨问题的答案为目的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合作过程当中合作意识、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等各方面的情况,并避免开小差、话题跑偏的现象发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在合作探讨当中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4.展示学习成果,实施多元化评价。经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可以通过文本的方式叙述出来,并在小组内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向老师请教;还可以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在班级内部展示,以文本或者演讲方式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另外,对于小组合作过程的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对此,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等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小组内部各个成员、小组之间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及时将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普遍应用小组合作。运用“六模块‘3+X’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