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十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十篇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7:04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篇1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分类收集管理

中图分类号:X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176-02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与快速发展,聚往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量也在大幅度增加。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40kg,产生垃圾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垃圾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这对人们的生活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更是通过环境的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垃圾污染环境主要表现在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等方面,对社会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设干净、优美的生态化城市,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已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现在我国很多城市已经认识到,垃圾问题如果没有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分类收集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1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

垃圾分类收集是从垃圾产生的源头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将垃圾分类后收集、储存和运输。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具有重要的意义:(1)通过分类收集,把有用物品,如:金属、纸张、塑料、废旧家电等分离出来,重新利用回收,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可收回利用的垃圾循环利用,是实现垃圾减量和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垃圾在源头经过分类,把不同的垃圾分离出来,可回收的物品放在回收利用中,有毒害的放在危险垃圾处理环节等,减少了垃圾处置、处理量;(3)垃圾分类可有效避免垃圾之间的相互污染,形成垃圾无害性,有利于垃圾资源化,为后期处理垃圾分类工作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4)减少了运输、处理垃圾的工作量,降低了治理环境污染的工作难度,避免对混合垃圾分选产生的费用,使经济利益最大化,可回收物又作为再生资源,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垃圾处理是社会的责任。中国属于人口大国,每人每天都会扔出很多垃圾。垃圾通常是先送至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烧或堆肥。而垃圾属于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会产生臭味,随风飞扬的塑料袋、粉尘等,形成“白色污染”,造成严重空气污染;而且垃圾中会含有大量可燃物,都会引起自燃、火灾或爆炸等事件。这些现象充分表明垃圾对环境与人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而采取垃圾分类收集后,垃圾不是送往填埋场,而是被送到工厂,不但减少了土地占用量,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把可回收的物品循环利用起来了。因此,推行垃圾分类收集,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处理,可有效地收回利用废物,为垃圾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

2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国外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

从世界各国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划分。如:日本是分为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和资资源垃圾等,而德国分为纸张、玻璃、塑料和金属等。一般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垃圾处理方法包括:卫生填埋、综合利用、堆肥、焚烧发电和回收资源。具体处理包括:(1)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可以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2)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例如:回收1t废钢铁能炼出0.9t的好钢;废纸再回收后,可以节省木材等等,都减少了污染。(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避免对人带来危险。(4)除以上几类垃圾外,还有渣土、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实施垃圾的分类收集方法,政府大力对垃圾处理的投资和环保进行宣传,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在日本,规定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如每周三、周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而且要求人们在垃圾分类前一天晚上,才能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每月只收集一次。日本不断的推出法律政策来保障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1]。在美国,街道两旁设立各式各样的分类垃圾桶,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在芬兰,采取分类垃圾收费比混合垃圾分类收费低的规定。这些方法与规定,加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收集的意识。

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采用混合收集、分类收集的方式。但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方式还是采用混合收集。混合收集方式是将各种城市生活垃圾不经过任何任何处理,混杂在一起收集。一般在居住区都设有垃圾房,人们将家中垃圾装袋后,每天由垃圾车或环卫工人将这些垃圾运送至垃圾中转站;还有在公路两边、公共场所,都会分段设置垃圾箱,定时由专人清理。但是混合后的垃圾很容易产生臭气、染水等,形成二次环境污染,又增加了处理难度,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而最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填埋、焚烧等。但是,如干电池、废灯管等大量有坏物质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不仅增大了垃圾的运输和填埋量,而且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垃圾源头处理方式。我国也在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方式,目前,在上海、广州、青岛等很多城市都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收集。1999年我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1999年深圳提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区”,2000年选定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2]。近几年来,8个试点城市开展了多样的分类收集工作,在公共场都设置了分类收集的垃圾箱,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对垃圾分类收集也越来越关注。但是,有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率不高,甚至没有分类回收;还有许多城市根本就没有配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有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城市,市民和路人也做不到分类投放,即使分类投放,由于没有垃圾分拣中心,还是存在混合后运送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有些城市的垃圾分类收集也形同虚设。

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现状来看,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现象依然显著,存在很多问题。

(1)政府领导对垃圾分类收集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国家政府领导人着重于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并不重视。虽然设立一定的垃圾处理建设,但是处理设施非常滞后,城市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协调。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宣传教育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并没有大力进行宣传。在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教育时,没有让人们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作用。

(2)政府对垃圾分类资金投入不足。

在城市设施投资中,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并未有效实施。城市环境卫生的投资所占比例较低,政府对垃圾分类收集资源投入不足,从而形成垃圾分类收集的条件不足,不能得到良好的推行,导致分类收集箱、分类收集车辆、清洁集装箱的改造、生物处理机的购置和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活动的经费难以落实到位。

(3)人们的垃圾分类收集意识不高。

虽然有一些城市居民对分类收集的好处有所了解,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垃圾混装,大数人还是将各种条样的垃圾混装在一起,随意丢进垃圾箱内,很难做到将垃圾分别放入多个垃圾袋,然后再分别送至不同的垃圾箱。目前实施垃圾分类收集的城市,只是配置多种垃圾箱或垃圾袋,宣传教育也比较简单,并没有提高人们分类收集的意识与积极性。

(4)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虽然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中,对垃圾分类收集做出了规定要求,如《垃圾处理产业化意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条例》[2]等,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立法原则、思想相对滞后,框框多,实质性、可操作性的内容少,对于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分类方式等没有明确规定,也缺乏全国性的实施规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法律体系缺少对垃圾分类收集的强制与稳定,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5)综合协调机制不完善。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主要由环卫部门进行,工作的实施与政府部门之间综合协调机制并不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社会性和广泛性。从实施情况来看,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由街道、居委会、物业等负责,垃圾清运、处理工作由环卫部门负责,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利用的工作由商务部负责,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负责,电子垃圾由发改委负责。在垃圾处理的链条中,各部门之间没有综合执行,人们也没有在垃圾分类收集的工作上完全配合。

5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对策

(1)加强领导对垃圾分类收集的重视。

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政府领导的重视。城市环境的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各级政府领导起主要带头作用,加强对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把垃圾分类收集作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与责任。

(2)增加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资金投入。

由于政府对分类收集的设施投资较少,从而也造成分类收集和运输的设施不足,因此,需要政府增加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投入资金。搞好分类收集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分类垃圾箱、垃圾分拣中心、完善垃圾分类的运输工具等,把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机构,完善综合部门协调机制。

目前,我国相关的垃圾分类收集只是些理论要求,并没有明确规定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内容,明确政府、企业和人们在垃圾管理包括分类收集、资源物循环利用的责任与义务。政策引导、领导带头,使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管理,将属于环卫、环保、城建、供销部门相关的职能合并起来,建立新的综合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废弃物收处理规划、运输网络、工程建设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并赋予执法权。既管理生活垃圾又负责有毒有害废弃物,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环保社会工程及环保科技的开发利用。

(4)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教育。

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对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可以通过电视、报纸、海报、网络等媒介,大力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与教育,让人们真正认识到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倡导人们参与垃圾分类收集,提高积极性。可以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学校适当开展环保课,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5)组织好城市拾荒者,实行垃圾分类收集企业化运作。

根据调查,我国668个城市中,拾荒者大约有230万人。仅北京的拾荒者就超过l0万人。因此,可以设立垃圾回收公司,把这些城市拾荒者组织起来,参与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分拣。这样不但有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还使他们有了固定收入,同时,解决了城市中的一个不安定现象。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应该形成一种政府扶持的产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的企业。还可以鼓励国外投资经营商参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垃圾处理和利用的效率,还可以促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产业链”[4]。

(6)先试点后推广,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工作。

我国采取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起步相对较晚,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先进行试点,然后逐步向全国进行推广。2000年我国在8个城市设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其他城市可以学习试点城市,借鉴其经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等,每个城市在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时要逐步实施进行。可以先从经济条件好、文化水平高的居民区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规定,然后向全市推广,逐步在全国各城市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人们对垃圾分类要求都还不熟悉,要先在源头采取粗分类,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两类[5]。如果垃圾分类过细,会让人们认为太麻烦,影响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6结论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种有效处理垃圾的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生活中不断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如何通过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有效途径。但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起步较晚于其他发达国家,在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政府领导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不够重视,对分类收集建设投资力度较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各相关垃圾处理部门之间综合协调能力不完善,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收集认识不足等。因此,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管理措施。国家政府要重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从领导带头、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政策,引导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和再利用资源,建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增加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资金投入,建设基础垃圾处理设施,让垃圾分类收集落到实处。通过电视、报纸、海报、网络等媒介,大力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加强环保意识。

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人们的积极参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少污染,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让垃圾中有用物品得到回收利用,建设干净、优美的生态化城市,不断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

参考文献

[1]褚明兴,王汉逸.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及推进对策[J].山西建筑,2014(18):226-227.

[2]杨佃华,郑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污染控制对策[J].环境经济,2012(Z1):66-69.

[3]张黎,王璐,吴彬彬,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探索与研究[J].建设科技,2013(8):25-27.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篇2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日常生活中城市垃圾的排放总量超过一亿吨,但是我国垃圾处理水平远远跟不上垃圾排放的速度,对垃圾的清运和回收率不高,且垃圾的处理方式还主要以填埋为主。目前,垃圾清运与回收的手段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改善垃圾清运和回收处理的方式刻不容缓。提高生活垃圾回收率,进行分类处置,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以及无害化,对城市的平稳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一、我国当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

1、目前在我国垃圾处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态势

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在日常生活中所排放的垃圾数量相当可观,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给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使得垃圾的排放量与日俱增,这就给城市垃圾处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垃圾处理方法不当或不及时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我国近年来的人均生活垃圾的排放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增长的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但与此同时,垃圾处理的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垃圾产生的速度。尽管我国在垃圾处理方面已经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并显现出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生活垃圾不能有效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

2、现行垃圾清运方法不适合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垃圾的清运和收集过程中都实行垃圾混合处理的方法,不管垃圾是属于什么种类,在清运时统统将其混在一起。这种处理方法不仅无法将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一些有害的危险物品还可能混杂在内,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此外也不利于垃圾的下一步清理工作,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3、垃圾清运过程秩序混乱,清运设施不完善

在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由于清运设备不到位,主要还是多用人力的方式进行垃圾的处理,这就造成垃圾处理的效率低下。此外,我们还经常会见到由于垃圾处理不及时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夏季,大量的垃圾出现渗漏,腐败的现象,不但影响城市的美观,还会引发细菌的传播。

4、垃圾清运车辆无法达到环保要求

传统环卫垃圾清运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噪音,都会增加环境的污染。首先,垃圾清运车辆在行驶中不可避免的会向城市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甚至浓黑色烟雾,它严重危害着市民的身体健康。其次,一些垃圾运送车由于密封不严或未设置排污水槽或因排污水槽受到挤压导致变形污水无法流入排水槽,容易在运输途中向外渗漏污水或掉落垃圾,致使经过的路段污臭不堪,影响沿途居民的正常生活。第三,运输车辆在清理垃圾作业及运输途中时易产生噪音,而且垃圾清理的工作一般都在清晨,对小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城市居民对于垃圾处理的责任和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在很多城市都开展了垃圾分类清运的试点工作,在城市的街道和社区到处都设有垃圾分类处理的设施,如将垃圾箱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大类别,在小区内将垃圾箱进一步细化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类别,这些措施与以往传统的垃圾混合处理方法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更有利于垃圾的分类处理。但是尽管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垃圾分类处理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多是由于我国居民素质不高,环保意识不强所造成的。

6、垃圾清运车辆缺乏清洁管理

传统的城市环卫清运车辆在设计时主要从其机械功能上考虑而较少的涉及其相关的工作环境,相当一部分传统的城市环卫清运车辆是普通卡车的改装,车体造型形态单一机械,且由于长期的特殊工作使它们浑身沾满了污物。当这些车辆穿行于我们城市的大街小巷时,实在无益于我们城市的市容市貌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洁,对我们的城市面貌造成影响。

二、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系统设计

1、垃圾池

在这种清运模式下,所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垃圾池需要占用较大的空地面且垃圾的露天堆积会引来大量的蝇蚊、老鼠等。在夏天,垃圾中能够发酵的有机成分所散发出来的气体更是让生活在周边的居民和路过的行人难以容忍。在垃圾的装载和清运过程中,由于使用原始简陋的装卸工具清运车辆,而且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垃圾装载箱体不够密封致使一些垃圾碎屑和垃圾废液随车沿路洒落。这又对城市的市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2、分类垃圾箱

我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目前垃圾分类已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分来垃圾箱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通过设置黄、绿、红等颜色的垃圾箱或将一个垃圾桶分割成几个隔段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同时在清运的过程中也确保垃圾的分类运输,使之回收、分流处理重新变成资源。

3、可移动式垃圾筒

这种垃圾收集方式由于其安全、可靠的密闭性和便捷的移动性现在被广泛应用到社区、商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这种收集方式的优越性不言而喻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几点弊端:第一,含有杂质的废水被倾倒入垃圾桶,散发异味,污染空气,腐蚀铁制的垃圾桶;第二,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皮、剩菜剩饭等在垃圾桶内易腐烂,散发出大量异味;第三,接触性垃圾桶如翻盖垃圾桶,需要手动翻盖,好多人因嫌翻盖太脏而不愿用手去掀开桶盖,索性就把垃圾直接丢弃在垃圾桶旁;第四,大部分垃圾桶盖子在被打开后就直接敞开着,没有及时盖回去,夏季雨水充沛,易造成垃圾桶满溢,废水横流。

三、改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对策探究

1、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多样性探究

按照城市的经济水平、市区功能以及人口分布情况制定垃圾分类收集模式,进行分区治理。就市区功能划分特点,可以划分成敞开式老区、封闭小区以及依傍街道商业区。封闭小区垃圾自己处理适用于新建设小区,放置用于分类的垃圾桶、配套清运车和垃圾分选房。敞开式老区在之前的垃圾堆放地点设置垃圾分类集装箱,设置食物垃圾箱、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箱,居民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收集清运。

2、增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政府部门在投入垃圾分类回收财政的基础上,要建设分选设施、收集设施以及运输设施,按照垃圾分类设计方便、适合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筒以及收集分选房。收集的过程中要确保标志语言清晰,方便辨认。德国就将生活垃圾分为黄、蓝、灰、绿四种颜色,黄色代表废包装物,蓝色代表废纸,灰色代表有机类垃圾,而绿色代表生活垃圾。我国按照具体情况,分选出金属、纸质以及塑料瓶后,用不同的颜色垃圾箱代表可投放的垃圾种类。

3、提高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居民是制造生活垃圾的主体,在垃圾分类收集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很多居民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没有足够的意识,不能做到分类收集与投放。首先要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收集的认识;其次通过网络以及广告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4、推行强制执行政策

实施统筹规划,进行综合管理。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制定法律法规,推行奖惩激励机制,严格控制分类收集,杜绝混投混放。一是城市政府部门要建设分选、清运、收集以及运输设施;二是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政策,按照垃圾特点推行统一的方便辨认、标志语言清晰的分类投放装置;三是制定垃圾分类处置收费标准,对分类、半分类、混放垃圾实施阶梯式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四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五是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监督机制。

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很多物质没有实现再利用,大量有害物质没有进行分类就直接填埋,加大了无害处理的难度,增加了垃圾资源化。导致潜在与现在的环境污染,加大了生活垃圾处理负担。为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水平,首先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改变行为习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多样性探究,实现城市成活垃圾的充分回收与利用。

参考文献

[1]高诗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12(07):41-4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篇3

关键词:日本;威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收稿日期:2011-05-26

作者简介:刘建华(1989―),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日语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13-03

1引言

在环境日益糟糕、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垃圾处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课题,因为垃圾是世界上惟一增长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垃圾本可以成为无穷的资源,然而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1t垃圾的费用约为200~300元人民币。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储备的增强,各种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在我国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研究和应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建立了现代化填埋场、机械化堆肥厂和焚烧厂等多种处理设施。由于每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从技术本身、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角度分析,均只适宜处理生活垃圾中的某些组分,因此这种单一处理模式不仅难以满足数量日益增长、成分日益复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要求,而且使得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效果差,前处理和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复杂,处理费用高。日本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垃圾处理的经验对于我国城市摆脱“垃圾围城”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日本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近年来,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的总产生量和人均垃圾产生量无明显变化,循环利用率和减量化率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最终处理量呈现出逐年减小趋势。焚烧是日本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炉排炉和流化床是最主要的焚烧处理方式,填埋处理所占比例很小。日本仍在不断改善垃圾焚烧技术,以实现高温、高效率的燃烧,降低环境污染。日本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高度重视为了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在垃圾产生后,要迅速地进行无害化卫生处理。日本政府近年来加大了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立法建设,推出了更强更有效的环保政策。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生活垃圾处理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快速增长速度,大量城市生活垃圾非法堆放,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由于土地资源匮乏和能源需求加大,在日本无法建设大量垃圾最终处置场,促进了政府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行动。日本政府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在近20年来,主要推行技术改造和循环利用政策。

2.1垃圾分类

(1)可燃垃圾。主要有鱼、蔬菜等厨房的加工废料、纸、衣类、生理用品、烟头等。

(2)不可燃垃圾。不适合燃烧的垃圾。塑料类、金属、玻璃、陶瓷器、橡胶、皮毛类、刀类、针、电灯泡、荧光灯等,没有危险的东西则放入可以看到里面、透明度高的塑胶袋后丢弃。

(3)粗大垃圾。家具、电器制品、自行车等,大东西的回收是要收费,要申请的。可致电清扫事务所申请收集。

2.2因地区丢垃圾的时间不同

分类的垃圾要丢的时间及场所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说可燃垃圾是1星期收集2到3次,不燃垃圾是1星期回收1次。

2.3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焚烧是日本最主要的生活垃圾中间处理方式。随着垃圾产生量及其成分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日本政府对垃圾焚烧后污染物排放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指导。

2.4对生活垃圾进行最终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经过中间处理(如焚烧处理)后,其固体产物(残余物)要进行最终处理。一般,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送到最终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送到危废处理场专门处理。

3威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威海地级市成立20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第一个“部级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等桂冠,2003年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联合国人居奖”,在国内外成功叫响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品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威海得到了有效推广,逐步实施了建设打造精品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的目标。

3.1威海市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2003年9月,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威海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意见》,对威海市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确立了基本原则和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全面规范单位和居民垃圾分类投放行为,大力推进垃圾收运处理产业化,不断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威海市环卫处立足实际,致力于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研究与推广,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大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并于2004年5月在长征小学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联合区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在学校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上,利用废弃的清洁站成立了12作废品回收站,建立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络,利用回收废物研制生产了新型环保系列产品,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垃圾分类收集已逐见雏形。

3.2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

威海市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已经近5个年头,分类收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垃圾分类收集规划措施落实不到位。威海市虽然于出台了威海市环境卫生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垃圾分类收集等都提出了详细的管理意见,但是由于缺乏管理部门组织对该项规划进行落实,致使这项工作没有得到扎实有效开展,成为影响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2)重视程度与资金支持不够,要使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顺利开展,资金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特别是经费的扶持,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最终必然会流于形式。

(3)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意识淡薄,没有想过这项工作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作用,更看不到垃圾分类收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4)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前期分类投放、中期分类收集运输、后期分类处理利用”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体系。

(5)垃圾分类回收效益成本低。垃圾终处理分拣设施建设是巨额投资的大项目,小项目达不到规模,毫无效益可言。

(6)垃圾分类收集的形式单一。主要是将传统的垃圾收集点的一个垃圾桶转变为2~3个分类桶。

3.3日本与威海的对比分析

(1)日本有一套较成熟稳重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系统,有全面的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机构,而威海市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分类垃圾回收系统。

(2)日本政府的环保管制和宣传工作较彻底,而我国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宣传工作。

(3)日本人有着很强的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而威海市民环保意识不够,环保知识欠缺,大部分居民不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环保。

(4)就资源垃圾而言,从回收到再利用,变废为宝还有着十分细致的工作,而威海市对于资源回收处理的投入还不充足。

(5)日本有较发达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技术,而威海市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还是十分不成熟,效率和范围具有局限性。

3.4对于威海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启示

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我国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广与普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总结全国8个试点城市第一阶段经验就是:政府倡导、公众参与、企业运作、科技支撑”,按照这个原则,结合威海的实际,要想顺利推进分类收集工作,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点。

(1)健全法律法规、政策引导、政府调控。政府在整个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和分类收集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要继续巩固完善中小学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推行垃圾分类投放,在此基础上,居民小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2)成立垃圾分类收集的管理机构。威海市应针对垃圾分类收集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和教育;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监督和管理;协调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工作等。

(3)做好上中下游的配套工作。对于上游,应加强分类收集方案制定,加强宣传教育;对于中游,应设置合适的分类收集设施,尤其是要配套专业的分类收运车辆;对于下游,应建设分类回收物质的临时储存场所,并确定分类后的各种物质的消纳途径或处理场所。

(4)努力营造社会互动氛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工程,发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垃圾分类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5)建立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作,必须建立专业部门、社会机构、市民共同参与的评估机制,对生活垃圾分类实际推进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6)利用科技支撑作为基础。分类收集和资源循环利用设备、设施以及管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混合收集,都需要科技作支撑。

4结语

垃圾分类是以有利于垃圾处理和资源有效利用为目的的,对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垃圾是没有被利用的资源,我们应该将它回收再利用,把它为变废为宝,让它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威海市人民政府.威海市《关于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意见》[R].威海:威海市人民政府,2009.

[2]张益,陶华.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篇4

一、杭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进程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10多项部级和世界级荣誉。同时,杭州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匾乏的城市,环境是唯一的战略资源。杭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建设“宜居城市”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环境,对垃圾处理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

早在2000年,杭州作为建设部的首批试点城市开展了第一次垃圾分类,但是大部分流于形式,实施效果并不理想。2010年初,为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市政府重新启动垃圾分类,破解垃圾处置难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垃圾分类、收集的硬件和市民的习惯养成的软件上都从最实处做起来,做出全面安排。

在居民习惯的养成方面,重点做了以下的工作:(1)2010年初,杭州市城管办就生活垃圾分类进行网络调查、社区走访和书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82%的市民赞成实施垃圾分类。其中,在将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作为必选分类的前提下,57.73%市民赞成将不可回收物按照“厨房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杭州市政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垃圾四种分类方法。(2)2010年3月,杭州市正式推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理体系,先期选择建南小区、浙报公寓、新城国际花园、清水公寓、绿园、东芝公寓、金沙曲苑、江滨花园八个小区,进行试点,并对试点小区的社区干部进行培训。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小组,通过向家庭配发生活垃圾可降解塑料垃圾袋,召开垃圾分类宣讲会、经验交流会,进驻试点小区进行现场指导。

为了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运行,政府还在垃圾分类、收集的硬件提升,重点做了以下的工作:(1)杭州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公众的垃圾分类的便利性及末端处理的不同方式,确定了杭州市垃圾四种分类方法。并且,统一采用不同颜色标识出不同垃圾投放箱,制作相应颜色的垃圾桶、垃圾袋,分类垃圾桶根据小区的居住人口和户数配置。(2)2009年,为避免垃圾收集、处置过程中又将市民分类好的垃圾混为一团的做法,杭州以推行清洁直运为突破口,以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垃圾不抛撒为标准,实现主城区清洁直运工作的全覆盖“杭州模式”,初步形成和构建了城市垃圾集、疏、运一体化的新格局,有效地推动了杭城市居垃圾分类扩面提质的热情。

从杭州居民垃圾分类收集的实践可以看出,先着手对垃圾分类链条做系统设计,在最后的处理设施条件如分类处理等,垃圾直运等具备的情况下,然后再做居民的工作,可以有效地推进居民垃圾分类行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通过近三年的实践与发展,目前杭州市全市垃圾分类收集扩面提质,城市垃圾清洁直运“杭州模式”全覆盖整个城市(包括下辖的乡镇、农村)。做到了生活垃圾清运全覆盖,清运率为100%。垃圾分类直运基本形成,已实现从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收集、垃圾运输和垃圾处置四个环节的全程化分类。

二、杭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建议

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居民先要分类投放,之后还要分类运输、分类转运、分类处理、分类加工利用,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这都需要对原有的垃圾处理系统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除了增加人力物力,还离不开增加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垃圾排放量与分类收集与公众的行为密切相关,公众意识、教育、奖励制度影响着公众对垃圾分类收集的配合态度。

1、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的硬件

公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意向以及具体分类行为,受到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影响。因此,让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必须为他们创造条件。在便利的地点设置标识清晰的分类垃圾箱,保持垃圾箱周围干净,提供及时的收运服务等,都能确保居民更好的将源头分类的意愿转变为具体的垃圾分类行为。杭州近两年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推进的速度较快、效果较好,与政府加大投入为居民提供方便的硬件设施密不可分。杭州推行垃圾分类的覆盖区域,分类投放设施包括分类标志、分类容器、宣传标牌都基本到位,容器上标注收集物的名称,分类方法简单,居民可较快适应。政府加大投入,是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利保证。

2、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宣传的有效性

公众既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公众参与对分类收集有重要意义,通过宣传教育可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过程中,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1)宣传方式的多样性

目前,杭州城市主要街道,有关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宣传条幅随处可见,传统的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公交车的视频都开始充分利用;内容详尽的垃圾分类的指导手册大多已经发到居民手中。多点多面的宣传,确实对公众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的意识起到了很强烈的效果。但随着杭州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不断推进,要想广泛实施垃圾分类,政府和社会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宣传,更注重其多样性。

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方式虽然受众面广,但仍存在着单方传输、针对性差、公众被动接收的缺点。针对垃圾分类这种特殊的宣传对象,可以采取走进社区的方式,组织人员深入社区进行宣传教育,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家庭。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的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但更深入的知识还是有相当的欠缺。比如,绝大部分居民都会字面理解“厨房垃圾”,会将在厨房中产生的垃圾都一统并到“厨房垃圾”箱中;其它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分类就更难了,同样是纸张,硬纸板、报纸、旧书就是可回收垃圾,如果是用过的纸杯等就属于其它垃圾了。由于细致的知识缺乏,所以许多居民家里的垃圾也是习惯性地往一处扔,并没有注意分类的问题,虽然杭州的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分类收集推出了几年,但是“不分类”和“分错类”的情况相当普遍。如何组织社区的垃圾分类培训讲座,组织更多的自愿者到社区向居民宣传并解答有关垃圾分类问题,是今后进一步有效使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的途径。

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可以将城市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理念纳入各级学校教育,在各级学校青少年中加大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知识的普及力度,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庭影响社会。也可以利用体验式的宣传方式,组织市民参观有关垃圾与环境展,垃圾分拣站及垃圾填埋场,亲身感受垃圾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并对循环经济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杭州市应持续开展并扩大“垃圾分类处理一日游”活动的规模,每月组织市民去参观“天子岭垃圾处理场”,让他们意识到废弃物分类的重要性,自觉养成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宣传内容的深入性

大众传媒传递信息具有直接性和迅速性,能及时反映和传播公众所提出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对公共政策的期望,促进公众参与,而且媒体报道也可以放大和传播公众参与。

首先,媒体的宣传有助于垃圾分类收集意识形成与强化。相关的宣传既要使公众充分理解生活垃圾正确的收集、清运和处置方法对发展城市经济、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也同时使公众明晰在垃圾分类中的权利和义务,要让公众意识到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与每一个公众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是每一个公众责无旁贷的义务,只有全体公众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对环境的积极保护。

其次,良好的宣传有助于生活垃圾的准确分类。目前,非常多的居民不了解垃圾中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有害的,不了解垃圾分类的原因等,因此对垃圾分类收集不是很积极。正在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杭州,应该不仅仅宣传垃圾分类的概念,更应该加强宣传的深入性,让公众了解哪些是真正的厨房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

同时,各新闻媒体应采访报道分类收集进展情况、定时公布各地方的分类收集情况,对分类收集做得好的单位或市民进行跟踪报道,给予表扬、奖励,营造公众参与氛围。只有当公众对垃圾分类收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才会有意愿参与日常生活的垃圾分类收集的行动中去。

3、适当的激励与惩罚提高垃圾分类收集的参与度

(1)适当的激励有助于垃圾分类参与率、准确率的提高

广大居民户的自觉参与确实也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力和时间。因此,除了通过扩大垃圾分类收集活动的宣传,提高居民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的积极性,必要时可以从经济利益方面驱动。国外的实践表明,对在生活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可以起到示范性作用,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如以色列实施的鼓励回收空饮料瓶的政策,消费者可以将空易拉罐、玻璃瓶放入一种“空饮料瓶自动收集机中”,可以换得小额货币,不仅解决该国700-900万只空饮料瓶问题,而且提高了国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杭州的社区实践中,也有对有害垃圾主动分类的市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换取收集袋、洗衣粉、肥皂等。这些细致入微的活动,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收集活动的意愿。

(2)适当的惩罚有助于将垃圾分类的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目前,垃圾分类还是以居民自愿行为为主,效果很难保证。因此,更有效推动垃圾分类收集的覆盖面和效果,仅作为一种自觉行为是很不够的,还应该将其纳入法制轨道,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政策法规,使其由“我可以分类”转化为“我必须分类”。城市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必将走向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因此,应积极依靠政府行政和法制手段,通过立法规范生活垃圾处理中的政府责任、社会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为垃圾处理提供法制保障,推动规范分类收集,促进再生资源的利用。

4、建立社区、物业、公民三位一体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

城市垃圾处理综合且复杂,社会中的单一主体都无法独自解决好垃圾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这些不同主体共同努力,促进城市环境的良性发展。目前,在比较健全的小区,都存在社区和物业这两个职能不同、但相互又交叉和联系的管理主体,性质、职能不同,但共同为社区居民服务。

(1)注重社区工作的培育,努力提高其在环境长效管理中的作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顺利实现,离不开以家庭为单位的每个微小主体。社区作为距离公众最接近的管理者,监督和管理会比其他主体更为直接和有效。

首先,社区介于政府与家庭之间,具有贴近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辖区内的环境以及具备的条件,以可行的方式管理社区环境卫生。社区可以在不同的居民区开展讲座、趣味活动等形式,也可以安排志愿者上门释疑等各种活动,提升居民积极性。只有通过社区的力量,才能真正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切实地宣传到了每家每户;也只有通过社区细致入微的工作,才能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做到细致扎实。

其次,社区介于政府与家庭之间便于垃圾分类收集效果的考核。目前,虽然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的配置、宣传工作的开展较为重视,却忽略了对垃圾减量贡献率的结果进行考核,形成“重布置,轻成效”的现象。社区作为接近居民居住的社区,可以在监督、检查居民废弃物的工作中做得更多。社区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组成监督检查组,检查本辖区内的废弃物堆放点。对于不按规定分类的,工作人员应该当面告诉他如何分;如果不在家,就在家门口贴改进的小纸条;屡教不改的按制度进行相应的惩戒。通过监督机制,使分类收集管理工作在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发展。

(2)强化物业公司日常管理,努力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收集习惯的养成

物业公司受聘服务于住宅小区,同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街道及社区的监督、协调和指导。物业公司涉及的工作范围很琐碎也很广泛,对于垃圾处理方面物业的态度是很关键的。如何通过多种方式鼓励业主参与垃圾分类,一个有心做好垃圾处理工作的物业公司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例如,作为上海市生态示范小区,朗润园经常性开展如回收废旧电池、废报纸等各类环保活动,业主参与度则通过“绿色生活小存折”里的环保小图章体现。以中高档楼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杭州南都物业,也采取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对小区内居家保姆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总结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每个家庭有关,因此公众的参与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论文希望能为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的优化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系统的综合效益和长远效益。

参考文献:

[1]邓俊,徐琬莹,周传斌.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效调查及其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2013(1).

[2]黄文芳,李明冉,王辉.国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经济激励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环境卫生工程,2012(5).

[3]刘研,殷洁.南京市垃圾分类体系试行现状与改善建议[J].山西建筑,2012(3).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篇5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县环卫设施规划工作,推进*县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一体化,使城市垃圾清运处理设施的建设完整、系统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计划中,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实现*县城乡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的需求,并为城乡环卫事业的发展、建设、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内容

本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县城乡垃圾收集设施规划,*县城乡垃圾转运规划,*县城乡垃圾处理规划,*县粪便、污泥处理规划,*县其他垃圾收集、处理规划,环卫公共设施规划,环卫机构及工作场所规划,近期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和环卫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等。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编制范围为*县整个县域,包括*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风景区(以下简称风景区)和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

第四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2020年,分为近期和远期。其中近期20*-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五条规划的评估、修订和调整

规划在2010年和2015年分别进行一次阶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本规划。必要时可适时修订或调整本规划。

第二章环卫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第六条主要目标

近期: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30%;城市和农村垃圾收集率分别达到80%和5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5%。

远期: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城市和农村垃圾收集率分别达到100%和8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0%。

第七条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2010年):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发展要求,以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经营体制的转换为突破口,初步形成包括垃圾收集运输中转、处理循环利用、环卫服务、环卫产品制造、环卫科技开发等内容的环卫产业体系和以园林、花卉、草坪、苗木、籽种、配套材料为主的绿化产业体系,并逐步实现环卫由政府行为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并重的转变。

第二阶段(2011-2020年):按山水园林生态型城市的发展要求,环卫的相关产业政策日趋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成熟,市场经济规律得到自觉运用,产业化运行模式全面形成,环卫产业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主导力量,并通过措施实现自我补偿、适度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八条重点领域

组建专业废品回收系统,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行垃圾源头回收减量,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利用废旧塑料回收技术,建立废旧塑料处置转化中心,最大限度消除白色污染;利用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易腐物质,经过堆肥、发酵等措施,生产粮、林、花、果、菜、茶、草等专用有机复合肥;通过垃圾分类,使用建筑垃圾中有用的材料等作为建材,节约资源;在实施垃圾卫生填埋的同时,可优先考虑开发沼气利用,远期进行综合利用。

第三章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

第九条垃圾的分类及定义

本规划将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卫生垃圾、普通工业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分别对其收集、转运和处理进行规划。

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清扫垃圾、商业垃圾、事业单位垃圾、交通运输垃圾等。

生活垃圾中的居民生活垃圾又分为厨余垃圾和非厨余垃圾;其他生活垃圾又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建筑垃圾是指城乡建设中新建、扩建、改建及维修建设、构筑物的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

医疗卫生垃圾指城乡中各类医院、卫生防疫、病员休养、禽兽防治、医学研究及生物制品等单位产生的垃圾。

普通工业垃圾指工业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毒无害的一般工业垃圾。

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工业企业及其他相关单位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人类和环境有毒害作用,需要特别处置的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垃圾在本规划中也归此类处理。

第十条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标准及相关规定

生活垃圾的收集设施的规划建设应以方便居民生活,美化环境,便于收集运输作业,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为基本原则;

供居民使用的生活垃圾容器和垃圾收集点的位置要固定,既应符合方便居民和不影响市容观瞻等要求,又要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机械化运输;

供居民投放垃圾的垃圾收集点,其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70m;

农村的垃圾收集箱(桶)应根据农户集中程度和方便程度设置,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50m。

积极推广小区每户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由物业管理人员统一收集。

第十一条垃圾收集设施规划目标

建成区近期实现垃圾收运的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远期逐步实现垃圾的袋装化、分类化和资源化。

农村近期达到垃圾收集的容器化、机械化;远期要达到袋装化、密闭化、分类化。

第十二条控制垃圾产生量

通过改善城市能源结构、提高民用燃起的使用比例,推行净菜进城、净菜上市,限制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严格规范产品包装,征收垃圾处置费等举措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

第十三条垃圾分类收集规划

在收集阶段先分理出厨余垃圾,将非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送往垃圾分选中心进行分选,分选出的利用价值高的废品进入废品回收利用系统,其余垃圾进入垃圾处理系统。其中厨余垃圾采用生物处理方式堆肥处理或直接卫生填埋处置;可燃垃圾焚烧发电,难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填埋处理;有毒有害垃圾进入特种垃圾处理系统。

废品回收利用系统和城乡垃圾处理系统由县城管办负责管理,特种垃圾处理系统由县环保局负责管理。

第十四条垃圾分类收集率规划

2010年城乡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20%,对垃圾进一步进行细分,到2020年,分类收集率达到50%,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应相当完善,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打好基础。

第十五条农村垃圾收集点规划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建设各村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设。一般按照1000人以内的村设立2处收集点,1000人以上的村设立收集点3-4处。

农村垃圾收集点的建设标准可参考如下:

(1)实行封闭式。即三面砌墙封闭,加盖屋顶,靠近道路的一侧为敞开式,便于车辆进出和人工铲运;

(2)实行通风式。实行封闭的三个里面,在距离顶棚0.5~1.0m的地方建花格通气窗,便于通风,散发臭气;

(3)实行化粪池式。对于收集点内垃圾产生的污水,要在收集点边上建造适宜的化粪池,将污水引入化粪池内厌氧处理;

(4)建筑面积。按照村规模大小和垃圾产生量,收集点面积考虑在20m2左右,即长5m×宽4m,层高2.5m以上。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篇6

一、弥补地方性法规的缺陷

制定省域城镇生活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可弥补我国一些省域至今尚未有生活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的缺陷,亦有利把本省域已有的地方性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2006年以来,我国各地不少省域的省级人民政府为切实加大本地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力度,提高本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水平,改善本地城乡人居环境,先后以省级政府的名义颁发了省域范畴内的城乡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处理暨收费管理,以及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地方性行政规章。然而,毕竟这些地方性行政规章都不是地方性法规,其效力毕竟有限。因此,为了尽快促进省域范畴内的城乡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全面实现全国范畴内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法制化,有必要通过制定本省省域城镇生活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促进各地省域范畴内的城乡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性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二、制定省域城镇生活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举措

(一)要依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要求,以《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并结合各地城乡生活垃圾管理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二)由各省级人大常委会会议依法表决通过后在本省域范畴内施行。

(三)要统一设置总则、规划与建设、减量与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主要章节。

(四)应确立“产生收费”和“垃圾分类”两项制度原则。同时,应明确规定,要逐步实施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五)应对本省域范畴内的“生活垃圾处理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这一要义作出明确规定,并对政府、单位、家庭和个人在本地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中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垃圾分类居民有责”也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该法规。

(六)应明确规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即单位和个人生活垃圾处理费的缴纳,应按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易于收缴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七)应明确规定:垃圾收费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单位开始实施计量收费。居民垃圾收费是为了强调个人产生垃圾的责任而鼓励居民垃圾减量。混合垃圾应多付费。

(八)应明确规定: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其具体办法由各市(州)人民政府制定。同时,应明确规定: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有利于减量化、资源化和便于识别、便于分类投放的原则,以及本省域范畴内生活垃圾的特性、处理方式,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向社会公布,并根据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变化进行适当时候的必要调整。

(九)应明确规定:禁止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收集、运输餐厨垃圾。违者将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暂扣其车辆,没收违法收运的餐厨垃圾,并可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应明确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应当单独收集餐厨垃圾,并委托有资质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专业服务单位进行集中处理。违规者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并可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一)应明确规定: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养畜禽,或者生产、销售、使用以餐厨废弃食用油脂为原料的食用油(地沟油)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依法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二)应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对餐厨垃圾的全程监管和执法联动机制,并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纳入网格化管理;卫生、工商、环境保护、城管执法等部门应当将餐厨垃圾的排放和流向纳入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范围。

(十三)应明确规定:城乡住宅小区皆应制定《小区垃圾分类收运制度》,并定期召开例会协商垃圾收运情况,共同监督每日垃圾的分类收运,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协调,确保各分类小区厨余果皮、其它垃圾日产日清。

(十四)应明确规定:城乡住宅小区皆应逐步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以及分类处理的管理运行体系,并应逐步做到将其小区内生活垃圾分为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三类。

(十五)应明确规定:城乡住宅小区皆应按照分类标准设置垃圾收集固定点,配备不同颜色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餐厨垃圾—绿色收集桶,有害垃圾—红色收集桶,其它垃圾—灰色收集桶,可回收物—蓝色收集桶)。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篇7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维护城市市容环境整洁,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各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各类危险废物)。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境内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存储、处置和相关管理活动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依法负责的原则。

各县、区政府应采取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科学技术水平;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收集,鼓励做好废品回收网络建设,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第五条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工作,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全额用于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六条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市、县(区)规划、财政、物价、房产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有关规定,并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治理规划与设施建设

第八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预测量,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统筹安排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的布局、用地、规模和处置方式。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的建设投资,除政府直接投入外,可吸引企业及社会资金。运行所需经费,应当纳入所在市、县财政预算。

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应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第九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用地应当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

第十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规划、建设和验收,应当符合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第十一条从事新区开发、旧区改建和住宅小区开发建设的单位,以及机场、码头、车站、公园、商店等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城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和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标准,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实施同步监督。

第十二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第十三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并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依法向当地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报送建设工程项目档案。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先建后拆、重置赔偿等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五条申请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书面申请;

(二)权属关系证明材料;

(三)丧失使用功能或其使用功能被其他设施替代的证明;

(四)防止环境污染的方案;

(五)拟关闭、闲置或者拆除设施的现状图及拆除方案;

(六)拟新建设施设计图;

(七)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闲置、关闭或者拆除的,还应当提供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三章清扫、收集、运输

第十六条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具体办法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地区城市生活垃圾种类、处置方式制定,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等要求,将城市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或收集场所。建筑垃圾、废旧家具、废旧家电等,应单独运送至指定的收集场所。

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的地区,单位和个人应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将城市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或收集场所。

宾馆、饭店、餐馆以及机关、部队、院校等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单独收集、存放本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并交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运至规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所。

农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当推行“村负责收集、镇负责转运和县、区政府负责统一处理”的运作模式。城中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管理。

城市生活垃圾应当及时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做到日产日清。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随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城市生活垃圾。

第十八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的设置,应当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相关规定。其设置责任人,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单位、社区负责设置和管理;

(二)新建住宅区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设置;

(三)城市集贸市场、广场、机场、车站、公共汽车始末站、展览馆、体育馆(场)、影剧院、公园、游园等公共场所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场所主管部门或责任单位负责设置和管理;

(四)单位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产生垃圾的单位负责设置。

(五)其他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由所在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设置。

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和设施的设置责任人应当保持生活垃圾收集容器、设施的整洁、完好和正常使用。

第十九条市、县(区)市容环卫管理部门或者生活垃圾收运作业服务单位可以根据生活垃圾运输需要,设置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和中转站设置技术规范,并按照规定办理规划、环保等有关审批手续。

生活垃圾在中转站应当密闭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生活垃圾中转站内产生的渗滤水,经处理符合国家和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二十条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居住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申报产生量和种类。

产生餐厨垃圾(泔水)的宾馆、酒店等餐饮服务单位,应按规定单独存放餐厨垃圾(泔水),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收集、运输专业单位,运送到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密闭收集、运输能力的也可自行运送至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

鼓励产生餐厨垃圾(泔水)的单位按照国家标准建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经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并接受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监督。

第二十一条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积极创新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置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应当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的企业,向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通过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初审后,由市级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颁发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企业,不得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等活动。

第二十二条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做出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许可的决定,向中标人颁发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

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与中标人签订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经营协议。

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经营协议应当明确约定经营期限、服务标准等内容,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的附件。

第二十三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从事垃圾清扫、收集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00万元,从事垃圾运输的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300万元;

(二)机械清扫能力达到总清扫能力的20%以上,机械清扫车辆包括洒水车和清扫保洁车辆。机械清扫车辆应当具有自动洒水、防尘、防遗撒、安全警示功能,安装车辆行驶及清扫过程记录仪;

(三)垃圾收集应当采用全密闭运输工具,并应当具有分类收集功能;

(四)垃圾运输应当采用全密闭自动卸载车辆或船只,具有防臭味扩散、防遗撒、防渗漏功能,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

(五)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安全和监测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六)具有合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行驶证;

(七)具有固定的办公及机械、设备、车辆、船只停放场所。

第二十四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清扫、收运城市生活垃圾;

(二)将收集的城市生活垃圾运到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认可的处理场所;

(三)清扫、收运城市生活垃圾后,对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及时保洁、复位,清理作业场地,保持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干净整洁;

(四)用于收集、运输城市生活垃圾的车辆、船舶应当做到密闭、完好和整洁。

第二十五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的企业,禁止实施下列行为:

(一)任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城市生活垃圾;

(二)擅自停业、歇业;

(三)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

第二十六条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收集、运输,严禁混入城市生活垃圾。

第四章生活垃圾的处置

第二十七条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技术力量,定期调查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成分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等基础资料。

第二十八条市级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生活垃圾处置场(厂)的处置能力,按照“就近、经济”的原则,对各县、区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和处置场所作统一安排。

第二十九条城市生活垃圾必须在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处理厂(场)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厂(场)应当符合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处置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场(厂)内外环境整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处置城市生活垃圾。

第三十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标准的要求,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三十一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厂)排放的污水、废气、残渣,应符合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处理场(厂)在排放污染物期间,应定期对处置设施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向所在地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交监测报告。

第三十二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的企业,应当取得市级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核发的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不得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活动。

第三十三条市级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招投标等公平竞争方式作出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许可的决定,向中标人颁发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

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与中标人签订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经营协议,明确约定经营期限、服务标准等内容,并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许可证的附件。

第三十四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规模小于100吨/日的卫生填埋场和堆肥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万元,规模大于100吨/日的卫生填埋场和堆肥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焚烧厂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1亿元;

(二)卫生填埋场、堆肥厂和焚烧厂的选址符合城乡规划,并取得规划许可文件;

(三)采用的技术、工艺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四)有至少5名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中包括环境工程、机械、环境监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垃圾处理工作经历,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五)具有完善的工艺运行、设备管理、环境监测与保护、财务管理、生产安全、计量统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六)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配备沼气检测仪器,配备环境监测设施如渗滤液监测井、尾气取样孔,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等监测设备并与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联网;

(七)具有完善的生活垃圾渗滤液、沼气的利用和处理技术方案,卫生填埋场对不同垃圾进行分区填埋方案。污染物排放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的要求。

(八)有控制污染和突发事件的预案。

第三十五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的企业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

(二)按照规定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粉尘等,防止二次污染;

(三)按照所在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接收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篇8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abstract:Citylifetrash,istheinevitableimportantquestion,buthowonlythencanprocesstheseinevitablehomescrap,protectsurbantheenvironment,thenhasbecometheimmediatelyhotspottopic.thisarticletakesthebreakthroughpointbyourcountrycitylifegarbagedisposalexistence'squestion,thesimplediscussioncompletesthecitylifegarbagedisposalthemeasure.

Keyword:City;Homescrap;processing;measure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全球每年新增垃圾约为100多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成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对垃圾问题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则势必威胁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了保护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城市卫生质量,必须及时、妥善地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收运与处理。我国目前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普遍存在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未形成一体化。已对环境造成了现实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已经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必须借助合理的管理体制,形成完整的综合治理系统,从而实现城社会、环境、经济的最佳配置,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逐年上升,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垃圾产量大幅度增加,加重了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累计积存量已达60多亿吨。人民生活迅速提高,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平均以每年8.98%的速度增长,且增长势头不减。城市生活垃圾设施数量逐年增加,垃圾混合收集仍是大、中、小城市普遍采用的垃圾收运方式。垃圾收运设施仍不能适应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混合收集,加大了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垃圾机械化收运率比较低,手工操作较多,设备性能差。全国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严重不足。处理方式中填埋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无害化程度低,焚烧甚微。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是政企合一,尚未建立收费制度、垃圾治理资金缺口大,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竞争机制。全民环境卫生意识不高,要在全市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投放更是困难重重。人们在公共场所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普遍,公众尚未建立扔垃圾要花钱的观念,垃圾收费制度的实施也有一定阻力,全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措施

(一)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各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以上的公众把新闻媒介作为最主要的获取环境信息的渠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具有巨大的舆论作用,对于向公众进行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应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向公众宣传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例如:在电视节目中播放公益广告,在街头或者上门发放关于垃圾处理等环保知识的宣传单或手册,多举办一些宣传教育活动如环保知识展览和专家讲座等。并且要坚持长期进行,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公众的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中小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社会环境意识水平有着长远的影响,提高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是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的基础工作。在中小学教育中要坚持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教育,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二)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体系

我国目前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应加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城市垃圾做出了全面的规定和要求,但仍需制订其他配套法规和专门法规落实细化,例如,关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还没有制订一部相关的法规予以规范和指导;对于废旧电池等危险废弃物,也亟需制订专门的管理法规条例。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制订和完善具体的地方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法规和标准,使有关部门能够依法加强管理,规范生活垃圾处理行为。例如,河南省和西宁市在2009年分别出台了《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和《西宁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为当地部门的垃圾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法律依据。此外,地方政府还要重视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检查督促工作,制订一定的奖惩制度。在针对生活垃圾开展的管理工作中采取奖惩并举、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使法律、法规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三)源头控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

目前我国解决垃圾问题的主要方式是末端处理。这种处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垃圾处理的压力。一方面投资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经济负担沉重;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往往会产生新的污染物,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对于垃圾问题要从末端处理转向源头管理,促进源头减量,控制并减少垃圾的产生量。例如,限制过度包装,鼓励净菜上市等,都能在源头有效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同时,应积极提倡并广泛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可利用资源,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尽管目前我国有一定数量的公司及个人对废旧物品进行回收;但由于这种废品回收只从经济目标出发,而不是从减少垃圾量,保护资源、环境出发,回收对象多为废旧报刊、金属等利润高的物质,而对废旧塑料、玻璃等的回收不重视,使得一些废品回收率较低。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预测,2010年我国塑料回收量有望超过1000×104t,但回收率也不过是25%左右。可见,我国垃圾资源回收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和前景。尽管当前我国垃圾分类还存在较大困难,主要体现为公众积极性不高和分类处理困难,但作为一项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垃圾资源化手段,仍需努力实施。首先,应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的专门法规,引导并规范推进垃圾分类;其次,率先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其他地区尽量实现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回收,逐步推进垃圾分类收集。

三、总结

通过源头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的生成,减少包装垃圾的产生,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量。建立完善的资源回收体系,对那些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进入城市生活垃圾的可再生利用资源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对于经过资源回收后剩余的生活垃圾,应对其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污染。运用循环经济的模式来治理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

参考文献:

[1]魏国忠.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近况及应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9).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篇9

关键词: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卫生填埋;可持续发展

abstract:along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ofChina,theexpansionofcityscaleandtheincreaseofurbanpopulationandtheincreasingofpeople'slivingstandard,theoutputofmunicipalwasteingrowing,garbagecompositionhasbecomeincreasinglycomplex.BecauseofurbangarbagedisposalinChinahasjuststarted,thecitygarbageisputinbiggerdifferenceofingredients,processingtechnologyandmanagementisnotperfect,theactualeffectiverateofgarbageareproducedbylow.andstrengthenthetreatmentofurbangarbageclassificationandrecycling,istheonlywaytorealiz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urbanwaste,thispaperprobesintotheproblemsexistinginthegarbagesortingprocessingandcountermeasures,andputsforwardSuggestionsonsolidwaste.

Keywords:urbanwaste;Classification;Resource;Sanitarylandfill;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与特点分析

1、分类

通常情况下,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三类:有机物、无机物和可回收固废。

2、影响构成特性的因素分析

理论研究和相关调研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成分非常复杂,影响其特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城市的地理条件;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等等。

3、国内外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各个城市垃圾组成成分对比

将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与国外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进行比较发现,越是发达的地方,其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无机物越少,国内的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无机物要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多很多,而可回收的废品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要少得可怜。

(二)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垃圾处理受到基础设施和处理水平的影响,当下的垃圾处理还很落后,绝大多数以填埋为主要处理方式,此外的处理方式就是垃圾堆肥和焚烧,缺乏垃圾分类、垃圾回收措施,造成了垃圾资源浪费与流失。而且在处理上方式单一化,未能对垃圾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解决固废污染问题涂于表面。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形式有以下几个:

1、“填埋法”土地占用量比较大,同时还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目前国内在处理方式的选取上,“填埋处理法”用的最多,不过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里,卫生填埋未能真正做到位,处理存在简单化、形式化,如利用被人们废弃的土坑或是干涸鱼塘将垃圾进行简单的填埋,有的甚至于是直接的露天堆放。像这样粗劣的处理方式占用了大量的用地面积,填埋后的土地不再能有其他用途,加上垃圾不太容易腐烂和分解,如此一来,对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势必造成不可估计的污染和危害。

2、“堆肥法”对土坡污染严重而且肥效低下

从资金的投入来看,与填埋法相比,堆肥的投资费用高一些,同时,由于没有事先进行垃圾的分类与资源回收处理,通常情况下,简单地堆肥,常常因为垃圾肥料中的重金属和玻璃含量超标,导致对土壤的污染严重,同时,由于垃圾没

有分类收集,导致堆肥的肥效低下,高成本投入还导致了产品销路的不佳。

3、“焚烧法”热值低且技术匮乏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使用“焚烧法”的垃圾其热值必须要能达到5000KJ/Kg。而我国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常用的是混合收集的方式,垃圾中的有机物含量和含水率都比较的高,这样势必导致垃圾的热值比较低,达不到焚烧法的要求。同时,国内在焚烧炉及净化设备的技术上还没有能够有效解决焚烧产生的二恶英和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所以,“焚烧法”在我国使用较少。

垃圾分类的处理方法探讨

(一)分类收集

从资源利用上看,对城市固废、垃圾首先进行分类,然后收集,这是垃圾资源化回收得以实现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唯有如此才能将废物中的可再循环利用资源充分地提取出来。

具体的操作上来看,应结合选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和方式,对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相一体化设计。就具体的办法而言,分类收集应分类设置不同的垃圾回收箱:通常在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和办公区等等场所附近分设厨余垃圾桶、可燃及不可燃垃圾桶、可回收及不可回收垃圾桶、大件垃圾桶和有害有毒垃圾桶等,让不同类型的垃圾有处可投。

(二)采取多元化方式对垃圾分类处理

1、提高堆肥产品的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堆肥是处理与利用垃圾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种类似腐蚀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堆肥的垃圾处理方法在我国未得到认同,这可能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垃圾分类的体制,还没有具备对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的基础条件。

2、垃圾焚烧

焚烧是以燃烧反应彻底转化垃圾中可燃组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垃圾减量90%,大大减少占地,并可利用余热发电实现资源化。垃圾焚烧的缺点在于投资费用大、运行成本高、并且产生二噁英等微量剧毒物需采取措施控制。

3、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是将垃圾与环境的物流交换渠道加以隔离同时实施填埋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填埋场内的厌氧消化、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将垃圾降解。卫生填埋始于20世纪60年代,现今,污泥的卫生填埋已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污泥处置方法。卫生填埋具有运行简单、投资及运行成本低、适用性强等优点,是垃圾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最终不能通过堆肥和焚烧处理的少量垃圾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理。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潜力及具体方法

(一)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潜力

虽然目前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但垃圾资源化潜力仍然巨大。主要表现在:

城市垃圾中可资源化的物质较多

由于我国生产技术较落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垃圾中残留的有用物质较多。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中可回收的物质将增多。

科技进步将为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了硬件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特别是堆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垃圾资源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拓宽城市垃圾资源化资金的来源是可能的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程度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资金不足的制约,若能增加投资,就可大大提高资源化程度。垃圾资源化的资金除由政府提供外,还可适当向居民征收城市垃圾排放费、管理费或引进外资。

城市垃圾量大,来源广泛

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垃圾排放量多,为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了“原料”来源。

(二)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具体做法

加强我国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重要前提。过去城市垃圾的混合回收,加大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难度,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为了促进垃圾的分类回收,应在居民区,商业、文化及娱乐中心放置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奖惩措施来保证居民自觉地分类放置垃圾,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2、加大资金的投入,形成城市垃圾的产业链

在城市垃圾中,有机垃圾占60%~70%,塑料占8%~9%,玻璃占3%~5%,纸张占2%~3%,其他(包括废金属制品等)占13%~21%。可回收的有玻璃、纸张、金属制品等,可回收率约10%~15%。另外有机垃圾中以厨余与果皮居多,如果通过垃圾分类,就可以将厨余与果皮进行堆肥,这样最终垃圾处理量将大大地降低。

目前,垃圾中可回收主要是靠城市垃圾的拾荒者完成,回收只是一小部分,而由于没有得到分类,厨余与果皮根本无法进行堆肥,且存在着市民分类好的垃圾,无处投放的尴尬局面。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一方面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对产品利用完后可回收部分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则建立废品回收产业,回收可回收的但企业未能回收的废品;再者,建立垃圾分类细则,并严格执行,以小区为单位,推广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形成垃圾堆肥后化肥的产业链,建立市场运行机制。还要打破目前垃圾处理中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现状,要由原来的政府环卫部门运作转变为市场机制企业化运作,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大力发展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

面对垃圾的挑战,许多科学家提出应全面应用高科技,变废为宝,向垃圾要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化技术有关。科技的进步可增加可利用废物的种类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为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4、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

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标准和工艺流程均是根据当地的财力、技术水平、现有设施而自行确定的。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技术制约,对垃圾处理监管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监督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致使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5、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行城市垃圾处理规范化

我国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起步较晚,且其发展未能与现时环境问题的真实情况相一致,这就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处理得不到正常化和规范化,而在城市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更加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城市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这就造成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得不到明确的法律保护。城市垃圾问题的

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体系依然未能将其纳入依法处理的规范化范畴,这不仅仅是城市垃圾问题的现象,而且还是整个环境保护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根据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是实行包括城市垃圾问题在内的环境问题规范化处理的基础。

结语

综上,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的进行要因地制宜,根据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和状况,结合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采用合适的技术与工艺处理垃圾,并大力推行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当然,垃圾治理也需要国家制定有效的垃圾处置管理制度,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尽快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马诗院,马建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7.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篇10

【关键字】垃圾分类垃圾收运低值可回收物大型多功能转运站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源头减量对于整个垃圾回收工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1998年广州市开始着手推行垃圾分类,经过17年的实践,垃圾分类仍然无法到位,使得生活垃圾中大量的低值可回收物只能被埋掉、烧掉。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仅靠环卫部门、城管、建设部门是不够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源头减量涉及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广州市政府、城管委等相关部门不断加强环保和分类的宣传教育和推出新举措,加紧推进荔湾、海珠、天河三个大型多功能转运站建设,对低值可回收物进行及时有效的二次分拣,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和回收再利用,解决垃圾“围城”,促进资源循环。

一、广州市垃圾分类进程

1998年广州市开始着手推行垃圾分类,17的时间里抱着学习与试验的精神,对城市垃圾分类、分拣、回收和资源化展开探索。1998-2004年广州市垃圾分类由政府主导,鲜见垃圾分类的报道和内容,居民、企业只需每月缴纳垃圾处理费。2005-2009年全市垃圾以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方式处理,由于垃圾分类效果不理想,政府开始想转入依赖焚烧来解决垃圾问题。2009年番禺事件(群众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致使该项目搁置)至今,民间推动政府重启垃圾分类,并进入民间与政府共同推动的时期。

从2000年起,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8个城市作为试点开始试行垃圾分类。14年过去了,这些城市多数垃圾分类仍然无法到位,几乎原地打转:①在收集环节,不少居民不能按要求分类,各类垃圾混合在一起,根本没有实现从每户居民开始实行最基本的“分类收集”,给下一步垃圾分类处理带来许多不便;②在中端运输环节,即便是已分类的垃圾,往往又“合”在了一起,严重打击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的信心和积极性;③在终端处理环节,由于相应处理设施缺乏,或因分类成本高、回收品销售不佳等因素,导致一些已建成的资源回收中心倒闭,垃圾最终还是埋掉、烧掉。这种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只是空有形式,实际上仍在原地打转。而这,正是目前各试点城市需要正视的共同问题。

二、广州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现状

广州市目前主要的站前收运方式采用车载桶装的收运方式,即垃圾用240升的垃圾桶收集后,采用载重量为2吨的黄色机动收运车装载运输至转运站压缩,再用载重量为10-16吨左右的大型运输车运至终端处理设施。

除了车载桶装收运方式外,还有其他三种收运方式:

三、广州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垃圾转运站大约有150多座,大部分日转运能力100吨以下,各压缩站作业时间均在8小时以上,但垃圾压缩量较小,效率偏低,日转运量低于40吨/天的压缩站有9个。这些垃圾转运站存在的问题:由于压缩站建设标准较低,现场环境控制难,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同时,部分压缩转运效率低,导致作业时间过长或超负荷运行;压缩站功能相对单一,与垃圾分类体系难以匹配,难以开展分选减量;现行压缩工艺配套的垃圾转运车辆防滴漏性能较差,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压滤液沿途滴漏。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现有压缩站的压缩转运能力也将很快难以满足人口增加的需求,对于人口密集、道路狭窄、商业繁荣的中心城区,可用土地已经很少,新建压缩站选址难,造成垃圾只能在马路边设点装载,严重影响市容和周边居民生活。

四、广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组成成分

2009-2013年广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物理组成表

广州市在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监测到生活垃圾中有50%左右的餐厨垃圾,2014年7月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对越秀区兴隆东社区设置的绿色厨馀垃圾桶和灰色其他垃圾桶进行3天现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在其他垃圾垃圾桶内检测出的低值可回收物约占10.8%,具体构成为:塑料5.03%(包含轻质塑料袋3.81%和硬质塑料1.22%)、玻璃2.38%、纸2.71%、金属0.33%、织物0.38%。这表明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在源头分类还未达到一定水平,对生活垃圾二次分选,可以至少分选出10%―15%的低值可回收物。

五、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为何做不好

在我国废旧物品回收是不纳入垃圾收运系统的,因为在前端就已经分开进入废旧物品回收系统。

大部分的居民对家中的旧报纸、书籍杂志、旧家电单独收集,然后卖给废品收购者。扔到垃圾桶里的会被拾废品者和在垃圾场的垃圾大军捡走,他们对目前的回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垃圾大军只回收比较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如易拉罐、报纸、啤酒瓶、塑料瓶等,而其他具有资源价值的低值可回收物,如废电池、废塑料、废纸片、废玻璃和大量生物垃圾不予回收。

促进生活垃圾中的低值可回收物进入废旧物品回收体系,一方面减少生活垃圾清运量,同时也增加了废旧物品回收量。垃圾分类与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密切结合才利于资源化体系的建立。

六、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新举措

为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对现行垃圾收运系统进行提升和完善。《广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布局规划(2006-2020)》和《广州市环境卫生总体规划(2010-2020)》提出“以垃圾压缩站作为垃圾收集转运系统的主体设施,逐步新建、改建一批高效、环保的大中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新建及改扩建的垃圾压缩站应设置满足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放置空间和独立转运设备以便逐步开展垃圾分类收集。”

目前,广州市城管委正按计划加紧推进荔湾、海珠、天河三个大型多功能转运站建设,对低值可回收物进行及时有效的二次分拣,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和回收再利用,解决垃圾“围城”,促进资源循环。

七、广州市大型转运站的功能定位

结合国内城市的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功能定位和特点,立足广州实际情况和需求,弥补现有垃圾中处理设施的缺失,新建多功能生活垃圾中转站具有回收、分拣、压缩、集散、运输停车、前端计量、逆向物流交易与调度、集装箱运输等主要功能,同时包括宣传教育、办公管理及景观休闲等辅助功能。

八、广州市大型转运站的工艺方案

九、广州市大型转运站的运作流程

垃圾运输车到达转运站经过称量后进入卸料区,将垃圾倾倒于储存坑里。未经分类的原生垃圾通过滚筒筛分设备及人工辅助手段分拣,经机械破碎、筛选、分类加工等程序,可以从生活垃圾分选出废旧布料、废旧纸张、废木、废旧胶袋、细小金属和厨馀垃圾等低值可回收物。可回收物通过打包压缩装车外运至下游资源回收设施,宜焚烧填埋料和宜生化处理料通过皮带传输进入压缩设备进行压缩,压缩后由密闭罐转运车运出,送至卫生填埋场、焚烧发电厂和生化处理设施。垃圾渗滤液在站内预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十、结束语

目前,广州市中心六区加上萝岗、南沙,每日需要无害化处理的垃圾量已达10000吨。庆丰填埋场剩余容积有限,受焚烧厂选址困难、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对垃圾进行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是破解垃圾围城危机的关键。

建设集分选减量、规模化压缩转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生活垃圾转运站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和分流处理的重要举措,是广州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及开发城市矿产的内在需求,有利于垃圾分类管理、资源化利用,为减少垃圾焚烧及填埋对大气、土壤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宜居广州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广州市垃圾分类调研报告(2013-2014年)

[2]左中甫,垃圾分类不怕慢就怕站,2014-06-26南京日报

[3]林媚珍,夏丽娜,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法初探,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10月

[4]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内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