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处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8:11

农村垃圾处理办法篇1

为切实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加快我县农村新社区建设步伐,根据文件精神,现就2010年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考核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考核对象

今年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采取奖励到镇(街)考核到村的办法,考核对象为全县各行政村(包括垃圾收集处理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村)。

二、考核内容

考评内容为四类,满分为100分。分解为:人员设施配置,18分;日常保洁管理,50分;环境卫生面貌,24分;长效制度建设,8分。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详见附件。

三、考核方法

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考核由本办负责组织,考核采取必检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行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实地踏看与查阅资料相结合、年终与平时相结合。一年检查3-5次。当年度列入计划的省待整治村为必检村,其他村按不少于镇(街)行政村总数1/5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查。两次查到的村按平均得分计算。考核得分在85分以上(含85分)的村为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合格村。

四、考核与政策兑现

考核结果作为县对镇(街)有关农村新社区奖励政策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兑现结算的依据。

1、经检查考核,镇(街)所属村全部合格的,按政策全额享受奖励资金。

2、镇(街)所属村经考核有不合格村的,按不合格村占所在镇(街)行政村总数的比例,扣减县给镇(街)的奖金。

3、镇(街)所属村考核均为合格的,且垃圾收集处理实行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村占行政村总数2/3及以上的镇(街)可全额享受县的再加奖金。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村在1/3及以上,不到2/3的镇(街)按比例享受再加奖励奖金。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村低于1/3以下的,不享受再加奖励。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村的比例符合再加奖励比例,但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考核有不合格村的,按不合格村占所在镇(街)行政村总数的比例,扣减再加资金。

4、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村占所在镇(街)考核总数2/3及以上的,且镇(街)考核村的平均得分不到全县考核村平均分85%的,取消县对镇(街)岗位目标责任制“农村长效保洁制度落实到位”的一项得分。

5、属于待整治村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考核不合格村,取消相应的待整治村县级配套奖补资金。

6、专业化、市场化运作要求。按照环卫作业的要求,对镇村道路、公厕、公共场所、河道等作业场所明确作业任务量、明确清扫保洁标准、核定作业和管理费用,开放环卫作业市场,公开向社会招投标,择优选择管理单位,实行市场化运作,并加强对作业单位及人员监管考核。各镇街根据实际,原则上以社区为单位,社区联合或整镇(街道)统包进行一体化管理。同时要配置必要的专业化、机械化保洁清扫工具,加强对保洁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教育。

农村垃圾处理办法篇2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大全市农村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工作力度,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政府办公厅于20*年10月13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的工作方案》。各地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大多数工作都是围绕圩镇、新农村建设点来开展,工作面不大,工作成效也不够明显。一些地方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工作不平衡;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滞后,无害化处理率低;长效管理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卫生习惯还未发生根本变化,农村脏乱差现象容易反弹;农村垃圾处理的工作体系还不够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任重道远。为确保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取得实效,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近切需要;是保护生态、减少污染,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看作一场改善人居环境的革命,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切实把这项活动抓紧抓好,确保取得实效。

二、明确目标,有序推进。根据省里的要求,2009年要全面推开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完成95%以上自然村的治理任务;2010年,全市农村村庄基本实现环卫保洁达标和垃圾集中处理,乡镇建成区域内环卫保洁水平基本达到城市环卫保洁标准要求,农村村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5%、50%;乡镇建成区域内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100%、70%。通过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达到“六个基本没有”。一是农民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二是农户庭院基本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三是村间、集镇基本没有散放的垃圾;四是江河、库塘水面基本没有漂浮的垃圾;五是村间道路基本没有的人畜粪便;六是公路、铁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的塑料垃圾。最终实现农村垃圾集中、统一、规范和无害化处理。

考虑到我市点多面广的实际,在工作上应采取由点到面、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办法,即在全市所有圩镇全面推开垃圾处理的基础上,重点在国省道沿线村庄、圩镇周边村庄中心村和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大村庄以及所有已整治或正在整治的新农村建设点上先行突破,再纵深延伸至所有村庄。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地要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编制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内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建设,要优化垃圾处理资源配置、减少运行成本,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最佳的效果。村庄垃圾收集点建设由各乡镇(街办)统一规划、牵头,各村具体负责实施,建设式样和标识要相对统一;各乡镇(街办)中转站的规划由县(市、区)建设部门负责,各乡镇(街办)负责建设、管理,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市、县建设部门要牵头负责,在6月底以前全面完成城乡环卫设施规划。原则上县城附近乡村垃圾运至县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其它乡镇可几个乡镇共用一个垃圾填埋场。考虑我市边远山区村庄小、路况差、没有开展村庄整治,边远山区村庄可就近选择垃圾填埋场,等条件成熟后,运至乡镇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四、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各级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广泛进行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投身到这项系统工程中来;要及时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对不良现象和行为,要公开曝光和批评,营造推进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在机关干部、乡村干部、农民、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中组织志愿者队伍,投入到农村卫生保洁工作中来,开展“讲卫生保洁、树文明新风”活动,宣传、发动和引导群众;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就各自工作职能,开展以卫生保洁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教育系统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切合实际的有益活动,助推农村卫生清洁工作,在全市营造人人参与卫生清洁工作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各地、各单位要把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协调,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市、区)在工作中要按照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的工作方案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操作办法,使这项惠民工程逐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各县(市、区)要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在广泛动员、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在近期内由各自然村统一组织当地的农民,对农户、村间及周边地区,乡村道路(铁路)沿线及河流两岸的非有机垃圾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并将清理的垃圾统一归集填埋。在进行集中清理的基础上,由村委会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每月或每季度组织一次以自然村为单元的集中统一的清理活动,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

六、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各地要按照经费保障制度化的要求,加快建立“以县为主、市级奖励、镇村共担、农户适当缴费”的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投入的“以奖代补”机制,加大各级财政对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支持力度。2009年度省批新农村建设点每个自然村可以从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切出2万元,专门用于垃圾处理工作,合计3370万元,其余资金主要靠县、乡自筹解决。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和乡镇进行奖励。各地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的同时,要努力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步伐。

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而且反复性强、反弹性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讲大局、顾全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职责任务,将所承担的任务具体细化,制定细致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目标、内容和重点,作出工作进度安排,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工作到位。具体职责为:

(一)市、县有关部门:由新村办牵头,宣传、发改委、规划建设、财政、环保、卫生、交通、民政、农机等部门做好协调配合。新村办负责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领导协调、组织实施、监督指导、检查考核,落实具体职能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宣传部门负责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的舆论宣传;规划建设(城管)部门负责城乡环卫设施的规划编制和技术指导;财政部门负责资金安排及使用监管;卫生、环保部门负责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环境保护等问题的技术指导;交通部门负责垃圾中转站、填埋场等环卫设施中配套道路的规划、立项与建设;民政部门负责保洁员中低保户和困难群众补助资金的统筹发放;农机部门负责做好农村垃圾清运车辆的购置补贴工作;发改部门负责垃圾处理设施的争资立项。

(二)乡镇、街办:负责本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具体组织实施,本地垃圾中转站、垃圾池(房)、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建成区内及各行政村的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明确所辖行政村的保洁员数量、保洁标准和垃圾收集点、垃圾房的建设方式、数量,负责村保洁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建成区卫生保洁及河道漂浮垃圾的统一清理。

(三)行政村:负责本村范围内垃圾房的建设,垃圾收集点的设置,专业保洁员队伍的建立,本村范围内农户、企事业单位的垃圾收集清运和村内道路、沟渠及公共区域保洁和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建立村干部包干制度,落实村内保洁区域责任分包,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制定村规民约,监督、纠正农户和村内企事业单位的乱扔乱倒垃圾行为。

农村垃圾处理办法篇3

一、工作目标

健全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发动,彻底清除镇区、村庄、路旁、江边、塘渠、房前屋后等范围内的垃圾,实施国道、城郊结合部“洗脸打粉”工程,建设环卫设施,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促使农村基本达到“卫生状况改观、镇容村貌整洁、人居环境优美、村民素质提升”。

二、实施步骤

(一)健全工作机制

各乡镇、村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区卫生、爱卫、环保、水利、行政执法、农林、环卫、畜牧水产等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各村组建专门的保洁队伍,鼓励村委会组建农村环境整治协会;建立对口指导制度,采取“区联点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形式,指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二)宣传发动

⑴各乡、镇召开农村环境整治动员大会,营造浓厚氛围;各村召开村支两委会议,研究部署本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各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明确此次农村环境整治的意义和目标,充分调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此次整治活动。

⑵各乡镇在城郊结合部、国道、乡村河渠旁等醒目位置设置农村环境整治宣传牌;各村在村部或显著位置设置宣传标语和宣传栏。

⑶区农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印制宣传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

(三)整治农村垃圾

⑴清理陈年垃圾

村民房前屋后、晒坪、承包的水塘,自留的旱地、山地、水田的陈年垃圾由各家各户自行负责清理;村(组)道路及公共场所的陈年垃圾由村(组)负责清理;各部门、单位负责清理各自责任区域内的陈年垃圾。

⑵规范垃圾处理

①提倡垃圾分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所有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每家每户配置垃圾分类装置,生活垃圾按厨余垃圾(如剩饭剩菜、动物内脏等)、可回收垃圾(如废金属、废塑料等)、有毒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农药瓶等)分三类投放。厨余垃圾采取分户沤肥回填的办法进行就地处理。可回收垃圾实行资源再利用。有害有毒垃圾先集中到村(组)的有毒有害垃圾池,再统一清运到乡镇或片区的垃圾填埋场填埋。建筑垃圾要集中堆放,然后按指定地点填埋,或用于本村庄和农户的填沟平地,修道铺路;医疗垃圾由卫生部门严格按规定处置。

②垃圾处置方式因地制宜。根据我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垃圾处理采取自行处置与集中处置相结合的方式。自行处置采取沤肥、回收、填埋等方法,集中处置以村为单位采取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填埋的方法。姜畲镇、鹤岭镇、楠竹山镇、响塘乡的垃圾处理坚持以自行处置为主、集中处置为辅的原则,长城乡、护潭乡、先锋乡的垃圾处理坚持以集中处置为主、自行处置为辅的原则。

③完善环卫设施设备。各农户自行建设配备一池(沤肥池)三桶(沤肥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有毒有害垃圾桶);每个村民小组建设一个有毒有害垃圾收集池;各村为无法建设沤肥池的路段、集镇每2-3户(门面)配备一个不小于100升的塑料垃圾箱;各乡镇或片区建设一个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场;区环卫所规划在姜畲镇、鹤岭镇或其它有需要的地方建设垃圾中转站。

⑶重点整治国道和城郊结合部镇容村貌

实施“洗脸打粉”工程,全面取缔设置在国道上的马路市场。坚决拆除主次干道两侧私搭乱建的房屋、棚架和擅自设置、不符合技术规范、残缺破损及影响美观的户外广告。清除路旁杂草,清理乱堆乱放,疏通路边沟渠,杜绝污水横流,大力植绿补绿。引导有条件的村实施农房墙面清洗和粉刷,搞好环境美化,打造美丽农村。

三、保障措施

⑴加强示范引领。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结合起来,确保完成创建省、市级卫生乡镇(村)的目标;响塘乡、长城乡、护潭乡、先锋乡、姜畲镇要将农村环境整治与创建省、市级卫生村相结合、区财政适当投入,每乡镇打造1个以上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通过这些乡镇、村的示范效应,带动我区农村环境整治深入进行。

⑵加大经费投入。2012年区财政根据各乡镇行政村的数量,按每村3000—5000元的标准为乡镇拨付农村环境整治专项经费;为长城乡、先锋乡、护潭乡、鹤岭镇、楠竹山镇的每个村拨付农村环境整治专项经费10000元;为响塘乡、姜畲镇的每个村拨付农村环境整治专项经费5000元。各乡镇为村拨付配套经费。村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对农户垃圾清理实行有偿服务,解决部分经费。

农村垃圾处理办法篇4

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政府引导,以村为主,村民自治”的总原则,以人居环境为工作重点,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力度和农村垃圾收集体系建设,努力形成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农村新面貌。

二、工作目标

重点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主要治理道路、河道的历史垃圾,进一步完善垃圾收集桶(池),中转站和垃圾清运设施建设,健全完善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实现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好蕉溪人民的幸福家园”。

三、收集模式

1、全面推行农村垃圾“桶装分类、上户收集、村民自治”的处理模式,每个村设置垃圾分类固定收集点,要求农户除政府统一配置的垃圾桶外,再自备2个垃圾桶,实行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可回收利用的废品送回收点,有毒有害不可利用垃圾进大桶,可无害化处理的砂石、煤查、剩饭菜、果皮、废菜叶、柴灰等农户自行处理。

2、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工作流程为: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分类保洁员上户收集固定垃圾桶(池)定期清运,采用村收集、乡中转、市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

四、奖惩办法

1、对村保洁员的考核,以村考核为主,乡环境治理办进行抽查,按政府奖励办法执行。

2、各村分类减量的要求,比现在减量40%的每年奖励5000元,减量50%奖励8000元,减量60%奖励10000元,以送交中转站的垃圾进行考核。

五、组织机构

农村环境治理领导小组:

要求各村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六、工作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要求村上制作固定标牌,召开村组会议,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家家户户,让广大群众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2、加大督查评比,乡政府将强化督查,确保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将农村垃圾清运及保清工作的绩效进行绩效考核。

3、实行党政领导包村,乡村干部包片、包组,党员干部包户的制度。具体办法由各村制定后报乡环境治理办公室。

七、考核内容

1、村组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做好乡村清洁工程有关内容的宣传,与农户签订好门前三包责任书,通过村民自治决议。

2、完善好机构及管理制度。

农村垃圾处理办法篇5

教村民分辨垃圾类别,按照“可烂的”厨余垃圾和“不可烂的”其它垃圾分类。

想起2013年推行垃圾分类的通知刚下发的情形,东阳市琐园村党支部书记严红星说:“大家都满脑子疑惑,村民这么多年的习惯能改得了?”

但基层各种创造性的土方法,愣是将这件事做成了。

农村老人和妇女多,文化水平不高,哪些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严红星想出了个法子:按照“可烂的”厨余垃圾和“不可烂的”其它垃圾分类。这个分法通俗易懂,村民们一下子就掌握了。

垃圾分类,谁当领头羊?走进东阳市东雅村,村委会门前的告示栏给出了答案:村里每个党员按“就亲、就近”的原则联系5到10户农户,引导、监督他们开展垃圾分类。“镇、村干部还组成了垃圾分类‘指导组’和‘督查组’,进门入户‘讲’垃圾、查垃圾。”东阳市农办负责人曹正标说。

为了烧旺垃圾分类这把火,不少乡镇还请来“外援”:妇联、团委、工会等团体定期举办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和成员进村入户,一边帮农户清理杂物,一边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衢州,在垃圾袋上“做起了文章”。走进龙游县贺田村,记者发现垃圾桶里的垃圾袋都印着两个代码。老支书劳光荣解释:“一级代码表示卫生责任区,二级代码表示户主代码。袋子有了‘身份证’,谁乱扔就可以查到。”

诸暨市还为落实垃圾分类上了“三重保险”。根据“户集、村收、镇处理”的流程,每天凌晨4点,陶朱街道联合村村民毛校良会开着垃圾车去村子收垃圾。他在收集前会对垃圾进行一次分拣,而在他之前的第一道分拣由农户完成。垃圾清运到镇里后,镇清运员会第三次分拣,确保垃圾精准分类。

几年来,浙江各地多种方法齐上阵,使得垃圾分类从最初的“别扭事”,变成了村民的好习惯。

分类后的垃圾去了哪里?大部分变成有机肥料,其它的被回收或焚烧处理。

走进东阳市湖溪镇有机垃圾集中处理站,记者见到可腐烂的垃圾被投入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中。通过粉碎、添加菌种、加热发酵等程序后,一个个呈块状的有机肥料就出现了。

“杭州的测试中心检测过,这些有机肥有机质的含量比传统堆肥要高。”曹正标说,“农村生活垃圾中大部分是有机垃圾,加工后就能变成肥料。分拣越精,产出的肥料质量就越高,这也是对垃圾精细化分拣的原因。”

因为质量高且价格相对低廉,这些肥料目前已被不少农户订购,剩余的则作为开展垃圾分类的奖励,赠送给了农户。这样,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便落到了实处。

“并非所有的村子都能采用湖溪镇这种模式。”浙江省农办社会发展处处长邵晨曲说,湖溪镇人口密集、垃圾较多,镇里有一定经济能力购买机器进行机械化快速成肥处理。另外一些经济实力较弱的村子,因地制宜采取了其它处理方式。

走进诸暨市赵家镇大柳仙村,村民魏燕江正将“会烂的”垃圾倒进一个太阳能生态处理池。“我们镇主要实行太阳能堆肥站模式,能产出很多沼气,用着也很方便。”魏燕江说。

在赵家镇更为偏远的宣家山村,村民多有堆肥习惯,诸暨市则推行波卡西堆肥模式(通过厌氧发酵来分解厨余垃圾的方法)。户分、村收、就地处置,让村民自家堆肥自家用,大大减少了运输等处理环节。

通过3年持续推进,浙江目前采用机器堆肥设施处理的村有1324个,微生物发酵快速成肥设施处理的省级试点村达到380个。

对不可腐烂的垃圾,记者跟随诸暨市农办副主任蔡建根,来到了浦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塑料等不可腐烂的垃圾一部分被回收公司回收,剩余的都被填入焚烧炉内。“炉里提前加入了烘干预处理设备,使得垃圾焚烧效率达99.9%,剩余炉渣还可成为空心砖的原料。”蔡建根说。

让好做法长效化,政策顶层设计、配套资金支持、村民参与缺一不可。

“习惯成自然。现在垃圾分类人人都能做到。从城里回村的人都说,卫生比城里的小区一点都不差。”严红星说,“以垃圾分类为主的村庄整治工作,成为最受农民欢迎、也让农民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

百姓对垃圾分类工作肯定的背后,是浙江完备的顶层设计、各级政府配套的资金支持以及所有村民亲身参与的共同结果。

早在13年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即做出决策: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2014年至今,浙江已出台《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和《浙江省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政策,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出要求,同时编制完成了《浙江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和《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五年行动规划》。

政策既定,配套资金也相继到位。“目前,浙江各级财政每年投入资金44亿元,配置农村垃圾中转站近3000个,垃圾车6.7万台,全省农村保洁员13万人。”浙江省r办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为了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各地频出奇招:在永康市,有的乡村采取与有车、有劳动力的农户签订垃圾清理和运输承包合同的方法,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村环境整治;在杭州桐庐县,通过对全县146个资源化利用站生产的垃圾有机肥统一管理,生产“世外桃源”牌垃圾有机肥每年的效益有600多万元,成为支持垃圾分类工作的一笔重要收入。

农村垃圾处理办法篇6

农村保洁人员和环卫设施配置意见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全区农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指导各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选择适宜的生活垃圾处理路线,有序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提出本意见。

一、目的意义

以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为契机,既着力解决我区当前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进一步提升辖区农村规划建设、生态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努力使我区乡村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实现农村环卫保洁工作机制化、长态化。

二、农村环卫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根据__x区实际情况,农村生活垃圾采用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即“户集、村收、镇(办)运、市处理”的方式纳入市级无害化处理系统。各村垃圾由村保洁员收集村民投放到户用垃圾桶的垃圾,运至村垃圾收集点,再由转运工人负责将村收集点的垃圾转运至市级垃圾中转站。

(一)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1.村垃圾收集点(池)建设:每个自然村建设1个以上垃圾收集点(池),有明显垃圾标志。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以不超过0.8公里,以满足使用需要为宜。垃圾收集点的建筑面积可根据村庄实际情况确定。

2.公用垃圾桶(容量120升)配置:按10户左右设2个公共垃圾桶,服务半径约100米的原则配置垃圾桶。垃圾桶的具体设置数量和放置地点可根据村庄实际确定。优先配置满足示范村要求,其余自然村根据实际,在村庄主干道旁、村庄公共场所(村委会、文体活动场)周边配置垃圾桶。

3.专用垃圾收集车配置:以人力三轮车为主,示范村可配电动三轮车。每辆三轮车服务半径约2公里,人口为500人左右。每辆三轮垃圾收集车配置一套垃圾清扫工具(扫把、铁铲、劳保用品等)。

4.垃圾转运车配置:垃圾转运车用于村庄垃圾转运专用运输工具,每辆车服务人口为3000人左右,服务半径20公里以内,吨位以5吨左右为宜。

(二)保洁人员配备标准

1.农村保洁员配备:原则上按50户以下的自然村配备1名保洁员,50户以上的自然村按每300人配备1个保洁员的标准配备。视村庄分布情况可适当增减保洁员的配备。

2.保洁员聘用管理:农村环卫保洁人员聘用及日常管理考核办法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制定并监督落实,行政村具体组织实施。

3.作业人员工资待遇:村保洁员、垃圾清运工、垃圾转运车驾驶员月工资分别按____元、__x元、__x元发放。

三、实施步骤

(一)建立机制:2013年__月上旬建立覆盖涉农街道办事处__x条自然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清运机制。

(二)总结推广:2013年__x月下旬将覆盖面扩大到未纳入环卫保洁系统的区辖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等区域。

农村垃圾处理办法篇7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扣一个目标,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15年是XX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启动之年。绿色是XX的名片,有着得天独厚的先行优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工程,也是全力推进XX“红色传承、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具体行动。从2014年9月开始,省、XX市高密度开展全省新农村建设培训会、农村清洁工程推进会等会议,对此,XX高度重视,在高位推动上,成立了由XX市委常委、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任组长、XX管理局局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全山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实施意见》分别在市长常务会和局市联席会进行了专题研究,讨论通过。在总体要求上,提出了从2015年开始,在全山实现“首年全面铺开、三年提前验收、五年完善巩固”的目标,确保全面启动并力争完成4个垃圾中转站建设,并着力实施全山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争从源头管理、末端控制、设施配置、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常态运行和管理机制。在考察学习上,先后多批次组织部分市直和乡镇主要负责人100余人次赴湖南攸县、XX上犹、遂川等地学习考察,部分乡镇还组织乡村干部到邻近县市学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经验,搅活了党员干部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同时,在赣州上犹考察回来后,马上召开了工作会,要求各乡镇场要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实施方案,迅速开展一次存量垃圾清理。

(二)科学编制规划,实施“三个注重”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有效进行农村垃圾处理的前提条件。全山775个自然村按照“城乡一体、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了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实际需要。在垃圾中转站规划上,按照方便、节约的原则合理规划了四个垃圾中转站。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地在垃圾处理设施用地规划、道路设计、绿化用地处理、公共设施建设等过程中,考虑农户的日常生产需要、生活习惯,便于农户对日常生产生活环境合理使用,科学管理。二是注重因地制宜。全山所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标准主要采取了三种模式进行:集镇周边村点或中心村点采取“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市处理”的方式,统一收集生活垃圾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处理,目前龙市、古城、黄坳、厦坪四个乡镇中转站已完成选址,2016年可以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离集镇较远的自然村采取“户集、村收、村集中无害化焚烧或填埋”的模式;偏远山区、分散农户按照“垃圾分散不出村”的理念,采取“一户一炉自行焚烧”的模式。三是注重未来发展。为适应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向农村辐射,带动和引领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进程。从2013年开始,已经在拿山乡、厦坪镇、井企集团等“一城带两镇”区域选择23个自然村作为试点,日产日清,取得效果尤为明显,为全山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

(三)努力健全机制,做到“四个确保”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长效的管理机制是关键。我们从尊重好、维护好、实现好农民利益出发,着重从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入手,努力做到“四个确保”。

一是定工作队伍,确保有人管事。每个乡镇都设有环卫所等机构,在每个村组成立了实施保洁和垃圾收运管理队伍。按服务人口的3‰配备了380名保洁员,负责村庄公共场所的日常清扫和垃圾清运或焚烧。在村理事会的领导下,选配村组热爱公益事业的“三老”(老党员、老村干部、老教师)组成管理队伍,确定人员和队伍进行管理监督,出台简易的村组长效管理办法,建立由乡镇驻村领导和村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绿化等日常管护内容考核,确保有人管事。

二是定经费来源,确保有钱办事。在资金支持上,采取“项目争一点、政府补一点、乡镇筹一点、村里出一点、村民缴一点”的多元化筹措方式,即积极争取中央、省、XX市资金和项目支持;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资金;乡镇场筹措部分资金;村级从财政转移支付划出部分资金;鼓励村民缴费,村民缴费可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标准。所筹措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设备的建设费用以及保洁及保洁员工资等日常运行保障费用,确保有钱办事。目前已落实4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资金302万元,财政预算安排资金674.21万元,下拨以奖代补资金189万元。

三是定工作机制,确保有章可循。在工作机制上,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一是探索农村垃圾处理新机制。按照分类实施、典型示范的原则,选择拿山、厦坪、东上、柏露乡等公路沿线、山区乡镇、偏远小乡等部分乡镇作为试点,引导群众按照“3+5”模式、四分处理法,对农村垃圾进行有效处理,使垃圾处理做到不出户、不出村和日产日清,基本达到了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三化”要求。如,东上乡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任务分片包干,经费分级投入,奖惩分级考核”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的新路子。二是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在机构建设上,全山成立了17个乡镇环卫所,主要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日常工作;在基础设施维护上,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损坏一处,修复一处;在村庄绿化维护上,缺一棵,补种一棵,尽量做到见缝插绿成一片;在长效机制上,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定期开展卫生评比。同时,全市在今年春节还开展了农村垃圾处理集中整治活动,平时各乡镇还定期开展了存量垃圾清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探索各类群体互动机制。在全山各个中小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给学生上一堂农村垃圾治理常识课,出一期以垃圾治理为主题的专题班刊,组织学校师生的卫生清洁活动,让学生对家长宣传和传授日常卫生和保洁的重要性,使社会共同参与,关心和支持全山的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如,拿山乡在垃圾挂桶上设有保洁清运手机号码,通过即时联系,实时监督等方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四是定考核目标,确保工作有成效。一是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建立了由管理局办、市委办、市政府办等“三办”牵头,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日常巡查、督办落实,实行每季度一次明查暗访,每半年进行一次评比,定期通报。二是制订奖补办法,将日常运行经费的50%与考核评比挂钩,90分以上的全额拨付,90分以下的按比例拨付,扣除下来的运行费全部用于奖励90分上的乡镇场,同时,在XX电视台设立曝光台,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不到位的乡村进行曝光。三是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每年评选出6个先进乡镇和20个先进行政村在全山进行表彰,对工作不达标的乡镇场将取消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评优评先资格。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全山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领导重视不一,主要领导重视的乡镇工作成效明显好于不太重视的乡镇;干道沿线村庄、美丽乡村建设点的村庄明显好于其他地方。二是群众的意识不高,由于群众个体差异较大,生活水平不一,部分群众陋习难改,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意识不高,垃圾乱扔乱倒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三是垃圾分类较难,不少群众贪图方便,加上农村分类设施及分类激励措施不足导致农村垃圾分类难,造成垃圾处理量大;四是处理设施薄弱,有的乡镇无垃圾清运车和足够配置铁皮挂桶;有的村庄没有宣传栏、评比栏;有的保洁员没有配齐“一车一铲一钳一扫斗”和保洁服;有的农户未按要求配置“两桶两袋”和焚烧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统一思想认识。采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使乡村干部认识到位,垃圾处理有关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切实由“要我管、我不管”转变为“我要管、是我管”,形成人人讲卫生、爱干净的浓厚氛围。

2.夯实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今年年底力争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4个乡镇垃圾中转站,配齐垃圾机动清运车、垃圾挂桶、保洁员工具、户用分类桶等基础设施,为户集、村收、乡中转、市处理模式打下良好基础。探索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3.构建长效保洁机制。一是是定期开展“文明户”、“卫生户”等评选活动;二是建立健全垃圾回收体系,利用乡村便利店、农家超市作为乡村再生资源回收点,建立覆盖村镇的资源回收体系;三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严格奖惩,将检查结果与日常运行管理费用挂钩。

农村垃圾处理办法篇8

关键词:乡村垃圾;分类回收;环保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87―02

1研究背景

据悉,中国农村每年生产90多亿吨生活污水,2.8亿吨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不少村庄显得破败,亟待开展环境治理的建制村数量庞大,数据显示,全国建制村共有60万个,大多数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目前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仅占全国总数的8%,因此,农村的环境治理的建制村建设任务很是艰巨。从2010年起,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先后组织三批共23个省(市,区)开展农村环境逐片整治示范工作,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95亿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收入260多亿元,支持4.6万个村庄开展环境整治,87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这就可见,环保工作的开展,垃圾整治的进行,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当然,国家对农村环保工作的大力支持,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不足这一大难题,从而也为一些落后地区的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可能。

国家的相关政策为乡村的垃圾回收处理提供了条件,但更多的工作还是需要各乡镇自己去完成,毕竟各个乡镇的发展程度都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那么要医乡村垃圾治理的“病”,就得找出症结所在,而要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就应当认识到乡村垃圾与城市垃圾的不同之处。

2当前农村垃圾大致分类及日常处理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的垃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沤肥垃圾:包括剩余饭菜等厨余垃圾和其他食物类垃圾,农业废弃物,烂果蔬,秸秆等农作物根茎;(2)回收垃圾:①金属类:废旧五金,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废旧农具厨具;②纸类:报刊杂志,黄纸板,包装盒等其他废纸;③玻璃陶器类:玻璃杯,旧瓦罐等;④塑料类:废旧塑料,垃圾袋,矿泉水瓶等;⑤橡胶类:废旧橡胶,旧轮胎等,可回收利用的旧家电;(3)土建垃圾:碎砖碎瓦,乱石块,混凝土,石灰块,泥土,破损玻璃陶瓷块等;(4)有害垃圾:包括废弃电池,过期农药,废油漆,废灯管,化学品和过期药品;(5)焚烧垃圾:不适宜回收的废旧织物,废木料,枯枝落叶等。我们可以看出,在各个分类中,都有可以回收利用的空间,但是实际上,这些垃圾要么被胡乱丢弃,要么被烧掉,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既然垃圾确实存在回收利用的潜力,我们就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当前农村的垃圾回收处理利用情况,以对症下药。就拿我从小生活的村子来说吧,垃圾的回收利用率相当低,处理办法也相当简单,多余垃圾倒在自家门前,农业生产垃圾就地焚烧,生活污水直接倒入河道,而土建垃圾和有害垃圾更是随意丢弃,毫不考虑后果,唯一回收的只有那些矿泉水瓶,废旧五金,玻璃瓶,废纸等可以直接看到经济回报的垃圾。随后我们又在学校周边的一些村落采取了实地调查,问题也都比较具有普遍性,村舍的房前屋后,路边,随处可见一些垃圾袋,大煞风景。就拿离学校近一点的和平村来说吧,我们几次经过都会看到那个大的垃圾放置箱里冒着烟,散发着焚烧垃圾的刺鼻味道,当我们问及一位老者时,他说是保洁员点的,而且通常也是这样做的(事实上在我们调查的大多村子里,都存在焚烧垃圾的现象),老人说起这事也是一脸的忧虑,老人反映到,这样的后果,平日里不仅人受影响,而且农作物生长到一定时期花粉也受影响,这显然是保洁员为了方便行事。在大峪村的一个河沟旁,我们看到旁边的牌子上清楚的写着“禁止倒垃圾,违者罚款200元”的字样,而且上面还有村委会的落款,可是河沟里仍然是各种各样的垃圾。在崔家河村的一个采土处,能明显看到周围田间地头的垃圾,很明显,这里被用来作为垃圾集中填埋场地很久了,土坑的土层里也能看到垃圾,而且气味特别大,这样周围耕作的村民也不好受。附近的村镇情况也都大体相似,据当地居民讲,这里的垃圾处理办法基本上都是集中堆放和简单填埋,垃圾大多采取直接倾倒的处理方式,主要倾倒地点集中于“六边”,即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而且那些有回收价值,可以直接看到经济利润的垃圾大多被农户自己收集,少数与其他垃圾混于一起的也是被一些拾荒者所捡拾,对于那些纸板,农作物根茎,土建垃圾,有害垃圾则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倾倒。由此可见,乡村垃圾治理的主要难题还是制度上的缺失和村民观念淡泊,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

3目前国内外在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

在国内外一些在乡村垃圾回收处理方面做的比较优秀的村镇,它们在长期的发展中有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模式,我们可以适当的借鉴一下他们的做法:例如,江西鹰潭“2+5”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四川罗江的生态回收处理模式,陕西千阳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填埋”模式等等,这些模式既各有特点,也更多共性,值得学习和借鉴。以鹰潭的“2+5”模式为例,该模式中的“2”指的是农户和保洁员两个责任和行为主体,“5”指的是对三类垃圾(有机垃圾,非有机垃圾和建筑垃圾)的五种处理方法,这种模式的建立和日常管理运行中,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引导和帮扶。因此,乡村垃圾回收处理,应当因地制宜的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模式,这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在国外,例如欧盟的一些村庄里,张贴着“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此类行为将记录在案”的告示,同样,市政当局不能为村庄社区居民提供垃圾收集服务,也将被农村社区居民,另外,所有的农民家中一般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箱,一个装有机垃圾,一个装无机垃圾,收取垃圾时,工作人员如果发现农户没有按照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农户的垃圾将会被拒收或面临着罚款。在美国,农村垃圾由农民组成的家庭公司专门承担,他们开着垃圾车到每家每户收取垃圾,同时收取一定费用,美国的农民居住的比较分散,但垃圾公司会深入到每个乡村的每个角落。在日本,对于垃圾分类的规定更加细致具体,值得称道的是,日本运输垃圾的垃圾车也很讲究,全部是自动封闭式,自动加压式,装车的垃圾可自动压实,这就避免了垃圾在运输途中对环境的再次污染,也更加节省了运输空间和运输成本。

4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新构想

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借鉴学习国内一些示范性村落的优秀做法,并了解到一些发达国家在乡村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先进做法,我们可以以此为范例,提出一套具有实践性和普遍适用性的大致构想。

4.1在垃圾的生成阶段

应当使环保观念,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让村民意识到垃圾的回收价值和随意丢弃的危害,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到:

(1)定期发放有关垃圾处理办法的宣传资料;

(2)做一些墙面宣传内容,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3)制定明确的惩罚规定,提高村民的垃圾投放的自觉性;

(4)有关部门或村镇社区制定明确的垃圾分类处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并且希望有朝一日这些规章制度能够像国外一样形成明确的法律条文。

4.2收集清运阶段

在垃圾的收集清运阶段,应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保洁员”,或者“环卫工人”,当前大多数农村都有赋闲在家的村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补贴让其担任保洁员,保洁员的数量应当以各村各组的人口比例和村庄的面积配备,而且每位保洁员都应配套有一辆三轮车,方便其工作,用小三轮将分散的垃圾收集起来由垃圾清运车集中运输。那么,结合保洁员的工作,我们可以对农村垃圾的大致种类做以下处理:

(1)沤肥垃圾:由农户或保洁员收集倒入沤肥池或沼气池,成为有机肥或清洁燃料;

(2)回收垃圾:由农户―保洁员―供销部门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3)土建垃圾:按村庄和集镇规划定点由农户自行或保洁员收集填坑铺路;

(4)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协同供销部门按照环保要求指导乡村,收集后运送到制定地点进行无害处理;

(5)没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如枯枝落叶等植物类垃圾可就地集中焚烧后灰土还田,废旧织物等化纤类送至环保高温焚烧炉焚烧。

4.3在垃圾的最终处理阶段

形成“组收集,村转运,区域处理”的处理模式,各个村镇可以合资修建大型的高温焚烧炉,对于一些难以处理又无法回收的垃圾进行高温焚烧。

5总结

农村垃圾处理办法篇9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乡村环境和村容镇貌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用”的工作原则,努力构建“户为单元、村为基础、镇为主体”的多元化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增强农民健康素质,优化农村公共环境,有效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各村子建立布局合理的垃圾集中收集设施,实现垃圾定点收集、定期清理;力争全镇村庄垃圾收集达到60%以上,垃圾处理率达到50%以上。各村及周边、公路主干道两侧、沿河两岸基本消除垃圾污染,实现村容镇貌整洁卫生,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建立健全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垃圾日清日运日消灭,确保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二、工作重点

一是镇所在地及周边村庄。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率先开展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试点,**年8月底前完成试点。各联系村镇干要高度重视农村垃圾治理,积极深入村组、农户,调查指导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探索农村垃圾治理的新途径、新经验。要及时推介点上经验,以点带面,指导全局。二是公路主干道两侧和沿河两岸。**至**及沿河村庄**溪、要常年保持清洁,确保不发生生活垃圾乱倾倒现象,特别是不能倒入率水河里。

三、运作模式

建立以“户集中、村收集、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模式。

(一)户集中。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提倡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综合利用,将稻草、动物粪便等可以利用的有机物返田,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在指定的垃圾堆放点,每个自然村都要选定位置较好的地点建立垃圾池。

(二)村收集。**村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由保洁员把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垃圾清运至村垃圾收集点。

(三)镇处理。在溪口通天坞建立焚烧炉;配备一辆小四轮运输车,负责将各自然村的垃圾清运到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焚烧,镇区实行购买服务。

四、处理模式

(一)农户自行处理模式。对源头、**等偏僻村,以及农户居住分散的自然村,鼓励推行农家堆肥方式,就地处理垃圾。

(二)村集中处理模式。对边远地区、山区等交通不便的村,以村小组为单位,采用“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处理方式是:在农村人口相对密集的自然村落,建立固定的垃圾池,由保洁员把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垃圾集中清运至固定的垃圾池,然后再由保洁员把池内垃圾清运至离村庄较远不影响生产生活的山场内进行填埋处理。

(三)镇集中处理。对居住较集中村,采取“户集中、村收集、镇处理”的模式,集中到镇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处理,处理方式是:户集中-村收集-镇处理。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拟定方案阶段(**年4月底-5月):各村要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公开栏等多种宣传形式,在全镇开展声势浩大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宣传活动,做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镇区一天运一次,沿线村定期清运。。

(二)面上铺开,组织实施阶段(**年5月1日-8月31日):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通过添置相应的设备,建立完善必需的配套设施,建立健全卫生清扫责任制度、配备垃圾收集员制度、垃圾集中处理制度等相应制度,推动全镇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全面有效实施。

(三)建章立制,总结提高阶段(**年10月-11月):对全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进行验收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切实做到查漏补缺,并形成长效机制,促使全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步入规范运行轨道。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领导组,任组长,任副组长,镇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镇政府三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各村要成立相应领导组,做好村庄保洁员的选聘工作,制定村卫生保洁制度,确保工作落实到实处。

农村垃圾处理办法篇10

我乡旧县村、六墩村是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面推进村镇生活垃圾整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根据«松溪县村镇生活垃圾整治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特制定我乡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生活垃圾整治实施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强力整治村镇垃圾污染,着力改善乡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目标要求

从2011年9月开始,用2个月时间,旧县村、六墩村完成生活垃圾整治,垃圾处理率达80%以上,分别雇用一名卫生保洁员,实现主要街巷垃圾日扫日清,基本消除垃圾污染,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村容乡貌整洁卫生、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整治原则

(一)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实事求是,科学安排,逐步完善。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以村为主,就地处理”的处理方式,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发展。

(三)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结合,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按规划配套建设,逐步形成合理、完善的垃圾处理布局。

整治模式

针对旧县、六墩两村基础不同、村情不同的现状,生活垃圾整治实行分类处理。

(一)旧县村:作为乡所在地,自然村分布零散,村财困难,经济实力较弱,采取“谁污染谁付费”的办法,参照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收费做法,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确定住户承担垃圾清扫清运及处理的费用标准,对村庄居民、商业店面、企事业单位等适当收取垃圾清运费和处理费;选址在原农具厂后山垄建设一个占地30亩的简易垃圾填埋处理场,实行标准化卫生填埋;雇用一名卫生保洁员,对主要街巷垃圾进行日扫日清,同时设置若干个垃圾池,集中收集住户垃圾,并用运输车辆将垃圾运到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

(二)六墩村:针对六墩村民公共卫生意识较强,原生活垃圾已集中倒放,且垃圾池设施较完善的现状,雇用一名卫生保洁员,对主要街巷垃圾进行日扫日清,同时再增设若干个垃圾池,集中收集住户垃圾,由保洁员对垃圾池定期进行集中焚烧处理。

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