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年的科学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9:38

关于新年的科学教案篇1

一、背景

l、全新的社会信息环境

2l世纪的社会信息环境已经发生,而且还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真正地步入了信息社会,这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全新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丰富多采的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从三个特点就可以素描出当今社会的显著特征,那就是全球化信息化社会,信息存贮数字化、信息传播网络化。

全球化信息社会。不管你喜欢与否,我们已经步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已经成为现时代的又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预测的“地球村”已经实现。

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但全球化水平取决于信息化,信息化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最后十年,以internet为标志的通讯和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大驱动力,加速推进了全球化的进程。与此同时,跨国资本和贸易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市场铺平了道路。高新技术与跨国资本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使经济全球化长驱直入,大举占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地球的每个角落。

全球化信息社会也带来许多问题,如信息贫富差距导致的数字鸿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实施的信息霸权、信息殖民主义,信息资源泛滥导致的信息超载,以及信息安全和信息伦理的巨大压力。

档案工作系统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融入全球信息化社会,它应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必须面对所面临的问题。

信息存贮数字化。数字化技术是信息技术核心之一,通俗地讲就是用数字0和l来表达和传输信息,数字化信息的一个基本单位就是一个0或一个l,称为一个比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葛洛庞帝在他所著《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称之为“比特的时代”。在此书的前言中,作者道明了贯穿全书的核心思想是,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①。数字化技术的多媒体数据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贮,同时为网络传输提供前提条件。

一方面,数字化信息成爆炸式增长,同时过去大量的信息资源又要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保证历史的连续性。据统计,中国现在的信息资源中的90%没有数字化,中国的数据库的数量占全世界的12%,而数据的内容仅占全球的2%②。而我国收藏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处理更是任重道远,这将是档案界要为之奋斗多年的重大课题和任务。数字档案馆将是档案馆建设的目标。

信息传播网络化。因特网的发展开辟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建立了传播新模式,改变了信息利用的方式。网络传播的优势被总结为“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交互性更强”。不仅如此,网络作为新的传播工具,还代表着特别的传播、组织方式和新的信息形态。③

但是,网络是一个双刃剑,必须把自由传播与有效控制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网络传播的巨大效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档案信息的有效开发利用必须借助网络传播工具,档案信息上网也是必然趋势。但是,档案又是特殊的信息资源,必须解决网络传播的安全问题。

2、全面的素质教育理念

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一项主要目标,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如:《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2l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育计划的原则意见》、《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教育部又于1998年7月公布了作了较大调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国务院批转了《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为深化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实现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就是在开放教育观的指导下,依托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知识载体及知识传播方式带来的革命,它将使整个教育系统从宏观教育规划、战略、管理,到微观学习环境、学习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质量评价模式,全面实现信息化改革。

3、全方位的档案工作变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计算机环境下的非传统载体文件日益增多,导致了档案载体的变迁。新型载体档案必然导致档案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变革,档案工作者所面对的电子档案的管理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因此,档案管理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必须适应管理对象的变化,以满足管理活动和生产的过程控制功能的要求,从而确保自身职能的实现。

社会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

档案工作的变革,对已有的档案学思想、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档案学应用理论和基础理论必须实现理论体系的重构。

基于档案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变革,社会信息需求不断增长,学科体系的综合集成等客观现实,档案学学科建设应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根据信息化社会环境下档案工作发展与社会信息共享的客观实际,寻求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开放

开放的档案学教育是建立在档案学的开放基础之上的。在现代环境下,开放的档案学应广泛吸收相关学科理论与技术,发展档案学经典理论,开拓档案学新领域,丰富档案学内涵。

档案学是一门由档案管理活动实际决定的基本理论与管理程序高度统一的学科体系。因此,应把作为部分管理活动的档案管理融入整体管理活动之中,从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式出发去建构档案学。

档案与档案工作的自身特点、信息化社会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需求是档案学学科独立存在与不断发展的基石。应根据档案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变革的实际,在继承档案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广泛吸收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丰富发展档案学,使档案学走向更加成熟。

档案学学科建设应坚持继承与创新、借鉴与独创的辩证统一。档案学学科内涵的发展应在继承档案学基本原理、原则合理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档案、档案工作变化发展的实际,赋予档案学基本原理具有时代特色的内涵,使档案学基础理论,诸如馆藏建设理论、全宗理论、价值理论、鉴定理论、利用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开放原则等焕发出时代活力。

档案学的发展应根据档案工作对象与工作方法变革的现实,以传统档案学理论为出发点,借助相关学科理论阐明档案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档案信息学、档案法学、档案统计学、企业档案管理学、档案事业管理、档案馆管理、档案检索的理论与方法、电子文件管理、档案标准化管理、数字档案馆技术、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已有的档案学学科体系。

档案学专业教育应根据变化了的(或正在变化中的)档案工作实际,延伸和扩展档案学教学内容,以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生活信息化为契机,以办公自动化系统、文书档案一体化系统等的应用为突破口,拓展档案管理的功能范畴,实现对文件的前端控制、全程管理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三、融合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是三个不同的学科,但又是联系非常密切,学科属性比较接近的三个学科领域。

本来,图书、情报和档案都源于一体,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一体走向独立,又从独立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分化独立的纵向发展缺乏横向联系,封闭守旧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世界经济都走向了—体的大趋势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推动着图书馆、信息和档案事业走出地域的限制,走向全球范围的一体化。

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负责世界科技情报系统(UniSiSt)的科技文献与情报处,和推动国家情报系统(natiS)计划的文献馆、图书馆与档案馆处合并为综合情报计划处(pGi),负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专业情报系统、文献、图书馆方面的工作,促进有用的专业信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传播。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早在1979年就撰文指出:“从系统工程的技术角度看,情报资料、图书、文献和档案都是一种信息,这种系统工程的目的就是信息的存储、信息的检索和提取,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显示,所以这整个技术可以称为信息系统工程。”④

1996年,第62届iFLa大会和第13次国际档案大会均在北京召开,当年12月,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王刚和国际图联主席罗伯特·怀吉沃斯联合发表了《北京宣言》,提出“我们两个专业在道德价值观方面具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无论从道义抑或法律意义上讲,都肩负着共同的责任,那就是保护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存在延绵繁衍而不被割裂,并为其产物的免费利用提供服务。”宣言更明确地表述了两个国际组织在今后四年在多个项目和领域进行合作。这也表明了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的紧密的相关性。

1993年7月,原国家教委修订颁布了《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将情报学改为信息学,并将图书馆学、信息学、档案学和图书出版发行学合并为一个学科群,称“图书信息档案学类”,归属历史学门下,从而正式将图书馆学、信息学和档案学确认为一个学科群。于同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将三个学科集于一卷也是对它们作为一个学科群的确认。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7年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其中在管理学门类下,设置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下辖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3个二级学科,毕业研究生可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这又一次调整了这一学科群的归属,相比归于历史学门下更加科学合理。

教育部于1998年7月公布的调整后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504种专业减少至249种,调减幅度为50.6%。在这个目录的管理学门类下设立了图书档案学类,再分设图书馆学、档案学2个二级学科。

由上可见,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之间的交融渗透已展示了两个学科的整体化趋势,这为建立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奠定了科学基础。

鉴于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在学科研究、学科发展、学科教学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研究领域,为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其综合能力,应努力实现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等的多学科融合,促进学科的优势互补,发挥学科群体的作用,丰富教学资源。

四、探索

学科发展的一体化,使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教学完全可以走整体化的教学模式,这在国外如此,在我国也是必然。事实上在我国已出现多种综合化模式,有人总结了4种典型的模式⑤:

(1)加法模式。即将几门学科知识并列地提供给学生,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图书馆学+信息学+档案学+外语+计算机技术……的拼盘模式。

(2)抽样模式。即将各学科中有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部分抽取出来,提供给学生。

(3)关联模式。即在寻求图书馆学、信息学、档案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似性基础上,找出共同的原理和思维方式,由此引导出跨学科课程,从而使图书信息档案统一起来。

(4)整体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那些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各学科知识单元,都必须在与其他学科和整体的关系中加以把握和理解。

近年来,各档案学院系都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许多改革成果,使我国档案学专业教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提出走出传统模式,在信息革命的“凤凰涅槃”中实现自我更新。认为本科教育作为学科全面更新的基础部分,应该及时体现本学科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特点,努力吸纳前沿学科知识、拓展专业教育口径,提高学生在新世纪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的实战能力。为此对本科专业设置、教学方案将作较大调整。在“档案学”专业下设置“文件与档案管理”、“电子政务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文件与档案管理”方向培养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文件信息处理与管理、档案管理专门人才;“电子政务管理”方向培养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需要的网络管理、电子政务管理专门人才。同时成立了政务信息管理系,统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情报学、图书馆学和中外政治制度等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根据图书馆学、情报学(本科专业现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学都以知识信息的获取、组织、传递和利用为核心内容,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在分流的基础上搞共建,各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七类课打通组织教学,包括计算机类、信息网络类、知识组织类、信息检索类、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类、信息法学类、专业英语类等,同时共建了专业实习室,共同开发教学辅助系统等,从而使各学科达到了共同发展的目标。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将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学专业实施统一招生,按需分流,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专业课两大部分,一、二年级上公共基础课,三、四年级按不同专业上专业方向课⑥。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自1986年建系以来,就不断寻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建立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先后于1987、1994和1997年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教学改革。其中1997年的教学改革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了档案学与图书馆学的一体化教学。⑦⑧

教学改革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高素质的教学方针。加大基础课的份量,突出外语和计算机的教学力度;以信息管理为主体,打破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专业界限,拓宽专业口径,扩充专业内涵,优化课程体系,加大课程的技术和信息含量;使所培养的学员成为整体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复合型信息管理应用人才。

结合学科和事业发展实际,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正确把握和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构建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构建“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全面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创新型人才目标模式。要求用素质要求统揽对知识、能力的架构,统一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概括和表述培养规格。

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综合化”三位一体的课程新体系。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计原则,适应人才培养目标新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综合设计,实现整体优化。加厚基础课,拓宽选修课和专业课口径,加强综合化。

构建“学导式、实践式、研究式”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训新方式。在坚持传统有效教学方法的同时,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学导式、实践式、研究式教学,以强化对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着重体现在“三新”,即新目标、新体系、新模式。

人才培养的新目标: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信息管理人才,其目标就是高素质复合型信息管理应用人才。高素质就是在军人素质、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方面都必须要起点高、标准严。

复合型就是实施宽口径、厚基础教学,实行多学科的综合教学,使培养的人才有较宽的适应面,具有可塑性和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应用型注重对实用技术的掌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贴近实际。

办学新体系:二位一体的多层次的办学体系。为了适应图书情报信息、档案信息和办公信息、网络信息管理的需要,建立图书馆学、档案学二位一体的新的教学体系,根据学科群的特点实行综合教育,向全军图书情报机构、保密档案部门,具有现代办公条件的机关、各种网络管理站和信息中心输送信息管理人才。

教学新模式:模块式分段教学法。所谓模块式设计,就是根据信息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来设计其知识模块。其知识模块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军事、科技文化、信息管理理论、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技术、信息利用和服务7个模块。就信息管理的本质而言,总体上是相通的,有利于实行跨学科的综合教学。

图书馆学专业和档案学专业实施按系招生,按“2+l+l”方案教学,即在大学一、二年级统一实施政治理论课、军事课和科学文化基础课综合教学,大学三年级共同实施信息管理专业课教学。大学四年级按图书馆学专业和档案学专业实施各自专业教学,组织毕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2+l+l”模式对于多学科一体的学科群组织教学是比较理想的,这有利于厚基础、宽口径,也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复合型人才。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推动了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不断变革与发展,档案学专业教育要为这种变革与发展服务就必须率先改革,才能适应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档案学专业教育才有生存价值,不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①[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12。

②高志前:《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科技发展》,《文汇报》200l.11.9(11)。

③严俊杰:《对等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l。

④钱学森:《情报资料、图书、文献和档案工作现代化及其影响》,《科技情报工作》,1979,7。

⑤陆汉荣,秦健民:《关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思路》,《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

⑥詹德优:《图书馆学教育发展概述》,《中国图书馆年鉴(199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关于新年的科学教案篇2

关键词:高校教学档案特殊性服务性

何为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务活动与教学工作的分类保存的各种文件和材料。高校教学档案是学校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与教学评估的主要依据。它是在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学工作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在教学管理、教学评估、教学科研、教学质量分析等方面具有查考、研究、利用等重要作用。教学评估是国家对各级各类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管理工作、教学质量等进行综合检查和评价的一种手段。通过评估可以全面、正确地衡量学校的教学情况,在肯定成绩、找出差距的基础上,促进学校采取更加切实有力的措施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院在办学条件评估、办学水平评估等重大活动中,很多的资料、数据都是从教学档案中直接提取的。这不仅为评估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也给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测评小组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和判断我院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准确翔实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评价,为学院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由于教学和学生的因素,高校教学档案与党、政、工、团、企业、群众团体、其他事业单位的档案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以我们学院的教学档案为例,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特殊性:

1、学生档案形成时间的跨年度性

按规定,我们国家学生入学的时间是每年秋季的9月1日,到次年的8月31日为一个学年度。故教学档案不同于其他的文书档案,它具有时间上跨年度的特殊性。

2、学生档案学制长短的不一致性

普通高校本科生学制一般为4年(个别专业有5年的)、专科生学制为2-3年。成人高校高中起点的本科生学制为4年、函授则为5年,专科起点的本科生学制为2年、函授则为3年;高中起点的专科生学制为2-3年、函授则为3年。我院在籍学生有学制3年的普通专科生,也有五年制的专科生,还有函授3年的成教专科生。学制有长有短,表现出不一致性。

3、学生档案归档时间上的后端性

如学生的学籍卡、登记表、成绩表等,是按学年度形成的,其档案只有在学生毕业后才能立卷归档。

4、学生档案与教材使用的周期性

即每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为一个学习周期。在这个学习周期里,将记录下他们的政治表现、学业成绩、健康状况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一届学生有一届学生的档案。老生毕业了,新生又来了。学生档案因此产生出周期性。与之相伴,前一届学生使用的教材,教师准备的实验与授课计划等,往往也适用下一届学生的需要,因而教材使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5、教学档案和文件材料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教学档案材料除纸质的外,还有录像、磁带、照片、幻灯片、计算机软盘和光盘等。纸质档案的形式也比较复杂,有表册、文章、图纸,其大小、

规格不一,制作方法也不尽一样。

6、文书档案与科技档案的二重性

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和资料,既具有一般文书档案的性质,如教学计划、招生计划、教学总结、学籍管理等,又带有浓厚的科技档案色彩,如教师教案、实验报告、学术论文、自编教材讲义、自制教学课件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高校教学档案工作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服务意识

档案工作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教学档案,从大处讲是整个档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小处讲是学院教务管理中的后勤工作。我们教学档案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学好《档案法》,执行《档案法》,还要学习、领会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高校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新时期、新形势对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教学档案工作,为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及全局工作当好后勤服好务。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要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热爱档案工作,树立奉献精神,增强服务意识,甘当后勤小兵,爱岗敬业,乐于为学院的教学管理做日常的琐碎的不起眼的文牍工作。

二、掌握专业知识,做好档案工作

高校教学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作为高校教学档案工作者,必须系统地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与高校教学、教务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正如同志所说:“现代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有丰富的、广博的知识,还有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都要掌握一点,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档案工作者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浩繁复杂的档案资料中,摸清并掌握高校教学档案的特点和规律,从心所欲地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分类、编号、组卷、统计、保管、提取、查阅等等工作,才能及时准确地为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提供各种教学信息、档案资料和统计数据,才能使自己所管理的档案达到国家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要求。

随着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微机贮存档案已被引入教学档案领域。微机档案以其便于管理、准确性高、贮存量大、查找便捷的优势而逐渐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教学档案工作人员要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及其操作的技能技巧,尽快地使自己成为既是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工作又是现代化电脑档案管理工作的能手,以更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更快捷及时地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教务工作以及学生的就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工作提供优良的服务和咨询。

三、建立规章制度,确保档案安全

关于新年的科学教案篇3

【关键词】桂商案例案例教学应用技术大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084-04

2014年4月26日,在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178所高等学校共同了《驻马店共识》,这标志着我国地方高校办学转型进入启动阶段。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本科教学工作始终是基础性的工作,而教学质量则是高校的立校之本。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本科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当前关于本科教学的研究很多,但本科课堂教学的研究偏少;而本研究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将本地(桂商)企业案例融入本科课堂并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从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来说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背景

(一)应用技术大学概述

应用技术大学是与普通大学相并行、相补充的,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一种教育类型。这种类型大体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欧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为欧洲各国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为欧洲各国经济增长、社会繁荣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这些国家始终保持了强劲的竞争力。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才培养类型,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共同选择和普遍趋势。

(二)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现状及转型趋势

1999年至2012年,通过合并升本、转制升本、民办升本和独立建本等多种方式,我国新建本科学校646所,超过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发现,就业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教育类型分别是“985工程”高校、高职院校、“211工程”高校、独立学院、科研院所,排在最后的是地方普通高校。《2014年教育蓝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地方本科院校初次就业率仅为75.4%,低于重点本科的75.5%和高职高专的78.1%。可见,地方本科院校数量较多,但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却不乐观。

在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对于国家和地方高校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转型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是产业升级的需要,是国家战略。帮助地方本科高校走出就业率低的困境,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真实意图。此外,建设应用技术大学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即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国地方高等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再次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未来将设100所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和100所国内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按照教育部规划,全国近1200所本科院校(含300所左右独立学院)中,至少应有1/2以上的地方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或职业技能型院校。

(三)本科教学改革政策

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成功转型,必须重塑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加强校企合作、产业协同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应用技术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施错位发展、凸显局域特色等。而课堂教学改革则是实现转型的重要载体。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本科层次高校,本科教学是学校的基础,而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为了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并不断探索,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文件。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二、桂商案例的相关理论及其专业教学价值

(一)桂商案例的相关理论

1.桂商。桂商即广西商人,是广西明清及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松散的商人群体,是地域经营本土化后的客籍商人及其后代,同时还有土著广西人及后来的绅商所组成的商人群体的统称。改革开放以来,桂商以吃苦耐劳、勇于探索、仁义和谐、兼容并蓄的独特品质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愈发凸显,成为企业界一支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商海拼搏,桂商开始从边陲南国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一批卓有成效的桂商脱颖而出,成为了桂商代表,其中包括李宁、王石、莫天全、李小白等,被称为“新桂商”。桂商企业家本人、桂商企业发展历史、桂商企业品牌构建、桂商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

关于新年的科学教案篇4

关键词:学科共建;科教融合;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在國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时代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批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呢?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科教融合、医教融合,开展“三早教学”和协同育人,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教育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

为解决国内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基础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科教融合及医教融合不足,以及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能力培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基础医学院自2016年起,以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为抓手,强化科教融合、医教融合,在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共建的同时,遵循科研反哺教学、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原则,组建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全面推进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及时将科研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通过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助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1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概况

1.1凝练学科方向

在前期学科发展基础上,基础医学院重新调整、凝练了5个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包括免疫学、神经科学、血管科学、蛋白酶体修饰降解与疾病、肿瘤学。围绕这5个方向,建设了基础医学科研共享平台。在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支持下,近三年集中采购了一批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平台由专人管理,网站预约使用,开放共享。

1.2开展学科共建

在校级层面主导下,基础医学五大学科方向与附属医院对应临床科室以及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科共建。共建单位之间制定了共建合作框架,规定了合作的范围、内容和任务。同时,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并联合开展以临床医学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

1.3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

在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共建的同时,强化科教融合,遵循科研反哺教学、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学科共建成效转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学科共建促进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明晰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预期成效等。同时,组建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全面推进基础医学课程内容优化、育人模式改革,通过案例式教学以及“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学科共建促进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2.1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内容

2.1.1将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进展融入课堂教学

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依托科研优势,将科研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等运用于课堂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3]。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一方面将以临床疾病为研究导向的科研进展、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到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2],让学生分享解决相关临床问题的科研新进展和新发现,这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注重基础与临床知识的交叉融合,精心设计一批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2.1.2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

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团队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了解科研新发现、新成果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一是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如将教育部获奖成果——“辛伐他汀抗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作用及机制研究”转化为“辛伐他汀对抗H2o2所致的动脉内皮急性损伤”实验项目,启迪学生开展机能设计性实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验设计能力;又如将卫生部获奖成果——“诊断肝癌的甲胎蛋白酶标电泳测定法”转化为“肝癌的检测方法与防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既解决了实体实验所涉及的高成本、高消耗和酶标试剂配制难等问题,也有利于启迪学生进行分子医学的设计性实验,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二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如将“nG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学习记忆减退”研究成果转化为“再生医学概要”课程内容;又如将“肿瘤靶向的mRi/荧光纳米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光磁成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分子影像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分享解决临床相关问题的科研新发现和新成果。

2.1.3联合研发特色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夯实教学内容

教学团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联合研发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特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中[3],让学生了解基础学科相关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培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团队已联合研发了“纳米分子影像探針对肿瘤诊断和治疗”“溺水后人体机能变化与急救”“高致病性病原体患者采样及检测”“华支睾吸虫病的检测与防治”“椎间盘的解剖与临床”等6个原创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作为特色实验项目夯实教学内容,并应用于医学类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如研发的“溺水后人体机能变化与急救”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利用eSp电子标准化病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3D仿真形式动态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溺水后人体生理功能改变、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现场急救方法,该项目补充了实体实验中高危实验项目的缺失,拓展了实验的广度和深度,也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场景,培养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此外,也有利于普及溺水知识与急救技能,提高溺水后抢救的成功率,惠及大众健康。

2.1.4将高端综合模拟人应用于机能实验教学

教学团队注重基础实验与临床实训相结合,将高端综合模拟人应用于机能实验教学以拓展实验内容,独立开设《模拟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团队编写临床病例,并联合研发了21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如呼吸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失血性休克等项目。以高端综合模拟人(eCS)为载体,按照“临床病例-计算机编程语言-eCS演示其体征-动物实验”方式开展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通过eCS演示临床病例,学生从病情的演变过程获取相关信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应用多学科知识解释临床现象与疾病发生机制。这种“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一方面补充了动物机能学所不能观察到的部分病理生理变化现象,也拓展了在动物和人体不能实现的实验;另一方面实现了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情景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2.2革新育人模式

在优化课程内容、将科研的新思维和新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通过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

2.2.1实施案例式教学

自2016年开始,教学团队在临床医学等医学类专业1~2年级的病理学、生理学等课程教学中开展案例式教学(CBL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融合临床问题的案例讨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4]。下面以病理学CBL教学为例,介绍教改课的具体实施。

(1)病案设计。教学团队首先联合设计一批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教学案例,如病理学课程,教学团队精心设计肿瘤、炎症、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等教学案例,每个教学案例均附有3~5个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多学科融合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同学们自学和查阅资料。教学案例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准备。

(2)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教改课的重要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有:一是课前分组及发放相关资料;二是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中所提供的病案临床资料结合尸解标本进行个人学习和组内协作学习;三是根据教学病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各小组对患者的发病经过、病理诊断进行初步分析,并制作汇报课件。汇报内容包括诊断、诊断依据和知识分享等。该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CBL课堂。CBL课堂是教改课的主要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有:一是各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讲解大体标本、讲解尸解切片、解释症状和体征、分析发病经过和死亡原因、提问与回答等。各小组就不同的任务做发言准备,同时轮流观看大体实物标本;二是各组汇报与讨论:每组代表就本组任务进行讲解和分析,同组其他成员可补充和回答,而其他组同学就该组的分析、表述等提出质疑,并展开讨论,着重培养同学们查找病变、正确诊断的思路和方法。三是教师引导与总结:教师一方面引导同学提问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归纳和总结,帮助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该环节侧重培养同学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2.2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

(1)培养模式。在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的同时,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5-7],即实行导师制,以临床导向的大创项目为抓手,能力培养为核心,实施“三早教学和三结合培养”模式。“三早教学”——“早进实验室、早科研、早临床”;“三结合培养”——大创项目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大创项目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相结合。

(2)具体做法。由1~2年级的医学类学生组成若干个科研兴趣小组,科研兴趣小组配备“双导师”,由基础和临床各1名老师为指导老师,两名导师联合制定科研兴趣小组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临床导向的大创项目为抓手,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实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一是大创项目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大创项目的选题、申报及项目实施是学生科研训练的重要途径。大创项目选题结合临床实际需要,科研兴趣小组首先通过到附属医院调研、见习等方式寻找自身感兴趣的临床问题,然后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以临床疾病为研究导向的初步选题,最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符合要求的选题。二是大创项目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大创项目选题确定后,科研兴趣小组在导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书,申报各级大创项目;而大创项目立项后,科研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室开放进行相关科研技能训练后,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科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撰写科研论文。三是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培育相结合,在大创项目基础上,遴选部分已有阶段性成果的优秀项目作为学科竞赛培育项目,经进一步培育,再选送参加各级别的学科竞赛。3年多的实践表明,“三早教学和三结合培养”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等核心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3建设成效

3.1学科建设成效

3年来,基础医学学科取得了较大进步。2018年基础医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医学整体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同时纳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強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名单;获批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州市重点学科1个。学科内多人获得广东省“珠江学者”人才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翻倍增长等。

3.2人才培养质量

3年来,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有效促进了基础医学教学改革,而相关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3.2.1专业技能扎实

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84.77%、90.16%、87.11%,分别高出全国11.18%、16.41%、12.82%;在专业技能比赛中也取得较好成绩: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作品大赛部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等6项,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多项。

3.2.2创新实践能力有效提升

近年来,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参加创新科技活动的人数达到2000多人次,获各类大创项目242项,其中国家及省级项目101项。获专利10多项;学科竞赛获奖50多项,其中部级奖项10余项,省级奖项30多项;开发创新性实验项目500多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58篇。

关于新年的科学教案篇5

关键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创新能力;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55-03

对一个培养单位或一个学科而言,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最基本的质量标准。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既能反映出学位授予标准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体现不同学科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的是否科学、规范,是否适合培养目标的实现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对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完善,是一个与时俱进、逐步提高的过程,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2011年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二级学科设置的指导性专业目录将于下半年公布实施,新一轮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即将提到议事日程。本文拟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并组建以来历经7次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工作实践,以生物学一级学科部分骨干二级学科为例,就如何科学地制定和不断地修订、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生物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地位与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权学科覆盖了农学、理学、工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可以在71个博士点和105个硕士点招收培养研究生。属于理学门类的二级学科有54个占全校所有二级学科的51.4%,生物学一级学科共有二级学科15个(含3个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其研究理论与方法是农学学科提高研究水平的基础。梳理建校以来的7次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发展脉络看,生物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其课程体系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除体现本学科特色以外还要有一定数量的跨学科基础课程作为全校层面的公共课程供农学门类学科选择,服务于农学专业发展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前后,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走访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深入的学科调研,再全校范围内进行学科规划大讨论,形成了“农学是体、理学是魂,理学强基”的共识,生物学一级学科作为推动传统农学学科研究水平的源动力,被赋予了改造提升传统农学学科研究生水平的重要地位。

二、以往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涵盖面狭窄,课程体系局限于特定的学科范围内。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基本都是按照一级学科授权,二级学科招生和制定培养方案,三级学科确定研究方向。由于受认识和部门利益所限造成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过于狭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导致培养的研究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差。课程体系课设置一味追求“精深”而忽视了“广博”,必修课和选修过分强调按二级学科甚至研究方向来设定课程,视野存在局限,体现不出宽口径培养的趋势,限制了学科交叉与融合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特点的要求,弱化了选修课对知识扩展的功用。

2.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层级性不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将我国学位层级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并对三级学位在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科研能力要求及其课程学习要求都做了明确区分和规定。而以往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制定时就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凑学分,课程体系层级性不明显的问题,难以满足差异化培养的目标。因此在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必须注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研究生的层次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加强课程的导向性、启发性,体系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突出专题课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模块组合的方法,建立一个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人文素质课及实验技能培训课构成的课程体系。以此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填补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不足。

3.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在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由于管理机制造成的部门本位思想和绩效考核办法的影响,课程设置时往往单纯考虑本单位、本学科专业需求,,造成课程数量多,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致使教学资源严重浪费。课程体系未经过严密的权威性论证,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甚至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使得一些已经在前一学历层次学习过的课程也被纳入课程体系,而且内容重复较多,不注意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三、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1.规范课程体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根据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1998]1号)文件的精神,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既反映出学位授予标准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体现不同学科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经过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把握优化培养方案基本原则,制定各类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反复论证,科学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以满足研究生科研发展需要和全面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包含五个层次:第一层是全校性的公共课,如外语和政治理论课;第二层是贯通一级学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及技术课,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第三层是以二级学科为主的专业学位课,如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第四层是全校公共选修课和院系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如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发育生物学等;第五层是补修课和实验操作技能培训课,规定对以同等学力和跨一级学科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和以跨一级学科招收的博士研究生,至少必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或硕士阶段3门主干课程对。补修课和实验操作技能培训课作为培养方案中的补充课程,不计学分。第一层到第三层课程设计旨在使研究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第四层课程设计旨在拓宽研究生知识面,使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规定课程体系中连续2年无论因为无人选课还是选课人数不足开课要求的课程将被停开,剔除出课程库。生物学一级学科2008版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数量较2004版减少了23门,该版方案使用3年来,已有5门选修课程停开。

2.推动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制定最低学分指导意见,以模块化方式组建课程体系。2008年“数字化校园”工程的启动,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推行使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走上了信息化之路,为以模块化方式组建课程体系、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经过学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硕士、博士和硕博连读三类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对最低应修学分做了指导性规定。与2004版研究生培养方案比较,硕士研究生课程最低应修学分由34调整为28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最低应修学分由16调整为12学分;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最低应修学分由42调整为36学分。以模块化方式组建课程体系,一个课程编码所对应的课程名称、学时和学分数在系统中式唯一的,贯通一级学科的学科基础课不但在生物学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中通用,而且在农学门类的多数二级学科也被拉通使用。

3.完善课程类型,优化研究生能力结构。课程教学是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方式。研究生教育有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不同点在于“研究”。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就是研究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课程设计不仅注意课程体系的规范,还要注意课程类型的丰富和课程内容的先进。既要有经典的基础理论课程,也要有方法论课程;既要有知识性课程,又要有思维和技能训练类课程;既要有科研基础类课程,也要有人文素养类课程。要完善基本理论结构,加强训练创新思维的方法论类课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综合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4.整合校内资源,加强基础课课程团队建设。课程团队建设方面,在全校范围内整合教师资源,邀请有国际视野、治学严谨的高水平教师参与到课程教学团队中来,共同负责课程建设。通过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为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条件。此外2009~2010年我校启动实施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对例如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截止目前生物学一级学科课程体系共有11门课程获得支持,共计投入经费30余万元。

5.开设现代分析仪器操作技术课程,提高研究生实践操作技能。为了解决大型设备分散、利用率低等问题,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与投资效益,科学配置资源,推进开放共享,使大型仪器设备在创新性人才培养、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2008年开始对全校所有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摸底普查,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以该平台为基础,开设了以提供研究生实验技能为目标,开设了气相色谱仪、高压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与应用技术等8门实验操作培训类课程。实施三年以来,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英.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J].煤炭高等教育,2006,2(24):76-77,103.

[2]汪勋清,王春霞,王秀玲.关于农科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1):72-74.

[3]王志祥.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09,(5):86-87.

[4]段丹.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7(26):71-72.

[5]许之,胡皓全.关于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7-88.

[6]韩仁武,胡亮.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0,4(17):66-68.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JY090207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资助(YZKC1022)

关于新年的科学教案篇6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2005、2006级七年制研究生为教学查房对象,以传统的临床带教查房方法即主治医师负责、住院医师分管,带领实习医师以问诊、体检、诊断、处理、查房的常规流程进行实习为对照组;之后以同一主治医师按照典型案例教学查房方法进行实习为实验组。教师在病房选定教学查房的典型病例后,针对所选病例确定研究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预先向实习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要点,让学生提前熟悉相关病例的病史特点、检查结果等,实习学生充分利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图书馆的期刊、杂志、电子阅览室等资源对学习要点做好教学查房前的准备。教学查房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着重对有关典型案例的各学习要点进行分析讨论,每位学生均提出有关疾病诊断、处理、治疗及相关医学新进展的意见,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阐述本小组的最终意见,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者提出质疑,甚至提出辩论,所有参与教学查房的实习学生均需积极发言,展开广泛讨论。

在实习学生对案例进行充分分析、讨论基础上,带教老师再对典型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全面总结概括,便于实习学生理解和掌握,并重点对实习学生的分析讨论做出点评,如分析思路是否正确?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恰当?结论是否准确?处理是否规范?使实习学生掌握分析、处理和解决临床疾病的思路和方法[6]。每次典型案例教学查房结束后,向每位参与教学查房的七年制研究生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项目以“优、良、中、差”4个等级评分,以评定结果为“良”以上的学生人数作为统计指标,对典型案例教学法的认识及看法做出评价,了解典型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当场回收问卷。

发放调查问卷130份,收回1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口头表达交流能力、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创新能力、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临床思维能力、处理临床患者的信心等方面,典型案例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儿科七年制研究生是医学院校儿科系学生中的佼佼者,与五年制学生相比,他们的优势在于医学基础知识较扎实,英语水平较好,学习积极性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

但对于刚进入病房的七年制研究生而言,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还完全是抽象的,概念式的,零散的,难以与临床实践中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往往感到有些茫然。因此,如何将抽象的医学理论知识与真实案例结合,提高儿科七年制研究生的临床实习效率是儿科临床教育的重要任务。此外,儿科临床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单纯传授临床医学知识,如何提高七年制研究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欲望,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儿科七年制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更成为当前七年制研究生教育的重点,这就要求儿科临床教育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临床教学方法[8]。

引入典型案例教学法可更好将医学基础理论与实际病例相结合,既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实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9]。以“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为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是由于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胎粪吸入发生肺部病变所引起,为新生儿期特有的呼吸道疾病,是引起初生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发生在过期产儿及足月儿,偶可发生在早产儿。胎粪本来是在肠道内,黏稠似柏油样,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宫内不容易排出胎粪,那么胎粪污染羊水的机制是什么?羊水胎粪污染的临床意义又是什么?胎儿吸入胎粪后造成多脏器损伤的机制是什么?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系统的表现有哪些?轻型、中型、重型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特异性胸部X线检查结果有哪些改变?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一般治疗、辅助治疗、并发症的治疗方案?如何预防羊水胎粪污染及吸入?教学查房前预先向实习学生交代需要掌握的学习要点,每位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利用各种资源对上述学习要点做好充分准备,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再进行全体课堂大讨论。

关于新年的科学教案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情境创设;实践运用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各个学科教学中,产生出多种创新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等。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科、不同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作为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典型教法之一,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于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被运用和实践。以下,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以高中地理学科为背景,研究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策略。

一、概述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新兴起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教师精心挑选案例,将教学主体与案例紧密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有效引入案例情境当中,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学习地理相关概念,掌握学科知识内容,最终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以实际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引导,以探究为基础,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随着高中地理学科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案例教学法广泛地运用到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当中,并与传统教学形式形成有效互补,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生动。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完成大纲需求,因此他们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将课堂安排满,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少之又少。这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的地理课堂不仅刻板、枯燥,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挥自主性,教学整体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正是由于传统教学弊端的影响,倒逼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寻求更加创新、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在此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应运而生,且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众所周知,高中地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中涉及地质地形、气象气候以及水文植被等知识,并且知识较为抽象、复杂。而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丰富的材料和信息,这为学生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提供了充分保证,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会偏重选取与学生实际相关联的案例材料,这有助于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积极挖掘案例材料,努力创设案例情境

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案例材料的选择。一个恰如其分的案例,既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引发学生讨论,有效提升课堂整体氛围,又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课堂时,要重视地理案例的选择,努力创设案例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开展学习与探索。比如,在人教版《旅游地理》一章中提到“钱塘江大潮”这个案例。作者在开始案例教学之前,考虑到班级学生有一些未曾见识过“钱塘江大潮”,于是在正式教学前为学生播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将学生快速引入到钱塘江大潮的情境当中。观看完视频之后,作者紧接着就引导学生开展案例讨论,提出“钱塘江大潮为何如此壮观”、“什么时候可以欣赏到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有什么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等问题。通过案例结合的方式,不断拓展问题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学习。

(二)强化课堂教学指导,及时评价学习成果

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但这并不代表在开展案例教学课堂时,就可以不需要教学指导。其实,案例只是教师为深化教学所搭建的一个平台,教师在此平台上的作用不可忽略。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进展,从实际教学过程和学生需求出发,适时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构建形成性与终结性、个人性与小组性、定性与定量等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及时且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三)充分结合案例内涵,拓宽案例运用思路

此外,教师还要充分结合地理案例内涵,不断拓宽案例的实际运用思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所涉及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在对本课内容进行教学时,作者所选取的案例主题是关于“地震后重建”。作者以青海玉树地震后的经济建设为背景,为学生先后展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区位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后,就逐步深入,引导学生探讨关于震后经济重建中的“工业区位选择”和“工业区位布局”等相关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实际的思维和能力。

【参考文献】

关于新年的科学教案篇8

关键词:校庆活动;档案工作;管理;相互促进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81—02

校庆活动是通过举办建校若干周年庆典活动,达到系统总结、宣传建校以来的奋斗业绩和办学经验,弘扬优良传统,扩大社会影响,增强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的凝聚力和爱校、荣校意识的目的。因此,校庆活动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大型综合性活动,围绕校庆活动,学校要在不同领域开展大量的工作,如制定校庆计划、筹备方案,组织编写校史,拍摄校庆电视专题片,建立校友会,联系校友及各界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举办校史、教学科研成果展,召开庆祝大会等等。这些工作不分或者全部都需要档案材料的支持。所以,校庆活动从酝酿到结束,都与档案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都离不开档案,都需要档案工作的支持与服务,同时也为档案工作展现自身价值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校庆活动是一项牵涉面较大的综合性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有关工作的筹备情况,尤其会关注文字材料的准备工作,亲自过问。高校档案部门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做好各项档案资料的服务利用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校庆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编研工作。

一、档案工作对校庆活动的支持作用

高校档案是学校各项事业建设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原始记录,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校全貌,是令人信服的历史依据,具有很强的参考利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档案材料作为历史依据对校庆活动的支撑作用。无论是校庆活动各个阶段文件材料的起草,还是校史的撰写,或是教学科研成果展和校史馆的布展,都要依据与参考学校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如:学校的创建、演变及组织机构设置及其变化;历任校级领导任免名单;学校不同历史时期著名的教授和学科带头人;不同时期学校党群工作情况;建校以来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及大事;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培训及其德育管理等情况;学校历年所获的嘉奖或荣誉;教职员工荣获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及对学校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导人、校友名人;建校以来国家、省、市领导来校考察慰问等方面的大事等。

如江苏省常熟中学档案馆在学校成立70周年校庆活动中,利用档案编辑校庆纪念册,发挥信息传播功能。学校在筹备校庆过程中,专门编辑了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的70周年校庆画册和三部校庆文集。由于历史久远,涉及的数据和重要事例都必须以档案为依据,学校综合档案室为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将建校70周年的成果进行全面搜集,主动为编辑者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文书、声像和教学档案等材料,并对有些重要数据进行反复考证、核实,精心整理汇编成册。学校档案室还提供了历届毕业生的登记表及名单,方便校友间的联络,并将历届校友名录刻录成光盘以作留念,共庆学校走过的70年光辉历程。

(二)档案工作有助于校庆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校庆期间,学校要向社会展示办学和科研成果,举办校史、教学科研成果展和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档案部门管理的本校教学、科研、出版等类的档案资源,配合学校教务、科研等部门编辑出版教学科技成果目录索引,展示教学科研成果实物和著作等;根据需要选编声像档案中的学校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复制件,实物档案中的学校历年来所获重要荣誉称号牌匾、证书等,促使学校办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此外,举办校庆活动的宗旨在于与外界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提高学校知名度,凝聚兴校力量,促进学校今后更好地发展。为此,学校应设立校友联络办,成立与各地校友分会,增进学校、校友间的了解。努力收集、整理和保管各分会校友,尤其是名人校友的档案材料,并利用校友档案编辑《校友录》、校史展“名人风采”板块等。各界校友、校友名人、校友分会以自己的照片、名字、捐赠、工作、业绩、诗词书画等进入学校档案部门备案,进入校史展为荣。校友档案为学校与校友间的相互关爱,为学校与外界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如江苏省常熟中学档案馆在学校成立70周年校庆活动前夕,学校就分三馆重新修建了校史陈列室。第一馆:六十春秋。主要回顾了学校从1938年至1998年的发展历史,内容分学校沿革、光荣传统、办学特色三大部分,主要有历任学校领导的任职情况,不同时期的校容校貌、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科研成果以及各级各类荣誉证书、奖状奖杯等。第二馆:十年发展。主要反映了学校从1998年搬迁新校址至今的十年光辉历程,新规划、新校园、新风貌、新起点,学校围绕德育、教学、教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五个方面搜集整理了有关史料和照片,反映出十年来学校的办学情况和特色。第三馆:辉光日新。内容分桃李芬芳、关怀鼓励两大部分。这里汇集了分布于海内外各行各业的各界才俊,17名两院院士更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三个校史陈列室内共汇集了2000多张学校各个年代的图片,对学生而言,可以更加深刻、系统地了解校史,对学校来说档案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详实的史料还吸引了众多领导、来宾和各界校友前来参观,已是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们带着深情专程赶回阔别多年的母校,在参观新校园与现代教育教学设施之后,抚今追昔,感受着母校的巨变,老校友们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以母校为荣!”

二、校庆活动推动档案工作跨上新的台阶

(一)校庆活动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校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材料是校庆活动的直接记录,它不仅记录和反映了校庆活动的盛况,更重要的是,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校的发展过程和工作成就。校庆期间学校各有关筹备单位(如学院、系、部、处)围绕校庆工作,分别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典礼仪式、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编史修志、名人题词、制作校庆纪念品等活动,产生了大量的珍贵资料,甚至编辑出版了一系列反映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校友活动的综合性文字材料和珍贵的音像资料,特别是一些知名学者、专家为激励莘莘学子奋发图强和努力学习而作的讲座论坛等等,这构成了校庆档案的重要部分,也都是学校珍贵的历史记忆。比如国家邮政局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必将成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弥足珍贵的财富。因此,档案工作者要提前充分认识校庆活动的特点,积极做好校庆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材料,形成校庆档案,并进一步做好校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编研利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校庆活动利用档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的过程,是对馆藏档案熟悉和了解的过程,也是对档案管理者素质、工作能力的考核过程。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为校庆活动提供服务也可以从自身发现问题,进而规范档案各项管理工作。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应以校庆为契机,对发现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实施整改措施。如对加大档案资料的收集力度,对常规以外的工作所形成的材料或被遗忘或因不知如何归类而遗漏的应接收归档,改善馆藏结构;对分类不科学的档案作重新调整;对不确切、不完整、不可靠的原始记载进行必要的订正;对文字错误产生歧义,事件记录自相矛盾,文号重复、缺号、空号日期有误等予以改正;编制适用、方便的检索工具和编研材料,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完善服务等。不断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档案工作质量。

(三)通过校庆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和各职能部门的档案利用意识,从而也提高了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服务意识。为了完善服务,提高档案利用效益,档案部门和工作者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主动深入教学、科研、行政第一线,跟踪掌握学校及各个单位发生、举办的重要会议、重大事件,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学校的建设及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提供超前、实用的档案服务。同时,要简化利用手续,调整服务时间,优化服务环境,提供周到的利用后续服务,如开办打字、翻译、复印、翻拍等服务,以方便利用者。然后是创新档案服务方式和建立科学的检索体系,借助校园网对需要的档案进行检索,有针对性地编研一些师生员工关注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热点问题的专题档案材料,扩大档案间接利用服务面、利用量,强化利用效果。

(四)可以通过校庆活动,加强宣传,拓展档案的教育功能,借此以扩大影响,塑立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从整体而言,校庆档案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财富,承载着学校多年的精神文化信息,它来源于学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真实再现了学校的奋斗历程,凝聚了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心血,对今后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利用价值。

校庆档案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物质形态,但从思想本质上却体现了一所学校甚至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理念和奋斗历程的演变进化。这些档案资源经过我们档案工作人员的整理、提升,变成了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鲜明且有时代特色的档案文化实体,给人很直观的感受。它积淀了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丰厚资源,能够激励莘莘学子刻苦学习,激发他们进行科学创新的热情,它比空洞的理论说教在提升人的素质方面更有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话说:百年风雨,百年教化,方有今日之成就。学校在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沧海桑田,时常会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时势的流转息息相关,也必定会造就一批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些人和事对于今天的大学生而言具有“以史鉴今”的作用。所以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要把校庆档案工作当作一项引导人、塑造人和鼓舞人的事业来抓,力求出精品,出效果,真正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充分发挥校庆档案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以校庆为契机,促进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

编研工作是档案管理各工作环节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广大档案工作者历来都很重视档案的编研工作。校庆活动能为档案编研工作提供所需的人、财、物条件,校庆的准备工作中很多方面也都与档案工作有密切的联系,离不开档案部门的支持。从事校庆准备工作的部门和人员非常关注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希望得到档案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这些都在无形中给档案部门的服务工作,特别是编研工作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者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开展档案的归档、保管、利用等正常业务的同时,集中人力和时间,积极参与或直接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多出编研成果。

(一)档案部门可以为校庆画报编辑和校史展览选编有关专题的原文档案信息。校庆期间,为宣传学校和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一般都要编辑出版画报,并且举办校史展览。档案部门可以根据画报及展览的主要选题内容,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主动选编行政类档案中的重要文件,编纂学校历年来获得的荣誉称号及上级领导题词等,并从声像档案中汇编学校不同时代的有代表性的图片复制件,为编辑画报和布置展览提供一次档案文献,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社会效益。

(二)档案部门可以与科研部门联合编辑学校科技成果索引和学术论文目录。校庆期间,学校要借助与外界的广泛接触的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等活动,并通过这项活动,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为此,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研究、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等门类的档案资源,配合学校科研等部门,编辑出版科技成果索引工具,促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三)是积极参与校史修订工作。高校校庆准备工作,为搞好校史编写出版工作,往往提前一两年就组建了写作班子,着手校史的编写工作。档案工作人员要主动发挥档案部门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校史编写大纲,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积极主动地编写和提供学校大事记、组织沿革、有突出贡献的教授或学科带头人,以及校领导传记,招生和毕业生数据汇编,以及对学校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的事件或重要会议专题介绍等,为校史的编写和出版服务。

总之,校庆活动是学校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活动,也是学校若干年举办一次的重大活动,大事件,牵涉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档案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内容之一,档案工作者要认清形势,积极参与到校庆活动的工作之中,利用馆藏资源为校庆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最大、最优良的服务,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振英.以校庆为契机促编研上台阶[J].档案管理,1997,(02).

关于新年的科学教案篇9

一、档案高等教育

新中国诞生后,档案工作和档案机构的急速扩展亟需大批档案专业人才。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原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曾先后举办了档案管理专修班和训练班,均因缺乏适用教材而停办。

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办档案专业教育。至1984年底,全国已有24所普通高校、14所业余大学开设了档案专业。各高校在开设档案专业的同时,相应编写了大量的教材和讲义,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档案专业教师。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培养出了首批档案学专业硕士。

美国的档案高等教育一直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没有档案专业本科教育。教师授课没有标准的教材,通常都是自编讲义,档案教师少之又少,全美加起来不足十位。迄今为止,共有23个州的38所大学设有档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于1994年通过了《档案学硕士学位课程指南》。该指南将学习课程分为三类,即档案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辅知识。教师授课的原则是偏重于具体原理和实际操作的讲授,授课形式灵活多样。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美两国档案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教育体系、还是在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主要异同点在于:(一)在学科设置和师资力量方面,我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档案高等教育体制,拥有丰富的档案专业教材和齐全的师资力量。而美国只有研究生教育,没有档案本科生教育,缺乏专门的档案学标准教材和专职教师。(二)在授课内容和形式方面,我国的档案专业授课形式略为死板,教师非常注重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是很强。而美国则注重于专业技能、相关学科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师经常带学生去各类档案馆参观实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表演,这种形式类似于mBa的案例教学,其教学效果相当不错。对照美国高等教育而言,我国档案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些不足:①教材内容滞后,跟不上档案工作发展的最新形势和国内外档案学研究的最新成果;②学生动手能力弱,知识结构单一,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强调实践技能和个人能力的发展;关注现实、保持与实际部门的联系应该是我国档案高等教育今后发展所应侧重的内容。

二、继续教育

1992年,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了“档案干部继续教育电视讲座”,并出版了相应的电大教材。1997年制定了《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提出了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形式和要求。随后,又颁布了《全国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九五”培训要点》,该要点列举了18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有:电子文件的产生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档案术语的标准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新型载体材料的保护技术、方法;当代档案馆的性质、功能;档案馆网布局及档案流向问题;走向21世纪的档案开放与利用;档案鉴定理论与企业档案的管理;信息共享档案目录中心的建设;文件中心和联合档案室;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检索体系等若干问题。

美国的继续教育是指某些大型档案馆对本馆新聘任的档案业务人员进行的一种大学后教育。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建立了为期2年的在职培训制度。该制度要求新聘人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通晓美国历史,且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由于竞争激烈,应聘者一般都具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培训内容分为课堂教学、岗位轮训、写作及考评四个大方面。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有档案原则与技术、国家档案与文件局及其各部门的职能和任务、行政组织和管理程序以及人事、财务制度等、档案保护技术理论与实践、联邦文件管理和新技术的应用。这种培训方式,自始至终对学员要求非常严格,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美两国的继续教育对推动两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两国继续教育都是由行政管理部门牵头,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代社会。不同点在于:(一)对教育对象要求不一。在中国,所有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不论其学历高低与否,均可以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而在美国,只有拥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才有资格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二)在教育内容方面,中国比较注重对档案学基础理论及核心课题的研究。而美国则注重于对新技术的学习及对档案部门行政职能及人事、财务管理等知识的提前介入。岗位轮训是美国继续教育工作中最独到、最吸引人之处。学员在2至3个月的轮训期间,被交叉派往10至12个部门进行实习,熟悉馆藏、广泛直观的了解档案局(馆)的各项业务。各部门负责人可借此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弱点,方便日后的聘用工作。无论是受训者还是培训者,都对这种作法感到非常满意。笔者认为,中国可以参考借鉴美国的这种轮训方式。当然,良好的投资是这项培训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岗位培训

1985年6月,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在成都召开了“全国档案学教育改革座谈会。”会议提出中国档案教育必须由倚重职前教育向在职教育转变。自此,档案在职教育迅速发展,类型不断丰富。各地陆续建立了档案干部培训机构或基地,受训者不计其数。1990年7月,在辽宁鞍山召开的“全国档案教育工作座谈会”特别强调了要将岗位培训作为迅速提高在职档案干部队伍专业素质的有效方案。随后,国家档案局又在《关于开展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一文中明确要求,在1995年年底之前必须对所有在职人员轮训一遍,并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上岗任职的资格证明。此后,该项工作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

美国岗位培训对象可分为三类:即从业前接受过和未接受过档案教育的档案专业人员和对档案专业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一直是为美国档案界提供最为全面系统的岗位培训的重要力量。该协会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以及夏季年会期间,大约要举办25-30个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有16类,即收集和征集、鉴定、档案教育、著录与编目、电子文件、职业道德、信息科学、管理、社会宣传(包括档案馆及档案人员的管理)、口述史、保护、利用服务、特殊载体、专门馆藏、概论(档案原则与实践介绍)等。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的现代档案学院也是提供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一个主要机构,每年夏、冬季都要举办一期培训班。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的岗位培训为两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异同点在于:(一)培训目的不同。中国的岗位培训是一种上岗资格证明,而美国的岗位培训则是档案专业人员和档案业余爱好者获取和加强专业知识的一条主要途径。(二)培训内容不一。中国的岗位培训课程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档案五门基础课,即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编纂学、科技档案学、档案保护学,课程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滞后。美国的岗位培训课程比较侧重于对档案工作具体业务环节的讲授。尤为突出的一点是,非常注重对“口述史”的讲授,这一差异缘于中美两国档案工作者对“口述史”的理解程度。美国档案工作者比较注重对“口述史”的研究和探讨,中国档案工作者还没有普遍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美国史密森研究院档案馆前任馆长威廉?w?莫斯先生所著的两本口述史专著——oralHistoryprogram(口述史计划手册)和archives,oralHistoryandoraltradition(档案、口述史与口头传说)在国际档案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笔者认为,把这项工作当作填补历史空白、完善馆藏结构的一种有效措施,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资料:

1?瘪枷?光:《论我国档案继续教育的几个问题》,《档案》1998年第1期。

2?闭耪沼啵骸蹲呦蚧曰汀?—档案教育事业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档案》1999年第7期。

3?崩钜簦骸睹拦?的档案教育与培训》,《中国档案》1999年第8期。

关于新年的科学教案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改革;轨迹

[作者简介]李正亭,西南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云南昆明65022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53-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在“”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

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此次调整之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其中还补充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原“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暂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当前,研究生层次(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