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2:11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篇1

关键词:劳动实践教学管理

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开展劳动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只有扎实有效地开展中小学劳动实践课程,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中小学劳动实践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存在认识不足、教材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忽视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教学设备条件差等问题。因此,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课的教学与管理。

1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中小学校开展劳动实践课的重要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国家要求将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到GDp的4%,这必然给我们教育环境带来深刻的变化。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各种教育资源全方位配合,因此,开辟多种育人场所成为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劳动实践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时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新时期开展劳动实践的重要意义。

第一,开展劳动实践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内在要求。《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劳动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重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开展劳动实践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紧扣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突出了德育的时代特征,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课程之中;体现了能力为重的要求,特别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注重知行结合,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社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各学科产生的过程。学校现有劳动实践基地(场所)为综合实践课、劳动技术课等课程教学提供了实践场所,为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有效载体。实践证明,开展劳动实践,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第三,开展劳动实践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我国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比较突出。解决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生活困难、保证农村学生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劳动实践被实践证明能为教育教学、师生生活提供服务和保障,为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提供资助,为寄宿学生提供蔬菜副食等生活必需品,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劳动实践还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集合各种资源,抓好劳动实践课程的教材开发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学生实践活动已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学生在学校课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不但可以在实践课程中得到综合运用,而且也是学校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应着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具体做到了“三个结合”和“三个到位”。一是坚持“土”“洋”结合,做到课程落实到位。二是坚持“手”“脑”结合,做到实践指导到位。三是坚持“学”“用”结合,做到考核评价到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校做好劳动实践活动教材开发,并加强管理,督促学校实施和运用。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和本校特色,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劳动实践活动开展,设计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学生成长需求、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内容。在校本教材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听取学校、家长意见,充分整合学校、家长资源,可以邀请家长中的行业能手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3以操作训练为中心,改革中小学劳动实践课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劳动实践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其特点主要在于它的实践性、基础性和通用性。它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般的文化课,主要是通过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来培养动手能力;虽然它也有传授生产技术基本知识的任务,但那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它也不同于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一般劳动课,而是使学生通过劳动过程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劳动结合起来,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使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技巧。它更不同于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专门技术培训,而是给学生打下从事生产劳动的一般基础;即使在实际教学中把某一职业技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也不能以这个职业的需要为目标,而应该使之成为培养学生通用技术的“载体”。因此,中小学劳动实践课必须以操作训练为中心,采用“手脑并用,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绝不能把它变成劳动知识课。为了保证中小学劳动实践课的教学质量,还应该建立考核评价制度。考核内容既要包括中小学劳动实践,也要包括劳动态度;既要注重平时考查,也要重视中小学劳动实践竞赛成绩。

4为实践内容服务,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

党中央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及其场所建设高度重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中发[2004]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事物,它与早期的学工、学农、学军基地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既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要有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4.1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摸清本地情况,整合有利资源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服务。面向未来,对全区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功能定位、建设方式、管理模式和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

4.2均衡发展,创新城乡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城市因人口集聚而学生集中,缺乏实践机会、缺乏劳动环境和远离大自然是城市学生与生俱来的不足。因此,在城区建设相当规模和数量的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有计划地、定期地、成批安排城市学生到基地参加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城区往往用地紧张,加之财力所限,如果每个基地都从征地拆迁搞起,难度太大,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此,城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除了有条件的独立新建之外,可分别采用联办和自办扩租两种类型。很多农村学校有初具规模的劳动实践基地,但是大多限于种养方面的劳动实践,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质改造就会完善基地的功能,满足学生的多样性实践活动。

4.3加强管理,创新基地的运行机制建设。一是明确分工,协同作战。要使劳动实践基地运作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各有关方面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劳动实践管理机构负责基地的建设与运作管理;教育科研机构负责实践教材的研究和编写;教学和学生管理机构与学校负责组织和安排学生进基地。中小学校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安排,结合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实践活动排入课程表,切实保证活动时间,并做好具体组织工作。要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作为对学校和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二是制度规范,高质运行。劳动实践基地要从各个方面制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实践训练工作规程、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等等。通过这些制度来规范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基地的运行水平。要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特别注重安全管理工作。要深化内部改革,增强自身活力,充分发挥基地教育资源的作用。

5以人为本,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的教师队伍建设

要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工作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队伍结构。精心选拔热爱素质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懂业务、会管理的人才充实到基地的领导岗位,提高劳动实践基地的管理水平。要把劳动实践基地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计划,培养双师型教师,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福利待遇与其他系列教师同等对待,使他们留得住、有奔头、无后顾之忧、能焕发出高昂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李虎.谈在大学生中开设劳动实践课的必要性[J].衡水师专学报,2001(01).

[2]祝美荣.心灵的塑造希望的放飞――一次劳动实践课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02).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篇2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试改革

自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以来,各高校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归结起来有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随着教学实践的向前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科体系日益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应相应的完善。公益劳动实践活动是一种以体验式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公益劳动为平台,以学生小组为活动形式的校园实践活动。本文以公益劳动为例,对校园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说明,以便更好地发挥考核评价的功能,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建设。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1.有利于推进课程建设

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想很好的实施实践教学,就要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这就要求不但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还要有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以公益劳动为例的校园实践活动考核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的评价,这种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推进思政课的课程建设。

2.有利于提高活动效果

课程考核是把握课程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的重要手段,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结果直接反映了活动效果,这为进一步提高活动效果提供了实践依据。

3.有利于发挥育人功能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活动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通过考核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提高其劳动的自觉性;在公益劳动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劳动,这需要小组成员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起到了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作用;对于实践成果的展示与总结,要求学生进行语言的说明,又起到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等。公益劳动活动考核评价不但衡量活动的效果,还具有育人的功能,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4.彰显工科院校大学精神

工科院校的大学精神不但具有科学研究的求真性、实践操作的科学性,还应充满人文关怀,彰显价值理性。通过公益劳动,学生们将校园中的指定区域进行清洁并赋予一定的人文气息,既营造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又突出了人的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彰显了工科院校大学精神的价值理性。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原则

实践教学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原则,使考核不单单是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方式,还具有了育人功能。

1.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均作为公益劳动活动考核的依据,避免了学生只追求劳动结果而忽视劳动过程的不良心理倾向,使学生形成了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2.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

由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评价,既可以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又可以提高学生参加劳动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学会客观、理性、辩证地看待事物,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主体

1.指导教师评价

本活动的指导教师负责对参加本活动的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评价

正确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不正确的自我评价会导致学生不正确的自我追求,导致对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关系不能加以正确认识,从而导致不能做出正确的人生价值选择。

(1)学生自评。参加活动的学生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参与度、态度等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

(2)小组互评。每组成员对其他组的成员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表现给予评价,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合理、有效,组长对本组成员的评价情况进行汇总,形成评价结果。如果评价结果不客观、不真实有效,则该评价结果作废,此项评价由指导教师完成。

(3)其他学生的评价。未参加本活动的其他班级的学生对本活动各小组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要求客观、公正、合理,否则此评价结果作废。参与评价的学生由指导教师在校园中随机选取10名本校在读学生来进行。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1.考核评价标准与成绩组成

实践活动成绩考核评价的标准与依据,也就是考核的主要内容,表现为学生成绩的组成,主要涉及考勤成绩和实践活动成绩两方面。实践活动部分的成绩涉及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劳动质量等几个方面。成绩以百分制记。具体如下:

(1)考勤成绩。考勤是学生是否参加公益劳动活动的直接体现。此项成绩占实践活动总成绩的10%,即此项成绩满分为10分。如果学生无故不参加实践活动,每次扣除总成绩中的2分,若三次无故缺勤,则该项成绩为0。

(2)实践活动成绩。实践活动成绩是学生参加整个实践活动的全程跟踪成绩,不仅要看学生的劳动结果如何,还要看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是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此项成绩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和劳动质量。

1)劳动态度。态度是人控制自己并伴有一定情感的对待人、己、事的特定方式。劳动态度是学生对待本实践活动的特定方式,具体体现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尊重劳动成果。通过公益劳动,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劳动态度。此项成绩满分为15分。

2)劳动纪律。劳动纪律起到约束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的目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规约自己的行为。不要打打闹闹,嘻嘻笑笑,做出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即此项成绩满分为15分。

3)劳动质量。劳动质量是衡量公益劳动活动的关键。此项成绩满分为60分。具体包括:第一,环境情况。衡量标准为地面、玻璃、窗台等是否干净整洁,有无纸屑和其他痕迹,是否富有人文气息。第二,劳动工具使用情况。衡量标准为劳动工具使用是否合理,如有无损坏、是否爱护,对于不好用的工具是否有修理情况等。第三,劳动成果展示与总结。衡量标准为负责成果展示的人员是否明确,是否注意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优势,分工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科学、合理,有无逻辑性。第四,团队分工协作情况。衡量标准为小组成员分工是否合理、科学,是否注意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优势来分配任务、团队合作是否愉快。

各考核评价人员要合理、客观、公正地按照上述考核评价标准对参加劳动的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考核与评价。其中指导教师评价部分占实践活动成绩的50%,即45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其他学生的评价三部分共占实践活动成绩的50%,总计45分。如若发现有违背客观、公正原则或不按考核标准进行成绩评定的,则由指导教师按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做出评价。

2.评价结果表现形式

学生成绩评价以等级方式记,由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组成。其中优为100~90分之间,良为89~80分之间,合格为79~60分之间,不合格为59~0分之间。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篇3

一、建立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1.打造优质劳动实践基地,提高劳动实践技能

市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是我市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法制教育、生存体验、国防教育和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一直坚持“体验、创新、感悟、成长”办学理念,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基地采取“从学校走入社会,从课堂走进生活,从书本走向实践”教学形式,坚持多样性、灵活性、系统性原则,开设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有手工制作、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生存体验、专题教育、地方课程六大类60多个项目,组织市区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等劳动实践体验及工艺学习等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几年来,劳动实践基地始终保持有序、有效、安全的运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拓展劳动教育渠道,做实研学实践活动

我市各类学校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定期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拓展劳动体验空间。特别是市中小学劳动基地立足教育性、突出实践性、加强融合性、确保安全性。充分挖掘美丽地环境资源与特色文化,确定了红色记忆、绿色生态、传统文化、白茶文化、安全体验、职业规划等六大研学旅行课程,并按照课程主题逐步开发了“成就梦想,精彩飞扬”、“我自护我平安”、“祖国在我心中”、“白茶故里可爱家乡”、“以孝扬善以爱抒情”、“手拉手共成长”、“我体验我健康”、“公益手工制作”、“特色文化”等九条线路,这些线路集观光体验、求知习艺、民俗风情为一体,研学目标明确,主题特色鲜明,富有教育实践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在行走的课堂中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构建劳动教育推进网络

(一)突出学校教育主阵地保障劳动教育开展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我市各校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渗透劳动教育,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将劳动课排进课表,并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白琳中心小学组织教师编写并推广使用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劳动教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美术、体育及班队会课进行有机整合。

2.将劳动教育融入活动课程。全市各校充分利用学校特点,开展“劳动节”“科技节”活动。如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把地方传统文化引进校园,让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生根发芽,使校园成为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阵地,开发百人鼓号、茶艺表演、鱼灯表演、书画、舞蹈、剪纸等30多个深受学生喜爱的特色项目,促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形成了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氛围。

3.打造“开心农场”,增长基本技能。学校因地制宜,开辟校内种植园、地理园等劳动实践阵地,为劳动教育提供触手可及的平台。如:白琳小学利用闲置的完小校园开辟“红领巾农场”,学校的菜地由学生自主种植、自主管理、自主收获,课余时间可邀请家长入校一同参与劳动实践,增进亲子交流与互动。充分利用边角音旯地块,开辟校内红领巾种植园,成为城里孩子现实版的“开心农场”。畲族学校本学期开始办起了“畲药种植园”……学校努力通过种植园的建设与管理,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与基地作物的田间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功能,使其成为学生劳动锻炼与生产实践基地,成为师生交流劳动经验的实验基地。

4.建立劳动志愿服务队,增进实践体验。积极为学生提供劳动体验机会,培育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成立志愿服务队。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二)创建多样化劳动教育平台,丰富学生劳动技能体验

活动是数育的载体,学校积极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好“五结合”,使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1.结合“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开展“自我服务”。例如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开展红领中走进社区环境保洁活动;结合植树节开展校园苗圃养护活动及“我为校园增添一抹新绿”植树活动,组织开展“拥抱春天播种绿色”主题活动,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在重阳节组织学生们走进福利院为老人们打扫房间等。

2.结合“三好”厚基教育活动。制定适切得评价标准,把学生的劳动教育的考核结果纳入“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活动综合评价,并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范畴,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篇4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下辖12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731.14万,属于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5%。现有中小学校2700多所,中小学生100余万人,其中市中心城区有中小学校140多所,在校学生13万人。客观地说,以前由于素质教育观念淡薄、经济实力有限、山区环境限制等多种原因,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进展缓慢,无法满足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不过近年来,衡阳市加大了推进力度,结合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有了飞速发展。

一、加大投入,打下场所建设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共高标准改建衡东大桥中学、耒阳马水完小、衡山开云中心校、衡阳溪江九峰完小、石鼓区角山中学等73所学校原有学农基地1482亩,新建衡东高塘中学、耒阳洲陂中学、常宁兴源完小等28所学校劳动实践场所1056亩,现90%的村完小以上农村中小学校有领导实践场所、有项目,项项见效益。

一是政府重视,解决资金不足和用地缺乏两个难题。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硬件是基础,资金和用地是无法绕开的两大难题。市委市政府站在发展教育的高度对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进行统一部署,出台《衡阳市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实施意见》,稳步推进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国土部门在规划用地和办理相关手续方面提供方便,财政部门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单列了专项建设资金。

二是实事求是,把握科学定位和科学管理两个原则。在场所规模、建设项目及课程设置上做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符合需要,利于教育教学。如常宁、南岳、衡阳等山地学校发挥气候优势种植茶叶、药材,衡南上壁中学利用300亩基地发展优质果园和特色养殖。对劳动实践场所的开发利用依托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方便师生劳动实践为目的,严禁土地承包、转租,杜绝荒芜;建立“四定三保”责任制,实行定位、定牌、定班、定人和保种、保活、保收益,以持续发展带动管理,靠科学管理创造效益。

三是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劳动实践场所建设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为了既节约资金,避免重复建设,又能满足学生需要,衡阳市顺应形势,在市级区域整合资源,决定建设一所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的选择和规划设计等工作,并争取到中央专项公益金的大力支持。项目建成后,每期能接受1200余名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容纳市区及衡南县部分普通中小学校约18万名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

二、注重实效,强化场所育人功能

劳动实践场所是教学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最佳结合体。创建劳动实践场所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建成之后如何有效发挥育人功能,让直接育人的成效最大化,衡阳市做了很多探索。

一是在理念上落实。灌输素质教育理念,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切认识到,实践场所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成为课堂教育有益的延伸和有机的补充。[2]通过劳动实践场所这一载体把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文化知识、劳动观念与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切实把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二是在制度上落实。制定实践场所管理制度和活动课开展制度,通过“教学、实验、活动”三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到场所参加劳动,把能放到场所去上的课和开展的活动放到场所去进行,让学生在劳动中和实践教学中增长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

三是在教学上落实。严格要求中小学校必须做到“五有”,即有教学及活动计划、有专职或兼职授课教师、有配套教材、有考查评比记录,保证劳动实践场所教学质量。同时引入评估机制,通过评估手段检验场所的办学方向和效果,进一步找出差距、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强化管理、提升成效。

四是在师资上落实。以教师的转型培养,谋求课程的同步发展,激活课程意识,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有目的地调整文化教师到专业队伍中来,通过校本培训、外出学习等形式促进教师转型,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优良师资团队。

三、因地制宜,发展场所特色经济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突破校园围墙,直面社会市场,在科技运用和创新管理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的特色经济。通过发展劳动实践场所经济,不少学校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教育的“造血”功能。2011年至今,全市中小学实践场所收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设施维修达1500万元,用于资助学生在校食宿达600万元,用于支助贫困学生达500万元,用于改善教师福利待遇达800万元。通过发展场所经济,在政府投入不能完全满足教育需求的情况下,给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一是发展联合种植型经济。种植型的效益比较客观。比如,耒阳市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以耒阳职高100亩花卉种植基地为龙头,联合其他学校走产业化之路,发展花卉苗木种植,产品辐射周边,年纯收入达30多万元。衡阳县溪江乡和常宁塔山乡所辖近22所学校利用劳动实践场所和学校空坪隙地种药材,效益十分可观。

二是发展特色养殖型经济。祁东县以祁东职中300亩基地为示范场所,走联合兴办、特色种养之路,在“野”字上做文章,开发了野鸡、野鸭、野猪等多种养殖项目,建立了波尔山羊繁育推广中心,带动周边乡镇40余所学校搞特色养殖,规模大、效益佳、影响广。截至目前,全市90%的农村学校都建立了养猪场,年循环养猪上100头的有20多家,创造了近1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三是发展立体综合型经济。衡山县糖铺中学10余亩“生态农庄”劳动实践场所,集作物种植、水产养殖、牲猪饲养、家禽繁殖于一体,颇具创意,在完成育人主要功能的同时,还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体验生活。蒸湘区和珠晖区的葡萄种植项目辐射面广,两区共22所中小学都建起了葡萄园,在农业科技部门的支持下连年丰收,销路看好。

四、围绕需要,拓宽场所服务领域

由于地区差异、经济困难等原因,广大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条件有限,特别是山区学校,食宿仍是一大主要问题。通过场所建设,围绕学校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有效地缓解了现阶段教育条件和教育发展需要不同步的矛盾。

一是利用种养项目成果办好学校食堂。针对大部分农村学校食堂伙食较差,学生难得吃到热饭热菜和新鲜蔬菜的现状,利用劳动实践场所经济的种养项目,把种养的蔬菜、水果、肉类等低价或免费提供给学校食堂。如,衡南县二中每年循环养猪300多头,平均每两天杀三头猪以成本价提供给学校食堂。我们在调查时,学生都说学校比家里生活还好,餐餐有肉吃。衡东县高塘中心校有24亩水塘,组织学生科学养鱼,提升学生知识、技能,让学生体验劳动乐趣的同时,改善了学生生活。据统计,衡阳市90%以上的农村学校都充分利用种养项目的成果改善了食堂伙食,改善了学生在校生活。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篇5

关键词:劳技;实践;劳动热情;劳动经验;劳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9;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04-01

实践性与创造性是劳技的显著特征,劳技教学始终要基于实践追求创新,让学生主动实践,在亲身实践中体验、领悟和建构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创新精神,积淀劳动素养。本文作者在多年的劳技教学中构建出了一套基于实践与创新的劳技教学三步曲,现以“翻盖垃圾桶”教学为例探讨这套简单实用的教学操作策略。

一、巧设情境,催生劳动热情

学生劳动情绪的高低影响着劳技教学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动手劳动的热情,教师在劳技教学中巧设情境,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激活劳动细胞,催生劳动欲望。例如,在教学“翻盖垃圾桶”一课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某市小学劳技创新大赛的现场视频,视频中参赛现场可谓热火朝天,选手们的劳动热情高涨,一个个挥动着小手忙个不停,用巧手制作出了一件件新颖精致的作品。接着,教师把画面锁定在翻盖垃圾桶的比赛现场,引领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翻盖垃圾桶,观看选手演示讲解翻盖垃圾桶的使用原理和特色价值,学生不禁为这么神奇的垃圾桶而惊叹。看到学生对这些有趣的翻盖垃圾桶产生了兴趣,教师就说:“这些款式新颖、功能多样的垃圾桶如果能够摆放在我们的教室或者家中的房间内,一定非常不错。”教师的话进一步挑起了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欲望,那些原先怕动手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于是,教师趁机说:“今天就让我们也来动手做一个翻盖垃圾桶,相信同学们亲手劳动的成果一定会更有价值。”就这样,学生们的劳动热情被点燃了。劳动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轻松有趣的劳动意境,让他们觉得劳动既好玩又有价值,催生了他们亲手劳动的热情。

二、倾心实践,积累劳动经验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引导学生倾心实践是劳技教学的第二步,也是劳技教学的核心环节。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劳技知识、劳技能力的获得与劳动经验的培养需要在动手实践中历练与提升。劳技教学离不开实践,脱离实践的纸上谈兵式的劳技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塞西尔认为:“一克的经验抵得上一吨的理论。”劳动经验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宝贵财富,是走向成功之路的捷径。一些学生害怕劳动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乏劳动经验,感到劳动烦琐、无趣,从而滋长了厌倦劳动的情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投入与产出往往成正比,劳动经验来自真实而深刻的实践活动,学生倾心投入劳动实践,才会获得有效的劳动经验。为了丰富学生的劳动经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与倾心度。在教学“翻盖垃圾桶”一课中,教师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开展合作实践,各学习小组通过观察讨论,模仿视频中选手的作品,探讨出翻盖垃圾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接着,教师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倾心实践,教师鼓励小组之间开展竞争:“同学们,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心灵手巧,看一看哪一小组的作品最成功!”教师的话激励着学生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增强了他们参与劳动的意识。在活动中,学生们纷纷出谋划策,人人动手操作,在精诚合作中完成了制作任务,获得了宝贵的劳动实践经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劳技教学要基于实践,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学生知行结合,锻炼和提高劳动技能,积累劳动经验,他们才会乐学笃行。

三、展示碰撞,擦出创新火苗

提高劳动价值的根本在于提高劳动效率,而提高劳动效率的出路在于技术创新。因此,教师要创新劳动技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水平。劳技教学要以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宗旨,促使学生不断创新劳动技术,创造劳动成果。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创新,教师给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舞台,让他们在互动中碰撞,从而摩擦出创新的火苗。例如,在教学“翻盖垃圾桶”一课中,教师着重组织第三个环节的教学――展示碰撞。在学生制作完毕之后,教师在全班开展作品展评活动,让各小组依次展示作品,介绍垃圾桶的特色,交流制作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其他小组学生则在观摩和聆听过程中对作品进行点评(评价垃圾桶的优点与缺点),并且提出改m建议。展示平台给学生碰撞思维与交换思想提供机会,有的学生对垃圾桶的造型提出了新的想法,有的学生对垃圾桶的功能进行了完善,有的学生还建议制作成大型的翻盖垃圾桶用于校园垃圾的收纳,以改善校园的环境。在学生充分碰撞之后,教师还布置学生在课后进行二次制作,以制作出更多先进的翻盖垃圾桶。

四、结束语

实践与创新是劳技教学的灵魂,劳技教学贵在实践中创新。因此,教师在劳技教学中要基于劳动实践,催生学生的劳动热情,点燃学生的创新火种,使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篇6

公劳动教育政策;劳动技术教育;社会实践

陈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研究生;黄忠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别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主张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历史资源与实践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6年,劳动生产教育期,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尤其是各学段毕业生的体力劳动;第二阶段1981年到1998年,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此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第三阶段为1999年至今,社会实践教育期,要求学生获得良好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目的,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实施不同的课程。而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目的和课程的设置又决定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地位。所以,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都是从劳动教育的目的、课程设置和地位三个方面展开的。本文期望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明晰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和变化。

一、体力劳动:劳动生产教育期(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大批学生入学接受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后,想要继续升学而不愿意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教育应运而生。所以,建国初期,我国的劳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纠正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进而组织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当然,这一时期,我国也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是指体力劳动教育,也即鼓励广大毕业生积极投入生产劳动。

(一)教育目的:组织毕业生参加体力劳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全国小学生和初中毕业生的数目逐年增加,1954年暑期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共计460万左右,然而只有小部分毕业生可以继续升学;又因为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所以,1954年青年团中央出台了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的指示》,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由此也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劳动教育政策为就业参加劳动生产服务的基调。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以实现就业的政策,主要有《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1954)、《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1954)、《关于有计划地组织未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工业生产的通知》(1954)、《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1955)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1957)等。总体而言,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最为现实和直接的原因是解决初小、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国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1]换句话说,建国初期的劳动教育是受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问题的困扰而诞生的。

(二)课程设置:开设农业常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

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就业问题的处理经验,使得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开始提前关注整个高小和初中学段学生今后面临的毕业和就业问题。1957年教育部《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告知“各厅、局根据学校所在地区与学生的来源以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加以考虑后,认为有必要与可能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时,在取得当地人民委员会同意后,即可增设”。[2]此外,195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正式提出对学生的宣传,应着重经常的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同年6月,教育部先后颁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要求在初中和高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我国课程体系之中,以课程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毕业后的农业生产劳动。

(三)劳动教育地位:全民劳动教育

除了在小学和中学分别设置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1958年《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认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始组织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等形式的劳动教育。1963年6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坚持不懈地好好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并在1965年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参加生产劳动锻炼问题的函》,组织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劳动。而这一将阶级斗争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也即为“”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1966年8月以后,实行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的全民劳动教育。

二、手脑并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1977~1998)

“”结束后,我国进入了劳动教育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教育部《<关于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的颁布,提出在全日制中学设置劳动课程,劳动开始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并列的课程;此外,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热爱劳动,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开始分化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两大部分,两个部分相互独立又有交叉。

(一)教育目的:树立正确劳动思想和掌握基本劳动技术

1981年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并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作为重要内容。同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提出注意在学生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爱惜劳动成果。此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德育政策,《全日制小学劳动大纲(试行草案)》(1987)、《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90)、《小学德育纲要》(199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1995)。这些政策一方面强调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此后,198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从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遵循的原则、内容和要求、时间和组织安排、成绩考核、培训提高师资、大纲和教材、劳动场地、加强领导这九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劳动技术教育。相继又召开了“全国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1986),《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的通知》(1987)和《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1988),对劳动技术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次,在1978年教育部《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要考虑专业特点,以对口劳动为主。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理性态度,要求知识与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培养有文化的新时代劳动者。

(二)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课和劳动课、劳动技术课

1981年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小学开始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诚实、谦虚、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首次将劳动教育的内容纳入为德育的一部分。1986年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并逐步培养勤劳节俭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与此同时,政策规定分别在小学设置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通知》,正式确定在小学设置劳动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规定,一、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课时,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同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规定教学时间安排初中是2周,高中是4周,可分散使用,也可集中安排。

(三)劳动教育地位:分化为劳动技术教育和德育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与前一时期相比,劳动教育与生产的联系大大减弱,劳动教育不再直接作用于日常生产,而开始关注劳动技术。与此同时,劳动教育的所占时间也大大减少,劳动教育的主要时间为劳动课时间。此外,狭义的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譬如,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规定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劳动教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高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2]这一时期的德育包含了大量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劳动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三、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教育期(1999~2010)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由此开始了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教育期,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篇7

关键词:劳动实践育人知行合一崇实尚能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修德、砺能、笃行、创新”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在学生成才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机制和拓展实践育人的新平台,着力推动实践育人规范化和制度化,逐步探索了一条通过实践育人助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常态、长效机制。劳动实践课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劳动实践课的实施背景

为践行“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三自”服务能力,促成长成才,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并借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开设《劳动实践课》的先进经验,2012年11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院校中率先开设劳动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劳动实践锻炼,使学生将学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坚强意志,培养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年多以来,实践课迅速走上了正轨,收到了预期效果。中山市电视台、中山商报等媒体先后大幅进行报道。目前,已有6千多人次参与此课程,5千多名学生顺利通过考核并取得学分,劳动实践课取得初步成效。

二、劳动实践课的组织过程

1.列入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劳动实践课课程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必修课并计算学分。课程实施对象为大学一年级新生,纳入素质拓展项目。所有大一新生必须在一年内完成不少于35个小时的劳动实践课程,才能在该必修科目拿到0.5个学分,顺利毕业。如果不能在大一按时获得学分,可申请在下一学年重修。

2.明确部门职责,规范考核流程

劳动实践的开展,各部门分工明确。学生工作处负责劳动实践课管理办法的制订、组织开展。总务处负责清洁工具的发放管理、各院系负责课程的实施,做好课程时间、地点的统筹安排。学生劳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各教学院系教室、实训楼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保洁工作。各院系配有专门的学生助学进行日常检查考核,每周在校内网站公布劳动实践课程的考核结果,对连续3次考核不及格的班级或小组提出预警,期末考核结果纳入辅导员、系部考核。

3.配备指导教师,严格日常管理

为保证劳动实践课的效果和质量,各院系分别为劳动实践课指定了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从劳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通过劳动积累相应经验和提高技能。对于在劳动实践课过程中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的学生,指导老师及时通过谈心等教育手段,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劳动实践课与其他专业课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体现了劳动育人的效果。

4.加强宣传推广,落实劳动实践课

为使劳动实践课不停留于形式,在每一届新生军训期间,各院系通过海报、网站、微信、QQ群大力宣传,每年开展“我与劳动实践课”征文比赛、劳动展映照片展、劳动感悟等活动,让劳动实践活动充满活力。

三、劳动实践课的育人效果

1.端正了学生的劳动态度

通过积极开展劳动实践课,学生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端正了劳动态度。劳动实践课的锻炼,使学生体会到长辈们的艰辛,在感恩父母的同时更加珍惜今天的劳动成果,领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自身的感知,进一步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2.培养了良好行为习惯

自劳动实践课开设以来,大部分学生在个人卫生习惯方面更加自律。校园环境有明显改观,课室的地面、讲台、窗户、走廊干净整洁,学生们通过自身的劳动,学会尊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学生寝室的卫生比以往有明显的改观,学生也更加注重个人的卫生。

3.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劳动实践课推行之初,部分学生抱怨抵触,但在劳动中,逐步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学生之间逐渐熟悉,加深了解,气氛活跃,课室也干干净净,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劳动实践课的产生的影响是细致入微、潜移默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生活自理意识,能够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克服懒惰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4.提升了学生个人道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从小呵护有加,成长阶段很少做家务或其他劳动,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独立生存能力,形成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生接受劳动实践锻炼,让他们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存在感,培养了主动参与公共活动的意识,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5.树立了正确就业观念

现在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思维敏捷、知识面广、接受能力强。但他们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做事懒散半途而废、不够吃苦耐劳等方面的缺点。劳动实践课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转变就业的观念,培养“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精神。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脑力的智慧与灵巧的技术操作相结合,才能实现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6.提升了班级凝聚力向心力

劳动实践课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提升了班级凝聚力。从陌生到熟悉,从个人到集体,学生们更加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更加懂得团队精神、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这种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实践课中,对其他的学生日常活动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团日活动、班级活动等。

四、劳动实践课的特色

1.立德树人,知行合一

在大学生中进行劳动实践教育的举措,旨在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养成自觉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优良品德,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2.发扬传统,崇实尚能

劳动作为每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每个学习阶段。劳动教育作为一项传统的教育方式,甚至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有目的地进行劳动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立,掌握生活的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学生掌握的生存技能也越来越多。当学生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时,他们已经基本成年,逐渐能够应对生活的种种考验。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延伸,最终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3.育人为本,全员参与

开展校内劳动实践课,是落实教养工程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更好地将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有助于培养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的个人品质,有助于推动学生自主参与校园环境保护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全员参与校园劳动,可以倡导全员师生共同关注和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氛围,对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载体丰富,形式创新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篇8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劳动品质;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发展为目的,围绕其实现价值、培养学生优秀品质、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等方面进行对策探析。

1劳动教育的价值

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1-2]。

1.1以劳树德

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道德偏差。同时,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缺乏自律、错误使用网络工具等问题亟待解决。纠正大学生的偏差行为,关键是改善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尤其是让学生加深对劳动精神、劳动观念的体会,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切实认识到劳动能创造美好人生、美好生活。对道德的亲身实践也必然能增进劳动者的道德认知。大学生可通过走进农田、工厂、企业、社区等,为之服务,为自我服务,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优良作风[3]。

1.2以劳增智

现如今,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和学习方式,因此,动手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能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更规范,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还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深刻[4]。在劳动中,大学生要用心观察劳动对象的特点和劳动环境的变化,思考劳动手段的优化方法和劳动资料的革新手段,学习劳动技术的科学原理。在劳动中用心观察,积极思考,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推动科学创新和技术改良,提高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

1.3以劳强体

劳动是强健体魄的有效途径,能帮助大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研究表明,劳动是多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效率,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5]。大学阶段正是青年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能够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适当参加实践,不但能使大脑得到放松,提高效率,还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1.4以劳育美

劳动实践本身就是美,体力劳动有力量之美,脑力劳动有智慧之美。劳动创造美好的人生和生活,劳动提供了美的来源。在劳动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来提高人文素养;通过以劳育美、以美育人来感受美的各种形式;通过对劳动美的感知、体验和追求来提高审美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劳动不仅仅创造了美,劳动本身就是美[6]。

2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劳动品质

劳动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几乎没有劳动是脑力和体力的共同输出,其区别仅仅在于脑力和体力输出的比例不同。在这个意义上,学习也是一种劳动,需要专心致志、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劳动品质。

2.1培养专心致志的劳动品质

我们在劳动过程中,要让专心致志成为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自然冲动,而这种冲动的触发,就需要培养和树立他们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让真正认识到劳动改变人生,改变世界的价值内涵,并发自内心的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享受劳动,自发自愿地培养专心致志的劳动品质[7]。

2.2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

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是锻造劳动品质的核心内容。从当代学生实际状况出发,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主要是强化意识培育,只有不断实践,增强专业素养,磨砺吃苦耐劳的品质,才能真切感受到吃苦耐劳品质带来的强大内驱力[8]。

2.3培养诚实守信的劳动品质

诚实守信的劳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劳动关系建立诚实守信的劳动之上,建立在每个劳动者将其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落实到诚信劳动的行动之中。同时,诚实守信的劳动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诚实守信的劳动态度是企业立足之本,诚信兴企,失信毁企,诚实守信才能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9]。

2.4培养团结协作的劳动品质

现代社会的劳动分工变得日益细化,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细,越需要加强协作,因此劳动分工和劳动协作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10]。因为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将个人力量融入团队的力量,将个人愿望结合团队目标,才能超越个体的局限,真正发挥团队的协作作用。

3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方法

3.1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劳动教育的实质化

将劳动科学的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劳动教育真正具体化、实质化;以课程知识目标、课程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形成劳动教育课程大纲;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社会实际,设置相应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并设置相应的学时学分;规定合理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表现纳入评奖评优的考察中,同时设立劳动教育的专门奖项[11]。

3.2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充分发掘劳动教育元素

劳动教育课程的实现不仅可以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设置该课程,而且还应该在讲授专业课程过程中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本身就是劳动教育最好的载体,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发掘教材本身所具有劳动教育的元素,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12]。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还可以通过实习环节来实现。譬如师范专业可以将各类中小学实践基地作为服务性劳动场所,使学生不仅在大学课堂中亲历劳动教育,还可以在不同学段中亲历劳动教育的实施,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不断深入的过程;各工科专业结合专业知识,到附近企业或本专业实训实习基地,观摩和了解企业生产过程,参加跟班生产劳动或顶岗实习,相对独立地参加企业生产管理或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园艺专业结合林学专业知识,到附近园林实训实习基地,参加育苗、种植、园艺等劳动实践,推广林业技术革新,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体验劳动者的奋斗与奉献;英语专业利用学校小竹林举行土地开垦活动,在农作物播种、发芽、丰收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同时,各专业与学校团委协同合作,鼓励学生到各社区服务中心参加疫情防控宣传、日常急救知识和法律知识普及等劳动实践,践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3.3加入实习环节观察,构建逐渐递进的劳动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坚持全过程育人,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各环节,统筹小学、中学以及大学三个学段中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功能定位和育人目标,使劳动教育课程在纵向上螺旋上升、有序过渡、逐渐递进[13]。结合学校师范生培养特色,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观察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实施过程,寻找一以贯之的劳动教育课程线索,让学生亲历不同学段劳动内容的连续过程,不断深入获得对于劳动本身的深刻认识。

3.4对接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劳动教育素养

高校要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加入劳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方面。这就需要在原有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础上,不仅仅是加强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讲授,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方面,还要将其作为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素质培养的提升过程[14]。因此,劳动教育要与职业生涯规划、学科竞赛、大学生创业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教育素养。

3.5衔接学生第二课堂,形成劳动教育良好氛围

高校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在全校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同时与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协同合作,以衔接学生第二课堂[15]。通过社团组织、社区服务、勤工助学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将活动过程变为劳动实践过程,并将劳动科学教育内容贯穿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3.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可以辅导员(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思政教师(劳动价值观)和专业课教师(与专业相关的劳动实践)为基础,成立了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通过引进专家对他们进行课程规划和设计的指导,开展日常教研室活动,组织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安排定期考核来组织教学,并在评奖评优、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结语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篇9

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措施。一年一度秋季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开始,为加强对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确保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现就今年秋季学校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方向

各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社会实践活动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勤工俭学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正确方向,坚决纠正和杜绝社会实践活动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要坚决执行《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执行《*省中小学勤工俭学管理暂行办法》,切实落实市县有关规定,加强管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应当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劳动性的实践活动,严禁组织学生参加超越其年龄、生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和缺乏安全保障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禁止学校组织小学三年级(包括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参加劳动性实践活动。小学生连续参加活动不得超过3天,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中学生连续参加活动不得超过5天,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县直中小学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要坚持就近原则,农村学生要做到小学生不出村,中学生不出乡镇。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得把学生当作劳动力,坚决禁止向学生下达创收任务和其它“以钱代劳”的错误做法。

二、加强管理,坚持严格的审批制度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安全预案上报教育局,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原则上,农村中小学以教学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由学校报请学区区长批准;以学校(含教学点)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须由学区报请县教育局批准,县政府备案。县直各中小学(含榆林中学)以教学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须由学校校长批准;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必须由学校报请县教育局批准,县政府备案。严禁学校、教师未经批准私自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做好宣传,切实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透明度

各学区(校)要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材料、开通咨询电话、设置专项公示栏等方式及时将实践活动的相关政策、活动方案、工作措施、活动进展、收益等向社会公开,让群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切实加大实践活动的透明度,使社会实践活动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不能因为集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而导致不稳定因素出现,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四、预防为主,牢固树立师生安全防护意识

各学区(校)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增强师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要广泛宣传,近期,各学区(校)要开展大规模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采取简报、图片展、知识竞赛、主题报告会、广播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内部宣传各类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增强师生安全防护意识;二要强化教育,各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要协调好学校与学生、学生家长、农户等方面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消防、交通法规,遵守安全制度,遵守学校纪律,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防自救知识,懂得预防拥挤踩踏、火灾、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的一般常识;三要开展演练,各学校要通过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要抽调专门力量组织安全演练,重点是灭火、自救、紧急情况下疏散演练等,培养师生员工应对各种危险情况的能力。农村学校的演练活动要以防火、防盗、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危房(险墙)倒塌等内容为重点;城市学生要加强防拥挤、防火、防震、防煤气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内容的演练,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师生员工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四要靠实责任,要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县教育局和学区区长、学校校长、班主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管好一级的安全工作格局。各学区(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性实践活动必须明确安全工作责任人,靠实安全责任;五要落实措施,各学区(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当制定安全预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要配备必要的救护药品、器材,并将班主任以外的其他教职工安排到班级,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学生乘车必须选择证照齐全且符合载人条件的车辆,严禁组织学生乘坐拖拉机、货车等不符合客运条件的车辆;严禁学生自驾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严禁车辆超载、超速、违章行驶。学生骑自行车或步行时,学校管理人员要一同前往,组织学生按照交通法规有秩序行进,决不允许师生分离。在实践场所,学校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现场监管,维护好现场秩序,确保安全。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要防止学生私自离开实践场所,防止学生食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保证学生按时、卫生就餐,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六要及时报告,学生在校内和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旦发生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学校必须及时上报。农村中小学必须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报告学区和乡(镇)政府,学区和乡(镇)政府必须立即报告县教育局和县政府;县直各中小学必须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报告县教育局,对发生房屋倒塌、火灾、交通、疫情等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师生非正常伤亡,学校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急需抢救的,学校在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全力组织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精心组织,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

各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正常的教学计划之中,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在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展之前,要开好五个会,即以学区为单位的校长会,学校校委会,全校师生动员会,家委会及家长会,村组干部会,认真扎实安排此项工作。在开展活动时,要严格按照学校上报教育局的方案,精心组织,层层签订责任书,分片、分年级、分组合理安排。活动结束时,要认真总结经验,各校要在10月15日之前将活动总结以学区(校)为单位报教育局。同时,学校也要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全面总结本校的活动,表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使活动有始有终。

大学生劳动实践小结篇10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其中比较常用的就是开展劳动竞赛,使劳动实践过程带有适当的竞赛因素,以激起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上进心较强,他们的主导性劳动动机是取得优秀成绩,争戴小红花,争当优秀生,以博得老师、家长的赞扬和同学们的尊重。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倾向、可以在中低年级学生的劳动实践中、适当安排一些小竞赛活动、给优胜者以适当的表扬与奖励,使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动机始终处于极佳处况,一定会增强教学效果。

二、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促进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在劳动课教学中,学生是劳动实践的主体。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乃是组织学生更好地实践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他们创造一种协作环境,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协作完成任务。这样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劳动实践中,组织学生互相协作的形式较多,常用的大体有这样几种:分工性协作。几个人或一些人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每个人负责劳动实践中的一个环节。这样,每个学生在劳动实践时,就会体会到自己同他人,同整个集体之间的关系,考虑到这个环节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别人或整个劳动过程,影响到整个任务的完成。小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要强心理,在劳动实践中,恰当地组织好学生的分工协作,会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劳动动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刷书包》和《洗衬衣》等课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劳动实践时,?教师可以将每个学生安排在整个劳动过程的某种环节中。如每组的1号同学打水泡书包或衬衣;2号同学打肥皂,揉搓书包或衬衣;3号同学进行漂洗。

辅助性协作。在劳动课教学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形:教师讲解演示得十分细致清楚,但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就是学不会,掌握不了,但往往经过同学的指点帮助后,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所学劳动技能的要领。例如一次某校上《学针织》一课,在学起头技巧时,尽管教师讲解,演示的很清楚,甚至配上幻灯录像增大了演示的可视度,但仍有一些同学掌握不了一手挽线,一手挑线的技巧,但经周围同学稍一指点,他们“顿开茅塞”,很快掌握了起头的技巧。

互助性协作。有些劳动课的实践内容较为复杂,环节较多。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加之缺乏锻炼,在从事劳动实践时,有时会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情形。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时,应让学生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当一人实践时,他人可以在旁提供帮助或照顾,以保证劳动实践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以集体形式组织劳动实践,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劳动实践中,不同的劳动组织形式,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影响也有区别。不同的劳动情境和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学生个人单独实践的形式,可以锻炼其独立的品质,培养其创造精神。但也容易产生单纯计较个人实践效果,炫耀自我思想倾向。而以集体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劳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每个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他们能灵活地运用劳动技巧,又能协调动作,搞好配合。同时,这种劳动集体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教育因素,学生在集体劳动中,会更多地想到集体的劳动效果,集体的荣誉,看到集体的力量。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比较向往集体活动,有较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要求,组织好集体形式的劳动实践,通过它促进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形成。转贴于

教材中的《建立校外服务站》和《帮助军烈属和残疾人》等课,如果以集体形式组织学生劳动实践,每个同学都要发挥其作用,还要注意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比如会修自行车的主动去修车;会洗衣服同学认真洗衣服,即使劳动技能较差的学生,也会努力寻求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作用。这时学生的主导性劳动动机就是怎样提高集体的劳动效果,怎样为集体争取荣誉。实践证明,这种集体形式的劳动,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和集体责任感的形成,都有较好的作用。

四、努力创设愉悦的情境,增添劳动实践的乐趣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小学劳动教学也同样是如此。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机械的模仿、操作,课堂气氛就会枯燥乏味,从而会使学生感到烦燥、厌倦、劳累。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的不稳定性,运用多种形式,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劳动环境,使学生的劳动情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在一种美的艺术享受中来学习掌握技能技巧。在这方面通常有这样一些做法:角色游戏。例如在指导学生实践“摆放收拾餐具”、“泡茶”等,教师可找几个学生分别扮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客人,然后让学生按一定要求模拟摆放餐具或端茶敬客。再让同学们检查评论。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会感到生动有趣,乐意参加。

现场实践。经验证明,小学生比较喜欢新鲜的场景和新奇的活动内容。现场劳动实践,身临其境,会使参加劳动的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积极、主动、兴奋的精神状态,教学效果较好。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好这种形式的劳动实践。

例如,教学《给小树浇水》和《小树的养护》等课,一定要到实地进行具体劳动实践,而不要在课堂上搞模拟实践,纸上谈兵。

实地参观。有些教学内容,由于劳动实践的局限性,课堂上只能指导学生做部分实践。如学《灭鼠害》一课,消灭老鼠的方法很多,课堂上只能做几种灭鼠工具的模似操作,在课堂上根本不能捉到老鼠。对于这一类教学内容,教师如能领学生亲自到粮库、仓库等地去参观,请有关人员介绍实际灭鼠情况,学生会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更会加深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音像配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无疑会大大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劳动课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比如用幻灯、录相演示劳动技能的操作过程,或在学生动手实践时播放一些符合劳动气氛的音乐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及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在充满美感的环境里得到缎炼,受到熏陶。

五、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教育,使其养成规范性的良好的劳动习惯安全卫生教育是小学劳动课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爱热闹,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考虑事情不周全。如果教师在安全问题上,不事先说明,不把各种可能出现的事故因素都交代清楚,一时的疏忽大事,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而卫生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从严要求是有益的。如果放任不管,不负责任,将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丢三拉四,顾首不顾尾的坏毛病,而且不易改变。因此,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卫生的教育,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把它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加以考虑和处理,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