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劳动实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3:39

社区劳动实践篇1

关键词:学习社区;劳技教学;拓展;构建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具有紧密联系。可以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有效构建劳技教学学习社区。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托教育集团,构建特色课程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领衔江帆、凤凰、乐余、后塍、锦丰、大新、塘桥等近十所校区,覆盖市区乡镇,实施教学资源共享化。各集团学校劳技教研组在总部教研组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托各校特色,分别建立本校劳技教学特色,实现“百花齐放”。如乐余校区建立了模型建构劳技特色,大新校区建立“身边的小五金”劳技特色,塘桥校区建立3D建模劳技特色,后塍校区建立绿植园劳技特色,锦丰校区建立小金工劳技特色,江帆校区建立科技木工劳技特色,凤凰校区建立快乐农具劳技特色等。各校区开发劳技教学资源,创设校本课程,将各具特色的劳技教学成果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网站上进行交流和共享。各校区间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校区教学互动,网络授课和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各集团学校还定期安排劳技教师到各校区进行劳技课展示,将本校的劳技特色进行交流和传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集团内各个校区精心打造成劳技特色学习社区,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校本课程合作开发。

为配合活动的开展,我校积极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网站上建立劳技教学专版,开展一系列劳技特色网络教学。不仅在集团学校之间得到了很好的交流,而且和其他市内外的学校也得到了更好的交流。

整合社会资源,延伸学校教育

劳技教学应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结合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场参观,开阔学生视野。有些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到特定的场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操作技术。还可以请当地有经验的工人、农民、科学技术人员和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真正实现劳技教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我校积极创办家长委员会,并在家委会中邀请家长参加“家长进课堂”活动。如邀请寿司店的家长来校和学生一起学习制作寿司,并学习寿司文化,学生饶有兴趣。邀请糕品店的家长来校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动物奶蛋糕,并教授蛋糕裱花的技巧。邀请园林绿化局的家长来校指导学生种植绿植,学习剪枝、嫁接等技术。家长们都精心准备,积极指导。学校劳技教学有了优秀的家长的支持,更添光彩。

除了举办“家长进课堂”外,我校还积极和校外企事业单位、机关进行“合作办学”,设立学校劳技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学校行政领导的努力,我们和市园林绿化局建立了实小绿植实践基地,和市邮政局、市少儿图书馆建立了实小阅读少年邮局实践基地,和市科技局、科技馆建立了实小科学劳技制作实践基地等等,定期举行相关劳技主题活动。为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有效,我们还和市志愿者协会联系,由学生家长担任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赴各个劳技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劳技实践亲子活动。

立足实践基地,彰显劳技特色

劳技教学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手缝、烹饪、种植、小木工、小制作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多用耳、目,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从事劳动与技术工作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正是学校诩冀萄У挠行а由旌屯卣埂;地在劳技教学方面开设了众多场馆,指导全市中小学生分期进行劳技教学活动。食品类有制作美味豆腐花、健康冰激淋、快乐包馄饨等项目。器具类有制作小木凳、折扇、小书架、鲁班木工制作系列等项目。科学类有制作美容霜、护手霜、无线电测向器制作等项目。农耕类有钓鱼、饲养家禽、蔬菜养殖、水果栽种等特色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劳技实践活动,将学校劳技教学和基地劳技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校外劳技学习社区,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

构建学习社区,建立多种形式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有效拓展了劳技教学。学生在学习社区式的劳技教学模式中,视野更加宽广,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运用,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5.

社区劳动实践篇2

【关键词】劳动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具体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建与劳动基地建设,把实践课与对小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养成教育整合起来,体会农民的艰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此学校立足于劳动基地,整合资源,积极挖掘劳动基地的教育资源。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为了保证学生主题探索有内容,有载体,有特色,有效果,必须开发“劳动基地”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我们设置了农作物种植区、花卉栽培区、果树栽种区三类实践区域。

1.开辟农作物种植区

“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是《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为了给学生亲近自然、探究自然提供广阔舞台,学校开辟了红领巾蔬菜园。这块实践区主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进行主题式探究活动,了解农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劳动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情怀。在红领巾蔬菜园里,依托学校有种植经验的老师和当地果农的指导下,种植了黄瓜、小西红柿、茄子、向日葵、丝瓜、青椒等,由三年级以上各班包干,班主任老师做导师,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管理。学生亲历植物从播种、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从中体验到了劳动以及与自然和生活接触的充实感,体会到了探究与知识成长的快乐。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还有教师,为更好指导和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或请教田间老农,或请教诸多经验的同事,或参阅资料,从中也感受到了别样的学习体验。

2.开辟花卉栽培区

花卉栽培区设在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里。花卉栽培区常见花卉有矮牵牛、含羞草、彩叶草、一串红、孔雀草等。这些花卉大多是学生在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里用种子培植出来的。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从劳动技术方式(如花卉的水培和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育种)、劳动设备(如自动浇水系统)等方面加以改进,增加了劳动基地的科技含金量。部分班级和老师利用了无土栽培中比较具有观赏性的水培技术培养观赏植物。这样,学生始终对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满腔热情,还不忘写下观察日记。

3.开辟果树栽培区

果树栽培区有红领巾柿子园、红领巾桃李园、红领巾百果园组成,里面有桃树、李树、梨树、橘子树、柿子树、枣树等多种树种,树种是学校从附近的温萧花圃中引进的。通过《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这些果树有了大概的了解。在实践中,孩子们的天性得到释放,交往能力得到加强,涌现了一批“小小园艺师”,给校园的果树挂上了名片,那一张张植物名片不正是学生能力的展现吗?

结合劳动基地资源,大队部还开展了“劳动基地解说员评比”等活动。在乐清市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暨劳动基地观摩会上,劳动基地解说员们生动的介绍,深受与会代表们的一致好评,乐清日报还以《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为题报道了我校劳动基地生机盎然景象的新闻,使劳动基地资源释放出更大的教育意义和能量。

二、劳动基地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利用

劳动基地丰富多彩的活动资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情境性”资源,指导教师围绕活动主题,灵活地利用劳动基地开展主题探索活动,使学生在这个开放的生态领地,发展实践能力。

1.利用劳动基地资源,生成实践主题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劳动基地“情境”里,开放的空间催生着各种问题的诞生,例如“这是什么蔬菜?”、“这种蔬菜有什么特点?”、“这是什么花?”等。学生反映,这么多的植物,要是有它们自己的“名片”就好了,只要一看名片,就知道植物的品种和特点,于是就生成了《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通过实地参观学校,联系学校附近的温萧花圃,请园艺师傅介绍,上网查找资料、观察、采访调查、制作校园植物名片、给校园植物名片挂牌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近校园植物,学到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2.利用劳动基地资源,开展活动研究

有空地的学校建个规模不等的学生劳动基地自是不难,难就难在教师课程意识的真正觉醒、基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依托基地资源开展实践研究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基地的综合育人效应的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实践性都决定着不能把学生规限在教室里,而是需要把活动延伸到农田里、沟渠边和大棚内,另外,活动时间可以在课堂40分钟内,也可以在大课间、晨会课、午间和放学时进行。于是科学老师带领学校科学社团学生在红领巾劳动实践实验室里搞着一个个实验,有一阵子,花卉无土栽培成了他们研究的主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通过上网浏览初步掌握无土栽培技术的概念,认识其优点,了解无土栽培的各种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无土栽培风信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利用劳动基地资源,展示成果活动

劳动基地资源丰富多样,一年四季果蔬飘香。学生们精心培植的小番茄、玩具南瓜、茄子、黄瓜等,都成学生的最爱。如何展示这些果实呢?美术老师别出心裁,结合劳动基地的蔬菜果实,设计了一堂《蔬果造型》成果展示活动课。学生通过观察,利用蔬果固有的色彩和造型,学习夸张装饰的方法,运用剪、切、拼接、雕刻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使学生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和快乐,在动手操作中提高造型的技能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看着学校劳动基地绽开美丽笑脸的向日葵,老师们又想到了利用丝网制作向日葵,设计了一堂《制作丝网向日葵》成果展示活动课,通过了解与丝网有关的知识,知道丝网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丝网花的制作技术,巩固扎、拼接等制作技巧,提高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总之,学校选取劳动基地为切入口,改革劳动学科教学内容,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劳动的思想,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劳动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社区劳动实践篇3

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学习科学发展观组织和人员基本情况:

(一)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人员基本情况:

全局现有在编干部职工28人,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人数为29人,有29名党员。其中县级干部6名,科级干部16名(借用人员1名),一般干部职工7名(编外2人、借用人员2名)。

(二)组织领导

在*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习实践活动。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职责来抓,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还建立了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

1.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提高全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但我们也应看到,还有部分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存在着浅尝辄止的现象,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还缺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一思想、推动工作,就是要提高全党全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2.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应对目前复杂局势的需要。去年以来,我们战胜了雨雪冰冻、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同时,我国也正面临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战。当前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尤其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国内也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地方存在不稳定因素,资源环境,就业等问题的压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步解决。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创新,重视节能环保,努力关注民生,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党的先进性的高低和执政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党是否能够很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上。也就是说,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好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就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因而,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决目前劳动保障工作中某些发展思路不清、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解决有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不强、党风不正、、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消除制约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党引领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作用和政治保障作用,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得到切实的提高和发展。

4.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林芝地区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富民强地、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林芝地区自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地委、行署团结带领全地区各族人民深入实施“科学发展、富民强地”战略,坚持好字优先、好为基础,努力提高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初步奠定了科学发展的新基础,开始形成了科学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完善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林芝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整体竞争实力还不够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居民收入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人居环境等方面仍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很突出,不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大大制约林芝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还没有完全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我们在推进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方法措施、形成的一些体制机制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方面。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查找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特别是近年以来,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我地区劳动保障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就业局势基本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全面完善、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得到了解决,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劳动保障部门在社会上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逐步提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和期待不断提高,而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抓紧解决。

1.就业工作。

(1)就业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困难群体和大学生就业仍比较困难;

(2)就业再就业基础工作不扎实;

(3)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的执行力度不够;

(4)农民和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2.社会保险工作

(1)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

(2)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急待加强。

3.劳动关系工作

(1)劳动关系不规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存在,劳动争议纠纷和劳动保障时有发生;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不建全;

(3)劳动监察执法机构不建全。

4.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知识储备不足、工作视野不宽、科学发展的思维层次不高、创新意识不强、作风不够扎实、发挥职能作用不十分突出、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改进和提高。

四、办法和措施

要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认清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挑战,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在构建有利于劳动保障工作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上取得新进展,努力在劳动保障部门作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从而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结合我局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思想上要做到“五个必须”,即:1、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2、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运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3、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突出实践这一特色;4、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围绕惠及民生这一目的;5、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强化创新体制机制这一保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法上必须做到“五注重五提高”,即:1、注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2、注重发展第一要务,提高破解难题的创新能力;3、注重转变职能和作风,提高机关部门的服务能力;4、注重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5、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打造平安林芝、小康林芝、和谐林芝。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措施上深入开展“三学三树三落实”活动。

1、加强学理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落实“三促进一保持”的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统筹兼顾和以人为本科学内涵的理解,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

社区劳动实践篇4

今年3月至9月,按照中央的部署,我省先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为在全国全面开展这项活动创造和积累了宝贵经验。省委把无锡市作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试点城市,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区同步启动试点工作,这是市委对我区的信任和重托,是我区在新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加快推动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区委于12月4日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对开展学习践活动进行了深入动员和部署安排,会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研究制订了实施方案。今天,我们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我局是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顾中明同志的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联系点,今天顾区长在百忙中亲临指导,区委指导检查组组长陈协清同志也到会指导工作。等会儿,顾区长和陈协清组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好我局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试点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我们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科学回答了关于发展的四个问题:一是发展如何定位的问题。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摆在第一要务的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发展为了什么问题。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发展依靠什么的问题。发展依靠人民,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创业、创新、创造的伟大实践,推动发展,使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上。四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增强自觉性、坚定性,又要增强实践性、有效性。

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被誉为民生的三大支柱。劳动保障工作所涉及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每一项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息息相关,都是涉及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无论是推动发展,还是共享发展成果,许多方面要通过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这些途径来实现。因此,劳动保障部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能够使我们进一步认清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措施,推进工作落实,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近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区劳动保障系统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建立完善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关注并推进解决就业培训、社保扩面、维权稳定等重大民生问题,加快劳动保障基础建设,努力提高劳动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实现新的突破,劳动保障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离区委、区政府要求和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存在许多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一些影响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有待我们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更加注重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基础建设,努力实现我区劳动保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

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挑战与机遇并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将促进我们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工作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促进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在新的形势下,劳动保障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市场主体多元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的条件,无论是促进就业还是参保扩面,特别是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稳定方面,我局的广大干部都面临着一场能力的考验。

这些年来,在区委的领导下,我们在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的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是明显的,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任事的好同志。但也要看到,有一些同志的事业心、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扎实,工作不落实,服务理念和创新能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我局干部的思想还有待进一步解放,视野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的热情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劲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始终保持我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旺盛活力,就必须不断提高全局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破解难题的能力。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取得成效,向区委、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

根据区委的要求,我局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要求、方法步骤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局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

第一,牢牢把握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高举一面旗帜、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一个总要求、明确三个着力点。高举一面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突出一个主题,就是“构筑*科学发展新优势,攀登基本现代化新高峰”;围绕一个总要求,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明确四个着力点,就是着力转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劳动保障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劳动保障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能力。

第二、努力实现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以局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要努力取得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思想认识要有新提高。要通过解决好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劳动保障工作发展思路还不开阔,工作中的亮点不多的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逐步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二是解决难题要有新突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理清工作思路,找准突破口,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瓶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力争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大学生和困难群众就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等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三是体制机制建设要有新进展。要在进一步把握规律和增强工作预见性、系统性基础上,研究制定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以及“网络化、网格化”维权工作体制等劳动保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政策、制度和规划,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劳动保障工作体制机制。四是工作作风要有新转变。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检验我们的思想、工作和作风,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结合起来,使劳动保障部门党风政风行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五是工作能力要有新提高。要使党员、干部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能力,抓全局、谋长远、议大事的能力切实得到提高,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升,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三,始终坚持试点工作的主要原则。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政策性、实践性都很强。在试点工作中,要把握好四条原则:一是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劳动保障部门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思想观念、发展理念、领导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因此,这次活动重在查找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实现自我提高。二是坚持突出实践特色的原则。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一系列战略举措结合起来,与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劳动保障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与推动劳动保障工作、促进劳动保障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解决劳动保障部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实践特色贯穿活动全过程。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谋划启动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真正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落实到每一项政策措施上来,贯彻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三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活动要注重发扬民主,吸收职工群众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接受劳动保障服务对象的监督。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四是坚持解放思想的原则。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解决劳动保障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见实效。

第四、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学习,贵在实践。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强调学习与实践并重,既强调用学习来改造主观世界,又强调用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这就要求大家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要重点对十七大报告、中央的《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市、区有关文件讲话精神进行研读,切实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要求上来;另一方面,要把着力解决劳动保障领域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贯穿整个活动始终,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二是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这次活动既要解决好当前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又要建立健全长效解决机制,力争做到当前工作稳妥推进、扎实开展,长远问题统筹协调、科学规划,使二者相互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三是正确认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宏观,就是要紧紧围绕区劳动保障整体工作,抓住事关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破解。微观,就是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都要精心谋划,周密安排,紧扣劳动保障中心任务。四是正确认识做好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关系。对《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工作步骤和环节,要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好、落实好,将规定动作做到位。同时,要敢于创新,依靠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创出特色,创出经验。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精心谋划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载体,使活动既不流于形式,又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做到规定动作稳步实施,自选动作创出特色。

处理好这“四个关系”,就要做到坚持“四个贯穿始终”和“两个结合”。即坚持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动始终,把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贯穿活动始终,把促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贯穿活动始终把改进劳动障系统工作作风贯穿活动始终,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与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将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充分运用到这次活动中去,用为民、务实、清廉的风气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

三、抓住关键环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委要求,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3个环节,加上活动开始前的准备环节和结束时的总结测评环节,共11个环节。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前,各支部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开展调研,制定既能充分体现中央精神又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报局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党支部要按照区委的总体要求和局总支的统一安排,确保每个党员都参加,自觉接受教育。在做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三个阶段的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有力有序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

第一,深入学习调研,在思想解放中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检验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关键就要看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是否下了真功夫、取得了新成效。学习调研阶段重点要抓住学习培训、深入调研、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三个环节。一要搞好学习培训,在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思想方法上下功夫。通过集体学习、集中培训、分批轮训、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系统深入地学习中央规定的读本和中央领导重要讲话,并与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区委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区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二要深入调查研究,在总结经验教训、增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党员领导干部要围绕目前经济形势变化将如何影响明年就业形势的问题,分组带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探讨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的办法措施,努力写出有内容、有见解、有对策的高质量调研报告,并采取适当形式交流成果。三要围绕解放思想,在确立科学发展理念、形成科学发展共识上下功夫。在全局上下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劳动保障工作还少什么”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着力消除广大党员干部在科学发展上的模糊认识,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事关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

第二,深刻分析检查,切实找准突出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分析检查阶段要着重抓好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三个环节。一是开好一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查找个人和班子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会前,领导班子成员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撰写发言材料,做好充分准备。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深入剖析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根源,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凝聚科学发展的共识。各党支部要认真开好一次组织生活会,深入剖析,明确方向。二是形成一个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和分析这两部分内容,要客观分析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主客观原因,明确今后科学发展的思路,提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三是组织好一次群众评议。注意吸收熟悉情况、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同志参加,参评人员不仅要有本单位的党员群众,还应有一定的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代表。要着重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实不实等进行评议。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要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认真整改落实,努力建设群众满意工程。整改落实阶段要着重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三个环节。一要在分析检查报告的基础上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把分析检查报告的努力方向具体化,按照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门别类地提出整改落实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和时限要求。同时要向党员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要集中解决几个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突出重点,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要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防止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三要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要重视体制机制创新,系统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废、改、立工作,着重建立健全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规定和体制机制,切实取得一批推动科学发展的制度成果。

学习活动结束时,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地评价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开展满意度测评,主要测评对解决本单位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和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的满意度。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以务实高效的作风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习实践活动,是全局党员干部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全局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突出主题,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贯穿始终,把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建立领导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区委要求,局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负总责,王伟民、张文益、郭建东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五个党支部支部书记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郭建东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期间,每位正、副组长都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分工,确定1个支部作为联系点。负责联系的领导同志要深系点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具体指导工作,参加联系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审阅联系支部的实施方案、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方案。全体党员干部都要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我局离退休党员干部,原则上视身体情况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参加活动。

2、加强指导检查,抓好每个环节落实。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及时了解掌握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注意总结和推广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加强对各支部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检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工作的落实。

社区劳动实践篇5

(1)今天的美学界通行的美本质观,仍然是五十年代李泽厚的美在社会实践说。大学里通用的美学教材,南方高校以刘叔成、夏之放等编著的为主,北方高校以杨辛、甘霖编著的为主,这些八十年代编写、出版的美学原理教材,不过是李泽厚学说的改造和丰富,作为其理论支点的美本质观,仍是“美在实践”、“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平心而论,这个观点在言必称马克思的当时环境中出现,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具有理论深化的意义,是运用马克思言论能够较为圆通地解释较多审美现象的美学定义。然而,作为作者、编者自称的“马克思主义美本质观”,它是名不副实、似是而非的,从审美实践来看,它更是牵强附会的、漏洞百出的。时至今日,如果对它的理论失误毫无所知,不加分辨地传播授受,不仅对不起今天这个学术问题可以自由探讨的时代,而且会误人子弟、贻害后学。因此,对这个美学定义的理论疏漏进行一次公开的彻底的检讨,实在已是刻不容缓。

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关键必须搞清楚“人的本质”是什么。应当指出,“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一样,是个既简单又复杂、几千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以“人的本质”这样一个涵义不确定的概念来界定美本质,只能使美本质的定义更加扑朔迷离。

认识一事物的本质,应当把它放在与它事物的联系中。联系就是既对立又统一。认识“人性”、“人的本质”,应当把它置于与其它动物的对立和统一中加以考察。人与动物的统一是人的基本属性,人与动物的对立即人的特殊属性。www.133229.Com“人性”、“人的本质”应当是人的基本属性与人的特性、人的生物属性与人的非生物属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而马克思则是在人的特性、人的非动物属性的意义上使用“人性”、“人的本质”概念的。如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废除私有制就是彻底解放人的全部感官和特性。不过要达到这种解放,就要靠这些感官和特性在主体和对象两方面都已变成人性的。”他先举眼睛为例说明对象必须具有人性:“眼睛已变成人性的眼睛,正因为它的对象已变成一种社会性的人性的对象,一种由人造成和为人服务的对象。”接着举耳朵为例说明它必须具有人性:“正如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就不是它的对象。”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人类才具有,动物界是不存在“社会关系”的。恩格斯也是这样。在《反杜林论》中,他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等等。正如朱光潜先生所分析指出的那样:“所谓‘人性的’,……也就是非动物性的。”

(2)建国以后,理论界无论从“社会性”、还是从“意识性”、抑或是从“劳动”、“实践”方面解释“人性”或“人的本质”,都是把“人性”、“人的本质”当作人的特性、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来对待的。应当说,这是对“人性”、“人的本质”理解的一个严重失误。其严重的后果,是造成了建国几十年来对人的起码的生存欲求(即生物欲求)的粗暴践踏(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这种欲求是非人性的)。而以“人的特性”界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成了“人的特性的对象化”,由此来解释一切美学现象,其荒谬性不言而喻。

那么,马克思理解的“人的特性”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讲过人的特性是“自觉自由的活动”、是“劳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国理论界也分别从“意识性”、“劳动实践性”、“社会性”三方面使用“人性”或“人的本质”一语,这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很有必要作一番澄清。

以“意识”、“理性”作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一个传统观念。受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影响,马克思早期也曾将人的特性理解为“理性”和“自由”。

(3)大约从1844年开始,他的这一思想逐步发生转变。这一转变的标志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开始形成。用唯物史观来看人的特性,他发觉原来的观点太肤浅了。从“意识”的内容、本质来看,“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4)从意识的发生史乃至人类的发生史来看,“人使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不是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必备的生活资料”。

(5)可见,人的“意识”是由人类的特殊谋生活动——“劳动”或者说“实践”决定的,“劳动”或者说“实践”是比“意识”更为根本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还有一些言论可作参考。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6)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中指出:“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劳动。”

(7)以“劳动”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后,“意识”还是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呢?仍然是的,虽然不是根本区别。《手稿》指出:“劳动”的特征就是“有意识”:“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就在于物种生活活动方式,而人的物种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也曾说过:“历史和自然史的不同,仅仅在于前者是有自我意识的机体的发展过程。”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他指出:劳动使猿的脑髓变成人的脑髓,产生了具有意识机能的人脑。

(8)可见,意识是由劳动派生的人与动物的另一区别,但不是根本区别。那么,“社会性”呢?它也是由劳动派生的人与动物区别的另一表现形态。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劳动有一个特点,即必须在一定的群体协作关系中才能进行。人类的这种群体协作关系,就是“社会关系”,人因而具有了“社会性”,成了“社会动物”:“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够作到——就象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9)“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

(10)由于人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从事劳动生产,所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1)可见,社会关系实即劳动关系,是由劳动决定的人与动物的另一区别。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照马克思的本意,劳动、意识、社会关系虽然都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但三者的关系并不是并立的,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社会关系则是在这一根本区别之上产生的分枝性区别。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常常在并立的意义上使用劳动、意识、社会关系来说明人的特性,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一种误解。实践派美学将人的本质(即人的特性)理解为劳动、实践,这是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但是实践派美学在这里面临两个致命的问题,第一,它所信奉的马克思的这一人的特性观能否成立?是否正确?第二,以劳动、实践作为美的本质,是否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是否符合审美实践?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劳动”是什么?马克思给它的定义是,它是人的特殊的谋生活动方式,即“有意识的”、“自觉自由的”“生活活动”方式。同时马克思又说,“人使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不是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必备的生活资料”,是“劳动”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并创造了人脑的“意识”机能(恩格斯),产生了以社会劳动生活为反映内容的“意识”形态。于是,同意循环的逻辑矛盾产生了:一方面说“劳动”决定、创造了“意识”,另一方面又说“劳动”是“有意识的”谋生活动,请问,在具有“意识”机能的人脑产生以前,哪来“有意识的”谋生活动——“劳动”?如果保持“劳动”的现有语义不变,那么,正确的逻辑推断应是先有“意识”后有“有意识的”物质谋生活动“劳动”;不是“劳动”创造了人,面是类人猿的长期的无意识的物质谋生活动产生了具有“意识”机能的“人脑”,其后再产生了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谋生活动——“劳动”:于是,“人使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恰恰在于“他们有思想”,而不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必备的生活资料”——“劳动”。马克思以“意识”为起点走到了决定“意识”的“劳动”,他自以为前进了一大步,殊不知他所界说的“劳动”又是以“有意识”为前提、由“意识”决定的,他实际上仍在原地踏步。就是说,按照正常的逻辑去理解马克思的人的特性论,我们得到的答案仍然是,“意识”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劳动”仅仅是由“意识”决定的人与动物的另一区别。

(12)马克思说的“社会关系”也存在同样的漏洞。人们通常把“社会关系”理解为群体合作关系,这与马克思的意思不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社会关系”只相对于人才存在,“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动物的群体合作关系叫“畜群”关系,只有人的群体合作关系才叫“社会关系”。一方面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方面又说“社会关系”是“人的合作关系”,这就陷入了同义反复,人是什么实际上没说清楚。事实上,马克思说的“社会关系”从另一角度看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即“有意识的”谋生活动的主体相互结成的合作关系,他仍是以活动主体是否具有“意识”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

马克思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逻辑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将人脑机能的“意识”与作为意识形态的“意识”混为一体了。其实,作为“意识形态”的“意识”,必须有反映内容,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社会)存在”(其实也不尽然,如意识对内在本能欲望的反映),是由劳动生活构成、决定的,而作为人脑机能的“意识”,则无须反映内容,只是指人脑具有的生理心理功能,它决不是由劳动构成的。作为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意识”,只能是意识机能,而不是意识形态。婴幼儿刚出生时没有意识形态,但有意识机能,你不能否认他是人。把意识形态与意识机能混淆起来,从意识形态由劳动构成其本质、内容,断定劳动比意识是更为根本、深沉的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导致劳动——人的本质论的思想误区之一。

关于第二个问题,早就有学者指出,将劳动、实践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当作美的本质,是不符合马克思本意的。比如黄海澄在1986年出版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及类似的说法,的确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出现过,然而他不是在给美下定义时使用这些语言的。如果我们机械地照搬过来给美下定义,就显得不够全面、不够准确,看起来似乎是尊重马克思,而实际上是歪曲了马克思的意思。”

(13)实践论美学号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依据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八十年代以来,这部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经济学手稿似乎变成了美学手稿,各派美学家纷纷据此去重新说明美本质,他们或以此修正自己原来的观点,如朱光潜、蒋孔阳(14),或以此充实自己原有观点的论据,如蔡仪、李泽厚。

(15)现行实践美学观的美学教科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连篇累牍地形成的。尽管解释各异,他们的思路几乎不外是:《手稿》说过“劳动创造美”,所以美的本质是劳动;《手稿》指出“劳动”即“有意识的生活活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所以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显然,这里在装糊涂,它置换了原来命题中的概念,“劳动”和“美”这两个不周延的概念摇身一变成了周延的概念,原来主词和宾词不可逆的判断变成了可逆判断。好象拔高了马克思,其实歪曲了马克思;好象理直气壮,其实强词夺理。众所周知,《手稿》是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所造成的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严重脱节的不平等现象时论及“劳动创造美”的。马克思指出:“劳动固然为富人生产出奇妙的作品,却替劳动者生产出穷困。劳动生产出宫殿,替劳动者生产出茅棚。劳动生产出(刘丕坤译本作”创造了“)美,替劳动者却生产出丑陋。劳动者用机器来代替劳动,却把一部分劳动者抛回到野蛮方式的劳动,把剩下的一部分劳动者变成机器。劳动生产出聪明才智,替劳动者却生产出愚蠢和白痴。”

(16)显而易见,在“劳动创造了美”这个命题中,宾词“美”指为富人生产的财富之美,属不周延概念,并非指所有劳动产品都是美的,更不是指大千世界一切的美。同样,主词“劳动”也只是指部分的劳动——“异化劳动”,而不是指所有的劳动:并且,在“异化劳动”中,只有为“富人”生产“宫殿”之类“奇妙作品”的那部分“异化劳动”才创造“美”,而为“劳动者”自身生产“茅棚”之类的那部分劳动就只能产生遮风避雨、安身立命的使用价值。就是说,“劳动”也属于不周延概念。因此,由此得出“美的本质”是“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推论,与马克思的原意相去甚远。

用审美实践去衡量“美的本质”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劳动实践”这一观点,其缺陷就更加明显。如上所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因此“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即“劳动的对象化”。姑且不说“劳动”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本身巳包含物化、对象化的意思,说“劳动的对象化”等于说“对象化”的“对象化”,逻辑上经不住推敲。即便假定这个命题逻辑上没问题,则“劳动对象化”即劳动的物化、产品化,我们能说劳动产品都是美的吗?当然不能。作为劳动产品,它必须具备的本质、特征和使命是效用(或者说使用价值)而非美,劳动可以在创造了效用的同时创造美,但美并不构成劳动必须承担的使命和必须具备的特征。这本来是个常识。如果将“人的本质”理解为“意识”、“社会关系”,以这种“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来界定美则更显得以偏概全。众所周知,不只“意识”、“社会关系”的“对象化”可能是美,本能、情感的对象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象化也可能是美:同时,并非所有“意识”、“社会关系”的“对象化”都是美的,只有善的道德意识、善的社会关系的对象化才是美的,正如“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有待说明什么样的“人的本质”是美的一样。对此,早有学人指出:“‘对象化’的说法没有规定究竟是人的什么样的本质或本质力量对象化了才是美的。事实上,并不是一切人的、也不是人的一切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都是美的,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人的本质也就不可能是统一的。岳飞与秦桧……之流在本质上怎能相提并论?”

(17)正因为不能相提并论,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十分牵强附会的解释:“人的本质力量……是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历史前进的求真、向善的积极力量……一切反动分子的腐朽、没落的行为,都是与历史发展的潮流相违背的,不能算是人的本质力量,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反动。”

(18)所以,岳飞之类的道德上的好人是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秦桧之类道德上的坏人是不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于是,现实成了理论的奴婢,为使理论能自圆其说,人成了非人。这实在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自说自话。

也许实践美学论者意识到说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存在着明显的以偏概全,于是他们从马克思《手稿》中挑出“人的本质力量”一语,以此涵盖“人的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全部本质力量和功能”

(19)再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解释一切审美现象。这种做法,可谓用心良苦,然而经不住推敲。首先,毋庸置疑,“人的本质力量”的涵义应是“人的本质”内涵的逻辑延伸,二者可能外延有所不同,但主要意义当是统一的,不可能“人的本质”指“劳动”、“意识”、“社会关系”等人的非生物属性,“人的本质力量”则指“人的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全部本质力量和功能”,即人的生物属性和非生物属性的总和。其次,《手稿》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刚开始形成过程中的产物,唯物史观占主导地位,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性论还有残存,“人的本质力量”用语就是一个显证。在《手稿》中,“人的本质力量”用语意义模糊不定,有时确指“人的肉体与精神”两方面的力量,但这恰恰是马克思后来所扬弃的思想,不代表马克思成熟以后的看法。再者,如上所述,并非所有“人的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力量”的“对象化”都是美的。

在实践派美学的美本质定义中,“对象化”概念也存在问题。马克思使用的“对象化”一语本来自黑格尔,主指精神外化为物质的物化活动。黑格尔是在“理念”的“异化”运动中考察“理念”形态的。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产生以前,“理念”就存在了。这时,“理念”尚处在纯抽象阶段,是片面、不真实的。由于“理念”内在的矛盾作用,抽象的“理念”通过自我否定“异化”为“自然”,“自然”是“理念”发展的纯物质阶段,也是片面、不真实的。于是又通过内在矛盾作用,“自然”“异化”为“绝对理念”。到了这一阶段,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达到辩证统一,“理念”也就不再发展了。抽象理念异化为自然即精神变物质的过程,黑格尔有时又叫做“外化”、“对象化”。可见,“对象化”是理念“异化”运动的特种形式。在《手稿》中,马克思讲“对象化”,主要就指这层意思。表面上,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是“人的物种生活(即有意识的生活活动、劳动)的对象化”,事实上,由于“人的物种生活”是以具有“意识”机能的大脑为存在前提的,所以,马克思说的“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实指“人的意识的对象化”。毫无疑问,物质性活动,是对象化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特点。即便按照字面意义,“对象化”也具有“物化”的意思。如果保持这个意义不变,那么符合“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美只能是一部分具有审美价值的劳动产品:如果要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来解释一切的美,包括移情、直觉外射、人格象征的美(主要指自然美),就必须作出说明:这种可以局限在主体直觉、情感、想象范围内的“对象化”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对象化”,而是自己对这个词的重新活用。

社区劳动实践篇6

一、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并不一定要到大工厂、大农场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中学生而言,生活中的小事也是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家庭劳动联系卡,记录家务劳动情况,如自己收拾床铺,打扫屋子,洗换衣服,为家庭买菜、购粮,做简单的饭菜。这些劳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自己的生活,而且还美化了他们的心灵。

二、通过劳动技术课程,激发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

通过劳动技术课可以使学生转变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让他们掌握了一些劳动、生活的本领,同时也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劳动教育还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如在学习“手工劳动制作”这节课时,有几个学生为完成一盏台灯的手工制作,不仅调查了周围几家商店以求式样精美,而且还咨询了物理老师怎样才可以节能。这个台灯的制作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其他的如:中英文打字、电子计算机和家用电器维修技术课等,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之美。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学到了不少生产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合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因素、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在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可行性和有效性,要根据当地优势合理开展活动。同时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进行小组分工时要合理搭配。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如:

1.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个活动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我们当地的优势主要有:走访老红军、重走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老山界路线等。通过这些活动,使每个学生亲身感受到敌人的残忍和红军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点燃他们的爱国热情。

2.以考察国情社情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种形式较容易组织,既可以学校集体组织,对特殊地区、特殊行业进行重点考察,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要求学生有专题地进行广泛的国情社情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如:组织学生到山风景区调查、调查自己家乡的变迁、调查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等。学生调查的过程中既要与游客、当地老百姓交流,又要走访相关管理部门。这样,既培养了社交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以参加志愿者活动和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种活动有学校和政府共同组织的,也有学生自发或学生社团与附近社区共同开展的,内容多种多样。如:组织学生参加街道卫生维护组、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这些活动让他们遇事有主人翁的态度,又树立起爱心和同情心,很好地将学生的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4.带有勤工俭学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到乡村去帮农活动、变废为宝活动等,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艰辛、生活的来之不易,让他们养成能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的品德。

社区劳动实践篇7

一、新课程条件下的劳动技术课有被削弱的趋势

1.劳动技术教育被研究型学习等新型课程所代替

新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性课程。大多数的学校和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选择了具有时代色彩的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几乎没有学校开设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即使开设了学生也不愿意选择。劳动技术课也就形同虚设。

2.劳动实践基地已经被占用和荒废

在80年代—90年代建立起来的劳动课实践基地,由于现在劳动课不能正常开设,大多数原来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被改做他用,只有少数被转为综合实践基地,如学校农场,校办小工厂等劳动教育基地,大多数已经转卖或被社会占用,劳动课的开设失去了条件和可能性。现在许多学校因没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而不能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要求。

3.新型的综合实践基地缺乏劳动教师教育的条件

现在新建设的综合实践基地是按照新的研究型学习的要求建设的,许多综合实践基地不适应劳动技术课教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新的设施,没有与劳动技术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很好对接,综合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主要是对现有的自然资源的参观、绘画、摄影等,没有以劳动为内容的实践内容,达不到劳动实践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反而被削弱和冷落,导致了中小学劳动技能的下降和劳动观念的薄弱。据对学生劳动技能情况的调查,现在60%以上城区的中学生分不清庄稼的类型;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和叠衣服;有的学生连烧开水都不会,更不用说一般的劳动技能了。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得到劳动锻炼,不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不爱惜粮食,浪费饭菜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家里,许多学生不愿意帮助家长做家务,在学校不愿意做值日,劳动观念的淡薄等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下降。劳动技术课的冷落和停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非常明显。

二、新课程条件下劳动技术应该加强

1.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要加强规划

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更加淡薄,许多学生不知道劳动的作用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浪费粮食和食品的现象十分普遍。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不单是培养劳动技能,更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增强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城区的中学生,一直生活在城区,很少有机会接触劳动,加强劳动技术课教育是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能因为新课程的开设去代替劳动技术教育。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是不可替代的新课程的重要内容。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就要加强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规划,真正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的重要内容,从实际出发安排好劳动技术教育。在开设好与新课程配套的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要明确规定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时间和内容。

2.综合利用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过程中,学校要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在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中要有劳动教育的场地和设施。充分利用原有的劳动教育基地和综合实践基地的设施,通过增加部分相关设备、设施,在保证综合实践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保证中小学生在综合实践基地很好地完成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要不断完善劳动技术教育条件,达到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社区劳动实践篇8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模拟实验室;实践基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新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为己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1]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近年来,一些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仍然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社会需求,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起步较晚,2005年,广西财经学院财政系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目前广西地区唯一的开设此专业的本科院校。自专业开设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探讨和研究。

一、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

广西财经学院是从原来的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新的本科院校,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现有财政实验室、税收实验室,还有一些会计、证券操作模拟等eRp实验室,在实践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广西财经学院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外实践让学生自己到相关单位实习,或者是参观观摩相关部门的工作过程或流程,校内实践一般是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自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设立起,我们就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本院实践教学的优势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以期在社会保障业务实践操作方面建立自己的专业优势。

按照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校4年需要修满16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2学分,实践课程28学分。其中实践课程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5个学分,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23个学分,除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外,各专业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开设哪些实践实习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业务实习、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社会调查。这些课程有的是校内实践课程,有的需要学生到校外相关单位和部门去实习,但大部分是校内实践课程,需要学生在校内进行。

与其它高校相比,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高,实践课程门类较多,基本围绕着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及学生就业需求来进行,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践相结合,实践课程体系初步建成。

二、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1.偏重理论课程,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赋予实践课程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很难一下子改变。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仍将重心放在理论的传授上,忽视了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虽然学校也一再强调实践性教学,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学校对于课酬的设计也明显地偏向理论课程,从事实践教学的课酬偏低,实践课程的报酬只有理论课程的80%,使得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师缺乏积极性,很难把实践课程提高到理论课程一样的高度来对待。

2.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缺乏系统规划和研究。自2005年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对实践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由于本专业的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所以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基本的依据,随意性较大,往往是借鉴区外其他高校实践课程设置的经验,或者是觉得哪门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就业或者便于开设就开哪门课程,造成了实践课程设置较混乱,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与规划。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各自为战,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差事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内容,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比较随意,使得各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

3.实践课程的教学条件滞后。近年来,广西财经学院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力度,增设了一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实践教学的条件逐渐改善,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没有太大改善,滞后于实际需求。学校对该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训软件的开发引进重视不够,以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模拟实验室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来。当然这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在国内其他高校没有先例,对于建立什么样的实验室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实际经验供借鉴和参考。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训软件建设更是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实训软件往往偏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缺乏专业特色。[4]

4.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水平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力量比较薄弱。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师多是最近引进的硕士研究生,教师整体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并且这些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就进入我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际部门的工作经历,自身操作能力不强。可以说,现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难以适应实践教学发展的需要。

5.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目前,广西财经学院已经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估等往往没有相应的制度作支撑,在管理方面较主观、随意[1],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5]。比如考核环节,实践课程一般重参与而不注重考核,往往是只要学生参与实践过程,按规定填写相关表格就可以通过,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性差,以学分为目的,能力未见提高,实习流于形式。

6.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已经建立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但是这些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少、种类单一、接收能力有限。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多是街道、社区居委会,因为街道、居委会工作任务繁杂,对学生接受度高而且接受能力强,但是学生普遍对这类实习基地不感兴趣,觉得社区的工作比较繁琐并且对本专业没有太大的实践价值,他们一般对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比较感兴趣,但是学校目前还没有与这些部门建立稳定的关系,并且这些部门的工作涉及到民生问题,很难让大批学生直接到这些部门去实践。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实习基地建设没有取得实质的进展,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加强实践课程建设的建议

1.建立具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两层意思,内容涉及到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安全与劳动卫生等众多领域,如果每个方向都开设一些课程,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培养模式,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专业没有特色。因此,必须根据院校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一两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根据此方向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

根据广西财经学院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的发展应该突出两个重点: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这两个方向的社会认同度高,社会需求也比较直接。社会保险作为一个特色方向,主要是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应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的专业人才。这一方向可以开设社会保险职位模拟实习实训课程,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6]员工福利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考虑到毕业生大多进入企业从事微观的行政人事工作,加强这一方向的培训便于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可以开设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加强这一领域的锻炼。

2.建立模拟实验室。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操作的全过程。首先,要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模拟实验室,通过引进相关教学软件,模拟和实验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费用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操作,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实际操作。其次,建立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进行劳动力计划、招聘、工资福利管理、劳动力培训、绩效考评等职位的工作。此外,建立劳动关系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争议[7]。

3.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实践教学基地可以直接接纳学生在相关机构实习,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8]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完成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为此,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保障局等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种类和数量,与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单位和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其列为实践教学基地,定期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前往实习和见习。

4.加强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建设。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我们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首先,加强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骨干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进入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或企业开展科研立项、管理咨询等活动,提高其业务能力。其次,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本专业学生的各种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授课教师,建设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9]此外,学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报酬,充分调动教师投入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完善实践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实践过程管理,使实践教学逐步成熟和完善。每学期由专业教研室确定实践课程的门类和开设实践课程的班级,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指导教师负责具体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单位或实验室的落实、实践过程的日常管理,指导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成绩考核阶段,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日常表现、实习报告质量等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实践教学结束后,进行实践评估和反馈,根据实践情况,结合学生的意见,由指导教师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方法、改进措施等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荣丽,陈淑君.分类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18-219.

[2]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科教纵横,2008,(11):232-233.

[3]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168-170.

[4]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科教纵横,2008,(11):232-233.

[5]李艳波,刘松先.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的主体性教学活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6):68.

[6]陈建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29):219-220.

[7]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J].科教文汇,2009,(7):17.

社区劳动实践篇9

作为个性化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足,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建立起完整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的。我们认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包括萌芽、确立、构建核心内容三个重要的阶段。

一、萌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理论

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克思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中的“劳动”理论的提出,可谓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

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而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劳动,另一类是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对象化劳动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占有和改造,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样就明确地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了。人在类本质的支配下,通过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我。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是类存在物,对象化劳动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的对象化劳动的终点,不是创造外部世界而是创造自己。但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人也将自己的本质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因此,人们可以在劳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劳动理论的提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成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萌芽。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是人改造自然的历史。马克思在这里看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为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理论

马克思在深入分析国民经济学之后,得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结论。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人通过劳动与自然发生关系。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改造世界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以劳动为基础付诸实际行动。后来,马克思进一步意识到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只是作为人类早期活动形式——劳动。因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实践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实践的基本观点,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就重点阐述了实践的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在这里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自在存在之物,是与人的实践没有任何联系的、孤立的直观对象:没有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没有看到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被旧唯物主义忽略了,但却被唯心主义大肆发挥。“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和片面的夸大,人成为无所不能的人。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诞生之前,所有哲学的共同缺点是没有真正理解实践。针对旧唯物主义,其学说具有直观陛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能动性;针对唯心主义不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其学说具有抽象性的缺点,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具有客观性。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就是主体的“能动的”“现实活动”、“感性活动”、“客观活动”。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实践又需要理论的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时,总是以一定的思维活动为前提,而思维活动又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区分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实践,也只能是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不能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

世界。从《提纲》来看,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变革是对传统哲学的总体性变革,用实践把主体与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克服唯心主义只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和旧唯物主义只从客观方面去理解的不足。实践从此成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和理论基础,同时也标志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三、构建核心内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物质生产”理论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对象世界的双向对象化活动,物质生产是人们为了能继续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对象世界活动的总称,而物质生产只是人类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实践的具体化。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时就明确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形成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对实践的最基本形式——物质生产作了系统的阐述,建构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物质生产理论。这既是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完善,也是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目的、理论旨趣和关键所在。

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人来谈人类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生存问题,也就是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果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就很难想像人们会有心情去做别的事情,就谈不上创造历史,更谈不上追求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明确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显然在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本条件的思想,已经超越了自己先前提出的作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而是现实生活中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和日常生活。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想存活下去。就要有保障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马克思认识到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这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同样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这就是说人类的第一个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人类的第二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用以满足相关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活动,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历史运动的动力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而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不再被认为是费尔巴哈眼中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的活动,而是人类改造现存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活动。

社区劳动实践篇10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合作式执法

行政执法方式在实践中是多种执法方式的有效融合。行政执法应用的手段主要涵盖了非正式的法律手段,例如提升强制执行、吊销执照等方式,其中也涵盖了一些建议与协商、教育与说服等方式手段,在行政执法中对于二者的主要应用的选择,就决定了其执法的风格,在实践中主要分为了威慑式以及合作式两种方式。其中合作执法就是本文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一、合作式执法的相关实施条件

合作式执法在实践中要具有良性的三方关系,在合作执法的实际实施与开展过程中,要对执法者的权限以及简短对象的手法能力进行综合考量,同时对于具有监督作用的第三方组织以及相关机构的作用也使其主要考量因素,例如,行业组织中的检查能力,工会等相关社会组织中的力量。其中执法中主要涉及的主体为国家、社会以及市场三个层次,其内在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会制约政府的实际执法方式的具体选择以及执法效果,这就是合作模式的执法,也可以称之为第三方的良性互动的合作式执法。

其中执法人员在实践中必须要具备较为充分的执法资源,合作模式的执法在实践中主要方式具有说服与教育、建议与帮助等相关手段,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与水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投入一定的时间与耐心。

执法者以及实际的监管对象在实践中在地理以及社会等因素具有较为密切的互动关系,如果执法者的工作区域相对较小,那么其与监管对象就较为熟悉,@是时候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说服教育,虽然在这个时候采取法律手段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会因为工作以及社会交往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因为执法者与监管对象之间的互动频率相对较高,其通过法律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就相对较小。

(一)执法重心的完善与调整,在实践中应用不同的方式与手段,全面强化预防、以及服务功能

在实践中其主要就是体现在其相关举报案件可以有效处理的基础之上,加强主动检查,利用各种法律知识宣传与辅导、劝说以及讲解以及相关违法纠正指导与轻微违法戒告等方式,在实践中要给企业一定指导以及帮助,要提升企业的守法能力;在实践中通过与企业的有效沟通与协调,将企业与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效融合,在通过与企业的有效沟通,形成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与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企业和作为利害关系人的劳动者共同商讨就法律执行讨论以及交换意见,这些措施可以让企业主动遵守法律。

(二)创新执法资源的有效配置体制,实施合作式执法提出了有效基础

劳动保障监察推行网格化管理,这种组织资源的整合,可以提升其整体管理效率,有利于监察对象关系的构建,网格化管理主要应用网格划分的方式,把其辖区划分各种网格,在其区域范围中配备基于区域范围内人口为主的相关劳动把保障监察人员,其本质就是构建基于区域内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组成的系统网络,较为强调的就是通过熟人社会中的人际网络以及社会交往的相关行为,实现区域内相关用人单位的实时监控。此种管理方式的本质就是劳动保障监察的预警预防网络的有效构建。

二、劳动保障监察领域不完善合作式执法的相关建议

(一)劳动保障监察在实践中要具有多种角色定位

在保障其全面实施劳动法律法规的基础前提之下,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主要作用就是调整现有的执法理念以及相关策略,执法者在实践中要适应各种角色定位。要及时调整动保障监察需要根据实际的状况及时调整其执法理念以及策略,执法人员要适当的妥协,要在实践中从“警察”身份转换到“合作伙伴”、“政治家”以及“顾问”等多个角色之中,进而凸显其内在职能。

(二)劳动保障监察要适当的提升其自身机构的建设

合作式执法方式的有效转变,对于机构的建设以及人员的配置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对此合作执法在实践中要提升对书面审查、日常巡视等预防手段的重视,提升对法律培训以及宣传咨询等服务的重视,对此,在实践中的机构建设过程中要基于其管辖属地为基础,加强对各种基层机构建设的重视。提升对人员配备、执法手段的优化,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数量以及综合素质能力。

(三)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要构建多方参与管理机制

在实践中要推行合作式的劳动保障以及监察执法方式,在实践中要整合各种劳动资源,构建多方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例如在实践中要充分的发挥社会监督的整体作用,通过对一些守法企业的奖励以及对于一些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社会曝光的方式,提升参与性;同时,要构建完善的劳动保障监察与相关工会等组织共同合作,在根本上推动其有效发展。

(四)劳动保障监察应强化现有的惩罚手段

在实践中合作式执法并不是削弱其执法力度,对此在实践中要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相关罚款额度相对过低,无法有效的威慑用人企业,让其接受检查与处理、改正其存在的各种违法行为方式进行完善,在工作开展中要赋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一些案件中的查封与扣押以及冻结用人单位的相关财产等基本权利,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其整体工作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汤洪源,黄昆.劳动保障监察应推行合作式执法模式[J].中国劳动,2010,1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