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3:50

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篇1

建筑工地因脚手架或支撑架坍塌造成安全事故的报道越来越多,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非常令人们心痛。推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对于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减少项目的安全成本显得至关重要。

脚手架或支撑架的坍塌早就被列入建筑安全的“五大伤害”之一,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的重要区域,而对于脚手架、支撑架这类危险性较大,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分项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已很完备,规定相当具体。发生事故的施工企业也都严格执行这些规定,现场的监理工程师也根据规定对施工单位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但仍然事故再发生,造成项目人员伤亡,额外财力支出,影响工程进度。

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是施工企业谋求发展的现实选择。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以精益求精的文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

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精细化管理的措施首先要有周密计划,周密计划需要精细和充分策划。项目策划是明确项目管理的方向,清晰各项管理目标并有效控制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同项目管理一样,安全管理的策划从项目准备阶段一直延伸到项目全过程,每一分部分项,每一道工序施工前都应仔细分析有何安全风险,需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应配备哪些安全防护用具和设施。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在编制时要设计出该方案实施的要求并预想到实施的内外部条件、环境是否会发生变化以及面临各种变化时可能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为例,脚手架工程的专项施工应当包括这样一些内容,钢管扣件等材料进场时怎样验收、验收内容、验收方式、面对可能的钢管市场混乱,对于经常钢管外径、壁厚尺寸、两端面切斜偏差时在使用中应当掌握的原则和方法,设计计算时按标准计算值调整立杆纵距、横距地调整系数设定,对工人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时必须交代的搭设和拆除两个不同阶段以及工程主体进度的分部分项、子分项、不同部位确保安全的技术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交底的时机、频率、方法、安全应急预案等

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篇2

【关键词】项目工程;优化;精细化管理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先进施工技术的创新、引进与应用,另一方面则要依靠良好的项目管理来实现,项目管理对于项目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确保项目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是提升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项目的完善、不断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

一、项目工程优化及精细化管理的含义与内容

优化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与精髓在于,其是对一种战略以及目标的分解、细化并落实,它是整个企业的战略规划都能得到具体落实,并发挥出其实际作用。其具体包括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以及量化考核几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指包括管理标准、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责任三个方面的具体实现,其为工程管理职能的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职能化以及责权利三个部分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项目工程优化及精细化管理对于项目工程的意义

1.首先,项目工程优化与精细化管理能够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与系统化,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内容的精细化处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确性与有效性,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从而有效的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推动工程项目管理的不断革新与全方位升级,并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确保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其次,项目工程管理优化与精细化对项目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企业改变传统经营管理观念,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管理理念的革新与升级。以往项目工程施工单位及企业在项目工程管理上往往采取十分粗放、随意的管理方式,对管理的精确性与管理效率的要求并不高,这也导致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松懈,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工程的质量。而项目工程优化与精细化管理的实行,要求项目工程施工单位及企业必须进行思想观念及管理理念上的改革,摒弃传统粗放式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不断对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项目工程优化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并且要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项目工程管理的效力与权威性,使项目管理得到有效的执行,以确保项目的质量。

3.最后,项目工程优化与精细化管理有利于项目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项目工程优化与精细化管理对项目工程的管理制度建设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管理制度方面,要想实现项目工程的优化与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对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制定相应的管理实施细则明确项目工程管理中的细节,同时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内部奖惩制度以保障管理的有效实施。管理制度的完善与精细化同时也要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要不断提高,以不断满足管理制度及方式的升级需要,这就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以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强化项目工程优化及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项目工程的优化与精细化管理要贯穿项目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从工程施工前到工程交付,整个过程中都应进行有效精细化管理,通过加强项目工程的优化与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项目工程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保证项目工程管理发挥良好的作用,进而确保项目工程施工的质量。

1.项目工程施工前期精细化管理

前期准备阶段对于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前期准备工作的完成水平与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影响着工程施工的效率,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必须要施行精细化管理。在工程施工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要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计划制定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对施工中每一个环节的施工细节、要点与环节间的衔接等,在施工计划中进行细致合理的设计与安排,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应做好结构的细化分析,全面剖析建设工程结构体系,并良好的协调成本投入、质量管控以及可靠安全建设目标,衡量客观环境条件,做好风险预警,进而实现建设工程计划的有效分解与全面执行。除此之外,还要依据业主需求,进行工程计划的有效分解,形成日计划、周进度、节点规划,进而合理实现工期目标,确保建设工程施工的全面开展。

2.项目工程实施阶段精细化管理

在项目工程实施阶段中,项目优化与精细化处理可以有效的控制项目工程实施中缺陷的出现,促进项目工程实施过程零缺陷目标的实现。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在项目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及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督,加强项目施工现场的巡查抽检等工作,加强对项目施工各环节规范性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项目工程施工阶段的宏观调控,从整体与细节两个角度共同入手,及时发现项目工程施工中的隐患与质量缺陷,并通过有效的分析与处理进行问题的及时有效排除,避免因缺陷发现不及时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导致停工返工。对于项目工程施工中的缺陷要采取零容忍态度进行管理,加强缺陷管控的力度,在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进而有效地保证管理的效力。对于施工现场的检查与工程中较复杂工序的核准,要进行精细化的梳理,对需要进行停工检查的施工部分进行合理的停工安排,以确保项目工程管理与质量监督的有序进行,在对缺陷实行有效控制的同时,保障工程施工进度不受到影响。

3.实施零事故安全管控与交付精细化管理

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现代项目工程建设的重点,安全生产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实现企业效益的重点所在。安全管理作为项目工程管理的重点工作,实现零事故管理一直是安全管理的目标,在项目工程施工中,在安全管理中施行精细化管理,将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细化,保证安全管理实施的精准性,对于安全隐患的筛查与事故管控工作也要充分细化,使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细节,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与科学性。同时对于项目工程所有企业员工也要进行充分的安全知识培训,充分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与事故防范预警能力,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且加强对施工操作过程中规范性的要求,确保施工操作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避免因操作不规范造成的事故发生。

在工程交付过程中也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对工程施工的验收要以零事故为验收标准,进行客观、准确、科学的项目评估,验收与评估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及操作规范进行,以确保验收及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对验收与评估中的每个细节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确保验收全过程的规范性,对验收与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整改,促进零事故交付验收的实现。

总之,在项目工程的管理中实行优化与精细化管理是提升项目工程管理水平,保证项目工程的管理效力,保障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现代项目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加强项目工程的优化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并对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不断地完善,使之拓展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可以有效的促进各行业的发展,对我国产业优化与经济体制的改革有着积极地影响。

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篇3

关键词:高校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

1.引言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当代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科研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对学校学科建设、综合实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高效、规范的科研管理是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科研实力稳步提升的重要保障。科研项目管理作为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中期评估、验收鉴定、成果产出到档案入卷的全过程管理。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各级各类项目的资助体量和资助经费的不断增加,高校传统的粗放型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确保项目的申报和完成质量。为了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益,保证科研计划的圆满完成,有必要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以解决目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重申报轻过程、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费管理不科学等问题。从精细化的视角完善项目管理机制,细化、优化管理流程,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项目管理工作中,这对提升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科研管理的高效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高校科研的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将精细化管理具体应用到科研项目管理中?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2.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2.1现行管理体系不完善。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各级各类地方政府及科技部门纷纷设立如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专项等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服务的各类项目。项目种类繁多,项目管理要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高校在科研项目管理上要按照不同的管理办法进行分类管理,不能一概而论,而应从粗放管理转向分类的精细管理。目前高校科研处是科研项目管理的主要执行部门,科研项目基本由科研处进行集中管理,但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均在院系完成,导致二级院系的管理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且科研处往往不能及时地了解科研人员的动态和项目的进展。另外,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涉及科研设备采购及管理、经费使用、国际交流、项目不定期审计等事宜,因科研处与财务、资产、审计、国际交流、监察等部门系统的沟通不及时和信息不通畅,导致项目执行中出现经费使用不规范、设备冗余、国际交流手续办理不通畅等问题。二级院系的管理职能未能有效履行、高校的各个管理部门之间未能形成良性的联动机制,是现行管理体系不完善的表现。

2.2有效的中期管理薄弱,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不够。目前部级重大重点项目数、国家基金项目数、SCi论文数、部级省部级奖项数等往往成为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项目申报数、立项数及项目产出的高质量论文数成为高校科研处的关注重点,很多高校都是“重申报、轻管理;重产出、轻过程”。在项目的过程管理中,科研处仅注重定期收集各类年度或中期检查报告、项目任务书等,却很少组织专家检查评估和审核纸质材料的真实性,使得项目的中期管理流于形式[1],直接导致的问题是项目的成果质量不高,项目结题率偏低。各高校制定的校内项目管理办法中,很少针对项目的监督管理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而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科研道德缺乏有力的监督。

2.3经费预算和执行不够规范。科研经费是高校科研项目正常执行、顺利完成并取得项目成果的重要保障。科研经费渠道众多,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管理要求不一样,但目前高校往往缺乏专门从事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人员,难以为科研项目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财务决算等全过程提供专业的管理和服务。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时,更多是凭经验,导致预算编制不精细,测算依据笼统,以至于到项目执行时,才发现有些预算设置不合理,又得申请调整预算,带来诸多不便。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虽然有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有预审,但经费报销更多由项目负责人审核,财务部门在报销时只是简单审查报销单据的合规性,一般不予核实经费支出与批复预算的匹配性,造成预算执行的不规范。

2.4科研管理队伍水平有待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是业务性、专业性、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求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素质和服务意识,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策敏感性、较强的科研活动组织协调能力、较高的团队协作意识、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创新性。目前由于高校现行的人才考核体系和职称评审制度的缺陷,各高校拥有管理学学位的项目管理人员很少,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3.高校科研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所谓精细化管理是指基于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运用标准化、程序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2]。精细化管理要求注重系统意识、规则意识和细节意识。推行精细化管理要靠规章制度,通过精细化管理方法,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信息化,实现全过程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程序化、标准化和信息化[3]。

早在“十一五”期间,精细化思想已逐步应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基金项目管理中,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效有序的运转提供重要的保障,这是促进高校科研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外因。“十二五”以来,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针对现在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提出“规范管理、改进服务”,要求按照科研活动规律,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项目全过程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改进管理方式,以适应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这对高校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提出内在要求。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各级各类项目的整合合并,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更有助于高水平成果的产生,有助于项目组科研实力的提升,有助于学校整体科研竞争力和重大项目争取能力的提升。

4.高校科研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举措

4.1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将传统的由科技处直接面对项目负责人的粗放型项目管理模式转向科技处-院系-项目负责人的三级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财务、资产、审计等多部门联动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对接。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体系下,制定符合校情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全过程实施系统管理,在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按照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及时有序地完成每个工作步骤,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目前各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和承接项目特点不尽相同,如师范类高校基础研究项目偏多,部队院校以军口项目为主,工科院校以应用类和横向项目居多。高校科研处应把握精细化管理的深刻内涵,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项目管理方案,形成为本校科研项目服务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4.2加强项目申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大部分项目主管部门都明确“十三五”期间的重点支持方向。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具备全局、系统意识,在全面了解各类项目的重点支持领域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高校自身的学科发展方向,整合优势资源,提前布局规划,做好申报准备。在项目申报阶段,应当认真解读国家政策,仔细理解项目申报指南,充分调动院系及项目申报人的申报积极性,并以精细化的思维关注申报形式、申报要求等细节,制定精细化的工作流程,联合财务人员配合项目负责人精细合理地编制财务预算,确保项目申报工作高效、有序地完成。对于限项上报的项目,校内要先形成规范化的初筛标准,以筛选出更有竞争力的项目申报书。

4.3强化项目中期和结题阶段的精细化管理。项目中期和结题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是项目能否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保障。为避免项目的中期管理流于形式,高校应组织专家检查评估,深入了解项目的研究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并对研究遇到困难的项目及时给予技术上、经费上的帮助;建立健全项目过程档案,督促项目负责人及时撰写能翔实记载项目研究工作全过程的科技报告;进一步增强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明确各方的监管责任,确保项目执行质量。

同时,高校应将精细化的思想充分应用到结题管理中,在确保结题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同时,加强专家验收环节,强化项目绩效考核,将项目的完成情况与项目负责人的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挂钩;规范项目结余经费的使用,确保其继续用于科学研究的直接支出;重视科研项目完成后的归档工作,将已结题项目分类分期存档,加强项目成果的后期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成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4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在优化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高校应升级现有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增加项目信息资源共享模块,实现项目信息和资源在校内管理部门之间的共享,以及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科研设备管理、国际交流等的无缝对接,实行网上申请、一键推送、在线审批的模式,真正形成为科研人员服务的集成化工作模式,大幅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新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中,要细化项目周期内的过程管理,即包括申请、立项、年度或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归档等全过程,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另外,在新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中,还应增加深入统计和大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对现有项目中人员、类别、职称分布等信息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为学校科技政策制定和领导层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5.结语

科研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是高校科研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员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应坚持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进行探索尝试,通过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实践,以点带面,实现对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的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促进高校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文津.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6(14):148-149.

[2]刘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探索[J].中国科学基金,2011(6):337-338.

[3]张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精细化管理的若干做法与体会[J].中国科学基金,2012(1):52-54.

[4]岳峰.高校科研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高校科技,2015(08):23-25.

[5]文玉琼.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18-19.

[6]岳峰,汪俊,解挺,徐进章.合肥工业大学科学基金精细化管理的实践[J].中国科学基金,2014,28(3):236-240.

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逐渐的加强,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在的建筑行业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以此来提高自己在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自我的超越。现在的行业间的竞争不仅是每个企业独特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细节上的竞争,细节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专业水平以及企业内在素质的整体表现。现在建筑行业竞争十分的激烈,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要不断的追求精细化管理。

一、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概念

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注重的是精细化,在管理的和过程中关键注重的就是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这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企业文化,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它追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是按照组织的规则开展的,它的所有活动都是必须遵守企业的科学规范,不可以僭越组织的规则,所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也具有严格的规则性。精细化管理的开始都是从一个组织的基础开始的,是逐渐提升的,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使企业的资源可以得到最优的配制利用,维护企业的综合利益。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组织的自上而下的不断变革而实现的。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的注重细节、立足专业以及科学量化三个原则的基础上一共具有四个特征,它们分别是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以及信息化。

(一)专业化特征

现在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水平的追求也是越来越高,专业化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前提。专业化可以很好的使企业的有限资源得到最大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严格要求专业化是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必然性的。首先一个企业的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最高的利润,现在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分工更加的专业化,企业的利润额度就相对的会被压缩,所以为了提高利润就必须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在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上开展有效的竞争,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总利润。然后就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人们的要求也在发生飞速的变化,对产品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而管理的专业化就体现了这一发展的趋势。最后就是要做到以消费者为工作的中心,为了赢得更多的顾客,企业就要不断的进行管理的专业化,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现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在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没有非常突出的优势,所以建筑企业就要不断的发展自己的专业化,提高自身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总体竞争优势,逐渐的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系统化特征

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行良好的系统是现在众多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甚至会遇到一些严重的危机,例如财务危机等,而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只有通过这个系统工程,才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所遇到的发展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也是如此,它的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具有完善的系统特征。建筑工程往往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工程的巨大性和复杂性所造成的,例如安全问题等,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不可以单方面的实施针对政策,要具有一个完善的运行系统,运用这个系统来解决问题。

(三)数据化特征

数据化管理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现在大数据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实施数据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因素非常的多,所以在实施重大的项目施工决策的时候,重要的决策依据就是数据,数据化是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产品的生产标准,工艺的保证标准,建筑施工的作业率、合格率、效果的最后评定等都是需要有准确的数据化。

(四)信息化特征

现在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在世界的大潮流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基础就是计算机技术,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经济发展的支持下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速运转、海量储存以及精确执行是计算机技术的三大特点,也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的三大要求。

三、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是现在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的体系系统是建筑项目施工精细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职能管理体、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都是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管理者依靠众多的数据和现实情况进行详细的规划制定,最后不断的完善精细化管理。

四、总结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如日中天的发展,建筑行业的产品众多都是国民发展的基础设施,所以它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依然存在的众多的问题,发展的前途是非常广阔的,这也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不断的去解决项目精细化管理中的众多问题,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允锦,杨富民.对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篇5

[关键词]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内部审计;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200

战略、风险导向、管理绩效审计等新的审计理念近年来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新趋势,这势必要求内部审计视角有较大转变,审计层次和质量有很大提高,审计管理方式精细化,尤其是审计项目的管理方式要更加精细化。唯有精细化管理,才能使内部审计精益求精,提升审计质量,才能促进内部审计朝纵深方向发展,不断彰显内部审计的价值。

1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精细化管理”概念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其本质是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常规管理模式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以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占用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经营价值的最大化。对内部审计而言,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本身具备齐备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框架,这从本质上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都是相通的。一方面系统性的最高目标在于程序和结果的和谐统一,并最终为实现企业经营价值的最大化和资源占用的最小化;另一方面,规范性则表明内部审计本身具有一套规范、严谨的标准。如:Cia颂布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国内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实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准则”),都对内部审计标准作业予以了指导和规范。

笔者认为,内部审计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则是在内部审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颂布的规程,以其实务指导开展审计作业,将管理理念贯穿于开展的每一个审计项目中,从细节入手,从项目开展的每个环节和流程做到管理精益求精,并引入项目化管理,使审计过程规范化、审计流程标准化,以提高审计层次和审计质量,提升审计价值,实现审计转型。

2内部审计项目精细化的总体框架定义

根据国际内部注册审计师协会(Cia)、中国内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和实务指南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并结合内部审计的具体情况,该总体框架应是对“审计人员”、“审计流程”和“审计结果”的管理精细化,并将精细化管理流程贯穿整个流程。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首先,审计人员作为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中最活跃、最本质的因素,必须加强审计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一是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信任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拓展其发展空间,提升内部审计队伍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不断提升其专业的审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并持续灌输精细化管理理念,促使审计人员的观念意识的全面转变;二是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的持续一贯性,在开展的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的管理行为、操作行为都应规范统一,要根据“指南和准则”的要求,指导审计人员要做什么、怎么做,查证问题过程中,具体应该查什么、怎么查,如何获得完整的审计证据等,均要通过明确的精细化制度流程来确定,规范审计行为。

其次,审计流程管理的精细化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对开展内部审计项目流程规范,要将审前调查和非现场分析作为不可少的环节,让审计人员在项目开始初期找准审计重点,通过非现场分析确定抽样样本,审计项目中则严格依据审前分析样本开展工作,并根据需要适当补充样本,确保审前、审中和审后都能够做到程序控制严密;二是突出对审计资源配置的精细化。要根据项目规模,测算审计成本,按照成本效益配比原则,强化审计内容和强化资源管理倾斜,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最好的审计资源配置在最需要的重点环节,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三是实施有效的审计督导。注重现场、非现场审计的督导作用,及时解决遇到的难点或困难。

最后,对审计结果管理的精细化准则应从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和结果应用入手,提出具体可行的审计建议,整合审计发现问题,应该做到:一是精炼审计报告观点,有效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是审计项目的最终载体,要做到审计报告客观公正、重点突出、表述准确、格式规范,且要深入揭示重大风险和违规问题,对所采用的审计案例,要依据充分、定性准确,提出的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可泛泛而谈,要保证审计结果得到全面反映;二是审计结果的利用要精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审计项目结束后,要建立完整的便于搜索和利用审计成果库,将发现问题分类整理、分类整合,突出对审计成果的精细化分解和利用,重视问题成因的分析和总结,为被审计机构提供对风险管理的考核、分析、整改和经验分享,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公司理的有效职能。

总之,在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总体框架下,人员管理、流程规范、结果利用是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中的重点。要实现审计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抓好审计人员的选拔、培训管理、业务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是前提,针对不同的审计项目制定详细、步骤明确的流程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项目完成后,如何提炼审计报告观点,使审计成果得以有效应用则是精细化管理的落脚点和归宿,三个关键管理环节互相促进、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3内部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31审计观念和理念的转变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相比于传统粗放管理理念,要实现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从审计人员的观念转变入手,突破传统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计理念,审计人员要熟悉精细化管理的流程、必要性和具体实现步骤,从审计习惯、方法等细节方面培养员工追求精细化的意识,使其摹靶∈隆⑾附凇比胧郑提倡重视细节、追求细节的求索精神,在细节中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把看似简单的小细节做实、做细、做透,注重项目执行力建设。

32细化审计项目的全过程是精细化管理的主导内容

要对审计项目引入项目化管理,以细化流程,再造精细化的审计项目流程为主导,从审前分析细致化、审计作业标准化、审计结果标准化进行流程再造。一是要做到审前分析细致化。要在做好审前分析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审计数据库和审计风险评估模型,合理设置关键指标,准确反映被审计机构各类业务的主要风险;二是要大力推行审计作业流程的标准化。要在“指南和准则”的指导下,引入项目工程思想,推行标准化作业,细化审计流程;三是要推行审计结果利用标准化。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最终载体,一个好的审计报告是一个审计项目的最终反映,在编制审计报告过程中,要在确保证据充分、分析完整、风险案例突出的基础上,对审计报告内容进行反复归纳提炼,使报告格式规范、表述清晰、定性准确、重点突出,以充分体现精细化管理的审计成果。

33审计队伍的专业化、团队化建设是精细化管理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综合性要求都非常高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好的职业操守,才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审计队伍建设方面,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信任内部审计人员,并开展审计业务需要的相关专业培训,拓展其发展空间,提升内部审计队伍的团队化建设、凝聚力和归属感。具体说来,一是应该不断提升其专业的审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改善审计工作环境,把具备不同专业特长的人才逐渐充实到审计部门,最终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共同协作的内部审计团队;二是推进审计人员专家化建设。通过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保证每个业务专业领域都有一批业务知识精通、审计技能娴熟的研究型、专业型主审和特长型审计师,实现审计队伍的专家化建设;三是要强化对审计队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项目考核与人员考核的双重标准。通过对审计立项、审前准备、审计取证、审计报告、审计归档等诸多环节的检验和回顾,积极推行项目经理、审计组长和主审竞聘制,量化任务目标,在绩效工资中兑现考核结果,使审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岗位职责和贡献大小密切挂钩,以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4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审计项目集约化的关键路径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在充分评估审计项目风险的基础上,以风险为导向,合理安排审计项目,避免追求“大而全”或平均用力。要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紧迫性、企业战略方向来配置审计资源,形成“计划有约束、执行有标准、结果有考核”的成本管理体系,科学调配审计人员,按照任务节点逐次投入审计力量,通过人员管理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做到以小资源博取大收益的审计效果。

35拓展运用以计算机非现场为主要手段的审计创新和审计项目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内部审计项目实施中,要充分利用电子化优势和技术手段,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审计项目事前、事中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全面发掘隐藏的问题,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极大地扩展了监管面,有效实现了审计关口的前移,使审计手段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与远程审计相结合,以提高计工作效率,为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提供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孙念怀《精细化管理》Ⅲ操作、方法与策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殷卫东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几点举措[J].金融纵横,2008(12)

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篇6

关键词:工程建设;总承包项目;精细化管理;方法

一、前言

随着工程建设管理的进步,精细化管理理念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新的理论。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工程建设的细致和标准。精细化管理对于总承包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建设项目日趋增多,施工过程和施工管理需要面对更多的新问题,而精细化管理可以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这些难题。精细化管理使工程建设过程能够保持稳定的、动态的管理模式。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对做好总承包项目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总承包项目涵盖的主要内容

总承包项目受企业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的约定,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或阶段性的承包。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和进度向业主负责。项目总承包有明确的组织流程,实施原则和风险担当,是目前使用广泛的项目施工方法。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施工管理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原则。

三、总承包项目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总承包的具体实践中,有优势也存在一些弊端。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总承包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在承包管理模式上缺乏科学机制,对项目总承包的认识有偏差,管理概念模糊。主要的弊端就是承包方的不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形成了承包工程的虚假市场。在市场发生突发性变化时,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同时,在项目总承包的过程中,缺乏技术性的指导,没有足够专业的人员进行项目承包工程的综合性运用。项目总承包的弊端严重阻碍了工程建设发展的步伐。

四、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优势

精细化管理理论是在工程项目的整体运行中,运用专业的管理知识、管理技能和服务手段来实现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精细化管理具有明显优势。精细化管理分工具体化,服务质量高,任务目标管理细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系统而规范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把个体和整体很多的统一起来。精细化管理理论与项目施工的结合是管理和控制的良好运用,在资源调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化建筑企业的管理趋势。

五、总承包项目做好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1)目标清晰,建立完备细化的管理制度体系。对于任何一项工程建设来说,制度建设都是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总承包工程的重点工作。企业首先要确立质量第一、科学管理的质量方针。同时,成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在组织结构、决策制定、协调控制等方面有明确的目标。各个管理部门都要根据各自的责任和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实施。清晰明确的目标,可以使工程建设项目能够按照计划实施,保证施工管理的完整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就是要把总承包项目的所有具体项目进行细化,各个环节都要有制度跟随。例如技术、合同、材料、财务、安全、环保等方面都要有目标管理细则。管理制度的细化不是单指管理程序的细化,更多是指管理方法的细化。精细化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体现就是把总承包项目进行分解,实现各个部门的无缝管理。

(2)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工程施工程序管理。总承包项目包含的内容很多。项目部要制定具体施工计划。施工计划是根据施工环境条件、资源情况、项目需要等方面进行参考的。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任务将工程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在组织设计上遵循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施工组织计划要充分结合本单位的施工经验、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要素。同时,在施工程序管理上,要把握横向管理和纵向管理的结合,提高生产效率。总承包项目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在选择施工单位上,就要对各个具体操作部门有充分的了解,要进行足够的市场调查。在资源配置、人员管理、劳动管理、工期管理等方面,做到完整的衔接。重视劳务人员的积极作用,加强工期管理,实现专业的技术打造高质量的工程质量。施工的组织设计和程序管理,是总承包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日常工作,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建设过程的完整。

(3)优化重点环节的控制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紧密和规范。在总承包项目管理中,有几个重点的工作和环节。重点工作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重点管理包括合同管理、现场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等几个方面。优化重点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是要在项目分包过程中,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在合同管理中树立合同管理的意识,实行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会签制度、会审制度和交底制度。明确合同规定的责任范围和权利以及义务。建立标准的计算台账,规范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在现场管理中,注重工程的变更管理,在出现工程项目变更时,能够对突况进行现场摸底和调配,核实规划的变化,采用适当的技术进行处理。在材料费用控制上按照经济合理性原则,广泛收集信息,找到优质的材料,进行优化选择,控制基础成本。在竣工结算方面要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全面的验收,向发包单位办理好规定性的文件。验收过程要细致深入,遵循各个合同条款的约束。

(4)明确责任,实施工程安全文明的考核和监督。精细化管理较比传统的管理方法中,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对施工过程中,安全文明的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中,要建立责任划分体系,每一个工程的施工和设计人员,都要进行责任划分和认定。同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在考核执行中,能够执行的标准和完整。摆脱过去施工考核制度中,只做表面文章的状态。提升职工安全管理,文明管理的意识,能够在日常的管理中,把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当成一种自然状态。建立监督机构,对分包项目的各个部门进行监督和考评,实现工程分包,不分家的模式,在管理上,实施统一全面的管理,保证工程管理的一致性。

六、结语

精细化管理属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建筑工程中可以从细节上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能够促进企业增强自身实力,更好的进入到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引入精细化管理思想,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精细化管理是管理上的创新,意识上的创新。精细化管理创造了企业更深一步的探索精神,使企业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实现更加稳步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琪.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大学,2012.

[2]潘双华.精细化管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工程质量,2010(08).

[3]吴耀兴.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与实践[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07).

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篇7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

企业在进行成本的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案,要对成本数据进行准确地分析,对工程的分散体系、责任结构体系和企业的资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规划,然后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应该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步骤,严格按照pDCa的原则来实施。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要对成本的合同进行审定,将材料的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

一、工程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一)全面的成本管理

企业在对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要采用全面地成本管理,要对全体员工和整个项目进行管理,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都要对成本进行管理,确保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合理的控制成本,实现成本的不间断控制。一般来说,施工项目是一次性完成的,所以,在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对成本进行核算,以免在工程竣工后核算,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二)工程成本管理的集成性

在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管理时,对项目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对劳务的分吧、材料的够没、机械的使用和各类管理使用的资金等,这些因素共同共同构成了成本管理的因素,都需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管理。

(三)企业定额制度的形成

企业的定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企业对成本的运用,使企业对成本的管理有据可依,现在,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都认识到对定额管理的重要性,然而,我国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形成内部的定额,在对定额进行编制的时候都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在定额的编制过程中没有准确而周全的数据来支撑,定额的形成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

二、工程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方法

(一)业务流程

在对工程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施工的成本进行预算,然后对施工的流程进行计划,对施工现场进行控制,对施工所用的成本进行核算。

(二)数据的整合

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整合,加上对材料够买费用和机械使用费用的整合,从而将成本的数据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工程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在对成本的数据进行整合的时候,应该制定项目成本管理的步骤,使成本管理的每一步都能够有章可循,将工程的利润和工程消耗的成本进行分析,从而比较出工程的盈利点和亏损的地方。对工程的盈利和亏损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核算。对材料的使用进行限制,在材料出库的时候要对成本的支出进行管理。

三、信息化的工程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案分析

(一)成本的控制

对成本进行控制是对工程进行管理的基础,所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施工的特点,制定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应该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得以落实,按照企业项目自身的特点和工程需要,科学的设置成本控制方案。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对工程的成本进行预算,然后对成本进行核算和跟踪控制,在成本控制的执行阶段,应该完善成本控制的目标,切实根据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方案的变更。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时,应该将工程项目的成本、施工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结合在一起,三者不能偏颇,要综合的考虑,从而能够让企业知道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从而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的成本,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从而能够降低成本,使工程施工的效率提高。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数据体系,从而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数据。

(二)合同管理

合同是现代工程施工的主要载体,在对施工的合同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工程的性质出发,制定工程量清单,建立合同法,对定量和变量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能够确定支付的流程,对施工的成本进行精确地管理。按照总包和分包的需要,建立不同形式的合同清单,建立起合同风险的防范机制,当合同出现变更的是偶,应该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审批。在对合同进行履行的过程中,应该按照计量、支付、结算等方式对合同进行循环管理。合同如果需要变更,就需要制定严密的变更流程,明确管理的责任。在对合同的趋势分析,合同的管理人员能够对合同进行动态的管理,从而能够完善合同审批的流程,从而能够简化合同的审批步骤,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

(三)进度管理

在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结合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确定工期,确保施工能够按时完成。在工程实施的额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工程进度问题,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原因,通过多方参与,共同制定出施工的计划,对施工的计算编制、计划执行、计划优化等进行分析,从而能够确保施工的进度。

在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工作的结构进行分解,可以运用不同的网络计划和评审功能,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动态化管理。对施工的组织、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管理。

(四)对施工机械的精细化管理

在对施工的机械进行管理时,要按照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设备进行周期化的管理,从生命周期的理念出发,建立完善的机械管理流程,使机械的管理能够融入项目管理的整个流程之中,从而实现机械工程的全面化管理。制定科学的机械管理制度,对管理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防止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对设备的维护进行计划,减少设备在维护过程中消耗的资金。

结语

现在,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因为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不可逆的特点,项目在完成后不可能因为局部的质量问题再重新施工,因此,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可以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应该强化对成本的控制,对合同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施工的进度进行管理,对施工中所需要的机械进行精细化管理,而且要对成本的数据进行精细化的分析,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冬慧.以内控制度促进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J].化工管理,2013,23:77-79.

[2]吴子稳,尹旭,仇恒成.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12:94-95.

[3]徐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4,08:73-74.

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篇8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房地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在社会文明推动之下的人们对于房地产业的要求不断提高,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房地产业管理工作的突破。精细化管理模式是顺应时代潮流产生的新兴管理方式,也是促使房地产业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内在要求。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要求标准不断升高,如何实施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房地产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自从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由于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第一,在房地产工程项目上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多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第二,部分房地产企业中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依旧采用专制的“人治”手段,管理松散、低效,不能进行全面的评价监督和激励,难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第三,房地产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较低,无法实现管理的精细化;第四,房地产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过度控制成本的状况,没有立足房地产工程项目的全局,忽略了材料使用、局部建设的细节问题,容易导致“豆腐渣”工程[1]。

二、加强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对策探究

1、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提高精细化管理认识

由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很多房地产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不够规范,多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手段,无法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不能满足人民对房地产业日益提高的要求。对此,首先,房地产企业应当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从传统的管理理念中解放出来,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对于提高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竞争力、促进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精细化管理纳入到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来;其次,房地产企业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消费者需求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三方诉求,在工作中严格落实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2、标准化招标、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项目开发成本控制中,如何选择一个优质的合作单位尤为重要,优质的合作单位不但能有利于成本的控制,还能创造更优质的产品,所以在项目的招标阶段,应有一套标准的招标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选取中标单位。在确定中标单位后工程项目各项工作的实施都是围绕合同整体目标来运行,针对建设工程项目合同而言,主要是指开发主体与设计、施工等单位,以建设工程任务为基准,从而签订的一种合同,具有经济属性,因此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是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来实现的。同时,在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中还规定了各自履行的义务及解决争议的方法。在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楼盘施工质量、成本、进度与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及获利空间息息相关,而施工质量、成本与进度控制均由合同的履行来体现。由此可见,强化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正确处理合同纠纷及索赔等尤为重要[2]。

3、打造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队伍

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人员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者、执行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效率的高低。但是目前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较低,根本无法实行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队伍。第一,把好入职关,在进行招聘工作时,一定要全面考察应聘者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切实招聘到“双高”人才。第二,做好在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让管理人员进修,或者邀请社会管理精英到企业进行管理经验的讲座,促进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心得交流,促进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能力的提高。第三,做好管理人员的监督评价和激励工作,引导、督促他们切实在管理工作中落实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完善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制度

在部分房地产企业中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精细明确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全面的评价监督机制和奖励机制,导致房地产工程项目中权责不明,发生问题后,找不到负责人员,也无法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制定精确、细致的管理制度,从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设计到决策,从原料购进到施工,从工作人员的管理到成本的计算,从全局到细节,都要制定出明确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保障在出现问题后能够找到相关的负责人,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还要制定科学的监督评价机制,综合领导评价、同事互评、自评,全面地评价工作人员。除此之外,要制定一些激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论功行赏”,比如可以发福利、奖金,还可以开表彰大会表扬,号召其他工作人员向其学习。

5、健全房地产开发项目监理制度

要想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必须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健全监理制度,构建全方位监理机制。重视监理单位资质管理,针对监理取费标准而言,必须要依据市场实际情况,适当予以提高处理,预防恶性竞争。与此同时,必须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正确处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建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具有合同约定关系,当监理委托的合同一旦确定,则建设单位不可干涉监理工作;建设单位必须要积极发挥协调与监督作用,对监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3]。

6、实现房地产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成本精细化管理是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关系到房地产工程项目的效益。但是在现实中,房地产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过度控制成本的状况,导致房地产工程项目中出现了忽略细节、粗制滥造的问题。故此,我们必须实现房地产工程项目的成本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在保障房地产工程项目高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优化利用,在施工中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使用劣质材料;其次,在进行成本规划时,一定要立足整个工程项目的全局,并且要注重工程项目的每一细节(材料、设备、工作人员、空间合理性等),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

7、强化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控制

强化质量控制,有助于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分析施工工艺与合同要求、设计要求是否相符,经由绘制动态过程控制图与施工作业流程图,可保证施工质量。针对房地产项目部而言,必须要构建全方位的现场管理模式,领导层要树立质量意识,以达合同质量控制目标。此外,必须要强化领导层的管理意识,定期开展工程部经理会议,对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进行综合部署,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现场质量验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房地产业要求的提高,精细化管理成为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模式。因此,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提高精细化管理认识,完善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制度,打造房地产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队伍,注重绿色施工,保护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提高精细化管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薛春屹.基于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思考[J].价值工程,2012(26):49-50.

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

伴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各个企业间特有专业技术,而是更重视在许多细节上的竞争,细节是企业专业水平、产品质量和以及企业素质的整体表现,现阶段建筑行业越来越重视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在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1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概述

工程建设中,施工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其管理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因此显得尤为重要。精细化管理是项目工程管理建设的重点,主要有以下特点。

1.1专业化

严格要求专业化的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当前社会发展速度非常快,人们的要求不断提高,专业化管理体现了发展趋势。其次,企业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那么为了提高利润,就必须加强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创造更多的企业效益。最后,为了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赢得更多的客户,那么企业就要继续加强专业化管理,从而促进企业利润的提升。

1.2系统化

如何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是现阶段企业管理中最关键的工作,企业的发展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危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工程的庞大和复杂造成的,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才能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1.3数据化

项目工程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所以在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的实施,对于数据的决策的重要依据,数据化是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产品的生产标准、工艺的保证标准、施工的开工率、合格率、效果的最终评价都需要有准确的数据。

2实施施工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通常,如果项目能真正管理好,那么创造管理效益就越多,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精细化的工程建设管理有助于建筑企业适应现代化发展,使得建设计划和标准操作程序的有效监督,施工过程更加规范,有利于全面完成的生产目标;其次,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系统,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管理模式,提高项目执行力建设;最后,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各工序间的合理配置和衔接,减少设备的闲置率,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成本。

2.1促进管理者与施工者的和谐关系

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不但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利益,同时还可以让管理者与建设者间的直接关系更加和谐。班组是最小的组织单位和细胞的施工现场,每个团队的标准,安全和效率是工程质量,保证安全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是保障,规范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标准化的项目团队,规范化的企业。

2.2让管理者和施工者明确责任

实施精细化管理施工,不仅明确关键管理是人本管理的过程控制,加强管理的步行巡查和责任感,规范的管理职责和行为规范的形式,还使得施工人员对施工标准更加明确,施工人员提高岗位精细化意识,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确保施工安全。

3现阶段项目建设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3.1施工质量不高工程质量水平对施工的总体质量有直接影响,但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工程实施中,高强度钢筋没有混凝土,基层处理不到位,降低建设工程质量,建设不利于管理水平改进。3.2施工执行力低下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进行精细化管理工作,往往是原材料管理混乱,施工材料的使用状况降低了施工质量。同时,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不到位,造成设备故障,如果不及时维修和保养,会增加维护成本和建设成本,不利于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4加强项目建设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措施

4.1项目施工前期阶段精细化管理策略

首先,在施工计划安排,保证建设的科学规划,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管理,来保障施工计划的精细,主要内容有:施工过程中,所有细节在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建设,并考虑风险等情况。其次,在项目设计阶段和施工图中,设计师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总体布局、建筑特点进行准确把握,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最后,当原材料进场地时,必须确保施工材料的精细控制,并定期抽样检查,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4.2项目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策略

在工程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监督施工全过程的专业质量监督工作的监督,加大对施工过程的检查力度,特别是隐蔽工程的监控,必须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存在的问题,防止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要加强定期巡回检查施工现场。为杜绝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5结语

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篇10

Keywords:leanmanagement;housingconstructionproject;cost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29-03

0引言

在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中是用不同方法管理其成本、进度和质量的。项目成本应用成本会计的分析方法,把项目进展过程中成本的预计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在项目进程的终点应用该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准确表明最终的费用是节约还是超支。然而,项目控制实际上是对项目发展过程的控制。实际上每个项目周期都存在差别,有的项目甚至长达数年,很多的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最终的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项目按规定的方向发展,但通过比较项目进展过程中成本的预计值与实际值,只能说明费用在该时刻的差异,无法确切知道该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能给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信息依据,以使项目进展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需要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精细化的成本控制,保障项目最终的成本支出及施工企业利润。

1目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局限性分析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会计成本核算控制,会计成本核算控制是对已经发生过的成本进行归集和计算,实质上是一种事后控制。项目成本管理应当不仅仅包含成本核算,作为事后控制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只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归类和计算,反映实际执行的结果,并作为对下一循环成本控制的依据(原理如图1所示)。

由于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成本的管理重心应当移向事前的预控和事中的过程控制。当前很多项目成本控制的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发现这些项目都是在项目结束或者快结束的时候才核算已发生的成本,严重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1控制对象与决策对象不配比在承接工程项目之前,施工企业往往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工程所在地的预算定额和收费标准计算工程造价,决定工程项目的报价、预计工程项目未来成本。而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却只把工程项目所消耗的直接费用作为成本考核对象,将与项目直接相关的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等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使项目核算的成本与预算费用不能相互对比,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准确了解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真实情况。

1.2控制范围狭窄当前很多企业对项目控制范围的理解非常狭窄,认为成本控制的范围应主要集中在财务成本上,没有把与工程项目有直接关系且能够按受益对象进行划分的期间费用、风险成本、安全成本和质量成本纳入项目成本控制的范围。使一些企业将管理费在工程项目上随意列支,歪曲了工程项目的实际盈亏状况,不利于企业在宏观上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进行考核与控制。

1.3控制手段落后由于目前的成本控制对象仅限于产品的直接成本进行控制,因此其相应的手段,也仅限于采用制定标准成本和财务预算、成本预测、差异分析等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此时依然采用传统的落后控制方法显然无法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

1.4责任部门范围太窄工程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生产的各个环节,而这些问题对企业生产成本也将具有影响。目前,成本控制的职责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和项目部,未能充分发挥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经营部门、人事部门等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因此,在成本控制中应当将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经营部门、人事部门都吸纳进来,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1.5时间跨度的局限性当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只涉及到从项目开工到项目竣工这一段时间和范围。但事实上,除了项目的直接成本外,工程项目成本的内涵还包括企业在承接工程项目之前所投入的经营开拓费用、在工程开工前投入的开办费用、项目竣工后一段时间内对工程进行维护和质量保修所需的服务费用等。所以,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时间跨度范围应包含整个工程项目生命周期,而不仅仅是施工生产阶段。

1.6未建立灵活的成本控制体系目前许多施工企业一旦采用某种控制方法和控制标准,就长期保持不变,没有考虑到市场环境的改变对成本控制的影响。事实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原先所采取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标准有可能不太适应。企业应当不断地对目前所采用的各种标准进行可行性和符合性评审,以确保这些标准一直保持合理有效。适应工程建设需要,探讨成本控制,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2房建工程项目精细化成本控制的优势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工程项目的利润越来越少,施工企业一定要加大对成本的控制力度,才能得到稳定发展。怎样加大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关键在于采取精细化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都要采用精细化管理,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

2.1精细化成本控制能够促使成本控制意识的增强以往,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很多人员只重视手头的工作,而忽视了成本,从而造成成本控制难度加大,成本控制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精细化成本控制能够促使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的增强,并能够促使其管理能力的提高,最终能够确保管理人员根据有关要求办事。

2.2精细化成本控制能够促使成本控制更加科学合理精细化管理能够科学地制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业务流程以及实行的方法,并能够明确成本控制整个流程,更好地划分部门的责任,最终使精细化成本控制顺利进行。

2.3精细化成本控制能够促使施工企业稳定发展实行精细化管理能够推进企业内部管理手段的不断优化,不断对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同时也能加大对工程项目的控制力度,更好地促使企业管理执行力度的提高,最终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3工程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3.1全面的成本管理企业在对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要采用全面地成本管理,要对全体员工和整个项目进行管理,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都要对成本进行管理,确保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合理的控制成本,实现成本的不间断控制。一般来说,施工项目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所以,在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对成本进行核算,以免在工程竣工后核算,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3.2工程成本管理的集成性在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管理时,对项目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对劳务的分包、材料的采购、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各类管理使用的资金等,这些因素共同共同构成了成本管理的因素,都需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管理。

3.3企业定额制度的形成企业的定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企业对成本的运用,使企业对成本的管理有据可依,现在,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都认识到对定额管理的重要性,然而,我国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形成内部的定额,在对定额进行编制的时候都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在定额的编制过程中没有准确而周全的数据来支撑,定额的形成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

4精细化管理过程分析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是将构成建筑施工成本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定位、细化分工、分解目标、量化考核指标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精细化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具有更强调全过程管理、强调成本效益观念、强调全员参与管理的特点。工程成本管理程序如图2所示。

5房建工程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案分析

5.1成本的控制对成本进行控制是对工程进行管理的基础,所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施工的特点,制定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应该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得以落实,按照企业项目自身的特点和工程需要,科学的设置成本控制方案。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对工程的成本进行预算,然后对成本进行核算和跟踪控制,在成本控制的执行阶段,应该完善成本控制的目标,切实根据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方案的变更。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时,应该将工程项目的成本、施工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结合在一起,三者不能偏颇,要综合的考虑,从而能够让企业知道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从而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的成本,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从而能够降低成本,使工程施工的效率提高。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数据体系,从而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分析,得出准确的数据。

5.2合同管理合同是现代工程施工的主要载体,在对施工的合同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工程的性质出发,制定工程量清单,建立合同档案,对定量和变量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能够确定支付的流程,对施工的成本进行精确地管理。按照总包和分包的需要,建立不同形式的合同清单,建立起合同风险的防范机制,当合同出现变更的是偶,应该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审批。在对合同进行履行的过程中,应该按照计量、支付、结算等方式对合同进行循环管理。合同如果需要变更,就需要制定严密的变更流程,明确管理的责任。在对合同的趋势分析,合同的管理人员能够对合同进行动态的管理,从而能够完善合同审批的流程,从而能够简化合同的审批步骤,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

5.3进度管理在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结合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确定工期,确保施工能够按时完成。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工程进度问题,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原因,通过多方参与,共同制定出施工的计划,对施工的计算编制、计划执行、计划优化等进行分析,从而能够确保施工的进度。在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工作的结构进行分解,可以运用不同的网络计划和评审功能,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动态化管理。对施工的组织、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管理。

5.4对施工机械的精细化管理在对施工的机械进行管理时,要按照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设备进行周期化的管理,从生命周期的理念出发,建立完善的机械管理流程,使机械的管理能够融入项目管理的整个流程之中,从而实现机械工程的全面化管理。制定科学的机械管理制度,对管理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防止设备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对设备的维护进行计划,减少设备在维护过程中消耗的资金。

6工程案例

朔黄发展大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西区5#地块,大厦占地面积0.47公顷,总建筑面积59285m2,建筑高75m,地下4层,地上18层;工程结构类型为钢骨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基础类型为按板基础。该项目是北京市重点工程、海淀区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中关村核心地带的标志形建筑之一。该项目于2008年2月开工,2011年4月竣工验收。由于工程场地狭小、工期紧张、结构形式复杂等施工困难,该项目合同要求质量目标为确保结构长城杯、建筑长城杯、北京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争创?胗拧⒙嘲嘟钡墓芾砟勘辍9こ炭?工前由项目部对成本进行预测,将成本与收入对照,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土建成本预测分析亏损2526万元。这使得项目部在面临项目巨大亏损和施工难题的情况下面临着更大的成本压力。具体亏损原因见表1所示。针对项目面临巨额亏损的不利局面及巨大的成本管理压力,如何实现扭亏为盈将成为贯穿施工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工作。

6.1依托精细管理,在过程管理中实现多方位创效

6.1.1在施工图设计方面:项目部在土方支护与地基处理工程施工中,在原有设计单位土方支护工程及地基处理图纸的基础上,项目部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对工程CFG桩工程进行了深化设计,在原有土方及CFG桩工程中标价902万的基础上,最终业主方认定价1140万,为项目部创造了200余万的利润。

6.1.2在施工图深化设计方面:项目部针对钢结构工程施工中施工节点繁杂、钢筋与钢结构节点施工复杂的特点,采用施工图深化设计的方法对原有钢结构工程施工图纸进行了优化。最终该项目钢结构工程中标价2814万元,合同内分包结算价2200万,增加收入610万元。

6.1.3在施工方案优化方面:项目部在原有的顶板模板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降低成本,应用了新型数字化刚性模板支撑体系代替了传统顶板模板,由于新型模板支撑体系为全钢构造,连接方式操作简单易行,工作效率及材料周转率较传统支撑体系在时间成本及资源浪费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可以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施工成本。应用该项工艺,项目部使用钢龙骨74吨,租费7.1万元,经测算,该材料比使用传统木方要节约50%左右。若使用传统木方共需800m3,项目实际使用477m3,减少木方使用323m3,节约成本60万余元。

6.2经济效益通过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朔黄发展大厦工程最终实现扭亏为盈,由施工前测算的预亏2500万元变为实现盈利586万元,在成本管理上完成了巨大的突破。通过施工深化设计,强化过程管理等手段,累计节约工程造价近300万元,加快结构工期33天。(最终结算与成本测算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