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4:33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育;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城镇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远远高于农村,而农村辍学率却明显高于城镇,根据苏刚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2年间,在东北地区中学生辍学率最高达11.37%,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率明显高于县城,城乡差异显著。学生流失与辍学率,已经成为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突出问题。结合多年的农村初中教学和管理经验,笔者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观念尚未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被忽视其重要性,在偏远山区小学的教育条件严重滞后,教学质量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幼儿教育,从基础教育环节上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到中学阶段不同生源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心不强,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孩子所有的教育都成学校的责任,如果学生学习不好,归因于学校教学水平的问题,而对于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家长是否支持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存在很多疑问。

2.农村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优秀教师和青年教师很难留在农村长期工作,尤其是西部偏远山区的农村,青年教师更不愿意去。即使去了,也只是作为一个台阶。在缺乏教师资源的情况下,很难建立起一个合理结构的师资队伍,如在农村初中,往往存在非师范毕业教师上岗,而且也普遍存在非专业对口教师上课,如物理教师,往往都是非物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承担物理课的教学。

3.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辍学率高

在许多西部地区的偏远山区,由于义务教育实施力度还不够,很多学校适龄儿童辍学现象一直存在。出现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对教育重视和认识不够。“两免一补”的政策减轻许多贫困家庭的教育费用问题,但是更多的家庭看到的是上学到最后考不了大学,所学无用,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甚至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而能考上大学的,大学期间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使得许多家庭无力承担,最后借贷毕业后的学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总之,身边缺少真正的成功人士的感召力,致使农村孩子的教育从环境到家庭到学生自身都得不到支持和保障。根据我们对学生流失原因及去向调查发现:大多是因为厌学、考不上高中而去酒店饭馆或随父母异地打工。由此可见,在农村家庭,家长的功利性很强,更注重眼前的利益,对教育这种长期投入而无法能够保证收益的行为是得不到认可的。许多达到中学阶段的孩子,已经可以被用来帮家人干活了,而在学校的孩子不但不能帮助家人还要让家人帮助,再加上学校自身的办学方式缺乏吸引力以及受社会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辍学再所难免。

二、农村中学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展中,农村教育将是不可忽视的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农村教育事业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进展。因此,我国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西部许多农村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只有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才会逐步得到解决。

1.注重基础教育,加强农村教育事业的政策倾斜。

教育事业一贯强调的是从基础抓起,从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都必须注意到其重要性,中学可以说是人才培养最为关键的阶段,如果忽视基础教育将影响以后各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无论从教育的主体还是社会团体必须加以重视。在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时,必须要注意到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不能完全拷贝城市的教育模式到农村的教育中,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上应该考虑适合农村的素材。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减少农村家庭教育投入的压力,以鼓励的方式吸引辍学孩子返校。

2.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部门协调和政策干预进行师资结构的合理调整。

我国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教师合格率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一方面,有一大批教师知识老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进修;另外,有部分教师不具备教师资格,对于这些现状不但需要政策或机制的鞭策,更需要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学校和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上级教育部门的协调将优秀的教师资源共享,城乡教师进行调换,补充新鲜血液,减少城乡教育师资水平的差距,给农村和城市教育一个公平的环境。

3.转变农村学生学习的观念,明确学习的目标,减少辍学率。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安全教育;问题;对策

1农村小学安全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校园交通安全教育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行路安全,二是骑车安全,三是乘车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防火安全教育,二是防电安全教育,三是防水安全教育。食物安全教育实际上主要就是针对食物中毒问题展开的教育。公共场所安全教育实际上就是避免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教育。事上,农村小学安全教育需要涉及的内容非常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作用也在不断凸显。学生在社会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学生的生命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家庭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更好地保护每一位学生,保证学生可以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下,学校必须认识到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农村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下,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关键内容,必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程。但是,从学校安全教育现状可以看出,学校安全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多学校还未认识到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是部分学校开设了安全教育,但是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安全教育过于形式化,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学校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教材,安全教育的教材多种多样,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二是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依旧停留在理论上,过于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安全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开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学校在安全实践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安全教育缺乏设备和物质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教育的难度。三是学校的安全教育责任不明确,学校各个部门无法实现紧密配合,学校的安全教育多在一些活动日开展,导致学校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四是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教师,这必定会影响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3农村小学安全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3.1优化农村小学安全教育内容

要想实现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目标,学校就必须认识到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教育实际上就是知识教育,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安全教育方案,合理规划安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之前必须对安全教育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索,严格按照国家教育标准设置安全教育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完善安全教育体系。在新课标下,农村小学安全教育每学期的课时不能少于16课时,这也是国家教育部门审定的,符合国家教育标准。除此之外,既然安全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安全教育成效有较大影响,那学校就必须认识到加强安全教育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加大教师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定期派遣安全教育教师外出参加专业化培训,丰富教师培训形式,帮助安全教育教师积累经验,提高安全教育教师接受新理念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安全教育开展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2注重实践教学

在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绝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学上,教师必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到掌握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安全教育活动,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安全教育相关的影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利用以下手段来开展安全教育:一是广播,二是电视,三是计算机,四是网络。农村小学安全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实践性,二是实用性,三是实效性。在安全教育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身边比较常见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安全技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参与到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所学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还要合理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比如学校可以模拟火灾现场,让学生有身临现场的感觉,开展防火演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3.3加强安全教育管理

农村小学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学校必须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建立安全教育机制。学校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全方位地开展安全教育。除此之外,农村小学安全教育不仅可以在课上开展,还可以在课下开展,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安全教育教师也必须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4结语

在新形势下,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关键内容。对此,学校必须认识到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安全教育。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绝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学上,教师必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中。如果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上,那安全教育就失去了意义和作用。但是,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并不能替论教学,实践教学是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的,教师必须把安全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出安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身边比较常见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3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育心理素质学习兴趣课堂效率

目前,学英语成了一种潮流、一种必然,人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学习英语。在学校,英语是一门必修课。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的英语教育日趋两极分化,在农村的大部分学校里,生源素质差,绝大多数学生英语成绩平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很吃力。尽管现在小学也早已开设了英语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英语课只是一种摆设,很多孩子到了初中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全、不会写、分不清大小写。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由小学进入中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转折点,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她)以后的学习,所谓万事开头难,头开的不好,后面的工作就难做。怎样使初一的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英语学习的过渡,激发他们英语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农村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环境变了,学习的科目也相应增加了。对于英语,一部分学生甚至在小学就没接触过。而且初中英语的单词量也很大,对于那些适应慢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觉得手忙脚乱,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何抓起。另外,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很能适应,所以一部分学生就更显得束手无策了。

2.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能力差,适应性不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可是很多学生却怎么也张不了口,一是因为基础太差,再者怕开口说错了别人笑话,与其说错了被别人笑还不如不说的好。这样就行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不说就越不会说,越不会说就越不说。所以,他们在课堂上也就不愿意参与各种练习活动。

3.学校缺乏英语学习环境。我们所谓的环境,就是语言表达所需要的环境。学生在学校学习英语,除了课堂上45分钟可以与英语接触外,课后不再看书、听磁带,其余的时间几乎是与英语绝缘的。而且在农村,大部分家长基本上是无力指导子女的英语学习,当学生在家里遇到问题或者是不会做的练习题时,只好第二天去学校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久而久之,问题就堆积如山,学习就寸步难行了。

4.英语在农村还没有得到重视。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不可能考上大学、不可能与外国人打交道,所以没必要学英语。即使要考大学的这些学生,他们认为只要其他的课学的出色,一样可以圆他们的大学梦。

二、改变农村英语学习现状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老师上第一节课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在课堂上是他们的严师,课后是他们的益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了一种无声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下会愉快的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背书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大部分学生缺乏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老师要尊重和鼓励这些学生,使其建立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老师不但要尊重和信任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尊重和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更害羞、自尊心更强,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当他们回答问题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回答对了一定要给予表扬。

4.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大,学习效果就越好,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作为初一的新生,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的活动,寓教于乐。另外,可以多放些简单易学的英文歌曲,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却很有音乐天分,学唱英文歌曲可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喜欢上网的学生进入internet,某些操作更是离不开英语,应据此鼓励他们学习英语。有些学生即使为了个人前途发展也有必要学习英语,告诉学生们我们现在学好英语是为了以后不学英语。

5.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关键还是在课堂上,所以,老师在讲课时尽量的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老师要把握好教学节奏,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要鼓励学生多开口,而不只是老师一个劲的把知识塞给学生。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老师也要下一番功夫,对所讲的内容的详略、讲练如何结合等必须精心安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英语的方法,他们的成绩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4

关键词:农村问题数学教育解决对策

我国的人口特点是基数大,农人口众也多,只从国家开始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在生产力水平不高条件下,青壮年基本都受到了应有的教育,脱离了文盲的帽子,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可谓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当然农村数学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可以说,我国农村的数学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性的效果[2]。但目前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许多教学方式不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教学要求,在农村数学教学中问题仍然存在,农村数学教育的薄弱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一、我国农村数学教育的基本概况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的国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以培养人为出发点。但由于受我国农村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传授知识以升学或者考试为最终目的,近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当学生完成学业再回到农村,投身于农业事业的生产时,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出现“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的现象,这其实也就反映了教育科研方向重理论轻实践。很难承担起农村的基础建设工作[3]。近几年来,我国农村数学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在农村的数学教育还存在有很多不足。例如:教师在数学中的情感投入不足、教学不够专注和用心、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不够等。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努力提高我国农村的数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

二、我国农村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流失问题

可能是由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数学教育质量不高从而使得学生大部分都跑到城镇去上学。前两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农村数学教育的办学条件非常差,只能满足部分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设施也不齐全,教师的人员也不足,很多教师根本不去教书,常年请假。推进素质教育还是一条长远的路。而且很多农村数学教师素质偏低、数学教育资源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这就决定着我国农村数学教育的质量远低于城镇的教学质量。

(2)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畏惧心理。传统的数学教学基本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练得少、说得更少,最终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懂也不发言、怕发言的局面,这也就是所谓的课堂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制约着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是畏难心理。因为在传统数学教学中,难题一般都是教师去仔细的讲解,学生去仔细的听,最后学生再去练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当碰到难题时不会自己努力的去解决,因为心里会想老师第二天会讲解的。便会缺乏思考、解决难题的畏难心理。还有一种是从众心理。因为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忽视个别学生的自身创新能力的发现与培养,忽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最后就会造成学生的盲目从众心理。对同学的发言会不假思索的认同或者招搬。缺乏自己进行深层次思考的习惯,也就没有那种意识。这种从众心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他们也就不会参与到课堂深层次探究的中。最后一点是大多数学生都有的崇师心理。也就是感觉老师或者年长的人说的都是对的,做的也默认为是正确的,这样机会出现这样的膜拜心理。因为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被认为是领导者。在他们的眼中和心里,老师说一就是一,甚至觉得父母有时候都是错的。这种心理在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成为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拦路虎、绊脚石。

三、我国农村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大部分都比较落后,经济建设决定上层建筑,教学资金的不足就会影响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的发展。我国偏远山区现在又的地方都没有能力去建造一所自己的教室,虽然国家每年有大批的赞助资金给予支持,但是很多农村的教育设施还是跟不上,这是导致我国农村数学教学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算是外界条件满足不了教学的发展。第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最传统的“教学讲―学生听,教师讲-学生练”这种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整个数学教育的发展,不管是从课改的目标出发也好,还是本身应试教育的变化也好,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数学变通。而农村的学生显然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很难一下去适应变化。这也将是导致我国农村数学教学质量较低的另一主要原因。

四、相关的解决对策

(1)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数学教育发展。

有了充足的经费支持,农村才能对学校进行改善其办学条件,进而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数学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数学教育经费的有增无减。同时,高中阶段数学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需要相关政府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支持高中阶段数学教育的发展。当然,地方政府还可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适当去提高高中学生的书费,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数学教育的经费来源。除此之外,我国应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尽管勤工俭学对于学习紧张的普通高中生来说有点不合适,但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奖、贷、助、减、免”的资助政策在高中教学中实施,其中助学贷款更为可行。

(2)改变教师传统观念,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师有形无形地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而现实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都具有一定的培养价值,关键是在于教师怎么去引导,对他们实施因材施教。要按照他们平常表现出来的天赋,适应其特点的发展对其进行教相关的教育。有研究表明,很多数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其他方面(音乐、美术和体育等)具备很高的造诣。这也为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进一步调整改革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证性的证据。因此,教育观念的核心是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树立对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信念,对他们试试因材施教。

总之,教育的好坏是相对的,你是绝对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在新一轮课程的教育理念之下,我们数学教师既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更要根据教材类型特点的不同对学生因材施教,充分的挖掘教材与发现学生的潜在智力因素,结合外界的帮助给学生创设利有利的教学环境去诱发学生学习,这样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便会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银录.落后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3]龙燕萍,李禺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13):92-93

[4]范先佐.构建“国家办学,分类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4,(4):31.

注解

[1]陈银录.落后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5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11-294-2

音乐教育是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展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对人的心灵有着美化作用,还可以陶冶情操,还对智力的开发有着一定的作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加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迫在眉睫。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浩大的工程。近年来,随着党的“三农”政策和农村教育政策的逐项落实,随着各级人民政府在财力、物力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小学教育基本实现“两基”目标,极大改善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偏远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笔者就其在新寨小学调查了解,其音乐教育问题还有很多,下面笔者简单说说其看到的问题和我的看法。

一、存在问题及现状

(一)学校方面

1.新寨小学地处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学校开设一年级至六年级共6个班,各年级音乐课每周1节,只有一个音乐老师。因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音乐课让课给其他课程的情况比较普遍。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农村学校音乐师资严重匮乏,在师资方面该学校也是不够的,现在新寨小学里的音乐老师只有1个,一个人要教学校里所有的班级,还要身兼班主任。

2.教育形式单一。在音乐课上基本都是唱歌课,教师比较流于形式,一堂课下来,主要就是教唱,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都是在老师的教唱下学习,形式单一。缺乏创造性教学,不能很好的提起学生的兴趣,在知识学习上也很乏味、单调,激发不了学生的音乐潜能。

3.学校不重视音乐课程的发展。学校相关领导重智育和升学率的现象较多,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课程未纳入学校统考科目的范围内,音乐课成绩也未列入学生成绩评优的范围之视内;学校唯一一位音乐老师是在2012年招考进入这所学校,在与这位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学校不重视音乐课,音乐老师在学校里受到歧视,所有学校留不住老师,这些种种现象显然阻碍了音乐课程的发展,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4.其音乐教学环境不理想,教学设备单一,就只有由碧江区统一配备的一台电子琴。至于说音乐专用教室、钢琴、多媒体等都只能是教师的梦想。

5.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缺乏。城市与农村相比起来,区别是很大的。在城市的小学里学生除了在学校里接受音乐教育外,还可以参加艺术节、合唱比赛、观看演出等。而在这里的孩子只能是靠音乐老师来学习歌曲,学生每天放学后还得帮助家中处理日常家务、农活,就算有心想系统地学习音乐知识,这也是很难实现。

(二)家庭方面

1.通过笔者与学校附近几位家长的谈话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对“在学校上不上音乐课”这一问题大多数家长是报着“无所谓或者是没必要的态度,认为孩子能不能有个好前途,全靠语文、数学这两门课程,能学好语文、数学就能上初中,然后再通过考学来完成家庭致富路”;这样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而其他科目如音乐等便不在家长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显然阻碍了孩子专门学习音乐、也阻碍了一样教育的发展。

2.大部分家庭经济不景气,无力承担比较奢侈的音乐消费(如购买乐器、聘请专门的音乐指导老师),其它乐器暂且抛下不说,就钢琴这门课程,在初学钢琴期间的一节课的市场价已在50元人民币以上,对农村孩子来说,显然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导致学习程度和学习效率在将来深度、发展上的不统一,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3.学校里孩子们的父母亲绝大多数的文化素质不高,父母亲大多在外务工,就极少留在家里的父母亲他们大部门的时间都在田、地间干活,这严重制约了他们思想中的教育观,这也就形成了农村特有的思想风俗,无形中就导致了学校领导不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社会环境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流行歌曲在村里也流行起来,该类歌曲内容大多与爱情有关,部分歌曲歌词粗俗不雅,但就是因为歌词易记、歌曲旋律简单、容易上口被大众所广泛传唱。特别是村里外出务工,春节回家之后最为典型,而小学里的孩子们心智还不成熟、思想还不稳定,考虑到流行歌曲对孩子思想的影响,所以不宜学唱流行歌曲;而比较传统的歌曲只能在少数文化素养较好的家庭中流传,无法影响和动摇周围的人群,使得音乐的教育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和发展。

二、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几点对策

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孩子们完美的人格极为重要。音乐教育通过认识歌曲、教唱歌曲、理解歌曲背景,学习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欣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美育,既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活跃学生的音乐细胞,不断指引着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各级教育机构的领导和管理,立足于服务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关键点,对碧江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尽快实施和落实碧江区农村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做到观念与体制变革的辩证统一,万万不能把力量微薄和金钱当是无法落实的理由;同时还得改变传统的教唱模式教学,除表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外,应适当向学生灌输一些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加强音乐课硬件建设

学校的教学设备单一,农村小学当前可能因为认识不够,也可能因为经济情况限制,致使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硬件设备稀缺,成为当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大阻碍。如此想来,一节音乐课是否成功显而易见,学生觉得课程单一,难以使学生感到好奇,无法使学生产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使得音乐课程的作用大大降低。

教育部门和相关单位应适度考虑加大对音乐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争取丰富教学设备,这对音乐课程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设备,纵使有专业的音乐老师使出全身本领,也很难以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三)充实音乐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育部门和相关单位,还有学校领导应该改变观念,了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音乐课程的发展,考虑对音乐老师多关心和了解,不要有今年把老师招进来,明年就调职,只把这个学校当作一个跳板的现象发生。

新《课标》中提到:音乐课的教学课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以,要求所有的音乐课都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让学生走进音乐、参与音乐,这样在实践中活动中获得音乐审美感受。老师在组织教学时,最好把音乐课设计为一个让学生让能够主动参与进来音乐活动,这就包括了很多,比如: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等。在音乐活动的同时把有关的课堂知识融进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音乐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很好的掌握音乐知识。所以,老师应该重视丰富自身的知识与修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丰富校园、课外文化生活

在保证智育发展的前提下,学校相关领导应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建立课外音乐兴趣小组并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音乐和活动,比如在农村学校开展一些文艺晚会、艺术节、音乐文化讲座等音乐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来充实校园文化生活,增添校园音乐活动的氛围。

(五)城乡帮扶

各部门领导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希望可以让农村小学与部分城镇小学建立帮扶关系,让诚镇小学的老师能够每一个星期或者每一个月到农村小学教学一次,又或者让学生来到城镇小学每一个月听课一次,这样就能减小城乡音乐教育的差距,这样就能给想要学习音乐的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不受家庭经济的制约也能接受音乐教育。

(六)加强宣传、引起重视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使学生变得聪明,能培养学生的时间感、韵律感、平衡感和团结意识,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希望各级教育部门、相关单位以及学校领导能够重视音乐教育的发展,把音乐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各级领导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走村串户,争取做到每个家庭都了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在宣传的同时,适当的做一些文艺方面的汇演,提高农村家庭父母的文化素质,介绍音乐教育的作用。

(七)传统音乐结合流行音乐

现今的科技水平提高了,流行音乐在农村广为流传起来,而传统音乐却无人问津,在现今流行音乐风靡的时候,学校的老师应该积极起来,把流行音乐与部分传统音乐结合起来教授,教会学生唱健康的流行音乐,在学习流行音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音乐,争取让传统音乐也像流行音乐一样流行起来,让音乐教育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总结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担当起这个历史的重任,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对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的提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应正确认识到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师资力量、音乐课硬件建设、课外文化建设等问题,转变音乐教育观念,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农村小学教育离不开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引导,但我坚信,在相关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定会迎来充满阳光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熊秋玲.对农村音乐教师工作环境的思考(学术版)[J].大众文艺,2012,(11).

[2]李雪明.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J].素质教育论坛,2010,(20).

[3]李萍.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反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

[4]何维刚.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0,(6).

[5]郑斌.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展望[J].中学教学参考,2010,(21).

[6]盛秀红.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2,(2).

[7]宛凤杰.对小学教育现状与教育发展剖析[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11).

[8]徐小琴.浅谈思想品德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33).

[9]唐艳辉.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a),2011,(8).

[10]徐文芝等.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金色年华(下),2010,(10).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6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教育观念;均衡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34-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国家,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而基础教育则是发展教育的关键。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实现繁荣富强的中国梦,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农村人口约占80%,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实情,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面临的局面很是困难。

一、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教育非均衡化发展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沿着不平衡发展格局推进,虽然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在贫困地区已经启动,但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失衡现象,其中区域的发展不平衡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师资力量的配备,还是教育机会的均等、教学设施的配置,经济发达和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都明显优于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除此之外还存在结构性的失衡,即在高中,初中和小学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存在明显的差距,呈现倒金字塔结构,也就是说对高中的投入明显高于初中和小学,从而导致中等教育所占比例高于初等教育所占比例。此外,学校在同一地区,示范学校和重点院校存在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惠的教育政策,使普通学校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之中,致使学校在生源质量和资金融入方面存在失衡现象。造成教育发展的极大失衡。其中不平等的教育机会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不仅全国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相同年级的不同班级,相同班级的不同同学之间存在教育质量的差别,而且成功的机会在不同阶层的子女之间也是不同的。

2、办学目标、办学方法不合理

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学生”是现在农村的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目的。由于仅重视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视了全体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的思维、体质都较差,以致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能力和开拓精神都很差。而且,管理混乱,质量落后,领导管理水平不高,对教学任务不明确是部分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因此,基础教育在农村的发展将更加艰难。

3、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一

作为学生学习活动导师的教师,是教育过程中需要进行优化的重要因素。这就对教师在智能和非智能素质方面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满足学生的发展。在许多地方,存在着教师缺编现象。目前,农村教师达到5.441亿,其中,中小学师生的比例分别为1∶22.68和1∶19.90。较全国的中小学师生比例值1:21.64和1:17.98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教师不仅从教人数少,而且能力水平、学历水平以及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都较低。教师的积极性被农村基础教育的生活条件差、学校条件差、待遇低等现实情况所搓。这些自然环境连基本教学工作都不能满足,更何况是教育的质量了。

二、加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对策

1、消除差异,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

第一,加强认识的提高,使公民教育机会均等权受到法律保障,使职责明确,使政府的主体作用有所发挥,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加大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增加公共资金,以确保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学条件改善,使一工交,二财贸,文教耗尽的情况尽量不出现。第二,对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实现全面平等,促进教育资源向条件较差的学校,农村学校,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流向,使同一水平上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的差异缩小,使受教育者受到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现象尽量淡化。第三,政府拨款为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利用多种途径筹集办学经费,加强基础教育的均衡水平。同时,较为落后的地区的人民应该摒弃保守,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思想,开拓进取,抓住机遇,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乡村教师承担着基础教育的历史责任,所以,要把加强师资建设放在首位。首先,地方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要性,大力发展农村教师教育事业,使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对教师教育存在的迂腐观念有所消除,以学校为基础,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和研究,在乡镇中学建立地面卫星接收装置和信息网络,并积极促进教师教育的农村信息化,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水平。其次,为了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要克服一切财政困难,及时补充合格的新教师。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使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建立专项拨款制度,使教师的健康保险基金有保障,并使教师的工作,学习条件和福利状况有所改善。最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3、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政府要想农村地区加大财政投入,适当调整投资在富裕的城市和贫穷的农村地区之间的比例,加大对农村投入。虽然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已经提出,但城乡居民收入仍存在很大差距,并在1985年-2010年的25年里迅速扩张。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来说,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仅为4.3%;2012年虽然表面上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3.2:1,但如果考虑到各种福利的差距,实际收入差距则为6:1。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地区的差异在较短的时间内都很难消除。因此,我们必须在教育平等和公平的基础上,无论中央还是省委,在教育的经费的投入上都要有所提高,特别强调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上的资金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吴洋,李然.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1.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7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应对策略

教育是发展和兴国之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基础教育面广量大。然而,目前农村的教育状况和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暴露出了许多突出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会影响整个教育事业。因此,要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策略,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经过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近年来,出现了农村的中小学生大量涌向城镇,使农村学校出现生源大幅度减少、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基础教育日趋萎缩的现象。对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农村中小学生源大幅度减少

其原因是:首先,由于各地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到位,近20年的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是导致农村学校生源不足的首要原因。其次,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打工,开阔了眼界,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送孩子进城读书。第三,当时的教育改革者,抱着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良好愿望,大刀阔斧地撤并学校,把学生向县区、乡镇中心学校集中,人为导致农村学校学生减少。

(二)教学设施简陋,教学质量低

由于政府的经费主要投入到城镇的重点中小学,而农村规模小的学校由于长期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硬件条件陈旧落后、设施简陋。主要表现在:有的学校仅有几个教室或一幢陈旧的教学楼,有的还是危房;而实验室与音体美器材奇缺,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空白。由于教学质量低,家长对学校极为不满而把子女转走。

(三)师资力量的薄弱,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虽然语文、数学教师较多,但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专任教师严重不足,课程难以开齐;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近年虽然补充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但大部分学校无宿舍、无食堂,工作与生活条件艰苦,外地教师和青年教师难以安心工作。有的通过考试等途径进入条件较好的学校,有的因待遇太低而离开教师岗位,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多,许多孩子由祖父母带大,缺乏安全感、亲情感,学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必要的教育,一些孩子叛逆、自私、不懂得感恩。对于未成年儿童来讲,学校、家长和老师是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督促力量明显薄弱,影响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二、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采取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一)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政府和教育部门在资金投入上多偏向农村学校,加强硬软件建设,加大教学设备投入力度,特别是现代化教育技术配备,改善办学条件。另外,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上名额也应向农村学校倾斜。

(二)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合理整合农村教育资源

合理规划、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根据生源情况,在区域范围内统一调剂、分配教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实行经费拨付、师资保障、装备配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稳定区域内生源。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中小学要想挽留住优秀的人才,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教育,就必须推出优惠的政策,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培育优秀教师。具体做到:

(1)加强教师交流,整合城乡教师资源。首先,加大城乡教师交流。教育主管部门应每年从县城学校选派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到偏远农村支教,同时选派一定数量农村教师到县城挂职学习锻炼。其次,实行教师外派轮训学习,通过外出学习,为农村教师注入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

(2)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加大投入,改善农村教师居住条件,设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设立农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津贴,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促进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3)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要针对教师的现状,分层次、分批次开展一系列新观念、新课程、新方法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上公开课、撰写教学论文、开展各类竞赛等活动,为教师迅速成长提供锻炼舞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四)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领导应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积极帮扶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各教研组应经常开展教学研究、交流和讨论,总结教学反思;同事之间多互相听课评课。在教学质量管理上,注重课堂监控、期中考试、期终考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组织教师认真对每个过程进行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重视留守儿童教育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8

1.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校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对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体育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因种种原因受

1.1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对体育这门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体育课不是一门升学必考的课程,对体育教学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外课程等。这些新旧观念的相互影响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

1.2体育教学认识上的偏离

应该说,农村中学都在努力实践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学校迫于外来因素的影响以及升学压力的左右,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上线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工作成绩好坏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在大多数农村中学里,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认为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其在体育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好坏成正比,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不太重视。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素质得不到提高。另外,不少人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认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3农村体育设施严重滞后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农村中学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如在有些偏远的学校里,1个篮球、几幅乒乓球拍就可能是他们最宝贵的体育家当了。大多数农村中学的班级人数在50-70人左右,在体育教学中如果班级人数太多,不仅会加大教师教学组织工作的难度,尽管许多学校体育教师费尽心机,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1.4体育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农村绝大部分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缺少正规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教师,体育课由临时指定的几乎不懂体育教学的其他教师兼代。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教师自身没有及时“充电”,体育教学单一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放羊式。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高兴我自由。这样的体育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也被忽略,加上农村条件艰苦、待遇较其他授课教师低,学校评优评先、评优、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体育教师得不到公正对待,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的自尊和积极性。久而久之,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从而对体育教学工作也缺乏热心,敷衍了事,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2.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的对策

根据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结合现阶段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本人认为要解决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现存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2.1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领导及教师的体育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把体育教学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校师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

2.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有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得好不好,关系到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方面,现有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能上体育课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基础知识、运动技能的学习,应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提高教学质量,大胆进行体育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应多为体育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如组织进修、培训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2.3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9

1.音乐专业教师缺乏

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很多专业音乐教师都不愿意在农村就职任教,部分在农村任教的音乐教师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为音乐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而是在为以后更好的发展积累经验,一旦有更好的机会,往往会选择离开农村而到大城市谋求发展。目前,农村中小学一个教师兼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甚至是一个年级的也就一两个老师的现象并不鲜见。如:语文教师同时还教思想品德以及音乐体育等。农村中小学很少有学校会为音乐这门学科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资源匮乏。

2.音乐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据查阅资料,目前农村任教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本科生,有些音乐教师甚至不是音乐专业毕业,音乐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高。由于有的教师缺乏识谱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只是根据音乐课本简单地教学生唱歌,老师教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大部分学生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过程其对音乐也没能有一个扎实的基本功,甚至连音乐最基本的谱子也无法理解。教师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上音乐课只是为了玩耍而不是真的为了学习音乐这与音乐教学的目标相背离。音乐教师缺乏专业素养,音乐教学的方式不科学,这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

3.缺乏音乐教学必要的硬件设施

目前,在农村中小学很少有学校为学生配备必要音乐器材。大多数的情况是由音乐教师根据音乐教材加上自己的嗓子来教学生唱歌。这种只靠一本音乐课本和老师嗓子教音乐的现象在农村小学还十分普遍。目前,有不少农村中学配备得有音乐器材如:钢琴、竖笛、口琴这种较简单的音乐器材,通常情况下竖笛是使用率相对较高的音乐器材而钢琴在学校是属于比较贵重的音乐器材只有在特殊情况需要用到钢琴的时候才会使用也是老师弹奏学生跟着唱的方式。在农村小学缺少熟悉音乐器材的教师,还有不少教师都是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因此教师也没办法教学生使用这些音乐器材,让这些仅有的器材也就成了摆设。

4.音乐课堂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

农村的思想观念相对较落后,音乐教育不受重视。学校对于音乐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大部分学校的音乐课一个星期有1-2节,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音乐课。在面临考试的时间段,音乐课还会被占用,用来学习其他的需要考试的课程。中小学学习音乐不需考试和评级,学校只把音乐课当成一种副科而不被重视,甚至到了毕业季也就是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音乐课都会被取消。在农村,音乐教育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境地。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撑。农村的经济相对于城市来说明显落后,这是阻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农村经济环境不容乐观,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教学设备缺乏、教学环境差等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年轻的专业教师为了有更好的发展都不愿意留在农村任教。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满足几个方面的条件:其一,教师和家都要有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意识;其二,音乐教学所需的教材、教学器材等硬件设施;其三,需要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但由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的原因,教师和家长都以学生学好数理化为标准,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和家长都缺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意识。经济落后也使得学校没有能力为学生配备好的音乐器材等。因此,农村经济条件落后是农村音乐教育无法较好开展的根本原因。

2.音乐教育观念落后

农村音乐教育观念落后主要是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一方面学校认为音乐是一门副课,对音乐课的安排没有足够的课时,在面临考试的时间段音乐课还会被直接取消;另一方面学校安排的音乐教师一般都是由非专业的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加上音乐不包括在考试之中。其二,音乐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认为音乐是副课而采取应付式教学,教学效果难以提升。其三,音乐教育不被家长认可。农村的经济条件落后,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大多数的家长都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种传统教育观念。因此大多数家长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都是不支持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接触音乐教育的机会阻碍了音乐教学工作的正常展开。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对策

1.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度

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主要是指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农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二是提高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三是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音乐持支持态度。要提高对农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首先其本身应充分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一方面能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有启迪学生智慧、开发智慧的功能。并且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拥有一个好心情,能较好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不仅能促进小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音乐教育还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

2.加强农村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素质一直无法提高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培养渠道的缺乏。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村音乐师资力量缺乏的现象,高校可以实行定向农村师范生的培养,这种方法是指教育部通过相应的优惠政策定向招收大学生学生培养农村方向音乐专业师范生,入学前与其签订协议让该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二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音乐教育本身不受重视,音乐就教师的待遇无法得到保障。这是大部分优秀的音乐教师不选择农村任教的根本原因。要提高音乐教师的待遇不只是简单的提高其经济待遇,其政治待遇、社会待遇也应相应得到提高。让音乐教师感受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是受人尊重受人羡慕的职业。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音乐师资人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3.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

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存在音乐专业素养偏低的现象,这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提高农村音乐教师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对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唱、弹、跳是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础技能,音乐教师只有较好的掌握了唱、弹、跳等专业技能才能更好的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其次是审美修养的培养,审美修养是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最后是对音乐教师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是指音乐教师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意志,在音乐活动中音乐教师对音乐的兴趣及意志相辅相成,其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及意志。

4.加大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设施的投入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设施的缺乏是影响音乐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条件落后的现象也逐步得到改善。要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应加大音乐教学设施的投入。如:音乐教材的更新,配备各种音乐器材,建设专门的音乐教室等。教学设施是音乐教学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及学校都应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为音乐教育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教师由过去的不理解课改到模仿再到现在的积极响应,经过一批教师不断的追求与探索,我们深切感受到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在教师的素质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农村,如何开展教研是值得农村小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时代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前进的必然。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课程设置也会落后于时代要求,这就决定了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和常态性。既然课程改革已经全面推进,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改革,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进行教育研究。

(二)社会需要。

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服务。这可称之为教育的总原则,也是最基本的原则。现在的农村家长在城市就业的越来越多,许多家长感受到了城市基础教育的优越性,希望自己的子女也享受这样的教育,但是受条件制约,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读书,所以他们将希望寄托在农村教育者身上。为满足家长的需求,农村教育者应提高自身教育素质,开展教育研究。

(三)个人需要。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对教师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只有教研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已成为年轻教师的共识,所以教研也是教师自身的需要。

综上所述,教育研究是农村教育的迫切需求,但农村小学教研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一)年龄结构老化,教学理念、教学手段陈旧。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队伍主要由以下三类人员构成,一是民师转正;二是八九十年代的中师毕业生;三是县内的代培教师。以我校为例,虽然是一所镇中心小学校,但由于远离县城,地势偏僻,部分有经验的中年教师通过考调和商调已进城或到条件较好的学校去了,剩下的教师年龄结构两极分化。在编教师年龄老化,五十岁以上教师占35%,由于差编,59岁的教师还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为了补员近几年分配来了10位新教师,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教师年龄的两极分化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教研活动的开展。

(二)专业人才的缺乏与教研层次的低下。

这里的专业人才既指在教研领域有一定建树的教师,又指音、体、美和英语专业教师。这些人才的缺乏导致了农村教研水平低下和教研科目的单一,认为教研就是上课、听课和评课的教师占绝大多数,而对音体美英语等学科的教研也是浅尝辄止。

(三)思想认识与观念更新的问题。

农村不少教师对教研的认识不够,认为教研的作用不大,教研只是走过场,作秀给别人看,不能体会教育中深层次的内涵,对新理念知之甚少,知道的也只是人云亦云,如“三维目标”、“以学生为本”等,但三维目标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则淡然置之。因此,思想认识不到位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教研的发展。

(四)教研平台少,教师展示机会不多。

如果一个学校教研开展得不扎实的话,那它提供给每位教师的展示机会仅仅是每学期一节的校内公开课,极少数教师能上学区、片和县级公开课,而外出学习、培训、考察更是难上加难,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很难提高水平。

(五)骨干教师的分散,使教师缺少交流的空间。

在农村小学,由于地域分散,考虑区域平衡,少数骨干教师分散到各个村小,这些教师在各个学校挑大梁,授课任务重,课头多,他们能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已经不易,再让他们从事教育研究就显得力不从心。骨干教师没有时间和空间搞教研也是制约农村小学教研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上是制约农村教研的一些常见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制约着农村教研的开展,以下列举一些发展对策,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以制度为保障,注重思想引领,将教研内化为教师的需要。

教研难,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对传统观念的突破,要想使得使得农村教研蓬勃开展,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教研制度和思想引领。教研制度是保证教师参与教研的根本,具有刚性的一面,而思想引领是教研活动出成果的基本因素,具有人文的一面。使教师认识到教研的重要性,自主参与教研活动,这不仅使我们学区的教研活动得以正常开展,而且教师也能从教研中体会到教育的快乐。

(二)务实开展教研工作,让教研实效体现在课堂,让教师领悟教研的魅力。

教研实效体现在课堂是教师长期参与教研的动力,任何一件事如果做了,但劳而无功,人就不愿再做了。教研也是如此,如果教研的作用不能在课堂上体现其作用,势必会对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务实开展教研,发挥教研的作用尤为关键,让教师真切领悟到教研的实效与魅力。

(三)关注各个层次的教师,从细小处鼓励并肯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