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4:52

乡村教育特色篇1

关键词:特色;均衡;教育;校长

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对知识、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追求优质教育服务,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我国,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享受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和保障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公民的这种权利实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城乡孩子在享受教育资源分配和受教育条件方面不平等。其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一是教师学历不达标。乡村教师中大多只有中师学历,有的是老高中毕业生。有些乡镇教师本科学历人数不超过10%。二是老龄化现象严重。农村教师中大多数是民转公教师,年龄平均在50岁以上,大多已接近退休年龄,有些民办教师退休后,又无法补充新教师,致使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出现断代。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更是微乎其微。三是学科结构失衡。英、音、体、美、计算机教师严重缺乏,许多农村中小学只能以非专业的兼职教师替代。四是严重缺编。由于种种原因,城里的教师不愿下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很难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去。五是代课教师大量存在。小学代课教师中有80%以上在农村,初中代课教师有70%在农村。六是职称较低。许多农村小学高级教师比例不超过50%,比城市低近10个百分点。

二、教育经费投放不足。各级政府虽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但由于农村学校面广量大,有限的教育经费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诸如校舍建设问题,学校硬件设施问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未能得到较好的改善。

三、教师待遇不高。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提高了中小学教师待遇。但农村中小学教师与城镇中小学教师的待遇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尤其在教师住房、医疗、养老保险方面未能享受到城镇教师的同等待遇,导致新的分配上的不公平。

那么,如何才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呢?

一、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1.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教师的素质成为制约农村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农村还有二十多万代课人员,农村教师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因此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培训分担责任,每一位农村教师每学年至少受训1次,每次不少于20学时。教师培训经费由各级政府分级承担。市、县两级要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探索制定学历提升奖励资助办法,从教师培训经费中拿出部分经费,作为农村教师提高学历水平的奖励资金。

2.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继续推进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畅通农村教师补充渠道。教育部门在招聘教师时,要优先选派到农村学校去,为农村学校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3.改变农村学校按师生比配备教师的单一方式。农村学校规模虽小,但学校课程仍需按国家规定开设,这就需要不仅考虑生源的多少,还应照顾到学校规模、班级数量和课程设置,保证每门科目都有专业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4.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通过城乡学校的结对,把城市优质学校的优秀老师选派到农村去任教一段时间,促进农村师资的进一步优化,同时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向农村适度倾斜;鼓励新毕业的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去进行锻炼和实习,并给农村教师适当的财政补贴。在教师的工资标准一样的情况下,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吸引一部分优秀的老师到农村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有关教师城乡轮岗政策,在职称评聘时把到农村任教经历作为城镇教师职称评定及工资晋升的必要条件。

二、提高学校办学特色

乡村教育特色篇2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有15亿左右人口中约有7亿人口在农村,农村学校的建设问题不容小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改以往“千校一面”的标准化学校建设方式,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培养个性鲜明的学生。该文件的颁布作为学校建设方式的新指向,一方面促进来了一批农村学校开始探索符合自身学校特色的办学新路径,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教育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总体来看,农村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不容乐观,处在农村的、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教育工作者日益明白必须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办出农村特色学校才是自己的出路,而特色办学这条路能否在农村走通?本文的检视由此而来。

将“特色”二字分开来看,即包括“独特”和“出色”两个层面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对特色的解释是:特色就是事物表现的独特形态、色彩和风格。古人云:“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所以说,特色的根本特征体现在“独特”和“优质”两个层面。农村学校想要在办学特色上形成自己的独胜之处亦是如此,各个学校依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历史渊源以及学生的的学习背景,逐渐形成了一贯的、独特而优质的办学风格。学者杨九俊借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他认为作家写作过程中其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反思问题和语言表达都要有其独特性,学校建设同样也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挖掘自身特色。农村学校更是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及优异的办学质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现实来看,广大的农村教育工作者已经从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这两方面的重要性,但依然存在严重的认知不足和偏差。

一、重“城乡差距”轻“城乡差异”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理念、文化积淀等方面都明显处于落后地位,我们不得不承认城乡差距确实是存在的。因此,在许多教师的眼中,城乡二元对立结构总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农村学校的发展总是跟着城市的脚步走,农村学校在师资、生源、硬件资源等各个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这切切实实的差距让农村中小学想要建设特色学校变得何其难。在特色学校建设问题上,城乡的视角上存在极大差异:于农村是“为特色而特色”,于城市是“锦上添花”。

以某市某位高二足球特长生为例:该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均就读于足球见长的学校,并属该市足球队主力之一。社会、学校、家庭中的教育相关者对在肯定他的具有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实力的同时,仍然建议他选择考大学这样一条道路,最终他在深思熟虑之下毅然选择专心学习、考取大学、保持梦想。这一案例中,该生能在该市的相关学校中发展自己的足球“特长”是基于该市在近两年对足球事业的发展,该生的人生选择却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市虽然提供了为学生足球特长生发展的有“足球特色”的学校,但归根结底是该生人生道路上的一种锦上添花。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细胞,城市学校色学校的建设何尝不是一种锦上添花呢?

这个案例证明了――在农村特色办学这个范围内,城市的“锦上添花”确实偏重褒义,农村的“为特色而特色”确实偏重贬义。因为前者在求发展,后者在求生存,步伐上的不一致是不折不扣的客观事实。但这个案例并不仅仅是为了证明城乡特色办学中认识视角的差距,没有任何两个词语或短语有绝对的“差距”,但两个必然有“差异”。案例只是告诉我们不仅要看到农村比城市“差”在哪,更要看到农村比城市“异”在哪。

农村学校如何找到“异”,摆脱“距”,迎难而上?这就需要更新对农村社区及农村学校的观念,寻找自身独特的优势。著名学者刘亮程在一次报告会上谈及人生让我们领略到如果人生的教育和学习阶段最“始”和“末”能在农村中该是多么美好!他认为一个人的童年、少年阶段应该在乡村中“领略自然纯朴的风土人情,倾听鸡鸣狗吠的乡村声音,饱尝四季劳作的苦辣酸甜”青年和中年阶段“可以到城市求学谋职,开阔眼界,展翅高飞”老年阶段“又应该回到乡村,坐在大树下、小河边、麦场上、土墙前回味自己的一生”,且不谈这种美好的教育设想是否太过理想,这美好愿景确是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广阔的天地,丰富的乡土资源、淳朴的乡土民情、苦辣酸甜的劳作……“学校特色并不能凭空产生,重新发现农村正是为了寻求学校特色的生态来源。因此农村学校需要站在自己的视角上重新审视自我,挖掘不同于城市的教育资源。“乡村教育不仅仅作为以城市化为中心的现代性教育体系的参照与延伸,立足乡土价值的乡村教育本身,同样可以作为现代性的精神是农村教育的独特精神资源而进入现代教育整体框架之中。这都是城市孩子们很难亲身体验到的教育资源,很难感受到的农村社区的真实面貌,农村教育何尝不可以“锦上添花”呢?

二、以“办学特点”代“办学特色”

汪国真曾说:“同为名山,华山险,泰山雄,黄山奇,峨嵋秀。‘险’、‘雄’、‘奇’、‘秀’就是不同的个性。名山如此,学校亦如此,回顾历史上诸多办学颇具特色的农村学校:《窗边的小豆豆》中主人公“不幸”被迫转学进入巴学园,却奠定了一生发展的基础,可以说巴学园里的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了兼具自由与个性的教育,都是在小林老师的尊重和关爱下成长;英格兰东萨佛郡里斯敦村中,由尼尔创办的夏山学校,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真正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落实到教育实际,以孩子的快乐为教育宗旨,可以说这所举世闻名的特色学校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我国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虽偏居乡野,但蜚声海内外,经亨颐先生将学校发展与时代特色相结合。这些特色的学校的创办是基于农村独具特色的教育资源,是基于教育自身的本质属性,是基于时代精神的价值诉求。

由于在地域、历史、资源、学生等各方面的差异,每个学校所呈现出来的特色是本校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外像。暂且撇开学校特色办学的城乡差异不谈,一些农村学校在特色办学过程中,有的学校专注于某一个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课程等,将其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中心任务,有的地方教育部门甚至给学校下了硬性指标,要求校校有特色。这样的认知方式,将“办学特色”窄化为“办学特点”,犯了“以点代面”的错误。“特色”是内蕴外现一体化而形成的风貌。如果农村在特色办学中仅有某个特色活动或特色项目,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学校办学是有特色的。反之,如果一所学校全面发展,但没有特别的活动和项目,这种全面发展的状态恰恰就是它的特色所在。

当然,以上讨论绝非全盘否定特色办学的实践,仅用另外一种视角为实践之困解惑。在学校特色建设的起步阶段中,开展特色活动、启动特色项目、实施特色课程,确实可以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科学运用“点”的发展来带动“色”的形成。“以点带面”、“以优势带劣势”、“以核心带全局”,学校形成独特的课程和教学文化,滋养着学生的个性,濡染着学生的气质。用全面的观念和视角,通过整体优化的系统工程,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能成为其办学特色的有机组成,最终实现整体办学风貌的形成,建设成一所名副其实的特色学校。

三、重“办学特色”轻“办学质量”

乡村教育特色篇3

关键词:乡村学校少年宫重要意义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09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了贯彻纲要精神,2011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十二五”期间,由财政部支持中央文明办牵头组织建设80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目前张掖市共有11所学校立项成功,甘州区共有4所学校立项成功。据初步调查,由于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实施好“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够,大部分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开展得不够规范,严重制约了“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实施。

通过我近校三年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实际,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认为实施好“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以及学校特色创建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我们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抓手

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可以说涉及了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科技教育、社会实践、读书活动,既给我们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选择的空间,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

二、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新课改搭建了平台

新课改的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部分,其中校本课程由学校具体负责开发并组织教学,各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个别学校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开发出规范、成熟、科学的校本课程,将校本课程同国家课程一样纳入到教学计划中的学校更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校缺乏开发校本课程所需要的师资、场地、设施等条件,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可以给各校开设校本课程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师资支持。

三、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条件

我们认为城乡教育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资水平的差距,二是办学条件的差距,三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而通过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一是通过加强对校内师资的培训,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一部分具有专业技能或艺术特长和民俗文化的人士或大学生担任辅导员,从而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二是通过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大幅度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三是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资源,加大对家长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家长的个人素养和家庭教育的水平。

四、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动力

我们发现理科教师普遍在人文知识方面比较欠缺,而文科教师普遍在科学知识和素养方面比较欠缺,而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除了能胜任学科教学工作外,还要能承担一至两项其他教育活动,所以我们提出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为10(学科教学工作量)+1(承担一项阳光体育辅导工作)+1(承担一项少年宫辅导工作),并且纳入绩效考核,这就督促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重新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乡村学校少年宫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和智力支持,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完成提供了可能。

五、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打造书香校园、建立学习型组织提供了保障

有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各国国民读书量的统计,全球每年人均读书9本,最多的犹太人人均读书26本,欧洲国家人均读书13―14本,而我国人均读书只有6本,如果除去教科书,人均读书不足1本,而且近几年显示我国人均读书量呈下降趋势。总理曾在微博上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所以我们作为教育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师生的读书要求,而乡村少年宫的建设,按照项目要求必须购买规定的书目,开展读书活动,这就为我们打造书香校园、建立学习型组织提供了保障。

六、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且个性张扬的农村学生提供了舞台

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涉及德育、体育、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科技、社会实践、读书等各个方面,这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各个学校可以依据各自的地域特点和学校实际,开发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活动,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可能。

七、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为学校的特色创建和品牌建设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涉及面广,种类多,我们可以根据学校文化、地域特点、学校实际确立特色发展方向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将来一定会创建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校品牌,实现特色兴校的目标。

实施好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既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又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是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以,我们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群众,都应该充分认识实施好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开展好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把好事做好,使广大的学生受益,真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活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常武显.山东淄博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发源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06).

乡村教育特色篇4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回归;教育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09-01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我国小学、初中学龄段人口中,乡镇人口占到全国该年龄段人口的77%。农村基础教育人群的比例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全局,也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然而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农村基础教育暴露出了多种不和谐现象。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些现象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构建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农村基础教育暴露出的弊端

1、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脱离农村

陶行知先生当年曾批评中国传统乡村教育严重脱离乡村社会实际,完全以城市为价值取向。“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陶行知先生的批评是针对当时主要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而言。即便是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陶先生的话依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城市和农村本是以职业和地域划分开的,无高下之分。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以及工业给城市带来的空前繁荣。城市几乎集中了一切优势力量,城市和农村的区别逐渐拉大,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农村,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离开土地,奔赴大城市遂成为农民及其子弟们奋斗的目标。

2、农村基础教育的内容脱离农村

哲学家胡塞尔提出,教育源于生活,最为重要的值得重视的世界,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在现今的农村基础教育中,农村生活中的淳朴生活经验和智慧受到忽视,农村世界的价值在比照中沦为低层级的价值特性,“农村本土的优良文化传统和自然野趣在外来的主导文化冲击下被强行剥离了教育体系。”只有使教育真正地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二、农村基础教育的几点建议

我们寄希望于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能够顾及到农村教育的建设和改革。它要走的不应该是单纯城市取向的道路,而应该是融合的、兼容并包的。针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弊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不能抛弃自己的特色,完全让位于城市取向,要吸取城市学校的精华,将其与自身特色融合到一起。农村教育需要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农村地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地域文化传统以及农村生活的一些文化元素,有着建构农村生活秩序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农村人淳朴善良、勤劳坚韧的品质,农村人团结互助的热情,农村安宁祥和的氛围,绿色环保的生态,这一切都应该是农村教育应该传递的价值观念,让学生认同这种价值观念,热爱家乡,也是农村教育应追求的培养目标。因此,农村教育要发挥传递甄别的能力,有选择地借鉴城市文化,保持和延续自身的良好习俗,书本文化与民俗文化的有机结合,城市文化的横向渗透和农村文化的纵向传承,课堂教学与自然世界的紧密融合,教育不仅成为城市文化的传递者,也成为本土文化的弘扬者,活化农村文化价值。

其次,教育管理机构应给农村学校更多的自限,在确保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弱化地方课程,大力发掘乡土资源,开发乡土课程,丰富校本课程,让真实的乡村生活走入课程,让自然淳朴的生活世界走进课程,让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走进课程,让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走进课程,让农村学生能更多地去感受、发现农村的独特教育资源,真正实现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回归生活,教育为了生活,只有这样,农村教育才能凸显其优势,呈现其发展的持久生命力。

最后,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资力度,吸引优秀的教师人才,做到请得进来留得下来。因为优秀的教师人才是具有专业素养的,能够开发地方特色课程,从而改变单纯的国家课程大纲规定的课程模式。农村教师队伍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人才开发战略的实行,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学校经费长期不足很难拥有城市学校那样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农村学生的素质养成和提高就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农村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应建立和完善相关体制,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投入。

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增加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交流与沟通机会,使城市学校的教师农村支教活动制度化,让更多的城市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教书。有学者还建议优秀教师、文化人士等经常走进乡村、农村学校,“给乡村少年一个短暂的机会让他们感受不同的世界,从而给他们幽闭的生活世界一段美好的经历,也许可以在有意无意中敞开他们心灵世界的重要窗口,有时甚至可以改变某些乡村少年一生的命运”。这样可以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接受同样高质量的教育。使城市教师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状况,关注农村教育,发挥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去帮助共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现农村教育的特色。

农村教育办不好,中国教育就办不好。不了解农村教育就不了解中国教育,不研究农村教育的教育科学理论就不是完善的教育科学理论。西方的教育学不论及农村,是因为农村所占比例很小,城乡差异不大,而中国的城乡实际,需要专门论及农村教育。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理论研究力度和政策扶持,改革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才能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让农村基础教育回归乡土,才能使其更接地气,使农村教育更加饱满充满活力,能够更好地为农村服务,反哺家乡,发展农村、农业。

参考文献:

乡村教育特色篇5

和城市孩子相比而言,农村的孩子们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了些。从电影、电视、展览中接受美学教育的机会也少了些。因此,农村孩子一旦能被安排上美术课,他们更加珍惜那每周只有一节的来之不易的美术课时间。要想让农村的孩子在美术方面得到同样发展,必须探索一条有农村特色,适合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教学之路。那么怎样才能具有农村特色呢?那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联系学生生活,让美术课具有清新的农韵、浓郁的乡情,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的教学效果。

一、农村美术课教学要体现农韵

什么是农韵?那就是要有农村特色,体现农村风貌,具有清新、浓郁的“农”味,也就是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丰厚的教学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农村是个广阔天地。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水中的鱼、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等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美术教师应努力引导他们走向自然、融入社会,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找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大自然赐予我们丰富的、独特的自然材料,这是农村美术教学的资源优势,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会利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乡土美术资源。

(1)可以搞拼贴画教学。树叶、豆粒、种子、蛋壳、碎布、麦秆等材料对农村学生来说既经济又易取,如树叶千姿百态,可利用它的自然形态拼贴成与其相似的各种形象。我们把这些农家材料收集起来,让它变成农村美术课堂的素材;

(2)可以泥巴教学。弄一块泥巴,做出喜欢的东西也是农村孩子的手工课。比如:让学生用泥巴捏成在村庄里处处可见的鸡的形状,用一片红纸剪出鸡冠贴在头部,用豆子做鸡的眼睛,再把几根鸡毛插在尾部,等干了之后还可以涂上颜色;

(3)可以搞线描写生教学。在写生素材的选择上应注重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如带领学生写生他们的庄稼、村舍、农具等。学生在这种源自情感的基础上就会描绘出细腻的笔触。

由此可见,要建构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学,就要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这样能让学生在所熟悉的田园风光中寻找、欣赏、创造,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家乡自然美景,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农村美术教学要乡情之浓

乡村之变,乡情之浓,美从心生。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富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儋州农民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农村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养殖场,一片片蔬菜大棚……这些都是现代永儋州的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孩子们浓浓的爱家乡之情。通过观察、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到家乡今天的飞速发展,再引导学生畅想未来,为家乡设计宏伟蓝图。如:《家乡美》、《未来的家园》等,

总之,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片质朴的、可爱的土地,摄取身边的画面,让学生尽情去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

三、农村美术教学更要体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给我们美术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教好每个学生,教好每一节美术课,就成了摆在我们美术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题目了。当前,教育战线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时期。我们今天培养的孩子们,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将面临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和快速的社会前进步伐。因此,他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高瞻远瞩。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多才多艺。美术,就是他们多才多艺之中不可缺少的一抹彩虹。农村资源非常丰富,充分发挥当地农村资源的优势,运用这些优势充分展示学校美术教育的特色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以随意在家中或田野中寻找一些可以进行美术创作的材料,这些材料中有点、线、面、色彩、肌理等美术创作中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如点状的:米粒、大豆、玉米粒、种子等等。如线状的:稻草、植物的茎等等。如块状或面状的:树叶、生姜、土豆、木片等等。如有较强肌理的:树皮、老叶子、植物编织类等等。将这些材料收集起来,在制作中灵活运用其不同的特点,根据创作和画面的需要进行结合和安排,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通过美术教学这一课堂形式,使孩子们对美的朦胧追求,无所羁绊的原创冲动,稚嫩的理性发展得以升华和提高。

乡村教育特色篇6

义务教育资源优化,布局更合理

花都区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评体系,建立领导责任制,由区长亲自担任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小组组长。

在经费投入和项目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考虑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区财政在下拨义务教育经费时,积极向此类学校倾斜。重建村级小学教学楼、建食堂、改造厕所、配备教学设备和图书等项目,自2003年以来,共撤并学校135所,现已建成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114所,占全区义务阶段学校100%,消除了花都区南北地区学校弱小、东西两翼分散的不合理格局,义务教育在均衡化、优质化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突破。

通过学校布局调整,花都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提升,形成较为优质的硬件教育资源,使得全区的中小学生都能在条件较好的学校接受教育。

城乡教师互换课堂,师资队伍更强大

“现在花都区的乡镇的教学资源与城区相比差距不大,但如何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农村教师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只有充分用好各类的教学设备设施,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近年来,花都区通过各种途径整体提升全市教师的素质。财政共划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4600多万元,加大免费继续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教师支教等教师培训工作,努力促进城乡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积极开展城乡校长、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的交流工作。实行中小学高级教师首聘、申报评选特级教师和省级以上优秀教师须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支教一年以上经历的制度。

在走访花都梯面镇梯面中学时,校长介绍说:城乡教师流动,不但让农村孩子享受了和城里孩子相同的优质教育;让农村的教师走出去看看,发现自己的不足,回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对师资队伍进行均衡配置和优化,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确保现在乡村里不但“有老师教”还有“好老师教”。

据了解,仅2010-2013年,花都区就选派87名农村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城区6所优质学校进行跟岗学习。目前,全区有21所城区学校对全区农村学校实行对口支教,有116名城区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

学校实行“梯度发展”,特色更明显

花都区在创建、评估特色实验学校的基础上,增设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示范学校建设和评估工作机制,大幅提高特色学校建设的奖励经费;多次举办全区性特色学校建设现场会,以利于特色创建的经验推广和优势互补。引导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办学特色创建工作。第一阶段是特色项目学校;第二阶段是特色实验学校;第三阶段为特色示范学校。

乡村教育特色篇7

关键词:“三农”;战略性问题;农村金融;村产融合;农村人口教育

中图分类号:F303.3;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09-0212-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09.045

中国长期着眼于“三农”战略,在各个维度、各个领域都开展了探索性的工作。目前城乡二元对立现象逐步改善为一体治理化发展格局[‘’,农业通过设施化、生态化、景观化开发较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尚未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新目标,农村金融需要发力、村镇产业需要融合、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需要提升成为改革深化的新方向。当代“三农”战略应当围绕时代变革的诉求建构改革路径,耦合问题机理探讨关键策略,结合理论创新与规划要求践行具体要务。本研究设计出新阶段“三农”战略的内容和要求,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围绕解决既有问题提出振兴乡村发展的新思路。

1当代农村战略性问题探讨

1.1当代农村发展的思考路径及问题探讨——农村金融

目前,“三农”战略已然取得阶段性成就,改革工作演进至新周期,偏重城镇化管理模式的一体化现状仍需调整,因地制宜的战略方针需要去实现。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今后的工作应当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并优化乡村振兴格局,实现统筹发展空间,优化发展布局,分类推进优质村落形态发展。该规划从空间维度上给出了当代农村战略性发展的思考路径,即从宏观布局、发展统筹、顶层设计、特色改造等方面给出了指导。然而,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和生态整治困难、各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等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都需要金融服务支撑。目前农村金融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不少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仍处于传统保守的运作状态,在一定时间内较难快速跟上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在用户数据管理上无法快速实现技术标准,无法达到深化金融大数据、创新应用服务、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的现行标准。

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是推进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提高的工具,是农村区域开展各类建设改造与开发规划的资本源头,也是鼓励当代农村多元化、生态化发展的保障。可以说农村金融机构不仅承担着农村发展建设的职责,同时也是保障农村产业经济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功能机构。然而农村金融改革40年来,困扰农村金融的诸多根本性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如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供需结构失衡、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2]等制约了农村金融体系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功能的发挥。因此需要从供给侧结构进行创新改革,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市场服务体系[3]。

围绕农村金融的改革需求推进其升级发展,确保其为居民生活、产业升级、社会保障、扶贫攻坚、乡村治理、绿色转型、信用环境维护等多项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农村金融今后的升级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承担多部门联动衔接工作,确保供给产融不脱节,供给方式先进精准且有效[4]。②教育水平、政府支出、产业结构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目标存在高度一致性[5],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兼顾。③农村的治理工作需要一定的金融互助社类组织参与,是体现并实现有效的民事主体资格与信用管理的农村发展基点,是根植于乡村文化土壤中实现社会良治、善治的农村治理基础[6]。④结合大力加强“三农”绿色金融服务转型和深化的诉求,需要农村金融机构集群共同带动乡村企业服务、农业园区基地服务、农户创收服务和农村信贷服务[7]协同发展。

1.2农村金融发展诉求及当代农村战略建议——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升级

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不少诉求还需要去实现。提出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8],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落实要求,无疑是对农村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配合农村承包土地分配政策及保障资产使用和运营,同时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并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的规范。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还需要统筹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管理内容,也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参与进来。目前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优质农特产品存在竞争优势,无论是农产品外贸还是跨境农产品电商都存在对金融的需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9],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1)农村关键性建设任务由国家金融机构主导,并负责标志性项目发展。打造由国家领导的战略主导带头项目,打造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品牌,明确金融机构具备一定的公共性价值和社会、生态效应,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广大群众的品牌路线。如增加金融普惠性科教文卫设施建设;根据当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核心带设计与建设知名村落地标,并改善周边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

2)农村发展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任务应由农村金融机构配合适度的激励政策推进落实。加强创新激励政策管理,鼓励农村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人才和团队参与,提升评价策略、治理手段、业务产品创新的专业度与广泛性;借助大数据智能技术实现农村发展与金融业务配合的精准服务;扩大农村创新金融业务规模,降低服务费用,增强普惠性优势,并重点围绕探索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本地文化与村落文明的项目加强农村金融的服务支撑,尤其重点培养新型农村信贷业务发展,如针对职业培训、家庭建设、教育基金等信贷需求提供新农村生活信贷业务。

3)农村战略整体目标的实现应由支持村民自我发展的金融环境和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针对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完善农村金融立法,确保农村金融机构向专业化、多样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以便更好地配合当地政府的規划,对当地规划有效地补充、支撑和服务;并针对当代农村问题,围绕发展诉求更新战略对策,确保农村金融的先进性,促进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孵化本地特色产业链,保护村落文化和优化自律文明的农村共治式发展。

2当代农业战略性问题探讨

2.1当代农业发展的思考方向及问题探讨——村镇互动、产村融合难题

中国当前的农业发展存在产业自身突破的屏障,同时也需要应对农业工业化改造及现代企业治理竞争水平提升的难题,如探讨产城融合模式的有效路径,使用信息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经营能力,加强产业链条上的创新。可同时实现互动、融合、高效、文明、特色化发展模式,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准确方向,区别于资本主义“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碎片化的抽象城市空间[10]。

目前,农业生态安全问题凸显,需要处理和转化[11],集中化管理与实现适度的规模经济农业是可行的转变思路,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12],契合了倡导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三重改革要求。因此需要从机制和运行形态上进行现代化升级,结合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多元共效的思路探索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创新,如打造新型全域旅游产业,探讨和践行产城融合、产村融合的模式,创新跨区域协同发展及村镇间高效互动。产城融合策略的实施过程需要面临老旧园区的改造甚至是迁址的难题,因为目前“产城分离”“一股独大”是最普遍的现象,而更新功能与规划内容需要推进“多规融合”“城区联系”“网络社区”[13]等空间变革系列措施,实施融合再造,并针对环节问题去落实管理标准,确保区域内各资源调整到位,配合形成互利共生[14]的融合形态,围绕融合方案去调整管理系统、生态环境、土地安全、社区治理、区域发展、资源配置等对策,确保农业创新、集约、节约发展。

全域旅游将区域内的产业资源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打造,其逻辑在于保护生态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培养游客文明和适度开发形成高品质的全域旅游业态,实现既有资源创造收益,又带动经济整体发展的效果,并纳人全部居民工作生活中,使其共同参与,以此确保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体验,提升旅游质量的同时形成社会共建共享的过程。村镇互动、产村融合还存在顶层设计上的战略难题。目前不少地区推出的规划策略实际上并未做到真正的全域概念,在后续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多维度、全方位设计的问题,从参与到实现管理并未全部与企业结合、与居民合作,统筹全村资源和人力,而游客旅游全过程衔接断裂,社会管理水平也未跟进。因此,今后全域旅游改革工作还需进一步落实多规合一、公共服务一体化、分类改革、旅游监管全覆盖等任务,提升治理水平,建立适度的规模经济秩序,确保特色、美丽乡村真正有序发展运行,而不是工业化的农业集聚地或是污染的旅游村落。另外还需分析目标实现所需的管理能力,如打造的新产业是否能够带动老产业转型,开发全域旅游时领导干部队伍本身是否具备一定的审美和创造力,来确保对特色物质与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2.2真正意义上的全域旅游产业创新与当代农业战略建议

全域旅游是综合农业各产业链可旅游化开发的产品,开拓新经济,打造既能创造经济收益又能提升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形态。真正意义上的全域旅游产业创新,应当按照农业合理化、特色化以及农民主体化、农政公共化的原则,以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因此,全域旅游的重点在探索融合与互动的机制,结合各地特色的业态方案,耦合可运作的政策系统与“三农”资源,围绕时代变革的诉求去孵化并开发出可持续的新农产业,确保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技术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因地制宜的要求,并为竞争性资源形成有力保护与规范的秩序管理系统。目前中国不少地区已经开展了实践探索,保护村落文化有利于整治空心化,还能发展特色全域旅游经济[15],如浙江省湖州市和孚镇民当村打造出产村景融合的精品村规划[16],产业链与非产业链功能混合的小微制造业村镇[17],利用修缮古村落的契机将文化与党建相结合,借力景观与绿化方案实现与产业相融共生的效果,以此提升农产品品牌效应,扩大本地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实现本地小微企业集中集约发展[18]。浙江省瑞安市通过“产、村、人”融合立足生态特色,充分挖掘特色遗传基因,联动更多音乐美术、创意产业、高端商务、休闲度假产业发展[19]。从实际发展效果来看,这些获得“部级生态村镇”称号的村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远超过全国村镇的平均水平[20]。因为农业碎片化难以集中规模经营,也难以保证发展的健康持续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更不利于农村传统文化形态的保存和延续,所以融合共效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出路,构建国家组合品牌系列,挖掘出差异化的特色,是开展全域旅游及产村融合发展模式的关键。因此,创新发展与改革工作应当朝着更加高效、文明、集约、节约、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向改进。

1)打造全域新型旅游产村融合模式,丰富各地旅游资源。要配合名树、古建筑等特色风貌进行联合设计,形成现代文明统一的展示体验效果,提升当地在公共服务及多元业态发展方面的水平,扩大经济规模,提升竞争实力。然后延伸至科教文卫多领域,带动更多产村融合的产业出现,尤其是特色农业的全域旅游产学研模式。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村镇政府和村委会权责,给出合理的改善村内产业结构的方案。联合村镇力量共同发力推进产村融合化、全域旅游化发展,全面实现协同治理。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搭建全域旅游网络综合平台系统,借助互联网去推进特色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展示和营销,挖掘社会人文角度的新体验价值。加强推广传播,增强公关效果,邀请各界专家点评与推荐,邀请网红、明星等参与讲解本地文化和旅游特色体验,丰富特色农业全域旅游视频内容,提升旅游项目的知识价值和厉史内涵。新型全域旅游产业务必树立村镇互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凝聚合力,革新农民观念,改善农民行为,传递精英农民的先进生产观念[21],发挥乡贤作用,实现共治、共享、共建、融合的新兴经济发展效果。

3)推进农业差异化特色战略。在产品细节、文化包装、使用区别、体验效果上进行差异化特色提炼,挖掘古代历史人物故事来传播特有文化,如产品品味格调、食用讲究、搭配文化、烹饪技巧、季节方案等,这些特色内容还可以衍生出增值业务和更多的盈利空间;丰富景观表演等内容,形成分享传递、自助参与创作或文艺表演活动等一系列旅游内容,有利于主题宣传,也有利于主题体验园区及休闲设施的供应与消费,还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过剩的问题。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可以实现以养定种、粮改饲、种养加一体化、“互联网+农业”、ppp模式、循环农业等模式,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构建农村人口全覆盖的普惠制的综合性合作社体系,实现社会资源资本化,维持“三农”稳定,实现社会化生态农业的发展状态[22]。

3当代农民战略性问题探讨

3.1当代农民战略性问题的思考逻辑及问题探讨——农村人口教育需求

新时代“三农”战略思想本身的价值维度是维护亿万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福社[23]。从宏观层面上,农业“四化”对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具有明确标准,符合社会进步发展理论。从微观层面上,给予每个农民個体进步发展的教育条件,可提升农民个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可维护地区发展平衡。目前中国城乡人口受教育水平差距较大,是通过城乡间自由流动解决既有问题,还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创新能力,配合农村农业战略发展所需,都需要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因此,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农村人口教育。当代农民首先需要具有积极乐观而充满活力的劳动状态,其次在出现问题时需要具备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即通过学习和工作,在心智、态度、意识、觉悟、技能、素质方面获得进步提升。经过分析可知,目前农村人口教育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农村人口教育工作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坚持农村教育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保障。

当代农民只有实现知识富强才能真正打破恶性循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与保守性的二重性特征,介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属于“中间阶级”范畴[24],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有2点。

1)固有观念部分“原封不动”延续下来,导致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化解发展风险,解决发展问题。农村封建观念、不良习俗、民间类活动以及不文明用语和家庭暴力等问题长期存在,并且还在持续,家庭暴力和其他农村恶习对农民阶级后代形成不良影响。新时展又容易造成农民代际观念断裂,有些新生代农民强烈的教育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进而陷入困境。

2)教育资源不能与农村人口教育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对接。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与实际需求不对接,师资力量、学校综合水平、家庭重视程度、教育支出占比等方面短期内无法缩短与城市的差距,农村产业发展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教育的发展。

3.2农民发展性诉求及当代农民战略建议

经济扶贫易,精神扶贫难,农村人口教育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较于产业及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周期往往更长、难度更大,要实现乡风文明还需要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进行优化。而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落户制度尚未健全,农民工市民化身份难以实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权利,子女教育、工作机会、住房、社会保障权益及失地农民保障、收入水平提升等方面均表现出不足。目前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协调工农、城乡利益关系仍存在一定困难。

创新发展与改革工作应当从顶层设计出发,重点围绕文明素质提升和自律、自省、自觉、自发学习等方面开展工作。相关部门也应提供并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尤其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心理需求和实际发展中的困难或是生活中的困惑及问题等,及时给出解答并帮助解决。围绕心智、能力、结果等一系列的创新需求开展实践,在给予更多直接资源和产业机会之外,还需要配备推动力保障系统,在权益和激励上做好运筹与分配,做好创新结果、权益保障及战略主导等稀缺性激励资源的分配工作。满足农村人口教育需求,优化社会支持系统,是农民发展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和外部拉动力,二者共同构成当代农民战略性富强的改造主体。

1)多重激励手段提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先从最熟悉的领域开发潜能,提升自信心,提升创新创业实力,培养当地农民企业家、农民科学家、农民社会家、农民活动家等,形成良性循环的共同协作进步的文化氛围,形成有效传递作用。促进农村人口雇佣制度转变,与时俱进地开发与仓]建适合教育体制,形成“三农”产学研模式为最佳。

2)丰富特色乡村社会活动,强化乡村归属感。针对产业链各类新兴业态给出支持政策,促进产业园区化打造,提高农村惠民政策力度、深度、广度、丰富度,进而做好培训惠民、教育惠民、医疗惠民、扶贫惠民、安居惠民和福利惠民等工作[22]。开展农村人口教育理念宣导、教育事业升级、教育服务改革工作,号召互联网平台开放给农村人口免费自助学习课程,提供网络培训和就业服务通道。

3)做足社会支持系统服务工作,加强党政教育领导作用。加强党政、历史、综合素质、科学知识、文化卫生方面的教育支持,优化社会整体环境,提高党政水平,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村建设与农业形态科学现代化水平、文化卫生教育事业服务水平。马克思认为农民阶级的特性说明必须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权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之后毛泽东在研究了中国农民的特征后指出,固有的分散、散漫、文化素质低以及缺乏政治远见的局限需要教育和引导,务必要以党政力量带动并结合政治与文化共同教育[23]去引导和进步。因此要加强党政带动,在普惠教育措施和供应等方面要做好战略部署,强调教育重心的优势资源倾斜,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量化对接,通过乡村治理工作落实社会与家庭环境对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改造父母的教育观,完善农村子女教学的服务系统,深化各村落教育激励工作改革。

乡村教育特色篇8

今年6月底,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掀起了开展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能力、健全机制、加快发展”为主题的“三查三看”教育的热潮。我乡于7月6日召开了有7个村党总支、20个乡直单位,304人参加的**乡“三查三看”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三查三看”教育。一个月来,在县委的统一领导、联系领导的关心和联络组的督促指导下,我乡高度统一思想,严格程序步骤,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将理论学习贯彻始终,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动作有特色,做到方向不偏离、内容不打折、能力有提高、发展有成效,第一阶段的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为开展好第二、第三阶段的工作打牢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抓好四个“到位”,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开展学习教育,领导是基础,指导是关键,督查是手段,经费是保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经过认真筹备,乡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乡人民政府乡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班子其他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乡“三查三看”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责任落实。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建立了**乡领导班子成员“三查三看”挂钩联系点制度,要求班子领导必须深入到挂钩村和分管联系单位对教育活动进行指导和督促。同时,各村、各单位也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或站、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业务人员。真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格局。二是指导到位。由于“三查三看”教育与往年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相比,在内容、目标、程序和要求上都大为不同。为使活动有序进行,乡党委在启动之前就结合实际制定出了《**乡开展“三查三看”教育实施方案》,使参学对象对活动有了准确认识。在动员会上,再次作了业务辅导,对教育活动作了更具体的介绍。各村、各单位的动员会上,挂钩、分管领导主动参与动员部署,加强日常指导。县、乡领导层层指导和多次指导,保证了全乡教育活动方向不偏离、形式不走样、内容不打折。三是督促检查到位。近一个月里,县委组织部郭部长两次带队对我乡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他认真听取班子成员、乡村干部代表的汇报,深入到阳旺田村耐心指导,在给我们极大鼓励的同时,也树立了榜样。乡党委把“三查三看”活动当作全乡当前重点工作来抓,乡班子成员竭力统筹协调当前繁重的烤烟工作与教育活动,对每个步骤进行督促检查。乡党委统一组织集中测试两次。7月30—31日,乡检查验收组深入到各村、各单位从准备情况、思想发动效果、组织学习情况、向郑垧靖同志学习情况、组织讨论情况、宣传工作和阶段总结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作了现场点评和整改要求,确保了全乡“三查三看”教育第一阶段活动全面结束。四是经费保障到位。在确保县级安排的经费专款专用的基础上,我乡积极筹措资金,投入会议经费和宣传经费2万多元,为学习和宣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做到三个“明确”,着力细化学习要求。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乡党委结合全乡实际,研究制定了“三查三看”教育实施方案,明确了学习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一是明确学习对象。乡党委把开展“三查三看”教育作为事关**科学发展、干部健康成长、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大事来抓。在坚持全员受教育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对象、分类要求、分层指导,避免一刀切。具体分为两个层次开展活动,即乡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村“两委”班子和“两委”负责人,驻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为重点对象,重点教育、重点要求、重点督查;村下设党支部书记、委员,村民小组长和普通党员为一般受教育对象,参加第一阶段的学习教育,列席参加第二、三阶段相关会议,鼓励向重点参学对象提出意见建议。全乡共14名乡科级干部、109名中小学教师、87名干部职工、6名大学生村官、4名新农村指导员、23名村干部和71名党小组长以及总支下设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普通党员参加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其中,重点对象要求写出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普通党员要求参加一般学习,知晓“三查三看”教育的基本内容,不要求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二是明确查看方向。此次教育活动要着力解决“十个问题”,即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怕、推、阻、满、旧、漂”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的“慢、小、低、少”的问题;重点解决“三大问题”,即领导干部在谋发展抓落实中“观念陈旧、信心不足”的问题,“机制不活、思路不明”的问题,“办法不多、措施不力”的问题。要将以上的“十个问题”和“三大问题”与各村的实际情况、各单位的行业特点相结合,切实通过教育活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能力、健全机制,加快**发展。三是明确活动步骤。严格按照三个阶段的工作安排,制作了每一阶段工作流程,以倒计时的方式将工作任务细化到每天,使教育活动更具可操作性。其中,重点安排了“两个一批、三个一个、五个一次”工作,即:撰写一批心得体会、树立一批学习典型;组建一个工作机构、制定一个工作方案、写好一个阶段总结;召开一次动员会议、作好一次专题辅导、开展一次学习讨论、组织一次心得交流、落实一次主题实践。

(三)做好四个“注重”,着力强化学习效果。一是在学习要求上,注重统一性。坚持把学习好县委相关文件、主要领导讲话和必读篇目作为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科学制定计划、合理确定学习内容,认真组织学习交流。在全乡动员会上,沙乡长作了“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专题辅导;县委组织部字副部长作了要求,组织参会人员开展讨论;分管的副书记作业务培训。结合乡村干部实际,选定20篇“三查三看”教育学习必读篇目,并将必读篇目清单印发至各村、各单位,让参学对象一一对照学习。二是在学习内容上,注重实效性。这一阶段,虽然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但由于学习内容针对性强,理论知识转化为思想认识和发展能力的周期短、见效快。精学同志的《矛盾论》、《反对自由主义》和《党委会工作法》等篇目,能让参学对象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精学、、等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能使参学对象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精学白恩培、秦光荣同志关于调结构、转方式的讲话是乡村干部掌握云南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而李正阳书记关于市县乡工作的分析,系统的总结了基层工作的特点和方法,对农业农村工作极具指导性。同时,在近期,乡村两级多次组织学习龙陵县平达乡宣传委员郑垧靖同志的先进事迹。一方面是学习先进,向优秀的同志看齐。另一方面也是向和我们情况相似的基层干部学习,以亲切感和自豪感鞭策自己。三是在学习方式上,注重灵活性。根据乡村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坚持教育活动制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为了解决工学矛盾,集中学习4次后,个人进行自学。为了深化学习效果,安排了讨论交流和视频学习。为了整合资源,方便指导,成立了联合学习组,将人员较少的乡直单位并入学习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不仅增加了学习的时间、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还提高了参学对象的积极主动性。四是在知识巩固上,注重多样性。为了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乡党委要求每个重点对象必须在本阶段撰写1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和两篇质量较高的心得体会。同时,安排了两次集中考试,从基础知识识记和结合实际论述两个方面进行了测验,两次测验总体平均分都在91分以上。

(四)抓实三个“落实”,着力营造良好氛围。紧紧围绕“内重引导,营造气氛;外树典型,突出特色”的宣传工作思路,提高乡村两级对宣传工作的认识,增强宣传积极性。一是落实经费。将创办黑板报定为向群众宣传“三查三看”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各村、各单位至少要创办两期专题宣传黑板报。为保障工作开展,为每村拨付专款200元,各单位自筹专款1万元。二是落实任务。要求乡活动办每周至少要向县活动办报送信息(简讯)两篇(条),印发《**信息》两期;各村、各单位每周向乡活动办报送信息不得少于1条。三是落实责任。明确乡活动办的宣传工作由办公室业务人员负责,各村由大学生村官负责,各单位由支部书记负责。各负责人要早计划、早落实,坚持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至今,各村、各单位都以黑板报或标语的形式对“三查三看”教育进行了宣传。其中,扁里村和派出所实现了黑板报、标语、简讯三种形式同时宣传。卫生院充分利用了电子显示屏对教育活动进行了滚动介绍。乡活动办已印发《**信息》8期,向市、县级宣传媒体报送信息10篇。实现了以对内宣传提高群众对“三查三看”教育活动的关注和认识,以对外宣传来介绍**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成果。

(五)认准三个“坚持”,着力推动**发展。始终坚持把推动工作落实作为开展“三查三看”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正确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当前工作的关系,做到工学结合,统筹谋划,合理安排,有序推进。一是坚持结合实际抓教育。乡班子领导紧密结合县委提出的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旅游生态化战略目标,就如何做好我乡发展规划进行了认真讨论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强化了工作措施。各村、各单位在立足村情、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活动方案,将“三查三看”教育贯穿于各项工作中。二是坚持边学边查促发展。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动力。例如,阳旺田村针对村社环境卫生较差的情况,开展了村容整治,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村在全村679户农户中开展了关于**村产业发展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围绕“你想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目标”为主题,请广大农户详细准确回答,以调查结果作为制定发展目标的主要依据。三是坚持工作学习双丰收。在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中,充分吸取往年主题教育活动经验,将当前工作与教育活动合理调整、全面部署,实现了常规工作、防汛减灾工作、烤烟生产后期工作稳步推进和“三查三看”教育有序开展的双赢局面。上半年,在遭受历史罕见旱灾的情况下,全乡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410万元,同比增6.5%,占全年计划的4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元,同比增11.04%,占全年计划的45.06%;完成个体私营税收入42.1万元,占全年计划的124.49%,完成车船税收入14.03万元,占全年计划的194.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0万元,同比增30%,占全年计划的81.25%。全乡社会保持稳定,和谐**建设进一步推进。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至今,我乡“三查三看”教育在成效明显、顺利推进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村、单位和参学对象对开展“三查三看”教育的目的意义认识还不足,参与热情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方法措施不当,学习成效不明显。二是发展不平衡。村与村、单位与单位、参学对象个体之间在学习进度、学习成效上参差不齐。三是特色不够鲜明。少数村和单位开展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照搬照套,将县乡的学习要求机械教条的执行,不能结合各自的实际来确定学习的主要内容、查看的主要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措施。创造性开展学习和查看的不多,教育活动载体设计和学习形式单一,教育活动特色不鲜明、亮点不突出。四是宣传引导滞后。从全县来讲,我乡的宣传素材较少,亮点较少。在乡内,宣传的形式不够多,宣传面不够广泛,对典型的挖掘不够深入,良好氛围的营造和典型示范作用的发挥还要继续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围绕开展“三查三看”教育的总体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第二阶段的学习教育中,要按照认识再提高、措施再具体、方法再创新的要求,继续坚持将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和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动作有特色的原则。着力在把握出发点,进一步认识“三查三看”教育的重要性;激活兴奋点,调动教育对象学习自觉性;找准着力点,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打造闪光点,增强示范带动性;回到落脚点,提高教育活动实效性五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推动“三查三看”教育深入开展。

(一)抓学习,打牢思想基础。要把理论学习贯穿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做到领导带头学、党员带动学、干部职工全员学、普通党员参与学,进一步营造比学、促学的良好氛围。要继续做好教育对象的思想再动员,真正让教育对象明确开展“三查三看”教育的目的意义,增强学习和查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自觉地把开展“三查三看”教育作为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工作落实的一次重要机遇,始终以高度的参与热情、端正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

(二)抓重点,把握关键环节。第二阶段要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真诚交心谈心,召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思想作风剖析会,深入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征求意见要“广”,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要“实”,要真正深入基层,切实了解情况,辨证分析问题,科学提出对策,完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交心谈心要“真”,要坦诚相见,真心谈心,真正达到沟通思想、增进感情、找准问题、共同提高的目的;查找问题要“准”,要根据行业特点、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采取多种方式,深入查找干部队伍建设和推动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剖析原因要“深”,要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抓住主要矛盾,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把造成问题的各种原因梳理排列出来,进行全面分析,切实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准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抓督查,巩固薄弱环节。乡活动办要将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作为第二阶段的重点来抓。乡班子成员要加强对所挂钩分管的村和单位进行日常指导和督促检查。各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干部职工参与活动情况的督促检查。要继续采用集中座谈、个别交流、查阅资料、知识测试、现场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有效总结成功经验和挖掘特色亮点。

乡村教育特色篇9

一、“乡村少年宫”建设的指导思想

“乡村少年宫”建设立足农村,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活动场所和教育资源,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课外生活需求,实现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促进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带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以改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二、“乡村少年宫”建设的目标任务

我市“乡村少年宫”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一年启动、两年推广、三年覆盖。到2012年,全市农村各中小学校均建立“乡村少年宫”,从根本上扭转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薄弱的状况,促使“乡村少年宫”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社会能力培养的实习地,农村文化建设的中心,推动我市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基本模式

(一)校内改造扩建型。在校舍比较充裕的学校,利用空置房屋和场地改建、扩建“乡村少年宫”,活动室与教室分离,相对独立,重点为本校学生服务。

(二)现有教室交替使用型。主要是利用学校现有教室、场所,对教室的功能作一些改造,添置必要的活动设施器材。上课时用于课堂教学,放学后用于开展活动。各班教室的布展与活动功能,可统筹考虑,各有侧重,使用时在一定周期内供各班交替使用,从而使全校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

(三)就地转化型。主要是利用学校附近的乡镇文体活动中心,依托其设施、场地、师资和活动器材,增加项目,完善配置,充实内容,免费为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开展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四、“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基本标准和原则

(一)基本标准。按照国家、省、市要求,“乡村少年宫”在硬件建设上,配备满足德育教学、课外艺体活动和特色项目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和功能用房;有条件的建立田径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和音乐室(琴房)、舞蹈室、绘画室、书法室、节目表演室;具有满足一项或几项特色项目开展的场地、器材。学校要创造条件保证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比赛活动。

(二)基本原则。“乡村少年宫”建设要把握四个原则:

1、公益性原则。“乡村少年宫”建设资金投入坚持以“市、镇(街办)财政出一点,文明单位帮扶一点、教育局投入一点、少年宫自筹一点”的原则保障资金投入,免费向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服务,不开展任何营利性的经营活动,不开办收费特长班、培训班,坚决避免成为应试教育的第二课堂,使“乡村少年宫”真正成为农村少年儿童公益性活动的主阵地。

2、依托学校原则。“乡村少年宫”建设主体是学校,要充分依托农村学校现有资源,通过修缮、改造、置换、共享等办法,闲置利用,一室多用,教室就是活动室,操场就是活动场,课桌就是活动台,不另起炉灶、不重新建设。

3、特色发展原则。“乡村少年宫”建设,要做到校校参与,从孩子们的需要出发,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安排设计德育、文体、科技制作、社会实践等项目。让所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都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真正形成班班有特点,校校有特色,各地有品牌的格局。

4、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乡村少年宫”建设,要紧紧抓住农村孩子健康成长这个核心主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努力促进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一个孩子,带动几个家庭,影响整改社会,从而得到广大农村家长的理解、支持,为“乡村少年宫”建设奠定最深厚的群众基础,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最大效益。

五、“乡村少年宫”建设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各镇(街办)中心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乡村少年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镇(街办)中小学的“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

各中小学也要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由校长担任“乡村少年宫”主任,副校长或教导主任担任副主任,专业老师担任辅导员。“乡村少年宫”依托中小学,一套班子,两套管理,实行主任(校长)负责制,学校制定“乡村少年宫”建设具体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每一所学校要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社会教育专业素质的人才担任“乡村少年宫”的专职辅导员。

六、“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年2月)。各中心学校、中小学校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下发实施意见,组织安排“乡村少年宫”建设各项事宜。各学校积极行动,根据实施意见,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年3月—年12月)。每镇、街办至少建设2个以上学校的“乡村少年宫”,力争本年内基本达到80%以上。建设基本到位后,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建设方案和工作制度,并做好活动方案和记载,及时对所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提炼经验,市“乡村少年宫”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底要对“乡村少年宫”的试点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总结创建经验。

乡村教育特色篇10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看到“乡土”二字便会有一种亲切之感,若是背井离乡多年,更会勾起无限的思念与怀想。“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对故土的思念与眷恋是千百年来人们心中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它溶化在我们的血液里,成为我们灵魂的栖所,精神的家园。曾几何时,我们在追求都市的繁华与绚烂中远离了那片乡土,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达,西方出现了渴望远离工业城市回归自然的思想倾向,在艺术上也提出回归大自然。中国的艺术家们在短暂的追慕西方现代艺术的余晖后,认识到割裂民族传统、逃避社会现实的作品已经失去了读者,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才能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于是,他们在艺术领域展开了回归深广厚重的民族文化土壤的寻根之旅。再次踏上生我养我的这块乡土,我们定能探寻到它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一、乡土美术的内涵

1.乡土美术与民间美术的区别与联系

提起乡土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民间美术,它们都含有指代那些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意思,因为它们既有概念上的差异,又有着内容上的相同或联系。

“民间美术”是由“民间”与“美术”两个概念组成,作为“美术”的限定词的“民间”指由平民、常民或劳动人民自行组织、创造和拥有、享用、管理的东西,它界定了这种美术形态的创造环境、创造主体及接受对象:民间美术是生长和发展于传统下层民间社会的,其创造主体是包括一般劳动者、手工艺人等在内的劳动群众,接受对象也是平民百姓。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贵族的宫廷美术、士大夫的文人美术和佛道等的宗教美术而言的,在现代则是相对于专业美术家及其创作而言。

“乡土美术”中的“乡土”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人们出生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由于长期的居住和生活,人们对该地方产生了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的概念范围通常会随环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对于长沙人来说,长沙是其乡土,此人到了外省,则湖南可算是其乡土,有一天他走出国门,则整个中国都可算是其乡土。但是,一般意义上的乡土的范围最小可具体到乡镇,最大不超出省的范围。因此,“乡土美术”指的是本乡本土的美术,即所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

尽管民间美术与乡土美术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差异,但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乡土美术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属于民间美术,因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大多根植于农村社会,创造这些作品的是以乡村民众为主的劳动群众,同时,民间美术又包含着各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正是不同地域的乡土美术构成了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异彩纷呈的形态。

2.乡土美术的内容

乡土美术的内容极为广泛。首先,它包括当地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存在,是最广泛的审美对象。其次,当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是构成乡土美术的主要内容。这包括生活中的用具如陶瓷器皿、竹木器皿;用于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用于衣饰的印染花纹、刺绣;用来装饰生活空间的剪纸、织锦、绘画、儿童玩具如泥塑、面塑和娱乐戏曲中的皮影、木偶等;在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如元宵、清明出现的花灯、风筝,婚丧嫁娶中用来渲染气氛的物品等;用于宗教信仰中的各种神的雕像如财神、观音和各种门神版画等。

二、乡土美术的意义

1.乡土美术是各地历史的见证

乡土美术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是历史的见证,是当地人们创造历史的物证,它能为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提供丰富而又形象的史料。过去我们都是从文字、典籍中了解艺术史,然而这种艺术史是史学家用语言描述出来的,艺术史究竟是怎么回事,过去流传下来的乡土美术作品就是一个最真实的讲述者,它讲述着世代人们曾经怎样地生活过,当我们看到这些物品的时候,会想起昨天,正是这些东西将历史与现实贯穿起来,正是这些昨天让我们明白自己的位置所在。然而,也因为乡土美术是历史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与条件,当这些环境与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它们也随之退出历史的舞台。虽然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当它们消失的同时我们失去的是历史的物证。

2.乡土美术是乡土文化的标志,多元文化的因子

人类学家基辛指出:“文化的歧异多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一旦去除了文化间的差异,出现了一个一致的世界文化,可能会剥夺人类一切智慧与理想的泉源,以及充满分歧和选择的各种可能性。……我们迫切需要了解人类的多样性,文化人类学研究世界各地人类的生活方式,他们最后获得的智慧就是多样的智慧。……从人类差异的研究,我们对人类社会的新可能性会产生灵感。”多元文化的形成是单个的地域文化和谐共存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多元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在生活中会受到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空间位置及特定文化心理结构的制约,因而在文化上会表现出地域差异。乡土美术蕴涵着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而地方特色正是体验人类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之所在。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因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容易被其他形式的文化所同化。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介绍乡土美术及各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美术,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审美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持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

三、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在中小学校的美术教育当中,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乡土教材,实施的效果各地不一。有些省编教材中设置的民间美术内容,有一部分与乡土美术相吻合,如“陕西省编中、小学美术教材中,共设置民间美术课内容二十八课,涉及三十余种民间美术形式──例如小学第七册中第九课《剪不完的黄土情》,就要求扼要的给学生讲述剪纸艺术在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学第三册中的名作欣赏《陕西皮影──铡美案》……”①虽然这其中有部分内容涉及乡土美术,但数量十分有限。有些地方补充了乡土美术内容,但只把它作为自学内容,并未将其作为正式的课程纳入课堂教学,实际上是认为可有可无,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其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对西方美术知识了解很多,但对本乡本土的美术知识了解甚少。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补充乡土美术内容,对于乡土美术的教学还是处于空缺状态。

在大学和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当中,中央美术学院于1986年成立了民间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也开始招收民间美术专业的研究生,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乡土美术的教学与研究也仍然是微乎其微。这种状况对于学校美术教育来说是一种严重的资源闲置,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唾手可得的课程资源,有待于我们重新认识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四、重新认识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将乡土美术引入到学校美术教育中来,这对于乡土美术和学校美术教育来说是一项双赢的决策:乡土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乡土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了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乡土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教学与设计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同时,充分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利于贯彻实施新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给城市与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带来发展的新契机。

1.乡土美术能为现代设计教学、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

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善于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甚至异国美术中吸取营养,从而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乡土美术中的一系列绘画观念、艺术形式能给美术教育以借鉴──造型上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不受拘束的自由的心态、丰富的联想──这些都将给我们广开思路,寻找创作的灵感。

“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特色,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设计师”是现代设计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本土特色文化中非常多的元素、理念和信息可以为设计所用,为诸如建筑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各个方面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启示。因为大量的乡土美术作品并不是单纯为了审美需要而创造的,相反,是人们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这种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统一、实用特质与审美特质的完美结合正是设计的最高理念。乡土美术造物思想中的对于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对材料的选择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来源于自然同时又适应自然,与环境相协调,这种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采取的态度──尊重自然,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统一,是我们倡导的“绿色设计”的宗旨。另外,乡土美术在各地风貌不一,因为它是当地人们审美观念、民俗习惯、文化心理的反映,设计必须满足接受对象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必须关注地域文化并与之相协调是乡土美术给我们的设计思维带来的又一启示。

2.乡土美术能丰富课内外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充分挖掘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艺术活动”。结合乡土美术资源,各地学校的美术教育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乡土美术中的文物古迹用于欣赏教学中,也可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或重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庆典活动,尝试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如春节、元宵节时各地都有花灯等用于游艺活动。

乡土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泥塑、面塑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3.乡土美术是审美教育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材

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乡土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从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如今天这样丰富,但精神生活并不贫乏。乡土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今天我们在美术馆、博物馆才能看到的东西,被我们供奉为杰出艺术品的东西,以前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说来,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美术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

4.乡土美术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乡土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如皮影与木偶本身就是戏剧形象,由演员操纵形象,伴以演奏,并以唱腔道白体现剧情。南北各省的剪纸都普遍接纳地方戏曲的故事形象或直接模拟皮影人物,这些戏曲又往往是根据历史故事改编而成的,各种民俗游艺活动中出现的龙灯、狮舞、旱船等往往是与音乐伴奏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另外,乡土美术也综合着文学、宗教信仰、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乡村美术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乡土美术能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城市的学生,伴随他们长大的往往是一些工业化生产的玩具,或者也有由父母带着去博物馆参观一些艺术作品的机会,但这些是与生活相隔离的,他们缺乏与自然广泛接触的机会。而乡土美术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乡土气息,是与自然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因此能增加城市的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同时也是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提出的指导思想之一是“普及和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为重点”,这说明农村美术教育的提高和改善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充分发挥和利用农村的艺术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术教学,是改善和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的途径。由于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艺术根植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因此农村社会蕴藏着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农村社会的变革速度相对缓慢,因而这些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同时,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艺术创作的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教学活动:如一些俯拾即是的泥块、木料、竹子等都可用来作为泥塑、木刻、竹雕、竹编等创作活动的材料。而且,农村社会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在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如诞生、结婚等时候举行重大的庆祝活动,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美术形式出现,来渲染喜庆的气氛或祈祝吉祥如意,这些都是农村美术教育的资源优势,是发展农村美术教育的有利条件。以乡土美术作为农村美术教育的突破口,开发和利用好当地的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必定会给农村美术教育开辟一条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新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