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5:14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篇1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认识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91-03

1前言

21世纪的今天民族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从整个大的世界格局看,经过了西方文化全球性扩张的世界,给人类社会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重新返回本民族的文化源头,重新思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从中找出修正本民族文化在当今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体育方面,以西方为主的现代竞技体育同样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体育场馆的大量建设、兴奋剂的使用、运动方式模式化等等,使得各个国家的政策收入要大量的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而减少了对健身活动本体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体育界开始逐渐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提升到了重点位置,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进行建设,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1997年被确立为体育学下的四个二级学科,1998年各体育院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招生,到现在可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培养的学校已经达到了45所,每年有数千名学生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实践等各方面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学科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是关于某一事物思维的起点。概念赋予经验以形式,并使明确表达成为可能。甚至在我们试图说清楚自己的观点之前,概念就已经使我们可能去认识世界中的事物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肯定,只是为自己的研究内容作了一个范围上的界定。研究者深知以自己的能力不可能为民族传统体育下一个准确而另人信服的概念,但是出于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负责和兴趣,本文对以往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从对概念的实质论辩如人,旨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作一次全新视角的讨论。

2对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界定的理解

概念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思维模式,它是人们认识事物总体特征的思维起点,是人们对其进行认知、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人们对概念的认识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水平,体现于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各个层面。人们对概念的认识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事物的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们所无法达成一致的是概念,而概念又反过来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侧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经历不同、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选择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中的动态的概念。时代的不同,人们的需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所指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也不相同。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建设处在初级阶段,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正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所处的利益群体不同所给予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学者们主要从体育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述和界定。本文选择了以下几个比较权威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时行梳理如下:

张建雄等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相关问题进行探析后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所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赵进在《“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及其他》一文中,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人手,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分为“大概念和小概念”两种,界定他所认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刁振东指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源于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后来人们以世界体育角度为民族体育内涵和外延进行扩大并概括为一个群体,即民族体育的概念通常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规范传播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相对应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这种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导致民族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模糊和混淆。张选惠主编的《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教材中,从强调民族性、传统性及特色性入手,将民族传统体育界定为:是在中华民族中开展的,具有深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叶加宝等主编的《体育概论》中,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以上的概念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探讨的主要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百家争鸣、百家齐放更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推进。本研究在借鉴以上学者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文化学、逻辑学等相关知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分析。

3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实质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是什么,我们无法给予一个精确而唯一的标准,这是一种妄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对任何概念的界定使绝大多数人接受和完全信服,而逻辑学家告诉我们“无论是客观现象还是主观现象,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都可以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这样概念的可界定与否似乎成为了一种悖论。这一问题的解决让我们回到对概念界定的主体上来,可以肯定,到目前为止,任何概念的产生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任何概念的界定都是人们有意识的按照某一逻辑结构进行思维的结果。概念产生的核心是人,是人的思维,而人的思维是最难以把握的变量,每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教育及成长经历等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思维的不同。所以,所有概念的界定都是一种主观的思维活动;即便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经验,有科学的数据作支撑,并称之为客观,其实这也是一种主观,是主观选择下的客观,因为“如果科学的真是基于经验总结和实践的客观,那么经验总结和实践的客观已经带有某种主观的意向,客观已经打上了主观的烙印,最终问题是:客观问题本身会不会是主观的。”这样,所有对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概念的界定,只是告诉人们在界定者的心目中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就是这个样子的,而且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符合这一界定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存在过。因此,对概念的可界定与否并不是一种悖论,只是界定者认为在他心目中某一事物的概念是什么样子的,是界定者从自身出发、根据自己的思维逻辑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符合这一思维逻辑的所有事物的概括。

4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认知的角度

我们无法给予民族传统体育一个精确而唯一标准的定义,并使绝大多数人接受和完全信服,但是,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是民族传统体育还是有其鲜明的、不同于他者的个性特征。如上所述,所有概念的界定都是一种主观的思维活动,是主观选择下的客观,所以,这些鲜明的、不同于他者的个性特征却是可以根据我们的价值期待,或者说根据我们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潜在价值的需要,使民族传统体育给予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安排。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说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所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我们也要用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规律来看,要从实际出发,不照搬已经成形的、固定化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然后按照它的规定来界定今天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划定今天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切,评判今天所发展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而应该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也即是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界定的一种方法。

5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再认识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篇2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论述一般有三个角度。

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二、从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这类定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三、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进行论述。如:“给20岁-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的事实的思想的教育类型”。这类定义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以上诸角度对通识教育的界定,其实都比较宽泛,都可以涵盖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类似之处。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种解释属于狭义素质概念。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包括德、智、审美等层面,是一个人的综合心理素质。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的体质、行为等表现于外的东西。

文化教育的实质取决于文化教育的目标。文化教育就是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活动,属于内在素质的教育。

对文化素养的定位又取决于对于文化的理解。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大英百科全书》(1974年版)给文化下的一般性定义是: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广义的文化指人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文化教育尽管涉及到广义文化的内容,但显然不能涵盖广义文化,只能以狭义文化为主要内容。狭义文化专指人的精神状态、思想创造及其成果,包括思想动机、社会认知、人生态度追求、审美情趣、行为方式等在内的诸多要素。人们在使用狭义文化概念时,往往在于强调文化的个性,比如,中国文化,即对应于中国以外的文化而言;上层文化即对应于底层文化而成立,等等。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狭义文化决定了文化模式的特殊性。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各民族或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狭义文化在概念使用上,往往具有比较文化的含义。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篇3

【关键词】武术概念;逻辑学;本质属性;外延

【abstract】inordertomakemartialartsmoreclearlypresentinfrontofpeople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oryandpracticeofmartialarts,thispaperhasalogicalanalysisonthedefinitionofmartialartsintheancient,modernandcontemporarytimeswiththemethodsofdocumentaryandlogicanalysis.itpointsoutdefectsanddeficienciesofthedefinitionofmartialartsputforwardbythepastscholarsanddrawstheconclusion:usingcorrectlogicalformtodefinetheconceptofwushu,clearingtheessentialattributeofthemartialarts,distinguishingtheextensionofmartialarts.

【Keywords】conceptofmartialarts;logic;essentialattribute;extension

引言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以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思维方式。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在其《概念论》中称:“概念无疑是形式,但必须认为是无限的有创造性的形式,它包含一切充实的内容在自身内,并能够同时不为内容所限制或束缚。概念乃是内含于事物本身之中的东西:事物之所以是事物,即有其中包含概念,因此把握一个对象,即是意识着这对象的概念〔1〕。”因此,对武术概念的逻辑学探究,一方面能揭示武术这一技击内涵,建立良好的武术思维的基础,另一方面能明确武术的外延,亦是形成武术理论体系的基本条件。

然而,武术这一运动文化载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既要看到古代、近现代的大社会背景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又要看到当代“大武术观”对武术“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指导性意义,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明确武术这一概念。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运用形式逻辑定义武术概念,吸收前辈们对武术概念的感性认识,深化、发展、升华武术概念这一理性认识。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武术概念的定义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中国武术史、中国武术导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等专著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逻辑分析法:从武术概念的整体到武术概念的部分,再从武术概念的部分到武术概念的整体,以此为逻辑基础,运用归纳、演绎论证方法,对武术概念进行逻辑分析。

2武术概念的演变及逻辑分析

2.1武术概念的历史演变

2.1.1古代武术概念的萌芽

任何事物的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漫长久远年代里走过来的武术,今天的概念和往昔的概念及所涵盖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少差异,但本质属性是一脉相承的。

武术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称谓,如春秋战国时称“技击”,汉代称“武艺”,清初称“武术”,民国时期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武术”。“武术”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与门下文人共同编定的《文选》中,但不具有今天武术概念所具有的含义,文中有诗句为“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南朝宋・朱颜年《皇太子释奠会》),其意指停止武战,发扬文治,并非反映今之武术的概念。后人将“武术”一词作为自卫强身之术的专门用语。“武”在甲骨文中指人持戈行进。“术”在甲骨文中指道路。本义:城邑中的道路。《辞海》解释“武”字有多个义项,其中前两个义项是:①“泛称干戈军旅之事”;②“勇猛”。《说文解字》中称“术”字为“邑中道也”,后引申为“技艺”,即方法、技术,如同道路是通达目的的手段。实际上,中国的“武”字,(字面上是战斗),其实是由“止”字(表示“停止”)和“戈”字(意指“矛”)组成的。所谓止戈为“武”。意思是:“停止战争”或者“维护和平”。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古代武术只发挥了其军事功能、防身功效,即与人斗、与兽斗的指导思想。

2.1.2近、现代武术概念的初探

近、现代武术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究其原因,在政治上帝国列强的侵入、封建制度的瓦解、新政的出现;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经济开始瓦解;文化上,闭关锁国政策不再,中西文化开始碰撞,武术吸收了西方的“体育说”,但武术的技击本质属性、外延没有明确,只是确定了武术的功能和意义,正如以下概述:

1932年编写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认为国术原为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技能,一方面可以锻炼体格之工具〔2〕。

1943年《中国国术馆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宣言》对武术的定义是:“所谓民族体育者,即我国固有之武术也!源远流长,体用兼备,不独在运动工具具有相当之价值,且对于自卫上有显著之功效〔3〕。”

1949年10月26日至27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武术名家张文广发言:“武术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强身健体的特点〔4〕。”

2.1.3当代武术概念的争鸣

当代武术概念的争鸣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体制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化上百废待兴,为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而在这个阶段,武术概念的表述出现了唯技击论。

1957年3月张之江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指出: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主要的体育活动方式,这个体育活动方式,在民族健康、民族自卫以及民族医学治疗上,都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5〕。

1957年6月“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讨论”,诸专家认为:武术是民族形式体育的内容之一,具有健身、技击、艺术的成分,它是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思想品德,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6〕。

1961年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则认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财产〔7〕。

1987年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规律,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以及包括对抗技击内容的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8〕。

1988年2月,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分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武术被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9〕。

1988年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认为,武术是一种由踢、打、摔、拿、劈、刺等攻防动作组成的徒手与持器械者搏斗的套路和对抗性运动〔10〕。

1988年由张高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亦称武艺,是由中国古代技击格斗技术演化而成的一项兼具套路演练及攻防搏斗演练形式的体育运动〔11〕。

1989年由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编写的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12〕。

1990年由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体育运动学校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13〕。同年,由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主编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14〕。而这一年由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人教版武术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带有攻防含义的动作为素材,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和规则要求,以套路演练或技击格斗为不同的表现形式,达到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15〕。

1992年由孟昭祥、王建华编著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6〕。

1995年由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主编的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专科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散打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7〕。

1996年由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武术教材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8〕。

1997年由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武术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体育院校函授教材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9〕。

武术概念的稳定期在21世纪以后,如表1中所著:大部分学者基本认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2武术概念的逻辑分析

2.2.1界定武术概念的形式逻辑规则及意义

从形式逻辑上对武术概念下定义包括三个部分,即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也就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分类、武术的上位概念。而形式逻辑也规定对武术概念下定义的规则:第一,定义必须揭示武术的区别性特征。第二,定义项(武术)和被定义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外延必须相等,否则会犯形式逻辑的定义过窄错误(即一个定义把本来属于被定义概念外延的对象排除该概念的外延之外),例如:1988年12月,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上,武术的概念被界定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该定义就犯有定义过窄的错误,对武术的分类缺少了功法运动形式。当然,对武术的定义也会出现定义过宽的错误(一个定义把本来不属于被定义概念外延的对象也包括在该概念的外延之内)。又如:1961年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则认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财产。该定义就没有指出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仅仅指出了武术的体育属性,同时提出了武术的运动形式,而且把武术表述为体育,把武术的外延给扩大了。第三,定义不能恶性循环。在用定义项去刻画、说明被定义项时,定义项本身又需要或依赖于被定义项说明。第四,定义不可用含混、隐晦或比喻性词语来表示。第五,除非必要,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或负概念。

那么,我们该运用何种方法对武术准确定义呢?形式逻辑上规定属加种差定义是对武术概念最准确的定义方法。即找出被定义概念的属概念,然后找出相应的种类,被定义项就等于种差加上属。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而后者的外延并不全部包含在前者的外延之中,则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有种属关系,前一概念是后一概念的种概念,后一概念则是前一概念的属概念。而武术概念的属就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概念的种差就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对武术的准确定义,有助于人们能够把对武术的已有认识总结、巩固下来作为以后新的认识武术活动的基础,有助于人们揭示武术这个词语、概念、命题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明确武术的使用范围,进而弄清楚武术这个词语、概念、命题的使用是否合适,是否存在逻辑方面的错误;有助于人们在武术理性的交流与传播中,所使用的武术术语能够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从而避免因误解、误读所产生的无谓争论,大大提高武术交流的可能性,促进武术传承与传播。

因此,可以将武术概念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2.2武术的内涵:体育属性、技能属性、文化属性、技击属性

武术作为身体运动方式的存在,是记载身体运动的符号,也体现出了武术的体育属性,那么武术的概念应该表述为:武术是一种中国传统攻防技击的体育运动。但是,除了武术,其他运动项目也具有身体运动的属性。所以说,体育属性不具有排他性,不能作为武术的本质属性。

武术内容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技术,它在古代军事斗争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古以来武术就一直发挥着技能方面的作用,无论是看家护院的家丁,还是镖师、艺人、拳师,都将武术作为一种防身自卫技能。如果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能属性,那么武术概念的表述应为:武术是具有技能属性,以攻防意识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但从中不难发现,跆拳道甚至拳击也具有这样的技能属性,因此,技能属性也不能作为武术的本质属性。

武术不仅具有技能属性、体育属性,还是诠释文化的符号,作为一种文化资源阐释着中国文化,如果其作为武术的本质属性,那么武术则是具有文化属性的攻防意识的传统体育项目,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其他的民族传统项目太极拳也具有文化属性。所以说文化属性作为武术的内涵也是不妥的。

武术是中国历代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将零乱的攻防技术不断综合整理、发展,并用套路、格斗、功法形式提炼出来的技术体系。技击属性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因此,武术的概念必须反映其本质属性――技击性及其技术范畴,如徒手的踢、打、摔、拿和器械的劈、砍、扎、击、刺等攻防格斗技法。

2.2.3武术的运动形式是对抗格斗、套路演练和功法

武术的概念不仅要反映武术的本质属性,而且要反映武术的运动形式。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抗格斗和套路演练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它们平行存在,相互补充。对抗格斗是武术攻防技术在双方直接对抗中的应用,套路演练是武术攻防技术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体现,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抗性练习,可以提高攻防技术,具有强健体魄、防身自卫价值:通过套路练习,既能掌握一定的攻防技能,又能熟练地展示武术的艺术性,具有观赏审美价值。武术概念反映的运动形式既属于体育范畴,又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2.2.4“内外兼修”反映了武术的文化属性

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宗教思想的影响,自然地融会了中国传统的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军事学、美学、养生等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它内涵丰富、寓意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性,又有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运动中的智慧结晶。使武术超越了一般的技能技术层次,也超越了以体能形态为主的竞技的西方体育。武术以阴阳哲学为基础,以“主动”与“主静”及中庸为支架,体现了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整体运动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虚实说,等等,形成了独具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它是中国文化在人体运动中的表现和载体,从一个侧面辉映出东方民族文化的光彩。“内外兼修”的内容可归结为四个方面:武术追求外在的形健和内在的神韵,从而达到形神兼备;武术训练中既强调练“内”,又强调练“外”,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武术的“内三合”与“外三合”、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追求一种高度的协调与统一,体现了整体运动观;武术追求内外交修之功,要求武德与拳理、技术与修养结合,达到武术育人的最高境界。所以“内外兼修”一语较形象地表达了武术的传统文化属性。

总括起来说,武术是中国传统技击术,归属于传统的民族体育,又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广义上的武术,是一种包含实用技击的人体文化;狭义上的武术,应称为武术运动,是一种体育运动,主要包含套路和格斗、功法运动形式。从逻辑学上认识,中国传统体育是武术的属概念,武术的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则是概念的外延。比较确切的提法,作为体育项目之一的武术应称为武术运动。

3结论

3.1准确运用形式逻辑界定武术概念

武术概念的界定既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又要体现其本质属性技击和套路、格斗、功法运动形式,以及“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文化属性。因此,在对武术概念下定义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形式逻辑上对概念的属加种差的定义规则,又要认识到武术的属、种差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对武术概念下定义既不能定义过宽,也不能定义过窄。

3.2明确武术的本质属性

体育学是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而民族传统体育又是体育学的下支,那么民族传统体育是武术的上位概念,其中,三者是从属关系。因此,选择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论,既要看到武术的整体民族传统体育学,又要看到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组成部分武术;也要从体育学这一宏观视角把握武术这一微观定义。这样才会对研究武术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3.3正确区分武术概念外延

据刘兰英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可知,庄子和老子均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运动是普遍存在的,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因此,要以运动的观点来对待武术,武术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的文化中完善的。但是,我们也应该以传承的观点来对待武术文化,其中张岱年先生认为:新文化承认原有文化基础的历史继承性,承认文化的发展进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变化,否则就失去了文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同时,这种新文化也承认原有文化在空间上的交流、民族间的沟通,以开放的胸襟迎接、吸纳新的文化要素,不断充实和增强生命活力〔20〕。这就启示我们要在发扬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先进的武术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会使武术发扬光大,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刷;1996:323.

〔2〕邱丕相,蔡仲林.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3〕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

〔4〕张文广.我的武术生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5〕中央国术馆史编辑委员会.中央国术馆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6:75.

〔6〕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7〕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6.

〔8〕毛景广,吴姗姗,赖国耀.武术〔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

〔9〕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10〕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

〔11〕张高顺.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

〔1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

〔13〕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

〔14〕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武术〔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

〔15〕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

〔16〕孟昭祥,王建华.武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

〔17〕马明保,张中尧,黄益苏.武术〔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

〔18〕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篇4

这四个层次反映了课程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层层递进原则。第一层次的教材统整是按照学生的心理和学科逻辑,将课程作适当的统整以建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简洁清晰的课程内容。从音乐教育的学科特征来看,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传授音乐学科本体知识是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第二层次的“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统整”是第一层次“教材统整”的适当延伸,指出了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之间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第三层次“学习能力统整”揭示了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更高要求是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四层次“学科德育统整”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高层面,融合了“课程统整”前三个层面的思想,实际上也揭示了通过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来培养社会主义德才兼备学生的最终目标。

“德”与“艺”的问题涉及到了音乐的价值命题,而音乐教育的价值是音乐教育的最高层面问题,如同就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宏观层面和具体的各个学科的微观层面来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对音乐教育的价值这一命题的争论、判断与结果会导致音乐教育功能、目的与具体实施措施的不同。

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讨论,必须从音乐的审美教育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也就是说“美”作为讨论音乐教育价值的“入口”是所有音乐教育理论家的共识。简而言之,近现代世界音乐教育哲学宏观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六种较为主流的观点:1、形式论;2、表情论;3、所指论;4、语境论;5、实践论;6、功能论,形式论专注于讨论音乐本体结构的形式之美,表情论专注于讨论音乐自身所具有的情感之美,所指论指的是音乐外部的形象之美,语境论成长于现代多元文化主义。实践论注重音乐学习的过程、课程与实践的互动与价值,功能论则注重音乐学习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近现代西方音乐教育固然有合理之处,自蔡元培提倡“美育代宗教”以来,西方音乐随着近现代中国美育教育的展开,极大地在中国普及了音乐知识,使得普通大众都有机会获得音乐教育的可能性。但同时也有必要提醒某些中国的音乐教育理论工作者,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下现状于不顾,一味地“唯西方音乐教育理论为上”,把近现代西方的音乐教育理论认为是符合中国教育现状唯一真理的错误观点。当然如果追根溯源西方音乐教育史的源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也其实有过“德”与“艺”关系的阐述,这和中国传统的“德”与“艺”的阐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学科分类的急速加剧,“德”在音乐教育中的比重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因此重新梳理西方音乐教育思想的理念,提炼中国音乐教育的精髓,重拾中国音乐教育的信心,建构中国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篇5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教学;合理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合理应用关系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也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重要渠道。因此,需要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才能够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任务。文章主要针对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合理应用展开分析。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据相关统计学调查,约40-60%的初中数学教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认识到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效率的影响,进行机械式灌输性教学,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数学教学没有突出数学的学科特色,也没有认识到初中数学教学要满足培养学生教学素质以及数学能力的要求,没有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纳入教学任务中,导致数学学科价值没有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

2.不合理的教学设计

由于我国初中教育在形式和模式中都有相当一部分是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单一性。初中学生由于整体数学基础较弱,并且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导致对数学教学的接受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征,制定不同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1.微课能够加强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单一的教学灌输需要转化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共同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中具有探究性、体验性与实践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共同发展。微课的应用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特征、兴起以及爱好进行了解,才能够制作出合适的微课。

2.微课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微课中要重视因材施教。将教学任务与教学大纲相统一,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差异,利用微课实现一对一学习,让学生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得到有效提高,让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合理应用

1.通过微课的特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基础。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初中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要使用平易近人的态度、温和的语气以及亲切的举止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初中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包容,从而能够自觉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导致初中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或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并且部分初中生不愿吃苦、集中力不足等都影响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这个时刻,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初中生,对数学动作进行逐步讲解,为初中生讲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初中生多写数学习题,对于有进步的初中生要加以表扬,让初中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2.利用现代化设备开展具体化情景教学

数学概念是将实际生活中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等规律以及本质在思维中的反应,数学概念的教学不能够简单通过教师的讲解,而需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概念中所蕴含的思想。数学概念是知识点的高度浓缩,也是有感性认知升华至理性认知的过程,在此阶段,需要对概念进行合理加工。因此,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时,需要将概念加工这一过程完整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对概念内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视频或CaD图像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于圆位置的确定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微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积极的影响,其合理应用能够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赣洪,何秋兰.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以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15(8):11-14.

[2]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重点选题《初中数学三维导学案》微课堂录像课在江门台山顺利完成首次摄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13(5):61-62.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篇6

关键词:概率统计;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概率统计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公共基础数学课程,如何借助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这门课的教师必须深思和实践的课题。

一、创新能力与概率统计

要很好地借助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对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以及概率统计课程在大学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1.创新型人才与创新能力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是指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善于将创造能力转化为创造性成果和产品的人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团结奋斗的合作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创新精神为支撑,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思想基础。创新意识是一种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思想。培养创新意识是为了发展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很大的潜在性,活跃于学生的奇思怪想中,成就于教师的关怀鼓励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大胆鼓励学生敢思、敢想、敢疑、敢问、敢说、敢做。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其内涵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经过对事物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想象,冲出原有的知识范畴,激发出新的灵感、做出新发现、创造新事物、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在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在某种事物中更深一步地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活动。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新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能从某些信息和知识中得出众多答案,产生众多创新性设想。逆向性思维与传统、常规、逻辑或群体的思维方向相反,它通过逆向性思考来实现发明或发现的方法。许多科学发明就是以这种思维方式为前提的。从不同的来源、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收敛性思维。这种思维在空间上是多侧面、多方位、多层次的,在时间上是多时段、多环节的。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通过教师单纯的知识传授直接得来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体会、探索和实践。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成长平台,提供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渠道,酝酿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机会,让他们从中学会求知、思考、动手、合作、做人,充分培养创新能力。

2.概率统计课程在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尽管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所能完成的,然而,大量的国内外教育实践充分说明,数学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数学素质是创新动力的重要源泉。概率统计长期以来作为大学工科院校的一门公共数学基础课程,在对工科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概率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律的一门核心数学学科。它不同于数学领域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是用随机性思维认识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中处处显见的不确定性,是用统计思想方法探索不确定性的客观规律。它独具特色的科学探索思想贯穿在普通人的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在科学和工程的每一个分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概率统计正迅速地渗透到许多尖端科技的研究前沿,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神经学、人工智能、通讯网络、资讯工程、医学、生物学、经济学、金融学、风险管理、心理学及社会学等众多领域,成为各个学科领域不可替代的基础分析工具和量化科学的中心,在许多交叉学科研究中起着桥梁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概率统计学科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一种观察客观世界的随机性思维方式,学会一种描述偶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基本数学语言,掌握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常规数学工具或随机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培养一种运用随机思维方法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实践能力,奠定学习其他学科的坚实基础,进而得到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二、借助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概率统计与大学其他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不同,它独特的思维方法、抽象的理论知识、多种基础数学知识的交融、灵活而广泛的应用,造成学生理解和接受十分困难。加之计划学时较少、教学任务重、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生人数众多、学习价值取向差异大,制约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教育的改革。因此,要在现有的教学时间里,在传授概率统计学科基本理论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初步探索了概率统计课程创新教学模式。

1.树立创新教育观点,明确教学目的

教育观点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方法。概率统计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仍然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目的的改革。传统的教学目的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注重教给学生一套从定义、公理到定理、推论看来天依无缝的体系,着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忽略随机数学思想的培养,忽略个性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久而久之在学生的印象中,数学完美无缺、无懈可击、高深莫测、难以应用。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压力的增强、学习目的的变化,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看得懂课文,做不出习题;背得出公式,做不了略有变化的演算:记得住一些基本定理,给不出稍分层次的分析和推理;会考试却不会做事,更谈不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面对这样的状况,首先需要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与学生一起明确教学目的。我们认为创新教育下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1)注重培养随机性思维。引导学生从过去确定性、惟一性的思维定势进入随机性思维模式,学会用随机的思维方式观察客观世界,拓宽思维,对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的理解上一个新台阶。(2)教会学生用准确的随机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用随机数学原理解释客观世界的偶然性现象。(3)训练学生的随机分析技能和统计分析技能,使他们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具有不同工程背景的学生能运用随机数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处理科学研究或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随机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引入学科最新发展与应用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积

极性

概率统计是一门经典的数学课程,有着自身的理论体系,然而它又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目前在许多领域有着自己的研究机遇和应用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背景,反映当前概率统计研究进展和刚刚出现的应用领域的需要,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站在更广阔的角度理解所学课程。例如,在讲概率统计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时,对研究不确定性现象的一些其他理论与方法的简介,能使学生明白可以站在多种角度观察不确定性现象。又如,结合一些性质和方法,可以引入概率论在计算机仿真、随机算法、遗传学和生态学、金融风险管理等学科中取得的成果,对数理统计,可以介绍它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3.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少、教学任务重等原因,致使当前概率统计课程主流的教学方法仍是“讲解式”或“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录音机”。学生听得懂,课文看得懂,作业做不出;公式、定理记得住,但用不来;提不出问题,但是又觉得学习困难;考试时期望老师划范围、给模拟题,考完了,全忘了。这样的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缺乏学习主动性,思维呆板,思路狭窄,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毫无创新能力。其实,学习是一种认识过程,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体,需要他们积极参与、认真领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共同探讨、不断认识,最终获取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把知识的传授过程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有意识地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成对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学生通过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理解数学思想、学习随机思维模式;通过经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在施教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借助于现代化媒体技术,建立起先进、科学的创新教学模式。

(1)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问题式教学方法就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进行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新颖好奇、敢于批判、勇于超越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培养探索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概率统计的许多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的教学,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向学生展示它的实际背景、演变过程,使学生从整体上体会知识的探索过程,把握知识体系的发端、推进和提升,融会贯通地领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精神。比如,线性回归分析,用一个实际问题首先提出研究不确定性关系的必要性,然后通过数据分析揭示线性回归分析思想的产生,用概率论知识建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接着分析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引伸出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问题和方法。一方面,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从整体上了解回归分析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类似地进一步思考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分析问题。

(2)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讨论式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教师满堂灌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发表意见,自由辩论,提出质疑,共同探讨,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科研兴趣。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讲课技能。

(3)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在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基本方法。概率统计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可以根据各章节的内容和学生的工程背景,编写许多概率统计在通讯网络、机器学习、随机模拟、质量管理、可靠性、风险管理与决策、人文社会、教育与心理学、人口学等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充分展现概率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概率统计实验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概率统计课程有少量的习题课,没有专门的实验课。但是实验课将概率统计知识、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概率统计知识去分析、简化、抽象出成熟的概率统计问题,然后探索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统计软件,求解问题,分析结果,再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方案,达到满意的结果,最终写出实验报告。通过实验,学生能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从心理、智力上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得到培训。

4.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时间少,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学生思考、消化、吸收时间匮乏的情况下,现代教育手段为创新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板书时间,加大信息量,扩展知识面,挖掘出课本文字达不到的直观、动态效果,使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形象化、生动化;通过互联网,可以建立概率统计课程网页,开通师生交流的渠道,扩展辅助教学空间,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了创新教学改革的目的。

5.编写适合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优秀教材和有效的辅助资料

创新教育改革最终会落实到教材改革。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应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具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特点。根据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材结构与表述方式,以适应启发学生智能、开发学生潜能,有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具有前瞻性,要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注意概念、性质、理论方法的来源与背景、产生和发展变化的介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精心设计例子。分层编写习题,让学生在不同层面得到足够的训练。

三、结束语

以上的思考和建议仅是我们教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感触,改革的实践是艰巨的,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深入、仔细地做。比如,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如何实施?实验课如何上?相应的辅助材料如何收集?与改革的同步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怎样编写?如何考核学生?教师如何培训?等等。创新教育改革,对教师来说,既是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挑战,又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挑战。概率统计课程的创新教学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实践。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篇7

关键词:民族传统

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105―03

前言

近年来,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问题逐渐升温,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包含了本民族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概念是对于事物属性的反映,我们只有对于事物概念有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加深入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应包含三个层次,即民族的、传统的和体育的。在此单就本研究而言,认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必须对于民族和传统这两个概念做以区分。

1对于“民族”和“传统”两概念的认识

1.1对于“民族”概念的理解

“民族”是一较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中国,而且包括西方等国家。对于“民族”一词的认识不同的学者从多角度分别予以了论述,但归纳起来不外是从社会群体的主观归属感和划分群体的客观标准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区别民族与非民族。在汉语中,“民族”一词出现得比较晚。

在古籍中,对于不同文化特征的人经常使用“族”。在中国,“民族”一词的广泛使用源于1903年梁启超将瑞士的政治学家、法学家伯伦知理的“民族”的概念引入中国。“民族”与其他民族共同体一样不仅包括确定的领域和语言,还包括共同的文化信仰、共同的文字、风俗及血统。

对于“民族”一词来讲,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概念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人的共同体。”

对于“民族”概念的界定只是一个相对的理解,而就一个国家来讲,这里的民族是一个绝对的整体意义上的群体这个群体可以是单一民族也可以是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群体而不是特指构成这个群体的某个单一民族。

1.2对于“传统”概念的认识

“传统”是一个外延最宽、反映客体事物最一般规定性的概念。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世界各个民族各有其传统,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思想、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传统以及语言文字传统等要素。

“传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劳动过程的沿传,是人们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所获得的成果的凝聚结构。”“传统”与古代并不具有固定的同一关系,而是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内涵和外延也发生变化的特点,把历史等同于传统的认识是错误的。“传统”即长期被传下来形成的一个体系,是传统在某种程度而言它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内在的吸纳性。所谓的“吸纳性”即在发展过程中它不断的吸纳其他有益于本学科的理论体系来支持其发展,是传统的就必然具有历史性。它是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但不能无视它们走得太远。

2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是在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制而影响至今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不同时代的影响,并产生顺应社会变革的变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的农业文化土壤养育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体育观念是直接受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而非商品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影响而形成的。

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必须对本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风俗习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必要对植根于本民族或本区域的文化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创造物,他在发展过程中受其他文化的制约,民族心理、社会习俗、价值需要、审美需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他又反作用于其他文化因子,与其他文化形式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不能仅限于从物质层面去思考,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整个文化巨系统中,对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建设有着重大的价值意义。

3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概念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区别和正确了解一件事物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指世界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中国所具有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在世界上每一个名族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的运动形式,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在中国特定的地域、环境、政治背景、社会条件、文化因素等诸多要素下所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当时社会条件所相适应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

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必然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及价值趋向在里面,中国武术中的,“天人合一”太极拳的“太极”哲理等等,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区别于西方传统体育必须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追求目标价值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因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表现出与西方及其他传统体育很大的不同,儒家文化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处于主流的地位,对于中国古代体育也影响甚大,因于此,中国的传统体育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哲学基础,以保健、养生活动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形式,崇尚礼让、平和、宽厚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

在现代社会由于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中国本土的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中国当代的社会人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形式、内容及文化内涵产生了隔阂。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产生者重要影响,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的文化因素,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认识的深入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从某个方面印证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西方的文化进入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确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致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因此加大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是每个人的责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和内涵有清晰的了解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发展和推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须走出封闭状态,不断地完善自我才不至于在与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丧失其个性特征。

人类社会是一个价值整合体,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区别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他是整合民族凝聚里的根本精神力量,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有利于加强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具有浓厚中华民族显著文化特色的存在方式,浓缩着极为大量和重要的文化内容,携带着辨识我们文化血脉的文化基因。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必须秉承与历史对话、与现实对话、与未来对话的态度,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条件下才可以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更好的发展。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篇8

一、信息素养是信息化社会对人类提出的新要求

(一)信息素养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信息素养概念的酝酿始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的演变。*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率先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全新概念,并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首先是在教育领域。*年,美国信息学家霍顿提出要在教育部门开设信息素养课程,以提高人们对电子邮政、资料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日本学者增田米二认为,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唯有实施信息素养教育。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纷纷围绕如何提高信息素养展开了广泛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对信息素养概念的界定、内涵和评价标准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年信息学家patrieiaBreivi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年度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含义进行了重新概括:"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有效地查寻、评价和使用所需要的信息。"*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我国对信息素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奋起直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钟启泉、王吉庆教授全面分析研究了信息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他们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这个见解丰富了对信息素养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主流思想。

(二)信息素养概念产生的巨大影响

信息素养概念的产生,使人们对自身现有的素质结构、学习方式、文化传统等开始了审慎反思。伴随着这些思考,许多符合信息时展的新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相继产生,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亮点。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篇9

关键词:高职旅游概论课程CBe理论改革措施

1.CBe理论概述

CBe全称为CompetencyBasededucation,其内涵为以企业的要求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使培养的人才迅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一种职业教育理论模式[1]。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学科性教学的模式,从强调学科系统性转变到以企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的培养方式。同时,CBe模式也改变了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两两关系,提升了企业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教师由主导性地位转变为辅导性地位,学生由被动性学习变为主动性学习。首先,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学校能够根据企业的要求优化培养人才的模式,使学生一毕业马上能够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其次,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往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在CBe模式下倡导学生采用包括自我学习、自我评价在内的自主性学习模式,而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帮助与辅导。因此,有必要将CBe模式借鉴到旅游人才的培养的模式中,借鉴到相关的课程别是旅游概论课程中。

2.高职旅游概论课程现存问题

2.1传统教学观念束缚,课程模式落后。

我国的传统高职教育方式与本科教育相仿,这就造成教育本身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体现高职学生应有的一线人员技术技能方面的特点。所以基于旅游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应转变观念、大胆改革,引入CBe培养模式。

2.2缺乏明确的岗位技能性课程设计思想。

在旅游概论教学过程中大致出现了两种课程设计思想。一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教育,认为只有将知识系统化才能在今后的从业过程中融会贯通,所以一味按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实践实操能力。二是部分教师意识到传统教学的不足,想要改革但只是对个别章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2.3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往大多数教师只是认为此类课程只是为核心专业课程铺垫,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而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此课程具体铺垫什么、培养的具体目标到底是什么。该课程目标和定位应该是由通用基础能力到岗位基础技能再到岗位核心技能的过程中的岗位基础技能培养,针对基础技能的培养既要区别通用基础能力,又要为核心岗位技能打好基础。

2.4课程教学过程主体和客体关系问题

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是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停地传授知识,但学生能否理解传递的信息,以及理解的效果如何,在课堂上不能直接反映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现阶段,应尝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倡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新型关系,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的互动教学效果。

2.5课程教学受到校外场所的限制

高职层次旅游教育是为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一线服务岗位输送实操型人才,既然在一线服务就必然要求学生对行业和企业有较为清楚的认知,然而,现阶段,学校以外的实习和实训难以得到保障,学生很难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得到专业训练。

2.6考试标准单一。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凭一次笔试成绩和一个老师的评价来评定学生这门课程的实际掌握情况。这样的考评体系是很不完善的,学生在考试之前突击的现象十分普遍,笔试完之后将所记知识抛之脑后,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

3.旅游概论课程改革措施

我与旅行社和相关的旅游部门共同探讨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期间应掌握哪些职业能力等问题,并以在旅游概论这门课程教学中着重哪几样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明确培养目标,选择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评估教学效果,充分强调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1定位培养目标。

旅游概论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强调基础技能、养成素质、善于实践、突出特色的中高级旅游一线服务人才。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课程教学既强调扎实的旅游理论基础,又着重培养旅游服务基础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突出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3.2合理设计课程。

从职业岗位需要的实际出发,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以职业要求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CBe模式要求旅游概论教学内容必须做到“一个接轨,四个加强”,即课堂教学内容与行业接轨,突出实操性和基础技能性;加强行业认识能力的训练,加强行业辨别能力培养,加强行业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传统旅游概论教材编排更多的是考虑学科的系统性,并没有针对性地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将旅游概论的教学内容调整为四大模块,具体如图所示:

3.3优化课堂教学主体、客体和媒介关系。

3.3.1改革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关系,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课程的编排以各项任务的完成来促进学生各项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互相协助、互相督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在任务中主动学习。改革要有利于增强认识能力、分析问题和辨别能力及自学能力,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则以主导的形式参与,给学生提供任务包和相关资料准备,任务阶段检查、纠偏和评价,最后的评定,等等。

3.3.2充分利用媒介,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传达信息的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的表现效果,使教学过程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多媒体手段和网络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4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3.4.1校内教学课程。校内教学分为第一课堂(含校内实训)、第二课堂。

3.4.1.1第一课堂教学。由于受到主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实践约束,第一课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在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的同时,力求灵活运用,达到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加强教学过程的调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课堂教学方法具体表现为直观教学、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

(1)直观教学。教师授课时配合讲授,把实物、图片、视频和教具等展示给学生,或者由教师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动作,向学生提供感性经验或用来说明、印证所传授的知识。旅游概论课程演示内容,如旅游历史图片、景区视频、游程视频、旅行社管理章程、饭店管理手册,等等,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把旅游理论和实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形象的、正确的和深刻的理解。

(2)案例教学。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通过选择和设计一个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发表意见,将学生引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通过个体的独立思考或团队分工和合作,进一步提高辨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达到熟练运用相关能力的效果。

(3)情境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情境教学。部分学校在校内设立了实训室,如维格实训室、旅行社门市实训室、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酒吧实训室,等等。依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岗位要求,创设工作情境,创设环境气氛,拟定工作内容和流程,让学生扮演各岗位角色,进行课堂模拟教学,如对旅行社管理内容和流程进行现场模拟教学包括对部门设计、工作流程、各岗位职责进行要求、角色分配、模拟旅行社管理运行,让学生了解旅行社的运作机制,从而更生动、形象、具体地了解旅行社这个概念。

3.4.1.2第二课堂教学。在第一课堂之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开展。

(1)举行与专业有关的大型活动,如职业技能大赛、介绍家乡旅游资源活动、世界知名旅游企业介绍活动等,由学生具体负责策划、组织、协调与实施,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使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效结合,使学生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能力和素质。

(2)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加强学生职业资格考试课外辅导工作,体现职业资格教育的思想,为学生能顺利通过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考试提供有效服务,使其获得就业通行证,同时具备该行业的实战能力,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3)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在教师的协助下邀请旅行社和酒店资深员工开展交流活动,如经验宣讲活动、旅游企业介绍活动、自助旅行、鼓励学生到景点景区开展义务服务活动、倡导并推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3.4.2校外实训。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的发展,要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快适应行业和企业的要求,只靠校内的教学和模拟实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有“走出去”的思想,学校可以与行业内的典型企业进行合作,结成联盟,积极设立校外实训基地,把学生送到实体企业中进行锻炼,如根据旅行社市场调研的需要合作开展旅游目的地实地调查、顶岗实践,等等。实地实体教学正是一种体现旅游专业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的有效方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到旅游企业去实地学习,在那里边看边学,了解旅游企业运营情况,感受旅游企业细致、高效的工作作风。

3.5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

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身,老师单方面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最终考核由过程行评价和终结性相结合。两者各占50%的比例。评价的主体由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三个部分组成。因为课程的学习都是以学习小组协作任务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就可以按照一个个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学生自评占20%、小组内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50%。企业命题的任务,由企业评价替换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和技能掌握三个方面,三者所占比重分别为30%、30%、40%。终结性评价就是学院统一安排期末考试,形式上没有改革,主要是命题开放化,设计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炯华,丛丽,宋洪波.基于CBe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2010,(3).

[2]龙运初.高职CBe教育模式本土化的重新审视[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3]曹国新.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9,(1).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篇10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西方基于标准化批量生产方式的服装设计教学理念和模式,拉开了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序幕。发展至今,全国已拥有庞大的师资队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学体系,为产业发展培养出大量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然而,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在过去30年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从形式到形式”的教学模式,即国际时尚体系上游的服装形式本土化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诸如发展历史短,国际时尚体系的制约,产业设计人才的要求等。我们不能断言,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在过去的30年里,培养了一大批“买手型”设计师,但是,在当今服装产业中买手型设计师大有人在。显然,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相对称,但与中国创新型服装产业发展方向不对称。其对称性表现为:二者均存在设计实践结构的不完整,以及对设计理念的淡漠和摒弃。具体表现为“从形式到形式”,即对服装形态的杜撰和对国际时尚体系上游服装形式的修修改改。[1]出于国情考虑,这种被动务实的学习方式在当时社会亦有它的合理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这一务实的路径,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型产业建造,显然行不通,中国的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二、人们认识与表现事物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需要转型,但其转型过程不是盲目的,需要根据人们对事物循序渐进的认识及表达规律来对症下药。认识的过程一般由表象到结构再到本质,设计、造物则由本质到结构到表象。设计、造物从本质(被造物)开始,即从概念(文本)开始。从本质上讲,概念(文本)即是事物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是设计对象的本质,也是设计的理想价值。中国服装产业和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对设计概念(文本)的淡漠或摒弃,其实质是对事物本质和价值的摒弃。毋庸置疑,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在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领域,的确没有创建多少有价值的本质,因为我们从西方人那里拿来了本质、形式和价值。我们必须根据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造物的基本规律,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培养服装设计人才的创新理念,实现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转型就是基于造物结构,健全课程体系,即创建新的、有价值的相关学科和知识,视觉化理念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生产营销的相关知识。升级就是提升学生文本(概念)创新的能力。

三、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途径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基础,培养目标决定于社会的需求和教育思想,前者是实践的要求,后者是理论的要求。[2]培养目标需要满足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要求。从历史角度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当前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所培养的人才方能被社会所接受,为社会做出贡献。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性,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内容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理论与实践双重要求的满足是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基本途径。

1.系统、科学、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服装设计是一门时尚的交叉性综合型应用学科,其学科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知识体系的综合性、课程内容设置的时尚前沿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当今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要以其专业特质为依据,建立以跨学科、多维度、宽领域为原则的专业知识系统,使其更加注重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关系。[3]服装设计专业的转型升级基础应该包括课程结构的优化,不同科目之间的横向渗透与纵向衔接,以及每一科目各单元之间、各项内容之间的协调。[4]首先,服装设计专业的时尚性要求其专业课程内容应当具有时代前沿性,其国际性要求该专业应融入先进的国际服装设计思想与理念,符合世界服装设计流行发展趋势的技术手段,使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去研究与解决现实当中所遇到的问题。除专业知识外,文学、美学、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材料学、环境学、经济学、市场学及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知识,不但能增强学生对社会伦理、环境伦理乃至全球伦理的关注[5],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还可进一步充实服装设计专业的知识构架。其次,服装的文化属性要求提高学生对艺术、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的理解与学习。正如我国著名艺术大师、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所言:“艺术创造中,路遥知马力的‘力’字,往往隐藏在文化底蕴中。”可见,要想实现中国服装设计教育转型升级,促使中国服装产业繁荣发展,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观念以及中华人文精神等相关课程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图1)因此,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应当在保证专业知识体系具备国际化、时代性与前沿性的前提下,补充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引导其根植于社会文化的土壤,结合现代审美方式,研究传统文化,增强人文修养,把握历史文脉,将人文内涵贯彻到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从而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在设计实践中产生符合新时代、新环境的“新思想”,创造新的“设计理念(文本)”和“切实之体(产品)”[6]。

2.高效、有用、先进的专业知识应用系统的建立。服装设计专业的特质决定了其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服装设计者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及思维方式后,还需要将这种新的设计理念付诸实践,通过实践将其转化成可视的作品,从而完成整个创造过程。通过实践,设计者既能得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又能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是在学习者、社会与专业学科三者之间进行有机融合与统一,构建一个高效、有用、先进的专业知识应用系统的必然因素,用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社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新型专业能力。在实践课程内容上,增加与之相关的项目课程与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投身整个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亲身体验并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创造性的眼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该类实践课程过程中,学习者还可有意无意间更多地接触他人与社会,通过融入社会,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能力意识与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从而提升其社会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夯实基础。隐形课程的开展亦是非常必要的。在完善丰富了服装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可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商品属性,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服装行业之中,进行市场调研,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了解服装市场,有意地使学生接触更多的隐性课程,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内在意识,培养其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设计头脑,促使其树立独特的专业设计理念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激发自身潜力,发现自身不同,实现自我教育,以此来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四、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关键

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并不代表具备一定的创新力,概念(被造物本质)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因为设计概念作为被造物本质的文本形式,是被造物体现的精神内容,也是设计的本质。怎样实现概念的创新,中间必须经历一个研究环节,才能实现现有认识—研究—深入认识—新的概念—实践—视觉化概念的整个过程。首先,创建有价值概念的基础是认识,对客观对象的理性认识和概括,丰富的理论知识给我们提供了宽广的认识面。概念的创新源于认识的深化,没有认识不能形成概念,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概念的形成。概念随着认识的深入而产生变革,变革实现创新。所以,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在研究方面下功夫,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才能不断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进认识的深化,进而形成有价值的概念。认识是基础,实践是推手,研究是关键,这也是理论、实践、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所在。其次,概念形成的基础是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现有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挣脱原有认识与经验的束缚,实现对原有知识与经验的抽象、提炼、超越与升华,转化成新的、有价值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认识,形成新的有价值的概念,进而通过实践视觉化概念实现真正的设计创新。我们所创建的设计概念不仅指向被造物本质,同时,它对于自然、特定的社会环境、企业和消费者生活应具有价值和意义,这是设计的本质,也是设计的责任。如针对当今服装品牌高库存现象的研究,便于形成以降低库存为导向的设计理念,结合市场营销学和市场管理学,搜集资料并做深入的市场调研,对品牌市场进行认真分析,了解服装市场现状及管理模式。例如,研究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几乎“零库存”的现象,发现其有一套独特的管理与设计模式——基本款至上。(图2)简单的款式突破了年龄段细分的原则,适合任何年龄段的目标消费者,从而形成大的市场规模,且高比例的基本款降低了设计的犯错率,进而将设计师的精力放在基本款的设计及创新上,同时弥补了其他补充款式不足带来的销量问题。如此,有了设计的参照物,对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有的放矢,才能形成以降低库存、符合企业利益为导向的概念,完成设计的创新。又如图3,是国际时尚大师范思哲的印花作品。不难看出,作者将巴洛克、拜占庭、动物纹样等各种所能想象到的图案从它们各自的历史社会及图形的含义中抽取出来,摇身变成设计师自己的新的概念,应用于服装设计当中,将经典与艺术混搭,风格难辩,加之极简的线条、大胆的用色,使作品不仅成为静止的服装,更是流动的风景,给人们带来绝美的视觉盛宴。概念的形成是一种思维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深入研究,实现认识的深化,透过事物的表面了解现象的本质,通过实践环节将新的概念视觉化,有助于实现设计从形式到思想的转变,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综合型创新性服装设计人才。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支撑,没有研究这一关键方法做桥梁,没有实践这一物化过程,我们的专业知识、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是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以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同时拓宽相关知识领域,通过深入研究深化认识并综合运用是培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将学习者从他人知识框架的复制者转变为自我知识模式的构建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建立具有服装设计专业特质的新型意识与理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装设计创新人才。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