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十篇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十篇

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5:40

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1

关键词:建筑企业企业改革二次开发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然而许多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停留在表层,特别是许多中小型企业仍在发展、改革期,企业管理体系、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分类搜集及统计应用仍未形成高度标准化、规范化,同时缺乏对信息化建设及建筑施工各业务专业均熟悉的专业人才,若直接引进基于成熟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设计成型、动辄上百万元的建筑施工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需要在一开始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进行需求调研、业务梳理,而且往往因系统与企业的管理模式不一致导致水土不服、举步维艰;另外又因为该类系统缺乏大幅度优化及变更的灵活性,在企业日后的改革中跟不上改革的变化需求,反而成为企业改革的绊脚石。

2013年,陕西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通过提出“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的创新方式,即“在分层次阶段进行业务情况及需求调研、业务流程梳理的同时,通过自行二次开发设计出各种量身定制的业务功能解决方案,并不断在方案实施的实践中与业务管理同步进行优化”的方式,使信息化办公系统建设与企业管理改革相互促进、同步优化、逐步完善,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一年内从零开始,以“小步快跑”的理念,迅速实现了集团的机房服务器、局域网、行政办公业务、项目管理业务及项目成本管理等信息化建设。并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推动各部门业务流程审批及管理制度规范化、标准化、形象化,业务审批职责及操作明确化、具体化,业务管理数据化、网络化及统计分析专业化;积极促进跨部门业务流程的整合及协同,推动管理体系、业务流程的环环相扣、层层闭合,使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更透明,各业务决策、管理更高效,为集团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图1陕西宏远建设集团协同办公系统登陆界面

一、信息化办公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

为实现企业“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合理选择信息化办公系统软件平台是关键的第一步。选择的要点是:

1、企业能自行定制表单、流程:表单和流程管理是业务管理的基本核心,而随着业务管理的不断优化,表单和流程的信息化方案变更是非常频繁的,因此企业必须能够自行定制、修改及优化表单、流程,而不依赖于软件公司的技术服务支持,确保信息化方案能最真实反映企业自身的业务管理理念及需求,并以最快速度将方案试运行及同步优化;

2、企业能自行利用流程表单产生的数据实现基本的统计分析:通过信息化系统定制的表单及流程,使业务管理信息数据化、网络化,并根据设定自动分类、积累,其价值在于利用流程表单产生的数据实现基于二维数据结构的统计分析,提高业务管理的精细化;

3、定制的表单、流程能实现跨部门业务流程的整合及协同,如流程之间的相互触发、数据信息的交互,以便推动业务流程、管理体系的环环相扣、层层闭合;

4、因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普遍信息化技能水平偏低,要求信息化系统软件必须是容易上手的操作界面及方式。同时要求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及方案定制是基于模块化、图表化的平台,以降低对信息化管理人员的软件编程能力需求。

二、通过推行行政办公业务,培养使用信息系统的概念及习惯

有许多企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时候,急于求成、希望一步到位,要求在建设初期即完成所有业务的信息化方案的制定,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企业推行信息化的初期,企业的管理决策层、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甚至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团队,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概念、所采用的信息化系统的认识仍很模糊;而许多企业此时的管理体系、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分类搜集及统计应用仍未形成高度标准化、规范化,因此这时候定制出来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方案对企业来说,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可实施性,而且大部分仅仅是把纸张工作变成电子化而已,未能真正体现信息化建设对业务管理提升促进功能。

因此,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期的关键任务是通过逐步推行一些企业内部各部门通用、操作频繁、流程已相对清晰明确的日常行政办公业务,实现一些基本的统计分析功能;并结合多轮专题培训、跟进优化、跟踪指导,使企业上下掌握信息化系统的基本操作,提高信息化使用技能,初步认识信息化系统、协同工作及其便利高效的概念,接受并认可信息化系统建设。如2013年3月,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首先在集团总部推行如请休假及考勤、费用报销、差旅费报销、付款申请等业务流程,大大减少了各级人员在办理这些业务时拿着单据到各部室找人、等人签字的情况,使信息化建设在建设初期即建立了良好口碑及群众基础。同时培养大家“按信息化系统流程办事”的习惯、建立基于表单及流程管理业务的思想,使各级人员在随后参与更深层次的业务流程与信息化办公系统协同结合、创造管理新模式的企业改革成为可能。另外通过这些过程使企业自身信息化管理团队对所采用的信息化系统的各种界面、功能及局限,软件的设计思路有深入了解,并能在下一步定制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方案时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软件平台的各种功能。

三、“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

综合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涉及招投标、合同、资料档案、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物资、设备、收入、成本、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业务。要实现所有业务的全部功能,就要求各业务表单、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分类搜集及统计应用已经达到一定的标准化、规范化;要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就要求对业务数据、信息的结构、分类方法是明确的;要实现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的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闭合,就要求各表单、流程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数据交互需求是明确的。显然,在推行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初期,要企业先梳理并解决这些问题再行整体定制综合项目管理方案是难以实现的。

然而自2013年4月起,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通过“梳理业务与方案实施同步进行,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同步优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上述难题的分散化解,在短短半年内即建设完成并成功推行实施了招投标联系申请及登记、合同审批及登记、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项目人员及专业工种的资质审批、现场质量安全隐患整改发放-回复-验收-评分、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款及工程费用收支、精细化项目预算-成本-物资-资金管理等业务功能,其该解决方案的核心设计理念包括以下三方面:

图2陕西宏远建设集团项目管理业务示例

(一)、建立工程项目的信息数据档案,作为业务流程的数据信息交互中介平台

传统的综合项目管理实施方案,采取流程与流程直接关联来实现流程的闭合及数据的交互,这就要求在建立项目管理实施方案时必须严格按照各业务流程的上下游逻辑关系,逐个梳理及定制方案(如先要实现了投标申请流程、才能实现有开标及中标登记、然后是合同会审、合同登记等);也因此在推行一个业务流程时,不仅要求该流程的所有上游流程都已经定制并推行,并且要将所有上游流程的实际业务数据都整理、补充录入系统完毕,该业务流程才能在使用时有相应的流程表单关联或数据进行调用,否则无法投入使用。而业务流程的梳理、信息化方案的定制及优化是往往无法一步到位的,一旦在已经完成上游业务流程定制及大量人力进行数据录入后,在下游业务流程定制时才发现上游业务的流程、数据信息结构、分类存在问题或者有优化空间时,就会出现需要从问题业务流程开始往后重新定制所有流程并重新录入所有相关流程数据的尴尬局面,而且也严重打击了相关业务人员配合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及信息化管理人员对于不断优化业务方案的主动性。

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在建设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业务功能的一开始,首先确定有哪些信息、数据是综合项目管理的各核心业务流程都需要用到的、并作为关键信息数据在核心业务流程之间交互的(如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经理、工程合同价格、合同工期、分公司、地区等),迅速组织相关信息数据的首先发起部门(经营部)整理相关信息的清单、与其他部门统一信息数据的分类及编码标准及规范,并完成核对。然后以此清单为依据,在信息系统上建立工程项目的信息数据档案,作为随后定制推行的所有项目管理业务流程的数据信息交互平台(即信息数据写入保存及调用读取的底表),并随着业务流程及数据结构、分类标准的逐个梳理、定制及不断优化,不断将需要跨业务交互的数据信息项目在整理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后逐步增加至项目档案的样表中。

这种以项目档案为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数据交互的中介平台,并将同一项目的不同业务流程通过项目档案进行中介关联闭合的方式,使业务的梳理及信息化方案的制定仅仅需要根据流程与项目档案表的数据交互关系的梳理明确来制定,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及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优先选择核心业务来逐步梳理、定制并推出信息化方案。并且在使用时,可以直接由各业务流程的使用者,在第一次发起某个项目的某个流程表单时,在发现当前表单读取该项目档案中缺少相关数据信息记录时,才进行该项目的相关缺失数据信息整理并填写至该业务表单中,再由该表单写入对应项目的档案中,并在下一次其他业务流程调用时由其他业务人员进行核对确认的方式。若在方案投入使用后,对方案重新定制优化,则仅仅需要在项目档案样表修改或增加数据信息项目,然后在实际使用并调用项目档案数据信息时,再行按需实时补充即可。这样就实现了分散式业务数据的梳理并健全完善各个项目档案上不同业务所需保留利用的交互数据信息,这样就避免了在每个业务推行开始就要求相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数据梳理及整理的尴尬。

(二)、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定制高度信息化的业务表单及流程

在各业务表单及流程的梳理及方案制定时,更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的显示方式多元化、流程管理智能化、数据处理自动化等优势,深入定制业务管理功能。比如在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隐患整改业务功能中,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将传统的现场质量安全隐患整改要求单、隐患整改回复单、隐患整改验收单整合在一张隐患整改单上,确保整改要求、回复、验收各环节的一一对应及闭合;通过图文并茂方式增强隐患整改各阶段信息描述的具体性及针对性;通过预先制定流程判断,使表单根据表单中的项目部信息,将隐患整改自动发放至对应项目现场质量、安全责任人账号,并根据隐患整改信息是否完毕,符合要求自动判断是否允许提交回复;通过预设列表选择的方式进行隐患严重程度、隐含整改落实情况的信息录入,及自动计算项目月检得分,加强了月检评分制度及项目之间比较的客观性及有效性。

图3项目管理业务:隐患整改管理示例

2013年7月,为配合集团试点精细化项目管理需求,宏远集团技术信息中心设计并开发了精细化项目成本管理业务解决方案,该方案同时实现了工程款收入及支付、项目费用付款及报销、项目资金管理、材料工具设备进出场、出入库、使用消耗、及盘点等精细化管理所需的表单审批及登记流程。

图4精细化项目成本管理方案

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2

 

摘要 通过对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以及结合自身的一些实践,指出Bim在建筑设计行业的应用前景,并总结了设计人员在Bim实践过程中所学到的经验。

关键词 Bim应用建筑设计经验

Bim的概念

所谓Bim,英文全称为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指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在这里,信息的内涵不仅仅是几何形状描述的视觉信息,还包含大量的非几何信息,如材料的耐火等级、材料的传热系数、构件的造价、采购信息等。实际上,Bim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座虚拟建筑,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提供了一个单一的、完整一致的、逻辑的建筑信息库。

Bim的应用

Bim应用不仅仅局限于设计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Bim电子文件,能够在参与项目的各建筑行业企业间共享。建筑设计专业可以直接生成三维实体模型;结构专业则可取其中墙材料强度及墙上孔洞大小进行计算;设备专业可以据此进行建筑能量分析、声学分析、光学分析等;施工单位则可取其墙上混凝土类型、配筋等信息进行水泥等材料的备料及下料;开发商则可取其中的造价、门窗类型、工程量等信息进行工程造价总预算、产品定货等;而物业单位也可以用之进行可视化物业管理。Bim在整个建筑行业从上游到下游的各个企业间不断完善,从而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最大化地实现Bim的意义。

在传统设计中,各个专业的设计协调过程是相对复杂的过程,存在识图理解及重建过程,缺乏真实立体空间的直观性,对于复杂空间来说,各专业间所带来的冲突在二维图纸上很难反映出来,协调设计耗费了大量时间。Bim设计平台使三维设计协同成为可能,工作方式由传统的抽象二维图形过渡到具体的三维空间,对应目前的审核体制,二维图形只是三维模型的副产品,可轻松的从模型中得到,而模型的联动性对于设计修改来说极其便捷。Bim使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个专业基于同一个模型进行工作,各专业设计自己的模型,其它专业不需要等待提资,就可以立刻看到其他人的修改,并能直观的看到设计中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三维集成协同设计。

Bim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Bim可从概念设计开始,全程参与设计整个过程,直观的体量模型对于推敲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同时可用于性能分析以得出合适的建筑方案。基于Bim技术的高度可视化、协同性和参数化的特性,建筑师在概念设计阶段可实现在设计思路上的快速精确表达的同时实现与各领域工程师无障碍信息交流与传递,从而实现了设计初期的质量、信息管理的可视化和协同化。在业主要求或设计思路改变时,基于参数化操作可快速实现设计成果的更改,从而大大提高了方案阶段的设计进度。Bim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空间形式思考、饰面装饰及材料运用、室内装饰色彩选择等方面。

Bim在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方案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方案必选的主要目的是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为初步设计阶段提供对应的设计方案模型。基于Bim技术的方案设计是利用Bim软件,通过制作或局部调整的方式,形成多个备选的建筑设计方案模型,进行必选,使建筑项目方案的沟通、讨论、决策在可视化的三维场景下进行,实现项目设计方案决策的直观和高效。

Bim系列软件具有强大的建模、渲染和动画技术,通过Bim可以将专业、抽象的二维建筑描述通俗化、三维直观化,使得业主等非专业人员对项目功能性的判断更为明确、高效,决策更为准确。同时基于Bim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对真实建筑及环境进行模拟,并且可出具高度仿真的效果图,设计者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构思去构建装饰“虚拟”的房间,并可以任意变换自己在房间中的位置,去观察设计的效果,知道满意为止。这样就使设计者各设计意图能够更加直观、真实、详尽地展现出来,既能为建筑的投资方提供直观的感受也能为后面的施工提供很好的依据。

Bim在初步设计中的应用

初步设计阶段是介于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之间的过程,是对方案设计进行细化的阶段。在本阶段,推敲完善建筑模型,并配合结构、设备建模进行核查设计。应用Bim软件构建建筑模型,对平面、立面、剖面进行一致性检查,将修正后的模型进行剖切,生成平面、立面、剖面,形成初步设计阶段的建筑、结构、设备模型和初步设计二维图。初步设计阶段Bim应用主要包括结构分析、性能分析和工程算量。

Bim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

施工图设计是建筑项目设计的重要阶段,是项目设计和施工的桥梁。本阶段主要通过施工图纸,表达建筑项目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成果,并作为项目现场施工制作的依据。

施工图上设计阶段的Bim应用是各专业模型构建并进行优化设计的复杂过程。各专业信息模型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设计、施工等知识框架体系,进行节点大样设计、碰撞检查、三维管线综合等基本应用,完成对施工图设计的多次优化。针对某些会影响净高要求的重点部位,进行具体分析,优化机电系统空间走向排布和净空高度。施工图设计阶段Bim应用主要包括各协同设计与碰撞检查、结构分析、工程量计算、节点大样深化、三维渲染图出具等。

Bim在设计中的实践

在推广Bim过程中,设计单位时常会遇到这样的矛盾:在该项目组团队中仅有少数建筑师掌握Bim,且工作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在掌握新的软件和完成从二维到三维的思维方式转换方面很困难,而年轻建筑师工程经验又不足。经过探索实践我们认识到,Bim的工作方式将改变传统项目管理的设计人员构成和推进模式。在初期搭建模型的过程中,由一批年轻建筑师(甚至是绘图员)一起工作,他们的脑海中尚没有施工图的图纸概念,其工作是虚拟建造一个三维的全信息模型。而资深建筑师则负责检查已建成的模型,指导修改并亲自绘制其中较复杂的部分,如对某些详图进行二维深化,解决特殊部位的构造难题等。这样的分工协作提高了效率,团队得以快速绘制大量图纸并保证图纸之间的一致性,把建筑师从重复绘图和大量校对中解放出来,并可以方便地体验自己的设计成果,并不断改进,同时Revit的运用还帮助年轻建筑师以直观的方式了解建筑设计。

在设计大型综合项目时,不仅在信息管理与统一上存在难度,同时也使Bim对硬件和网络方面要求甚高,即使项目组全部采用现在最快的pC机,在项目后期模型量达到顶峰时,电脑的运算能力仍处于临界状态。我们采用的应对措施是以中心文件和工作集的方式来组织设计,主服务器上存有中心文件,并根据功能分成多个工作集,单机上打开的是模型副本文件,建筑师定期将自己负责修改的内容上传到中心文件,同时同步下载其他成员修改的内容,保证了所有人的信息一致。

施工图设计一般历时3个月完成,建筑专业全部图纸由Revit完成,一致性非常好,图面表达方式,制图标准统一控制。Bim作为一种新工具在使用初期并不能直接提高绘图效率,甚至会降低效率,但是图纸质量会得到提升。针对大型项目复杂的管线综合,我们将设备专业图纸建造成三维模型,并应用navisworks软件进行了管线碰撞检查,将设备专业的管线碰撞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利用虚拟建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传统人工管线综合中的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疏漏所引起的施工现场拆装调整。

Bim在设计实践中的经验分享

相对于目前被房地产开发商压缩至不合理的设计周期,Bim会要求正常的设计周期。用与传统方式相同的时间,Bim会越做越快、更详细、高度一致性。Bim节约未来的时间,相比传统二维方式,Bim在设计初期进展会相对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会越来越快。

Bim改变了传统的分工模式,不再以图纸张数计算工作量。基于对模型剖切的出图方式,参加项目人数可以将至70%。成员结构的变化:年轻建筑师逐渐成为团队主力。Bim直观的方式是对年轻建筑师最好的培训,他们能够随时检验自己的工作,加深对建筑空间、建筑构造的理解。有经验的建筑师只需掌握Bim软件的基础部分,他们的工程经验和控制能力将在Bim团队中发挥重大作用。

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3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性质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信办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特点和问题,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我国第一部针对信息化工程提出的系统性管理规范,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从事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部门和机构必须严格遵守的法规性文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目的

出台管理办法力求通过对重要环节的严格把握,对需求分析、资源共享、招标投标等关键点实行有效控制,努力做到需求不清的项目不批,贪大求洋的项目不批,做不到互联共享的项目不批,提高电子政务工程质量,发挥国家投资效益,实现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出台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原因

出台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首先是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后,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步入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发展阶段。但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制定管理办法来明确立项规则,强化项目管理,约束政府投资行为,遏制盲目建设风潮。

其次,是规范审批程序和要求的需要。项目审批时间过长是目前项目建设单位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最主要的是项目建设单位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符合审批要求的立项或可研报告,许多时间被用在对项目方案的反复讨论、调整和修改中。这其中虽有申报部门缺乏项目组织经验,申报、审批部门间缺少有效沟通等方面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规则不清、程序不明造成的。因此,有效解决政务信息化项目审批时间长的矛盾,必须从制定管理办法、规范审批程序、明晰审批规则、改善审批服务这一关键环节入手。

第三,是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需要。电子政务工程与传统基础设施项目有着完全不同的建设管理特点和规律。电子政务工程从任务提出到建设、营运,目前均为同一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后能否发挥应有效益,取决于政务需求的挖掘深度和现行法规、管理体制对系统的支持程度。因此,需要有比普通基建项目更为严格的制约和管理机制,做好立项前的咨询服务尤其重要。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分为正文和附件两大部分。其中,正文共九章三十八条,主要是对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项目审批管理、建设管理、资金管理、监督管理、验收评价管理、运行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程序和管理进行规范,对项目建设主体和审理、监管部门的责任、权力做出明确规定。管理办法有四个附件,均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性规定,包括: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初步设计及概算报告编制大纲、项目验收大纲。管理办法中对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具体解读如下:

什么是国家电子政务工程

第二条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涉及的部门及分工

项目建设单位: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

项目建设单位职责: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项目审批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项目审批部门职责: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约束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须严格执行项目的建设流程和验收流程。

建设流程应包括:申报和审批管理、建设管理、资金管理、监督管理、验收评价管理和运行管理。

验收流程应包括:初步验收(初验前可组织分项验收或专项验收)、竣工验收和工程后评价。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申报和审批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

第七条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申报:建设单位提出立项申请。

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其中,项目建议书不属于必需环节,即在一定条件下,可省略该步骤。同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是同步申报内容,不是先后关系。

第十三条项目审批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的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的批复文件是项目建设的主要依据。批复中核定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总投资概算和其他控制指标原则上应严格遵守。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建议书批复内容有重大变更的,应重新报批项目建议书。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重大变更或变更投资超出已批复总投资额度百分之十的,应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的编制内容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有少量调整且其调整内容未超出已批复总投资额度百分之十的,需在提交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时以独立章节对调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说明。

调整额度:超过10%与未超10%的操作环节截然不同。未超过,则只需在初设报告中单列章节说明调整情况,如超过,则必须重新申报项目可研,一般此审批时间会较长。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管理

第十六条电子政务项目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遵从优先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原则。

第十八条电子政务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工程监理 。

注意进口产品采购:如果国产设备不能完全满足项目需求,需要进行进口设备采购,应按财政部财库[2007]119号文件《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规定向财政部报批,周期在30天左右。

监理依据:强化了信息系统监理的工程依据。

第十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于每年七月底和次年一月底前,向项目审批部门、财政部门报告项目上半年和全年建设进度和概预算执行情况。

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加强过程中与项目审批部门及财政主管部门的联系,为后续项目整体验收打好基础。

第二十二条项目建设单位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可申请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开展应用需求分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的编制、专家咨询评审等工作。项目审批部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批准下达前期工作经费,前期工作经费计入项目总投资。

前期工作经费:需要注意前期工作经费的归垫。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验收评价管理

第二十九条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实行验收和后评价制度。

第三十条电子政务项目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工作大纲》(附件四)的相关规定开展验收工作。

两个阶段:项目验收包括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验收包括工程、技术、财务、档案等四个方面;

初步验收由项目建设单位按照《验收工作大纲》要求自行组织;

竣工验收由项目审批部门或其组织成立的电子政务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组织;

对建设规模较小或建设内容较简单的电子政务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可委托项目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第三十一条项目建设单位应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后的半年内,组织完成建设项目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初步验收工作。

初步验收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并将项目建设总结、初步验收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等文件作为附件一并上报。

项目审批部门应适时组织竣工验收。

项目建设单位未按期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的,应向项目审批部门提出延期验收申请。

第三十二条项目审批部门根据电子政务项目验收后的运行情况,可适时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建设项目的系统运行效率、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后评价。

后评价认为建设项目未实现批复的建设目标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建设单位要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审批部门可对其进行通报批评。

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效益评价、项目影响评价、项目过程评价和项目持续性评价。

项目效益评价是通过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所产生的实际效益与可行性研究时所预测的经济效益的比较,评价时常预测是否准确,项目投资是否值得,并以项目投入使用后实际取得的数据为基础,重新计算项目的各主要投资效益指标,与当初预测值进行比较,从分析效益目标实现程度和产生的偏差的原因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改进措施,为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和投资决策水平服务。

项目的影响评价主要是指对项目给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技术

和文化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主要是从项目的外部作用和影响来分析和评价特定项目的优势和缺点,分析项目对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

项目的过程评价是根据项目效益和影响评价中发现的变化和问题,对照项目立项时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分析和评价项目执行过程,从中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过程评价主要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法令、制度和规定,对项目的工程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前期工作评价;建设实施评价;运营评价;投资执行评价;管理工作评价;技术服务和配套投入评价。

项目的持续性评价是分析项目在建设投入完成之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还可以持续;项目是否可以顺利地延续进行下去。持续性要考虑政策变化、技术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对项目持续性的影响。

项目后评价的结论应该是定性地总结项目的成功度。项目的成功度一般分为五个等级:非常成功的项目,成功的项目,部分成功的项目,不成功的项目,失败的项目,是项目评价专家组对项目后评价的定性和集体结论。项目成功度评价的程序:首先确定评议专家,选定评价因素及其指标,专家个人打分,集体评议,数据处理,得出结论。

项目评价的三个阶段采用的方法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项目评价从决策的角度看,其核心内容主要是项目的市场评价、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价等。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相关部门、单位或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截留、挪用电子政务项目资金等,由有关部门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予以惩处;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对违反本文由收集整理本办法其他规定的或因管理不善、弄虚作假,造成严重超概算、质量低劣、损失浪费、安全事故或者其他责任事故的,项目审批部门可予以通报批评,并提请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信息工程监理产生的背景

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后,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电子政务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工程监理 。”强化了信息工程监理的政策依据,对信息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信息工程监理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也陆续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不能满足设计需求、工期拖延、资金超预算、信息泄露等。更严重的是近年来在信息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一些“豆腐渣”、“半拉子”工程,极大地浪费了信息化投资。为此,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和领导机构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问题给予密切关注并且采取了有效措施,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引入监理制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信息工程监理的定义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在政府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其主要作用和目的是通过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基于职业谨慎”的工作,力求在计划的质量、进度、投资以及信息安全的范围内实现信息系统建设目标。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将不是,也不能成为任何信息系统工程承建单位的工程承保人或保证人”。监理阶段主要包括工程招标、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和工程验收四个阶段。

信息工程监理的发展历程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应该说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质量管理标准,它为我国提高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率、工程质量、技术性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也对国际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它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1999年,原信息产业部在起草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的相关文件的同时,也开始着手筹备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相关文件的起草工作。

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2】47号文件转发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实行招标制、工程监理制”。

2002年11月,原信息产业部部信【2002】570号文件

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共六章,二十二条。

2003年3月,原信息产业部部信【2003】142号文件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工程师资格管理办法》。

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4

一、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创新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一是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培训。推选教师参加了全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骨干培训班培训,作为种子教师辐射和示范。二是扎实开展项目培训工作。分层次、分阶段开展了“班班通”项目培训工作。先后组织安排项目学校校长和管理员集中开展三种模式样板教室验收培训,要求参训教师回校后开展“班班通”教学应用校级培训。组织举办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管理员使用与管理培训。三是助力远程教育培训工作。2011版新课标颁布之后,县电教站配合县教研室做好了远程安徽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3版)暨新教材培训接收,有力提高了义务阶段学科教师使用新教材、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

二、强化科学管理杠杆作用,推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常态化工

一是以管促用。鼓励教师登陆“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做好教师工作室的实名注册和使用工作,实时以电子地图、分析图表等直观方式展示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对全县实施“班班通、图书、实验室”三项工程的项目学校,及时进行检查指导。二是以考促用。我们认真做好全县初中毕业升学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全县普通高中技术素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和全县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三是以赛促用。组织项目学校观摩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巡展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等电教学术作品评选活动。全县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共有20多名教师获省教育厅等级奖;70多名教师获市教育局等级奖。四是以评促用。我县自2009年开始,实行“东至县中小学农远工程应用与管理单项考核”,2012年改为《东至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单项考核》,每年末就中小学校自配和上级项目配备的电教设备、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与应用工作实行单项考核,并将其单项考核结果(总分100分)计入县局对各校年度目标综合考核总分。

三、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设计,切实为基层教育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设计出山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配备的方案。我县各初中和完中的计算机网络教室都是2002年、2004年“校校通”和“农远”工程项目所装备,其设备运转已达10年之久,其购置零配件和维修很难,即将面临瘫痪,实难满足初、高中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和高三学生网上报名及填报志愿之需要,其计算机网络教室应急需更新和换代,民办学校也是如此。二是设计出符合现阶段教师编制的方案。在“三项建设”实施后的管理与应用方面,因各项目学校受教师编制的限制,95%的“班班通”和图书项目学校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于是我们出台新政策,优先为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学校本部配备一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管理员)和一名专职图书管理员,以保项目学校电教及信息技术设备和图书有人管理、有人维护、有人使用。三是设计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规划建设的完善方案。受地方条件和经费的限制,还有少数小学和近20多所教学点暂不能通互联网,已接的小学和教学点网络带宽也多为2m~4m,且用电话线(aDSL)上网,其网络带宽能真正满足学校课堂教学和实时远程接收同步课堂教学还需提速。

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5

截止到2006年7月,项目分别为分布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一百所初中建设了计算机教室,并已全部投入使用;培训了项目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项目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项目还委托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计算机教室的创新教学应用活动,计算机教室已经不同程度地被运用于项目学校的学科教学中。实践证明,项目改善了农村初中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项目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率,促进了项目学校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尽管实现了项目学校间基础设施条件的均衡,项目学校学科教学应用的水平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为了加大对项目学校的支持,探索促进项目学校办学水平均衡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直接支持下,项目于2006年4月又启动了一项研究课题《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推动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课题将以推动百间计算机教室深层次有效应用为主线,探索和总结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项目学校间均衡发展的途径和有效策略,进而为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研究课题的目标

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和问题的研究,提出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归因,特别是制约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对策。

2.概括适合农村地区初中计算机教室教学应用的有效模式,提出不同水平的项目学校资源配置的建设方案,总结项目学校间资源共享的有效策略和机制。

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课题研究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以研究的科学性、实践性为立足点,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育与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习方式,

课题研究注重百间教室项目学校之间以及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学校之间的交流,通过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秀教学经验和项目研究成果共享,提高教育效率和效能,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及学校所在区域中小学信息化的整体推进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把百间计算机教室作为在农村地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培训基地,研究如何更快更好地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文化输送到边远的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使广大农村教师迅速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会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百间教室中进行专家指导与教育教学实验,总结和提炼百间教室师生基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案例,形成带有规律性的实践模式,因地制宜地迁移到其他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益上见到实效。

项目的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国际比较与国内行动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水平。既要作前沿的国际比较研究、又要针对我国实际总结出适合广大农村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能够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学远程教育提供经验;同时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出发,针对农村初中在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整理出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课题将开展以下六方面的研究活动。

项目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实验研究

调研农村地区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问题;研制农村地区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实验稿),开发适应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学习资源并应用于教学;提出农村地区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归因与对策研究。

项目学校数字资源配置现状和配置方案的研究

调查项目学校数字资源配置和应用的现状。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思路和项目学校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研

究项目学校数字资源配置的合理方案。

百间计算机教室教学应用现状的研究

评估并比较百间计算机教室在东西部地区学校教育的应用水平,考察百间计算机教室对项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对项目学校教师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影响,以及在项目学校学生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与问题,并比较东

西部地区百间计算机教室应用的异同。

百间计算机教室创新教学有效应用模式的研究

组织与指导“百间计算机教室”的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活动;对项目学校进行创新教学应用的指导,概括适合农村地区学校计算机教室教学应用的有效模式,探索如何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理念的改革和教育教学的创新。

不同学校间教师远程协作教研的实验研究

用“百间计算机教室”项目已经形成的网络,创建项目网上虚拟学习社区,以学科为单位,组织教师之间开展远程教研活动,促进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探索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促进教师之间均衡发展的途径。

不同学校间学生远程协作学习的实验研究

用“百间计算机教室”项目已经形成的网络,创建项目网上协作学习平台,以“中国地方体育游戏与文化”为主题,组织不同学校学生开展协作学习,在组织协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协作学习对促进学生之间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研究课题的预期成果

项目预期将完成以下十个阶段成果和最终结果。

调研报告:“农村地区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问题”

调研报告:“百间计算机教室教学应用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百间计算机教室资源配置现状调研报告”

案例和资源:“计算机教室应用的优秀案例和优秀资源”

平台:“教师网上虚拟学习社区和网上协作学习平台”

方案:“农村初中数字资源配置方案及资源应用模式”

标准:“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实验稿)”

阶段报告:“适合农村地区初中计算机教室创新教学应用的有效模式”

阶段报告:“农村地区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归因与对策”

总报告:“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均衡,推动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研究课题的管理方法

研究课题分为两个子课题,子课题分别为《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策略研究》和《创新教学应用的有效模式及资源共享有效机制和策略的研究》。子课题分别由东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牵头,组成两个子课题执行小组,两个子课题执行小组负责规划和实施子课题的研究活动,并按照计划提交课题阶段研究成果和最终成果。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微软公司共同组成研究课题管理小组,管理小组负责研究课题的规划、论证、预算,子课题的设立、审定、课题负责人的遴选,专家的推荐及专家咨询,子课题的,项目档案的建设,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验收等工作。课题研究周期为2006年4月~2007年1月,共分三个阶段。

展望

研究课题将在不断推进百间计算机教室深层次教学应用的同时,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加速农村初中的改革和改革进程,真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学校之间基础设施条件方面的差距。但是,由于农村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观念、教学方法、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落后,信息技术不能像发达地区学校那样有效发挥作用,结果,造成投入浪费,教育水平差距不断加大。为了避免上述后果,研究课题特别注重探索和总结符合我国农村初中实际情况的资源配置方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实验稿)、计算机教室有效教学应用模式;同时,通过组织不同水平学校间教师的远程协作教研和学生的协作学习,研究是否可以通过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起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实现不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观念和教学能力方面的均衡,进而,在条件均衡的情况下,实现不同地区学校间教学水平的均衡。

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6

【关键字】:电网工程工程造价前期费用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和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之我国电力需求的迅猛增长,供电缺口严重,引起我国新一轮的电网建设的投资热潮,伴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与电网建设密切相关电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急需加强,在我国建设领域仍然存在工程造价失控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和“钓鱼工程”仍然存在,这些严重影响了国家建设项目的投资经济效益。因此开展有效的前期费用管理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控制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更积极的意义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工程造价前期费用管理是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投资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们以湖北省荆州公司2014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为例:

1.1立项原则:2014年湖北省荆州公司用电信息采集低压集抄系统建设的总体原则是根据国网公司“十一五”营销发展规划全面提出了营销标准化建设、营销信息化建设和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目标。自2009年以来,荆州公司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开始建设并逐年提高,以实现公司系统范围内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全采集”为目标,逐步扩大应用层面和应用效果,推进了营销计量、抄表、收费模式标准化建设和公司信息化建设,促进了营销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公司“四化”管理水平的提升。2014年集抄项目的建设将重点将以各县市公司农村低压用户的全覆盖。

1.2项目的必要性暨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重要意义

采集系统建设是推进“两个转变”、实施“三集五大”的必然选择,是加强精益化管理、提高现代化水平的有效途径。用电信息采集低压集抄系统与人工抄表相比,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抄表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了居民阶梯电价的实行,降低了运营成本、电费风险。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重要的技术支撑平台,决定了当前加快建立“全采集、全覆盖、全费控”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紧迫性,符合国际电网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用电服务环节的技术基础。对推动智能用电建设有重要意义。

(2)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国网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是扩大内需,加快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重要措施。

(3)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电能计量、自动抄表、预付费等营销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提高营销管理整体水平。能够为“SG186”业务应用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支撑,满足供电公司系统各层面、各专业对用电信息的需求,推动公司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对形成电能表、采集终端、通信设备、主站系统、专用芯片等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的产业化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和空间。

1.3项目概述:居民集抄“窄带集中器+载波电表”采用窄带集中器直接到载波电表的方式,现场连接关系简洁,易于管理维护。缺点是现有表计需要全部更换为载波电表。该方案不仅适用于集中表箱布置的城网,更适用于用户表计分散安装的老小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专变终端主要用于新装或轮换。

1.4项目应用情况

截止2013年5月,公司运行居民集抄497561户,实现远抄用户443078户低压自动化核算比例89.05%。专变终端用户运行15174户,实现营销系统核算用户数9463户,高压自动抄表核算比例76.58%(除报停用户),现预购电用户298户,电量1129.13万千瓦时。公司下属各单位已逐步开展系统实用化实施,远程抄表、电费核算、用电监测、有序用电、线损分析等功能,并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1.5投资估算

经初步设计,2014年公司新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投资约22586.02万元,其中,居民集抄21718.5万元,专变集抄567.52万元、现场调试、维护及调试设备购置约300万元。

2.电网工程前期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网工程造价管理重点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只重视建设项目的承包价、实施过程的变更造价以及结算价,而对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某些情况下人们容易陷入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概算是虚拟资金,而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所发生的资金才是真实的。

2.1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问题

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为项目核准提供技术依据的一个重要阶段,科学、客观地编制拟建电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我国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电力市场预测的数据较少,缺乏充分的定量分析,主观臆断较多。有时为了上项目,夸大电力电量和负荷增长,导致不少项目竣工后负荷上不去,造成可信度差;缺少对拟建项目的规模、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和分析的论述;缺少比选方案,只给出唯一的站址、路径选择方案、工程设计方案、设备的选型及技术方案等,没有选择的余地。由于工程设计方案缺少比选,导致投资估算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单一。有时即使给出了多个方案,但是大多是陪衬,并没有仔细地对比分析;环境保护篇深度不够;未按规定单列节能篇;没按节能要求做项目能耗指标计算和分析,节能措施没有针对性,也没有有关部门的审批意见;资金来源落实不具体,缺少可靠的意向性或协议性的证明材料;企业自有资金(股本金)既无主管部门的证明材料,又无资产评估报告;外部配合条件研究深度不够;投资决策分析数据缺乏必要的论证,主观想象成分居多;基本未做风险分析。

2.2工程设计阶段的主要问题

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复制现象严重,使工程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勘测与设计协调不够,造成了一些项目的投资浪费或投资增加;勘测设计单位收费激励机制不健全,造成设计人员宁愿设计保守而不愿在工程造价方面多下工夫,使工程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设计与造价人员配合不紧密,无法将各种因素考虑全面,使工程估算和概算产生了较大偏差;缺乏信息反馈和项目后评价程序,无法进行事后分析,不能进一步提高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

2.3招投标阶段的主要问题

当前电网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招标条件不具备或强行招标;规避招投标,建设单位将不应拆分的整体工程项目人为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以达到规避招标的目的;擅自变更招标方式;采用资格预审方式限制竞争或排斥潜在投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有凑数之嫌,存在虚假投标人、关系投标人、人情投标人的现象;招标方式和过程不规范;招标文件没有反映工程的实质性要求,存在需要投标人推测的情形,造成双方信息不对称;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招标时工程量清单的填写不符合规范;评标标准不公正;签订的合同与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不一致。

3.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可行性研究阶段

针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出现的问题,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定要严格依据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规定执行。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六个方面的要求。

3.1.1在电网规划的基础上,应重点对项目的必要性、系统方案及投产年进行充分的论证分析,同时应分析项目及方案的节能降耗效益,提出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远景规模和本期规模。

3.1.2提出影响项目规模、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的重要参数要求。

3.1.3对新建工程站址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现场踏勘、勘测和试验工作,提出推荐意见。新建工程原则上应有两个及以上可行的站址。

3.1.4对新建线路的路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对大跨越工程,跨越点位置应结合路径方案进行全面技术、节能及经济比较,并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勘测和试验工作,提出推荐意见。

3.1.5投资估算应能满足控制概算的要求,并应与通用造价、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3.1.6经济评价所需的原始资料切合实际,测算的电网电价调整需求合理、可信。

3.2工程设计阶段

3.2.1推行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照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进行决策。优化设计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方法对工程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参数匹配、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最优化的设计方法。它是控制投资的重要措施。推行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对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意识,有利于经济管理人员及时进行造价计算,为设计人员提供信息,使勘测设计小组内部形成有机整体,克服设计深度不够及勘测设计相互脱节的现象,改变设计过程不算账、设计完成见分晓的现象,使投资达到动态控制的目的。同时,推行限额设计还可以促使设计和造价人员进行项目全寿命费用的分析,使他们不仅要考虑项目一次性投资,还要考虑施工阶段和运行后的经济费用。

3.2.2工程设计要积极贯彻典型设计理念和技术。对于常规的、成熟的电网工程项目,可以实行“成衣定制”式的标准化设计方式,实施集约化管理,发挥规模优势,提高电网工程建设和管理效率,使其能够满足大规模电网建设的需要。工程典型设计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各个方案、各个模块的设计综合考虑“每个设备选择的合理性、每个布置尺寸的合理性、每项革新和改进的合理性、每个问题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1招投标阶段

3.1.1加强招投标的制度建设,使之健全、有效。

3.2.2积极采用集中规模招标方式取得最大规模效益。对于大型项目或者大宗设备物资采购应尽量采用集中规模招标的方式进行。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制度执行中的缺陷,加强了廉政建设,同时又可以取得规模效益,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3.3公司审计监察部门积极参与招标工作加强检查监督。

4.结束语

总之,电力建设发展很快,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种种的原因,电力工程造价上涨很快,影响了电力建设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高度的重视,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电网建设项目管理需要,做好电网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合理利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对电网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优化电网建设工程设计、加强招投标的管理,都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控制电力工程前期费用。

参考文献

[1]黄雄标.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广东科技,2007(5).

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7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不仅能再现历史,而且可借以设计未来,档案如同救火工具或救生器材,平时可能用不上,但在有些问题发生的关键时刻,却离不开它自身所起的作用。档案资料是忠实的记录者,是无声的证明人。工程档案管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切实提高公路工程中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面人员的档案意识,促进工程档案管理规范化与信息化,建立科学、有效的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为公路项目后营运提供高效的档案利用和查证服务。为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档案利用率,作者结合自身的项目工作经验,针对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措施,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档案信息化管理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第二,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第三,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第四,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档案信息库建设是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档案文件信息的一种方式,强调的是在数字化档案信息库环境下用户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便利。

2信息化时代下档案管理与档案利用的重要性

2.1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专门软件的开发、利用和升级、信息化的利用服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2.2档案管理是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在于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的效果取决于开发时效性和利用的广泛程度。采取信息现代化管理手段储存的各种信息,便于利用和开发,同时,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3制约因素

现阶段,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诸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3.1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这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硬件设施是指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计算机等工具,由于硬件设备的配置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且硬件设备的后期维护成本也较高,资金投入往往不能及时到位,导致设备配置紧张。硬件设备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纸质档案的转换、加工处理、整理分析等工作,因此快捷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无从谈起。软件环境是指档案信息管理各个环节的标准规范,比如纸质档案转换成电子文档这个阶段,缺乏详细统一的标准。例如:目前的公路工程在建项目,部分参建单位对扫描仪、数据备份存储器等硬件配备不重视,不舍得投入经费。其次,参建单位的档案员对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之间的转换了解不够,常出现签证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就将纸质文件扫描电子化,并且对扫描格式要求不清楚,直接增加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利于电子档案的保管、传递、调阅和使用。

3.2可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少

档案部门承担着档案保管和档案利用的职能,档案部门主要依靠归档制度来保证档案实体的收集,重视内部组织管理,轻视馆藏信息的需求;重视馆藏服务方式,轻视深层次的信息服务;重视馆藏档案信息的保密性,重视以实体为中心的保管模式,忽视以信息整合为中心的模式。长久以来,档案工作人员只是被动的以传统的归档模式收集、整理、保管,不主动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使档案信息成为永远不变的、静止的资源,大大减少了可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

3.3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作为信息化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熟悉档案业务知识,还要熟练使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输工具,而且还应具备对档案信息的加工、提炼能力,把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档案利用者。在这方面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那些既谙熟档案管理以及档案中各类文件归档的业务知识、常用规范,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但是,按照目前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来看,由于用人体制的制约,参建单位对档案管理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有限,使现有人员接受培训的机会渺茫,岗位薪酬待遇普遍低,优秀人才难以被吸纳进来,直接导致档案队伍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严重制约了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

3.4档案信息的保密安全性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是实现信息资源

共享,信息资源共享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网络技术、病毒、木马等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使得档案信息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安全保密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保证,没有安全,档案信息资源就不可能发挥效益。这就使得档案工作者必须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自身的保密工作,更要避免信息资源共享中造成信息泄露。

4管理措施

针对目前公路工程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加强档案管理及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转变观念,创新管理体制,适应信息化时展要求

档案管理体制主要是以管为主。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系统功能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发展的形势,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在改变以往管理理念的同时,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体制,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档案管理信息化专项资金,配置必要的硬件设施,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以实行资源共享,转变传统管理方式。也可依托专业化公司,共用信息化平台,以降低成本,实现“网络化管理”和“数据化档案”,实现信息共享、共建的目的。

广东南粤交通揭惠管理中心非常注重档案管理及信息化建设,加大硬件设备经费投入,档案室配置了计算机、打印扫描复印一体机(带彩色扫描、彩色打印模式)、档案系统服务器与档案数据备份服务器、数码相机、摄像机、光盘刻录机等硬件设施,针对一些纸质档案采用扫描仪进行数字化处理、转换,对照片及实物档案采用数码相机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pDF格式及JpG格式,形成电子文档保存于档案管理系统中,方便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查阅利用。

4.2狠抓电子化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制订相应制度,夯实信息化基础

随着公路工程建设不同进度阶段,资料形成的数量不断倍增,根据现代化档案管理的要求,要对各种不同类型载体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转换,要求选择的软件需具备规范化、通用化,将不同类型文档进行规范的电子转换,从而产生便于收集、整理、方便利用的电子档案。同时,加强对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保证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分类管理,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制订档案管理相应的制度规范和管理办法,促进档案管理尽快步入标准化、规范化轨道。广东南粤交通揭惠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根据有关文件规范,制定了《广东省揭阳至惠来高速公路竣工文件编制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电子文件的整理与编制,规范了公司电子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满足了公司员工档案查阅与利用的需求。

4.3采取控制措施

4.3.1完善控制的标准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即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的量化指标。

(1)完整性。做到档案编制进度与高速公路建设基本同步,即从立项时就开始对项目文件分类收集,包括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及审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实施、交工验收、缺陷责任期及竣工验收各阶段内容。

(2)准确性。根据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质量评定单元划分,下发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及工程用表,细化每道工序及检查项目,在确保资料真实可靠的前提下,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3)系统性。根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内容及形成特点,分类设置了八个一级目录,即立项文件、设计基础文件、设计文件、工程管理文件、施工文件、监理文件、竣工文件以及科研文件共八大类文件。各大类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便于管理和使用。

4.3.2严格控制的过程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同时使用了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三个控制系统。

(1)前馈控制主要是组织机构的设立,档案制度建设,技术人员培训等。

(2)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期控制:一、建立工作制度。工程伊始,管理中心、施工、监理单位都建立了档案工作的“四纳入”和“三参加”制度。“四纳人”即归档工作纳入工程计划管理工作,纳入施工管理及考核范围,纳入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纳入经济责任制。“三参加”即专职档案员参加工程例会、参加各单项验收和工程项目总验收。同时坚持“三同步”:施工和建档同步、查工程与查资料同步、评奖与评定同步,管理中心在核定施工单位“优质优价”,监理单位“优监优酬”的同时,将抽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资料和施工原始资料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二、实行定期检查制度。为了更好地做好工程项目档案编制工作,管理中心制订了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定期检查督促的工作制度,采取多重检查监管措施,以每月管理中心档案专项检查、总监办月度内业检查、管理中心与总监办联合的季度检查方式,严抓各参建单位档案编制进度与质量,将检查结果通报并要求整改回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3.3反馈控制

我们在每月的内业资料检查过程中,注意通过系统检查、观察、听取汇报等方式收集施工、监理单位的反馈信息,进一步细化上级要求,使之更好地符合工程实际,更好地指导档案工作。

5加强创新意识,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

档案作为工程项目建设查证利用的一项重要信息资源,只有积极开发利用,才能体现档案在工程建设及通车后营运的价值和作用。做好这项工作,重点强化三种意识。一是要有积极的信息转化意识。档案是一个庞大信息库,根据需要把档案内容通过加工整理变成更直接、更便于日常查找的重要信息,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信息作用,体现档案的信息价值。二是要加强信息服务意识,改变观念,将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方式,更好地为公司及其员工服务,更加充分体现档案利用的价值。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档案的效益意识,要使档案更加有效地为工程建设期间的各种需求开放服务。如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初期,我们会常需要调卷查阅如勘测设计图纸、施工图设计、公路用地图、项目前期各种专项报告及批复等文件,项目后期因结算或竣工决算需要,常调阅施工合同以及施工原始资料。出于调卷查阅的各种情况,而且查阅的工作信息量大,必须要通过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便捷的查询功能和查询条件,才能高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解决工程建设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处理的时效性,达到档案利用的目的,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

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8

一、20__年主要工作

(一)分析形势,制定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是全面分析了20__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国内外形势,深入调研,摸清新增长点,形成初步工作思路,为下达20__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做好准备工作。二是实事求是,认真仔细编制20__年计划报告和20__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三是按照年初制定的指标,科学合理地做好20__年主要经济指标分解下达。四是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深入了解我区经济运行情况,强化运行监测,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每季度形成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并以经济动态形式刊发。五是根据我区“十一五”规划进展情况,结合政府各部门“十一五”规划中期目标完成情况,经过反复论证,数易其稿,形成“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六是做好省、市、区重点项目编制工作,集中力量,进行摸底调查,精心安排了20__年区重点项目45个,初步确定20__年市重点项目10个,并形成20__年区重点项目安排初步方案。七是参与区委、区政府贯彻省委“四个专题”调研及其它重要材料起草工作,较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二)跟踪协调,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

一是认真做好重点项目跟踪服务、督促检查工作。每月通报项目具体进度,编制重点建设简讯8期,及时分析总结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对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给予通报。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别召开5场不定期调度工作会和季度重点项目调度工作会。三是认真落实重点项目跟踪协调备忘录,明确相关部门责任,提出解决意见并跟踪落实解决情况。汇总区重点项目备忘录8份,及时向区分管领导汇报,目前已全部明确8个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及责任人(其中直接协调解决电力问题3个)。四是积极做好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的各项工作。今年列入省预备重点项目1项,市重点在建项目4项,市预备重点项目8项,每月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五是主动与上级部门衔接,积极做好申请项目扶持资金工作。目前__双阳华侨农场归难侨危房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203万元、__永成畜牧有限公司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60万元以及20__年“6·18”项目扶持资金85万元已落实,下达__区村镇环境整治专项资金6万元,河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00万元、马甲卫生院40万元、洛阳江红树林改造50万元、寄宿制学校改造50万元及特色产业开发区等项目已列入市资金拼盘计划,全年累计争取项目资金超500万元。

(三)加强服务,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做好宣传引导服务工作,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组织上报双阳金刚石、子燕轻工、汇诚针织、长江机械、信和涂料等企业5个省技改、9个市技改项目,投资总额4亿元,联合区科技局起草我区企业技术中心扶持办法。帮助文华机械的电脑提花针床经编机项目申请省新产品鉴定,帮助信和涂料技术中心申报并被评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做好节能工作。建立健全节能工作机制,建立我区节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下达节能目标部门责任分解,明确目标任务,督促重点能耗工作开展节能工作;健全节能资金使用机制,起草《__区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引导企业实施节能、循环经济项目,积极帮助华丰果牧、五顺再生等企业项目列入市级节能、循环经济项目。三是促进企业优化管理。积极帮助企业开展贯标认证工作,众志金刚石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恒泉化妆品的迪豆牌被评为省名牌产品,万达利鞋材的踏旺被评为市知名商标,英凯制衣等4家通过iso9000,培联交通等3家通过iso14000认证,文华织造1家通过ohsas18001认证。四是协助企业解决难题。做好区领导定点挂钩重点企业基础工作,收集整理企业存在问题供区政府解决;收集企业存在问题,组织区领导现场办公会,跟踪汇总问题解决情况,协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应对普遍存在“两金”管理难点问题及《劳动

合同法》实施带来的热点问题。五是进一步做好企业上市的服务、指导工作,编制出台《__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改制上市的意见》,初步形成上市企业储备库。组织市上市办及部分专业机构深入和诚、大华、信和等企业进行指导。六是精心组织参加6.18。成功对接项目42项,总投资超11亿元,上报技术需求13项,组织3家企业进行签约、65家企业及4名专家参会,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七是支持企业拓展市场。组织3家企业参加“海丝”工艺博览会,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组织汇成针织参加第五届aep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组织近50家企业参加各种培训会、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四)统筹协调,促进电网建设顺利推进

一是召开区电网规划建设与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总结20__年电力工作,布置20__年电力工作安排,表彰电力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二是继续做好50万大园变和22万田边变及近10条线路架接等电力设施建设过程相关问题的协调,促进电网建设顺利推进。三是督促、配合规划单位进一步完善电力专项规划,基本完成编制工作。四是积极开展经济社会建设中遇到的电力问题的协调工作。五是出台电网建设工程征用林地上桉树等速生林补偿标准,规范涉及征用林地地上物的补偿行为。六是完成《__新城电力专项规划》编制,科学指导、协调全区电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七是根据实际情况,深入调查了解,制定有序用电应急预案,确保高峰用电安全。八是支援浦城灾区,组织捐赠3台发电机。

(五)加大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一是完成《__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初稿、《__区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初稿等编制工作。二是牵头组织双阳物流园区各项前期工作,完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立项、选址意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林地报批及土地报批等前期工作。三是跟踪服务华祥建材物流中心的招商工作,促成全国家居龙头企业红星美凯龙与华祥成功签约,切实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次与电力部门协调,专门召开专题会解决用地三杆迁移问题,并主动与省高铁指挥部协调,帮助解决交叉点设计的问题;配合做好友谊超市搬迁的协调工作。四是做好“5.18”商贸投资洽谈会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2个较大物流项目到会签约,总投资额3.6亿元。

(六)务求实效,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

一是认真落实市政府下达我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升无公害基地2片;试种绿领8号豇豆、台湾竹叶空心菜、夏力黄瓜、翡翠八号、f1黄瓜等品种,长势良好;玉峰蛋禽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认证;永成生猪养殖基地被确定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获得60万元补助;争取市30万元资金支付蔬菜基地建设;河市定点屠宰场星级改造、罗溪生猪定点屠宰场搬迁改造项目已完成征地、土方平整、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二是认真实施贯彻生猪定点屠宰条例,1-9月开展执法检查95次,出动执法人员265人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起,罚款0.42万元。全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97%,实行定点屠宰生猪53865头,对上市肉类产品坚持两证两章制度。加大对生猪产销环节“瘦肉精”的监管检测力度,共检测280头份,全部合格。三是根据市培育和发展早餐市场的会议精神,与建设局、执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__区中心区早餐工程管理的通知》,确定早餐配送点及配送量,销售终端日均配送20~30个品种的早餐商品,完成了__区早餐工程的定点、规范、发证工作,现已经备案登记13家定点经营户,并加强检查工作。

(七)科学引导,提高服务“三农”的整体水平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科学引导,提高服务“三农”的整体水平。一是做好农资储备供应,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年初召开春耕供应服务工作会议,为春耕供应工作做好谋划;完善农资网络,优化服务质量,投资3万元装修服务网点,增加农资供应网点,方便农民群众采购农资,改善供销社形象,目前全区设立农资供应网点86个,农家店13个,庄稼医院3个;二是科学引导农民群众做好田间管理,做好产中后服务,利用庄稼医院窗口作用,与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及时防虫、治虫用药信息;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配备专用设备和专人做好农副产品信息收集、调研、工作,引导农民有前瞻性地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三是认真抓好烟花爆竹营销及市场整规工作。加强财务、资金、实物和安全管理,共投入安全整改资金3万元左右;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与各网点签订安全责任状89份;组织经营人员100多名参加区公安、安监举办的危化商品培训,对经营网点设立专柜,配齐消防器材,规范经营人员持证上岗;拓宽采购领域,保障货源供应不断,建立了烟花爆竹连销经营网络体系,连销店100多家。

(八)注重服务,提升项目审批和管理水平

认真贯彻国家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有关精神,严把项目审批关,实施《__区深化基建审批制度改革方案》,注重服务,进一步提高基建立项审批效率。一是不断完善和规范审批制度,在基建立项窗口明显位置增设立项审批流程公示栏,并在__公众信息网首页“服务指南”栏公示审批事项;严格执行办事回执制度,对材料提供完整的业主切实做到一次告知,对材料不完整的发给补充材料通知;对建区以来立项批复进行建档、保存,并建立查阅目录;完善备案制度,简化企业备案程序和批文形式,缩短办结时限。二是注重服务,做到接待热情、服务周到、规范运作,树立高效、创新的窗口服务形象,进一步提高基建审批效率。1-9月完成备案、立项118项,变更29家,投资总额694437万元,建筑面积3679254

.9平方米。(九)加强监管,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年初召开系统安全保卫工作会议,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并与所属单位签订安全生产保卫责任状12个。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召开动员会,部署工作,加强宣传,印发宣传资料200份,聘请2名技术人员协助工作,55人次参加业务培训,函告相关企业单位和内资企业的级别评定情况,倡议企业积极配合做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工作,走访检查150家企业,有68家企业基本完成内业资料。三是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利用节假日做好安全生产检查23次,共出动车辆42辆次,参加检查人员124人次,共检查乡镇企业、内部企业184家次,超市、农贸市场12家次,烟花爆竹专卖点124家次,加油站11家次,发现隐患44处,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21份,没收走私劣质烟花爆竹82箱,对区政府指定的4家“三合一”、“多合一”钉子户进行断电停业整治,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加大市场整规力度,狠抓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基层农村食品药品的监管,在全区85个行政村聘请85名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并通过学习培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的业务水平;在食品药品的各项检查当中,我局联合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801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1312家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食品案件140多起,给予不同程度行政处罚;查封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9.5公斤,三鹿牌其他奶粉5.5公斤,其他品牌的问题奶粉3.6公斤,其他有问题的乳制品7.5公斤。

(十)加强维护,提高网站信息化管理水平

一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面展开,信息中心在年初首先完成公众信息网改版方案,对公众信息网进行全面改版升级,同时完成38个相关单位两千多份文件的上网公布工作;组织培训38个相关单位子站及信息公开系统后台管理维护,加强各部门信息公开网络渠道部分的指导和培训工作。二是做好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信息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配合两办完成全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自查及总结工作,推动和促进全区信息安全工作。三是做好全省应急视频会商系统及全区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信息中心作为节点管理部门,充分参与了节点接入、保障设备运行正常等相关工作,并计划完成全区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工作。四是做好公众信息网的运维工作,公众信息网拥有四十几个栏目(不含信息公开栏目),栏目根据更新周期的不同,保障各个栏目的按时更新是信息中心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一年一度的政府门户网站评估工作是每年十月之后信息中心工作的重点,根据评估标准尽力调整公众信息网的栏目设置,以及保障各个链接入口无误,同时检查完善各栏目的信息。五是大力推进金宏网络的使用,完成经贸发改局计算机网络接入金宏网及政务网络的工作,为实现金宏网电子公文传输提供了硬件保障。六是做好政务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

(十一)注重效能,加强机关内部建设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和__新兴工贸旅游生态城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预防,切实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切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健全机关效能监督制度,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严格执行廉政和财务制度,为我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治和纪律保证。二是改进绩效考评方法。在年初把主要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分解到每个工作人员,明确任务职责,加强跟踪检查,定期考评考核,提高工作效能。三是加强政治理论和知识学习。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内容,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采取集中培训、座谈等方式深入开展公共核心管理课程和信息公开条例等理论学习,切实提高全体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四是继续开展党建创先活动,抓好“五好支部”建设。五是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依法治理、计划生育和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等工作,从而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工作绩效。

二、存在问题

前三季度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项目建设跟踪、服务不够到位,对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不够及时,对协调问题的跟踪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调查研究深度不够,对我区经济发展总体情况了解不够透彻;三是服务企业还不到位,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四是农村药品、食品地域广阔,且比较分散,消费者药品、食品安全意识不强、药品、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三、20__年工作思路

(一)在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建设上主动作为

1、创新协调推进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创新重点项目“五个一”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并探索建立一整套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协调、督查、考核,评比机制;二是完善项目储备库,探讨建立项目提出、论证、生成等规范的机制,做好明年重点项目安排准备工作;三是定期对重点项目进行检查,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对存在问题和困难主动召开调度会协调解决,并做好重点项目年度总结准备工作。

2、拓宽工作思路,扩充计划工作内涵。一是做好20__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谋划和分解工作,为政府确定20__年工作思路提供参改。二是做好全年经济运行分析,从中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及机遇,力求准确地提出一些建议意见,为政府介入经济运行提供决策依据;三是继续做好“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对接项目的服务、跟踪落实工作,力求对接项目早日落地,有效地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四是力推企业上市改制工作,完善相应的上市优惠政策,制定企业上市储备库,争取在企业改制上市工作能有所突破。3、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围绕工业扩量提质,在抓好跟踪服务及各类扶持政策的落实到位的基础上,一是加大对企业存在具体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尤其是水、电、办证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跟踪,组织协调,定期汇总上报,强化督促落实。二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做好与企业信息交流互动,利用经济动态增刊,让企业认识国家政策及一些有关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的有关信息。三是积极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主动上报技改、贯标认证等,争取各级对区域企业加大支持。四是切实抓好节能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年终的各项考核。五是鼓励支持企业进一步转型、转让嫁接和转租,促进资源重组,盘活闲置用地。六是切实做好电力保障工作,为工业经济发展保架护航。

4、加大引导力度,推动服务业发展。一是做好《泉州市__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和《__区关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暂行规定》的组织实施工作;二是加强对重点商贸建设项目引进、储备、促建和服务工作;三是重点抓好河市生猪定点屠宰场星级改造项目的建设工作;四是跟踪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的落实,继续抓好副食品基地建设。五是做好蔬菜同业公司、流通服务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在落实科学发展的具体工作中不断深入

1、加强市场整规,确保食品安全。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和市场整规工作,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注意掌握市场供应情况和动态,加强市场情况监测分析。

2、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抓好供销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意识,做好化肥冬储春耕服务工作;做好供销大厦用地选址、论证、功能设计、招商方案等建设基础工作;加强烟花爆竹市场营销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争取创建__烟花爆竹品牌;做好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成立河市槟榔芋专业合作社、虹山红心地瓜专业合作社,成立3家村级综合服务社,2家信息服务站;盘活固定资产,力争完成马甲社改造所需的审批手续及加油站房产土地处理事宜;装饰供销社办公场所,树立供销社新形象。

3、加强安全监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根据国家、省市的决策部署,结合我系统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系统企业和乡镇内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二个实施步骤,做好分类整改,在依法生产经营、组织保障体系、宣传教育培训、维护员工权益、落实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条件、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事故管理八方面做好落实工作。

4、加强审批窗口建设,提高基建审批效率。严格执行《__区基建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方案》,继续做好项目立项、招投标审批工作,把好审批关;增强窗口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9

1.1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全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我区信息化建设开创初期,即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全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为档案管理配强专业设备、专业软件,开展档案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培训,并开发了带有档案管理模块的办案信息系统。在每两年召开的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始终把档案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专题回顾,认真展望,使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深入人心。

1.2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区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始终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专门建设了档案管理的专用库房。整个档案库房设计引入了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管理系统采用自动化的密集架管理系统,库房的温度、湿度控制均可由楼宇管理信息集成系统(BmS)直接控制;并配备了专用空调设备,保持档案保存要求的恒温、恒湿条件。整个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为我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初呈网络化

我区的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主要分为六类:个人人事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荣誉档案。目前,我区的文书档案归档软件采用神夹软件,采用B/S构架,实行文书档案的网络化目录级管理,基建档案的研发工作也已进入实战阶段。上述二类档案的实现,初步构建我区立体化、网络化的档案管理应用体系,为深入应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1.4档案信息化配套机制初步完善

1.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院档案信息化工作,先后制订并实施了我院诉讼档案立卷归档暂行规定等文件制度,保证了档案信息化工作持续、健康、稳步的向前发展。

2.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基建档案归档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改变过去少数人参与归档的局面,使档案信息化成为全员参与的工作。档案信息化的质量直接由内勤、采购员、工程人员等参与人员决定,而且环环相扣,责任更加明确,促使人人参与。

3.形成了与技术部门相互依托的衔接机制。档案室和技术部门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技术上、工作上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关系。档案部门具有档案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是信息资源的汇聚地,具备一套完整的信息收集的机制和体制,是技术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所要寻找的理想的合作伙伴。而档案部门在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设备、人员等技术力量都较为薄弱,必须依托技术部门的信息技术装备和计算机专业人员,两者形成一种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的态势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成功的要件之一。档案部门和技术部门通过多年合作,基本实现了所有档案的案卷级目录机检、部分档案的文件级目录机检和部分档案的全文机检,积累了大量的电子信息,也积累了电子档案生成、整理、移交、归档、利用等实践经验,为我区档案管理的高效优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2当前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不足

2.1软件开发多头现象还比较严重

存在以下现象:一是上级机关开发的软件往往不能满足下级机关的实际工作需要,单靠行政手段予以推广。而下级机关为满足本单位的工作需要自行开发软件,其个性有余,共性不足,缺乏标准。二是一个单位运用多套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技术上难以解决数据整合,造成操作人员重复劳动,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困难重重。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缺乏详细明确的规范化标准和实施细则,使软件开发工作混乱无序。二是缺乏权威机构牵头,造成软件开发重复和浪费。就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要围绕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来开展工作,要严格遵照权威机构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开发软件、建立数据库。转贴于233网校论文中心http://

2.2部门重视程度存在不平衡

业务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还存在可有可无的想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部分同志还存在等和靠的想法,不肯在提供需求和测试中付出太多精力。技术部门的软件开发队伍不够稳定,人力不充分,不能及时解决系统使用中发现的不足,及时加以完善。档案管理部门因人员、经费等原因,只能忙于日常工作,难以在宏观上积极引导。

2.3复合型人才不足

目前,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多,信息化建设往往需要人才合作才能完成,工作中由于沟通困难消耗精力比较大,影响工作效率。就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要选拔和培养具备精通档案管理专业、熟悉本单位业务流程、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管理知识,能准确提供软件开发需求,与计算机专业人员能熟练沟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事业心的档案管理干部。

2.4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

要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确保档案数据库安全;加强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档案信息要转存到档案专用服务器,实行物理隔离。要有数据异地备份。在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信息化处理过程中,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的发生。

3对今后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3.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档案信息化在我国是一项新事物,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没有一个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的指标体系。国家档案局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档案信息化是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信息法规、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轻而易举。需要资金,需要人才。我们要科学地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对其有一个基本正确地的认识,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避免在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按照上级和院信息化总体目标和阶段要求,着手调研、制定未来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使档案信息化与院信息化保持同步发展。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档案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制定详细、周全的实施方案,分批分阶段地实现。

3.2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电子文件的管理上。这样有利于把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前移至文件形成部门。对库藏档案的数字化要防止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结果、淡化过程、对困难估计不足的倾向。国家档案局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后,为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对于文书档案、声像档案等通用性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要在引进成熟软件的基础上,主要做好与现有办公软件的数据接口工作。对于档案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要充分利用办案软件全区推广的契机,进一步做好需求调研工作,积极探索出基层院业务档案信息化的新路。

3.3规范流程,强化服务

档案信息化首要前提是档案管理工作自身流程的规范化,对于不适应、不符合的坚决予以整改。要引进国际、国内档案管理的先进方法,同时要转变工作理念,从传统的“保管”上升到“服务”的理念。明确信息资源关键在于利用,否则再好的信息化技术手段都是“摆设”。要先从服务做起,充分发挥局域网的快速、便捷的效能,建立内部的档案应用服务平台;也要未雨绸缪,结合《电子签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提前考虑档案信息化的公众服务等功能的设计,真正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效应。

3.4多方筹措,加强保障

1.机制保障。要将档案信息化作为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的常设议题,进行专项研究落实。要把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指标要求纳入文明处室的考核范围,明确档案信息化工作作为各部门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处长负第一责任,各方齐抓共管,共同推进。

2.经费保障。要积极争取区财政支持,以财力立项、信息化资助项目等多种形式申请经费。同时,在每年院信息化专项资金中,确定一定的比例投入档案信息化工作,确保此项工作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信息化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篇10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呼声日高,对工程造价工作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特别是最近,加强工程前期造价管理的讨论非常激烈,这也意味着对我们前期的方案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工作的要求将进一步加强,对于主要从事估算和概算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工作主要体现在项目投资估算与初步设计概算方面。长期以来,工程造价领域都视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为重点阶段,也就是施工预算,对施工图预算,洽商、变更的控制包括结算、决算等有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而对设计结算的造价控制研究不够。据统计,虽然设计费只占到整个建安投资费用的2.5%到4.5%,但设计阶段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达到了75%以上,可以说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决定了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没有前期设计阶段造价的把控,就很难避免投资浪费或者投资不足现象的发生。

如某大型公建,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5.65亿元人民币,在项目前期,通过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等立项审批阶段,并分别对两个阶段的项目投资估算书进行了专家论证和审批,可研批复后,设计单位根据可研批复的意见,深化了方案设计,并进行了初步设计的工作,根据初步设计,设计单位编制了初步设计概算,并报批获得通过,作为该项目有效的控制投资的依据。根据初步设计以及初步设计概算,建设方组织了施工招标,并将概算投资作为控制施工方报价的依据之一。因为该项目属于国家重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设计单位为配合建设方的报批及报建的工作,根据建设方的意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设计,对建设方的要求提出设计方的建议,部分意见得到了建设方的接受。相对较短的论证时间提高了项目的效率,缩短了项目周期,对于减少项目不可控性,加快项目的进程是有好处的,但同时也带来了决策的不可控性,为后续的施工等项目进展带来成本增加的风险。建设方在完成了施工招标的程序后,又对设计方案提出了多项新的思路和创意,并在后续的工作中,建设方了解到该地块的容积率有调整的可能,于是为调整容积率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最终得以实现,导致设计方案做出了颠覆性的修改,立面方案,立面材质也一再作出调整,导致投资大幅度增加,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设计,极大的增加了工程变更量,最终导致投资大量增加。根据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对控制项目投资的重要性,决策和设计决定了项目性质,在施工中,不管何种投资控制,也只是在决策和设计定好的框架中去实施,而且往往要因为前期的调整,大幅度的调整造价,可以说投资的控制决定于项目的前期。

当今,包括日本在内的欧美国家,将工程造价控制的中心工作放在前期设计阶段已成为一个共识。在美国,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国会预算委员会,州预算委员会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设计阶段,召开各个阶段的专家论证会,根据专家意见结合设计方案,严格按照各个行业工会的工程量计算方法,计算单位面积工料消耗情况,再根据当地所的人、材、机价格及指数计算项目投资估算。如果出现估算超出联邦或州预算的情况,预算委员会有权召开听证会询问项目立项和设计情况,除非极其必要的情况,只要需要设计进行修改和优化,设计人必须服从,否则预算委员会有权终止项目。正是因为有强力部门在前期的介入,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极少出现项目烂尾情况,可以说前期扎实的工作,奠定了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

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已经要求我们从传统的基于定额的造价管理向基于活动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模式转变,这个在国家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上已有所体现。北京市2001预算定额就是一部逐步向动态的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过渡的工程定额,市场价,定额量,指导费就很充分的体现的动态造价管理的特点。北京市2004概算的为概算工作的发展也指出了道路,04概与以往的概预算定额最大的不同在于,初步概算的计算首次引入动态管理,主要设备市场价,主要材料根据造价处季度价格信息的公布而变动,然后再辅以调价系数,弥补了以往初步概算工作中动态环节的不足。

为顺应这种大的趋势,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以下几点:

加强信息的收集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的社会,谁拥有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先机。在造价工作中,信息的收集尤为重要,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不掌握准确而及时的信息,很显然是无法在造价工作中得出准确的数据的。如最近一两年间钢材的价格就变动非常之大,可以用一日一新来形容,螺纹钢的价格一度曾经攀升到六千多一吨,一度也降至三千多一吨,这样巨大的变动幅度,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信息收集,很难说能为甲方提供一份准确而有效的概算或者估算。

信息的收集不仅体现在材料价格的收集上,还体现在估算指标的收集,不同地方造价信息的收集上。第一、我们知道,概算的控制造价是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编制的阶段,往往会缺少必要的编制依据,基本要靠经验数据,所以估算指标的把握,往往能衡量一个概算专业人员水平的高低,特别是同类建筑的最终结算造价,以及该建筑结算价格与概算价格的比较,是否有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都是一个有经验的造价人员所需要掌握的,一个有经验的概算专业人员,应该能根据建筑的性质,甲方的需求,建筑的定位,建筑所在的位置,大致估算出该建筑的各专业造价,以及总投资,该总投资与最终工程结算造价的差异应该控制在3%以内。第二、信息的收集还体现在跨地域的信息整理上,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造价工作的跨地域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差异大,带来了造价水平的不同,不仅材料价格差异大,人工价格水平、机械价格水平的差异也较大,并且各地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以及费率、造价调整规定不尽相同,所以这就需要对各地的工程定额、造价文件汇编、价格信息,有详尽的整理。如:某四川西部工程,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含氧度低,交通不便,都极大的增加工程的难度,提高了人工价格水平,以及材料运输成本,为解决含氧量不足而影响焊接质量,也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成本。

在国外,对于信息的收集已经有了一整套非常完备的办法。如,英国建立的工料测量师(类似国内注册造价师)数据库,每个工料测量师都有义务将自己已经完成的项目,按照数据库的格式输入系统,与其他工料师共享,在你输入你的项目的同时,你也拥有的使用该数据库的权限,可以查询其他工料师的工程数据。在美国,每个州的工程协会都会定期价格信息,而造价人员必须根据价格信息的价格完成造价文件的编制。

加强已有数据的整理

对于各种类型工程加强收集各种数据,如每平米造价,各专业单方造价,建安直接费在总造价中所占的比例。在方案投标阶段,往往要根据非常有限几张总图,方案图,底层,顶层,标准层图来估算工程造价,能得到的资源就是大致的建筑面积,大致的装饰的标准,其他的数据都无法得知,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该项目的类型,该项目的标准,档次来估算造价,同时也要根据各专业要求的不同,如外墙面的材料,是否使用一次饮用水系统,是使用集中供暖还是中央空调,这些数据都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整理。

引入数学方法,计算各种指数

在国外工程管理环节中,各种指数是非常重要的,如季度调价指数,估价指数,这些指数在国外的造价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准确适当的指数,才能正确的动态的调整前期的工程造价,把握好投资,我国也在逐渐重要视这种指数的作用,开始逐渐在造价管理中引入指数的概念,如北京市造价处每季度公布的价格调整指数就是在将这种方法引入到造价工作中去。但往往这种指数的计算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多个工程数据的比对,引入一些数学方法,才能较为准确的得到这些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