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5:43

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篇1

本次调查活动通过听课、组织到失去参赛、电化教学研讨课等形式,结合有关资料,作出评价后统计出以下数据:能充分使用电教手段,使用过程得当,起到积极作用的占85%;过多、夸大使用、忽视常规教学的占5%;使用多媒体器材生硬、技术不熟的占6%,此外流于形式、分散学生注意力、喧宾夺主的占4%。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一)颠倒了课堂教学的主次

活动中,我们在开设公开课时,出现了很多的优秀课件。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多数课件成为了课堂上的主宰,而教师似乎成了课堂教学的奴隶。其中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重复最多的话是:“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屏幕。”最多的可达到十次以上。如果这是在传统的课堂上,这位教师是不是每节课下来,都要提醒学生注意看黑板十次以上呢?

(二)取代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从组织教学到练习,从新授到巩固,课件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这样由传统的人灌输式教育变为机灌输式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互通,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人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那么就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无法摆脱“满堂灌”的模式。

(三)忽略了其他媒体的运用

随着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有的教师片面把多媒体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不管课堂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更不顾多媒体的出现是否在恰当的时机,一味的追求多媒体的效应。不可否认,现在的课件是越来越漂亮。然而,多媒体课件主要是辅助教学的作用,有太多不当媒体的展示,就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比如太强的背景,太多显眼的按钮,不合适的音乐和大容量的内容等,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搞得学生顾此失彼,降低了课堂效率。比如板书,板书能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随时回顾前面教师所教的内容,而一些教师在课件制作时把屏幕当成了黑板的替代品,实际上许多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完全能替代的。可是屏幕上的内容是不停替换的,怎能起黑板的作用呢?

(四)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

多媒体课毕竟是个新生事物,计算机的普及也是近几年的事,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操作能力有限,加上有些小学科网络资源有限,使得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慢、时间长。有些课件制作时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使课件美观、如何使用新技术上,也导致了制作难度、制作时间的增加。而前面已经谈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主要是有针对性开发、制作的,这种课件往往在一次使用之后就会失去其整体存在的意义,从而导致了制作效率的低下。同时,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缺乏交流,这也导致了同样内容的重复开发,浪费了宝贵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三、解决的有效措施

(一)多媒体辅助学科教学,要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仍然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者。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以一定的基础知识为背景的,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以一定的方式解分析或者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基本观点。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者,无论是教学课件的设计,还是在网上搜集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资料,以及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入的角度等等,都要精心,要切合教材内容的需要,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组织者,体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节奏的控制上,特别要重视让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是学习结果的评价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享受到多媒体教学的乐趣。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多媒体辅助学科教学,应该强调课堂环境的营造,课堂文化的渲染和师生间情感的融合与沟通,从而使课堂纪律更多的依赖于学生的自律。教师在课堂中设计问题情景时,应注意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能与学生达成有效的课堂交流与沟通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要促进学科传统教学优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完美结合

传统教学虽然形式单一,但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尤其是一些诸如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达到教学互动的良好效果,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推行多媒体辅助学科教学,不能完全抛开传统教学,应借鉴传统教学的可取之处。

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篇2

相对于传统的深度报道形式,精确新闻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涉及面较广,排除了个别的、偶然性的事件,更具有普遍性、说服力。精确新闻还运用量化的数字语言描述新闻事实,排除了记者主观成见,使新闻更加科学、客观,受到读者的信任与欢迎。

调查报告是指调查者根据课题规定的目的,有意识地运用词语回答的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并由此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形成以文字为主导,以数据、图表等各种表现方法为补充,来说明社会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文体。

正是由于精确新闻版面语言与调查报告的相似性以及两者都借助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手段来做出“最终成品”,因此解析“精确新闻与调查报告之间的差异”成为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新闻记者》的“新闻调查档案(媒体调查报告专栏)”与《中国青年报》“青年观察”的差异比较中进一步探究我国精确新闻的特点。

“数字”新闻化

《新闻记者》(2004年5月)媒介调查《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中关于“记者是否应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的调查数据分析:

“记者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业,更多地是依赖广告生存,因而一些广告主在有些媒体逐渐拥有了控制权,一些媒体背离了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的规律,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不能完全履行其作为社会舆论机关的职责。在这个问题上,媒体的主要做法之一是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此次调查显示,有33.7%的调查对象不同意这种做法,有54.2%受访者态度不明朗,而有12.1%的受访者则同意这种做法。从受访者的职称、年龄与问题的关联来看,正高职称和年龄45岁及以上者回答不同意的比率略高,达41.2%~42.9%。将这个问题与媒体类型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电视台30.8%、报社36.2%、电台37%;与专业背景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边干边学35.4%、新闻大专31.8%、新闻本科30.6%、新闻硕士37.7%、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32.3%。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我们读到了科学严谨的百分比数字,而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个位的数字只是提供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业,更多地是依赖广告生存,不能完全履行其作为社会舆论机关的职责”这个问题上,“媒体的主要做法之一是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这样一个结论性信息,总结出一个调查结果,不带有调查发言机构任何的情感色彩与主观意志。

《中国青年报》(2004年2月17日)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求学调查”为主题的《游走在城市的边缘》――《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纪实》(上篇)引用如下材料:

“一份名为《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的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说:打工子弟学校办学者,是一个由形形人员构成的复杂社会群体,从大学生到文盲都有。其中很大一部分曾经在家乡当过民办教师或公办教师,在114所学校中,有79所是他们办的。其余的则属半路出家,他们从包工头、小贩、厨师到菜农、建筑工、清洁工、保姆等形形的行业走上了办学的道路。‘他们能够涉足这个领域,是因为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流动儿童在北京没有学上。对于他们来说,办学是一种能带来可观收入的职业。’调查报告的负责人之一张守礼说。”

与前文的不同显而易见,在这里,调查报告《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的数据和结论用以证明报道中“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酌情放宽后,打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使得上万名孩子免于失学的同时,也让各色人等都参与到办学中来的现实。

“数字”本身量化了“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缘起与现状的真实,是作为精确新闻反映新闻事件的手段而出现在受众的视野中的,为“丰富深度报道本身的新闻背景材料”服务。在材料中,数字遵循新闻写作规律,是新闻表现形式的一部分,已经被“新闻化”了。

同时,调查报告中数字的运用增强了新闻的客观性,避免了记者的主观介入,让受众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比较、总结等逻辑思维方式结合自己的价值标准思考新闻报道,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无声胜有声”地彰显媒体导向。

受众平民化

《新闻记者》(2004年2月)媒介调查《受众眼里的电视人――上海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社会评价调查报告》文章说明“调查报告的目的”:

“2003年10月1日,是上海电视台成立45周年的日子。在上海电视事业走过近半个世纪之际,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特委托社会专业调查公司,组织了一次对上海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评价调查,集中了解目前社会各界对上海电视从业人员在社会职能、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工作成效等各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和强化培训、教育。”

文尾结论处:

“对于如何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本次调查有一点很有启示:公众认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最重要的途径,依次为社会舆论监督(37%)、制度建设(39%)、自我约束(20%)。除接受社会监督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用,包括:强化行业管理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加大行业评议和监察力度;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制度,使之与专业标准相融合等。”“看来,上海的电视媒体在不断提高节目质量、以‘内容为王’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方面,还任重而道远。这将成为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突破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新闻记者》(2004年5月)媒介调查《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最后总结:

“因此,我们一定要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认识,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应探讨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约束办法,不能再让今日之‘错’酿成明日之‘害’”。

从调查报告《受众眼里的电视人――上海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社会评价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该调查针对的是上海电视媒体,更确切地说,是文广传媒为今后工作的目标计划制定所进行的,因此它的受众是相对专业的媒介从业人员。在《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中,我们也可以在总结中看到调查报告针对“小众”即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提出的建议。

当然,不是每一份调查报告都会有如上明显的诉求对象,但是调查报告因较强的程式化写作――开头比较详细地介绍调查的背景、目的、方法、结论,接着逐条列出相关调查项目,包括详尽的调查数据、图标等等,最后总结出调查结果――而使其只能在小受众范围(包括专业人员、调查委托人等)内传播。

《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4日)《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结语:

“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为我们展示了青年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从中看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了他们对自我的期待、对社会的期待,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是一只多棱镜,折射出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和社会,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正如研究青少年心理的澳大利亚学者艾克斯雷所说,青少年不论对未来持有何种态度,都不应被单纯地视为世代差异现象,而应该被更认真地反省,此种现象或许不只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想法和态度,它应是更深远地将当前社会或文化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投射在他们对个人前途或社会发展的可行结构及机制之上。青年与社会是相互建构的。也许,这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会令关心青年、关心未来的人们深思。”

不谈报道中那些令人动容的调查数字、话语与实录,光看这最后的结语我们也能感受到此次“调查・观察”用“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来引起“整个社会的深思”。精确新闻关注的主体是社会中的“平民”(即普通人),如前文所提及的《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纪实》中的“流动儿童”,他们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在两会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就读问题成为了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安徽代表团的徐景龙等30多位代表就递交了一份关于修改义务教育法,关注农民工子女就读的议案。这是对精确新闻“受众平民化”最好的诠释和反馈。

即使报道关注的是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地荒漠化成为最受当代青年关注的3大环保问题。其中,水污染问题以76%的获选率高居榜首,即每4名受访者中就有3名在关注该问题,成为最受当前青年关注的环境问题。此外,大气污染问题和土地荒漠化问题也分别受到70%和66%的青年的关注。另外,垃圾回收利用(58%)、野生物种减少(52%)、臭氧层遭到破坏(51%)等环境问题受到的关注程度也都超过了半数。”(《我们的环境怎么了?》中青报2004年2月1日)偏科学的议题,如文中所述,在柔化了数据、调查术语和表达方式的专业感后,适合媒体受众阅读理解和接受习惯的精确新闻,依旧体现了与调查报告截然不同的“大众化诉求”的受众特征。

结论微观化

《新闻记者》(2003年2月)《上海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及日报选择》新闻调查档案主要针对的问题是“上海大学生每天接触各类大众传媒的时间是多少?上海大学生期望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哪些信息?上海大学生平时主要阅读哪些日报?大学生自费订阅或购买日报?大学生选择阅读各种报纸的原因?”

“至少在大学生这个受众群体,互联网对电视的冲击大于报纸。互联网和报纸不但有娱乐和消遣功能,还有即时查找和提供资料等较强的助学功能,这大概是它们在吸引大学生方面胜过电视和广播的重要原因。国际性、娱乐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是大学生在信息需求方面表现出的比较明显的取向。在大学生对周报、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站信息选择的调查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这种趋势。《新民晚报》的信息量和实用性优势十分明显,均超过第二名10多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作为一张大众化市民报,《新民晚报》为何同时受到大学生读者的青睐。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新闻晨报》在时效性上排名第一,显示出这份新生代报纸的冲劲,在信息量和实用性指标上,《新闻晨报》也都有不错的表现,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媒介调查《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

“问卷上具体涉及了以下几项问题:(1)记者是否可以为自己单位联系广告;(2)记者是否可以为自己的版面或节目联系赞助;(3)记者是否应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4)记者是否可以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招待用餐;(5)记者是否可以接受新闻源单位或个人安排的免费旅游;(6)记者是否可以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现金馈赠;(7)记者是否可以为企业担任公关工作。”

“从上述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新闻队伍的新闻工作道德状况并不容乐观,在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特别应引起注意的是,在上述几个调查问题中,回答‘看情况’的比率都较高,这些人可能在思想上对是与非、对与错的认识非常清楚,但一旦有条件或涉及自身利益时则往往会放弃道德原则,也就是说,这些人道德自律的自觉意识较差,对他们来说,有处罚分明的纪律、规定,营造一个廉洁清正的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这两组材料的问题设计与总结可以看出调查报告的结论特点,即给自己的“目标受众”提供的是宏观的阶段性的全面客观的调查结论,并力图通过结论对受众有总体上的指导作用:在《上海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及日报选择》中,它提醒报社,要在大学生中提高订购率,除了信息量和实用性指标外,制定合理的价格和改进服务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后者则希望提升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认识高度,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应探讨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办法。

《中国青年报》(2004年2月1日)《2004年最大的愿望:涨工资》结论:

“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近90%的受访者在工作和学习上都有所收获。而在新的一年中,大家最大的愿望则是希望自己的工资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后附“读者心愿”(摘两则):

“欧阳坤(广西):由于工作需要,我已经五个春节没能和父母团聚了,所以,今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回到家中,和父母度过一个团圆的2005年春节。”

“韩俊(山西):我和家人曾经都是SaRS感染者,所幸的是,我们最终都战胜了病魔,全家人完完整整地回到了家中。现在觉得,活着就是幸福,所以我2004年的最大愿望是希望家人都健康幸福地活着。”

针对“2003年的薪酬状况?2003年什么事情最令你高兴?2003年你在工作和学习上是否有所收获?在2004年,大家又会有什么新的愿望呢?”等诸多问题,通过逐条问题的调查数据分析后,我们看到了从标题到报道的结论都选取了民意最关心的点“2004年最大的愿望:涨工资”,报道刊发时恰逢春节前夕,因此总结03年岁末的同时抓住大众最感兴趣的“04愿望”这个点引领全文,也可以给有关部门以启发,后附的“读者心愿”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小段子不长,却温情一片,使这篇精确新闻在客观之外有了人文关怀。前文《我们的环境怎么了?――直辖市青年说越来越好农村青年叹一天不如一天》的结论中体现出“中青特色”,抓住了“直辖市青年VS农村青年”的价值观差异,引起青年对环境和自身的深思。诸多范例均体现出精确新闻不同于调查报告的“结论微观化”特点,此处不再赘述。

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篇3

舆论传播学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其教学内容可分为基本原理与应用两个方面。舆论传播学基本原理部分主要包括:舆论的要素、中外舆论思想发展史、舆论的传播手段、舆论的形成与类型、舆论传播的形态、舆论传播的规律、舆论引导等。应用部分主要包括舆论调查、舆情监测与分析。根据舆论传播学教学内容的这一特点,针对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可采取重视基本原理教学、理论教学与实地调查密切结合、注重案例教学等方法进行改革。

一、合理选择教材,重视舆论学基本原理的教学

目前我国舆论学研究方面的著作和教材很多,有关舆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不尽相同,但其中有许多共性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针对本科生对传播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材,教材内容应该具有权威性、深入浅出、章节安排合理、案例丰富新颖的特点。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取百家之长,仔细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众说纷纭的部分可以将全部观点展示给学生,供学生讨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理论研究观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作为理论与实践联系极为密切的一门课程,重视舆论学基本原理的教学对于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认识与分析各种舆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有关舆论概念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观点,所以教师要对舆论的要素进行重点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究竟什么才是舆论。另外,还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哪些不是舆论,改变以往学生对舆论的错误认识。有关舆论传播手段、舆论形成与类型、舆论传播形态、舆论传播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大概应占教学学时安排的四分之三左右,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基本原理,把握舆论传播规律,为掌握合理的舆论引导方法打好基础。

二、运用案例法和讨论法,培养学生认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网络及移动互联终端飞速发展的时期,大学生很难再生活于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环境中。有些大学生比较关注各种社会问题,他们会主动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浏览;也有些大学生因为这些移动终端的发展而被动地获知了一些信息。无论他们是主动了解还是被动接收这些信息,在当前信息爆发的环境中,作为学业比较繁重的大学生基本很难了解事件的全貌。此外鉴于他们年龄与经历的关系,往往难以形成对舆论事件的全面和客观的认识。针对这种现实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大量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舆论传播学基本原理客观分析和评价舆论问题。

舆论学教学案例的引入要注意典型性和新颖性两大特点。典型性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最能说明该原理的真实案例,这种案例适合教师举例分析,以此充分说明舆论传播的特点与规律。新颖性指教师在近期发生的、重大的、影响面广的、部分学生已有初步了解的社会事件中选择与基本原理相关的案例,这类案例适合让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案例讨论与分析,从而提高他们对舆论传播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体会到舆论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他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经常作为舆论主体的角色出现,而作为未来的传媒人认清舆论发展规律、提高舆论引导技巧、合理运用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案例进行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对单件事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良好运用基本原理,使教学效果得到即时反馈。

三、进行舆论调查训练,提升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

舆论调查是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舆论调查的基本方法,对身边的重要舆论事件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内容规范的调查报告,是舆论传播学应用教学环节的必需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近期的舆论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各组调查主题编制调查问卷、完成舆论调查任务、上交调查报告。这种实地舆论调查环节不仅能让学生亲身实践调查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体会到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艰辛,以及认识到舆论问题的复杂性,这对培养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积极意义。此外,通过对调查中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训练他们具备写作规范调研报告的基本素质,并且培养他们学会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特别在自媒体时代,不要不加判断地随波逐流,更不能人云亦云,要重视调查法在新闻工作中的价值,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

四、改革考试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篇4

融合媒体的平台由报刊、杂志、电视、移动终端组成。融合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面对变化的环境和受众,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不能熟视无睹,所有的新闻教育都需要站在属于未来的新闻教育角度,对自身重新进行定位。

一、融合媒体对传统新闻教育的冲击

根据调查机构Berginsight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移动营销和广告市场市值将从2012年的94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38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传媒行业的生态环境迫使整个教育界、学术界寻求应对之策,以满足融媒时代对新闻人才的需求[1]。

(一)数字化技能的专业需求

融合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人首先必须是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快速应对媒体新变化,拥有创新能力。所以,新闻专业里面开设技术性课程、新媒体技术的课程是必须的。《纽约时报》2014年的“创新报告”中,明确说明,报纸会优先聘用数字人才,实施“数字优先”战略,要求报纸必须在招募、培训和激励数字人力资源方面做得更好,将生产优质数字报道的报纸转型为一家生产优质报纸的数字媒体。此外,内部还开设了图表部门及互动新闻和数字设计部门,推动文章推广、搜索优化、工具和模版以及内容管理系统领域[2]。

(二)计算机编写新闻报道的出现

随着新闻产业规模的扩大,计算机运用相关数据而撰写出成本低廉的新闻稿,也将涵盖大量新闻活动、产业趋势和产品开发。narrativeScience是一家专门运用计算机编写新闻报道的公司[3]。narrativeScience员工量为30名左右。niche新闻服务已聘请narrative为注册用户撰写后续报道。高校新闻教育课程的技术化转型势在必行。

(三)传媒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规模的增长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传统媒体呈现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电视媒体保持优势地位,电视广告市场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较小;另一方面,广播和期刊成为2013年最大输家,增长率均有大幅下降。报纸广告下跌惨不忍睹。为应对市场压力,报纸纷纷调价,比如《南方周末》涨价到5元。未来五年中国报业市场有可能缩减一半;电视媒体仍占据市场领导地位,但新媒体会分流大量用户,挤占广告市场份额,传统大众媒体的渠道控制力讲进一步下降。2014年网络广告市场规模有望赶超电视。停刊、减编是传统媒体避免同质竞争和资源浪费所做出的理性选择[4]。参照2014年新华社广东分社招聘实习生的要求:1.文科类,新闻学、广电新闻、编辑出版;2.从事网站编辑、网页设计、节目主持及节目后期剪辑等实习工资,熟练使用上述软件;3.工作态度积极。已经把对数字技术的要求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了。

二、当前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转型实践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新闻教育该如何应对以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前的融合新闻报道?现有的课程体系应如何重组?当前,国内多数高校选择的是增加新媒体方向的课程,微调已有课程,砍掉部分纯理论课程。《新闻学与传播学“十二五”战略发展方向及目标》中也指出,“突出学科重点,并打破学科边界,体现学科交叉。[5]”究竟如何体现交叉,如何打破边界,我国高校在这方面有些许实践。

一方面,加强实验室的配备。比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于2008年建成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并与多家媒体和it企业开展了多项合作。浙江大学重点建设了新媒体实验室,由认知研究实验室、数字影视与文化产业实验室、电子编辑与数字出版实验室组成[6]。其中,认知研究实验室配备全球最先进的眼动仪和脑电仪,为新闻科技创新提供准确的数据;另一方面,新闻教育以课程的形式继续在传统方向中拓展,新闻专业学生必须双主修,或主修其他相关专业再辅修新闻专业,比如,跨高校选修,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根据个人兴趣在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四个专业中选择学习方向,或者选修外系、外专业课程或辅修第二专业。

从课程设置来讲,国内各高校新闻院系的专业必修课大同小异,基本还是以纸媒繁荣时期的采写编评摄的业务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为主,至多开设跨媒体专业课,遵循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技能训练与理论课程并重的原则,并没有对课程体系进行根本革新,而是修修补补,比如,我们学校,包括多数院校都开设了《新媒体研究》《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采编业务》《pS技术》等课程。

三、如何实现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新闻教育仅仅依靠新闻学院是否足够?新闻教育应如何进行重组,是否从以前与文学、艺术结合,转向与网络、信息技术联姻。近几年,国内高校频繁对新闻专业重组转型,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于2008年成立新媒体研究院,划分为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内容和新媒体经营三大块,分别放在工学院、广告学院和媒体管理学院。但是,仅仅如此就足够了吗?新闻教育的转型首先应从理念上转型。

(一)理念上的转型

1.学科融合

大学需优化内部资源,通过学科融合推动新闻教育发展。新闻教育传统上是与文学、历史等人文社科类学科融合,融合媒体时代,应加入更多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信息技术,与法律、经济、网络技术、艺术、营销相结合,培养复合能力。

2.媒体融合

应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报道新闻。融合平台简单的划分为报纸、期刊、电视和移动终端,对新闻的认知不能停留在新近发生的信息的报道,而应充分研究各平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特点,以大传播概念来培养学生使用不同平台熟练同一条信息的整合推送能力,要加强对移动终端的技术研究。

3.科技创新

高校应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应加强针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性研究。但是,国内高校还没有对整个新闻行业的生态环境展开大规模集中的调查。没有调查,就不会对行业现状和趋势有清醒的认识。简单的根据招生、就业数据来调整新闻教育的观念,不可能抓准行业需求。此外,根据学校基础条件的不同,普通院校也很难做到科技创新和完备的实验室配置,在硬件缺乏的情况下,新闻课程框架的调整就成为了简单易操作的必然选择。

(二)课程体系的重组

目前,国内高校的新闻院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一般独立院校的新闻学教育也是如此;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比如,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但是技术训练的系统性不足;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比如,复旦大学,比较偏向研究性的技能训练。这三种模式是对传统新闻教育改革的尝试,虽然不够彻底[7]。总之,旧的课程设计已不符合时代需求,课程设计应以提高学生发现新闻、挖掘数据、发现问题和表达能力为宗旨。以下尝试以行业能力需求制定一个简单的课程框架。

1.新闻判断能力――新闻传播基础训练

新闻采写高级新闻采写新闻编辑高级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深度报道

2.信息调查及求证能力――调查统计

事实核实和核查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统计学

3.语言及叙事能力――人文素养

语言学文学研究诗歌叙事理论外国语比较文学

4.问题分析和解释能力――知识基础(选修)

科技史心理学信息科学经济学艺术学社会学法律人类学伦理学

5.计算能力――数据分析

高数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调查报道

6.技术能力――网络和信息技术

技术史技术、社会与文化编程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营销技术数字出版及技术新媒体产品设计

7.音视频能力――视听技术

新闻摄影电视摄像及后期多媒体报道和编辑音乐鉴赏与表演视觉传达

8.媒体责任和政府政治――国际视野

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篇5

作者简介:范高社(1960-),男,陕西兴平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

引言

新媒体是基于无线电通讯以及网络技术革命而形成的新的媒体形态,在传播方面,具有动态性、即时性、互动性和多点对应性等优势。《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1]在年龄方面,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更趋于年轻化;在学历方面,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已经处于高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在学生群体中占209%。在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中,大专学历以上的网民比例达257%,在使用微博的用户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用户,均高于其它学历段的微博用户,趋于高学历化。这就是说,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以其强大的功能全面影响着大学生。

掌握新媒体才能引领当代大学生。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当中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其思想和行为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故此,中发2004第16号文件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既然“网络已经掌握了青年”,那么,“我们如何掌握网络呢”?正如有些学者指出,“要利用新信息技术手段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2]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工作体系和工作模式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时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特征

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直接影响着其行为方式。根据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2月至3月期间,对全国10所985高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计1266名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①,在目前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信息获取表现出如下四个特征:

第一,大学生最常用的信息获取途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选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网络论坛(343%)、影视作品(204%)、报刊书籍(204%)、教学讲座(136%)、人际交流(113%)。这表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渐多样化、集中化和媒体化。多样化表现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既包括传统的人际交流、教学讲座和报刊书籍,也包括跟新媒体相关的网络论坛、影视作品。集中化表现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基本集中在网络论坛(343%)、影视作品(204%)、报刊书籍(204%)三种方式。而媒体化表现在:主流的信息获取方式已经由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教学讲座方式让位于跟新媒体相关的网络论坛方式,影视作品方式了。

另据《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远远比通过报纸、电视、杂志获取的多得多,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来源的首要渠道。[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进一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455%。在使用微博的用户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用户高于其它学历层次的用户。[1]微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渐渐成为其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渠道。可见,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样化、集中化、新媒体化。这些途径迎合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习惯、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对大学生的行为选择日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第二,大学生最常看的网络信息内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上网浏览热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网络交互新闻(24.9%)、体育新闻(24.1%)、娱乐新闻(23.7%)、政经新闻(19.5%)、军事新闻(7.7%)。传统所谓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已经不再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内容。另据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调研组2011年的报告显示,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站类型是:搜索引擎、网络社区、视频网站、门户网,其所占比例分别为80.7%、64.5%、60.9%、55.6%。有28.1%的大学生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所占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学习、网上聊天交友,所占比例分别为26.2%、22.1%。可见,大学生更主要是将互联网作为休闲娱乐工具,而将其作为学习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4]大学生最常看的网络信息内容表现出新闻化、娱乐化的特点。

第三,大学生最信任的信息获取来源。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信任的信息获取来源从高到低依次为报刊书籍(32.5%)、课堂讲授(25.8%)、广播电视(17.3%)、网站论坛(13.0%)、家庭朋友(11.4%)。虽然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网络等新媒体,但是,由于网络媒体信息存在着随意性、主观性、虚拟性,其准确性和权威性不足,故此,大学生更依赖课堂教学和广播电视等传统的资讯传播方式来获取必要的信息。所以,传统方式仍然发挥着新媒体还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改进传统方式的信息传递效率和信息更新的频率,以期更符合大学生行为习惯与信息获取需求,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

第四,大学生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根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对于最喜欢的信息获取途径的选择依次是实地参观(27.2%)、技能训练(26.5%)、多媒体&网络教学(23.8%)、讲座报告(20.1%)。这就是说,与以前的大学生不同,今天的大学生更喜欢通过自身体验和网络多媒体来获取信息,而传统的知识讲座及报告已经日渐退隐,不再成为大学生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

总而言之,根据调查,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是网络,最常看的网络信息内容是新闻,但是最信任的信息获取方式是报刊书籍和课堂讲授,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实地参观。因此,虽然新媒体时代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讲座等受到挑战,但是其仍然获得大学生的高度信赖。而实地参观成为大学生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这告诉我们,一定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吸引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教育好大学生。

二、新媒体时代构建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坚定信仰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平台。在新媒体时代,根据大学生信息获取的特点,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1.情景虚拟和媒体体验相结合。由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网络论坛”、“博客”等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设计实践教学的时候,可以推出“虚拟实践教学”,[5]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情景虚拟和媒体体验相结合,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自由展现、角色体验、责任体验的平台。所谓情景虚拟,是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能力的认知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见效快等特点。采取这种方法实施教学,使模拟手段的使用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强调给受教育者尽量多的模拟机会,让他们在模拟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才干。[6]所谓媒体体验,是将新媒体技术研究、创新教育课堂、学生实习基地等功能合而为一,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获得实地体验的经验。

2.课内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由于大学生最信任的信息获取方式是课堂讲授,因此,要加强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对接。在课内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谈谈观点、说说感受、想想问题、写写报告、演演话剧、问问时事、查查资料、做做调查等,不断巩固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维,提高能力。“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方法灵活得当,做到教学过程有动有静、有张有弛,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调整身心、活跃思维、展现自我”。[7]通过课内实践,使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外实践环节,应当注意利用学生课余的时间、利用相关的社团和学生组织,对课内实践做进一步的补充。课外实践是课内实践的进一步延续,课外实践最好以课内实践为基础。而课内实践则可以展现学生课外实践的相关成果,使得课外实践能够更加完善。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在课外收集的相关文字、图片、多媒体材料,展示自己所制作的影片或小品表演等,就不失为一种课外实践和课内实践的有机结合。

3.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由于大学生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实地参观,因此实践教学还应该抓好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结合。校内教学实践也可以说是校园教学的实践,“校园教学实践是课堂理论教学实践的直接延伸”,[8]高等学校一般都有相当丰富的理论教育和理论学习资源,既有博学多识、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良师,也有随时能给学生提供学习参考的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料,还有众多思维活跃、随时随地可以切磋、交流、探讨、辩论的学习伙伴。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搞好校内实践教学;当然,校内教学实践重点应该放在课堂理论教学的拓展和深化方面。校外教学实践活动既可以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也能够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和民情,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个人素质。

相较而言,校外社会实践资源更丰富,社会性更强、针对性更好,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无外乎调查、参观、服务三大类。调查和参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育,既要充分利当地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崭新的建设成就,对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更要充分利用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让我们的大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改革的辉煌成果,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9]校外实践中的服务活动,重点在于组织学生依托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对社会大众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服务。大学生无论是学习教育、语言、法律、管理、社会工作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还是专攻电气、电子、信息、计算机、医疗、农业科技等理工科专业,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实施不同服务项目。这种服务,既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增长才干,又能够提高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还可以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从而达到业务学习和思想品德双丰收的目标。

三、新媒体条件下加强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在新媒体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注重做到“课堂教学实践媒体化,校园教学实践主题化,校外教学实践长效化”。

1.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开展媒体体验式实践教学。教师应该利用好“网络论坛”、“影视作品”等新媒体资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补充教学活动。如,使用音频、视频、Flash、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幻灯投影等方式,让理论课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翔实,让学生真切体验到理论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习热情和兴趣。让理论不再抽象,不再空洞,让思想政治教育更精更管用。

开展情景虚拟式实践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也可以利用相关材料,创设某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下,让学生进行体验。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弊端,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放置在特定的氛围中去把握相关理论,又能使学生自愿兴奋的融入课堂,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10]

2.客观评价媒体信息,开展校园实践教学。针对学生关注的各种媒体新闻,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利用学生课外时间,在校园内开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自我实践和教育活动。具体形式可以主要采用如下两种: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选取某一个大家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问题讨论、论文写作、演讲报告、辩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看待各种事件的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表现优秀的高年级学生“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成功经验以及个人成长的经历。也可以从社会各行各业聘请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某个领域的杰出人士,针对某项专题,以报告、讨论或座谈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还可以将相关法院的审判活动“搬”到大学校园来,让大学生亲身体验。这些专题活动应该紧扣学生关注的焦点,紧扣理论学习这根主线,把思想性、艺术性、大众性融于一体,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活动延伸到学生社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更有利于活跃学校的学习空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可以建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法律爱好者学会”、“廉政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勤工俭学协会”等等。以学生社团为平台,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接触社会,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骨干,锻炼学生干部,推动学校学习理论的深化和拓展。

3.调动各种资源,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教学。针对大学生最喜欢的获取信息方式是“实地考察”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以社会为课堂,安排学生参加社会的各项活动,具体形式有:

(1)参观考察。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形成最直接的印象和最强烈的感受。参观考察不失为一种校外社会实践的首选方式。在内容和时间方面,参观考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不定期地开展;在形式方面,学生可以自己分头组织,也可以集中开展;在参观对象方面,博物馆、纪念馆、大型工矿企业、新型村镇等,都可作为参观对象;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丰富生动的现实案例,对学生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接受劳动观念教育、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2)假期社会调查。毛泽东同志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自由意识强,了解社会的意愿强烈。在寒、暑假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要鼓励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增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假期社会调查,应注意点面结合,增强实效。在面上可以让学生分散进行调查,以就近就便、讲求实效为原则,鼓励学生回家乡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社会服务。由于参与的人比较多、面比较广,因此这种实践形式事先要由教师专门布置好实践内容和要求。在点上可让学生集中进行调查,可以采取小分队或者调查小组的形式,既可以由学生工作部门、学校团委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队,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深入基层,有计划地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这种形式,调查人员应事先做好准备充分、周密组织、明确人员分工,有条件的可以组织教师直接指导,进一步增强实践效果。

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篇6

调查方法及资料来源

本研究采用传播学抽样调查方法。在保证问卷结果科学性的前提下,研究小组确定的样本选择标准为:能够理性思考、具有合理判断力、认知水平与现阶段大学生应有实际能力相符。调查样本选自北京某工科二本院校在校生(含本科、研究生、专升本学生)。该学校在校本科生6700余人,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500余人。以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25%。问卷的设计考虑了三个因素:二本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我国特有的传媒环境特点;已确定的媒介素养的内涵。为了保证问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问卷经过多次修改,最后确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设定指标及选题。

(1)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年级、性别、专业概况、生源地等。

(2)媒介接触情况:包括学生接触各种媒介的频率、时长,接触的媒介内容和接触动机。

(3)媒介基本常识:中外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都提到,批判意识的培养是媒介教育的重点。如下几个关于媒介的基本常识,是形成媒介使用者批判意识的核心。它包括: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区别;对受众的地位和权利的认识;对媒介的影响力的认识(正负);对影响媒介信息的因素的认识。

(4)媒介批判意识:包括对不同类型媒介可信度的判断,对我国媒介主要反映了哪些群体的声音的判断,以及媒体对自身所产生影响的判断。

(5)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主要考察对新闻和广告的解读能力。

(6)媒介使用能力:包括与媒体的互动能力和制作媒介作品的能力。

调查结果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样本构成情况

(1)样本中本科生、研究生、专升本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81.25%、17.50%和1.25%,基本与该校招生比例相符。

(2)有效问卷中,男生占35.25%,女生占64.75%;文科生占53.25%,理科生占46.75%;来自城市的学生占48.00%,来自乡村的学生占52.00%。

2媒介接触情况

(1)接触媒介的种类及频率(见表1)。从表1可看出,学生接触媒介的种类均衡且多样化。按照接触频率的分值(每天接触到从不接触的分值分别为4、3、2、1、0分)计算,大学生接触媒体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是:手机、网络、mp3/mp4播放器、电视、纸质书籍、广播、校园新闻网、杂志、报纸、数码相机。其中手机、网络、mp3/mp4播放器这些新媒体是学生最常使用的。传统媒体中,学生最常接触的是电视,而报纸杂志这些承载深度新闻的媒体接触较少。校园新闻网排在杂志和报纸这些传统媒体前,说明学生对校内新闻有一定的关注度。

(2)接触媒介的时间。以手机或上网时间来统计,每天1~3小时的占42.50%,1小时以下的占8%;一半学生上网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内,较为合理,3~5小时的占31%,5小时以上的占18.75%。上网超过5小时以上的都表现出一定的网络依赖。每天不接触媒介的人不存在。电脑的拥有率超过80%。

(3)上网自律性。3%的学生上网有明确目的,完成后就下线。没有目的只是在网上漫游的占33%;有明确目的,完成后会去看别的东西的占34%;有目的,但中途会被别的内容吸引的占29%。

(4)接触媒介的动机(见表2)。如表2所示,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多样。媒介对学生来说首先是娱乐工具,其次才是了解信息和学习知识的工具。同时,它也是与人交流和缓解压力的渠道。休闲娱乐和学习知识是大学生接触媒介的最常见动机。与其他院校相比,该校学生媒介接触动机比较消极,只有45.50%的学生接触媒介是为了学习知识,尚有21.25%的学生接触媒介是为了打发时间,较消极被动。

(5)接触的媒介内容(见表3)。如表3所示,影音娱乐和时尚购物排在前两位,与接触动机相吻合。只有不到三分之一(29.50%)的学生关注政经新闻。

3媒介常识

(1)关于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媒介并不提供外部客观世界的简单映像,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是有差距的。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对“媒介报道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能够完全真实反映现实”,有6.00%的学生完全同意,51.50%基本同意,37.90%不太同意这一观点,3.80%完全不同意这一观点。

(2)对受众的地位和权利的认识。针对“面对媒介信息,受众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主动的影响者和参与者”这个选项,有43.2%的被调查者认为受众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22.6%认为受众比较主动,24.6%认为较被动,认为很主动和很被动的分别占4.3%和4.5%,基本呈正态分布。关于受众的基本权利,超过70%的学生只知道知情权和隐私权,29%的学生知道传播权,11%的学生知道传媒接近权,还有3%对受众的权利不知道。

(3)对媒介影响力的认识。对“人离开大众传媒无法生活”这个说法,54%的被调查者基本同意,20.4%的学生非常认同,20.9%的学生不认同。多数学生意识到媒介对生活的深刻影响。

(4)对“媒介素养”这个词,18.1%的学生了解,63.8%的学生听说过但不了解,17.3%的学生没听说过。超过80%的学生不了解“媒介素养”。

4媒介批判意识

(1)对不同媒介可信度的判断(见表4)。根据分值,对不同媒介的可信度进行排序,由高到低分别为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杂志。传统媒体可信度高。网络由于缺乏把关人,虽然学生接触最多,但对其信任度不高。该校学生接触杂志频率超过报纸,但对杂志的信任度最低。说明学生接触的杂志可信度不高,应不是严肃类杂志。

(2)我国媒体代表哪个群体的声音最多。69.5%的学生认为代表娱乐、体育明星的声音最多,67.5%的学生认为反映党和政府的声音最多。20.5%的学生认为反映市民声音最多。此外依次为弱势群体(8.75%)、农民(6.25%)、工人(3.50%)和知识分子(2.25%)。这既反映了学生平时关注的媒体内容,也反映出我国特有的传媒体制和传媒环境对媒介内容的影响,学生能识别到党和政府在媒体中的最强音,说明学生对我国传媒环境中的政治因素保持了基本的敏感和认同。

(3)媒介对自身有什么影响?6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影响,32.75%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影响,29.5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影响,29%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有影响,8.5%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没有影响。由此看出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媒介对自己思想浅层的影响(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人际交往),对深层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则意识不够。学生接触的媒介类型主要是网络,那么网络对自身的影响利弊如何?44%的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帮助很大,但21%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负面影响,21%的人认为经常上网导致体质下降,29%的学生认为经常上网会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总起来说,71%的学生承认上网对自己身体、学习和人际交往有负面影响。说明学生对媒介产生的影响有一定反思能力。

(4)对影响媒介信息的因素的认识。调查问卷中,面对“我国媒体主要经济来源”这个选项,有6.75%的学生认为是政府拨款,有68%的学生认为是广告收入。我国大众传媒主要受什么影响,39%的学生认为受到受众的趣味影响,36%认为受政府控制,20.75%认为受广告客户的影响。只有4.25%的学生认为“不受任何力量的影响”。90%以上的学生能够认识到媒介不是完全的中立和客观,对影响媒介信息的主要因素有一定认识。

(5)大部分学生认为迷恋网游的原因是基于心理需求。40%的学生认为迷恋网游的原因是寻找成就感,60%学生认为是为了忘记烦恼。

(6)关于媒介信息中的暴力内容。当看到电视中的暴力节目时,42%的人马上换台或跳过这一情节,23%的人记住这个频道,以后少看,尚有30%的学生记住这个频道,以后常看,或者聚精会神地看。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媒介中的暴力内容有一定的识别和抵御能力,但仍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暴力节目。

5媒介信息的解读

(1)对新闻的解读。37%的学生完全能区分报道和评论,58%的学生偶尔能区分报道和评论。区分报道和评论,是解读新闻的基本技巧,该校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这个能力。57%的学生没有通过多种媒体求证一则新闻的习惯,缺乏质疑和批判新闻的意识。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比如汶川地震,《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的报道内容是否有差别?44%的学生从没注意过是否有差别;5%的学生认为没有差别;26%的学生认为稍有差别;只有25%的学生认为差别很大。

(2)对广告的解读。大部分学生对传媒中的广告持正面态度,只有17%表示不喜欢,8%表示很反感。了解广告的制作流程,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广告的说服技巧和商业目的,对广告的本质有清晰认识。90%的学生对广告的制作流程不了解。44%的学生不能识别以新闻面目出现的广告,36%的学生不能识别虚假广告。53%的学生有时会因为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而买某种商品,4%的学生经常这样做。

6媒介参与使用情况

(1)20%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媒体互动。该校学生参与媒体的方式依次是网络留言(56%)、微博或博客(38%)、短信竞猜(24%)、投稿(14%)、热线电话或点歌(14%)。80%以上学生参加过媒体互动,在大众传媒面前不是完全的被动者。互动形式中,只有微博或博客是主动信息的,其他方式是被动参与。

(2)该校学生中45%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媒介内容制作;33%的学生曾经制作个人网页;23%的学生曾制作数码图片;17%的学生曾制作博客;8%的学生曾制作DV;4%的学生有媒体实习经历。

结论与对策

1结论

(1)媒介接触情况。手机上网是大学生主要的媒介接触方式。媒介技术的发展使手机和网络的界限正在消失,这意味着媒介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时间和精力碎片化,很难专注于持续深入的思考。这种接触媒介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造成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大学生接触媒介的计划性和自律性较差,上网时间较长,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应是培养学生面对媒介的自律性,保持适当的媒介接触时间。

(2)媒介常识。一些基本常识是形成媒介批判能力的基础。多数学生认识到媒介对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有深刻影响,但对这种影响是怎样发生、影响的程度和层次怎样都缺乏认识。超过半数学生不具备区分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的意识,对媒介接受者的权利和地位认识有失偏颇,主动影响信息的意识较为薄弱,对媒介素养概念较为陌生,媒介素养亟待加强。

(3)媒介信息解读能力。一半以上学生解读新闻的能力,包括区分新闻和评论、对新闻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多方求证新闻客观性的意识有待提高。结合前面接触的媒介内容上看,学生选择新闻的能力稍弱。大部分学生对广告不反感,不会执意反对广告,绝大多数学生对广告的制作流程不了解,缺乏对广告本质的追问,容易被劝服,并潜移默化接受广告所宣传的生活观念。超过半数学生会因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而购买某种商品。对软文、虚假新闻的识别能力有待加强。(4)媒介参与与使用能力。大部分学生有过媒体互动经验,但参与媒体制作和的主动性不强。使用媒介的意识和能力略有欠缺。

2对策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提出在工科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1)教育原则。第一,本土化原则。虽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媒介信息的影响呈现全球化的共同特性,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媒介素养教育仍要注意本土化原则。本土化原则,是指立足中国大陆的传媒环境和传媒体制,“去探讨自己的媒介史和相关问题,去建立与中国自己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紧密相连的媒介理论。”[2-8]在教学实践中,本土化原则意味着选取能代表本土特色的媒介案例来探讨中国特有的媒介状况。第二,多层次教学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遵循“学理探讨—常识介绍—媒介现状(本土)分析———自我媒介行为反思”的思路。所有人文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基本的人性假设。探讨媒介素养的前提就是要探讨人与媒介的关系,探讨人的本质和存在意义,然后才能确定怎样使用和接触媒介更符合人性。所以,学理探讨贯穿于整个媒介素养教育之中。对媒介事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都离不开这样的理论前提。常识介绍是关于媒介运作原理、媒介传播理论的介绍,作为解读分析媒介信息和媒介现象的理论基础。在以上两部分理论基础上,选取发生在本土的有影响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媒介事件或媒介现象进行分析,最后请学生对自己在媒介事件前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提出提高媒介素养的策略。第三,批判性思考原则。香港学者李月莲等认为:“批判思考是传媒教育的核心要素,也是未来知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技能。”[15]段京肃认为,批判意识的培养主要强调受众接触媒介和大众传播活动时的主动意识、主动权的培养,是在目前和未来的大众传媒信息狂轰滥炸面前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当受众不再盲目地接受并绝对信任媒介的时候,他们才可能真正成为社会传播活动的主人。[4]2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质疑精神,学习分析媒介信息和媒介环境的技巧,培养学生在媒介面前的独立意识和主动意识。第四,促成行为改变原则。所有教育最终都应促成被教育者行为的改变。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形成理智的媒体行为习惯。在学校的课程教育中,也要贯彻这个原则,帮助学生建立反思媒体行为的习惯,掌握反思自我媒介行为的方法,并尝试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

(2)教学内容。根据以上原则和学生接触媒介的特点,确定如下教学内容体系,以供讨论(见表5)。

(3)教学方法。继续案例教学法和媒介作品分析法,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作为媒介教育的中心。案例教学法有三个环节:学习环境的设置、提出问题、寻求答案,比如广告的解读。先播放精美的可口可乐广告,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此广告好在哪里(创意和艺术手法)?用了哪些视听手段(广告的表现方式)?暗示了产品有哪些优点(推销)?暗示了一种什么生活方式(理念,生活价值观)?再给学生看王海可口可乐公司的报道和一些有关学者专家对可口可乐的分析,请学生讨论广告的本质是什么,与产品的本质有什么关系。也可以组织媒介素养行动小组,针对学生接触媒介存在的问题制定小组计划,通过多种形式推进媒介素养状况的改善。把选课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出若干具体行动目标,由各小组自由选择,结课时每小组交作品或报告,作为课程考核内容之一。如针对接触媒介无自律现象,设定目标为“信息面前我做主”;针对媒介制作能力较弱,设定目标为“制作一部成熟的媒介作品”(报纸、DV或网页)等等。

(4)联合其他选修课,多层次多学科渗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如在“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加入对畅销书的研究和分析,在“音乐赏析系列课”中加入对流行歌曲的文化解析。

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篇7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孙凯、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史安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以及搜狐公司Cto杨洪涛分别作大会致辞。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主持,他深情地回顾了舆论研究所30年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开展舆论学研究整整30年了。30年前,我自己还是一个刚刚进入到博士研究生学习的新生。机缘巧合,舆论学研究后来成为贯穿我学术生涯始终的一个宿命。

甘惜分创办舆论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1986年11月正式成立,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大陆所创办的第一家专门从事舆情和民意研究的学术机构,由此拉开了新中国舆论学研究的序幕。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的创办人就是今年年初刚刚故去的百岁老人,我的博士生导师,新中国新闻学理论的奠基人甘惜分老师。甘老在长期的新闻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深刻了解到作为社会皮肤和实时晴雨表的舆情和民意的重要性,为创办舆论研究所大声疾呼,四处奔走,经过了他的悉心努力和耐心说服,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终于在1986年得到上级的批复建立。

“三无研究所”的重大贡献

想起30年前甘老师带领我们草创舆论研究所时的艰难起步,我作为这一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内心真的是百感交集。当年舆论研究所的研究是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起步的,按甘老的话说,我们是“三无所”,没有办公室,没有电话等起码的办公设备,更没有人员编制,但是这些并没有妨碍我们以饱满的学术热情和对这片土地的深刻责任感从事中国舆情民意的调查和研究。

按照甘老师的设计与部署,我们首次调查就是围绕1986年年底至1987年年初的,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这样的事件进行民意测验和舆情研究。针对当时的新闻宣传工作中不利的事情,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事件发生后报比不报有利,早报比晚报有利,主动报比被动报有利的调查结论。调查结论提交后,成为当时党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域改善宣传工作、入耳、入脑、入心的主要参照材料。其后,我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民意测验与舆情研究。比如说进行了我国第一次全国听众调查、第一次全国新闻界关于新闻改革意向的调查、首都公众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意向等调查。特别是1988年首都知名人士龙年展望的调查,这份针对200余名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上的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中纪委委员、正副部长、全国人大和政协常委等具有“三高”特征的知名人士的关于新闻与社会改革意向的专项调查结论,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人民日报》专门就此调查的结论在一版下方四分之一的篇幅发表题为《多一点阳光,多一点透明,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首都知名人士龙年展望的调查》。要知道,这应该是《人民日报》第一次就一个舆情调查的结果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评论,而当时《人民日报》的影响力可谓是如日中天。

向舆论学研究前辈致敬

我之所以如此详尽的回顾当年舆论起步时的旧事,是感慨与当年我们凭着那么一点情怀、热情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在物质条件如此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做出那么轰轰烈烈的事业,奠定了新中国舆论学研究的起步阶段的格局、境界和品质。

在此我要特别向几位新中国舆论学研究的奠基人和重要贡献者表示敬意。首先,当然是我的导师,德高望重的甘惜分先生,他是新中国舆论学研究的最为核心的奠基人和领导者。其次,我要向刘建明教授致敬,他的多部舆论学著作奠定了我们舆论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接下来还有在场的陈力丹教授和今天在上海不能赶来的童兵教授致敬。

今天,中国的舆论学研究已经蔚为大观,无论是在研究队伍、研究范围、研究规模和研究方法方面,和30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回顾当年,我仍然觉得新中国舆论学起步阶段时,学人们那种境界、情怀、格局,以及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的爱与责任感,依旧是我们今天从事舆情和民意研究者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正处在历史发展的特殊阶段上,经济与民心是我们这个社会健康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我们这些人可能对于经济发展并没有多少发言权和专业能力,但是,我们对于舆情和民意是有所研究和有一定的把握能力的。

愿所有从事舆情和民意研究的同仁们不忘初心,实事求是,秉持专业坚守,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好舆情和民意的守望者,不辜负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作者简介

喻国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部级社会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传媒经济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等。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传播理论、新媒体研究、舆论学,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传播学研究方法。

喻国明独著和以第一作者署名的著作、教材共24部,此外还有400余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自1979年至2014年底,在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的量居全国第三位,被引文率居全国第二位。

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篇8

[摘要]:

研究聚居在我国甘肃境内的裕固族媒介素养,对于深层次认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信息传播结构、受众素质与媒介素养教育,分析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均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本文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裕固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受众的媒介素养进行阐释和分析。

aBStRaCt:it''''simportanttostudythemedialiteracyofminoritiesinGansufortheinformationcommunicativestructure,thecultivationofmedialiteracyandsocialdevelopmentshouldbevaluedsystimatically.thisarticlenarratesandanalysesthemedialiteracyofYugunationalityonbaseoftheinvestigationreport.

Keywords:Yugunationality,generalconditionofmassmedia,medialiteracy

中国裕固族在甘肃,甘肃自古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交往的重要地域,丝绸之路在甘肃省横亘1500公里左右,众多的西域民族在这里与汉民族融合、纷争,除却经济、人口、生产方式的交往之外,文化的交往成为了这一地域民族交往的主旋律。甘肃境内的少数民族其族源、民族的迁徙、民族的形成、民族的文化都颇具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在现代信息社会,研究甘肃境内少数民族的媒介素养,对于深层次认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信息传播结构、受众素质与信息解读能力,分析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均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裕固族是西域民族与汉民族,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代表,具有研究的典型意义。

唐时,回纥汗国与有鲜卑血统的大王朝唐交好,初,助唐王平“安史之乱”,后复奏请唐王朝更名“回鹘”,回鹘汗国内乱灭国之后,民族分崩离析,以不同的形式重新融合、组合为新的民族。那只流落到河西的回鹘,被称之为甘州回鹘,后又遭李元昊武袭,灭国后西走沙洲,史又称之为“沙洲回鹘”,蒙古统一中华时,沙洲回鹘归附元朝,改名“萨里畏吾”,在历史的纷乱中,这只游牧部族历尽劫难,直至清帝康熙将其改称“喇古尔黄番”,才算安定穏置下来。1953年,被新中国政府认定并重命名为“裕固”,主要聚居在甘肃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打开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有一个复杂的民族交往史,无论是文化渠道的交往,还是战争渠道的交往,充满了迷烟和模糊,每个民族以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农田、水草中寻求滋生的土壤,在生存的意义上,迁徙、融合、形成不但发生着。恰如费孝通所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处甘肃张掖市的肃南地区,自元朝以后,就成为了裕固族世代生息之所,裕固族分为东裕固和西裕固,族源相同,只是受到突厥文化和蒙古文化的影响,在语言、服饰等方面有不同之处,例如,西裕固语言属突厥语,东裕固语言属蒙古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总面积为23430平方公里,全县辖六区一镇,截至2006年总人口为35540人,其中裕固族人口为8820人。

Ⅰ.资料的获得和方法的选取

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调查基地,选取两个行政村为个案对象。其一,松木滩村(行政村):离县城36公里,共有87户,266口人.村子附近无寺院。全村裕固族占68%,藏族占3%,汉族占2%,土族占3%,回族占2%。其二,老虎沟村(行政村):全村共有52户188口人,男女比例为1:1其中裕固族占60%,村中有贫困户4户.村子附近无寺院.村里受教育率很高100%上学,并且完成义务教育.村民汉化程度大,几乎全部会说汉语,而且有部分人不会说裕固语。

根据被调查的乡政府提供的材料,选取了经济条件不同的裕固村民家庭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以期从不同层面对裕固族自治县大众传播状况有客观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本次调查是在2007年2月7日到13日之间进行的。共制作调查问卷50份,收回问卷44份,有效问卷41份,有效率82%。本次调查采取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即调查员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对象,根据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逐一向调查对象进行采访,调查员当场在相应选项打勾。这既保证了调查的有效准确,也在访谈中搜集到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和本次调查主题之外诸多情况。

Ⅱ.受众基本数据

在6天的时间里,我们对肃南裕固族的普通农户家庭进行了走访,涉及人口80余人。调查中发现,裕固族家庭以5人以上的三代户和3-6口的两代户为主,分别占家庭总数的44%和39%;单身户和一代户很少,分别占4%和2%。(见表1:家庭类型)

在调查对象中,男性为24人,女性为17人,男女比例为1.4:1。其中,男性调查对象分布在各个年龄段,女性调查对象以35-40岁为多,其次为16-22岁年龄段的男性居多。见表2。

Ⅲ.文化程度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肃南地区裕固族民众的受教育程度状况大多数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比例达到15%,小学程度的占51%,初中程度的占17%,高中程度以上的是9%。见表3

Ⅳ.经济水平分析

虽然当地乡政府按照经济情况好、较好、中等和差的标准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农户家庭作为调查点,但是,这种贫富之间的差距在调查中并不是很明显。按照我们设计的人均年收入指标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均年收入都在3000-5000元左右。调查发现,人均年收入3001-5000元以下的家庭几近一半,占调查总数的49%;其次为人均年收入5001-6000元,占15%;6001-7000元的占8%。人均年收入10000元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6%。(见表4)

Ⅴ.汉语言的掌握和使用

裕固族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有语言无文字。这种特殊性引起了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广泛的研究兴趣。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裕固族农民会说普通话也听得懂普通话,但是不会写。这类受众在被访问受众中的比例为40%。另外60%的受众兼通裕固语和汉语,但许多人普通话的听说程度都不高。

关于学习汉语的途径,32%的受众回答“祖辈都说汉语”,这似乎表明裕固族有说汉语的传统,有26%的受众通过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学习汉语。还有37%的受众通过学校学习汉语。通过广播电视学习汉语的受众比例仅有19%。另外一组数据表明,广播电视对裕固族受众学习普通话有影响。认为广播电视对学习普通话影响“很大”和“较大”的人数比例为24%,认为“较小”和“几乎无影响”的比例为36%,认为影响“一般”的比例为20%。(见表18)

Ⅵ.对于报刊的接触和认知

在问及近两年订购报纸或期刊情况时,有95%的人回答从未订购过报刊。另外一组数据显示,大多数的裕固族民众从不订购也从来不看报纸。(见表5)

裕固族民众之所以从来不看报纸,最主要的原因是“识字太少,看不懂”,这一选项的比例为87%。主要原因除去看不懂汉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家庭都拥有电视机了,所以大家就放弃看报了。其次是农作因素,有35%的受众从来不看报刊的原因是“没有时间”。除了文化因素和农作因素之外,23%的受众认为“农村订购报很困难”也导致他们无法看报。(详见表6从来不看报纸的原因)

Ⅶ.电视的接触和认知

在肃南地区有一半多的裕固族农民家庭有电视。还有37.93%的农民已经拥有了两台电视,还有8.05%的家庭拥有音响和VCD等家用电器。

对于有电视的家庭而言,电视是他们了解中央最新动态,接受信息和新鲜文化血液的最优途径。调查中发现,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的受众占47%,每天看2小时以上的受众占32%,27%的受众收看电视的时间为60-90分钟。(见表8)

肃南裕固族地区的有线电视已经在定居村完全覆盖,村村通第一次已经完成,第二次由于卫星发射失败暂缓。全县共有245个村村通拨款点。.当地没有开通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已经列如规划.2010年实现。广播有自办节目,每次半小时,内容多为政策宣传,在县城听广播可接收到中央一,三,五,以及甘肃的都市调频。而牧民在牧区收听不到当地的自办节目。由于裕固族有语言但无文字.所以无裕固语专业频道,台里也无专业的裕固语播音员。大多数裕固族家庭喜欢收看CCtV-1和CCtV-3以及电视剧频道。

在收看电视的内容方面,裕固族受众和其他地区的受众似乎并没有大的差别。除了“未选”占40%以外,“影视类”、“新闻类”、“音乐类”的选择人数比较集中,分别为37%、31%、16%。(见表9)

Ⅷ.广播及其他媒介的接触和认知

由于在牧区听不到广播节目所以大多数牧民对于广播节目的收听并不高。裕固族受众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调查数据显示,只有9%的受众拥有1台广播,28%的受众拥有1台收录机。通讯工具方面,61%的家庭有手机,21%的家庭拥有2-3部手机。调查中发现,拥有移动电话的家庭一般同时拥有固定电话。贫富差距在这一方面得到了体现。

Ⅸ.媒体内容对受众的影响及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反馈

ⅰ媒体内容对裕固族受众的影响分析及受众反馈

虽然有很多的裕固族受众从来不看报纸,少部分的受众从来不看电视,但是在考察他们“对报纸电视刊播内容的态度”时,只有4%的人未作回答,其他的人都做了回答。这一现象说明,即使受众不接触媒体,也不妨碍他们对于媒体的判断力。裕固族受众对于媒体的态度较为明显。这在“对报纸电视上刊播内容的态度”和对媒体广告的态度上明显地表现出来。

在问及他们对报纸电视刊播内容的态度时,17%的受众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占据少数。“完全相信”的受众比例为61%,明确表达“不相信”的受众比例为9%,而19%的受众选择了“说不清楚”。ⅱ广告对裕固族受众影响的分析及受众反馈

在考察裕固族受众对待媒体广告的态度时,我们设计了四个问项:对广告的态度;在购买不了解的商品时,广告的作用;在购买重要商品(即所谓的“大件”商品)的主要参考因素;在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时,媒体广告的影响。在考察裕固族受众对于广告的总体印象时,35%的受众认为“广告数量太多”。看来,媒体广告太多已经成为无论地域贫富的普遍受众的共识。45%的受众认为“广告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有很大作用”,而21%的受众持相反看法,他们认为“广告与我们的生活离得很远”。认为“广告都是骗人的”的受众也大有人在,这一比例为16%,还有4%的受众认为“多数广告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见表10)

在考察媒体(电视)广告对裕固族受众购物时的影响时,我们发现,无论是购买不了解的商品,还是购买“大件”商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时,电视广告对这一地区的民众的都具有一定影响。

在“购买不了解的商品时,广告的作用”这一选项中,选择“很小”和“较小”两项的人数比例为23%,选择“很大”和“较大”两项的人数比例为46%,另外11%的受众选择了“一般”。(见表11)

在购买“大件”商品时,媒体广告的也具有一定影响。这时,除去价格因素以外,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有34%的受众选择了“听人说,质量好,决定买”这一选项。调查中还发现,在购买重要商品时,裕固族民众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从众现象”。亲友和村人的购买选择会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有49%的受众选择了“亲友买了,说很好,所以我们也买了”,12%选择了“村里人都买的是这一品牌,所以决定买”。媒体广告对于裕固族民众的购买意向产生的影响,只有12%。受众选择了“看了电视广告后,决定买”,4%的受众选择了“听了广播电台的广告后,决定买”,两项相加,比例为16%。(见表12)

电视画面中出现的那些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商品也许激起了裕固族人民的物质渴求(在回答“您是否想得到电视画面中出现的商品或者象电视中的人物一样生活”时,46%的受众做了肯定的回答)。所以,在购买这些商品时,电视广告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在购买诸如洗衣粉、医药、化肥等这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商品时,电视广告的影响得到了显现。在考察电视广告对裕固族受众购买10种商品的影响程度时,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受众认为,电视广告对他们购买“洗衣粉”“医药”“化肥”的影响“非常大”“比较大”。但是,我们同时发现,认为“有影响,但不大”和“完全没有影响”的受众依然占据多数。(见表13)

Ⅹ.肃南裕固族地区媒介素养分析

通过上面的样本分析和描述,我们看到肃南裕固族媒介素养的基本状况,在这个以游牧主要生活、生产方式的特有族群中,面对现代信息社会,面对转型期的大环境,这个族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超越了这个族群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潜在的变更着这个族群千年形成的价值观体系,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加速了这一变化的进程和速度。

根据样本及入户访谈的分析,裕固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其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往“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的传统生活由于围栏放牧、科学放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原因发生了变化,该地区主体人群人均年收入在5000——8000元左右,很多牧民都在城镇定居,住上了条件优越的房子,看着有线信号传输的电视,用着液化气或天然气,牧场由加重的年轻人或雇用的外乡人管理,家中的主户则主要生活在城镇附近,该地年收入数据远远高出甘肃省人均年收入的平均数,经济收入的水平直接影响了该地区人均拥有大众传播载体的数量,物质生活质量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精神生活的质量,富裕的裕固族受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日益强烈。

在调查中,我们要求裕固族受众按照从事活动的频率(“几乎每天”、“经常”、“有时”、“很少”、“从不”)进行选择或描述。调查发现,将“看电视”,作为“几乎每天”和“经常”从事的活动的比例为56%,高居各项之首。其次为“做家务”占45%,再次将“读小说”、“看书”、“看电影”、“看录像或影碟”作为日常生活中经常性活动的人数比例最高也有21%。而“从不”“打麻将”的比例计几乎为100%,“从不”和“很少”下棋打扑克、喝酒聊天、唱卡拉oK。(表14裕固族民众日常从事的经常性活动排序)媒介生活已经成为了裕固族受众的重要生活内容,一个族群的媒介素养的水平首先取决于该族群与媒介的接触程度,媒介在其生活中所处的位置。

调查中我们发现,裕固族受众深刻的受到媒介的影响,我们列举了11项问题,要求裕固族受众按照“很关心”、“关心”、“无所谓”、“不关心”、“很不关心”五个层级进行选择和描述。调查发现,在“农村致富问题”“农村脱贫问题”、“有关农村政策问题”这些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裕固族受众表现出高度的关心,“很关心”和“关心”两项的比例合计达到85%以上。对于“农民工进城打工问题”,裕固族受众也十分关心,比例为74%。

对2005年在全国上下闹得不亦乐乎的、被一切学者冠以“娱乐民主化”“民主娱乐化”的“超级女声”,在这一区域并不受关注。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心程度仅此于“超级女声”,“很关心”“关心”的比例之和为54%。这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很多受访者表示,由于当地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所以他们也很关心这一问题。

关于“反腐败问题”,这一区域的受众反应一般。表示“很关心”的受众比例为20%,表示“关心”的受众比例为27%,两项相加比例为47%。另外有28%的受众对这一问题表示“无所谓”,16%的受众表示“不关心”,8%的受众选择了“很不关心”。问及他们为什么不关心时,一些受众表示他们对这一问题爱莫能助。(见表15)

看来媒介影响着裕固族民众的态度和价值观,起到了“倍增器”效果。正如施拉姆所说:“在发展的社会动力中,第一要素是灌输一种现代的或能动的人格,第二要素被他称之为‘能动的倍增器’,即大众传播媒介。[1]

虽然媒介已经深刻的影响了裕固族受众,但是媒介还没有在裕固族受众的生活中起到决策作用,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司法渠道或者新闻媒体来解决他们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纠纷或疑难问题时,裕固族民众在出现纠纷的时侯多会选择村干部只有一少部分的民众会选择新闻媒体。在问及遇到重大事情的解决途径这一问题时,49%的受众选择了“村干部或乡干部”,“有事找干部”依然是裕固族农民解决纠纷的主要途径。还有一些人希望通过民间调解的方式进行解决,有36%选择了“族长、寺院僧人”,18%的人想到了“亲朋好友”。通过派出所等司法部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纠纷的比例只有26%。没有一个人想到新闻媒介。(见表16)

十一.结论

当一个游牧民族千年来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当住帐篷、放牧、饮酒、跳舞、过节日的传统生活被住砖瓦房、看电视、听广播、去市场逐步取代的时候,媒介已经深深的影响了裕固族民众的生活方式,当媒介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裕固族民众面前时,信息超越以往任何世代多的摆置在裕固族民众眼前,该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已经具备,媒介已经介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并引导着他们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体系。

当媒介内容五花八门的出现时,面对日益“污染”的媒介环境,裕固族受众还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于媒介品质恶化,媒介环境污染等问题,老人们基于传统价值观,对其也多有批评之辞,但是青少年在如何选择和收看电视节目,青少年如何养成观看节目时的判断能力等方面,没有任何的有意识的认识、防范,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酝酿阶段。

重要的是,一个民族步入现代社会的步伐,除去经济因素外,大众传媒的介入将极大的促进该地区社会发展的速度,而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将是这一变化中的重要变量,通过调查分析,我们看到了媒介与裕固族民众的密切关系,媒介潜移默化的对裕固族受众的影响,媒介素养的水平处于发展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处于酝酿阶段是肃南裕固族族群的重要特征。

[注释]

[1]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46页

[参考文献]

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篇9

本文旨在对美国纸质报纸发展局限性作出初步探究,通过其发展历程、阶段的介绍以及目前发展形势、面临的冲击等问题,力求对美国纸质报纸nie有一个较为宏观的了解。通过与网络媒体的对比,挖掘其发展的劣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实现纸质版nie与网络版nie的广泛合作,另外,由于美国网络教育发展同样具有局限性,因此,美国纸质版nie的长期发展是有可能的。

【关键词】nie教育纸质媒体网络媒体

一、什么是nie?

nie是newspaperineducation的英文缩写,辜晓进在其著作《走进美国大报中》将nie翻译成报纸教育工程。nie指的是美国各类报纸,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日报,把触角伸向学校,通过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创办辅助性刊物和印发相关资料,扩大报纸在学校的发行量,千方百计地培养青少年阅读报纸的习惯,使他们成为报纸的未来读者的做法和现象。[①]

由于美国新闻学家将报纸销量的减少的原因之一归结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吸引了大部分青少年读者,传统报纸受到严重的冲击。像美国这样历史悠久的报业大国,读者老龄化的问题更加突出,根据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研究,发行量减少主要出现在年轻人和更加年轻的“婴儿潮”一代人身上。正如美国西北大学媒介管理中心主任marynesbitt所说:“如果报纸没有满足年轻人的要求,这些年轻人将还会有更多的选择。”[②]

因此,各大报纸将触角深入学校,由报业与教育系统联合,通过免费赠送或折价出售的方式将报纸引入课堂,使报纸成为教科书或教学辅导读物。一些报社在办报过程中“紧密结合学校教育,举办讲座,创办刊物,专门报道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供图文并茂的知识,并鼓励教师们在课堂上引人报纸教学,以培养学生们的读报兴趣,培育未来的读者群,扩大报纸的发行量”。[③]各大报业希望通过nie使学生时代就阅读报纸的人成为报纸的忠实读者,扩大未来潜在读者队伍,从而提高报纸的发行量。

二、美国纸质nie的发展历程与阶段来阐明其发展的必要性

20世纪30年代,美国报纸最先开始涉及到教育。当时美国处于经济大萧条的时代,社会的危机增加了人们对下一展的忧虑,学校积极思考如何教育学生,让他们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为了加强学生对时事和政治的关心和了解,纽约部分中小学与《纽约时报》建立了订阅关系,这种“送报入校”的形式成为美国报纸和学校的最初合作形态,也可以算是美国nie和雏形。至今,美国nie的发展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1)美国nie的早期发展阶段(1932年——1955年):在这一阶段,《纽约时报》等少数报纸开始进军学校,首先向老师免费提供教学参考资料,宣传报纸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潜在价值,努力促成学校订报,培养青少年的读报习惯。

《纽约时报》曾经访问全美上百家学校,调查各校的时事教育情况,调查报告刊登在《时事和现代教育》杂志上。调查报告显示,学生通过讲座、报纸、杂志、宣传册、电影、收音机、电视等多种渠道接触时事。报告人总结:根据大多数教师的反映,有条件接触报纸及其它时事杂志的学生,普遍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讨论过程中,这些学生也表现出广博的知识面和更高的思考水平。因此,虽然时事不是独立的科目,但应该成为各学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也是必要的。[④]

这些结论也坚定了报社“走进学校”的决心,为报纸版的“教学参考书”提供了编写和设计的依据。

(2)中期成长阶段(1955年到20世纪70年代):真正有组织的开展报纸教育,是以1955年的衣阿华州实施的“中学生文字接触调查”为契机的。该项调查发现,40%的男生和33%的女生在校外完全不与文字接触,对此当地的教育部门和媒体都大为吃惊。在美国教育协会的协助下,该州开始了“报纸进教室(niC)”活动,后来发展成为报纸教育。这一时期报界和教育界展开合作,niC得到资金和和业务上的全面支持,得以更为广泛的大幅度推广。

(3)逐渐成熟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1971年以后,教育界逐渐弱化了对nie的直接干预,停止了资金的援助。然而,也正是这一时期,网络等新兴媒体对传统报纸媒体发起挑战,nie便成为各大报纸与新媒体争夺青少年受众的工具,在加上报社已经积累一定经验,能够脱离教育行会的扶植独立发展nie,因此,nie的发展依然呈现上升并且走向成熟的阶段。据美国报纸协会2002年统计,2000年全国有950家日报定期开展nie工程。这些报纸向全国106000所学校提供报纸,有381000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报纸提供的内容辅导学生,当年美国日报的学生读者达1450万。[⑤]

根据美国报纸协会的统计,在美国几乎所有发行量在万份以上的报纸和大多数发行量在千到万份之间的报纸都开设了工程。其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华尔街日报》等,在工程方面都开展得很好。[⑥]

三、对比美国纸质nie与网络教育资源

美国纸质nie呈现出的是一种“大教育观”,是媒体与教育的融合,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报纸走进教育”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吸引校园读者,各大报纸采用了不同方法来发展nie工程。据《走进美国大报》中介绍,《纽约时报》专设了两个部门来负责此事:“下一代部”专门负责策划和设计,并编印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的材料和设法与课堂教育配合;“学校部”则负责报纸在学校的有效发行。如今,该报在全国大中学校的发行量达95000份,其中至少有10所州立大学的新生被要求阅读该报。雷恩斯举例说,美国西点军校的学生被要求每人订阅《纽约时报》校方要求未来的军官们把熟知当前时事置于与掌握军事技能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在大学新闻系听课时也发现,不少高校新闻系学生很看重该报,上课时几乎人手一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也有很好的nie,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它设有专门机构精心编辑出版每月一期的“课堂版”,是随大报向校园读者免费赠送。报纸内容深人浅出,将身边生活与金融理财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其可读性之强出乎意料。

然而,即使美国纸质nie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大报纸在如今这个网络媒体盛行的年代还是难免陷入危机。《圣路易斯快邮报》记者埃丽卡·史密斯的调查统计显示,2008年美国报业的失业人数已达1.5万人。根据美国发行量统计局的数据,甘尼特报业公司旗下的《今日美国报》和鲁珀特·默多克新闻公司旗下的《华尔街日报》的利润率也大幅下降,只能勉强维持运营。最近一个季度(2008年9—12月)美国报业的广告收入降幅已达18.1%,连续第6个季度走低。与此同时,网络广告的收益却在持续升高。而美国最知名的《纽约时报》上周也宣布将以2.25亿美元抵押其位于曼哈顿的新大楼,以应对信贷市场紧缩和利润下降引起的周转危机。[⑦]因此,无论是最早时事nie工程的《纽约时报》,还是独具特色的《华尔街日报》,也都难逃互联网的冲击。

网络不仅能够提供更新更快的时事新闻,美国的网络教育资源也是极其丰富的。单就以相类似的媒体机构建设的教育资源网站来举例,如纽约时报的学习网和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的美国新闻网。纽约时报的网站有“每日教案”(DailyLessonplan),美国新闻的网站有“本周教师指导”(thisweek’steacher’sGuide),都是结合当天和当周的新闻时事而设计的教案和资源包。这种紧密联系新闻时事,及时更新内容,设计教学资源的方法能充分利用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引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⑧]纽约时报学习网的教育资源相当丰富,它分为10个主题,包括美国历史、世界历史、公民、语言、数学和经济、科学和健康、艺术、社会学、地理、技术,整个网站中仅教案资源至少就有三、四千份。同样是教案资源,网络版与纸质版报纸相比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随着新兴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兴起,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受到了很大冲击。有学者打比方说,就像钢笔的出现逐渐代替了毛笔一样,经过几代人的时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网络媒体必将最终取代传统的印刷媒体。虽然这种说法只是一家之言,反对者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但现实似乎正在证明这种观点的合理性。根据最近公布的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结果,近年来美国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受众数量都出现下降趋势,惟独网络一枝独秀,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取新闻。这说明互联网作为新闻传播媒介的重要性在美国不断增加,网络新闻日益受青睐。[⑨]

因此,美国纸质nie无论是在教育资源上还是在时事新闻上都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但是同时,发展nie工程又正是美国报业应对网络资源挑战,培养未来读者群的有力手段。

四、美国纸质报纸nie长期发展的可能性

2005年,naa(newspaperassociationofamerica,美国报业协会)基金会针对nie工程的效果进行了一项大型调查,发现在课堂中将报纸作为课程的一部分使用过的学生成年后,有62%的人都长期阅读日报。反之,则只有38%的人成年后读报。这一调查结果乐观地证明了报界“放长线,钓大鱼”的努力[⑩]。

由于开展nie工程的报纸会定期增设校园栏目或教育版、课堂版,同时会通过调查统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有专门的彩色印刷,版面灵活,内容贴近学生。报社还会印发教师指导手册,具体指导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运用报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教学。开展nie工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更了解社会,因此报社还会组织人员对参与nie的教师传授如美国文化、健康生活方式、毒品认知和预防以及个人理财等特殊教育领域的知识,并经常邀请当地的专家学者为学生们作演讲。

同时,许多参与nie的报纸还设立专门的网站,鼓励学校、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提出有利于nie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使更多的老师和家长成为nie的支持者。例如,美国nie世界网[11]上,针对学生、教师、家长、家庭生活分别设立了不同的板块来提供丰富的资源以及征集意见。报纸内容也非常充实,有新闻、体育、休闲、户外活动指南、个人理财、旅游向导、健康信息等,很受教师和学生欢迎也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

据默多克透露,华尔街日报正准备为读者提供三个层次的在线内容——可免费获取新闻、订阅服务与定制高端服务。[12]在美国,一些报纸为了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读者,推出了所谓“编辑部透明计划”,包括利用报纸网站的意见征询系统了解读者的需求从而制定新的选题策划,通过网上论坛了解读者对报纸报道的反馈从而改进工作,甚至从网站的热心网民中筛选出志愿者直接参与新闻的采编活动等,可以使采编策划更有针对性,也使报纸与读者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达到扩大发行,增加广告收入的目的。这便是“报网融合”的良好效应,美国的nie长期发展战略中也不能错过借助网络这一环,并且应该更加广泛,更加全面地将网络媒体运用于纸质媒体,例如发展nie的电子版,丰富nie网站等种种方式。世界已由小变成微小,网络成为抹平世界的工具,网络工具可以让每位消费者依自己的喜好做产品,而聪明的大公司是把业务尽可能变成一张自助餐台,也就是创造出让每个客户自己为自己服务的平台。[13]

美国报业的nie工程目前还是重在培养未来潜在的读者群,吸引青少年受众,实现媒体与教育的融合,从而树立媒体形象,扩大销售量。同样,建立多媒体形式的平台,更有助于在青少年受众中树立报纸的品牌。美国报业协会读者关系部副总裁兰迪班尼特说,“年轻读者是由各种媒体形式‘喂养’长大的,因此要通过主报、依托主报的针对特定读者群的出版物、网站、邮件提醒和其他数字媒体形式,把年轻人吸引到主报的品牌上来。”[14]

因此,美国纸质报纸nie的发展需要实现“报网结合”,以一种更多元方式真正走进学校。

--------------------------------------------------------------------------------

[①]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m].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②]LeonLazaroff,“newspaperpublishersRolloutedgynewpaperstoCaptureYouthReadermarket”,Chicagotribute(iL),10/22/2003.

[③]祝寿臣《美国报业扫描》,载《参考消息》2004年12月9日

[④]Sullivan,BettyLouise.《astudyofcredit-grantingcoursesontheuseofnewspapersforinstruction》[D].ColumbiaUniversityteachersCollege:Dai-a53/05,p.1487,nov1992;第8页

[⑤]金勇陈华《当今西方报纸媒介的发展趋势与启迪》

[⑥]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m].广州市: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⑦]cjr.zjol.com.cn/05cjr/system/2008/12/21/015102760_01.shtml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美国报业陷入严重危机将目光转向互联网》2008年12月21日

[⑧]吴振华《美国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现状及发展成因研究》

[⑨]《网络新闻在美国日益受欢迎》,解放日报网,2004年12月23日

[⑩]李青藜《美国报纸如何应对困局吸引青年读者》

[11]nieworld.com

[12]murdochScolds"misguidedCynics":"newspaperswillReachnewHeightsin21stCentury".

多媒体教学调查报告篇10

关键词:新《广告法》教学影响

新《广告法》自201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将会对高校《广告学》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笔者作为长期从事《广告学》教学的高校教师,拟从广告思维、广告理论教学、广告实践教学等三方面谈一下新《广告法》对《广告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一.新《广告法》施行对广告思维的影响

高校广告学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新世纪广告人才的重要责任,要顺利完成这个任务,每一门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在传统的《广告学》教学中,热衷于对西方广告理论和文化的转述,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但是在新《广告法》背景下,笔者觉得应该强调法律与创意思维并重。再好的广告创意,如果不符合广告法律的要求,也是无法和消费者见面的。高校所培养的广告学专业人才,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而且应该具备懂法、遵法、守法的良好法律素质,尤其在广告学实践活动中,如果不具备法律思维,就会使得广告活动的开展很可能是徒劳无功,最后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高校的《广告学》教学中,可以以新《广告法》的施行为契机,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法律思维与创意思维双方面的培养。

二.新《广告法》施行对广告理论教学的影响

新《广告法》自2015年9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作为直接传授知识的高校教师,应该将新《广告法》的若干内容结合理论教学的实际,及时传达给学生。笔者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广告伦理

广告伦理问题是广告中一个非常重要但是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广告的真实性问题、针对儿童的广告问题、广告的个人隐私问题、广告中的认可与证明问题等。在新《广告法》中,对虚假广告的范围及认定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加大了对虚假广告的处罚力度,第五十五条“---广告费用处罚款从原来广告费用的1到5倍,增加至3到5倍,广告费用偏低或者难以计算的,现在最高可以罚到200万。”针对儿童的广告问题,新《广告法》第三十八条“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第三十九条“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或者变相广告,但公益广告除外。”针对广告的个人隐私问题,新《广告法》第九条“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关于广告中的认可与证明问题,新《广告法》第三十八条“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第五十六条“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第六十二条“广告代言人处罚标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新《广告法》针对以上广告伦理具体问题新的规定,必将对“广告伦理”这一章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

2.广告媒体

新《广告法》要求广告的可识别性,第十四条“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应当遵守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时长、方式的规定,并应当对广告时长做出明显提示。”并且在第二章“广告内容准则”中对医药、保健、农药、饲料、酒类、教育培训、招商、房地产等相关品类的广告内容作出了非常详尽的规定,如果违反规定,作为广告者的媒体机构都将被处以不同程度的罚金,情节严重的该媒体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处分,甚至可以暂停媒体的广告业务。

可见,新《广告法》对各媒体的广告经营与管理提供更加严格、具体的要求,媒体的日常广告运用需要更加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应该在内容产品的策划和制作方面有所建树,提高媒体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从而打造媒体品牌,同时改变原有的、较为单一的以广告收入为主的媒体盈利模式,积极推进媒体周边产品开发、媒体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多渠道盈利[2]。

3.广告文案

作为广告作品的语言文字部分,广告文案有着重要的地位。新《广告法》第九条“不得使用部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这将对文案创作人员提出严格的词语要求,包括“部级、世界级、宇宙级、全球级、世界领先、全国首家、最、最佳、最新、最低、最高、最大、最具、最具、最优、史上最、最先进、全球最新、全网最低价、最新发明、最新科学、最新技术、全球最新专利、最先进加工工艺、顶级、顶尖、顶端、顶峰、极品、极端、巅峰、绝对、首选、第一、唯一、全国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第一品牌、市场主导品牌、首选品牌、中国公认品(名)牌、绝无仅有、万能、销售冠军、抄底、空前绝后”都不能出现在广告文案中,想靠“语不惊人死不休”来创作广告文案肯定是不行了。

4.网络广告

针对旧版《广告法》对互联网领域的缺场,新《广告法》新增了关于互联网广告及广告活动的相关规定,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发送广告。”第四十四条“利用互联网、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三.新《广告法》施行对广告实践教学的影响

《广告学》是一门和现实联系紧密,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校《广告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9课时课内实训和为期一周的广告策划实训,新《广告法》施行对广告实践教学也将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告调查

广告调查是编制广告计划的依据,具体包括广告市场调查、企业形象调查、广告媒体调查、广告效果调查,而其中最复杂的是广告市场调查,它包括广告市场所在的社会环境调查、消费者调查和产品调查等。新《广告法》施行后,广告调查的很多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广告市场所处的法律环境,就是进行广告策划重要的依据。在广告法律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原来可以做的广告现在有可能就成了非法广告,例如关于烟草广告的问题,新《广告法》第二十二条“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和旧版《广告法》比较起来,明确回避了烟草广告在各种媒体中出现的可能性,防止了打球的任何可能,因此熟悉了这一规定,对于烟草公司任何形式的广告,策划都只能说“no”。

2.广告创意

广告创意是一则广告的灵魂,好的广告创意能使广告脱颖而出,但是广告创意在新《广告法》背景下,好比“戴着镣铐跳舞”,不仅要创意独特,而且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不然再好的创意也无法通过审查部门的审核。以广播医药专题广告为例,新《广告法》第十九条“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在此背景下,医药专题广告的创意需要改变,从传统的医疗养生节目推介转变为标准广告投放,可以考虑在标准广告基础上加入公益性内容、科普性内容、教育性内容,加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从而形成固定客户群,建立起长期的品牌效应[4]。

3.广告策划

《广告法》1994年版共6章49条,现2015年版变为6章75条,新增了33条,删除了3条,同时修改了37条。原来广告法只有7种商品和服务的广告准则,这次增加到17种[3]。原来七种商品和服务有:药品、医疗器械、农药、烟草、食类、酒类、化妆品。新增的10种商品和服务有:保健品、婴儿乳品、教育培训、有回报预期商品或服务、房地产、种植养殖类、互联网广告的规定、广告代言人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的规定、未成年人广告管理的规定、公益广告。对于专业从事某专题商品广告策划的人员来说,熟悉这一领域的相关法律规定显得特别重要。例如新《广告法》第二十六条“房地产广告,房源信息应当真实,面积应该表明为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二)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三)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四)对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作误导宣传。”对于做房地产广告专题的策划者来说,在进行广告策划时,就要严格遵循这一规定。

广告学教学效果最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新《广告法》的修订要求广告教学做出最及时的反应。广告教学工作者只有及时跟进,将最新的《广告法》内容传达给学生,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广告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振宇.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广告教学[J].新闻爱好者,2008(11):77-79

[2]李晨宇,新《广告法》对大众媒体运营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5(6):22-24

[3]陈红玉.新《广告法》的互联网思维[J].青年记者,2015(6):25-27

[4]周伟.“新广告法”下广播医药专题广告转型[J].广告人,2015(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