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6:02

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篇1

【关键词】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方式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新形势要求卫生教育者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养成紧密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以培养“作风严谨、操作规范、尊重科学、医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新型高素质卫生人才。为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实用性人才,这要求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以发展的高标准应对现实的严要求。

1.中等卫生学校学生的特点

中等卫生学校的生学生在校年龄多为15岁-18岁,学生年龄小。他们一方面思想活跃,渴望成才,但也韧性不足,遇到困难、挫折容易消沉泄气;同时缺乏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主观、偏激,容易被误导,既有表现自己才华和知识的强烈愿望,又受鄙薄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承受着应试教育失败、对个人发展前景迷茫的心理压力等,综合素质不高。

他们多是中考落榜生,这部分学生多存在厌学情绪,难教、难管、违纪率高,多数的学生不是因为对专业感兴趣或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而是在家长考虑了社会就业形势、个人就业能力甚至人际关系网等各种因素后为子女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因而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动力、压力。

2.树立主体性的德育观和健康积极的人才观

医学是一门神圣而又高风险的特殊职业,要使上述年龄普遍偏小,同时综合素质急需提高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应岗位需要,做一位爱岗敬业、医德高尚、医技高超的医务人员,这就对卫生学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授人以技,同时还要授人以德。德高方能服人。这就要求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改变德育教育模式。

改革开放使人“主体性”的思想得以确立。对学生而言即要求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情感发展和精神成长为本,明确“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即主体性的德育观,它以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它要求我们在学生道德个体性培养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一种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3.以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为本

新时期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医患之间矛盾被媒体最大化,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重视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及他人负责;能面对现实,正视挫折,并能从挫折中崛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相信他人、相信组织和社会,遇到困难不退却,对前途充满信心,始终保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工作,消除和预防矛盾、痛苦、抑郁和悲伤等消极的心理状态,唤醒、保持和调动学生的信心、热情、乐观向上、宽容大度和持之以恒的心理状态,这有助于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繁杂、苛刻的医疗工作。

4.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的创新性

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不应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教育方式,就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多样创新教育方式。常见有说理教育法、讨论法、实际锻炼法。

4.1说理教育法:即教师借助语言和事实启发、引导医护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在说理过程中,应注意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愉快、民主氛围,这样有助于淡化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痕迹,防止居高临下。此外还应注重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注重说理的逻辑,做到有理有据。同时注意说理形式多样化,说理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4.2讨论法:即教师组织和指导医护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教育意义在于经医护生集体讨论的道德准则有助于医护生个体态度的改变,且讨论的过程也会影响医护生的道德发展,并收到提升医护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效果。但应注意在开展课堂讨论时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确保医护生在课堂讨论中有自由思考的空间,并能主动而又真实地表达他们的观点。还应根据医护生道德发展阶段特点,启发其积极思考,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4.3实际锻炼法:医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活动与专业课实验、实习及实际操作同实践技能活动紧密相连,因此其职业道德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课堂的外延更加宽泛了,既可能是实验室,又可能是实习基地,也可能是临床医院的病区、病房,还可能是医疗卫生服务的社区。基于这一特殊性,故其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采用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一种组织受教育者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接受锻炼、训练,从而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实际锻炼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组织医护生参加社区医疗服务和到医院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把医学伦理道德知识、观点、信念、情感转化为道德践行,增强道德意志,丰富道德情感,不断提高道德认识。

总之,中等卫生学校的职业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教书育人的阵地,适时地结合教学内容把德育渗透到本门课教学中,使我们的教育做到既教育人,又发展人,坚持德育观念、内容、手段的不断创新,以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型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篇2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方法;应用;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84-02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理论

“参与”的概念大概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到中国来的。广义上来讲,“参与”的政治学含义在我国并非陌生之物。可以说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众所周知的,是“参与”思想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教育理论上的参与式方法是根据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应该让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速度进行学习和一套关于个性和行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学习方法。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经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之后经过大家集体讨论达成共识,在讨论中互动学习,获得知识。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

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挖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总结得出新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参与式教学方法特别适合于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习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了一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实践经验,通过参与式学习方法能主动积极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这种学习方法适合于有一定思考能力的成年人学习。

三、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1.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形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不是一种固定的学习模式,形式可以是随机的。参与式教学方法首先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改变。老师必须明确的是不能直接向学生灌输东西,而要帮助他们学习,促进他们的学习进程。必须创制一种相互尊重、支持和合作而非相互竞争的气氛。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是知识被动接受者的局面,很少发表或交流自己的观点,让每一位学习者从伙伴学习关系中受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所教课程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参与式教学形式的设计。不管采用何种教学形式,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讲练结合原则。课堂上精讲多练,鼓励提倡自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让学生模拟各种角色(角色扮演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亲身感受,然后教师对模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②案例分析原则。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通过讲事实,讲策略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演说、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的案例必须真实,不允许构思、描写、想象,对案例的来源、选择要有充分准备。典型案例要组织学生开展各抒己见的讨论,鼓励独立思考和争论,尊重学生有创造性的分析。讨论的组织程序是:提出案例―明确讨论目的―分组讨论―集中交流或辩论―教师评价。③学与做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深入实际应用所学,使理论学习与联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即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际生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根据课程的职业特点,在学校里建立和课程有关的操作场所,根据课程的要求随时带学生进行实作训练,教师在旁边作启发式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体和集体的力量,完成实际操作,最后能产出成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④提倡自学能力原则。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来看,让学生自己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学生按教学目的和自己实际情况,缺什么学什么,把“教师控制”下的学习变成“学生自我控制”的学习。如教师可在课前布置有关课程内容的相关资料,请学生提出问题;同样教师就相关内容也准备一些问题;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而且共同把各自提出的问题归纳后请老师回答。也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形成网络课程,网上提供各种学习材料和指南,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和提问答疑,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学习良好氛围的形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恰当的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是该方法运用成功与否的关键。针对高职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学习方法,具备了相关的学习能力,适时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将会取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笔者的实际应用,提供以下经验以供参考:安排学生预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查找新信息。上课后进入知识连接环节,向学生查找的与课程相关的新信息,教师主讲重点和难点,学生串讲易懂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抢答,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惑,教师或学生小结当堂内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通过每两名学生为一组亲自制作两学时为单元的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之后进行互相观摩学习和评判,部分同学讲解部分内容,使同学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

四、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效果

1.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参与式方法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现。

2.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就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好习惯。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潜能被挖掘并得以发挥。这使学生获得了一种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来说最为宝贵的创造型人才素质。

3.培养团队精神。参与式教学方法强调的是群体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分工合作,充分讨论,互相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加强实践性环节。对职业学校来说,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为重要。而参与式方法就是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并且与实际生产挂钩,熟悉整套生产过程,把经验与理论融会贯通,动手能力得到提高,经验得到积累,能较快适应各种相关工作岗位。

5.促进教师学习。参与式教学方法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的角色从新定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建议时,教师是咨询者;传授新知识和专业技能时,教师是专家和演讲者;学生实作时,教师是示范与指导者;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是主持人和鼓舞者,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担任好组织协调工作。

总之,参与式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在能力,教师根据课程传授必要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巧妙引导,使学生以探索者身份,在主动自觉地获取知识过程中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应变、探索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宝昆.英才培育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实践模式

一、对高职生进行知耻教育

耻感教育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切入点,是对学生进行基础德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八荣八耻”的核心精神之一。所谓耻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避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了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我们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知耻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耻辱感,以行不道德之事为耻,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人格尊严负责的基本伦理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加强学生的耻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构筑抵御诱惑的坚固防线。

第一,通过正反两种案例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对学进行耻感教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课堂、看电影、参加实践等形式,让一些有关荣辱观教育的正反两种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什么是耻?什么是荣?通过鲜活的例子来感染他们,他们才有可能形成耻感意识。

第二,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加强以德修身。荣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基本内容,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耻感教育并总结出一套修身方法。孔子提出了从尚志到学思结合及通过身体力行达到道德最高境界的道德修身全过程,孟子则把善养浩然之气、反求诸己当作修身的重要内容,王守仁的“致良知”等方法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修身对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意义,并把其作为人们荣辱观确立的主观条件。这些珍贵的文化思想遗产,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文化养料和来源。学习和汲取传统文化道德中有价值的部分,不仅有利于培养高职生的知耻感、羞耻心,还能由“明耻”而“知荣”,激励高职生秉承道义、自强不息,培养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

二、对高职生进行仪式教育

所谓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的活动。仪式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们所喜爱,它的伦理教育功能更是显现其突出的社会价值,它是一种仪式文化的约定,可以把每一种仪式的文化价值观念通过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长期以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教化与熏陶的作用。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仪式,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最后死亡,伴随着庆生仪式、结婚仪式、丧葬仪式等各种仪式;在学校里有开学典礼、成人仪式、升国旗仪式、宣誓仪式、颁奖仪式等,由此可见,人们已经看到了仪式的教育作用。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应该着力加强对高职生进行仪式教育,把仪式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提高学生基础德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把升旗仪式、成人仪式等仪式作为培养高职生基础德性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和主阵地。

三、对高职生进行自我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把自己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对象,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自愿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施加影响的过程。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它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我鼓励和自我控制。自我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人们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人们首先要认识自己,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基础德性和最基本的职业伦理精神现状如何,要学会用最低标准(基础德性或底线伦理)和最高标准(美德伦理)来要求自己、教育自己,使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符合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高职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他们的基础德性或基本的职业伦理精神。

第一,以学生的职业道德需要为出发点,并进行价值引导。高职院校教师应摸清学生已有的职业道德认知结构、实践经验能力和学生职业道德需要,并以此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职业道德需要,充分调动和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进行自主职业道德选择的时候,引导他们倾向于社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

第二,激发职业道德学习动机,增强能动性。教师通过对职业道德素质要求重要性的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增强其学习的能动性。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各种传媒、实地考察,让学生体现职业道德在从业人员素质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学生自主性、能动性的增强和职业道德认识的提高,教师应着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经过学生不断的自我教育才能张扬其发展,从而提升其自我教育的能力。随着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增强,教育应多注重职业道德精神的培养,一方面通过教师爱岗敬业、终干职守的榜样力量来感化学生;另一方面,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摆脱功利主义束缚,使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经由“自律—他律”提升到“自由”的高度,从而产生超越于功利的审美化职业道德境界,这便是主体创造性发挥到极至的体现。

四、对高职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感染力,提高高职生基本的职业伦理道德,高职院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第一,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楷模、标兵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基础德性(底线伦理)或基本的职业伦理精神。可以让他们搞讲座、上课堂、兼道德协会顾问等。同时也可以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或和在校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一个师哥师姐的身份来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来给师弟师妹树立榜样,来告诉学生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学生明白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但这种榜样示范的内容要生动真实,对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要具备较强的感染力。

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所有思维方法、价值观念都会产生较为强烈的碰撞,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与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使得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创新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为了培养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职业技术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而将内容至方法进行创新与改革,以此适应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需求。

一、职业院校德育教学的现状

1.不完善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管理

我国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多是以合班上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人数比较多,使得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案无法实施,难以维护课堂秩序,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地交流沟通,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对德育课堂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2.学生对职业学院德育教学缺乏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些学生认为高职院校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课为导向,而专业课作为硬性指标,而思想政治理论则是软性指标,学生认为上课仅仅为了考试、取得学分,所以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旷课与早退的情况比较严重。此外,因为信息网络化的高速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成为了网民的主体,从某方面而言,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比教师要多,但是一些信息和德育教学内容相违背[1]。

3.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强

高职院校德育教师的学历与知识结构比较薄弱,培训与进修的机会比较少,加上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导致德育学校班级的数量不断增加,教学工作量加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缺乏了新案例与足够的材料资源等,教师疲于应付,对德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力度不足,德育课堂缺乏了感染力与吸引力。

二、职业院校德育教学方法、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措施

1.改革德育教学观念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师需要改革教学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核心,为学生提供支持、宽容与和谐的人文学习环境,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掘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体会得到学习德育的乐趣。例如:在在《哲学与人生》的课堂上,德育教师在讲解“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将事先制作好的Flas播放出来,学生针对动画展开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两个动画中分析其变化过程,并得出量变与质变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2]。

2.改革教学模式

德育教师要将注入式教学模式转变成启发式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有德育教学活动需要围绕学生进行设计与实行,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思想政治素质。改革创新德育教学方式,以理论灌输为主,全面提高职业学院学生对政治的鉴别力与敏感性;在一电视、宣传栏、板报与广播等教学载体为主要载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载体改进和加强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此外,德育教师还需要积极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发展,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同时,德育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将德育学习效果的考察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采取多样化与综合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德育学习情况进行考察。

3.强化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德育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和谐的学习环境。严格、健全的管理机制是影响人们思想与行为的重要方式,也是全面提高职业学院德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师需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3]。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学院德育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完善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对职业学院德育教学缺乏较为全面的认识以及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强等问题,这就要求德育教师改革德育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玲,胡荣华,刘建国.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方法、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2(09):112-114.

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方式;职业高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95-02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全面探索各种创新的教学手段上,结合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特点,通过围绕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就业性质,从多方面提升职高英语教育的整体需要,更好的服务职高英语教学的需要。

二、简述素质教育创新方式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兴趣学习的激活点。采用灵活多变的素质创新教育方式,尤其是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引导,从多方面强化学生的整体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能激发学生自我探求、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譬如,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讲解单词accompany时给出一组例句帮助学生区别词性和认识词义。①LiXiaodongaccompaniedLinDaiyuinburyingflowers.②LinDaiyuburiedflowerswithoutcompany.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让学生掌握生活化的英语学习,激活学习的浓厚兴趣。

2.思维启智的活跃点。通过采用各种创新教学手段,在职高英语教学中,围绕学生整体思维的创新发展,采用各种丰富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在教学中将英语的语法、口语交际等运用到教学之中,作为开启学生整体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譬如,在教学quantity与quality这两个词的时候,由于词形易混淆,哪个字母数量多哪个就是“数量”,另一个字母少少而精求“质量”,可以采用层层引导的方式,巧妙联想单词拼写与词义的关联,独辟蹊径。还譬如,在公园park里听到“咝——”s的声音,原来有人在公园里点燃烟火燃放火花spark。通过学生思维的作用发挥,起到启智的效果。

三、分析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1.主题不够明确。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英语教学的主题把握不够,没有严谨的教学目标,造成主题教学与实际需要的脱节,学生主观能动性与自我求知欲的脱节,教学课堂内与外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对主题英语的掌握。极少数学生连最基本的单词都不认识,语法更是一窍不通。至于听、说、读的能力也比较差。另一方面,有相当多的职高学生学习习惯差,自制力不强,个别同学有焦虑、急躁,甚至厌学情绪。

2.阅读时间把握不够。职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往往是不够的,尤其是在阅读方面存在很大的知识误区,在整体功能的发挥上,不能适应个性阅读与课堂阅读的需要,尤其是丰富课外阅读方面,教师没有进行具体的阅读指导,学生对于课外读本比如一些相关的涉外报、杂志等,没有系统化的阅读模式,造成学生阅读仅仅停留在课堂书本、在单词量、语法等方面没有全面的积累,造成阅读理解的短板,不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提高。

3.素质教育模式不健全。大多数职高英语教学还是以“教师—黑板—教材—录音机”为主,外语教学严重滞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缺乏良好的英语教学的硬件环境。教师的进修学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教师没有系统地参加过职高教育方面基本理论的培训,对职业高中教育的性质、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没有清楚的认识,很难及时了解到外语教学的新动向和新举措,也很难提高自身的外语教学理论水平,不利于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探讨素质教育创新方式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用活阅读训练方式。职高英语阅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阅读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因此,要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围绕学生的词汇、语法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尤其是通过学生不同层面的阅读,能更好的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一,强化阅读的知识面分析。教师在阅读训练的选材上,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将涉及到日常生活的人物、传记、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等进行详细的引导,从文章的中心思想着手,构建系统化的阅读知识体系。第二,采用灵活多变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采取有趣的活动开展,尤其是在学生的整体技能掌握上,教师通过灵活善变、丰富的方式,将不同文体的阅读展现出来,教师步步引导,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

2.小组讨论的互动模式阅读。小组讨论也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采用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英语的互动中形成全方位的知识掌握,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思维各异的学生结合到一起,通过比赛、互帮等形式,形成有趣的教学活动,并在小组讨论中形成对这知识的融会贯通,激活各自的思维,将知识尽量最大化。譬如,在讲解不同时态的语法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语言氛围,并通过不同的造句练习,形成整体的知识跨越。例如,tonywasbittenbyYangJian'sdogyesterday;tonyisseldombittenbyadog;willtonybebittenagainbyYangJian'sdoginthefuture?对yesterday,seldom与inthefuture的三个不同时态的单词,进行小组讨论,分别掌握语法的具体运用。

3.强化对知识点的引导。职高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运用,因此,要采用系统化的教学手段,并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个性需求与知识点的整体需要相结合,强化对知识点的引导,采用步步引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我的探求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需要,并突出对知识的整体掌控,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知识的整体效能。

4.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思考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全面掌握学生心理特点、身体表现、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情况之下,通过形象化的知识点运用,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到最大化,形成自我学习的目的。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更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将英语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结合社会需求的各大热点,细致深入的进行引导,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五、结语

职高英语教学是一项全面化的教学实施手段,通过对职高学生英语兴趣学习的引导,将素质教学创新活动运用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突出学生的个性参与,形成学生知识面广,兴趣浓厚的良好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唐蕊.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

[2]徐艳.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英语教学[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2,(14).

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篇6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必要性方案设计

【中国分类法】G71

1、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

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培养技能型或者高机能型人才。中职校侧重于技能能型人才,高职校侧重于高级技能型人才,两者都要培养技能人才,谈到技能就离不开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与岗位任务是紧密联系的,实际上培养技能型人才就是在培养满足岗位需求、能胜任岗位任务的人才。这样就要求职业教育与实际岗位任务要紧密相连.

2、情境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必要性

岗位任务如何与理论知识点相联系呢,首先要分析岗位任务及任务需求,再分析每一项任务需要哪些知识点来支撑,实现岗位任务向学习领域转化;那么有了与岗位任务相对应的知识点之后,如何才能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这就需要有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个手段和方法必须能使理论知识点与任务联系,既预教于任务当中,这就是情景教学,在教学每一个知识点时都要将其设计在一个工作情景当中,才能避免枯燥的理论知识点的讲授,尽而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同济大学姜大源老师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研究中,认为学习情景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也即实施方案。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或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例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

因此,学习情景应该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文化背景、学习环境和各种活动。学习情景,应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并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具有两个特征:

(1)学习情景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的具体情景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景”对意见建构的重要作用。它指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其运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实际意义。

(2)学习情景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它能够引起学生某种积极的情感反应。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不再是外部控制而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学习情景的创设可以使学生融入其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强调合作和交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使学生自觉、自动地建构知识。

可以看到,创设、呈现学习情景,是在确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认知、建构知识的场景、情境,使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下进行生活、社会实践,从而提高培养自身的职业能力,完成学习领域的能力目标。它有利于克服纯粹认知活动的缺陷,使学习成为一种包括情感体验在内的综合性活动,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3、情景教学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学习领域要通过学习情境开发。这些情景是一个学习领域框架内的最小主题单元。这些单元面向职业,促进整体的和自我决策的学习过程的能力发展,包括专业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学习情景应作为完整行为过程来处理,按照“六步法”来完成,即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

笔者根据德国培训学习所得,探索开发了一个汽修专业学习情景案例,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蓄电池组件检查与维护作业》学习情景开发”,结合此案例来探讨“学习情景”的设计会更具体、清晰。

《学习情景:蓄电池组件检查与维护作业》

计划安排:第2学年/参考学时:12课时

目标:

学生能通过提供的资料及查询网络或平台,查找出蓄电池相关的知识,基本掌握汽车用蓄电池组件检查与维护作业工作方法。能够分析部件和部件组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检查可能故障对系统功能造成的影响。能进行团队成员的有效沟通与协作。

教学情境需要的设备:

实训室(实车、蓄电池)、相关资料查询网络平台、黑板和粉笔、信息页、投影仪…

教学情境设计:

1客户报修:车主反映其所用车辆蓄电池必须重复充电。

2信息收集:

2.1客户接待、沟通问诊,填写派工单。

2.2可能原因:蓄电池到使用寿命;发动机充电不足;因用电器损坏造成蓄电池放电。

2.3带着问题、任务收集“蓄电池知识”:(从所提供的资料、查询网络中获得)

2.3.1何谓蓄电池?

2.3.2汽车用蓄电池有几种类型?

2.3.3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

2.3.4何谓蓄电池容量?单位?

2.3.5使用蓄电池时必须遵守哪些安全说明?

2.3.6如何使用充电器为蓄电池充电?

2.3.7汽车使用中蓄电池常见故障有哪些?如何诊断和排除蓄电池故障?

3计划、决策:

对学生进行分组,5人一组,明确组长,以小组形式进行任务教学法。对汽车故障现象分析,结合所收集信息,对解决、排除故障任务做出计划、决策。

4实施:

学生以小组为一个团队,根据任务和计划,进行实施。

任务一:查看车辆上的蓄电池,确认其种类。并收集资料分析蓄电池的种类

任务二:收集资料写出蓄电池的结构和型号表示:

任务三: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收集资料完成自我学习):

任务四:使用蓄电池时必须遵守哪些安全说明

任务五: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密度计的观察(收集资料完成自我学习):

任务六:蓄电池的维护内容:

任务七:蓄电池的检测方法(收集资料完成自我学习):

5检查:

5.1监控汽车蓄电池组件检查与维护作业过程中的操作,并及时提出正确的改进意见。

5.2指出学生在合作、方法等的不足,并提出合理意见。

5.3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6评估:

6.1小组成果展示:

各小组展示本组成果,各组分享、提问、讨论。

6.2学生互评、自评:

互评:可采用小组间评价,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互评。

自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自评,也可通过完成“自我评估问卷、试卷”。

6.3教师评价:

教师在各行为阶段中对学生活动的观察,并给予评价。

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情境导入

辽宁省的新课程改革是从2006年开始的,课改前的高中政治课的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理论性太强,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滞后于学生的实际,导致学生对学习政治失去兴趣,把政治课简单地归结为死记硬背。新课程改革就像一支强生剂,让传统的政治课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转变的一些认识。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围绕课程目标,遵循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学会处理教材

1、依据教材,挖掘内涵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选用经典的情景材料,呈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师生教学关系的“纽带”,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媒介。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研究和吃透教材,挖掘内涵,明确“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设计“怎么讲”。否则,就会因为“挖得过深”而嫌课时不足,教学就会失去方向。

2、整合教材,科学取舍

教材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本。教材是相对固定的,而教育对象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和能力存在客观差异。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调整、整合教材内容,合理选取,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飞跃。

3、充实教材,回归生活

新教材内容通俗易懂,许多例子虽然经典,但难免陈旧。如果照本宣科,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回归生活,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新课程下,教材不再是呈现知识的唯一源泉,课堂所涉及的知识由教材提供的知识、教师自己拥有的知识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所形成的新知识三方面构成。教师应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内容,并将这些基础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已有经验紧密联系起来。教学中应根据学情,适当补充教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实现对教材的超越和创新。

二、重视情境导入

1、通过复习提问导入

这是最常用的导入方式,就是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由已知到未知,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这样做,无论从知识的衔接角度来看,从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看,还是从提高学生注意力看都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复习旧课一般都用提问的方式进行。例如,新课程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可提问:“如何理解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问“文化对人的发展又有何影响呢?”导入新课,并使学生对文化的影响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

2、通过引用事例导入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的内容,运用一定事例,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实际上就是“举例”,这应该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新课程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课“影响价格的因素”,就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列举身边事例来说明、论证。

3、通过设置问题导入。

提问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自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提出问题,既丰富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利于学生思维活动铺开,让学生展开想象,开发学生智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例如:新课程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可列举以下资料:有人说:“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

有人说:“为了振兴祖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民族的脊梁”有人说:“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千百万工人,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民族的脊梁”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4、通过情景对比导入。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对比教学法,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接受知识,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又能锻炼同学的交谈能力和口才训练。从而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增强学习思维的敏锐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新课程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是什么”中有一组发生在公共汽车的镜头。有两幅图:一幅图是一位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在公交车上抽烟;另一是幅是一位稚气未脱的学生给老人让座。对照这两种情境,让学生思考、讨论“谁更有文化?”“文化与文明有何区别和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

三、实行双案教学

1、学习重点。让学生明了本框题的学习重点和知识框架。

2、知识填空。教师从教学内容中,筛选出主干知识,根据学情,按知识体系设计填空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完成主干知识填空。

3、热点链接。提供最新的社会热点或重大时政材料,课前让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在读通教材的基础上,寻求热点问题与教材的结合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教材。

4、课堂探究。结合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探究,将问题细化,层层深入,以便学生积极思考,做好课堂讨论准备,避免课堂探究流于形式。

5、课堂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识结构的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兴趣的过程。教师要精心选择题目,做到巧练、精练,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职业素养;教育;融入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需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素养,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幼儿教师。2018年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指导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职学生不仅应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能力,更需要具有学前教育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入不可或缺,如何推进两者高效融合,助力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而使学生全面性发展,凸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质量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力度不强

职业素质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发挥着自身独有的育人成效。而以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为导向开展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使学生不仅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知识,也具有岗位幼儿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素养,以此使学生未来更好地进行幼儿服务。但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现状来看,虽然职业素养教育是其重要分支,但专业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度并不强,甚至部分教师重视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能的传递,缺乏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以及职业素养培养,使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力度不强,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趋势。

(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单一

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现状来看,凸显职业素养培养方式较为单一。首先,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大多立足于课堂教学平台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使学生获取职业素养教育信息能力不足,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良好培养。其次,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校企合作的实践与实施,助力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但从当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来看,校企合作力度不强,使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模式较为单一,影响到学生综合性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价值

(一)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其中,起到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之功效。首先,高职院校能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现状,进一步明晰职业素养教育在其中融入与渗透的价值,并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融合,能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理念、模式的革新,重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以此凸显职业素养教育在其中的教育实施价值,助力于学生职业素养的良好培养。其次,以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为导向,开展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在达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优化的同时,教师能立足于自身不足问题,重视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入,发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良好培养,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的良好模式。

(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一名称职的幼儿教师,不仅应具有超高的专业教学能力,也应具有广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社交能力等,唯有如此,方能根据3~6岁的幼儿身心发展需要,为幼儿传递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从而增强学前教育实施成效。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施,重视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入,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化与专业化共同发展,不断地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让学生更适应岗位工作发展模式,使学生未来进行良好的就业,成为一名优秀出色的幼儿教师,以此为学前教育发展注入能力。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是关键性,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价值。

(三)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办学质量

我国学前教育的服务对象为3~6岁的学龄前儿童,其教育的根本实施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从心理视角分析,处于3~6岁的儿童,其心理脆弱、过于情绪化,但幼儿模仿能力较强,具有旺盛的精力,并对外界事物好奇心过强。基于此,幼儿教师通过对课程知识的广泛学习与知晓,明确3~6岁儿童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引领幼儿,帮助幼儿改变自身发展不足问题,达到学前教育良好实施模式。在此背景下,需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幼儿教育输送优质型人才,而通过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使幼儿教师根据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开展良好的学前教育工作实施模式,进而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办学的质量。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入,需从转变教学观念层面出发,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观念的转变,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良好的融入其中,进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质量。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转变过程中,首先,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审视当前人才培养不足问题,并结合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需要,调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重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其次,在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加强宣传力度,使师生认知到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师生认知度,一同践行职业素质教育,并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良好培养。最后,以职业素质教育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为导向,明确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以此为引领,使学生在教学融入中达到职业与专业学习目标,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需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目标、知识目标以及素质教育、能力目标、品质目标等方面进行明确,以此为学生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学生发展视角出发,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取良好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实现学生未来良好的就业。在此背景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入是关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为基点,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首先,引领学生进行自我认知,通过专业教育、心理测评等方式,引领学生对自我当前情况进行认知,包括兴趣、能力、特长、性格等等。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引领学生进行职业分析,立足于当前职业发展趋势,使学生以专业分析自身未来发展情况,明确自身未来发展实际要素,通过专业学习促进自身全面性发展。最后,引领学生计划与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构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使学生以此为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构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进行优化与调整,从而使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创新教学方式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入,创新教学方式是关键。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实现内容的革新,达到高职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良好的实施目的。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创新中,多重视案例教学、小组教学,探究教学在其中的运用。例如,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立足于岗位工作模式,选取岗位工作实际现象作为案例教学,引入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通过引领学生分析实践教学案例,深化学生对学前教育环境认知,并以自身学前教育信息,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中,应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根据当前人才培养趋势,开展有序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优化。

(四)拓宽教学载体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重视教学载体的拓宽,使教学载体不仅立足于学校平台中,也立足于幼儿园机构平台中,为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提供良好的空间,促进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从中获取职业素养信息,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使学生未来良好的进行就业,进而不断地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办学质量与能力。例如,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中,拓宽教育实施空间与载体,使学生从中获取相关的专业与职业信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能立足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不足问题,根据当前学前教育人才需要模式,培养具有职业化、专业化兼具的复合型人才,使人才更好地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服务,进而凸显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价值。因此,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实施中,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从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教学方式,拓宽教学载体四个维度,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促进优秀幼儿教师的良好培养,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推助学生未来良好的就业,并进一步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孟舒.“职业人”视角下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163-164.

[2]辛均庚,陈丽.跨专业报考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困境与路径[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0,8(06):58-64.

[3]蒋莹.职业学校适合教育实施路径背景下的特色第二课堂开展的案例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73.

[4]陈鸿庆.基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谈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9(15):256-257.

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篇9

[关键词]人才层次课程体系衔接“3+2”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林海亮(1978-),男,广东高州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比较教育;李雪(1985-),女,四川成都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管理。(四川内江64111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19-03

“3+2”职业教育模式是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它以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衔接为纽带,中职和高职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分学段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及管理,共同完成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方式。①根据制度安排,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获得中职文凭后,可以选择就业或者升学,如果升学,则可以到高职院校继续深造两年以获得高职文凭。从中职到高职的过程,有的学校需要学生参加升学考试,有的学校不作升学考试要求。

“3+2”职业教育模式实施能否成功,除了宏观的教育制度安排之外,课程体系设计也是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3+2”职业教育模式实施以来,在两阶段专业课程衔接上普遍存在问题,导致了学生学习时间得不到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极大浪费,最后也难以实现“3+2”职业教育模式设置的目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在强调中高职教育贯通和一体化的同时,忽视了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差异,忽视了中高职之间的差别和“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把两个阶段的教育混为一谈。面临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建立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是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理论依据

1.职业人才具有层次化的特点。社会中每种职业的人才需求和分布都呈现出层次性的特点,职业人才层次化是自发形成的。职业人才层次化现象反映出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更有效地促进各种职业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该促成职业人才的分层,帮助学生在初次就业时找准自己的岗位,减少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的损耗。“3+2”职业教育模式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区分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的不同,认为中职和高职两阶段应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且两种不同层次的人才之间是相互衔接、相邻递进的。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以职业人才分层为依据,在“3+2”职业教育模式内对职业人才进行分层,同时对分层后的人才进行培养。

2.“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3+2”职业教育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单考单招”的中高职贯通模式,由于中高职对应专业不多,导致无法满足有知识和有能力的学生升学的诉求,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五年一贯制”的中高职贯通模式,由于把中职生按照高职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来培养,使得职业教育难以培养不同层次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3+2”职业教育模式就是要破除这两种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分层受阻的缺陷,在保留中职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同时,拓宽了中职毕业生升学流向的渠道,让更多有意愿、有能力、有知识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从而把各个层次的人才有效区别开来,实现人才层次化,达成职业人才层次化和提高人才质量目的的职业教育模式。因此,职业人才层次化培养是“3+2”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之一,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完全符合“3+2”职业教育模式的这个本质,能使“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得到全面反映。

3.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是受教育对象,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认同和尊重是提高教育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尽管“3+2”职业教育模式强调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但是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却是完全不同的。中职阶段学生年龄介于16~18岁,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智不完善;而高职阶段学生年龄介于18~20岁,是成年人,他们的心智相对成熟。两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价值观、自理能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等均处于不同的水平上,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两个阶段培养,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应该分别符合各自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二、“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

1.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差异。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差异是“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衔接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衔接。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联系是“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衔接的基础,没有联系的衔接是不存在的。为了较好地衔接两个阶段课程,“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对两个阶段的差异和联系有较好的认识,并针对当前课程体系衔接混乱的现象,强调两阶段的差异。

“3+2”职业教育模式是中职和高职两个不同阶段职业教育学校之间,建立在两个阶段职业教育的联系基础上的合作。但是该模式的中高职两个阶段又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存在明显的差别。

当前教育者更多地强调两个阶段职业教育之间的统一性以使“3+2”职业教育模式获得合理性。这反映在课程体系上就是片面地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两个阶段的一体化,而忽视了两个阶段之间的差异,这必然会导致中职阶段教育向高职阶段教育靠拢以达到一体化的目的。中职阶段教育向高职阶段教育靠拢,其必然结果是中职阶段培养目标从属于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继而中职阶段课程以实现高职目标为导向。这样,中职阶段教育不仅失去了独立性和独特性,还容易把中职生看作高职生来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误用。教育者片面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最终模糊了中高职之间的差异,瓦解了“3+2”职业教育模式两阶段课程体系衔接的前提,使“3+2”职业教育模式里的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难以实现。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认同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联系,坚持了“3+2”职业教育模式的合理性,同时,针对当前模糊中高职两阶段教育区别、课程体系衔接混乱的现状,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差异,重构中高职两阶段课程体系衔接的前提,这是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与当前课程体系的重要区别之一。

2.强调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是当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导致教育者无法准确地制定课程体系,也无法在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传递培养目标及其定位的信息,最终导致很多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定位不明确――他们不知道接受职业教育之后应该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紧紧盯着那些专业不对口、令他们学非所用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铁饭碗”工作,而那些能让他们学以致用的民营企业、私人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岗位却无法提起他们的就业兴趣。一方面,学生所学难以致用,抱怨学校教育的无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又因没有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导致资源浪费,备受社会批评。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除了与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有关之外,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明,以及由此导致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模糊的错位。

“3+2”职业教育模式职业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要求区分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这有利于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其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能力,使他们体认自己具有潜力去追寻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工作”②,使他们完全依赖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其他的外在困惑。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观念,真正实现其帮助青少年“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功能,减少社会资源浪费,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这既是对青少年负责的需要,也是对社会负责的需要。

3.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目的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方向、步骤、方式和方法,是支配、控制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之一。③课程通过实现课程目标以实现培养目标,是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媒介。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是课程体系衔接的条件。如果两阶段培养目标的衔接出现偏差,课程体系衔接就不可能实现。

“3+2”职业教育模式的两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应该体现在它们之间的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三个方面。层次性是指两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不同层次的人才规格和要求,具体而言就是中职阶段体现较低层次人才规格和要求,而高职阶段体现较高层次人才规格和要求。递进性是指两个阶段教育对同一种技能或者同一方面的教学要求存在高低递进关系,具体而言就是中职阶段要求稍低,高职阶段要求稍高。连贯性是指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该以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为起点,不能脱离中职毕业生的水平盲目追求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有坚持两阶段课程体系的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才能建构出具有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等特点的相互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可能采取符合或促进课程体系相互衔接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目前在“3+2”职业教育模式里,由于教育者混淆了两个阶段的差异,使得中职阶段培养目标从属于高职阶段培养目标,失去了中职阶段培养目标的独立性,甚至直接把高职阶段培养目标应用于中职阶段教育。这不仅不符合两阶段的本质差异,而且违反了人才发展规律,更谈不上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衔接。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在全面认识“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阶段的联系和差异基础上,以人才发展规律为依据,强调两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为课程体系衔接做好条件准备。

4.强调“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阶段之间的人才分流。首先,人才分流是人才分层的主要手段。并不是所有“3+2”职业教育模式中的中职毕业生都具备升学的知识、能力和意愿的。不具备这些升学条件的毕业生分流到工作岗位,成为一般的技能人才。具备升学条件的毕业生分流到高职院校,继续接受培训,最终成为高技能人才。没有分流,“3+2”职业教育模式就失去了人才分层的基本功能,将无法实现人才分层培养的本质。其次,人才分流是昭示和维护“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两阶段衔接点的重要手段。当前职业教育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班级授课制强调同一个班级或年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因素应该处于相对一致的水平。否则,教师将无法面对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展开有效教学。因此,中职阶段毕业生应达到的水平、高职阶段入学水平应该是一致的,而这个“水平”应该是“3+2”职业教育模式中高职两阶段课程的衔接点。人才分流的标准就是这个衔接点。分流可以使课程衔接点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一方面,使中职课程体系获得明确的目标,保证其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使升入高职阶段继续学业的学生有相对一致的知识、能力水平,帮助高职课程体系获得明确的起点。

现实的“3+2”职业教育模式中,有三个问题是应该考虑到。第一,学生的发展具有生成性,不是所有中职毕业生都完全或者刚好达到中职培养标准,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升入高职的知识、能力等基本条件。第二,建立“3+2”职业教育模式的目的是要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和满足更多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中职教育而言,它满足了那些有能力、有意愿进入高职院校深造的中职毕业生的需要,对高职教育而言,它满足了高职院校扩大生源、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两种需要之间的张力和磨合,构成了社会与个体对“3+2”职业教育模式的共同需要。第三,职业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中职阶段毕业之后,学生是否升入高职阶段,要看他们自身的意愿。因此,“3+2”职业教育模式两阶段之间需要一次自主自愿的分流。但是,当前多数教育者都希望“3+2”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学生能连贯完成两阶段五年的学习,不愿意学生分流,甚至把学生分流看作是不良现象或者“3+2”职业教育模式没实施好的结果。因此,当前“3+2”职业教育模式中的课程体系刻意回避了两阶段之间的人才分流。学生在中职阶段毕业之后,不管其是否达到升学要求、是否愿意升学,全部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这导致了高职阶段的课程设计失去了与中职阶段课程衔接的衔接点,进而出现种种衔接乱象,所以,“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针对当前课程体系回避分流造成课程衔接乱象,强调自主自愿的人才分流,维护了两阶段课程衔接点,保证了两阶段课程的有效衔接。

三、建构“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议

根据泰勒的“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课程设计原理,在人才层次化培养的目的之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才可能建构并实施有效衔接的“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

1.根据职业技能人才层次规格确定两阶段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的灵魂,所以要解决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就得先确定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目标,核心前提之一就是要对社会需要进行研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当前大多数实施中的“3+2”职业教育模式里,教育者对社会需要的认识往往比较宏观,对职业人才层次的认识较为模糊。有些研究者迷惑于“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这两个概念,却对具体某种职业的人才层次及其规格、要求不了解。例如初等教育专业,有些课程体系制定者对小学教师的人才层次不了解,无法区分技能教师和高技能教师,因此,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均为“优秀小学教师”。由于课程目标脱离职业具体实际,也就失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衔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育者在制定或调整课程体系之前,应该加强职业人才层次化的研究,对所培养的具体某个职业的不同层次岗位群对人才层次要求进行详细调查,然后结合本校的办学宗旨、“3+2”职业教育模式的体制特点、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确定两个符合职业实际、相互衔接、相邻递进的人才层次规格作为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确保课程目标在符合职业实际的情况下,体现职业人才的层次性,体现作为培养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和连贯性。

2.根据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确定相互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核心成分,它是根据课程目标来确定的。由于当前“3+2”职业教育模式两阶段课程目标被混为一谈,导致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僭越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大量重复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情况非常严重。为改善这种情况,“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建构,应严格根据已确定的两阶段课程目标,紧扣中职课程的基础性特点和高职课程的提高性特点来建构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中职课程的基础性是指中职课程教学内容应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生通过中职课程的学习,获得就业和高职阶段学习的基本知识、技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中职课程教学内容建构过程中,只有恪守其基础性,才不会僭越高职课程教学内容。高职课程的提高性是指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应能提高学生人才层次,学生在中职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高职课程学习,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提高。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建构过程中,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提高性,才不会随意重复中职课程教学内容。总而言之,只有紧扣这两个特点来建构教学内容,才可能做好两阶段教学内容的衔接。

3.确立两阶段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系。只有适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体系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才是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衔接得到贯彻的保障。当前“3+2”职业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往往认定,同一种职业的教育,由于其职业要求具有相通性,教学方法也大同小异。这反映了教师没有明确“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的本质,未能区分两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这种忽视了两个阶段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行为又直接破坏了两阶段课程体系的衔接。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应该确立两个阶段不同的教学法体系。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标识两个阶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的不同;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教师深刻认识“3+2”职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层次化培养本质,区分两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在教育实践中,把已经设计好的课程体系按照衔接要求较好地实施。

4.制定两阶段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培养目标出发,衡量人才培养效率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中,两个阶段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通过评价的途径保证“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人才评价体系是课程教学的指南。人才评价体系能很好地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引导,保证两阶段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得到较好的落实。可以说,两阶段不同的人才评价体系是“3+2”职业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良好衔接的保障。

[注释]

①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办学工作试点的通知(京教职成[2012]3号)[Z].2012-04-18.

②(美)勒维克.技职教育哲学[m].李声吼,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78.

③夏甄陶.关于目的的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46.

[参考文献]

[1]刘春生,马振华,张宇.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评价;衔接

随着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搭建“立交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德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什么样的德育评价方式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导向作用;要实现职业教育目标,衔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方式就成为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目标任务所面临的课题。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衔接的必然性

1.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是明确指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要协调发展和全方位的紧密衔接势在必行,德育工作的衔接不可或缺,德育评价方式是德育工作是“指挥棒、风向标”,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评价方式也需要衔接,他关系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完善发展。因此,探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的衔接显得比较有现实意义。

2.人才培养的需要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中等职业教育所属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所属高等教育司),教育目标和重心缺乏统一性,增加了中高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难度,导致中高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无法真正对接。据近年来的研究和调查显示,中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评价没有以长远、成长和发展的视角去制定评价标准,而是评价标准的“重心”下移,评价内容偏向于中小学德育,高等职业教育其德育评价没有以发展、完善和固化的角度去制定评价标准,而是评价标准的“重心”拔高,评价指标偏向于本科生德育;评价“重心”的下移和拔高,出现德育评价方式的断层,直接影响到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德育成长,更影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完成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3.德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但对“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衔接”的研究研究成果较少,并且大多散见于“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或培养目标衔接”和“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评价”的研究中。但这些学术研究也存在不足:一是从德育或德育评价视角探讨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发展较少。二是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评价方式,缺少统一性、协调性、发展性的理论原则作支撑,出现了职业教育中德育评价工作的断层。三是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因此,德育教育的发展要从多角度去探索研究和完善。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的衔接原则

1.发展性原则

从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教育对象来看,其年龄为15至20岁左右,他们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每一个都是具有发展性的个体,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时,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个学生在每个成长阶段的德育表现,而是要更加注重其未来的发展性和阶段性,这就需要,教育评价者从学生的发展性特点来考虑制定德育发展目标、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德育成长和发展。

2.以生为本原则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是施教主体,学生是受教对象,选择怎样的道德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作为受教群体,存在着性格特征、学习基础、道德素质等差异,施教主体应该承认差异,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推动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知行统一原则

当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中采用的评价方式单一,多以书面考试等简单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德育成长的情况,评价方式的不完善,较多从“知”的角度进行评价,忽略了“行”的有效评估,使得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在德育方面“知、行”严重脱节,出现“高分低德”的现象;因此在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的有机衔接,就要注重和完善评价方式的“知、行”有机统一。

三、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衔接的建议

1.制定统一的德育工作目标

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脱节,其主要结症在于没有制定统一的德育评价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无准确的工作目标可依,准确定位中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做好职业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方式衔接的必经之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同一类型教育,德育工作同根同源,应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统一指导,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落实,确定统一的德育工作目标;最终,中高等职业学校根据实际工作采取有效的评估方法开展德育评价。

2.构建完善的信息化评价“平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学习的重要平台,这为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工作拓展了思路和途径,是德育工作需要开辟的新领域、新阵地。从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方式衔接的角度来看,需要建立“课程-学习-实践-评价”一体的德育教育平台。(1)课程:学校根据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当前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开发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的网络课程体系,并采用视频、慕课、动画等信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2)学习:创建中高等职业院校共享的网络学习资源库,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至少要在德育教育平台上进行自学的学时数,并要修完相应的课程和环节。(3)实践:设计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相一致模拟游戏平台,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在游戏中进行模拟的工作、商务洽谈、谈恋爱等项目训练,找到工作、学习、生活中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的道德素质,以模拟实践的形式提高学生道德修养。(4)评价:在平台的设计中,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成长的每个阶段中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作为学生德育考核的标准,并把标准融入到每个环节中去,到达标准的同学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3.实施统一的德育“学分制”

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学习不一样,要求人们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优良传统和美德等内化成为自身的行为意识,这个内化过程是一个漫长细致而循环往复的教育过程。学年制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反映教育成效,学分制的“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学绩考核的精确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能更好的反映学习效果。德育采用学分制的评价模式,在中高等职业学生德育评价方式的衔接中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要打通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在德育评价中的“唯我独尊”思想,采用考核和评价方式一致的学分制;二是,学分制在中高等职业院校中要互认;三是,在实施学分制时,要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的成绩如果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学生在毕业或者升学中会受到较大影响。

4.引入“三方机构”参与德育评价

在中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中,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又是德育工作的评价者,教师即成了“运动员”又成了“裁判员”,同时,中高等职业院校评价方式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评价机制,这为科学的评估德育工作效果带来了较大的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完善德育评价方式,让教师回归到教育者的本质,引入“三方机构”对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估,使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分离,德育评价效果更加科学准确。“三方机构”可以是家长组成的评价团队,可以是社区或团体组织,可以是社会正规的专门评价机构,也可以是前面几者有机结合构成的组织;按照国家对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开展阶段性或整体性的评价,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倒逼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衔接和德育工作的进步。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我国职业教育将要进一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不会改变;这就要求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各方面的相互衔接建立“立交桥”,针对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评价方式的衔接与完善,已经引起了不少职业院校的关注,探索中高等职业院校德育的有效评价方式任重而道远。

作者:龚蒙马萱单位: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