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乡村支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6:12

大学生乡村支教篇1

从全省乡村教育的实际出发,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免费师范生的覆盖面。加大地方免费师范生培养试点工作,以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为抓手,为乡村教育定向培养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基础知识面广、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和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乡村教师。

一是实行师范生提前批次招生录取,加强录取过程中的面试环节,录取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对部分边远、贫困地区实行本土化招生、定向培养,毕业后回乡从教的办法。

二是建立乡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乡村教师的特殊岗位津贴应列入财政预算,津贴的标准要结合各地实际,达到稳定乡村师资队伍和吸引人才到乡村学校工作的目的。对长期在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

三是完善乡村教师带薪进修制度。完善各地乡村教师带薪进修制度,使教师通过带薪进修参与交流、观摩、讲评、研讨等活动,推进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教育家发展。

四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在招收乡村小学教师时适当提高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的招录(名额)比例,对成建制的小学逐步配齐专业的学科教师。对于有寄宿生的学校,要配置专职的思想老师和生活老师,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是建立新型的乡村教师激励与管理机制。设立奖励基金,对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予以奖励,解决乡村教师“留得住”的问题。

二、加大乡村教育经费支持力度

一是不断加大乡村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加大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各级政府乡村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乡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建立起稳定和规范的乡村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制度,使教育经费得到切实保障。针对乡(镇)一级财政收入困难的实际,要积极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进行乡村教育投资,加大力度吸引社会资金。

二是创造良好的乡村教师生活、工作环境,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实施乡镇工作生活补贴制度,实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强化乡村教师生活保障,改善现行的医疗制度,关注乡村教师身心健康;每年为乡村教师组织一次体检,设立乡村贫困教师帮扶基金,加快乡村学校教师宿舍建设等。

三是实行对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的倾斜政策。降低乡村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提高乡村学校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根据从教时间长短,分别由省市县颁发荣誉证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由省政府给予奖励。

三、加强乡村后备教师培养

一是把师德表现作为乡村教师资格认证和聘任的首要依据。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前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融入职前培养。加强乡村教师文化建设,建立乡村教师宣誓制度,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梳理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毕业要求等,加快融入基础教育、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支持高校教师进行乡村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工作研究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高师院校兼职教师。

三是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和乡村学校合作培养定向师范生的新机制。调整师范教育类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推动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落实定向师范生普遍到乡村学校教育实习一学期制度。探索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建设一批乡村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基地。

四、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任教

一是地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促进区域内的教师流动,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和乡村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的“双向交流”机制,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同时,要建立城镇学校校长向乡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推进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制度,对下乡支教教师的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制度,对支教老师作出的贡献量化为教师评定和职务晋升相挂钩的指标,既能对乡村教师队伍进行一定的改善,同时也能锻炼城镇优秀教师的能力。实施大学毕业生服务乡村教育和大学毕业生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任教、支教。

三是对现有的各类支教和交流活动进行有效性评估,增强支教活动效果。建立支教活动的评估体系,派出学校和受援学校要定期沟通信息,掌握支教教师的工作情况,量化一些考核指标,科学评价支教活动。

五、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

一是树立乡村教师终身发展观。重视发挥乡村教师以德化人、言传身教的作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融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

二是改革乡村教师培训体制。要大胆改革乡村教师培训模式,实现乡村教师培训的多样化。以指导教师实际教学为重要目标,由训练指导方式向实践活动方式转换,通过参与交流、观摩、讲评、研讨等活动,让教师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把教育教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三是创新乡村教师培训内容。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创新培训内容既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标准执行,也要积极开发河南的地方课程和教材。同时,要大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保证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是健全教师培训的保障体制。建立和完善乡村教师培训的体制保障是乡村教师培训质量保证的先决条件。要按照国家乡村教师培训的有关规定和政策精神结合当地的实际现状,因地制宜制定规则和制度,使乡村教师培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dYLw.net提供毕业和会计学论文服务] 

大学生乡村支教篇2

关键词:城乡居民;教育消费;比较

教育消费作为一种发展消费,是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家庭教育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所指的家庭教育消费是指为子女求学而支付的各种费用,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支出,指应付的最起码的教育支出,即上学期间家庭支付的学校规定必须缴纳的各种费用;二是扩展教育支出,是指在上学期间内,子女在课外参加的文化补习班、艺术或兴趣培训班所缴纳的费用,还包括自愿性购买课外读物、各种教育软件、磁带等其他费用以及家教费用,三是选择性支出,包括择校生、借读生及其他各种情况学生交给学校的各种名目的但不属于学费的额外支出。

一 安徽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现状

1 城镇居民教育消费

近几年来,安徽城镇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保持全面增长,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结构也由原来的生存性和温饱性向发展性和服务性升级,其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项目。

1992―2003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增长了2.91倍,而同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了2.75倍和2.33倍,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幅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说明人均教育消费倾向是有所下降的,但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教育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指标从1992年的5.1%上升到2003年的5.9%,上升了0.8个百分点。

2 农村居民教育消费

我省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呈现出符合国家总体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现状,教育消费份额上升,成为农村居民消费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投资教育的信心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家庭已经或打算把收入的一大部分拿出来供子女读书。据安徽统计年鉴可知,2005年与1990年相比,农村居民用于文教方面的支出份额已由4.96%增长到11.69%,2005年人均教育消费额达到了256.8元。

虽然我省农村家庭教育消费份额在家庭消费总额中比列增大,但由于农村家庭整体收入水平有限,所以实际教育消费水平仍然不高。而且进行教育消费其实不只是单纯支出教育费用就可以了,事实上在进行教育消费的同时必然会带动一些家庭难以负担的间接消费,交通费、食宿费、穿着费、日常活动费等等一系列费用使农村居民家庭感到无奈,这往往导致了直接消费的抉择,一些农村子女因为支付不起昂贵的大学生活费而停止求学,教育消费被迫停止。

二、从不同角度比较安徽城乡居民教育消费

1 城乡居民教育消费水平的比较

(1)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的动态分析

从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使得安徽省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与此相应,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教育消费支出也随之迅速上升。

根据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表,我们可以看出,安徽农村居民的教育消费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这也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进一步开放,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居民更注重子女的教育消费,另外,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农村居民教育消费观念的改变,也使得这一部分支出逐年增加。

教育消费倾向是指家庭教育支出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由于在农村,居民的文教服务费用主要来自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因此采用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来代替教育消费,虽然可能会夸大家庭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但仍然可以反映农村教育消费的变化趋势。据安徽统计年鉴,1990年农村居民文教费仅占可支配收入的4.74%,那么其中教育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就更少了,而到了1995年,该比列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6.10%,此后,教育消费倾向逐年上升,到2000年,文教费占可支配收入的8.00%,并且在此之后也是逐年上升的。从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居民文教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大于城镇居民文教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这主要是因为城乡收入差距太大,且在2000年以前,城乡教育消费结构差异不是很明显。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形式的紧张,城镇居民家庭大大地增加了对子女教育消费的支出,这也说明城乡教育消费差距将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缩小城乡教育消费差距还有很长的路。

(2)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的静态分析

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我国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随着利益分化程度的加深,社会上产生了新富层和贫困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

由于农村居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是很大,而不同阶层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明显,这就使得城镇各阶层教育支出差异明显。我们将城镇居民划分为七类: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更高户。其中城镇居民各收入的差距大于消费性支出差距,而消费性支出差距大于教育支出差距。这也说明,在城镇各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观念中,子女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的分配与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家庭教育投资意识也逐渐增强。

2 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结构的比较

我省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结构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城乡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基本支出两个方面:

(1)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非均衡

1986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管理体制,其中规定,乡村义务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即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在资金渠道上确立了利用财、税、费、产、社、基等来源多渠道筹措经费,而在事实上,我国农村的义务教育主要由乡级政府负责。筹资、借贷建校便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全国有80%以上的小学和64%以上的初中设置在农村,“筹资办学”在《义务教育法》颁布后使得农民承担可义务教育半数以上的“义务”。

安徽处于我国中部地区,无论是从教育质量还是从教育的基础设施状况来看,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也就使得我省城乡居民在90年代以前,用于义务教育的消费差距明显。

(2)城乡高等教育基本支出的比较

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与省级政府逐年加大了教育财政支付力度,农村地区务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2001年启动的“两免一补”工作也使农村居民负担大大减少。2000年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教育消费的差异原因之一就是高等教育消费。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居民储蓄意愿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消费支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就是教育,增长速度为年均20%左右,这在安徽城镇居民家庭中有着突出的表现,而且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居民高等教育消费越多,目前,我省农村平均每个村只有3―4名大学生,而且由于农村环境艰苦,大多数农村学生往往通过兼职或拿奖学金等方式取得学费和生活费,这大大减轻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消费支出。

3 城乡教育发达程度的比较

城乡教育发达程度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否发达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低和教学设施的好坏。

目前农村家庭在于女教育消费方面存在两种趋势:一种是农村内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往往由于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表示不满而采取让子女转学,转到镇上或其它一些好学校,这样一来,孩子的住宿费、转学费等等就使得家庭开支加大。另一种是农村内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他们反映“现在教学质量差,孩子上学也不容易,学不好也没办法,让他们毕业后回家学个手艺也就行了”。

由此,教育环境的好坏,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消费的发展。对于农村来讲,重点要解决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负担等方面的问题,这是缩小城乡教育消费差距的前提。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影响安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城乡收入差异、居民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教育水平的发达结构。如何有效措施缩小城乡差别,避免造成人才培养的失衡,社会发展的失序,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的差别,影响我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教育消费。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陈旧但又艰难的话题,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农业科技转化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从而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含量,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农民的教育消费水平。一方面,家庭收入增加直接导致父母花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费用也会增多,另一方面,收入的提高还会强化父母对子女教育质量的偏好,愿意在子女的教育和培训上更多的投资,以提高子女的文化素质。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家和政府的导向功能。许多农村家庭不愿投资教育不是因为不想,而是被“巨额”学费、生活费吓怕了。政府应当加大宣传,使缺乏教育投资观念的农民认识到这种手段的高回报率,认识到其长远收益,了解各种缓解贫困生费用困难的政策,减轻农民的心理负担,使之正确认识教育消费。

第三,加大政府对农村地区教育、交通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应当由财政资金承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建设,就绝不应将负担推给农民,建议在全国贫困地区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保证教师工资支付和减免义务教育学杂费。在国债资金使用上建议适当向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倾斜,改善农村生活基础条件。

大学生乡村支教篇3

关键词:乡村建设主体;大学生创业;适宜劳动力

据相关统计,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2.6%,2006年的平均就业率为70%,2007年的平均就业率为71%。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相关学者指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无疑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充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表面上看,鼓励大学生农村创业确实是一举多得之策略,但是我们认为,在实现这一策略之前,还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理论前提:适宜劳动力的供给

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提法导源于“大学生基层就业”这一概念,“基层”所暗指的就是农村。然而,依据2006年的数据,作为大学生规模性地去往农村的唯一渠道的“三支一扶”政策,每年最多也只能转移和创造(增加的岗位所需工资由政府买单)出2万多个服务期2-3年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全部算在一起也只占当年全国毕业生数量的千分之四。而且,这些岗位所在的组织一律是政府或事业单位,和企业相比,这类组织的编制是固定的,不具有成长性,真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减员,就没有需求,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最多是“空编”的个数。由于农村就业岗位的实际匮乏,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命题基本上就不成立了,于是,只能依赖返乡的大学生自己为自己创造就业岗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提法应运而生。然而,大学生农村创业并不是想创业就能创业的,要成功创业还必须满足一些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人们颇为关注的国家政策、创业基金、社会舆论以及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外,还有似乎为当前的学者们所遗忘的条件即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基本指向应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如果大学生返乡后的创业领域仍然只限于栽培、饲养等农产品初级生产,那么大学生的创业不仅没有丝毫的优势,甚至会因为农业生产经验与知识的缺乏,而陷入“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窘境。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通过实行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新产品开发,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换言之,就是要推行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化大生产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自由劳动力,而且还需要这些自由劳动力具备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从根本上讲,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自由劳动力应该以农民为主体,作为创业者的大学生只能在农业社会化大生产扮演组织与管理者的角色。生产者(自由劳动力)的素质与经济组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都直接地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效果。我们暂且相信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作为组织管理者具有相当的知识、技能与管理水平,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保证当前的农村拥有足够数量的、适龄的、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与技能的自由劳动力呢?这些足够数量的、适龄的、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农民就是大学生农村创业所需要的适宜劳动力。目前诸多关于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研究似乎都预先假定大学生在乡村可以随时随地地找到自己创业所需要的适宜劳动力供给,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已是不争之事实。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预设似乎过于乐观了,有点形而上学的味道,现实情况到底如何终究还是需要实事求是地从乡村社会的现场出发去分析。

二、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现实困境: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

在当今的乡村社会现场,农民包括他们的后辈们都处于一种急欲摆脱农民的身份、脱离农村生活、抛弃农业劳作的状态。农村的建设主体正在走向虚空。乡村建设主体虚空最具代表性的现实表征就是逐年暴涨的民工潮,即便是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也没能阻碍这一大潮。所谓“民工潮”,换一个角度看,就是乡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每年离家外出经商务工3个月以上的农民已达1.4亿人口,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另外,“离土不离乡”,就业于乡镇企业的也约有1亿人。这样,在共约5亿(4.90亿)“乡村从业人员”中,就约有50%的人口从事非农业。正如相关学者和政府所说的,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国家城市化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民工潮后给乡村留下的是什么。

从农民工的文化教育程度看,绝大部分的农民工都是农村里受过一定良好教育的人,文盲与半文盲只是极少的一部分。2007年,农业部和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地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而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却已经达到10.43年,两者相差近3.13年。结合前面的数据,农村转移劳动力约为“乡村从业人员的50%”,于是除去这些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后农村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4,17年,简单的计算公式为:(7.3-10.43×0.5)×2=4.17。从农民工的年龄构成看,能够进入城市“闯天下”的绝大部分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数据指出,2007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仅32,15岁,比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年龄小7.99岁。可见,民工潮就像一个漏斗将乡村里的精英分子转移到了城市,留给乡村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愚。那些农村人口中受过较好教育的年轻人正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当他们随民工潮转移到城市之后,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已是不争之事实。乡村建设主体虚空的现实表明,奔赴农村创业的大学生要在当今的乡村找到自己创业所需要的适宜劳动力供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也许有人会指出,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想办法吸引那些转移出去的乡村建设主体回归。按照最简单的托达罗城乡移民模型,即以工资差别和就业机会为参数的移民行为,大学生只有给农民工提供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才有可能让适宜劳动力重新返回农村。与已经相对成熟的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相比。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农业社会化大生产和大学生创业,很难给这些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如果创业的大学生给农民工提供更高的工资则又会增加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成本,使本就不够充裕的创业资本更加捉襟见肘。可见,当前乡村建设主体的虚空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一个现实困境。

三、大学生农村创业困境的突破:乡村建设主体的充实

如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适宜的劳动力供给,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充实乡村建设主体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找到乡村建设主体走向虚空化的原因。农村之所以成为乡村居民(特别是那些年轻而受过一定良好教育的居民)不断地逃离的生死场,乡村主体

之所以不断地走向虚空化,我们当前的乡村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认为,当前城市化导向的乡村教育,通过宣扬城市文化的强势价值观念,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剥夺了乡村生活的所有价值,是促进乡村主体的虚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中国当代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生存状况是非常不容乐观的:农民工干了工人的活,却得不到工人的身份。更可悲的是,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市的边缘群体。尽管如此,但是这并没有妨碍民工潮的涨潮势头,并没能丝毫延缓乡村主体的虚空化进程;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这样的一句话:在中国当展的情景下,农村成为农民(他们是乡村的主体)想要挣脱和逃离的生死场,而不是希望的田野;希望的空间、做“人”的空间是城市。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条充实乡村建设主体的可行途径,即“新乡村生活”的建设,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提升乡村生活的价值,为乡村居民营造做“人”的空间。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正是这样的一条途径。站在农民主体立场的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从而为农民的生活意义提供说法;是从社会和文化方面,为农民提供福利的增进,丰富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活;是要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不同于消费主义文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要建设一种不用金钱作为生活价值主要衡量标准,却可以提高农民满意度的生活方式。

那么如何建设这种新的乡村生活方式呢?这又需要我们重新考虑乡村教育的“应为”了。我们认为,当前的乡村教育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为新乡村生活方式的建设服务:第一个方面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充分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文化在人们心中的价值等级,丰富乡村的社会文化生活。事实上,乡村教育原本也有优于城市教育的地方,那就是它拥有乡村间通过历史的积淀形成的民间智慧与经验、知识与美德、表演艺术、风俗礼仪、节庆活动、手工技艺等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的价值是巨大的,曾经出于非教育的动机在乡村之中而发挥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例如,乡村的娶亲嫁女、盖新屋、老人过世等红白喜事的风俗礼仪曾经就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这套信念传达给乡村的后辈们;而正是这套信念让乡村人形成了尊敬长辈、关爱后辈、邻里和睦、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然而,当下的教育体制没能充分地开发与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连带地湮灭了这些风俗礼仪、节日庆典等对于乡村秩序建设、乡村生活维系的价值。现在,乡村教育要为新乡村生活方式服务就必须想方设法特别是采取制度化的措施开发和利用这些乡村文化教育资源,从而既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提升乡村文化的价值等级,又可以新的形式发挥这些文化资源对于建设新的乡村生活方式的功用。当然,我们在强调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文化的价值等级的时候,并不是要否定乡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一种“离农教育”,只是更为强调这种教育应该是一种“人离,心不离”的教育。

大学生乡村支教篇4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财政支持的增加,我国已全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居民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落后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并不容乐观。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财政支持、教学质量等问题一直伴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1.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简陋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城市教育设施的先进和完善相比,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的校舍过于陈旧;大部分农村学校地区的教学设施还不健全;农村地区学校教学设施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乐器、计算机等教学设施还比较缺乏。在一些农村学校,学校的基础设施只能维持学校基本教学。教学设施陈旧、体育设施老化、校舍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成为影响部分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

2.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普遍较低

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与此同时,城乡的教师工资和待遇也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一面是城市老师的高工资高待遇以及现代的生活,一面是乡村老师低工资低待遇以及贫困的生活。工资待遇的差别使得更多的高水平老师走向城市学校,留在乡村学校的非正式民办老师占据了乡村老师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而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老师因为工资待遇比较低,生活和家庭的压力使得他们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农村师资水平可想而知。财政对城乡学校区别性对待,使得乡村学校受到的财政支持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农村地区学校的财政支持除了维持学校日常运行和维护外,很难有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农村教师去进修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得城乡师资力量差距逐渐拉大,即使农村有个别老师能力突出,也会想办法去城市学校教学。特别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后,虽然提高了农村适龄学生入学率,但也使得农村学校的资金更加缺乏,这都会使得农村学校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3.农村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矛盾明显

由于城市中居民区较为集中,生源分布也比较集中。但与城市生源分布不同的是,由于农村地区各个村庄的分布比较分散,居民点也十分分散,因此,生源分布也显得相当分散。但出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考虑,政府会减少学校的数量,使得农村地区平均几个村甚至十个村才能有一所学校。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学校学生的数量,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比较分散的教学资源集中起来使用,以减少农村地区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在这样的生源分布与学校布局的情况下,农村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之间的矛盾很明显。虽然这样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集中使用了教学资源,但是却间接增加了农村学生的上学成本,同时由于学校离一些居民点比较远,也使得学生的安全问题变得比较突出。在财政支持一定的情况下,学校分布的集中化和学生生源分布的广泛性变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除非增加财政资金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否则这一矛盾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二、农村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农村教育设施落后、教学质量较低、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的矛盾等诸多农村教育事业问题的形成,既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事业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深入分析农村教育困境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城乡二元体制下,相关政策影响的惯性

建国初期,中央政府为了很好的进行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实行农村支援城市,城乡严格区分的城乡二元体制。在城乡二元体制机制下,更多的资源和财政被集中到城市。在教育领域,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强大的师资和丰富的资源都涌向了城市学校,促进了城市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对城市学生的全面培养。在农村地区,由于受财政上的制约和人们对教育的不重视等诸多原因,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培养均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城市。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体制逐渐得到改正,政府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开始增加,但短期的投入已经无法有效直接的去弥补历史上留下的短板。再加之政策制定的惯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虽有所强化,但还不能有效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财政和资源支持都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减少学校数量、提高学校质量、农村地区集中办学的办法,也就成为了比较可取的方案。

2.经济导向下,优秀师资向城市聚集

人具有经济人的属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要趋利避害和追求理性和最优的生活工作方式的。作为老师也不例外,在日益物质化的时代里,我们很难要求教师只考虑奉献而不去考虑维持自己和家庭生存的工资福利待遇。而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很难为教师在工作上提供优越的环境,也很难对教师的生活待遇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再加之城市重点学校花重金挖掘优秀师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优秀师资向城市聚集,使得城乡学校师资力量差距逐渐拉大。在优秀师资流向上向城市集中的同时,由于城乡学校条件的不同,在教师能力培训上,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做的好。“城市偏向”的价值取向使教育资源配置政策与制度一直存在着缺位、错位现象。“所谓‘城市偏向’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以城市为中心,集中国家各种资源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并设想在未来以先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带动农业和农村共同发展的模式。”[1]在农村学校,由于学校财政的问题,教师培训的人数、时间和内容都不能和城市学校教师培训相提并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师资自身水平就与城市师资有一定差距,教学环境也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师资的培训还跟不上。最终就导致了农村教学质量较差的问题。

3.农村生源分布的广泛性制约农村学校质量的提高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村庄分布不具有规律性,也不集中,较为分散。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农村的生源分布就呈现出分散和广泛的特点。在这种特点的生源分布下,为了照顾到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能够安全方便的上学,政府只能在几个比较集中的村设立一个学校。这样农村教育就出现了“学校数量多,每个学校就读生少”的情况。由于需要照顾到每个学校,农村地区有限的教学资源又被分给若干个学校,这样就直接阻碍了教学资源的集中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政府教育部门为了在财政和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解决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只能实施合并学校的策略,把比较分散的农村学校集中合并为主要的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读生的安全问题、住宿生的食宿问题都成为学校需要考虑的事情。因此,学校分布情况与生源分布情况和学校教学质量成为农村教育事业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城乡一体化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出路

城乡一体化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策略。在城乡一体化的指导下,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工农协同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重要发展格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也必须按照成效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去发展,也只有实现教育事业的城乡一体化,才能真正的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1.加大农村教育事业财政支出,保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资金

较为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是一项社会事业良好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教育事业财政预案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城乡一体的指导思想,城乡共同对待,特别要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改变以往的只重视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的错误做法,使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获得充足的财政支持。“事实和研究均表明,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它直接关系到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的健康成长。”[2]因此,加大对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投资尤为重要。

2.以城带乡,实施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帮扶计划

实施以城带乡,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帮扶计划。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实施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一对一帮扶计划,加强城镇重点中学与农村落后学校的联系,学校间进行教学经验与方法的交流、城乡学校教师进行交流教学。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引进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提高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实施大学生农村教学计划

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比较完善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方案,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对于那些为农村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模范代表应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使得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能够维持其日常的生活工作需要,只要这样,才能使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去。政府应实施大学生农村教学计划,制定大学生农村教学定向培养计划。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精神和物质奖励来激励广大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去发展。通过制定大学生农村教学定向培养计划,对于有志于去农村地区学校教学的大学生实施减免学费和其他激励措施。

4.继续推动希望工程等慈善事业发展

大学生乡村支教篇5

【关键词】学前教育消费;教育公平;统筹城乡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学前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西安城乡居民家庭用于学前教育的消费支出总量及其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不断升高,学前教育总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平均数字快速增长的背后,西安城乡居民家庭学前教育消费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严重影响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公平,成为西安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瓶颈。

一、西安市城乡居民家庭学前教育消费差异对比

通过随机抽样,笔者对西安市10区3县的20个样本幼儿园行了走访,其中农村幼儿园7家,县级幼儿园6家,市级幼儿园7家。通过向这些幼儿园部分大中小班学生家长发放问卷,了解这些家庭在幼儿基本教育(幼儿园费、保教费、学习用品费、餐费)和拓展教育(特长班费、家教费、玩具费、图书音像制品费)等方面存在的消费差异,得出以下结论:

1、城镇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家庭

从幼儿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总量来看,市级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人均1789元/月,县级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人均752元/月,农村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人均216元/月,城镇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家庭。从幼儿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支出负担来看,尽管农村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远低于城镇家庭,但其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却高于城镇家庭,说明农村幼儿园学生家庭学前教育负担最重。

2、城镇家庭学前教育消费结构优于农村家庭

从幼儿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支出结构来看,市级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学前教育消费支出结构更为复杂,除了幼儿园费、保教费、学习用品费、餐费等基本教育支出外,还包括特长班费、家教费、玩具费、图书音像制品费等拓展性教育支出,且拓展性教育支出高达城市幼儿园学生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总额的43.7%。县级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学生家庭拓展性学前教育消费支出的比例则明显偏少,消费结构也相对单一,主要以基本教育支出为主。

3、幼儿园性质对城镇家庭学前教育消费影响更显著

从幼儿园性质来看,市级公立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基础教育支出水平明显要比私立幼儿园学生家庭的基础教育支出水平低。在拓展性教育支出方面,市级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学生家庭相对一致。幼儿园性质对县级幼儿家庭学前教育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弱,无论是基础教育支出还是拓展性教育支出,县级公立幼儿园学生家庭和县级私立幼儿园学生家庭基本保持一致。对农村幼儿园学生家庭而言,幼儿园性质对其学前教育消费支出基本没有影响。

二、西安市城乡居民家庭学前教育消费差异的成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收入是影响西安市城乡居民家庭学前教育消费的重要因素,城镇居民家庭由于平均收入相对较高,因此其在幼儿学前教育消费方面的支出也更高,且拓展性教育消费占学前教育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长显著增加。调查显示,在城镇地区,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学前教育消费支出水平也相应较高,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一正相关关系在收入与拓展性教育消费之间更为显著。此外,家庭文化背景也是影响城乡居民家庭学前教育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文化层次越高的家庭在幼儿学前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也会越大,城镇居民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教育理念更为先进,因此在保障子女基础性教育的同时,也更关注拓展性教育的投入。

2、体制因素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的分级办学制度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分配给了地方,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和责任主要由乡镇一级政府和农民负担,成为加剧城乡学前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1]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乡镇一级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虽然高于县级和市级,但在经费数额上却远低于县级和市级。基础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地区幼儿园在数量、规模、设施和师资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镇地区,客观上导致农村学前教育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地区。此外,在现行的幼儿园等级评级制度下,高等级的城镇幼儿园可以凭借资源优势提高收费标准,而农村幼儿园大多难以达标,因此收费也相对较低。

3、市场因素

受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等因素的影响,西安城乡文化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供需不平衡态势。从市场供给角度看,越接近城市中心,商业经济越是繁荣,用于学前教育的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种类也就越多,费用也更高昂,而农村地区由于商业经济发展落后,文化消费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可供农村学龄前儿童家庭选择的学前教育消费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城市地区居民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学前教育理念更为先进,普遍将学前教育视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因此对学前教育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农村地区除了基础性教育外,对拓展性教育的需求并不旺盛。

三、统筹西安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农村学前教育研究力度,普及学前教育理念

与其它教育阶段相比,学前教育投入有着更高的回报率,并且能够放大其他阶段教育投入的收益,因此,最佳的投入模式应当是对年龄越小的受教育者投入越多的教育经费。[2]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严重缺乏对幼儿教育的认知,导致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相对其回报率严重不足。因此,必须整合科研资源,建立完善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机制,从农村社会经济实际着手,因地制宜,探讨适合农村地区幼儿家庭需要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同时,积极在乡镇和农村地区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思想,在普及学前教育重要性,提高农村幼儿家庭学前教育投入积极性的同时,义务帮助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学前教育方法。

2、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办园

学前教育办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影响,学前教育始终处于我国政府财政结构的边缘,加上分级办学制度的影响,势必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补偿力度,积极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并按财力增长比例逐年增加;同时,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办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鼓励民间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在农村地区投资兴办幼儿园,不断改善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环境。

3、均衡城乡幼教资源,优化农村学前教育市场供给

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是人们对教育提出的理想和目标,[3]教育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然而,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城市幼儿园在经费、师资、办学条件和教育机会等领域占有的资源远远超过农村地区,成为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瓶颈。因此,必须积极优化调整学前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以城乡幼儿教育供求均衡为导向,不断加大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特别是新增基础性教育经费要优先用于农村地区;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市场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村前教育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发展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学前教育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4、完善学前教育监督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

良好的督导机制是农村学前教育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的重要保障。[4]相较于城市幼儿园,西安农村幼儿园以民办居多,且在办学资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办学质量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幼儿园,导致管理难度加大,不利于农村学前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建立相关区域和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机制,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供良好区域发展环境;同时,做好学前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将城乡公立和私立幼儿园统一纳入管理范围,广泛开展城乡幼儿园结对互助活动,强化城乡幼师资源的长效流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周燕,杨瑞华.影响城乡学前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以广东省为个案[J].学前教育研究,2010(05).

[2]严冷,冯晓霞.学前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9(07).

[3]孙柳青.走向学前教育均衡―从幼教资源配置角度看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10(04).

[4]李少梅.政府主导下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05).

大学生乡村支教篇6

西高山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推进计划安排表

各村党支部、学校支部、卫生院支部参照本建议日程

重点环节时间安排主要任务责任单位

一、准备启动(2月24日至3月31日)

1.乡党委组织班子集中学习培训,成立乡领导小组和督导工作小组,初步制定全乡实施方案,报县督导组审定实施方案2月24日至2月28日1、乡党委组织班子成学习中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2、根据县委《党的群众路线实施意见》结合我乡实际,研究制定《西高山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活动督导实施方案》和全乡各党组织推进计划安排;3、报县督导组、县党群办审定我乡《实施方案》。

2.召开全乡动员大会和集中学习培训会3月5日至3月25日1.乡党委组织召开全乡动员大会和集中学习培训会;2.各支部领导小组内部召开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文件,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3.各村、乡直各单位准备、上报《实施方案》及动员会议上支部书记的讲话。

3.各支部制定工作方案3月10日至3月15日1.领导小组根据乡上实施方案和与各村、乡直各单位村沟通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表;2.根据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领导小组讲话通稿,结合各村实际修改完善领导小组组长讲话;3.收集掌握各支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的情况。

4.审阅各村、乡直各单位活动方案3月16日至3月20日1.领导小组对照省委指导意见、市委和县委实施意见和相关方案,审阅各单位《实施方案》,提出意见建议;2.领导小组调阅各村支部书记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3.领导小组向各村提供《民主评议表》表样,确定参会人员范围。

5.参加各村、乡直单位动员大会3月21日至31日1.乡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各村、各单位动员大会,传达县、乡有关精神;2.组织开展民主评议,评议表由各村、乡直单位在会前发放填写,会议结束时汇总,并于3月31日前将结果报乡党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

二、学习教育、听取意见(4月1日至4月30日)1.动员部署(在乡上3月25日前动员部署基础上指导各村)4月1日至9日

1.4月5日前召开本单位动员部署大会,全面启动教育实践活动;

2.3月9日前,各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邀请乡党委督导组指导,对本单位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状况进行民主评议,征集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重点环节时间安排主要任务责任单位

二、学习教育、听取意见(4月1日至4月30日)2.开展学习(在3月30日前乡上开展学习基础上指导各村支部)4月10日至4月15日

1.各支部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中央、省、市、县、乡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讲话精神等,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

2.各单位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和专题讨论活动时间不少于1周”;

3.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集体学习交流活动、开展一次专题讨论活动、开展一次集中调研走访活动、开展一次集中征求意见活动、宣传一批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先进典型、进行一次廉政警示教育、组织一次群众路线知识测试、开展一次作风建设民主评议”。

3.开展研讨交流(在4月10日前乡上研讨交流基础上指导各村支部)4月16日至19日

1.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以“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扶贫开发、打造一流队伍、服务农村群众”为主题的专题研讨;

2.学校、卫生院等乡直单位结合自身行业特征,开展相应专题研讨。

4.征求意见建议(在4月20日前征求意见基础上指导各村支部)4月20日至30日结合“双联”行动,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开展“三听三问”,听基层呼声、听群众心声、听社会议声;问作风建设差距、问为民服务举措、问加快发展良策,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采取上级部门意见发函听、老党员意见上门听、贫困群众意见蹲点听、服务对象意见专题听、热点意见随时听、网络意见专人听等“六听”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找准找实问题。

三、查摆问题、开展批评(5月1日至6月10日)1.查摆“”问题(在4月30日前调研的基础上)5月1日至10日

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集体“会诊”等方式,归纳梳理出“”方面的“机关病”、“村社病”、“行业病”和“流行病”,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据此进一步找准查实班子“突出病”和个人“个体病”,力争做到准确“画像”。

2.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在5月10日前召开专题会的基础上)5月11日至20日

1.各支部及其成员和村、学校主要负责人,都要撰写对照检查材料;

2.对照检查材料要上报乡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报乡党委书记审阅。乡督导组要审阅所督导单位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提出修改意见,反馈给各支部活动领导小组进行修改完善后,再次进行审阅。

3.召开专题民主

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在5月20日前撰写对照检查的基础上)5月21日至6月10日乡党委领导班子要在5月30日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研究制定召开民主生活会方案,组织召开一次高质量的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间一般不少于1天。其他党组织要在6月10日前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党组织成员对照检查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每个党员都要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

重点环节时间安排主要任务责任单位

四、整改落实、建章立制(6月11日至9月15日)

1.审阅整改方案(在6月15日前汇总突出问题的基础上)6月11日至30日

1.各村、乡直单位围绕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存在的突出问题、督导小组反馈情况,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乡群众教育路线办公室要对整改方案审阅把关,提出意见;

2.乡上制定并公示整改任务书和时间表,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整改方案;

3.乡领导小组办公室抽查1-2个村或单位整改方案,看是否重点突出、具体细化、切实可行;

4.各村、乡直单位及时将整改方案报乡党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

2.严把专项整治关(在6月30日前审定整改方案的基础上)7月1日至9月1日

1.各村、乡直单位围绕中央提出的七个方面的整治重点和乡党委的专项整治要求,逐项抓好整治;

2.乡督导小组对专项整治活动进行督查。

3.督促检查制度建设情况(在8月30日前专项整治的基础上)9月2日至9月15日

采取随机抽查、延伸督查、明察暗访、跟踪问效等方式,对各村、乡直单位制度建设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整改任务落到实处。

五、全乡总结工作9月16日至30日

1.各村、乡直单位召开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村、乡直单位主要领导主持会议并讲话,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乡督导小组对村、乡直单位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对继续深入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求;

大学生乡村支教篇7

在农村走出去的其他行业的人士积极支援家乡教育,城市学校纷纷支援农村学校,各地政府频出政策激励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的同时,那些从农村考出去,毕业后在城市的教育系统工作的大学生有没有向家乡伸出援手?他们做得怎样?如果没有的话,是什么使他们没有伸出援手?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认为自己有责任关心家乡的青少年,也愿意积极行动起来支援家乡教育,部分人表示他们愿意通过网络等沟通形式引导乡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家乡青少年的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他们希望村委会能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风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但也有少部分人表示“无心顾及”“缺乏相应能力”。

一、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支援家乡教育的必要性

笔者对985院校、二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县教育局的干部、教师和部分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访谈。对河北省、湖南省部分地市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士176名,占37.29%;女士296名,占62.71%;按工作单位统计,小学教师占63.13%,中学教师占33.47%,高校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等共占3.4%。筛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448份,有效问卷比例为94.91%。

对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接受乡亲们咨询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乡亲们主动请教的情况还不太普遍,将来有必要专门调查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与乡亲的心理距离、乡亲们求询的意愿等方面的情况。

对样本群体家乡的青少年咨询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样本群体家乡的青少年在很多问题上还是需要向外界请教,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家长无法给予足够的帮助。

现实中有的农村家长视体育、艺术等特殊专业为旁门左道,有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读书万能……因此生涯辅导是农村青少年及其家长非常需要,也是出身农村的教育工作者最有可能起作用的方面,尤其是高考志愿的填报和尚未取消的文理分科。以高考志愿填报为例,有些普通学校的个别专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看上去处于同一个档次的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也可能相差悬殊,即使是同一所院校的不同院系也是如此。但农村家长由于信息闭塞,几乎不可能知晓。这些问题对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非常高,却非常值得付出。

二、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帮扶家乡青少年的意愿

问卷设了一道开放式问题“您怎么看待您在促进家乡青少年教育中的责任?您将来准备采取什么好的做法?”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个问题做出了积极回应。他们纷纷表示“原来没太考虑过,以后会关注家乡的青少年,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要“多跟乡亲谈心”“多走访,多宣传,做正面引导”“开展实地调查,深入了解情况”“对农村青少年进行心理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行咨询和疏导工作”“多向乡亲宣传教育理念和动态信息”“组织部分教育工作者送教下乡”“抽时间教给家乡的青少年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多为家乡的青少年开拓学习渠道”。还有校长表示“将与家乡学校建立联系,把本校的教育资源与家乡学校共享”。但也有受访者坦承“自己刚能保证生活温饱,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指导家乡青少年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对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登门拜访主动提供帮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

表3和表4的数据表明,尽管样本群体中有些教育工作者也会登门拜访,主动为乡亲们和家乡的青少年提供帮助,但总体而言在指导乡亲和家乡的青少年方面还没有蔚成风气,与他们在开放式问题中对责任感的表达不太相符。

对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对于题目“您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的选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普遍希望村委会的干部们能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风气,能通过组织茶话会之类的活动为他们和乡亲们以及家乡的青少年之间的沟通搭建平台,好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支援家乡教育。他们认为有必要通过学习他人经验、获得有针对性的资料提高指导家乡青少年的能力。QQ群作为最便捷的沟通方式颇受青睐。

最令人遗憾的是,在调查和访谈中也发现,有的被访者愿意积极支持家乡教育,但由于怕别人说自己出风头而不了了之。阻碍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帮扶农村青少年的原因还包括“怕说错话了被埋怨”“乡亲们不重视教育,而且极度固执”等。可见,全国各地的村委会都要积极开展动员工作,让早已有心支援家乡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能毫无顾虑地“抛头露面”,让广大有乡土情怀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多关心家乡教育。

三、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支援家乡教育的困难

对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最难回答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超过1/4的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对学习方法缺乏深入研究,这表明其教育学、心理学素养有待加强。此外,他们感到最难提出建议的方面都涉及重大决策。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提类似建议可能给他们带来压力,另一方面表明其自身能力的欠缺。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支援家乡教育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在支援家乡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建立网络论坛等形式,交流、传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经验,这样或许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援家乡教育。

四、结语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教育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也有支援家乡教育的责任感和意愿,但在能力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部分人对生涯规划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很有限。但由于村委会没有进行组织、缺乏可借鉴的经验等原因,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此前的实际作为并不太多。在将来,基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把他们很好地组织起来,使其为家乡建设、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更多贡献。此外,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应该放下“包袱”,即使无人组织,哪怕碰过钉子也要积极行动支援家乡教育。

针对上述现状特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引导和组织。教育局等行政部门和村委会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唯有加强引导和组织,才能更好地把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的力量更好地整合起来,以发挥更大作用。

(2)总结经验,积极推广。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有些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已经行动起来,教育行政部门和媒体要全面总结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积极推广。出身农村的城市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自行组成群体,定期或不定期讨论如何更好地支援农村教育。

(3)创新形式,提高实效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直接支援农村教育的发展,如同样本中的教育工作者自己提及的那样,深入调研,发现问题;通过家访、茶话会、QQ群等形式多和乡亲及家乡的青少年学生谈心,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可以采取结对帮扶、专题讲座等形式助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大学生乡村支教篇8

一、教育公平: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教育公平是公平在教育中的体现,可以分为结果公平和机会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位社会成员通过接受教育获取了同样的收益;教育机会公平是指政府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比如一致的升学途径、相同的考试规则、为每位学生获得良好教育资源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等等。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坚持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原则,每位社会成员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受教育权是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政府应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给他们,即那些处在才干和能力的同一水平上,并有发挥其才能的同样愿望的人,应当有同样的成功背景,不管他们在社会体系中的最初地位是什么,即不管他们生来属于什么样的收入阶层。第二个原则是无差别原则,保证处境不利的社会成员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比如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机会、下岗工人孩子的受教育机会等。因此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就保障了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维护了农村孩子的利益,因而就实现了教育公平。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公平是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制约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现实因素

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加上我国长期对城市和农村教育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和教育政策,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刻剖析,是提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路径的基本前提。

1.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从1985年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城乡二元化同样出现在义务教育领域,城乡不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一直以来实行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城市义务教育由市或区政府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由县、乡(镇)、村负责,但实际操作上又变成了乡(镇)、村负责,使得管理城市义务教育的政府层级高于农村。在经费筹集方面,比如基建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新建、改建、扩建所需资金,在城镇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筹措。在农村由乡、村负责筹措,县级人民政府对有困难的乡、村可酌情予以补助。城市义务教育基建经费由财政负担,除了基建费用,义务教育的教师工资经费、校公用经费等都是财政拨款,而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基建经费完全取决于乡、村的经济状况,但我国大部分的乡、村财政十分困难,这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根本没有保障。城乡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保障了城市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却发展迟缓,由此可以看出,城乡二元化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是导致城乡义务教育不能均等发展的主要原因。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分税制改革后,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转移支付制度应运而生。转移支付是指在一定的财政体制下,按法律或政策要求,将财政资金无偿地由一级政府转移给另一级政府。从转移的方向来分,转移支付可以分为横向转移支付和纵向转移支付。其中横向转移支付是指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纵向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从补助的目的来分,转移支付可以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其中一般转移支付是指不限定转移支付资金的用途,用来补助低级政府的基础财力不足问题,也叫无条件补助。专项转移支付也叫专项补助,必须用在上级政府制定的项目上。又可以分为非匹配补助和匹配补助,非匹配补助是指地方政府不需要配套相应的资金,匹配补助是指地方政府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才能得到上级政府的补助。但分税制改革后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本身很不公平。我国转移支付包括税收返还、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补助、原体制补助四项,其中税收返还根本就不是转移支付,因为转移支付的目的是实现地区间财力平衡和解决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问题,而税收返还是根据各省增值税、消费税增长额为基数进行计算的,即越富裕的地区获得的税收返还越多,这样不仅没有实现公平的目标,反而加剧了贫穷地区与富裕地区的差异[1]。由于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补助规模太小,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绝大部分是一般转移支付,而其中税收返还又占了大部分比例,富裕的城市享受到较多的转移支付资金,贫困的农村得到的资金较少,由此不仅没有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异,反而加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3.不合理的重点学校政策重点学校政策使教育经费向城市重点学校倾斜,使本来就有限的教育经费过多地流向城市条件好的学校,而对农村学校关注则较少,人为地拉大了城乡学校间的差异。正是如此,使得在农村中小学的经费严重不足的同时,城市重点学校的经费却极为充足,几乎达到了浪费的地步。很多城市重点学校都花费大量资金建造人造草坪、塑胶跑道、星级宾馆式的宿舍等相对较为豪华的基础设施,而此时不少农村中小学连完好的课桌椅都没有。许多政府官员的政绩观更加导致用大量教育经费去建设少量的明星学校、名牌学校、重点学校这些面子工程,而忽视了大量教学条件低下的农村学校。在义务教育领域,由于几乎所有的重点学校都分布在城市,农村的重点学校很少,导致农村孩子无法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拉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除此之外,由于重点学校政策使得教育经费大量投入到重点中小学,由此导致重点中小学的教师在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办公条件等方面都大大优于普通中小学的教师,从而影响了普通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导致优秀教师流向重点中小学,加大了普通中小学与重点中小学的差距。

三、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确定义务教育弱势区域,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我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些缺陷,使得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完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手段[3]。在这方面,法国的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经验给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法国制定了优先教育区政策,只针对处于优先教育区的学校进行专项扶持,优先教育区是根据学校的所处地区、社会环境、学生家长的社会职业与就业情况,以及当地学前教育入学率、小学留级率等标准确定的。对处在优先教育区的学校,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加大中央对这些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教育经费、教师工资、教学设备等各方面予以特别支持。比如减少优先教育区内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提高在优先教育区任课教师的工资待遇,给予特殊津贴,通过这种措施就缩小了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差异。基于此,建议我国确定义务教育弱势区域,坚持弱势学校优先补偿原则,增加专项补助的资金,对这些区域的农村中小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助,如西部贫困县的农村中小学。这样每所学校所分到的教育经费就会相对多一些,对提高这些学校的义务教育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破除二元财政制度的束缚,实现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义务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国家财政收入投入不能完全满足义务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倡导义务教育经费多元化也是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2]。要破除二元财政制度对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束缚,在现实的条件下,实现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是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可以有效地弥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筹集资金。基于此,可借鉴福利、体育的成功经验,通过发行农村义务教育,吸引民间闲置资金,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另一方面,发挥社会捐赠的作用。我国向来就有捐资助学的传统,比如在清朝时期,清政府为了筹集义务教育经费,弥补官方投入的不足,鼓励和倡导不同形式的社会捐款与个人捐款助学,并对之予以奖励和表彰。《奏定学堂章程》中就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绅董能捐设或劝设公立小学堂及私立小学堂者,地方官奖之:或花红,或匾额;其学堂规模较大者,禀请督抚奖励给匾额;一人捐资较巨者,禀请督抚奏明给奖。”现在,我们在努力发展公办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引导社会与个人参与农村义务教育,多渠道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捐赠,在实施慈善行为的同时,民间资本还能得到一定的税收利益,这样可以促进民间资本捐赠义务教育。

3.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教师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由于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不公平,我国义务教育教师出现了不合理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地区流动到城市地区,西部地区流动到东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流动到发达地区等,这种不合理流动加大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

大学生乡村支教篇9

关键词:城乡社会断裂;财政支出;城乡统筹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城乡社会断裂,指转型期城乡两极分化严重,城市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而乡村社会与之差距不断扩大,甚至在社会发展中处于边缘化状态。中国现阶段城乡社会断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城乡经济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二是城乡制度方面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三是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断裂;四是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教育方面;五是城乡生活环境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城乡社会断裂的研究较多集中于成因方面。孙立平(2003)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城乡社会断裂的根本原因。郭强(2004)认为,城乡社会断裂主要是由工业化转型、城市化转型、市场化转型中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和政策所导致的。李长江(2004)认为,城乡差距的出现具有历史、制度和政策层面上的原因,最根本的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不公平发展理念和政策没有改变。王德文(2005)认为,城乡差距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扭曲、收入分配倾斜与部门间技术进步不平衡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白雪瑞(2006)认为,导致城乡差距的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管理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均衡。巩前文(2007)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农业税收、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支农财政支出、农业基本建设财政支出、农村救济费财政支出和农村存贷款差额等六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调整支农财政支出的内部结构。汤玉权(2007)认为,城乡财政的二元结构导致中国城乡各项事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为一种“断裂”状态。汪锋(2007)通过对中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城乡差距扩大没有联系,而财政和金融等领域的城市化偏向是现阶段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唐尧(2008)认为,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不足导致的“拥挤效应”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缺陷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曾国安(2009)从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方面深入分析,指出要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制度。另外,也有学者不同意中国城乡社会已出现断裂的说法,权小娟(2007)认为,“城中村”是断裂社会连接带,城乡社会断裂提法过于严重。

城乡社会断裂,从财政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中国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府财政支出政策是最能反映政府政策和政府投资的“指向针”。为了能更深刻地揭示城乡社会断裂的财政政策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政府财政城乡差别化支出政策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寻求政府财政城乡相对均衡支出的对策,以消除城乡社会断裂。

二、政府城乡差别化财政支出政策的表现及对城乡社会断裂的影响

(一)政府财政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断裂

增加农民收入,是政府财政支农的一个基本目标。王敏(2007)通过对中国1981--2005年财政农业投资与农民纯收入数据研究发现: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协调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着动态均衡机制。但政府财政对农村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制约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主要表现在:(1)政府财政在农业投入上的不足,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支出的绝对量从1990年的307.8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亿元,虽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一直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徘徊,1990年到2006年平均维持在7.5%左右的水平,而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9.98%下降到2006年的7.85%。在财政支农稳定性方面,中国财政支农增长速度波动较大,财政支农稳定性差,具有相机抉择性,即农业发展的好坏变化在国家财政支农减增之前(雷启振等,2008)。这不仅低于农业gdp占全国gdp的比例,而且也与中国新《农业法》规定不符。(2)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健全,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在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上存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与使用绩效的评估,导致财政支农资金被地方政府扣留或挪用,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基础性部分,而政府财政农业投入的不足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其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作用,造成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的贡献近年来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如图1所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断裂。

(二)政府财政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社会保障的断裂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从法理意义上讲,每一位农民都应该与城市居民平等享受。而现实情况是政府社会保障的投入倾斜于城市,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城乡社会保障出现断裂。目前,中国城市在政府主导和财政资金大量投入下,已经建立起覆盖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向企业劳动者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等。而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政府财政支出不足,造成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小、标准低,难以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如图2所示,从1999年到2006年,中国财政投入农村的社会保障总量虽在增加,但其占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自1999年到2006年一直持续在较低水平上,没有超过5%。而且财政投入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社会救济,缺少农村养老补贴。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公报显示,1999--2007年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平均约为7.53%。

(三)政府财政在城乡公共卫生、医疗上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断裂

公共卫生、医疗是保障居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条件。中国政府在公共卫生、医疗上的投入倾向于城市,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断裂。在城乡卫生支出费用上,如图3所示,1990年中国财政卫生费用支出中城市为396亿元,农村为351.4亿元,城乡比为1.13:1,而2006年城市为6581.3亿元,农村为3262亿元,城乡比扩大为2.02:1。在医疗条件上,据2007年统计显示,农村每千人平均拥有不到一张病床,而城市为2.63张;农村每千人拥有1.06名卫生人员,城市则拥有5.35名以上。而且,大部分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低于城市。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

(四)政府财政在城乡教育上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

中国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已经在城市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相比较而言,政府财政在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人均投资少。由于中国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质量和范围、平均受教育年限都低于城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过低,调查显示,2005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处于初中以下(含初中)占到农村劳动人口的80%以上。这最终导致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如表1显示,1997--2007年,中国农村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和事业费支出)不断增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国家近年实行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对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教育人力资本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快速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同时,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导致劳动力技能培训不足,科技素质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竞争力不强。

(五)政府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城乡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的断裂

基础设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然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城乡差别化财政支出政策,各种资源配置倾斜于城市。以城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例,由于受到政府财政投入及市场失灵的影响,1996-2007年虽然城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持续增长,但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农村,考虑到农村人口远多于城市,农村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远远低于城市人均水平(如图4所示)。城市的道路、公共交通、水电设施及公共娱乐与休闲设施等得到优先发展,为城市市民提供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生活环境和基础性生活设施。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忽视,造成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存在诸如公路质量较差且缺少维护和管理、电压不稳定、供水设施落后、通讯设施不足等问题。这都影响到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造成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的断裂。

三、政府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政策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导致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实施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形成典型的二元经济。由于财政政策要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决定了国家实施财政支出的城乡差别化政策的必然性。建国后,政府根据国情和面临的国际环境实施了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经济赶超型发展战略,农业积累倾斜投资工业,财政投资的重点放在城市,形成突出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改革开放至今,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解放出来,但由于工业化建设的重点在城市,中国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向城市倾斜,大力推动城市和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实施的依旧是城乡非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其间在财政支农方面对农村建设和农业的投入仍然远低于城市,财政支农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从1990年后呈现下降趋势,城乡财政支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受非均衡发展理念的指导,中国财政政策较长时期里表现为“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差别化支出,即财政大量投入城市,积极发展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建设、城市居民教育等,这实际上从财政政策上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所以,中国长期的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导致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根本原因。

(二)财政支出政策决策过程中农民利益诉求难以有效表达是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主要原因

政府财政支出政策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过程。一方面,中国农民由于知识与资本匮乏,参政意识淡薄、参政能力弱,导致政治参与性差;另一方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且地域分布分散,相互之间缺乏交流,难以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联动效应弱。这造成农民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降低了农民对政府财政支出决策的影响力,最终导致财政城乡差别化支出。

(三)以单一经济发展指标(gdp)为核心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是造成政府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重要原因

由于中国行政考核与官员绩效考核目前仍然缺乏科学化的综合城乡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许多地方实行以gdp为核心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过多强调经济指标,地方政府官员更多关心自己任期内的经济增长指标高低。与工业相比较,农业生产周期长、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高、投资回报率低;农村教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只能在长期内发生作用,短期内无法兑现为经济增长。因此,地方行政官员在短期利益的诱导下,容易将财政资源倾斜投向具有高收益率、见效快的工业和城市,而弱化农村投入,造成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

(四)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是造成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直接原因

作为基层政府的县乡政府与“三农”联系最为紧密,对农村财政需求最为了解。但由于中国实行的是单一制结构,财政分配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政府手中,导致县乡政府在中央政府的财政资源纵向分配博弈中处于劣势,省级以下政府财权层层上收、基本事权却不断下移,造成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尤其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过快,财力配置和财政支出责任不对称等原因,中国县乡财政资金缺乏,不少县乡财政甚至背上债务,从而无力加大农村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

四、实现城乡财政相对均衡支出,弥补城乡社会断裂的建议

(一)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从根本上实现城乡财政相对均衡支出

要改变城乡社会断裂的现状,必须转换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实行政府财政城乡相对均衡支出政策,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切实发挥财政在“三农”发展中的杠杆作用,最终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二)保障农民在城乡财政分配中的话语权,在政府决策中实现城乡财政相对均衡支出

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整合农民组织,使其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增强农民组织对财政决策的影响力,保障农民在财政决策执行中的监督权,实现城乡相对均衡支出,最终保障农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消除城乡社会断裂。

(三)建立科学的、体现城乡协调发展内容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促使其在财政执行时实现城乡相对均衡支出

改变以往以gdp为核心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按照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水平等社会发展指标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调动地方政府官员对农村财政投入的热情,促使其在财政执行时实现城乡相对均衡支出,达到消除城乡社会断裂的目的。

大学生乡村支教篇10

农村社会事业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实现城乡居民广泛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完善配套政策,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末全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基本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幼儿园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小学在校生基本无辍学,初中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5%以下,高中入学率达到85%以上,农村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5万人。

——建立起以县(市、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中心,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社区)卫生所为基础,涵盖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医疗救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的三级服务网络,使农村居民能够方便及时就医。

——加快农村基层文化体系建设,县(市、区)、乡(镇)、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县(市、区)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大院,初步实现“一乡一站,一村一院”。

——加快乡(镇)、村(社区)全民体育活动场地建设,乡(镇)全民体育活动场地覆盖率达到100%,村(社区)达到80%以上。

——全面建成完备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各县(市、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乡村全覆盖,参保率达到适龄人口的80%,五保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达到20.6万人。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分阶段、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公益性的、受益面广的社会事业,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差距,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事业体系。

(二)坚持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县(市、区)政府责任主体作用,利用政策和扶持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建设,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合力推进公共服务事业的新机制。

(四)坚持突出重点与均衡发展相统一。从实际出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集中力量解决农村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注重均衡发展,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五)坚持以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农村发展。加大对农村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力度,重点围绕发展、改革、民生、稳定和民主法治建设任务,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农村社会管理新格局,实现信息公开化、农村基层管理民主化、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四、工作重点

(一)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1.基础教育

(1)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农村教育投入,集中力量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幼儿教育,每个乡(镇)办好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十二五”末,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70%。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严格落实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健全困难家庭子女资助体系,确保农村贫困少年儿童完成义务教育。整合优化特教资源,促进特教事业发展,7—15周岁残疾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

(2)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重视农村教育,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进一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重点加强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和完全小学建设。其中,乡镇中心小学和片区成建制小学附设教学点,实行“以校带点”、“校点一体”的管理办法。“十二五”期间,义务教育阶段要新建学校50所,撤并学校60所,改建或扩建学校80所。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着重完成3项任务:保证学校基本的教育设施和教育场地,保证学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保证学校良好的后勤服务设施。启动和实施农村中小学改水、改厕、改食堂等“三改”任务,努力创建一批教育设施完善齐全、教学环境安全整洁、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标准化学校。全面实施“校安”工程。积极争取和利用明德项目、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项目等,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寄宿制学校配套工程。到2015年底,每个乡(镇)建成1—2所标准化寄宿制初中、2—4所标准化寄宿制小学或九年制学校,全市农村中小学学生寄宿率达到30%左右;加强寄宿制学校保育教师配备和培训,加强学生身心护理、营养配餐、养成教育培训;强化对安全工作的检查、管理和指导,提高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加快农村远程教育步伐,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支持陕县、卢氏县、灵宝市、渑池县、湖滨区完成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任务。市本级每年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底,农村中小学全面配备计算机,初中人机比达到8∶1;小学人机比达到12∶1,80%以上成建制学校实现“班班通”、光纤接入和宽带上网。

2.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1)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劳动力就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15年底,创建3所资源共享的部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和10个中等职业教育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好全市职业教育园区和4个县级职教中心,乡级建立1所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院校在校生人数达到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

(2)成人教育。全市现有县、乡级成人教育学校65所,非学历培训机构52所。“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每年培训城镇职工3万人次,每年培训安置本市农民学生不少于2000人;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30000人次以上。以村级村民学校为依托,建立县、乡、村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农民社区教育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协会、社区活动中心为主体,以家庭为单位,面向所有村民,开展政策、法规、技术、文化、市场等多方面的培训和教育。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3)农民学校。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积极利用农村教育资源,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书屋等资源,办好乡(镇)成人学校。市政府每年重点扶持5所乡(镇)成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使其成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其它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的培训网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师资队伍建设

(1)强化农村教师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纳入新农村建设体系,逐年增加经费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全市各级各类农村教师要具备教师资格。幼儿园、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分别达68%、89%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59%以上,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接受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比例达10%以上,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5%以上,其中“双师型”教师达60%以上。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全体教师普遍具备良好的师德、现代教育观念、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充实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岗位制度,逐步缓解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建立城区教师支教制度和贫困地区教师津贴制度,通过采取离岗支教和在岗兼职支教形式,组织城区和城镇教师以及教学研究人员支援农村教育。城镇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参评相应层次高级教师职称、参加各类评优和特级教师评选,应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任教经历。加强农村骨干教师和英语、计算机等短缺学科教师培训,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

(3)强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完善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科学编制农村中小学年度预算,切实落实地方财政应安排的资金,确保中央与地方教育投入同步增长。继续开展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支持义马市、渑池县、陕县、湖滨区、卢氏县分期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

(二)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加快建立以县(市、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中心,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社区)卫生所为基础,涵盖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医疗救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的三级服务网络,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水平明显提高。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危房改造和设备装备力度,改善农村居民就医条件。

1.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装备力度,改善农村居民就医条件。完成6个县(市、区)县级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结核病防治所、妇幼保健院所基础设施和设备装备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

2.实施农村健康促进工程。完善农村三级健康教育网络,组织开展系列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和抵制疾病的能力。继续深化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农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提高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积极引导乡(镇)卫生院转变服务模式,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便农民就医,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以降低农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核心,加强农村三级妇幼保健网、乡(镇)卫生院产科、孕产妇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和队伍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母婴安康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农村婴儿死亡率、农村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国较低水平。

3.加大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农村卫生投入的增长与政府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保持同步,各级政府新增卫生投入要向农村卫生发展倾斜,改变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构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投入体制,重点向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方面倾斜。建立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疫专项基金,县(市、区)政府要将专项资金列入本级政府当年财政预算,提高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4.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培养建设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坚持开展城市医院卫生支农工作,不断强化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抓好“51111”工程的实施工作,对全市乡镇卫生院的院长、业务骨干和乡村医生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各级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所工作,建立和营造有利于优秀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到农村工作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机制,使农村卫生队伍的学历结构和技术水平得到改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三)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薄弱状况,使农村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逐步形成农民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文明程度显著进步,农村文体设施配套先进,文化、体育市场繁荣有序,文体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1.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已通电自然村100%通广播电视,将数字电视延伸到各县(市、区)和有条件的乡(镇)。加强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以图书馆建设为核心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数字化建设。加强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在行政村建立“农家书屋”。

2.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继续抓好“文化先进县(市、区)”、“文化先进乡(镇)”、“民间艺术之乡”、“农村儿童文化园”创建工作,带动农村文化娱乐活动蓬勃开展,力争完成卢氏县、义马市2个县(市)、15个乡(镇)、4个“民间艺术之乡”的命名工作,到2015年底跨入省级先进行列。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文化网络,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强化农村文艺人才培养,发展农村文艺演出团体,组织城市专业文艺团体到农村巡回演出,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实施“送书下乡工程”,农村电影工程、流动文化车工程。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婚育观。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抵制迷信、等陋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进农村社区。

3.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二五”期间,实现80%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设施,建立覆盖全部乡(镇)的晨晚练活动站点。加强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乡(镇)、村(社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完善各类体育协会组织。加强各乡(镇)体育指导员培训,人数达到农村总人口的0.5‰。广泛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全民健身活动,吸引广大农民参与经常性体育锻炼,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四)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1.建立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精心组织,稳妥推进,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总结我市卢氏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经验,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它保障措施相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适合不同群体特点和需求的方式,着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工作,优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十二五”末,实现全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所有乡(镇)和村(社区),参保率达到适龄人口的80%。

2.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扩大参保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加快完善财政资金补助政策,结合我市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科学制定、调整农民医疗费用补偿方案,合理提高筹资标准,逐步降低补助起付线,逐步提高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加大县、乡级医院改革力度,提高医疗和救治水平,完善农村居民转诊制度,简化农民看病报销程序,降低医疗救治成本,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低保覆盖范围,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区别各地不同情况,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救助标准,达到省定要求。扩大农村救助范围,建立包括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失地农民困难救助、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稳定五保供养经费来源,逐步提高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使五保对象的生活标准达到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加大农村敬老院整合改造力度,对全市15所农村敬老院进行整合改造,新建示范辐射型敬老福利中心。“十二五”末,全市五保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

4.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积极开展农民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技能,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能力。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农民工培训体系,搭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服务平台,加强劳务中介服务,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扩大农民就业渠道。

5.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分期、分批解决由于水源变化、水污染等原因新产生的不安全饮水问题,努力解决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全面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主导。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政府在建设农村社会事业中的主导性作用。落实好支农政策,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积极鼓励各种非政府、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公共组织投入、参与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构建政府、非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相互合作的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服务空间,拓展公共社会管理参与度,拓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设的舞台。

(二)加强制度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各地在制定规划时,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优化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准入制度,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兴办农村社会事业,以制度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加大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力度,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确保公共财政用于农村社会事业的资金逐年增长,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形成稳定的社会事业建设投入保障机制。

(四)做好资源整合。注重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城市优势资源的带动作用,加强社会事业领域涉农投资整合、涉农投资部门与相关单位的计划衔接和信息沟通。通过合并、改制、置换、重组等市场运作方式,促进社会事业强弱联合、强强联合,盘活存量资源,扩张优质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