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十篇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十篇

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6:37

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篇1

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邹玉川一再表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大量工作是第一任局长王先进做的,自己只是作为副手协助先进同志而已,即使在1993年担任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后,很多改革点子也是时任副局长李元同志、马克伟同志出的,自己实在没什么可谈的。

但无论如何,1997年4月15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这个被称为土地管理里程碑式的11号文件,就是在邹玉川任上诞生的。文件出台前前后后的经过,全在这位“老土地”的心里。

布朗先生的警告

邹玉川说,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集约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目的,而11号文件对我国的保护耕地事业和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方方面面都作出了规定。虽然文件是1997年春天出台的,但文件的酝酿过程却经历了一个很长时期。

邹玉川介绍,11号文件的核心,是探求保护耕地的治本之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经济建设的大发展期,经济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所以,改革开放的头几年,也是耕地流失最严重的几年。而1986年形成的土地管理体制,并没有完全止住耕地大量减少的势头,土地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也没有很快消除。1990年代初,我国东南沿海出现以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为特征的圈地潮,并大有向全国蔓延之势。1986年至1990年,全国净减少耕地约2000万亩,平均每年减少约400万亩。1991年至1995年,全国净减少耕地约2200万亩,每年平均约440万亩,比1986年至1990年的水平还要高。

当时,耕地锐减的原因主要是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是城市的外延扩展和开发区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那几年,中国的耕地锐减趋势甚至引起了大洋彼岸一位美国学者的担心。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先生多次就中国未来的粮食问题发表文章。他认为,耕地按这样的速度锐减下去,到2030年,中国将出现无法养活自己的局面,而世界也无法为人口众多的中国提供足够的粮食。为此,他提出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当然,布朗的推测不无偏误,但也绝不失警告意义。当我国经济走上快速发展道路、吃饭与建设矛盾日趋加深时,积极探索我国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上的改革,寻求有中国特色的耕地保护之策,迫在眉睫。

耕地保护大调研

据邹玉川回忆,11号文件的出台还与当时一份耕地保护调研报告密不可分。1995年6月19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在扬州市召开全国第一次耕地保护会议。会上,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要把粮田留给农业、留给后代。在保护耕地的问题上,我们把这件大事抓好,将会成为国家、民族的功臣;如果抓不好,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后代。发展各项事业,进行各项建设,都要牢固确立保护耕地的指导思想,形成一个好的机制和办法。

1996年4月,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布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牵头的重点调研课题――耕地保护问题大调研正式启动。调研组对13个省(区)和12个城市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组织专家对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初步汇总结果、部分城市和地区的遥感资料反复进行研究分析,形成了关于耕地保护形势等专题报告和材料,从体制、法制和机制等多方面探究了中国耕地持续流失的原因。这年年底,中央统战部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又联合组织了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及部分特邀国家土地监察专员,就耕地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大调研得出了重要的结论:当时的土地管理在机制、体制、法制上有重大缺陷。如,“谁卖地谁得益”的土地收益分配办法,形成了地方多占耕地的机制;“分级限额审批”制度,不能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地方土地部门完全隶属于同级政府,难以依法行政,特别是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违法行为难以查处等等。

当调研报告汇报给国务院总理办公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获得了高层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大决策”,就这样在细致的调查研究中酝酿成熟了。

17幅卫片,“一看吓一跳”

1997年1月6日、1月8日、2月18日,短短40多天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三次听取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汇报。这几次汇报,敲定了11号文件的内容。而在这几次汇报中,还有三样东西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17幅卫星图片、6幅土地整理图和一本小书。关于这些,邹玉川记忆犹新。

那是1995年8月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在听取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领导汇报时说,他有一次坐飞机,看到河北境内有大量的土地闲置在那里。总理提出要求,国家土地局的领导要亲自去查看,看看河北以至全国到底有多少土地闲置?耕地锐减的情况到底有多严重?

接下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李元便乘上总理专门调拨的直升飞机,沿着北京到河北衡水的空中走廊查看,途中看到了不少闲置土地,还有建设项目撂荒的土地、“空心村”等等,可谓触目惊心。但是,河北乃至全中国的耕地情况到底怎样?那时的国家土地管理局的领导心里也并不十分清楚。

为了弄清楚中国耕地的准确情况,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的领导想到了用卫星遥感监测土地的办法。那时,他们手里只有北京和深圳两个城市的两张卫片。当邹玉川和李元向当时分管土地的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汇报时,展示了这两张图片。邹家华看了,当即指示,每个省都做一张,让省长们看看土地占用的形势。

时隔一年,在1996年6月的全国土地管理厅局长会上,6个城市的卫片展现在大家面前。邹家华饶有兴致地看着图片,由于看得细,以至会议向后推迟了1个小时。看完后,邹家华指示,要把1987、1991、1995年3个时间段的卫星数字资料做到一张图上,便于分析对比。

于是,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向中科院卫星地面站购买了卫星数据,联合北师大、首师大和北农大的技术力量,制作了17个城市和地区的卫星监测图。这些卫片一做出来,原国家局上上下下都吃惊不小,城市的扩展和圈占土地的情况比统计数字和人们的想象严重得多,耕地的减少量比统计数字大出2.5倍。

1997年1月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听取保护耕地的专题调研汇报,17幅卫片被请进了中南海,作为原国家局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的材料之一。同志边看卫片边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什么都丢了,这6幅图也不能丢”

6幅图,分别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南郊土地整理规划与现状图;上海市奉贤县西渡镇和金汇镇一级农田示范区整治规划与现状图。

1997年2月13日,也就是距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向中央领导汇报的前5天,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李元来到上海市奉贤县和江苏省张家港市,考察当地的土地整理整治工作。

一进奉贤县房屋土地管理局会议室,李元就被墙上的两组农田整治示范区示意图吸引住了。那两组图,现状图杂乱零散,规划图整齐划一,更重要的是,整治后的农田节地效果明显。据当时的奉贤县县长介绍,这个县有11个乡镇实施了基本农田整治工程,整治面积达14323亩,可以增加耕地2086亩,占原有耕地的22.32%。墙上那两组图,就是该县西渡和金汇两镇一级农田示范区整治规划与现状图,是市、县领导挂帅指挥整治的示范区。这样的图,直观、形象,土地整治效果一目了然,正是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向中央领导汇报时需要的。

2月14日,李元又来到江苏省张家港市,在这里,他看到了与奉贤县同样的一组土地整治对比图,那是该市杨舍镇南郊的一块面积约2323亩的土地,经过土地整理后,耕地面积可以增加475亩,增加幅度也可以达到20%。李元高兴地说:“我一直在找这样的图,真没想到在这里找到了。这可是宝贝,什么都丢了,这6幅图也不能丢。”

2月17日,邹玉川在北京观看了李元从江南带回的这6幅图,当即决定将其纳入向中央领导汇报的材料。于是,2月18日,6幅图被带进了中南海勤政殿。在那天的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将专门研究如何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一个重大部署将在会议上作出决定。

当图片展现在中央领导同志面前时,这些中国的最高决策者,一边听着汇报,一边看着图片,高兴地说,我们的土地管理局不错。这些图片和《一百例》说明,管不管大不一样,重视不重视大不一样,指导思想明确不明确大不一样。指导思想明确,管理严格,工作得力,潜力是很大的。

一本小书的大影响

在中央“大决策”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一本小书,那就是中央领导在听取汇报时提到的《一百例》。书的全名叫《谁给我们土地――节地挖潜一百例》,李元主编,邹家华题词并作序。其实,这只是一本32开、315页的小书,书中收集了全国各地100个通过土地整理挖掘土地潜力的例子。

据邹玉川回忆,1997年1月8日,当他们把17幅卫星图片送到中南海,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做了耕地情况的汇报以后,中央领导同志的心情异常沉重。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出路在哪里?一时找不到答案。

其实,解决土地的出路就在节约集约用地、挖掘土地的潜力上,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过的事情。中国的小城镇、农村居民点众多,多数用地粗放,很不节约,甚至城市也存在着大量土地浪费现象。通过土地整理,我们可以产生出大量新的土地。

怎样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说明这个道理?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的领导想到了出书。当李元把想法告诉当时的中国土地报社社长刘允洲时,刘允洲立即响应,发动全报社的编辑记者,加班加点搜集节地挖潜材料,并以最快的速度整理成书,这就是《一百例》的来历。

1997年2月18日,当这本小书连同17张卫片和6幅图,一起被送进中南海政治局常委的会议室时,同志引用了一句古诗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山穷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为了扩大这本书的宣传效果,邹玉川给每位中央领导同志都送了一本,各省的书记、省长也都寄去一本。而基层土地管理部门的订阅更是踊跃,发行量也创了纪录。这本小书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最严厉”的措施出台

1997年头两个月,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连续三次听取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汇报,得出结论:要用世界上最严厉的措施来保护耕地。

在党中央的建议下,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法,增设了“破坏耕地罪”、“非法批地罪”和“非法转让土地罪”,使土地管理、耕地保护第一次受到了刑法的保护。

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也就是11号文件),中央决定在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前提下,研究办法,特别是抓紧立法,修改完善《土地管理法》,形成一个好的机制,以保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得到落实。

1997年5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土地管理法》修改小组,加快起草工作。这次修改《土地管理法》,以1997年中央1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建立土地用途管制等新制度为核心,突出保护耕地的主题,力求体现“严格、集中、科学”的特点。在审议这部法律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同志曾说:“我们的土地管理应该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要在‘严’字上做文章,一是要集中管理,把分散的权力收上来,二是要严格控制耕地。”

基本国策写进法律

11号文件直接促成了《土地管理法》的修改。

1998年8月29日,《土地管理法》经过15个月的修订,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以139票赞成,2票弃权获得通过。

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首次以法的形式确定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明确了省级人民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确立了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新型土地管理制度。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将农用地转用审批作为用途管制的关键;按照市场机制和政府结构框架,对现行土地管理权力进行了合理划分。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权、农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的审批权、耕地开垦的监督权、土地供应总量的控制权等集中在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将执行性的权力下放到市、县政府;充实和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总结这部修订后《土地管理法》的意义时,邹玉川用了“六个根本性转变”:首先,在立法指导思想上,从保障建设用地供应为主,转变为切实保护耕地为主,保护耕地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其次,在土地管理方式上,从过去分级限额审批制度,转变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第三,在土地利用方式上,从传统的外延粗放型利用,转变为内涵集约型利用;第四,在各级政府土地管理职权分配上,从土地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市、县,转变到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按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进行合理划分;第五,在执法监察工作上,从传统的土地执法监察,转变到建立现代土地执法监察体系;第六,在调整范围上,从单纯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转变到既调整行政管理关系,又调整财产关系。

“占多少,垦多少”

邹玉川说,11号文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提法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文件以十分明确的语言强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这一目标后来被写进了《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或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发新的耕地。确立这一目标,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从实际效果上看,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减少过快的势头。

有一组数据可以显示“占补平衡”对我国耕地保护工作的积极作用。“十五”时期,我国建设占用耕地1641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140万亩。而通过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省份越来越多,以2004年为例,土地变更调查显示,当年补充耕地面积比当年建设占用和灾毁耕地多206万亩。各项建设占用耕地总体实现了数量上的平衡。

不过,“占补平衡”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存在着“占优补劣”等现象。以2004年为例,当年各项建设占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72%,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仅占34%。在2005年建设占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67%,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只占35%。

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篇2

作者:赵湘君单位:富阳市东洲街道办事处

调查员必须熟悉本村的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种植情况,且在村中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这样的调查员,才能在入户调查环节得到农户的积极配合,确保农户分户台账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源头上保证粮食监测数据的质量。要确保粮食监测的延续性,最关键环节就是绘制《调查地块分布图》和《自然田(地)块分布示意图》,以确定调查地块所在位置。因而,在初始调查环节,街道就在富阳市集中培训的基础上,要求每个调查员结合原有的农普地图绘出调查地块和自然田块分布草图,然后将样本区的调查员集中起来,按照各自绘制的草图直接到抽中的小区逐个

绘制调查地图。录入报表,不方便关联表之间的相互比对,同时在报表查询时不能查询多张报表,只能先关一张再打开一张,相当不便。程序中的叠加汇总功能没有乡镇、街道汇总设置,街道要想了解辖区内粮食监测数据的有关情况必须先汇总出6个样本区的基本情况,然后手工加总,才能了解到街道的基本情况。四是全年土地变动情况只有年初才能变动调整,平时调查土地遇到减少、增加、改作等实际情况分季节的种植不能调整,否则,报表将无法审核通过。毋庸置疑,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避免了传统农业报表的弊端,及时准确地反映了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是搞准搞实粮食生产统计数据的一项好制度。为更好做好粮食生产监测调查工作,现提出三方面建议。根据《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工作的意见》,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可参照工业统计的调查方法,一是把粮食生产功能区作为全数调查对象(相当于规上工业),列入全数调查。二是减少以农户种植活动为调查内容的样本区,切实减轻基层特别是调查员的工作量。至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调查,基本设想是:(1)各粮食生产功能区分户核实各自然田块所在位置及面积大小,绘制分布图,建立各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块基础台账。(2)各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地块为单位汇总上报春、夏、秋三季农作物播种面积表和春、夏、秋三季农作物实产表(全面统计的报表)。(3)报表由各粮食生产功能区所在乡镇、街道上报,市统计局进行抽查,通过入户和现场踏勘方式,对上报数据分季进行核实。以此来全面、准确地掌握各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样本区调查地块各季使用情况表既然要调查本季调查地块土地使用情况,就应该明确本季所指时间段,应该参照农业全面报表的时间要求,将春、夏、秋三季的调查时间固定在一定的时间段,这样基层辅助调查员就能一目了然了。建议上级采取必要措施,尽快改进、完善上报程序,一是加大服务器的容量,提高工作效率并加快上报进度;是增加乡镇、街道的数据汇总功能,方便乡镇、街道了解本地区粮食监测的相关数据;三是根据各季作物品种设置分季节的自然田块种植情况台账,使台账统一规范;四是应增加土地分季变动的设置,使土地变动情况与实际相符,避免差错和遗漏;五是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情况的复杂性,适时调整数据处理程序,尤其是因土地征用,土地调整、土地流转等情况产生的户与地分离及户和地不一致出现的报表审核问题。(责任编辑:施越霞)

乡镇统计员根本没有时间对报表数据进行仔细审核,对报表中出现的差错不能认真地复查,只能以通过系统审核为目标予以改正。久而久之,乡镇级的审核将流于形式。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以2006年第二次农业普查时登记的各普查小区内农户拥有耕地(包括从村集体承包的耕地和自留地等)面积数和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为基础编制抽样框。第二次农业普查以标志性建筑物、路、河流等为界划分小区,一般居住地相近的农户划在同一小区,而农户的耕地是按承包时的生产小队(即原来的互助组)来分的,很多村还把耕地按好差、远近分成三等,不同的划分标准就导致普查小区内农户拥有的耕地分布零散,一户农户的耕地可能会分布在三、四个调查地块中。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东洲街道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富春江村为主的千亩芦笋种植基地、以新沙为主的千亩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和以何埭村为主的杭州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东洲的6个样本区其中有3个分别位于富春江村、新沙村、何埭村。以秋季样本区的粮食种植比例为例,何埭村木石基调查地块因位于粮食功能区,粮食的种植面积为100%,而富春江、新沙样本区有些调查地块粮食种植面积则不足30%。现行的随机抽样方式,抽样框没有经过合理分类,使得样本的代表性不强,在推算总体数据时易出现明显偏差。《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方案》对春夏秋三季农作物种植情况的调查,没有三季作物明确的起讫时间,只笼统提到春季指4月下旬,夏季指6月下旬,秋季指8月下旬各调查地块的种植使用情况。填表要求也是本季度调查地块使用情况,很明显这里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是一个时期指标,即某时间段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而对地调查,在调查时只能体现某时点农作物种植面积,是一个时点指标。这样的要求表述,基层调查人员很难弄明白。同时,粮食监测三季作物的调查时间与传统的全面农业报表的调查时间相差较大,容易导致基层调查人员对三季作物调查时间界定产生混淆。再者,调查时间偏迟,以春季为例,4月下旬时夏玉米即将开始播种了,是填本季新种还是跨季种植,调查员就会困惑。粮食生产统计监测调查程序每年都在改动,改动后的程序在审核公式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审核产生的遗漏问题也得到了改正。2011年的程序经过一年的实践,主要缺陷有:一是服务器容量有限,全省粮食监测抽取的样本数多,而每季的调查上报工作布置的时间又很紧,在数据集中上报时间段,乡镇级管理员往往无法正常进入上报程序,即使进入了,打印分地块台账和分季节调查地块登记表的上报审核的速度也很慢,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程序只支持单窗口2.调查范围太散。

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篇3

省XX厅:

5月25日全国“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视频会议召开以来,我市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国家、省“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清理排查和问题整改,确保了“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工作实效。目前已基本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以下简称“回头看”)清理排查和整治整改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1年8月19日,全市共排查各类农业设施情况xxx个、面积xxx亩,排查出“大棚房”问题xxx处,位于xx县xx村,占地面积xx亩,其中违规面积xx亩。目前,该“大棚房”已全部拆除且恢复了种植条件,彻底消除了违法状态。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的原则,全面压紧压实党政属地责任、县市区和部门主体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大棚房”清理整治责任体系。一是高位推动。我市把“回头看”工作作为加强耕地保护、遏制耕地“非农化”的政治任务来对待,成立了由分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工作的两位副市长任组长的“回头看”协调推进小组,从市农业农村局、市资规局抽调6人集中办公,专职从事“回头看”工作。全国视频会议后,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市长当即召集相关人员研究,明确工作班子和思路,要求不等不靠,立即展开排查,主持召开由各县市区分管副县市区长和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推进会,并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会议、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约谈会上进行了强调。分管自然资源工作的副市长在全市乱占耕地建房清理整治工作推进会上作了强调,要求定期调度研判,狠抓工作落实,从整体上、系统上形成加快推进工作的合力。二是合力共抓。市本级召开全市推进会议,统筹推进“回头看”工作,并同步组织了业务培训。印发了《“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实施方案》,明确了市直部门单位和县市区的工作任务。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由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协调推进小组,全面落实组长负责制,由各县市区组长亲自组织部署推进和现场督查核查。各县市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部门共同牵头,抽调专门力量联合集中办公、联合清查核查,汇编相关政策成册,下发到乡镇和村。所属乡镇均由乡镇长挂帅,全面担负起属地管理的直接责任,共同推动清查核查工作落实。三是健全机制。市县两级完善联动机制,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两部门和乡镇(街道)紧密配合,实行信息共享,相互协作,特别是对疑难问题集中会商、认真研究,依法依规处置。健全任务挂号销号制度,强化措施,定点清除,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清查认定后,由自然资源部门组织乡镇(街道)落实整治整改,再由县级验收、市级复核。

(二)上下联动,反复排查核查。进一步加大清理排查力度,将清理排查贯穿整个专项行动全过程,坚持“深入查、彻底查、回头查”,边查边报,边改边查,确保辖区内所有“大棚房”问题全面清查到位。一是对原认定的xxx个“大棚房”问题重新建立台账,逐一排查,主要查看是否存在反弹和整改不到位的情况;二是对辖区内设施农业用地备案项目进行汇总,形成台账,针对重点聚焦的三类问题进行排查;三是对省里x月x日下发的xxx个疑似问题图斑进行重点排查清理,并建立清查台账;四是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占用耕地的构(建)筑物建立台账,采取“面”“线”结合的清查方式,对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范围内占用耕地的构(建)筑物进行排查清理,建立台账。

(三)压茬推进,彻底整治整改。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区分类型同步展开整改。对各类占用耕地或直接在耕地上违法违规建设非农设施的,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进行立案查处,依法拆除;对生产附属设施占地面积超标和设施用地手续不全的,依法依规予以整改。市级派出督导核查小组,对全市“回头看”工作进行督导核查,下发情况通报,对督导核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交办督办,确保“回头看”工作落实落细。对排查发现的xx县xx农庄擅自将xx亩基本农田建设成停车场问题,已责令全部拆除并复耕。

(四)加强监管,推动有效落实。整合设施农业管理和违法违规用地问题台账,通过一村一册、一棚一码,动态管理设施农业监管数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汇聚、流转、交换和共享。定期分析平台数据,生成设施农业项目违法违规风险预警,确保找到重点、切入难点、对准关键点。同时严格落实分级巡查制度,做到村每周、乡镇每月、县级职能部门每季度、市级职能部门每半年巡查一次。

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篇4

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西汉水流域万亩土地整治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改变西汉水流域沿线群众的贫困落后状况。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增加农民收入,使其尽快摆脱贫困落后面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实施这一工程,对充分利用西汉水流域光热资源条件,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项目基本情况和任务

一)国家、省、市级投资项目

共涉及四县九乡20多个村(社)项目主要任务是开发西汉水流域主河道两侧的滩涂地、荒草地、低洼地,1项目区范围。本期项目位于我市西汉水流域沿线境内。适度整理低产田。

2项目建设规模和预算投资。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设4个项目区10个项目点分段实施。

省级项目1个,项目区:实施部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1个。

建设规模323.65公顷,1部级雷坝、龙林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投资1805万元,新增耕地288.049公顷;

建设规模70.84公顷,2省级西汉水流域雷坝、肖良乡土地开发项目。预算投资360万元,新增耕地47.34公顷;

建设规模19.6公顷,3市级西汉水流域江口乡土地开发项目。预算投资80万元,新增耕地12.17公顷。

省级项目1个,项目区:实施部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1个。

建设规模85.73公顷,1部级蒿林乡土地开发项目。预算投资500万元,新增耕地78.62公顷;

建设规模45.44公顷,2省级大桥乡等2个乡土地开发项目。预算投资250万元,新增耕地27.68公顷;

建设规模16公顷,3市级太石河乡土地开发项目。预算投资80万元,新增耕地12公顷。

市级项目1个。项目区:实施省级项目1个。

建设规模20.3公顷,1省级索池乡土地开发项目。预算投资110万元,新增耕地16.67公顷;

建设规模17.5公顷,2市级抛沙镇转湾、磨坝土地开发项目。预算投资80万元,新增耕地15.92公顷。

市级项目1个。项目区:实施省级项目1个。

建设规模49.12公顷,1省级西汉水流域太石乡土地开发项目。预算投资280万元,新增耕地47.36公顷;

建设规模11.54公顷,2市级太石乡何家湾水口村土地开发项目。预算投资60万元,新增耕地8.07公顷。

预算投资3605万元,以上四个项目区建设规模合计为659.72公顷。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553.879公顷。

二)县、乡自筹资金实施项目

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为了加快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进程。实施好国家、省、市投资项目的同时,县、区应积极发动群众,筹措资金,采取投工投劳、以工代赈等方式,加大土地开发整理的力度。其中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45公顷,净增耕地36公顷;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40公顷,净增耕地32公顷;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10公顷,净增耕地8公顷;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20公顷,净增耕地16公顷;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20公顷,净增耕地16公顷;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10公顷,净增耕地8公顷;合计实施145公顷,项目完成后可净增耕地116公顷。这些项目由以上各县(区)沿西汉水流域自行选点实施,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和省级有关标准和要求,并且要达到项目验收条件。

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669.879公顷(合10048.185亩)国家、省、市级投资项目和县乡自筹资金实施的项目建设规模总计为804.72公顷(合12070.8亩)预算投资3605万元。

三)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修建斗渠、农渠、分水闸、村社路、田间路、行道树、防护林网及其它农田设施。

四)项目建设工期

该项目从年12月开工至年9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五)土地分配政策原则

原有土地按项目实施前的土地权属登记面积分配给原农户进行耕种。新增的耕地由各县(区)人民政府统筹管理,国家投资项目建设完成后。用于本县区范围内无地户、少地户或高寒阴湿地区、林缘区、泥石流滑坡区等四通无望、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和妨碍生态环境改善地区农户的异地搬迁用地。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县(区)制定。

三、组织领导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了加强对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领导。协调各方关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指挥部。

指挥部职责:1、统筹安排和研究解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存在重大问题;2、对项目的实施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对项目的招投标、工程实施及监理进行监督检查;4协调解决项目资金拨付等。

检查是否按规划设计施工,办公室职责:1协调解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有关问题;2不定期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项目资金是否按时拨付到位,并向指挥部汇报检查结果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3负责宣传报道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展情况,建设成就,先进个人,劳动模范,感人事迹,精神风貌等。4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大的设计变更时,协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审查。

四、方法步骤

战线长,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大。项目点比较分散,因此,采取以县为单位的方式分段组织实施。

上述四个县的项目区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土地权属调查登记阶段

制定好权属分配方案,各县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开工前充分做好项目区群众的土地权属登记工作。对每户群众的土地面积、土地质量、地类等逐一登记清楚,纪录在册,确保地类、面积准确,界址清楚,权属合法无争议,为项目竣工后的重新分配和权属调整打好基础。

2招投标和选择监理单位阶段

项目实施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项目承担单位应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并以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选择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必须具有三级以上施工资质的企业方可参加招投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项目的招投标活动,更不得暗箱操作由个人指定施工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可以自行组织招投标,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机构组织招投标。

协调指导各县项目区的招投标工作,项目招投标按以下程序进行:指挥部成立招标领导小组。各县项目区也应同时成立招标领导机构;招标领导机构负责确定招标机构或委托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招标公告或发放投标邀请书;出售招标文件;投票、开标、确定中标人、签定合同。

明确双方责任和权利,施工单位应以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监理单位承担监理任务后,须在项目现场建立监理机构,并确定专人负责项目监理工作;要按照国家规定的主要监理依据实施工程监理,工程施工期间要做好监理记录和工程监理月报。工程结束后,监理单位应提交监理报告。

3项目施工阶段

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项目实质性建设。项目建设中要全面实行“五制”四严”三专”五制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公示制。四严即:严格规划设计、严格按设计施工、严格按标准管理、严格按质量要求。三专即: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人管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施工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项目承担单位做好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后。保证工程质量,对出现质量问题或不合格的建设工程要进行返修,施工过程中发现规划设计有差错的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由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程序上报申请变更。

当地政府要积极组织群众采用以工代赈、投工投劳等方式完成主体工程以外的附助工程(河堤等)建设,县乡政府应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金配套问题。加快工程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工。

严格执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挤占项目资金,项目承担单位和财政部门要在项目建设中严把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关。项目建设资金必须按规定的用途使用。不准在项目资金中报销应属个人承担的费用,与项目资金有关的部门、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员不准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亲友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土地开发整理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员履行职责情况、项目实施情况、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有关人员违反《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从政若干准则》不廉洁行为,要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党的纪律处分,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纪律处分;涉嫌经济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4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市级初验,竣工验收分为:自验。省级验收或国家验收三个阶段。

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对项目进行自查自验,1自验:项目建设完工后。对自验中发现的问题,要让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和完善,整改完善后,施工单位要重新验收并形成自查自验报告,同时要作好项目的竣工决算、财务决算和资金审计等工作;自验合格的项目,向指挥部提出竣工初验申请。

会同发改委、财政、农牧、水利等部门依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和《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及其他相关规范文件对符合初验条件的项目进行初验。初验内容包括:2市级初验:指挥部收到县级初验申请后。

①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②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执行情况;

③工程建设质量、工程监理情况;

④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⑤土地权属管理;

⑥档案资料管理及工程管护措施等;

⑦补充耕地折算标准。

认为有必要进行整改的项目,通过初验后。将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通过初验的项目,指挥部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竣工验收。

3省级验收或国家验收

部级项目可委托省级验收或国家自行组织验收,省级投资项目将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验收。验收内容以省国土资源厅的验收通知为准;市级投资项目和县上自行实施的项目由指挥部组织验收。

各县要按照土地权属分配方案,经省、国家和市级验收合格的项目。及时分配给农户进行耕种,并将其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

五、奖惩及要求

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篇5

【摘要题】现代社会史研究

【英文摘要】thearticlegeneralizesthesocialandeconomiceffectsofpeasants"leavinghome"bytaking1920''''sand1930''''sasthebackground.itthinksthatthephenomenaof"leavinghome"resultedfromtheruraleconomicrecession.themostpeasants"leavinghome"affecthugelytheruralsocietyandeconomy.therunningoffofstronglaborsnotonlyweakenedproductiveforces,butlostthefundamentalpowertoimprovetheruraleconomy.itaggravatedthephenomenaofthelandlyingwasteandtherebeinglandbutnogains.thoughthepeasants"leavinghome"didalittleusetoruralsocietyandeconomyingeneral,theactiveeffectsareunworthyofmentioning.

【关键词】“离村”/流民/社会经济

"Leavinghome"/Refugee/Socialeconomy

【正文】

农民“离村”,是民国时期最引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之一,在当时就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推进,这一现象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如鲁西奇先生的《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王文昌先生的《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彭南生先生的《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以及本人的《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等(注:参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光明日报》1993年7月19日。),都作了有益的探讨。但对农民“离村”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尚无专文探究。本文的研究,可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

“离村”就是农民暂时或永久地离开自己所居住的村落。“离村”情况复杂,流亡、逃难、参军、求学、投亲访友、出嫁、作官等,均在此列,但在“流民的国度”里,“离村”人口中,流民居于绝对多数,正因为如此,人们把“离村率”作为检视流民问题严重程度的一根标尺。农民的“离村运动”,尽管有多种因素的合力驱动,但农村经济的衰退是至关重要的,对此,笔者在《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中作过探讨(注:《中国农史》1999年第2期。),这里拟梳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有关资料,概述农民“离村”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被强制脱离物质生产资料的流民“已普遍于全国的任何穷乡僻壤,并且日益严重化了”(注: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第72页。)。流民问题的严重性,用“离村率”衡量,表现在农民离村人数的明显增加上。根据时人的抽样调查,可以计算出20年代中国农民的离村情况:

表120年代中国农民离村情况表

资料来源:田中忠夫,《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中译本),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第111~113页;另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第636~637页;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第71页。

据上表所示,20年代,中国农村人口的离村率,从1.44%~8.72%不等,平均为4.61%。历史进入30年代,农民“离村率”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列表如下:

表230年代中国农村离村率表

资料来源:《农情报告》第4卷第7期,第173页。

显而易见,“离村率”较之20年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份统计资料是综合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几千名分布在各地的报告员的上报材料得出的,虽然未将辽宁、吉林、黑龙江、蒙古、西康、、新疆等地离村情况统计在内,但仍具有普遍意义。据此,22省全家离村的农家数为1920746家,按一家五口计算,则为9603730人,加上有青年男女离村之农家(如果一家仅一人离村)3525349人,便大大超过了1000万人,而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农民离村问题之严重,今人瞠目结舌。

对同一地区的“离村率”进行追踪调查,更能显示出流民问题严重性的“动态”。这方面的例子也有很多(注: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页。),其中定县最具有典型意义。根据李景汉的调查,定县历年外流人口有如下表:

表31924~1934年定县历年外流人口统计表1931=100

资料来源:《民间》第1卷第7期;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第882页。

从上表可以看出,定县历年外流农民有增有减,有升有降,但总的趋势是逐年递增,从1931年起,即扶摇直上,增至1368人,1932年再增至3367人,1933年更增加到7849人,而1934年第一季度农民离村人数竟一跃达到15084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771%,为1924~1933年十年中离村人数(18149人)的82%。这个统计令当时社会各界颇感震惊,这是因为,在全国1900多个县中,定县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地位,生存环境比较稳定,更重要的是,它是“平教会”“复兴农村”的实验基地,每年有固定的投资(20万元左右),用于改良农业,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定县作为全国的“模范实验县”,农民离村问题尚且如此严重,其他各县不待言而知,无怪乎有人惊叹,定县“农民离村的高度,一至于此!至于其他贫瘠的西北各省,几年来的天灾人祸,弄得田园荒芜,庐舍为墟!农民离村的现象,更是报不绝书,大有‘旭日初升,方兴未艾’的感慨!”(注:饶涤生:《日趋严重的农民离村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第72页。)

农民“离村”现象是农村凋敝的产物,农民的大量“逃脱农村”,对农村经济社会影响至巨。在“离村”的农民年龄构成中,青壮年——农村主要劳动力——农业生产的中坚,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根据李景汉的调查,在1338位被调查者中,年龄构成如下:

表4离村农民年龄结构表

资料来源:《申报月刊》第4卷第12号,第76页。

上表大体反映出离村农民年龄构成的基本面貌。从表中不难发现,20岁至49岁“离村”的农民,占到71.28%。另据陈翰笙、刘宣、卜凯的调查,广东、广西及河北等省的离村人口中,男性占85%以上,而年龄在20-40岁之间者,占四分之三以上(注:陈翰笙:《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1934年,第55~68页;刘宣:《二十四村离村人口分析》,《统计月报》第9号,第10~11页;卜凯:《河北盐山县一百五十农家之经济及社会调查》,金陵大学,1929年,第143页。),流出去的差不多都是农村劳动力的精华,而留在农村的,“不过是老弱无生产力的人们”(注:康诚勋:《经济恐慌下的河北正定县农村》,《新中华》杂志第2卷第16期,第86页。)。这表明,在流民大潮中,精壮劳动力是主流。精壮劳动力的流失,对农业生产影响至巨,“强健者多逃入城市,另谋糊口;而所残留于乡村者大都老弱贫病者流。农民麇集都市,都市固嫌人口过剩;但农民离乡,则农村基础根本动摇,农村经济惟有日见摧毁”(注:胡希平:《徐海农村病态的经济观》,《农业周报》第3卷第47期,第994页。)。这对于农村,“不仅减削生产力,而且因此失去优秀人才以为农村改进之基本”(注: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第34卷第22、23、24号合刊,第98页。)。流民主要是农村经济衰退的产物,流民“逃脱农村”又加速农村经济的衰退,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我们所能见到的资料中,因精壮劳动力流失造成农工缺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记载普遍存在于全国。如“京畿一带以及城内无业贫民虽称众多,但……乡间之农作尤有缺少农工之叹。日前(一九二四年六月间)田间忽得透雨,地皆湿润,农民等以播种谷稼时机已到,于是咸皆雇觅农工,忙于耕种。不料农工竟不敷需要,以致大好良田,因乏工人不能耕种者,为数甚广”(注: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三联书店,1957年,第650页。)。再如河南杞县,“迭遭灾害,无地农民皆就食他方,农工缺乏,概因于此”;虞城县“近几年来,颇感农工缺乏。因兵燹匪患,水旱虫荒,天灾人祸,继续不已。青年壮丁散至四方,奔走生活”(注:陈正谟:《各省农工雇佣习惯及需供状况》,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1935年,第68页。);淮北萧县“年来天灾人祸兵匪交乘,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农工多视农村工作苦且不安,又常终岁勤苦,不免冻馁,故多另谋出路,……以致农工极感缺乏”(注: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第903~904页。)。

另一方面,有时我们又可以发现农工过剩的情况,这同样是农村经济衰退的反映,如在淮北泗阳县“近三年来感觉农工太多。其原因大多由于前年大水为灾,农村经济濒于破产。一般平民为维持生活计,不是卖地,即是借债,以致多数自耕农及佃户变而为农工,以谋生活”(注:陈正谟:《各省农工雇佣习惯及需供状况》,第77页。)。农工缺乏,或农工过剩,与农村经济衰退、流民众多互为因果,使农村社会陷于无以自拔的困境。流民的流出与回流呈现出循环流动的状态。这种循环,固然有益于乡村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但对农村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著的,时人注意到,“都市人口或工业化人口,是经常不断地和农村农业人换流动,从而吸收农村精良性质的人口入于工业;又把劣质的人口复返于农村的”(注:汪疑今:《中国近代人口移动之经济的研究——江苏人口移动之一例》,《中国经济》第4卷第5期,第5页。)。下表所列上海某纱厂一年中工人退职情况,或能说明一些问题。

表5上海某纱厂一年中工人退职情况表

资料来源:《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1编,第371页;《中国经济》第4卷第5期,第6页。原表中数字有误,今照录。

从这份抽样资料显示的情况看,因家事、归家、结婚、生产等退职,当然不能谓“劣质人口还于农村”,但以怠慢、成绩不佳、身长不足、淘汰人员、及负伤还诸农村者,“则无疑地是劣质的人口”,仅此几项,即超过了退职总人数的30%。他们中有一小部分仍滞留于城市,其余大部分回流,其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流出的是精壮劳动力,回流的却是因各种原因淘汰的“劣质的人口”,如此循环流动,其恶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如时论所评,“这种疾病、伤残、成绩不佳的人口还于农村,是使农村农业劳动生产力退步的。在他方面,工业化人口,又在年龄精壮上吸收农村劳动人口,留老弱的劣质人口于农村,以抑压农村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注:汪疑今:《中国近代人口移动之经济的研究——江苏人口移动之一例》,《中国经济》第4卷第5期,第6页。)。这是不能忽视的。

农民,特别是精壮劳动力大批“离村”,不仅“致生产力日益减少”(注:田中忠夫:《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中译本),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第139页。),而且给土地的开发利用带来严重后果,土地撂荒,显然成为流民“离村后之必然重要影响之一”(注: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第34卷第22、23、24号合刊,第97页。)。如山东省在“兵祸、土匪和红枪会扰乱之后,又继以天灾,不仅地主阶级脱离农村,就是农民也都逃亡了。最剧烈的如沂县,全县人口,残存的仅有三成,耕地也都全部荒废了”(注:长野郎:《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中译本),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第206页。);四川安县等地因“政治不就轨道,兵匪蹂躏乡间,贪污土劣敲剥地方。一般农民或被迫而为匪为兵,或跑入城市作工。乡村农民太少,田地荒芜甚多”(注:陈正谟:《各省农工雇佣习惯及需供状况》,第67页。);甘肃“临泽的县城,还不如内地的一个市镇,但是这个弹丸之地的县城的农民,每年却要负担着六万元的烟亩罚款,这里的官吏和土劣,差不多是操着生杀之权。况且各方的军队在这里都是长年累月的住着,一次又一次的无限量的提取‘摊款’,农民一年忍饥耐劳的一些收获,统被取去不算,还时时要挨打挨骂!可怜这大批的农民处在这水深火热的厄运中,只好离开他们的破陋的房屋和祖宗的坟墓向别处跑!好好的田地也一天一天地荒废起来了。

据统计第四区,民十九年共上粮一千四百四十五石,到二十三年只上八百八十一石,减少了五百六十四石,按平均每耕地十亩承粮一石计,五年之内,荒去耕地,已占原来耕地面积三分之一以上。这个比例可以普遍的说明甘肃河西(甘肃西北的一部分,河西——包括永登、古浪、武威、民勤、永昌、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酒泉、金塔、鼎新、玉门、安西、敦煌等十六县)各地的耕地荒废的情形”(注:余源昌:《甘肃的农村经济》,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第911页。);在宁夏,“出灵武北门,有几里的小沙窝,……由此向西北行三十里,所过皆为肥沃的荒地,原有的阡陌痕迹,与村落废址,至今仍历历明现于大道两侧荒野之间。现存村舍,寥若晨星之落落。本来所谓‘塞北江南’、‘鱼米之乡’之宁夏,因变乱与征敛的结果,人民逃散,若干地方已渐即荒芜了!”(注: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第912页。)他如绥远、陕西、河北、湖南、江西等省耕地,“无论就固定基期或移动基期比较,均有减少之趋势”(注:政府主计处统计局:《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重庆正中书局,1941年,第45页。)。所有这些例子,都说明土地弃耕与农民大量“离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农村“离村”,未垦之荒地,固然难以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就是已耕熟田,亦任其荒芜。统计数字最具有说服力。据农商部统计,1922年全国荒地面积计为896216784亩,占全国耕地和园圃总面积的半数以上(按农商部1915-1921年的统计,在中国21行省间,耕地和园圃总面积计为1745669003亩)(注:董汝舟:《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东方杂志》第29卷第7号,第15页。)。10年后,据1934年土地委员会的调查资料,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宁夏等20省572县,荒地计有1179201357公亩(注:参见拙著:《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56页。)。由此可见,“我国荒地面积仍在增涨之中”(注:政府主计处统计局:《中国土地问题之统计分析》,第48页。)。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一大要素,它的变动,当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农民的无地化历来是流民涌动的一大源泉,近代亦然。农村中虽然多数农民没有脱离土地,但同时没有充分的土地可以利用而不得不受大土地所有者的剥削,“这半封建性的农村土地关系,耕地的面积日渐的减少,而荒地的面积,反日益增加。这就可以证明中国农村半封建性土地关系的恐慌性”(注: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37年,第13页。)。近代以来,特别是二、三十年代,人多地少的矛盾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另一方面,全国各地“农工远逃,荒田无人种者太多”(注:陈正谟:《各省农工雇佣习惯及需供状况》,第69页。),耕地撂荒,农业生产每况愈下,造成影响深远的社会问题。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反常现象,不能不说是对近代中国病态社会的深刻反映。

“离村”农民,流离四方,造就出大批政府无法控制的流动人口,增加社会管理的负担,同时也使政府的田赋征收额大打折扣,如河北静海县,田赋实征额与额征数之比率,逐年俱减,1927年为87.15%,1928年为77.47%,1929年为76.45%,1930年为73.90%,1931年为70.20%,1932年减至69.69%(注:《大公报》1935年3月27日。),颇有江河日下之势。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全国。田赋征收额趋减,当然与农民无力缴纳、抗缴、逃粮、地权转移、死亡逃户等因素有关,但“有地无粮”现象日趋严重,是值得注意的。

关于“有地无粮”现象,据称,“普通多指下列数种情形而言:第一,农村秩序不安定,时遭匪祸,致农民在乡下不能安心耕作,逃难于都市,而坐使土地荒芜,田赋无法征收;第二,因天灾人祸与苛捐杂税之压迫,使全国农村,多濒破产,一般农民每日劳苦所得,普通常是不敷支出。在这种情形之下,一般农民多愿出卖其田地,而就食都市。但一方因田地出卖者过多,而土地之收买者又毫无利益可获,结果,农民往往以极贱价出卖其土地,而仍常苦买主无人。如此,农民除了弃地出走之外,别无他法。但把大好田地,弃之又甚为可惜,所以,有些农民,多把田地借给或托付其亲友代耕。而弃田不顾,离乡他往者也甚多。弃田他往者,田赋固无从征收;即借托其亲友代耕者征收也甚困难,因土地原主既出走,无法追究,而代耕者又非物主,常不肯代为完粮也;第三,地方不靖,一般大地主多逃居都市,田赋无法追究而其佃户又每每不肯代为完粮;第四,土地产权转移,而买主又非本地居民,致经征官吏,无从催收。这四种情形,也便是形成‘有地无粮’现象之要因”(注:程树棠:《中国田赋之积弊与其整理问题》,《申报月刊》第4卷第7号,第90页。)。由此可以看出,出现“有地无粮”的原因虽复杂,但农村社会不安、农民“逃脱农村”是符合事实与逻辑的重要因子。

农民大量“离村”成为流民,毫无疑问,对农村经济产生许多负面效应,但不能谓毫无益处,除开非常因素如兵燹、灾荒等引发的流民浪潮外,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有利影响可以在“打工族”身上得到体现,无论他们流向何方。

摆脱经济上的窘困是一般农家子弟外出“打工”的原动力。他们无论是漂洋过海,还是流向中心城市,还是在农村地区横向流动,一旦谋到适当的职业,从小处讲,可以贴补家庭生活之不足,从大处观之,对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亦不无裨益。就拿“洋流”来说,他们弃故土,离家室,远涉重洋,闯出一条沿海农民公认的追求生活的海上之路。他们的辛勤劳动,不仅推动着流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缓解流出地经济困顿局面不无小补,他们的汇款源源地流入故乡,虽然为数不巨,但犹如给衰竭的农村经济注入“强心剂”,使之虚撑起超负荷的经济运转。这种情况,在平时不易为人察觉,但当“强心剂”缺乏,农村社会的不安立刻表露无遗。

一个最明显的事例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了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流民在海外谋生艰难,纷纷回国,加剧流出地生存竞争,而汇款大减,当地农村经济陷入泥潭,社会危机严重化。在广东,“有许多地方的离村人数,最近五年内不但没有增加,骤然间还要收容失业返国的华侨。……不经办事处而直接回乡的,当然更要来得多。所以像潮安农村中,这两年来农民人数反而增加了五分之一。广东的农村一面因为华侨汇款减去十之七、八而更是急剧地贫穷化;一面又因为华侨返乡而更要增加许多无业的游民”(注:陈翰笙:《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第66页。);“汕头经济恐慌,银根竭蹶,由来已久。溯其远因,始于民国二十年间,南洋工商业受衰落影响,失业华侨,回乡日众。往昔华侨每年汇款回乡约有五千万元,此项现银经过汕头,银业界运用此项资财,作活动流通金融,农村购买力,亦因而增加。此为过去潮汕金融之活跃情况。二十年以后,归侨既众,生利者变为分利之人,……所以潮、梅少壮青年,在生活上、经济上,毫无出路”(注: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第484页。)。在福建,“自一九三年,南洋经济衰落后,莆田出外谋生的侨民,一批一批的失业回国。不独华侨的汇款来源枯竭,社会上反添了很多失业游民”(注:朱博能:《福建莆田的农村金融》,《东方杂志》第32卷第8号,第86页。)。在广西,“岑溪和容县是广西出洋侨工最多的地方。容县华侨人数并无可靠统计,大约两户中间有一人以上在海外做工。以前每年华侨汇回款项约有三百万元;十八年起因受经济恐慌影响,汇款锐减;去年(一九三四年)汇款只有十余万元,仅及十六、七年的百分之五。近年华侨纷纷归国,使容县乡间骤然增加千万失业农民;依靠汇款补助家用的千万农家,更陷入朝不保暮的困境”(注:农英:《容县玉林两县农村调查日记》,《东方杂志》第32卷第18号,第107页。)。这些例子,可以反证“洋流”对于流出地农民生活及农村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补充”之效。

流向中心城市的流民,在外有所储蓄,同样可以增加农家收入,贴补农村经济之出超,法国著名学者谢诺就注意到,中国“大家庭消失的另一因素是在城市谋生的和留在农村的彼此分了家,有时是妻女在城里丝厂、棉纺厂、火柴厂或烟厂做自由工或包身工,有时是男的扔下家到城里工作,每月寄一点钱回去。一九二五年久大盐厂五百工人中有二百十一人给家寄钱,一九二六年有一百二十三人。汇款总数相当大,一九二五年平均每人每年寄二十三元,一九二六年三十九元。但低工资的不能坚持长期汇款,久大盐厂住塘沽的家属从农村迁到城市,因此在上海经常带家同住的,正是那些工资最低的,特别是由江北来的工人。只有有点钱或可能有相对稳定职业的,才能保证养活留在农村的妻儿,或至少可保证基本生活费用”(注: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1927)》,见刘明逵:《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第1卷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第561页。)。这种将“打工”所赚“每寄归老家”的情况,是较为普遍的(注: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第34卷第22、23、24号合刊,第98页。)。就连广西这样的边远省份也不例外,据载:“近城市的农村中男子许多跑到城市去做苦力的,到农忙时有些是转回农村耕田,有些则全年做苦力。他的家庭仍在乡下种田,他做苦力所得的钱拿回去帮助他们的家庭生活。这点情形,在苍梧地方最容易看见。苍梧县属七区当中,离村男子数为一六九二人,占男子总数的百分之八,占壮丁总数百分之一八点四。梧州共有苦力一千七百七十四人,很多是由农村来的。他如南宁、柳州、桂林等比较大的城市所附近的农村,这种情形是一样的有的”(注:晶平:《广西的农村副业》,《中国经济》第5卷第3期,第107页。)。这是值得注意的。

在流民浪潮中,“闯关东”最引人瞩目。闯关的流民,特别是单身流民,无论为农、为工,抑或为商,只要有所收益,总是尽其所能,接济远方的家庭。“闯关”的山东人最具有典型性。不妨举出几个例子:

个案1郭宝孟口述:“我是1943年去东北凤凰城干小炉匠,时年二十三岁。那时家有祖父、祖母、父、母、兄弟五人,共计九人,因家庭生活困难,父亲让我去东北,希望能挣些钱回来。当时我还没有结婚,又有打铁的手艺,所以我答应去东北。同我一起去的共有四人,他们都结了婚。清明节起身,挑担步行到青岛,又坐船到大连再转旅顺口。我们四人,又步行到凤凰城,找到了老乡张学福,在他帮助下安了身干小炉匠。每年春节回家一次,带些钱来,当局不准多带,只准带五十元。”

个案2高绪远口述:“我上过六年学,1930年我去东北时,那年我十六岁。我舅舅在长春开副食品商店。舅舅回家把我带去。因为我有文化,就在他开的商店里当计帐会计。每月工资五十元。我每年都给家捎回些钱,是通过黄县福顺德钱庄寄回的,汇费百分之二十。”

个案3刘长泰口述:“我家世代很穷,在我小时候,家里只有一间房,一分地也没有。父亲十六岁(1894年)从蓬莱坐风船到辽宁营口。开始到店铺学生意,因上几年学,当会计,以后店家看着他有能力,便让他当采购,当时叫跑经济,经营烟土,来往于营口——上海——厦门之间,串通交易,能挣不少钱。他每年回家一次,捎回些钱来。

我上学六年,十五岁(1922年)跟着本村一个邻居到营口去找父亲。到那里开始学生意,……五年之后,……又去投靠表兄,在他那里挣钱也不少,常通过私人的钱庄往家寄钱”(注: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92、130、133页。)。

汇兑的需要刺激了银行钱庄业的兴隆,据称,“当时私人的钱庄,也叫私人银行。……这些钱庄在关内外两头都有人。在东北的收钱,并不往关内汇,而是就地搞买卖,靠关内各地的分钱庄付款,利钱很高,汇费要达百分之二十。莱阳人田和兴搞的私人钱庄就很厉害。他们总钱柜设在烟台,各大城市都有他们的分钱庄,关内的北京、济南、青岛都有他们的钱庄,各县有他们的联络户。他就是靠这套组织替闯东北的山东人汇款”(注: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第123页。)。

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区党工委的悉心指导下,******乡镇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工作

(一)基本情况    

******乡镇成立于2012年11月28日,前身为石桥片区办事处,总面积约25.9平方公里,辖白泥、石桥2个居委会(其中:石桥12平方公里、白泥13.9平方公里),26个居民小组(白泥社区12个,石桥社区14个);户籍人口7651人。

******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已脱贫72户256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建档立卡在校学生30户56人,享受教育扶贫资助16户23人,其中未脱贫贫困户6户9人,已经全部获得教育扶贫资金;建档立卡劳动力63户156人,实现就业63户77人。

(二)取得的成效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了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省、市、开发区关于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先后制定了《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乡镇夏秋攻势行动方案》、《******乡镇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方案》、《******乡镇2018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入户动员、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政策,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规范程序、精准识别、精准脱贫,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

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严格按照《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七个方案的通知》(六盘水扶领办发〔2018〕24号)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严格遵循“五定五看”统一标准、全面调查、精准识别;坚持做好“四访”,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把收入低于收入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我们坚持“六个到村到户”,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公告”,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台帐实。

    3、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

(1)产业扶贫成效明显。春风行动开展以来,******乡镇始终坚持“六个引领”,牢牢把握好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一是以“三变”1+n为引领,采取“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成立合作社5家,先后实施种植红豆杉、刺五加、白芨、草莓和培育羊肚菌、人参育苗等项目,流转土地1139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实现脱贫72户256人,脱贫率达到82.5%。二是以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167.86亩,涉及260户,发放产业结构调整资金350358元;完成退耕还林1692.37亩,发放退耕还林资金846185元,新增退耕还林面积1100余亩。

(2)“组组通”项目稳步推进。今年以来,******乡镇始终把“组组通”项目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建设“脱贫攻坚致富路”为目标,全力打好公路脱贫攻坚战。******乡镇涉及“组组通”公路5条约16.38公里,主要涉及辖区海坝组、罗家寨组、石桥八组、十三组、十四组,目前均已完工投入使用4条12公里,未完工的1条已经完成工程总量的90%,预计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3)易扶搬迁动员效果显著。******乡镇2017、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125户640人(贫困户30户118人)。其中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45户197人(贫困户30户118人、非贫困户15户79人);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80户443人(贫困户0户0人、非贫困户80户443人)。工作开展以来,组织召开易扶搬迁培训动员会、群众院坝会累计50余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明白卡200余张,出动宣传人员120余人次,宣传覆盖群众累计1000余人次。

截至目前,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中已签订搬迁合同41户185人(贫困人口29户116人);已搬迁入住42户191人(贫困人口28户114人),完成率是91%;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16户2456平方米,拆除率35%,预计12月底达60%。

(4)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全面落实。******乡镇始终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支持力度,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得到全面落实。一是按照应助尽助原则,争取教育帮扶贫困学生9人,获取补助资金5530元。二是减免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合作医疗参合资金37200元,申请临时救5000元帮助贫困户解决医疗救助问题。三是将住房困难群众125户640人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通过异地扶贫搬迁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4、多措并举,建立脱贫帮扶长效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特惠贷”优惠政策,采取“贫困户+政府公司”的运作模式,贫困户人均可贷款5万元,资金由政府开发投资公司统筹运作,贫困户不承担风险,资金收益有保障,投资收益分配暂定3年,收益为投资金额的3%,目前完成特惠贷任务28户72人,贫困户年末可分红达10.8万元。二是通过上门服务企业,向企业汇报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形成扶贫联动,计划争取企业帮助解决就业18户39人,目前已经解决就业16户30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三是按照“五级包保”的帮扶原则,结对帮扶104户312人。户均制定帮扶计划3个,落实帮扶措施3条,协调投入帮扶资金达50万元。四是统筹实施低保兜底政策。完成低保兜底23户32人。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和低保扶助两项制度衔接。五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实现生态效益、贫困户及低收入群众增收“双赢”,力争在2018年年底退耕还林3000亩。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导致易扶工作推进缓慢。二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管理等有待加强。三是贫困户就业困难,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40岁至60岁的劳动力占比超过50%以上,就业非常困难。四是三块地盘活方面的问题。群众担心不能及时获得退耕还林补偿资金,担心得不到第九年以后的占股比分红资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扶贫先扶志的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帮扶措施,不断加大“三变”改革力度,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户脱贫规划,重点完成“五个三”中的盘活“三块地”、落实“三个保”、确保“三个就”,集中火力打好退耕还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1户1就业工作硬仗。让贫困户逐步靠勤劳致富,最终实现全面脱贫致富。

一是进一步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

二是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落实农村“三变”改革要求,同时探索发展城市“三变”,保证一村至少发展一个良好的“三变经营主体”,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

三是充分利用开发区吸纳就业的优势,充分挖掘对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巩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成果。

四是实现脱贫攻坚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把退耕还林工作与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相结合,形成脱贫攻坚长效发展机制。退耕还林打造万亩红豆产业园,前期推进青山红豆杉生态养生园旅游综合体农旅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山地旅游与休闲度假、农业生态观光、民风民俗体验融合发展,形成脱贫规划长效发展机制,实现贫困户脱贫和农户持续增收。

二、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工作

根据《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文件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实施方案。我社区积极对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的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现就整改情况分项汇报如下:

    (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搬迁贫困户的就业、就医、孩子读书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2017年度有易地扶贫搬迁人口45户197人(贫困人口30户118人),目前已完成搬迁合同签订41户185人,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的贫困户中,已完成引导就业22户,其中有3户贫困户因年事较高无劳动力,已督促子女进行赡养,其中有1户贫困户全为在校学生,已于2016年纳入低保户进行政策兜底,现在正在落实低保兜底政策,目前剩余4户搬迁贫困户正在积极引导就业。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搬迁的贫困户因各种原因暂未完成引导就业。

    3、整改情况。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石桥社区将继续注重引导该4户贫困户进行就业,以帮助搬迁贫困户能够安居乐业。同时,2017年度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贫困户于2018初由开发区代缴新农合医疗保险,目前,参加搬迁的贫困户的基本医疗全部保障到位。对于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石桥社区服务中于2018年6月完成搬迁户孩子就学意愿的统计工作,并将统计结果上交开发区社事局,目前,上级部门正在对接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

(二)贫困户脱贫存在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

石桥社区所有脱贫的贫困户均在满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条件以及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标时才进行脱贫,未发现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

2、工作存在的问题。在贫困户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居住石桥社区山上的六个组的少量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

3、整改情况。针对部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的问题,******乡镇已多次向发区社事局写报告,寻求帮助,目前,正在协调处理中。接下来,我社区将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及基础生活设施改进工作,不断改善辖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三)“三变”改革及产业扶贫工作抓得不够认真,抓得不实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以农村经济组织推动“三变”改革工作,目前在石桥辖区两个村参与“三变”改革的经济组织共有5个,包含3家合作社和两家企业,5个经济组织共计流转农户土地约1100亩,包含贫困户土地约200亩,目前完成红豆杉种植约630亩,草莓种植约50亩,刺五加等中药材种植约340亩,独角莲等中药材种植约70亩,支付土地流转金约53万元,包含贫困户土地流转金约10万元,引导农户到“三变”改革经济组织务工约110户120人,包含贫困户约20户20人,发放工资约30万元,包含贫困户务工工资约6万元。引导参与“特惠贷”贫困户28户72人,共计贷款360万元,2017年底发放该28户贫困户“特惠贷”分红金10.8万元,人均分红1500元。辖区两村的“三资”清理工作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已与2018年1月开始开展,目前完成1个村的“三资”清理并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约2500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石桥社区参与“三变”改革的产业发展周期长,短期很难产生效益。如红豆杉种植产业前期投入大,种植周期长,需生长多年才可用于发展红豆杉附加产品。二是对“三变”改革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对“三变”改革工作不理解,仅同意将土地流转于合作社或者企业,不愿意将土地入股承担风险,导致“三变”改革扶贫项目对群众的覆盖面不广。三是自然条件限制。石桥辖区属于开发区统一规划开发区域,大部分土地用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剩下的土地较为贫瘠,不利于种养殖产业开发,同时,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导致现有的“三变”改革产业发展不理想,目前仅有白泥村裕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草莓种植销售额达到15万元左右,其余项目,暂未出产品。

    3、整改情况。加强“三变”改革工作政策宣传,让群众加深对“三变”改革工作的理解,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三变”改革工作中来。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监管,督促辖区经济组织良性发展,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寻求技术指导,对辖区闲置土地进行同意规划使用,项目规划时进行严格技术测试,确保“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成功实施。

   (四)驻村结对帮扶不扎实、流于形式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办公地点位于辖区白泥居委会及石桥居委会交界位置,同时和两个居委会联合办公,离群众较为接近,能达到驻村的效果。目前辖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4人,该104户贫困户共有结对帮扶责任人125人,包含开发区级结对帮扶责任人55人,涉及8家单位,在帮扶单位中仅有一家单位为学校(钟山区职业技术学校),涉及帮扶责任人7人,该7人帮扶的贫困户均已脱贫,目前正在稳固脱贫效果,未对该7名教师造成较大压力。社区在帮扶过程中力求“扶贫扶志”的效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劳动改善生活,同时对于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积极引导参与“特惠贷”等国家优惠政策,并将上级针对贫困户的政策积极落实到位,并为贫困户进行家庭医生签约,目前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88户245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帮扶责任人思想意识不到位,对帮扶公共还在流于形式,未对贫困户采取具体帮扶措施,同时部分帮扶责任人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不够,导致帮扶结果不理想。

    3、整改情况。在以后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我社区将会加强各帮扶责任人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帮扶责任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同时加强帮扶责任人的业务培训,针对不同贫困原因贫困户制定合理帮扶措施,努力提升帮扶效果。

(五)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所有贫困对象在纳入贫困时均是按照“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族评议、一公告、两公示”等程序进行评定,再将结果进行上报,在评定贫困户过程中,因社区权限有限不能精确查询贫困中的“四有”人员,仅能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核查贫困生产生活状况。同时社区对贫困户的管理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进行动态管理,对贫困户人口情况等信息积极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动态更新。

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篇7

一、基本情况

自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到了组织领导,人员、资金、任务、政策五落实,充分调动了广大退耕还林农户的积极性,经过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共完成退耕还林9452亩,配套荒山造林4093.4亩。共5村47个组,丘块781个。

二、检查工作情况

根据《市林业局关于印发〈强农惠农资金清理工作具体方案〉的通知》精神,镇上成立了以副镇长刘平为组长,林业站站长李勇为副组长,林业站护林人员为成员的“退耕还林自查验收小组”验收小组于2010年7月10日至7月15日对全镇的强农惠农资金清理工作进行了自查。

三、自查方法

此次清理清查的重点内容是2007年—2009年度的退耕还林资金、天保工程资金、林业产业发展、病虫害防治、涉林基金等。

四、自查情况

通过此此次自查,共5个村47个组,丘块781个。面积9452亩,2007年—2009年度资金发放总额为了5501700元:水口村5个组,243亩,丘块16个;双流村9个组,面积2053.8亩,丘块221个;龙居寺村12个组,面积1575.8亩,丘块103个;龙泉村14个组,面积1676.4亩,丘块46个;下院村8个组、面积3903亩、丘快397个。

同时抽查退耕农户地震后的受损情况。

五、自查结果

通过自查,责任制落实情况,责任书签定情况,后续产业分年实施情况,林木保存情况。资金兑现情况等,都以落实。

六、存在的问题

1、地震后,各村组农户都在忙着自建和永久性住房建设。没有时间和精力对退耕还林的抚育落实。

2、树种与设计有个别丘块不一致。

七、整改方案

针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整改领导小组深入村组各农户开展调查研究,分别制定了分年实施,没整改到位的不得兑现今年补助。

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篇8

内容摘要:为全面、准确地查清廊坊市各类土地利用状况,保质保量的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任务,廊坊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引用土地调查监理机制。下面我就工作开展情况,谈一下廊坊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监理工作。

一、工作过程

本次监理工作具体过程主要是:首先是制订详细的工程监理计划。按照招投标县(市、区)中标单位顺序和开展农村土地调查的早晚,以县级为单位进行监理。二是掌握作业单位人员组织情况。制订表格,现场填写人员信息;三是了解作业场所作业环境。包括资料归档、仪器保养、机房整洁等情况。四是搞好问题记录。记录人员、日期,被检查的作业单位名称及调查人员承担的调查内、外业项目,调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造成的原因等。六是调查进度定期汇总。对土地权属调查中的行政境界调查、宗地确权、表格填写、宗地草图完成数量等以乡镇为单位定期汇总调查进度。。七是推行质量监理问题处理意见制。对监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限定整改范围和整改期限,以监理工程通知单的形式通知作业单位。八是实行不合格项处置记录制度。记录不合格项发生部位与原因,通知作业单位说明发生严重、一般、不合格项,请作业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报监理方验收。九是做好会议纪要。主要内容包括对监理检查的情况进行通报,及要求改进的措施等。十是做好项目备忘录。按照项目的标段名称,把需要备忘的事由、内容作详细的记录。十一是重大技术问题、质量问题向市二调办反馈。主要问题记事栏中对出现的问题作详细的记载,包括问题的性质、表现形式、范围和可能产生的后果、监理建议等。十二是撰写监理报告。包括: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做法及突出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修改和完善意见、附×××县(市、区)土地调查检查问题记录表等。

二、监理内容与方法

关于土地调查监理的内容与方法,我归纳了“五个字”。即“图”、“表”、“书”、“属”、“库”。

(一)“图”。对“图”的监理内容较多。主要包括:调查底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乡镇1:2.5万、县级1:5万等土地利用现状挂图;耕地坡度分级图;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结合图表;基本农田图。

对“图”的监理方法。一是图面检查。检查地类图斑、线状地物、权属界线、行政边界等上图是否正确,判断该地类或线状地物上图是否准确,是否存在取舍合理和位移等。二是与土地更新调查、变更调查比较。对拿不准的,有必要时进行图件套合。三是图上量算。比如说像分析线状地物位移、增加、减少的可能性等方面。四是查阅外业调查记录表格(手簿)或相关统计台帐。尤其是地类面积相差较大的地块,从外业调查记录表或统计表中找出。五是与土地利用数据库比较。通过叠加套合和对数据库的检查,看图、数的一致性,分析调查上图的准确性。六是实地核查。对有疑问或出入较大的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实地勘测丈量,检查图与数的一致性、记录表格与图的一致性、图与实地的一致性。七是座谈访问。通过与邻近村、本村干部群众座谈了解,印证土地权属。

(二)“表”。对于“表”检查主要有:《---县(市、区)第二次土地调查纪录簿》、《田坎系数测算表》、《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表》、《土地利用现状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等13种表格。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数量、格式、内容是否齐全、正确;检查村等权属单位面积、分类面积之和是否等于乡镇面积、乡镇分类面积;各乡镇面积、分类面积之和是否等于县行政区域控制面积、县分类面积;各表之间的同一地类面积是否一致;是否存有丢项漏项等。

检查方法:一是页面查看:检查页面封存程度和漏字、错字,是否用钢笔或用炭素笔填写,是否有涂改和不真实的现象,调查员、检查员、记录员是否签字盖章,表格填写的年、月、日是否齐全等。二是数据核对。上下左右数据是否合拢。对统计汇总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必须整个数据重新进行计算和汇总。

(三)“书”。“书”指的是对文字的检查。概括的讲主要有:自检报告、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和县级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土地权属协议书、土地争议原由书等文字材料。

检查内容:文字报告成果的内容是否齐全,表达是否清晰、流畅,条理性强;技术报告中对土地调查的各个环节技术方法是否表达清楚,数据库建设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报告中各种表格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平衡,是否与引述一致;各地类之间的变化和转换关系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耕地的增加来源、减少去向是否合理,建设用地增加量和占用耕地数量是否符合实际等。

检查的方法:归纳起来可以有“七性”。一是通盘考虑报告的完整性。二是整体查看报告的逻辑性。三是细心研究报告的建议性。四是认真分析报告的突出性。五是有针对的揣摩报告中耕地增加来源和减少去向的合理性。六是注意报告中各地类之间的数据变化与转换关系的真实性。七是突出审查报告中建设用地增加量与占用耕地数量的有效性。

(四)“属”。“属”---指的是土地权属。检查的内容:调查底图上宗地编号是否符合规程要求;附图所示界线是否与调查底图上相似;界址点描述和界线描述是否准确,与附图标绘是否一致;界线所在图幅、位置的注记是否齐全,字迹是否清楚;附图是否标注权属单位名称,标注是否正确;协议书界线双方指界人及调查人是否签字盖章;双方法人代表是否签字、盖章;签订日期是否填写;是否有涂改痕迹;如有争议的界线,难以调处的,是否划定工作界线,是否填写《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

检查的方法是“四查、四看”。“查”调查工作底图,清绘的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权属界线、行政界线,“看”与土地权属界线图、土地权属协议书、土地争议原由书、土地更新调查工作底图的一致性。“查”土地权属协议书,“看”是否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委托他人的是否具有委托书等。“查”拐点的标注(土地权属协议书),“看”对界址(拐点)的描述是否清楚,有无丢漏和涂改现象。“查”土地争议原由书、处理决定书,“看”与土地争议材料的关连性。

(五)“库”。是指对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检查。检查的内容:是否按照数据库建设标准对数据进行分层与命名。数据字典与属性的内容是否一致。检查各项面积汇总的正确性。检查各项功能操作是否顺畅,判断结果是否正确。检查数据拓扑结构,有无拓扑错误等。

检查方法:一是数据检核。用软件进行拓扑结构检查存在的拓扑错误;用软件检查存在的碎小图斑,是否存在短小弧段或线段;用软件进行逻辑、颜色图案、面积等检查一致性、是否存在错误。二是数据入库与测试。按照数据库标准要求,将空间数据层、扩展属性数据、数据字典等集成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三、对监理工作一些建议

1、建立监理规范制度。土地调查监理在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算是刚刚起步,在全省乃至全国还不多见,还没有成型的规范性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因此,建议国家、省尽快制定土地调查(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土地等级与统计、土地利用现状与分析)监理办法、土地调查监理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篇9

进一步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

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20世纪50年代,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第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八九十年代,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的形成,就是根据这个大局实施的战略部署。另一个大局是:“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90年代末,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地区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的通知》。随后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地区开发会议,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工作全面启动。

西部大开发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纪之交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作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项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西部大开发不仅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积累了欠发达地区推进大开发的丰富经验和成功做法。西部大开发已为西部地区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也必须看到,西部地区依然相对落后,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又先后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决策,包括西部大开发在内,可以讲,几乎涵盖了我国大陆的全部领域。

毫无疑问,这些决策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中,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曾经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的老企业如何通过企业体制、机制转变创新、产业产品升级换代,以及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等,使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而重新振兴。关于东部率先发展问题,我认为,东部地区由于历史上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又奠定了非常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加上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想慢也慢不下来。这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中部崛起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确比东部地区较为缓慢,国家确实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支持,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通过大开发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作为承东启西的地区,通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政策、资金支持,以及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梯度发展规律的拉动,中部崛起是顺理成章的。

西部大开发与上述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开发的快慢、好坏,事关全局。这是因为:

1.西部地区的国土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2%,国家很多战略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水能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金属矿产资源等,这些资源开发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不发达地区,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均收入更低,可以讲,我国贫困人口的80%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开发的快慢、好坏,关系到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甚至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

3.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居区,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全部在西部地区,不属西部的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也划入了西部开发范围。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新疆发生的问题应该令我们警醒。可以讲,西部大开发的好坏,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稳定,关系到中国在世界范围的政治影响。

4.西部12省区市是我国与周边国家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地区,中国的陆地边界线95%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好坏,关系到我国的边界安全、地缘政治。尤其是与我国西部地区接壤的好多国家,都矿产资源富集,从这个意义讲,西部大开发关系到我国对周边国家资源的吸引和合作,也关系到能否长期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总之,我认为,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符合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今后应进一步把西部大开发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政策、资金及措施上给予重点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财政收入有能力做到,而且能做得很好。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

在西部大开发启动时,国务院总理朱基曾提出要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在西部大开发中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投入巨资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环北京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农村能源建设、封山禁牧等工程。

关于退耕还林工程。1999年8月,朱基总理赴陕西延安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考察。我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陪同前往。朱总理指着以牺牲植被为代价正在建设的成片梯田问我:“你认为这种治理模式怎么样?”我回答:“这种治理模式不妥,因为我们脚下正处于陕北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每年从这一区域流入黄河的泥沙高达8亿吨,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我认为在这一地区不但不能开垦种田,陡坡没有整平的坡耕地还应退耕还林。”接着,朱总理又问:“如果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每亩需要多少钱?”我回答:“按照建设梯田的模式,每亩地需要2500元的成本,而植树造林每亩地只需要300元,封山育林只需要70元,如果飞播造林,再加封育,每亩地需要120元。”当天,在听完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汇报后,朱总理明确提出:要搞退耕还林,并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政策措施。

后来,我又跟随朱基总理到云南、四川等地考察。在视察当中朱总理指出,要下决心在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恢复植被、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保护生态。这一工作刻不容缓,长江上游力争5年初见成效、10年大见成效;黄河上中游力争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

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民影响很大。退耕还林中,国家给农民粮食、种苗和生活费用补助,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也通过退耕地种植经济作物,为农民长远增收提供了保证,特别是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还促进了缓坡耕地农田基础建设,粮食产量不但没有减少,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退耕还林的最大成就,就是工程区内生态明显改善。退耕还林以后,长江上游流入的泥沙减少了80%,现在长江的水比过去清多了,生态的改善也惠及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关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内蒙古以及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重点国有林区,一直是森林重点采伐区,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过度砍伐,致使林区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社会经济危困的“两危”问题,特别是森林资源锐减、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减弱,致使全国性的生态危机加重,导致江河湖库淤积,水患加重,淡水资源短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1996年朱基在四川考察时提出:要把森老虎请下山,砍树人变成造林人。1998年,长江和东北松花江、嫩江历史空前的水患警醒了国人。1998年8月,国家林业局向国务院总理办公会汇报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实施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务院批准了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以及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等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宗旨是解决工程区内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工程实现的三大目标:一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二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林业职工。工程实施十年来,成效明显,工程区内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天然林保护工程得到林区广大职工群众的拥护。

关于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工程。沙漠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之患,沙尘暴是对我国影响最严重的天气灾害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林草植被破坏加剧,沙尘暴、浮尘和扬沙天气不断加剧,特别是2000年4月5日,北京发生了一次大的沙尘暴,遮天蔽日,几米之外就看不见人。当时我正在中央党校学习,有部委领导问我:“林业部门主管防治沙漠化,对这样大的沙尘暴你有何感想?”我回答说:“我的感想就是四个字:‘时机到了’。不发生大的沙尘暴,就不会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4月27日,我向主管林业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汇报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规划,得到了他的肯定。5月6日,我随朱基总理到内蒙古、河北考察环北京地区沙漠化情况,并决定启动环北京沙源治理工程。6月,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向国务院第四次党组会汇报,通过了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治理范围、治理时间及相应的政策措施。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并为全国防沙治沙探索成功经验。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总面积为4600万公顷。工程实施十年来,京津地区的沙尘等生态问题已大为改善。以北京为例,2001年发生了10次沙尘天气,而2009年只有2次。不仅如此,农牧民收入也增加了。整个工程总投入558亿元,全部进了农牧民的腰包。

应该说,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环北京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现在,这些工程已被广大干部群众称之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幸福工程”。但也应该看到,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生态脆弱的地区。多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为破坏,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表现在:

1.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长期以来,由于陡坡开垦、植被破坏,使山地泥沙俱下,淤积了湖库、河道。以洞庭湖、鄱阳湖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洞庭湖湖面为4300平方公里,现在仅剩2600平方公里;鄱阳湖为5100平方公里,现在仅剩2900平方公里。蓄洪调洪能力减弱,不但致使下游水患严重,也使我国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2.西部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沙漠化集中分布区。由于植被破坏,荒漠化、沙漠化越来越严重,荒漠化面积已达263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已达174万平方公里,一到春季沙尘四起,沙尘暴、扬沙、扬尘天气已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影响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

3.草原退化严重。我国草原面积有60亿亩,其中可饲草原40亿亩,由于长期逐水草而居、散养放牧的落后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影响,致使草原退化非常严重,有些水草丰盛的草地,已退化成沙石的沙化土地,不但造成我国生态的恶化,也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4.我国西部有些地区是湿地的集中分布区,如三江源地区、诺尔盖地区。这些湿地是西部水源涵养地,也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多年来,由于湿地被严重破坏,致使我国江河水的总流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致使我国淡水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依存湿地生存繁殖的许多生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要重视以下工作:

1.继续稳步推进陡坡耕地特别是25度坡以上耕地的退耕还林。为了使耕地不少于18亿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现在已基本停止了陡坡耕地的退耕还林。我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工作时,对退耕还林作过很多调查。我所调查的地区,没有一个是因为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而减少粮食产量的,其原因有三条:一是所退的陡坡耕地,都是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对当地粮食总产量影响不大;二是各地在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的同时,加大了缓坡地农田基本建设,实现了缓坡地增产;三是化肥等农资及劳力集中使用到缓坡地,促进了缓坡地增产。最近,我国对耕地进行了详查,耕地面积增加了2亿多亩,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但对生态影响很大的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提供了条件。

特别要指出,西部地区有耕地7.8亿亩,其中中低产田占80%。在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的同时,要加快推进缓坡耕地农田基本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国家粮食供应的合理布局,特别是山区粮食供应的合理布局。

2.加快推进退牧还草工程。实践证明,退牧还草工程不但有利于草原恢复、生态改善,也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确保农牧民的增收,一举几得,而且工程投入不大,受到广大农牧民的热烈欢迎。退牧还草工程开始实施时,规划安排第一期工程准备利用5年时间实施10亿亩,但是工程从2003年开始,已历经7年多,只完成了6亿亩,进展缓慢。我认为进展缓慢的原因不是资金问题、技术问题,而是认识问题,所以应该加快推进退牧还草工程。

3.有计划、分区域稳步推进防沙治沙工程。1998年植树节时,总书记曾对我讲:“沙患和水患是中国的两大心腹之患。”2000年5月,朱基总理带队考察环北京周边地区、决定先实施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工程时对我说:“环北京治沙取得成功,可在全国推进。”现在环北京风沙源治理已进入尾声,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但工程区植被增加,草原恢复,生态改善,农牧民也大幅度增收。西部地区是我国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区,沙漠和四大沙地都在西部地区,是我国沙患的重灾区,危害十分严重,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所以,应在总结环北京风沙源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分区、有计划地推进我国西部防沙治沙工程,并将其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中。

重视发挥林业的作用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首这十年,许多经验值得总结。这些经验,不仅对推动西部地区而且对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生态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我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从天空到陆地,从高山到河流,从城市到农村,困扰我国的生态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半个多世纪来,林业累计为国家生产木材50多亿立方米,消耗森林资源达86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把过去全国的森林都砍了一遍。如今,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和12%。大规模盲目利用森林资源,使我国的森林资源质量下降,水灾、旱灾、沙尘三大灾害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特别是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十分高兴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生态问题,并把它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发挥林业的作用。森林是陆地生态平衡的主体,大力提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重大举措,是抑制诸如水灾、缺水、沙灾、气候变暖等各种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我曾对气候变暖问题作过研究,查阅了一些资料,对气候变暖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有所了解。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各类工业、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财富,但也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并生成了一定的污染,而众多的人口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也生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应对全球变暖已成为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两种途径:生产过程中清洁工艺的采用与大规模植树造林。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工业减排、采用清洁技术减排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但投入大、成本高,还将影响经济发展,只能是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而以植树造林为主要方式的生物固碳成本低、潜力大、可持续,是温室气体减排增汇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最近数十年中,通过持续不断地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我国森林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明显增强,大量研究表明,森林的树木每生长1立方米,就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同时排放出1.62吨氧气。据初步测算,我国的森林每年可吸收10亿吨二氧化碳。

我国淡水资源极为短缺,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1998年,我国一些地区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当年我陪同国务院总理朱基先后到全国的20多个省区市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之前,我原以为这次给大部分地区带来如此严重的洪水灾害与这一年降水量的增多一定有着直接关联。但调查的结果却与预想并不太一致:1954年长江水的径流量更大,但所造成的灾害却远远没有这次严重。经过对灾区实地考察,我意识到洪灾泛滥,与人们乱砍滥伐、破坏生态有关。

曾有人做过一组径流场对比实验,在年降水300毫米的情况下,完全被森林覆盖的1公顷土地上,年土壤流失量仅为62公斤,而在同等条件下的裸地上,每公顷土地的土壤流失量则为7000多公斤,相差110多倍。长江上游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约有8亿立方米,南京土壤所对重庆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作了普查,结果表明:其中来自陡坡耕地的泥沙占78.29%,而从森林流入的泥沙仅占7%。

正是因为乱砍滥伐森林,大量泥沙下泄,使得河道逐渐变窄、变浅,湖泊日益萎缩和消失。前面提到的洞庭湖、鄱阳湖面积变小,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我们的老祖宗对森林与水的关系认识得很清楚,中国有这样的成语“青山绿水”、“山青水秀”,有了青山才有秀水,否则只能成为穷山恶水。过去老祖宗都明白的道理,现在我们怎么就不明白了呢?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目前,全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土地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影响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就我国而言,沙丘步步进逼,吞噬了大量的良田和村庄,国土安全面临严重挑战,另外,日益加重的荒漠化也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因素,导致人们生存环境恶化、生活质量降低。

我国的土地荒漠化正不断扩大,面积已达263.6万平方公里,是全国耕地面积总和的2.2倍,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积高达174万平方公里,也远远超过了耕地面积。20世纪7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推进1560平方公里,进入90年代则以每年34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吃掉一个中等县,经过近十几年大力防治,局部地区好转,但整体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

造成沙漠化情况不断恶化的根本性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林草植被的破坏――原本林草茂密的地区变成了不毛之地,沙石,因此植树、种草、增加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是遏制沙漠化的最佳途径。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方面,林业亦大有可为。当前,农村建设的核心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而既要做到农民增收,又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应该跳出只在耕地上做文章的传统思维模式,充分发挥林业的重要作用。

我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时候,曾在全国“两会”上向总书记建议,在兼顾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利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国土资源,大力做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文章,并建议大力推进山区、沙区综合开发,得到总书记的肯定。

耕地流出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篇10

执行中发现的问题

划转不到位。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是依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4]49号)规定,从市、县政府土地纯收益中划转的;土地出让收益30%划入省级国库专账。70%划入市、县同级国库专账。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怪,该项基金不能及时全额划入专账,影响了各级农业土地开发的进行。如何妥善处理城市改造和农业土地开发的矛盾,是市、县级政府面临的一个考题。

不能及时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该项基金的使用存在薄弱环节,基层部门缺乏具体使用管理办法,使得该项资金使用缓慢,划入国库的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使该项资金及时足额划入专账,必须加快该项资金的支出进度,规范收缴行为。

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督导检查。依据财综[2004]49号文件规定,对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的计提划缴、预算管理、支出范围和资金使用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要求市、县财政和国土资源部门每季末将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计提划缴、使用和管理情况报省财政厅和省国土资源厅,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河北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为把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开展了对市、县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的收缴和使用管理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依据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缴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县先行自查,写出自查报告,填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情况汇总表”分别上报省国土厅财务处、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

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河北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提出了整改措施,要求市、县严格收缴程序,建立考核制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土地出让项目名称、出让合同号、土地出让面积、征收标准及应缴额真实、准确、及时上报。财政部门负责实际缴库、应缴未缴及使用情况的真实准确。对真实、准确、及时划转及上报的单位给于表彰、奖励;对划转不到位的单位限期纠正,进行公报批评及罚款。

明确土地开发范围。土地整理和复垦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有组织地对农村地区田、水、路、林及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塌陷、压占及污染破坏的土地和洪灾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

宜农未利用地的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对滩涂、盐碱地、荒草地、裸土地等未利用的宜农土地进行开发利用。

基本农田建设是采取相应措施对基本农田进行改造、改良和保护,促进基本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持续利用,包括经国务院、省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的建设;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建设;对中低产田的改造;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国务院、省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的建设等。

严格支出管理。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扶持的项目立项程序有以下三步:1.项目申请单位按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指南的规定向所在市、县(市)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报标准文本、项目申报书及必要的附件,并按规定提供本单位的组织形式、财务状况、自筹资金以及项目实施管理和项目绩效分析等有关情况。2.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专门的项目评审机构按照项目指南的规定对项目申请单位提交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报标准文本进行评审,依据专家或项目评审机构出具的项目评审报告,对拟本级立项或上报上级立项的项目,实行社会公示制度。3.申报省级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扶持项目,应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项目指南的规定,由市县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联合以正式文件上报(另有规定的除外)。省级主管部门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项目评审机构对项目进行评审后,提出项目立项和资金分配方案,并下达项目批复或项目实施计划。资金由省财政厅根据财政管理体制拨付,拨付资金的文件抄送主管部门和项目所在地有关主管部门。

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对农业土地开发支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农业土地开发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信息库,系统收集项目立项决策、及时掌握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建设进度和实施结果等;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与外部评价、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约束、监管机制。具体评价办法如下表:

优先足额划入专账。国土资源与财政部门要通过《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情况汇总表》的填报互相制约,各负其责,保证土地出让金优先足额划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