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现状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7:23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篇1

关键词: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现状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学校均未较好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尚未按照远程教育教学进度组织学生收看,也未用作辅助教学。造成这项工作如此被动的局面,一是远程教育教学所需的用房严重不足,教学室无法独立出来,大多与教师办公室合为一体,教学收视播放室大多兼作学生教室。二是从事现代远程教学的专业师资严重欠缺,除九年制学校外,其余学校无专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而兼职教师虽接受过县、州级的短期培训,但专业水平较差,而校点教师大多知识结构老化,思想禁锢,年龄较大的老教师,绝大多数学校根本安排不出懂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来组织和开展远程教育的教学工作。三是设备的使用不能较好地为教学服务,只是流于形式,大多数学校将设备用作收看电视节目。另外,最最根本的问题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还远远没有成熟。因而大部分学校、仍然处在瞎子摸象、小马过河的境地。

二、高寒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形成的原因

1.办学条件简陋。大部分学校由于必需的专用教室得不到保障,不能较好的按时安质开展远程教育。

2.资源应用上的重形式轻实质。在资源应用上明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的资源应用水平较低。就笔者掌握的实际情况讲,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或简单借助远程教育资源补充课堂讲授内容,缺乏主动挖掘资源的优势来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意识。二是资源使用效率低。绝大多数教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知之甚少,对有些设备不会用、不敢用,因而对“远教”设备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益,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三是在资源的应用方式上,大部分教师主要利用资源备课,很少能自己组织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些基于问题的、基于情景的、协作式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导致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技术性原因。一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是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该乡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发展时间短,专业教师严重紧缺,对从事远程教学的岗位无法定人定责。二是教师操作技能不强。从总体上讲,目前该乡教师的技术水平没有达到现代教学媒体的技术要求,大部分教师甚至不懂远程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虽然全乡曾有12为教师参与过县、州级的培训,但在教学中长时间不用,就对培训内容逐渐生疏了,技术的应用自然就不够熟练。

三、高寒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的对策分析

为充分发挥“远教”效益,加快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加强软硬件建设、注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化管理和师资培训是有效途径。

1.高度重视对全面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学校要站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教育的“三个面向”的高度,深刻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积极作用,要从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效途径的角度,来对待和促进这项工作。

2.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思想观念,为“远教”工程建设提供师资保证。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却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要求,严重制约着学校远程教育各模式的应用水平,因此,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培训可采取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一是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培训,项目学校的一线教师按国家总项目组和市项目办的要求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一线教师的一次培训主要学习计算机的操作、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知识。按项目学校的地域位置将项目学校有机地分为若干个协作小组,在协作小组内的一线教师培训时相互学习,安装时相互帮助,应用时相互交流。二是进行再培训,随着项目的实施,资源运用的深入,接收资源需要技巧,资源分类需要勤思考,资源保存需要常更新,资源加工需要技术水平,这些靠协作小组的一线教师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参加各种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也可以聘请专家、知名教师到本校举办现代教育技术讲座,上示范课、公开课,结合本校实际,为加快本校发展找准切入点。三是对学校领导进行培训,让学校领导认识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意义,及教育信息化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

3.加大专业技术部门的指导力度。教育主管专业部门要建立系统完善的现代远程教育推进和考评管理机制,要加大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和设备使用管理的工作力度。要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资源服务教学,规范教学,放大电化教学的功能,更好地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过程中,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置身于改革的大潮中,立足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开辟教育教学新途径、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水平才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篇2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学校体育

1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教育部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标准和指导纲要,并于2001年9月推出了“新课标”,截止到2007年9月。“新课标”自颁布实施以来已经有六年之久,其间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如何,是教育主管部门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课标”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模式有了质的飞跃。与旧教学大纲相比较,“新课标”不论是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方面,还是在学段划分、内容标准以及教学时数规定和评价方法方面都比后者更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之一[1]。作为农村体育的生力军,农村学校体育是增强国民体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怀化市位于湖南省的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山区,对该地区农村学校(我们把由乡镇一级政府管理的中小学及校基层的教学单位定义为“农村学校”[1])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其结果将对地处西部偏远、贫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如何执行“新课标”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乡政府管理的乡镇及乡村的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和乡村教学点三类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以县(市)为单位,按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研究样本,样本总容量为35所农村学校。

2.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

3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3.1对怀化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3.1.1体育课正常开课率

研究结果表明,在怀化农村各类学校中,初级中学的体育课正常开课率达到95.3%,中心小学为94.0%,而乡村教学点仅为75.6%。这一结果说明在西部偏远、贫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的正常开课率与发达地区或城市学校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乡村教学点更为严重。究其原因,其一,是观念上的错误认识,从教学的管理者到体育教师本人,有相当的比例还把体育课停留在“放羊”的层面上;其二,绝大部分学校以追求升学率为第一要务,因而忽略了体育课正常开课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3.1.2实施“新课标”的比率

“新课标”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和标准。调查显示,怀化农村学校中,初级中学按“新课标”上课者占65.4%左右,中心小学约63.5%,而乡村教学点仅有27.3%。体育教师在执行“新课标”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近年来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历都有所提高,但陈旧落后观念的影响,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3.2对怀化市农村学校课外体育现状的分析

3.2.1早操、课间操开展率

从调查结果看,怀化各类农村学校的课间操开展要好于早操,初级中学达到了98.3%,中心小学为91.4%,乡村教学点为38.7%。在调查中发现,乡村教学点由于学生年纪小、不寄宿等原因而不做早操,课间操的开展率也非常低,还不到40%。如何改善学校设备条件,确保两操的正常开展,是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

3.2.2课外活动开展率

课外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学生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学校课外活动开展率分别为,初级中学93.1%,中心小学90.7%,乡村教学点为85.2%。这一结果说明“新课标”的实施不仅仅是需要体育教师的投入,还必须得到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的支持与重视。

3.2.3学生一学时体育活动落实率

调查表明,怀化农村学校初级中学为91.2%,中心小学为83.9%,乡村教学点为62.9%。调查还发现,毕业班学生由于要参加升学考试,一学时体育活动也就更难落实。因此,要改变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3.3对怀化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分析

3.3.1课余体育开展率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初级中学为89.6%,中心小学为90.4%,乡村教学点为38.3%。数据告诉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丰富课余体育的内容,结合当地的传统项目设置课余体育内容,并对参训学生给予有组织的科学指导训练。

3.3.2参训学生数

调查显示,怀化农村学校参训学生数初级中学达到了35.2%,中心小学为29.8%,乡村教学点为15.8%。通过分析发现,在低层次的乡村教学点,大多数学生的业余时间,大部分用于帮家里干活,也就没有什么时间去参加训练。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观念较陈旧,对“新课标”认识不够,大部分农村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观念组织学校体育工作。

(2)农村部分学校对体育课不重视,影响体育教学现状的因素主要是经费,其次是师资不足,以及场地器材缺乏和思想观念落后。

(3)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课外活动没有全面普及,学生一学时体育活动得不到全面落实。

(4)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缺乏体育教师的科学指导。

4.2建议

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全新的体育教师培训计划,以适应“新课标”对师资力量的新要求,改革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模式,着重围绕“新课标”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课程标准内容的改革,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改革,考核评价制度的革新等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以促进“新课标”的实施。怀化总共13个县(市),可以县为单位定期组织培训,帮助在职体育教师能够胜任“新课标”改革下的体育教学工作,促进怀化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尚大光,李芬芬.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1-9.

[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黄一飞.影响《体育与健康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4):52-54.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篇3

关键词:农村体育;现状;农民;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5-0016-06

aStatisticanalysisoftheResearchFruitsonChina’sRuralSports

LiURenhan1,weiZuotao2,HUanGDuo1,wanGYaqi1

(1.Schoolofp.e.,tianshuinormalUniversity,tianshui741001,GansuChina;2.LeshannormalUniversity,Leshan614004,SichuanChina)

abstract:throughthestatisticanalysisoftheresearchonChina’sruralsportsinrecentfifteenyears,thepaperreckonsthat:thenumberofresearchfruitsofChina’sruralsportsisincreasingyearonyear,andtheyareinhighqualitythereisatrendofcentralizationofresearchteams,diversificationofresearchmethodsandmorequantitativestudythanqualitativestudyButsomemethodsneedtobediscussedthereisawiderangeofresearchcontent,mainlyinvolvingthedevelopmentstrategiesofruralsports,sportsinsmalltowns,ruralsportsmanagementandconsumption,therelationbetweenruralsportsandeconomy,ruralsportsculture,ruralschoolphysicaleducation,andsooninthefuture,researchesonruralareasportsshouldbedevelopedonmakecontemporary,innovative,opening,crossedanddisciplinaryForabetterstudy,thispaperpointsthat:appropriateresearchsubjectandmethodsshouldbechosenmultidisciplinaryknowledgeshallbeusedtoperformacomprehensivestudyofruralsports.themainbodyofruralsportsstudyshallbehighlighted;Deepresearchofbasictheoryproblemsofruralsportsshallbestrengthenedandgroupadvantageshallbedisplayed

Keywords:ruralareasports;statusquo;peasant;researchtren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体育也逐渐走入农民的生活,尤其是1995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农村体育研究空前繁荣。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的论断后,“三农”问题进一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也明确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些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加速推进农村体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此,本文以计量学(metrology)理论为研究视角,借助近15年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文献的各种数量特征,描述、评价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预测分析农村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其作出解释,对未来农村体育的有效研究提供积极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准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5-2009年),以“农村体育”为题名进行检索,以“农村体育”、“小城镇体育”、“农民体育”、“乡镇(村)体育”、“村落体育”为“关键词”,筛选出1995-2009年有关农村体育代表性的研究论文276篇,以其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对所收集的论文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检索相关研究类论文,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1.2.2专家访谈法对农村体育研究和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农村体育研究的内容分类,访谈了数名该领域专家教授。

1.2.3数理统计法对276篇论文依据研究需要进行数理统计,进而分析其研究特点与不足。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大致分两个阶段,研究侧重点随时代变革而发生变化自1995年以来,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进入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新时期。但由于我国农村的特殊情况,农村体育研究成果并不多,且内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对农村体育现状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第二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新契机。特别是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国家在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又明确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要求。国家体育总局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随后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根据这些文件精神,这一时期农村体育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农村体育发展战略、趋势、对策及农村体育文化、消费及管理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态势。

2.2农村体育研究成果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从图1可以看出,1995-2009年期间,我国农村体育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及比例总体而言呈上升趋势,而2002年可以看作是其研究的转折点。1995-2002年,农村体育的研究论文每年均保持在20篇左右,2003-2008年所发表的论文年度增长比例基本呈直线上升态势。特别是2006年以后,年均超过100篇,仅2006-2008年3年间所发表的论文就近500篇,是前11年所发表的论文总量的2.5倍。从统计结果看,2009年农村体育的研究又呈下降态势。这些研究论文的公开发表,都与国家的“三农”政策,特别是随着法制性、政策性文件的导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的提出以及“农村体育年”的哲学启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软科学立项资助课题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具有扶持和导向作用,均表明农村体育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农村体育的研究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图11995-2009年农村体育研究比例折线图

2.3研究人员年龄、职称结构及单位归属分析从文献样本研究者的年龄结构分析,46~55岁研究者的比例最高,占统计总数的40.3%,其次是35~45岁研究者,所占比例为30.2%,而35岁以下的研究者比例最低,仅为11%。由此可见,46~55岁的研究者以其基础扎实、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研究优势取得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从发展的眼光看,35~45岁研究者应是未来农村体育研究的主力军,而35岁以下研究者应取长补短,找准研究的切入点,努力提升研究水平。

从研究者的职称结构分析,副教授的比例最高,占统计总数的42.5%,其次是教授的比例为33%,讲师的比例为17.8%,而助教的比例最低,仅占统计总数的6.7%。这同样也反映出高级职称的研究者在农村体育研究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推动农村体育研究的中坚力量。但与此同时,高级职称研究者也有责任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应积极鼓励和扶持职称较低的研究者迅速成长起来,以扩充研究队伍,将农村体育未来的研究向纵深层次不断推进。

从研究者的单位分布看,来自高校的研究者最多,占统计总数的61.5%,其次是专业体育学院的研究者,其比例为28%,而体科所和机关的研究人员最少,仅占10.5%。从研究专业看,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人员最多,反映出研究成果与其研究领域较为吻合。而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作者地域主要分布在经济条件优越、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氛围浓厚的省份,如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体育科研与地理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2.4研究方法多元化,有些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商榷通过对所收集论文在研究方法使用频度(降幂排列)的统计(图2),可见: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普通、专家)>调查法(田野、实地)>访谈法>逻辑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其他。由此反映出农村体育的定量研究多于定性研究。但对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后发现,也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表述的上下位关系混乱。诸如实地考察、实地调查、实地观察、现场调查、田野调查等方法,上下位关系不明确,难以区分其异同。

第二、表述不准确。诸如调查法、分析法表述太笼统。而统计分析法、统计处理法、数学分析法应该是同一方法的不同表述。

第三、方法有生造痕迹。诸如联机检索法究竟是研究方法,还是某种研究方法操作的具体过程,有待商榷。而经济理论分析法,究竟是具体的研究方法,还是借用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整体来进行分析,很含糊。

图2农村体育研究使用方法比例排序

2.5研究内容归类及分析

2.5.1农村体育发展及其战略的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研究,分析后可概括为以下3种类型:

第一类为内驱型。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1]: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转变农民体育锻炼观念为前提。

第二类为依赖型。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2]:农村体育的发展依赖于国家各级政府的扶持、各类政策法规的完善及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就农村体育内部环境而言,主要依赖于农村体育的物质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经费资源的丰富程度。

第三类为综合型。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3]:农村体育的发展要依据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各方面发展较为成熟时,农村体育建设应成为与农村社会融为一体,形成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

在农村体育发展战略上,2002年中共中央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由此确立乡镇体育是发展农村体育的战略重点。围绕这种战略指导思想,裴立新教授[2]提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乡镇以小城镇为切入点,并首先从县城有条件的建制镇实现突破。吕树庭教授等[4]等指出小城镇应作为农村体育的突破口,由城镇辐射农村,从而最终带动整个农村体育的发展。虞重干教授[5]等认为:农村体育的根基在于村落。村落是农村最基本的社区,是农村的主体,只有体育进入村落,农民才能得到实在的享受。

由此可见,农村体育的发展同农村社会的实际面貌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农村体育与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宗教等社会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在其发展战略选择上,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以成共识,但在操作层面上对突破口和切入点的抉择还难成定论。笔者认为:农村体育发展重点的确立,应从不同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因地”的在“乡镇”和“村落”间做出选择。通过部门间的协作,形成联动机制,是农村体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5.2农村体育现状研究农村体育现状调查主要集中在农村体育人口、体育场地设施、锻炼时数、锻炼内容等方面。

1)农村体育人口。我国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1996年我国农民体育人口比例为7.13%,2000年上升为8.4%,5年中提升了1.27%,平均每年增长率仅为0.25%[6],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农村体育人口比例为10.12%。而同期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以每年6.4%的速率增长[7]。由此可见,我国农村体育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增长速度,呈现一定的滞后性。

2)参加体育锻炼的时数。根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有3.4亿的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城镇居民中有2.18亿的人参加过体育锻炼,乡村居民为1.22亿。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差异明显,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高出24.1%,且城乡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全国“经常锻炼”的城乡居民中,城镇居民有13.1%,达到“经常锻炼”的标准,乡村居民仅为4.1%,城乡差异较大。

3)体育场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馆普查结果显示[8]: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m2。但占全国总人口一半的镇(乡)村人口,拥有体育场馆69537个,仅占总数的8.18%,其中教育系统体育场地数量占总数的67.19%。可喜的是,截至2007年1月底,全国共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26159个,总投资达11.87亿元,到2010年,将争取使我国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9]。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力度的加大,必将为进一步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4)体育观念。郭敏刚[10]研究指出:乡村居民受到农村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与城镇居民相比,体育观念有很大差异。乡村居民普遍认为劳动即锻炼,无病就是健康,进行经常性体育锻炼的人数很少。加之农村体育的舆论环境较差,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不理解,甚至讽刺挖苦。

5)锻炼场所及内容。《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城镇居民在单位、社区、公共体育场所以及健身会所等正规体育场所中进行锻炼的人数比例高于乡村居民。而在江河湖畔、街头巷尾、公路旁和自家庭院及室内等非正规体育场所中进行锻炼的人数乡村高于城镇。其中,在“自家庭院或室内”中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乡村居民为28.7%,城镇居民是9.2%,高出19.5%,相差较大。另有研究表明[11]:因为农民的余暇时间受劳动性质、劳动方式特殊性影响,所以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稳定,季节性强。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较为分散,锻炼地点多在自家庭院、住宅区空地、田间地头、马路边、街道边、自然空地、河流和湖泊等天然场地,也有一小部分在附近学校的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

针对上述状况,总体上讲“我国农村体育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体育文化需求”[12]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客观分析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正如江崇民所言[13]:“我国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水还比较低,经济还不发达,许多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相比,处于相对体育贫困状态。”

由此可见,关于农村体育现状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研究成果最多的方面。无论其研究内容多么广泛,但其主要目的都是为弄清农村体育现状,探求其发展对策。需要指出的是,多数研究成果在文献资料和大范围抽样调查情况下,提出具有普适性的对策与建议,如加大国家投入力度,政策扶持与导向,加大农村体育宣传等等,而提出有创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较少。

2.5.3小城镇体育、村落体育的研究以2003年吕树庭、裴立新教授[14]共同署名发表的《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思考》一文为标志,一大批研究者在相关文献中对“小城镇作为农村体育发展重点”的观点进行了正面回应和支持,“小城镇体育”迅速成为农村体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城镇体育的性质、小城镇作为推进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依据、小城镇体育的功能等方面,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乡镇体育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近几年,随着“小城镇体育”研究的逐渐“降温”,“村落体育”的研究已上升为农村体育研究的最大热点。此种观点以“村落是农村的主体、村落农民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为立论基础,并结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实施的事实,提出发展农村体育应“以村落为重点”。田雨普教授[15]明确指出农村体育发展“将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村落体育的发展上来,……是解决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低水平、不全面和很不平衡’局面的重要举措”。郭修金博士[16]在对山东临沂的沈泉庄村进行田野考察认为:村落体育形态多元、功能多重、与竞技体育相去甚远;村落体育的发展基础和保证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村落需要有自身的体育文化,需要找回被遮蔽的传统民间体育文化价值,需要“培育、输入”并举、村落精英带动及学校体育的辐射。郭敏刚硕士[17]从文化学视角研究指出:村落农民体育与村落文化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共生关系,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同时也相互制约。两者之间的现实作用机制决定了村落农民体育与村落文化的发展既要同步,又要避免相互制约。唐炎博士、虞重干教授[18]则对农村体育发展的行动取向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进行新农村体育建设,不必仅仅从“民享”意义上来思考农民的体育需求,还应从“民生”的意义上去发现体育对农民生活的价值。

那么,农村体育的发展究竟是“以乡镇为重点”还是“以村落为重点”,唐炎博士、虞重干教授[18]认为:农村体育发展的重点从乡镇向村落延伸,只能说明发展村落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实条件,以往发展中“重乡镇、轻村落”的发展方式需要调整。但就乡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作用和地位而言,其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重点地位既没有也不能“落幕”。其实,以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发展,其真实含义应当是“从村落着眼,从乡镇着手”。

无疑,小城镇体育、村落体育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清晰地认识中国农村体育的真实面貌以及在当代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5.4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研究江亮等人[19]调查表明:个人锻炼是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有组织的农民体育活动仅占10%左右。而体育实践表明,自发的个人体育锻炼是无法形成大规模、组织化程度高的农村体育的。姜健[20]通过调查认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体育工作机构不够健全,缺乏体育人才,县以下的行政机构中管理体育的部门很少。部分地区县乡以下就没有专门的体育机构,县乡级的体育行政机构多挂靠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或卫生部门,负责群体工作的人员也大多属兼职,并且管理者缺乏相应培训,社会指导员的数量就更不言自明了,这种情况致使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受阻。陈宁教授[21]研究认为:在农村体育的管理模式上“县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抓好农民体育协会;乡镇要建立健全体育文化站;村要建设好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室;农民体育协会要培养体育骨干”;采取“以镇为龙头,村民委员会为基础,农民体协为纽带,形成有辐射力的组织网络”。李会增等[22]认为发展新农村体育事业,离不开一个健全的组织,体育组织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政府型体育组织,一是群众体育组织,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县级以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乡镇政府把体育事业纳入乡镇发展总体规划;发挥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体育管理主体多为农村基层政府,管理松散乏力,农村体育社会化远未形成。而体育体制的核心是体育组织的结构和权力分配及运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需要发挥中央和地方、国家和社会办体育的作用,重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体育组织体系将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

2.5.5农村体育消费研究王建欣认为[23]:“农村体育消费是基础性、根本性的消费,具有丰富生活内容、娱乐身心,增进身体健康;活跃体育消费市场,促进相关体育产业发展等,是体育消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72.7%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593元。其中,城镇居民有74.5%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9.40%,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18元,而乡村为355元。城镇居民支付购买体育书刊和到体育场馆健身费用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乡村,其他各项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差异不大。可见,城镇居民各项体育消费的人均水平明显高于乡村[24]。

由于影响农村体育消费因素的多元化、复杂化,使得农村体育消费的开展目前仍有一定的难度。因其体育消费同属于经济和体育两个领域的重要范畴,可以肯定地讲,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需求必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2.5.6农村体育与经济关系研究陈梦周等[25]研究表明:农村体育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姜健等[20]研究认为: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平衡证明,体育的发展必须依附于经济的发展,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体育是没条件开展的。朱家新[26]研究表明:2001-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稳步增长趋势,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高,恩格尔系数呈持续下降趋势。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农村居民在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对发展的需求必然随着增加。体育活动必将成为农村居民满足体育文化需求的应有之义。

2.5.7农村体育文化研究许锍成[27]针对农村宗族意识与农村体育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宗族组织的一些活动有利于农村体育的发展,恰当地处理传统文化与农村体育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农村体育发展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刘玉[28]通过对我国农村体育文化特点的研究,明确我国现阶段农村体育文化工作重点为:“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村自主发展相结合,保障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场融资相结合,创新公共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多元化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评价体系;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切实将以点带面工作落到实处。”李会增等[29]从我国村落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村落体育的文化特征,提出当前我国村落体育应该走与“生产劳动、文化艺术、民族传统”相结合的杂糅式的发展模式。

不可否认,当前农村体育文化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还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因此,抓住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弱势地位的有效措施。

2.5.8农村学校体育研究曲宗湖教授等[30]以7个省市区为样本,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研究方法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进行了描述和深入分析,提出要完善对农村学校体育的领导,改革体育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对农村学校体育的投入。朱应明[31]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实验研究,认为:从事民间体育项日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能缓解体育经费、场地器材不足的矛盾。曾全红等[32]提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对策:落实素质教育观,切实改变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外环境,建立与健全农村学校体育的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进一步重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学校体育建设与饮食卫生同步发展。焦卫宾,周登崇[33]在大量的普查和典型案例调查的基础上,从农村学校参与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角度,总结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徐东锋[34]在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文献基础上,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性和农村学校的现状,提出以选择一至两项适合地理气候条件、有良好群众基础、易于开展、健身价值较高,又具终身体育性质的现代或民族优秀运动项目作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以推进农村体育课程体系建设。

可见,农村体育研究中,学校体育研究所占的比例较大,研究相对较为成熟,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广泛。

3未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对我国农村体育研究内容的相关分析,可以说其研究内容已呈现稳定、全面、深入的发展态势。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的研究主要应正视三方面的问题:其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即农村体育研究能否对其实践产生有益影响;其二,对现象和状态的准确描述,即农村体育研究能否抓住当前的发展现状;其三,对本质的揭示和规律的发现,即农村体育研究能否深刻地解释其现实现象。为此,未来农村体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1)研究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教发展为农村体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因此,农村体育的研究将会更加坚持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明晰战略发展的策略预见,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对农村体育的需求,体现农村体育研究的时代性,瞄准重要领域和重要课题的创新。

2)研究的开放性与交叉性。现阶段,农村体育体育科研的理论和实践都很薄弱,研究方法简单粗糙。而人口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政治学、地理学等社会科学的发展则相对较为成熟。鉴于农村体育与其他人文学科有千丝万缕之联系。因此,在研究中,将更注重借鉴成熟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寻找农村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以进一步完善农村体育的科学结构体系。

3)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随着科学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农村体育的研究理念、手段和方法也必然随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使农村体育研究工作更加科学与规范。因此,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必然更加重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有力提升农村体育研究的科学含量与实效性。

4)研究的学科性和特殊性。农村体育尽管属于综合性研究,但仍具有独立的专门知识、理论范畴、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体系。因此,未来农村体育研究的专业化、专门化是提高其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农村体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必要途径。此外,在研究农村体育时,会更加注重农村体育的特殊性要求,即将农村体育现象置于农村特定场景中去分析,揭示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近15年来,农村体育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特别是2002年以后,农村体育研究成果数量逐年增加,且质量较高。未来农村体育科研将朝着时代性、创兴性、开放性、交叉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学科性的方向发展。

4.2建议1)把握农村体育研究的实质,运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农村体育研究的实质是要探寻在农村特定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活动的特点、规律和运行机制。

2)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新农村体育进行综合研究。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必须改变从单一的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实行多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才能开拓出新农村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领域。

3)突出农村体育研究的主体。农民是农村体育研究的主体。因此,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必须围绕农民进行,把农村体育这一“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并以物衬托人、服务人,这样才更有利于农村体育研究的健康持续发展。

4)重视对农村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探究。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对农村体育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观念等诸多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整体性、综合性的认识和把握农村体育的发展态势。在研究中不仅要加强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更要注重其理论解释和归纳,从而使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互为补充与促进。

5)发挥群体研究优势。在农村体育科研中,要注重“老、中、青”结合的科研梯队建设。同时,需要加强地域、单位间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吴振华,田雨普.关于中国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断想[J].体育文化导刊,2005,(6):5-7.

[2]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3):5-9.

[3]徐颂峰,等.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26-28.

[4]吕树庭,等.以小城镇为重点的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05(3):1-4.

[5]虞重干,郭修金.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2-4.

[6]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40.

[7]中国经济信息网[z].cei.省略/.

[8]周志忠.我国投入11亿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n].人民日报,2007-03-01.

[9]郭敏刚,胡庆山,王健.农村体育思想的变迁及其对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32-36.

[10]王晓玲.我国农民体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30-33.

[11]马先英,杨磊.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09-1312.

[12]江崇民,张彦峰,蔡睿,等.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2009(3):9-19.

[13]吕树庭,裴立新.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3):8-10.

[14]田雨普.小康社会演进中农村体育重点转移的轨迹考察[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461-464.

[15]郭修金,虞重干.从村落看村落体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1-6.

[16]郭敏刚,等.村落农民体育与村落文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6):33-37.

[17]唐炎,虞重干.论农村体育走向持续发展应树立的行动取向[J].体育科学,2009,(9):81-85.

[18]江亮,等.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1461-1467.

[19]姜健.陕西省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67-69.

[20]陈宁,周挺.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挑战与制度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1-6.

[21]李会增,等.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国体育科技,2007,(4):1-6

[22]王建欣.开展农村体育重要性的几点认识[J].体育文化导刊,2003,(8):18-19.

[23]沈克印,等.社会排斥与农村体育贫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4):289-292.

[24]陈梦周,等.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4):66-70.

[25]朱家新,沈丽玲.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社会环境的理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16-20.

[26]许锍成.农村宗族与农村体育关系初探[J].体育学刊,2003,(4):40-41.

[27]刘玉,田雨普.现阶段农村体育文化特点及工作重点探讨[J].成都体育大学学报,2008,(11):17-19.

[28]李会增,等.我国村落体育的文化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1325-1327.

[29]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4):9-12.

[30]朱应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0,(3):75-78.

[31]曾全红,等.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91-93.

[32]焦卫宾,周登崇.构建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57-659.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篇4

一、新县周河乡留守儿童概况

我们集中对新县周河乡的10个村的留守儿童的数据进行了调查,并将所得数据依留守儿童年龄层次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分别为学龄前留守儿童组0~6岁、义务教育年龄段留守儿童组7~14岁以及大龄留守儿童组15~17岁。调查并分析了周河乡各个村中各年龄层留守儿童的男女比例及地域分布。

(一)留守儿童年龄性别构成

调查结果显示,新县周河乡10个村里面一共有372名留守儿童,其中男孩216名,占全部留守儿童的58%,女孩156名,占全部留守儿童的42%。因此,男性留守儿童的人数比女性偏高。从各个年龄层次看,周河乡学龄前留守儿童人数为99名,占全部留守儿童的26%。由此可见,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总留守儿童中依然占有很大比例,而学龄前儿童十分年幼,正是需要父母留在身边关怀的年龄。从小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的他们较之其他年龄层的留守儿童更加需要社会的关心与帮助。义务教育年龄段儿童人数为206名,占全部留守儿童的55%。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在总留守儿童中所占比例最大,他们正处于了解和学习这个社会以及建立三观的时期,没有父母在身边指导与鼓励,缺乏父爱或母爱的他们,同样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大龄留守儿童人数为67名,占全部留守儿童的18%。他们中一部分被父母接走,一部分去外地读书,而大部分大龄留守儿童则选择去外地打工,他们同样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帮助。

(二)留守儿童的地域分布

调查数据显示,新县周河乡各村的留守儿童人数各不相同。其中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毛铺村和西河村,人数分别达到74人和68人,占全乡留守儿童的19.9%和18.3%。留守儿童分布较多的是冯楼村和柳铺村,人数分别达到42人和40人,占全乡留守儿童的11.3%和10.8%。留守儿童分布最少的是熊湾村,人数为19人,占全乡留守儿童的5.1%。毛铺村和西河村都位于深山之中,交通十分不便,经济非常落后,为了改善家庭条件,很多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由于交通不便以及经济的负担,这些外出打工的人大多常年无法回家,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毛铺村和西河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加。而熊湾村位于公路旁,交通相对便利,人流量较大,经济发展并不算十分落后,所以其留守儿童人数占所有村总留守儿童比例最少。但是也依然有父母为了改善家庭条件选择外出打工,留下他们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要使这些地方的留守儿童问题得到更好的改善,还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二、新县周河乡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状况

我们收集并整理了周河乡10个村的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并且按照留守儿童年龄层次,即学龄前留守儿童组4~6岁、义务教育年龄段留守儿童组6~14岁以及大龄留守儿童组14~17岁,分别调查分析了各年龄层留守儿童的在校比例、辍学率,并对比了留守儿童中男女辍学率的不同。我们认为不能仅仅关注留守儿童整体的就学率,还要关注留守儿童中男孩女孩是否都拥有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一)学龄前留守儿童就学情况较差

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周河乡学龄前留守儿童整体的就学情况并不乐观,全乡就学率只有49%。而王边村的学龄前留守儿童就学率甚至只有1%。周河乡学龄前儿童就学率低的问题主要还是由农村教育水平整体的落后所造成的。教育设施无法完善导致部分地方根本没有幼儿园或其他学龄前儿童学习的场所,教育理念没有普及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看护人没有学龄前教育的理念。而周河乡部分村部如余冲村和周河村因为靠近公路或城镇,交通或经济状况较好,其学龄前儿童就学率达到了67%。由此可见,虽然周河乡部分地区的留守儿童可以享有学龄前教育,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留守儿童缺乏学龄前教育的条件。(二)义务教育年龄段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较好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周河乡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相对良好,小学义务教育即7~11岁留守儿童就学率高达98.7%,辍学率仅有1.3%;高中义务教育即12~14岁留守儿童就学率达到94.7%,有1.5%的留守儿童未能就学,3.8%的留守儿童选择了辍学。总体而言,周河乡7~14岁的留守儿童就学率达到96.2%,而未上学率和辍学率分别为0.9%和3.8%。由此可以看出,周河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较好,但是仍有留守儿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甚至未能上学。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当尽可能地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并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

(三)大龄留守儿童就学情况严峻

我们收集了周河乡10个村共计67名大龄留守儿童的就学情况,归纳并分析得到大龄留守儿童就学率数据。从其就学率可以看出,周河乡大龄留守儿童就学情况较为严峻:大龄留守儿童在校率仅有43%,未上学以及辍学率分别为48%和9%。其中男性留守儿童的就学率较之女性留守儿童明显偏高,分别为36%和7%。由此可见,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严重。所以政府和社会需要给予大龄留守儿童关注与关心,而不是对他们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同时,男女就学率的不同也同样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因为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应享有学习的权利,而不应区别对待。

三、新县周河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应只局限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我们收集并归纳了周河乡10个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类型,分别计算了各个家庭结构类型所占的百分比,分析总结得出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数据。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周河乡10个村的留守儿童双亲外出的情况占据绝大多数,比例高达77.7%。由于当地整体经济状况比较落后,家庭条件普遍不足以维持开销。所以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且当地人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多数家庭的父母都选择双亲一起外出打工,而将自己的子女交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这样就使得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长久下去,导致他们在心理、行为、道德和情感上产生很多不良问题。同时,数据显示出单亲外出的比例为22.3%,这些留守儿童都是缺少父爱或母爱。中国家庭教育自古以来都应由父母双方共同努力,缺乏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孩子心理成长的不均衡,甚至出现扭曲与偏激。父母中的一方同时顾及父亲与母亲两种角色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环境势必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较大影响。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是,有2.6%的孩子属于单独留守,这些孩子虽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但实际上基本是在周围邻居的帮助和照顾下成长的,他们缺乏应有的榜样来作为成长的目标,缺乏应有的鼓励来作为成长的动力,缺乏应有的监督来作为成长的标尺,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的心理和思想状况着实令人堪忧。

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一)政府应当继续完善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制度

在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上,政府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与帮助。首先,政府应尽可能地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户口问题,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应该享有的权利与保障,包括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其次,政府应积极关注现存的留守儿童,设立相关基金用以保障留守儿童的生活及教育需要。同时,填补留守儿童问题在法律上的空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留守儿童应有的权利。最后,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改善农村交通及经济落后的状况,这样可以有效减缓留守儿童的增长速度,从而遏制留守儿童问题不断恶化的情况。

(二)社会应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改善留守儿童问题自然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关心理解留守儿童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并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媒体应对留守儿童问题保持积极主动的关注与热情,及时跟进报道留守儿童的现状并呼吁更多人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其次,社会福利机构应积极参与或组织对留守儿童的援助活动,如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等。最后,各村组的村委会也应努力完成自己的义务,管理并监督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三)学校应当更好地引导与教育留守儿童

对于所有儿童而言,学校是最主要也是最好的受教育地点,这点对于留守儿童也不例外。所以,学校是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教育的最理想场所。首先,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和培养。学校应积极提供相关的教育设施,如设立心理健康课、提供心理辅导等,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努力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学校要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尽可能鼓励并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业,充分学习知识,培养责任意识,避免留守儿童问题的恶性循环。最后,鉴于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在身边,应给予学校一定程度的监护权,这样可以使学校更好地监督与引导留守儿童,保证他们得到更充分的教育。

(四)要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篇5

abstract:thisarticlemadeanin-depthandmeticulousresearchonruraladolescents'physiqueandtheinfluencingfactors.theconclusionis:with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people'squalityoflife,thephysiqueofruralyouthhasalsobeenimproved,butthereisagapbetweenruralandurbanadolescents.However,ruraladolescentshaveadvantagesinsomeindex.Regionaleconomy,familyeconomicstatusandthelaunchingoftheruralschoolsportsarethemainfactorsaffectingruralyouthsportsdevelopment.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体育

Keywords:ruralarea;adolescents;sports

中图分类号:Q9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009-03

0引言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村人口在我国仍占50.32%以上。因此农村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青少年高素质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青少年的体育开展现状以及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制约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瓶颈所在,针砭时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对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反映我国农村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指标。

2研究内容

2.1当前农村青少年体质现状与特点

2.1.1农村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在身体机能和素质方面的差异

孟欢欢(2011)对城乡青少年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方面的研究中显示,我国城市男生的身高、体重、胸围普遍“高、重、宽”于农村学生,部分农村女生在1985-1995年的平均体重和胸围的数值高于城市女生,但到了2000年,城市女生的体重、胸围数值超越了农村女生。城乡学生身高差距逐渐缩小,而体重、胸围的城乡差异有加大趋势。1985-2005年城市学生的身体机能优于农村学生,且大部分年龄段学生的身体机能差异呈缩小趋势。由表1可以看出,城市每个年龄段学生的肺活量都要优于农村学生,体能方面农村学生只有在耐力和男生上肢爆发力及女生腰腹肌力上优于城市学生。

2.1.22005与2010两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城乡学生对比分析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对城乡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研究中发现:第一,农村学生的耐力素质(男生7~12岁为50m×8往返跑,13~18岁为1000m跑;女生7~12岁为50m×8往返跑,13~18岁为800m跑)均高于城市学生,并且13~18岁城乡学生的耐力素质差值在整体上呈逐渐加大趋势,男生之间的最高差值达到9.21s,女生之间的最高差值达到11.79s;第二,城乡学生的速度素质(50m跑)在7~11岁基本上相差不大,而12~18岁的城市男、女生的速度素质明显要优于农村学生;第三,在爆发力素质方面,2005年只有部分年龄段农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优于城市学生,其他年龄段均为城市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优于农村学生,而且城市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优于农村男生,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大部分年龄段农村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优于城市女生,城乡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但是城市男生的上肢爆发力(7~12岁为斜身引体,13~18岁为引体向上)和女生的腰腹肌力量(1min仰卧起坐)均差于农村学生。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2010)表明:①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增长趋势。城市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仍然“高、重、宽”于农村学生,但农村学生各项指标的增长值要大于城市学生,差距逐渐在缩小。②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在城乡学生肺活量提高程度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城市学生的水平仍然优于农村学生。③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1)与2005年相比,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有所提高,城市学生爆发力的增长值明显高于农村学生,部分年龄段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优势将不复存在,甚至被超越。2)耐力素质的测试指标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7~12岁小学城乡男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基本持平,城市女生、农村女生50米×8往返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了0.05、0.20秒,该年龄段农村学生耐力素质与城市学生相比仍具有优势。13~15岁初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了3.03、3.58秒,农村男女生耐力跑成绩与2005年基本持平,该年龄段的农村男生已经没有优势,而农村女生的优势也逐渐在降低。16~18岁高中城市男生、城市女生、农村男生、农村女生耐力跑成绩分别平均提高了0.48、0.46、0.34、0.91秒,该年龄段的农村学生仍具有一定的优势。

2.1.3发达与欠发达地区13~18岁农村学生的体质状况比较分析

刘健(2005)对发达与欠发达地区13~18岁农村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别对经济发达沿海城市——宁波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内陆城市——陕西汉中市的广大农村学生的体质进行了测试调查,目的是为改善广大农村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决策依据。调查显示:①经济发达的宁波市农村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普遍“高、重、宽”于汉中市农村学生。②肺活量指标,经检验,男生14岁、15岁、16岁年龄组差异不显著(p>0.05),男生13岁和女生18岁年龄组差异显著(p

2.2影响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的研究

农村青少年体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村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农村家庭状况和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状况是影响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下文献具体地说明了影响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曲宗湖(1999)调查表明,制约西部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第一位是师资缺乏,第二位是器材缺乏,第三位是场地缺乏,第四位是观念和管理不到位。

樊临虎(2001)调查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村中学正常进行体育教学的因素中,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体育教师地位待遇低”和“领导不重视”(表2)。当前,农村学校部分领导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体育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对农村学校体育功能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体育教师的待遇普遍低于主课教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

待……”一方面,在农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可有可无,可开可不开,使得体育教师的政治地位与经济收入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差距很大,这是造成体育师资队伍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体育课程中器材的消耗和场地的要求是学校支出中重要的一部分,决策者的观念起着决定性作用。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摆正学校体育工作的位置,是提高农村中学办学育人整体效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目前,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占全国少年儿童总数的21%,平均每5个少年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张敏(2011)对皖北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①地域和家庭原因。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物质匮乏限制了农村留守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另外家庭消费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将产生正面影响,如果家庭收入不高,对孩子日常生活的投入就会减少,仅仅是吃饱就好,不会考虑营养全面的问题。农村中学生对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严重低于全国标准,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或严重不足,将直接导致青少年钙缺乏,影响骨骼的发育,使青少年儿童身高发育不完全,从而导致了身高偏低。在父母缺位的情况下,留守青少年的营养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②学校教育和体育参与性。农村中学受到经济条件限制,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差、学校硬件设备不达标等问题。体育锻炼常用器材十分匮乏,好多学校连一块标准的田径场都没有,平时学校很少开展和组织大型的体育活动。③社会关注和监管。各地政府对文体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间接影响了农村青少年体质的健康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齐抓共管,共同促进。

3结论

3.1近些年农村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各年龄段学生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农村学生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指标方面明显低于城市青少年,但这种差距逐年在缩小;农村青少年的耐力素质、上肢爆发力、女生腰腹肌力量优于城市青少年,而速度素质和下肢爆发力处于劣势;沿海发达地区农村青少年在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要优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青少年,而不发达地区青少年只有在耐力素质上存在着优势。

3.2地域经济和家庭状况的差异,包括家庭中父母的收入、文化程度、营养知识和卫生条件等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体育运动的开展;经济条件的限制,包括师资力量薄弱,器材、场地缺乏,领导者的观念和管理不到位,是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的最大阻力,也是影响农村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

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1-178.

[2]教育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eB/

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

[3]孟欢欢,成聪聪.我国城市与农村学生体质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525-1527.

[4]刘健,蒋贤俊,何少钧.发达与欠发达地区13~18岁农村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654-1656.

[5]黄铎.甘肃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98-100.

[6]徐叶彤,张巧兰,朱杰.甘肃省农村学生2000年与2002年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7):62-64.

[7]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4,24(5):58-59.

[8]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9):32-33.

[9]曲宗湖,尚大光.2000年中国学校体育和卫生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3):17-21.

[10]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1-12.

[11]张敏,何启安.皖北农村留守青少年体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97-99.

[12]蒋建强,柴国荣.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95-98.

[13]董静梅,陈佩杰.1985~2008年甘肃省东乡族7~18岁青少年体质状况分析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6):682-685.

[14]许良.全国农村青少儿生长发育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9):38-40.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对策研究

近年来,教育公平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系列教育热点事件,如义务教育阶段高价择校现象,幼儿园校车事故频发,,农村中小学空舍现象,城乡教育严重不公平等等。这些现让人们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究竟应该而且必须做什么。下面将具体分析。

一、教育城乡差距发展的现状

(一)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巨大,办学条件差距明显

统计资料显示[1],近几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财政预算内经费投入在城乡间的分配逐渐趋于平衡,但是城镇教育经费仍然高于农村,主要表现在生均经费,生均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基建经费。差距主要表现在生均占有校舍和教学辅助用房面积,每名学生拥有计算机、电子图书数量,生均占有固定资产和仪器设备价值等方面。而且,城乡之间的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二)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的调查报告显示[2],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实际上主要还是有农民负担。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费和各种集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大幅度减少,使原本就短缺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更加陷入困境。农村地区投入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农村中小学建校债务沉重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城乡差距师资力量差距堪忧

在教师的学历水平方面,农村教师与城市、县镇教师差距明显:在城市、县镇、农村的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上,农村地区初中、小学的比率明显低于城市;农村教师中专以上学历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高学历教师比例明显低于城乡,教学成绩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在教师的职称情况来方面,农村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与城镇差距明显。

二、造成教育城乡差距显著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影响城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还要从“城乡二元分割”入手。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在当时经济条件下,这种二元结构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也直接导致政府减少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日趋加大。

(二)教育政策对城乡教育不均衡差距的影响

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为“政府统筹,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体制已显现出诸多弊端,给予某些人较大权力,造成“高官说的算”的局面,作为干部,不以身作则,贪污受贿,肆无忌惮豪敛钱财。这些政策严重阻碍教育的发展。

教育政策城市偏向主义最严重的后果是使教育公平的秤砣偏向城市[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普遍认为城市就应该比农村享受更好的关注和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分级管理体制,这就使中央和省级政府推卸了部分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资责任,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主要依靠乡、村来办,造成“城镇教育事业国家来办、农村教育事业农民来办”的局面,这样的现状怎么可能实现教育公平。

三、抑制教育城乡差距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城市化进程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依托,现阶段国家要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积极支持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切实提高农村的经济文化面貌,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改革现有的“城乡户籍”制度,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并鼓励农民自由流动和进城打工,促进“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化。

(二)提高教育公平意识,实行教育的绿色通道制度

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坚定良好的教育观念,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由于政府部门公平教育观念淡薄,把“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割裂开来,使得“农村教育”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使得农村教育长年受到城市教育的“欺负”,并造成社会总体歧视农村教育。此现象已经愈演愈烈。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使得农村教育得到同样的关注和待遇、同质共同发展。

2.实行绿色通道制度,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公平受教育的机会,适当减免那些来自城市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学生的学费,同时完善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及绿色通道制度。

(三)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优质共享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政府作为资源配置主体应该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大致确保各阶层受教育者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弱势人群、农村地区倾斜[4]。缩小城乡中小学校的基础办学条件差距,优化农村的教学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学校的基础办学条件应不断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具体方面为加强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尽可能的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便捷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和“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的目标,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师资力量水平,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

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加农村学校教师数量,减轻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在实际生活中校长和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对农村教师多关心一些,给一些教师实际的生活帮助。社会各界应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让教师甘心在农村学校工作。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学生家长越应该尊重教师,这样才能将优秀教师留在学校。

四、展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条必由之路。教育规划纲中也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区域内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维护国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的重要保障,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战略性任务。最后,真切地希望教育“公平之花”开遍“教育的田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块田野里健康成长。(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孙晓兵、孟庆瑜.教育的公正与利益[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回顾与展望[J].理论2006,10.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篇7

一、对于“农村大学生”概念的界定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文献中,对于“农村大学生”有明确界定的仅有两篇论文即《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化解机制初探》。文章中明确提出“农村大学生”这一概念是特指那些在进入大学之前具有农村户口,就业之前生活主要依赖于有农村户口的家庭成员,大学毕业后其家庭主要成员仍然在农村生活的大学生。①其划分依据以我国仍然存在的户籍制度为标准,以户籍这一社会属性作为对大学生群体中农村大学生流动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的划分。因此本文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综述也采取上文中提到的概念,在此做出界定。

二、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方法的分析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文献中,关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包括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在传播学方面基本上没有相关研究,只是在社会学领域研究中对于某些有关于乡村传播和大众媒介传播的影响有少量论述。

由于研究方向的限制,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为定性研究以及质的研究。比如在《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一项关于农村新生再社会化的质的研究》和《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中明确指出所采用研究方法为“质的研究”,不同于国内目前通常所说的“定性研究”,它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各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②其具体研究工具是通过电子邮件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另一方面为通过实证研究进行实践调查,从而进行定量数据分析,其中涉及到农村大学生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还使用心理学中的量表进行统计,比如《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中采用心理学中的SCL-90量表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城乡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差异的初步研究》中采用20世纪80年代末黄希庭教授修订过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量表”对437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行了调查研究。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为研究论述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论证依据,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更为全面,研究成果较有科学性和说服性。

三、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具体内容分类分析

在本文所搜集到的现有文献中对于“农村大学生”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教育问题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学人际关系研究。

1.农村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

现有研究主要从描述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分析其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和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通过问卷调查对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详细描述。《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一项关于农村新生再社会化的质的研究》中访谈描述了因城乡文化差异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上,农村大学生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困惑。《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一文则提出了农村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如心理素质不高,价值观念转变,行为方式适应等。③《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中以城市视角,将农村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并没有与城市相比较,单方面承认不足,指出农村的在校大学生在经济状况(农村客观环境)、人格完整(心理适应)、自身能力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④

研究中大部分都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以及城乡文化差异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中指出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使得农村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农村大学生社会化,本质上是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妥协、融合,并在被城市文化的改造过程中,艰难地,痛苦的接受现代城市文化的过程。⑤《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中提到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性的消解与现代性的生成之间的冲突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使他们在依据社会规范指导自己行为时容易陷入困境。⑥《在校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⑦指出农村大学生的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引起的。

《广东高校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探讨》一文还提出了网络社会化虚拟问题也是原因之一。⑧《社会转型对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一文则提到了作为大众媒介的网络对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许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⑨《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促进农村大学生社会化》一文中提到校园隐形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观、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应该充分利用校园隐性文化中的经济援助制度、心理辅导、社团、实践活动、校园网络等来帮助解决农村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在经济、心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⑩

2.农村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社会学心理层面的研究主要指出农村大学生在社会流动和对于社会学校生活适应的过程中首先是不适应的,确实存在并且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心理失衡,出现社交焦虑,产生消极的自我心理体验,自卑与自负以及逆反的心理障碍。造成心理健康的缺失,出现强烈的心理冲突。《和谐视角下农村大学生“自我意识”引导》中指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乡两极结构的存在以及农村素质教育落后等,会使农村大学生感到巨大的生活反差,加之本身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很容易形成片面的自我认识、消极的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调控的无助感,整个“自我意识”显现不良趋势。11《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中采用心理学中的SCL-90量表,发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精神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有明显的差异,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在心理卫生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心理问题的隐患。12《农村籍大学生的几种心理障碍及解决对策》中指出自卑与自负,逆反,心理调试与焦虑。13合肥工业大学杨娣硕士论文《我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4指出我国高校中农村大学生由于城市与乡村的差异造成心理的移位,由于心理适应的原因造成了农村大学生心理偏差,甚至是出现心理问题。将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分为三个等级:健康型一一自强自立农村大学生,亚健康型—“问题”农村大学生,疾患型—心理疾病的农村大学生。

大部分研究在分析造成这些心理的原因之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缺失及其救援机制》15中指出建立必要的心理救援机制,包括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对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心理特点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16

另外还有一部分研究是对农村大学生适应性生活状态进行了描述。《分层视野中的社会化分析—关于农村大学生生活方式转型的一种描述》通过访谈的方式描述了农村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校园中的亚文化群体。《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采取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9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情感世界、就业选择等方面的适应情况的电子邮件访谈,全面描述了他们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的反差、苦恼、不解、焦灼、愤恨、不安情绪等种种不适应状况,涉及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各方面。《农村大学生生活适应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不适应方面进行描述。《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工学院农村大学生为例》中对于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发展机遇、物质生活条件等一方面或多方面处于劣势(如经济拮据、心理脆弱等)的农村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实证调查。采取小规模座谈,单独访谈,及小范围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包括生活、学习、心理、人格、人际交往、压力状况和自我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描述。17

3.农村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以及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注之外,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得到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在《关于农村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调查报告》中,研究者使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农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征做了详细描述,指出农村大学生总体上都是理性健康向上的。18就业教育问题也是教育者尤其重视的一方面。首先作为从农村流入城市大学的农村大学生,其社会化的过程以及适应性生活大部分还是在校园中完成的,而毕业之后的就业就要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社会中,甚至拥有城市户口,改变自身的社会身份,或者回归农村,重新熟悉以前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些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化过程。所以研究者从就业心理层面进行研究。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中同时存在着消极和积极的因素,如果要保证农村大学生的顺利就业,那么就要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因素。《关注农村大学生就业心理》中对农村大学生即将离校的心理状态的描述。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主体视角从学校教育出发,做出与城镇大学生的比较。目的是协调就业过程中农村大学生群体与城市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和压力。19《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中也指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在国家和个人方面存在积极方面的因素,但是同时也表现出消极心理,比如自卑、功利、怨恨、攀比、听天由命等。消除农村籍大学生的消极就业心理,除了外部调适,更重要的是自我调适。20

4.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学人际关系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视角有所转化,不再仅仅专注于城乡差异所造成的农村大学生的被动适应和社会化,而是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社会人际交往中的主体,并且把社会背景纯化为农村,研究角度转向了农村大学生流动的源头。《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对农村大学生的“巴结”》就以人际关系网络以及社会资本功能理论对农民巴结农村大学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由巴结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农村大学生群体具有异质性,成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具有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转化的权利。所以农民试图分享资源,转化资本。农村大学生具有这种吸引力的原因是在城市社会接受高等教育,具有从乡村流入城市甚至流入上层社会,具有自由流动和改变社会身份的条件。21

当然农村大学生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完全把城市和农村完全割裂开,所以在城市校园中与所处城市社会环境的人们进行交往,处理人际关系也是研究者关注的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中就指出个人因素诸如个人性格、自信心、社交技能、生活环境差异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城乡环境差异会导致一些农村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22《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刍议》中则指出农村大学生缺乏自信,对人际交往的必要性缺乏认识,害怕交往挫折。23

六、对于“农村大学生”现有研究与实践的反思

在《农业教育传播》一书中有关于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研究。对于不同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分类研究,普通,各类农业培训以及涉农经济组织。提出农业教育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包括政治精英乡村干部,经济精英:经济能人,文化精英。没有进行细分,更没有关注于农村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农业教育传播中的作用。24但因为农村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属性有两点,一为其户籍身份属于农村户口,二为进入城市的原因考取大学,社会身份转变为大学生。相关的著作中对农村大学生的不同属性有所涉猎,比如《农村社会学》和《大学生社会学》分别涉及了农村大学生概念中的两个属性,但是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均未发现对于农村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在农村社会学中的农村社会流动研究中只关注农民工群体的研究,大学生社会学中有关大学生社会化,校园文化影响,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中,也未关注农村大学生群体。

综上所述,对作为乡村传播中肩负着主要的传递信息作用的农村大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大多情况下,采用的是不平等的视角,始终把农村大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适应的特殊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和教育的对象。而农村大学生身上所特有的带有乡土特色的群体特征在研究中没有明显体现,甚至是被忽略。研究中的小部分参与了乡村传播视角的研究,主要以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变化和原因和农民与回乡农村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研究为主,对于农村大学生在城乡信息流动中所起的作用和位置,以及农村大学生作为信息传播过程中担负传者与受者双重身份的相关研究基本缺席。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篇8

关键词:“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09

abstract:Farmersinthesecondgenerationundergraduateschoosetoreturnhometostartabusinesscannotonlyacceleratetheconstructionofthenewsocialcountryside,butcanpromotethereasonableandfulluseoftalentresources.Basedonthisphenomenon,thispaperusesSwotanalysistoanalyzethe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andthreatsystematically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theundergraduates.

Keywords:farmersinthesecondgeneration;undergraduates;entrepreneurship;Swotanalysis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但同时也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加剧。“农二代”大学生是指出生于农村、生长在农村、父母辈以种地务农为主的大学生。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成长环境的局限性、社会关系网络缺失等原因,“农二代”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呈现成本低、起步低等特点,因此,“农二代”大学生回到自己熟悉的农村创业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就业机会。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当前“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对“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提出对策建议。

1“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必要性

1.1“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当前我国农村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且结构分布不合理,农村人员整体偏向老龄化状态,这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不相符。从“农二代”大学生自身特征来看,一方面,他们出生于农村、生长在农村,与农村有深厚的感情,对农村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另一方面,他们在高校经历了4年左右的教育培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在农产品网络营销、开发农产品市场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更能把自己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1.2“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可发挥自身优势,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从2001―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图1),由于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其中,“农二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社会关系网络缺失,“农二代”大学生在就业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如果“农二代”大学生选择在自己熟悉的农村创业,不仅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发挥用处,实现自身价值;更能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

2“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策略性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Swot是指优势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机会o(opportunities)、威胁t(threats)4个方面,其中S和w是对自身内部因素的分析;o和t是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

2.1“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势分析(S)

2.1.1技术优势高等院校是大学生新知识和新观点的集聚地。“农二代”大学生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所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这无疑是他们的技术和知识优势,而技术知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说明“农二代”的创业项目是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与其他群体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2.1.2情商优势“农二代”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年轻有活力,做事情有激情,自信心充足,而且创新能力强,敢于对传统创业观念提出挑战,通过对市场最新信息的收集,对市场需求有准确的把握,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创业项目。

2.1.3环境优势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发展给予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农村发展前景广阔,“农二代”大学生出生于农村、生长在农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支农政策和农村发展状态。而且农村大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对农村市场进行调研,对农村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为返乡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劣势分析(w)

2.2.1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缺乏和环境的局限性,“农二代”大学生从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较少。而在大学阶段,高校对实践教学课时的不重视也导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缺失,使大学生对创业的各个环节考虑不周,对创业的失败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2.2.2心理压力大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不仅对使城乡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很大差异,而且对个人的心理特征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农二代”大学生的家庭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没有可靠的背景关系,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经济来源,同时还肩负着父母“跳农门”的愿望和让父母离开农村的使命。因此,“农二代”大学生承载着比较重的家庭责任,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2.3“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机会分析(o)

2.3.1国家政策的支持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积极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同时还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注册门槛,并按实际情况给予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2.3.2农村环境的改善从2005年起,全国按照“二十字方针”全面建设新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行路难、用电难、用水差、人居环境差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创业者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3.3高等院校创业课程的开设近年来,创业教育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不仅有着切合实际的创业教材,还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尤其是SiYB、KaB等创业课程在大学校园内开设,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理论培训;此外,各种创业大赛在校园内的举办,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施展平台。

2.4“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威胁分析(t)

2.4.1社会对大学生回农村创业的偏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为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一部分人认为留在农村是没出息的表现。而且农村父母耗费巨大代价培养出的大学生,也希望孩子们大学毕业后在城市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走出农村,留在城市。因此,“农二代”大学生在返乡创业时往往会遇到社会的歧视和父母亲人的不支持和不理解。

2.4.2政策体系的不完善我国对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当前颁布的政策多是以意见或通知的形式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但是大学生返乡创业有着更多的后顾之忧,如创业大学生面临的个人社会保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社会福利、医疗养老等基本性的问题,而这些政策体系的不完善对“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有一定的束缚。

2.4.3大学生融资困难农村家庭一般以务农为主,收入甚少。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花费对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已经是雪上加霜了,再没有更多闲置的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再加上大学生群体在校期间的人际关系网络一直是处于“师生间”“同学间”这样的关系群。创业所需要的人脉关系相对缺失,缺乏有效的社会融资渠道。国家目前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远远不能够满足创业资金的需求,而金融机构贷款程序复杂,且需要抵押、担保,大学生往往因为没有资产可抵押担保而导致金融机构不予贷款,使得创业资金难以筹集。

2.4.4农村基层网络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部分村级领导干部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强,农村基层管理混乱。除此之外,农村监督体制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常常会受到村级领导的“吃拿卡要”,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3“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5-9]

3.1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激励政策,有效解决返乡创业大学生在农村的社会保障、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在农村创业,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政府还应完善农村的金融环境,为大学生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创业项目开设“绿色通道”,给予一定资金补贴;政府还应通过主流媒体等方式提高社会对“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和认同,形成全社会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环境氛围;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培训,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农村环境。

3.2高校应帮助“农二代”大学生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

“农二代”大学生由于先天教育的缺陷性,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为缩小“农二代”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差距,高校首先应帮助“农二代”大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愿意返乡创业的“农二代”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加深大学生对农村的了解程度,充分认识到农村建设对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高校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为“农二代”大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使大学生们在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为今后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志在从事从业的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知识丰富的高等院校,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创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大学生要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敢于对新事物提出挑战,克服自身劣势,改变好高骛远、纸上谈兵的缺点,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好创业项目的每个环节。此外,“农二代”大学生来自农村,应充分利用好寒暑假期,多参加农村、农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意志,同时也为创业项目的选择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朱庆,李敏,孙亮.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创业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6):37-40.

[2]田桂芬."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3(3):87-89.

[3]董卫强.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4(12):90-91.

[4]潘蕾.城乡生源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1):132-134.

[5]李光考,陈淑惠,林克显.新时期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困境与对策建议[J].农业教育研究,2014(2):14.

[6]白延泉.探析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就业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9):35-37.

[7]常大治.大学生农村就业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91-92.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篇9

关键词: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建议

一、前言

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体育师资数量有所增加;乡镇学校体育研究开展不断完善,但还存在着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体育师资不足,年龄、性别、职称、学历不相匹配,特别是落后的乡镇中学,存在着体育教师职称低,课时被占用现象,场地、器材缺乏,教学计划、教案不规范,学生的课外锻炼无组织。可见乡镇中学体育教育普偏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场地器材不足问题。虽然盘州市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研究较少。本文对盘州市乡镇中学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教育现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盘州市21乡镇中学50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年龄、性别。体育师资队伍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综合体,就年龄结构而言,老、中青、三结合是最佳的结构,就性别来说,男女各半最佳。从年龄、性别进行调查查结果表明,盘州市乡镇中学青年体育教师偏多,中老年体育教师偏少的现象。青年体育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占到体育教师总数的75%,呈现出随教师年龄增大而人数逐渐减少的趋势。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2]。

2、乡镇中学体育师资现状。体育师资是学校体育工作能否开展好的关键,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学历层次、职称结构进行了表明,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持有本科及本科学历以上学历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方面在新进教师中提高了学历要求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广大乡镇教师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历。在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较少,中级、中二较多,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差距较大。由此看来,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师资队伍数量与质量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职称低的严重问题。

3、乡镇中学体育课开设情况。学校体育课开设情况好坏,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对盘州市21所乡镇中学体育课对盘州市37所乡镇中学体育课开设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有100%的中学能正常开设体育课,大部分中学能贯的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能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但还有19.4%的学校开设情况不乐观,主要因素是无体育师资师资力量。

4、場地器材现状。场地与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政府对场地和器材的投资就较少,导致乡镇中学体育教学条件和城市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从而使农村体育教学开展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对场地器材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校都拥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学校拥有田径场、足球场;而有排球场、羽毛球场的学校很少,所有学校都有篮球、跳绳,学校器材最少的是垒球、山羊、体操垫,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体育场地、器材,未达标准的学校高达63.5%;这些学校体育器材的主要来源是上级配置和学校购买,教师自制教具器材的能力差,依耐性很强[3]。

5、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计划是否完善以及教材、教案使用都是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关键性因素。对体育教学调查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的比例为92.5%,制定教学计划完整的比例为48.3%,教师依教材编写教案进行教学的比例为48.3%,多数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没有明确具体的评估标准,能够正规上体育课的比例为61.9%,部分学校基本处于“放羊”和“半放羊”状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场地、器材的匮乏,乡镇中学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6、乡镇中学体育课外活动开展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中学能够坚持每周两次的课外活动,但83%的学校为无组织、无特色、无安排的自由式活动,95%的住校生均有早操,大部分的中学都能开展课间操、大课间活动,内容多为广播体操或跑步,锻炼形式单一,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盘州市乡镇中学教育的现状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与乡镇经济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教师的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乡镇中学的需要;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场地器材匮乏,男女体育老师比例搭配失调,工资待遇差,学历、职称偏低,制定教学计划不规范,学校不使用教材、教案,放羊式的教学,课外活动单一[4]。

2、建议。第一,扩大乡镇中学体育师资队伍。重新核定中学体育教师的编制数额,保证体育教师的合理配备。鼓励各级体育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去工作,为盘州市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第二,多渠道筹集经费,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学校要因地制宜地修建简单易行体育场地,以满足体育教学需要。积极寻求支援,多方弥补场地、器材不足现象。第三,提高开课率,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按照体育开课指标开满体育课,并保证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等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管理,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管理规定,健全体育教学制度,完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第四,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体育教师自制教学器材与设施,开展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活动,完善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学。

作者:田友华

  参考文献 

[1]王勇,马晓军.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05). 

[2]周元超.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乡村教育现状分析篇10

【关键词】体型;肺活量;人体质量指数;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R179R339.3+5R1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8)04-0341-03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社会的需要。体质是人才的基础素质,也是人才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山西省大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探讨,寻求加速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和办法,为加强高校体育卫生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

采用1985,2005年山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与1988,1996和2002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数据统计[1-5],研究对象为山西籍19~22岁大学生。应用SpSS11.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研究。

2结果

2.1形态指标见表1,2。

2.1.1身高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1.98cm,幅度在1.19~2.84cm之间;乡村男生平均增长2.25cm,幅度在1.57~3.23cm之间。城市女生平均增长1.31cm,幅度在0.05~2.06cm之间;乡村女生平均值长1.69cm,幅度在0.57~2.74cm之间。其中乡村男生增长幅度最大,按每10a计算,平均增长1.13cm。另外,21,22岁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2.1.2体重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6.32kg,幅度在4.46~8.20kg之间;乡村男生平均增长3.56kg,幅度在2.61~4.27kg之间。城市女生平均增长0.86kg,幅度在-0.58~1.90kg之间;乡村女生平均增长-0.16kg,幅度在-0.99~1.15kg之间。其中城市男生增幅最大,按每10a计算,平均增长3.16kg,而19岁年龄组体重增长值达到8.20kg,乡村女生21,22岁年龄组与同年龄组的城市女生发生逆转,由1985年分别重1.80kg和0.14kg逆转为2005年的轻1.09kg和0.06kg。同时乡村女生整体出现0.16kg的负向增长。

2.1.3胸围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0.96cm,幅度在-0.89~1.86cm之间;乡村男生平均增长-0.43cm,幅度在-0.82~0.53cm之间。城市女生平均增长2.87cm,幅度在2.06~4.42cm之间;乡村女生平均增长2.21cm,幅度在0.97~3.25cm。乡村男生整体下降达0.43cm。女生以城市女生为最好,各年龄组分别增长2.38,2.06,4.42,3.05cm。

2.2生理功能指标见表1,2。

2.2.1肺活量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608mL,幅度在-675~-443mL之间;乡村男生增长-612mL,幅度在-679~-541mL之间。城市女生增长-529mL,幅度在-633~-452mL之间;乡村女生增长-699mL,幅度在-724~-543mL之间。

2.2.2肺活量/体重指数19~22岁城市男生增长-16.00mL/kg,幅度在-17.38~-14.86mL/kg之间;乡村男生增长-13.76mL/kg,幅度在-15.40~-12.78mL/kg之间。城市女生增长-11.07mL/kg,幅度在-12.52~-9.85mL/kg之间;乡村女生增长-12.22mL/kg,幅度在-15.03~-10.54mL/kg之间。

肺活量下降幅度最大的是20岁乡村男生(-679mL)和22岁乡村女生(-724mL);肺活量/体重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的是20岁城市男生(-17.38mL/kg)和22岁乡村女生(-15.03mL/kg)。

2.3身体匀称度见表1,2。

2.3.1维尔维克指数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值为3.26,幅度在1.07~4.41之间;乡村男生平均增长0.72,幅度在0.34~1.29之间。城市女生平均增长1.65,幅度在0.94~3.07之间;乡村女生平均增长0.41,幅度在-0.89~2.33之间。增长值依次为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仅乡村女生19岁年龄组有小幅度降低。

2.3.2人体质量指数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1.67,幅度在1.07~2.13之间;乡村男生平均增长0.68,幅度在0.42~1.04之间。城市女生平均增长-0.01,幅度在-0.24~0.90之间;乡村女生平均增长-0.52,幅度在-0.94~0.23之间。增长值依次为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

2.4城乡比较见表1,2,除身高外,各项指标均为城市男女生大于乡村男女生,其中城市女生体重、胸围、肺活量3项指标与乡村女生发生了逆转,也就是说,在1985年是乡村女生大于城市女生,而在2005年变化为城市女生大于乡村女生;城市男生则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的值上继续保持优于乡村男生,且在维尔维克指数和身体质量指数上与乡村男生发生逆转。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大学生20a间身高、体重、胸围有了较大的提高,城市男生19岁年龄组体重增长过快,乡村男生胸围负向增长的趋势值得关注;生理功能水平略微下降,肺功能水平负向增长,身体生理功能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形态生长水平;“豆芽菜”体形得到改善,身体发育的匀称度和充实度有所提高。但是,大学阶段学生身高增长逐步放缓以至停止,必须采取措施有效控制体积(变量)和围度的发展,使三者达到同步、协调和统一。高校一般课业负担沉重,体育教育和课余锻炼时间少,卫生保健设施和条件不足[6-10]。乡村女生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消费水平、基础起点、前途压力等方面综合比较,实力最差,呈现体型偏瘦,生理功能低下,应予以重视。

山西大学生20a间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水平仍然存在城乡差异,并有扩大的趋势。城市女生的正向增长与乡村女生的负向增长之间的逆转变化,使两者之间的距离加大更为显著,有关部门对此应予密切关注,根据学生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水平存在的差别,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和体育业余活动,并对个别体质发展不均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出健康运动处方,使他们的身体生理功能水平尽快达到理想状态[11-12]。

4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5-82.

[2]山西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1985年山西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58-82.

[3]山西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山西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8-88.

[4]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2-268.

[5]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8-116.

[6]宋琰,王鹏伟,张志刚.对我国学生体质测评现状的分析研究综述.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3):32-34.

[7]郭海英,余绍森,夏尧远.体育锻炼对体质及机能指标的影响分析.浙江体育科学,2002,26(6):1-3.

[8]李静,马军.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3):154-156.

[9]张世锡.体质的含义及其评价问题的探讨.浙江体育科学,2000,22(5):47-48.[10]何仲恺.体质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体育科学,2002,37(2):56-58.

[11]温至勤.中日两国大学生体质测量指标改革的比较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