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2:54

小学班级管理特色篇1

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14―0024―01

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笔者也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构建以“特色”为核心的“4.4.1”特色班级管理建设模式(即“四个立足”、“四种文化”、“一种特色评价”)

1.“四个立足”:指小学特色班级管理建设要立足学生、立足班级、立足老师、立足学校。

2.“四种文化”:指班级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1)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班风、学风、特色班级工作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具体要求:各班制订本班的班级总体奋斗目标(班规),班级精神格言(班训),语言凝练、催人奋进。然后围绕班级特色制订班级常规特色创建工作和班级学科特色创建工作。

(2)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班规、纪律等内容。具体要求:①班主任确定班级制度文化总体框架――班级自主管理制度。②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发动学生共同商讨、制订各项班级自主管理制度。

(3)物质文化。包括班级的布置和师生的仪表。班级布置包括特色班级名片、特色墙面文化和特色走廊文化;师生仪表包括发型、服饰、举止、语言等。具体要求:①根据本班班训,做好班级的布置内容:a.设计班级名片。包括本班特色的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班级目标、班级口号、教师寄语、学生感言等;b.装扮特色墙面文化。包括“创意乐园”、“学习园地”、“风采展示”、“每周一星”、“成长足迹”等;c.打造特色走廊文化。包括生态角、图书角、英语角、储物角等②全校交流评估。检查师生的仪表,包括师生的发型、服饰、举止、语言等。

(4)行为文化。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主题班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具体要求:各班班主任以打造“红色文化”,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为载体,依照班级文化主题,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有班级特色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将规范评比活动贯穿于行为习惯培养的始终。

3.“一种评价”:指学校对班主任及班级的评价。学校对班主任实施上述四种文化的综合评价和特色班级的内容的评价。综合评价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特色班级评价包括卫生免检特色、常规管理特色、自主学习特色、文明礼貌特色、心理健康特色、创新德育特色、工艺制作特色、科学兴趣特色、文学特色、艺术特色、摄影特色、体育特色和英语特色等。

二、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班主任按照上述“4.4.1”模式,赋予班级特色化亮点

1.立足于班级,积极打造一班一品的精神文化。

2.立足于教师,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3.立足于学生,营造多彩的物质文化。

4.立足于学校,促进行为特色文化。

三、形成一种特色评价

即学校对班主任及班级的综合评价,促进班级师生共同发展。

四、提升师生核心素养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班级文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班级积极创造净化、美化的人文环境,让班级成为师生愉悦成长的乐园,使得学生、家长、教师、班级、学校都在不同层面有所提升,有所发展。

1.学生层面。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培育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绝大多数学生正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孩子们成绩喜人,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国家、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2.教师层面。首先,教师的现代教学理论素养得到提高。所有教师不断追踪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其次,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培养和造就师德高尚、带班有方、育人有法、富有德育创新精神的名班主任。最后,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两年多的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课题方面硕果累累,课题通过省市鉴定,并喜获一、二、三等奖。

3.家长层面。家长配合学校的意识得到了增强,调动了家长对学生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家长对学校、班级及教师的满意度有了明显上升,对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家长素养得到了提升。

小学班级管理特色篇2

关键词:小学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当前教学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也是学校有机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好坏往往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学校的学纪、学风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成正比例关系。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然而班级的管理不仅仅需要班主任的智慧与耐心,更需要的是良好的管理策略,根据小学生阶段心理特征,帮助他们形成班集体概念,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来,才能更好、更有力的促进班级的管理工作。

一、小学生阶段心理特征与班集体的形成

小学生阶段的学生年龄段是7~13岁左右,据研究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学习特点,而且这一阶段也正是孩子们走向学校、班级社会化的开始。“儿童进入学校后,儿童与老师的关系成为其生活中除亲子关系外,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且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同学关系在他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他们在互相交流之中彼此影响、模仿。班集体也就是在小学生们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在儿童的相互交流中,让小学生掌握和了解社会行为规范、增长了社会交往的技能和自我评价的技能,也培养了他们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班集体不仅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巨大力量所在。我们知道班集体是小学生们学习、生活、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它为小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品德形成以及个性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一个好的班集体的形成能够帮助小学生学会交往获得友谊,集体荣誉感和自信等,也帮助小学生们在交往中自觉的审视自身的行为规范,珍惜自身在班集体中的声誉和培养他们为班集体负责的意识,促进小学生们自主管理,并形成良好的纪律、道德规范意识,因此谈到班级管理,班集体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二、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在小学教学中,班集体的建设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班集体它不完全等同于班级的概念,它是有组织性、纪律性,有共同奋斗目标和凝聚力的学生集体,通常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一是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二是有严格的纪律;三是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核心;四是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它的最外在的表现是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组织力。班集体建设是一项较为长期和复杂的工作,它并不仅仅靠班主任的管理就能够形成,它的建设是需要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三、班主任的角色与班主任管理的策略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否能够胜任,在相关研究中把班主任的胜任能力归纳为十个要素分别为: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职业道德、知识结构、成就动机、人际关系、自我监控能力、教学能力、班级管理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或多或少会看到一种现象,某些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一手抓”,认真负责的初衷是对的,但效果却不大。而有些班主任工作干得游刃有余,轻松自在,究其原因是班主任明确了自身的角色,管理的策略恰当。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的角色应该是有阶段性之分的。班主任的角色与班主任管理的策略处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低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是主导,这一阶段教师的管理策略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荣誉感,树立班级的共同目标,选拔学生干部,培养班级的学生领导核心以及组织机构的形成。其次,随着小学生们年龄的增长,班主任的角色和管理策略应及时转变过来,要相信学生,适当放手给班级学生干部管理,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策划者、激励者。学生干部是通过学生的民主选举选出来的,他们在学生之中,能够更快更及时地实现班级的管理功能。同时,他们只能分明各司其职是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关键。学生在这一自主管理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提高了班级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最后,班级自主管理这一阶段要求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管理中,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管理学中有句名言“管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管”,在我们的教学中同样适用,但“不管”的意思不是班主任撂挑子了,这时的班主任角色转变为总指挥、引导者、促进者、协调者。

综上所述,小学班集体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负责过程,它需要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合作才能形成,形成后其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它与班主任管理策略的结合,是培养一个良好班集体的有效管理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淑文主编.余,李波编著.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小学班级管理特色篇3

一、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领袖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育人,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向上,是引领学生思想精神健康地成长,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专注于学生“如何做人”的思想工作。一个班集体几十名学生学习、锻炼、实践、休闲、娱乐、生活的过程就是其思想精神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会不同程度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班级的主流文化,没有正确的道德引领和价值引领,没有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班级的发展势必散沙一盘,学生的精神发育势必营养不良。而班级文化建构、班级道德引领和价值引领以及舆论导向都必须依靠班主任,要靠班主任这个“班魂”的思考和培养、执行和坚持、评价和完善。假如没有班主任,每个教师都分别只管理自己的几个学生,政由多出,那绝不可能建设好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某校班级教育小组的组长其实就是班主任的角色,而小组的其他三个教师就是副班主任的角色,班主任在班级教育小组中起着领导、指导、协调作用。这不叫取消班主任,而是增加班主任,班级教育小组其实是一个班级管理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如果没有一个人成为这个团队的主心骨,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而是每位教师各自为政,那样的班级简直不堪设想。

二、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班务总理

一个班集体,几十名学生在一起学习、锻炼、实践、交流、休息、娱乐、生活,天天都有事情要做,有来自学校和年级的事情,有班级自身建设的事情。无论学校怎样把一个班级的诸多工作切分成小块分给几位班主任,都有分不尽的时候,更何况很多工作本身就是相互交叉的。比如,负责文体的班主任就能完全不要负责日常班务班主任的协助吗?就能不依靠负责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的鼓动吗?一个班集体内的大小事情不计其数,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锻炼、文娱、实践等等班务,没有一个班务总理的全面安排协调指导,而是几个班主任各唱各的调,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班级呢?有了班务总理,他就能全面思考近段时间的班务工作,全面布置协调教育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大家通力合作,确保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齐心协力。可以这样讲,只要有班级存在,姑且不论班级文化的建构和对学生思想精神成长的引领,就是班级日常的繁杂事务都必须有班主任的存在,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班主任。

三、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总设计师

要建构浓郁的班级文化,要引领学生积极健康向上,要为每位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幸福快乐的环境,要建设一个团结活泼勤学的班集体,必须要依靠班主任这位优秀的总设计师。一般来说,学校在安排班主任人选时,都是反复权衡而挑选的优秀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佼佼者。这样的班主任知识广博、思想超前、经验丰富,有较为成熟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认知,有许多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想法和举措。有了这样的总设计师,他就会主动建构自己的班级文化并规划好班集体的发展路径,就会在自己班级方方面面的工作中主动融入班级文化,就会通过文化去涵养学生,去滋养学生的健康心灵。如果一个班级的建设与发展没有美好愿景的指引,每位教师仅是和尚撞钟式地完成工作;如果一个班级没有统一的文化引领,每位教师仅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如果一个班级没有共同的价值认知,每位教师都是“公婆皆有理”,那这样的班级会是一个优良的班集体吗?

四、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形象大使

小学班级管理特色篇4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122-02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作,它涵盖了道德养成、纪律教育、学习指导等多项内容。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把握教师、助手、学生这三重角色,充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一、把握教师角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一)蹲下身子,“心”随学生所动

每一名学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有的多愁善感,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善于学习,有的长于运动……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班级中每一名学生的特点,抓住生活、学习中的契机,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学生失败低落时,班主任应成为其倾吐的对象,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想法,并设法开导学生;在学生生病时,班主任应像父母一样对学生嘘寒问暖,给予其足够的关心;当学生骄横无礼时,班主任应向其表达自己的失望之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学生经历挫折时,班主任应帮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以细致入微的关爱换取学生的爱戴,塑造学生的人格,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品位、有涵养的现代公民。

(二)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班主任,我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应以自身言行感染学生,要学生做到的就必须自己率先做到。

笔者针对班级中有几名学生常常迟到的现象,提出了守时的要求,并告诉学生自己也会遵守规范。而笔者在一次上课时,由于特殊情况,没能在正式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发生了迟到现象,笔者就在课下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惩罚自己站了一个中午。通过这件事,学生意识到国家有法律,班级有班规,无论是谁都应该遵守,一旦越界,就要受到惩罚。

(三)层层推进,建立互助交往模式

班主任是一班之魂,对班级优良学风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班主任应层层推进工作,让班级中的全体学生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增强班集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是自己的行为,更代表着整个集体的形象。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只有在相互扶持下,才能实现彼此的双赢,只有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才能在自身需要帮助时得到别人的帮助。

二、把握助手角色,促进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

(一)依靠班级小助手,做好常规管理

班级纪律、清洁卫生等常规管理工作是必须要做好的,这也是构建优秀班集体最为基础性的工作。一般情况下,班级小助手较有自觉性,教师可以将班级管理的重任交给他们,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管理能力,教师在明确具体要求之后,就要给予班级小助手充分的信任,让他们自行管理好班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完全不闻不问,而是要在能随时掌控的前提下进行弹性设置,做到班主任与班级小助手之间的统筹协调。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关注班级发展动态,也要关注班级小助手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他们处理不了和处理不对的问题,并进行跟踪解决,从而提高班级小助手的管理能力。

(二)依靠班级小助手,掌握班级动态

班主任由于工作繁忙,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班级中,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对班级、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班级小助手与其他学生接触的时间更长,他们对班级情况、同学情况更为了解,在班级管理工作上更有发言权。对此,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小干部例会,通过与班级小助手交流,及时掌握班级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在一次小干部例会中,有人反映班级中有少数男生总是习惯性地讲粗话,现在已经影响了一部分学生,而笔者就没有能够发现这一现象。于是,笔者迅速举行了“争做言语文明人”的主题队会,让学生做到说话文明、有礼貌。

(三)依靠班级小助手,提升竞争意识

班级小助手是班级的“中流砥柱”,他们在班级中的言行会对其他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班级小助手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主动意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小榜样,激发全班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班级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促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

当发现某名班级小助手在管理方式或者自身行为上存在问题时,班主任可以通过悄悄提醒的方式让该班级小助手看看其他小助手是怎么做的,以此带动学生积极向上。

三、把握学生角色,提升学生学业水平

(一)借助榜样力量,明确学习目标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很多学生并不是不想管理好自己,而是他们始终缺乏明确的目标与参照对象。即便是班主任、班级小助手,在很多学生心目中都较为遥远,认为他们高高在上,与自己的实际相距甚远,而此时班主任就要善于从班级普通学生中选择典型的代表,捕捉每名普通学生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很微弱的闪光点。

比如笔者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教育的相关要求,引导学生公平民主地选择各学科领域的标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优势项目,也要关注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但绝不能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更不能强求学生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因为这样不但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还会让学生遭受挫折,结果可能在错误的方向渐行渐远。

(二)关注养成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小助手只是班级的一个小部分,要想让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能力。因此,班主任在接手新班级的初期,就要帮助学生明确各种规章制度,不随意评判学生行为的对错,而是要以制度为评判标准,从而让学生朝着良好习惯的养成方向迈进。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让学生进行晨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养成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关注学生是否参与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历练,在历练中发展。

(三)创设展示平台,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目标。因此,班主任应该为每一名学生创设能够展示个人特长与优势的舞台,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与愉悦感,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有的学生诵读能力强,班主任可以在早读课设置专门的领读时间段,让其展示自己的诵读能力;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好,善于发现和总结学习规律,班主任可以专门在班队课时间,让其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长,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教师悉心观察、善于发现,都可以在每名学生身上寻找到亮点。教师要合理规划,为每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展示舞台,从而让全体学生都能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小学班级管理特色篇5

[关键词]高职学院;班级管理;特色班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班级管理是学院一项重要的学生管理工作,包括班级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实践活动,课外活动,体育卫生工作等诸多方面,事无巨细,内容十分之多。那么,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院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的组织,整个学院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还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强化班级管理与班集体建设,对于加强班级管理又必须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本文主要结合当前高学院的实际情况,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班级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构建特色班级,提升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和班级管理水平进行一些探讨。

一、当前高职学院班级管理的定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班级是学院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他为学院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最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职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生活邋遢、学习懒散、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而这部分的同学经常会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寝室卫生不好、经常晚归、夜不归宿、集体荣誉感不强等一些问题。因此,一些班主任或辅导员往往把班级管理工作就只定位在批评教育上,而忽视对班级尖子生的激励和中间学生的带动,整天都是疲于奔命,而且管理效果不好。

为了应付学院对班级的考核,也有不少班主任、辅导员依然采取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和家长制作风来管理学生,严格的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标准解决大家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而不允许班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班级偶尔在学院考核中获得好评,却不能持之以恒。虽然使班级的大部分学生中规中矩,但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没有创新的机会,同时也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大部分学生失去个性和特长,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和目标背道而驰。

二、进一步加强高职学院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1、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

班主任或辅导员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注重制度建设,要注重日常管理。大一新生组建班级的时候要在多留心观察,最好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建立班级的组织结构,使班级内的基本管理形态形成。另一方面,要注意制度的产生方式。只要有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对班集体进行建设,也只有自己做出选择,才可能真正地对这个选择负责,由于敢于负责,才会认真理性地处事,也只有这样才会勇敢面对挫折。让全班同学参与班级制度建设,只有自己拟定的制度,学生自己最了解,那么自己管理自己也最有发言权和针对性。

2、公开选拔优秀的班团干部

在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后,还必须明确保证班规执行的公平、公正。因此,建立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班规的执行机构,班主任或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与建设的引路人,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在班级公开选拔优秀的学生担任班干部。

另外,班主任或辅导员必须将班级事务进行分组、分块管理,将每个岗位的主要职责、工作范围予以公示。再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公开选拔,在公开竞选之前要对参选者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在班委会、团支部的干部选出后,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班级事务落实到人,使每个班干部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通过多种渠道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班团干部在班级管理、组织活动、协调关系的能力上得到锻炼,并增强他们对班级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3、积极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

所谓班级文化应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寝室环境的建设,一个整洁、美丽、温馨、整齐的教室和寝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精神文化指的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应该包括教师的关心、同学的友谊、民主的气氛、学习风气、集体的鼓励等,对大家的成长都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因素。如何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需要靠班干部的带领,更需要全班同学的配合。班委会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班级目标,使每个同学在班级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班集体荣誉的鼓舞下共同奋斗;二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起良好的道德标准;三是注重学风和班风的建设,引入健康向上的竞争机制,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促使班级同学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来增强班级凝聚力。

4、全面推行班级的目标管理

班级建设关键在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关键在于学生,特别是班干部。班干部要真正实现自我管理,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班级建设目标责任书,推行班级目标管理。

在班级目标管理过程中,班委、团支部必须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认真对待目标责任书,责任书既是班级建设的指导方向,也是学院对班级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认真落实班级建设目标责任书的各项内容,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将目标责任传达给全体同学,并将目标进行分解,在班内形成人人参与班集体建设的局面。

实施班级目标责任制,必须坚持以学风建设为中心,推动班级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同学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班长和团支书必认真制订班级目标管理的具体措施,不仅要措施到位,关键还在于落实。所以,推行班级目标管理是加强班级建设,推动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

三、加强班级管理创新,努力培育特色班级

构建特色班级是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是让学生以“品牌特色”的理念,对班级进行自我管理。具体地说,就是班级全体同学在班委、团支部的领导下,采取民主的形式,全员参与,根据本班的长处与短处,按照本班自身的特点,给自己班级确定切合实际,积极向上的个性化、特色化的班级项目建设名称。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班级特色项目建设活动,如学风建设专项活动、特色团支部创建活动、创建学习型寝室等系列活动。按照特色项目建设班级,全班同学要努力对班级的特色项目建设进行推广和维护,当然特色项目的建设必须要有硬性的指标,如学习成绩、无违纪情况、集体荣誉感较强等诸多详细的指标,从而不断推进班级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大批示范建设班集体。

另外,要实现班级特色项建设的硬性指标,需要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引领,更需要全班同学的自我努力。只有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示范班级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下,产生期望、动力和约束,从而强化学生的班级观念和意识,促进班级的学风建设、文明建设、组织建设,约束了大家的日常行为。加强班级建设,构筑特色班级,是进一步实现班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特色篇6

大家好!我是来自二年级教学组的,今天,我竞聘的职位是小学政教主任。从我踏上小学那一刻起,我就踏实做事,诚信做人。整整六年的工作中,我担任过学前班主任、信息技术管理员、晨曦报编辑、通勤车跟车教师、新世纪班主任、英语教师、品德教师、教务干事、大队辅导员,有两年的管理经验,具有一颗爱岗敬业的心。所以我带着这份激动,这份希望来到大家面前,我相信我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对学校的回报和感恩。

在工作中,我感悟到了做好每件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做好每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做好学校与教师服务协作的桥梁,就是最好的事情;做好学生的发展,引领教师的成功,提升学校的品质,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政教主任要以人文精神作引领,以服务为宗旨,让学校成为具有亲和力、凝聚力的人文环境,使师生都能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激励和鼓舞,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德育情境。

政教主任任期内工作总目标:学生健康成长能力强,教师幸福快乐创成功,德育文化有品位。

政教主任任期内工作分目标:

1、班主任队伍建设出成绩。

2、班级特色建设有典型。

3、养成教育见实效。

4、校园文化建设呈精彩。

以上四个方面是学校目前德育管理我认为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努力奋斗的方向。所以针对以上4个方面将谈谈自己的认识、想法、改进措施和预期效果。

一、班主任队伍建设

目前由于我们班主任工作繁忙,教育教学的重任不仅仅说的那么轻松,从早到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服务之中。几乎没有时间去为班级的建设发展去发挥创造,只要学生安全、成绩优异、家长支持、学生不流失就是最大的业绩了。我也曾当过班主任,我知道班主任的艰辛,两年的大队辅导员工作,我也经常深入班级,也为某个班级学生的安全事故、学生的流失、学生的成绩自责、难过。但我反思,为什么有的班主任会很得心应手呢?我认为这需要一个引领,一个帮助。作为年组,要有凝聚力,不仅仅完全由段主任去一个个扶持,突出骨干班主任作用的发挥与辅射作用,开展结对子活动;作为少先队,不仅仅只是将问题的所在亲自去解决,去帮助,还要从宏观上鼓励班主任学习各种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方法,并灵活运用于班主任实际工作中,形成德育积累。同时通过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班主任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也可以再创新,以点带面,以个体带动群体,让班主任苦有所得,累有所值,推动学校整体班主任队伍建设。

小学班级管理特色篇7

这里说的“硬环境”当然指班级外部环境,“软”环境当然是一种班风,也是一种人文精神。

一、“硬”环境精心设计,使“家”更温馨无限

教室就是学生的家,我们的这个家一定要干净整洁,做到教室地面无纸屑,无死角,桌椅摆放要整齐,物品摆放要有序。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把学生触及的每一个小事都做细就是成功。想一想,当学生走进教室,眼前一片蓝色的海洋:蓝色的桌布,蓝色的卫生角,蓝色的读书角,清新淡雅的窗帘,心情会豁然开朗,会形成良好的心情,当然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每个班级总会摆放作业本,老师要亲自示范,提出干净整齐的要求,看到一排排、一摞摞像豆腐块似的作业,也是赏心悦目的一件事。班主任引导学生明白,这个家的环境需要班里每一个人的呵护。试想有一张纸没人拾起,就会有人丢第二张,地面上就会一片狼藉。如果总是保持整洁、干净、滋润,地面上有了纸学生也会主动拾起来,有不干净的地方随手去擦,坚持这样做即使班级不安排值日生,也能使卫生保持良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的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

除了干净整洁,还要有班级特色,在教室里放置一些别具特色的摆设、小饰物来营造教室的情趣氛围。如在窗台上摆几盆花,春天有仙鹤来盛开,秋有,冬天有吊篮,这些花给学生带来了美感,愉悦了心情。如果还可以放置一个小鱼缸,鱼缸里养几条活泼可爱的小鱼,学生会自觉地浇花、喂鱼,有了施展爱心的舞台。窗台上摆上与学生的合影,让教室里有一份浓浓的家的气息,让室内充满生机和温馨。再有,充分利用无声墙这块阵地,营造班级的特色氛围,让学生在这里找到“我能行”的自信点,享受付出的过程。这一切的“硬”环境以直接形式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这些设计处处讲究艺术审美,让每一个桌椅都会“说话”,让每一面墙壁都能“传情”。真正体现用细小的环境陶冶、激励和感化学生。想想走进这样干净整洁、丰富多彩的“家”,学生又怎能不倍加珍惜呢?

二、“软”环境系统引导,使“家人”心灵飞翔

我们知道班级管理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制度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其次是民主管理,使我们的班级充满活力;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铸就学生的人生基石。

每个班级都会有班规、班训,也都有班干部管理制度,但我们更希望达到最高层次的管理,这就需要班主任关注班风形成,注重文化的熏陶。在班级管理中我坚持常年开展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打造和谐、昂扬、自信、快乐的班集体。

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召唤学生进步,有利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进步的班集体。班级召开了“告别陋习,相拥文明”的班会,我就告诉学生因为你们平时最讲文明、最有礼貌、纪律最好,班级才有资格在全校展示班会,这种健康意识和舆论导向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班内形成了良好的文明风气,学生摒弃不足,真的做起了文明学生。在每一阶段我都结合学生的思想发展需要召开各种队会,在活动中明显感到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有益、健康的东西得到肯定、弘扬,错误、不良的东西为大家所不齿。每次活动前他们用心参与、设计、组织,身心处于兴奋状态,活动中他们严谨地表现,全身心投入,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还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交往情感的需要,学习处理与同学的关系。结合学生和班级需要我组织开展了演讲比赛、合作跳绳、道德门诊、辩论会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一种班荣我荣,我为班级添精彩的思想。通过一次次的成功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他所在的集体是团结的、温暖的、向上的,有一种“我们班就是不一样的”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又会反过来刺激学生倍加珍惜本班的声誉,班级自然而然形成团结、向上、自信的班风。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为班级争得荣誉,运动会上带伤冲刺的学生;为了歌咏比赛,学生利用休息时间练习的情景;为了班级成绩自觉结成对子辅导的学生,为了整洁的班级自觉打扫的学生……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全班学生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软”“硬”环境育人,尽显生命教育本色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抓住教育的良机,召唤学生不断进步,让环境成为一种文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培养学生有爱心、有责任心,为升入更高年级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我们的学生不一定个个成为高才生,但在这样的“软”“硬”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一定会有一种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会成为勇敢、正直、好学、热爱生活的人。

小学班级管理特色篇8

〔论文摘要〕班级是由一群学生与教师共同生活、学习与成长的场所。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将是学生健康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团体动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小学教师班级辅导策略:首先,对团体动力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其次,认识班级管理中的团体动力形态;最后,提出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的班级辅导策略。

一、团体动力的理论基础

团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且具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相互结合成的组织。团体具有互动与相对动态的性质,是具有社会互动性质的组织,团体遵循共同的规范,具有目标性。

团体动力是指某社会团体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以及维系团体功能的一种力量或一种方式。团体动力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是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与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问。其理论有场地论、因素分析论、社会团体工作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等。场地论代表人物勒温认为,应该把团体看作是一个生命的空间,它是由一些力量或变量组成,它们是影响团体内成员的重要变项。根据此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若能将班级作为心理场地并作数量化呈现,才能分析、控制班级与运用班级动力。因素分析论的代表人物卡特尔认为,团体动力主要受到某些重要因素的影响,领导者在决定团体的发展时,需要了解团体内的关键因素。根据卡特尔的理论,若能对团体内的各项属性一一加以评估,掌握有关的独立变项,可以有效运作团体。社会团体工作论是将团体工作者的叙事性记录及团体成员的个案史等资料加以分析,以了解团体对成员人格发展的影响;重视团体经验与个体成长的交互作用,注重行动研究,即领导者如何有效利用学习迁移,促发成员转移团体咨询情景的积极经验,以协助成员产生建设,增进社会适应。心理分析理论强调团体历程中有关的情感因素,包括领导者和成员、成员与成员、成员与他人,强调透过对成员过去经验的了解及个案记录的分析解释,促发动力性的团体经验,协助成员产生积极的行为改变与人格发展。

班级是一个团体,班主任是团体的领导者。如何消除团体的冲突,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升,进而形成团体的动力,并运用团体动力的辅导策略,这些是班主任科学管理班级应涉及到的内容。了解团体动力理论,借鉴动力理论,有助于班主任形成自己有效管理班级的教育理念。

二、认识中小学班级中的团体动力形态

21世纪社会急剧的变迁与转型,使得传统的结构功能论受到现代文化的挑战。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层的单位,而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室管理模式较忽视与压抑班级团体动力的影响性。班级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具有其潜在的影响力。作为班主任,应善用这些团体动力来使得班级管理更具有成效。

(一)非主流文化团体取向的小团体

所谓的非主流文化指相对于主流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它是边缘的、附属的与次要的文化。中小学学生的他律性较强,容易受到同辈团体的影响而在班级中形成学生非主流文化团体,容易受到媒体与流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一种属于次级文化的小团体。例如在中小学中流行的女孩们的影视歌星崇拜现象,中小学男生当前所流行的网络游戏,如魔兽争霸等,都是典型的学校非主流文化。班主任若能留心观察学生无意间形成的非主流文化团体,运用引导的方法把这些团体的动力凝聚起来向着具有教育性的方向发展,对于班级管理是有所帮助的。

(二)以个性、兴趣结合和教师评价取向的小团体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在教室中的小团体比较倾向于个性与兴趣的结合。但也可能会因为受到功课与教师的标准化评价而形成所谓的好学生小团体与调皮学生的小团体。通常所谓的好学生小团体对班级管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而调皮学生的小团体可能造成班级管理的问题所在。因此,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必须消除个人的喜好,对于还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不要给予社会的标准评价,因为每位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必须循循善诱,引导这些班级中的小团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以座位分配取向的小团体

中小学生常会因为在教室中的座位分配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由于座位的分配所产生的班级气氛值得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一般来说,中小学生若与不喜欢的同学坐在一起,会影响其学习动机;而若与喜欢的同学坐在一起,则会非常兴奋而显得士气高昂。因此,在班级座位安排方面,班主任必须作适时的调整与更新。在座位的分配方面,必须考虑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表现,将学习表现好的学生与学习表现差的学生交错分配在一起,如此才不容易造成学生的被标准化。此外,高效能的学生座位安排将有助于师生之间形成密切的互动。班主任对于班级中的分组也需要思考,应打破性别意识与学业成就的界线,善用小组间积极的合作与竞争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与民主素养,如此将产生最佳的团体动力。

(四)以性别取向的小团体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中学生进入了青春期,而这个阶段女生的发育比起同年龄的男生要早,因此这个阶段的性别界限特别明显。在这个青涩的成长阶段,中小学生的智力、学习开始初步定型,自尊心与好胜心、喜欢与厌恶、好奇与排斥等特别明显。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女生在班级中常会组成许多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会基于兴趣与个性而组成在一起,且团体之间的界线会比中低年级的学生们来得更明显。而小学高年级的男生和中学男生在心智与生理发展方面显著慢于同龄的女生,会有被同龄女生领导的现象,因此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男生的小团体界线比较模糊。中小学教师在这个阶段的班级管理要特别留心于性别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应避免性别间的小团体冲突,并善用此阶段学生的语言模式与学生沟通,尽量以“活动式”与“主题式”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团体动力,并善于借助相互合作与竞争之间产生的最大的效能。这将有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

三、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的班级辅导策略

在中小学中,过去偏向于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控制学生的常规与秩序。而在新时代的班级管理中,必须融入民主的精神与多元的风貌,运用团体动力的心理辅导策略。在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师生间的人际影响,进行师生间的积极沟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适度地给学生建设性的反馈,最终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

(一)角色意识培养策略

在班级这个生命空间中,每个学生的动力聚合成班级的凝聚力。要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教师要抓好班级成员的角色意识培养,通过班级的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的合理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积极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自己在班上是受重视的,是有地位的,是负有责任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安全感、归属感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从而自觉接受各种集体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如在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度,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培养。再如,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负责一些事务,锻炼他们的能力。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促进其动力的产生,也能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营造健康民主的心理环境的策略

心理环境包括班风、校风、舆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育健康的舆论、风气,能够使学生经常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逐渐形成积极上进、开朗乐观、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良好的性格特征,不断提高对人际环境的适应能力。目前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权威者的角色,站在指导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立场,适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民主的气氛中,展现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并学习其他人的优点。教师应在民主健康的气氛中引导班级向积极正向发展,建立积极、正确和健康的舆论导向,尊重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并让学生经由民主的程序共同建立班级的规则与秩序,达到学生之间的相互约束与互相学习,从而获得全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有助于教师成功地管理班级。

(三)班级学习分组策略

学生非主流文化所组成的小团体以及班级内的各式各样的小团体所产生的团体动力,与教师的班级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学教师在管理班级时,需要关注时代的发展,融入民主的精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策略,转向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可进行引导而不急于帮学生作决定,如此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在班级教学分组方面,必须着眼于班级成员的全面提升,把各类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分散并综合,这将使得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可以进行相互指导。这种学习成绩混合的分组为学习成绩高的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同时也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了补救的机会。善用此类分组方法将会激发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最佳团体动力。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内容或不同的活动形态进行分组,如此将增加班级成员间的互动,增强班级成员的向心力。

(四)团体游戏辅导策略

狭义的团体游戏辅导是指游戏、唱跳,唱跳包含了歌唱与上下肢体移动的音乐律动。从儿童发展理论中可以得知,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团体游戏能增进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学生对组织的向心力,对于激发学生新的创意与新的思维模式大有帮助。团体游戏辅导有助于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发展,也是培养学生团体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团体游戏对于培养创新性的儿童,对于激发班级的团体动力,具有很大的帮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适度运用团体游戏辅导的理念与技巧,并迁移至学生的学习上,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班主任是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他们除了应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的管理能力。“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情况,他们把教育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学生在与班主任朝夕相处时,容易产生依赖和归属心理,班主任将成为学生最为亲近和信赖的人。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陈家麟.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2]沈贵鹏.师生互动的隐性心理教育价值.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3]贾晓波.陈世平.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4]陈晓红.班主任应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教育探索,2006,(2).

[5]刘兴翠.“心”“法”“德”并举.育时代新人.基础教育研究,2006,(2).

小学班级管理特色篇9

一.确定本班队的管理目标

1.班队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与学生的接触,对本班队的情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本班队的有点是,有比较主动参与班队事务的主动性,凡是班级的事务,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这种积极性有利于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但是在学习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许多学生不能完成作业,上课纪律性不好。虽然在行为习惯上能基本上能遵守学校的常规,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班干部比较自觉管理班级集体,但是自身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学生中间的威信还不是太高。诸如种种问题,都必须在本学年的工作中进行深入的改善和强化,

2本学年班队目标

常规教育

本学年在以往学生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班会,学生干部会议,个别学生谈话,努力做到让全班学生做到行为举止规范,做一个举止文明的学生。并且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班队主题教育和班级特色建设。

班级特色建设

本学年的本队的主题班会用两条腿走路,一条是配合学校的管理主题进行班队建设,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班队主题教育。本学年的班级主题教育是“做一个文明的学生”,以“文明”贯穿在所有的班队工作之中,形成合力,贯穿于纪律,学习,行为习惯,努力形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本学年的班队特色建设为:红色中队。通过阅读,演讲,参观展览,寻访,学习革命英雄,树立理想,加强纪律性,做一个有理想有纪律的学生。

二.管理措施

1.做好日常管理

1)组织好学生参加升旗和两操

检查本班学生值日生工作。

组织好放学

上好班会课和晨会课

加强课堂纪律教育

抓好作业的完成

2.班集体建设

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良好的班风。选拔、培养和使用班干部。

3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配合好学校的班队管理工作

抓好后进生的工作

3特色建设

小学班级管理特色篇10

一、个性化的班级环境,为焕发班集体个性活力提供舞台

班级环境不是一种人为的布置,而是班级学生展示个性活力的舞台、张扬个性的舞台、发掘潜能的舞台、展现价值的舞台。由于每个班集体的成员不同、班主任个性特点和班级生活不同,因此,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班集体。每个班集体都应该是富有独特生命力的,它的生命力来源于个性鲜明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成员也不断从这片滋养生命的土壤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1.达人榜,激发班级活力

学校各班都有“达人榜”,达人榜设置的评比内容由班主任自定,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们在新学期布置环境时,就创设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竞赛栏目:“自律达人榜”、“智慧小达人”、“一马当先”、“一起飞奔”等,这些栏目深受孩子欢迎。个性化环境的建设体现了学生的需求和意愿,不仅激励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更使整个班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班级小达人,塑造学生个性自我

走进校园你会发现,每个教室门口都张贴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孩子有的天真烂漫,有的笑容灿烂,还有的自信满满……而旁边卡片上那富有个性的文字,让你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这就是班级每周评出的“小达人”,这些“小达人”的相关资料不但在教室门口展示、宣传,还上传到班级博客。实施班级“班级小达人”的评选活动,不仅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创设力争上游的氛围,同时也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3.特色墙,凸显班级个性内涵

走近南小的教室,您会被一个个设计新颖、色彩亮丽、富有个性特色的“班级名片”―特色墙所吸引,她会带您走进这个班集体的内心深处,领略到这个班集体的动人风采。特色墙由各年级、各班级分别从“班名、口号、背景”等方面,由各班师生共同思考、共同设计。版面颜色鲜艳,生动活泼,它把各班的成长理念,班主任的育人思想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南小46个班级门前分别亮出了“向日葵中队”、“阳光中队”、“绿叶中队”……不同的文化布置向你展示着不同班级的个性。它成为了南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个性化的班级管理:为焕发班集体个性活力奠基

个性化班级制度是指在新课程背景下,打破传统大而全的、几十年不变的模式,以个性化的班级目标,个性化的班规、班歌、班名,个性化的班级活动为载体,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的精神文化。

1.建立个性化的集体共同愿景

班级共同愿景是引领班级全体学生共同成长的意愿,是指引学生成人成才的动力和方向,是全班同学为之奋斗的美好憧憬,它概括了班级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存在于全体同学脑海中清晰、持久、独特的奋斗精神。例如,通过建立“把班集体建成共同的家园”的愿景,激发了集体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随后围绕共同愿景展开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激发了集体的活力,很快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班集体。

2.制定个性化的集体公约

班级风气是班级中最积极的部分,是主导的文化价值,要凝练成积极向上的优良班风,就必须依靠一些集体公约来约束学生的言行,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因此,学校要求每个班级根据班情,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相关公约。这里的公约包括富有特色的班训、班级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

3.设置个性化的角色

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特点和个人愿望,使每个学生都能担任集体中的重要角色,发挥自己的作用,得到不同的锻炼,获到集体的认可。班集体管理角色个性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例如,有的班级推行了岗位轮流制,让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当家作主的滋味,努力做到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班级成为他们自主发展的摇篮。难怪许多班主任欣慰地说:“我们班级没有差生了”。这是一种尊重生命的深刻认识,更是个性化角色设置后带给教师的一种深刻情感体验。

三、个性化班级活动,为焕发个体活力搭建平台

凸显学生文化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思路,学生文化建设与班集体建设个性化的内涵是一致的,丰富的学生文化活动为班集体建设提供了平台和积极的社会心理气氛。

主题教育活动,让班集体得到个性化的体现。主题教育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途径。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学校提出并指导各班级积极开展了关注学生集体与个性需要的主题活动。如一年级的《我是小学生了》、二年级的《我爱我的小伙伴》、三年级的《夸夸我们的班集体》、四年级的《感动我们的班级故事》、五年级的《班级发展和我成长》、六年级的《为明天支撑起一片蓝天》等。

丰富的班级主题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的主动性,为班集体建设个性化提供了平台。各班级都根据本班的特点进行具体化的活动设计,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书香校园活动,给班集体建设以文化的涵养。阅读文化是学校学生文化的又一个方面。学校通过营造学校阅读环境、开展阅读节、组织班级进阅览室、邀请文学家进校园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学校还要求各班级把定期开展“阅读交流”、“好书漂流”、“亲子阅读”活动作为班集体建设个性化的基本工作,使各班级有了班集体建设个性化的基本抓手和基本路径。

四、个性化的班级评价,为班集体焕发个性活力加油

1.班集体建设三级指标,指引班级成长的目标

在专家的指导下,学校把班集体分成三个不同层次:一是规范班集体;二是和谐班集体;三是活力班集体。这三个层次的班集体反映了班集体建设过程的不同水平。

规范班集体的要求是班级管理规范、学生行为规范、班级活动规范、班级工作资料规范、班主任工作计划和资料规范,学校各项工作能有机地渗透规范进行。这是班集体建设中最为基本的阶段。

和谐班集体的要求是师生关系和谐、班集体成员之间关系和谐团结、教学活动中气氛和谐,学生喜欢并且能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班级富有集体凝聚力,班级在各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

活力班集体,就是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特色;学生在班级中发挥主体作用;形成班集体自主管理机制,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多数学生在班级中担任满意的角色,发挥作用,具有积极的自我认识;班集体活动气氛好、富有活力、学生的活动能力强;班集体形成个性特色,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个性化班级评价的制定与实施让班级有了一个明确的建设目标,在此目标的引领下,让班主任不仅自己跟别班比,更重要的是跟自己比,在比较中发展,在比较中进步。

学校通过个性化的班级评价,充分肯定每一位班主任的辛勤耕耘,激励教师,激发教师内在的动力,实现了教师的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实现了班级的个性化发展,让学校、让教育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2.班级成长档案,记录班级成长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