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劳动实践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4:52

家庭劳动实践感悟篇1

【关键词】农村家校合作;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能力;方法;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关注的焦点。立足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素质,也成了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的心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其它课程基础的语文教学,要承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就必须充分认识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根据农村实际和学科特点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

笔者结合长期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植根农村沃土,训练听、说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听”通常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要培养真正的听的能力,就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从课堂到课外,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去听,在听中获取信息、体验情感、总结方法,最终为说和写打好基础。我认为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听的兴趣,从听中获取信息

要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教师上课就一定得生动、有趣,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语文课上导入环节的多样化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家庭生活中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听的氛围,多交流一些孩子喜欢听的话题,让孩子感觉听得轻松、听得愉悦,觉得“有听头”。当然,这个过程也离不开家校合作,教师要联系家长确定阶段性的“听”的话题,让家庭谈话内容有意识地往这方面靠拢,效果自然会更好。

2.养成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从听中体验情感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用期待、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微笑、赞许的表情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特别在家庭谈话中更应如此,因为农村家庭谈话内容大多为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类的小事,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也可能存在夹七夹八、里嗦的情况,这就要求孩子要更加认真、耐心地倾听,在听中感受父母真挚朴素的情感,获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3.教给科学的听的方法,在听中积累知识

听话时要集中精力,力求做到听得全、听得准;梳理出对方说话的头绪,把握主要内容,自觉形成整体观念;听话还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听,听清重点、听清关键,并能及时做出心理反应和认知反馈;听话还要有思考、会联系,针对所表述的话题,主动唤起相关的知识、概念、情感和想象,形成与这个话题有关的互动,在听中获得知识。

当然,听和说往往是难以割裂的。教学上的说,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技能。光听不说,那听永远是被动的,听到的内容也不可能会有很大价值。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家校合作这块平台,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创造条件。为此,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让学生充当家校间的传话筒

我经常要求学生把我对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要求与思考转述给家长,同时也把家长的建议和困惑转达给我。为了了解学生听和说的准确性,我也会和家长互通电话求证。这样一来,学生们都对听说非常重视,听说能力也不断提高。

2.让学生扮演家校间的翻译官

农村地区交流以方言为主,为了提高说的能力,我要求学生在转达家长的意思时使用普通话,于是学生们就要努力把家长的方言做一番“翻译”,这样一来,他们更进一步明确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正确流利的朗读能力。

3.让学生成为家庭中的小老师

我也经常会选择一些短小精悍、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让学生讲给家人听,要求他们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讲授方式,力求让家人能听得明白,然后将听后的反应反馈给我。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评判他们的讲授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意见建议。渐渐地,我发现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辨能力都得到了加强,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再那么单一了。

二、结合生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告诫家长不要溺爱孩子,要让他们参加必要的劳动锻炼,这肯定对他们的成长大有好处。因此,在语文课上,我总会结合农村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确定不同的综合实践主题,告知家长帮助孩子完成实践活动,以此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磨练他们的意志,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夯实基础。

如在教学《观刈麦》时,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收割麦子,在劳动中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组织学生在班上踊跃交流。起初大多数同学并不能真正体会“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心情,只到亲眼目睹家长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抢着收割挥汗如雨的情形,亲身体验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感受,对诗歌蕴涵的深意和强烈的情感才有了真实而深刻的理解与体悟,同时,对如同父母一般辛劳的农民们的同情与崇敬之情也就更加真实而强烈了。这样在阅读中渗透德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写作能力

“文章源于生活”,只有积极投身生活实践,才能培养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生活感悟,获得写作灵感,最终写出好作品。因此,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努力做到:

1.积极投身生活,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生活实践,引导他们观察生活、认识事物、了解社会,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经验与方法,让他们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记录和传递生活中的真善美,明确作文的真正意义,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注重日常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的写作技能再好,如果没有必要的生活积累,肯定写不出好作品。教师要利用好农村这一独特的“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流传于老百姓口头上的好词佳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感悟,都应及时记录下来,积累多了,写作时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也会使作文内容充实生动,意蕴深刻。

3.深入感悟生活,提高写作能力

家庭劳动实践感悟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实践性教学策略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1日常生活“语文化”

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在这其中学生品尝了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然而,许多学生认为每天都和父母接触,实在没有什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在这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父母节日或生日的时候,给父母送上自己亲自做的礼物等等,体验亲情,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和父母每周谈一次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亲情,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2社会生活“语文化”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其生命力。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施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快乐的学校”。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如在学习《小溪流的歌》这篇文章时,课上,我展示了声像并茂的动画:清清的溪水,圆圆的卵石,绿绿的小草,红红的花儿,小溪流快乐地奔向江河,奔向大海。课尾,我深情地说:“哎,现在的小溪流快乐不起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到溪边去走一走,就能真相大白。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课后,让学生去收集溪受破坏的资料、图片,共同探究如何保护好溪、保护自然环境的途径。一个星期后,在班中交流,并向社会写倡议书,激起了学生乃至社会人士拯救地球的责任感。“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服务于社会,尽一份小公民的责任。

3鼓励质疑问难,勇于创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源于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要放开,让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例如:教学《称象》一文,教师启发:你们能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变一变?因为搬运石头又费时又费力,你们能帮助曹冲出个更好的主意吗?一石激起层层浪,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水代替石头;有的认为可用泥土代替石头;有的学生还认为用岸上的人称象,因为人听从指挥,既省时又省力。这位学生的想法多富有创意!尽管曹冲的做法在当时就是创新,但我们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向先进经验挑战,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完善的。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家庭劳动实践感悟篇3

一、立足教材,挖掘内在情感基点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深入到教材核心,深度挖掘其内在情感因素,为学生情感渗透创造良机。相关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情感是促进自身认知、思维及行为等表现的重要推动力,健康的情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及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石。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Z文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情感教育,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这篇文章前半部分重点写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热爱,通过对园中许多乐趣的生动描绘,深刻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都有深刻的印象,这种话题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学习中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思想感情的渗透。老师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小时候难忘的趣事瞬间又被很好调动起来,学生回答起来似乎有说不完的内容,接着老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小时候许多难忘的故事、有趣的童年生活深深的印在脑海中,肯定也会有一些因个人因素而造成的失误在其中,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过失。

李天龙:“我小时候很调皮,一次在林边点火玩将周围的庄稼烧坏了不少,叶子都烤糊了,还是母亲与人家交涉才平息了此事。”

黄玉晓:“家人经常告诉我不要到冰上玩,可我就是做不到,那年冬天偷着到冰上玩,结果掉到水中,幸亏父亲及时将我救出来,可父亲因此留下病根,一直到今天也没彻底治好。”

老师及时总结学生们的发言。小时候我们都会因为自己的任性做出一些错事,是家人给了我们谅解与帮助,有时还给他们带来一些伤害,我们从内心要感激他们,记他们给我们的恩惠,比我们记童年趣事要深刻。

本节学习立足教学中学生们感兴趣的童年生活展开,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自然引入其中做过的错事,教育学生要记住从小曾经帮助过的人。结合小时候的错事,联系到今天的中学时代,加强学生负责任的情感教育,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这样做加深了学生的情感认识,促进了情感教育的无形渗透。

二、巧用形式,激活情感教育引擎

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学习情境及形式,对学生的状态及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传统而单一、呆板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也阻碍了学生情感渗透教育途径与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创设学习情境,适当采用相对灵活的教学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情感要素。尤其近年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强大的功能、内容丰富、画面鲜活、灵活的形式等优势,促进了学习手段的转变,为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提供了保障。

如在学习《变色龙》一课时,老师将教材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情感因素的渗透。老师首先指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从整体上了解文章大意及人物形象等,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视频,学生通过视频获取到文本阅读所体验不到的特有视觉感悟,调动内心的情感,尤其是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的5次变化,由语言到神态再到动作,学生从这张变化无常的面孔中清晰地看到社会的腐朽。及时指导学生思考,通过视频你有哪些深刻的感悟,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有的同学说通过视频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奥楚蔑洛夫的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令人感到厌恶。也有的同学说看了视频感到沙皇统治下的警察专横、自私,只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本质,揭露出当时社会的专制与黑暗。还有的同学说看到资本主义的黑暗,想到我们今天生活的自由幸福,我们要珍惜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本节学习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增强了情感体验,充分感受到小说人物形象的丑恶嘴脸,对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教育学生联系现实,珍惜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及价值观教育,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教师采用多种教育手段促进学生情感体验,为课堂学习提供了重要契机。

三、联系生活,增强学生内在体验

课堂学习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尤其是文章主题思想、作者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让学生从中感悟到特定的情感,为学生个性情感的形成奠定基础。为了加深对学生情感的体验,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社会实践中亲自动手、动脑,指导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进而从内心深处将情感固化下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也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发展。

如在学习《背影》一文中,学生从这篇精典的散文中学习到在生活细节里、在平淡的语言里流露出的父爱子、子爱父的浓浓情意,感悟到父子间的真挚感情。老师及时将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中去,问学生有多少人知道父母的生日?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或同学的生日?学生中很少有人记得父母的生日,却对自己与同学的生日记得很清楚,让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与文中内容相比对,同学们为此倍感惭愧。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为时不晚,要及时弥补还来得及,让同学们在课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做一次饭、陪父母一起劳动、给父母过一个生日等,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加深感悟,鼓励及时展示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亲情内涵的理解。

孟龙:“我利用星期天与父母进行了一上午的劳动,感觉非常的劳累,想到父母为了孩子长年累月的劳动,却没有一句怨言,以前没参加过类似劳动,今天才有了真实深刻的感悟,父母真的不容易,太伟大了!”

时玉後:“我在家利用晚上时间为爸爸洗了一次脚,爸爸的脚上满是裂口与皱纹,皮肤干燥,让人看了内心感到很难受,父母为了家庭受了太多的累,我要好好学习来回报他们!”

本节中由课文《背影》引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与父母近距离的接触,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所见、所闻及所想,来触动学生内心敏锐的神经,调动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树立爱父母、爱家庭、爱学习特有的情感,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家庭劳动实践感悟篇4

一、激活学生资源

1.设计有效、有创意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实践活动为组织和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的课程。有效性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是老师们追求的目标。“效”是指是否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是否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和行为。设计对学生有用的、有创意的实践活动,不仅要有学生发言踊跃的热闹,更要有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心灵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活动前对课程目标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活动的形式应该服从于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并非所有新奇的形式和过程都能增强活动的效果。

在上了《有多少人为了我》课后,笔者带领学生参加了校内的公益劳动,清扫学校操场、电脑室、阶梯教室,清洗食堂地面等,还一起采访了学校的保安、保洁员、食堂工作人员,了解他们从早到晚一天的辛劳都是为了学生们;还带领学生跟清洁工人一起清扫校门口的马路、捡垃圾。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对为他们服务的人们产生了了解的兴趣和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同时,他们在实践中自己教育自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计有趣、易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一件事,我听说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学生在接触了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后,所受的教育最深刻,因此注重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集知识和经验于一体的情境中体验,注重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可行性,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显得十分重要。老师只是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

例如上《从一滴水说起》一课,笔者校的老师设计了了解家乡的水资源状况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每组一名家长的带领下,分组活动,各组带有不同的任务,到不同的地点,搜集不同的材料,比如:水的样品收集、水环境的照片拍摄、听取周围人家对水的回忆……根据大家收集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原因,事后大家共同拟定了一份给当地镇政府的倡议书,希望全镇人民都来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培养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3.做好实践活动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活动总是伴随着评价。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在离开课堂后,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如何评价学生的活动及行为,则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学生来说,实践活动的评价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激励性的评价更能促进他们的发展。比如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家长将活动记录、调查问卷、活动报告、照片、查找的资料等内容进行综合整理,以各种形式开展评价、展示,并放入学生的品德成长袋,这样还可以经常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体验活动的成功和快乐。

二、做实学校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社会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的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我们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特点和少先队活动的特点,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围绕品德与社会课感恩方面的教育内容,组织有关的主题中队活动,进行实践活动和道德行为训练,以巩固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家人关爱我成长》课后,少先队开展“感恩亲人”活动,让每个孩子体会家人为了自己的成长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和尊重家人,学会体谅和关心家人,并为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学们在活动中,再次感受到家人的爱是无法用一件小小的事情来回报的,懂得了爱家人的方法和情感。

三、用足家庭资源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和第一所学校,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一生有重大影响。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和家庭分不开,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了解家庭生活、与父母经常沟通交流,可以让学生了解父母养家的辛苦,从而学会孝敬父母;通过参与家庭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参与劳动,可以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品德等。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一致的教育声音,才会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所以,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校通、告家长书等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也成为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甚至是服务者。

如讲到《我爱秋天》时,就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设实践活动的条件,让孩子跟着父母去田间地头认识本地的典型农作物,同时让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实践的课,就要放开手,制订周密计划,让父母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用活社会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诸暨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有博物馆、烈士陵园以及其他的名胜古迹。充分运用这些资源,我们成立了“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参与的快乐,了解本土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环境,培养热爱家乡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家庭劳动实践感悟篇5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属于斯宾塞主要社会学代表著作的是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动力学》

C.《社会静力学》

D.《政治经济学批判》

2.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发展

B.社会行动

C.社会心态

D.社会问题

3.达伦多夫的代表著作是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4.艾尔弗雷德·舒茨创立了

a.现象学社会学

B.后现代社会学

C.理解社会学

D.符号社会学

5.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章太炎

D.谭嗣同

6.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田野调查指的是

a.实验法

B.问卷调查

C.文献法

D.实地研究

7.定量分析的资料整理的步骤是

a.审查、分类和编码、汇总

B.汇总、分类和编码、审查

C.审查、汇总、分类和编码

D.分类和编码、审查、汇总

8.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被称为

a.自然资源

B.文化

C.人口

D.环境

9.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被称为

a.文化采借

B.文化冲突

C.文化传播

D.文化震惊

10.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的,是优于其他民族的,这被称作

a.文化中心主义

B.文化优越主义

C.文化排斥主义

D.文化相对主义

11.再社会化也称

a.二级社会化

B.文化反哺

C.继续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12.在社会化的相关理论中,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分为

a.两种水平四个阶段

B.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C.四种水平八个阶段

D.五种水平十个阶段

13.社会角色的扮演一般要经历的过程是

a.角色领悟角色期待角色实践

B.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期待

C.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D.角色实践角色领悟角色期待

14.在合作的类型中,金钱借贷属于

a.指导性合作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契约式合作

D.自发性合作

15.社会网络的形态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可以分为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D.集中形态和分散形态

16.配偶双方或配偶一方曾有过婚史,而且配偶双方或一方将与前夫或前妻所生的子女带到新的家庭,这种家庭被称为

a.丁克家庭

B.断代家庭

C.重组家庭

D.残缺家庭

17.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群体可以分为

a.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C.内群体和外群体

D.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18.在组织过程中,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是

a.组织设计

B.组织沟通

C.组织控制

D.组织决策

19.“X”理论和“Y”理论的提出者是

a.麦克雷戈

B.巴纳德

C.法约尔

D.洛斯奇

20.在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中,奥尔森提出的是

a.搭便车理论

B.价值累加理论

C.资源动员理论

D.乌合之众理论

21.根据劳动的二重性,劳动可以分为

a.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

B.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主要劳动和次要劳动

22.在消费的社会学理论中,凡勃伦提出的是

a.消费文化论

B.消费社会论

C.生活风格理论

D.炫耀性消费理论

23.在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中,麦吉提出的概念是

a.田园城市

B.组合城市

C.城乡融合区

D.城市区域

24.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大起大落阶段是

a.1949-1957年

B.1958—1977年

C.1978年至今

D.1978—2000年

25.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被称为

a.等级

B.种族

C.阶层

D.种姓

26.1949-1952年中国的基本阶级格局包括

a.两个阶级

B.三个阶级

C.四个阶级

D.五个阶级

27.农民因拆迁离开了原来的村子,迁到另一个村庄继续务农,这种流动属于

a.水平流动

B.结构流动

C.自由流动

D.竞争流动

28.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这是

a.退缩主义

B.形式主义

C.反叛

D.革新者

29.社会问题是一种被相当多的人认为是偏离于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的社会状况,这种观点来自于社会问题研究理论中的

a.社会解组理论

B.价值冲突理论

C.社会病理学

D.社会建构理论

30.在社会现代化理论中,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是

a.世界体系理论

B.信息社会论

C.依附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社会学的功能表现为

a.整合功能

B.研究功能

C.教育功能

D.社会管理功能

e.社会批评功能

32.暗示根据受动条件,可以分为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模仿暗示

e.反暗示

33.资源动员理论认为,社会运动所需要的资源至少包括

a.时间资源

B.参与者规模

C.金钱与物质资源

D.外界支持

e.理念资源

34.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模式有

a.北欧模式

B.南美模式

C.墨印模式

D.欧美模式

e.中国模式

35.社会变迁的原因有

a.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B.观念的改变

C.社会生产力的增长

D.外来入侵

e.人口状况的改变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统计调查

37.社会网络

38.社会运动

39.城市群

40.偏差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如何实现社会学本土化目标。

42.简述社会的特征。

43.简述家庭与婚姻观念的变化。

44.简述社区的功能。

45.简述社会问题防治的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家庭劳动实践感悟篇6

然而,目前很多学生只知受恩,不知感恩。他们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不懂得感激社会,更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这些现象在我们的中等专业学生中已不是个例。因此,对于中等专业的学生,加强感恩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我的做法是:

一、要坚持于以人为本

可以说,教师的高尚情操和对学生的真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其一,教师的情感和言行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既要教育引导学生,又要帮助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严格的教诲、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达到以智育人、以行导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其二、思想政治教学的本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要从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感恩。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让学生懂得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生活中的朋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树立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其三、教师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对学生要以诚相待,懂得宽容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特别那些在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和具有不良品行的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护和帮助。对学生的爱,可以唤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满足学生精神利益的要求,可以密切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增强感情交流与互动,形成和谐而令人愉悦的心境。当我们对学生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他们去感谢的人,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二、要践行于生活实践

思想政治新课程是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职业中专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发展。因此,感恩教育要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化问题入手,把感恩变成看得见、摸得找的东西,让学生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体悟、认同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老师要关注现实生活,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比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不良的消费观,如不顾家庭生活实际而盲目消费;抽烟、喝酒、沉迷上网;用手机等高档消费品;赶时髦、爱与同学攀比、开生日晚会到酒楼请宴等。同学们列举的这些不良消费观都是属于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引起的消费观。这些“欠着学费买电脑,吃着白菜穿名牌,勒紧腰带挂手机”的同学,根本就没有理解到父母培养自己的艰辛,也没有体验到家庭对待自己的温情。我们趁热打铁,布置感恩作业。让学生“算算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的经济帐”、“算算自己不应该花的钱有多少”、“算算父母对自己养育之恩流水帐”。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让学生体悟到父母无私的爱,从而能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期望,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不良消费行为,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要强化于活动载体

常言道,情靠情感染,心用心沟通。感恩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用各种教育活动丰富教育形式,营造教育氛围,创设教育情境。新课程标准强化实践能力,力求引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采用能够启迪思维的活动,促进教学互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要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产生体验和感悟,从而把道德规范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习惯,并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古人云: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感恩美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系列化实践活动,逐步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让学生逐渐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积极走向社会,把校园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施恩,不但能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升华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调查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区公益活动,义务劳动,植树造林,献爱心,送温暖,体验劳动者的艰辛;参加农业劳动,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促使学生养成节约粮食,尊重农民的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品质;指导学生以心理换位的方式积极参与感恩活动,站在父母、老师、有恩于自己的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做一些教师家长曾经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受曾经受过的恩情,有利于角色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有利于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四、要利用多媒体手段

家庭劳动实践感悟篇7

1.亲历综合实践,激发浓厚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根据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学生自己等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活动时间、地点、伙伴、内容、指导老师或家长,并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渴望探究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课题进行实践。由于学生拥有充分的自,学生研究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与自己知识、能力基础相适应的,与自己年龄特征相符合的目标进行探索,这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其兴趣的升华。他们的实践活动会自始至终充满热情,因而学生的兴趣不仅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且又为学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笔者以《制作汽垫船模型》活动为例。活动前,学生准备活动需要的材料及资料,确定比赛规则:制作完毕,根据同一时间内航行的路程长短,到室外进行航行竞赛,并取前五名,奖励“科技制作能手组”红旗。对航行失败或效果不好的模型,要分析原因,进行改进,可以重新制作,也可以用新的材料来制作汽垫船或其它模型,再评奖;学生再自由分组,推选出小组长。上课时,老师激情导入;再引导学生观察航模图片;然后学生交流制作方法;最后学生分组尝试制作。学生在制作实践中,激发了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一件件颇具创意、制作考究的各种各样的汽垫船模型就展现在大家面前了。

2.亲历综合实践,积累丰富阅历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在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再加上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操作地点,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一成不变的实施模式,因此,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可以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开阔眼界,丰富阅历。以开展《我们的交通安全》主题活动为例,其教学过程如下:1、交警简明、生动地讲解活动的意义及方式。2、学生分组调查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等。3、分别写出调查报告,不仅要讲清违反交通规则的案例,还要说明危害,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汇报会,形式应该多样,可以采用讨论、报告会、文艺小品、相声等形式。5、组织学生参加上街宣传交通规则或维护交通秩序的活动。学生在“我们的交通安全”调查活动中,走出了教室,融入了社会;与同学、家长、市民、交警等人进行了实际接触;经历了采访校外学生、市民、交警的过程;认识了很多交通路标;发现了交通违规现象;了解了交通规则和安全常识。此次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了交通安全意识,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事务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阅历。

3.亲历综合实践,学会体验感悟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让学生走进社区,到社会中去调查、研究、体验、感悟、学习、提高。比如若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艰辛之后,就愿意参加到劳动中去,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也会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就会尊重劳动,转变对待劳动的态度。如在《商品交易会》活动中,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农贸市场开展“商品交易会”。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他们亲自到市场进货,然后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在交易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诚信待人,增进了消费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增强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在真实的体验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与技能,还让学生感悟到父母赚钱的辛苦和自己乱花钱的不应该,同时感悟到只有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道理。让学生在这样的劳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比领导、老师、父母、他人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真正感受到自己已经长大了。

4.亲历综合实践,获得宝贵经验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对天文、地理、科学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究,其探究是肤浅的,但他们会努力寻找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他们在经历失望与喜悦、成功与失败后,会获得一些属于自己的经验,如与同伴合作的经验,走上社会与他人交际的经验,快速获取资料的经验等。在《安全常识知多少》活动中,学生自由分成五个小组:摄影组、资料搜集组、访问组、调查组、宣传组,并推选了组长。老师讲清了具体要求、实施途径和方法后,各小组就分头行事,拍照、采访、发调查表、查找资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随后,老师组织了汇报会,同学们亮出了自己的成果。大家纷纷表示,从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知识。如在安全用电方面:认识了解了电源总开关,明白了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等。交通安全方面: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等。让学生通过摄影、资料搜集、访问、调查、宣传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经验,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学生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是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宝贵经验。

5.亲历综合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家庭劳动实践感悟篇8

【关键词】辅导员;大走访;意义;路径

一、高校辅导员大走访工作的意义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利用寒暑假期,深入学生家庭开展与学生及家长“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大走访活动,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大走访是践行国家青少年培养战略的具体体现

关心、爱护、培养青少年,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一直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战略方针。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种场合明确要求,各院校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长才干。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要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在企业、部队、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二)大走访是辅导员工作高效优质开展的现实要求

大学生是国家青少年教育培养战略实施的主要对象,他们思潮前卫、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社会阅历浅、价值观不够成熟,抵御腐朽思想和不良诱惑的能力弱,要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需要学校、社会为他们提供理解、支持和必要的扶助导引。

高校辅导员大走访活动以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式,深入学生家庭面对面、点对点的与学生及其家长无障碍交流沟通,知悉学生思想动态、家庭情况,通过零距离体验学生生活,增强师生沟通有效性,使得辅导员工作更加贴近学生,为工作开展寻找源自实践的支点,为高效优质的开展学生工作奠定良好基石。

(三)大走访是“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教学相长的必然选择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了解工作的对象、性质、特征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保障。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摸清工作对象的特定环境、阶段、状态等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办法措施的工作。

伴随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建设持续推动,一大批刚刚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80后”走上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他们面对的正是青春阳光、标新立异、不拘一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90后”。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已然不能适应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创新学生工作模式、探究新的辅导员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80后”辅导员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服务、指引、辅助的对象,需要深入知悉“90后”大学生除了学习成绩、课外表现等在校信息之外的“家庭信息“、”社会信息“,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适应、认同的新型教育方式。

二、大走访工作高效开展与效用实现的路径分析

高效开展大走访工作,实现大走访工作的实践意义和现实功用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精心策划活动实施方案,打好大走访工作的提前量

理念指导行动,大走访工作开展的方法论决定了工作的实效性。要实现大走访工作功效,促使大走访工作的开展结果对今后学生工作具有长远而现实的指导意义,前提是充分认识到高校辅导员大走访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重点是带着学习、锻炼的态度用心感悟、体会,关键是选取好具有典型性和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作为活动的目标对象。

基于此,辅导员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类“贫困生”,即心理贫困、家庭贫困、学业贫困。通过对其所带班级学生的档案查看、日常行为表现、班级学生干部的反映、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意见以及学生家庭所在地域等情况的综合考量后,选择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三类学生的代表作为活动对象。

选定对象学生后,辅导员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积极联系学生家长,知悉当地天气、环境、风俗,安排活动开展时间等相关事宜,做到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熟稔于胸,做好针对学生个性情况、家庭情况、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后,制定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贴近学生心灵的个性化辅导方案。

(二)要贯彻落实工作部署,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模式

根据事前准备的活动方案,辅导员要严格按照大走访的工作精神,与学生家庭“同吃、同住、同劳动”,用体验、感悟、学习的心态与学生促膝长谈,与家长全面交流沟通,在田间地头聆听学生、家长的想法、期望,在厨房和餐桌架设沟通的桥梁,在游戏娱乐中打开心房,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家庭的困难,与学生及其家长一道分析学生的问题,为学生及其家庭遭遇的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困境。

在执行既定计划的同时,要根据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方案,重新明确工作目标和实践路径,要以为学生及家庭提供务实、现实、真实的帮助为指导思想,适时调整主观判断,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中心”的开展大走访工作。

(三)要及时、全面的总结大走访工作的功效与经验

辅导员大走访工作,可以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拉近老师与家长距离,辅导员能更加真实、完整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体会学生家长的艰辛、理解学生行为的合理性,为今后工作奠定实践基础、开拓工作视野、丰富工作方法。

但由于辅导员大走访工作开展的范围有限、时间较短、参与面不够深入等诸多不利因素,及时总结、全面思考大走访工作带给辅导员工作的经验教训、实际效用及改进办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辅导员开展大走访工作要做好笔记、日记,勤于思考、乐于总结、擅于反思,通过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交流、田间地头劳作体会、厨房餐桌参与体验等细节捕捉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动态、社会环境等相关信息,做到能够理解学生的行为、掌握学生的思想、预判学生的行动、知悉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上述信息制定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帮扶措施。通过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制定学生工作新方案、新举措,做到了解一类学生、新增一类措施、服务一类学生。

作为承担着辅助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校辅导员,有必要身体力行地将大走访工作持续、深入的开展下去;有必要积极思考探索辅导员如何创新务实的开展大走访工作;有必要为大走访工作的不断完善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杨玉凤,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模式创新―以龙岩学院在校大学生“驻村任职”为例[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10(2).

[2]曾庆璋,构建社会实践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深圳大学的社会实践探索为例[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10(8).

家庭劳动实践感悟篇9

体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德性养成的教学模式。体验教学以情感阅历”是一种不在场因素,但是它却是道德体验发生的根基性因素。儿童的经验本身不仅是个人性的,还是社会性的,当然有许多是道德性的,这恰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的品德教育符合儿童当下的道德发展需要,是儿童发展所必须的营养,与儿童的生长内在一致,所以是阻抗很小的因而是有效的德育。

学生在新的认知活动之前,头脑里原有的经验是开启“体验”之门的钥匙。因为,知识的建构有赖于既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只有在教师将学生随身带至学校的知识作为其体验活动的起点,学生才能主动乐于参与体验活动,学生才能学有所得。让他们体验到家庭中的亲情及成长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讨论:这份快乐是怎样来的呢?进行真情回放:“生病时,妈妈是怎样精心呵护。”“每日父母为我做了些什么,”。将学生的记忆大门缓缓打开,一件件小事,一滴滴父母爱,如一股暖流,再现孩童眼前。在孩童感动之余,让他们提笔写下“亲情悄悄话”。从孩子们真挚的童语中,流露着对父母浓浓的爱意,这种情感体验的诱发来自于实物情境的创设,更来自于孩子们在获得强烈“被爱”体验的基础上,尽情抒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一内心的情感体验,催化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促进了学生德性的发展。

二、多样性原则

尊重体验的多样性、发挥多样体验的辐射力。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形式与活动方法来获得丰实的体验;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上,尽量设计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宣传、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

三、活动性原则

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只有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才能提高学习者的道德素养。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通过活动能让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体验,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能内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感想,引发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人的发展。

活动是体验场域的基础,也是体验深化、发展的载体。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条件,其中包括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及现有的生活资源等,然后研究主体活动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价值。

四、思辩原则

1.回归生活的原则。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儿童品德的形成是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觉悟开始的。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课程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兴趣和欲望,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可以说,回归生活是主体参与体验的源头。

家庭劳动实践感悟篇10

一、挖掘、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当下,单是书本与课堂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学习要打破课堂与校园的范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调动身边的一切教学因素,有意识的进行施教。每个地区、学校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细心体会、挖掘,他都是丰富的,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努力挖掘、利用学校课程资源,使学校变成不只是学生读书的地方,更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寓教于乐的场所。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的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延伸的契机。如《青蛙的眼睛》一课学完后,有个学生不解地问:“那我们人类所发明的东西都是借鉴动物的某种器官吗?”对农村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看的课外书不如城里的孩子多,所接触的新新事物也不如城里的孩子多,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可身在农村的孩子也有着自身的优势,那是城里孩子所不能比的,在农村却更有利于观察各种动物。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搜集有关资料,可以亲自去看看,找找有关人类又根据什么动物发明了雷达、飞机等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小动物的特点,还知道了人类的发展史,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将家庭课程资源融入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同样至关重要,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有效的教育资源。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做到眼里有资源,心中有教育。

1、结合经历体验,与切身感受相结合。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如:旅游见闻、随父母打工就学、留守儿童、家庭离异……,也有干农活,捉青蛙、逮鸟、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教师要善于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来,变作者的感受为学生自己的切身体会,更深入地感悟文本,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魅力。如第十一册第16课《劳动的开端》一课中讲到“挑担回到家,肩头像滚水烫过一样疼。”城里的孩子对故事主人公为什么会这样不易理解,就连现在的农村的孩子也不明白个所以然。这时,教师就要利用学生的感受,对帮过父母挑过担的同学进行指导性讲述,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学生的真情实感。

2、利用农村特色,特色教学。农村的孩子们生在农家,父母长辈大多是农民,他们接触的最多的也是农村特有的乡土气息,对农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等作物,孩子们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初步的印象,但对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我殊不知天下还有这些许新鲜事”。记得我在实习那年,许多孩子到野外去春游,有孩子指着田里的禾苗问道:“老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甚至有大部分同学都搞不清韭菜、大蒜、葱,这也许是她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故吧,而这些在我们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当教到一册识字㈠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确实印证了“书上学得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

三、以社会课程资源为载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社会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与传统教科书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内涵,课程资源是更丰富、大量,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有的甚至与学校所教知识相违背的。它在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在情感波折中增长知识,在逆境与顺境中积累经验,在自主与探究中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