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6:39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班级骨干队伍

一、前言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由于小学生分属不同的民族,因此在授课和班级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由于班级中学生属于不同的民族,在个性特点和民族特征上都不尽相同,给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基于这一现状,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中,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并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民族特征、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等方面入手,保证少数民族小学班级管理能够取得实效,满足少数民族小学班级管理需要。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民族特征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中,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实效,就要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1.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认真分析学生的民族组成

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班主任只有掌握学生的民族情况,并认真分析学生的民族组成,才能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基于这一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才能够分析学生的民族组成入手,以此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2.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不一样,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想取得班级管理的实效,小学班主任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正确理解学生的个性,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策略,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满足小学班级管理的实际需要。

3.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民族特征

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属于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又具有各自的特征,这些都给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特征,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的民族特征,才能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实效,进而保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在整体性上有全面提升。

三、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教师的威信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是决定班级管理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树立教师的威信。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班主任应认清自身的职责和任务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威信的获得主要不在于社会、学校给予了他多少权力,而应是在教育活动中由于自身品质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所产生的效应,即学生对老师具有的品德、智慧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认真负责精神的折服。

2.班主任应明确树立威信的重要性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

3.班主任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而言,班主任要想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就要在认清自身职责和任务的同时,通过参加培训和自我学习,有效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满足班级管理需要。由此可见,班主任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能干的班干队伍。班级管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班干部和学生来实施班级管理。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小学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班级管理骨干队伍的重要性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单纯依靠班主任的作用,难以达到提高整体管理效果的目的。基于这一管理现实,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中班主任应明确班级管理骨干队伍的重要性,并将这一构想落实到班级管理工作实际中,保证班级管理工作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班级管理工作需要。

2.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

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艰巨性以后,班主任就要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保证班级骨干队伍能够帮助老师共同管理班级,使小学班级管理能够在实效性上面有全面提高,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需要,为小学班级管理提供有力的手段支撑。

3.发挥班级骨干队伍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建立了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之后,班主任要善于对班级骨干队伍的利用,除了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进行正常班级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发挥班级骨干队伍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班级管理中,要想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实效,就要从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民族特征、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级骨干队伍等方面入手,保证少数民族小学班级管理能够取得实效,满足少数民族小学班级管理需要。

参考文献:

[1]包金明.小学班主任的关键问题[J].华章,2013,(22).

[2]李得名.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提高管理质量[J].今日教育,2010,(08).

[3]权限名.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的主要任务[J].科技与教育,2013,(01).

[4]李青林.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分析[J].教育世界,2013,(08).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篇2

关键词:德育教学班级管理渗透

当代社会对劳动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劳动者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其具备较高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精神。因此,加强中职技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徳技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中职技校对企业和社会的责任。课堂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而班集体则是学生实践课堂学习效果的大舞台,二者有机结合是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和发展性的现实途径,能真正发挥中职技校德育教育的作用。

一、中职生群体的特征

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较差,自我认可度较低的“三差一低”负面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主动性差;二是逃避现实、内心叛逆,行为不羁,易与旁人发生口角,不同程度出现上网成瘾、吸烟、喝酒、打架等不良行为;三是自我关注度高,自我发展意识强,对他人责任感淡漠、家庭责任感缺失;四是因学习基础差和社会偏见等,过分看低自己的价值,容易产生经常性的焦虑和抑郁,不断加深自我认同危机。同时,中职学生平日参与家务或劳动较多,生活自理能力与同龄人相比较强,有吃苦耐劳精神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此外,中职学生相对更加讲义气、重感情,他们身上充满着朝气与活力,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中职学生之所以会呈现出鲜明的群体特征,与他们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外界环境有着很大关系。而这一群体特征的存在,既对中职技校德育教学形成了较大障碍,也为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深化德育教学效果带来了新的切入点。

二、把德育教学渗透进班级管理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个性化特征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是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1]从2001年5月底开始到现在,本轮新课改马上就要十周年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各个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培养出一批工作好、思想好、作风好,并有一定教学水平、管理经验和组织能力的新型中小学班主任队伍。[2]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方法,这些全新的成绩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全体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和工作实效,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3]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新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新学生观、新班级观、新班主任观、新德育观、新评价观。这些新理念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需要,是班主任自身素养提高的需要,是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4]

一、新学生观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因此,班主任也要形成新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它要求班主任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应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

(3)学生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就意味着学生还不成熟,就意味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班主任指导下健康、幸福、快乐成长起来的。

2.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个性的人,应成为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的不同,不可相提并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班主任的头脑之外,不以班主任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班主任要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班主任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班主任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明白事理,主动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律、伦理的角度来看,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和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又承担着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班主任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5]

二、新班级观

1.班级应是学生幸福成长的家园。班集体是一个由无数个鲜活生命所构成的动感实足的生命体,其生命源于学生,存在于积极、健康、合作、创新的精神中。班级的意义是促进学生生命要素的协调发展,班主任自然就是学生鲜活生命个体阶段性目标实现的达成者。因此,当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时,班集体是否使学生拥有幸福感就应成为评定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标尺。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容易把学生视为单一的认知体,以“知识本位”的视角俯瞰学生,审视学生,评判学生;以“班主任本位”的心态去管束学生,训导学生,监控学生。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不少班级只能演化成学生想极力挣脱而又无法挣脱的“心狱”。学生有的只是无尽的哀叹与愤慨,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只有变“知识本位”为“生命本位”,变“班主任本位”为“学生本位”,从过去只关注学生智能的提高与发展转移到更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才能使班集体变成生命与生命的交相辉映,心智与心智的相互碰撞,才能形成和谐的班级氛围、融洽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学生也才会有幸福的感觉。而只有幸福感的不断生成和弥散,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才会不断增强。[6]

2.学生应是实施班级管理的主体。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律是比不上自律的。自主教育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实践,它不仅能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学业更优秀,特别是个性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使学生成为班级制度的建设者、班级制度的执行者和制度执行的评价者,改变过去学生总是被约束,永远处于“被动”境地的局面,大胆地让学生成为制度的操纵者,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应。

3.良好的班级生态是优秀班集体的标尺。这里所说的“班级生态”指的是班级要素的相互匹配所形成的育人有机状态。学生作为身心发展的个体,受班级生态的影响最大。班级内部的生态环境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始终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班级生态是班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具体来讲,“班级生态”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班级成员个体思想的品质特质、群体认同心理、共同理想追求、群体人格风貌、管理机制、集体精神、班级文化等。优秀的班集体应是上述诸因素的有机生成和良性互动,其外在表现为宽松的氛围、平等的关系、开放的管理、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班主任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无数事实证明,具有良好的班级生态是优秀班集体共同的特征。中小学班主任的责任自然就应是这种班级生态的策划者和建设者。要建设良好的班级生态,必须基于对班集体成员个体生命特征的准确把握,对集体共同生命特质优化的正确引导,并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班级生态创建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群体形象。

三、新班主任观

“民主”应是班级管理中高扬的旗帜。中小学班主任应从“保姆”、“警察”的角色中隐退,并努力扮好以下几种角色:

1.学科目标整合的促进者。新课程中各学科均有在共同理念统摄下的具体目标,中小学班主任应全面把握,并力求使实现目标的措施有机地作用于班集体中的学生个体。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促进措施,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中小学班主任要协调各学科,优化学科教学目标,并通过教学信息的收集、过滤与传递,把各学科教学的着力点统一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能力上来。

2.班级创新活动的协作者。班级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主要载体。中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但一切班级活动都应建立在学生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中小学班主任不应是活动的主宰者,而应是班级活动的协作者和参与者。中小学班主任要放手放心,鼓励学生大胆设计,谨慎实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使学生在活动设计中培养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野,在活动实施中锻炼创新与自我发展能力。

3.班级文化氛围的变革者。当新课程在学校全面铺开时,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是整个学校从思想观念到内部织组结构发生的重大变革。中小学班主任除了完成自身的变化外,还应有意识地引导或通过制度建设促进班级文化的有效性,通过养成教育,形成交流、合作、探究的班级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一种健康、民主、进取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4.学生人生之旅的引领者。“教育是对生命发展的一种达成”,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其所有的生命活动实际上都是对人生之旅的不懈探索。中小学班主任是学生除了家长以外的十分重要的引领者,应侧重引导学生不断树立更高层次的崇拜对象与追求目标,内化学生的道德修养,导航学生的人生旅程。[7]

四、新德育观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德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会有重大的调整和变化。这种变化应与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1.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知识、技能等三个维度在学生个体身上的有机统一。它要求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做人、做事和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的人,有胆有识的人,有情有义、有趣有味的人,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德才兼备的人。

2.学生成长烦恼的消解。成长的烦恼是生命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的“生长痛”。中小学班主任要准确预测,要通过耐心“倾听”,全面了解学生的欲望、需求、情感、思想、疾苦与人际关系等,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体特征;通过设立“谈心日”、“牢骚会”、“成长热线”等,为学生建立情感宣泄的健康通道,帮助学生化解生活中的困惑与烦恼,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防止学生因情感压抑或困惑而产生扭曲心理,促进其健康成长。

3.班级文化的重构。自始至终,建立有明确主题的班级文化都是中小学班主任不可懈怠的首要任务。要形成有鲜明特色的班级文化,中小学班主任必须提出建设的具体目标,并建立相关制度,加强督导与评估,及时矫正不健康的言行和习惯。通过开展“主题文化月(周)”等活动,逐步形成由一定文化内核所构成的班级精神,并不断提炼与升华,使学生在一定的主体精神熏陶和感染下,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品位和风貌。

4.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与能力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价值所在,不断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素质与能力是各学科教学的目标。中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应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综合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素质与能力的平台,促进学生各学科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发展。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生活、善于合作的素质和能力,鼓励、发扬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

五、新评价观

把学生当作单一的认知体,用固定的统一标准评价学生是过去中小学班主任在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由于长期没有得到改变,不少中小学班主任形成了顽固的以批评、抱怨为内核的德育角色习惯,这种评价思维的负面作用相当大。因此,中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形成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的习惯,实施“赏识教育”。当然,无需夸大其辞地用放大镜找学生的闪光点,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学生充满自信,品尝成功的快乐,这应成为中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策略基础。

1.多样性和过程性评价。从多方面评价学生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理念。学生智能的多元性评价决定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因此,中小学班主任的评价思维中一定要涉及学生生命的诸要素,其任何一种要素都应有积极的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大胆改革,一改过去评语死板的面孔,通过鲜活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健康情绪。也可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等形式,定性定量结合的描述性记录学生的成长变化,完成对学生生命过程的全程呵护。

2.阶段性评价。作为生命个体,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一个阶段性渐进的过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个体表现特征,而且因个体差异等原因,每个学生的发展规律又各不相同。过去,我们长期忽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对学生的要求与评价都是大一统的,从而造成评价有失公允,甚至严重失实。中小学班主任要通过细致的观察研究,准确把握学生发展阶段的特征表现,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分别使用不同的评价参照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发展性评价。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智能及生命要素都处在发展之中,学生的可塑性空间很大。中小学班主任切不可凭学生的现时表现,主观臆断,武断评价学生,不能强求所有学生都遵循一种发展规律和呈现一种发展态势;应彻底抛弃统一的尺度,有区别地看待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差异,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尤其要以发展性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因此,中小学班主任的评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展特征,为学生指出前进的方向,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奋斗努力的希望,使学生在无尽的期冀中不懈地追求,不断地完善自我。

新课改给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时至今日已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而且,我国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专业化除了蕴含班主任工作的所有特征之外,也凸显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新变化:①控制性管理转向教育性管理;②刚性管理转向注重柔性管理,刚柔结合;③封闭型管理转向开放型管理;④自上而下型管理转向自下而上、上下互动型管理。[8]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及其队伍建设,已经形成了新的学生观、班级观、班主任观、德育观、评价观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纵观这些新成就,究其实质就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和落实了素质教育的个性化特征,我们要继续在理论和实践中深入和深化教育教学的个性化特征。因为教育教学只有从每个孩子的个性出发,认可、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完善每个孩子的个性,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观,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张华主编,朱慕菊主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1,4.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81.

[3]班华.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10.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37.

[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03.

[6]夏征农,罗竹风.汉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3:908.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篇4

关键词:人格化管理;个性化;调控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87

素质教育提倡德育为首、以人为本,必然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分到不同班级的相同年龄阶段、相同文化程度,甚至相同专业的新生,会逐渐表现出共同的类似于人的个性一样的班级个性,从而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班风班貌。笔者把这种现象产生的过程称为“班级人格化”,把类似于人个性的班级特征称为“班级化人格”。班级人格化管理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营造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健康环境,从而保证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班级人格化形成的影响因素

在班集体中,学生之间有着稳定的交往和心理依附关系,通过班级目标、班级舆论、班级规范、班级凝聚力等影响,学生产生了一种群体意识。因此,群体意识是班级人格化形成的重要心理原因,而群体意识的形成在班级管理中又受制于如下因素:

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按其范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意识形态、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风气、信息媒体等,社会环境通过集体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认知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2)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的规章制度、环境卫生、校园设施、学术风气、人际关系、学校历史等整个校园文化的综合特征。校园环境对学生产生直接而现实的影响,对班级人格化的目标和速度通过学生产生间接影响。学生在对学校的认同和归属感的驱使下,完成对班级人格化的目标和实现方式的设计。

(3)班级环境。包括班级制度、管理模式、教室卫生、教室布局、人际交往、班级目标、班级舆论、班级凝聚力等。班级环境决定班级人格化,班级人格化又反作用于班级环境。班级环境是影响班级人格化的主要环境因素。

2.人的因素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集体环境之中。社会环境、集体环境影响其成员的人格发展。归根到底,影响班级人格化的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通过如下方面产生影响:

(1)班级成员人格特征。依据心理学和伦理学角度的人格内涵,班级成员人格共同特征是指大多数学生的性格特征、道德品质素养、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如果大多数班级成员呈外倾型,则整个班级人格也表现为外倾型;若全班学生道德品质素养较高,则班级人格中道德品质起点和目标也相应较高;若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较高,则班级人格中认知水平也较高,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班级舆论、班级规范;相同年龄段的人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整个班级的人格化也会表现出这些共同心理特点的相互融合。

(2)个别学生人格力量。班级成员人格特征对班级人格化起主要影响作用,个别学生突出的人格力量对班级人格化起调整作用。由于学生个体成员在班级中地位的不同和个性的差异,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范围和强度也有所不同,个别学生特殊的地位和突出的个性而形成的特殊人格力量,会对班级大多数学生产生较强影响。

(3)班科任教师人格魅力。班主任是班级人格化管理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对班级人格化直接调控,是班级人格化管理的主导;科任教师是班级人格化管理的参与者、配合者,是班级人格化管理的主要辅助者。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人格,既要管教,又要管理。因此,他们的人格魅力,会感染班级学生,引起学生有意或无意的模仿行为,从而对班级人格化起到引导作用。

二、班级人格化管理的调控策略

1.整合个人与集体目标

目标是形成班级人格化的关键因素,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的目标原则,要让集体目标起到激励、凝聚和教育作用,就必须考虑:一是集体的整体目标是什么,如何把每个人组织到实现集体目标的活动中去?二是每个学生的个人目标是什么?集体怎样为个人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实现个人与集体目标整合的办法是双向互动,一方面班集体提出目标,通过计划形式分解到小组与个人,明确个人任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学生个人提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比如学习成绩的提高、文艺特长的展示、组织能力的表现、个人兴趣的满足等,班级有责任为实现这些个体要求创造适当条件。同时,应当建立一种机制,让学生个人在集体面前充分表达自己希望借助班级力量实现的“梦想”、愿望和目标。方式可以是在班级或小组会议上宣讲,也可以是在教室宣传栏上张贴“个人愿望广告”,使个人目标变成“集体议程”,正式列入班集体计划,保证个人目标和愿望受到大家的关注,真正能够实现。

在班级人格化管理中,应当倡导学生畅所欲言地提出自己最想实现的个人目标,它们应是多样化的、具体的、积极的,在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中互相影响,使个人目标不断升华。值得一提的是,有共性的个人目标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或建立一种持久的制度加以保障,比如学生普遍存在展示个人才能的愿望,就可以定期举行“我的风采”主题活动;个别学生突出的愿望或目标,一些可以列入全班的活动帮助实现,作为班级“项目”有声势地进行,比如,一个同学对于昆虫有特殊的兴趣,独立进行了研究并有一些成果,他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他的爱好,就可以专门为他组织专题报告会,这样对个人的发展可以起到强烈的震撼和推动作用。总之,更多个人愿望和目标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完成,尽可能使每一个人的愿望和目标都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尊重,逐渐形成班级化人格。

2.倡导班级的流动管理

所谓组织的流动性,是指结构上的不定型。“班”这种群体形式,从夸美纽斯时代倡导以来,就被当作一个正式、规范的组织来看待,肯定它的严密制度建设、固定的角色分配和明确的指挥关系,这种结构形式使得班级运行效率非常高,有利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但是另一方面,它的高效率是以削弱多数学生的作用以及他们的个性表现机会为代价的,现代管理倡导班级成员角色的多样化,即每个人在集体中获得一个具有一定管理责任或服务责任的角色,处于一个能够发挥作用的地位。比如,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科代表、小组长等。这种轮换制可以实现多重作用:一是使每个学生获得一种“存在感”,受到大家的注意和尊重;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三是可以在工作中与他人互动,换位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这种制度既有个人角色愿望的表达,又有集体的选择;既有个人表现的空间,又有集体规范的约束,是促进班级化人格积极、健康发展的好形式。

“兴趣小组”是班级流动管理更具开放和流动性的组织形态。这种兴趣小组可以是班级倡导的,也可以是几个学生自发组织的,这种组织基本是学生自己联络组合和管理运作的,是学生爱好、兴趣、愿望的自由表达场所,在其中他们获得一种“解放感”,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性。这种开放形态兴趣小组的高级形式是跨班(校)的“虚拟组织”,是一种短期性的“项目小组”,一个班级的学生与其他班的学生在共同感兴趣的项目上达成一致,就可以自由地结合成临时小组开展活动。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满足和发展,他们的社会组合能力也得到促进。一般来说,这种组织形式比较适宜中学生,班主任在管理中对此只需关注,引导方向,不宜过多直接介入。

3.营造民主的组织文化

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组织”的过程,即各种因素在集体的和个人的复杂的互动过程中,由个体积极选择逐步形成有序系统。为了完成这个复杂的发展进程,必须形成民主的组织文化氛围,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正当爱好和需要,而且坚信某些需要、爱好会成为学生终生成就的生长点,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这要求班级建设中不抛弃、不轻视每一个学生,不以一个尺度衡量所有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优点和成长的潜力,对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学生,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

这种文化必须待人真诚,富于冒险精神和创造性,比如,给某些方面有严重缺点的学生他所擅长的班级工作。为了帮助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现其良好愿望时,首先,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和一些制度的约束,帮助学生创造发挥潜能的条件;其次,调整班级的管理结构,形成班主任、学生、任课教师、家长组成的管理团队。这种管理团队将消除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心理上释放压力而能够从容接受新教育价值观念,这种管理团队能够充分交换意见,彼此补充,有助于教师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在互动中建设起民主、开放的班级管理文化。

4.完善个性化活动评价

班级人格化管理历来重视活动,把活动作为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因素。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应当不断评估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组织多样化的活动,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表现和深化的空间。传统上评估仅仅被当作对学生在规定目标和任务条件下行为表现及其结果的鉴定,一定程度上,评价只是教育活动的监督者、附属物。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和学习应该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过程,它以了解学生的智能特点为前提条件,教育过程是对学生智力潜能的判断和发挥过程,教师通过多种手段,敏锐、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特点。展示学生的智能类型结构,作为组织教育活动的基础。因此,评价是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育中扮演了中心的角色”。

评价应是多视角的:一是目标的多角度,不要只关注学生的逻辑智能和言语智能发展,还要关注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的发展;二是评价要关注学生不同阶段成长的特点。评价学生不同成长阶段个性发展特点既是为了帮助他们弥补缺欠,也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在一定教育和社会情景下突显出来的优势智能,以便因材施教。三是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多种的,不能只局限于笔答,必须将其他的评价方式引入评价系统,比如操作性评价、成长历程(档案袋)评价、实地观察评价,发挥各种手段的特点,全面发掘和认识每个学生的个性。在评价的基础上,要精心设计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活动,包括学习活动、劳动、科技活动、社会活动、游戏、智力竞赛、文艺活动、小发明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力。

三、结束语

班级人格化管理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从而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而这也正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所在。此外,班级人格化管理也是素质教育对学生管理的根本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最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城乡教育共同体研究”(课题编号:FFB120547)、福建省2014年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重点课题“群体动力学视域下中学英语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课题编号:FZJJ2013020066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延从(1975-),男,福建厦门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厦门市翔安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洪源.班级管理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觉醒”和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2]卜玉华.当代我国班级生活的独特育人价值及其开发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8).

[3]张经童.巧用心理效应,优化班级管理[J].基础教育课程,2007(4).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篇5

关键词:乌合之众;共同体;高职班集体;建设;转变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7-0068-04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深刻剖析了大众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对各个领域开展集体活动起到了指导和防范作用。在教育机构,一个常见的群体组织单位是班级,大多数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形式展开,将班级成员凝聚成团结一致的班集体既有利于学校学生管理活动的展开,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作用异常关键。作为新时期的高职院校班主任,应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要求及高职大学生身心特征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灵活调整工作思路与策略,重新审视高职班主任的角色与功能,从而促进高职班集体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异质化”:现代高职班级群体

“乌合之众”归因分析

“异质”含有不同成分、不同特征之意,“异质群体”乃以思想、行为、水平不同的个体组成,使本该保持一致性的群体出现“异化”现象。目前高职班级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引起争议与冲突而日渐呈现“异质群体”的特征,如不加以良性引导,势必会使班级群体走向懒散、无组织性、无团体精神的“乌合之众”。尤其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校园安全事件的有增无减,虽是个体性事件,却无处不有高职班级“异质化”迹象。据调查,现代高职班级呈现的“异质群体”特征主要源自现代高职生所体现出的差异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生源差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彰显灵活、开放的体制机制,招生渠道自然顺应国家教育政策而呈现多样化局面,除了普通高考外的对口单招、注册入学、校长推荐等多种渠道入学高职院校,可谓是“条条大路通高职”。然而,在高职生源“景象大好”的背后,对高职班级组建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同专业同班级的学生中,他们的学历背景、教育背景、知识背景等很有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极易使不同生源背景的学生汇聚于各个趋同点而“拉帮结派”,致使本应团结一致的班级大群体分裂成规模不一的小群体。

(二)地域差异。从高职大学生籍贯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带着各自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这就难免出现差异、产生矛盾甚至引起冲突。于是,那些在争议过程中发现彼此“志同道合”(即家乡在同一地域或相近地域的各方面习惯趋于一致,并亲切地相互称作“老乡”)的学生会形成独立的小群体,而且在这基础上渐渐形成大同小异的认知取向,并呈现相互认同的行为表现,久而久之,这类群体会排斥与其异质的成员,哪怕同班级、同宿舍同学。

(三)家境差异。据调查,目前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环境相关度较高,同班级学生中家庭环境的差异除了表现在家庭环境本身的知识性、亲密度、娱乐性等因素外,也从以下几个层面得以体现:第一,城乡差异,根深蒂固的城乡观念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依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同城或同乡更易结群;第二,贫富差异,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决定了学生生活消费档次,而同一贫富档次的学生容易结群;第三,是否独生子女也是当今大学生不同心理倾向和不同行为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心理差异。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高职生心理健康总均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水平,心理健康各因子呈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也比较低”。[1]除了上述提及生源、地域、家境等差异很有可能直接导致他们的心理差异外,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等都会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千差万别的影响。

如果说以上差异乃高职大学生客观存在又无法避免,且这些差异若任其发展必会使班级成员松散、随意、缺乏理性。那么,为避免或减轻此类差异带来的“异质化”趋势而使高职班级群体趋于“乌合之众”,有必要加强教育的功能,逐渐消除以上差异。“班集体不仅仅是班级个体学生的综合,而且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2],区分于“群体”,“集体”成员间有着共同目标、共同活动等密切联系,班集体亦是如此,对高职班级的管理首先应致力于将班级群体朝着班级集体转变。

二、“共同体”:高职班集体建设目标

“共同体”源自一个基本的社会学概念,如今在教育学语境和话语体系下也得到了极大扩展,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2]学术界对“共同体”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班级共同体”尤其是高职教育领域的“班级共同体”的关注还较少,因此笔者尝试汲取“共同体”的思想精髓探索高职班集体建设的要素。

首先,使班级成员具有“在场”感,形成角色认同。班集体建设首先要让建设对象即班级成员成为集体中的成员,班集体就是一种“场”,使其明确自己与班级中的谁一起参加有关班级的什么活动,并体现主体自觉性,这种熟悉感、存在感即每个集体成员都应具备的“在场”感。[3]班级成员的“在场”感会促使其逐步形成角色认同(简单来说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追问和确认,往往是把自己认作属于哪个群体或持有哪种文化价值观的人。[4]),而这恰恰是将个体与集团紧密联结的的第一步,也是组建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高职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段,学生需适应并认同生源差异、地域差异、家境差异等的存在,使每位班级成员尽快具有“在场”感,从而形成班集体的角色认同。

其次,使班级成员具有共同目标,形成共同愿景。“共同体”的英文单词“Community”是由拉丁文前缀“Com”(“一起”、“共同”之意)和伊特鲁亚语单词“munis”(“承担”之意)组成,[5]“共同体”也被社会学家赋予了“为了特定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生活的群体、组织或团队”[6]的含义。班级共同体是建立在以班级为组织单位形成的共同目标,这在班级成员形成角色认同的同时就在隐性生成。现代高职教育秉持终身教育理念,其重要的支柱之一乃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而此处的“共同”、“一起”首先应建立在共同目标基础之上,且此处共同生活范围指的是大社会。对于高职大学生踏入社会前的班级小范围而言,有着共同愿景、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是学会在大环境下共同生活的前提和铺垫。

再次,使班级成员具有集体归属感,形成班级凝聚力。归属感是一种情感寄托、体验和心灵归宿。班集体成员之间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包括态度、情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相似性高就更易被接纳,就会产生集体归属感。[7]集体归属感的生成意味着“班级共同体”的境界提升和班级凝聚力的升华,其功能如同葡萄藤,可以使散落的部分“团结”在一起。[8]据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的是否具有集体荣誉感的调查结果发现,具有集体荣誉感的学生仅占调查学生总数的42.3%。[9]班级集体荣誉感与集体归属感是相通的,只有使班级成员具有较强的集体归属感,才能发挥个体参加集体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凝聚力。而且,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就会融进职场、融进社会,在高职教育阶段形成的集体归属感也会将其放大、深化为职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

三、“共同体领袖”:高职班主任角色定位

“一定数量的活物(不管是动物还是人)一旦聚集在一起,马上就会本能地把自己置身于一位首领的权威之下。……一群乌合之众就像一群温顺的绵羊,如果没有主人就什么事也做不成。”[10]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组织都缺少不了一个起统领作用的“领袖”,高职教育中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组织能否真正形成一个“共同体”,也需要一个“共同体领袖”,那么这个“领袖”一般认为是班主任。相较于其他教育机构,高职院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应根据社会需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大学生的身心特征、本班专业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摒弃传统的“缄默式”管理(纯粹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艺术性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如果说高职院校任课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使学生“学会认知”的话,那么班主任的角色更多地定位于使其“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最终使其“学会生存”,高职班主任的这个角色若能充分扮演好,将能使学生学到除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的职业核心能力,且这些能力能够受用终身,同时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终身教育理念。基于此,笔者认为高职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三个“转变”来定位班集体建设“共同体领袖”角色。

(一)由“管理型”向“建设型”转变

“管理者”与“建设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有领导、上层、权威之意,后者是作为其中一员的平等、民主之意,“共同体领袖”属于“共同体”中的高级成员,与“共同体”成员保持一致的共同目标,只需起到统领、引导的作用而不一定要“居高临下”地“施权”。正如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班主任所抱怨的“如今的高职生难管”、“如今的高职生素质太低”等,不难看出大多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都建立在“管理”的理念上,要求全体学生全盘接受他们的要求、命令以及各类劝说,而不去了解学生的心声和想法。“建设者”理念下的班主任则是一种与学生不进行“俯视”的“平视”对话,将自己看作“班级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分析与解决问题,有着与学生一样的共同愿景,共同建设班集体的辉煌。如此,高职班主任角色由“管理型”向“建设型”转变,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共同体”建设,会使学生的“在场”感更强,亦使学生对班主任“共同体领袖”角色的认同程度更深。

(二)由“独奏型”向“伴奏型”转变

这里用“独奏”与“伴奏”来比喻高职班主任建设班集体的方式:“总揽型”与“放手型”。“总揽型”班主任扮演着“独奏者”的角色,将班级大大小小的事务总揽于一身,“学习、生活、课外活动,样样操心,亲力亲为”,不仅班主任自身感觉身心俱疲,而且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强;“放手型”班主任扮演着“伴奏者”的配角角色,放手将班级交由学生自己经营,采取灵活多变的技术、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无为中为”。诸如:充分发挥“兵教兵”的功能,即发挥好班干部的功能与作用,以小部分主动型学生带动大部分被动型学生,增强班级凝聚力,共同促进班级进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高职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上从传统的“独奏型”角色转变为“伴奏型”角色,是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高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三)由“日常型”向“导师型”转变

从目前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来看,主要是由专业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组成,班主任工作只是他们的“副职”,其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类安全教育、学习动态督促、宿舍生活管理以及履行学校布置的其他班级日常管理事务等,所做的工作大多是完成日常型班主任工作任务。然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下的高职教育承载着比以往更多更重的任务,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也要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使学生具备“学技终身”的能力、与他人共处的能力、共同生活的能力等;不仅使无业者有业,也应使有业者持续学习,实现自身的“升级换代”。高职大学生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高职班主任扭转其“日常型”班主任角色为“导师型”班主任,即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从人道主义出发,集知识关怀、技能关怀、道德关怀、生活关怀、职业关怀于一体,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渗透“全人”教育,从理性层面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四、结语

高职班级共同体建设对于高职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预防高职院校学生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对高职班主任的角色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值得一提的是,对高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并非教条,并不意味着“放之四海而皆准”,高职班主任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应做到“因时制宜”(即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年级阶段采取不同策略)、“因地制宜”(即根据学生在课堂、课外发生的不同事情作不同方式的处置)、“因人制宜”(即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等,灵活变换技术策略。另外,作为高职班级共同体的“领袖”,班主任虽起着引领、导向作用,但也要联动任课教师、辅导员、宿管员、家长等多方人员通力配合、共同努力,将班集体建设的各种举措、各种意识、各种习惯等形成一种文化,将班级共同体中所闪耀的“共同体”光辉扩散至学生今后要面临的职场大环境、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1]边文颖.关于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2]盖东芳.班集体建设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2).

[3]张志,等.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

[4]徐金海.对班级共同体的理性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3).

[5]【美】入江昭.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周濂.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5).

[7]邹明.孤独与人的社会性需要[J].心理与健康,2007(8).

[8]包万平,李金波.社会需要有文化归属感的大学[n].科学时报,2010-01-12(B4).

[9]胡结强.班集体建设中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D].苏州:苏州大学,2010.

[1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秦传安,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篇6

一、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说任何管理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只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才能衡量一种模式的优劣甚至是成立与否。因此管理目标的设定和管理模型的建立、操作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中师的学生在校三年,这期间正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的关键阶段。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实际上,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的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的终端实现者又是学生,而且不同年级的师范生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因此班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它相应的模式也应该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认为:在集体的教育目标中既有远景性的,又有中景性的和近景性的。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也就是说后一个目标的开始必须建立在前一个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前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推进着更高层次目标的实现。例如,根据中师生培养规格,设定某班级一年级以“形成专业意识,打好专业基础”为管理目标;二年级以“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三年级以“树立教育理想,具备职业素质”为目标。这个目标体系的设定是以形成专业特色为主线,以形成集体意识为核心,以形成教育理想为最高境界。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班活动使这个群体组成的异质性班级过渡成为具有纪律性和共同目标的班集体。这就告诉我们,要避免把班主任仅仅看作是一个“管教者”,纠正学生违纪行为、对学生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这只是班主任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通过集体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他们的崇高理想与职业信念。要使班级管理成为生动的、全面的、高层次的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理论——操作”模型

为什么要称之为“理论——操作”模型呢?因为任何一种“模型”的建立都必须要有全面的实践基础和深刻的理论背景。本文提出的几种模型结构尚属初步认识。它主要是体现由实践认识到理论分析的一种思路。下面根据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结构和主要影响通道提出四种“理论——操作”型的模式。

1.树状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干。班主任并不直接参与对全班学生的管理,他是通过对班委会的管理,再由班委会具体参与班级管理。并且由班委会将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意图渗透到学生中去。在这种模式中,班主任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角色。其主要特点是管理结构层次分明、程序清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但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这种模式的操作要点是注重先行培养班委会成员的管理能力,正确看待和发挥班委会的中介作用,使他们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主角”。

2.网状模式在这种模式的结构中,班主任起着担纲作用,学生处在这个整体的管理网络中。它的实质是:班主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管教变成主动参与管理。由此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管理关系的网络,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是:以班主任为纲要,以班委会为骨干。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的整体,在这个网络里每个学生的位置、角色在不断变化着。例如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一些具有体育才干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就处在管理者的地位。在班会活动中,一些表达能力强或者是具备艺术能力的学生又可处在管理者的位置。可见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主性,使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在集体互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但这种模式对班主任能否起到“纲领”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不好学生容易处在自由状态。其关键是班主任要充分研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别特征,注重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中发挥不同学生的作用。

3.交叉模式这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班级里的学生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在学习、活动和生活中要受到来自班主任、教务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等多方面的管理。这种模式是把班级管理放到学校整体环境中去考虑,因为班级是不可能脱离学校环境而存在的。其主要特征是:结构倾向于开放,有利于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管理和多方面规范化的发展。当然这种模式要求各方面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还会形成一管就“死”,一放就“散”的局面。

4.轴辐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班主任为中心,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都围绕班主任的中心意图运作。这样在结构上就以班主任为原点将管理影响辐射到每个学生身上,形成明确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班主任直接参与每个学生、每个事件的管理。班级中出现的各种事件也可以直接了当地反馈到班主任这里。其特点是:模式结构呈圆周式,带有闭合倾向。这种管理比较细致,能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细微之处。可以及时掌握班集体发展的动态,其控制性较好。但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很难达到更高层次的管理目标。其操作要领是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以情感交流作为联系学生的纽带,逐步形成教师的权威性。切忌“婆婆嘴”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以上四种模式无论是从操作还是理论而言,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这里主要是以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位、作用发挥的形式途径来加以区分。因此不可能是运用某一种模式就能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除了这种构建的方法还可以根据管理者的风格、管理内容等参照标准进行模型建立和理论分析,这就另当别论了。我们倾向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主导模式操作和辅助模式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就可以照顾多方面的因素,使操作模式具有独特的运行机制。如何建立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哲学层次的理论模型,这不仅是理论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更是中师教育实践有待探索的新领域。

三、建立优化模式的“质性材料”

在每个不同的班级所处的环境中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影响因素。一些具有确定性的或量化的影响材料且不去关注它。这里之所以把另一些因素称为“质性材料”,正是因为这些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这种“材料”有一个开发、利用、组合的过程。正如有了砖头,还需要泥浆来粘合一样,有了一定的管理关系还需要情感作为“融合剂”。在这些材料中有“显性材料”,有“隐性材料”;有“刚性材料”,也有“弹性材料”。作为“质性材料”主要是指以下几方面内容。

1.确立管理关系、赋予基本型态。班级中的基本关系可以从多角度来看,如组织关系、教学关系、交往关系,正式关系、非正式关系,团体关系、个人关系等。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管理与接受管理的关系、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成员与环境的关系、运作过程中的主从关系等。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确立班级的组织结构、目标结构、角色结构、管理关系,班级的基本形态才能形成,管理模式才能具备操作的内在机制。

2.营造班级氛围,注意管理者人格特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氛围显示着班级中各种成员共同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性。它在形成集体意识和班级特色中起着渲染的作用。班级气氛形成的凝聚点就是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高级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朝向更高管理目标迈进的群体动力。一些学者认为教师的领导方式也影响着班级气氛的形成和学生的意向。教师以他的理智的(如劝诫、指导、说教等),情感的(如关心、热爱等),个性的(如风度、气质、坚毅等)心理因素融进管理的影响通道中去起隐性作用。班主任民主式的领导帮助学生学会自动解决问题,乐意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并起到监督和调节作用。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篇7

在教育学理论上,班集体的定义是:按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作为一个班主任,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认识一下小学低年级的认知特点。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1.注意特点。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正在发展,无意注意占据主导作用。

据资料显示,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最多维持20~25分钟。超过这个限度,他们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连续听老师讲课或者自己动脑筋做作业。对具体的、直观的事物仍较大程度上吸引孩子的注意,抽象的事物的注意力正在发展

2.感知与观察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感知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限。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3.记忆特点。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多以机械、无意和具体形象记忆为主,慢慢向理解、有意和词的抽象记忆为主,而且无意记忆是以事物本身的吸引力为基础的。

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在向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传达信息时,最好以重复多次,强调学生用笔记住,同时试着叫学生自己说出交代要做的事情,以加强记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式对加强学生记忆十分有必要。

4.思维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并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过渡。在他们的脑海中,还很难掌握抽象的概念,因此具体图像是帮助他们记忆的重要手段。

5.情绪个性特点。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情感外露、易激动向内化的稳定的表现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常见行为习惯

低年级学生是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一个好的习惯受益一生,坏的行为习惯如果不加以矫正,也会伴随一生。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正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同时要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并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1.喜欢追打嬉闹。小学生正处于快速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因此,追打嬉闹成为他们最爱做的事情之一。

2.上课爱做小动作。低年级学生的自制能力极差即使强调上课的纪律,行为规范,还是无法控制他们做小动作、睡觉之类的行为。

3.爱模仿。不管是师长的行为,还是各种传媒传递给学生大脑的行为举止(甚至是思想观念),学生都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是完全模仿。如很多学生看过武侠片后学习武打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1、制定行为规范。开展班级常规教育,这包括日常行为教育、安全教育,让学生从根源上意识到合符规范的行为重要性。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活动的设计、评价的方式等,乃至自己的一滴的教学行为上,都贯彻规范行为的教育。

2、发挥榜样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将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比如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不骂人、不打架、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作为榜样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学习习惯。对于进步非常大的学生,也可以作为榜样中的一部分。

3、采取激励机制。成功永远是学生追求的目标,但是往往在他们跃跃欲试后,遇到挫折便容易失去信心,灰心意冷。采取赏识教育,要让他们意识到错误是正常的,并适当鼓励,便是学生进步最大的动力。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篇8

关键词:学生自主管理和谐班级

2010年秋季,甘肃省最后一批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我们在吸取课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仅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强力推行“九段达标教学模式”,在班级管理上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大力提倡学生自主管理。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同情心、组织能力、互帮互助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科竞赛、高考成绩优秀(9名学生竞赛获高考加分资格、一本上线率45%、二本上线率79.8%、5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创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历史新高。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高中新课程改革,更大程度上得益于我校提倡的以生为本、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

下面就结合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我校实行自主管理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自主管理是新课程改革赋予的新使命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合作式、探究式学习”、“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等一系列理念更新和管理的改革,都将对以前的“包办式”班级管理提出挑战。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发展个性”,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班级管理中提出了改变原有的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理念,主张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彻底转变班级管理理念、方式和角色,以生为本,实行自主化管理,把学生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对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是非常有益的。

二、自主管理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的教育时代。一方面,这些学生群体是社会生活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主体,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独生子女都具有“以我为中心,以我为尊”等意识,他们是家族中的“小皇帝”,又是家长唯一的希望。他们在情绪方面表现为心境乐观、开朗,但波动较大、易冲动;意志特征方面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有主见不顺从,但较任性、缺恒心;理智特征方面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较聪明,但不善权衡利弊、很少考虑行为后果;他们群体意识、社会意识淡薄,个人奋斗的功利性明显,心理承受力、受挫力弱,接受新潮时尚文化强,传承传统文化弱。因此,对此类学生占主体的班级管理,采用“放任式”家长不满意,采用“专制式”学生不适应,易产生逆反心理。只有实施自主化班级管理,才能适应他们的心理特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必然选择。

三、自主管理是构建和谐、民主管理体系的前提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曾把自主管理发挥到极致,但针对现在独生子女为主的班集体,有些方法不适用了。针对独生子女个性张扬的特点,我校坚持以生为本,倡导“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的岗位责任管理模式。我的具体做法为:

首先,让学生自主制定《班级量化管理考核细则》,让每名学生都成为立法委员,共同讨论确定本班班规,自主制定班级公约。

其次,班干部的选拔采用分责设岗、竞争上岗,自愿报名参加竞选,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并采用每周2名“轮值班长”制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各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各小组间也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促使其良性发展,增强了小组凝聚力和上进心。

再次,建立了一个由“立法委员会”领头、老师参与的督察小组,对各项管理随时抽查,进行周评、月评相结合,并采用老师意见箱和写周记的形式给老师反映情况,让老师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准确的信息,使班级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在教室里设置公示栏,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常规、班规、班委干部名单、学生职责、获奖、好人好事、各种违纪、各类考核结果都张贴在公示栏内,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构建和谐班级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四、自主管理是开展民主、张扬个性的集体活动的催化剂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把学校开展和班级组织的劳动、运动会、联欢会、各项竞赛包括家长会等活动都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构思设计,让学生主持承办,让学生总结提高。给学生一个较大的空间,做到人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处处张扬个性,真正符合独生子女的个性特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另外,为充实课余文化生活,由学生自己准备,用每周一班会或课余时间组织班上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1.丰富多彩的百科知识竞赛,以达到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开阔眼界的目的。2.形式多样的体育竞技赛。“健康第一”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中学生正值生长发育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我班经常以班内分组和班级联谊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及各种棋类比赛。这不但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体质,还让学生养成了长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创造了构建和谐班级的良性环境。

五、自主管理是培养民主、上进的学习氛围的归宿

纪律是学习的重要保证,良好学风的形成是构建民主、和谐、上进班级的重要指标。课改三年,我校全面实行班级自主管理,成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在学习、卫生、纪律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比。这些学习小组既是一个团体,又是一个拳头,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互帮互助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竞争意识,又增加了同学们的团队凝聚力。作为班主任,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挖掘学生的潜能、逐渐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上,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那些调皮、成绩欠佳的学生,我采取宽容的态度、期待的目光,用真爱去感化他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显露他们,让他们发现自我、建立自信、自挖潜力,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了民主、互助、你追我赶的局面。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责任心、自信心、同情心、组织能力、互帮互助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总之,实施学生自主管理,释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一种符合现代学生身心发展和能力发展水平的管理模式。我深信:只要在实验研究中不断耕耘、勇于创新,在班级管理这块园圃里一定会开满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8,4。

[2]任小艾《班主任专业化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策略

1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特征及影响

1.1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特征:科学技术的进步,让网络技术走入了小学校园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促进了小学教师教学手段的改进,同时也让小学班级管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特征也随之改变。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来说,网络给管理方式带来的改变就是变得更加多元化,班主任不再似过去通过面对面与家长交流或者通过纸质的方式传达班级管理制度和重要信息,而是通过短信、QQ群、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网络信息终端给班级管理者带去了极大便利。班主任可以及时的将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情况传达给学生家长,家长反映的问题也能让班主任第一时间收到,同时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向学生展现丰富的管理方式,让沟通交流不单纯停留在课堂内,更是拓展到了课堂外,这也体现出了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延续性。

1.2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影响:网络环境对于班主任管理班级带来了便利,对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很大兴趣,运用网络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让教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提升教学质量。网络技术的应用,让小学班级管理变得多姿多彩,拓展了教育空间,开扩了学生视野。同时,班级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得到减轻,有效提升了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

2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观念落后:虽然网络技术的应用给班级管理者带去了福音,让班级管理模式得以创新。但是纵观当前,不少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出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对于创新班级管理模式认识不到位,管理观念还一直停留在过去。比如有些班主任对于小学生过分重视学生出勤情况,是否遵守纪律,成绩是否优秀等,单纯的将自己的作用定位在维护班级秩序上,没有重视学生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只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当前我们需要的是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是空谈,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模式将直接影响到小学班级管理的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认识和适应当前网络环境的变化,学会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去,开发网络资源,与家长一起合作形成家校一体的模式,对于提升管理效果,增进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是十分重要的。

2.2思想政治教育不当:现代互联网科技创造了一个信息流通相对快速、自由、广泛的虚拟环境,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中充斤着游戏、暴力、色情、虚假等不良信息,对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小学生造成了巨大冲击,如若不及时加以干预和引导,势必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此看来,网络环境下加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思政教育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树小学生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网络环境对小学班级管理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帮助小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当代小学班主任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3网络环境下完善小学班级管理的对策

3.1提升教师素质: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教师要突破传统思维,能够正视并接受网络技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潮流以及小学班级管理的需求,班主任必须敦促自身,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除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外,还要在课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理念,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能对小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引导。对于学校方面来说,要对班主任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运用网络科技打造高效的快乐课堂。此外,要加强教师对于人本思想的学习,能够关注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动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

3.2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师生交流:面对网络环境中良莠不齐的信息,班级管理者要清楚的认识到其中的利与害,要知道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可能给小学生成长带来的利弊。班级管理者要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能与学生家长联合,形成家校聚合作用,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教师可以运用短息、QQ群、微信群等,为学生家长说明学生在校情况,对于班级管理制度也能及时传达,对于学生要参与的活动,所需缴纳的费用,布置了哪些作业等,都能让学生家长了解,让家长也能充分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同时,家长也通过网络渠道及时向班主任反馈信息,一起探讨、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让教师与学生,与家长之间都能实现有效的交流,这对完善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非常有意义。

3.3注重思想引导:班级管理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思想的引导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以及管理方式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网络环境下,班主任要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要加强思想上的引导,让学生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抵制网络不良诱惑。同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引发思考,增强探究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增强学生的判断力,才能真正发挥出网络技术的价值。结束语: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班级管理者不能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上,要能接受新思维,创新和优化班级管理模式。要积极学习网络技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做好对小学生的引导工作,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公丕军王秀艳单位:蒙阴县八一希望小学蒙阴县常路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金俊杰.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张昌龄.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29.

[3]刘朝平.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思考[J].读书文摘,2015,10:38-39.

[4]张健.浅谈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6,14:61.

[5]刘玉凤.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0:127.

小学班级管理特征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管理目标;个性化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班级管理模式也应随之发生了变化,作为班主任要跟上时展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实质就是“以生为本”,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正确看待学生的人格发展,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鼓励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让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制订人本化的管理目标

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其性格特征和人格特征尚不稳定,班主任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填表、谈心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弄清楚学生个体现状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性格特征的培养计划。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自我意志等,统筹考虑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分组和排位等情况,以促进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为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奠定基础。例如,班级李某某同学根据本人的深入调查发现,该生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差,而且平时经常破坏学校纪律,属于那种有待改进的后进生,针对这种现状,对于该生的管理,我把首要目标定在了对该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把他的位置安排在班干部及行为习惯好的学生中间,既有班委的监督,又有榜样的带动,逐步改正他的是非观念。通过一段时间的影响,该生经常破坏纪律的问题解决了,同时一学期下来该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老师在为学生制订管理目标时,一定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制订目标。

二、完善人本化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那么就没有可以约束学生行为的准则和标准,无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更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在制订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制订的制度要遵循人本化思想。班主任在制订制度时,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自主制订,将这一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制度的制定者。例如,关于学生未卫生值日的处罚规定,根据学生的讨论决定,凡是一次未打扫卫生者,罚干自己所负责卫生一周,两次未打扫卫生者,罚做自己所负责卫生一周,另加一周的擦黑板等等。由于制度是学生自己制订的,那么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会自然形成良好的遵守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遵守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可以先让学生出谋划策,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再由教师和学生代表讨论决定,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觉实施。其次,制度的执行要遵循人本化理念。在执行班级管理制度时,教师应尽量遵循人本化管理理念,不能采用杀鸡儆猴的方法,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当学生犯错后,尽量要先告诫和提醒,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三、鼓励学生开展自主管理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管理,所谓“自主管理”指的是学生个体通过自我意识而体现出来的认知,以及对自身和外界环境的支配能力。只有将自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自主控制行为,才能促进学生的理性发展,这是人本化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要想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体会成功乐趣,让学生相信自己。实践证明,自信是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关键要素,要求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行为。二是增强学生的三元意识,即: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应该做什么(目标意识:制订目标和任务)――应该怎么做(实现意识:制订实现任务的计划)――完成的怎么样(总结意识:自我检查和反省)。例如,班内刘某某同学平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但由于他特别活泼的性格有时候管不住自己,学习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此,我鼓励他在学习方面开展自主管理,让他明确一学期的学习目标任务,然后再让他制订每周、每天的学习任务,然后再详细制订计划,利用晨读时间解决哪些问题,利用课堂时间解决哪些学习上的问题,另外自习以及放学回家后具体解决什么问题,最后就是周末的计划,一个学期下来,虽然不是所有目标都实现了,但是该同学的学习成绩在他的自主管理之下比以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他自己也对学习更有信心了。可以看出通过开展自主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会变得越来越强,可以不断促进自我完善和更新,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四、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独立的人格,都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所以班主任在人本化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特征,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人本理念强调尊重人的个性特征,这对班主任开展人本化教育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需要班主任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为更好地实现人本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多元化评价,努力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认同学生的差异性。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成绩不好的学生,现在所带班级中有一同学李某某,体育成绩特别突出,每次运动会都能为班级争名次和分数,但学习方面成绩相当差,这就需要班主任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努力发现这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保证学生的身心朝健康方向顺利发展,最后这个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自身的体育特长,被本地一重点高中作为特长生录取,这比好多比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录取的学校还要好,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促其个性化的发展。

总之,采用人本化班级管理方法是新课标教学背景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究、不断完善,发挥人本化管理的优势,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素华.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人本理念”[J].教学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