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十篇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十篇

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7:01

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篇1

一、劳动实践基地建立的缘起。

今天的小学生承载着明天的希望,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家长对孩子的宠爱之风日益盛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生比比皆是,甚至在我们农村也屡见不鲜。如此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警惕。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我们的下一代肯定不是每天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旧式农民的翻版了,但是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却是我们生活的精髓,不能随意丢弃。xx是著名的“银杏之乡”,银杏是xx的名片,是学生最熟悉的树种。为了抓好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让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得以发扬光大。我校建立了以“银杏园”为劳动实践基地,以“银杏的栽培”为校本课程的劳动实践活动。

二、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最终让学生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是我校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学生的素质不仅是基础文化素质,而且还应包括各种体力、能力和知识面,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只有全面地进行教育教学行为,才会让学生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乐观向上、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风貌,才会形成客观看世界主观去努力的良好人格。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相互沟联,缺一不可。知识与技能是骨架表皮,方法与过程是血脉筋络,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灵魂思想,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除了认真学习书面教材以外,更需要课外的社会资源的大量补充,才能有机地结合社会理解课文,理解社会,形成能力,造就人才。

三、组织管理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领导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学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计划,并选派沈军、常勇、刘国兵三位老师担任劳动实践指导老师。老师学生一起干,全员参与,分工合作,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营造劳动实践氛围,让大家在劳动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四、收获和成果。

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篇2

槟榔小学一直以“体验教育”为办学特色。上学期,该校举办的七大体验场活动获得各界一致好评,特别是“稻草人体验场”,让许多同学体验了种植的艰辛和乐趣。

去年9月开始,该校利用校园荒地设立了“梦想・田园”校园实践基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田,为了保护劳动成果,孩子们还亲手制作了形态各异的稻草人对菜地进行保护。收割下来的菜,孩子们亲手送到社区的孤寡老人家中,送到生病的同学家中。

走进“梦想・田园”,你看到的是学生亲手栽种的各种果蔬。当天的活动中,六年级的林同学把收获的香葱和生菜种子,赠送给四年级的学弟学妹,她说:“希望你们继续种植更多更好的蔬菜,送给需要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学校还请来专业人士为同学们介绍无土栽培的科技知识。

来自思明区各个学校的德育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们,也现场观摩了同学们的种植成果。他们表示,利用校园荒地开发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给予学生体验劳动的平台和空间,值得其它学校借鉴和在全区推广。

相关新闻

槟榔小学成立“梦想・田园”小学生当“菜农”

槟榔小学教学楼后的荒地成了一片丰收的果园,空心菜、地瓜叶、玉米……在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各种农作物在这里“欢快”地成长。22日,思明区槟榔小学被授予“梦想・田园”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示范点,全区50余所中小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前来“取经”。

“梦想・田园”校园劳动实践基地是思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

如何让孩子们从书本中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如何让孩子们在实践和学习中走向未来?这是思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一直在思考的课题。槟榔小学的“稻草人体验场”成了一次生动的实践。

在这个体验场里,孩子们体验了种植的艰辛、收获的乐趣。看似简单的劳动,却实实在在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做人”:参加种植的孩子与家长一同品尝劳动成果,带着蔬菜看望生病的老师和同学,参加思明区组织的“小义工”活动,定期将蔬菜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

五年级的沈欣语拿着刚刚摘下的空心菜说:“每天我们都要到地里看一看,隔三天浇一次水,有杂草就赶紧拔掉,前几天下大雨,每天早上来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把积水舀干净。看着空心菜一天天长大,特别有成就感。”

这几天,菜地边搭起了一个个小架子,架子上长满了蔬菜。原来槟榔小学又引进了科学种植――无土栽培技术,让这片田园融进科技创新的元素。校方说,力求在这里,让孩子们了解传统农耕和现代农耕的不同特点。

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篇3

劳动教育成绩的取得,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人能做的。正因为他们的付出,劳动教育这项活动,大大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劳动教育专题心得体会,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最新劳动教育专题心得体会1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

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

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

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劳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劳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一周的劳动如白驹过隙,但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促使我早日摒弃那些“小太阳”的。思想,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将会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奋发有为!

2021最新劳动教育专题心得体会2劳动,是可以让我们去锻炼下身体,可以让我们都体会到劳动的一个辛苦,更加懂得去珍惜别人的劳动相关成果,而这次一个暑假,我也是跟随家里去参与了一些劳动,在劳动之中,我也是有了一些收获和感触。

劳动一天下来,整个人仿佛都不是自己的了,全身上下都是酸痛的,我以前从来没有这种的体会,在劳动的时候我虽然也是累,但是也是兴奋的,结果回到家里之后也会特别的累特别的痛苦,而第二天都不想起来了,这种感觉让我也是体会到别人劳动是天天在重复,那么其实是更累的,而我一天就有些承受不了,也是让我知道我们平时所吃的东西,所用的东西都是别人辛苦劳动而得来的,更是要懂得去珍惜,劳动的果实并不容易获得,我还只是一天的劳动,更何况比这更累的事情,我也是听父母说过,我们的学习自己都是感觉辛苦,但是父母确是也经历过,告诉我学习其实并不是那么的辛苦,长大后就会发现还有更多辛苦的事情,只是我现在还不是那么的懂得,不过也是知道,劳动的确是不容易,而自己也是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别人给予的,付出的,自己都是要想到这一天的劳动,要去珍惜。

同时劳动也是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虽然很累,但是过了几天之后我恢复了,却是发现自己的身体更好了,其实也是完全要多去劳动,在家的时候,我也是会帮父母做一些家庭的劳动,并没有那么的辛苦,但是也是可以减少他们的负担,自己还得到锻炼,更加的懂得生活是怎么样的,而不是埋头去读书,那样对于生活也是有很多的不了解,而劳动却是让我对家里有了更多的了解,清楚做好一个卫生的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的,而父母每天去上班,回来之后还要给我去做饭,打扫一个卫生,他们辛苦,以前我是感觉不那么的深刻,但是此次自己参与了就发现,真的不容易。

看到自己收拾干净一新的房子,我也是感到有成就感,劳动是会让人感觉到有快乐和满足的,而自己去动手去做的,更是让我是感触到,其实平时自己学习完了,也还是要去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劳动,去减少负担的同时,自己也是可以去收获到快乐。劳动同时也是告诉我们去做一个事情,不能是半途而废,像打扫屋子,如果只打扫了一半累了,就不干了,其实和没打扫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坚持了下去,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去打扫干净了也是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个劳动成果,也是会得到肯定的。

通过劳动,也是让我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懂得做一些事情,不但是要去坚持,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而劳动自己也是要经常的去做,不但锻炼了自己,也是让自己得到成长有了收获。好的习惯是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很多的事情,做起来其实都是很辛苦不容易的,但是只有自己愿意坚持下来,那么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2021最新劳动教育专题心得体会3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体会到了许许多多的滋味,有高兴的滋味,伤心的滋味等等。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劳动的滋味。

今天我们家大扫除,妈妈看见我在一旁玩耍就对我说:“既然你没有事,你就去收拾你的房间吧!”我听了妈妈的话,高兴地答应了。心想:收拾一间房有什么难的,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我一边想一边拿帕子开始了我的“大扫除”。首先,我把书桌上的东西全都放到了一边去,学着妈妈擦桌子的样儿,左手按着桌子,右手拿抹布,卖力地擦了起来。可是天公不作美,我擦了半天,桌子还是一副灰头灰脑的样儿,真是气死我也!“拜托,我的小姐,桌子要用湿帕子抹上洗涤剂后再用力擦!”妈妈对我喊道。清理干净桌子后,我又开始擦地板,还没擦多久,我就感觉腰酸背痛,可怜的手臂再也受不了啦,如同被石头缠住一般,只要稍微抬动一下,酸痛的感觉就涌满全身。“哎哟,我可怜的小胳膊呀!”我赶紧坐到床上,揉揉膝盖,揉揉手腕。我心想妈妈收拾房间多轻松呀,不一会儿就收拾完了,手也不酸脚也不痛,这是为什么呢?

我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如果经常做家务,手脚就不会酸痛,而如果只是偶尔做一次家务,就会感觉腰酸背痛……听了妈妈的话,顿时,我体会到了妈妈劳动的辛苦,所以,我要多为啊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减轻妈妈负担。

劳动的滋味有很多,有快乐的、痛苦的、幸福的……我们应该多劳动,去体会更多劳动的滋味。

2021最新劳动教育专题心得体会4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2021最新劳动教育专题心得体会5上大学的地一次劳动课已经就要过去了,留下很多很多的思考。劳动是光荣的,的确劳动很光荣。那么不尊敬劳动者的人是什么?是的是可耻的。在大学里上劳动课是上一个星期的。我抽签抽到了打扫5号楼而且还要负责5号楼的安全值班。而我要抽到了5号楼劳动组的组长,第一天带着5个人浩浩荡荡的开始为期一个星期的劳动课,本以为以我们5个人打扫只有5层的5号楼应该绰绰有余了。但是真真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一天因为是星期六很早差不多是8点钟去的,那些(人)还没有睡醒。垃圾还没有倒出来所以楼层里的垃圾还是很少,差不多干了半个小时就搞好了。第一天也是我值班,一天都要待在值班室登记来往人员,收收电费空余时间到外面转转打扫一下卫生。再就没事情做了。实际值班也很空就是坐在那里看看书听听歌。就这样到中午。

下午2点半又要开始扫地可这次……就是很差表现的是大学生的素质问题。开始扫了。从5号楼的后面开始扫起到后面大家就傻了眼了。早上刚刚扫的非常干净的空地脏的就象是垃圾场。远远的看上去白茫茫的一片很是壮观,没有办法只好老老实实的扫。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打扫好后面的空地。但还没有等到我们走,突然间看到天空飘着好及片白白的袋子。一片一片……素质问题大家一口同声的说。没有办法。重新扫吧。终于干净了赶快离开。扫楼道了。还好垃圾不象垃圾场那么多。大家分开扫。我扫2楼是大2住的楼层。大2了都是成年人了我想应该都很爱干净。当我爬上2楼。天那那还看的见楼道呀,简直是垃圾过道。好不容易打扫好。辛辛苦苦的倒完垃圾上楼检查一下。我真的想大声的骂大2的做为学哥尽然给我们表现了这么没素质的行为。一个寝室打开大门认真的仔细的把寝室扫好的垃圾扫到过道上了。瞬间又白茫茫的的一片。素质问题我只好这么说。我我我……无话可说了。

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篇4

    论文摘要:十七大报告在分配公平问题上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意公平”的分配制度相比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高度更好地解决社会公正失衡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加强理论研究;《企业劳动产权概论》对解决分配公平问题的新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分配公平问题是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十七大报告总结的十大宝贵经验,其中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报告在分析新的阶段性特征时指出,“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人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实际上,收人差距的扩大导致了显著的社会贫富差距,占中国人口10%的贫困人口,只占有存款总额的3%,且呈下降趋势,而占总人口10%的最高收人者却占有存款总额的40%,且呈上升趋势。2000年到2005年的5年间,城镇居民中10%最高收人组与10%最低收人组的收人之比从4. 6倍上升到9. 2倍。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0. 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我国的贫富差距已超过警戒线,200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 45 , 2006年已上升到0. 496 。

    面对收人差距扩大导致的显著社会贫富差距,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人”。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意公平”的分配制度相比,在分配公正问题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后者在实践中不有效解决初次分配中的社会不公和分配秩序混乱问题。比如,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畸高畸低的个人收人;有些部门企业高管人员与普通职工的畸高畸低收人;农民工的低收人,等等,都是属于初次分配领域的社会公平问题。如果对初次分配中的社会不公不予重视,对分配秩序混乱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规范,而是等到用财税等再分配杠杆来调节,这在当前是远远不够的,是解决不了分配不公问题的。

    有了十七大报告关于分配公平的政策创新,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高度更好地解决社会公正失衡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加强理论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但不要说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就是基本理论本身好像也是越来越模糊。最近,有幸拜读李惠斌研究员撰写的《企业劳动产权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感觉耳目一新,深为该书对解决分配公平问题的新探索所吸引。

      该书作者李惠斌研究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现实如何结合的问题,一直是作者关注的主题。本书是他近10年来重新思索社会主义按劳分配问题的主要学术成果,堪称经过长期研究而写出的一部创新之作。该书的主要特点是在以下五个重要问题上,都作出了富有新意的理论探索。

      其一,作者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与科学发展观应当特别重视研究分配公平问题,力图有所创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分配方面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取得了明显效果。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有了过去20多年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中国在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收人分配的差距也在迅速扩大,同时,还存在种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也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促进社会公平的过程。

    分配公平问题是邓小平同志晚年最担忧的问题之一。1992年12月18日,邓小平在读《中国将成为最大的经济国》和《马克思主义新挑战更加令人生畏》两篇文章后说:“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到本世纪末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了。我们的政策应该是既不能鼓励懒汉,又不能造成打‘内仗’。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在和他的弟弟邓垦谈话时说:“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要防止两极分化”;“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从完善分配制度角度提出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一五规划”建议目标更加强调社会发展成果普惠众生、看重积极调整就业、财税、社会保障等有关制度和政策,就此重新审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大原则理当有所调整,站在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立场上看,时下必须慎重考虑各种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可喜的是,李惠斌研究员的新著不仅从理论思维的高度重新提出了当代中国的分配公平问题,而且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他在清理和分析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及其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坚持和拓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资本等物化劳动分享利润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同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分配领域进行的改革,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证;在政治实践上,他运用劳动产权理论,从劳动者的权利与和谐社会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

    其二,该书作者对马克思劳动概念进行了新的哲学反思,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了重新发掘。

    作者开宗明义地提出对劳动概念要重新解读,开门见山地分析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他认为:“马克思以来,我们对于劳动概念的理解丰富了很多。马克思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把劳动理解为一个包含着全部内容在自身之内的过程。在我们研究劳动产权概念以前,我们首先要弄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此外,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概念的界定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是十分有价值的。

    在高度肯定马克思劳动概念的重要价值的前提下,作者进一步指出,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把活劳动理解成价值唯一源泉的观点,实际上是对马克思原意的一种误读或者曲解,20世纪的人类实践证明:在被曲解的劳动价值论指导下产生的通过国有化解决剥削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是错误的。而要素决定论所导致的“资本获得利润,土地获得地租,劳动获得工资”的分配原则,实际上把企业中活劳动创造的价值等同于活劳动的劳动力价值,等同于他们获得的工资,这样一来,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占有自己创造的那一份剩余价值的同时,也无偿地占有了活劳动创造的那一份本应归活劳动所有的剩余价值,从而使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剥削现象死灰复燃。显然,要素决定论也有弊端。

    鉴于此,作者指出,要想真正公平地解决分配不公的间题,必须拓展马克思的劳动概念。那么怎样拓展呢?在他看来,必须重视以下因素:一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劳动属性,二是资本作为一种过去的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享企业利润的合理性,三是企业中各种活劳动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要深人发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为解决当代中国的分配公平问题奠定深层的理论基础。该书的主旨之一就是试图“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支点,以中国的20年改革为实践背景,以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但却很少在理论上给予阐述的新的分配方式为参照,提出一种与劳动价值论有关的经济学话语转换—即不再仅仅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当作社会批判的原则,而是把它作为一种财富分配中的社会公正原则,从而建立一种把主观价值论与客观价值论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劳动产权’分割模型,或许这是目前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中国,正在选择的一种制度替代方案”。

    其三,该书提出要重新认识马克思首倡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富民政策。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所谓按劳分配,就应该是劳动者按照自己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不但拿到用于保证他最低生活必需的工资部分,而且参与分割一定数额的、由他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这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与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的根本区别所在。

    作者没有停留在概念问题上,而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个崭新的命题:按劳分配是富民政策。他指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把按劳分配定义为劳动者不仅领回再生产他自身的那部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工资,而且参加分割一定份额的剩余价值。不言而喻,这样的分配政策是一种富民政策。按照这样的分配政策,劳动者不再是只靠最低工资吃饭、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产阶级,而是不同程度地成了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其四,该书提出了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规范中国社会主义劳动市场的新见解。

    作者明确反对用产权私有化的方案来解决当前中国的分配不公问题,一针见血地抨击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是活脱脱的私有化过程。他指出:“现在企业又在进行各种形式的‘产权改革’或‘产权置换’。这种产权置换的实质就是利用现有的国有资产作为风险抵押,用银行的钱把企业的现有资产变成个人资产。这无疑是新一轮的国有资产瓜分过程。这种本来是分配问题的症候却用私有化的方案进行医治的治疗方案,不仅不会使症状减轻,反而会使疾病加重。但是,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使用这剂猛药。

    与此相反,作者提出了一个新命题、新论断:要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规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中国改革的最大成就,就是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但是,市场经济的产生,必然会出现马克思讲的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一个关系到企业和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对社会主义的劳动市场进行必要的规范。不仅如此,作者还尖锐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要求我们下大力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示范、规范和立法,从而全面理顺目前各种畸形发展的劳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全面显示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五,该书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劳动产权理论,主张工人不仅要取得工资,而且应当共享利润。

    该书的最鲜明的特点与最突出的创新之处,是立足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新鲜实践经验,力图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一套富有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企业劳动产权理论,作出解决中国分配不公问题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作者的这一思想主旨在序言中得到了画龙点睛式的深刻揭示:“作者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即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是劳动者在企业不仅得到工资收人,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享。这是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逻辑地推导出来的。

      作者经过细思明辨,把“劳动产权”界定为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劳动对其所创造的价值所拥有的权利。然后,他以劳动产权理论为基础,对“资本获得利润,土地获得地租,劳动获得工资”的分配原则提出质疑。他在承认资本获得利润的权利的前提下,重点强调活劳动获得利润的权利。他认为,企业中的活劳动,除了获得工资,应该与资本一样分享一部分企业的利润。作者把“职工控股,共享利润”作为解决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案,为此他作出了理论与时间相统一的具体探讨。他提出,“我们是否可以把职工持股作为按劳分配的一个方面,作为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解决资本对劳动剥夺的一种根本性方法?这就是说,除了原始投资的资本股权(不管是全民的,公司的,还是劳动者个人的)以外,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取得工资,而且依照各自在资本增殖过程中贡献的大小参与分割一定数额的增量股权。这就可以产生出一个可以精确计算的动态劳动产权结构模式,我们可以用这个结构模式来规范各种形式的职工持股做法,从而从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人手解决企业的激励与发展机制。”

    还值得一提的是,与一般的理论著作不同,《企业劳动产权概论》可读性强,作者用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文中处处可见轻松幽默的语言里蕴涵着严肃的主题。更让读者感觉贴心的是,作者把可能的读者分成三大部分:企业投资人、企业全体劳动者、一般读者,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写了三个序言。他把读者当上帝,对读者的尊重体现了作为一个学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良知。

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篇5

一、从点做起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领域本学期将围绕着四个领域开展活动,合理分配好活动课时。

1、研究性学习的计划:

初步确定本学期开学初在3至6年级研究性学习的领域进行系统培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有:查找资料、实验法、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对以上这些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掌握其方法,便于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合理运用。

查找资料:(举例收集古今中外和身边的关于孝子的故事。)

查找资料法一般需要经过5个步骤:一是课题分析;二是资料主题分析;三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四是资料的阅读与摘录;五是资料的提炼与阐述。

三、四年级需达成的目标:了解查找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等)学会运用各种途径正确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把自己查找到的资料简单的记录下来。中年级学生学会掌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阅读与摘录就可以了,课题的分析和资料主题的分析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

五、六年级需达成的目标: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准确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总结。学会使用打印机,知道哪些资料是自己所需要的,把资料整理成自己的语言,并熟悉自己查找的资料,杜绝在汇报过程中拿起没有进行处理直接读。高年级的学生需大概了解以上五个步骤并能简单的将五个步骤全部操作下来。

实验法:(举例:污水危害对鱼类生长的影响研究。在专门综合实践教室中进行实验。)

开展实验研究一般要分为五个步骤:1、实验设计;2、实验准备;3、实验观察与记录;4、实验结果分析;5、完成实验报告。

三、四年级学生需达成的目标: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了解实验的步骤、实验时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会对一些简单的实验进行结果分析。

五、六年级学生需达成的目标:对要做的实验进行设计,自己操作实验做好实验的观察和记录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的结果和自己的猜测进行对比和分析,完成自己设计好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起止日期

年月日至年月日

实验地点

记录时间

实验观察记载

记录人

观察法:(举例:观察一年四季夜间天空的变化情况;观察城市河道在不同季节的情况;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观察校园中学生课间的活动情况;观察教师课堂教学受学生欢迎度的信息等。)

观察研究法一般有4个主要步骤:1、制定观察计划2、实施观察测量3、分析观察记录4、得出观察结论

例如:日照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研究

《日照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研究》观察计划

观察目的:了解日照对植物开花的影响。重点区分短日照植物与长日照植物受日照影响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并发现同类植物由于日照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结果等。

观察对象:夏季选择天仙子;秋季选择。

观察地点:学校或附近的花圃。

观察步骤:

①夏天,在接近天仙子开花的时节,在花圃里支一把小伞,每日下午定时遮阴3小时,观察其与未遮阴的天仙子哪个开花更早。

②秋天,在接近开花的时节,在花圃里支一把厚布小伞,每日下午定时遮阴2~3小时,观察其与未遮阴的天仙子哪个开花更早。

观察分析:

①发现短日照植物与长日照植物受日照对开花的影响规律。

②可以发现不同植物每天受日照最佳的时间应该是多少吗?

③如果将观察结果应用到植物种植地区的迁移上,有些什么价值呢?

调查法

调查研究法的一般过程有7步:1、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调查内容,2、选取调查对象,3、设计调查方法,4、收集资料,5、分析研究,6、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7、形成课题成果。

三、四年级目标需达成目标:在开展调查研究之前,把需要调查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化、细化,要尽量清晰完成本课题究竟需要获得哪些第一手的调查材料。

能根据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注意收集好问卷调查发放的问卷,实地调研拍摄的照片、获得的录音资料、笔记等,深度访谈主要是整理后的访谈记录等。这些资料收集起来是要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作准备的,所以一定要尽量收集完备。

五、六年级目标需达成的目标:对前一阶段调查所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研究。对调查问卷的各类数据要通过统计、分类和分析、比较,发现可资说明论题的一些信息,并且整理和归纳起来。

2、社区服务与社会综合实践计划: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本学期将社区服务的敬老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孝文化相结合,带领学生去敬老院以获得最直接的经验。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采访、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方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把学生的学习实践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计划:

本学期我校3至6年级都定制了劳动与技术课件制作的材料和我们的小主人蔬菜园的种植相结合。

三、四年级掌握的目标:

1、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坏境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2、走进信息技术大门,学会运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

3、学会正确处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4、能够根据材料的用途和性能价格比,进行材料的价格和选择。

5、知道泥塑作品的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刻纸、剪6、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纸塑工艺和泥塑作品并作出评价与说明。

7、种植常见蔬菜知道其生长过程

五、六年级掌握的目标:

1、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2、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3、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4、知道纸质类、木质类、金属类、塑料类等材料中常见易加工材料的性状和用途,会使用一些合成材料和连接材料进行部件连接。

5、通过测量、绘画、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习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6、会解读简单的家用说明书,掌握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7、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活动,初步了解职业。

二、制定计划认真实施

活动安排见表:

年级周次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2

观察法

观察法

观察法

观察法

3

劳技和种植

劳技和种植

劳技和种植

劳技和种植

4

查找资料法

查找资料法

查找资料法

查找资料法

5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7

实验法

实验法

实验法

实验法

8

郊游与记录

郊游与记录

郊游与记录

郊游与记录

9

访问法

访问法

访问法

访问法

10

参观与访问

参观与访问

参观与访问

参观与访问

11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12

调查问卷法

调查问卷法

调查问卷法

调查问卷法

13

敬老院

敬老院

敬老院

敬老院

14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

15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16

烹饪学习

烹饪学习

烹饪学习

烹饪学习

17

烹饪学习

烹饪学习

烹饪学习

烹饪学习

18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劳技与种植

19

整理过程资料

整理过程资料

整理过程资料

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篇6

1.亲历综合实践,激发浓厚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根据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学生自己等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活动时间、地点、伙伴、内容、指导老师或家长,并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渴望探究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课题进行实践。由于学生拥有充分的自,学生研究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与自己知识、能力基础相适应的,与自己年龄特征相符合的目标进行探索,这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其兴趣的升华。他们的实践活动会自始至终充满热情,因而学生的兴趣不仅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且又为学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笔者以《制作汽垫船模型》活动为例。活动前,学生准备活动需要的材料及资料,确定比赛规则:制作完毕,根据同一时间内航行的路程长短,到室外进行航行竞赛,并取前五名,奖励“科技制作能手组”红旗。对航行失败或效果不好的模型,要分析原因,进行改进,可以重新制作,也可以用新的材料来制作汽垫船或其它模型,再评奖;学生再自由分组,推选出小组长。上课时,老师激情导入;再引导学生观察航模图片;然后学生交流制作方法;最后学生分组尝试制作。学生在制作实践中,激发了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一件件颇具创意、制作考究的各种各样的汽垫船模型就展现在大家面前了。

2.亲历综合实践,积累丰富阅历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在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再加上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操作地点,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没有一成不变的实施模式,因此,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可以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开阔眼界,丰富阅历。以开展《我们的交通安全》主题活动为例,其教学过程如下:1、交警简明、生动地讲解活动的意义及方式。2、学生分组调查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等。3、分别写出调查报告,不仅要讲清违反交通规则的案例,还要说明危害,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汇报会,形式应该多样,可以采用讨论、报告会、文艺小品、相声等形式。5、组织学生参加上街宣传交通规则或维护交通秩序的活动。学生在“我们的交通安全”调查活动中,走出了教室,融入了社会;与同学、家长、市民、交警等人进行了实际接触;经历了采访校外学生、市民、交警的过程;认识了很多交通路标;发现了交通违规现象;了解了交通规则和安全常识。此次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了交通安全意识,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事务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阅历。

3.亲历综合实践,学会体验感悟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让学生走进社区,到社会中去调查、研究、体验、感悟、学习、提高。比如若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艰辛之后,就愿意参加到劳动中去,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也会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就会尊重劳动,转变对待劳动的态度。如在《商品交易会》活动中,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农贸市场开展“商品交易会”。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他们亲自到市场进货,然后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在交易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诚信待人,增进了消费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增强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在真实的体验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与技能,还让学生感悟到父母赚钱的辛苦和自己乱花钱的不应该,同时感悟到只有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道理。让学生在这样的劳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比领导、老师、父母、他人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真正感受到自己已经长大了。

4.亲历综合实践,获得宝贵经验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对天文、地理、科学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究,其探究是肤浅的,但他们会努力寻找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他们在经历失望与喜悦、成功与失败后,会获得一些属于自己的经验,如与同伴合作的经验,走上社会与他人交际的经验,快速获取资料的经验等。在《安全常识知多少》活动中,学生自由分成五个小组:摄影组、资料搜集组、访问组、调查组、宣传组,并推选了组长。老师讲清了具体要求、实施途径和方法后,各小组就分头行事,拍照、采访、发调查表、查找资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随后,老师组织了汇报会,同学们亮出了自己的成果。大家纷纷表示,从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知识。如在安全用电方面:认识了解了电源总开关,明白了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等。交通安全方面: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等。让学生通过摄影、资料搜集、访问、调查、宣传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经验,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学生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是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宝贵经验。

5.亲历综合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篇7

【摘要】十七大报告在分配公平问题上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意公平”的分配制度相比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高度更好地解决社会公正失衡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加强理论研究;《企业劳动产权概论》对解决分配公平问题的新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面对收人差距扩大导致的显著社会贫富差距,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人”。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意公平”的分配制度相比,在分配公正问题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后者在实践中不有效解决初次分配中的社会不公和分配秩序混乱问题。比如,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畸高畸低的个人收人;有些部门企业高管人员与普通职工的畸高畸低收人;农民工的低收人,等等,都是属于初次分配领域的社会公平问题。如果对初次分配中的社会不公不予重视,对分配秩序混乱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规范,而是等到用财税等再分配杠杆来调节,这在当前是远远不够的,是解决不了分配不公问题的。

有了十七大报告关于分配公平的政策创新,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高度更好地解决社会公正失衡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加强理论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但不要说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就是基本理论本身好像也是越来越模糊。最近,有幸拜读李惠斌研究员撰写的《企业劳动产权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感觉耳目一新,深为该书对解决分配公平问题的新探索所吸引。

该书作者李惠斌研究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现实如何结合的问题,一直是作者关注的主题。本书是他近10年来重新思索社会主义按劳分配问题的主要学术成果,堪称经过长期研究而写出的一部创新之作。该书的主要特点是在以下五个重要问题上,都作出了富有新意的理论探索。

其一,作者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与科学发展观应当特别重视研究分配公平问题,力图有所创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分配方面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取得了明显效果。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有了过去20多年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中国在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收人分配的差距也在迅速扩大,同时,还存在种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也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促进社会公平的过程。

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从完善分配制度角度提出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一五规划”建议目标更加强调社会发展成果普惠众生、看重积极调整就业、财税、社会保障等有关制度和政策,就此重新审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大原则理当有所调整,站在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立场上看,时下必须慎重考虑各种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可喜的是,李惠斌研究员的新著不仅从理论思维的高度重新提出了当代中国的分配公平问题,而且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他在清理和分析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及其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坚持和拓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资本等物化劳动分享利润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同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分配领域进行的改革,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证;在政治实践上,他运用劳动产权理论,从劳动者的权利与和谐社会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中国.Com

其二,该书作者对马克思劳动概念进行了新的哲学反思,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了重新发掘。

作者开宗明义地提出对劳动概念要重新解读,开门见山地分析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他认为:“马克思以来,我们对于劳动概念的理解丰富了很多。马克思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把劳动理解为一个包含着全部内容在自身之内的过程。在我们研究劳动产权概念以前,我们首先要弄清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此外,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概念的界定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是十分有价值的。

在高度肯定马克思劳动概念的重要价值的前提下,作者进一步指出,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把活劳动理解成价值唯一源泉的观点,实际上是对马克思原意的一种误读或者曲解,20世纪的人类实践证明:在被曲解的劳动价值论指导下产生的通过国有化解决剥削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是错误的。而要素决定论所导致的“资本获得利润,土地获得地租,劳动获得工资”的分配原则,实际上把企业中活劳动创造的价值等同于活劳动的劳动力价值,等同于他们获得的工资,这样一来,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占有自己创造的那一份剩余价值的同时,也无偿地占有了活劳动创造的那一份本应归活劳动所有的剩余价值,从而使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剥削现象死灰复燃。显然,要素决定论也有弊端。

鉴于此,作者指出,要想真正公平地解决分配不公的间题,必须拓展马克思的劳动概念。那么怎样拓展呢?在他看来,必须重视以下因素:一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劳动属性,二是资本作为一种过去的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享企业利润的合理性,三是企业中各种活劳动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要深人发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为解决当代中国的分配公平问题奠定深层的理论基础。该书的主旨之一就是试图“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支点,以中国的20年改革为实践背景,以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但却很少在理论上给予阐述的新的分配方式为参照,提出一种与劳动价值论有关的经济学话语转换—即不再仅仅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当作社会批判的原则,而是把它作为一种财富分配中的社会公正原则,从而建立一种把主观价值论与客观价值论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劳动产权’分割模型,或许这是目前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中国,正在选择的一种制度替代方案”。

其三,该书提出要重新认识马克思首倡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富民政策。究竟什么是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所谓按劳分配,就应该是劳动者按照自己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不但拿到用于保证他最低生活必需的工资部分,而且参与分割一定数额的、由他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这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与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的根本区别所在。

作者没有停留在概念问题上,而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个崭新的命题:按劳分配是富民政策。他指出,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把按劳分配定义为劳动者不仅领回再生产他自身的那部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工资,而且参加分割一定份额的剩余价值。不言而喻,这样的分配政策是一种富民政策。按照这样的分配政策,劳动者不再是只靠最低工资吃饭、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产阶级,而是不同程度地成了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其四,该书提出了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规范中国社会主义劳动市场的新见解。

作者明确反对用产权私有化的方案来解决当前中国的分配不公问题,一针见血地抨击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是活脱脱的私有化过程。他指出:“现在企业又在进行各种形式的‘产权改革’或‘产权置换’。这种产权置换的实质就是利用现有的国有资产作为风险抵押,用银行的钱把企业的现有资产变成个人资产。这无疑是新一轮的国有资产瓜分过程。这种本来是分配问题的症候却用私有化的方案进行医治的治疗方案,不仅不会使症状减轻,反而会使疾病加重。但是,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使用这剂猛药。

与此相反,作者提出了一个新命题、新论断:要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规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中国改革的最大成就,就是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但是,市场经济的产生,必然会出现马克思讲的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一个关系到企业和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对社会主义的劳动市场进行必要的规范。不仅如此,作者还尖锐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要求我们下大力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示范、规范和立法,从而全面理顺目前各种畸形发展的劳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全面显示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五,该书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劳动产权理论,主张工人不仅要取得工资,而且应当共享利润。

该书的最鲜明的特点与最突出的创新之处,是立足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新鲜实践经验,力图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一套富有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企业劳动产权理论,作出解决中国分配不公问题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作者的这一思想主旨在序言中得到了画龙点睛式的深刻揭示:“作者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即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是劳动者在企业不仅得到工资收人,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享。这是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逻辑地推导出来的。

作者经过细思明辨,把“劳动产权”界定为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劳动对其所创造的价值所拥有的权利。然后,他以劳动产权理论为基础,对“资本获得利润,土地获得地租,劳动获得工资”的分配原则提出质疑。他在承认资本获得利润的权利的前提下,重点强调活劳动获得利润的权利。他认为,企业中的活劳动,除了获得工资,应该与资本一样分享一部分企业的利润。作者把“职工控股,共享利润”作为解决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案,为此他作出了理论与时间相统一的具体探讨。他提出,“我们是否可以把职工持股作为按劳分配的一个方面,作为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解决资本对劳动剥夺的一种根本性方法?这就是说,除了原始投资的资本股权(不管是全民的,公司的,还是劳动者个人的)以外,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取得工资,而且依照各自在资本增殖过程中贡献的大小参与分割一定数额的增量股权。这就可以产生出一个可以精确计算的动态劳动产权结构模式,我们可以用这个结构模式来规范各种形式的职工持股做法,从而从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人手解决企业的激励与发展机制。”

还值得一提的是,与一般的理论著作不同,《企业劳动产权概论》可读性强,作者用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文中处处可见轻松幽默的语言里蕴涵着严肃的主题。更让读者感觉贴心的是,作者把可能的读者分成三大部分:企业投资人、企业全体劳动者、一般读者,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写了三个序言。他把读者当上帝,对读者的尊重体现了作为一个学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良知。

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篇8

[关键词]劳动报酬;所占比;国民收入;两极分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在2010年已经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却蕴藏着

不小的危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却在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此外,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浪潮的冲击之下,我国经济面临着由外向型经济向扩大内向型经济转变的迫切任务;然而,劳动报酬的持续下降,导致居民的购买力低下,进而造成内需严重不足。因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倡我国经济今后要实现包容性增长,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劳动报酬所占比的界定

学术界关于劳动报酬的界定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阐述的按劳分配;另一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共存中的“按劳分配”。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是指在商品经济消亡的条件下,自由的个人组成联合体,劳动者在这个联合体内进行劳动,向社会提供劳动;再由社会直接实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的“按劳分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和以劳动为谋生手段的劳动者相结合的过程,是劳动者在向公有制企业提供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报酬。所谓劳动报酬是指劳动力要素所有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它一般由货币工资、实物报酬和社会保险三部分组成。本文所说的劳动报酬主要是指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它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的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的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提高劳动者所占比是指劳动力要素在企业单位内部分配中所获得的收益份额。

2劳动报酬所占比下降的成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就决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决定分配的基本原理。我国的分配制度就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起劳动者的积极性。由于其具有内在的缺陷,它在促进经济增长,打破“大锅饭”的同时,也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埋下了伏笔。

2.1按劳分配为主体在运行中的困境

按劳分配理论是由马克思提出来加以科学阐述的。马克思认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即生产决定分配。在马克思看来,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商品经济消亡条件下,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劳动者在这样的所有制条件下进行劳动,并向社会提供自己的劳动成果。将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产品,扣除用来计算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者保险金部分,剩下的部分则由社会直接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分配。在这样的分配制度下,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会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因而就不会产生剩余价值,也就不会发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积累,这样一来,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自然就会很高。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它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后的成熟阶段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然而,历史的发展却事与愿违。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取得胜利。在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怎样的生产方式?列宁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家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实践证明,在生产力极度落后,资本主义没有经过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完全照搬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严重脱离了社会建设的实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这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一深刻教训让我国的政治领导层的头脑越来越清醒。在这之后的党的历届重大会议,都提出要建立健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众所周知,要想建立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宏观上就必须建立起市场经济。于是,在1992年,我党又明确提出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市场主体凭借其生产要素的投入,参加市场竞争和资源的配置。在市场的洗礼中,市场上得意者的财富,犹如雪地中的雪球越滚越大;而失意者的财富,则如温室中的冰块越融越小。在私有制下,任凭政府“隔靴搔痒”似的百般弄舞,也难以粉饰和弥合这一日趋扩大的鸿沟。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我们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就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通过对公共资源的占有和控制,不断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讲到:“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这样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市场的自发行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在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法律的监督下,这样原本善意的出发点发生了扭曲。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国企改革中,强调国有经济要进行战略调整,实行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国有企业要从第三产业或者普通行业中退出,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要强调其控制地位(实践中某些行业实际上已经达到垄断地位),在客观上,使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中从事劳动的劳动者人数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者人数相比不断减少。这就使公有制经济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控的影响范围不断缩小。此外,在实践中许多国有企业实为垄断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政企不分;在相应的规制措施缺失的条件下,部分垄断企业凭借着他们所掌握对资源的分配权,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通过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使得这些国企职工所获得的劳动报酬远远高于社会劳动报酬的平均水平。从而在客观上,就造成其他行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相对下降。

总之,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引导市场的自发行为,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公平绝对是有必要的;但是由于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的滞后,使得这一原本善意的出发点与实际的结果大相径庭。

2.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缺陷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并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逐渐进入分配领域。生产要素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的经营能力等诸多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要素的所有者根据其所投入的要素取得相应的报酬或收益,报酬和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大小,使收入与各要素的实际贡献紧密相联系。然而,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则是依据在市场中的稀缺程度来获得报酬和收益的分配。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创造价值,而资本、土地等其他要素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只有劳动者运用自身的劳动将这些生产要素运用于生产过程中,才会创造价值。据此,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应该远远大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应该获得的报酬。可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却是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造成了劳动力价格的下降,进而劳动报酬也就自然而然的不断下降。例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学生的扩招、国企职工的下岗等因素,在客观上成为了劳动报酬不断下降的催化剂。相反,从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来讲,它的供给就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对于劳动力来讲,它就具备了相应的稀缺性,在报酬和收益的分配过程中,它的拥有者就自然占据了主导地位。故报酬与收益这个天平就逐渐向其他生产要素倾斜。

此外,就社会经济运行的微观层面而言,在众

多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主凭借他手中所掌握的资本,牢牢掌握着对劳动力的使用权。当劳动者创造出利润后,一部分用于企业主的个人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对生产资料的追加,来进行扩大再生产。随着劳动资料的减少,相应的劳动量也就随之而减少。企业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就随之而减少,在实践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会尽力去压低劳动的劳动报酬,以便节省可变资本用于对不变资本的追加;另一种情况则是雇主在企业内部进行裁员,以便节省更多的可变资本。当企业经过裁员的激烈阵痛后,剩余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企业主又会将其一部分用于对生产资料的追加,进而又一次造成对可变资本需求的减少。如此,循环往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就会逐年降低,甚至会出现劳动者的失业。因此,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目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逐年下降,而企业收入不断上升的局面了。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分配制度是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由于它具有累积效应,会造成占有它的私营企业主的财富的积累与劳动者贫困的积累。因此,贫富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提高劳动者报酬的途径

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实质是效率原则的体现,它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在讲究效率的同时却忽视了公平,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社会问题。邓小平曾讲到:“效率与公平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讲效率,不讲公平,社会虽然拥有很多财富,但是由于分配不公,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则只能受穷,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这样的社会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社会,而只能是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因此,在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要保持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就必须更加注重公平。笔者认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一方面,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的,我们必须坚持;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存在某些缺陷会导致收入分配的扩大。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弥补它的缺陷。

3.1加强税收调节功能

目前,我国在对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方面,只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超额累进税率,起征点定在2000元;而且与之相适应的个人财产税并未开征。表面上似乎税收不断增加,调节功能不断增强,但是实质上上缴的个人所得税主要集中在工薪阶层,这在客观上又会促使劳动报酬的再次拉大。笔者认为:应该随着经济的增长,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随着经济增长的比例调高,并且逐步开征遗产税,保证让更多的劳动者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让富人多交税。

3.2建立健全集体工资协商制度

所谓集体工资协商制度是指工会代表职工与资方谈判并确认一个劳动报酬的标准,并报相关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资方与劳动者之间再以这个标准为基础进行谈判确定最终的劳动报酬。这一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克服单个个体对抗整个集体的无力局面,增强劳动者与资方的博弈能力,使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这一制度在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非常流行,然而在国内却被某些学者认为会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经济的发展而被束之高阁。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问题。集体工资协商制度在目前看来或许会增加某些劳资双方的对抗性因素,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损失些引进外资的机会;但是通过某些对抗可以使劳动者增加自己的劳动报酬,增强自己的消费能力,从而有利于我国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从眼前看,可能会损害一部分资方利益,影响gdp的快速增长;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即便有些对抗性因素,只要我们通过立法、执法加强引导和规范,就可以使其破坏性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总而言之,在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工会的作用,增强工会的独立性。例如,在没有设立工会的企业里,引导企业自发的组建工会;出台各种行政法规,可以将设立工会作为此行业的准入门槛;工会主席由第三方或者职工提名,再由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其薪酬由政府财政负担。这样将工会主席民主化、职业化,才能更好维护职工的权益。

3.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一部分。其主要目标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标准,在公民年老、疾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很窄,保障项目极其有限。一些经济学家们认为:目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如果照搬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会使国家财政负担严重;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养懒汉的状况,从而会回到过去“大锅饭”时代。笔者认为:这些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站在改革开放头二十年的角度来看并非无道理;但是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尤其是2010年前两个季度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上半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2007年全年的财政收入总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劳动报酬的数量不断下降,内需持续低迷。如果再以过去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现在经济环境,无疑会陷入到机械唯物主义中去。因此,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来重新反思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依笔者之见,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不必太高,以避免出现养懒汉的状况;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一定要宽,以便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3.4建立利润分享机制

以上的措施只是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在企业外部给予劳动者获得基本劳动报酬的保障;但是它只能保障劳动者获得社会劳动报酬的平均水平,它并不能随着企业收入的增长而使劳动报酬获得成比例的增长。因此,我们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利润的分享机制,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能够随着企业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

所谓利润的分享制度是相对传统的固定工资制度而言的。分享制度是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相联系。这里的“厂商经营指数”主要是指:“厂商的收入和利润。”这样,工人和雇主在劳动市场上达成的就不再是规定每小时多少工资的合同,而是工人与雇主在企业收入中各占多少分享比例的协议。这样的利润分配制度在我国呈现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职工持股计划。企业将自己的股份售与自己的职工,使职工能够在企业利润的增长过程中分享一定的收益。这样就可以使得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企业的经济利润的增长相统一。然而,目前在我国推行职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相当有限,而且只针对高管人员;另一种类型是在企业员工的薪酬结构中,设置浮动工资这一板块,将企业的利润增长与员工的收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目前,这一利润分享机制在国内仅仅存在于某些利润率较高的大型非公有制企业。许多中小型企业还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仍然实行的是固定工资制度,这就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被牢牢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导致劳动报酬落后于经济增长。

笔者认为:作为单个企业而言,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一般不会主动建立起利润机制。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可以出台些相关指导性文件,引导企业建立起利润分享机制。通过扶持和宣传一批率先推行利润分享机制的企业,使其在同行业中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从而带动一大批企业也建立起利润分享机制。

4结论

我国目前出现的劳动报酬不断下降的状况,是我们目前实行分配制度的结果。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抛弃它,因为它是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出现劳动报酬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中相关配套措施的缺失所必然带来的。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

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篇9

我校校园内有一个农科实践基地,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班田”,那是学生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到处活跃着学生的身影,他们喜欢自己动手种植各类蔬菜,学生把这个农科实践基地亲切地称之为“开心菜园”。看着亲手栽种的菜苗慢慢长大,直到采摘,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的这种自主实践意识得益于我校“创建农科教育特色学校”的整体办学目标的确立和学校承担市级规划课题《农科实践基地效能开发“点”的探索和实践》的研究。

课题的研究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及学生强烈的内心需求,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不正是我们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契机吗?于是,在师生的共同商议下,我们决定开展以《开心菜园漫游记》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主动去观察各种蔬菜的生长特征、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的具体目标:

1.在种植劳动中,获得主动参与的劳动体验,认识一些蔬菜的生长特征,了解这些蔬菜的营养价值、食用疗效及科学合理的食用方法。

2.学生经历动手实践、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过程,能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和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适合年级:

适合在3~6年级学生中开展此活动。

活动时长:

活动总时长为1~2个月,其中课内为3~5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资料,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并设计研究记录表格、评价表格等。

2.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哪种蔬菜容易种植、哪种蔬菜生长周期短、当季蔬菜有哪些等,或与家人交流,分享他们种菜的经验或知识。

活动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确立子课题,共商方案(课内2~3课时)

1.谈话激趣,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我们在“班田”里种了很多蔬菜,对于蔬菜,你最想了解些什么呢?

预设:蔬菜的种类、蔬菜的种植、蔬菜的营养、蔬菜的食用方法等。

2.交流互动,确立子课题。

(1)讨论交流,确定活动研究的内容。

(2)建立课题小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a.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兴趣爱好、特长等组成活动小组,并根据专题内容给自己组取个名字,一共确定了四个子课题小组,即“小巧手”种植组、“亮眼睛”观察组、“大喇叭”宣传组、“大嘴巴”美食组。

B.自主推荐组长,完成小组分工。

3.成立小组,制订方案。

(1)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小组的研究方案。

(2)学生交流课题方案,师指导完善。

a.小组介绍自己的课题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出建议。

C.教师指导完善。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小组研究方案。

师先出示学生各小组初步设计的活动方案,让全班学生一起寻找问题,再提示学生思考修改的方法。通过集体商讨,各组学生对方案进行二次修改,对活动的方式做了补充,还对原先的活动分工和活动步骤做了相应的变动。

第二阶段:开展活动,跟进指导(课外2~3周)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预定方案开展实践活动。

2.师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1)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

(2)学生推荐代表请教各个学科教师。

(3)指导学生写好活动日记。

3.活动实施,邀请指导老师参与,做好活动记录。

(1)测量种植地的面积。

(2)开展蔬菜种植活动。

(3)给蔬菜施肥。

(4)观察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展示交流(用时一周)

1.各小组成员对活动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筛选、研究。

2.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1)“大喇叭”宣传组:进行有关蔬菜的营养、食用功效介绍的童谣朗诵。

(2)“亮眼睛”观察组:调查有关蔬菜的食用功效,制作蔬菜名片,在宣传窗、黑板报展出。

(3)“小巧手”种植组:带领外校老师一起走进“开心菜园”参观,采摘蔬菜。

(4)“大嘴巴”美食组:小组成员在父母的指导下,人人学会做一道菜,开展炒菜品尝会。

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调味品,利用农科实践基地内的锅灶自己动手,从菜地里采摘新鲜的蔬菜,按照蔬菜的营养搭配学会了炒菜。然后小组代表向大家介绍推荐他们组的劳动成果,大家一起品尝菜肴。

3.各组成员谈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克服方法和收获、体会,形式自主。

(1)童谣朗诵《蔬菜歌》。

(2)展示制作的蔬菜名片。

(3)带领外校老师参观开心菜园。

(4)炒菜品尝会。

第四阶段:有效评价,激励进步(课内1~2课时)

1.每组根据组员的表现评选出两名活动之星。

2.分组填写活动评价表,采取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形式,评选出最佳的活动小组。(附评价表)

《开心菜园漫游记》最佳活动小组评价表

[评价标准\&“小巧手”

种植组\&“亮眼睛”

观察组\&“大喇叭”

宣传组\&“大嘴巴”

美食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劳动实践\&\&\&\&\&]

学生活动方面的评价:

1.通过活动是否了解蔬菜方面的知识。

2.是否将平时的蔬菜种植行为转变为有思考、有质疑的自主探究行为。

3.是否形成一定的查找、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实践探究活动,是否增强环境意识,养成从自己做起、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5.是否促进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6.是否养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7.综合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一定的发展。

8.是否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

9.是否培养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和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情感。

10.通过实践活动,是否对所获得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学会欣赏别人。

……

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篇10

我园之所以开展种植活动原因有三:

第一,大城市的环境特点决定了我们创办种植园的重要性。种植园可以为孩子、特别是这些大城市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观察与发现、劳动与收获的自由空间,使其认识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优良品德,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对农作物进行种、管、收的过程,就是幼儿观察事物、认识事物、扩展思维能力,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第二,种植园应该是调动幼儿各种感官进行体验、探究的场所,使幼儿能与土地、植物进行深入对话,否则它就只能成为悦目的盆景和无用的摆设。我园除在班级开辟种植园地和自然角外,创造性地在幼儿园的楼顶开发了约800平米的生态种植园。站在楼顶举目望去,在周边林立的高楼映衬下,幼儿园种植园更成为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更为重要的是,几年来,春播秋种,春华秋实,孩子们在这里劳动,洒下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很多。

第三,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个需要耐心照料与等待的过程。在种植和养育小白菜时期,小朋友们对它们的兴趣可大了,当初又黑又小的白菜种子钻进土壤里就看不见了,眼瞅着小小的绿苗苗在孩子们的期待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孩子们时常上来看看,摸摸,有的自言自语,有的在跟小菜苗说话,老师的讲解更让他们学到了了不少知识。

在小白菜成熟时,大、中、小班共有800多小朋友就参与了收获――大家选菜、剪菜、送菜,个个兴高采烈。教师们把孩子们劳动的照片拍下来,贴在教室门口的宣传橱窗里,引来家长一片赞叹声。

因为品尝到收获小白菜的喜悦,小朋友就天天盼着萝卜快快长大,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萝卜的收获。萝卜种植丰收在望,预计有120多个大萝卜等待小朋友们收获。如何让每个小朋友参与拔萝卜、进行一次快乐体验呢?首先,我们组织教师讨论整个活动的流程,对各个环节如何配合协调进行了梳理:其次,发出书面通知,提出了要求和做法,让各班做好准备;第三、各班老师对本班幼儿的劳动组织过程和后续活动做出周密计划和安排,做到心中有数,收放自如。

拔萝卜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选到心仪的大萝卜后就系上红丝带,表示这个萝卜已经有了主人了,其他小朋友就不会拔错了。

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班的小朋友头戴小兔子头饰,跟老婆婆拔萝卜的故事一样,一个抱着一个的腰,一长串,唱着号子,一齐用劲,一齐倒下,非常壮观。

拔出萝卜带出快乐!一些孩子情不自禁地抱住种植管理员、抱住老师,大声喊着:老师,我爱你!马伯伯(管理员),我爱你!龙奶奶(种植园顾问),我爱你!

老师们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趁热打铁,组织小朋友开展关于萝卜的一系列活动,如有的班把萝卜带回班里,讲述拔萝卜的故事,绘画收萝卜的劳动场景;有的进行萝卜写生画;有的做萝卜印章画,做萝卜花:还有的班做科学实验,将其放在自然角的水中养育,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

家长们看到各班的展出照片和孩子们劳动后创作的美术作品后,纷纷感慨:“想不到小小种植园带来这么大的收获”、“我们都不知道萝卜是怎么长出来的啊!”一位家长在感谢信中写道:“由衷感谢幼儿园和老师,为孩子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不仅给了孩子物质上的奉献,更给予了孩子们一种精神力量,收获的实在太多太多”。

这次收获小白菜、大萝卜的活动让我们在幼儿多、种植地少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个让每个小朋友参与种植的好方法:

1 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办法总比困难多”。

2 根据现实情况,合理利用各种零星时间,增加幼儿进入种植园地的机会,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修剪、拔草,测量、写生、照相、制作标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