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9:29

小学班级管理原则篇1

1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教师用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摸清楚班级管理的原则与规律,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既有序又高效。在班级管理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原则:

1.1内部与外部激励相结合原则:任何活动都强调要根据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实时而动。在班级管理中,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作为管理对象和主体的学生自身的因素。一般要从内部进行激励,主要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管理的配合程度,以及任务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号召力。好的班级管理,应该善于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班级关怀,学会遵守班级的组织活动规则,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其他成员,通过任务的实现得到满足感、成就感。这种感受的获得比起外部激励而言,具有更强大的动力,更持久的效果,并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心理、性格等的发展,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与内部激励相反,外部激励更加强调从任务或环境本身增加对学生的激励程度,这种激励是从外部触发而直达学生内心的。有的人认为,外部激励并不涉及到学生的心灵、情感等因素,这是错误的。好的外部激励,要能从外到内,发乎外部环境以到达学生内心,最常用的外部激励方法有设置目标法、物质奖励法、模范榜样法等。

1.2正向与负向激励相结合原则:在心理学中有负强化的说法,所谓负强化,就是指惩罚,即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及时进行否定或者惩罚,使这种行为得以制止,并紧随着正确行为的教育。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是与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类似的一种激励理论。在学生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时,教师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学生表示肯定和鼓励;在学生表现出消极甚至是错误的行为时,教师及时采取惩罚等一系列措施,组织学生产生继续这种行为的冲动,并通过紧随着正确行为的教育,让学生在正向与负向的激励中领会班级管理中的纪律,学会遵守班级管理的规则。

1.3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正向激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手段,这就用到了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的原则。其实内部激励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精神激励,比如,采用口头语言多鼓励或者表扬学生。在负向激励方面,也可以用精神惩罚的方式。比如,对于做错事情的学生,既可以采用眼神暗示,也可以采用口头批评的方式。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在负向激励方面,要考虑负向激励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而不是把惩罚作为教师发泄对学生情绪的手段。外部激励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物质激励,即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奖励,让学生对教师设定的目标产生兴趣,也就是所谓的捆绑教育。

2班级激励管理的实施策略

2.1设置合适的目标:目标是学生对自己行为及成就的定位,有了合适的目标,学生的行为就有了标准,也有了努力的方向。目标的设定,从班级管理的角度考虑可以分为班集体总目标以及学生自身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对班级管理的责任感,不再把班级管理当作教师和班干部的事情,而能认识到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是班级的主人公,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为班级的建设献计献策。教师也可以通过把班级管理的任务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为学生设置具体的个人管理目标,比如,为了班级的良好卫生,我不再乱扔纸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又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

2.2树立正确的榜样:榜样使学生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设定,由于榜样无时无刻不在,因此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激励力量。尤其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性格还不定性,正是在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善于为学生选择良好的榜样,帮助学生设定自身容易实现的目标。比如,有的学生比较武断,做事缺乏勇气,教师可以让他多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把保尔柯察金作为自己的榜样;有的学生比较马虎,做事虎头虎脑,教师可以以本班级的学生作为他的榜样,帮助他挖掘同学身上的优点,树立赶超的榜样。

小学班级管理原则篇2

关键词:自我管理;班级建设;班干部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1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006

班级是学校落实教育工作的最终载体,班集体建设的好坏,对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大环境营造的成功与否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班级建设的水平与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也具有直接的关系。班干部工作始终是值得班主任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团结的、负责的、坚持工作原则的班干部队伍,能使一个班级焕发出勃勃生机,也将增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成效,可见班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班级自我管理的核心组织。下面我就班干部选拔、培养和使用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坚持与班级管理指导思想相一致的原则

在具体班级管理过程中,我的总体思路是“讲究大局、关注小节、注重监督、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强制变习惯、习惯变自觉、最终实现自我管理”,这也与每个一个学校综合管理和学风建设的总目标是完全吻合的。在选拔班干部时,我充分考虑了他们的责任心、诚信度、学习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和个人威信。我认为,对于班干部而言,责任心是首要的,如果自私自利,凡事都不去管理,能力再强又有何用?诚信度决定了他是否能怀着一颗公正无私的心实事求是地管理每个学生。从学习生活习惯中,可以了解一个学生的心态、细心程度和处理问题的技巧,心态不正就很难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已待人。细心程度不够就会发生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毛病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性格特点决定了一个班干部管理班级的力度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一个胆小怕事或方法简单粗暴、工作马虎拖拉,怕得罪人的班干部是无法胜任平时琐碎繁杂的管理工作的。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班级是属于全班同学的,班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的决定权也应属于全班同学,班主任绝不能独断专行。本人在班干部的选拔中主要通过以下规程得以实现:全班同学提名,被提名人演说,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然后试用一个月,试用期满后,根据工作表现和同学们的评议最后投票表决。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却让学生看到了班级管理中的公开性、公正性和人人参与管理的可能性,防止了班主任暗箱操作或硬性指派而引发的不必要的矛盾,提升了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度,提高了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工作中本人结合班内实际,细分岗位职责,通过培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班干部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工作水平。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听取他们的汇报,征求工作意见,然后给他们布置任务,指点路子,使之工作有方向,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坚持机动灵活的原则

班干部队伍应该大胆实施轮换制,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应坚持灵活机动原则。对那些不负责任、学生反感的班干部应及时批评教育和指导,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撤换,班主任不能过于迁就,否则可能会因为一个班干部长期的负面效应而不利于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及时调整或撤换不称职的班干部,还可对其他的班级管理者起到警示作用,让他们懂得班干部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在班干部的位置上就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更应该对全班同学负责。

四、坚决维护班干部威信,积极地正面评价,运用激励原则

由于班干部要时刻融入到班级生活中,个别同学在管理过程中的强词夺理、无理取闹、恶意造谣中伤等行为,无形中阻碍了班干部对班级的正常管理,此时,班主任就应该及时维护班干部的威信和利益,防止歪风邪气的出现和蔓延,以班级的正气遏止部分同学肆无忌惮的想法和做法。在平时的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巧妙地肯定班干部的工作和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只有班干部有了威信,才能使管理者舒心,被管理者顺心,班主任放心,才有利于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五、对班干部工作的全面持久监督、警示原则

班干部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更有助于化解班级矛盾。如何能让班干部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警示机制。本人的做法是利用每周的民主建言书,时时给工作不认真、管理不公正的班干部敲警钟,还有每月班干部的工作述职报告和表决制度,每半学期对班干部的民主测评和反馈制度,每月最优班干部的评选制度,每学期校级优秀班干部的选举推荐制度,每周对班干部的培训制度等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措施,适时把班干部的工作置于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监督之下,使他们不敢,不能,不会敷衍塞责,不想“声败名裂”。

六、个别谈心,适时指导帮助的原则

个别谈心是对班干部进行教育的有效形式,既可以加深相互了解,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维护他们的个人威信,又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班干部提高认识,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谈话时,要以说服、疏导为主,用事实说明道理,做到循循善诱,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七、严格要求,大胆使用的原则

班干部的举止言行对全班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班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处处以身作则,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充分信任,大胆使用,鼓励他们独立地开展工作,遇到困难及时帮助解决,有了问题要帮助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要启发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动脑筋,想办法,在管理中不断创新,增长才干。

八、树立典型,及时肯定的原则

典型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要善于抓先进、树典型、带一般、促全面,发现他们的优点,要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的闪光之处及时发挥出来,在同学中树立榜样,以便带动起整个班集体。

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用人不疑就是不怀疑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品格,并不是不指导他们的工作方法,疑人不用也并不是不承认他们的工作能力,而是防止班干部搞小圈子谋私利、人浮于事,对班级不负责任,敷衍塞责对自身要求不严。信任来源于班主任对班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的精准考查,对已经通过试用,得到学生认可的班干部就要放手让他们在班规的范围内大胆展开工作,鼓励他们拓展工作思维、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细化工作流程。在班干部落实具体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要妄加干涉和评论,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反思和调整。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给班干部压担子、提要求、让他们在承担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摔打和锤炼自己。

小学班级管理原则篇3

【关键词】火炉效应;中职管理;警告性;一致性;即时性;公平性

一、“火炉效应”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案例

《百度百科》对“火炉效应”作出了明确的定义:“火炉效应――组织建立管理约束机制后,如果有人违反组织纪律,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就像用手触碰滚烫的火炉,会烫得立即将手缩回一样。此后再遇火炉,会尽量避免触摸。(这一效应实质是在‘人――组织规则――惩罚’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机制)”。

相传,成吉思汗治军甚严。有一次,为考查军纪,他命人悄悄在路边抛下一副“金马鞍”,并暗中派人监视。路过的人来来往往,发现金马鞍的不在少数,但却没有一个人去动它。最后,只好捉来了三名路人,由大汗亲自询问他们为何不取金马鞍。第一个说:大汗以德施政,常常教诲我们臣民不取不义之财,小民不曾有此想法。再说,小人立过军功,大汗曾赏赐过我一幅更珍贵的金马鞍。第二个说:大汗订有法规军纪,小人发过誓言,不能违背。第三个说:大汗对违令者严惩不怠。小民虽羡慕金马鞍,但不敢下手贪为已有,恐惹杀头之罪。成吉思汗听后哈哈大笑,甚是满意。

在这则故事里,成吉思汗严明的军纪,严格的管理,起到了“火炉效应”的作用。打个比方,凡是有社会组织的地方,一定有管理的存在;凡是有管理,就必须有成文或者不成文的制度。制度的设立,犹如立起遍体通红的“火炉”。制度应当白纸黑字张贴到墙上,火炉也要设立在家中厅堂明显之处,起到一系列的“火炉效应”作用:一是应该让人人知道,制度不容违背,“火炉”不能触及;二是一旦有人竟敢火中取粟并触及“火炉”,必须无一例外,受到“烫伤”的严厉惩处。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合理应用“火炉效应”,也不失为一条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火炉效应”的四个核心原则

(一)警告性原则

火炉的本意是给人们带来温暖,如何让大家既温暖又不被烫伤呢?“火炉效应”的第一个核心原则就是警告性原则。通红的炉火往那儿一放,就是在向世人宣告:那是一个不可触及的东西,谁要触及它必然会被灼伤,必然会倒大霉。也许其他人被灼烧的惨状大家还历历在目,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大约每个人都是遵规守矩地围着它烤火取暖,谁也不愿意去触及它,只能对它敬而远之。

(二)必然性原则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素质是有差距的,为了避免有的人抱着侥幸心理去“赴汤蹈火”,“火炉效应”的第二个核心原则――必然性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火炉一直是在通红地燃烧着,不管你什么时候、怀着什么心态去触碰,就必然会被灼伤。如果失去了必然性原则,有时候触碰“火炉”会受伤而有时候又不会,难免会有一些胆大妄为的人去冒险尝试,如果他们的尝试获得成功,定然会助长歪风邪气,对“火炉”失去原有的恭敬,不把“火炉”当回事儿,认为被“火炉”灼伤的人纯属运气不好。因此,必然性原则是确保“火炉效应”不断持续的根本。

(三)即时性原则

通红的火炉有这样一个特点:一旦你用手去触摸,立即就会感到灼痛,条件反射性的迅速把手缩回来。触碰和灼伤几乎是在同一个瞬间发生,这会让受伤者记忆更加深刻,也更容易让周围的人感知触碰和灼伤之间的必然联系。这就是“火炉效应”的第三个核心原则――即时性原则。

(四)公平性原则

“火炉”是无情的,谁碰到了都会在第一时间被烫伤。无论是谁触摸了热火炉都会被灼伤,这就是“火炉效应”的第四个核心原则――公平性原则。“火炉”没有人情味可讲,不管对待什么人都是一样的方式和一样的结果,对任何一个触碰者,不管他是身居要职还是一介草民、是腰缠万贯还是一贫如洗、是健壮如虎还是病入膏肓,“火炉”都会给予他一样的惩罚,通过灼伤他的手让它终生铭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擒;莫玩火,玩火必自焚。

三、在中职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用“火炉效应”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

(一)合理建立班级公约

在刚接手新一届的中职班主任工作时,学生们往往是自由散慢、松松垮垮,班级管理无章可循或有章不遵,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班级管理混乱不堪,形成“老师埋怨学生坏,学生埋怨老师无能”的尴尬局面。这样既会让老师劳力伤神,更会让学生桀骜不驯,因此我们应该引以为鉴。要想在第一时间把班级工作理顺,我认为合理建立班级公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约束的一种好办法,也是发挥“火炉效应”的条件和基础。在学生一进入中职学校,就以科学合理的班级公约去管理他们,可以发挥“火炉效应”的警示性,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明确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从而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由普通教育到中职教育的转变。

(二)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建立班级公约为管理班级提供了不少便利。学生犯了“事”,不需要班主任一个个抓来,苦口婆心地好好教育一番。严格执行班级公约,该奖的奖,该罚的罚,教育学生的那番话,班级公约都替你说了。班主任省事,学生也会心服口服。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曾说过:“一个新制定的班规,如果绝大多数人能够执行,少数人偶尔违反,个别人经常违反,这可能是最正常的情况。”依我看,大部分学生能按照班级公约办事,说明班级的管理制度已经制定得很合理了。但并不是说合理的班级公约就能让班主任高枕无忧了。班级公约的警告性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重在管理制度的执行。如果不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都严格执行班规,那班级公约就形同虚设,学生就会把它当作“儿戏”,让它失去了“火炉”的威慑力。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高度重视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否则“火炉效应”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三)及时惩处违规行为

“火炉”会让你在触碰它的那一个瞬间就受重伤。班级制度的严格执行也要如此,只要有人触犯了班规班纪,就要即时对之作出相应的惩罚,要雷厉风行,而不能优柔寡断,更不能拖拖拉拉。违规与惩处间隔时间愈短,效果愈好。因此,班主任在发现了学生的犯错行为之后,千万不能拖泥带水,必须立即着手处理,从搞清楚学生犯错的原因开始调查,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全面综合地审视剖析各种因素,问清根源,准确定论,通过及时的批评教育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小学班级管理原则篇4

关键词心理学原则班级管理应用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培养、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促进和保证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班级管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一直是班主任研究的重要课题。几年来笔者尝试将心理学原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来,效果不错。

一、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反馈原则的应用

班级的生活,不同于一般群体的生活。它具有十分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怎样才能使集体中的目标、规范、组织和人际关系协调发展呢?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各自的动态,获得有关反馈信息。如班级制订的目标的积极性如何?哪些人有信心或哪些人有不同意见?目标是否发挥了激励作用?是否符合实际?这些动态都需要班主任及时把握。然后根据这些动态,再不断进行调节:或统一认识,进行说明;或排除各种心理障碍,或修改目标……同时,班主任的肯定或否定、批评或表扬又为被管理者提供了反馈信息。同学们将依据这些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畅通的沟通网络?一方面,班主任可通过班会、班委会、各种活动等将自己对班级的管理思想、班级的发展设想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想法,也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的方式,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班主任可通过各种正式渠道收集信息:如有计划地召开班委会、任课教师讨论会等,还可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信息:如与学生交往、同他们谈心,随时随地,处处留心,从学生的言谈中获得信息,又如建立起信息网络,在班级中设置一些能为班主任提供信息的“信息员”;第三是及时地分析和处理信息。班主任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整理,对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将各种不良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而对大部分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则给予尽可能地满足。这样,班主任将会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和尊敬。

二、发展特长,以点带面——优化原则的应用

班级中任何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心理发展的整体化,就是个性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集体心理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集体心理发展为个性发展创造了重要的社会心理环境。但不能限制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也不能离开集体的轨道。二者只有协调、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整体优化。

优化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是:发展特长、以点带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修改和特长,首先,班主任应对班级的学生有整体的认识,根据大多数学生的特长趋势,有计划地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文艺晚会等,使每一个学生在他所感兴趣的活动中将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选择2~3个对班级的整体优化和提高胡作用的“点”进行重点发展,形成班级特色,来带动全班整体优化发展,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而对差生也要把重点放在“带”上,不能“踩”。那种因学生学习差或纪律差就给戴上“差生”帽子的做法,那种因学习差而把某些学生在班内的几项“第一”都全部抹煞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班级整体优化的。班主任对这些学生要重点地带,要不断地鼓励,让他们融到集体中来,因为班级管理的目标是整体优化。

三、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互补原则的运用

班集体的成员,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因此,要加强班级管理,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把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老师的权威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使其产生互补效应。

互补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主任的权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实现的,管理班级,重点是激发学生自主管理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要做到这点,一是使学生理解班集体的目标和班主任提出的管理要求,使之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如学生行为规范的贯彻,这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使学生懂得行为规范每一条都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与他们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譬如,不吸烟、不喝酒、不、不看坏书刊等规定,绝不是对他们个人生活的干预和个性的限制,而是保护他们身心健康,养成良好文明生活的需要。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管理活动。如让学生参与讨论班级的管理条例,参与选拔班干部并对班级的各种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三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班级管理中难免出现失败,比如学生们自己策划的一项活动开展失败了,这时班主任就要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或者带领他们开展一些能找回自信心的活动,使他们继续保持热情和积极性。

四、合理地使用各种强化手段——效能原则的应用

在班级管理中,不论是集体的建设,还是良好品德的培养与不良品德的矫正,以及管理职能的发挥,人际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规范的执行,都离不开各种强化手段的运用。强化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如肯定、鼓励、表扬、奖励等,可以使某种心理或行为得到加强和巩固;负强化如否定、制止、批评或惩罚,可以使某种心理或行为得到削弱或消退。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正确地运用各种强化手段,使其充分发挥积极的心理效能,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班级管理原则篇5

1.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别很大。部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班主任的精力主要用在“盯”另一部分学生的身上,这些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对班级日常事务的参与都表现得极其被动。甚至教师会有这样的抱怨“管几个人比管一个班级还累”。

2.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班主任常常表现得“后知后觉”。我们常常说要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往往很难深入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对于学生的了解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甚至于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远不及同学之间那样全面、深入、及时。

3.在现阶段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中和他人进行合作的机会不多。所以往往会采用错误的方式与同学进行“合作”,对同学“负责”。比如说他们乐于将作业借给别人参考,当出现问题以后努力帮助同学对老师和家长进行隐瞒。他们往往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同学的“尊重”和“友谊”。

二、“学生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策略的拟定及实施

针对班级中存在的上述情况,笔者尝试在班级管理建设中引入“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小组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已经被广泛地引入课堂教学中,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是否能同样引入小组合作模式?为此笔者做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尝试。“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是在学校日常管理背景下的一种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在班主任的引导、组织下,班主任以学生小组成员间的互相管理以及自我管理为条件,以互相负责、互相监督、义务共担、权利共享、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为基本原则,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德育目的。实验的准备和实施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的。

1.进行前期准备。班主任首先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周记等途径在班级中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学生明白在高中阶段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建设和经营同学间正确的友谊、如何可以更好地对其他人负责、如何可以更好地与其他人进行合作。

2.就“小组合作管理模式”提出草案,并向全班征求意见。经过班委会研究,“合作小组”原则上两个人一组,遵循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照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总体上保持各个小组能力的平衡。

3.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以互相负责,互相监督,义务共担,权利共享,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为基本原则。如果小组中一个成员出现问题时(如默写重默、迟到等),那么要小组中所有成员为此负责(参与班集体劳动,参与学校社会劳动等)。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以个体评价为主改为以小组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

4.在班级中成立“小组合作监督委员会”,用以监督各小组间的公平诚信竞争。

三、对于实验的效果进行分析

首先,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大减轻。由于“小组合作管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是以“互相负责,互相监督,义务共担,权利共享”为基本原则的。所以以往教师“盯”的工作很大程度上由小组成员互相完成。例如有部分科目教师在默写前常常会看到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默写,互相批阅检查。因此在很多时候甚至出现了“零重默”的情况。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其次,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的提高。由于该模式实行的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原则,班级成员在合作的同时也在参与竞争。例如,考试成绩是以小组平均成绩进行排名的。这种模式让“后进生”不再“后进”,让他们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以对别人负责的态度努力去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懂得去帮助别人,用良好的习惯去影响其他的同学,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学会对他人负责。

另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高。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光能让教师省心一点,更主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抄作业”变得更加方便,作业的传递只需要一个“微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长期互相监督的效果显然要比班主任简单的作业收取检查效果要好很多。

小学班级管理原则篇6

关键词:挂牌授课金字塔宿舍管理

1.“金字塔”式管理组织模式

“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模式是指在法约尔的组织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组织结构,具有森严的等级结构和规章制度。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建立的组织模式会呈现出底端较大,随着等级的上升,人员数量随之下降,管理幅度较小,从而管理层次较多的高、尖、细的“金字塔”形态。“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在高等院校实行挂牌授课的情况下,对于班级宿舍管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高校实行“金字塔”式管理的主要原因

2.1.挂牌授课制。由于许多高校实行挂牌授课,实行学生自己评课,选课制度,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评课,自己排课表,自己选择课程,自己选择上课老师,甚至自己选择上课的时间。这样,以前的同班同学分别随时变动上课老师、时间及上课地点,导致大班级制管理的难度加大。因此,实行“金字塔”式管理可以缓解挂牌制带来的困难问题。

2.2.实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高校学生管理。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运用,结合贵州财经学院升级为贵州财经大学,花溪新校区离老校区及市中心较远,学生又是2011级新生,因此,采用这一套“金字塔式”新的管理模式,对实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2.3.扩大学生班级管理“信息员”。由于挂牌上课导致原来大班级同学分散和交叉上课,班级人数较多的同学生病请假、上课出勤、生活情况等信息很难全面反映到班长及管理老师处,通过分组管理,建立小组长责任制,这样可以增加班集体里的“信息员”。

3.“金字塔式”宿舍管理具体操作程序

3.1.建立班委会,构建沟通渠道。首选,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班委成员,成立班委会。班委8-10为宜,班委会成员中一般有班长、副班长各一名,实行性别交叉。例如:选出的正班长是男生,则副班长是女生,如果选出的正班长是女生,则副班长是男生。其次,建立班委群及有效联系方式。班主任、辅导员及相关管理员也加入班委群,通过班委群可以远程召开班委会、和班委成员交流,随时了解学生基本动态。

3.2.分组。分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以班委成员数为分组组数,可以按照学号秩序分组,可以按照宿舍分组,也可以按照平均人数随机分组。本文采用按照班级人数、班委成员及宿舍的数量比例进行分组,具体步骤如下:

按班级人数、班委成员及班级宿舍分组。

根据班级人数、班委成员及班级宿舍的数量进行分组。用班级总人数除以班委成员人数,再除以寝室人数。例如:贵州财经大学2011级会计(2)班有67名同学,除了班长(班长负责管理其他班委成员工作),有8个班委成员,每间宿舍(4人间)有4名学生,那么,64除以8再除以4等于2。这样,每个班委成员就要管理2间宿舍,管理8个同学。如果总人数除以班委成员再除以宿舍间数不是整数,则把余数分别由第一组往后各组各分别增加1名,直到把余数分完为止。

男女班委成员和男女生小组搭配分配。

首先,按就近原则分配。无论男生或女生班委成员,如果在分配小组里唯一有一个班委成员的,这个班委成员就是本组小组负责人,如果小组里有多个班委成员的,就任意选择一个为本小组负责人,其余的分配担当其他小组负责人。其次,先以男生管理男生宿舍,女生管理女生宿舍的原则进行分配。当男、女生班委成员人数和男女生宿舍间数不成比例时,先按男生管理男生宿舍和女生管理女生宿舍的原则分配,再按性别交叉管理的方式分配。

3.3.制作班级宿舍管理分组情况登记表

班级管理分组情况表可以根据所需要了解学生信息情况设置不同的标目。以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1级新校区会计学(4)班宿舍管理为例:班级宿舍管理分组情况登记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序号,小组负责人及班委在里的职务,小组人数;姓名,性别,宿舍楼层,寝室号,床号,联系电话,宿舍日常情况,上课出勤情况,备注。

4.“金字塔”式班级管理模式优点与不足

4.1.“金字塔”式班级模式优点

“金字塔”式管理组织模式优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选,减少班长的负担。由于实行挂牌授课,以前的班级已经分散上课,时间、地点都不统一,班长没有足够多的经历了解到全班每个同学的基本情况,通过分组管理后,班长主要工作就集中在抓好小组长工作方面。其次,锻炼每个班委的管理能力。通过分组,让每个班委变成小组长,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负责所管理小组成员的宿舍、上课、生活等情况。这样,从管理小组开始锻炼班委成员的管理能力。再次,管理人员可以全面掌握所辖学生情况。班主任、辅导员及管理领导可以通过每周的管理信息报送表全面了解所管理学生的基本情况。

4.2.“金字塔”式班级管理模式不足

“金字塔”式管理组织模式不足表现:首选,学生报送情况缓慢。每个小组成员的情况一般要在星期日小组长才能报送给班长,班长要通过汇总后才往上报,这样层次多了,报送速度就相对缓慢。其次,了解学生情况是事后情况。小组长及班长汇总上报的班级情况都是已经发生了的情况,是一种事后知晓情况,报送数据和情况只能作追踪管理或参考用。

5.“金字塔”式班级管理控制

5.1.突发事件控制。如果学生中有突发事件时,要求小组长(信息员)必须在第一时间报送学生突发事件给班长,在由班长根据情况严重程度即时报送班主任、辅导员及相应管理领导,进行妥善管理控制。

5.2.监督按时报送信息登记表。通常报送管理情况信息要求,小组长在本周周日报送小组管理情况给班长,班长在次周星期一报送上周管理情况汇总信息,并报送给辅导员、班主任或管理员。

小学班级管理原则篇7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培养班干部;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5.1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培养一个强有力的班干团队于班级管理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更是意义重大。现笔者就班干部培养的原则和内容作简要论述。

一、小学班干部培养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小学班干部是发展中的个体,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成长变化期,其身心发展既是不稳定又有序,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小学班主任对班干部的培养,不可能一劳永逸,而要长期反复地深入调查研究,既看其现在,又要了解其过去并预测其将来,能在遵循班干部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持续连贯地培养学生干部。

(二)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要具有民主意识,为班干部的发展创造民主气氛。民主性原则既是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也源于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班主任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贯彻民主性原则,创设轻松愉快的坏境,确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班干部的社会化、道德意识的发展、工作能力的提高以及情绪上安全感都是有益的。

(三)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和方法,而应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班干部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工作。班干部在家庭背景、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性格特征等方面表现出的较大差异,决定了班主任不论是了解研究班干部,还是组织培养班干部队伍,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模式,而是要创造性地培养班干部。

(四)因人制宜和统一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因人制宜,是指小学班主任根据每一位学生干部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统一要求,则是指班主任对班干部的选拔和要求应遵循相应的标准,每一位学生干部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每个学生干部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均有差异,若不因人制宜,就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培养,很难达到培养班级骨干力量的目的;而不按照班干部的基本条件统一要求,就势必会造成培养班干部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不可能培养出健全的班级组织的核心力量,无法形成班集体。

二、小学班干部培养内容

(一)培养意识

1、干部意识。

干部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一名班干部,能处处以身作则,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自觉维护班干部群体的威信,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清新的头脑,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5]。

2、服务意识。

培养服务意识就是在思想上要使班干部明白"班干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官,是同学对你的信任。因此,在班级里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对同学发号施令,而应具有奉献精神,要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当然,这种服务也需要牺牲班干部的一些时间、精力,甚至会让他们比别的同学受到更多的委屈,承担更大的压力。所以,摆正心态,树立服务意识对于做好班干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平等意识。

学生干部与其他同学是平等的,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受传统"官本位"意识的影响,当前,许多小学生存在当班干部高人一等的感觉。由此,很多学生为当选班干部甚至不惜向学生"受贿"来拉选票,一些家长甚至也参与进来,在言语上以孩子当上班干部而自豪,行动中也暗示或者明示班主任给孩子一个"官"当当。显而易见,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为孩子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4、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简而言之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人的角色不同,其肩负的责任也就不同。班干部能不能干好工作,能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关键在于责任意识。因此,班主任要激发班干部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这个思想基础,他们才能自觉地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工作才能够积极主动,才能把潜在能量释放出来,才更愿意为班集体服务,更愿意把为班集体服务看做是自己的事而尽职尽责。

5、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不可预期性,班级的发展趋势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班干部,具有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也有助于班干部自身的未来发展。

(二)培养能力。

1、交际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坏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干部与广大同学沟通、团结协作的必备能力。学生干部由于工作的需要,接触到的人和事的机会比一般同学多,因此交际能力对他们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不善于交际,就不可能开创工作新局面,也不可能进行高效的工作。

2、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有效地实现目标,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组织和有效协调起来的能力。就班干部而言,主要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班干部全面素质的综合反映,组织管理能力强的班干部,善于调动班级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能把班级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使整个班级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3、自控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人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班干部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班干部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自我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也称自我控制,是指儿童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对自我的认识、情绪、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小学班干部,应当善于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状态,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困难,都不气馁,始终以稳定平和的心情对待所遇到的一切事情。

5、抗挫能力。

抗挫能力是指个人在遭遇挫折、遇到困难的情境时,能试图再用其他办法来试一试,解决困难,保持行为和心理正常、健康的能力。具有较强抗挫能力的班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能冷静处理好问题,协调好班级的一切事物。

除以上内容外,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干部培养时,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原则篇8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培养班干部;原则;内容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培养一个强有力的班干团队于班级管理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更是意义重大。现笔者就班干部培养的原则和内容作简要论述。

一、小学班干部培养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小学班干部是发展中的个体,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成长变化期,其身心发展既是不稳定又有序,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小学班主任对班干部的培养,不可能一劳永逸,而要长期反复地深入调查研究,既看其现在,又要了解其过去并预测其将来,能在遵循班干部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持续连贯地培养学生干部。

(二)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要具有民主意识,为班干部的发展创造民主气氛。民主性原则既是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也源于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班主任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贯彻民主性原则,创设轻松愉快的坏境,确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班干部的社会化、道德意识的发展、工作能力的提高以及情绪上安全感都是有益的。

(三)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和方法,而应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班干部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工作。班干部在家庭背景、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性格特征等方面表现出的较大差异,决定了班主任不论是了解研究班干部,还是组织培养班干部队伍,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模式,而是要创造性地培养班干部。

(四)因人制宜和统一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因人制宜,是指小学班主任根据每一位学生干部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统一要求,则是指班主任对班干部的选拔和要求应遵循相应的标准,每一位学生干部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每个学生干部的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均有差异,若不因人制宜,就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培养,很难达到培养班级骨干力量的目的;而不按照班干部的基本条件统一要求,就势必会造成培养班干部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不可能培养出健全的班级组织的核心力量,无法形成班集体。

二、小学班干部培养内容

(一)培养意识

1、干部意识。

干部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一名班干部,能处处以身作则,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自觉维护班干部群体的威信,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清新的头脑,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5]。

2、服务意识。

培养服务意识就是在思想上要使班干部明白“班干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官,是同学对你的信任。因此,在班级里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对同学发号施令,而应具有奉献精神,要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当然,这种服务也需要牺牲班干部的一些时间、精力,甚至会让他们比别的同学受到更多的委屈,承担更大的压力。所以,摆正心态,树立服务意识对于做好班干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平等意识。

学生干部与其他同学是平等的,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肩上的责任和义务。受传统“官本位”意识的影响,当前,许多小学生存在当班干部高人一等的感觉。由此,很多学生为当选班干部甚至不惜向学生“受贿”来拉选票,一些家长甚至也参与进来,在言语上以孩子当上班干部而自豪,行动中也暗示或者明示班主任给孩子一个“官”当当。显而易见,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为孩子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4、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简而言之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人的角色不同,其肩负的责任也就不同。班干部能不能干好工作,能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关键在于责任意识。因此,班主任要激发班干部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这个思想基础,他们才能自觉地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工作才能够积极主动,才能把潜在能量释放出来,才更愿意为班集体服务,更愿意把为班集体服务看做是自己的事而尽职尽责。

5、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不可预期性,班级的发展趋势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班干部,具有创新意识,不仅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也有助于班干部自身的未来发展。

(二)培养能力。

1、交际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坏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干部与广大同学沟通、团结协作的必备能力。学生干部由于工作的需要,接触到的人和事的机会比一般同学多,因此交际能力对他们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不善于交际,就不可能开创工作新局面,也不可能进行高效的工作。

2、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有效地实现目标,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组织和有效协调起来的能力。就班干部而言,主要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班干部全面素质的综合反映,组织管理能力强的班干部,善于调动班级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能把班级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使整个班级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3、自控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人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班干部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班干部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自我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也称自我控制,是指儿童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对自我的认识、情绪、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小学班干部,应当善于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状态,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困难,都不气馁,始终以稳定平和的心情对待所遇到的一切事情。

5、抗挫能力。

抗挫能力是指个人在遭遇挫折、遇到困难的情境时,能试图再用其他办法来试一试,解决困难,保持行为和心理正常、健康的能力。具有较强抗挫能力的班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能冷静处理好问题,协调好班级的一切事物。

除以上内容外,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干部培养时,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原则篇9

abstract:Underthenewtimein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eagerlyanticipates,howtoutilizethroughancienttimesevergreenKongZitoeducatethethoughttocarryonthequalityclassandgradetomanage,servesthepurposewhichthestudentdevelopsmatures,thishasthevitalpracticalsignificance.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孔子教育思想高职班级管理

Keywords: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KongZieducatesthethought;thequalityclassandgrademanages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42-02

孔子是中国古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包含了许多以“礼”为目的的管理目标、以“义”为特征的管理方法、以“仁”为内容的管理原则等,深刻剖析其真正内涵,取其精华,将其运用到今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来,对高职班级管理工作者有重大借鉴价值。高职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怎样才能通过班级管理来实现人的发展呢?这就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理念来进行指导,作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指导方针的科学发展观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高职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

一、在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实施以“礼”为目的的管理目标,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学生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发展就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合理的管理制度基础之上。“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规范原则,根据“礼”的要求,孔子主张维持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这样能稳定管理秩序,维持管理者的地位,对一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同样,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礼”的规范,以便学生通过学习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安分守己。高职班级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制度化的规范来进行科学管理。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合理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形成良好而严谨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按照规范来指导自己日常言行,使学生遵守行为规范,能够明礼信,知荣辱,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在“克己复礼、尊师重道”的思想引领下,高职班级管理者要经常教育学生从我做起克制欲望、安心学习、尊敬师长、敬重学校。现在的高职班级管理中,正是忽视了“克己复礼、尊师重道”的经常性教育,导致有些学生贪恋网吧、有些贪图享乐追求时尚、有些陷入而不能自拔等。更可怕的是,学生还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在家不尊父母,在校不敬老师,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置若罔闻。高职班级管理者应该常规性地教育学生克制欲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校不得过分追求时尚,否则会心有旁骛,不能安心学习;不得贪恋网吧,把过多精力用在上网打游戏上,影响成绩的提高;参与、酗酒等,分散精力,更重要的是与社会上的人联系,经不住诱惑会走上歧途。

二、在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注重以“义”为特征的管理方法,提升班级管理艺术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高职班级管理者能够以德治班,学生就会像众星拱月一样拥护,克服“礼”所造成的等级矛盾。

1、高职班级管理者必须“言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

孔子主张管理者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动为被管理者做出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高职班级管理者自己能做到正其身,管理起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就可以去管理学生,从而去要求学生端正行为。高职学生大都处在心理断乳期,学生有极强的向师性,只有班级管理者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班级管理者还应“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反对言过其行,而且要“言必信,行必果”,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2、高职班级管理者要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高职班级管理者要统筹班级的整体利益和兼顾学生个人的局部利益,同时要告诫学生不能只顾自己的“利”,而要讲“义”,要从班级的整体利益出发,“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管理者和学生都应该以班级集体利益为出发点,根据“义”这个尺度来追求个人利益,才不至于上下争利,相互争斗,影响班级和谐。

3、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班级管理者一方面要用礼仪和道义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班级管理者也要加强用“礼”、“义”来教育教化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管理,从行为上服从管理,不提倡简单粗暴的强制管理,注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4、高职班级管理者要注重“举直”,选拔正直的学生来参与班级管理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选拔正直的学生参加班级管理,而罢黜不正直的班团干部,学生就会拥护并服从班级管理,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高职班级管理者只要充分利用孔子教育管理思想中“义”的规范,并按照“义”的要求去做,就会使学生逐步达到“礼”的目的。

三、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贯穿以“仁”为内容的管理原则,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关爱学生成长

孔子以“仁”作为实现“礼”这个目标的原则,所以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高职班级管理就是要通过以仁为内容的教化,使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要合符规范,学生通过学习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心所欲,不逾矩”。在新时期,“克己复礼”仍然是维持高职班级正常秩序的重要条件。同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等以人为本的理念,高职班级管理者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用仁爱来征服民心,调节关系,劝诱学生安居乐业。

高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学习相同的专业,但他们身上却有着诸多的不同点。性格相迥,家境不同,经历各异,素质能力不等,班级管理者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盲目地实行统一管理,效果一定不佳。班级管理者应经常深入班级多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情况,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不同地域的学生来到高职班级这个共同生活的地方,一定会有很多不适应,如果适时关注,就能帮助他们尽快地调整并融入新环境。还有一些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班级管理者更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勤工俭学和就业时多为他们提供帮助。高职班级管理者还更要关注“边缘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学生与主流人群格格不入,学习成绩、生活习惯、性格表现等方面鸡立鹤群。这些学生可能存在思想观念的偏差,感觉“读书无用”而浑浑噩噩,可能心理上有误区或者压力过大产生厌学,可能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可能是家庭经济贫困难以为继,也可能是情感问题没能正确处理使得精神委靡,还有可能是单亲家庭导致长期心理失衡,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虽然表象一致,但其成因却千差万别。高职班级管理者对这些边缘学生应持宽容的态度,在认同这一事实的同时,要深入了解这些学生产生问题的缘由,并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四、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借鉴孔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

进步

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协调进步。高职班级管理者也应该倡导学生既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又要学会为人处事,还要学习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进步,让学生发展为德高技强、多才多艺的人。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可持续,高职班级管理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理想和物质享受的关系,激励学生可持续发展。高职班级管理者要引导学生通过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并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磨练,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把握长远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持续进步。

五、高职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抓住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利用孔子教育思想有效实现高职班级管理

孔子的教学原则主张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因材施教等,这些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主张统筹兼顾的思想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

启发诱导,统筹教师教育的主导作用,兼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方向,即“开其意”、“达其辞”。高职班级管理者让参与打架的学生认识错误,而学生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说明学生尚未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时就不要勉强教育他,如果将大道理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就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阻碍其思维的发展和对事件的认识。这个时候最好先让学生书面写出事情的经过和认识,让学生边写边反思,主动认识错误,老师再适时适当加以教育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达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心境。

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高职班级管理者在实践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统筹兼顾学习和思考,学思结合,以思促学。

由博返约,统筹兼顾学生知识的广博与专一,在高职班级管理实践中注重统筹兼顾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与业余素质能力的培养。孔子主张学生“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但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一以贯之”就可以简驭繁,触类旁通。由博返约就如同用一条线串起零散的珍珠而成为一件艺术品,有线无珠或者有珠无线,虽然有用,但价值不大。高职班级管理者要注重引导学生用专一的专业知识统领广博的业余技能,才能让自己的才能有更大的发挥。

因材施教,“夫子教学各因其材”。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其次,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高职班级教育以人的发展为己任,在管理目标的确立上,要将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而不再是“尚同”于学校工作任务的完成,甚至社会的需要。学生每个个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是不同的,班级管理者要接受这一事实,尊重这些不同,只要这些发展目标是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我们就应该认可这些发展目标,而不是盲目地求同。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其中所表现出的诸多特点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谋而合,这一思想内涵经过两千多年社会实践的检验直到今天仍然散发出熠熠的光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高职教育理念的创新,也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延续,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游刃有余地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将为高职班级管理开辟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原则篇10

【关键词】自主管理二级管理小组竞赛

目前在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受职业学校招生人数较多,生源素质较差的影响,班级管理大多都采取了"统一管理",甚至就是"专制管理",只突出一个"管"字,班主任是"警察"、"保姆"、"工头",学生就是"学奴",结果是:老师在场时毕恭毕敬,不在时秩序混乱,不能自制。长期以往,导致学生情绪紧张,不是淡漠就是带有攻击性,做事有较强的依赖性,没有个性,缺乏自主意识,造成了教师累、学生苦,家长难的难堪局面。为扭转这种局面,更好的完成学校部署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为正班风、立学风、树校风,本人经过近一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班级自主管理的模式,借鉴系部二级管理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实施班级二级管理。

对于班主任来说,一个班的学生多者50,60,少者30几,很难做到照顾到每个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很好的管理,即使有班干部的协助也有着种种的缺陷和局限性,在职业学校你很难保证在每个班都能找到得力的班干部,而且也无法确保每个班委都可以做得很好。www.133229.Com而二级管理方式则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首先什么是二级管理?班主任是一级管理,其实质是集决策、控制、考核、奖惩以及所有的资源调配等诸多权力于最高管理层,其优势是效率高,其制约因素是管理幅度有限,不能用于大规模组织;中下层都只需要执行,不需要太多的主动性。班级二级管理指在班主任管理的基础上,赋予小组一定的职责,并根据职责的需要将部分权力下放,将原有的以班主任为主体班委为辅的管理模式变为以小组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小组在班级总体目标、原则的指导下,拥有足够的权力和利益,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相对独立的学习和自管实体。

那为什么要实施二级管理呢?管理学中有一个重要原理:管理幅度是有限的,当同一层级的子系统过多时,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只能通过增加管理层次来解决;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减小了,就需要增加管理层次。一个老师管理10个学生可能会很轻松,很有效率,但是当数字扩大到30以上,就必然会造成管理力度减弱,效率降低的后果。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现将本人实施班级的二级管理体会和经验总结如下:

一、科学的选择二级管理的主体组成

二级管理的小组的组成和组长的选择,首先为了有效地管理,每组的人数不宜超过10人,6到8人为佳,第二为了达到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目的,每组的人员构成方面可以先让学生自愿选择,自己组合,但教师一定要加以调整,以达到每组实力相对平均,不可以造成组与组之间有很大的悬殊,影响学生的竞争。组长的确定在程序上和班干的确定是一致的,自愿报名和民主选举相结合,再由班主任最后确定。

二、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谨慎行事,逐步推进

班级由一级管理走向二级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从集权管理模式向分权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班级的实际情况,对于小组的职能要逐步加强,逐步下放权力,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要及时解决,对于方案要适时进行微调,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要期望一步到位,成熟的方案是需要时间的磨合的。班级要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和班干部会议,对于出现的问题要有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三、合理界定职责权限,科学设计实施方案

实施班级二级管理,首先必须制定班级二级管理规程,明确小组在学习,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的责职与管理权限。使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的制定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在学生的讨论基础上,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由于这些规章制度是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在执行中,学生都较为自觉遵守。班主任要把握好自己参与的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一切,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让学生自我管理,就是要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发挥考核导向作用

其次要根据班规建立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组长和值日班干部督促检查的自主管理的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在组与组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风气。并在班级的小组竞赛的表格上以加减分的形式体现出来,每日进行总结,明白得失的原因,促进小组的良性竞争。班级的管理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学生的自主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在工作上给学生指点和帮助,使班级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偏离正确轨道。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自己去主动地安排计划,选择方法,勇敢地面对困难,承担责任和义务,同时要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小组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五、坚持和谐发展原则,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的发展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二,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彼此之间是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伙伴关系;第三,处理好组与组之间的关系,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公平竞争,不要造成小组之间的敌视和不正当竞争;第四,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彼此信任的,有问题应该及时找老师沟通。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方向,现在中国的某些学校已经尝试性开展了学生自主管理体制,比如长春一汽一中取消了初二年级18位班主任,改为增设四位年级主任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进行辅导。这是一种教育方向,现在虽然我们不能象长春一汽一中一样全校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但是我们在管理自己的班级时可以适当的实现部分学生自主管理,这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社会、为了祖国。

参考书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