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班级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9:32

中学生班级管理篇1

1.定位班级管理基调,抓准班级情感支点

管理定位是关键,定位准确,班级管理工作则事半功倍。民主式、放任式、粗暴式、铁血式,用哪一种管理方式将决定于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及班级的基本情况。班主任要融入班级集体中,必须找准班级情感支点,使班主任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更顺利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产生爱,热爱自己的班级,热爱自己的学生;没有管不好的班级,只有忽视班级管理的教师。班主任情感支点、学生情感支点、班级情感支点成三点一线,就会产生一个优秀的班级。师爱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促使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及一种积极的情感因素心理发展。 

2.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使班级管理做到有的放矢

班级是个共性,但也是由学生个性组成的。抓准班级情感支点,必须了解学生个性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就比较容易掌握学生的情感支点,全面了解班级学生个性心理,深入解剖经常性违纪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其优点和缺点,夸张性的发挥其优点,针对其缺点开展教育工作,动之与情,让班主任情感和学生情感交流融合,产生心理共鸣,以达到良好些的教育目的。

3.了解班级整体特点,采取与之匹配的管理方式

要想管理好班级,必须对班级有深入的了解,再逐渐的引导;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必须有良好教育效果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如果了解清楚班级的整体特点,就能树立良好的班风新形象,学生就容易产生新动力,那么,要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班级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只有班级凝聚力才能师生同心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只有学生产生荣誉感,才能促使学生为这个团队而努力,在努力过程中完成自身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都是班集体的主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集体的形象。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要使学生参与到班集规划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更加自尊、自律、自强,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的个人社会化。

4.全员参与班级管理,更好的实现自我管理,让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高低。提高学生自律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合作精神,增加了学生的危机感,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保障。运用多样的形式,给学生搭建一个舞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

5.班主任的个性魅力是班级管理教育的核心,决定着班级管理的成效 

中学生班级管理篇2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生自我管理实践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1.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生活有许多行为规范需要人们去遵守、去适应,否则就会处处碰壁。及时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使他们的个性社会化受到良好的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成熟水平。

2.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持久性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内化了的道德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行为所负道德责任的情感上的道德评价。具备自我管理能力会促进外部行为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如果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促进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行为的可控性。当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后,遇到问题就会以较高的道德水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到处世不慌、临危不乱。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分步走”,逐步转变管理方式。

第一步,建章立制,打好自我管理的基础。首先,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给学生留出“空间”,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留出“空间”,一是要留给学生决策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决策,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管理的主动性;二是要给学生留出管理的“空间”,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自己的主体。其次,要充分利用集体力量进行有效的检查督促。制定了管理制度,就要组织力量进行有效的检查督促,否则,制度就会失去实际意义,成为一纸空文。在检查督促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督促。班主任主要是当好“参谋”,抓住并解决主要问题,日常工作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去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管理自己的主人。

第二步,共同参与,做好自我管理的过渡。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班主任逐步放权,有目的、有计划地构建以班委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机构,这一阶段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班干部的选拔方式是多样的,但我认为采用竞选或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班干部是最好办法。采用这种方式选拔班干部,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班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利于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为将来逐步放权,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班级工作和形成良好的班风打下坚实基础。班干部选以后,关键是培养。首先,对班干部的培养,不但要使班干部明确班级的管理工作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班干部懂得怎样管理班级,如何开展工作;其次,还要帮助班干部正确处理好干部与同学之间、班干部与教师之间以及工作和学业之间的关系;另外,要定期让学生对班干部进行评议或投信任票,既使学生干部随时感受到同学的鼓励与监督,又以此引导学生公正无私地评价班干部。

第三步,自我管理,真正放手让他们自己走。在这个阶段,其特征是充分发扬民主,更多地发挥集体的作用。班级管理主要采取“班干部轮换”来进行,每个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班级除常务班委,还有“轮流执政”的工作小组,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而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等。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

2.“日记式”管理,提升学生反省意识。所谓“日记式”管理,主要是:“班级日记”,由学生干部记录班级一天的大小事,并对此作出自己的评价、提出整改意见,同时也可作为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的重要依据;“小组日记”,强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周一次的自我检查和提出改进之策,从而提升小组的凝聚力和小组间的竞争力;“个人日记”,主要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周下来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得与失,为自己树一面反思的“镜子”,也可以将自己的烦恼与老师交流。老师通过批阅学生的“一周之得失日记”,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并进行指导。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相互激励共勉奋进。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和教育的氛围,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教育能力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兼答吴康宁教授的商榷文章[J].教育研究.2000(06).

中学生班级管理篇3

摘要: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产生与师资条件密切相关,更与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状态有直接的关系。一个班级中,如果班主任能够把“学困生”进行合理转化,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班级管理;班主任

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产生与师资条件密切相关,更与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状态有直接的关系。一个班级中,如果班主任能够把“学困生”进行合理转化,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身智力条件有限。一般来说,每个班都有极少数让人头疼的学困生,学什么都觉得困难,基本的作业都完成不了。他们从小学一年级一入学时就觉得学习吃力,难以适应普通的教学模式。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成为彻底的学困生。

2.自身智力条件正常,但学习的方法有问题。学生比如我的一名w生小巴,学习成绩非常差,全班四十五名同学,他是第四十三名,语数英三科加起来没有100分。就是这么一名“学困生”,第一次化学考试竟然得了68分。阅卷老师以为他是抄袭来的,就给他打了个零分。试卷发到他手里以后,他拿着试卷来问我:“老师,我的试卷对了很多,怎么是零分呢?”我当时就想:“不会真是他自己考的吧?是不是我们的做法太武断了?”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就对他说可能老师阅卷的时候走神了,然后把分数改成了68分。往后上课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提问他,结果真如我所料,他果然是真的能听懂、会做题。像这样的同学就是自身素质并不差,只是在学习的某个过程中跟不上而掉了队,成为学困生。一旦碰到他感兴趣的老师或者学科,他就会一鸣惊人。

3.家庭突发原因造成的学困生。在一些较为特殊的家庭当中,比如说离异、家暴情况、意外事故丧失亲人、父母关系紧张等等,这样的家庭情况,较易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下降,逐渐沦为学

困生。

4.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存在问题。许多学生经常说“某老师讲的什么都听不懂”“某老师上课的时候班里乱死了”等等,这些问题不是学生自己所能决定的,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发展。上课时学生听不懂、或者听不清、不想听,慢慢地就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问题越积越多,就会越没有自信,慢慢就成了学困生。

5.班主任老师管理不到位。许多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管理班级往往比较粗暴简单,遇到问题恨不得一下子就解决好,但是这样往往起了反作用。

以上就是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我们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不可能阻止这种现象,但我们可以尽量避免。

二、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给“学困生”改个名。“学困生”是一顶很伤自尊的帽子,一旦戴上了就很难再摘下来。所以我们尽量不要给孩子戴上。他们大多只是一时功课落下了,只要信心还在,就还有挽救的希望。我们不妨称他们为“有潜质的学生”,这样既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又让师生之间保留了一份信任。

2.提高对学困生的期望值。正如前文提到的小巴同学,基础非常差,可他在我的课堂上表现得非常优秀,说明他是有能力的,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学优生”。在年级组开会的时候,我与几名任课老师进行了交流,老师们普遍反映他只是成绩差点,在干值日、做手工等其他班级活动中非常积极认真,并且做事情非常有条理。几名老师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个孩子还有救,得拉他一把”。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我们都有意地多提问他,多给他表达的机会,一段时间后,小巴的成绩有了极大的飞跃。

3.积极地对“问题家长”进行引导。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校交流群、电话、短信等多种沟通渠道与家长交流,发现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误区,及时调整家庭关系,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4.加强对一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业务培训。通常老师们的专业技术能力都是可以胜任教学任务的,问题往往出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听不懂”“听不见”往往都是课堂秩序差,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一个班级成绩的好坏受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管理水平的影响,所以加强对老师班级管理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5.尽量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传染”。要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多沟通、多观察,“防患于未然”,积极为学生创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

学困生的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情况可能不是我们能解决的,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希望。作为一名老师,我始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愿意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化作一缕阳光,不断提高自己人格的魅力,丰盈自己生命的底色,为孩子们成长提供甘甜的雨露和肥沃的土壤,使每一粒种子都能充满勃勃的生机”。

参考文献:

中学生班级管理篇4

一、实行学生自荐班委干部和班委干部轮换制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但都具有一定的潜在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我们要尽可能为学生的自由探索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智慧与社会责任感。可让学生自荐担任班委干部。自荐者将自荐职务,工作计划在全班演讲,再由全班同学民主投票推选出班委干部。班委会在班长的带领下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对全班进行管理。为使大多数学生有锻炼的机会,可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班级群体的情况,实行定期轮换制。

二、建立班级基本单位――独立小组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二者各有优缺点。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性格、品质、兴趣、考试成绩等组建成异质性独立小组。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学习,有利于互相影响,互补优缺。小组长由独立小组自己选举产生,负责本组座位安排、纪律监督、学习活动、劳动任务分配等。小组成员互相督促,荣辱与共,积极出谋划策,参与到本组管理中。

三、实行值周班长制

在常务班长主持经常工作的条件下,让其他学生轮流担任一周的值周班长的工作,以监督、检查班委会的工作情况。值周班长由学生选出认真负责、愿意为集体出力的学生担任。值周班长“组阁”成立清洁、纪律、学习、生活等检查小组,每组2人。在值周中开辟光荣榜、警钟栏、优秀小组栏等,值周组每天做好记载。每周末由值周班长总结各小组的表现,全部量化考核,公布上墙。期末总结,与综合素质评价挂钩,反馈给家长。

四、班委干部组织制定并执行班规

班委会组织全班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等,再由全体学生讨论形成切实可行的班规条例。班规形成后,由班委干部专项考核,值周干部全面监督并记载学生遵守班规情况。值周班长每周总结,对表现好的提出表扬,对表现差的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由于班规是学生讨论制定的,在实施中班委干部就得心应手,学生也乐于遵守,愿意配合班干部的管理,对考核的结果心服口服。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班级管理是每个人的事,积极主动参与管理,从而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五、学生自己设计主持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以及在道德修养、成长等方面的问题,设计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从活动设计到主持、评奖、总结等都由学生自己操作,班主任从方法上进行指导,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评价。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同学间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道德素质,陶冶情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主人翁意识,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学生担任见习班主任

中学生班级管理篇5

(一)和谐的班级氛围是班级管理的前提

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是管理班级的前提。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要经常与小学生们在一起,深入学生,与学生一起游戏,了解学生,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班主任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班主任要积极同小学生们交朋友,用大哥哥或者大姐姐们的友情对待他们。由于小学生思维单纯,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好,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有利于班级成员深入了解班级文化。和谐班级氛围是班级管理者进行“赏”与“罚”教育的一个前提。

(二)师生共同拟定的班级规章制度是保障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也需要一个班级规章制度。班级管理者要管理一群孩子们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班级管理者管理学生除了不违背学校规章制度外,还应当遵行班级规章制度,以民主方式管理班集体。师生共同拟定班级规章制度,小学生们表现好或者违纪了都要依据本班规章制度来管理。只有让孩子们觉得班主任管理是依据班级规章制度,学生就能很好的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并愿意与班主任交朋友。同时,班级规章制度的拟定也自然而然有利于构建和谐班级氛围。

(三)班干部是班级规章制度的主要监督者

一个班集体的班级规章制度已经制订了,那么一个好制度需要有人去监督。由于班干部是相对于班级其他成员而言,责任感与纪律观念都较强。因此班级规章制度虽然主要由班主任去执行,那么班级规章制度的监督交给班干部是最好的选择。当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过程中,如有发生一些不符合班级规章制度的处理行为时,班干部要主动向班主任提出交涉。不过有时候,班干部若没有及时发现或察觉,其他任何班级成员也可以向班主任提出交涉。由于现在的小学生们大都比较叛逆,在师生共同拟定的班级规章制度下,又以民主的管理方式体现了师生的友谊。在这个制度与管理方式下,学生难道愿意想做与班级规章制度相违背的事情吗?

二、学生管理中的“赏”与“罚”教育艺术

学生管理方面中“赏”与“罚”教育原则是学生管理方面中“赏”与“罚”教育方法的前提,班主任在管理学生当中要执行班级规章制度应该以“赏”与“罚”教育原则为立足点。那么对学生的“赏”与“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赏罚分明的管理艺术

赏罚分明体现了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的合理性。作为班主任要使自己成为班级规章制度的明白人。对待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行为依据班级规章制度给予奖赏或者惩罚。做到赏罚有理有据,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利于班集体建设,是否有利于班集体和谐氛围塑造。因此,赏罚分明是班主任学生管理中的一门艺术,既然是一门艺术,因此班主任要好好处理班级事务,不能或少出现不合班级规章制度的事务发生。例如,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该表杨就要表扬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如果表扬或者批评过度将不利于班级管理,也不利于班集体和谐。

(二)“赏为主,罚为辅”的管理尺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的学生管理主要还是以“赏为主,罚为辅”的管理尺度。小学生都喜欢在其他同学面前被老师的表扬,表扬有益于孩子让其他同学认可,自然而然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样,当一个同学做了错事,教师要给予适当批评,由于小学生都有自尊心,在批评前班主任要先同将要被批评的学生沟通,不过这个时候批评还要根据方式与场合,以免班主任由于批评过度或者语言过于尖锐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反而影响他(他)错误改正。因此,把握好尺度能促进班级和谐文化的建设。

(三)从多方面去认识学生

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是完美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多方面去认识学生。例如,一个同学也许在班级课堂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乖孩子形象,但是在课后就像脱缰的野马那样为所欲为。当一个坏孩子做好事时,班主任除了要表扬犯外,还可以委婉权这位学生改正以前的坏习惯;当一个好孩子犯错误时,班主任除了必要的批评外,还可以一些表扬鼓励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努力。因此,班主任要全面去了解学生,对待学生的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待并处理。这样多方面多角度认识学生将有利于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最终有利于班集体建设。

三、总结

中学生班级管理篇6

中职学生特点班级管理优化

一、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与普通中学相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班级作为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中的一个组成要件,其管理优劣程度直接关系着中职学校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和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优化教学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

通过对近几年中职学校就读学生的观察研究与分析,生源大多数来自于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生和中途退学的高中辍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行为习惯差,难以适应班级管理

大多数学生年龄刚过青春期,自认为已经长大,自尊心极强,片面理解“我的青春我做主”,心中高喊“自由万岁”,总觉得自己想的、做的都是对的。家长、教师稍加规劝管教,就自发产生叛逆心理,认为自尊受到伤害,自由受到干涉,甚至专门对着干。好些独生子女学生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尽享几代亲人的万般呵护与溺爱,自小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以自我为中心;来上中职学校,实为无奈之选,很难适应独立学习与生活,更别说条条框框的管理。有的性情孤僻自我封闭,很难融入班集体,有的性情狂放自我张扬,在学校内外构建自己的势力范围,与班级学校管理制度分庭抗礼。

2.学习基础差,存在自卑厌学心理

由于学生智力高低、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不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未能考入理想的学校,加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及社会上存在着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偏见,他们上中职学校就已经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总觉得低人一等,生活缺少激情,学习没有自信,人生看不到目标。中小学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挫伤了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存在严重的自卑厌学心理。往往这些学生大都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便破罐子破摔,对正常班级管理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

3.展示欲望强,渴望被人尊重理解

其实,由于行为习惯或学习基础而导致的自我封闭型、狂放张扬型、自卑厌学型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更渴望被人理解和尊重。他们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欲望较一般学生更为强烈。之所以表现出哪种与众不同,就是希望以此引起老师同学的更加关注,内心深处非常愿意融入班级团队并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4.可塑性很大,需要平心静气雕琢

毕竟,中职学生绝大部分为涉世不深的小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他们正处于思想活跃期,可塑性仍然是很大的。只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目标明确,理念正确,措施得当,引导得法,通过同学之间友爱帮助,通过班主任及其他教师平心静气的精雕细琢,每个中职学生都可造就为各行各业所需的“四有”技能型人才。

三、班级管理的几点设想

了解掌握中职学生的心理、行为、学习等特点,班级管理工作就要紧抓这些特点,“有的放矢”。根据笔者多年教学一线的工作经验,优化班级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摒弃家长作风,班级管理爱心化

班主任及其他教师,在班级管理及课堂管理中,切忌居高临下,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的家长式作风。要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用“婆心”、耐心循循诱导学生,以“公心”爱心严格要求学生,用真诚、尊重与学生建立互信,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言行,营造出师生之间平等互敬的和谐气氛。

2.构建班委组织,班级管理自治化

由于年龄、性别、阅历、素养的差异,师生间沟通很难做到毫无保留,而学生的心,只有学生更懂得。这就要求班主任能慧眼识珠,考察、挑选班级带头人——班长,民主组建以班长为核心的班委会,使之成为团结同学、师生交流、落实班主任管理理念的桥梁和纽带。班委会成员与其他学生都是同学,容易真诚沟通,实现倾心交流;朝夕相处,互不设防,彼此学习、生活、情感上的困惑与烦恼了解得更多更全面。有些问题不用向班主任请示汇报,班干部就能自行协调解决,实现班级管理自治化。

3.表扬多于批评,班级管理激励化

中职学生心理不够成熟,思想比较单纯,辩别是非能力较差,难免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侵蚀而犯错误,教师应该以平常心、包容心来对待。当然,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但一定要少批评。即使批评,先要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班级管理中,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优点。不论哪方面,只要表现好,只要有进步,就要及时当众给予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并因势利导,结合德育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是非观念和人生目标,激励他们努力每一天,做最好的自已。

4.创设展示平台,班级管理特色化

班级内部、班级之间,课余时间或节日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开展各种由学生自主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技能比赛、书画展览等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现个人才艺、展示班级特色的平台,实现班级管理特色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特长才能尽情发挥,压抑情绪得以缓释,增进了同学、师生、班级之间的交流与友谊,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也增强了优胜者和自豪感,同时提振了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展现专业前景,学生学习自觉化

班级管理工作要与中职学生专业课教学紧密结合,创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与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职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本专业广阔发展前景及本行业杰出高技能人才的事迹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而激励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探寻学习方法,自觉学习,奋力拼搏,为创造自已的美好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遵从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紧扣中职学生特点,在教学管理中不断创新,既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又离不开学校、教师的密切配合与学生的广泛参与,既要抓好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又要结合《德育》《职业修养》《企业文化》等课程的教学,抓好中职学生公民意识、主人翁精神的培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产生班级管理工作强大的合力。班级管理形成良性循环,必将促进中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煤炭高等教育,2006.

[2]时国敏.对高职学生管理若干问题的思索——兼谈中专升格为高职后学生管理的提升和接轨问题[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中学生班级管理篇7

关键词:班主任学风班级文化人才网络主题班会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87-01

在中等职业类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既艰巨又重要的任务。管理层面基本分为教学管理、实习实训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生活管理,就业分配管理等,这些庞杂繁琐的类项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中职生年龄结构普遍在十五六岁左右,正适学生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暴风骤雨期,学生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较之于高职类学生还相对较弱,某种程度上又增加了管理难度。另外,我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特点,从宗教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对中职学生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班级管理是所有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最小单位,也是管理的基础核心部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无疑是做好中职学生管理的关键,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尤其重要,下面我就“如何有效做好中职生班级管理工作”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抓学风,建立班级文化

虽然中职学校不是以升学率、学生理论文化成绩作为办学导向的,学生没有选拔考试的升学压力,但是他们三年之后面对的是社会的遴选与认可,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职业学校能力培养目标之一,所以学风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建设的重点。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必然是有共同价值观的群体,班级可以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班干部、课代表,宿舍长为网络的价值传播体系,班主任的能力水平决定了价值定位的高、准度,班干部课代表的决定了价值传递的执行力,宿舍长的则更体现一种监督反馈力,所以,班主任要传递鲜明的态度,做好班级核心价值的建设工作,班委课代表制定周全可操作的运行模式,宿舍长负责课下巩固监督反馈。如果班级有50%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地学习态度,学风建设就算成功了,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比值还会慢慢提高,期间要注意:

1.班主任要“耳聪目明”的经常发现个体、群体作为榜样,多肯定多表扬,联合各任课老师形成一种学生有任何进步大家都看在眼里并及时给予赞赏氛围,关注度对于培养学生自信,建设良好道德方面多很有帮助,尽量少用负面评价打击学生自信心,更多时候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关注陪伴与引导等待,中职生的自信与自我认同是德育建设的关键。

2.赞赏教育不意味着班主任、教师要一味迎合学生以获得支持,而是群体要建立内生的道德评判体系,强赞赏弱批评,要求体系中心――班主任理性、客观、公平公正的同时温柔细心才能“恩威并重”。

3.抓学风,不是只强调学习,还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否则既违背了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也难以在现实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就好比是要培养一个人独立健全的人格,与众不同的性格,平易近人的脾气,正所谓一个班级一种气质。这就是考验执行力的时候。

二、培养班级管理人才,建立班级人才网络

想管理好班级,靠学生处、教务处、辅导员,班主任其实效果不好,这里的管理产品是学生,他们是有智力体能心理活动的鲜活生命,与其让辅导员累的半死,班主任里外操劳被动管理,不如让学生自我管理,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培养各个岗位合适的人才,让更多数的人参与进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没有能力的就边干边培养,没有谁是天生的将军,这样既方便了管理工作更帮助学生做好自我认知定位,全面发展自身能力。具体来说需要做到:

1.前期工作要细致。新班建立之初,班主任要利用新生报到、办理住宿、军训、学前教育的时间打入学生内部,多和他们聊天沟通,多观察,做到尽可能的知人善用。

2.班级管理岗位要设置合理,功能过度衔接自然有效。编织这张大网要匀称细密,要既没有漏洞也没有疙瘩,将班级最多数人按照最合适原则纳入进来,既提供给大家可以锻炼学习的平台又不浪费任何人力资源,前期可能存在磨合,会消耗班主任一定精力,但是体系运行到第二学期基本就运转自如了。

3.可以对学生管理的核心人物重点培养,对各岗位替补人选做到心中有数,确实有管理才能又自身较优秀的要有“升迁”的渠道,班级舞台如果不够他们施展才能就推荐去学生会发展锻炼,总体把握知人善用,重点培养,灵活调整,心中有数。

三、利用主题班会,做好德育教育与班级工作总结

很多中职班级往往会忽略主题班会的开展,经常是就事论事的做一个简单的班会,这其实浪费了一次生动德育教育的机会。这些主题班会的选题都可以每学期开始做好计划,每半个月落实一次,期间可以链接班级、学校、社会就近发生的事情做具体调整、丰富,班主任只需要总体把关即可,可以放开手脚让班委们用大家喜欢的形式来组织,学生们最清楚自己愿意接受什么,这样将德育宣教变得润物无声,效果出奇的好。

中学生班级管理篇8

一、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安全感

有些人总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只要拿出自己所谓的“威严”,就能管理好班级,驯服班内的所有学生。但往往事与愿违,有时喊破了嗓子,架势十足,这样做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并非是简单的管制学生、管理学生,必要的威严是必须要有的,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在不断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中首先给学生安全感。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或无力感。在“威严”的班主任管理下,班级的气氛一般是紧张、严肃的,给学生的感觉是,只要犯一点儿小错误,迎接他们的将是暴风骤雨。这样就导致了,一些学生在见到“威严”的班主任时就会没有安全感,在与其交流的时候会感到害怕甚至产生恐惧心理,不管学生自己有没有犯错,或多或少的会产生焦虑情绪,长此以往,学生就很有可能对自己不接纳,对周围的人、事物产生怀疑,甚至抱有敌意。班级管理中,学生没有安全感,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在学习上的注意力,学生的创造性也会受到抑制。怎么才能给学生安全感呢。首先,班主任应该在班级营造一种民主谐的气氛。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利用好民主集中这一原则,对待班级事务,先让每个学生发表意见,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定。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敢在老师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他们的意见是否被采纳,这一过程无疑拉近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坚持下去,学生就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看见班主任以后也不会产生畏惧心理,感觉班主任就是他们的朋友。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是基本上没有心理负担的,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的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当然,给学生安全感并不是没有批评教育,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国法校规面前,班主任的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其次,班主任要在学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不能因为某些同学成绩不好而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不能因为某些同学能力有限而遭到其他同学的羞辱,不能因为某些同学个性十足而遭到其他同学的孤立,班主任应该正确引导班级舆论,让这些同学感到班级的温暖,感受到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融洽、平等。

二、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学生自觉的把自己看成班级中的一员并对班级产生一种寄托感。学生有了对班级的归属感,就会自觉的把自己的言行与班集体联系起来,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培养学生的归属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班主任带着情感工作。教师的真挚感情是促使学生向班集体靠拢的催化剂。班主任应该给学生家庭般温暖,一视同仁的对待班级中每一个学生,不能使学习好的学生有超出界限的优越感,也不能使后进生感觉到低其他同学一头。班主任的工作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真心、真爱、真情的基础上。学生对班主任有了信赖,才有可能对班级产生寄托。其次,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归属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自信心,培养学生“我为班级做贡献,争荣誉”的责任感。在活动中使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以“三五”表彰为契机,宣传优秀的学生事迹,教育学生以学习为荣;以体育周的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意志;以艺术节的举办为气机,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在活动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增强他们在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对集体的归属感。再次,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引导每个学生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能发挥的作用,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己学习所努力的方向;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把爱好和特长都发挥到极致。这样学生就能产生归属感,形成自信心。总之,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不能只依靠冷冰冰的校纪班规,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让学生感到安全,让学生有归属感,这样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作者:赵欢单位:石家庄市新华区新星学校

中学生班级管理篇9

新课程的班级管理理念,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以主人翁的状态置身于班级集体中,不断的完善自己,调节自己,使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综观教育的许多成功人士,他们都是在探索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的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卓然大成的。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例如:苏霍姆林斯基论述的“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早有“学生自治问题”的论述等都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参与管理,集体的整体力量才能得以凸现,个体的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管理者只有确认主体在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才能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个集体才能成为主体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

本人以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而学生是班级体的主体,所以学生的自主意识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活力和灵魂。班主任要顺应素质教育要求,在建设班级集体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实践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当学生的自主意识形成时,这个班集体才真正具有生气和活力。或者可以说,学生自主意识形成之时,便是良好班集体的建成之日。

本人现在就将具体做法小结如下:

1明确班集体奋斗目标,培养学生自主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要趁早着手,要抓住班集体生活中的每个第一。例如:在新接班级时从第一次与全班学生讲话时开始“xx班是我家,学习靠大家;xx是我家,卫生靠大家;xx班是我家,纪律靠大家;xx班是我家,生活靠大家。”鼓励和引导学生以主人翁角色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工作。

一般在班主任的第一节谈话课中,我就会把对学生的总要求跟学生讲清楚。这个要求是面对全班学生的,并且要从班级的长远发展出发。我要求学生必须尽快养成和完善十种素质。即认识素质,良好的品行素质,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激发自己的潜能,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个性和优秀的情感素质。

让学生明确这个年龄段自己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并且知道这些素质将帮助他们创造美好的人生,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然后引导学生逐步制定出班级管理目标,让他们从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发展出发,依据班主任的总要求,按照分组商量制定汇总讨论-定型的形式进行。班级目标一般包括三部分:

1.1总体目标。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如果班级成员素质高,则目标和要求高一些;如果是平行班则偏向于赶超式要求(一方面横向超越其他平行班级,另一方面纵向于实验班级看齐);假如班级成员普遍素质较差'则偏重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总之,班级总体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并且能够达到。不能“高不可及”。近几年我总是担任平行班班主任,我常常把班级总体目标凝成一句话。例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和明确其具体要求,同时它也是学生制定个体目标的依据。

1.2分段目标。

在总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出阶段性目标。如:月目标、期中目标、期末目标等。它比总的目标更加具体、也易于操作。学生通过阶段性目标可以明确近期要哪些事,怎样去干,何时完成任务等。它是学生前进的指针和航标。对于初中一年级新生,我一般在初期引导他们从学习、卫生、纪律和生活等方面去适应初中生涯。到了中期就开始着重学习方面的引导。因为学生的最基本任务就是学习,各方面的表现最终也会反映到学习成绩上来。我要求他们首先消除不及格,按各科及格即占总分的60%部分达优即占总分的80%全面达优凸显优势即占总分的90%以上的顺序不断进步。

马卡连柯就曾经成功地以近期活动来引导和激励集体成员为实现远景目标而不断努力。从管理角度来说,这种阶段性目标是能够激发个体的行为动机的。所以班主任要将学生引向预定目标,把班级集体的外在目标内化成个体的内在目标。

1.3个体目标。

个体目标的实现就是班级集体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落实。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班级集体目标制定出适应个体发展的个人目标。这个过程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自己。自己起点高目标可以高些,起点低目标可以暂时低些。总之,学生的个体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行。要有利于自身发展,要使之成为自己进步的内在动力。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活动是集体的生命。初中学生有学校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团队活动,和主题班会等等活动。这些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老师要鼓励和放手让去参与、筹划和组织。如:在元旦前夕,我班有一个大型文艺节目的任务。接到任务后,我放手让一个文艺积极分子去组织。在她的带动下,学生个个积极参与,他们忙于宣传、分配角色、排练等。有时,他们为了一句台词争论得面红耳赤,;有时为了一个动作他们要合演十遍或数十遍。然而他们却毫无怨言。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快乐的。在这过程中他们充分交往、沟通,互相了解,取长补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正是这种友谊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所以一直到集资租赁服装和登台表演,他们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当他们得知获得高分时是那样的高兴,那种情感体验是多么深刻啊!可见,这次活动不仅使他们加深了友谊,而且这个活动过程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和激发了他们那种拼搏向上的精神。总之,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得到大大加强。

当然,对学生而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是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也是集体参与人数最多最齐的活动。班主任要关注各门学科的教学情况,协助各科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集体的每个成员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步。教师和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注意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得到保护。鼓励他们超越自己。并且,班主任要通过班级集体建设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这个方面我已经尝到过甜头我所带班级的教学质量在同层次班级中遥遥领先。

3形成集体核心,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头人,路领得好与差关键在于选拔班干部和培养班干部。那种整天忙碌于班级常规事务和事必亲躬的做法,我是不赞同的。通常,我是通过集体活动来发现和锻炼骨干的。并且创造机会以骨干为核心,让这个队伍不断扩大。最初,让他们中的几个明确职责并进行班级常规事务管理,然后,让他们逐渐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和带动其他同学参与集体管理。到了中期和后期就采用“干部轮换制度”,分配他们长期或临时性的班级管理任务。让他们在集体中充分体会管理班级,管理同伴,被同伴管理的情感体验,逐步认识到逐渐管理自己和逐自己战胜自己的益处和快乐。

实践中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去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体制,让他们人人都有上岗“施政”的机会。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3.1建立值周制度。

每周推选一名值周班长负责本周班级管理的常规事务。这个值周班长享有班主任的权力。如:组织主题班会、团员活动、记录班务日志、检查其他班干部的工作情况等。这个角色非常重要,尤其是第一任值周班长,要选准人并加以精心培养。无论是在品行方面,学习方面,还是在工作方法上都要严格要求。当然,班主任首先要成为同学们的榜样,起示范和模范作用。第一任值周班长培养得好,就能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他能起到带头的作用并且成为凝聚全班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所以实践中我非常着重第一任值周班长的培养,努力树立他的威信并成为他的“中枢”与坚强后盾。

3.2改革班干部选举方法。

学生自荐、竞选、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等方法视情况而定。如果班级集体成员多活泼开朗的,可采用自荐和竞选演讲的方法。如果是初中一年级新生,可由班主任点名委任临时班委,等到大家认识和相互了解后再正式选举。如果班级成员多数是文静、腼腆型的,则采用无记名投票或民主选举的方法。一旦班委组成,班主任便要放手让他们大胆去进行管理,要树立他们的威信并创造机会指导他们的工作和为他们排忧解难。班委也是定期轮换,目的是让更多的同学等到锻炼的机会。

3.3建立若干管理小组。

根据具体情况在班上建立若干管理小组。如:体育组、课堂纪律组、课外纪律组、卫生组、各科学习兴趣组、宣传组等。让集体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组长领头,分工协助,明确职责。组长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向值周班长汇报情况。值周班长将情况汇总、进行整理并向班主任汇报。老师根据具体情况组织班干部会议,肯定他们的成绩,指出以后努力的方向。

这种形式多样,全员参与的班级管理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整体学生素质的提高何集体责任感与荣誉感的增强。

4制定集体规范,促使学生自我完善

一方面,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一些已成文的规范使班级目标具体化、简易化何行为化。例如:开学时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行为举止规范》,还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竞赛。它们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具体准则,班主任必须设法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管理目标。到了中期,可以让班委组织全班同学每周一个主题地围绕班级集体总目标,使之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和动力。

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自己制定一定的班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要规范,就必须有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班风。所以,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制定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定。比如课堂常规,卫生制度,值日生要求等。也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形,自然生成一些良好的传统、习俗和风气。例如:上课做到八个字(静心、专心、深思、苦练);出门记住三句话(绝不进入玩吧游戏厅,绝不做有辱班风和校风的事,回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有必要时,还要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训练,使每个同学都能与班级集体行为统一。由于有章可循,纪律严明,奖惩分明,这个班级集体必定会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班级风气。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个规范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样的集体才能激发成员自我完善的内驱力。

5建立正确的舆论,发挥集体的自我教育作用

舆论是一种公众的意见和评价,是集体中多数人的意愿反映。舆论也是班级管理中迅速见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多年实践使我认识到是否形成正确的舆论也是班级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只有当班级集体养成了正确的舆论,成员才能真正识别是非,扬善抑恶,扶正祛邪,伸张正义,抵制腐蚀,奋发向上。也只有这时,班级集体才具有自我教育的巨大力量,才能发挥其自我教育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正确舆论的培养要贯穿于集体活动的始终,班主任和班委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弘扬正气。

6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工作中应掌握和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家”的温暖。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增强学生的掌握约束力,促进成员平等地进行思想交流,增进友谊,这种友谊反过来又能使集体和谐的氛围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良性的情感体验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班级集体良好班风形成的内驱力。它能有效抑制歪风邪气的滋长。

中学生班级管理篇10

关于核心素养,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王竹立先生在《未来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应该具有哪些核心素养?》一文中告诉我们,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他还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谈核心素养,还需要考虑两个针对性,一个是针对时代的需求,另一个是针对现代年轻人的特点。通过学习和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核心素养是人类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它既包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等认识性素养,也包括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非认识性素养。这些核心素养的获取,初中阶段的班主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创建优良班级学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就当前初中生学习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诸如上课经常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敷衍应付等问题。基于此,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就需从各学科入手,认真做好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指导,不断培养初中生的学科素养。此间首先要营造“以学习为重”的班级文化氛围。尽管目前国家积极倡导“减负”,但就某种意义而言,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及最终任务仍是各科文化知识的学习。对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就需积极宣扬“学业为重”的理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班主任可将各科学业成绩作为班级干部选拔、荣誉等级评选的重要参照标准,从而在班级中营造出学生“重学好学”的氛围;其次,做好各门学科学习情况的常规检查。班主任不仅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要做好学生各门学科学习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时常同任课教师沟通交流,把握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情况,进而共同商讨出提高学科教学效果的办法,同各科教师一起共同治理好班级。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可深入学科课堂进行旁听,督促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定期对学生的课堂随笔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从而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那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需及时同其进行交流,共同找出厌学原因,引导学生逐步对各科学习产生兴趣;而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则可同其一起就该问题进行分析,寻求原因,进而帮助学生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来营造一种好学奋进的优良班风,从而切实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奠定坚实管理基础,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素养

初中阶段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管理,确保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初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明确管理目标,如,科学规划自我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明确中考学校,初步明确人生发展目标等。对于那些“问题学生”,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引导其感受世界的“真善美”,并逐步发展自我,发现世界的美好,从而使之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自我设计。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控制。因初中生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并不是很好,如个别学生会因沉迷网络而兴趣发生转移,以致无法持之以恒地达成学习目标。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必须给予必要的引导与管理,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严格控制自我行为。另外,班主任还可鼓励学生采用自我激励与暗示的方法,如在房间张贴座右铭,时刻提醒和警诫自己,时常进行自我反省等;也可鼓励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自身坚韧、果断的良好品质,从而让自控能力得到不断地强化。

3.帮助学生展开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身设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加以评价,进而根据评价结果合理调整自我设计。在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时,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避免用成人标准对初中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二是不能只看行为效果,而不重视行为动机和行为过程。前者,标准过高,后者,要求过严,这都将直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班主任必须引导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力促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