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碳排放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2:03

高级碳排放管理篇1

一、我国试点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

我国试点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内容主要包括设定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基准年(年段)及其排放基准量等因素。我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个试点碳市场设定的纳入门槛情况如表1所示。各试点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具有以下特点:(1)试点碳市场主要采用“控排目标+历史排放”的方法设定纳入门槛,即各试点碳市场主要以所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等为依据,并结合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历史数据设定纳入门槛,即纳入门槛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和排放情况等密切相关;另外,天津、湖北、广东等碳市场还采用不同的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评估了本地区未来排放趋势以及目标减排量,为科学设定纳入门槛提供理论支撑和验证;(2)试点碳市场纳入门槛基准年(年段)不同,并且除北京碳市场以基准年段内的年均排放量为纳入门槛外,其他试点碳市场均选择基准年段内“任一年达标排放量”为纳入门槛,表现出各碳市场对重点排放单位排放控排力度的差异;(3)试点碳市场纳入门槛不同,深圳碳市场纳入门槛最低,即3000吨Co2当量/年及以上,湖北碳市场纳入门槛为年综合能耗在6万吨标煤(相当于年排放量约为15万吨Co2当量)及以上,是试点碳市场中最高的纳入门槛;北京、深圳等地区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较高,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较低,地区二氧化碳直接排放总量相对较少,同时为了保证碳市场具有一定的排放总量,因此,北京、深圳碳市场的纳入门槛较低。湖北省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高,大型重化工业企业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较高,所以湖北碳市场的纳入门槛较高;(4)各试点碳市场均纳入了高排放产业企业,排放门槛不同直接导致碳市场覆盖行业和企业不同,并且部分碳市场纳入行业种类和企业数量随着碳市场的发展不断增加,表明政府采用碳市场控制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的决心和能力进一步增强,碳市场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和核查(mRV)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对纳入门槛的要求

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是全国碳市场设计和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框架。管理办法规定,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域内所有符合标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认后向社会公布。经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批准,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可适当增加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由此可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的管理体系及其责任和权利,以及纳入门槛的设定程序;具体地说:(1)构建两级管理体系设定和管理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即由国务院碳交易管理部门(即国家发改委)和省级碳交易管理部门(即省级发改委)负责设定和管理纳入门槛;(2)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最终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并负责最终确认和公布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3)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在设定纳入门槛方面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可以根据所辖地区情况制定与本地区相适应的纳入门槛,但该纳入门槛必须需要经过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批准;这样有助于缓解地方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的矛盾,并使设定的纳入门槛更加符合地方温室气体控排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更强;(4)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的纳入门槛必须比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设定的纳入门槛更严格;(5)全国碳市场的纳入门槛设定程序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设定重点排放单位标准,第二步是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所辖地区情况和国家设定的重点排放单位标准提出辖区内的纳入门槛,第三步是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最终批准和公布纳入门槛和相关的重点排放单位。

三、欧盟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

欧盟碳市场(eUetS)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建设和发展,其纳入门槛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eUetS启动之初,就碳市场纳入门槛而言,eUetS规定装机超过20mw的燃烧设施(发电、制造业等),排放超过50吨Co2当量/天的石灰生产设施、排放超过20吨Co2当量/天的玻璃生产设施,以及排放超过20吨Co2当量/天的矿业生产设施均强制纳入eUetS。在eUetS第一阶段(2005―2007年),eUetS纳入的排放设施分布在发电,炼油、炼焦、钢铁,水泥、玻璃,陶瓷和造纸等行业。eUetS计划2012年纳入航空行业,但由于全球航空组织等联合抵制,航空业目前尚未纳入eUetS。在eUetS第三阶段(2013―2020年),eUetS纳入行业将增加石化、化工、合成氨、有色和冶炼等部门,并根据各行业的特点设定了以排放量或产量为基准的纳入门槛[1],例如,产能为2.5吨/小时的生产粗铁(粗钢)的设施,产能为20吨/天的造纸设施等。另外,在eUetS第一阶段(2005―2007年)、第二阶段(2008―2012年)只纳入二氧化碳一种温室气体,第三阶段(2013―2020年)开始eUetS将纳入全部温室气体。eUetS已纳入约5000家公司的11500个排放设施,覆盖欧洲地区约50%的二氧化碳排放和43%的温室气体排放。从eUetS设定的纳入门槛可以看出:(1)不同行业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纳入门槛;(2)随着碳市场发展阶段和成熟度不同纳入门槛不同,从而覆盖范围也不同;(3)设定的纳入门槛应使碳市场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该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相当大的比例。另外,在设施排放情况缺失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能源消耗量、设施功率或者产能等实物量形式作为纳入门槛。由此可见,eUetS纳入门槛的设置充分考虑了行业发展、减排目标、排放数据基础和碳市场管控温室气体排放能力和要求等因素。

四、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原则

由于全国碳市场覆盖地区和行业企业相对较多,加之各地区和各行业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产业结构、排放情况、减排成本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与单一试点地区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有所不同,结合上述对我国试点碳市场和eUetS纳入门槛的总结和分析,下面就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设定原则与要求进行讨论。

(一)构建高效的mRV体系,夯实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基础

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是设定碳市场纳入门槛的基础,是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的保障,因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mRV)体系,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使得主管部门可以完整、准确、及时的掌握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为了构建高效的mRV体系,夯实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基础,首先,应构建高效的mRV管理体系,明确各管理机构相应的职责和权利。二是加强支撑mRV体系的政策法体系建设,制定mRV体系建设规划,依据建设规划制定和出台mRV管理办法细则,建立和不断完善mRV体系技术和规范标准,建立和完善mRV体系运行监督评估机制。三是既要加强政府对温室气体数据的监管,又要加强企业内部温室气体数据管理。政府机构应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及复核、执法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建立统一的排放数据直报电子信息化平台,加强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管理,加强对重点企业排放mRV工作的管理,推动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市场化等;同时,企业也应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内部管理,制定合理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计划,加强排放数据内部审核提高数据质量,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档案管理体系,适时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和交易信息等。四是加强对mRV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强政府、重点排放单位和第三方核查机构的能力建设。

(二)体现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

全国碳市场覆盖地区和行业多且其经济发展和排放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设定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不能“一刀切”,应在保证完成各地区碳市场减排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需求,设定合理的纳入门槛。例如,第三产业为主且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纳入门槛可以较低,而第二产业为主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纳入门槛可以相对较高;同一行业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纳入门槛可以较低,反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纳入门槛可以较高;高耗能企业纳入门槛可以相对较低,而低耗能企业纳入门槛可以相对较高。

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需求设定纳入门槛时,还必须慎重考虑以下问题。一是如何合理划分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例如,虽然北京市和内蒙古自治区人均GDp都超过1万美元,但实际上两者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的纳入门槛可能并不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排放单位的纳入门槛,由此可见,用人均GDp来划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可能不适合设定碳市场纳入门槛,必须探索适用于碳市场的划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标准,该标准既能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又能反映地区环境因素。二是设定纳入门槛时如何既能体现地区和行业差异性,又能保证配额同质化。制定纳入门槛时要求体现地区和行业差异性主要是为了缓解减排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保证排放配额价格尽可能真实反映减排成本。但是,在考虑地区和行业的差异性时,不可避免地参入主观因素。如果在设定纳入门槛过程中过多参入主观因素,可能使排放配额价值的分化,不利于碳市场合理发现排放配额价格。因此,全国碳市场主管部门在设定碳市场纳入门槛时要加强监督和指导,掌控设定纳入门槛差异性的尺度,保障设定纳入门槛不发生大的偏差。三是在设定各地区、各行业纳入门槛时选择的基准年或基准年段必须一致,否则各地区、各行业的排放量和减排目标将不具有可比性,也可能会导致碳市场排放配额分配不公和排放配额价值发生分化,致使排放配额无法合理交易。

(三)设定动态可调的纳入门槛

为了确保碳市场稳定运行,要使碳市场纳入门槛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是,随着碳市场发展逐渐成熟,随着碳市场mRV能力的增强,应该逐渐降低碳市场纳入重点排放单位的门槛。逐渐降低碳市场纳入门槛有利于增加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和排放总量,并使得纳入门槛与地区和行业的发展水平、排放水平逐渐相适应,有利于提高碳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有利于提高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效。

另外,降低碳市场纳入门槛将使一批温室气体排放相对较小、行业分布广、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和管理基础薄弱的重点排放单位参与碳市场。因此,在通过逐步降低门槛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注意地区功能定位要求,综合地区和行业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减排潜力方面的差异,考虑实施差异化政策的程度,保证设定纳入门槛的公平性;(2)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过多,可能会增加碳市场管理难度,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碳市场的监管和技术支撑;(3)注意与配额分配方法相匹配,确保不使重点排放单位履约成本过多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相对较长时期内(几个履约期内)保证纳入门槛的稳定性,以免频繁变更纳入门槛徒增重点排放单位负担,影响碳交易政策的延续性和公信力,以至于减弱碳市场的减排成效。

(四)“自上而下”与“自底向上”结合设定纳入门槛

“自上而下”是依据“政策―经济―排放”类模型确定纳入门槛,即根据全国碳市场覆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减排目标、人口变化趋势和能源消费及其结构变化等因素,建立排放总量模型,并预测未来排放情况以及跨区域碳市场的排放总量和相应的年度减排量,然后根据纳入碳交易的行业发展和企业排放情况,确定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的纳入门槛。“自底向上”是根据全国碳市场覆盖地区企业的具体排放情况,并结合各地区的减排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设定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的纳入门槛。“自上而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能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减排的要求,最终确定较合理的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门槛。

总之,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要能保障碳市场的减排成效,并能反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减排潜力。设定合理的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既要因地制宜,考虑地方和行业的差异性,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获得性,又要使其与碳市场覆盖范围、排放总量和配额分配方法等碳市场要素相匹配。不断探索合理设定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原则和方法,并通过不断深化试点碳市场建设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为全国碳市场纳入门槛设计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theeuropeanparliament

高级碳排放管理篇2

第一条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运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监督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碳排放权交易,是指交易主体按照本办法开展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交易活动。

第四条碳排放权交易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

第五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以下称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并对其运行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碳排放权交易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以下称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

其它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应适时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纳入的温室气体种类、行业范围和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

第二章配额管理

第七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域内所有符合标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认后向社会公布。

经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批准,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可适当扩大碳排放权交易的行业覆盖范围,增加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

第八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要求,综合考虑国家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温室气体排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重点排放单位纳入情况等因素,确定国家以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排放配额总量。

第九条排放配额分配在初期以免费分配为主,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

第十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制定国家配额分配方案,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免费分配的排放配额数量、国家预留的排放配额数量等。

第十一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在排放配额总量中预留一定数量,用于有偿分配、市场调节、重大建设项目等。有偿分配所取得的收益,用于促进国家减碳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

第十二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参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确定统一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可制定并执行比全国统一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更加严格的分配方法和标准。

第十三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第十二条确定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的免费分配配额数量,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后,向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免费分配排放配额。

第十四条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排放配额总量中,扣除向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免费分配的配额量后剩余的配额,由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用于有偿分配。有偿分配所取得的收益,用于促进地方减碳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

第十五条重点排放单位关闭、停产、合并、分立或者产能发生重大变化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已获得的免费配额进行调整。

第十六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以下称注册登记系统),用于记录排放配额的持有、转移、清缴、注销等相关信息。注册登记系统中的信息是判断排放配额归属的最终依据。

第十七条注册登记系统为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和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机构和其他市场参与方等设立具有不同功能的账户。参与方根据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的相应要求开立账户后,可在注册登记系统中进行配额管理的相关业务操作。

第三章排放交易

第十八条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的交易产品为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

第十九条重点排放单位及符合交易规则规定的机构和个人(以下称交易主体),均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第二十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确定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并对其业务实施监督。具体交易规则由交易机构负责制定,并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第十八条规定的交易产品的交易原则上应在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的交易机构内进行。

第二十二条出于公益等目的,交易主体可自愿注销其所持有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调节机制,维护市场稳定。

第二十四条国家确定的交易机构的交易系统应与注册登记系统连接,实现数据交换,确保交易信息能及时反映到注册登记系统中。

第四章核查与配额清缴

第二十五条重点排放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或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的要求,制定排放监测计划并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备案。

重点排放单位应严格按照经备案的监测计划实施监测活动。监测计划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及时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变更申请。

第二十六条重点排放单位应根据国家标准或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以及经备案的排放监测计划,每年编制其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由核查机构进行核查并出具核查报告后,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核查机构进行管理。

第二十八条核查机构应按照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核查指南开展碳排放核查工作。重点排放单位对核查结果有异议的,可向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第二十九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当对以下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报告与核查报告进行复查,复查的相关费用由同级财政予以安排:

(一)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要求复查的重点排放单位;

(二)核查报告显示排放情况存在问题的重点排放单位;

(三)除(一)、(二)规定以外一定比例的重点排放单位。

第三十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每年对其行政区域内所有重点排放单位上年度的排放量予以确认,并将确认结果通知重点排放单位。经确认的排放量是重点排放单位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依据。

第三十一条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不少于其上年度经确认排放量的排放配额,履行上年度的配额清缴义务。

第三十二条重点排放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其部分经确认的碳排放量。

第三十三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每年应对其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上年度的配额清缴情况进行分析,并将配额清缴情况上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向社会公布所有重点排放单位上年度的配额清缴情况。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如下信息:纳入温室气体种类,纳入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排放配额分配方法,排放配额使用、存储和注销规则,各年度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清缴情况,推荐的核查机构名单,经确定的交易机构名单等。

第三十五条交易机构应建立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公布交易行情、成交量、成交金额等交易信息,并及时披露可能影响市场重大变动的相关信息。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对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业务工作进行指导,并对下列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一)核查机构的相关业务情况;

(二)交易机构的相关业务情况;

第三十七条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范围包括:

(一)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报告、核查报告报送情况;

(二)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清缴情况;

(三)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和其它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情况。

第三十八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和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建立重点排放单位、核查机构、交易机构和其它从业单位和人员参加碳排放交易的相关行为信用记录,并纳入相关的信用管理体系。

第三十九条对于严重违法失信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参与机构和人员,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建立“黑名单”并依法予以曝光。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重点排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虚报、瞒报或者拒绝履行排放报告义务;

(二)不按规定提交核查报告。

逾期仍未改正的,由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指派核查机构测算其排放量,并将该排放量作为其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依据。

第四十一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其履行配额清缴义务;逾期仍不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二条核查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注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上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情节严重的,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其暂停核查业务;给重点排放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出具虚假、不实核查报告;

(二)核查报告存在重大错误;

(三)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或者公布被核查单位的商业秘密;

(四)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三条交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给交易主体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公布交易信息;

(二)未建立并执行风险管理制度;

(三)未按照规定向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报送有关信息;

(四)开展违规的交易业务;

(五)泄露交易主体的商业秘密;

(六)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四条对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至第四十一条规定而被处罚的重点排放单位,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向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并予以公告。

第四十五条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和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泄露所知悉的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商业秘密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碳排放权交易各参与方在参与本办法规定的事务过程中,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并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碳排放:是指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碳排放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

排放配额:是政府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指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是碳排放权的凭证和载体。1单位配额相当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

重点排放单位:是指满足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的纳入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

高级碳排放管理篇3

1模型说明及相关假设

1.1碳标签当前市场上的碳标签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二氧化碳当量标签和分级标签,其特征见表1。相对于具体的碳足迹数据标签,分级标签具有直观,更易于实施的特点。二氧化碳当量标签以英国碳标签为代表;而碳等级标签以美国的ClimateConsciousCarbonLabel、香港地区的LCmp标签为代表。而这两种标签关于低碳标准(碳等级)所对应的碳足迹高低的制定则是企业最为关注的。只有自身产品的碳排放能够达到标准,那么其所付出的努力才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否则减排努力就无法为企业创造收益[13]。而碳标签划分级别的方式可以使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单位碳产出率有直观的了解,可以更清晰地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产品的消费,如家电行业的能效分级。本文将考虑碳标签达标标准如何设定才能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1.2消费者需求碳标签可以直观地引导购买者和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产品,从而达到低碳和节能的目的。碳标签只是标示了单位产品所产生的碳排放(环保程度),要真正发挥效果,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消费者具有保护气候和环境的倾向,即拥有足够的环保意识,对于更加环保的产品拥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对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对于消费者需求提出以下假设:消费者需求与产品碳排放的负相关关系。碳标签将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绿色程度更高的产品消费者支付意愿更高,绿色程度更低的产品消费者支付意愿更低。如电饭煲、电风扇等四类生活小家电在贴上新能效标识后,相比未贴新能效标识的产品增加20%~30%。因此,我们假设产品的绿色程度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呈正相关的关系,即某一产品的单位碳排放越低则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越大(与碳减排正相关)。本文中考虑的减排主要是通过技术投资减排,主要考虑企业技术投资减排,这是因为技术投资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直接减少碳排放来的主要方式。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我国将有2.366万亿资金投向节能减排领域。洁净煤技术、火电行业中的脱碳技术和投资于可再生能源等碳减排方式是从源头控制碳排放的主要方式。由于技术条件的约束以及产品本身存在碳排放几乎是难免的,产品的单位碳排放的降低存在一个上限,设定为。假设某一产品的单位减排量为e,则。单位减排量a满足,为单位产品最高减排量。假设某一产品可以被认为是“低碳产品”的要求是该产品的单位碳排放为e0,即该产品的单位碳排放低于e0时才能触发消费者的额外绿色支付意愿,设企业达到e0时所对应的减排为a0,即e0=e-a0。对某一个具体的产品来说,可以认为e0是一个定值,e越大意味着a0越大,产品达到e0需要付出更多的减排努力。根据以上分析,因为为碳标签下消费者的总需求量,考虑需求关于价格敏感的情形。这时候即单位产品碳排放减少,但是产品的消费者需求却与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无关。因为产品不能达到碳标签的最低标准,其碳减排的信息不为消费者所知,此时企业必然选择不减排的策略。所以本文只考虑a≥a0的情形。a0主要取决于政府对某一产品碳排放等级的评定,对某个企业来说,如果a0越高,则意味着对该产品的环保要求越加苛刻,因为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碳减排努力,才能够分享到减排所获取的收益,从而可以刺激企业生产出更加环保的产品。

1.3企业技术减排投资通过投资于新能源、减排设备、能源和材料节省等技术和工艺改进方式来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极为普遍,很多企业都极为重视碳减排技术的研发与合作来实现减排目标。如乐购在2010年投资了1.5亿美元技术研发专门用于节能减排,安装了世界一流的能源管理系统、新风换气系统及高效电子整流器等国际领先的节能设备。在这种减排投资中,除了一次性投资的成本与单位减排目标有关,往往还会引起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减少,由于碳减排量的成本可量化性,由此形成的成本增加可以通过对单位减排量进行修正解决。

1.4决策顺序本文的决策顺序为:(1)政府或相关组织制定表示碳标签的等级标准e0,单位碳排放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或者处理这些排放的成本定义为ε;(2)考虑碳投资减排成本之后,制造商确定其销量和价格;(3)消费者购买产品。在问题的具体求解上,则采用逆推法进行求解。

2企业产销与减排策略分析

在碳标签环境下,单位产品碳排放量的降低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潜力,从而促使企业生产更多的产品,企业的收入也将随着单位产品碳排放的减少而增加。由于低碳商品对于需求的拉动作用,企业就具有了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的动力。结合消费者需求函数,建立以下企业成本—收益模型。当4ρ-φ2<0时,意味着投资成本系数较小,即单位减排代价较小,而绿色程度敏感系数较大。这种情况下,这样随着单位产品碳减排量的增加,利润增加。从宏观层面来说,可以达到降低碳排放强度同时提高企业收益的结果,即提高了单位碳排放的使用效率,增强了企业收益。所以对于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作为碳减排目标的我国来说,碳标签的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然而,碳标签能否实现经济收益和整体环境收益的完美和谐却还存在不确定性,这将在下文中进行阐述。

3碳标签政策的有效实施

前文站在企业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碳标签标准下的最优决策。下面将从政策制定者的视角分析碳标签政策的实施。

3.1模型建立政府在选定碳标签规制政策后,则需要制定碳标签标准来约束和鼓励生产商的行为,以追求社会福利(Sw)最大化,平衡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6]。社会福利除了供应链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外还应包括社会碳环保收益。即使是贴上环保碳标签的产品(满足a0)也仍含有一些不利于气候环境的碳排放。在这里我们定义社会碳环保成本为完全中和产品碳排放所耗费的成本,即达到产品零排放所花费的成本。我们假定单位碳排放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或者处理这些排放的成本定义为ε,且假定环保收益成本是可以货币化的。

3.2仿真分析为了进一步揭示具体的管理意义,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对碳标签的实施进行研究,数值仿真参数参考了刘倩晨的研究数据。企业的最优单位产品减排量单位减排量为碳标签的临界标准,即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在达到碳标签的标准后,将不再有动力去降低自身产品的碳排放。若要鼓励企业继续致力于产品单位碳足迹的降低,需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减排能力或者消费者的低碳购买意愿。不管哪种情况,社会福利都随着碳排放社会处理成本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如何有效应对碳排放的负面效应对于政府极为重要。总之,通过设立碳标签引导消费者消费低碳产品的方式,来提升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致力于提升减排潜力、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偏好以及中和碳排放的是政府及企业关注的重点。

4碳排放标签政策存在的问题

碳标签政策引导企业投资于降低单位产出排放,能否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却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如供应商对能源节省设备进行投资,这相应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可能增加向市场销售的产品数量,增加了碳排放。投资于技术减排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但是由于存在市场需求与单位产品碳排放的负相关关系,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可能促使企业增加产量,从而使企业总碳排放量增加。如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在经济总量增长100%的基础上,碳排放总量增长不高于60%的碳排放目标。引进碳标签的规制政策对于低碳经济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可以从根本上为企业改进生产流程、引进新能源,提高管理效率等提供重要的创新动力。然而,由上述可以看到,即使企业选择了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强度,也不一定降低总体的碳排放。如果政府对于低碳产品提供大量补贴,即技术减排成本降低(ρ变小),鼓励了企业单位减排,但是由于顾客的支付意愿增加、需求量增大,导致企业产量增加,社会总体消费量会增加,使总体碳排放增加。所以需要对碳排放总量进行控制规制。

5结束语

高级碳排放管理篇4

关键词:碳达峰;电子信息产业;提能增效;节能减排

前言

氣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电子信息产业发达【2】,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积极布局碳中和,已具备实现碳中和条件,并明确承诺【1】: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达峰)。

一、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碳排放现状

2020年,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对138家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17家软件和互联网及系统集成等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了《电子信息行业2019-2020绿色低碳水平测评》评测,反映出我国电子信息信息碳排放的现状:

1.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已经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化实践

参评企业【3】在环境管理、污染防治、资源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五个维度的综合得分率为64.67%,这说明企业积极践行企业低碳化管理和绿色发展。受多年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和自愿性认证的影响,环境管理、污染防治这两项内容作为电子信息企业的核心议题评分较高,达到77.32%和75.00%。

2.领先电子信息企业积极发挥了示范带领作用

行业排名前50家企业的低碳发展水平【3】高达91.39%,尤其是生态保护维度评分较整体评测数值高出34.26%。说明领先企业较中小企业而言,环境管理体系、污染防范措施更加完善和全面。领军企业注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加强自身在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3.生态保护是国内企业在绿色低碳方面的主要短板

参评企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综合得分率仅为32.60%,不及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的一半。这表明目前国内电子信息行业企业更多是从企业运营合规和生产排放的角度出发进行环境治理,较少考虑对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二、下一步发展的思考

1.加强政策和行政法规的引导

电子信息企业在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方面重视已经凸显了政策和法规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明显。后续各级政府可以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拟定相应政策或法规,用奖惩规范和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重视。

2.拟定电子信息企业碳排放的相关标准

近期北京了《电子信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4】,各级政府可以借鉴此举措,针对当地电子信息生产情况,拟定碳排放、碳追踪、碳减少等相应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进一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

3.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美国苹果公司已经宣称在2030年前要实现整个业务、生产供应链、产品生命周期碳中和【3】。国内电子信息企业也应该行动起来,积极变革,将多级供应链加入,推动整个行业参与。

高级碳排放管理篇5

【关键词】碳审计;碳足迹;审计步骤;政策建议

一、碳审计的基本涵义与缘起

根据全球碳管理广泛采取的标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碳审计指在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边界内进行碳足迹计算的过程,它是审计机构接受政府授权或其他有关机构委托,依据国家政策、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标准,遵循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低碳生产经营、资源利用、财务信息、职责履行等活动进行的特殊管理。碳审计的作用在于建立“碳足迹①”以此作为衡量温室效应的一种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碳审计立足于国家战略和全局高度,将审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间接参与资源环境保护。因此它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政策目标落实的一种重要手段。

碳审计的出现并非偶然。近几十年,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对可持续发展呼声的提高使政府和相关机构开始计划和实施环境审计。早在1989年,英国地球的朋友(Friendsoftheearth,Foe)协会在其章程中拟定了地方政府应实施的环境审计框架。而作为世界环境问题中最为严峻的一项,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地球温室效应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果说环境审计有利于规划更加稳定和谐的未来,那么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无疑成为了环境审计中致力于降低Co2排放的关键第一步(Jessie,2003)。虽然估计一个组织Co2排放情况存在某些难点,但随着对温室气体强制性信息披露需求的增加,碳审计的发展刻不容缓。

由全球环境问题引发的温室气体经济效应再次推进了碳审计的出现与蓬勃发展。1997年《京都议定书》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中,允许将碳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作为一项金融资产进行交易。同时,《京都议定书》还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Ji)和排放交易(et)三种碳交易机制,至此碳交易应运而生。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碳会计、碳审计问题等规范的探讨也愈加热烈,日渐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除了一些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外,现有学术文献还较少提及碳交易或碳信用等碳鉴证与审计问题(周志方、肖序,2009)。在20世纪90年代,环境及生态领域的相关学者就国家、地域及全球范围的碳存量和流量进行过核算(Carbonaccounting),但该核算仅针对碳实务量,与企业财务会计系统内的价值核算和信息反映并无实质关联。随着对碳排放交易的日益关注,有学者指出,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会计事项不应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排污权框架内,而应同时设置一个类似于社会会计中的碳账户对其不确定性和风险进行处理(JanBebbingtonetal.,2008);也有学者将碳固(CarbonSequestration)及碳鉴证(Carbonassurance)纳入其中,认为企业的碳账户在排放市场中进行交易前须经第三方进行独立鉴证(JanekRatnatungaetal.,2008),也就是说需要对企业的碳账户实施碳审计。

在实务操作方面,各国政府一直努力制定相关标准以保证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与可比性。英国是最早提出“低碳经济”和“低碳审计”的国家,其在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指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2009年,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eaC)提出了对低碳问题进行全面审计的报告,为其他国家低碳审计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2010年5月,在iSo14000系列和paS2050等环境标准基础上,英国标准协会(BSi)又制定了“paS2060――碳中和承诺新标准”,提出了通过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还原和补偿来实现和实施碳中和的组织所必须符合的规定。丹麦作为最先提出在2025年前达到碳中和的国家,其政府为实现这个目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碳核算和碳审计,并采取了税收惩罚政策,以期对碳排放进行监督和跟踪。香港是我国率先实行碳审计的地区,由于其79%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建筑物,因此香港政府在2008年7月推出了香港首部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以此协助建筑物用户及管理人员提升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认识、量度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已于2010年制订出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标准iSo14067CD版文件(委员会草案版),并且经过多次讨论后于2011年12月23日了iSo14067DiS版文件(国际标准草案版),这个版本的表明碳足迹的规范框架已经确定完成,剩下的只是文字上的修饰了。毫无疑问,各国组织相关低碳标准与认证的制定已成为了碳审计开展的有力保障。

二、碳审计目标与碳评估方法

(一)碳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既定的方向,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审计目的,对审计对象进行审查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结果(程新生,2001)。某一项审计活动的具体审计目标应与其所处审计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相匹配,讨论碳审计的目标必须结合碳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根源进行。根据前面讨论的碳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根源可知,碳审计是基于人类控制碳排放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改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项管理工具,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为了实现低碳经济而推行和倡导的政策举措。因此,一个国家推行碳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低碳政策、低碳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保障低碳经济健康发展,减缓气候变化(李兆东、鄢璐,2010),控制碳排放量,缓解温室效应,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碳审计的总目标需要通过各个具体的审计目标予以实现。对各个组织而言②,碳审计的具体目标是改善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通过对具体能源利用效益的测算,检查对某项能源的具体开发利用程度,即计算创造了多少效益,浪费了多少资源(何雪峰、刘斌,2010),使企业的碳排放政策和程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达到预定节能减排目标,碳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各个组织的具体审计目标实现了,国家的总体审计目标也就得到实现,二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总体审计目标对具体审计目标起指导作用,而总体审计目标的实现也依赖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实现。

《京都议定书》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通过这项机制,发达国家能够以较低成本履行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能够借此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则可以通过出售减排量获得额外收益。对全球而言,在实现共同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减少减排总成本。但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有一套标准化的方法来计算和验证排放量数值,确保每一吨二氧化碳的测量方式在全球任何地方都一样(iSo14064,iSo14065)。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个相关标准,分别是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于2004年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14064和iSo14065系列条款。这些规程确定了排放核算范围、数据搜集方法、排放量配额等诸多方面,其目的就是确保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然则,如何确保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难题。而通过碳审计保证各个组织的碳排放量计算程序和方法符合相关准则规定,保证各个组织的碳排放量计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是碳审计所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可以简单地说,碳审计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遵循性目标:一是通过碳审计使企业碳管理政策程序与国家相关规定相符,达到预定减排目标;二是通过碳审计使企业的碳排放量计算和披露符合国际准则或标准的规定。

(二)碳评估方法

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在方法运用上与环境审计有相似之处。在碳审计的早期阶段,企业对碳足迹的估测通常仅仅基于其所消耗的能源总量。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碳足迹的测量也越来越细化,碳审计已由单一企业的个体行为演变成企业的价值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LCa)③。评价一个行业是否属于低碳行业,不能单纯从其生产经营活动排放的碳量加以判断,而应同时考虑该企业采购的产品是否高能耗、高碳量,即应从其整个生命周期链条的碳排放量角度加以衡量(张天立,2010)。同样,一个产品是否属于低碳产品,也不能只看碳直接排放量,还要考虑间接排放量。因此采取产品生命周期法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将扩展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将企业的供应商到销售商、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货物运输以及最后的废物处理与回收等各项环节均涵盖其中。

具体说来,生命周期法主要运用财务核算的原理推算某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既计算提高效率而减少的碳排放量,还要计算整个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维护等各方面的能耗,最后用整个生命周期链(见图1)对碳排放总量进行度量,看是否真正低碳,从而决策某项生产或服务是否应该立项、推广应用。碳审计的结果可以是只关注于温室气体排放源和信息的碳排放清单,也可以是一份完整的碳审计报告用以公开碳排放。

三、开展碳审计的基本步骤

碳审计是协调企业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很多碳审计指引中提出碳审计表现为逐步推进的线性结构,但实际上这种活动更类似于一个循环的反馈系统,每一步活动所获得的信息既提供于下一步骤,又同时对上一步骤的信息进行检查与验证。图2具体反映了这一流程。左边的箭头表示广义上的流程步骤,右边的箭头表示利用新信息进行修正的循环过程。

(一)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源

碳审计所涉及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6种,分别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物(pFCs)、六氟化硫(SF6)。因为这6种气体尤其以二氧化碳最为主要,故而在实际监测和计算中,常依据各种气体温室效应的能力不同,统一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e)来进行衡量。一种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这一气体的排放量乘以其对应的全球变暖潜势值(Globalwarmingpotential,Gwp),不同的温室气体,其Gwp值各不相同,但人们习惯上用“碳”来代称温室气体。

开展碳审计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即确定被审计单位或被审项目排放的哪些气体是属于《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源清单是否全面、准确影响碳排放量计算的准确性,因此碳审计中应把被审计单位或项目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6种气体全部纳入温室气体范畴,并作为后期估算碳足迹的依据。

(二)选定碳检测产品

碳审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计算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国际上一般用相等之二氧化碳排放量显示的“碳足迹”来表示这一衡量结果。在选择进行碳足迹计算的产品时,应直接源自项目开始时约定的目标,如考虑哪些产品能产生最大的减排空间,其产品规范、制造过程等环节是否与公司整体的减排战略最为相关,碳足迹分析可能对关键利益相关方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此外,碳足迹分析所要花费的时间与资源也需要加以考虑。一旦选定了产品,下一步就是指定功能单位。功能单位是为了方便计算碳足迹而对某种产品设定一个有意义的度量标准(paS2050,2008)。它反映了该产品或服务被最终用户实际消费的方式④,因此它提供了不同消费形式间相互比较的基础。一般说来,使用较大的功能单位(如1t薯条相对于200g薯条,一片铝板相对于一个易拉罐)进行分析可能会更为容易。选择功能单位时,可能没有单一的正确答案,企业应将其设定为一个容易被理解或使用的单元。企业也可以参考针对特定行业的标准指南,如食品生产中的功能单位可以设定为单位包装产品产生的碳排放量。

(三)确定碳审计的操作范围

碳审计的开展必须要确定边界范围⑤,边界范围包括组织边界和营运边界。组织边界主要是从企业集团角度着眼,需涵盖旗下子公司、转投资公司、合资企业各自握有权益的独立法人或非法人机构,具体计算可基于控制权或股权比例。而营运边界主要是指公司的营运活动,其计算可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来确定。根据世界企业持续发展委员会及世界资源研究所2005年的《温室气体专案量化协定》,温室气体排放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范围:

1.直接排放。包括固定设备(例如锅炉、发电机、焊接设备等)的燃料燃烧;私人机动车辆的燃料燃烧;温室气体释放与消除等。

2.能源间接排放。主要指电力消耗与煤气消耗等。

3.其他间接排放。包括原料的使用、废物处理、公共交通等。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规定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基准年⑥,以便提供参照、达到温室气体方案的要求或满足清单的其他用途。

(四)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

在计算碳足迹时需要两类数据: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活动水平数据是指产品生命周期中涉及的所有材料和能源(物料输入和输出、能源使用、运输等)。排放系数是衡量活动排放情况的固定比例,可将“单位”活动水平数据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转换成温室气体排放量⑦。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可来自初级或次级数据。初级数据是指针对具体产品生命周期由内部或者是由供应链中别人所做的直接测量;而次级数据是指不针对具体产品的外部测量,它是一种对同类过程或材料的平均或通用测量(如行业协会的行业报告或汇总数据)。目前我国次级数据库的建立中行业差距较大,其中电信及信息技术、银行及金融业的参与度较高,其次是石油天然气、建筑及建筑材料行业,而风电、太阳能等新兴能源尚缺乏统一的计量标准,但国家正在不断努力对此进行开发和更新⑧。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次级数据的选择最好使用经同行评审过的出版物中的数据,以及其他合格来源(如国家政府、联合国正式出版物和由联合国支持机构的出版物)的数据。但为了提高结果的精度与针对性,企业最好能够建立一套适合于自身情况的初级数据。

(五)计算产品碳足迹

收集和汇总了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活动强度和对应的排放系数后,即可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估量化。计算产品碳足迹的方法包括直接检测和基于排放系数的公式运算。直接检测由于受现实技术制约,不太常用。目前碳审计主要是采用第二种办法,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活动的材料、能源和废物乘以其排放因子取和。审计人员可以根据“排放量=活动强度(质量/体积/千瓦时/千米)×排放系数(每个单位的Co2当量)”这个公式估算,每项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一经计算出来,则利用Gwp将其换算为二氧化碳当量。也可根据所用燃料的含碳量和燃料使用量来估算⑨,还可通过ipCC的指导准则⑩来估算。

计算碳足迹通常需要对进出过程的所有材料总量进行量化以达到“质量平衡”,使输入过程的总质量与输出过程的总质量相等,从而确保所有输入、输出和废物流均被计入。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找出未被发现的废物流,如果输出过程的质量小于各种输入的质量,则必有其他部分流――最有可能是废物在该过程中被遗漏。《paS2050规范》使用指南中也提到了羊角面包生产阶段的质量平衡过程:为简化计算可以在搜集数据的同时结算质量平衡,从面包的购买点向后算起,既包括小麦采买、面粉加工、制作烘焙、产生共生产品{11}、包装销售等各输入输出环节的材料和能源,还包括各流通环节之间的储存、运输消耗,产生的废料、废气等质量,以确保获得该羊角面包在使用阶段和处置阶段的总质量。只有基于质量平衡,才能完整而准确地测量某种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比较分析。

(六)不确定性检查

计算出产品碳足迹后,企业可以对这一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这一步骤是对碳排放精度的衡量,目标是分析评价碳足迹结果中的不确定性并使其最小化,提高碳足迹比较结果的可信度,更好地认识碳足迹模型本身的贡献,提高基于碳足迹的决策水平。正如《paS2050规范》所鼓励的那样,将碳足迹计算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最小化,有助于提供最确凿、可靠和可重复的结果。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方法:如利用质量好的初级活动水平数据替代次级数据;采用更具针对性、更完整的次级数据;不断改进用于碳足迹计算的模型;把这一分析任务委托给具有不确定性分析经验并熟悉产品碳足迹模型的某个单位完成等。

(七)形成碳审计报告

碳审计的最后一个步骤是编制碳审计报告。该报告是把审计结果向节能减排转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其编撰范式可根据企业的评价目标而定,若审计报告需要向消费者或投资者公布,则验证等级及详略程度需高于仅供内部使用的数据。近年来,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企业气候变化信息数据库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正积极鼓励世界各国企业披露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应对战略,以便更好地设定减排目标、改善绩效,并有利于投资者识别“低碳”公司,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毫无疑问,该项目进一步推动了碳审计报告的标准化与合规化,并促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报告加以利用,从而更好地进行碳排放管理。

相对于一般财务审计,碳审计报告更侧重碳燃料使用范围、耗费、排放的统计与计算。例如在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中,审计报告就需要留意以下的建筑物相关性能:空间设计、建筑材料、建筑物朝向、外墙遮阳装置、电力装置、照明装置、办公设备、空调装置、升降机及自动梯装置、供水排水装置、煤气和石油气、相关交通工具的使用等(刘少瑜等,2009)。此外,由于碳审计要通过对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可以减排的项目,以减少碳排放量,故报告中应对审计对象的排放情况提出减排建议与措施。

四、开展碳审计工作的若干政策建议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付诸实践,适时推出碳审计制度,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现实需要。然而碳审计还属于新生事物,推行碳审计工作,存在很多困难,正如陈燕燕、彭兰香(2010)所指出的,碳审计标准缺乏、获取核算数据困难、专业人才稀少等都成为碳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因此,为了顺利开展碳审计工作,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创造进行碳审计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提升公众碳审计意识。目前社会各界对碳审计的认知度不高,为了推动碳审计工作的有力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碳审计的舆论宣传导向,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环保意识,尤其是对企业碳审计的宣传与倡导,要求企业履行社会公共责任。政府审计机构可以推出相关鼓励政策,鼓励企业自愿实施碳披露,在年报上披露节能减排、碳审计和环保项目投资等信息,严肃查处碳排放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完善的环保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保护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求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和碳管理,为碳审计提供真实完整的各项数据,以利碳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尽快推出碳会计和碳披露。实施碳会计和碳披露是高效开展碳审计工作的前提。让企业实施碳会计或参与碳披露项目,可以反映企业的碳源、碳固、碳排放量的变化,以及与碳相关的资产与负债情况,了解被审单位的碳管理现状,为碳审计的开展提供基础材料。美国、欧盟、日本等都曾过与碳会计相关的草案或指南,而以FaSB的对参与总量――交易机制下的排污权会计基准草案(eitF03-14)和iaSB的排污权解释公告iFRiC3最为典型(郑玲、周志方,2010)。我国可以在借鉴相关国际组织碳会计规则的基础上,推出碳会计准则或碳披露准则,规范企业的碳管理与披露行为。

(二)建立碳审计制度和指南

一项审计活动的顺利高效进行,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准则指南是前提。建国以来,我国国家审计根据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先后推出了合法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也及时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审计准则和法规,2011年又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这些现有审计制度与规范为推进碳审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要保障碳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制定更为具体的碳审计准则和指南。碳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碳审计属于新生事物,审计人员缺乏经验准备,在初次执行碳审计时,必须有章可循。因此,政策部门可制定操作性强的碳审计准则和指南,对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审计方法、审计报告等进行详细规范,指导审计人员开展碳审计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自2006年起颁布了iSo14064、iSo14065、iSo14066和iSo14067―1、iSo14067―2系列规范,用于指导碳足迹计算和碳审计工作。英国标准协会也自2004年起颁布了paS2050和paS2060系列规范,对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碳中和认证等进行了规范。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8年颁布了指导碳审计工作的《香港建筑物(商业、住宅或公共用途)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的审计和报告指引》,对建筑物边界、营运边界、量化方法、作业步骤和报告格式样本等进行了详细规范。我国在制定全国统一的碳审计指南和准则时,可在借鉴上述规范的基础上,详细论证制定。

(三)建立碳审计协调机制

碳审计所涉及的政府监管部门较多,需要建立协调监控机制。从审计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各级审计机关;从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环境保护部和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从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证监会、国资委、各地国资管理、企业管理等部门;从碳会计的规范行政主管部门来说还涉及财政部。如何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联合效应,有效实施碳审计,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控较多,主要是环境保护部和证监会颁布了相关规定。环境保护部(局)先后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证监会颁布了《上司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最近环境保护部还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从上述文件精神来看,对企业环境保护监控主要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证监会,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参与不多。

今后应更多地发挥审计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组织在履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推动碳审计和环境审计的广泛开展,并与环境保护部和证监会、国资委等进行沟通和协调,在法规制定、工作开展方面进行合作,建立联合机制,在取得环境保护责任主体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既发挥环保部门环境指标测度、碳排放量核算的技术专长,又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核查专长,提高碳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四)培养和储备碳审计技术人才

开展碳审计工作,除了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般项目审计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求审计人员掌握各种统计检测分析的标准和方法,能根据企业能源投入产出的有关数据计算出各种能耗指标,并要根据这些指标分析出企业用能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提出合理化建议(陈燕燕、彭兰香,2010)。目前尚缺乏开展大规模碳审计的审计专业技术人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将是开展碳审计的当务之急。

一方面,在审计人员招聘上有意识地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环境化学等专业招聘审计人员,将这些人员与原有财务审计人员结合组建碳审计项目组,形成碳审计项目组成员合理的专业结构;另一方面,加强碳审计的培训和教育,聘请统计、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国际标准化组织、英国标准化协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已经开展了碳审计项目的国家或地区的优秀审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碳审计知识和技能,为碳审计的顺利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JessieFrancois.Carbonauditing-aResourceforSchool[oL].workingpaper,SchoolofenvironmentalSciences,2003.

[2]周志方,肖序.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9(11):91-95.

[3]JanBebbingtonandCarlosLarrinaga-gonzalez.Carbontrading:accountingandReportingissues[J].europeanaccountingReview,2008,17:697-717.

[4]JanekRatnatungaandStewartJones.aninconvenienttruthaboutaccounting:theparadigmShiftRequiredinCarbonemissionsReportingandassurance[oL].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annualmeeting,anaheimCa,2008.

[5]程新生.审计环境与审计目标[J].审计研究,2001(2):45-47.

[6]李兆东,鄢璐.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和内容[J].审计月刊,2010(8):21-22.

[7]何雪峰,刘斌.碳审计理论结构初探[J].会计之友,2010(10):25-26.

[8]张天立.实施低碳评价与低碳审计[oL].,2010.

[9]BritishStandardsinstitutions.paS2050:2008Specificationfortheassessmentofthelifecyclegreenhousegasemissionsofgoodsandservices.BritishStandards,2008.

[10]刘少瑜,苟中华,巴哈鲁丁.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香港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介绍[J].中国能源,2009(6):30-33.

高级碳排放管理篇6

1.1有利于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从大气二氧化碳排放来源看,土地利用变化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又一要素。从碳排放的分类来看,土地利用碳排放可分为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产生的碳排放、土地利用类型保持产生的碳排放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上所承载的全部人为源碳排放等三类。通过构建低碳土地管理制度,制定政策有效开发、利用及管理土地资源,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利用低碳化,有效减少土地利用碳排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研究表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碳排放的潜力约为常规低碳政策的1/3,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是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

1.2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三次产业中,工业的比重偏高,服务业比重偏低,工业内部结构中,又以高碳的重化工业为主,比例达70%左右。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阶段,大规模的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供应,这些“高碳”产业是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以此为理由,千方百计地推进重化工业的发展,我国的资源支撑不了,环境容纳不了,更何况还要给子孙留有足够的资源和空间。因此,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通过构建低碳土地管理制度,鼓励发展低碳产业,逐步限制高碳产业发展,减少单位GDp的资源量和环境代价,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1.3有利于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建设“两型”社会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土地资源是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构建低碳土地管理制度,解决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的体制性矛盾,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2构建低碳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2.1控制高碳产业建设用地总量

不断抑制高碳产业项目建设用地总量,在用地审批过程中进行严格限制,与此同时,给低碳产业发展项目给予用地上的支持。具体到操作环节,土地供应参与低碳经济建设主要是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这两个手段来进行调控,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可以为低碳产业项目在总量和布局上进行安排,并用规划图件和相关调控指标的形式来表现。通过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定各地区低碳产业项目的年度用地,严格限制新批准高碳项目,限制向高碳项目供地,以此来调节高碳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用地总量、结构和速度,以降低高碳经济的用地比重,促进低碳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2及时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构建低碳土地管理制度,发展低碳经济,要注重及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控这一重要手段。具体的手段可以从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来实施。其中增加碳汇的土地管理手段有:积极植树造林,增加林地的比重,提高森林覆盖率;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工作,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落实退耕还草工作,增加草地面积。减少碳排放的土地管理手段有: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尤其是废弃的工矿用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加强区域内建设用地集约节约管理,做好开发区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提高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倡导农地施用有机肥以及秸秆还田,减少农业碳排放;构建土地生态补偿机制。

2.3制定促进低碳发展的土地储备政策,逐步回收高碳项目用地

制定促进低碳发展的土地储备政策,逐步回收高碳项目用地。政府为了给城市发展留足空间,除了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外,政府还可以运用土地整理、土地置换等土地政策工具,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依据土地储备政策接收其项目用地,以供应土地一级市场。

2.4创新低碳产业项目土地供应方式

针对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及可支配资金的最大化考虑,倾向于采取对不同用途土地采取不同出让方式的差别定价策略。例如,对于商业、住宅用地倾向于采取招拍挂的方式追求一次性收益,而对于工业用地,地方政府看重的则是工厂建成之后给本地区带来的GDp、税收、就业等政绩利益和长期收益。为此,不惜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压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以至负地价,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为此,2007年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联合发文,要求:“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对于低碳产业项目用地,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除了一般的招标、拍卖、挂牌等出让方式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协议出让的方式出让土地。

2.5充分发挥地价杠杆作用,支持低碳经济项目

对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项目用地,若在一级市场获取土地使用权,政府可以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的优惠;若在二级市场转让获得土地使用权,政府可以在转让税费方面给予优惠,通过土地价格和税收政策积极引导资本和资源向低碳方向转移。对于低碳产业项目的用地,除了可以在土地价格、土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外,政府还能制定政策在土地信贷、土地抵押等方面给予支持。此外,可以简化低碳产业项目融资用地审批。

2.6改革考评体系,增加土地供应的碳排放指标考核

高级碳排放管理篇7

关键词:低碳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50-02

1引言

21世纪全球化的到来,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幅增长。因此,以低耗能、低污染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也在改善环境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控制碳排放量依然是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碳排放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供应链管理也从绿色供应链发展到重点更为突出的低碳供应链。

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国内外文献不计其数,但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概括总结还很少。因此,本文将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初步总结,通过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2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由来

供应链管理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迄今为止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我国《物流术语》把供应链定义为: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有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对供应链的整体进行优化并开发其潜能,却忽视了在供应链实施中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资源供应日趋紧张、资源利用率日益下降以及环境问题的突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随之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是由mRC在1996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绿色供应链是环境意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即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环境的因素。

虽然绿色供应链考虑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但它并未涉及对环境、经济、社会这三方面的协调。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绿色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由Drumwright首先提出的,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可持续供应链是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共同达到平衡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其评价指标和研究内容更为全面且复杂。

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后,碳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供应链便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低碳的要求,这相比于过去的“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而言,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毋庸置疑,低碳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碳排放贯穿于任一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分销以及终端消费等各个环节。因此,对碳排放准确地测量和有效的控制,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

3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概述

3.1基于低碳供应链绩效指标的研究

杨红娟,郭彬彬对低碳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对低碳供应链的绩效考评可设定五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财务和成本、业务运作、顾客服务、研发创新和减排环保,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可分设不同的二级指标。李健等人在对集群式低碳供应链优化路径的研究中,分析了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的13个影响因素,分别是: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零售商、消费者、低碳领域专业人才、上下游企业间合作、跨链竞合现象、投入资金巨大、向标杆企业学习的机会、建立核心企业的低碳形象、法规政策不健全以及产业集群发展阶段,通过模型的测算给出消除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生艳梅等人在低碳视角下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时构建了五个一级指标:财务价值、内部流程、客户服务、创新与学习以及低碳绿色。由此,低碳供应链相比于传统供应链,增加了低碳、减排和绿色等相关指标,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

3.2基于低碳供应链绩效模型的研究

杨红娟,郭彬彬利用传统Dea方法对低碳供应链及其绩效评价做出了初步探讨,通过检验各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来判断低碳供应链运作效果。对于Dea无效的供应链,通过计算投影进而得到投入指标的调整值。谢鑫鹏,赵道致从易逝产品的碳排放量和政府的碳排放规制入手,通过建立经济主体的主从博弈模型,得到两个产品制造商和上游碳配额供应商之间互为反应函数的纳什均衡解。赵道致,原白云,徐春明探讨了由单个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优化问题构建了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减排策略对产品碳排放量的影响。李健等人在研究消除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中,通过iSm模型找出了阻碍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最深层次的原因,通过nK模型得出,消除影响因素的路径并非是从最深层到表层,而是按另一种顺序进行消除。

3.3基于低碳供应链的方法研究

到目前为止,在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博弈模型方法和Dea方法。比如,杨红娟,郭彬彬认为对低碳供应链运作状况的评价需要有一套相应的评价标准,并提出了五个一级指标和一级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虚拟了八条供应链,基于传统Dea方法对各供应链的绩效做出了评价,最后通过投影计算出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为使供应链达到Dea有效,投入要素的减少量。赵道致,原白云,徐春明基于微分博弈,研究单个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动态优化问题,通过假设需求是碳排放量的线性减函数,构建了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得到了双方合作减排的最优反馈均衡策略及利润最优值函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长期开展减排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4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趋势

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政府和学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1996年,绿色供应链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在供应链的管理中融入环境保护的目标,对企业的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仍有其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认为产品的租赁再回收比直接出售更环保,因为前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回收再制造,但agrawal等人发现消费者在使用租赁产品时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由此对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比直接出售所造成的影响更大。

为全面度量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学者提出低碳供应链的概念,这一概念要求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加工方式、分销方式以及终端消费情况等各个环节都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排放量,这就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绿色供应链的不足之处。相较于传统供应链而言,低碳供应链形成了一个闭合式供应链,要求废弃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以期实现最大限度的环境保护。

从最早供应链概念的出现到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低碳供应链的提出,每一步都是对供应链体系内涵的补充,使之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方法上,从一开始定性的研究方法,如调查问卷法、案例研究、专家会议法等,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如在研究中加入经济模型或Dea方法,使得到的结果更客观准确。

5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低碳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刚刚起步不久,加之低碳供应链管理在实际运营中涉及的问题较多且较复杂,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目前的研究主要从外生机制入手,研究政府政策或企业供销各环节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纵向合作减排。但若能激发出供应链企业自身主动减排的需求,将实现整个供应链更加低碳的运营。

其次,碳排放涉及多个层面,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对供应链中的“碳足迹”进行精确的估计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从设计、生产加工到最终销售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地区甚至国家,碳足迹来源于各种投入和产出,发生在许多不同的环节,这些都给碳排放的测量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最后,国家对于碳交易、碳税收相关的制度还比较少且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企业虽然意识到低碳生产的必要性,但国家政策中对低碳运营的扶持、补贴政策还比较少,对损害环境的惩罚力度还不够大,这就使得低碳供应链的实施缺乏制度保障。

6结束语

低碳供应链是在传统供应链中融入低碳的理念,要求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小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大化和碳排放量最小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在概括总结低碳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指标、模型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提供方向和线索。

参考文献

[1]杨红娟,郭彬彬.基于Dea方法的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0,(9):31-35.

[2]李健,张伟正,吴成霞.集群式低碳供应链优化路径研究―基于iSm模型和nK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1):1-5.

[3]生艳梅,孙丹,周永占,等.低碳视角下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5-27.

[4]谢鑫鹏,赵道致.低碳供应链生产及交易决策机制[J].控制与决策,2014,(4):651-658.

高级碳排放管理篇8

主持人语: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环境危机、气候变化的唯一出路。碳交易作为利用市场机制降低碳减排成本的有效手段,在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有重要作用。碳交易市场为碳交易提供了交易平台,对增加我国碳交易的议价能力、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创造碳交易市场更大的流动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碳交易市场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在碳交易市场的形成方面研究薄弱,关注的重心停留在技术及管理层面,对于相关法律问题探讨得不多。碳交易制度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碳减排总量设立及指标分配的法律原则,碳减排指标的分配、确认,碳排放的测量、核准和报告制度,碳信息披露制度,碳交易的法律规则,碳交易市场的监管,碳交易的保障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本栏目设立的目的在于对这些法律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同时具体探讨一些困扰碳交易立法和实践的法律难题。在欧洲和美国,碳交易已经进行多年,有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在立法和监管等方面,我们希望在此也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借鉴并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本期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挚萍、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和中山大学法学院课题组的三篇论文重点探讨了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提出建立碳交易市场及加强碳交易市场的监管的总体设想,对我国构建碳排放交易机制,制订相关法律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的政策催生了碳交易,也诞生了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兴市场,兼具环保市场、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特点,这些特性导致各国政府需要对该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以防止市场滥用、价格操纵、市场欺骗等现象,保障温室气体减排行为和市场行为健康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若干可从事碳交易的交易所,部分省份正在进行碳交易试点,碳交易市场机制及监管机制必须同时建立及完善。碳交易市场的监管体制和制度是综合的,监管主体包括综合经济管理、环保、能源和金融管理等部门。

关键词:碳交易;碳交易市场;监管;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04(2012)01-0056-07

收稿日期:2011-09-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FX080)

作者简介:李挚萍,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从事环境资源法研究。

①2011年,欧盟发表声明称,奥地利、波兰、希腊等成员国的国家注册系统近日遭黑客入侵,被盗去约值2870万欧元的200万碳排放额,并于碳交易现货市场出售,欧盟因此宣布暂停该市场交易一周,成为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停市,详见。

一、碳交易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碳交易市场的监管是指监管主体运用法律、经济及行政等手段,对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权利行使、权利交易等行为及其他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问题进行的监督和管理。

碳交易市场作为新型的市场形式,有必要对其进现有效的监管,构建完善的监管制度,这是因为:

第一,碳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碳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交易具有许多特殊性,传统的交易规则及监管制度未能适应碳市场监管的需要。由于碳交易市场的高风险性及碳市场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等原因,碳交易市场投机性较大。目前欧洲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碳交易市场已经出现一些波动异常,如指标被盗及交易系统受到破坏等情况①。

第二,碳交易市场专业性较强,存在信息不对称。碳交易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碳产品的产生、发行、上市,交易、政策变动等方面,在碳交易市场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信息都存在不对称性。

第三,碳交易市场是一个信用市场,碳信用产生及交易的正当性来源于各个环节严格公正的监管。碳交易市场监管的各项政策,如排放监测、信息公开、指标追踪、违约责任等对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第四,碳交易市场属性多样,主体多元化,交易环节多,碳产品多样且技术性强。碳交易的主体涉及企业、金融机构、技术服务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碳交易包括场外交易和场内交易,而场内市场又兼具金融市场、能源市场和产权市场等性质,这些市场行为在任何社会都需要受到规制。

因此,对碳交易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非常必要,这也是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应有之义。碳交易监管与碳减排监管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碳减排监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公平分配碳排放指标,准确测定核查排放源排放总量、正确公开排放源信息等。碳市场监管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虚假市场信息等行为。碳市场监管以碳减排监管(如测量、核查、报告和登记制度)为前提,碳市场监管有助于公平有效地实现碳减排目标。

二、欧美碳交易市场监管的制度及措施

(一)欧盟碳交易市场的监管

1.欧盟碳交易市场监管的机制。碳市场形成后,与任何市场一样,都可能出现市场滥用及违规行为。欧盟碳排放交易计划(etS)框架下的碳交易市场建立时间不长,发展速度快,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及日益复杂,它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市场滥用、价格操纵、市场欺骗等。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规则来引导市场的健康发展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发生了一系列指标欺骗和盗窃事件后。2010年,欧盟委员会颁布了一份立法文件《加强欧盟碳交易计划市场监管的框架》,根据该文件,欧盟碳排放权交易计划的碳交易市场监管机构有以下几类:

一是欧盟委员会。根据欧盟《在欧盟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指令》(Directive2003/87/eC,以下简称etS指令),欧盟委员会负责制定碳市场监管的法规,监督市场的运作,防止市场滥用以及其他可能导致市场价格扭曲的市场违规行为。委员会每年向欧洲议会及欧洲理事会提交碳交易市场监管年度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拍卖的实施情况,市场交易的流向及流量。如果委员会发现市场运行不正常,就会向欧洲议会及理事会报告并提出的建议。

二是欧盟独立交易日志(CitL)。CitL是记录发行、转让和清除指标的电子系统,对每一笔交易进行自动检查,以确保没有违规行为。

三是金融监管机构。在欧盟,碳交易市场属于金融市场及能源市场的一部分,所以也受金融市场和能源市场管理机构的监管。

四是成员国的监管机构。通常为各国的环保和金融管制机构。

2.欧盟碳交易监管的法律制度。欧盟碳交易监管的法律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碳交易相关指令。这些立法明确了碳减排的目标、碳指标的分配方式、受控碳排放源的范围,指标登记、监测、报告、转移、追踪等制度以及碳交易的监管机构等。

第二,金融市场相关立法。由于金融机构在碳交易市场开发了一系列金融工具及产品,因此,与此相关的部分金融立法也适用于监管碳市场及市场行为。这些立法包括《市场滥用指令》(marketabuseDirective)、《金融工具市场指令》(marketsinFinancialinstrumentsDirective)以及有关场外交易的一些规定。这些法律要求被确定为金融产品的排放配额衍生品应该受到相应的管制,如必须在受规制的市场上交易,入场交易需满足一定的资格要求,遵守交易规则、按规定披露信息、禁止内幕交易及市场操纵,成员国的金融管制机构有责任监督市场运行,防止市场滥用等。

第三,拍卖规定。欧盟委员会2010年颁布的《拍卖规定》(auctioningRegulation)为欧盟碳交易第三期的排放指标拍卖建立了管制框架。该规定有效拓宽了《市场滥用指令》和《金融工具市场指令》适用于碳市场的范围,它要求拍卖平台及金融机构的活动即使是在典型的二级市场之外进行也需要遵守大致相同的规定,一些排放指标即使不具备金融工具的特质(如一些拍卖的产品只是两天的现货合同)也要纳入管制的范围。根据该规定,《反洗钱规定》的若干措施也适用于拍卖的参与者。此外,《拍卖规定》要求拍卖平台在发现或者怀疑存在市场滥用、洗钱、融资及其他犯罪活动时,有义务向监管机构报告。

第四,能源市场相关立法。2010年12月,欧盟委员会采纳了一个立法建议,以跟进《第三次能源市场自由化一揽子计划》及强调欧洲能源批发市场的透明和公正。这个规定明确禁止电力及其相关产品的批发市场和天然气及其相关产品的批发市场上的市场滥用行为。这个规定不直接适用于碳市场,但它适用于与碳市场有重要关联的市场,其引入对于同时参与能源及碳市场的成员有规制作用。

目前,欧盟碳市场的运行良好,由于配额交易绝大部分属于衍生品交易,衍生品市场处于金融市场法律管制框架之下,因此大部分碳市场已经受到市场规制。对于碳现货交易,个别成员国已经有一些规定,但是在欧洲层面上没有相应的规制措施。欧盟碳交易系统多次受到黑客袭击,指标被盗的情况时有出现,暴露出其安全性不足,这是目前最大的一个隐患。

(二)美国碳交易市场的监管

1.美国碳市场的监管原则。美国的碳交易市场是区域性的,目前主要有东部地区温室气体倡议(RegionalGreenhouseGasinitiative,简称RGGi)市场和西部气候倡议(westernClimateinitiative,简称wCi)市场,正在运行中的是RGGi市场。随着碳市场的发展,尤其是碳金融市场的逐步扩大,建立高效、透明的碳交易机制则显得十分迫切,美国已经认识到政府适度监管对于碳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性,基于美国在市场监管上的经验,美国碳市场的监管确立了以下目标和原则:

第一,碳价格的准确性决定了消费和投资,因此对碳市场的监管应当确保碳价格应该准确地反映预期的减排边际成本。

第二,政府对碳市场的监管必须尽可能地使市场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减少交易成本,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主体和市场参与者的风险。

第三,政府对碳市场的监管必须确保碳市场对市场参与者是公平的,没有市场纵或扭曲的现象。

2.美国碳市场的监管机构。美国碳市场的监管机构有以下几类:

一是州的监管机构。美国联邦宪法第一条第十款规定“任何州不得缔结条约、同盟或联盟;……任何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与其他州或外国缔结协议。”根据该“协议条款”(compactclause),在美国州与州之间缔结的条约以获得美国国会同意为前提。在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背景下,作为RGGi签署州之间达成强制性减排的“协议”难以获得国会的批准,因此RGGi签署州以“倡议”的形式规避了“协议条款”的约束,并通过制定“模范规则(modelRule)”对各州的监管事项进行指导,事实上“模范规则”之所以被称为“模范”,就是因为模范规则本身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具体执行事项应当为各州立法机关所吸收并以州的名义颁布实施方能产生法律效力,这意味着RGGi事实上将强制性减排的监管权保留给各签署州自行行使。因此,实质上各州行使市场监管的主体一般都是州环保行政机构及能源监管机构。在各州内,通常由环境保护部门制定与其他RGGi成员州一致的年度预算,能源监管机构(主要是公用事业局)则制定相应的原则,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诚信,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利益及实现其他目标。

二是区域的监管机构。由于美国宪法中“协议条款”的约束,美国东北部的RGGi碳市场就不可能设立一个超越各州之上的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监管机构来行使法定监管权。作为一种权宜之计,2007年9月,RGGi各签署州授权成立一个名为RGGi,inc.的非营利性公司,其任务是为签署州的碳减排计划提供行政和技术服务的支持。具体而言,RGGi,inc.的任务包括:(1)开发和系统维护以监测排放源的数据,并跟踪二氧化碳配额;(2)运行一个拍卖二氧化碳配额平台;(3)监测有关二氧化碳配额的拍卖和交易市场;(3)为签署州提供在审查申请排放抵消项目的技术援助;(4)为签署州评估和修改州的RGGi方案提供技术援助详见http:∥省略/rggi。。值得注意的是,如上所述,由于宪法中“协议条款”的约束,RGGi,inc.并没有监管或执行的权力。所有这些权力是保留给每个签署州的。

三是联邦层面的监管机构。目前,美国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强制性的碳交易市场。但是从美国联邦层面的行政职能配置情况以及第111界国会主要气候立法的提案看,未来美国有权对全国性碳市场进行监管的机构主要有4个: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证券及交易委员会(SeC)、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以及环境保护署(epa)。国会可能会选择从上述4个机构中抽取专门的人员组建一个碳市场的混合规制体系,也有可能创建一个全新的监管机构。

四是第三方监管。虽然各州都保留了碳市场监督的权力,但实际监管工作,如核准指标交易,确定是否出现价格操纵,调查守法及违法行为等主要委托给几个第三方机构进行。如世界能源,它是一个拍卖平台,代表RGGi负责组织拍卖活动;又如potomaceconomics,它是一个咨询公司,被授权负责监督RGGi碳交易的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它对拍卖活动进行监督,以确保一级市场配额的拍卖符合拍卖的程序,拍卖的结果也是公平竞争的结果,此外,它还承担监测二级市场的活动,确保市场不存在价格操纵及串谋的现象。potomaceconomics对世界能源拍卖管理行为进行调查评估,对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不当行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告给RGGi的成员州详见http:∥省略/docs/auction1mmReport.pdf。。

(三)欧美碳交易市场监管经验的启示

1.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碳交易市场监管体制。碳交易市场在范围上具有跨区域、跨国界的特点,在市场性质上具有金融产品市场、能源产品市场和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特点。由此决定了市场的高度复杂性及多层次性。碳交易市场作为跨区域、跨国境的市场,其监管机构有地区级、部级和跨区性、跨国性等,这些机构的职能和作用需要多层次的立法来规定及协调;碳交易市场作为具有多种属性的市场,其监管机构的种类也应该包括金融、能源、环保等。因此,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协调管理机构十分必要。

2.制定严密的监管法律规范体系。碳交易市场的监管必须依赖相应的法律法规。欧美国家的立法经验是首先充分运用已有的相关法规来解决相同性质的法律问题(如市场操纵,虚假信息等),以减少立法成本;其次,及时制定新的立法来应付全新的法律问题(如指标登记、跟踪管理等),在市场启动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基本到位,这是保障碳交易市场规范运行重要前提之一。

3.定期的市场调查及评估。由于碳交易市场是新兴市场,监管总有不到位的地方,法律也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欧美国家都聘请第三方机构定期进行市场跟踪调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为完善法律制度服务。

三、构建我国碳交易市场监管制度的建议

我国的碳交易目前只处于试点阶段,只有几个可以进行碳交易的交易所目前对外宣布可以进行碳指标交易的交易所包括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深圳亚洲排放权交易所等。和零星的几件碳交易案例已有的交易都属于自愿减排框架下的交易。,建立碳交易市场监管体制及制度,完善对碳交易市场有效的监管有利于我国碳交易市场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公正,提高碳交易市场的效率,维护良好的碳交易市场秩序。

(一)建立有效的碳交易监管体系

由于碳交易涉及多元主体,交易环节、交易方式和交易程序都比较复杂,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交易所监管、第三方机构监管和社会监督的各自优势,并实现各监管体系的有机结合。

1.政府监管。由于碳市场的多元属性及复杂性,碳交易市场的监管主体必然也会涉及多方,笔者认为理想的碳交易市场监管体制应如图1所示:

中央综合管理部门可以考虑设置专门的碳交易监管机构,直接对国务院负责,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进行统一监管,而在各省级行政区域设立派出机构,依据法律规定及独立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对辖区内的碳排放权交易进行监管,并通过立法明确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如欧盟委员会依据欧洲议会2003/87/eC号指令第20条规定设置了中央管理机构,对碳排放权的交易和行使进行规制,欧盟中央管理机构运用自动记录系统保证碳排放权交易和行使的合法合规。如果存在违规行为,中央管理机构可以通知成员国政府并在违规行为消除前禁止(违规者)对碳排放权进行交易,交易的范围包括正在进行的和将要进行的交易。

关于能源监管部门,鉴于发改委是我国目前负责气候变化事务的主管机构,碳交易市场建设初期可以从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出发,建立以发改委为主体,其他政府部门积极参与的监管机制,这样既有利于监管的权力制衡,充分发挥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积极性,消除碳交易市场监管的盲区,又有利于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造成的监管弊端,从而逐步建立起信息共享、沟通便捷、职责明确的协调配合机制的监管模式。发展改革委员会作为碳交易的主管机构,应建立健全排放权交易的管理和监督体系,负责政策制定、定价和交易条件等。

环保监管部门应负责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虽然目前我国尚未明确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是否属于污染物,但是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将温室气体纳入污染物的范围是大势所趋,而且温室气体排放只有借助污染控制的各个法律规制手段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碳减排和碳交易工作应该有环保部门的参与,其职责主要是负责温室气体防治措施的落实、排放的监测、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等。

关于金融管理机构,碳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碳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主要依靠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应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等政府部门实施对碳金融业务的监督管理和市场调控作用。

在加强政府和碳交易主管机构对碳交易市场监管的同时,也要加强监管者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加强对碳交易监管者的管理,应不断完善对监管者违规行为进行制约和惩罚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监管人员、内部交易的打击力度,加强政府的引导和规范。监管的重心、范围也要合理,将政府监管严格限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将政府监管限定在对市场缺陷干预能起积极作用的领域;市场可以做好的就不要随意干预;界定监管者的权力边界,避免随意监管和过度监管。

2.第三方机构监管。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建立和发挥第三方独立机构在碳市场中的监管作用。例如,美国RGGi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监管可以解决政府内部技术及专业监管力量不足等难题。事实也证明第三方监管可以避免许多体制上的障碍。又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依据2002年的电力供应法修正案(温室气体减排)第97条Ha款规定,独立价格监管仲裁庭(independentpricingandRegulatorytribunal,简称ipaRt)对新南威尔士州电力零售商和其他负有减排义务的参与方履行预先确定的减排义务进行监管。同时ipaRt对计划享有管理职权。因此,笔者建议省政府授权一些有资质、有能力的技术机构,如节能中心等,行使部分监管职能。

3.交易所监管。交易所本身虽不参加交易,但为各类市场参与主体提供碳产品的撮合成交、场地、设施、结算等服务,同时履行期货市场一线监管职责,监管会员、投资者及市场其他参与者的碳期货业务,及时发现和处理期货违法、违规行为,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交易所通过资格审查的方式可以对中介机构或会员企业实施监管。一般而言,会员资格的具体标准由交易所依据有关法规制定。交易所根据标准评估申请者是否有足够的知识、经验、资源和能力来有效地开展其业务活动。另外,交易所还可建议乃至要求会员设计自我管理的制度,落实各项具体的监管措施,严格执行监管制度,发现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并立即上报。

交易所是我国碳市场建设初期碳交易的主要平台,完善交易所的交易制度包括交易规则和交易程序。交易所通过登记系统、追踪系统等对碳交易的各个环节可以形成动态的监管,能够发挥重要的监管职能。如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建立了会员注册操作平台(CCXRegistry),随时提供注册会员碳金融交换与会员资料记录服务;然后,注册会员可通过交易操作平台(tradingplatform)系统机制买卖温室气体,此交易平台提供会员交易往来资讯并自动更新市场价格行情;最后清算与结账操作平台(ClearingandSettlementplatform)则负责处理交易所内每天的活动信息,并将当日所有处理与结算的交易资料传达给注册会员,提供市场监督和确定的排放数据,有效达成排放减排目的。

此外,交易所还可设立专门的碳交易安全监控中心,并实施与其他各监管主体联网,以防范交易风险、保证投资者的交易安全。

4.碳交易市场的社会监督。对碳交易市场的社会监管包括媒体、环保组织、投资者、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多方面的监督。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可弥补碳交易市场和政府职能的缺陷。比如,金融行业协会能促进碳金融的发展。金融行业成员为保护和增进共同的利益,在自愿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共同制定章程(规则)与约束会员的行为,并实现金融行业内部的自我管理。金融行业协会主要包括: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期货业协会等。金融行业协会具有民间性、自律性和非盈利性,并以社团形式开展活动。金融行业协会作为社会自律性组织,介于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承担部分国家职能和市场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通过服务、干预和协调发挥作用,其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为政府的碳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信息服务,碳金融行业组织更接近市场,其组成人员具有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碳权开发与投资、碳金融衍生市场等专业优势,可保证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因此,协会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委托,对碳金融产品开发、咨询服务、碳权衍生品交易是否依照银监会的指导原则等进行调查。另外,协会对商业银行向社会公布的各种低碳信息、碳权价格、温室气体减排行业指数等进行测算核实,发表客观公正的核查报告,制定道德规范等,由此约束碳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

(二)完善监管制度

1.碳交易信息披露制度。规范的碳交易信息披露作为碳市场监管的前提和基础,是维护碳交易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从国家的低碳政策到碳产品形成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包括:碳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的发放、碳排放配额的分配、交易规则、碳价格信息等等,都应有一整套信息披露和公示制度。对碳产品追踪系统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也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开和机制,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此外,还应加强环保低碳宣传,提高交易主体的信息披露意识;通过立法明确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明确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范围,对信息披露有重大问题的有关责任人,给予严厉的资格、行政或刑事处罚等,防止虚假的信息披露;加强对信息的汇集,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建立电子化信息系统作为信息披露平台,在碳交易信息的内容、形式、范围等方面统一标准,确保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实现共享。

2.防范市场滥用行为。世界各国目前碳市场监管的重点都是防止市场滥用,包括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为此,各国在指标分配、拍卖等方面设置了严格的程序。如美国RGGi指标分配主要通过拍卖进行,为了防止有人操纵市场,一年的指标分4次拍卖,每季度1次,三年共12次,由于每次拍卖的数量有限,即使发现有问题,影响也不会很大。此外,为了防止有人出高价垄断指标,导致真正需要指标的企业无法拍下指标,RGGi的拍卖规定允许出价人将自己需要的指标分成几个小包,分别以不同的价格来竞标,这样他们至少有一部分能达到拍卖价而成功买得。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刚刚起步,相当一部分人抱着投机的心理来进行买卖,当然,这些投机商对于活跃市场有帮助,但是对于他们的行为也要有必要的监管及限制。完善市场规则,防止市场滥用非常必要。碳交易市场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各环节相互紧密联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出了问题都不是小问题,都会对整个市场甚至全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就必须加强碳交易市场监管中“事前”的防范而不是依靠“事后”的处理。监管中要遵循“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监管过程中,主动预防性监管是指减少不利事件、违规行为发生的概率。被动应急性监管是指降低不利事件、违规行为的影响后果。监管实践中人们习惯于被动应急性行动措施。

3.碳排放额核定制度。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权具有其特殊性,如何审定和监管每个项目的实际减排量,以及如何保证碳权指标交易以后及时抵消买方的排放指标等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利用碳会计、审计工具,对国家、地区、行业、企业、家庭、个人进行准确的碳资源核算。传统成本会计和报表分析不能揭示碳资源含量,由此导致碳金融发展缓慢。需要补充修订我国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加入会计核算要素当中,并且在报表中得到应有的披露,促使企划时考虑环境和资源成本,增强碳会计可操作性。加大碳排放稽核力度。碳稽核是调节生产与环保、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矛盾的。碳稽核是碳会计的再监督,加强碳稽核,有助于碳会计不断完善。

4.建立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一是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将碳金融业务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之中,制定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全面、及时、准确地对碳金融业务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二是要加强对项目特有风险监控。CDm项目具有审批时间长、开发周期长的特点,应加强对项目建设风险、运行风险的监测,确保资金及时回流还贷。三是要加强对碳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除最基本的排放权远期和期货交易外,碳排放权的货币化、碳排放权交付保证、套利交易工具、保险(担保)、与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等,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中的亮点。碳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及多样化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金融法应作出合理规定,将碳交易纳入金融监管视野,有效防范风险。由监管部门出台相关风险控制标准,开展风险监测和现场检查,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碳金融业务。金融机构要健全风险防控机制,通过银团贷款、分期投入资金等方式,降低信用风险;实行套期保值,防范汇率风险;完善合同条款,转移政策风险;通过聘请国际化律师,规避法律风险。

5.明确法律责任。明确各碳市场主体的法律责任是保证碳交易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各国碳减排交易体系对未能履行减排义务的主体会采用一定的惩罚措施。如在新西兰,未能完成减排任务的主体还要同时承担民事或者刑事责任。对于故意不履行减排义务,即不能提交符合要求的排放单位的主体,一方面要以1∶2的比例提交高一倍的补偿额和60美元每吨的罚金,且参与主体还要面临被定罪的可能性。新西兰排放交易计划的参与主体如果没有履行除减排之外的其他义务也要受到惩罚,对于过失性违反非核心义务的参与主体的民事惩罚是一次4000美元,第二次8000美元,第三次12000美元;对于故意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参与主体要面临大额的罚金和个人定罪。德国对没有按已核定的排放权排放,超过核定量后又不购买排放权的企业,按照第一年每吨40欧元、第二年每吨100欧元、第三年每吨200欧元的标准处罚。

aStudyontheSupervisionmechanismofCarbon

emissionstradingmarket

LiZhiping

(SchoolofLaw,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高级碳排放管理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金融创新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个国家应用技术创新,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倡低碳、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①。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发展“生态金融”和“碳金融”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潮流,必将导致我国金融业发生巨大的变革。

低碳经济发展中金融创新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也多次出台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创新不足。

开发CDm项目融资困难。《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内容包含三个机制,即联合执行机制、绿色开发机制和国际排放权交易。联合执行机制(Ji)是指发达国家通过项目合作,将其中一个国家所实现的减排量转让给另一个国家,同时在转让方的配额上扣减相应的排放额度。绿色开发机制(CDm)的主要内容是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即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CDm项目合作,减少的碳排量属于发达国家完成的议定书承诺。国际排放权交易(iet)是指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属于供给方,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CDm项目的交易。据统计,我国获得的CDm项目占全球注册CDm项目的34.7%。但由于“绿色金融”和“碳金融”传入我国时间较短,企业对CDm项目认识不够,缺乏开发动力,商业银行也没有充分意识到CDm项目蕴藏的巨大商机;另一方面,CDm项目审批过程比较复杂,开发周期也较长,导致CDm项目交易成本较大,因此,金融机构不愿向其融资。

缺乏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自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政府没有继续制订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各个商业银行内部既没有制定专门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信贷优惠措施,也没有对低碳经济项目的贷款手段、贷款方式、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等制定具体的规定,更没有建立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管理办法,从而影响金融机构对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完善。我国在2008年相继建立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其他一些地方环境交易所,广东、山西和大连等也在积极建立能源类和环境类碳排放交易所,都在不断初步探索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价段,我国只参与了CDm项目一级市场的交易,通过碳排放权交易所鼓励企业自愿采取减排行动,还没有在全国形成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在CDm项目二级市场和标准化的配额交易还是一片空白,因此我国没有碳排放权定价的权利,使我国处于整个碳排放权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这样,国外投资机构在我国CDm项目一级市场以低价买入碳减排量,经过国际金融机构的二次包装和开发,再以高价在CDm项目二级市场卖出,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同时,我国金融机构还未深入地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碳金融业务,再加上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专业性的中介机构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中介服务,使我国企业交易成本较高,不得不以低价卖给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严重打击了我国企业开发CDm项目的积极性。

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兴业银行在2006年5月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了《能效贷款合作协议》,成为与iFC一起开展能效贷款的首家国内银行,并推出了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贷款模式、节能服务商或能源合同管理公司融资模式和碳金融模式等7种细分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项目融资模式。紧接着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也相继推出了二氧化碳挂钩型本外币理财产品和CDm项目碳交易融资配套掉期业务等金融创新产品。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一些支持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产品,但与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支持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活动相比,支持低碳经济的创新明显不足。

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创新策略

金融机构加大对CDm项目的融资力度。加大对CDm项目的融资力度,我国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环境污染低、资源消耗低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高的新能源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引进先进技术、实施技术改造的CDm项目应该优先提供信贷支持;二是对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项目贷款不予批准,对结构性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工业企业,以及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可以采取限制甚至停止发放贷款措施;三是加强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相互配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统一、和谐的金融支持环境。

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激励机制。“绿色金融”和“碳金融”业务主要涉及的能效改造项目多存在于“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但商业银行在统计贷款投向时由于没有专门的能效行业,因此,商业银行把能效改造项目贷款统计进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但是,能效改造项目融资期限长、管理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进行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在有限的信贷资源下,将选择流动性更好、收益更丰厚的信贷项目。因此,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窗口指导”规模时,对能效改造项目贷款不计规模。同时,为了提高金融机构办理低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建议对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取得的收入给予税收优惠。当然,中国人民银行也要制定“绿色金融”和“碳金融”业务的指导意见,指导商业银行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务,确保低碳金融服务业务的规范化发展。

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机制。针对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急需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建立碳排放权期货市场,使拥有碳排放权的企业在碳排放权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规避风险;而不想在碳排放权期货市场交易的企业可以与需求者进行现货交易,由市场所在地的环保监管机构或者由其指定的专门机构作为供需双方的中介,指导交易顺利完成;二是建立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标准与制度,使市场主体按照标准规范化进行碳交易;三是国家要制定优惠政策培育专业性的碳交易评估和咨询中介机构,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尤其要鼓励商业银行开展评估、咨询和担保等碳金融中介业务,为我国企业在国际碳排放权定价中争取公正、公平的地位,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积极性。

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金融制度创新。一要积极探索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开发出各种有利于资金融通的产品,应逐步开展碳掉期交易、碳套期保值交易、碳期货交易、碳基金交易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二是借鉴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的环境基金模式,建立多级国家或地方政府环境基金,如偏向与环境相关的产业投资基金、环境金融市场中的对冲基金等,用于支持低碳经济项目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三是加强低碳经济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在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上要加大创新力度,不仅使用金融数据相关分析和区域对比分析,而且还应加强对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节能减排对策研究。

结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具体体现。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导致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因此,必须结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绿色金融”和“碳金融”的需求,在综合分析我国金融机构可承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构建适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作者分别为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和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分别为:2010YBa208,10C1201)

高级碳排放管理篇10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别以往的产业结构升级理念一一发展低碳经济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围绕节约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这些理念的提出和应用为今天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在全面解读了低碳经济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o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文献综述

在各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理论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赫尔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几乎的不可能的,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到某些行业,以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此即不平衡增长。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认为:可以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分为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是指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便于利用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地提高利润率;生产率上升基准要求积累投向生产率(指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由于生产率上升快.单位成本下降最快,在工资一定的条件下,该行业或部门的利润也必然上升最快。

张俊伟提到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由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过渡.产业升级将呈现如下趋势:产业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转型,环保型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步伐加快,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改善。蒋选的研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核心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掌握自主技术,且要有国家战略。蒋洪亮的研究提出要从以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

以往我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注重第一、二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地方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升级过分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并过分追求产业对本地GDp贡献.相关企业过分的追逐高回报和高利润使得投资过于集中一些产业.导致了产业布局和调整时有很多不合理。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大多遵循以上这些理论。以往的研究并未把低碳经济作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全面分析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其作为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新途径.弥补了以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方式的不足

三、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发展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白2003年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后.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低碳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清洁化二是单位产出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低碳化进程也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且已经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作为我党和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和必然要求。

从长远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走低碳化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把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政策导向上有利于引导各级政府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体系。改变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与金融危机的主流观点。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解决常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同时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瓶颈,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中国能够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中国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也可以避免国外的边境调节税和碳关税,有利于外向型的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低碳经济促产业结构升级的应对措施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o%。原油消费量3.6亿吨,增长5.1%。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力军”.煤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目前国际上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很高.我国政府也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宣布了我国的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1J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i;1:2005年下降4o%~45%,降低碳排放强度。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1.政府主导,市场准入

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并以此为依托助推产业结构升级.政府主导是最基本前提,它包括制定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以及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进而达到产业结构合理升级。制定以我为主的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化的产业发展规划政府扶植和指导有前景的行业进行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建立产业联盟,大力培育国内外的相关市场造就一批可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主要是由中央政府主导和以行政手段为主,企业缺乏加大投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同时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要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潜力,为落后产业和产品设置退出期限.标准认定问题。要建立行业准入许可证制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使企业高起点投入.保障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这样可以让企业感受到压力和来自政府的推动力,合力作用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2.合理税制和碳排放交易机制

选择合适的时机推出碳税政策.对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企业按行业有区别进行按单位GDp的碳排放量进行碳税的征收,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去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方向进行升级转型另一个方面也可以改变目前广大民众的生活消费模式.使之变得更加节能环保.也使社会能够持续科学的发展。但是选择碳税时机和额度需十分谨慎。并要严格按照我过实际国情进行.否则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国内目前面临严峻的减排形势.我们应当尽早借鉴国排放交易经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的路径和交易中心,来适时的推动碳排放交易机制形成和有效运行。一方面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有利温室气体的总体控制,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对新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加速企业向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3.自主研发,培育创新

加大在各个行业的主动研发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高校和企业来培养我国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并建立起合理的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要做到对人才能够培养好,利用好.留得住。政府引导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开发新低碳技术和产品,使其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并消耗较小的能源。通过自主研发,培育创新型低碳人才和企业可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另外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准备对进口产品实施边境调节税或碳关税,我国外向型企业较多.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且目前在我国出i:1产品中高碳行业产品占有较大比重,如果边境调节税或碳关税开始实施,我国出i=1产品的价格优势将会被大大削弱.有可能导致我国产品市场份额的减少。这些外向型企业必须要改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节能环保产品.这样在国际市场上才会有竞争力,真正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超级秘书网

4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积极的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来利用这些能源进行发电、取暖等。这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影响小,温室气体排放低,符合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另外也注重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通过新能源汽车发展缩短我国汽车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可再生能源产业属于低碳经济范畴也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助于我国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

5.合理管理.提高能效.培养全民的低碳意识

通过合理的管理来提高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能源和资源浪费的环节。通过管理可以提高生产环节效率.降低流通领域能源效率,进而达到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要大力培养全民的节能和低碳生活意识,要注重在每个生活环节中进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碳排放的生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