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十篇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十篇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2:32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篇1

 

关键词:农村;环境恶化;原因;对策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些乡镇企业的兴起、乱用农药等,使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 

 

1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人为因素 

 

1.1乡镇企业污染蔓延,资源浪费惊人 

为了搞活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脱贫致富,各地不顾环境和经济效益,盲目地办起各式各样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耗能高、排放的污水不能处理,这样导致有些地方仅有的水源遭受严重的污染,发生人畜、农业用水危机,农业产量连年下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 

1.2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综合治理措施不齐全,各种病虫害连年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保收,施用农药是当前防治的主要措施,但是由于不科学地施用农药,致使农产品受到严重的污染,食用后,引起许多疾病的发生。同时,过量的施用农药,也造成环境污染。 

1.3耕地面积减少 

土地是财富之母,但由于大办厂矿企业和农村打庄占地,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1.4土壤肥力下降 

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包括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农业系统产出的产品输送到各地消费加工,土壤的营养元素以产量的形式输送到农业系统之外,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三料”不足,大部分秸秆作为燃料烧掉,从而使得秸秆不能还田,土壤有机质严重缺乏。由于对土地进行掠夺经营,有机循环中断,地力下降,只得靠人造肥料补充。但是由于投入有限,导致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生产水平下降,缺肥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突出问题。 

1.5废弃的塑料制品污染严重 

塑料工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方便和好处,但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在自然界极难降解,造成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又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1.6施肥方法不合理、不科学 

由于不科学的使用化肥,导致施肥量虽然增加,而产量却不增加,甚至出现减产的现象,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同时造成肥料严重浪费。 

 

2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政策 

 

2.1控制污染源 

对于污染农业用水的污染源,要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厂矿企业的生产技术,改变工艺流程提高效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污液采用一定技术处理。对于经济效益不高,大面积造成污染农业,应采取措施停办。总之,要采取各方面措施,保证农业用水安全。 

2.2推行有利于环镜保护的能源政策,解决燃料问题 

我省大部分地区“三料”不足,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制定可行的能源政策,把当前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推广节柴灶,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物能源。要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树木,解决能源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2.3保持水土,科学施肥 

在制定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要把近期的和长远的利益兼顾起来,从长计议。改善农业生产单一结构,实现秸秆还田,改善耕作制度,用养结合,科学施肥,使农田生态系统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从多渠道得到补充,提高农田生产力。要大力推广普及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测试结果及肥料的特性、有效利用率等进行施肥,作物缺什么营养就施什么肥,缺多少就施多少,提高肥料的有效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调整土壤中氮、磷、钾和中量、微量元素的比例,改善土壤质地,使种地和养地有机结合。针对我国各地的土壤状况,目前大多数地区应采用加氮、加钾、稳磷、补微的施肥原则,使作物得到科学、合理的养分供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4兴办农业技术教育 

举办农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技能水平,把先进的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减轻由于技术运用不当造成的污染。 

2.5加强立法,强化教育 

建立较全的法律法令,用法律来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使人人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篇2

关键词:农业用膜;农膜污染;清洁生产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一、农膜污染概述

农业用膜有保温、保肥、保墒、防霜冻等作用,大面积农膜覆盖栽培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使农业增产增效。尤

其是对于新疆等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的省份,气温变化剧烈,低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地膜栽培技术与蔬菜大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对该区农业节水、增产、增效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农膜技术的采用对我国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很受农民欢迎。然而,农膜尤其是地膜均系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属于不可分解塑料。废膜如果滞留在土壤中,将形成永久性白色垃圾,这就是所谓的农业用膜污染,又称农业白色污染。

二、农膜污染的危害

由于农膜是难分解的农业塑料制品,农田残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时回收,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产上多应用0.012mm以下的超薄地膜,这样的地膜成本低、易破碎、难回收。随着地膜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阻碍土壤毛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影响土壤的吸湿性,对水分运动产生阻碍,从而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肥力水平,阻碍作物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地下水难于下渗和土壤次生盐碱化,最终导致大幅度减产。

(一)污染土壤。土壤渗透是由于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层移动的现象。农膜残片影响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土壤孔隙率、土壤透气性和渗透性。由于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致使重力水移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动较为缓慢,从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导致地下水难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另外,残留农膜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这类薄膜在土壤中抗机械破碎性强,妨碍气、热、水和肥等的流动和转化,若长期滞留地里,使土壤的物理性结构变差,养分运输困难,最终造成减产。

(二)破坏土壤结构,造成作物减产。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了土壤物理化性状,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土壤中的残膜,阻止作物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作物株间施肥时,有大块残膜隔离,影响肥效,致使产量下降。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作物减产幅度随农膜使用年限和残留量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情况下蔬菜作物减产5%~40%,玉米15%~20%,大豆减产5%~10%,小麦减产7%~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曾经对其省内重点县(市)开展了废旧地膜污染调查工作。对哈密、伊犁、塔城、博州、巴州、克州六个地州的十六个县(市)的调查显示,废旧地膜平均残留量为2.52公斤/亩,其中,最严重的一个样点为17.86公斤/亩。棉花地平均残留量3.52公斤/亩,玉米地平均残留量3.06公斤/亩,甜菜地平均残留量0.89公斤/亩,瓜地平均残留量1.53公斤/亩,菜地平均残留量1.98公斤/亩。地膜污染现状已给新疆各地区农业生产及农村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据新疆兵团环境部门测定,每亩土壤含残膜达3.9公斤时,可造成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大豆减产5.5%~9%,蔬菜减产14.6%~59.2%。而十六县(市)由于废旧地膜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在1,500万元左右。

(三)对畜牧业的危害。地面露头的残膜与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误吃残膜后,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地膜制品中的增塑剂具有低水溶性和显著的生物累积性,可通过土壤系统对作物产生毒害,进一步通过各种途径威胁粮食安全,影响人畜健康。

(四)对农村环境景观的影响。由于农业用膜量逐年增加,而残膜的回收利用率低,加上处理回收残膜不彻底,部分清理出的残膜被简单的填埋,或者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残膜被吹至房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当其积存于农田排灌区系中,会造成排灌水体污染,影响排灌质量。残留地膜还可能缠绕在犁头或播种机上,影响田间作业。

随着地膜农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及残留地膜的增加,今后由于地膜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会逐步增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矛盾日益尖锐。老百姓称地膜覆盖是“吃祖宗的饭,砸子孙的锅”,“不治理残膜将要成为千古罪人”;专家警告说,农膜栽培农田中残留地膜量,大都接近或达到了能使作物减产的临界值。农膜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因此,加快农膜污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三、农业清洁生产

所谓农业清洁生产,是指把污染预防的综合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产品设计和服务中,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温和的绿色农用品,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物的产生,减少生产和服务过程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性。在农业领域发展清洁技术和生产绿色食品,推行生产全过程控制才会建立节能、降耗、节水、节地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实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尽可能少的环境代价和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发展效益。

四、农膜污染防治措施

(一)制定残膜残留量标准,超标准收费制度。清洁生产包括“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原则,其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通过预防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环保。根据清洁生产原则,对农膜实行“总量控制与达标使用”双重标准。不仅要限定每亩农田残膜留量、,还要规定地区农业用膜总体使用量,对于超过标准使用农业用膜的用户或者农田废膜量超过标准的地区实行超标准收费制度,使农田地膜污染防治工作早日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二)鼓励开发“绿色农膜”。农业清洁生产要求用清洁的生产技术生产绿色农用品(如绿色肥料、绿色农药、绿色地膜等)。绿色农用品中的绿色地膜主要是一种对环境温和的可降解地膜,一般分为生物可降解地膜、光可降解地膜和光、生物双降解地膜三类。农膜的生物降解指聚合物残膜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降解及同化;农膜的光―生物降解指在农膜中加入淀粉和生物降解剂等,残膜在光降解后可继续被天然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变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以上三种降解,降解和灰化后的产物一般对环境和农产品无害。因而,政府应当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绿色农膜的开发与推广。

(三)大力推广适期揭膜技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增温、保墒从而实现增产丰收。但是,留在土壤中的残膜也使耕地受到污染。长此下去,土壤物理性质变坏,肥力水平下降,作物根系生长困难,禾苗发育迟缓,造成减产。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残膜长期堆积有可能完全破坏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使大片良田变为寸草不生的荒漠土地。所以,治理地膜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是地膜种植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在可降解、无污染地膜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情况下,适期揭膜技术是防治残膜污染的有效措施。它是指把作物收获后揭膜改变为收获前揭膜,筛选作物的最佳揭膜期。具体的揭膜时间最好选定为雨后初晴或早晨土壤湿润时揭膜。此技术一般可缩短覆膜时间2~3个月,所以农膜仍然保持较好的韧性,容易回收,一般回收率达到95%以上。基本上消除农田土壤的残膜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且,适期揭膜技术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和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利于植物水分的吸收,不但能提高农膜回收率,节省回收农膜用工,而且还能使作物增产,基本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要大力推广适期揭膜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回收率,防治地膜污染,保护耕地地力。

(四)优化耕作制度,减少地膜使用量。根据清洁生产制度中的“减量化”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作物倒茬轮作制度。通过粮棉、菜棉轮作倒茬减少地膜单位面积平均覆盖率,减少农膜使用量,进而减轻残膜污染危害。

(五)鼓励农膜的回收利用,加快制定有关回收残膜的经济政策。清洁生产制度中的“资源化”原则是指通过提高物品的使用效率和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来减少物品的生产总量,以减少资源的开采量和污染物的产生量。根据此原则,对于农业废膜,可以采取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措施,加大残留地膜回收力度,减少农膜环境污染。除头水前揭膜措施外,还可组织人力和劳力通过手工或耙子回收残留地膜,在翻地、平整土地、播种前及收获后可采用地膜回收机回收,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辽宁省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iSQ-20型地膜消除机,新疆麦盖提县研制出的环形滚动钉齿式残膜清除机,推广使用效果很好。同时,政府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例如税收优惠、回收补偿等措施以鼓励回收、加工、利用废旧地膜企业的发展,实现废旧地膜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要求地膜销售部门和地膜消费者自行回收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实行废膜的集中处理。

(六)研究开发新材料,实现废旧农膜再生利用。根据清洁生产的“再循环原则”,通过对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和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或者将该种废旧物品资源化以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或者从中分离出可转化资源的物质而形成与原来相异的产品或能源。对农业废膜可以采取直接再生利用和复合再生利用等途径,实现废膜的循环再生利用。直接再生利用指对废膜的简单处理,如分洗、清洗、破碎、塑化及造粒等。而复合再生利用则是通过复合再生的方法把残膜等废旧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复合材料(如塑/木复合材料、塑料/粉煤灰复合材料、玻璃/塑料复合材料、改性沥青、新兴复合材料、塑料混凝土等)。这是当前农膜等废旧塑料回收技术研究的热门领域,也是今后废旧塑料再生利用的发展方向。

(七)大力推广宣传教育。防治地膜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对地膜污染危害的长远性、严重性、恢复困难性的认识,提高回收地膜的自觉性。大力推广适期揭膜等地膜污染防治技术,减少残膜留量,确保农业持续丰收。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篇3

1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

1.1管道腐蚀、结垢对水质的污染

水在流经未经涂衬的金属管道、配件、水箱的过程中,由于pH值、溶解氧等作用,会对管道内壁造成较严重的腐蚀,产生大量的金属锈蚀物。其次,生活饮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如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等,这些金属离子在供水管网内达到一定浓度后,随着水的pH值、余氯量等因素的变化,沉积在管道内壁上,造成管道内壁结垢。管道内壁的锈蚀、结垢必将导致水中余氯量迅速减少,色度、浊度等指标明显增大。当管道内水流速度、水压突然变大或方向突然改变时,就会造成短时间的水质恶化,甚至出现“红水”“黑水”等水质事故。

沥青衬里可能导致水中苯类、挥发性酚类和放射性等指标增大。防锈漆的附着力极差,一般3~6个月就脱落,尤其是不抗水力冲刷;而且,防锈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铅,易造成水中铅含量增加。水泥沙浆衬里近年来再我国逐步推广,据美国自来水协会杂志报道,如果处理不当,其渗出物也会污染水质。

1.3微生物繁殖对水质的污染

微生物的再度繁殖对水质的危害,除了直接造成细菌学指标的下降外,还会加速管道的锈蚀、结垢。因为这些微生物以水中的有机物为能源进行新陈代谢所需要的各项活动,其产物反过来又会促进金属表面的恶化,形成对管道的腐蚀。

1.4余氯消毒副产物对水质的污染

余氯虽然能够杀死水中再度繁殖的微生物,起到消毒作用,但同时又会产生消毒副产物,如氯仿、四氯化碳等,这些副产物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1.5外界造成的二次污染

有时供水系统受到外来的二次污染会造成水质周期性的或间断性的恶化,如:管网系统的渗漏;蓄水池(箱)的外界污染;用水点处的外部水虹吸倒流;分质供水系统、不同供水系统的相互连通。

1.6供水卫生管理上的原因

2生活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防治措施

2.1采用优质新型管材

传统的镀锌钢管锈蚀、结垢严重,应该逐步淘汰和禁止使用,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给水管材。目前新型给水管材有塑料管(如UpVC管、pe管)、耐腐蚀金属管(如铜管、不锈钢管)、复合管(如铝塑复合管、衬里钢管)等几类。其中塑料管耐腐蚀、不结垢,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卫生性能和输水性能,但强度较低;耐腐蚀金属管强度高,但价格高且对水的稳定程度不及塑料管,如长期输送也会出现铜绿、锈水现象。复合管兼有塑料管和耐腐蚀金属管的优点而避免了它们的缺点。基于新型给水管材各自不同的特点,建议居住区内供水管道采用复合管,建筑物内供水管道采用塑料管或复合管,Dn15mm以下支管可采用不锈钢管。

2.2对水池(箱)采取有效的水质污染防治措施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篇4

傅伯勇

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该通知共六个方面,即: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大力营造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氛围;强化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责任。

在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还具体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这份“限塑令”两年来实施得如何呢?无论大中城市还是在全国广大的城镇和农村,“限塑令”的落实情况却收效甚微。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呢?

依我看,可能存在这样几个因素:

一是这份“限塑令”没有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这份文件认为,只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就会源头上对“白色污染”进行根本性的治理。也就是说,只要从生产、销售、使用三个环节把关,就能够控制住“白色污染”。但是,能够控制住吗?这是“堵”的办法,显然控制不住,就像大禹治水,只能“疏”,不能“堵”,越“堵”,情况可能越糟糕。事实上,“白色污染”的泛滥,真正的根源是没有能够取代塑料购物袋的无污染的替代品;如果有了,就根本用不着“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了,绝大多数人都会自觉使用这种替代品的。

二是这份“限塑令”的一些内容显得很幼稚。该文件“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引导企业简化商品包装,积极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袋,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免费为群众提供布袋子等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共同营造节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氛围。”“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谈何容易?人们之所以在过去的若干年抛弃布袋子、菜篮子,原因何在?主要在于布袋子、菜篮子不方便、不实用、不卫生,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既然已经淘汰了,“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不是显得幼稚吗?不信,我们只要到各处走一走,看还有多少人又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呢?已经没有了。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篇5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前景规划

1.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由于工业“三废”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以及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农村则有8000万人和6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锐减,近10年来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森林覆盖面积下降,草场退化,每年减少森林面积达2500万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此,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如现代生物技术来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环保工的工作重点。

2.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与传统方法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生物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经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与经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化工过程比较,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所以,当今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各个方面。

3.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污水的生物净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酶工程技术。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即是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毒物等,此方面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德国将能降解对硫磷等9种农药的酶,以共介结合法固定于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处理对硫磷废水,去除率达95%以上。

3.2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3.3白色污染的消除

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塑料在土壤中残存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若再连续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几年后不少耕地将颗粒无收,可见数量巨大的塑料垃圾严重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研究和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中,使两者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将塑料和农膜迅速降解。同时,还需大力推行可降解塑料和地膜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3.4化学农药污染的消除

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化学杀虫剂约80%会残留在土壤中,非凡是氯代烃类农药是最难分解的,经生态系统造成滞留毒害作用。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办法,而利用微生物降解农药已成为消除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有的是通过矿化作用将农药逐渐分解成终产物Co2和H2o,这种降解途径彻底,一般不会带来副作用;有的是通过共代谢作用,将农药转化为可代谢的中间产物,从而从环境中消除残留农药,这种途径的降解结果比较复杂,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为了避免负面效应,就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已知有降解农药作用的微生物进行改造,改变其生化反应途径,以希望获得最佳的降解、除毒效果。要想彻底消除化学农药的污染,最好全面推广生物农药。

所谓生物农药是指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防止病虫害和除杂草等功能的一大类物质总称,它们多是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制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人们正在研究将外源毒蛋白基因如编码神经毒素的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中以增强杆状病毒的毒性;将能干扰害虫正常生活周期的基因如编码保幼激素酯酶的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形成重组杆状病毒并使其表达出相关激素,以破坏害虫的激素平衡,干扰其正常的代谢和发育从而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孔繁翔.环境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篇6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属环境污染的范畴。环境污染指的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的产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某种能造成污染的物质的浓度或总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便可能产生危害。环境污染根据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人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中某些或某种有害物质含量过高,致使健全的土壤功能受到损害,理化性质改变,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破坏,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减产;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现象。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浅析:

   第一:工业点源污染物主要有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噪音等。工业污染源的防治措施:

   (1)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格执行国家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过去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生产过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再资源”的生产过程。包括征收污染税和排污费等惩罚性政策,以及政府对环保型产业的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等鼓励性政策。最后从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由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由重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

   (2)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推进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在化工、冶金、轻工、机械、电力、建材等行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速技术改造,加快生产设施和工艺流程的更新及改造,减少和控制“三废”的排放量,强制淘汰污染重、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

   (3)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把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功能分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改变工厂和居民混杂状况,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控制城市环境污染。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增强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提高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水平。

   (5)构建森林过滤器作用带和森林缓冲带。

   在工业污染集中的区域,通过构建森林过滤器作用带减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速度,营建森林缓冲带减小污染物在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具体地:

   ①在粉尘沉降严重的地段,种植阔叶的泡桐、女贞、夹竹桃、毛白杨、大叶杨等滞尘树种;

   ②在工矿企业周围选择种植抗二氧化硫的树种臭椿、香椿、苦楝、垂柳、桑树、侧柏、杜英、夹竹桃、法国冬青;抗氯、氯化氢的树种合欢、榆树、木槿、构树、紫荆、槐树、紫藤、梧桐、刺槐、紫穗槐、胡枝子;防火树种广玉兰、法国冬青、女贞、木荷、油茶、白栎;

   ③在铅汞污染地区栽植有吸铅尘本领的青杨、桑树;有吸汞能力的桂花、棕榈、腊梅。

   第二:土壤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畜禽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废弃的农用地膜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区,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1)标准化施用化肥、无公害农药,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从源头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对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的使用管理,提倡使用生物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施用有关规定,控制氮素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2)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同时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

   (3)选择种植抗性较强的品种,如种植转基因水稻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15]。

   (4)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大力推广生态养殖。在畜禽养殖区用畜禽废弃物充当沼气底料生产清洁能源,发酵后的剩余物又是高效的有机肥料,既解决了畜禽废弃物的污染难题,还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大力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

   (5)对于已经污染的地区,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剂、调控土壤pH和eh等生态、生物修复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从而消除污染。此外在面源污染区构建水土保持林,防治水土流失,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进而迁移到其他地区造成危害。

   第三:工农业复合污染的防治

   在工农业复合污染区,要采取分类治理的措施,对于已经污染严重的地区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采用农业生态修复措施,因地制宜地改变一些耕作管理制度来减轻危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改变耕作制度,选种抗污染作物品种,或筛选出在食用部位累积污染物少的品种;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如种植树木、花草等观赏或经济作物;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篇7

【关键词】绿色环保包装;纸质包装材料;可持续发展;回收再利用

纸质包装材料是工业包装中最重要的包装材料之一,在各种包装材料中应用比例很高。同时纸质包装材料污染小、可降解,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长远要求。但如果在包装中应用不合理,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分析纸材在绿色工业包装中的应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纸材在绿色工业包装中的应用现状

纸制品包装材料是重要包装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建材、家电玩具、机电、纺织、陶瓷、工艺品、广告等诸多产品包装中。纸的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成本低廉,加工性能好,印刷性能优良;品种多样,容易形成大批量生产,重量较轻,便于运输,稳定性高易切割;具有很好的不透明性和阻隔性,满足了某些产品的包装需要;具有轻微的静电性,适宜包装面粉类产品和高速在线包装。

目前,纸盒、纸箱、纸袋、纸桶、纸浆模塑制品等已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食品、酒类、轻工、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电子、家电、服装、玩具、文体用品等的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确保这些包装对人身无害、安全,促进环保化。因此,纸包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且被认为是最有前途和潜力的包装材料。国际卫生组织和国内环保专家认为,今后购物必须用无毒、无害的“全纸类环保袋”。

二、纸材在绿色工业包装中存在的问题

(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用相对比较少

纸和纸板使用废弃后,则通过碎解、疏解、漂白后,获得新纸浆,生产再生纸。据统计,在发达国家,杂志刊物已经100%使用再生纸,包装纸制品也80%使用再生纸浆,书籍用再生纸也达到40%。在英、美、日,再生纸均已成为一个大产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环保意识不强,对纸质包装材料的应用也不是很广泛。在工业包装中,我们还是常常能看到塑料包装材料的大量使用。尤其在日常生活中,塑料袋的使用更为广泛。商店、餐馆、菜市场等等这些地方可以看到塑料袋的大量使用,而且由于塑料袋质量不好,人们用完一次后就随手丢弃,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二)重复利用率低,环保意识不强,污染问题仍然非常严峻

在我国,纸质包装材料的重复利用率不高。由于纸质包装材料容易破损,人们在第一次使用完后就会将其丢弃。目前我国一些大型的乳业企业已经把包装物回收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活动来抓。以蒙牛为例,2011年上半年,蒙牛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多个城市发起包装回收行动,并提出不限品牌回收包装。但普遍来说,纸质包装材料利用率仍不是很高。另外,环保意识不强,污染问题仍然非常严峻。

(三)纸质包装材料的原材料短缺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0.12公顷,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1:5.8;人均森林蓄积量9.1立方米,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1:8.2。但近几年来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快速从12.7%降低到12%,森林面积有所减少,主要林区森林过伐。全国森林资源年消耗量约29410万立方米,而立木总生长量为27532万立方米,年赤字为1878万立方米。这足以说明我国森林资源不足,这就给纸质包装材料的原材料采购带来了诸多问题。

三、进一步开发纸材在绿色工业包装中的应用空间的建议

(一)研发天然绿色工业包装材料,加大对绿色包装材料的使用力度

从包装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出手,现在很多国家各种新的绿色包装材料大量的研制成功,所以大量传统包装不断被绿色包装所取代。绿色包装材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并且在包装生产、使用及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较高。目前采用的主要包装材料有塑料、纸类、玻璃、金属四种材料。塑料包装的发展方向是以光合作用或生物作用下能自然降解的生物降解塑料为主要,这样可以减少对土地的一次性塑料的白色污染。那么纸类的包装材料具有成本低、因为它绿色特性较好,原料来源广泛,在自然环境中容易腐化,既可以回收再生纸张,又可用作植物肥料,回收利用率极高。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绿色包装材料。快餐巨头麦当劳的产品很早就采用了纸质包装袋,但是在全球森林减少的情况下,应该多多发展天然植物纤维材料。

(二)做到产品与包装整合,做到适度包装

近年来过度的包装形成了一种浪费也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在中国每逢佳节,粽子、月饼,这些食品往往被穿上过度繁杂的包装外衣。现在许多国家都倡导适度包装并制定出许多相应的法规,对商品包装复杂豪(下转第50页)(上接第48页)华程度按照一定比例予以限制,超出要求则重罚、加税,迫使商家简化包装,减少环境污染。目前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国家己颁布了有关绿色包装的法规、法令,不允许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进入市场。因此,我们要大力实施绿色包装,选择合理的结构或形状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避免包装物的随意丢弃,标出包装材料的成分及网收标志,并且考虑到包装废弃后的回收和再循环利用,努力做到产品与包装整合,进而实现适度包装。

(三)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推广工作

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曾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这就提醒其他国家一定不要走这样的老路,而应该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使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这就需要我们的有关部门积极、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指导、扶持和保护绿色包装企业及其产品,同时对于不符合绿色包装发展方向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或关停运转。在制定法规时,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又要结合我国实际,要做到立法全面谨慎,与国际接轨;执法严格规范,确保绿色包装健康发展。同时,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四)建立科学的纸制品废弃物回收处理机制,大力发展人工速生工业林基地

纸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天然纤维原材料资源消耗,解决包装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包装原材料和能源。纸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回收利用纸包装废弃物,是减少包装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纸包装生产和废弃的纸包装废弃物往往会污染环境,造成社会公害。纸包装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是防止环境污染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包装污染问题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

近几年来,我国的森林资源逐渐减少,如果在对纸质包装材料的原材料木材进行砍伐,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应大力发展人工速生工业林基地,扩大原料来源。这样既可以从源头提高纸材的质量,又可以保护自然森林资源。

参考文献:

[1]杨贵军.浅析未来产品的绿色包装设计[J].中国包装,2005(06).

[2]叶柏彰.叶铭.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包装势在必行[J].电器,2006(02).

[3]葛饶明.谈绿色包装设计[J].包装世界,2005(03).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篇8

摘要:论述了固体废物的性质和危害,对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的现状做了较详细的分析。针对污染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广州市;固体废物;二次污染

1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现状

1.1广州市工业废物污染现状

近年来,广州市工业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急剧增加,组成成份日趋复杂。2005年全市固体废物产生总量达2334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就占有1400万吨,该市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总量虽接近1000万吨,但现有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废物处置需求,设施建设普遍简陋,达不到“无害化”的标准,二次污染严重。

1.2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目前广州市平均日产垃圾6300吨。生活垃圾,主要在位于黄埔区的大田山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中又给当地的居民群众造成了较为突出的二次污染。尤为令人吃惊的是,已开场10多年、并计划将于年内关闭的大田山垃圾填埋场,其污水处理系统至今还处于调试阶段,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涌里。

1.3广州市有毒化学固体废物污染现状

目前广州市每年的危险固体废物产量约为2万吨,废旧电子电器12万吨,废塑料包装物和农用薄膜32万吨。其中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处理处置的只有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等3家,医疗废物集中安全处置达标率只有40%;大量的危险废物被不规范焚烧或倾入没有采取防渗措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甚至直接排入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1.4广州市白色污染现状

广州市目前使用的是epS(俗称白色)泡沫塑料快餐具,其年消耗量在20亿~30亿只,大量弃掷的泡沫塑料快餐具形成“白色污染”。21世纪广州市的白色垃圾有300多万吨。由于epS泡沫塑料消耗的是无法再生的石油资源,用作发泡剂的氟利昂是对地球大气臭氧层造成不可逆转破坏的“元凶”,它埋在地里会使土壤劣化,焚烧处理又会产生10余种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故而成为灾难性的“白色污染”。它已同汽车尾气、有磷洗涤剂一起被列为我国环保治理的三大重点。因为白色垃圾需要百年以上时间才可以在自然界自然降解,所以解决它的污染问题被称做百年难题。

2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对策

2.1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的治理对策

(1)冶金废渣的治理对策。

①高炉渣:高炉渣的产量随冶炼技术及矿石的品位不同而变化。高炉渣属于硅酸盐材料。它化学性质稳定,并具有抗磨、吸水等特点,可供广泛应有,国内对高炉渣的应用都很重视,美、英、法、日本等国高炉渣的利用率已达100%,甚至出现了很多专营高炉渣商品的公司和工厂。我国高炉渣的利用率已达85%以上。为了适应不同的用途,高炉渣可分别被加工成水渣、矿渣碎石和膨胀矿渣等几类主要产品。

②钢渣: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物,包括转炉渣、电炉渣等。炼钢过程中的排渣工艺,不仅影响到炼钢技术的发展,也与钢渣的综合利用密切相关。目前,炼钢过程的排渣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如下四种:冷弃法;热泼碎石工艺;钢渣水淬工艺;风淬法。

(2)化工固体废物的治理对策。

①对硫铁矿烧渣,应根据其含铁量的不同确定其用途,铁含量高的应回炉炼铁;低铁、高硅酸盐的硫铁矿烧渣宜做水泥配料。

②铬渣可代替石灰石作炼铁熔剂。在冶炼过程中铬成为金属进入铁组分中,可彻底消除六价铬浸出的危害;根据铬渣在高温下能还原成低价态无毒铬的原理,可将铬渣掺入煤中用于发电、用铬渣作玻璃着色剂或钙镁磷肥和铸石。还可利用碳对铬渣进行干法还原除毒;用电解法处理铬酸、生产铬盐精、回收原理含铬硫酸氢钠等。

③烧碱盐泥可采用抽滤、沉淀过滤法进行处理,或用于制氧化镁等;含汞盐泥可用次氯酸钠氧化法、氯化-硫化-熔烧法进行处理,并回收金属汞。

④电石渣可制水泥或代替石灰作各种建筑材料、筑路材料等,还可用来生产氯酸钾等化工产品。

⑤其它化工废物,如,磷渣可烧制磷酸;甲醇废触媒可生产锌-铜复合微肥;溶剂厂母液可生产二甲基甲酰胺等;染料废渣制硫酸铜等产品;胶片厂的废胶片和废液可回收银。

2.2生活垃圾污染的治理对策

(1)填埋法。

①垃圾填埋场的选址。选址时遵循的原则是: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避开上风口和水源地上游;自然地理条件不适宜飘浮扩散和渗漏。

②对填埋场需要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以免垃圾中的有害物在雨水或地表径流的冲刷下随水渗漏,污染地下水和相邻土壤。

③垃圾场表面覆土和排气管网设置。

(2)堆肥法.

堆肥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是:生活垃圾-分类-破碎-发酵-烘干-磨粉-配料-造粒-干燥-包装-出厂。如果是生产一般堆肥,则在发酵工艺完成后,即可直接使用;如果生产有机复合肥,则在配料工艺需要添加一定配比的化肥。有机复合肥的有效肥力是一般堆肥的4~5倍。目前广州市的固体污染只有少量是用的堆肥法处理。

(3)焚烧法。

广州市现在有1座大型垃圾焚烧厂——李坑垃圾焚烧厂。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是广州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7.25亿元。投入运行的一期工程设计日处理垃圾1040吨,占目前广州市日产生活垃圾量的约1/7;该厂年发电1.3亿度,能满足10万户家庭生活所需,是符合广州特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是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有别于垃圾填埋场的一大亮点。该项目还是国内第一个采用中温次高压参数的焚烧发电厂,通过提高蒸汽温度和压力有效提高蒸汽回收效率,使发电量增加20%以上。此外,与垃圾填埋场需大量占用土地不同,该厂在设计原则上尽可能节约用地,目前一期用地仅为3.2万平方米,是兴丰垃圾填埋场的1/10。

2.3白色污染处理方法

①实行垃圾分类,以利回收利用。清洁的废塑料制品可重复使用、造粒、炼油、制漆、作建材等。而从垃圾场重新分拣废塑料制品,则费时费力,且塑料的利用价值也很低。所以一定要在废塑料制品进入垃圾流之前将其分类回收上来。目前,发达国家大都走回收利用的路子。我国城镇尽快推行垃圾分类弃置已势在必行。

②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可降解塑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研制成功以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可降解周期。广州市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和正在开发出以淀粉、秸秆纤维、天然草浆等材料制成的“绿色”替代品。

③加强立法,强化管理,尽量减少或控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生活用品。以法规的形式明确生产者、各级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的义务。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广州市也为此专门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扼制“白色污染”的污染源。

2.4广州市垃圾二次污染的防治措施

(1)填埋场场底防渗。

为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必须在填埋场底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以前垃圾填埋场底部都铺放一层防渗材料,主要有黏土、沥青、塑料膜等合成橡胶等。近几年国外开始采用人工合成防渗层,有的采用双防渗层,效果明显好于前者。垂直防渗可采用帷幕灌浆、不透水布等。各填埋场可根据具体工程和水文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

(2)渗滤液的收集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生物、物化及土地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厌氧-好氧处理。物化法主要有化学混凝沉淀、电解氧化、活性炭吸附、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膜渗析、汽提、湿式氧化等多种方法。和生物法相比,物化法受水质水量影响小,出水水质稳定,尤其对BoD/CoD较低而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由于物化法处理费用较高,一般用于渗滤液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渗滤液的土地处理包括慢速渗滤系统(SR)、快速渗滤系统(Ri)、表面漫流快速渗滤处理系统(aRi)等多种土地处理系统。土地处理主要通过土壤颗粒的过滤,离子交换吸附和沉淀等作用去除渗滤液中悬浮颗粒和溶解成分。通过土壤中微生物作用使渗滤液中有机物和氮发生转化,通过蒸发作用减少渗滤液量。

(3)填埋气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①填埋气的收集。由于大部分沼气在填埋场填埋过程中就已形成,所以沼气采集应在填埋过程中就开始实施。在荷兰,对正在使用的垃圾场,主要采用立式或水平式收集技术。立式采气系统是在垃圾场的填埋过程逐步建造成的,其方法是在填埋场内均匀分布竖立大口径钢管,在每个钢管外砌筑竖井,当填埋厚度达到2~5米时,将钢管向上抽一部分,并继续砌筑,直到填埋场达到设计高度,然后将钢管移走。

②填埋气的净化。溶剂吸收法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沼气净化方法,如采用双塔式溶剂吸收法提纯垃圾沼气,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

2.5广州市固体废物优化方法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篇9

zhaozhong-chen.

(zouchengmunicipalhealthandanti-epidemicstation,zoucheng273500,shandong,p.r.china)

为了解市场流通的人民币票卷微生物污染情况,并寻找一个比较理想的消毒方法。在人员流动较多、售货金额收入较高的商场收款台抽取了800张人民币票卷,进行微生物污染调查,并以10%的环氧乙烷温浴加热气体熏蒸进行消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在8个商场20个收款台采集人民币票卷共计800张,其中100元、50元、20元、10元各200张。

1.1.2自备0.5mm厚的聚乙烯塑料簿膜热焊成60cm长50cm宽的圆桶,容积约10l的消毒塑料袋备用。

1.1.3消毒剂采用天津产10ml安瓿装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合剂,含环氧乙烷10%,二氧化碳90%。

1.2方法

1.2.1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第三版的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对800张人民币票卷进行消毒前微生物采样,送实验室接种、培养、鉴定。

1.2.2在消毒塑料袋底部放入用两层新毛巾包裹10ml安瓿装10%环氧乙烷1支,上层放置松捆人民币票卷800张,挤出消毒袋内空气,留有充分的空间扎紧袋口,打碎安瓿后开始消毒计时。使环氧乙烷自然蒸发,2h后用50℃热水袋温浴加热,持续时间8h。然后将消毒袋置通风处用风扇顺风向驱散残留的环氧乙烷气体后示样进行接种,培养。对消毒前后效果进行了评价。

2结果

2.1800张人民币票卷表面消毒前全部有微生物污染。占被调查张数的100%。见表1,其中10元票卷的微生物污染最严重,平均28.69cfu/cm2;其次是50元票卷微生物平均28.29cfu/cm2;100元票卷平均19.37cfu/cm2;20元票卷平均18.83cfu/cm2;经过培养共分离出致病性与非致病性微生物1903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属3640株(19.1%),沙门菌2560株(13.4%),志贺菌4010株(21.0%),葡萄球菌属2920株(15.3%),链球菌属3068株(16.1%),铜绿假单胞菌1846株(9.6%),真菌993株(5.2%)。另外,800张人民币票卷中有196张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2.2采用了10%的环氧乙烷温浴加热气体熏蒸消毒后,仍有21张人民币票卷检出微生物,占被检张数15%,但每张人民币票卷的微生物数均<10cfu/cm2。微生物数量明显减少,减少99.37%。经过统计学处理(p<0.01),见表1。

表1人民币票卷用环氧乙烷消毒前后微生物杀灭率(略)

3结论

3.1通过对800张人民币票卷的微生物污染调查可以看出社会流通的人民币票卷微生物污染相当严重。800张人民币票卷全部被微生物污染,占被当选的100%。而多数是致病性微生物,并有较高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发行期早的50元票卷及10元票卷污染重于100元票卷及新发行的20元票卷。票卷不整洁的重于票卷整洁的。从微生物污染情况上看,人民币票卷是一种不可轻视的传染病传播媒介。

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篇10

【关键词】自来水;水质处理;思考

一、产生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出厂水质是决定水质的主要因素。出厂水质虽然符合卫生标准,但仍含有微小的悬浮物,存在着余氯和溶解氯、游离碳酸、碳酸离子、硝酸离子等,以及水中铁锰经加氯消毒氧化生成的铁锰氧化物。这些物质积聚在管道内壁使管网水的浊度、色度、含铁量、含锰量等高于出厂水。另外工业废水排放越来越多,尤其是生活用水总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大部分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这使许多使用地表水做水源的水质直接受到污染。与地表水相比,使用地下水做水源的相对较好一些,但由于近年来化学肥料及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有害物质渗入地下,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地下水质,以上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出厂水质。

(二)管道材质的不同,对水质也有不同的影响。金属管壁由于受到水的腐蚀性等原因,容易形成以氧化铁为主的结垢。而且使用时间越长,结垢层越厚,增大了管道阻力,使管道中的微生物、有机物粘附在管道内壁,容易滋生厌氧菌,使细菌含量超标,对水质形成污染。其它如水泥管内壁涂衬不光滑,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三)管道附属设施和管道设计施工也会影响到水质。为了管网的正常运行,管网中需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阀门、泄水阀、消防栓等附属设施,长期置于地下或露天,经常受到雨水或其他污水的侵蚀,极易损坏。管网一旦失压,会将附近地下污水吸入管网,造成二次污染。

(四)管道流速和管网压力不稳也是影响水质的又一原因。管道中水的流速过低,或者管径过粗而用户很少,水在管道中的滞留时间过长,促使铁、锰氧化沉积,越积越多,影响水质。在一定程度上会间接地对管网造成污染,在用水高峰时使用太阳能,特别是高楼层用户使用时,由于压力低,太阳能可能不上水,反而会发生水倒流入管网现象。由于太阳能开口直接与大气接触,容易滋生细菌,这些水进入管网,势必会对管网水质造成影响。

二、解决水质污染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出厂水水质和稳定性,严格控制浊度超标。经传统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净化的水,有的已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可增加预处理和浓度处理工艺,如臭氧法、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接触氧化法、光氧化法等。对含铁量高的地下水,可采取氧化法、碱化法、充氧回藻法;对含氟量高的可采用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同时加强净水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工作,合理加药,实现加药自动化,以提高供水水质。尤其是要严格控制水的浊度指标,对降低管网中病毒、细菌和有机物的含量非常重要。在水质稳定性方面,推行调整pH值法,即水在出厂前投加稳定剂,把pH值调整至7-8.5,提高水的稳定性。

(二)更新或改造供水管道系统,深化管网管理。管材要选用产品质量较好的厂家,管道要有较好的内壁,既能抗腐蚀又不析出有害物质;新铺设的管道或对旧管道更新改造的管道可应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给水塑料管、玻璃钢管、球墨铸铁管等;100mm以下的可采用给水塑料管、衬里钢管、铝塑复合管、薄壁不锈钢管等,应逐步减少镀锌钢管的使用;管道上阀门要采用橡胶衬里的球面三角形软件、环氧树脂喷涂的铸件和不锈钢配件;在做金属管道衬里时,可加丙烯酸树脂分散剂(占硝浆干重3%)或采用蒸汽养护,以增强抗酸性水和抗腐蚀的能力,此外施压法衬里比喷压法衬里质量好,砂子失落量小;在设计施工上,应严格遵守给水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如给管道与其它管(尤其是排水管)交叉时,要保证规范要求的最小间距,与自备水源或非饮用水管道连接时,应采取空气隔断装置等措施,防止饮用水的污染;由于环状管网比树状管线水质条件好,如经济条件许可,管线尽可能采取环状,即使采用树状,管线也不宜太长,以免末端滞水,如果管线延伸太长,应考虑在中途加氯和定期冲洗;泄水阀安装位置要合理,不要淹没在水中;减少管道集水机率,减少管内流向、流速的剧变;管道安装或抢修完毕后要彻底冲洗消毒;打水钻时,施工要小心,防止管道碎片落入管中;禁止用泵直接从管网抽水,确需加压时,最好增设蓄水池,以免管网产生负压,使污物浸入;在维护管理方面,对使用年限太长的供水管道进行更新改造或刮管涂衬,其次定期冲洗管道,对管网末端冲洗周期一年不少于一次,整个系统每两年进行一次。通过管理措施使水质不再受到污染。

(三)完善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加强管理。在设计施工方面,改进水池(箱)的工艺结构,避免了出现死水区,使水形成推流式流动状态,并保持一定流速;消防水池(箱)与生活水池(箱)宜分开建设,如果合建可采取隔离措施,生活用水部分可进入消防系统,但消防系统水不可进入生活水系统,消防水的卫生问题可通过定期排放用于它用,以定期更新;生活水池(箱)容积不宜过大,以满足一天用水量的40-60%为宜;进、出水管的设置要合理,进水管要设置水位控制阀,尽量不要设溢流管。在材质方面,水池一般多为水泥材料,内壁和底部要光滑平整;在管理方面,制定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的行政规章制度,建立二次供水管理体系,会同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水质监测,监督用户对水箱、水池进行清洗、消毒,每年不少于一次,建立二次供水设施档案,健全周期监督管理制度。通过措施有效解决二次供水中水质污染问题。

(四)合理加氯。在保证消灭水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氯的投加量,加氯点尽量往后道工序移,在设施上尽可能实现多点加氯,为了有利于保持管网的余氯,可使出厂水余氯呈氯胺状态,和出厂水充分混合,保持30分钟以上的接触时间。同时要增强水质检测手段,加强对出厂水氯含量和管网余氯量的连续监测,如管道过长余氯不足时,要考虑中途加氯,此外,当水中铁、锰含量高时,不宜用氯消毒,以免其析出造成黑褐色水,提高加氯自动化程度,这是实现合理加氯的关键。

四、结论

水质问题关系到民生,研究解决水质二次污染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解决饮用水安全提高饮用信心的关键,也能达到树立公司形象,提高企业效益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