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十篇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十篇

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4:48

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篇1

关键词:社会转型;体育文化;失范;矫治;功利化;泛政治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3-0097-04

失范(anomie)也称为脱序,在传统的社会学中常常代表着一种脱序状态的反面角色。失范本身是一种反常的状态,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规范失调引起的。与失范对应的就是“规范”,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迪尔海姆首次将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他认为“失范是一种丧失整合的无序的社会状态,它是由于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以及制度化程度较差引起的”。失范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首先失范是由于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社会环境的失效产生的社会民众心理变化,直接的表征就是传统规范的失效。其次失范也涵盖新的价值观念没有形成,人们不自觉地受到某种文化的支配。失范的表征是脱离原有的社会控制走向一种“自由状态”,这种“自由状态”往往是偏离社会原有控制的“歧途”。文化失范则是指“文化陷入了危机状态,这种危机不仅仅包括秩序的崩溃,还包括信仰、象征符号和认同等都发生了危机”。在本研究中所提到的“失范”以及“体育文化失范”所指涉的是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主导性文化价值的缺失所引起的体育文化的无序和混乱状态。当然这种对“转型期体育文化的失范”的表述,也存在一种潜在的体育文化标准,这种体育文化标准就是是否失范的对照。通过这种标准的对比才映射出体育文化失范与否。

1.社会转型期体育文化失范的表征

在近代中国本土的体育文化曾经与西方的体育文化发生过“土洋体育之争”,东西方体育文化博弈的结果是文化的融合和西方现代体育文化在我国的传人与普及。西方文化的输入主要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西方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互促进使西方文化迅速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进而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体育领域之中即体现为传统体育文化的边缘化。近代以来西方现代体育项目的输入,实际上也是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西方文化输入,这种输入对本土的体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致使本土体育文化出现了危机,具体表现就是体育文化的失范。

1.1体育文化呈现功利化倾向

奥林匹克运动自诞生以来始终作为人们的精神信仰而存在,现代体育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仪式到记录的发展本质,这一过程蕴含了神圣与世俗、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专业化、理性化、科层化、量化到记录的本质演变过程。早期的竞技体育仅仅作为诠释生命的符号而存在,以及生命意义上的了解。起初的体育文化发展并不兼具功利性的文化倾向,20世纪80年代以前奥运会的举办始终饱受经济的困扰,自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奥运会逐渐呈现商业化趋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商业化的发展对奥林匹克的推动是毋庸置疑的,商业化发展也促使奥运会摆脱了来自经济方面的威胁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盛事。但是商业化的过度发展也给奥运会带来了丧失奥林匹克崇高理想的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资本与奥利匹克运动的结合开创了体育与经济的联姻,自此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化发展倾向。这句话的具体表征体现为通过体育搭建的平台(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等)来发展经济。当然体育赛事的举办对经济的拉动无论是对国家还是民众而言都是有益的,那么体育文化的功利性倾向表现在哪里呢?首先表现为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表现在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人们过度看重体育文化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体育应有的社会效益。过分追求体育文化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实际上是与体育文化的属性和价值定位相背离,在体育文化功利化心理倾向的影响下,人们举办体育赛事的首要前提就是关注体育赛事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竞技体育领域内教练员和运动员开始关注通过体育获取经济利益的大小、多少。竞技体育之中人们开始关注竞技的结果和成绩的取得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与经济收益,竞技体育的训练过程开始被管理者和参与者所忽视。竞技体育的竞赛和参与沦落为裸的金牌和利益之争。在这样的利益争夺之下人们开始变得不择手段,“破坏规则”、“假球”、“黑哨”等问题频频出现。在功利化环境的影响下一些职业运动员的薪金与日俱增而社会责任却止步不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次在体育教育领域表现为对体育的工具化倾向。受众群体对体育的价值和认识发生偏移,少数人把体育作为升学考试加分和改变命运的工具,对一些学习成绩稍差的孩子家长就会试图让孩子选择体育取得升学的捷径以实现学习成绩的补偿。学生的体育参与开始关注考试成绩,弱化了体育带给人的教育价值和身体素质的提升。第三,在体育科研领域应有的研究动机被异化。不断涌现的大量学术著作其创作动机在于各种社会文化的评价机制,而不是科学研究应有的动机,造成体育学术研究的数量虚高,质量平平的状况。

此外,在体育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下,体育文化产业开始异军突起并逐渐走向发达,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体育文化的经济功能开始逐步凸显,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商品化属性被利益集团发挥到了极致。在一些利益集团和体育文化的生产者看来,只要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能够博得观众的眼球提高吸睛率,什么样的体育文化产品都可以生产或者引进,什么样的体育节目都可以搬上荧幕。他们为了实现体育文化产品的利益最大化,不惜忽略体育文化应有的社会责任。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科技力量实现了对竞技体育的僭越,体育之间的竞争在功利心理的影响下也开始出现异化,开始远离“身体”变成高科技的竞争。在体育文化功利化心理作用的影响下,社会上形成了异化的体育文化场域,体育文化发展的天平开始向功利化方向倾斜,竞技成绩、社会价值等显性的体育文化受到追捧,体育的本质属性、教育价值和人文精神等隐性的体育文化受到冷遇。体育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开始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对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开始收到冷落。在功利化的价值主导下体育文化所固有的本质属性、人文精神、教育价值等逐渐被人们所忽略,从而出现体育文化的迷失和体育功利的进一步泛滥。

1.2体育文化的泛政治化倾向

文化功利化演绎的现实逻辑告诉我们,经济利益的实现需要政治成绩的推助。虽然奥林匹克中规定“体育不允许政治干预”,但是现实并做不到这一点。事实上体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顾拜旦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跟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里面当然包含奥林匹克运动,我们怎能期待奥林匹克远离政治的影响呢?”体育政治化的问题早就存在,“奥运冠军能够拯救我们的国家吗?”这样尖锐的问题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就出现过争论,此后的奥运会的政治化从未停止,例如:美国曾在1980年抵制前苏联举办奥运会,朝鲜和古巴抵制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1992年联合国制裁南斯拉夫不允许其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从抵制、排斥到参与的人们接受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政治博弈史。政治与体育相互渗透,体育中掺杂的政治元素错综复杂、不可根除,以至于现代体育竞赛已经隐喻着不同政治群体、不同国家之间政治博弈。为什么体育会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答案只能是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可以说政治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政治本真也隐藏在体育竞技的结构之中,体育的竞争结构好比政治体制之间的竞争,由此体育政治与体育的天然架构和政治向度密切相关。导致体育政治化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因素是多元的,这里面不仅包含体育的影响力特征、体育所代表的国家利益,还包括体育组织结构的政治化动力等等。人类无法摆脱政治的控制,政治化成为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当然也不能例外,由此我们称为“体育政治化”。在被赋予政治化的体育竞赛之中,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已经超越个体行为被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高度,于是竞技成绩就变得无比的重要。取得竞技成绩的运动员被尊为“民族英雄”,享受着无以伦比的荣耀和光环。在全球重大赛事取得成绩也被看作国家制度和政治的胜利。冷战时期前苏联与美国等国家在奥运会成绩上的博弈就说明了这一点,前东德对竞技成绩的追求也是将奥运成绩上升到国家制度博弈的表现。比如前东德为了在奥运会成绩上赶超当时的美国,不惜让运动员使用大量的兴奋剂等药物,以期望运动员成为奥运冠军来展示国家的“政治优越性”,赚取政治筹码。笔者认为从体育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政治化具有两面性,也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体育政治化可以推动体育的发展和普及,这一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就可以证明。“赶超式”的体育发展策略本身就蕴含着政治化倾向,纵观我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历程可以发现,体育的发展与国家政治的干预密不可分,从奥运会第一块金牌的突破到奥运会金牌榜首,这背后蕴含着国家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强大支持。以至于运动员的竞技成绩与为国争光精神紧密相连。竞技体育的崛起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下的“举国体制”,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我们依靠竞技体育的成绩向世界展示了新兴大国的“力量”,洗刷了近代以来扣在中国人头上东亚病夫的耻辱,近代的“乒乓外交”也通过体育交流的形式打开了中美两国的对话之门。由此可见适当的体育政治化对于体育发展是有一定推动的,然而体育的泛政治化倾向也给我国体育发展带来了上文所述的诸多弊端。建设体育强国语境下的群众体育发展滞后,就是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功利性与政治化倾向的结果。

体育的泛政治化倾向构成了我国体育文化失范的基本表征,在这种思维逻辑的引导下,体育文化被演绎成政治上的某种筹码,体育发展也纳入了政绩工程。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评价体系之中,无论是体育参与者还是管理者,其命运都与竞技成绩紧密相连。一些地方政府不计成本地搞一些大型体育盛会,造成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上的资源浪费,而对于群众体育的投入却较少,致使群众体育发展滞后;一些规模浩大、名头响亮的体育文化活动,被赋予了较多的政治化符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体育发展的初期适度的、良性的政治介入能够使体育参与从个体的弱势行为提高到群体的强势行为。当体育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时候,宏观的、适当的政治调控对体育发展有利,过度的政治介入就会让体育的发展失去活力。

2.体育文化失范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2.1体育文化失范会将体育文化引向歧途

体育文化失范即体育文化主体的脱序。实际上体育文化失范表征中的功利化与政治化与体育本身具有紧密的联系,也可以说二者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是体育的朋友。功利化与政治化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体育文化的功利化倾向包涵体育的政治化。在体育的发展进程中一定限度的功利化与政治化心理可以使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内在动力。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体育功利化的做法可以促使体育文化的迅速崛起与扩布,但是体育文化的主体必须对这种适度的文化失范表征具有理性的认识,一旦这种适度的失范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所表现出的功利化与过度政治化倾向就会成为体育文化的敌人,进而将体育文化的发展引向歧途。从长远来看体育文化中的功利化与政治化倾向对体育文化发展肯定是无益的,因为体育文化失范中所表现出的过度功利化和政治化倾向会使体育文化变得腐朽而低级。会降低体育文化的品质,破坏体育精神,使体育简化为商业利益、政治筹码和资本逻辑。会使体育原有的愉悦感被功利化的“利益”与“欲望”所取代,体育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取而代之的是复杂的文化融合体。体育参与者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的命运都由“竞技成绩”所掌握。体育原本的崇高内涵以及我国早期为国争光的体育价值观被变更为物质利益的巨大诱惑。国家和集体的概念变得模糊而个人的利益开始变得至高无上,在体育领域中一些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和行为中开始掺杂个人利益的动机。在利益至上的价值笼罩下体育变成了被符号化的商品和工具,成为少数人获取经济利益和政治资本的重要手段。在功利化的价值认识中,出现了过度追求竞技体育成绩的急功近利的现象,群众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以及体育文化应该承担的主体责任被淡化。

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思想支撑;融合创新

一、背景

在企业的发展初期,依靠技术推出的新产品以及市场是企业存活的关键因素,在信息技术广泛发展的现代,大多数产品都基本上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功能与外形,在技术上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掌握了比较核心的技术,寻求技术上的创新虽然有一定的空间,但是其难度较大,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思想的统一已经成为壮大企业力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越来越来多的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现在的思想政治培训行业已经开始滋长并且逐渐成熟,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都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创新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概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指针对某些员工在思想上出现的问题,企业的相关人员通过对一系列的培训,在思想上降低员工的压力,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以引导它们形成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导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时刻以企业为核心,在提高员工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企业利润的提高。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企业提供思想保证,进而促进企业制度的实施,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思想驱动和引擎,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强大与发展。

2.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毫无疑问,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与产品质量的提高,帮助企业推出新的产品,占领市场份额,对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意义,具体来讲,它的意义陈述如下:第一,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它是企业生存、改革和发展的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必须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他的经营范围里面,并且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偏离企业的发展路线,必须企业的发展终极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发挥其特有引导性与渗透性。第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推行改革与取得发展的最原始的精神动力。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责任、权利的分配和调整问题,如何在这些问题上做好一个折中,一方面需要参考企业现有的相关规定与制度,另一方面还要发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对员工就行积极的教育,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以促进企业的团结和发展,争取使企业顺利、圆满的完成改革。第三,要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核心工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不可复制性、专一性、独特性、持续性,并且能够吸纳先进的技术以提高相应的工艺,以期满足消费的需求,进而插入市场和适应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市场中提高企业知名度。在核心竞争力中,创新是最重要的因素,是精髓,所以,必须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企业文化,并且将自身投入到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去。第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传播与融合。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精神犹如企业的价值观,它是一种全部员工的思想意识的一种体现,能够指引员工在相应的制度进行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激励和驱动作用。企业的品牌、企业文化在这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通过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上面的教育,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与企业精神的认识与认可,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就员工个人而言,还能帮助企业的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企业文化

2.1企业文化的概述。企业文化,又被成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处事方式、价值观、仪式、符号和信念的综合。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从广义上和狭义上进行理解,在广义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抑或一种亚文化,实在企业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而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目标、相应的管理制度、外在形式的综合。而侠义的企业文化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员工必须共同遵守的企业制度、企业法规、价值观念、经营目标和道德规范等等的综合。从更大层次来说,它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者间接的体现着民族文化和现代管理思想,是民族文化和现代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直接的体现运用。

2.2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创新。思想政治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按照学科划分应该是两门相互平行的学科,各有各的特点、目的和侧重对象,在推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人为的、想当然的将这两个不同的揉在其一,更不能把这两个东西当作一个东西对待,但是以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2.1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的不同。在性质方面,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进行有目的的右侧重点的宣传与教育,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在价值观方面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范畴。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形成的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它强调的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的经营、企业的利润、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具有严格的管理性,带有浓重的经济性与管理性,究其本质是经济管理问题。

2.2.2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不论是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企业文化都应该而且必须以企业的生存为出发点,企业的发展为动力,服务企业的思想、价值体系,为此必须加强企业的名牌战略意识,把塑造企业形象作为一个长远目标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加强员工的整体意识、长远意识、团队意识、法律意识和政治意识,这些也恰巧正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切入点和主要内容。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强化法制环境;二是建立绿色通道;三是提供工作平台。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既是企业内在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化管理实现的需要。加强对企业领导的教育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大重点和亮点。因此,我们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切入点,牢记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为塑造企业形象为不断努力,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思想支持。

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73-02

党的十七大已经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论述既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出了要求,也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工作。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现状和学生思想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从政治心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发生了新变化上研究

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意识增强了,对政治的反应更加敏感,思想活跃,有强烈的上进心,但韧性不够,对改革的艰苦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往往估计不足,缺乏正确认识,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泄气、消沉;他们喜欢独立思考,不愿意接受前人的现成结论,又缺乏辨证的思想方法,较主观、偏激,容易受错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他们自信心心,敢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华,但往往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容易,对困难和风险估计不足;他们求知欲望强,乐于学习各种知识,但往住目标不稳定、不专一等。同时,外部世界的开放性与学生内心世界的不成熟性并存,新的困惑、心理冲突和矛盾将会有新的表现。

(二)从道德模式、自律能力、竞争意识出现了新的特点上研究

大多数学生会逐步以“义利”并举为主导思想,并且有相当一些人愿意以为人民服务、奉献和集体主义作为精神动力,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部分高职生中也大有市场,也成为一部分人的价值追求。学生的价值目标追求是高层次的,价值取向选择是多样的,再加上他们已经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辨别是非能力,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的自律能力。但自我控制能力得不到提高,其行为活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竞争意识上;随着人才竞争的激烈化,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将进一步增强并更加公开化,勤奋进取、平等竞争、争先夺优、建功立业将成为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但对现实目标追求上,缺乏对深层次社会问题的思考和高层次理想的追求。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一味地对学生加以管制而忽略了对他们自身特点的培养是行不通的。

(三)从文化需求、生活消费、人格行为自我意识的转变上研究

学生追求的品位、层次将进一步提高;如中西文化融合、政治与伦理文化融合、学术与科技文化融合、知识与娱乐文化融合将成为高职学生的文化追求等。从生活消费上看,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吃穿不愁,吃要营养,用要时尚;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两人合买一份饭菜,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精打细算;消费行为拉开档次,随之而来也使得消费心态呈现明显差别,进而给思想教育与管理增加难度。在人格行为自我意识上,高校学生将在人格意识上克服传统观念的局限性,但还需要正确指引,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在自我意识上,随着社会实践的增加,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意识将进一步增强。但也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四)从网络效应、教育内容、加强队伍的建设等各方面上研究

当今,网络文化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对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来说,它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作为信息宝库带来巨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它作为信息的垃圾场对人们的思想和灵魂造成污染。网络教育的双面性决定了它在给我们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易忽视的负面效应。网络垃圾扭曲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网络异化学生的心理健康,疏离人际关系;也弱化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等问题,对当代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上有待扩充。

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目标的实现方向

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运用科学理论和知识来研究、分析、解决当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把科学理论、思想、观点作为我们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基础和潜力来对待,要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重视理论探索和研究,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要探索研究如何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主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针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全面深入地进行时事政策的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一是发展他自己的能力,二是完善他的人格,对人类文化尽一份责任。我们必须树立“文化素质、文化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根本”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工作融入到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人文精神的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积极实现生命价值的觉悟。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上,要探索研究如何增强层次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时俱进

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的那种单一的、“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结合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当前我们要注意正确把握和处理多元价值取向和一元价值导向的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种多元化、多样性、功利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无的放矢。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要注意多样化,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包容整合多样化现象。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上,要探索研究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接触现代教育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多,高校大学生更是如此,有的大学生甚至成了网迷。现代教育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一是网上垃圾可能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互联网是开放的,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黄色甚至反动的内容。二是有的学生沉迷于互联网,影响学习。如何克服这些消极影响,加强网络管理和利用,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同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自觉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尝试制作一些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件或网站,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上,要探索研究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效果才能上新台阶。

总之,我们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方法途径、工作载体、运行机制、队伍建设和理论支持等方面的研究,才能防止和克服工作中的主观性、盲目性,保持清醒认识,把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不断地向前推进,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建平.简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实现途径[J].湖南省社会主又学院学报.

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篇4

1.1通过视觉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氛围。医院建有人性化的标识系统,建有网站、院刊等文化传播平面视觉系统,为员工征订报纸科技类刊物,建有职工休息区域、食堂、文化长廊、图书馆等设施,为不同工作岗位制作个性化的工作服,不断为职工创造温馨的工作环境和人性化的管理氛围,使医院理念在人文关爱中得到体现。

1.2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实现知行信统一。我院通过把人性化管理理念贯穿于制度建设中,赢得人心,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医院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并编入员工手册人手一本,以空姐式病区服务礼仪规范为模版制作成视频在全院进行推广,达到职工行为的高度统一。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建立多元激励机制,实施了131人才工程、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绩效工资改革等一系列人事劳资改革措施,真正做到能者给平台,真正做到劳动付出与劳动所得成正比,在院内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使职工行为与医院目标实现高度统一。

1.3通过理念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的向心力。把确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医院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是塑造医院文化的支撑点和内在基础[1]。我院拥有独具特色的医院精神、服务理念、院歌等理念识别系统,阐明了我院职工对待工作、患者、同事、医院的态度、价值和目的,引导全体员工努力遵循和传承“精勤亲进”的医院精神。医院理念文化中的医院精神既充实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又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弘扬“科技兴院,文化传承”的理念,医院每2年举办一届科技文化节活动,每年举办护士节、医师节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广大员工的职业荣誉感,凝聚团队合力,使医院充满生机和活力。

2把握特点,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我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医院行业特点,拓展工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营造文明行医、人文关爱的优质服务氛围,并成功打造了三个特色教育品牌。

2.1打造“茧园清风”品德教育品牌。全面加强医院干部员工的道德教育,举办乐仁学院茧园道德讲堂活动,举办“寻找身边的好人”征文演讲活动,选树先进典型,宣传优秀道德人物事迹,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员工。组织开展廉洁文化“进病房、进科室、进支部”的三进活动,建立廉洁文化角、廉洁文化长廊、茧园清风展示厅等党风廉政教育阵地,开展“观廉、习廉、述廉、评廉”活动,将廉洁文化渗透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医院荣获“苏州市廉洁文化示范点”称号。

2.2打造“导师制”专业教育品牌。全面启动青年医师、青年护士规范化统一管理方案,组织开展“拜师学艺结对子”活动,实施以“带思想、带作风、带技能、带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作者简介:李欣,女,本科,主管护师。“1+1”工程,通过签订师徒合同,详细规定“传、帮、带”任务,开展技术练兵擂台赛、医学综述比赛、病历比赛、教学多媒体授课比赛等活动,提高青年员工、青年党员的业务水平。

2.3打造“红色茧园”党性教育品牌。以党的政治理论为内容,开展“红色”激励教育,定期召开党员大会,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形势报告会、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等,强化全院党员的党性观念。在注重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教育效果的转化,直接落实到行动上,通过开展义诊活动、健康咨询、无偿献血、结对共建、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提升广大医务人员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医院荣获江苏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先后有4名医护人员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团队荣获“感动昆山人物”,医院荣获昆山市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优秀组织奖。

3贴近职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活力

要激发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就必须从以前的单向教育,转为双向和多向的互动,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发意识。为此,我院建立院领导接待日、院领导联系点制度、职能科联系点制度,开通了院长、书记信箱,每年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和党员建言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召开职工座谈会,收集职工意见和建议,及时关注职工思想动态。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运用网络、微信、QQ等载体,搭建便捷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努力净化医院的思想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向心力得到最大发挥,更好地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医院发展。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特有的相融性与亲和力,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职工业余生活的各类职工喜爱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主动关心职工日常生活,实施员工安康工程、职工关爱工程,让职工感受到医院大家庭的温暖。关心青年职工,为单身青年举办联谊会,强化了职工对医院的认同度和归属感。

4深化内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篇5

关键词:国家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观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10-0034-03

theproblemsandSolutionsoftheideologyandpoliticsworkinnationalSportsteams

LiHong-xia,ZHanGYu-tian,YanXu-feng

(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hroughquestionnairesurveyto683athletesand178coachesof17nationalsportsteams,thestudyfindsthattherearesixmajorideologicalproblemsduetodiversifiedvalueinthecontextofmarketeconomyandcurrent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ofnationalsportsteamfacesfourmajorchallengesSuggestionsforlong-termdevelopmentandsolutionsareprovided.

Keywords:nationalsportsteam;ideologyandpoliticswork;diversifiedvalue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为提高我国竞技水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和动力支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信息化、全球化导致的开放的国际环境[1],以及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社会转型,使运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愈来愈严峻的挑战。只有认清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对策,才能应对新挑战。本研究基于国家体育总局党委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合课题组对17个奥运中心及下属的部分运动队进行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并依据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对运动员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和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梳理,以供为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查阅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理论及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文件和报道等。

1.2问卷调查法发放教练员、领队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回收率89%;运动员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83份,回收率97.6%。

1.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软件对所取得数据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员思想中存在的六大问题对178名教练员和领队进行的问卷调查[2]显示,运动员思想中存在的六大问题依次是:缺乏吃苦拼搏精神、敬业精神不足、祖国培养意识淡薄、心里脆弱承受能力差、缺乏艰苦奋斗精神问题、集体主义意识不足,有强调个人主义倾向。其中缺乏祖国培养意识和吃苦拼搏精神是排在第一位的主要问题(表1)。

表1运动员思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据来源于教练员、领队调查问卷统计手册2.1.13)%

运动员思想中

存在的问题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选择次数总百分比选择系数排序缺乏吃苦和拼搏精神21.328.16.29955.61.91敬业精神不足13.525.315.29653.91.82缺乏祖国培养意识42.75.15.69553.41.83心里脆弱,承受能力差7.38.425.87441.61.44追求享乐缺乏艰苦奋斗精神3.96.223.06234.81.25集体主义意识不足,强调个人主义2.811.810.14424.70.86注:选择系数=项目选择人次/单项平均选择人次;单项平均选择人次=总选择人次/项目总数;选择系数大于1指超过单项平均选择人次的选项,表明是被调查者选择相对比较集中的选项。

上述思想问题的存在使运动员个人实际问题的困扰和顾虑增多,对训练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在被调查的17个项目中,少数运动员在为提高运动成绩而苦恼,多数运动员在为训练之外的个人实际问题而苦恼。专家调查[3]发现,一些运动员几乎有1/2的时间在想个人实际问题。除训练之外令运动员苦恼的五大问题依次是:如何提高成绩和竞技水平(783%)、训练与学业的冲突(70%)、伤病的困扰(52%)、运动员退役后就业的前途和出路(33.2%)、想家

投稿日期:2010-02-26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社科研究重点项目(课题编号872SS06004)。

作者简介:李红霞,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思想政治工作。和亲属(31.2%)(图1)。其中49.3%的运动员在面临各种职业发展机会的情况下表示愿意继续留在国家集训队训练,其他运动员则选择到国内外学习深造,到国内运动队或国外俱乐部执教、经商[2]等。

图1运动员除训练外最苦恼的问题

(数据来源:运动员调查问卷统计手册2.1.3)上述思想问题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员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必然结果。人的思想是其成长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在头脑中的反映,并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市场化改革使个人主义和物质利益价值取向凸显,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市场经济导向的合理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冲击,更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挑战,人们面临着价值多元化的困扰和选择。体育领域部分项目不同程度的职业化和市场化也使运动员个人、职业俱乐部与国家集训队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摩擦加大。问卷调查表明[2],在683名被调查的运动员中,刻苦训练的主要动力分别来源于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为国争光和父母亲友的期待,而在28.3%的运动员中,可观的奖金成为刻苦训练的动力之一。价值观作为运动员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核心,是人在世界观的基础上对各种事物、行为以及可能做出的选择等进行评价的标准和据此采取某种行为的态度及倾向[4]。在不同的社会中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形成具有当时历史特点的价值结构,具有动力、导向、评价、聚散、调节等功能[5],它不仅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整个组织的目标实现。国际大赛不仅需要一流的竞技水平,即竞技体育的硬实力,还需要顽强的思想心理素质以确保竞技水平的正常发挥和超水平发挥,即竞技体育的软实力。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运动员价值取向多元化带来的六大思想问题,使他们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集中精力地迎接各种国际大赛,特别是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奥运会,顺利实现金牌战略,一直是困扰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2.2国家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四大挑战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看[2],56%的教练员、领队对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认为目前国家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能够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44%的人认为一般或不满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目标认识、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方面。

2.2.1如何统一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专家调查[3]发现,一些教练员和领队对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任务的认识存在困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是为体育事业中心服务,但创造优异成绩和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二元目标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例如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具有暂时性,退役后要不要为其今后的一生负责?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怎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社会目标和个人等多重目标的有机结合,是理论上有待研究、实践上有待统一的问题。奥运备战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在多次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备战期间的工作目标,逐渐统一了认识,为顺利完成备战任务奠定了基础。2.2.2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调查表明[2],43.3%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由于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形势和问题的分析与调查,导致一些工作内容脱离了市场经济实际和运动员个人思想实际,从而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奥运备战期间,北京体育大学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课题组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思想问题及时进行了理想信念教育,编写了励志教育读本,在射击、射箭、赛艇、皮划艇、女排、游泳、田径、体操、跆拳道、柔道、摔跤、网球、篮球、女曲、女手、垒球16个项目国家队进行了励志教育宣讲,坚定了各级领导、运动员、教练员为国争光的理想和信念,激发了顽强拼搏、刻苦训练的精神和斗志,取得了良好效果。

2.2.3如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调查[2]显示,36.4%的教练员和领队认为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途径、方法和手段脱离市场经济和时展的实际。例如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建设较滞后,党团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部分运动队党团组织不健全,少数运动队甚至没有党团支部,一些运动员反映找不到组织。43.3%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运动队缺少文化建设,影响了运动员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与训练、心理、实际工作的结合不够紧密,41%的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转化或渗透到训练中去。15.7%的教练员和领队认为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不到位,运动员对“我说你听”这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形式和简单粗暴的家长式管理比较反感,对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法以及趣味互动的教育形式比较喜欢等等。奥运备战期间尝试的励志读本编写和励志教育宣讲为今后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和方法的创新积累了经验。

2.2.4如何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体系?奥运备战期间作为特殊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体系有所加强,如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化加强了工作的力度,还需要建立稳定长久的制度、体制、机制、人员和经费。体制作为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关于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的界定,需根据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或重新构建,否则会出现惰性和偏差,影响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机制作为体制的具体运作过程,主要起资源配置作用。调查发现[2],32%的教练员和领队认为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新形势下的指导文件和工作条例,并由于缺乏体制、机制、人员和经费的保障,影响了对现有制度的贯彻和落实。目前各运动队教练员兼职和领队负责制的情况较为普遍,由于任务繁杂出现了逐渐弱化的趋势,23.%的教练员和领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中分工不够明确。58.4%的教练员和领队认为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中缺乏激励和处罚机制,21.9%的人认为国家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动力、压力和活力。52.2%的教练员和领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很难得到保证。在队伍建设方面,一些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队伍不“专”的问题,一是表现为缺少专门分管思想工作的人员;二是教练员和领队受个人实际问题的困扰难以专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长期封闭训练带来的家庭稳定问题,待遇和分配两不管带来的经济收入问题等;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专业性。由于缺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定期的培训,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创新性和艺术性。

2006年北京体育大学思想政治理论部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的成功申办将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摆脱这一困境。

3对策与建议

1)建议搭建体育高校和体育总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机构与运动队长期合作的研究平台,建立三方紧密合作的长久机制,成立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夯实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确保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攻关课题的经费来源。当前亟需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目标管理、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创新和保障体系的研究,从而建立完善的国家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其次还需对运动队的思想政治状况定期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

2)以北京体育大学思想政治理论部为依托,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的培养、储备和科技攻关工作,充分发挥体育高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的优势。建议在学校、体育总局和运动队三方提供师资、经费和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启动运动队领队和体育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工程,开设领队和辅导员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班。

3)充分发挥思想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运动队的思想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既可缓解运动员学习、训练任务之间的冲突,又可增添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渠道。

参考文献:

[1]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机关党委联合课题组.国家运动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数据统计手册,2006.

[3]国家体育总局老干部专家调查组调查报告,2006.

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篇6

[论文摘要]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是社会关怀的最根本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社会关怀的理论。本文以弱势群体关怀为视角,审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认为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是弱势群体关怀的保证。

在一个正常社会。一般都有弱势群体的存在,其成员一般多为老弱病残等丧失劳动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的人群。但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根源分析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弱势群体的“弱”,不仅弱在经济上,而且弱在政治和文化上,即权利的缺失和精神生活的贫乏。从现象上讲,社会弱势群体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生存弱势。指基本生活能力较弱,如收入较低、生活困难,社会资源短缺;发展弱势,指创造财富、积聚财富能力较弱,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缺乏相应发展潜能的人群。从本质上讲,社会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的成因主要是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性别等。社会性弱势群体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或无业、受歧视或排斥等。从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开始,社会和经济急速转型,我国社会各阶层迅速分化,一些阶层由于拥有某种优势或权力,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相对增加,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相对上升,成为“强势群体”;另一些阶层由于不具备这种优势或权力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创造财富、积聚财富的能力较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都比较差,在社会地位、各种权益维护方面处境不利而成为弱势群体。特别指出。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理应是国家政治基础的主要阶层,因为体制的变更、社会的转型和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成了改革和发展中的弱势群体。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长期依靠的基本阶级或阶层被弱势化了,有些已经沦为弱势群体,或者说,被甩人弱势群体,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遏制和根本改善的话,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就将受到质疑。我们从小就受到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道德教育,但现实生活中的劳动人民和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一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却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残酷的现实令“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教育遭遇了空前的道德尴尬。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存在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明显违背了现代社会公正原则——平等自由、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内涵。

二、社会关怀的解读

关怀是关注、关照、关心的意思。社会要对弱势群体施行伦理关怀,对社会大家庭中那些需要关怀(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人进行物质、精神上的道德关心和热情扶助。扶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政府最好的扶助就是制度扶助。社会关怀实质是对人的关怀,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离开了人,社会就不成为社会。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社会由不同的族群、不同的阶层(阶级)、不同的界别相联系组成共同体。而他们之中最需要关怀的是弱势群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告诫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化解和消除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尤其是城乡、地区的不平衡和分配不公等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避免‘不和谐社会’的出现”,如:“两极分化不是和谐社会”、“腐败横行不是和谐社会”、“人民群众不能共享改革成果不是和谐社会”等.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三、坚持劳动价值理论是弱势群体关怀的立脚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是社会关怀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尊重和保护劳动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曾经将劳动赞喻为“社会的太阳”。他说:“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劳动这个太阳运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马克思的这个经典比喻,高度概括了劳动在整个人类社会的重要地位,揭示了要尊重和保护人类劳动的最根本原因。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用具等物质资料。为了获得这些生存资料,就必须进行劳动。在生存的前提下,才能去享受和发展,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马克思还曾经说过,“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口它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了人类文明和文化,还创造了人类历史。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劳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反而遭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奴役和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顶峰。在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的掩盖下,价值的源泉得不到重视,财富的创造者失去对财富的所有权。马克思,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从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商品人手,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提出劳动的二重性,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建立以后。就成为无产阶级强大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靠这一理论武器,在其政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革命,终于获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劳动者当家作了主人。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做的新阐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所提出的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劳动的重要思想。就是渊源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坚持劳动价值理论是弱势群体关怀的基础。

四、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弱势群体关怀的强力保证

马克思创建科学劳动价值论,是在蒸汽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当时,科学技术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体力劳动仍居主要地位。一百余年后的今天,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劳动已由体力劳动为主逐步转变为脑力劳动为主。“商品价值创造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要对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形态和价值贡献要素进行研究,重在发展劳动价值论。深化研究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形态。需要注重对其中三种劳动形态进行具体分析。一是管理劳动。尤其是作为投资经营者或直接服务于企业主的管理劳动。这种劳动不仅与工人的体力劳动一样,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而且是创造高价值的劳动。二是智力劳动。以智力劳动为代表的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创造多倍的价值。这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已有所论述。三是物质生产过程之外的衍生性劳动。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日渐增大。要承认第三产业对价值创造的应有贡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阐明其与价值源泉的内在联系,承认其作为价值源泉之一的劳动形态的应有地位。

价值分配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在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承认在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和比较利益差别基础上形成的收入差距,这种差距是经济发展自身所允许并客观存在的,其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构成部分,因而是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的收入差距。目前,我国正在形成并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按要素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的要素分配制度。

对于弱势群体而言,由于他们缺乏资金、技术、权力、能力和社会关系的优势.于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并且仅仅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摆脱劣势地位。一个社会如果能够为愿意努力的人改变自身经济地位上的弱势处境提供平等的机遇.就是公正的。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给我们关怀弱势群体提供了思路:一是教育;二是就业。

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篇7

关键词:足球;职业化;代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G8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8-0019-04

ananalysisontheCostandControlofFootballprofessionalinnovation

QinDeping1,LiUGang2

(1.SanmingUniversity,Sanming365000,FujianChina;2.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Becausetheprofessionalfootballreformisnotthorough,anirrationalcostispaid.itincludespoliticscostcausedbypursuingprofitsandthedualrolesofthemanagementinstitutions,economycostcausedbythenonprofessionalmanagementoftheclubs,culturecostcausedbythedeclineoffootballcompetitiveness,unsuccessfulcompetitionbrandandhostilemediaenvironmentandethiccostcausedbybackwardethicandlawsystem.toreversethissituation,themanagementsystemshouldbereformedtoproperlyallocatetheresponsibility,dutyandinterestsbetweenthegovernmentandthepublicassociations.theoperationsystemoftheclubshouldtobeimprovedandmoderncorporatesystemshouldbeestablished.theleaguecompetitionbrandshouldberebuiltandtheentityofthepublicshouldbeclarified.thehostilemediaenvironmentshouldbereversedandpublicrecognitionshouldbeachieved.thesportethnicandlawenforcementshouldbestrengthenedtogether.

Keywords:football;professional;cost;control

中国足球走职业化道路不仅解决了“奥运争光”战略下足球的生存问题,而且为其它项目职业化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近年来中国足球在发展过程中负面新闻不断、风波迭起。毋庸置疑,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试错功能展现的淋漓尽致,严重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因此,理性的认识职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认清职业化改革中的不合理代价,积极探求代价的应对策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代价

1.1政治代价:管理体制的偏差与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在社会转型期,当时的国家体委针对单项协会提出了“协会实体化”的改革目标。为了实现平稳过渡,国家体委在“协会实体化”过程中成立了项目管理中心,这标志着负责竞技体育的部门由此前的政府行政部门转变为经营性事业单位,迈出了竞技体育产业化的第一步。然而,由于体制改革始终迈不出“第二步”,协会实体化仍然没有实现,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仍然作为过渡单位长期存在,并且其政府属性有更加强烈之势,在政府机构与社团的博弈中,协会又被虚拟化,又被政府重新纳入行政管理体制中来[1]。这种改革的不彻底性,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而且由于“官、民双重性”的管理体制与“双轨”的运行机制迫使政府站在了政治风险的风口浪尖上。具体主要表现在:

1.1.1足球成绩政治化与追逐功利足球带来的政府不得不承担的代价新中国是从百年屈辱的黑暗历史中走出来的,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屈辱的民族心理、压抑的民族精神、孱弱的民族体质,以致被扭曲的民族外观如阴云笼罩着整个国家,使得中国人民对国家声誉和民族独立的诉求格外强烈[2]。于是中国人民渴求通过五星红旗的升起予以表达,为了振奋这种精神,中国选择了竞技体育作为突破口以求展示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强大,证明中国不再是“东亚病夫”,宣言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3]。为了“构建”中国球迷的民族认同感与实现既定的政治任务,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足球,依据国家队的比赛赛程变更联赛赛程、缩减联赛的比赛数量甚至中断联赛以保证长时间的国家队集训。尽管如此,中国足球却以一次次的失败而宣告结束,孰不知通过行政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保证球队集训时间,但是对足球文化内涵的理解却不是能够通过行政手段来提高的,因此中国足球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当面对失败时政府不得不承担失利的责任,并通过一次次的刺激与强化使得民众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认同危机。

在国内赛场,特别是在全运会中有些代表队为了“牌牌”而主动为运动员篡改年龄。某中学甚至雇佣中国国少女足队员参加中学生世界杯的造假案更是震惊世界,美联社,德国《女子足球》等多家国外主流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与评论,中国体育在国际上的公信力急剧下降。类似事件表面上看来是运动员的行为,而事实是代表队追求成绩的造假行为,其最终代价就是致使政府公信力的降低。

1.1.2管理体制的“官、民双重性”造成的把足球社会问题转嫁给政府的代价

在职业联赛开展的早期阶段,传统的足球职业联赛管理体制确实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职业足球制度体系建设的滞后性开始显现出来,二者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假球”、“黑哨”、“黑球”等问题慢慢暴露并迅速蔓延,体育的精神与足球的发展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时由于中国足球管理机构的“管、民双重性”,中国的政府行政机构不得不为类似负面问题被动付出代价。从当年的“龚建平事件”可以看到,中国足球协会就被认作“准官方”性质的行政机关,而且事实是其工作人员确系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国家工作人员,即所谓的“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因此,当人们对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引起的社会负面影响的原因进行追根溯源时,政府被迫站在了政治风险的前沿,社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被转嫁到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上,政府不得不承担这种转嫁代价。“足协一点儿都不冤枉,我们说这几年中国足球没落的发展,甚至是负发展,跟足协的包庇、袒护,不能正视自己的状况有本质的联系”,“甚至我们怀疑足协很多人也是被收买的保护伞”,“之所以没有进展,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进展。法律赋予足协的职责他们却没有做到,管理极其混乱,导致中国足球很长时间的”,“国家工作人员在众目睽睽下进行的‘阳光下的犯罪’”等语境都是对中国政府管理机构公信力严重质疑的表达[4,5]。

1.2经济代价:职业运作的“非职业化”与运营成本的失控竞技体育职业化实际上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体育运动自身发展规律来经营和管理,形成自我调节、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从而实现竞技体育发展的良性循环[1]。但是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十几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中国在足球职业化改革中的问题还很多,并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进入“中超”时代,很多俱乐部为了达到足协的“中超”准入标准,不得不加强俱乐部软硬件的投入,再加上联赛“假、赌、黑”的出现与运动员工资的失控致使俱乐部管理混乱以及运营成本加大,很多赞助商、俱乐部等纷纷撤资退出足球领域,甚至出现过联赛“裸奔”、“崩盘”的严重危机。表面看来,“假、黑、赌”等系列社会问题导致了中国足球发展的缓慢,而实质却是职业足球的非职业化运作与投入、产出的严重失衡造成的。

以运动员的薪酬失控为例。由于出现过度包装运动员现象,俱乐部间哄抬运动员年薪,运动员身价动辄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薪酬的失控使运动员工资过于悬殊,足球运动员的年收入竟然达到普通人的130倍,这样就形成了“准职业化的俱乐部,职业化的高收入”现象[6]。根据英国足球职业联盟研究,足球俱乐部如果盈利,应把球员工资支出控制在俱乐部收入的56%~60%之间[7]。反观中国各俱乐部的球员工资支出却高达65%~75%,而事实是这种高工资、高奖金并非真实的市场价值的体现,相当部分的俱乐部入不敷出、亏损严重,不得不依靠政府的外部介入与其挂靠企业不断地资金输入来维持如此高额支出。有调查显示[8],目前我国一个中超俱乐部年投入都保持在3000万以上,而经营较好的俱乐部年总收入也不足2500万。而国外足球发达国家的职业俱乐部年收入可达几亿欧元,如皇家马德里年收入近4亿欧元,即使规模较小的俱乐部收入也非常可观,这充分说明,我国职业足球的运作还不够“职业化”。

发达国家职业体育发展的经验表明,联赛的健康发展得益于联赛财政的健康,联赛成本的合理控制。在我国现行“职业化”足球的大环境下,多数俱乐部背靠国有大型企业,倘若俱乐部运营成本失控不仅使得俱乐部本身创造财富的能力丧失,而且由于其背后具有公有属性的企业不得不进行资金输入,以填补俱乐部的亏损,从而造成巨大的财产流失。

1.3文化代价:赛事价值的缺失、传媒语境的哗变

1.3.1赛事价值的缺失职业足球赛事价值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消费主体的“自我”迷失与赛事意义的虚无[2]。随着社会的发展,球迷作为赛事的消费主体对赛事过程的审美与娱乐诉求愈发强烈,欣赏精美赛事成为球迷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而现阶段我国职业联赛的水平徘徊不前,精彩程度低,“假、赌、黑”乱相频生,赛事提供的娱乐与审美功能已无法满足球迷对精神文化的需要,球迷的精神诉求与赛事的审美功能丧失形成强烈冲突,球迷在自己熟悉的赛场上没有了归属感,从而迷失了“自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竞技体育始终承载着“为国争光”的任务,并且通过在国际竞技舞台上的精彩呈现来展示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强大,通过竞技体育来构建民族的认同感,竞技体育的胜利表征的是民族独立与民族强大的诉求。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传承下来的这种主流意识逐渐潜移默化为无意识的文化结构,并潜在地引导人们以特定的方式去评价赛事的结果。然而,近年来中国足球不断在国际重大比赛中遭遇失利以及在职业化改革的历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得赛事无法承担构建民族认同感的功能,赛事的文化构建功能丧失,于是职业足球赛事处于“意义虚无”状态,大量的赛事变成了一堆堆毫无表征意义的符号。

1.3.2传媒语境的哗变在中国的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赛事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它成为构建民族认同感,进行民族教育的强有力的工具。当中国竞技体育表现优异时,民族认同感得到强烈表达。与此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大众传媒服务于政治与社会,大力弘扬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并通过中国竞技体育精彩纷呈的表现与对文字符号的控制引导人们构建民族认同感,在长期的强化与刺激下,球迷被传媒所描述的“民族认同”所接受。大众传媒对精彩赛事的评述以及文本语境传递的集体主义自豪感迎合并表达了民众的心声,此时媒体就成为人们表达民族认同的窗口。从赛事的精彩呈现到传媒对精彩赛斯的评述,再到民众的认同与迎合,实现了足球、传媒与民众的共赢。不可否认,当竞技体育成绩表现优异时,民族认同感会得到强烈表达,并在广大球迷中间形成共鸣。但是,当运动成绩低落或者运动员出现职业伦理沦丧时,赛事则失去了民族认同的构建功能,这一功能的丧失使得以精彩赛事为载体,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展示民族自豪感的大众文化传媒策略失灵,媒体与民众的共鸣路径遭到破坏。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利益不得不重新选择新的文化构建策略,媒体开始变得“哗众取宠”,对足球“反戈一击”,甚至“落井下石”,开始效仿西方媒体以追求“轰动效应”为原则的庸俗传媒策略。如此以来,媒体对足球的报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甚至将足球“异化”。传媒语境的哗变使得媒体与足球的互利共生的模式彻底土崩瓦解。

1.4伦理代价:体育伦理的沦丧与信任危机的泛化据调查显示,超过50%的人认为我国竞技体育伦理道德在败坏[9]。在市场制度与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无论是竞赛目标还是竞赛结果,竞赛过程还是竞赛手段遭到异化,背离了体育的本质,大有体育伦理丧失殆尽之势。对于伦理代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伦理在宏观层面上的价值把握;二是伦理在微观道德主体上的规范和激励。

1.4.1宏观伦理代价:竞技比赛本质的异化在宏观层面上,伦理对竞技体育的宏观发展进行价值评价和把握,它是把竞技体育作为宏观道德主体,是把竞技体育置身于大的社会系统和环境中[10]。因此,当竞技体育得到高度发展,而伦理建设发展滞后时,竞技目标的功利化大行其道,从而导致竞技比赛的本质遭到异化,伦理的价值把握功能丧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竞技比赛过程的异化,中国足球为了实现既定的参赛目标,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采用一些非理性、非科学、非人性,甚至非法的手段,整个竞技比赛过程被异化。足球比赛中的篡改年龄使得比赛结果“谎言化”,训练中的“非人性”以及“高淘汰”使得运动员丧失人文关怀,金钱利诱下的“假、赌、黑”现象使得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相关人员等赛事主体人员的职业伦理丧失,比赛中的“君子协定”使得比赛遭遇信任危机等诸多问题。在整个竞技比赛过程中,竞赛的体制与机制的运行摆脱了伦理的控制,伦理对宏观道德主体的价值把握功能丧失,竞技比赛的终极目标严重偏离,竞技比赛过程遭到异化。2)竞技主体的异化,人是参加竞技体育活动的主体,竞技体育的本质是教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人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然而,在竞技比赛被异化的情况下,比赛的成绩沦为工具,成了追求“职位、地位、金钱”的砝码,同时人沦落为制造成绩的工具,人的“生物属性”转变为人的“物的属性”,与体育的终极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竞技比赛主体遭到异化,竞技比赛的终极目标追求人的发展被追求成绩替代。

1.4.2微观伦理代价:微观个体道德的沦丧在上位层,伦理对宏观主体价值把握功能的丧失必然导致其下位层微观个体道德的沦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运动员,随着竞技比赛的高度商业化,在利益的驱动下,竞技体育参与者在参加竞技体育过程中丧失了自我意识,人由“实现自我”为驱动力参加比赛的行为转变为由“职位、金钱、政绩”为驱动力参加比赛的行为,竞技比赛参与者完全置于伦理道德不顾,从而使得“假球”、“消极比赛”、“赛场暴力”横行。2)裁判员,中国自从实现足球职业化以来,裁判员出现了较多的“重大事件”,在利益的驱动下,比赛场上的“仲裁者”在进行执法时,由“公平”为导向变为了以“金钱”为导向。3)管理人员与裁判员,我国大部分管理人员、教练员有着良好的道德水平,但是也有少数人员为了一定的利益而践踏道德与违反规则。运动员在竞赛中所表现出的不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管理人员与教练的态度取向相关。

2代价的控制路径

2.1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政府组织与社会团体责、权、利的合理分配

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指出,“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做出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下滑。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和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双重身份”的管理体制,使得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的责权利分配不均衡,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深入,而且迫使政府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按照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如果中国足球现行管理体制不进行改革与创新,中国足球的发展将会沿着原来的路径继续下滑,因此推动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明确政府组织与社会团体的责权利分配势在必行。

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中,制度改革与创新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既不能照搬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市场主导型,也不能完全依照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社会合作型。中国应该继续发展与完善综合性的管理体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依托社会、各司其职”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组织管理体制。在制度改革与创新中,其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换,即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进一步推动社会体育组织实体化,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职能定位。政府应该适当放权,把责权利赋予真正意义上实体化的中国足球协会,使其真正成为实施主体,这样不仅理顺了政府与社团的责权利关系,使得足球协会成为有自我发展活力的社会团体组织,从根本上解决了部门本位主义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可以站在国家高度对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进行监控,同时也规避了潜在的政治风险。

2.2俱乐部运行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俱乐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规范据研究报道,在中国职业联赛中大部分俱乐部都已注册成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和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大多是按照公司机构设立[8]。然而,在俱乐部实际运营中,常常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政企共管导致的管理混乱,制度规范缺失引起的产权不清等问题比比皆是。俱乐部的非职业化运行经常导致运营成本的失控,阻碍联赛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国足球俱乐部的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与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迫在眉睫。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足球俱乐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使得产权明晰带来更多的市场选择,而且解决了俱乐部复杂的多重隶属关系;不仅具有产权激励功能,而且还有约束、调节功能。正是现代企业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可以屏蔽现行俱乐部制度带来的诸多问题,保证俱乐部的健康运营。

2.3赛事价值重构与消费主体的确立:联赛品牌重塑与球迷认同的回归

随着新中国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与完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民族意识形态的不断蜕变,民众的民族信心日益强大,并突破了狭隘的族群精神,这表明竞技体育承担的“构建民族认同感”的功能已经基本实现。在强调独立、自由的市场经济大制度下,民众由对民族独立与民族强大的强烈诉求开始转向对精神、文化的渴望与追求,即对赛事审美与娱乐的诉求,民众的赛事价值观正在重构。

在新的赛事价值观的导引下,赛事成为民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其目的不再单纯是传统的“民族认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简单的消费行为,审美与娱乐成为民众消费的目的,因此民众成为赛事消费的主体,对赛事的审美与娱乐成为消费的内驱动力,民众通过精湛技术与球星的精彩表演激感,通过激烈对抗后的胜利来满足人体原始的征服欲求,通过获胜后的狂欢与宣泄获得,使得观众在最原始、最基本的生物属性上产生身份认同,因此,为了实现“主体自我”,以审美与娱乐为消费驱动力的消费模式更具主动性与积极性。基于民众赛事价值观转型后的需要,各级联赛必须向社会提供阳光、健康、精彩以及公平的赛事,进行联赛品牌重塑,使得球迷能够体验到个体拼搏与团队协作的审美体验与紧张刺激、赛事结果充满变数的娱乐体验,保证赛事的价值以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诉求,逐渐实现球迷的理性回归并完成民众对联赛认同的重构。

2.4伦理与法律的协同构建:体育伦理重建与传媒语境的转向联赛与赛事的主体是人,体育伦理的重建首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重塑竞技体育中的人本主义。因此要运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校标对职业化改革中的种种问题进行矫正,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脱下功利足球的帽子,消除人的工具属性;创新与发展良好的动力与鼓励机制,摆脱“人为钱役”的局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加强联赛市场的立法与执法,重塑个人与法律信用。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个有着广泛联系的社会规范系统,因此对足球进行规范时,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体系,还需要健康的道德观念。法律是伦理道德的最低限度,强调依法治体是强调法律的震慑作用,借以维护职业足球的秩序和规则;强调以德治体则是侧重于治本、防范和自律,它是用道德教化来治理体育,通过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使体育得以治理甚至治本[11]。对于足球联赛中产生的负面问题必须加大依法治体的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在法律的强制规范下,从他律的角度为足球联赛的良性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同时也应加强以德治体,加强对赛事主体人员的伦理道德教育,以伦理道德的内在力量,规范行为者主体在竞技比赛中的不正当行为,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总之,体育伦理的重建必须依靠法律与道德的双管齐下,“他律”与“自律”的相得益彰,“治标”与“治本”的内外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并在长期的体育伦理的系统建设中培养出人们对伦理的尊重意识。

在体育伦理重建大背景下,传媒必须与足球实现良好互动,但是,其前提必须是从对足球的“审丑”中跳出来,否则最后的结果将是两败俱伤,社会代价扩大,足球失去观众、媒体失去读者。要以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着眼点,立足于民众对赛事审美与娱乐的赛事价值观,紧抓赛事的观赏与娱乐属性,积极建立健康、阳光、娱乐的文化世界,实现大众传媒策略与民众日益增长文化的需求二者的高度契合,实现新的传媒策略下大众传媒与民众的共鸣。这样不仅满足了赛事消费主体对精神文化的诉求,而且使得赛事、传媒、民众相融合,形成内在的一致性,使得赛事的消费与对媒体欢乐语境的欣赏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深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3结论

由于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与发展的不完善,致使中国职业足球付出了一些不合理代价。为了构建中国球迷的民族认同与实现既定的政治任务,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足球,由于政府的介入,当中国足球的发展停滞不前时,人们追根朔源,政府不得不承担这些代价,同时由于足球管理体制的“官、民双重性”,社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被转嫁到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上,政府不得不承担这些转嫁代价。在中国职业足球发展进程中,很多俱乐部违背市场发展规律,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俱乐部运营成本失控,继而致使中国职业足球发展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俱乐部不但盈利甚微,甚至负债经营,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由于中国足球竞技水平下滑严重,无法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赛事的价值缺失。赛事价值的长期缺失致使大众传媒的语境哗变,付出了文化代价。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以来,体育伦理道德建设滞后,在宏观上致使竞技比赛的本质异化,在微观上致使个体道德沦丧,付出了一定的伦理代价。中国职业足球发展中的不合理代价,必须加以控制。政治代价的控制,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管理体制,形成政府组织与社会团体责、权、利的合理分配;经济代价的控制,需要不断地完善俱乐部运行体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文化代价的控制,需要通过重塑联赛品牌,确定民众主体地位,积极引导民众认同的回归与大众传媒语境的转向;伦理代价的控制,需要不断加强体育伦理道德建设、法制建设,实现伦理与法律的协同构建。

参考文献:

[1]熊晓正,夏思永,唐炎,等.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王冬舟,刘丹.论中国职业足球认同危机及治理[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3):30-32.

[3]曹天予.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郝劲松..

[5]龚正伟.当代中国体育伦理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卢元镇.竞技传媒观众商业运作――体育电视文化产业漫谈[J].体育文化导刊,2002,(2):7-8.

[7]徐良彦,徐立功,唐春凤.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3):113-115.

[8]张孝平,辛利,周毅,等.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4):457-459.

[9]曾玲华.体育道德失范与文人奥运的冲突及其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19-1021.

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篇8

关键词:马克思人性观;竞技理念;竞技秩序;理想类型;奥运会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3-0023-04

aStudyontheideaandorderofCompetition

――fromtheperspectiveofmarxistHumanitytheory

wanGJian1,ZHaoYongping2

(1.Jilininstituteofp.e.,Changchun130022,JilinChina;2.mobilepostdoctoralStationin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hecompetitionideaprescribestheconcretedevelopmentofcompetitiveactivitiesandthenshapesthesubjectofcompetitiveactivities―thehumanbeings.therefore,ifwewanttoapplythespiritofpeoplefirsttocompletion,andcultivate“freeandallaround”individualsthroughcompletion,wemustupgradetheideasofcompetition.meanwhile,ideaandorderofcompetitionisdialecticallyunifiedasainneroutsiderelationship.therealizationofcompetitionidearequirestheouterenvironmentprovidedbyorder,whichbringsoutthenec

essityofdiscussingcompetitionorder.thispaper,basedonmarxisthumanitytheorywhichisthesupremeachievementofhumanity,reviewstheprevalentcompetitionideaandmakesproposalsforitsrationalrestructuring,andthenanalyzesthecorrespondingcompetitionorderinthehopeofbringingforwardacertainreferenceforthehumanizationofcompetitiveactivities.

Keywords:marxisthumanitytheory;competitionideas;competitionorder;idealtype;olympicGames

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为我国竞技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那么,如何在“后北京奥运”的时代,使我国的竞技发展向更高的层次跃迁,并通过竞技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呢?本文认为,欲“先立乎其大者”,则应从竞技理念的反思与重构,和竞技秩序的优化入手;而两者的共同前提,是立足于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人本思想――马克思的人性观。

1理解竞技理念与秩序的视野:马克思的人性观

今天,“以人为本”原则已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各方面建设的灵魂,而我们所体认的“人本”,是以马克思创立、并在中国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人本思想体系为根据的。竞技作为社会活动的一环,也必须植根于马克思人性观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在理念和秩序的层面上推进自身的发展,从而以竞技特有的方式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人性观,是对传统人道主义思想的扬弃。传统人道主义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文艺复兴时期自然主义的人道主义,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的人道主义,十九世纪德国人本主义的人道主义。马克思的人性观正是在批判、超越传统人道主义局限的过程中,实现了人性观的伟大变革。

首先,马克思从社会性的维度把握人性,这就为我们把竞技理念和竞技秩序理解为人的横向活动范畴,并在人与人关系的变革层面上推进其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文艺复兴时的人道主义者把人理解为自然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者把人理解为理性人,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则把人理解为作为感性对象的人。马克思不同意对人的上述理解,认为它们共同的局限在于只是从人和动物区别的意义上理解人的抽象的类本质,而没有从人和人区别的意义上来理解人的现实的、社会的本质。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投稿日期:2009-12-08

作者简介:王健,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总和。”[1]对人的这种理解,具有根本的方法论意义,它是马克思在人道主义问题上实现的根本变革之所在。把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引申到竞技理念与竞技秩序的变革当中,我们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竞技理念与竞技秩序,并不是人以竞技的方式仅仅表现人作为“万物的灵长”的地位,而是人与人之间普遍性社会关系在竞技领域的独特表达;同时,竞技理念与秩序又以其特殊性,能够给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反作用,从而促进人的发展。我们稍后关于竞技理念重构与竞技秩序内涵的讨论,将把这一结论详细展开。

其次,马克思新人性观的革新之处,还突出地表现在他确立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去把握人性的维度,这就为我们从人类纵向活动的角度理解竞技理念与竞技秩序,进而促进竞技中人的历史性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以前的人道主义者撇开现实条件和历史进程来考察人,往往把整个历史过程看做是人的自我异化和复归过程,无法理解人的本质表现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针对这一局限,马克思认为,在考察那些历史地形成的、使人的存在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形式时,必须说明人的存在的各种历史表现,考察人的本质实现的历史形式和历史特征。这一思想对我们考察竞技理念与竞技秩序的启示是:从历史演进的视野去思考竞技理念和竞技秩序,既理解其现存要素的形成原因,又依据新的时代条件和精神对其进行变革。

总之,马克思立足社会的、历史的维度,对人性进行了具体化的理解。以下,我们就以马克思的人性观为视野,探讨这样两个相互支撑的问题――竞技理念与竞技秩序。

2竞技理念与人的发展:反思与重构

以上分析说明,在马克思人性观的视野当中,竞技应当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的一项社会历史活动。然而在我国,由于过去长期受“左”的思想的干扰,我们对竞技的理解往往脱离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维度。要想真实地贯彻马克思的人性解放旨趣,必须从反思以往对竞技理念的异化理解入手。

2.1竞技理念流行见解的缺陷以往中国的竞技,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夺标”而赛,在数据的意义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它张扬了竞技的工具理性,但抑制了竞技的价值理性。“金牌当然可贵,但金牌不能把国内竞技‘重物轻人’的问题掩盖,其问题的解决将更有助于人的发展和金牌的增加。”[2]概括来说,国内对竞技认识的不足有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竞技理念的认知,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所体认的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人的体能和运动成绩,即夺标,很大成分上是一种物化的“现象”,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易变性和易逝性。直到现在,由于人们受传统“重物轻人”竞技思想的影响,运动训练的重心仍是在“物化”的体能和运动成绩上。所以,其训练看似练“人”,实则练“物”,即练人的物化成分的比例很大,而人与动物区别的那部分――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则修炼得很少。但是完整的竞技应是一个“人物双修”的夺标育人的过程。因为运动员只有在夺标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教育他人、影响社会,竞技才有生命力,否则,必然遭到社会的最终抛弃。实践证明,伴随着国际竞技日趋接近人的生理极限,运动员长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难免对身体产生一定的负作用;竞技若对其精神、道德也产生了负作用,将是更加严重的异化。

第二,对竞技理念的认知,缺少马克思主义所憧憬的“类本位”精神――世界精神。奥运会是竞技实践的典型,奥运宗旨的前提是“公平竞赛”,目的是“教育青年”,理想是“促进和平”。它是一种“公共体育精神”,因为它尊重的是世界所有参与奥运的人,包含着人类竞技的“大爱”。它既不是一般的社会活动,也不是单纯以夺标为目的的训练和比赛,而是赋予了竞技“育人”的基本内涵。相比之下,当前我国对竞技定义的认识,距离奥运宗旨差距甚大,缺少国际认同度,缺少“育人”的内涵。一言以蔽之,目前我国竞技成绩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但其深层的理念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要求差距甚远。

国内将竞技定义为单纯夺标的训练和比赛,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也不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从马克思人性观的历史观点来看,我们认为竞技原有的“夺标”要素,是过去人们根据社会需求和竞技最初的性质赋予它的属性,但伴随着人本、和谐社会吁求的到来,人们对竞技本质的理解也必然要发生变化。

2.2育人夺标是竞技理念的应然本质本文认为,当代语境的、应然趋向的“竞技”,是通过公平的竞训来进行夺标育人的娱乐运动;“夺标育人”,是竞技理念应然的本质。从词源上考察,竞技(Sport)一词源于拉丁语deporeare,是指人们余暇时间的各种娱乐消遣活动。它不是一种工作(work),但目前人们已将其当成职业。美国学者休密慈说:“竞技从根本上讲是游戏的延长,其主要价值是从游戏中派生出来的。”[3]在未来的休闲社会中,娱乐更是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理解作为娱乐运动的竞技的“夺标育人”本质呢?

第一,夺标,即夺取运动的锦标,它反映了竞技原始“固有”的娱乐属性(特有属性)。它是竞技区别其它事物的第一性质,是人类竞技的逻辑起点。竞技虽然是游戏,但它更有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竞技在一定意义上是高于体育的。人们常把奥运会看成是体育盛会,但是,奥运会不是体育盛会,而是竞技盛会。与体育锻炼不同,竞技比赛产生胜者和英雄。人全面发展的规律和夺标的规律是潜藏在技术和金牌之后最基本、最稳定而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我们若置“夺标”于不顾,则不是历史的态度,因为只有在“夺标”所提供的竞争平台上,才有了以运动员为表征的人类能力的增强。

第二,育人,它是竞技不可缺失的教育属性,是人类竞技的终极关怀,是决定竞技命运的灵魂所在,但在国内它被长期忽略,隐患甚多,教训深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4]马克思直接揭示的诚然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异化生存状态,但更是对人类活动异化状态的一种普遍性描绘。就对竞技异化问题的警觉而言,国内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的思想,育人是竞技的第二必要属性,在国际上早已引起高度重视。古代奥运的中心是教育青年,其次是宗教和娱乐;现代奥运更重视竞技的教育价值。这就需要我们“连接”竞技的历史――现实――未来的链条,为人类竞技赋予更新的教育内涵――促进人的身、心、群素质全面的提高。马克思恩格斯说:“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5],要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就必须直面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现实的条件,在竞技问题上,也就是恢复并加强其人性化的历史初衷。

总之,我们必须要对竞技理念的认知进行这样一种范式意义上的变革,切实用马克思具体人性及其解放的思想来对既有“竞技”理念进行新奠基。竞技的育人与其它行业不同,它是突出培养有运动个性的、相对全面发展的人。竞技是通过公平的竞训,夺标育人的娱乐运动,它具有娱乐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它既不是纯娱乐、也不是纯教育,是娱乐与教育的结合体。

3竞技秩序与人的发展:对一般社会秩序的示范意义

上述“育人夺标”竞技理念的效用发挥,必须以其外部条件――竞技秩序的相应优化作为条件。立足马克思的人性观我们认为,遵守规则、公平竞争,不仅是竞技比赛的要求,而且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要求。竞技作为人类诸多文明创造中的一种,以在公平、严格的规则下进行比赛为基本方式,表达着人类不断追求卓越的本性,其特有秩序相对于其他文明成果而言,具有高度理想化的特点;竞技秩序由于情境浓缩、成本低廉的优势,对于我们思考一般秩序问题极富启发意义,是人类推进和谐秩序构建的实验基地。“一个文明社会面临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像奥运那样,设计一整套旨在保障个体生命自由发挥的游戏规则,这套游戏规则包括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这套游戏规则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但其最基本的理念不变。”[6]

3.1竞技秩序的演历竞技秩序之不同于经济秩序、婚姻秩序、企业秩序等等其他秩序的特殊性,正是竞技这项特殊实践对于一般人类秩序的体现。而要分析出竞技秩序的独特内涵,首先需要我们对秩序的类别进行简明的梳理。“在最宏观的层面上,秩序可区分为宇宙秩序、自然界秩序和人类社会秩序三个层次”[7]。第三种秩序类型即人类社会秩序,正是竞技秩序直接从属的上位概念。人类社会秩序本身又是多层次的,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存在。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发展三阶段”作出了经典阐述,即历史上的人的发展依次经历“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竞技追求秩序的历史形态,与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的发展三阶段”之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以马克思“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为视域来探索竞技史,我们把竞技对秩序的追求历程划分为群体本位阶段――古代对竞技秩序的追求,个体本位阶段――现代对竞技秩序的追求两大现实阶段,而类本位阶段――当代对竞技秩序的追求,则是目前世界竞技正在力求实现的状态。竞技(或竞技对秩序的追求)发展的前两个阶段,一方面是历史的进步与人的自由某种实现,另一方面又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和对自由的特定压制。在这种不断扬弃压制的辩证发展过程中,竞技活动逐步趋向类本位阶段,人在竞技中的全面自由个性不断得以实现。

3.2竞技秩序的独特内涵及其示范意义竞技秩序无疑是人类社会秩序大系统中的一支。由于其既以人类社会的宏观发展作为自己的发展的前提,又反过来通过体育竞技的特殊方式表征着人的历史发展,所以具备了鲜明的秩序类型个性,有着独特的内涵。竞技秩序是保障竞技实践得以展开的外部制度和心理文化前提,是以竞技的特殊方式来表征人类秩序追求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秩序,良好的竞技秩序是“育人夺标”的竞技理念得以实现的前提。具体来说,竞技秩序这一独特内涵表现在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的两个方面。

其一,竞技秩序相对于狭义政治秩序、经济秩序、文化秩序、俗民秩序而言,是一种理想化的秩序。在竞技秩序当中,比较彻底地贯彻了只有在基础性的科学分析当中才具备的理想化方法,如马克斯•韦伯意义上的“理想类型”范畴,即抽象掉大量的非常态因素,把事物的条件限定在少数几条公理、定律之上,从而进行逻辑化的推演。我们知道,竞技赛场已经把各个参与比赛的主体设定为绝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公平竞争者,按照相同的规则进行公平的竞争。至于年龄、性别、体重、种族、药物服用等可能造成竞技水平差异的因素,已经以其预先设定的严密的竞技亚秩序(如举重、拳击、摔交比赛的级别分类,各类项目的男女区分,参赛年龄的限制,兴奋剂检测等)消除了。而在非竞技秩序的他类社会秩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则很难以这样的理想化方式进行,比如政治秩序问题中的权力寻租、经济秩序问题中的公共利益空场、文化秩序中的意识形态遮蔽科学精神等等,相对于竞技秩序的清晰明了、公正公开、裁量权威,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婚姻秩序的这种暧昧不明,也许能够称得上是一个社会在经济起飞阶段或特定文明类型的发展初期中的各种社会秩序的通病。但是竞技秩序却顽强地坚持着自己显微镜般严格的风格。这很可能就是人们特别喜欢观看竞技比赛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在这样一种理想化的战场或舞台上,人们以审美的方式实现着对于公平正义、纯洁崇高的心理期待。

其二,竞技秩序以其理想化的秩序特征,为人类社会他种秩序类型的不断优化提供着不可替代的重大借鉴价值。我们知道,古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技秩序恰恰是对现实社会秩序的一种扬弃:一方面充分吸收各类秩序对于保证各种社会实践顺利有序进行的优点,一方面又通过公开的体育竞技表演的方式摈弃各类他种秩序不能贯彻到底的重大缺陷。从历史现实来看,古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神圣休战制度,对当时的政治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毁灭文明的战火暂时得以熄灭,也使得参战者冷静下来反思战争的前因后果和替代方式。现代社会当中,法国人顾拜旦在世界大战期间停办奥运会,但却坚持保留该界奥运会的界数而不进行推延,是意味深长的。他告诉世人的是:第一,竞技秩序是人类美好的秩序试验场,但在军国主义、强权政治的逼迫下,不可能发挥其美好的价值,这意味着竞技作为人类次生活动,从根本上受制于经济、政治、军事形势而不可能自我封闭地发展;第二,即使在战火硝烟弥漫的危情当中,爱好和平、热爱竞技的人们可以由于现实原因无法举办奥运会,但奥运会的应然界数必须要永远地铭刻在那一年,这即是对强权政治、法西斯主义的巨大抗议,也表明了和平主义者、正义的人们战胜邪恶、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强决心。奥林匹克的影响力,早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体现出来,而且这些影响也正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各种大小不一的作用。就北京奥运会来说,“奥运会还能够直接对社会的和谐融合有所帮助。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够被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真正把‘人文’价值发挥出来,确实是可以弥补社会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断裂’,从而也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由市场改革所带来的一些弊端,并有效地促进社会转型的完成。这才是奥运会最大的社会效益。”这就是竞技秩序由于其产生、发展基础不同于他种秩序,而具有的独特内涵和强大功能,集中地、理想化地展现出现代社会所欲求的人道精神和民主精神。

从古至今人类以竞技方式所表达的对秩序的向往和追求,实质都是人类努力摆脱野蛮的、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追求合理有序的公共生活的表现,是人之为人的自由自觉个性不断得以实现的表征。竞技的展开需要秩序的保障,秩序的确立及其不断优化则促进了竞技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就形成为竞技秩序――人的发展的互动模式,而前者对于后者的文化制约既可能是积极的,由此促进良性循环,也可能是消极的,由此造成恶性循环。要言之,竞技要求合理的秩序为其提供发展前提,因此在应然的意义上,竞技秩序的确立及其演化要与其时代精神和人的发展要求相契合。

综上所述,从马克思的人性观出发,反思和重构竞技理念,把竞技理解为育人与夺标的统一;挖掘竞技秩序的独特内涵,阐发其对优化一般社会秩序的示范意义――这就是本文的主旨。而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共同服务于一个目的,即:以竞技特有的方式促进马克思人性观所许诺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转引自: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刘军宁.文明社会需要游戏规则――探寻奥运背后的人文精神[n].广州:南方周末,2008-09-28.

[7]沈湘平.理性与秩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篇9

【关键词】奥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奥运史上难得的一场“有特色、高水平”的世界盛会,13亿中国人民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大的热情,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理念,为人类搭建一座欢乐的舞台,也为中国打开一扇理解之门。竞赛场上,中国健儿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和崭新风貌令世界瞩目。奥运的契机,让我们在30年改革开放之后,从容不迫地呈现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在这种时势背景下,各级高校应借奥运成功的契机和全国人民的奥运激情,深度挖掘奥林匹克精神内涵,把有益于大学生“三观”改造、爱国主义教育、正确竞技理念培养的内容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会收效无穷。

1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分析

19世纪末,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顾拜旦等奥林匹克先行者在古代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的启示下,创立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经过一百多年的薪火相传,这一运动盛会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将奥林匹克运动表述为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而奥林匹克主义又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所要倡导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实质并不是单纯的竞技比赛,而是赋予了体育深刻与崇高的人文价值以强调其真、善、美,是人类通过体育竞技活动来展现并确证自身价值与尊严。奥林匹克精神主要由爱国主义、拼搏进取、公平竞争、平等参与、团结协作、全面发展、规则和纪律、理想主义、全球开放观念等九种意识构成其内涵。这些精神内涵是青少年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对于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激励意义和教育价值。

2高校思政教育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在关联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高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即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出具有完善人格、崇高人生追求、高度社会责任感、勇于拼搏进取、善于团结协作的青少年,他们拥有对人自身的关怀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能将自己的视野超越日常生活层面,并在这种超越中实现自我和谐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与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因而使我们以奥林匹克精神来拓展深化高校思政教育成为可能。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

2.1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

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关键在于它能唤起各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让青年人的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得到激发,这对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与《意见》中强调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相契合,同时,思政教育中倡导的“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甘于奉献”的品质与奥林匹克运动中主张的“团结竞争、协作竞争”在克服大学生个人主义,增强其集体主义意识方面也是内在相通的。

2.2拼搏进取与公平竞争

奥林匹克精神崇尚奋斗拼搏,推崇精英的榜样作用,尊重并弘扬得到社会承认的伦理和道德。它要通过“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来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追求。这种把实现目标和尊重规则完美统一的理念,也正是高校思政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培养其“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理念。

2.3重在参与和追求梦想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所强调的竞技理念是参与意识,顾拜旦曾说:“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胜利的结果固然重要,但为追求梦想而付出的艰辛努力更有价值,既能磨练自己的意志,也能享受参与的过程。高校培养大学生,首要的是让其“有理想”,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才不庸俗,才有持久的奋斗动力。但并非任何人的理想都能实现,而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才是关键,把握好了过程,才可能会有理想的结果。

2.4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

思政教育是从德育的角度将谋求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而奥林匹克精神则是从体育的角度将增强人的体质、意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终极目标。出发点不同,落脚点却是一致的。前者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后者追求的人类社会“真、善、美”,都是要把人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精神的和谐提高结合起来,这样的人才能承担起更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对全世界的和平以及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贡献。

3以北京奥运精神,深化高校思政教育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理念,提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的口号,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认为“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给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高校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北京奥运留下的非物质遗产以深化思政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将奥运知识引进思政课堂

奥运知识既包括奥林匹克运动史、思想史等专业理论类课程,也包括像《奥林匹克》、《历届奥运会优秀运动员事迹介绍》等品德修养类课程,结合本届北京奥运会,我们更要加强“人本”理念和“绿色环保”理念的教育,用北京奥运期间中外人士称赞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成就的事例来替代教科书中的空乏陈词,大学生们会更乐于接受。

3.2以奥运精神为活动主题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北京奥运胜利闭幕后,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将世界各民族的融合、公平正义、道德诚信、去商业化、人文主义、绿色环保、和谐发展等主题突显出来,具体活动形式可选择影视观摩、奥运经典著作阅读、专题辩论赛、奥运沙龙、文艺作品展等。

简述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篇10

[关键词]动商;德育;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7―0111―03

长时间以来,智商被认为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却忽视了身体素质的培养,体育人也一度成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象征。然而,事实证明,人类不能否认大脑与身体之间的天然联系,要拥有才气纵横的健康头脑,最绿色、经济、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通过身体运动来增强脑体和脑力,这种身体运动的能力和特质便是动商,因此,动商是智商的前提,并促进智商的发展。当然,动商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促进智商的提高,动商也具一定的德育价值:通过运动所获得的健康体魄来可以表达对前途和生命的关怀,通过身体参与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体验,能够形成理解、参与、团结、拼搏、合作、秩序等积极的价值导向、行为导向和社会规范。

一、动商与德育价值的概念阐释

(一)动商的概念

在2012年,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滑25年大背景之下,“动商”作为一个人类社会中历史悠久且永恒存在的“新”概念被提出。动商(motorQuotient),即运动商数,包括个体身体运动、生产劳动、生命活动的特质和能力,是个体克服自身和客观事物进行运动的能力,是人挖掘、发挥运动天赋和潜能的能力,通俗来讲,就是指人的运动潜能、运动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

“动商可以用来表示个体综合运动能力的高低,但并不表示个体运动竞技能力高低。”①竞技体育不是体育的唯一,也不是发展体育运动的最根本的目的,体育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热爱运动、会科学运动的人。而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人便是动商高的人。然而,忽略更为大众化的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学生及社会人员动商普遍低,导致的结果便是国民身体素质整体下滑,身体长时间的亚健康状态间接导致国民整体素质的下滑。无论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还是在《体育之研究》中曾写道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都道出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都反映了动商对于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性。纵观近年来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等,除了作为展示体育竞技水平的舞台之外,更传递着一种精神和文化,这种精神文化是一种推动文明的巨大动力。其中,运动所能激发并传递的人文社会价值,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二)德育及德育价值

德育,从狭义上讲主要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心理的影响,使受教育者的品德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广义上的德育,覆盖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等多方面,是指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施加的影响,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等。

对于德育价值,应先了解价值的概念。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在《德育价值论》一书中,将德育价值含义界定为:“德育价值是社会即价值主体对培育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在德育即价值客体所具有的培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功能属性上的对象化反映。”②

二、动商的德育价值

动商的德育价值即指动商的提高能满足价值主体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且培养动商具有提高价值主体思想政治道德的属性。王宗平教授指出,“培养动商的人文社会价值在于,通过身体活动中的各种体验,形成参与、理解、友谊、团结、拼搏、合作、包容等积极的价值导向、行为导向和社会规范。”①在此,着重对动商的德育价值进行说明。

(一)认识价值

培养动商的首要德育价值为认识价值。主要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的认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出发,人的认识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检验。即人类认识世界主要通过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且在认识中具有决定作用。日本学者江刺幸政也曾指出,“身体运动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无论是教育者所讲的运动还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都需要一种能力去完成,这种能力便是生命活动、生产劳动、身体运动的特质和能力,即动商。因此,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实践过程中均不能避之动商而不谈。动商的培养,有助于人类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和能力。

从德育价值角度讲,动商的德育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对社会的认识。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发展。在现代语言中,社会有时候可以是国家代名词,尽管社会与国家是不同的概念。但是,作为国家的社会或者作为社会的国家,需要被人们认识,一方面,认识社会有助于社会管理,有助于国家意志的实现,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国家整体素质。培养、提高动商,加强实践,可以使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国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发展阶段,认识基本国情和国家基本制度,让人们认识到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政策等,更加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发展阶段,从而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体、社会主义信念。因此,动商的培养,对于人类认识社会,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是对人的认识。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对人的认主要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对教育人的需要的认识、对管理人的需要的认识、对发展人的需要的认识等。培养动商,有助于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中获取对自我认识,对他人的认识,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人对人的理解、尊重、合作与竞争等,有利于道德水平的提高。此外,从人的发展发展的角度讲,人的目的,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动商,作为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支脚,势必在人类自身发展以及社会不断进步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二)精神价值

一个强大的民族,首先其精神必须是蓬勃向上的,而身体必须是强健的。精神是支撑人的行为的动力源泉,一定的道德精神往往成为一定道德行为的风向标。“现代的体育教育过程,决不是单纯向下一代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简单过程,而是通过这一过程来逐步实现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素质的新定位、定向和定型。”②因此,动商的提高过程,是一个生理、心理、精神素质提高的过程,培养动商所体现的精神价值包括:

第一,坚韧不拔的意志及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体育运动或者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人类往往需要一种能够克服自身生理功能上惰性或者疲惫的一种力量,从而达到自身理想、预期目标与最终结果之间的平衡。在这一个充满各种主观或者非主观困难的过程中,意志力与精神充当着重要角色。提高运动能力,从而增强抗压能力,是一个培养意志力的和方法。动商的提高则有利于人们在运动或生活中树立坚韧不拔的意志。

第二,实事求是的精神。现代体育中,不允许存在任何弄虚作假,违背体育道德精神的行为及举动,在公平公正的大环境之下,这些不正当的行为都将遭到社会的反对及唾弃。热爱运动,提高动商,在运动过程中自觉树立公平公正理念,对于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优良品质,有重要作用。

(三)秩序价值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以及任何地方都不能没有秩序。没有秩序,日常生活将混乱不堪,国家政权不能稳定。对于维护秩序来说,通常有两种手段,第一种为通过强制手段,第二种是通过教育手段。强制手段主要是面对社会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一些人,而教育这一手段往往面向大众。单就强制与教育两者间成本与效果讲,教育或者说德育更是比强制、压服更经济、有效。那么动商的秩序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平竞争。以竞技体育为例,竞技体育一方面让观众尽情享受到赛场上运动员的精彩搏杀,另一方面又能让观众体会到比赛的公平与公正。可以说,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之灵魂。然而,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社会体育乃至社会生活,都建立于规则之上的,均有其秩序,都离不开公平竞争。“公平竞争是体育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也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商业活动中人们所尊崇的最高法则。”③以崇尚公平竞争理念的体育所传递的道德精神,正在被整个社会所尊崇。动商的培养,动商的提高,都有利于人树立规则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党的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其中便包括平等与公正。无论是在体育范畴中,还是在其领域之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树立竞争意识,维护公平正义是必要的。

第二,协同合作。在运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包括一场足球比赛、一场接力比赛或是一场游戏,都无时不刻体现着合作意识。在合作意识之外,还有互相鼓励、谅解、包容与支持等因素,这些因素都能促进人的身心更加健全,。动商的培养,有利于形成协调合作的观念,促使人格更加完善,素质更加全面,更好适应时展需求。

第三,规范意识。规范意识的加强,不仅需要理性层面的规范意识,还需要实践层面对规范意识的培养。提高动商,增强运动能力,在运动中提升规范意识,遵守规范,有利于提高人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形成道德观念、道德意志。

(四)发展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是目前社会现实生活中使用较广泛的理论学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发展状态的理想化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目标。而正是这一目标的存在,以及这一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才促使我们可以向这一目标方向不断努力。而德智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最基础内涵,其中“体”是指人的身体。它是人的德与智的物质承担着。他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绝不是有没有、身体如何、行与不行的意义,它不仅影响德与智的发展,而且其自身也是一发展指标。“优先培养动商、打好身体基础,可以成为智商、情商发展的保障。”①由此可见,培养动商,打造良好的身体基础,是德与智发展的根基。

除此之外,培养动商其德育价值还具有协调价值,包括对利益的协调、人格的协调、心理的协调等。

三、动商培养过程中的德育

动商本身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然而在动商的培养过程中,也应该坚持德育原则,贯穿德育内容,促进动商的德育价值的实现。

(一)动商培养过程中实施德育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在动商培养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和主体地位,应该受到充分的关注。所以,在体育教育中,要维护学生民主、平等的权利,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能彻底发挥其主动性,自觉纠正自身的错误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保证中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并不代表要抹杀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引导作用。

差异性原则。要注重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是不同与其他人的个体,体育运动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不一,教育者应坚持差异性原则,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基本素质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凸显学生的个性品质;

系统性原则。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德育内容的渗透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制定系统的教育方案,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渗透信息更加深刻。

实践性原则。实践是将理论原理反馈到生活实际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在将德育内容融入动商培养的过程中,更应该时刻以实践为原则,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只有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实情况,才能将道德观念真正植根于中学生的内心,从而将道德标准外化为行为准则。

(二)丰富完善动商培养过程中的德育内容

学校体育曾一度被忽视,现今,随着认识的深入,国家对于学校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正努力改变学生不敢动、不想动、不爱动的现状。当然,体育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去把每个人培养成为优秀的竞技运动者,不是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成绩,而是去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热爱运动、会科学运动的人。而培养动商的最终目的,则是培养人的主动锻炼意识和终生锻炼习惯、能够挖掘运动兴趣和运动潜能,热爱运动,享有运动所能给予的人类全方位提高,从而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动商其德育价值的实现仍需要教育工作者将德育内容贯通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对学生进行做人方面的教育。体育教学,并不局限于教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教师容易忽略对学生在做人方面的教育,往往认为,体育就是单纯的运动。在社会体育里,人们也往往忽视运动对于人格塑造以及培养的作用。然而,通过运动所获得的健康体魄可以表达对前途和生命的关怀,学会关心他人和关心社会,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

其次,对学生进行合作精神教育。体育运动中,集体项目往往能够让人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集体项目,如球赛,游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与他人团结协作,要比孤军奋战成功机会大很多。例如:2015年2月27日,国务院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将饱受诟病的足球运动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又将校园足球作为足球改革之重要环节,给长期陷入困境的校园体育以及足球运动注入活力。足球运动,需要一种合作意识,越擅长合作,取得的成功几率就越大。这种集体活动,对于培养合作精神,树立团结意识,有很大意义。

再次,奋斗精神教育。在动商培养中,通过体育教学,讲述一些艰苦奋斗的事例,比如,同志的动商极高,终身热爱体育锻炼,他通过刻苦锻炼,强健身体,培养了超人的意志、勇气和胆略,为将来奋斗做好了体质及心里上的准备。在体育运动项目安排中,如耐力跑,就可以激发学生奋斗精神。

四、结语

探讨动商与德育的相关性,以及动商所能带来的德育价值,并不意味着动商与德育存在正相关,例如,动商越高,其道德水平就越高。我们发现,生活中不乏动商高的典范犯着道德水平低下的错误。因为,影响道德水平的因素本就是多方面的,如文化、社会制度、人的作用等等。动商也不仅仅包含着德育价值,它也对智力、审美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都具有积极影响。动商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支脚,作为智商及情商发展的保障,无论动商本身,还是动商所能带来的德育价值,又或者其他人文社会价值,都应该被发现,被思考。

〔参考文献〕

〔1〕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王宗平等,张怡.动商――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支脚〔J〕,体育学刊,21(04).

〔4〕王宗平.不可忽视的动商〔J〕.中国科学报,2014.

〔5〕陈文卿.论体育的德育价值〔J〕.娄底师专学报,2002,(04).

〔6〕黄蓉,杨柳.体育德育过程中的人格培养〔J〕.山东体育科技,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