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十篇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十篇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5:42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篇1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不断向科学化、法制化、常态化、精细化迈进,营造更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的力度,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一股,负责该项工作的日常事务。

三、工作任务

1、建立社区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各社区的管理责任,进一步构建社区的协同配合机制,形成“重心下移、齐心协力,合力管理”的良好工作格局。

2、强化社区管理考核监督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工作未落实、管理未到位的社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3、按时完成清扫作业,确保路面光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果皮箱设置应满足规范要求,每天定时清洗,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各社区组织辖区单位、居民开展经常性的卫生大扫除活动。

4、持续治理“五乱”,重点对社区辖区的整治,确保无违章占道和门面延伸占道,破旧遮阳篷广告牌和违章布幅广告;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无暴露、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完善市政、环卫基础设施,确保道路无破损、无污水外溢,使非物业小区环境管理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5、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完善长效管理制度,按时消除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确保非物业小区院落干净、整洁、有序,楼群院落的市容环境实现较大的改观。

6、做好网格化管理区域内的卫生、保洁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各社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完善工作责任制和长效管理措施、突出重点、难点。各社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志愿者和小区群众的积极性,发现问题要积极解决,不推诿、不转嫁矛盾。

(二)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非物业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强化社区管理职能,组建社区非物业小区管理机构,由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民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对辖区内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进行巡查、劝阻,对劝阻无效的及时向城管执法部门上报处理,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劝阻、及时处理,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非物业小区管理工作的热情,实现政府引导,社区自治,确保非物业小区环境卫生工作常态化。

五、具体任务

1、配置环卫设施。每幢楼每单元配置不少于1个垃圾桶(箱),破损残缺的环卫设施要进行全面维修,保证完好;

2、平整道路。对坑洼道路进行整修,破损严重的重新铺设,新增,整修路沿石、道板、井盖,做到道路平整、交通顺畅;

3、畅通管道。疏通雨、污水管道和化粪池,必要时重新整修,做到完好畅通,不堵塞、不外溢;

4、修复路灯。对小区路灯、楼道路灯等公共照明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确保亮灯率达98%以上。无路灯的老旧小区要全部安装到位,保证夜间照明;

5、完善停车设施。清理现有停车库(场),挪作他用的必须按规划要求恢复停车功能。没有停车场地的,在保证消防通道畅通的情况下,合理划定停车位,必要时可调整规划合理增设停车场地;

6、整修健身器材。对休闲健身场所设施进行整修、完善;有条件的新建休闲健身场所,添置健身器材;

7、设置标识标牌。按要求设置小区示意图、公益宣传栏、公示栏、楼幢门牌、绿地保护牌等,努力营造小区文化氛围。

六、提升环境卫生管理

配足专职保洁人员,小区道路、绿地、水面、公厕、楼道保洁及时,无积尘、污迹、无白色垃圾、无卫生死角。垃圾房(池)、桶(箱)、楼梯扶手、电梯、外墙面及其他公共设施及时清洗、外表整洁美观,无乱贴乱画现象。垃圾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无外溢现象。积极开展小区居民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居民从自身家庭、楼道院落环境卫生做起,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健全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体系,配齐配强工作组织管理、清扫保洁和专业技术“三支队伍”,切实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抓紧抓实。

(二)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宣传教育、督导巡查、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整治。

(三)强化目标管理。制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健全完善目标管理机制。逐级建立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营造整洁优美城乡环境工作目标管理奖励制度,奖惩并重。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专门的督查和通报制度,对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督查,每月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对工作扎实,整治效果好,社区居民满意的社区给予通报表扬,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不能按时按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社区,要通报批评,限时完成任务。考核工作既坚持完成的数量和时间标准,又坚持完成的质量和效益标准,同时坚持依法建设、维护稳定的标准。通过督查考核,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路径机制

【中图分类号】F4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151-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族群网络与专业网络——香港、上海、福建之间的华人跨界企业家成长研究”(批准号:11YJC840063)

【作者简介】袁建伟,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

李生校,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企业成长。(浙江绍兴312000)

从历史经验看,城乡社会之间跨地区移民流动是人力资源在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支配下,随着产业发展而进行的经济社会活动。改革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索城乡社会管理机制如何完成从流动人口管控到移民人口管理的变革,力求用发展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移民管理问题。地方政府需要重视移民群体、移民经济、移民网络对于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城镇化战略、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融合的重要作用,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由大规模农民工进城、东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移民管理问题,将其放在与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与跨地区经济文化融合等重大问题相关的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考虑。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切入点。在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创新中,需要实现由“管制型”政府机构到“善治型”公共服务机构的变革。

一、理论探讨回顾

(一)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导致当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很多,主要是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一直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以及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城乡工资差距与城乡消费不平等(林毅夫,陈斌开,2009、2010)。形成城乡二元分立结构的症结所在,是政府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复杂性和城乡人口社会融合障碍问题而产生的城市化不能完全推进问题,即王春光(2009)指出的“半城市化”问题。温铁军等农业经济学家在横向比较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经验、教训后,指出“在大型发展中国家没有看到城市化成功的典范”。温铁军等(2007)提出中国应该避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陷阱,通过城镇化战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将城镇化作为连接农村社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地带,并可以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第四波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叶嘉安,徐江,易虹,2006)诸如城市就业压力、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城市贫民等问题,迫切要求中国政府对城镇体系进行重组,发展服务型城镇。区域型产业集群城镇联合周边城市共同形成一个城市网络,加强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城乡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三大挑战

1.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府公共部门转型

地方政府打造开明政府、以民为本、推行善政、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完成从“政府管制”到“政府治理”的转型。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有效推动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动员企业与民间多元化社会力量参与,从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城乡社会统筹机制建设,是改革的关键。在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地方政府要对公共事业部门进行商业化与民营化改革,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Christinewong(2009)在中国研究权威期刊剑桥大学《中国季刊》上,指出重建面向2l世纪的中国政府的关键所在,是通过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间的财政制度改革,促成地方政府公共部门变革与社会管理创新。

2.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移民管理问题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学界倡导政府需要从发展的视角看待世界范围内的跨地区移民问题。国际移民研究权威RonaldSkeldon(2010)在反思现代化过程中移民管理发展经验后认为,政府政策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新的移民模式、人口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与需求。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支配下合理的跨地区移民循环流动有助于消除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劳动力、资本、技术、教育与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障碍(RonaldSkeldon,2010)。中国政治学者俞可平首次将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进城的现象看成是新移民运动,进而从政府治理层面将农民工跨地域流动看成是促进中国社会进行制度变迁和结构调整的发展动力(俞可平,2010)。俞可平也同时强调政府要从推动民主和法治人手,制定相应的政策,切实维护新移民的基本公民权利。

3.民间社会力量与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公平与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基石(俞可平,2005)。民主建设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金国华,汤啸天(2011)提出,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缺一不可。在当前中国场景之下,“公民社会”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发展。民营企业与民间组织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公共服务事业改革等诸多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蒲奇军,罗伟,2011)。李景治(2011)通过回顾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形态基本特征认为,以“单位社会”为主体的传统格局依然发挥作用,倡导在党和政府领导之下,引领民营企业、民间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元化社会管理创新。

综上所述,应对中国城乡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三大挑战的关键问题是转变社会管理模式。孙立平(2011)倡导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从消极防控式的城乡社会管理模式走向积极的注重全体公民幸福感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政府公共事业改革,是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三大重点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场景之下,城镇化是解决城市化难题、破解城乡二元对立格局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走向集群化、注重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与民生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三)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探讨

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模式直接影响城乡社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建设。在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对地方政府治理转型与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需要进行进一步总结与分析。依靠乡村工业化过程中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而领先全国的“苏南模式”,与乡村工业化过程中民营经济主导的“浙江模式”,是中国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两个典型代表。

以“地方公司主义”(温铁军,2011)为特色的“苏南模式”,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同时带来的“强政府”、“弱社会”现象,需要通过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转型得到进一步的解决。温铁军等(2011)将“苏南经验”进行“去意识形态化”的解读指出,“地方政府公司主义(LocalStateCorporatism)”是适应了区域性的产业资本调整和产业扩张需求的市场化改制,在金融资本全球化条件下,主导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与城乡资源配置。“苏南模式”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事业现代化”共同发展来实现城乡协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通过城乡社会管理创新向现代化迈进的新路(陆学艺,浦荣皋,2009)。

城乡社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建设离不开民营经济的成长、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动与民间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经济学家吴敬琏(2010)与政治学者俞可平(2005)都从政府治理与政府转型入手,提出制度环境建设、完善市场机制、改革公共治理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陆立军(2008)对义乌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农业向企业转变,努力促进城乡融合,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模式。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是回应当地社会民生发展、市场发育与产业转型对于制度环境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需求(应小丽,2011)。浙江与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发展民营经济、完善区域市场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改变中国区域发展非均衡状况的有效举措(王志凯、史晋川,2011)。

二、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建设与路径选择

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促使政府公共部门转型、在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基础上拓展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多元化路径,是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的基本途径。

(一)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建设与路径选择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通过区域产业集群培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提供重要的发展环境基础。地方政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企业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培育地方产业集群成长,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要完善移民管理政策,改善就业环境,逐步积极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鼓励外来移民产业链内部创业、融入当地社会。

在城乡社会管理创新中,应当发挥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的壮大与发展是城乡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集群升级、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地方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

城镇化战略中,政府与企业在移民管理、劳资关系调整、城乡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要建立协同与互动机制。政府要以善政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监管与协调机制,有效化解由大规模移民产业工人管理而产生的深层次社会矛盾。通过建立合理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与城镇化建设,促进社会融合与民生和谐。

地方政府要适应后单位时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社会结构调整的需求,建立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调节、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当中,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权益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组织力量。既要充分发挥企业组织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活力,又要积极促进专业团体、慈善机构、行业协会、社区委员会等nGo新型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与参与渠道的拓展。

(二)从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切入

地方政府在探索在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创新中,政府公共部门改革和城乡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是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切入点。要努力实现由“管制型”政府机构到“善治型”公共服务机构的变革,从五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研究如何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城乡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第一,通过政府监管制度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增强政府公共危机处理能力,提高行政运作透明度。

第二,逐步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商业化进程。

第三,发挥民营企业与民间组织的作用与活力,在合理的范围内推进公共事业民营化。

第四,通过民主建设与法制保障拓展城乡社会管理参与渠道与扩大参与主体。

第五,通过培育新型社会组织、加强社区建设实现多元化城乡社会管理创新。

(三)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引入新的研究方法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篇3

一、重要意义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九届四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建立治理长效机制,开展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对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程,增强居民环境卫生意识,改善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社会氛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和谐社区为主题,按照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优势,紧紧围绕“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目标,营造“清洁、整洁、舒适”的社区居住环境。

三、主要内容

(一)强化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要按照县委、县府的统一部署,集中组织宣传和教育发动工作,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强化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一是通过召开会议、设立范文之家墙报、橱窗,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综合治理氛围;二是利用街道宣传之机,积极向社区居民普及政策法规,文明卫生常识及健康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知法、守法和文明卫生意识;三是利用社区文体娱乐、“坝坝电影”等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自觉性。

(二)实施辖区整治,社区要积极协助镇政府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大工程”。社区居委会要积极协助镇政府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净化工程”、“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和“居民行为规范工程”。一是积极协助镇政府做好场镇、巷道的清扫保结工作;二是在辖区内合理设置“便民服务张贴栏”,规范社区居民信息渠道,综合治理城镇“牛皮癣”;三是积极引导居民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四是配合有关部门,对社区内市场、摊点、停车场进行规范、杜绝摊点乱摆、车辆乱停等现象。

(三)抓好共驻共建,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区居委会要积极组织动员辖区单位、商家、居民及自愿者主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指导辖区单位做好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整洁工作;二是督促辖区居民做好楼(院)及家庭卫生整洁工作;三是督促辖区单位、商家经营门市落实好清洁绿化街容“门前三包”制度;四是主动争取帮扶部门(单位)为社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解决具体困难;五是组织辖区党员自愿者、青年志愿者、低保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社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六是继续有效开展文明礼仪劝导、门前三包督查和街道流浪乞讨人员劝导救助工作;六是有效监管“一河、二场、三线、四桥”的重要支节的清洁卫生和市场秩序,做到四个一个样;七是积极争创和谐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绿色社区、平安社区的创建活动和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卫生家庭平安家庭及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八是按照达委办城乡环境治理工程管理办法,大力开展居范文之家民行为规范工程宣传教育,对不听劝导的商家门市、居民户采取教育和惩处相结合,促进居民行为意识有转变,有作为。

四、方法步骤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从今年7月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部署和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7月5日至20日)。指导社区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的宣传发动工作。

(二)全面展开和集中整治阶段(2009年7月21日至2010年2月28日)。社区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的内容及要求,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单位),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三)健全机制和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3月1日至12月30日)。及时总结、宣传、推广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的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提高整治效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构建镇政府主抓,民政牵头,部门协同,居民参与,共驻共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的良好工作格局。民政部门要加强协调,发挥好指导作用,社区居委会具体实施,发挥好自治作用,以主人翁态度创造性地抓好工作,镇级各有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此项工作,为有效抓好城乡环境进社区工作,特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社区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罗华琼负责,其职责一是负责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工作,二是收集、整理、上报相关资料。

(二)加大投

。入。要加大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的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拨款、社区自筹、辖区单位和社会各界资助等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培育典型。各乡镇政府要指导社区确立工作重点,培育亮点,总结推广好经验,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榜样和先进个人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篇4

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总结近几年的城乡规划工作,今天我召开自治区城乡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城乡规划工作任务,全面推进我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促进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刚才,李建新厅长对全区的城乡规划工作做了全面总结,提出了今后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都同意。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的努力下,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城镇化率达到39%城乡综合实力以及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级规划、建设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城乡规划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城乡规划不断完善,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稳步实施,新疆沿边境城镇发展带战略规划》铁路沿线暨石化产业带城镇发展规划》和《都市圈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87个市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部完成,详细规划覆盖比例不断提高,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70%以上,所有建制镇和59.2%集镇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29.9%以上的行政村编制了建设规划,13个县完成了以村庄布点为重点内容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了以村庄整治工作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全面建立了规划建设项目“一书两证”许可制度、规划管理委员会制度,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建立了规划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开展了自治区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加大了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宣传力度,城乡规划的法制建设逐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个,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2个。

区城镇体系趋于合理,随着城乡规划工作的不断加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进一步发展,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为全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城乡规划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地区存在随意调整城市总体规划、随意变更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现象;二是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城乡建设发展需要;三是严格执行规划的措施不力,违法建设问题仍较为突出;四是工业园区的设立、规划编制、实施管理不规范;五是村镇规划的实施管理工作相对薄弱。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城乡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消除不利于城乡规划工作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解决城乡规划工作中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区城乡规划工作健康发展。

就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下面。

一、充分认识搞好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性。

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保护生态与自然环境,合理配置利用资源,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维护城市建设过程中公正与公平的重要手段。城乡规划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工作,不仅涉及到宏观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而且直接关系到城乡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规划工作,强化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优化各种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各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推动城市、乡镇、村庄有序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城乡发展活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实现的必然选择。当前,区正处于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只有做好规划工作,不断提升规划的层次和水平,才能实现对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的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规划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措施、新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全面提升我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二、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一)切实转变规划编制方式。要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要求。充分依托本地规划编制力量,重要项目适当引入先进地区具有相应资质的高水平编制机构。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原则,认真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加强对规划论证、评审等环节的技术把关。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划公示制度,充分吸纳群众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组织修编城乡规划,必须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随意进行规划修改的要追究组织单位和编制单位的责任。

(二)完善城镇总体规划的审查、审批工作。自治区将建立城镇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制度。保证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强制性内容和城市长期发展目标的有效落实。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县城总体规划审批权下放到各地州,各地州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城镇总体规划修改认定制度和审查工作规则、审批程序,指导所属县市切实开展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边境口岸、城乡规划区外独立设置的工矿农林牧场区要抓紧编制和上报总体规划。

(三)大力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城乡规划法》以及自治区《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突出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法律地位。要积极开展喀什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建立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查备案制度,提高规划编制覆盖率和编制质量。要严格执行“无控制性详细规划不得出让土地、不得批准建设”规定,设市城市和县城近期开发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必须达到100%进一步规范国有土地出让合同中的规划条件内容,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规划条件。

(四)要做好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的评估工作。加强对自治区重点地区和城镇密集地区的规划引导。各地、州、市、县(市)要根据《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修编)工作,加强区域研究,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引导各类城镇合理布局,对城市和乡村、地方和兵团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做出统筹安排。

(五)切实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乡镇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完善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合理安排城镇建设、村庄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六)加快编制各项专业规划。各地要依据修编后的城镇总体规划。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

(一)加强领导。努力提高城乡规划的管理水平。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城乡规划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要把规划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城乡规划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城乡规划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市长、县长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的全过程负总责,要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正把规划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规划、解规划、尊重规划、执行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把抓城乡规划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城乡规划重大失误行政责任追究制,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抓规划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健全管理机构。各级政府、各部门应按照《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规划管理机构,特别是要充实县(市)和乡镇规划管理力量,加强县(市)和镇、村的规划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乡镇要授予部分城乡规划许可权限,落实规划管理主体,完善管理体制。要加强城乡规划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对各级领导和规划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充实和更新城乡规划业务知识,提高规划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建立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城乡规划管理队伍。

(三)改进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方式。加快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城乡规划相关信息,构筑城乡规划公共信息平台,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并积极为社会各界和公众提供规划信息服务,

四、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

(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从2008年开始施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于今年开始施行。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对于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办法》学习,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的规划法制意识和守法的自觉性。要严格遵循城乡统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关注民生等基本原则,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规章制度,把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作为推动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用科学的规划保障和推进自治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加强规划实施的检查监督。依据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规定。对进一步加强我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健全城市规划监督机制,保证城乡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扩大城乡规划督察员派驻范围,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检查体系。要加大城乡规划督察力度,对违反规定调整城乡规划、违反规定审批城乡规划和违反城乡规划发放“一书三证”特别是违反法定程序擅自变更规划等突出问题,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要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拆除各类违章建筑。

(三)要坚持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单位(包括兵团、驻疆部队和中央驻疆单位等)都要服从市、县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和自行其是城乡规划由市、县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不得下放和肢解规划的行政管理权,已经下放和肢解的要立即纠正。要加强城乡规划行政执法,充分发挥规划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和综合调控职能,从建设项目的源头开始加强规划监管,落实管理责任,确保规划依法顺利实施。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乡村治理;善治理念;美丽乡村;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75-02

一、善治是乡村治理的基本趋势

治理(Governance)主要用于与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1]。我国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分析治理和乡村治理的内涵,徐勇认为“乡村治理是通过公共权力配置与运作,对村域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政治活动”[2];党国英认为“乡村治理是指以乡村政府为基础的国家机构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给乡村社会提供公共品的活动”[3]。可见,对社会的公共治理目标是能够使公众尽可能广泛地参与发展决策,保障公众政治自由和参与决策权利的政治意愿,“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4]。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善治”(GoodGovernance)成为实现治理目标的重要范畴。“善治”就是良好的社会治理,它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国家与公民社会良好合作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和二者关系的最佳状态”[5]。

乡村善治就是通过治理农村社区以实现农村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善治理论提示我们乡村治理的根本改善有赖于形成乡镇政权和公民社会合作共治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多中心治理体系,善治理念是改善乡村治理的必然选择[6]。首先,善治理念所提倡的多中心理念,为我国乡村治理中各种组织性因素提供了完善其组织和人事的基本准则。其次,善治理论有助于实现我国乡村治理改革模式由国家权力本位型向公民权利本位型的转化。再次,善治理念所提倡的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理念,有利于“信任”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和合作型治理精神和文化的培养。善治的网络治理理念有助于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尤其是政府之外的主体在改善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二、乡村善治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乡统筹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城乡统筹是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7]。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序转变。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统筹发展的过程与手段,而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的实现状态,是统筹发展的价值目标。

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等战略举措正是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具体目标实现而展开的,这与乡村善治的推进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统筹的基本要求

城乡经济一体化可以构建更大的区域统一体和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城乡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农村土地有效利用的根本性问题。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关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8]。乡村善治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发挥乡村自治的基本功能,完善农民集体组织的运行和决策机制,实现土地要素功能的一体化、土地要素地位的均等化与土地要素流动的自由化。

(二)社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延伸

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融合和平等化,通过实行城乡空间结构优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等措施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和城乡共同繁荣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统筹是对区域经济系统中城市与乡村两个共生单元的综合考虑、相互兼顾,以保持二者协调、持续发展”[9]。因此,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围绕农村社区形态的转变,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社会化职能,为农村居民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综合平台。

(三)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是城乡统筹的最终目标

城乡居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统筹城乡发展正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权益等手段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一方面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实现农民的市民化,通过农村人口的城镇化以及农村人口待遇的普遍提高向市民转变。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以保护农民权利特别是土地权利为核心,使农民能够以土地的权益来分享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成果,并建立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生存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善治的内在品质

乡村治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涉及国家的权力建构,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乡村善治作为一种目标追求实施起来,在现实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或困境。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对当前的农村治理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应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着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永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形式、农村建设管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核心内容,美丽中国战略是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是中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10]。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需要积极贯彻“善治”的乡村治理理念,以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和谐,而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密切联系的。

1.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统筹性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将新农村建设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格局中来谋划部署、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具体实施途径,“美丽中国”是一个集合和动态的概念,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中国实践,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和保障[11]。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乡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富民与绿色乡村的基本目标。

2.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主体性参与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合理利益与个性发展[12]。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需要培养村民的主体性意识,鼓励和保障农民直接参与乡村公共事务,这种参与应该是有序化的制度性参与。村民的主体性参与也符合直接性参与民主政治的治理理念,强调公民对公共行政和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有利于激活公民精神和培养现代公民,是政治和行政民主最充分的体现。因此,村民的主动性和直接下的政治参与是乡村治理的重点,包括制度化参与和而非制度化参与都有利于提高村民自治的程度。

3.公平法治理念下的和谐性构建

公平和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乡村法治和公平是解决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的重要保证。善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基于民主和法律的治理,亦即民主治理和依法治理,将管理社会事务和保护公民自由等都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公平法治的治理理念是为了构建真正的乡村和谐,包括村民之间、村民与集体之间,以及村集体与乡镇之间协调合作的社会关系。乡村善治的实现要求在乡村治理主体上、乡村权力流向上和空间上的多中心,要求变单一的自上而下权力流向为上下左右互动的多元权力流向。通过对乡村和谐社会构建,能够促进乡村治理主体间对公共权威的高度认同和相互合作,增进公平与效率,因此完善我国乡村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乡村治理机制创新是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者们一直所讨论的话题。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完善多元、自治、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传统的乡村治理是由政府主导下的治理模式,即所谓的“乡政村治”,但这种制度设计和实践中带有浓郁计划经济色彩的治理方式,正被市场经济催生出的多元治理模式所打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嵌入市场因素的乡村治理模式成为乡村治理的趋势和必然。我国乡村治理应当适应多元化中心的趋势,充分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功能,政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转变职能,通过制度性安排来构建平等自主、具有活力的多元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2]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党国英.我国乡村治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

[4][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统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2.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刘峰.走向乡村善治:改善我国乡村治理之多维理论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7]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付光辉,刘友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08,(2).

[9]刘荣增.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0]张伟.美丽中国战略的内涵、缘起及实施路径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篇6

一、城乡分治与融合的区域背景

近五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始了新的一轮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在湖北,无论是在超大省会城市武汉,还是在恩施的边远山区,各层级政府都在建立开发区,2011年末,湖北省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但是从人口的身份结构考量,湖北总体是待发达地区,2010年人口普查,湖北的户籍人口为61759720人,而常住人口为57237740人,全省只有武汉市和宜昌市的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这也代表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基本的人口结构。湖北的城市化水平排在全国十名之后。在传统乡村的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安放、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城乡社会的有效治理,是城乡社区面临的共同问题。

城乡治理的分治与融合多元趋势明显。增强社会协同,扩大居民参与,构建城乡多元治理结构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社区建设在中国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社会建设,是目前我国社会的基础性结构;社会各方协同努力,居民参与是湖北城乡社区发展的基本方式;城市社区协同及参与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升其幸福指数,建设和谐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解决农民生计问题,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的新社区,则兼有满足农民“洗脚进城”的城市新生活的需要,又要解决新市民的生计问题。在湖北省这三大类社区①中,多种多样性、内容复杂性是目前社区发展建设的现状;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志愿组织、居民、农民对于社区建设均抱有较大的热情,创造了多种模式,开展了很多有价值的尝试,社区逐步成为公民积累个人社会资本的基础性场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空间。湖北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在形成之中,居民在社区通过多种参与、交流、分享形式,获得社会资本的积累,在城市生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初步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根据湖北省民政厅《2015年社会服务统计2季度报表》显示,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湖北省社区居委会有4245个,农村社区村委会有25384个。全省共有各类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近三万名,性别比例适中,年轻化趋势明显;建立了100多万人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有20多万人②。仅武汉市就建立了145个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1182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3112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2010年以来,通过纳入政府“十件实事”或“民生工程”等做法,推动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省社区工作服务用房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功能设置比较规范的已达50%以上。社区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全省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已覆盖1800多个社区,武汉、宜昌、黄石、荆门等地建立了以城市为单元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开通了“96596”“12343”等社区服务热线,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促进了社区的发展。目前,社区服务的内容已从传统的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社会互助服务发展到满足居民各种需求的系列化服务,特别是各地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方式,着力推进就业、社会保障、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流动人口管理以及社区安全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些地方各地还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畅通了社区服务信息的供求渠道。

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城乡融合型社区在治理目标、治理方式、治理组织结构等方面均有较大不同。湖北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基本上形成了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社区治理新型模式,各社区又因地制宜,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治理形式,为全国的社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二、因地制宜,多方动员社会力量协同建设城市幸福社区

湖北省各地在遵循省政府统一指导要求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分类建设,形成了不同的社区治理模式。城市社区建设着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民的幸福满意度,形成了如百步亭、常青花园、中央花园等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农村社区建设着重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帮助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形成了如五山农村社区、七彩花海五里界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还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既要解决生计又要提高生活质量的过渡型社区,形成了襄阳的尹集社区治理模式、武汉光谷佛祖岭模式。

(一)传统城市老旧社区以完善社会保障及养老服务为工作重点

中心城区老旧社区如武汉市紫阳街社区、黄鹤楼街西厂口社区等,社区人口中困难群体居多,下岗失业人员、低保户、残疾人、老人的人口比例远远高于城郊新建商住小区的人口比例;基础设施不完善;治安环境差。所以老社区的治理就以扶老、助残、帮就业、改善社区环境为中心任务。2007年10月,武汉首家“96596社区e家服务超市”落户西厂口社区,16家服务商进驻。西厂口社区还联手超市,向居民发放红色、绿色、黄色服务卡:残疾人、特困人员、老年人持红卡,可免费享受多项服务;下岗失业人员、低保人员持绿卡,部分服务享受半价优惠;一般居民持黄卡,可得到优质的有偿服务。

(二)各个社区根据本区域特有的资源进行富有成效的社会协同

百步亭是个由房地产企业开发建立的城市商住社区,其社区服务主要借助市场化机制来提供。西厂口社区辖区内有黄鹤楼公园管理处、辛亥革命纪念馆、湖北剧院、首义广场管理处、武汉市第三医院、九龙井小学等六家知名事业单位,共建资源丰富,西厂口社区联合六家事业单位签署共建社区协议,组建了社区党员服务联队,为社区提供免费文化大餐、义诊和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光谷社区发挥靠近大学城的优势,积极利用大学资源为本社区服务。光谷社区与高校的青年志愿者组织签订合作协议,社区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制度化的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青年志愿者组织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到社区幼儿园、养老院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并为社区居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失业人员上岗就业。在商品房社区的管理中,政府引导一种自下而上的多元治理模式,将部分职能赋予了社区中的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居委会、业主委员会,政府则在社区管理中扮演着裁判的角色,形成一种政府主导型的社区治理模式。

中央花园社区努力探索居民自治新途径。在凝聚共识、扩大居民政治参与方面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四民”民主参与机制。“四民”机制是指“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依托“四民”民主参与机制,中央花园社区大力推行社区工作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建立议事会、协调会等民主形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居民群众自主维权相结合的社区居民群众权益保障机制,流程图见图1。

(三)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增加公民社会资本,培养居民公共精神

积极的公民参与构建连接性及粘合性社会资本,使民主制度运转良好[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人员的流动性变大,社会也由“熟人”社会变为“陌生人”社会。曾经有一段时间,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很少,人们生活在一种“原子化”的社会中,有共同的利益但很难形成共识。湖北省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非常丰富,不仅陶冶了居民的情操,锻炼了居民的身体,而且还增加了公民的社会资本,培养了居民公共精神。罗伯特提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其成员资格在所属的社会网络或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实际不属于个人,也不能通过馈赠而获得,它只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丛中。

武汉市东西湖区恋湖社区通过聘请辖区内的志愿者老师对辖区内的居民进行文体培训,先后组织了手工艺、舞蹈、声乐、京戏、垂钓、骑行、花毽、柔力球、太极拳、摄影等系列讲座,培养了居民多彩的兴趣爱好;成立了锣鼓队、自行车队、老年人舞蹈队等三十多种兴趣组织,居民每周都能开展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很多居民走出家门,参加到社区活动中来。社区组织居民开展互助活动,帮助照看小孩和老人,融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社区积极引导一些兴趣组织变为志愿者组织为社区居民服务。社区有一个自行车爱好者组成的自行车队,社区积极与自行车队联系,成立了社区环湖自行车卫队。四十多位自行车爱好者组成常态化的环湖卫队,沿湖向居民分发环保宣传资料,宣传环保理念,制止破坏湖泊的行为,以实际行动保护金银湖。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公民社会资本,培养了居民的公共精神。

(四)适应信息化社会管理组织扁平化趋势,改革社区管理体制

黄石市进行了“撤销街道办事处、减少社区管理层级”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2009年,黄石市在总人口只有7万人左右的铁山区开展以“横向大部制、纵向扁平化、全局整合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铁山区撤消了原有2个街道办事处,辖区社区由16个整合为9个。2011年起,黄石市开始在全市城区范围内推广铁山改革模式。目前,四个城区已经全部撤销了街道办事处,原来由街道办事处承担的管理职能划转到区民政局、农林局等部门,服务职能则调整到社区,社区直接由区负责管理。同时组建社区事务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与区民政局合署办公,负责社区资源、资产、资金等的管理使用以及社区干部的管理、考核、教育、培训工作。

三、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

(一)民间组织成为推动乡村治理外生变量

各类民间组织成为农村生态家园建设重要的社会资本。中国的农村向来是落后的代名词,进入农村地区的资本往往投入到工业化过程之中,对于农村、农业、农民只有宏观政策的指导,而缺少具体行动及行为方式的指导。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3],形成一种长期的均衡状态,只有新的生产要素引入才能增加收入流;生产要素是收入流增加的来源,改造传统农业就要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如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技术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等生计资本流入农村,才能使传统农业得到改造,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在中国内地农村这五个方面的资本投入均显不足,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由于北京绿十字民间环保组织的进入,获得了新的社会资本,当地农民获得了新的生活、生产理念,使山村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农业、农民得到改造。

新的农村治理结构不仅仅是新房舍、新道路,更是村民区别于传统农村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价值观、新生活方式。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普遍动员农民参与农村的生态建设。民间组织的志愿者热爱中国的农村,将其视为希望的田野,把“三农”问题的出现视为解决农村问题的希望及起点。创造建设农村生态家园的方式,从改变农民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着手。文明行为方式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农民的生活是需要美丽洁净的空间的。五山模式中在动员农民方面做到“知情、明理、参与、持续”。用农民能听懂的语言,“让垃圾不出村,让污水不入河”。农民盖房是“一张农民能看懂的图,不靠路(边)、不填塘、不劈山、不占田、不砍树”。把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说成是“河里有鱼,树上有鸟,地上有虫”,让农民听懂,他们理解了,接受了,才知道怎么做。从垃圾分类到污水处理,到整个村庄面貌的改变。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般来说,各族人民对于自己原有的习惯总是恋恋不舍的。用暴力取消这些习惯,对他们是悲惨的[4]。因此不去刻意改变这些习惯,而要引导他们自己去改变,激活广大农民内在的生活兴趣和生产积极性。通过现代文明生活的信息传递,促进农村人民生活观念的更新,克服农村落后的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在全员参与的条件下,逐步实现农村社会风貌、农民精神面貌的良性改观。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通过改变观念、改变思想、改善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农村自觉行动起来的时候,新农村新面貌也就为期不远了。

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文明与进步是需要时间的[5]。人类社会发展的时序是:游牧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农民要从农耕社会一步跨入信息社会、服务经济,其难度可想而知。

(二)合作社成为农村治理的宝贵组织资源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农村治理的宝贵组织资源。至2011年6月底,全国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4万个,平均每省1.4万个,湖北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15894个,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省有18.04万农户入社。2013年3月底,嘉鱼县共注册登记农村专业合作社194家,成员总数5300人,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成员出资额24723万元,其中货币出资23420万元,固定资产8900万元,年销售收入达3亿元。合作社涉及蔬菜、水产、畜牧、林果、加工、运输等多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农户成员数在50人以上的合作社有39个①。

恩施市农民组建了“枫香坡侗寨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由理事会进行景区经营管理。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社理事会向农家乐、经营服务场所收取管理费,用于景区垃圾处理、日常公共事务的支出,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老百姓的收益差距。还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清洁家园”工程等创建活动,组织农村妇女参加“农家女”培训,增强景区老百姓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村民马苏娥是枫香坡农民艺术团团长、枫香坡农业观光旅游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她领导的合作社有60户加入,家家经营农家乐,带领乡亲弘扬侗族饮食、歌舞、风俗文化。整个枫香坡的面貌得到极大改变,开创了集特色产业、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传承为一体的枫香坡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模式,成为全州乡村旅游的典范,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被评定为国家2a级景区,2009年入选“湖北旅游名村”。由此可见社会力量协同,必须与本地特色及本地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才能取得持久的成效。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的体现

截至2014年底,湖北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110家,其中医院753家(综合医院467家,中医院118家,专科医院16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467家(其中卫生院118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23家、村卫生室24936家,诊所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7123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2家。城乡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占到总医疗机构的95.4%。

四、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过渡型社区建设

在城乡社区治理过程中,变数最大发展最快的是“村改居”(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的社区。全省从省会到乡镇都在建新的开发区,都面临着村改居的问题。中部地区农村的城市化过程,相比沿海地区的市场推动,更多的是政府推动、投资推动。近五年来,开发区圈地运动,出现了与传统城乡社区不同的治理方式。

(一)还建型社区治理模式

佛祖岭社区是武汉东湖高新区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的大型农民还建社区,是武汉市乃至湖北省“以城市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理念育农民”的缩影,主要安置了佛祖岭、牌楼舒、汪田、大谭等9个村的拆迁还建农户。佛祖岭社区总规划占地面积70公顷、建筑面积110万o,还建楼高层72栋,多层145栋,共计217栋;社区建设完成后可容纳农民10000户①。佛祖岭社区最大的特点:其居民主要是过去江夏区的农民,而社区周边均为各类新兴产业的企业,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相联。

佛祖岭社区的治理结构还在形成中。现在与社区同时运行的还有原村委会组建的开发公司,农民以入股的形式,保持着与旧日村庄的联系。佛祖岭社区的建设为富士康、中芯国际、武锅、武重、金融港、凤凰山产业园等省、市重大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土地,也是高新区实施的一项重大“安居工程”。已有1.2万余名农民乔迁新居。居民的社保问题得到了解决,按照失地农民社保标准实施。60岁以上男性居民和50岁以上女性居民,在政府为其补交15年养老保险之后,可以领取养老金,约每月1065元。佛祖岭社区在开发区管委会、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针对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以提高群众素质和文化生活为切入点,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决村民最想解决的问题,目前通过园区企业、三产服务业等多渠道安置农民就业3000人。

(二)正在形成中的城乡一体化的新社区

在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政府有极大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广大农民群众快速致富的需求,许多城郊农村在数年之内就发展为新型城镇。

豹收蛭挥谖浜菏薪夏区东北部,为光谷的后花园。近年来豹收蚪柚被规划为部级生物科技园的契机,大力发展医药、科技等相关产业,不仅大大促进了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对光谷等周边地区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豹收蚩展了大规模的还建工程,在征地过程中,曾几次创下一周拆迁10万方的“光谷速度”。农民对城市化抱有积极的态度,豹式50%的农户被拆迁,却没有发生一户上访或。

农村的组织结构在快速发生变化。豹收蛟来由1个居委会和22个行政村委会组成,大部分地区为农村地区,现在合为一个街道办事处。原来的村委会也在拆迁还建之后就地转为居委会,成立了开发公司。还建的新社区,管理人员也多为原来的村委会管理人员。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农民住进了10-30层的电梯房,村民在三年内转变为市民。谋生的手段发生了变化,农民享受了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年轻人到开发区工作,年纪大的则到社区做一些辅的工作,如绿化保洁。新的开发公司的运行,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供应,农民生计的可持续问题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三)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大举推进

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位于襄阳市区西南,距市区8公里,全乡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786户,14001人。襄阳市建立了尹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按照“城乡一体、整镇推进、产业为基、新型社区、田园新城”的方针,整合集并143个自然村湾,建设了“一主五新”(一个7平方公里的主城区,五个环绕主城区的新型农村社区)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还要改善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尹集乡计划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支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造花卉苗木大镇,争创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其中“中华紫薇园”为现代林业示范区的核心区,总面积1.5万亩,总投资28亿元。计划建成4a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项目有白鹭湖国际生态体育公园、黄家湾风景区、青龙湾生态休闲旅游区、白云雅轩城市庄园、襄阳桃花源生态农庄、襄阳皇城生态园等。与此同时,还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建设教育科研新镇。尹集乡已经引进湖北文理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入驻,并已着手建设中国教育装备产业新城。

五、实施零星社会工程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的渐进式发展

城乡社区治理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复杂过程,多年来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零星社会工程①,逐个解决社会治理面临的棘手问题。在湖北影响较大的有省政府发动的“万名干部进万村”的“三万工程”;中央政府在地方推动的“清洁工程”;武汉市背街小巷的整治工程等。

(一)持续三年的“三万工程”

“三万”工程是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以农村社区发展为中心的各级干部深入群众,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从2011年起,湖北省以推动干部下基层常态化、机制化为重点,一年一个主题,创造性地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和“万民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与群众建立鱼水深情,为农村社区治理提供财力和智力资源。

(二)持续实施乡村清洁工程,逐步改善农村社区的村容村貌

乡村清洁工程是国务院“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该项工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生活环境脏乱差、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弱等问题,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两个层面着手,大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合理施肥用药,加强作物桔梗、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逐步改善农业传统生产方式和农村传统生活环境,有效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最终达到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乡村清洁工程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工程,如孝感市积极响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推动乡村清洁工程。孝感市的乡村清洁工程是在特定的经济地理条件下展开的。在地理上,孝感市最大的特点是毗邻大都市且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小城带大乡,是孝感市城乡空间比例及城乡人口比例的基本现状。孝感有着发展水平不同的广大农村地区,有五分之三的人口,大约320多万农村人口名义上长期居住在农村,城镇人口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不足40%。同时,孝感市各县市城市化水平、与大都市的空间距离、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孝感市委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政策扶持,社会参与,部门服务”的工作思路,在乡村清洁工程中,发挥各县市的积极性,要求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有特色的乡村清洁工程实施规划。

孝感市云梦县“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的工作思路,把乡村清洁工程变为本地城乡一体的“清洁家园”工程,清洁家园就包括了城市农村两个大领域。安陆市从2006年就开始推进乡村清洁工程,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村镇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入手,把握规划编制、监管、实施三个关键环节,解决农村建设无序、设施落后、面貌陈旧的问题,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悟县的乡村清洁工程是和脱贫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重点进行“三清三整”活动,即清塘堰、清垃圾、清柴草,房屋整修、门前整理、环境整治;着力建立“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卫生保洁机制。把乡村清洁工程的重点放在农村绿色能源建设和小型水利工程上,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池,大力推进“一池三改”(建立一个沼气池,改造厨房,改造厕所,改造猪圈)项目,下大力气把大悟打造成为绿色能源示范县。

(三)武汉背街小巷整治工程

针对武汉背街小巷几千条道路坑洼不平、排水不畅、路灯不亮的情况,武汉市政府将改造泥巴路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工程从2003年到2008年,持续进行了五年。这项惠民工程总投资8.7亿元,直接惠及全市883个社区的500余万普通居民。通过道路整治,种草植树,美化亮化,9000多条背街小巷面貌焕然一新,在社区新点亮路灯3.65万盏,照亮了人们回家的路;改造社区排水管网290公里,让百姓家门口不再污水漫溢。

这些政府推动的零星社会工程关注和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群众对这些工程有较大的认同性、参与性,是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明智的方法。

六、城乡社区治理的前景:赋予社会更多的权力

湖北社区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经验频出的现实表明:群众有建设自己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能力,关键是赋予社区及居民更多的权力及资源,激发民众过健康快乐生活的志趣。傅斯年在90年前就指出:“中国有群众而无社会”;“盖中国人本无生活可言,更有何社会真义可说?若干恶劣习俗,若干无灵性的人生规律,桎梏行为,宰割心性,以造成所谓蚩蚩之氓;生活意趣,全无从领略”[6]。在实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未完全改观。

(一)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乡一体化的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不能人为“造城”,而应让农民逐步变为市民融入城镇。新城镇化的重点是“人”,也就是要解决“半城镇化”的问题,实现让进城人口市民化。完全的城镇化,要使进城人口实现从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移、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职业转换,以及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不是简单的“迁村腾地”,为工业化腾出土地,强制农民上楼,而忽视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要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享受到市民的福利待遇,而不是“要地不要人,以牺牲农业、农民利益为代价。”

(二)从城乡治理逻辑出发,渐进式地推进各类社区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城镇化建设。从城乡分治到城乡合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重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价值和人文环境的融合。在城镇化建设中,甚至有官员提出了“”的口号:如“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盲目缩短建设工期,社区居民住宅建设超规格、超标准;有的县级市,居民楼层高达30层,根本没有考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片面城镇化发展的结果,造成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影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并非某一单项的制度安排,而是涵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金融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

(三)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引导、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在新型社区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让村民、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倾听他们的呼声、回应他们的需求,真正做到让农民满意。不能仅把以农民为主体的口号写在墙上,城乡一体化必须以实现和维护农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享有与市民同样的权利和公共服务为出发点,以达到共同富裕为归宿。通过社区环境、卫生医疗、治安、文化教育等事项的决策,充分与社区居民的协商、沟通,征求意见,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将单位的服务功能向社区转移,强化居民与社区的利益关系。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居民参与的最佳路径当然是居民自治。政府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在协同治理中,以多中心治理观念取代传统府际关系的单中心的思维逻辑,建立完善的共识形成机制和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对公民个体意志、利益、尊严的充分尊重,促进其坦率反思自身观点,并不断修正认知偏差,凝聚成科学化共识。在社区治理中,赋予人们适当的机会与平台,通过论坛、对话、听政、论辩等形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就能形成科学化的协同治理之策。

社区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系统的工程,不是仅靠几项运动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构建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形成治理合力才能达到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的社区治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玉洁:《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篇7

一、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是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绿色、实现后发赶超的必然选择,是全市城乡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以坚定的决心、统筹的方法、创新的思维,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这个根本目标,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大力促进城乡改革联动,努力走具有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二、准确把握深入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围绕“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推进“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建设“四大基础工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四大基础工程”的统筹城乡基本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山区、丘区、湖区等不同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统筹城乡具体办法,不搞“一刀切”。

——先行先试、分步实施。坚持规划优先,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市、区县(市)、乡镇都要开展统筹城乡建设试点,通过试点先行,抓出成效,点面结合,重点突破。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解放思想,创新探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农民各项权利,让农民积极主动地投入统筹城乡发展工作。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发展计划相结合,围绕中长期目标,着力抓好当前重点,稳中求进,注重可持续性。

(三)目标任务

围绕“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四大基础工程”的总目标,根据分步实施的原则,从2012年到2016年,用5年时间,探索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城乡一体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机制和统筹城乡发展模式。

——全面完成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和管理制度;

——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的确权颁证工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推行以农村土地信托流转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土地流转,确保全市耕地流转每年新增5%,达到60%以上;

——推进集中居住区建设,每个区县(市)建成2个以上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集中居住区;

——实施田、水、路、林、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到2016年,完成土地综合整治120万亩以上;

——全面完成农村清洁工程目标任务,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得到较大改善;

——形成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相互结合、充分监督的民主管理体系;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全市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水平,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市缩小到2.2:1。三、明确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着力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1.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新格局。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规划、带头守规划,实现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树立“全域规划”、“全面规划”理念,注重城乡的互补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进一步做好功能分区,完善规划布局。

2.突出城乡一体规划的重点。编制和实施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促进“三规”协调统一。完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突出抓好市区、区县(市)政府所在地和示范镇为重点的城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辖区内村镇建设规划,将村民建房纳入规划控制范围。制定城镇居民安置小区及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

3.保障城乡一体规划的执行。加强基层规划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区县(市)规划主管部门牵头,乡镇规划、国土管理机构合并运行、联合审批的机制。切实保障城乡规划编制、测绘、监督管理等工作经费的落实,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3%作为城乡统筹规划专项经费。

(二)进一步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颁证,夯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

4.完善确权颁证办法。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确实权、颁铁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根据权属,将集体土地所有权依法确权给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确认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将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确权给农民集体、农民集体成员、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加快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登记发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确认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林地的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使用权证、林权证、经营权证由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核发,其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登记发放,林权证由林业部门登记发放,经营权证由经管部门登记发放。确认房屋所有权,建立城乡房屋统一登记制度,由市、区县(市)房产管理部门登记颁发房屋产权证。

5.规范确权颁证程序。实施“八步工作法”,即宣传动员精心安排、清理核实人地实情、拟定通过确权方案、审查批准确权方案、组织完善承包合同、提出确权颁证申请、受理申请并公告、核销旧证颁发新证,确保登记发证程序规范。要严格清理认定土地和房屋的归属、四至界限及面积、用途等,确保登记发证数据准确,相关权利人对土地和房屋的确认要向社会公开告知。要始终坚持“只组织不干预、只引导不拍板、只协调不作主”的工作原则,运用民主方法,把确权登记的主动权、决策权交给群众,确保确权颁证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6.开展确权颁证工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和房屋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2012年每个区县(市)选择一个乡镇开展试点,2013年在全市全面推行,2014年扫尾完成任务。

(三)加快以土地信托流转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土地流转步伐,进一步促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7.巩固深化农村土地信托流转试点。进一步规范土地托管公司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托管公司资本运作,推动资金升值的办法。稳步扩大土地信托范围。加大农业企业招商引资力度。

8.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加大草尾镇土地信托流转经验推广力度,2012年在更多的乡镇推行土地信托流转,到2014年,每个乡镇都要开展土地信托流转。建立农村土地信托流转长效机制,推行农村土地信托流转规范流程,切实纠正不规范的流转行为,建立健全合理的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定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规避流转风险。

9.积极推进多种流转形式。鼓励农民通过转包、租赁、转让、互换、入股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农技、农机、农资、农村金融、农村市场等服务体系,帮助土地流转经营主体解决产前、产中和产后遇到的难题,提高土地流转经营效益。扩大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和渠道,逐步做到全市联网、同步。

10.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户参与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四)积极探索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促进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

11.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以镇村布局规划为依据,坚持“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住房、农民自行新建住房,要力争在集中居住区建设。凡农村居民因国家或集体建设、城乡建设、工程项目需要拆迁安置的,应当按“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统一风格、统一管理)要求建设集中居住区。

12.加大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区县(市)要出台鼓励农民集中居住的具体方案,做好集中居住规划,完善集中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和创新建成居住区的社会管理。打破村域界限,允许不同村域的居民共同建设集中居住区和中心村。严格控制零星分散农村宅基地的审批。2012年,每个区县(市)都要有1个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试点,到2016年,每个区县(市)建成2个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并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到位的农村新型社区。

(五)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增强统筹城乡持续发展的动力

13.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国家重大项目环洞庭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重点,统筹考虑田、水、路、林、村优化布局,制定和完善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规划。围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城乡用地结构,集中力量成片连线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为统筹城乡持续发展破解用地难题。在整治区全面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农用地整理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相结合的土地综合整理方式,建设用地整理节约指标可调剂到城镇,在市场交易。

14.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土地权属所有单位和土地承包经营者以及各类社会投资主体,自筹资金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市、区县(市)可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库中选择一部分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社会投资者;也可由社会投资者根据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自行选择综合整治区域,按程序申报立项。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指导,推进工作有序开展。

(六)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15.全面完成农村清洁工程目标任务。到2013年,全市所有行政村达到“四有两无清洁村”标准,构建垃圾收集处理和环境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农村环境状况得到根本改观。

16.实施污染防治工程和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在全面抓好农村清洁工程的基础上,实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农村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工程、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制定城乡生活垃圾场综合利用规划,重点乡镇要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条件的乡镇要建设标准化垃圾填埋场。全力推进生态区县(市)、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

17.健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化等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创业就业服务,大力开展农民培训。积极探索和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均等化。促进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共同发展。

(七)强化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加强农村民主管理

18.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组织领导方式。构建村党组织领导下村民自治组织民主自治、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完善党员和干部管理监督、考核评议、学习培训等制度。加大在优秀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力度。

19.积极创新民主议事决策监督机制。探索以村民代表大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治理组织构架。选举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要与村民主理财委员会相结合。完善监督内容、程序、规则,着力形成议事、决策、执行、协助、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坚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群众的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在农村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20.进一步推进村级事务公开。抓好党务、村务公开,确保全市村级党务和村务公开率达到100%。抓好财务公开,每年3月份为全市“财务清理月”,由乡镇、街道组织对各村上年度财务进行全面清理;实行单笔收支登记公开。规范公开形式、程序,村内重大财务活动事项及群众关心的事项及时向群众公开。

21.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体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依靠民力,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八)发展城乡产业,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活力

22.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和企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产业布局规划。鼓励发展城乡联动、同兴共赢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适宜于农村发展的二三产业项目向农村布局。积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重点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体系、农产品物流体系、市场信息平台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鼓励商贸、流通、金融和中介组织等向中心镇和中心村(农村社区)布局或建网布点。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加大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县城经济和中心镇经济的培植力度。

23.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流转。区县(市)要逐步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承担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等流转服务和集体土地储备职能,依托相关专业服务机构,为产权交易提供服务。

24.建立金融服务平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努力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扩大村镇银行试点范围,组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加快农业信贷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建设,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建立完善农业担保体系,成立专业性的涉农担保公司,设立专项农业担保基金;鼓励和扶持涉农企业上市融资,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加快金融创新,金融机构要适应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金融服务和投资方式,进一步拓宽农业和农民的融资渠道。

25.创新土地利用方式。通过耕地占补平衡、挂钩置换的方式,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一定范围内异地高效集中集约利用,增加农村土地收益。对集中居住区建设搬迁腾挪出的集体建设用地,除政策规定须复垦为耕地外,经批准,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出让、出租、作价(出资)入股、联营等方式进行流转,所得收益除政策规定计提外,可用于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整体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除满足农民安置用地外,可按一定比例将剩余土地征转为国有建设用地,所得收益除政策规定计提外,可用于集中居住区建设。

26.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以区县(市)为单位,以规划为依托,制定资金整合方案,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强力整合各类财政性资金向重点工作、试点单位倾斜。

四、切实强化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里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市委农村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与市委农村部合署办公,整合主要职能部门的工作力量充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专项预算安排工作经费。区县(市)和乡镇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明确专门工作班子。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常态工作,实行工作转型,加强工作指导,合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理顺市、区县(市)与乡镇、街道的关系,加快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权限下放,形成城镇工作、农村工作相互对接、良性互动的管理格局。

(二)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农村工作部(统筹办)负责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指导、组织、协调和督导;发改部门负责将统筹城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积极争取统筹城乡发展的各类项目;规划部门要制定和实施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意见;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问题,组织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权颁证,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鼓励、支持和指导社会资本进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环保部门要认真实施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抓好生态创建工作;住建部门要切实指导好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公安部门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小城镇落户条件,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民政部门要指导好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村民自治,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制机制;房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农村房屋登记发证工作;水利(水务)部门要切实做好水利规划、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林业部门要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实施农村通畅工程,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电力部门要加快农村电力建设;财政部门要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资金整合,加大对基层运转的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社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金融工作办、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要积极探索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教育、卫生部门要推进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文化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体育部门要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建设,推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经管部门要指导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颁证。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根据本意见,尽快制定实施方案,将项目和资金向农村倾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

(三)加强试点示范。继续抓好大通湖区、高新区东部新区统筹城乡试点工作,抓好沅江市草尾镇统筹城乡发展试验镇工作,把统筹城乡发展试点与加快城市改造结合起来、与加快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城镇发展结合起来、与实施重大项目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各区县(市)、乡镇都要选择合适的地方、特别是在城郊结合部先行先试,加大工作力度,着力面上推广,推动全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在未来五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主选举;自治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3-0052-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民主选举是扩大城乡基层民主、搞好城乡自治的基础,对城乡基层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民主选举使城乡居民在参与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及时妥善处理和解决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城乡居民依靠自己的力量管理公共事务,增强了城乡基层内部矛盾的自我调节能力。

一、民主选举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城乡居民关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选举能够反映选民的利益需求,但选举同时也是多数政治的产物,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即要在某种程度上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民主选举在体现多数原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少数人的牺牲。在公开、公正、合法的民主选举过程中推选出来的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并不代表所有的选民都信任,甚至还有可能是有些选民最不愿意的人当选,但是这部分选民之所以在理性的范围内接受并服从选举的结果,不是因为被当选者的人格魅力或是其施政纲领打动而是他们在参与中切身体会到了民主选举的公开性、公正性,他们最终服从的是民主选举的合法性。由此一来,选民之间、选民与当选者之间一种包容、妥协、合作的意识建立了起来,这种意识会荡涤人们内心的不满、暴躁,在不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人们会逐渐达成一种心理的平衡,从而有助于人们内心和谐的构建。

民主选举对城乡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制约和监督的作用,能够约束城乡基层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改善城乡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权力寻租以及不良的经济行为是造成城乡基层社会干群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民主选举这种机会均等的竞争机制虽不能保证选举出来的一定是政治素养高的“能人”,但至少不会把政治素质十分低的人选到基层工作的岗位上。通过民主选举的激励、监督机制,建构起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机制,培养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保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遏制基层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避免其走上劣化的道路。

在农村,村民的非制度化参与和抗议性参与是造成农村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非制度化参与的重要原因是制度化参与的渠道被堵塞,导致许多有关农村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最终无可奈何走上了暴力抗议的道路。有了民主选举之后,村民就可以借助参与民主选举表达自己的利益、愿望和需求进行制度化参与。平等、公开、公正的民主选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并可能解决农村村民的非制度化参与问题。另外,通过民主选举的政治实践,居民的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也能够选择以制度化的方式来表达利益、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居民表达利益和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自然会消除一些暴躁不安的因素,有利于基层社会的和谐安定。

邻里关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社会中重要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是否和谐对农村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受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影响,我国农村是一个由“熟人社会”和“半熟人社会”组成的网络。在这个关系网络中,民主选举更可以促使村民们为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团结起来。有历史渊源的家族是农村社会的内嵌式结构,在农村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影响农村社会是否和谐的内在因素。在血缘关系的影响下,家族成员之间更容易形成凝聚力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民主选举不仅有利于调动家庭政治参与的力量,使家族成员“在参与中学会参与”,培养家族成员的政治参与技能,而且有利于促使家族内部由“专制型”向“民主协商型”转变。民主选举不仅为不同的家族表达本族的利益需求及政治参与主张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家族之间的利益协调、整合打造了一个平台。民主选举协调了家族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家族之间用制度化参与的途径公平竞争解决权力的归属问题,避免了家族之间因争夺权力而引发的恶性械斗,使家族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的局面。

在城市社区中,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比较散,大多数社区居民都是楼上、楼下互不认识,他们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比较薄弱。社区的民主选举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沟通的机会,增加了社区居民相互交往的可能。社区居民在共同利益的推动下必然会关注公共事务的管理,增强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热忱,使城市社区居民由对参与民主选举的冷漠态度变为希望借助民主选举这个平台互相了解、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社区居民对民主选举的参与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进而达到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

二、民主选举有利于建立起科学的利益博弈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经济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催生出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之间的复杂矛盾也随之产生。这种多样化、多元化的利益矛盾冲突在城乡基层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并且使城乡基层社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利益有关”。[1]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每一种利益需求都会得到满足,这就需要有一种机制去平衡、协调多元化的利益关系,缓和、化解矛盾求得整体局面和谐稳定的状态。民主选举为城乡居民表达利益、愿望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增进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且构建起了多元化的利益博弈机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稳定有序的社会”。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活的一个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使各种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平衡是实现城乡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民主选举使多元化的利益在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中进行博弈最终使公共利益与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达到均衡。如果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博弈机制,多元化的利益就会以非制度化参与的方式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而且从民生的角度讲社会的不稳定最终损害的仍然是城乡基层普通民众的利益。

民主选举给城乡居民和城乡基层工作人员创造了了解和沟通的机会。城乡居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举出自己信赖的基层工作人员,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干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影响城乡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关系之一。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公共权力的执掌者,能够很好地充当起政府与群众的“调解人”角色。现在是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也是多种利益关系重新整合、分化与调整的时期,改革的政策必然会在左手给予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用右手拿走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会造成失去利益的一部分人心理失衡增加对政府的不满。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5年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报告》中指出: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数量已由一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增加到约307万。[2]“”会严重影响基层政府的日常工作,堵塞交通,破坏社会安定的正常秩序。由群众自己推选出来的基层工作人员在政府和群众之间充当起“调解人”的角色会使双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减少的发生。

三、民主选举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和谐

在农村曾经一度存在着乡镇一级地方政府向农村摊派任务,过度提取农村社会资源的状况。有些乡镇领导人为在社会转型时期升迁增加筹码,脱离农民收入的实际,忽视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过度提取农村社会资源,不仅增加农民的负担对农民的个人利益造成损害,挫伤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而且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遏制乡镇对农村社会资源过度提取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行广泛的民主选举,由村民自己选自己的“官”。由于当选者的权力是村民赋予的,所以当选者只有代表农民的利益,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才能赢得多数农民的支持,建立起广泛的民意基础。只有当选者明白自己的权力源在选民那里,他们才会更加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代表农民抵制乡镇的不合理行为,对乡镇的非法行为予以拒绝,从而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此外,在农村,村干部家庭的生活水平都要明显高于普通农村家庭的平均生活水平。“只有丰衣足食的人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个公益的公民。”[3]这些村干部们的经济实力较强,关系网络较多,头脑灵活,具有把农村的集体经济搞上去的潜力,并且能够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给普通村民带来好处的优势。

人们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参加政治活动,而采取政治行为。政治的实质是一种经济利益,是人们为保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形成的公共活动。[4]在城乡的许多地方存在着经济与政治发展失衡的现象,并且成了制约城乡基层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城乡普遍存在着基层群众对政治的冷漠现象,与政治利益相比人们更关心的是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民主选举,使城乡基层群众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对政治活动和政治决策进行广泛的参与,一方面使城乡居民自身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使政治活动和政治决策更加优化,更能体现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的自治,每个城乡居民都参与公共权力的行使,管理本村或本社区的事务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也有悖于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城乡居民通过民主投票的方法,选举出值得他们信赖的“能人”来管理本村或本社区的公共事务。经历过民主选举程序的公共权力的执掌者会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更能积极主动地去表达城乡居民的愿望,维护城乡居民的利益,为城乡居民谋求发展提供条件,更有利于为城乡居民创收、增收提供条件和支持,实现城乡自治的良性发展。

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赵树凯曾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民主选举作为城乡基层村民自治与居民自治的运行机制之一,既是城乡基层自治的基础与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城乡基层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年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篇9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要求“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006年3月1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要求“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6年9月22日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决定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探索和试点工作。2007年3月29日,民政部印发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民政部决定从全国有条件的县(市、区)中确定一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用1-2年时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进一步作出了“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一重要部署。同时《决定》还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方面,报告也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2008年10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党和政府不仅颁发了相关政策,还通过各种措施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的实施,民政部也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将城乡社区建设作为各项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政部确定了251个县(市、区)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如武汉市全面推进以“致富门路清晰、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保障建立、社会和谐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建设;长沙市在开福区、浏阳市、临澧县等积极开展社区建设实践。这些地区的社区建设实践和取得的积极成果论证了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均等化的合理性,并为建设城乡一体化社区提供了经验。

一、社区服务均等化的背景

很长一段时间,社区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视及投入严重不足。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内部趋力和外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农村社区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凸显出来,在城乡二元格局的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与社区服务均等化也越发重要,因此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社区服务均等化成为越来越受人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与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跳出了以往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发展思路,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大环境中统筹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统筹分配城乡的经济、政治、社会资源。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与社区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社区作为城乡的基本单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衡量其是否真正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社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从主要产业划分,既有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村,也有以农业传统产业为主的农村;就集体经济发达程度而言,既有村集体经济发达的农村,又有集体经济较差甚至没有集体经济的农村;就产业形式而言,既有农业、牧业、渔业等传统产业农村,又有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现代产业农村。同时城市社区最重要的功能是城市居民生活休闲的场所,而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不同,其不仅是农民生活的共同体,还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地域,农村社区不仅承担生活服务功能,还承担经济组织和经济服务的功能。

3.城乡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社区建设一直以城市社区建设为主,农村社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社区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单位制的解体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直到2004年才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城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同时城市经济比较发达,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的各项改革也向更高层次迈进。但相对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由于起步晚,存在资金缺乏、领导认识不到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落后、村民自治组织行政化严重、农民的参与度低、农村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随着传统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功能的减弱,基层组织建设滞后,农村的养老、助孤、济困、扶幼、助残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生活环境仍旧脏、乱、差。

城乡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和社区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建设一个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城乡,因此建设一体化、均等化的城乡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举措。

二、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发展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把握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主要从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来促进城乡社区建设。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与均等化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社会基层工作,它通过对城乡社区自治、城乡社区管理、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发展,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城乡社区建设是在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社区建设活动,城乡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的均等化。城乡社区建设要本着全面性与重点性、普遍性与特殊性、长远性与近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推动,稳步推进,探索适合城市和乡村社区发展实际,具有指导意义的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实现途径,为我国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和均等化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与政策支持。

2.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其中“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分别属于社区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组织建设的内容,农村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一些地方也围绕着新农村建设,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整合农村基层资源,完善农村基层服务设施,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深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拓展农村基层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为积极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与均等化发展的重点是建设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对新农村建设有主要意义。一是实践证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新农村建设在实践操作中的具体内容;二是城乡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有利于引导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利于经济资源流向农村,也有利于先进文化向农村传播,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三是有利于协调农村利益关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步伐。

3.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与城乡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在社区的体现,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两个平台”的统筹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开展城乡社区建设不仅意味着社区建设向农村的延伸和拓展,而且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实现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城乡统筹。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结合部;组织建设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城市近郊村的村庄逐渐被纳入到城市范围,形成了独特的城乡结合部社区。受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特殊影响,城乡结合部社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处在城市边缘,而且在管理方式上界于城乡两种体制之间,城乡结合部社区社会管理呈现出独特的边缘性特征:管理体制的双轨化、治理范围的村落化、组织结构的两栖和组织职能的叠合化。城乡结合部的独特性以及发展过程中产生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城乡结合部概念提出及其理论溯源

1.1国外城乡结合部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城乡结合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有了较大发展。国外学者运用多种学科和理论视角对城乡结合部展开研究,成果颇丰。

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Harbertlouis)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和首次提出了城市边缘带(UrbanZone)的概念。之后,一些学者基于对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对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演化机制、边缘效应及人类调控进行了广泛研究。针对城市和乡村发展及人口、产业和各项设施布局日益在城乡交错区(Urbanruralfringe)聚集而出现的各种问题,展开了城乡交错区研究。其中Vonthunen、wlliiamalonson、RoberSinclair等人从城市边缘区域土地利用的研究角度,提出了被学术界称为“杜能环”及其形成演变机制。RboertSinclair总结提出了关于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的现论,他提出的模型及其在城市的周围划分的五同心圆带比较充分地考虑了现代城市化规律及城市边缘地区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大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扩张,随之而来的土地资源竞争、管理秩序混乱、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明显,单独的城市问题和乡村问题研究很难再适应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研究学者更是提出了边缘区(fringe)、内缘区(innerfringe)、乡村一体化边缘区(rural-urban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zone)、城市远郊区(exurbanzone)和市区外缘区(urbanfringe)等概念。国外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研究尽管都已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但系统的对城乡结合部社区组织建设研究还很少。

1.2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对城乡结合部社区的概念与特征、模式与机制、现状与趋势、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关于城乡结合部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社区(顾朝林,1995),城市和村落之间的混合社区(李培林,2002),流动人口聚居区(吴晓,2003),城市农转非新移民社区(邱兴,2008)等。虽然未达到统一,但不同学者的界定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指拥有独特的社会属性、社会地位、人群特征及地域位置的“第三类社区”,以共同的利益关系、社会互动和服务体系构成的生活共同体(孙文文,2008;朱火保,2009).一些学者认为城乡结合部呈现出明显的边缘性特征:管理体制的双轨化、治理范围的村落化、组织结构的两栖化、组织职能的叠合化(李意,2011).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在方法上,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在研究视角上,多偏重于宏观或中观层面,而从微观层面即城乡结合部居民对组织管理主观评价的经验研究相对不足,尤其将国家、组织、居民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更少;在理论支撑,多数学者是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角度入手;在研究内容上,偏重于城市边缘社区的社会问题、发展模式、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探讨,对边缘社区社会管理模式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探索有效社会管理模式促使城乡结合部社区及其群体迅速融合到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很少见。

2.S社区的经济社会变迁

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三峡移民、重庆直辖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力的促进了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市的城市化进程正呈加速度进行,根据重庆市委市府《关于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定》,2010年重庆市城镇化率将达到50%,2020年将达到65%左右,届时将进入全国现代化城市行列。然而,在城市化大发展过程中,由于整片土地被开发,有大量农民成为农转城居民,大规模居民生活小区跃然出现,逐渐积聚形成众多庞大的低收入群体社区,这是重庆市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S社区正是此类农转城社区的典型代表。

重庆于2009年2月开始启动两江新区建设,并成为国家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分区域。两江新区的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两江新区蔡家组团开始了大规模征地拆迁,S社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实现了整体搬迁。大量村庄随即便成为了城市社区,广大村民的户口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城镇居民,并逐渐失去了传统的村庄和农民属性。

S社区位于北碚区蔡家组团,于2009年月挂牌成立,由原S社区和Y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3.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企业80多家,居民区分成了郭家沟、庆铃家属区、兴怡小区、兴盛小区四个居民区。居民结构为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失业人员、征地农转非人员、流动人口、廉租住户。常住人口2453户,5666人,流动人口2100多人。

S社区的现存组织主要是由原有村委会转换而来,现任社区干部几乎都是几个合并村委会的干部转化而来,社区现有组织的管理运行制度还是依存原有村委会的管理体制,管理和制度化操作存在明显的滞后性。S社区目前存在的社会组织包括:“妇女之家”、“共青团市民学校”、“北碚区蔡家岗镇法制学校――S社区分校”、“北碚区蔡家岗镇S社区――社会工作站”。其中“妇女之家”是由北碚区妇女联合会和蔡家镇政府共同发起建立的;“共青团市民学校”是由蔡家岗镇政府和北碚区共青团团委共同建立;“北碚区蔡家岗镇法制学校――三溪口分校”是由蔡家岗镇政府建立的;“北碚区蔡家岗镇三溪口社区――社会工作站”是由北碚区民政局和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共同发起建立的。但是由于经费、人员、管理等诸多问题的原因,这些组织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营,也没有产生相应的社会价值。

由于配套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管理方式的路径依赖、S村社区的客观情况、民众的主观意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失去了农业经营的生产资料、改变了居民的户籍身份、法理上已经纳入城市管理体制的S村社区,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沿用着过去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在村社区治理实践中,城乡两种治理制度并存,两种治理因素渗透,呈现出非城非村、亦城亦村的边缘性治理特色。这种边缘性治理现象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导致了界限分明的城乡两种基层治理体制的模糊,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基层治理模式,介于城市居民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的边缘,城乡两种基层群众自治体制和管理因素同时并存、相互渗透、综合作用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

3.S社区组织建设的边缘化困境

3.1社区建设的组织缺位

S社区存在的组织主要是社区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目前只有这两个组织在开展工作,其它组织如“妇女之家”、“共青团市民学校”、“北碚区蔡家岗镇法制学校――S社区分校”、“北碚区蔡家岗镇S社区――社会工作站”等都只是花瓶摆置,并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这就造成很大程度上社区组织缺位,致使社区的很多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这集中的反映在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真空区,在S社区就有明显的反映:垃圾的乱堆乱放、车辆的随处停放、社区占道经营等多种失范现象,居民反映这些社区问题时,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就相互推脱,各有其词,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变得更为复杂。

对于上述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国内外很多社区就已有比较成功的管理经验,就是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由居民直接和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交涉,并决定物业管理公司的选择问题。但是当问到社区负责人时,刘主任表示道;“对于社区目前的问题我们想法解决过,我们也曾经去上海浦东和北碚区朝阳街道参观过那里社区建立起的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社区议事会,感觉很不错;社区也想建立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社区议事会,既可以实现居民自治,也可以减轻社区管理的压力和难度,但迫于现在社区管理体制的复杂性,目前还很难建立。而社区的物业管理公司是由蔡家组团管委会指定的,社区干部几乎不与物业公司打交道,对于物业公司的相关信息不是很清楚,社区也经常出现居民据交物业管理费的现象,物业管理也处于不合理状态。”社区负责人的讲述充分的反映了社区目前组织建设的困境,现有组织无法有效履行社区建设的职能,而花费很多时间和经历建立起来的组织只能做摆设,这也似乎反映出了中国很多社区组织建设的现状和困境。

3.2组织目标替换

S社区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组织目标替换现象。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本身就是为了维护组织特定群体的权益和度化自由。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组织的代表者仅是为了一己之利而违背组织成立的宗旨,发生严重的异化现象,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将从根本上得到挑战。当然,在我们对S社区的失地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这种组织的异化现象。

众所周知,居民委员会是城市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章第六条也明确规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社区中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社区成员依法行使民利、参与民主管理、体现自治权的基本形式。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可在社区的现实运行过程中却并非如此,居民委员会名义上是居民自治和协助街道政府工作,但实际上是归其领导,社区居委会并没有多大的自,只是按照上面只是来进行社区日常工作。

3.3社区组织的功能性缺失

社区组织功能性缺失主要反映在组织原有的功能性作用丧失。组织本有的功能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为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考虑,要从根本上为组织成员的就业、福利、安全等一系列可行能力的权益进行赋权性的捍卫。

在S社区主要反映在居民的就业和福利的边缘性,这是社区组织的功能性缺失的直接后果。社区大部分的农转非居民以前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农田,一般干农活或农副业,即使外出打工也因家有田地而无后顾之忧。农转非入住生活小区之后,农田没了,除了政府的政策性补偿之外,大多数没有稳定的收入。80%的“40、50”人员没有其它谋生的专门技术,原有的农业生产技术没地方使,大部分的农转非居民成天就在家里“闲呆”着,久而久之就患上了“社会自闭症”,不愿交往、不愿学习、不愿劳动。在对农转非居民的调查访谈中发现,这类居民有时对保安、门卫、物管、清洁工等简单体力劳动都不愿参与。因此,生计紧张是普遍性问题,许多家庭是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但过几年征地款“吃”完了,农转非后断了他们所有的经济来源,其最终结果往往是生活没有保障,从而出现了部分人员入住农转非小区就变成了新的城市贫困户。

S社区居民的养老保障形式大部分都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社区是以前是农村社区,所以还是18.9%的老人养老是靠儿女来承担的也就是自我养老,在有养老金的居民中,大家觉得养老金还过得去,态度一般,不满意的比重略大于满意的比重,可见,居民对现行养老金发放还是比较不满意的。在医疗保障方面,社区居民的医保的主要形式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了总数的30.4%,但也有一部分人没有医疗保障,占了总数的17.1%;对于有医疗保障的这一部分群体,对于医疗保障水平持不满意见的占了将近一半左右,从中可以看出医疗保障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S社区这样的农转非社区应该是城市的一部分,但目前我国关于农转非社区及农转非居民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没有统一的参照标准,往往是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实力不同而各异,因此造成某些社会制度保障在这儿似乎被遗忘了,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应该加强和完善这些法规和政策。

4.S社区组织建设的具体化策略

健全和完善社区的管理体系,S社区必须“整合发展”的思路,走“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共治模式,从而化解逐渐化解长期以来社区管理过程中的“专业化水平差、体制不健全、条块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政府负责社区建设和管理政策的制定,同时组建社区管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物管公司等多方参与治理的管理模式。???S社区的建设和管理的重点就是要搭建一个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在社区共同治理过程中需要社区居民的参与,在社区建立业主委员会,让社区居民代表来汇总大家的生活需求和困难,充分体现群众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并建立起社区业主委员会行使监督权,形成有效的社区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机制,建立群众与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创造各种有利于群众参与的条件,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

在社区成立“农转城居民市民化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引导,培训基地要先对社区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了解,整理相关的用工信息,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实用的技术培训。同时可以和企业接洽,希望企业能够直接吸纳在培训基地完成技术学习的人员,保障他们的就业,逐渐形成社区经济社会资源。对有意向进行创业的居民,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微企创业,积极落实重庆市政府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要求。

健全和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成熟社区”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提供居住功能的纯居住型社区,社区在不断发展的社区服务的推动下,开始向能够满足每一位居住者生理、心理、物质、精神等诸方面需要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型生活小区转变。在文化体育、卫生医疗、绿化环保、便民利民等方面上下工夫。

建设社工服务站,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S社区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社会工作服务站的主要作用有:协调企业、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开展就业创业、党团社会工作和企业社会工作三大特色社区服务;社会工作服务站与其它职能部门的关系是“拾遗补缺”,就是其它职能部门不能办的事情。同时,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自发建立娱乐组织、志愿者组织,积极迎进专业的nGo组织,共同助推社区文化发展,提升农转城居民的市民化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