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双减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5:57

中学双减方案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减负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为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教学理论,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主阵地,要把减负付诸实践,还得从生物课堂教学着手。笔者以新人教版必修2模块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减负而优化教学策略的多方面举措,以期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1.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钻研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可以被确定为:(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其中(1)、(2)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教学应紧紧围绕重难点进行,不要偏离目标去比较Rna的结构,也没必要提前去学Dna的多样性特征(本章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有相关内容),也不要超出知识范围讲述四种含氮碱基的结构式。有些教师喜欢在教学中加深内容,提高难度,按高考要求进行一步到位式教学,结果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生物学难学,失去了学习生物学的信心。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尽可能根据大部分同学具备的学识水平,分层次分阶段去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达到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平时新课教授时须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注重从知识目标上给学生减负。

2.精心编写教案、学案

教案项目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法、教学过程、板书等项目。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实际情况的综合过程。课堂教学活动是教案的执行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编写教案,还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学案。编写学案考虑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把学习目标、活动设计明确在学案中,还可以编入例题自测题、巩固练习。这么做虽然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但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条理的引导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更容易让学生在课堂内达成很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从名目繁多的课外同步辅导资料中脱离出来,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教学案的精心编写,可以从作业量上给学生减负,给学生省去不少课外学习时间。

3.优化教学环节,内容精讲,习题精练

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环节,合理安排讲练的时间。应用学案教学,让学生从教师冗长的讲授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但切忌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学生个人的自学过程,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本节内容我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生利用学案自主性学习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科学研究方法;再由教师按基本单位――平面结构――空间结构的顺序重点讲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出示Dna结构模型和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最后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时边巡视边指导。

第二课时为加深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的理解和应用,我针对性地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由师生互动完成。学习活动(一):如何区分Dna单链与双链;学习活动(二):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算碱基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结之后安排学生完成学案上的巩固练习,教师布置的巩固练习要求难度适宜,题量适当。

虽然该节内容的教学课时数没有减少,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多了,课堂成为了学生的舞台,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维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多样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选取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本节知识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把Dna的化学组成、立体结构等重、难点知识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展放,将Dna双螺旋结构变抽象为形象,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2)小组合作教学。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小组,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构建脱氧核苷酸、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模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内容,同时还体验了科学家的研究历程。(3)启发式教学。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析碱基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相关计算公式、解题方法思路,并配合适当的练习,将知识化难为易。除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外,我还运用了Dna的结构模型,平面结构粘贴图片等教具用于教学。

5.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从心理上给学生减负

中学双减方案篇2

关键词:地铁;延伸线;接轨方案;方案研究

abstract:tianjinmetroline1connectlineschemeareasouthextensionchoice,accordingtothelineofsurroundingareadevelopment,roadtrafficdemand,combinedwithline1regionalpresentsituation,thethreestandardsplan,andputsforwardrecommendations

Keywords:subway;extendsline;Communityproject;Schemeresearch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1.1天津地铁1号线概况

天津地铁1号线为天津市南北方向的主干线,北起北辰区刘园站,南至津南区双林站,线路全长26.187km,共设22座车站[1]。其中高架车站8座、地下车站13座、地面车站1座。在南北两端分别设双林车辆段、刘园停车场。

1.2南延伸及接轨区域概况

地铁1号线南延伸工程,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境内,拟由1号线南端向南延伸至海河中游地区。

1.3接轨区域概况

1号线接轨区域位于津南区双林,该区域线路由财经大学站以高架形式向南敷设,在艺林路区间出岔,设出入段线进入双林车辆段。正线继续向南敷设,逐渐由高架过渡为路基,在浯水道以南设置终点站双林站,该站为地面站。

图1天津地铁1号线南延伸概况

2主要设计原则与技术标准

2.1设计原则

(1)接轨方案需与周边地块、规划道路、双林地块的远期开发结合,统筹进行考虑

(2)尽量减少对既有线运营影响,结合1号线车站及正线现状,接轨点应在正线与出入段线的岔区之后至终点范围进行选择

(3)尽量减少对公路道路交通的影响

2.2主要技术标准

(1)最小曲线半径:一般情况300m,困难情况下250m

(2)最大坡度不大于30‰

(3)轨道类型,采用60kg/m钢轨无缝线路

(4)道岔:采用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

(5)道床:地下线部分采用整体道床、地面线部分采用i级碎石道床。

3接轨区域方案比选

3.1方案设计思路

(1)主要控制因素:

浯水道:东西走向,根据天津市规划,为缓解地面交通压力,近期需打通浯水道,因此区间正线与浯水道交叉区域需考虑立交形式;

先锋河:南北走向,该河在该区域为景观河,线路在纵断面上应尽量避让该河;

双林车辆段:根据1号线南延伸的整体规划,1号线在南延伸后将在终点设置新的车辆段,现状双林车辆段将进行拆除,并在原址进行开发,提升土地价值,线路方案应与双林车辆段地块有机结合;

周边地块:线路西南侧现状为海天馨苑、通鑫园等居民小区,东侧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两区域对噪音都比较敏感。

(2)设计思路

地铁1号线南端双林站为地面车站,线路终点隔一条道路为天津工程师范大学,与线路平行的景盛路对面为大片居民区,从环境要求看,延伸段宜采用地下形式,并需在既有线路上寻找合适的接轨点,既有线路两侧均为建成区,为尽量减少影响,接轨方案平面走向基本不变。根据不同的纵断面方案,可分为双林站前区间的财—双区间路基段接轨、财—双区间高架段接轨,以及双林站后接轨共3种方案。

图2南延伸接轨区域概况

3.2接轨方案比选

3.2.1财—双区间路基段接轨(方案一)

为减少对先锋河的影响,本方案接轨点选择为先锋河南侧,自既有双林站站前约500m的地面区间引出。废除原双林站及部分区间,以最大坡度向东下穿规划浯水道,之后在景盛路与绿水道交叉口处设新双林站,由于坡度限制,该方案的新双林站只能设置为地下一层,出站后线路沿景盛路向外环线方向继续延伸。

方案优点:对既有道路及周边影响较小,浯水道以南的正线及车站均可设置在地下,利于周边地块的开发。

方案缺点:需要废除既有双林站,以及接轨点至双林站的区间,延伸段工程对既有线运营有一定影响,双林站在施工期间需停运。

图3财—双区间路基段接轨方案纵断面

3.2.2财—双区间高架段接轨(方案二)

线路自既有线出岔后的高架区间接轨,之后线路沿既有线路由,保持高架形式敷设,在浯水道西侧新双林站,该站为高架二层岛式车站。后沿景盛路敷设至外环线。

方案优点:新双林站设置灵活,可设置在浯水道西侧,也可跨路设置,可有效连接浯水道两侧地块。

方案缺点:需要废除既有双林站,以及接轨点至双林站的区间,延伸段工程对既有线运营有一定影响,双林站在施工期间需停运。由于坡度及长度限制,区间无法有足够距离进入地下,正线需以高架形式通过周边居民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及双林车辆段开发地块,对环境及开发有一定影响。

图4财—双区间高架段接轨方案纵断面

3.2.3双林站站后接轨方案(方案三)

本方案将接轨点选择在双林站站后,线路用最大下坡,以一组“S”曲线上景盛路,尽量采用最短距离转为地下形式敷设。

方案优点:该方案对既有双林站影响较小,既有线改造长度较短,南延伸工程对运行车辆回段影响较小,新建线路较短。

方案缺点,由于坡度距离较短,需抬高渌水道与景盛路的交口区域道路高度1米左右,以保证地铁线路的下穿。另外本方案保留的地面站对紧邻的双林车辆段地块开发不利,未来将堵塞该地块南侧的道路交通,浯水道也需进行上跨或下穿地铁正线的改造。

图3双林站站后接轨方案纵断面

接轨方案对比表表1

高架接轨方案(方案二)的车站设置虽然较为灵活,但对周边区域影响较大,因此首先排除,站后接轨方案(方案三)虽然对既有线运营影响较小,投资最省,但考虑到双林车辆段临近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未来开发价值较大,如果采用地面方案将影响该区域的土地综合收益,因此,虽然近期投资较高,但考虑到该方案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并能对双林车辆段地块开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南延伸接轨方案以采用方案一为佳,即在双林站站前路基段接轨。

4结论

对地铁1号线南延伸接轨方案,从接轨区域周边现状以及规划条件、接轨方案对运营、道路交通、周边环境以及地块开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比选,推荐方案如下。

(1)南延伸段自双林站站前约500m区间接轨引出。废除原双林站及部分区间,向东下穿规划的浯水道后,在景盛路与绿水道交叉口处设新双林站。

(2)双林站采用地下一层形式,设置在浯水道东侧。

参考文献:

[1]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天津市地下铁道1号线工程施工设计2003

中学双减方案篇3

摘要拉莫三嗪作为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已经应用于临床。在2013年最新的Canmat指南中新增了拉莫三嗪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的治疗方案,提示目前应用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拉莫三嗪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各亚型中的临床研究、安全性及应用前景,为双相障碍的治疗提供新观点及新思路。

关键词拉莫三嗪双相情感障碍治疗应用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971.6;R74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9-0020-04

Researchprogressoflamotrigineinthetreatmentofbipolardisorder*

niKaiji**,LUoYanli***

(Departmentofpsychosomaticmedicine,tongjiHospital,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65,China)

aBStRaCtLamotrigineasamoodstabilizerforthetreatmentofbipolardisorderhasbeenusedinclinical.thetreatmentprogramsoflamotriginemonotherapyorincombinationwithotherdrugswereaddedintothelatestCanmatguidein2013,whichindicatedthattheapplicationoflamotrigineinthetreatmentofbipolardisorderiswidelyconcerned.thisreviewdescribestheclinicalstudy,safetyandtheapplicationprospectoflamotrigineinthetreatmentofsomekindsofbipolardisordersubtypessoastoprovidenovelperspectivesandnewideasforthetreatmentofbipolardisorder.

KeYwoRDSlamotrigine;bipolardisorder;treatmentapplication;security

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pD),是指兼有心境变高和变低的两极性特点,包括至少1次的轻躁狂、躁狂或混合发作的一类疾病[1]。该类疾病的患者起病年龄较早,发作次数频繁,且控制治疗难度较单相抑郁更大。长期随访发现只有7%的患者以后不再复发,而45%的患者会出现1次以上的复发[1]。目前关于双相障碍的治疗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在抗癫痫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后,使得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方案,拉莫三嗪就是其中1例。在2013年加拿大心境和焦虑治疗指导组(Canadiannetworkformoodandanxietytreatments,Cnmat)和国际双相障碍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BipolarDisorder,iSBD)联合修订的治疗双相障碍患者的Canmat指南中新增拉莫三嗪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双相障碍部分亚型的治疗方案,提示目前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拉莫三嗪在治疗双相障碍中的一些研究。

作用机制

拉莫三嗪作为心境稳定剂治疗心境障碍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普遍认为它是一种被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抗惊厥剂,通过阻断电压敏感性钠通道(voltagesensitivesodiumchannel,VSSC)的α亚单位发挥作用,并且可能对钙和钠等其他离子通道有作用。同时拉莫三嗪也被认为能减少兴奋神经递质谷氨酸盐的释放[2]。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大脑中高表达花生四烯酸和谷氨酸能,其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允许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刺激钙离子依赖的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cpLa2)从而使花生四烯酸释放增多。Ramadan等[3]根据该原理设计动物实验如下:假定拉莫三嗪能像其他心境稳定剂一样可减少花生四烯酸及谷氨酸能在小鼠脑中的释放,将小鼠分为四组:一、二组腹腔内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剂量25mg・kg-1),三、四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后一、三组小鼠服用拉莫三嗪(10mg・kg-1・d-1),二、四组服用等量赋形剂,42d后每组小鼠分别静脉注入等量14C标记的花生四烯酸,最后将小鼠大脑处理后在放射线下研究14C的成像,发现使用拉莫三嗪的一、三组分别较使用赋形剂的二、四组成像少。该研究表明拉莫三嗪能抑制小鼠大脑释放花生四烯酸。由于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大脑尸检时发现nmDaR与花生四烯酸表达偏高,故该研究提示拉莫三嗪可能与其他心境稳定剂一样具有干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大脑中nmDaR介导的花生四烯酸释放的功能,从而证明拉莫三嗪在双相障碍中的治疗作用。近期也有研究发现患者在服用拉莫三嗪(30mg・kg-1)14d后大脑海马中表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蛋白下调。该研究提示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或是拉莫三嗪一个重要的抗抑郁调节机制[4]。

临床证据

拉莫三嗪的临床前研究虽然没有完全揭示其作为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的作用机制,但一些临床前研究证实其可应用于双相障碍的治疗。临床方面,也已证实拉莫三嗪对双相情感障碍一些亚型的有效性。

双相抑郁

双相Ⅰ型抑郁和Ⅱ型抑郁

许多文献已经报道了拉莫三嗪在双相抑郁患者中治疗的有效性。mitchell等[5]进行了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该研究选取两组大样本人群:一组为双相抑郁组、另一组为重度抑郁发作组,同时服用拉莫三嗪,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将所需观察的抑郁症状分为认知功能减退、精神运动性阻滞、失眠症、嗜睡、食欲和体重变化、焦虑、无反应力等7组,观察各组服用拉莫三嗪后的减分情况。研究发现改善最为明显的症状为认知功能(服药3周开始)与精神运动性阻滞(服药4周开始),提示拉莫三嗪有明显改善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运动性阻滞的作用。

双相抑郁维持治疗

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组实验中,选取了86名双相Ⅰ型或Ⅱ型目前以抑郁相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予以拉莫三嗪+安慰剂,一组予以拉莫三嗪+双丙戊酸钠,治疗为期8周。Kaplanmaier生存分析并未发现两组有明显差异,但应用蒙哥马利阿氏伯格抑郁量表(montgomery-asbergdepressionratingscale,maDRS)评定发现拉莫三嗪+安慰剂组在患者病情稳定期内有至少1次评分在15分者比例为67%(30/45),与之相比拉莫三嗪+双丙戊酸钠组为44%(18/41)(p=0.03)。在参与该研究的双相Ⅰ型抑郁患者病情稳定期内应用maDRS至少1次评分为15分者在拉莫三嗪+安慰剂组的比例为71.4%(25/35),而拉莫三嗪+双丙戊酸钠组则只有为36.7%(11/30)(p=0.005)。此研究结论提示拉莫三嗪联合双丙戊酸钠对双相抑郁碍患者维持期的治疗效果优于拉莫三嗪单药的治疗效果[6]。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最新的Canmat指南中拉莫三嗪或是双丙戊酸钠的单药治疗方案均为双相抑郁维持治疗的一线用药,而二者的联合用药方案并没有出现在维持治疗的推荐方案中。

双相躁狂/混合

2013年最新的Canmat指南中已经明确指出对于双相躁狂急性期的治疗不推荐使用拉莫三嗪,并认为拉莫三嗪在双相障碍维持期治疗中对于预防躁狂的疗效有限。但拉莫三嗪作为心境稳定剂联合其他抗躁狂药物对于双相躁狂的治疗效果如何,我们似乎可以从Carlson等[7]近期的一项关于拉莫三嗪联合阿立哌唑(该药目前已经被FDa批准的适应证为双相躁狂/混合)治疗双相躁狂/混合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实验中找出答案。该实验选取787名符合条件的患者,对他们进行为期9~24周阿立哌唑(单盲、剂量10~30mg・d-1)+拉莫三嗪(100或者200mg・d-1)的治疗。在维持8周稳定后(评定方法为杨氏躁狂评定量表和maDRS评分均≤12分)将符合条件的351名患者随机分组,采取双盲法,一组(n=178)仍予以原治疗方案维持,而另一组(n=173)则换用拉莫三嗪+安慰剂治疗,进行为期52周随访,观察患者疾病是否复发。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拉莫三嗪+阿立哌唑治疗方案维持双相障碍不复发的时间要比拉莫三嗪+安慰剂治疗方案长,但并无统计学意义;且前者在52周的时点二者复发率分别为11%、23%。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似乎与2013年的Canmat指南相印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研究还报道了拉莫三嗪+阿立哌唑组与拉莫三嗪+安慰剂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比例,其中静坐不能分别为10.8%、6.1%;失眠为7.4%、11.5%;焦虑为7.4%,3.6%,而平均体重变化率分别为0.43kg、-1.81kg,体重增加≥7%的比例分别为11.9%和3.5%,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似乎拉莫三嗪+阿立哌唑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较多,这可能与联合用药后副作用的叠加有关。

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

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中,选取133例快速循环型患者给予16周锂盐+双丙戊酸钠的方案治疗后,选取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或是转为抑郁相患者中的49人随机分为两组,在原方案基础上分别加用拉莫三嗪或安慰剂治疗。maDRS减分值显示拉莫三嗪组为-8.5+/-1.7分,安慰剂组为-9.1+/-1.5分,二者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应用锂盐+双丙戊酸钠治疗方案无效的快速循环型患者加用拉莫三嗪治疗后效果并不比原方案明显[8]。

双相障碍共病的治疗

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在合并某些特定疾病因素人群中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例如人格障碍、进食障碍或物质滥用[9]及代谢综合征等。近年来拉莫三嗪在治疗双相障碍患者共病问题上也有一些研究进展。

双相障碍共病神经性贪食及代谢综合征

在最新的一项对于356名双相障碍患者的统计中发现有19人(比例为5.3%)同时被诊断为进食障碍[10]。另外一项研究中发现75名双相障碍患者中有40%存在代谢综合征[11]。Yamamoto等[12]报告了1例个案:一名61岁的女性患者诊断为双相Ⅱ型抑郁合并神经性贪食及治疗抵抗的2型糖尿病,其病程已超过30年,尝试应用拉莫三嗪治疗。治疗方案为起始剂量为25mg・d-1,在4周后经滴定调整至50mg・d-1,此后维持该剂量治疗。患者在前4周治疗后其强迫饮食症状和抑郁心境已有显著改善,20周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原来的9.6%下降到7.1%,提示拉莫三嗪对于双相障碍合并贪食征及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可能有效。

双相障碍共病物质滥用

Brown等[13]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在门诊中应用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伴有可卡因成瘾的患者。该研究发现使用拉莫三嗪治疗方案的患者较使用安慰剂治疗方案的患者在购买可卡因所花费的金钱上有所减少,但在尿液检测及情绪症状方面并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该项研究结果为临床医生治疗物质滥用伴有情绪问题的患者提供了借鉴,更加有效的临床药物或治疗方案有待验证。

拉莫三嗪的安全性及应用前景

安全性

拉莫三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其中普通皮疹的发生率为10%。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两种严重皮疹。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新修订的拉莫三嗪口服制剂说明书中加入严重皮疹的警示语,并列出在双相障碍和其他情绪障碍的临床药物试验中严重皮疹的发生率:在接受本品初始单药治疗的成年患者中为0.08%;在接受本品辅助治疗的成年患者中为0.13%。韩国蔚山大学医院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在102例服用拉莫三嗪的青少年(13~20岁)中有23例在7周内出现皮疹,其中1例被诊断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14]。可见服用拉莫三嗪应在早期严密监测是否有皮疹的发生,这对降低皮疹发生率及减少后续相关不良反应有益。另有国内报道服用拉莫三嗪后出现高敏综合征、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剥脱性皮炎伴肝损害、异常等罕见不良反应的报告[15]。

应用前景

对于拉莫三嗪的研究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美国FDa已经批准其应用于双相i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维持治疗。该药物在剂型方面也有很大突破,近期新上市的拉莫三嗪口崩片就是其中一例。在一项前瞻性开放研究中,对患者服用拉莫三嗪口崩片与速释片的用药满意度和方便度进行评估。参与研究的受试者为近期接受拉莫三嗪治疗时存在吞咽困难现象的双相障碍患者。受试者接受了为期3周的拉莫三嗪口崩片治疗。使用药物治疗满意度调查问卷(treatmentsatisfactionquestionnaireformedication,tSQm)评价受试者用药的满意度和方便度。研究发现,口崩片相对来说更方便患者服用(基线tSQm方便度评分改变:23.3,n=97,p

结语

在现有的临床前研究与临床疗效方面似乎证实拉莫三嗪作为心境稳定剂的良好疗效,可用于双相Ⅰ型抑郁和Ⅱ型抑郁的急性期及维持期治疗,也可以用于合并治疗及增效治疗。但在治疗期间复杂的滴定方法及较高的皮疹发生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这是目前拉莫三嗪作为情感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的一个不足之处。临床实际操作中医师往往会首选滴定方法简单且副作用较小的药物治疗,拉莫三嗪则往往作为备选药物或用于难治性疾病的增效治疗,但该药目前的各项研究仍为我们对于双相障碍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新观点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赵靖平,司天梅.情感(心境)障碍[m]//沈渔.精神病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44-591.

StahlSm.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m].司天梅,黄继忠,于欣,译.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589-591.

Ramadane,Basselinm,RaoJS,etal.LamotrigineblocksnmDareceptor-initiatedarachidonicacidsignalinginratbrain:implicationsforitsefficacyinbipolardisorder[J].intJneuropsychopharmacol,2012,15(7):931-943.

SunRJ,LinX,LitS.VeGFregulatesantidepressanteffectsoflamotrigine[J].eurneuropsychopharmacol,2012,22(6):424-430.

mitchellpB,Hadzi-pavlovicD,evoniukG,etal.afactoranalyticstudyinbipolardepression,andresponsetolamotrigine[J].CnSSpectr,2013,18(4):214-224.

BowdenCL,SinghV,weislerR,etal.Lamotriginevslamotrigineplusdivalproexin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maintenancetreatmentforbipolardepression[J].actapsychiatrScand,2012,126(5):342-350.

CarlsonBX,Ketterta,Sunw,etal.aripiprazoleincombinationwithlamotrigineforthelong-termtreatmentofpatientswithbipolaridisorder(manicormixed):arandomized,multicenter,double-blindstudy(Cn138-392)[J].BipolarDisord,2012,14(1):41-53.

ChanpK,ConroyC,obralS,etal.Lamotrigineasadd-ontreatmenttolithiumanddivalproex:lessonslearnedfroma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trialinrapid-cyclingbipolardisorder[J].BipolarDisord,2012,14(7):780-789.

Roberte,StuartC,Gleno.精神病学教科书[m].张明园,肖泽萍,译.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90-321.

SeixasC,miranda-Scippaa,nery-FernandesF,etal.prevalenceandclinicalimpactofeatingdisordersinbipolarpatients[J].RevBraspsiquiatr,2012,34(1):66-70.

malhotran,Kulharap,ChakrabartiS,etal.aprospective,longitudinalstudyofmetabolicsyndromeinpatientswithbipolardisorderandschizophrenia[J].JaffectDisord,2013,150(2):653-658.

Yamamotot,Kanaharan,Hiraia,etal.Lamotrigineinbinge-eatingdisorderassociatedwithbipolariidepressionandtreatment-resistanttype2diabetesmellitus:acasereport[J].Clinneuropharmacol,2013,36(1):34-35.

BrowneS,Sunderajanp,HuLt,etal.a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trialoflamotriginetherapyinbipolardisorder,depressedormixedphaseandcocainedependence[J].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13,37(11):2347-2354.

takHJ,ahnJH,KimKw,etal.RashinpsychiatricandnonpsychiatricadolescentpatientsreceivinglamotrigineinKorea:aretrospectivecohortstudy[J].psychiatryinvestig,2012,9(2):174-179.

卢林,曹青文,贺秀林,等.拉莫三嗪所致不良反应[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1,24(1):50-51.

Sajatovicm,thompsontR,nanryK,etal.prospective,open-labeltrialmeasuringsatisfactionandconvenienceoftwoformulationsoflamotrigineinsubjectswithmooddisorders[J].patientpreferadherence,2013,7:411-417.

中学双减方案篇4

双减政策的落地,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热烈欢迎,但也引起了一些家长的焦虑和担忧,激起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改革。道托镇各中小学抓住双减机遇,因势利导,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课后服务和学校特色创建)的改革指导方针,搭建课后服务平台,做好一校多品文章。下面是我们的做法:

一、“双减”不减质量,强化教育“加法”观念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各学校的教育带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理念课: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成人?围绕这一课题,层层展开讨论:学校负责人间论辩,教师之间讨论,负责人与教师交流;利与弊,得与失。经过反复论证,进行了一场教育改革上的大刀阔斧的拨乱反正,一致同意:打破旧观念,另立新策略,做好教育质量加法。于是,各学校一锤定音:严守国家规定作息时间,严格国家规定课程;搭建课后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特色创建。

二、课后服务,“双减”走上正轨路

以道托镇中心小学课后服务为例,具体谈谈我镇的做法。

(一)学文件,悟精神,统一思想认识 

根据镇中心校关于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要求,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鲁教基字【2019】2号)和沂水县教育和体育局、沂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五部门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通过学习与讨论,树立起做好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识,立足学校实际创造条件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二)确立服务形式及组织形式

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采取学校组织、班级汇总、统筹分组的方式开展。课后服务坚持自愿原则,学校与家长、学生签订告知书,三方同意签字后方可实施。即愿意参加的,下午放学后参加一课时的课后服务,不愿意参加的,学生下午放学后即可以回家。

学校根据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要求,学校首先成立课后服务工作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分配工作方案,然后学校组织召开学校家长委员会,发放告知书,进行商讨,听取了解家委会成员们的不同意见,再组织召开全体家长会,告知学校课后服务费、管理制度、内容和接送时间,坚持自愿的原则,与家长和学生签订告知书,明确各方责任。

(三)确定课后服务时间、场地及服务工作 

1、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以立足需求、积极服务、家长自愿、学校受托的原则,确定学校课后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学日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各60分钟。 

2、课后服务场地为校内。 

3、课后服务具体内容是安排学生做语、数、英作业、提前完成作业的学生在辅导员的引领下可以参加少年宫活动。

(四)参加人员及工作分工

1、为提高教师的团队精神与责任意识,原则上要求全校教职工全员参入,特殊情况不能参入的教师可提出申请,经课后服务工作小组研究后可不参入课后服务。

2、工作分工:

(1)课后服务工作小组除做好相关课后服务工作外,还要负责课后服务的学生安全、纪律、卫生、学习、秩序等检查工作。并把服务情况、考勤等作好统计归档。

(2)少年宫各室(图书阅览室、实验仪器室、微机室、体育活动室、琴室)及卫生室、食堂等全面开放,辅导员值班,各年级学生提前15分钟就能完成全部作业的,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经课后服务教师批准,可到功能室参加社团活动,相关室辅导员负责好学生的兴趣服务与安全工作。

(3)门卫管理人员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五)课后服务要求及安全措施 

1、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征求家长意见,在自愿的基础上,自愿报名参与学校组织的服务工作,并签订自愿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及放学后的安全协议。

2、服务教师要做好看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看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3、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工作经费,由学校课后服务领导小组组织参入教师及家委会充分讨论后制定分配方案交上组部门审核通过后落实。

4、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工作要制定并落实课后服务教师的考勤及监管措施,加强学校对师生安全管理措施,明确课后服务工作结束时的学生交接制度,完善课后安全管理制度。

三、一校多品,双减遍地开花

特色创建,一把手亲自抓,中心校设一名副校长靠上指导各校的创特工作。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施设备,在开好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活动课、大课间等活动时间,搞好社团组织,搞好针对性的竞赛、展示活动,如阳光体育运动、素养展示、艺术节等,以活动促提升。

同时加大考核权重,充分发挥考核杠杆作用,将传统文化、学科教学、学校管理与特色创建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抓好特色创建工作,打造“一品为主,多品齐放”的格局。各学校先是搞好专题研究,明确自己的优势项目、传统项目和薄弱环节,抓优势,促薄弱,因地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确定本校的实施目标和特色创建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特色创建方案,搞好近中远期创建规划,持续有效推进特色创建。

(二)学校特色的选题及规划。从特色创建选题看,七所小学所选的特色活动涉及体育、艺术、美育、诵读、智力活动等方面,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科技和智力开发的打造,中心小学和上庄小学分别从诗词诵读、礼仪教育、读书写字及传统的七巧板入手,余粮小学、王家庄小学和大黄旺小学从改进大课间活动,着重从阳光运动花样跳绳、足球教育、篮球教育及数棋入手,涝坡小学和下村小学则从弘扬传统文化做起,将剪纸和粘贴画搞得绘声绘色。

(三)学校特色的考察、验收和评估。我镇立足各校实际,将特色创建活动从大的方面规划为摸索期、雏形期、初步成型期、稳步推进期、崭露头角期、形成特色期、特色展示期和特色深化期八个阶段组织实施,每个阶段的验收一般遵循学校提报材料和校长说特色、查看档案、实地考察结合的办法,在考核过程中不仅仅是结果的展示,更多的是看自己所定方案的达成度。

每次验收结束,中心校都要评价、通报,并适时组织经验分享或现场观摩活动。

中学双减方案篇5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承担和校外培训承担,对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推进学生德智休美劳全面发展具备重人意义。结合上级的文件指示精神,我校“双减”工作有效有序开展。现就开展的情况作简单的汇报:

一、是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本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指导思想、组织机构、实施对象和具体的方法等内容。

二、结合方案,有序开展工作,我们服务的模式是七年级采用“5+2+2”模式,八、九年级采用“5+1+2”模式。

三、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学科以科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以教升研,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双减方案篇6

【关键词】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承包合同

工程招投标的实施是建设单位控制成本、控制施工周期、提高建设质量、扩大投资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开展工程招标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度的一种手段,节约了资金,提高了质量,保证了参建各方的基本利益。目前我国政府在建筑市场上已经成熟地应用了招投标制进行工程的发包。随着不断完善的招投标制度,建筑市场上的工程招投标工作逐渐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得工程招标更为透明和阳光,成为名副其实的阳光工程。那么在招标阶段如何实施成本的控制呢?下面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科学制定发包方案

发包方案是建设单位为了更好地实施招标工作,更科学地确定标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及文本内容。发包方案主要囊括了标段划分、建设工期、工程质量保证及标准、资质审查等。在这一阶段实施成本控制应该结合每一个环节内容的特点进行成本控制的具体实施。具体采取什么形式进行工程的招标,要看项目的投资性质,根据工程的建设特点,根据建设单位对工期的具体要求等,制定科学的发包方案。

1、制定发包方案的原则

公正、合理、低成本、高效益是工程施工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在制定的过程中的设置应保证合理、公平的原则。本着维护双方利益的原则,杜绝“霸王条款”的出现,FeDiC合同条款中重要的标志,是双方都能正确地预测施工风险,并将这种风险纳入合同的保障中,由双方共同承担风险。不能将施工风险由施工企业一人承担,为日后施工中容易出现的纠纷做好铺垫,或者是尽可能减少和杜绝纠纷。

2、发包文件的制定要体现建设单位的意图

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发包文件的具体内容及条款应该仅仅围绕本项目建设的具体特点进行制定,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突出施工建设的重难点,工程不同,发包方案也会不同,因为施工的特点不一样。所以制定发包文件要体现建设方的意图,就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

3、周密制定条款避免矛盾和重复

制定发包文件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因此应该由专业人士进行编制。内容文本的书写,不能出现重复和前后矛盾的现象,这是保证合同效力的重要因素,也是避免后期出现纠纷麻烦的保证。发包方案中的合同条款一定要严谨和周密,不出现漏洞。对未来的施工风险、施工变更都有详细的规定,并将责权利划分清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的原因以及施工中的实际情况,施工变更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最容易出现纠纷的环节。因此发包文件中的合同内容应该明确材料单价的确定,特别要强调是套用价格。

二、招标阶段的合同控制

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有很多内容。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建筑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之间的一个法律文书,在合同里规定了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具体的合同内容有项目的施工范围、建筑周期、材料采购与供应、工程款的付款方式、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建筑生产的安全性、工程质保金情况、双方的责任等内容。合同文本具有法律效力,对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具有了明确的规定,事关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之间的利益和权利。招标过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双方招标、投标、定标、签订合同几项重要的内容。工程建筑过程中,主要的成本发生阶段就是施工期间,这个期间发生的机械费、人工费、管理费、材料费等等,都是工程的实质性费用,也是控制成本的关键时刻。但是招标过程中,双方探讨的主要内容就是上述这些内容,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直接关乎到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比如材料供应的问题、计价的依据、付款的方式等内容,都是设计到成本的主要因素,这几项的控制就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所在。

三、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招标

工程量清单是我国近一个时期工程招标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投标人进行投标报价的依据和重要参考。因此工程量清单的科学准确与否,事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利益,直接影响招投标的价格。发包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该依据《清单计价规范》来开展工作。招标人应该承担数量变化带来的工程施工风险,投标人应该承担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如果招标中没有明确双方对一些相关事宜的责任,那么就会导致不必要的纠纷,影响工程的决算造价。发生工程变更时,甲乙双方采取不同方式的报价,引发漏项、错项的索赔纠纷,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该尽量详细、准确,减少施工方因提高不平衡报价导致的利润虚高,从而提高工程的造价和成本。

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制。这一规定为工程计量和计价以及工程款的支付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打下了基础,施工企业可以依据工程量清单制定施工计划,建设单位将其作为制定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严格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制,尽可能清楚表述每一个子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科学公正而准确能够做到不少算、不多算、不留缺口、不漏项,并尽可能地减少暂定项目,这样为后期工程造价追加堵住了洞口。

四、做好投标文件的评审工作

招标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评标工作,结合工程施工的特点,选择专业人员建立评标委员会,根据制定的投标方案进行评标,以保证评标质量。评委会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评审,标书中的遗漏问题及时补齐。减少和杜绝结算阶段的费用增加和变更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完成施工。可以采用综合评标法和低价中标法确认中标。对投标人的评分,作为中标的依据,从技术标和商务标两方面进行衡量,得分高者中标;而低价中标则应该在第一阶段评审技术标,在第二阶段评审商务标,衡量所得最低者,也就是报价最低者作为中标人。但是不管采取什么评标方式,技术标和商务标都是招标侧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控制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途径有许多,限于篇幅不多赘言。但是严格投标制度,严密制定和签订承包合同,实施工程量清单等,是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的最有效途径。尤其是施工合同的签订,更是要严密和公平,对施工期间的风险预测也十分重要,责任和风险共同承担,减少中间环节的纠纷。

参考文献

[1]陆青翠.基于回归分析法的工程企业成本价的计算[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学双减方案篇7

方是民、崔永元争论转基因食物安全因何走上法庭?

法庭是对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作判决吗?

转基因食物安全议题对判决有影响吗?

方崔的公众人物身份对判决有影响吗?

中国法官有权“造法”吗?

一、历史有时惊人相似

1993年在武汉,有位周姓造船工程师与另一位周姓船舶教授就造船理论发生论战。周教授发表3篇文章指责周工程师的理论是“伪科学”,称他是“地地道道的江湖骗子”,“骗取了大量科研经费和技术转让费”,提出要追究其“技术诈骗”的法律责任。周工程师写了2篇文章反驳,称周教授是“反科学的斗士”“披了教授外衣的白痴”等。双方先后对对方提起名誉侵权诉讼或反诉。法院认为双方在学术争鸣过程中使用的言辞超出了学术范围,使对方的名誉受到损害,判决双方相互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

20年后,在北京又发生方崔之争。两人就转基因食物有益还是有害在互联网上爆发激辩,数月后升级为名誉侵权诉讼。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合并审理后在日前作出一审判决:双方都有部分言论构成侵权,承担删帖、相互赔礼道歉、各自赔偿对方精神损害抚慰金和因诉讼承支出的合理费用等民事责任。

网上或有人认为这是法庭对转基因食物安全问题论战的判决,对判决中在转基因问题上避不表态感到不足,其实本案与转基因没有一毛关系,就同二周之讼也与造船无关一样。

法律不过问科学问题的争论

有关科学问题,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各种争论几乎无时不在进行。这种争论是推进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动力,人们就是在争论中探求真理,克服谬误,不断提高掌握客观规律、驾驭客观世界的能力。作者魏永征,著名传媒法学者、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讲座教授

就像这个转基因食物,自从上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争论始终没有中断过。3年前崔永元到美国去做转基因食物调查,制成的纪录片结论很明确:有害。但是节目里也披露美国人也是持有根本对立的两种意见。他跑到上海复旦大学去作演讲,当场就有一位生物学教授站出来提出异议,争得不亦乐乎。方是民出来主张转基因食物有益,要人们多吃转基因食物,两人发生争论一点儿也不奇怪。

如果要问法律对这种争论有什么关系,那就是保护这种争论;对科学问题的自由讨论和论战是言论自由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研究自由的一种常见方式。法律不可能判断有关科学问题争论的意见是非,司法只是对行为是否违法的裁判。司法的手段是国家强制力,而对科学的认识是不能强制推行的;强制只会窒息科学探求的精神。在现代社会,没有人由于对于科学问题的是非难以解决而提请司法判断,司法也决不会受理此类争端。

就像本案的案由就根本不涉及什么转基因问题,而是名誉权纠纷。

二、争论很快离开转基因议题

本案中争论双方很快离开转基因食物的本身话题,转向对方“有没有资格”“能力”等问题,接下来的争执几乎涉及一切可以拿来贬低对方的话题:从崔永元制作的转基因节目的消息来源,方是民关于欧盟批准转基因玉米、关于瘦肉精不会致癌、关于雾霾不是癌症的主要因素、关于饮用水中铬限量标准等言论的是与非,到崔永元公益基金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方是民在美国买豪宅的收入来源,崔永元在美国获奖是否存在交易,直至崔永元转入中国传媒大学工作是否有教师身份,方是民在清华大学讲座被取消,等等。

正如判决书所言:

“本案中双方的争议虽由‘转基因’这一公共议题引发,但这并不意味着由公共议题引发的恶意人身攻击也可以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公共议题并非人身攻击的挡箭牌。”

三、判决紧扣侵害名誉权的两种方式

判决认定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言论,包括诽谤和侮辱。

诽谤是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判决认定属于诽谤的言论如:崔永元指方是民“坑蒙拐骗都于过”,是“网络流氓暴力集团的头目”,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指责。方是民断言崔永元纪录片的采访对象“是个职业托儿”,而经查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方无视崔永元公益基金的管理和行政费用系由红十字基金会提取的规定,在微博上暗示、误导崔永元个人提取管理费谋取私利,属于故意歪曲表述,构成侵权。

侮辱(言辞性侮辱)则是以辱骂、丑化等言辞贬损他人人格和人格尊严的行为。判决认定崔永元称方是民为“肘子”“拽着它溜达”“流氓肘子”等,方是民称崔永元为“疯狗”“主持人僵尸”“张嘴就造谣、说谎的家教”等,都贬低、损害了对方的人格尊严,构成侵权。

法院对双方争执的数以百计的微博言论作了严格甄别,认定崔永元对方是民侵权微博共有34条,而方是民对崔永元侵权微博则有55条。虽然当事人都提起上诉,但这个判决还是值得予以点评。

在公共议题争执中严格区分侵权和非侵权。依照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八问的规定,只有传播虚假事实或侮辱他人人格,方属侵害他人名誉权。这就要将事实和意见区分开来,正当表达意见不是侵权。为此需要区分:

一是,要将针对特定事实发表意见与将意见过度引申形同提出新的事实区分开来。本案争议话题除了转基因食物安全之外,还涉及瘦肉精、饮用水、雾霾等等科学问题,一方对另一方说法或所持依据表示严重质疑,往往会指责对方“没有根据”“胡说”之类,进而指责对方“传谣”“造谣”。说“造谣”显然过分,但这是言者强烈表示不接受对方说法的逻辑引申,还是可以归于意见之列,所以判决认为不构成侵权:再若方是民指崔永元参加某有机乳品新闻会就是充当“代言人”,虽然依据不足,但崔毕竟是出席了这次商业活动,故判决还是视为一种评论(意见)。至于进而指对方是“造谣者”“骗子”,甚至什么“网络流氓头目”之类,这就超越了意见的范畴,成为“伪”意见,就必须提出证明对方是“骗子”“流氓”的事实,否则即构成侵权。

二是,要将对争论对手品行的指责与蓄意贬损对手人格尊严区分开来。本案争议往往夹杂着对对手各种表现的品评和指责,反映了双方都要抢占道德制高点,争夺论战主动权的企图。这些指责只要有那么一点依据,也可以视为一种意见,如双方都指对方指责自己为“骂街”“骂战”,话说得不好听,但毕竟不属于对整个人格的贬损。还有诸如“脸皮厚”“死不认错”“忽悠”“吓唬人”之类的话语,虽然都是贬斥,但终究是对对手坚持己方立场、反驳对方观点表现的一种形容,不是贬低整个人格,所以判决认为并非侮辱。言辞侮辱,是一种语言暴力,是以常人不能接受的歧视性词语或形象贬损对方,企图使之丧失一个普通人应有的尊严,如判决认定称对方为“僵尸”“疯狗”“肘子”等词语,指人不成其为人,即属于侮辱行为。

与20年前二周案件相比,本案判决在论证上要丰富得多,对于侵权和非侵权言论的划分也要精细得多,这体现了法治的进步。

四、“公众人物”权益“克减”论成为累赘

本案判决的不足在于判决书作者重复所谓“公众人物”人格权益“克减”的论调,与整个判词很不协调,成为一种累赘。

正如有学者指出那样:“宪法对于公共言论保护的需要,与原告的公众人物身份并不具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涉及公众人物的言论并不必然与公共利益有关,而参与同公共利益有关的公共议题讨论的也并不必然都是公众人物。

如果按照法院认定那样,本案双方都属于公众人物,按照“克减”论,双方的名誉权保护都应该“弱化”,都应该“宽容”对方的责难,那么为什么还要对双方都作出侵权判决呢?

判决还把“公众人物”人格权益“克减”同“公众人物”对言论应该具有较高的注意义务并提,而这两个规则是冲突的。好比方崔两人都是“公众人物”,都应该“克减”自己的人格利益,同时又要对自己的言论尽到较高注意义务;而当要求某一方对自己言论尽到较高注意义务即承担较重责任时,就恰好意味着强化同样也是公众人物的对方的人格利益保护,如果要求“弱化”某一方的人格利益的保护,那就只能意味着公众人物的对方承担较轻责任而不需要履行较高注意义务。判决书里有没有对这种自相矛盾作出任何说明呢?没有。

五、我国法官无权“造法”

我国实行成文法制度,立法权按照宪法规定由特定国家机关行使并且有严格程序,司法机关和法官不拥有立法权。我国法官判案必须严格遵照现行有效法律规则,不能仿效普通法系实行“法官造法”(judgemadelaw)。学术观点不能直接作为法律渊源。

中学双减方案篇8

“赔钱减刑”风波再起

2007年4月8日,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潘洪军走出牢门,开始了新的生活。

潘洪军的情况很特殊,虽然用刀将同伴捅死了,但他仅被法院判刑1年。按照法官们的说法,是刑事和解制度给了他尽快重新做人的机会。

这一切还要从10多年前说起。

潘洪军和初耀华是老乡,家住吉林省长春市。两人关系很好,一同来到北京打工,平时主要靠贩卖香烟为生。1993年11月,23岁的潘洪军与25岁的初耀华在北京市建国门外互相打闹,在此过程中,潘洪军不小心持小刀扎伤了初耀华。出事后,潘洪军赶紧将初耀华送往医院。但由于初耀华被刺穿左胸壁,伤及心脏,最终因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见同伴死亡,潘洪军非常害怕,迅速逃离了北京。

案件发生后,死者的父母无法接受丧子之痛,要求严惩凶手。随后的十几年里,初耀华的父亲因悲痛于2000年去世,初耀华的母亲经常到潘洪军家附近打探,她不明白,儿子怎么就被好朋友潘洪军扎死了。

2006年4月8日,潘洪军在潜逃近13年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半个月后,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2006年8月16日,检察机关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将潘洪军诉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将面临最高刑期为7年的有期徒刑。但像这样的刑事案件,如果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往往存在判刑就不赔偿的心理,被害人一家往往落个人财两空。

朝阳区法院刑事审判庭的臧德胜法官负责审理此案。他说,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要通知被害人亲属解决民事赔偿问题。初耀华的妈妈到北京后,要求严惩潘洪军。可潘洪军的哥哥一到法院就哭诉,说潘洪军案发后,一家人的命运全改变了,妻子改嫁,孩子靠学校减免学费上学,父亲也因气愤几年前就去世了。

在这种情况下,主审法官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对双方进行调解。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潘洪军的哥哥把家里的房子变卖,将所得的12万元交给了初耀华的妈妈。随后,初耀华的妈妈对主审法官表示:这起案件发生后,毁了两个家庭,自己是受害人,潘洪军的孩子也是受害人,自己虽然从内心上不能原谅潘洪军,但看在孩子的份上,希望法院能对他从轻处罚。

于是,在双方达成和解的基础上,2006年9月1日,法院对潘洪军过失致人死亡一案从轻作出判决,判处潘洪军有期徒刑1年。

主审法官说,案件判决后,双方当事人都很满意,初耀华的妈妈得到了相应的补偿,解开了心结,双方的积怨也得以化解。如果不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解制度,潘洪军必将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而对方则很可能得不到相应赔偿。

主审法官所说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解制度,朝阳区法院自2005年10月就开始实施了,民间称其为“赔钱减刑”制度。这样的案例在全国还有很多。此前,“赔钱减刑”制度曾让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成了新闻焦点。因为东莞市法院在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中,对民事部分进行调解,并对作出经济赔偿的被告人给予从轻处罚。

2005年11月1日,被告人王昌、赖刚、周建新因抢劫致被害人蔡某死亡。在东莞市检察机关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被害人的家属也提起了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蔡某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上有年近八十岁的母亲,下有正在读书的女儿,该案的发生直接导致这个家庭陷入困境,女儿面临失学……主审法官谢冠东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细致的调解。

经过不懈的努力,双方终于就民事赔偿达成一致的意见:被告人王昌家属先行赔偿原告5万元人民币,原告对此结果表示满意。同时被告人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深刻的忏悔,表示要痛改前非,并积极对被害方作出赔偿,获得被害方一定程度上的谅解。最后,法院依照法律对被告人王昌作出一定程度的从轻处罚,一审判处王昌死刑缓期执行。

据了解,通过补偿被害人经济损失获得刑事减刑的判例,在东莞已超过30宗。

对此,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斯解释说,一些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中,被害人亲属基于自身经济条件的考虑,主动与被告人进行赔偿协商,在得到被告人的赔偿后,与被告人达成谅解,并请求法院对被告人酌情从轻处罚。遇到这种情况,法院从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关系,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使用法律,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

“赔钱减刑”是把双刃剑

法院的这一做法,经媒体报道后,引来不同的声音。

首先是肯定的声音。一部分人认为,不少违法犯罪人员并非十恶不赦,他们的家人也希望他们改过自新,法律上的从轻情节就是他们的希望。尤其是一些属于“激情犯罪”的人,事后都是非常悔恨的,很想补救被害人。如果被害人对此谅解,法律当然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

按照现行的诉讼制度,被害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一般要等到诉讼结束后才有可能得到赔偿。在正常情况下,被害人最少也要等待3个月左右。而相当一部分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失去经济来源,医疗费用没有着落,急需获得赔偿。因此,“赔钱减刑”的首要意义就在于能够切实维护被害人的利益,保障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得到及时、充分的赔偿。

但是,“赔钱减刑”也让很多人产生质疑:有钱人犯罪,是否可以因此用钱赎罪?赔了钱是否就可以减轻惩罚?

it业者李西栎用“气愤”二字概括自己的感受。他说,他的邻居无照驾驶撞死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但是在花了十几万后就没事了。这样看来,罪犯该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决定因素就是钱,而不是事件本身,难道交不起钱就不给减刑?

企业会计杜青则担心,受害人的权利受到了同样的侵犯,但施害者接受的刑罚却因为金钱而有所区别,这是否与公平公正的原则相背离?是否会造成有钱人犯罪无法控制?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赔钱减刑”有可能导致司法不公,可能助长司法腐败。

郑州市人民检察院一位检察官提出疑问:“赔钱减刑”中,如何确保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不被滥用、不受金钱的腐蚀?如何识别被告人是不是真的痛改前非?被害人是真的谅解了被告人,还是迫于经济或者其他压力做出了妥协?权力导致腐败,也可能被滥用。公众最担心的就是某些法官与被告人相互勾结,以“赔钱减刑”做掩护进行权钱交易。

这位检察官说,如果被告人故意转移或者隐瞒财产,然后向法官和被害人表示“同意减刑就赔偿,否则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那么所谓的“对作出经济赔偿的被告人给予从轻处罚”,就有可能成为被告人要挟被害人的工具。因此,在谈“赔钱减刑”之前,应该创造一个公正的司法环境。要建立诉前对被告人财产进行扣押和冻结的机制,以便将来法院的生效判决能得以执行;还要构建国家对于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机制,被害人才不轻易被要挟。

更有人认为,“赔钱减刑”是对现代法治的一种背离。我国刑法对减刑条件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对于执法者,除了法律明确授权的,都是不能做的,这是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赔钱减刑”中,一些被告就会为减刑而积极“表现”,以争取从轻发落,从而逃避法律的应有制裁。法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社会效果上看,“赔钱减刑”会削弱打击和预防犯罪的力度,必然导致“有钱人犯罪受到的处罚比没钱人轻”的局面,助长一些人“有钱无恐”的骄纵心态。

“‘赔钱减刑’是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减少不和谐因素,用得不好就会产生腐败。赔钱不存在当然减刑的问题,它在于化解矛盾,取得被害人谅解,鼓励被告人安抚被害人,最终影响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使之成为量刑的酌定情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张智辉说。

“赔钱减刑”的法律依据

“风波刚出来,我和刑一庭的同事开了一个会。在会上我说了两点:首先,我们的做法是否合法?其次,我们的做法是否契合时代的主题?”对于社会上的质疑之声,陈斯表示,并不是所有案件被告人对被害人作出赔偿后,法院就给予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一些犯罪手段极其恶劣,犯罪后果极其严重,论罪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恶性案件,即使被告人对被害人作出赔偿,法院也不会考虑给予从轻处罚。

“‘赔钱减刑’的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是片面的。”陈斯说。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一位法官认为,不能用“赔钱减刑”来概括刑事和解,因为刑事和解要在刑事诉讼的大框架下进行。刑事诉讼中,既有公权力的运作,又有私权利的运作。例如,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的损失大多是经济上的,可以用金钱加以弥补。被告人积极对被害人进行赔偿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作为被害人的私权利,可以自由处分。但是,国家追诉权是一种公权力,不能自由处分。被告人触犯了法律,依法该处罚的处罚,民事部分了结并不代表刑事部分结案,而只能作为酌定从轻的情节在量刑上加以考虑,对被告人从轻处罚。

这位法官还说,审理“赔钱减刑”这类案件必须要把握好度,中国人讲究和为贵,民事部分解决得好,可以影响量刑,但并不是花了钱就没事了。

郑州大学法学博士刘申说:“赔钱减刑”可以找到法律依据。200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该规定第四条指出:“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另外,该规定第五条第一款指出:“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因此,刘申认为,“赔钱减刑”符合世界刑法的发展潮流。

那么,为什么普通百姓对所谓的“赔钱减刑”那么反感呢?刘申分析说,是因为人们在观念上存在误区,认为对重大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就该进行报复,让他偿命。其实,我国刑事法律的指导思想是少杀、慎杀,能不杀的就不杀,刑法惩罚的是犯罪行为,而不是犯罪人。案件往往给被害人家庭带来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何让被害人及其家人尽快走出阴影,是法律的应有之义。被告人从经济上赔偿被害人,对被告人来说,也是一种经济处罚。如果能通过对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达到对被害人家庭的救助目的,应该说,对被害人是有好处的。

“我们常说的‘合理的不一定合法、合法的不一定合理’在这一做法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鉴于东莞法院的做法有其合理性,能否将‘赔钱减刑’的制度安排放置在刑法的执行阶段,而不是在定罪量刑期间?”上海知名律师吴冬认为,“毕竟减刑还是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理裁定的,所以完全能保证减刑的依法进行。”

理性看待“赔钱减刑”

目前,大多数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无法获得有效赔偿。

以我国南方某省为例,有80%以上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被害人无法获得赔偿。这使得被害人往往陷入人财两空的尴尬境地。大部分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无固定职业,无稳定收入,赔偿能力较差。即使被害人拿到了一纸赔偿判决,被告人因服刑等客观原因,被害人的赔偿根本无法落实。

北京某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某一时间段内,该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申请执行标的额为1918万元,实际执行额只有123万元,只占申请执行额的6.4%。

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的王梅教授分析,按照我们传统的刑法观念,刑罚的目的在于惩罚和改造罪犯。这其中,往往被忽略的就是被害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在“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法则的影响下,“命”和“钱”之间一旦有某种联系,就被想象成离经叛道。然而,现代司法在对片面追求“以暴制暴”的刑事追究模式进行反思之后,更加关注刑事和解、赔偿等恢复性刑事司法模式,更加注重对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非报复性关系的协调与平衡。“赔钱减刑”无疑适应了这一刑事追究模式的转变。

王梅说,“赔钱减刑”只能适用于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且社会危害性较小、行为人主观恶性不大、人身危险性较小的刑事案件,如轻微犯、未成年犯、初犯、偶犯、过失犯、协从犯等,而且,其前提是被害人的谅解和同意。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被告是不可以适用的,这也是当前我国实行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题中应有之义。至于说“赔钱减刑”是否公平,不但要看被告人是否获得与其所犯罪行相一致的处罚,还要考虑赔偿损失在缓解社会矛盾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因为刑事处罚并不是最终目的。

中学双减方案篇9

中医治病必求其本,有同病异治,亦有异病同治,即不管是否属同一疾病,只要病机相同,就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笔者现举3例患不同疾病者,但因其病机均为血热,所以同用清热凉血法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

1荨麻疹

案例1:患者,女,60岁,农民,2005年12月30日就诊。半年前因食鱼、虾等腥味食物后周身出现风疹块,以躯干部为主,时出时没,瘙痒难忍,曾于某诊所就诊,给予息斯敏、复方芦丁片口服,并静脉点滴葡萄糖酸钙等药,效果不佳。后又多处寻求中医治疗,亦未见明显效果,且因思想压力较大而致严重失眠。刻诊:周身散在风团,有单发者、亦有融合成片者,以躯干部为主,色泽红赤,剧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基于患者病程长达半年之久,且年老体虚,又有脉细之象,辨证为血虚风邪入侵所致,治以养血祛风止痒。拟当归饮子加减:当归9g,生地黄15g,黄芪15g,何首乌15g,防风9g,荆芥9g,薏苡仁15g,白僵蚕9g,蝉蜕9g,白鲜皮12g,白蒺藜12g,通草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患者病情无丝毫改善。

2006年1月5日二诊:追问病史,发现患者发病有一特点,即遇热加重,遇冷风吹后则减轻,遂辨证为风热之邪客于肌表,与湿相搏所致,改投消风散加减:荆芥12g,防风9g,牛蒡子9g,苦参10g,苍术10g,生地黄15g,土茯苓15g,白鲜皮12g,白蒺藜12g,黄芩9g,当归9g,知母6g,蝉蜕6g,通草4g,甘草6g。继服3剂。服1剂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嘱其不必停药,改为少量频服,每剂2d服完。3剂后,患者病情仍无改善,细思其湿热并非主症,苦寒之剂过量败胃以致恶心呕吐,药证不符,故难奏效。乃详查病情,发现患者皮疹色泽虽红,但已发紫,紫为热入营血,即为营血风热已甚,且与湿相搏。遂治以清热凉血、祛风除湿止痒之法。拟方:水牛角9g,生地黄12g,牡丹皮9g,赤芍9g,金银花9g,连翘9g,防风9g,防己8g,荆芥9g,土茯苓15g,白僵蚕9g,甘草6g。继服3剂后,患者皮疹明显减少,色泽变浅,瘙痒减轻。守方续服6剂,皮疹基本消退,偶有散在出现。以上方加减继服10剂,病告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荨麻疹属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过敏致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局限性水肿。中医学称“痦瘤”、“瘾疹”或“赤游风”,民间俗称“风疹块”。方中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金银花、连翘、防风、防己、生地黄清热泻火解毒;白鲜皮、白蒺藜、土茯苓祛风除湿止痒;白僵蚕为虫类动血药,有搜刮之功,起“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甘草调和药性。全方共奏清热凉血、祛风除湿止痒之功,因药证相符,故获良效。

2过敏性皮炎

案例2:患者,男,56岁,教师,2006年1月5日就诊。3个月前因染发致面部及双耳后红斑,瘙痒剧烈,伴胸闷气短。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经静滴地塞米松、西咪替丁、葡萄糖酸钙,并口服氯雷他啶及外敷膏药等治疗,胸闷气短消失,但面部皮疹无改善,并出现周身浮肿。后多处求医,亦无明显效果。刻下:面部、双耳后皮肤红肿,僵硬发紫,有烧灼感,瘙痒剧烈,其间无正常皮肤,面部粗糙脱屑,伴心烦口渴,周身浮肿,舌质红紫,脉弦。辨证为湿热内蕴,日久深入营血。治以清热凉血、活血祛风、除湿止痒。拟方:水牛角9g,生地黄12g,赤芍9g,牡丹皮9g,金银花9g,连翘9g,黄芩9g,薏苡仁30g,白芷9g,茯苓15g,玄参9g,白鲜皮9g,白蒺藜9g,防风9g,牛蒡子8g,白僵蚕9g,益母草12g,竹叶6g,甘草6g。5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6年1月10日二诊:浮肿消退,皮疹及心烦症状减轻。拟方:水牛角9g,生地黄12g,赤芍9g,牡丹皮9g,金银花9g,连翘9g,当归9g,川芎9g,益母草12g,白僵蚕9g,白鲜皮9g,白蒺藜9g,牛蒡子9g,竹叶6g,知母6g,甘草8g。继服6剂。

2006年1月16日三诊:面部皮疹消退,仅存两耳后细小疹点,有轻微瘙痒。拟方:水牛角9g,生地黄12g,牡丹皮9g,赤芍8g,金银花9g,连翘9g,黄芩9g,黄连6g,当归12g,川芎9g,玄参9g,白僵蚕9g,蝉蜕6g,桑叶9g,竹叶9g,甘草6g。继服6剂后,患者耳后皮疹亦消退,面部及耳后肤色恢复正常,仅留轻微痒感。守方加减共服23剂,病告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本案患者由于接触染发剂所致接触性皮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学对由于接触某种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皮肤过敏性疾病早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漆疮候》云:“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漆毒。”《外科启玄》曰:“凡人感生漆之毒气,则令浑身上下具肿,起疮如痱子,如火刺,刺而痛,皮肤燥烈。”因染发剂为化学物质,其中毒机理与油漆相同,皆因禀赋不足,邪毒入侵,郁而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日久邪入营血。本案患者由于接触染发剂所致皮肤过敏,为湿热邪毒入侵,迁延日久化热,热入营血。方中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竹叶清热凉血除烦;金银花、连翘、玄参、黄芩清热解毒养阴;白蒺藜、白鲜皮、白芷、防风、牛蒡子除湿止痒消斑;茯苓、益母草活血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使热清、斑消、肿退、湿除、痒止,效果显著。

3过敏性紫癜

案例3:患者,男,12岁,学生,2004年5月12日就诊。家长代诉:患儿于1周前曾出现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自服速效伤风胶囊、强力银翘片等药后症状消失,1d前突然发现双下肢瘀斑、瘀点。刻诊:患儿双下肢点状及斑片状出血点,双上肢亦有少量瘀点,两侧对称,皮疹略高出于皮面,扪之碍手,伴双膝关节、双踝关节肿痛。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给予西药抗组胺、钙制剂、维生素C等治疗后皮疹消退,关节肿痛消失。2005年5月20日再次出现皮疹,四肢均有,较前次明显增多,色泽加深,关节肿胀亦较前次明显加重,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示:红细胞(++),余无异常。遂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凉血、活血止血之品。拟方:水牛角6g,生地黄6g,赤芍6g,牡丹皮6g,金银花9g,连翘9g,丹参6g,紫草6g,白茅根9g,牛漆9g,墨旱莲6g,石韦6g,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4年5月24日二诊:皮疹减少,色泽变浅,但有少量新出皮疹,尿常规示:红细胞(++)。原方减去牛膝、墨旱莲,加萹蓄、瞿麦、茜草,继服5剂。

2004年5月29日三诊:皮疹基本消退,无新出皮疹。尿常规示:红细胞(+)。守上方加减共服20剂,病告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过敏性紫癜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称“肌衄”或“葡萄疫”。《医宗金鉴》曰:“皮肤出血为肌衄。”此病多由阳明热毒炽盛,迫血外溢,血液不循常道,泛溢于肌肤,而成为瘀点、瘀斑;热移下焦,则见血尿。方中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金银花、连翘泻火解毒;丹参、紫草活血消斑;墨旱莲、牛膝滋补肝肾;白茅根、石韦清下焦湿热;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清热之中兼以滋养,使热清血凝而无耗血之虑;凉血之中兼以散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006年1月10日二诊:浮肿消退,皮疹及心烦症状减轻。拟方:水牛角9g,生地黄12g,赤芍9g,牡丹皮9g,金银花9g,连翘9g,当归9g,川芎9g,益母草12g,白僵蚕9g,白鲜皮9g,白蒺藜9g,牛蒡子9g,竹叶6g,知母6g,甘草8g。继服6剂。

2006年1月16日三诊:面部皮疹消退,仅存两耳后细小疹点,有轻微瘙痒。拟方:水牛角9g,生地黄12g,牡丹皮9g,赤芍8g,金银花9g,连翘9g,黄芩9g,黄连6g,当归12g,川芎9g,玄参9g,白僵蚕9g,蝉蜕6g,桑叶9g,竹叶9g,甘草6g。继服6剂后,患者耳后皮疹亦消退,面部及耳后肤色恢复正常,仅留轻微痒感。守方加减共服23剂,病告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本案患者由于接触染发剂所致接触性皮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学对由于接触某种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皮肤过敏性疾病早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漆疮候》云:“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漆毒。”《外科启玄》曰:“凡人感生漆之毒气,则令浑身上下具肿,起疮如痱子,如火刺,刺而痛,皮肤燥烈。”因染发剂为化学物质,其中毒机理与油漆相同,皆因禀赋不足,邪毒入侵,郁而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日久邪入营血。本案患者由于接触染发剂所致皮肤过敏,为湿热邪毒入侵,迁延日久化热,热入营血。方中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竹叶清热凉血除烦;金银花、连翘、玄参、黄芩清热解毒养阴;白蒺藜、白鲜皮、白芷、防风、牛蒡子除湿止痒消斑;茯苓、益母草活血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使热清、斑消、肿退、湿除、痒止,效果显著。

3过敏性紫癜

案例3:患者,男,12岁,学生,2004年5月12日就诊。家长代诉:患儿于1周前曾出现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自服速效伤风胶囊、强力银翘片等药后症状消失,1d前突然发现双下肢瘀斑、瘀点。刻诊:患儿双下肢点状及斑片状出血点,双上肢亦有少量瘀点,两侧对称,皮疹略高出于皮面,扪之碍手,伴双膝关节、双踝关节肿痛。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给予西药抗组胺、钙制剂、维生素C等治疗后皮疹消退,关节肿痛消失。2005年5月20日再次出现皮疹,四肢均有,较前次明显增多,色泽加深,关节肿胀亦较前次明显加重,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示:红细胞(++),余无异常。遂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凉血、活血止血之品。拟方:水牛角6g,生地黄6g,赤芍6g,牡丹皮6g,金银花9g,连翘9g,丹参6g,紫草6g,白茅根9g,牛漆9g,墨旱莲6g,石韦6g,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04年5月24日二诊:皮疹减少,色泽变浅,但有少量新出皮疹,尿常规示:红细胞(++)。原方减去牛膝、墨旱莲,加萹蓄、瞿麦、茜草,继服5剂。

中学双减方案篇10

第一套方案:严阵以待,将感冒预防到底

方案说明:感冒往往首先对免疫能力差的人下手,即所谓“乘虚而入”,所以,如果您的防护措施得当,您完全可以做到“坚不可摧”。

处方一:饮茶

据来自日本的几项科研成果报道,茶叶中含有一种叫poLYpHenoLS的物质,可以防止流感病毒的感染。在1997年公布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3月间每日饮红茶2次的人明显地要比不饮茶的人少感冒。所以,请您最好每天坚持喝2杯红茶或绿茶。

处方二:做瑜珈功放松自己

这个观点来自于旧金山的朱迪斯,哈森博士。他认为,每天练习瑜珈功的基本放松动作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您只要每天平躺在一个舒服的平面上,舒展双臂和双腿,颈部和膝部下面垫个枕头或卷成卷的大毛巾,然后,用一块布蒙住双眼,用鼻子缓缓地呼吸,这样做15分钟就可以了。

处方三:保护好自己的肚子

据针灸学家的观点,消化系统的滞缓会降低身体的免疫能力。所以,建议您在此段时间内避免食用对您而言难以消化的高脂肪食物,同时多多食用新鲜食品。

处方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1997年美国医学协会的一项研究证明,与朋友、家庭、同事和社区有着紧密联系的人,在对付感冒病毒方面有着较强的抵抗能力。

第二套方案:当感冒已经来临,将“它控制在萌芽状态”

方案说明:您完全可以在发现有了感冒症状的前两天内,将它控制住,不让它继续发展。

处方一:用维生素C减缓症状

有研究表明,当您已感觉到感冒的不适反应后,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减轻症状。

处方二:排汗

喝热茶被认作是促使排汗的有效措施之一。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排汗能驱走体内的病原体。所谓热茶,可以这样配制:在一个8盎司(约227毫升)的水杯里,调入一茶匙捣碎的新鲜大蒜、一茶匙捣碎的新鲜姜、一个柠檬的汁和一个压过的辣椒,然后用才烧的开水冲人,浸泡5~10分钟后,调入蜂蜜即可服用。喝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滤出水汁。每晚睡前饮1杯,坚持3天。

第三套方案:感冒中期,站直了别趴下

方案说明:一些症状,比如发烧和咳嗽,是您的机体在对抗感冒病毒的表现,所以盲目地压制这种反应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处方一:指压法缓减症状

用手指按压法是减轻感冒症状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比如,用手指在鼻翼或鼻孔两侧摩擦,3~5分钟后,一般会自行感觉鼻塞现象有所缓解;捏、拉、揉双耳耳垂是减轻头痛的好办法。

处方二:蒸汽吸入法

蒸汽吸入法对头昏脑涨最有效。具体方法如下:用一个隔热的大碗装满滚开的热水,并在水中滴入一滴风油精,然后,用一个大盆罩住头肩部,小心地把头靠近开水,做3~5分钟的深呼吸,每天至少做3次。

处方三:洗热水澡

将浴缸装满水,滴人至少6滴风油精,这样的洗澡方法可以用来缓解鼻、咽喉粘膜的充血症状;在洗澡水中加入6滴薰衣草精华油可以减轻肌肉的疼痛感。

处方四:发热期间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