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十篇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十篇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0:01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篇1

数字化运营模式需要技术革新

无论是对于本地企业,还是那些跨国巨头,数字化运营模式的革新都绝非易事,会对业务的方方面面,包括流程、人员和技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需要针对公司架构、消费者互动模式、产品开发流程以及延伸式供应链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而在职能层面,则需要增进研发、市场、销售和门店运营、供应链、财务、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协作。对于那些高端品牌而言,要想拓展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渠道,第二步尤显重要。为满足以上条件,成为数字化消费品企业,针对it系统、流程和服务的改造也必不可少。

如今,大多数消费品企业it部门的主要职责仍然是信息处理和自动化,其工作重点在于采用后台解决方案来支持企业的日常运营。为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需要在it组织、应用、技术和基础建设上进行重大调整,开发以客户关系和体验为导向的相关技术。(见图1)

那些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企业拥有更多接触消费者的渠道,如:传统零售商渠道、电商渠道、以及电子商务直销渠道。这些企业还可以简化购物流程,或是通过消费者互动服务来提升销售机会,抑或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大规模产品定制。对企业而言,这是一条产品共创之路,并将最终引领他们实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面创新。关于这一点,从目前消费者通过网站定制各种风格、口味及颜色的产品,便可初见端倪。这是个充满各种可能的时代,而信息技术将指引前进的方向。

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转变技术环境,从单一的追求流程效率和成果,转变为注重与客户、消费者、员工、第三方供应商和其他利益方开展丰富的无缝化互动。此外,企业需要利用新的技术平台,快速灵活地开发并实施全新的、不断改进的能力,支持企业在研发、销售、市场、供应链、客服等诸多部门间的互动交流。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对其数据、信息流和预测分析能力进行通盘考量,明晰数字化架构的具体蓝图,并努力为其创造实施条件。

如何开展数字化it转型之旅?

方法之一是对其it能力的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具体的优缺点,明确如何使他们在全行业成就卓越绩效。

根据埃森哲最近有关卓越绩效it的研究,高绩效企业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提升it部门的功能性并强化其创新能力、灵活性和执行力:(一)首先要跳出成本控制的固定思维模式;(二)采用数字化视角;(三)充分认识到it和业务之间的密切关系;(四)专注于无缝化建设以及个性化消费者联系和体验。

分类行业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高绩效企业排名前三的经营目标都围绕着如何提升消费者体验而展开,但大多数消费品企业的议题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增收节支层面。为消除这一差距,消费品企业需要着眼于客户,通过提高it效率,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中。就目前而言,那些高绩效企业将55%的it预算投入到战略业务能力建设上,而这一比例在消费品企业中只占40%。

另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高绩效企业具备将分析能力和消费者洞察融入整个流程的能力,而反观消费品企业,在这方面的比例仅为6%。

埃森哲还发现,过半的高绩效企业正通过数字化相关技术(包括社交、移动、分析、云计算,以及虚拟化、安全和数据管理)的早期部署,进行各种尝试并从中总结经验。在这方面,消费品企业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有29%的企业已步入试验阶段。但却只有3%的消费品企业实现了it环境的集成,能够以各种私人和公共的云计算服务,代替原有的系统架构。

随着企业迈向云计算并拓展移动解决方案,安全议题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超过四分之一的高绩效企业(6倍于消费品企业)正扩展其安全和风险管理的职能覆盖,包括为其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产权、产品创新、以及独特的业务或数字化流程。

综上所述,如何迅速打造面向未来的it能力和服务,从而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关键就在于应尽早地投入技术技能的开发,抢占先机。值得一提的是,近五分之一的高绩效企业从战略考虑(调整业务目标和指标,并同时利用他们指导企业发展)出发寻找it合作伙伴,而只有10%的消费品企业会这么做。

卓越绩效it转型方案

基于行业的不断演变以及目前it能力的现状,2020年企业的it部门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埃森哲给出一个为期6年的阶段性方案,通过it创新、灵活性和执行力来提高it绩效,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

第一步,就从理解整个技术范围内的主要差异以及it需要怎样运作开始。埃森哲相信,未来超过50%的技术系统将采用以云技术为基础的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等模式。目前,大多数消费品企业仍在使用传统前台/后台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使用嵌入式软件包,需要在专用的基础设施上运行,且只能通过台式或笔记本电脑进行操作。而在未来数字化世界中,移动终端将成为主要的沟通工具。据行业分析师ovum所言,“在企业与客户(B2C),企业与供应商(B2B),以及企业与员工的交流中,移动设备正日益成为首选……企业需要为客户提供强大的多屏多渠道体验。”企业需要改进it开发流程,以确保员工、客户、消费者及业务伙伴都能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运行企业应用商店的专有应用软件,登陆其内部或外部系统。

此外,流程的整合和管理关系到it系统如何建立。大多数消费品企业最初的投入都是从信息处理角度出发,旨在提升效率并实现手动操作或有纸化流程的自动化运作。在过去的3到5年里,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实现了电子化流程捕捉,并将其更快速地转化为行之有效的业务解决方案,以便支持客户关系和体验的互动。消费品企业需要利用这一趋势,在其it系统设计流程中嵌入流程整合和管理功能,以便在极短的时间内,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在今后的6年里,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应用将深深地烙上社交元素的印记。这包括一系列的内部协作工具、面向顾客和合作伙伴系统、以及面向消费者的工具。事实上,行业分析公司iDC的报告显示,至2016年,60%的财富500强企业将部署社交化的创新管理解决方案;而至2017年,财富500强中拥有活跃客户交流社区的企业,将从现在的30%,增加到80%。如今,众多企业缺乏有效的手段从其员工、消费者、顾客或商业伙伴那里获取信息反馈。因此,通过社交媒体和员工协作,采取更直接、无缝化和丰富的方式与利益方进行互动,从而提升消费者或合作伙伴的满意度,加速产品开发,这对于数字化转型而言,至关重要。

数据决定it系统的架构。自2005年至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全球年度数据信息产生、复制和使用的总量统计)将从130艾字节增长至40兆字节,增幅超过300倍。未来的技术必须能够使企业从自身和其他海量数据来源中获取信息,通过分析和筛选,得出结论以改善业务流程,并实时制定基于数据的业务发展和互动决策。然而,目前,许多企业通常只是单纯地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不能有效地运用分析对其加以利用,以便获取有益洞察。

数字化实施路线图

随着目标以及技术领域的明晰,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提升it绩效,确保成功迈向数字化未来。

首先,需要确保配备合适的it人才,包括招募新的it人员,以及对现有it人员的再培训。其次,it人员的工作重心需要从原有的旧技术维护转向建立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而it高管则需要重新审视部门的结构和资源,包括确定哪些现有的内部it能力是支持企业业务战略的关键,哪些能力可以通过可靠的外部引导而迅速获得。理想情况下,外部的联盟伙伴在行业、业务流程与技术方面都能提供有效的支持,提升消费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重要的是,该联盟伙伴与业内的服务和软硬件供应商都建立了深层的合作关系,包括对新的数字技术供应商的了解,从而帮助消费品企业迅速检查、整合并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至于实施路线图,埃森哲建议消费品企业运用分阶段的方法,稳步推进it能力转型,最终成为数字化企业。首先,可以着手制定必要的战略和目标发展蓝图,以及企业特定的实施方案;然后在it运作模式、应用、基础设施以及安全等主要方面逐步实现其价值;最后通过对各个领域的彻底优化,谋求未来的持续性价值体现。具体如图2所示。当然,每个企业情况不一,在实施过程中,须根据其各自基础的不同对方案加以必要的修正。

在第一阶段,企业的it高管们需要同时处理多方面的事务:包括制定数字化愿景和战略;更新it实施蓝图的相关文件;就如何改进应用制定实施计划;调整it运作模式以便充分利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恰当的时候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制定业务或it资源战略。

通过这些步骤,企业的it高管们可以明确,如何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探索并创建基于云技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确保集成环境下的安全性。第二和第三阶段将持续这一演进。根据定制的实施路线图,到2020年,企业将运用先进的it能力来支持大量的数字化功能和流程需求;而那些迟疑不决的企业,将会丧失应变能力、市场份额乃至竞争优势。

在数字化的未来,it解决方案将围绕“既服务”的模式以及移动化来设计、建立并维护,以流程整合为方案核心;利用社交媒体更深入了解业务全生命周期以改善客服服务,帮助员工成长;并在每个步骤中运用数据进行分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需要打造新的it战略、架构、运作模式和功能。借助这些大胆措施,帮助企业显著改善与消费者的互动,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并最终实现卓越绩效。

recommended

评估企业的it能力

埃森哲有一个卓越绩效it调查。该调查始于2005年,至今已有遍布45个国家的共1700多名首席信息官深度参与其中。通过参加该调查,企业的it高管可以评估所在企业的it创新能力、灵活性和执行能力,并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或是行业外的高绩效企业进行比较。该项目的在线调查分为8个部分,完成每一部分大约需时10到15分钟。系统会根据在线调查生成一份完整的评估报告,将企业的it能力作为卓越绩效的一项指标进行系统衡量。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篇2

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其实你的对手是这个时代。面对智能时代这个未知的对手,华为的战略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因为在华为人眼里,云时代,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做智能社会的使能者与推动者、生态中的土壤和能量,“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的华为,在为期3天的华为全联接大会(HUaweiConneCt2016,以下简称“全联接大会”)上,首次全面阐述的华为的云战略定位。

行业云时代来了

iDC预测,到2018年,公有云支出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1275亿美元;高盛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截止到2018年,云计算基础设施与云平台支出的负荷增长率将达到30%,远远超出企业it支出5%的增长率。

“过去十年,谷歌、亚马逊、滴滴、airbnb等属于生于云的一代,他们开创了敏捷创新、体验好、低成本的云1.0时代,接下来将进入云2.0时代,各行各业将被唤醒。”华为轮值Ceo胡厚称,预计到2025年,所有企业都会用到云的技术、云的模式,85%以上的企业应用都被部署到云上。“企业是云化的主角,各行各业将在云中成长,各种行业云也将兴起。”

对于什么是行业云,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表示,行业云不仅是行业+云,更是商业和技术的深度融合。“行业云是业务驱动下的数字化重构。未来数字化企业将围绕数据的产生、传送和处理,因此,它需要云管端协同的新iCt基础架构,需要有一个开放、弹性、灵活、安全的平台紧密聚合合作伙伴开发丰富的应用,构成开放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系统,共同支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9月2日,华为对外公开的数据显示,华为在全球有8个云化的远程实验室,目前已经2500名开发者。华为希望,到2020年,开发者可以达到100万。

胡厚表示,企业是云化的主角。华为通过统一开放的云架构为客户提供可交付、可运营的混合云解决方案,特别强调了开放性、安全性、企业级的性能以及一站式的特点。他也强调,华为不会独自做几朵云,华为要做的是帮助千千万万客户建好千万朵云,积极参与云生态的建设。

全联接大会期间,华为与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埃森哲联合企业应用云化解决方案,共同提供已验证的基于华为FusionCloud构建的企业Sap和oracle云化方案,为全球企业客户的核心应用云化提供一站式服务。该方案融合了华为的iC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以及埃森哲的咨询、系统集成及外包服务能力,帮助客户将Sap及oracle环境部署到云上,从而满足客户对Sap和oracle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的要求,并且节约大量的it成本。

数字转型蛋糕,华为只拿1%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哈雷”是老牌高端摩托车品牌哈雷当今的品牌理念,也是它的拥趸者们引以为傲的新欢。1200多个零件组装成的一辆哈雷摩托车,仅需用时89秒;消费者从选择发动机的型号、车身颜色等细节配置,到可供交付,一辆哈雷摩托车仅需仅为6小时,而在数字化转型之前,这一时间为21天。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认为,要成为数字化企业,首先要实现企业的人与人、物与物和人与物的全连接,同时,也要把企业的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连在一起。企业要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开展运营,把实时决策融入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使运营更加简单、高效、智能。“数字化企业的关键是要给客户、合作伙伴、员工提供RoaDS体验,这也是最难实现的。”

RoaDS体验是华为提出的适应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行为,即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online)、服务自助(DiY)和社交化(Social)。

然而,野心勃勃构建云生态的华为面临的对手也都实力不俗。不仅老对手思科是摆在华为面前的最大竞争对手,百度、腾讯、阿里、亚马逊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涉足企业级云服务。

华为轮值Ceo郭平称,一个企业要做到领先,一方面是技术要好,另一方面是生态好,还要懂得与人分享利益。“在数字化转型的巨大蛋糕中,我们只拿1%,其他都是伙伴们的。华为在云时代的第一条生态理念是:做大蛋糕、做大产业、做大市场,比做大我们自己的份额更加重要。这既是华为要构建未来生态优势的必经之路。”

对于即将到来的5G时代,智能家庭是被业界认为潜力巨大的市场,郭平明确表示,华为不会做家电,这块的生意要留给合作伙伴。

物联网触角

如果说智能社会中,信息通信技术是重要的基石,云是万物智能的源泉,那么,终端就是感知万物的触角。

iDC日前的一份名为《中国制造业物联网市场预测,2016-2020》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物联网支出将高达1275亿美元,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7%。

胡厚表示,“5到10年内,将出现各式各样的多场景、自适应的智能终端,人和物都能感知环境,成为智能世界的入口;光缆和无线网络可以提供无处不在的超宽带连接;分布全球而又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汇聚了海量信息,在云端生成了’数字大脑’,实时进化,永不衰老,人和机器可以通过连接和终端随时调用其智慧。”

使用安全和维护成本高昂一直是困扰电梯行业的焦点问题。

截至2015年底,全球有1500万电梯,如果按照每年每部电梯中断使用2天计算,一年全球电梯的中断时长可达3000万天;以每个月2次的人工巡检计算,一年全球电梯需要3.6亿次巡检。然而,物联网技术的使用,能够将电梯的运行数据实时采集并回传,对电梯进行数据仿真,结合云端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电梯的预防性维护,让乘梯安全倍增,同时,大幅降低电梯运维成本,将业务中断降低90%。

这是华为在全联接大会上公布的与电梯及自动扶梯供应商迅达电梯集团打造的开放、灵活、可扩展的电梯物联网“梯联网”解决方案,目前,迅达在全球安装的150万台电梯和中国地区安装的20万台电梯,都将采用这一解决方案。

据记者了解,目前华为在物联网领域投入了3300人的研发团队,对于华为“云、管、端”架构来说,物联网是其重要的战略投资。据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部副总裁蒋旺成介绍,华为与深圳水务基于nB-iot(窄带蜂窝物联网)领域的合作在9月辉实现小规模商用,今年12月会出结果。

随着物联网终端的大量部署,物联网产生数据将呈现几何式的增长,通过分散的终端设备和物联网网关进行数据过滤和处理,将是制造业物联网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篇3

“百年以来,iBm一直有着自己所坚持的信念,‘tHinK’是我们的座右铭。”3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2011iBm论坛上,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这样深情地表达。坐在台下的,是和iBm一起走过沧桑历程的近千名客户和合作伙伴。

从1911年创立以来,无论是主机时代、pC时代、电子商务时代,还是今天“智慧的地球”时代,蓝色巨人iBm始终扮演着产业推手的角色并引领科技发展。今天,在中国,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百年iBm又将如何携手中国迎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此次论坛,iBm以“转型的智慧”为主题,紧扣两大涵义――在中国经济处于转型的迫切关口,iBm能够帮助中国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而iBm100年的探索本身,对转型中的中国企业也是有益借鉴。

那么,在过去的100年,iBm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在未来,iBm又如何融入中国的经济转型?2011iBm论坛给出了答案。

创新开启智慧时代

2011年伊始,iBm迎来了它的百年庆典,这个一向让世界为之动容的蓝色巨人又给全世界带来了一个新的“震撼”。

2月14日〜2月16日,集iBm25个科研工作者4年研究成果的超级电脑“沃森”,在美国一个最受欢迎的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中,与该节目史上最强的两位答题高手连续3天同场竞技,最终沃森以绝对优势赢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机智力问答比赛的冠军。

沃森的成功不仅是iBm在人工智能领域又树立了一座里程碑,更重要的是,它所采用的技术――智慧的运算,以其在海量计算与实时分析工作负载优化系统的独有优势,证明了它将成为智慧时代落地的技术架构。

因此,在今年的iBm论坛上,iBm把“智慧的运算”(SmarterComputing)放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钱大群表示,“智慧的运算”是帮助客户实践“智慧的地球”理念的重要战略,借助的智慧的运算,客户不仅能实现it转型,而且还能以创新途径带来显著的经济性与价值突破。全新的业务模式、技术型服务的全新交付方式,还有来自it行业的全新洞察――这一切都将为客户开辟崭新的机遇。

参加“危险边缘”节目并不是沃森的终极目标。中国研究院资深经理潘越曾向记者介绍,一家直观技术供应商nuance已看中了沃森并与iBm结为合作伙伴关系,欲将沃森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哥伦比亚医疗中心与马里兰州大学医学院也将参与到该项目的研发工作中。

事实上,iBm百年积累的最大价值不在于研发了多高深的技术,而是把这些创新型的技术真正转化成了商业价值,这也是“智慧的地球”的愿景。

回顾一年前的2010iBm论坛,“智慧的地球”从狂想变成现实是当时论坛的主题。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iBm参与了整体园区的设计规划、诸多场馆规划建设,以及园区的维护和运营等多个重要项目。iBm还帮助昆山、东营、沈阳、北京、无锡等多个城市完成了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可见,iBm的“智慧的地球”概念正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而支撑它的正是一项项强大的技术。

1911年,iBm凭借穿孔卡片制表技术相关发明获得了第一项专利,这台利用电路连接的制表机实现了比人工更快的计数。此后,从第一个磁盘驱动器RamaC,到最快的超级计算机BlueGene,再到公司在计算系统上下的最大赌注之一System360,iBm花费了数十年心血来帮助实现计算系统的转型。

在各种重大的社会领域中,从创建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到帮助地球人登上月球;从发明UpC编码和条形码扫描技术,到在线银行和计算机航空预定系统,都可以看到这位“蓝色巨人”的身影。

现在,作为新一代技术架构,“智慧的运算”正在把“智慧时代”真正带进百姓生活中。

百年推动企业转型

2011年1月,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克拉玛依油田,我国第一个智能化油田正式开建,这个为期5年的项目,是克拉玛依从“第一个数字化油田”向“第一个智能化油田”的迈进,而对于整个石油石化行业来说,克拉玛依的实践将成为全行业转型升级的宝贵经验。

什么是智能化油田?在iBm论坛上,亲临现场的克拉玛依市市长、中石油新疆公司总经理陈新发这样描绘:建成后的智能化油田将实现数据知识共享化、科研工作协同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应用一体化和生产指挥可视化。陈新发还强调,油田的智能化对于整个克拉玛依的城市转型也至关重要,通过数字油田的技术建设数字城市,将形成克拉玛依的数字产业链。

作为我国工业的重要支柱,“十二五”将成为石油石化行业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克服“产品同质、产能过剩”的局面,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大基地”战略,科技创新成为重要手段,而通过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克拉玛依油田的实践正是中国企业努力实现转型升级的缩影。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中国企业无疑是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主体。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即在企业自身整合尚未完成的时候就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那么,在多种转型并行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将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此次,iBm以“转型的智慧”作为论坛的主题,显然是深刻察觉到了中国经济转型已经走进关键期,“帮助中国企业实现转型”,也成为近一年来iBm高管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论坛当天,交通、制造业等9个领域近50个解决方案的落地更显示出,iBm正在帮助中国企业实现转型。

事实上,抛开信息技术的应用,iBm100年的沧桑历史本身就是一本企业探索转型升级的“教科书”,钱大群在演讲中也这样提到,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iBm希望和中国各行业企业分享其转型之道,用“善制”理念重塑中国现代企业。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兼销售、市场与战略部门总经理GinniRometty更是现身说法,通过iBm全球的转型探索为中国企业提供可借鉴之道。

100年来,iBm曾经历过多次传奇式转折,最为著名的有三次:1993年,郭士纳将“一只脚已经迈进坟墓”的iBm从亏损高达160亿美元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带领iBm完成了从硬件向软件和服务的转型;2003年,在彭明盛的领导下,iBm突破了传统跨国公司的地域限制和思维框架局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设计分配资源和运营体系,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现在,iBm正在进入变革的“智慧”阶段,经历着又一次转型,即成为引领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智慧的企业。

回顾iBm的数次险象环生,钱大群认为,转型的关键在于决心和智慧,坚持变与不变的艺术,放在中国,则总结为“善工、善制、善世”――坚持科技创新,率先迈出第一步,这是善工;始终保持企业创新变革及持续转型的本质,这是善制;善世,则蕴含着对于未来的思考,细微到如何让每一笔数据的分析和传递都能实现生活的改善,产生应有的价值。

iBm的100年,是一个企业不断转型探索的100年,而这100年的历程,对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企业来说,可能比iBm所提供的信息技术更为宝贵。

协作催熟产业链条

3月25日,iBm论坛上,坐在台下的近几千名与会嘉宾,大多来自iBm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它们是iBm在中国强大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记者还于当天获悉,iBm将成立其第30家分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iBm推动区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再次显现。

而就在论坛举行的前3天,3月22日,“2011智慧浙江技术论坛”在杭州隆重举办。iBm、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三方,联手打造浙江省绿色智慧城市联合研发中心。此外,舟山市人民政府、iBm、浙大网新将通过对相关解决方案的研发,一起协作创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帮助浙江充分挖掘丰富的“海洋生产力”,并把海洋经济这一创新的战略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从区域推进到行业合作,协作创新的开放态度已经成为iBm的基因,而这也正在催熟中国的产业链。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it企业逐渐兴起,但大多数都是模仿、组装,很少有自己的核心技术。iBm利用相关的解决方案和领先技术,帮助了大量中国企业创建智慧的业务机制,同时也帮助了中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型,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对于中国软件企业金蝶来说,iBm是老朋友。2001年,双方就在中国4个城市做过联合巡展,2006年建立了合作实验室,2007年索性形成资本合作,iBm等机构入股金蝶,成为集团战略性股东并结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之后的3年里,双方先后联合面向中小企业的“腾云计划”,面向成长型企业的“蓝色之翼计划”等。

去年8月,iBm与金蝶国际又联合宣布,双方将携手协作共同组建团队,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体化的企业应用软件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在金蝶的国际化道路,以及由一个单纯的软件公司向管理与it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道路上,iBm功不可没。

“世界就是实验室。”以开放的胸怀与客户、合作伙伴共同合作,这不仅仅是iBm中国研究院、中国开发中心的创新态度,也是iBm中国整体研发团队的共同基因。在本次论坛上,iBm大中华区再次将“协作创新”作为2011年的三大发展战略方向之一,与“推动中国企业持续转型”和“支持民生”并列推出。在协作创新上的具体行动是――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两化”融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整个it产业链无一不在向云计算、物联网靠拢,iBm也不例外,而以协作创新态度推动产业链成熟依然是iBm布局物联网的主要思维。2010年,iBm全球首个物联网技术中心落地中国,结合了中国研究院与全球的技术和资源,与社会各界开放合作,支持并加快物联网相关创新型技术与服务的研究、实践及发展。物联网技术中心可提升端到端集成解决方案的价值,大幅缩短研发成果的市场投放周期,并可以整体构建业务和商业模式。

与物联网息息相关的则是云计算,在iBm看来,云计算是构建物联网的根本基础。早在2008年,iBm就率先在大中华地区设立了云计算中心,整合全球的云计算研发资源推出了一系列本土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iBm在中国始终倡导构建一个健康的云计算生态圈,通过系统中各方的资源共享和协作交流,促进中国云计算产业化发展。

“新的时代,智慧的转型是关键。”面对信息产业的下一个百年,钱大群再次强调,“世界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复杂系统内的创新过程必须以开放协作为特征,必须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开放协作、多方整合、成果共享的新模式,方能取得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iBm会贡献自身各方面的专长,继续为推动世界进步而努力。”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今天在中国,不管是产业变革,还是企业改革,通过智慧化的转型方案可以更具效益,而这不只是一个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甚至是一个让全世界都值得学习的方案。

克拉玛依市市长、中石油新疆公司总经理陈新发:未来10年,我们要在数字油田的基础上打造智能化油田。同时,在城市转型中,也要利用数字油田的技术来建设数字城市,通过这个建设,来形成克拉玛依的数字产业链。

iBm全球高级副总裁,销售、市场及战略部门总经理GinniRometty:一个企业怎样才能做得更成功?第一,要不断把自己的业务往更高的价值链上发展;第二,我们需要做一些大胆的决策来推动这个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信息技术正在面临演进换代,机不可失,及时跟上演进节奏的企业将获得机会,而对形势判断失误,可能影响未来10年。中国的企业要将转型的压力转化为创新的动力,产、销、供、需、管理,处处能体现转型的智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中国大市场是开放的,谁都可以来分享,谁愿意利用中国的机会,谁就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更多地获利。

评论

“智慧的运算”推动it转型

3月25日,iBm正式了“智慧的运算”(SmarterComputing)战略。据介绍,智慧的运算是帮助客户实践“智慧的地球”理念的重要战略。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得益于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it接入方法摆脱了原有的束缚,海量数据应运而生;通过改善企业的业务能力,it应用也更加注重改善流程生产力;系统架构模式也由过去的异构孤岛向建立在工作负载优化系统之上的更整合、更灵活的架构转变。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篇4

这意味着,所有组织都将开始数字化转型之旅,it将实现从支持到引领。

许多大型制造商正利用不同的数字技术驱动企业价值。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拥有40多家控股子公司,员工总数超过7万余人,2015年营业收入达760.33亿元,产品销往120多个国家,这是一家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大型民营汽车制造商。

然而早在2009年,为了顺利打入欧洲市场,长城汽车需要通过欧盟整车型认证(wVta)。欧盟认证包括48个测试项目,在排放水平、安全性和环境影响方面对车辆设定了较高的标准。

一辆汽车会有上千万个零部件,一些通过整车制造商自己制造,而另一些从众多供应商处采购。由于改动一处设计可以影响很多其他部件的制造,采购的复杂性就可能迅速上升。

从2008年开始,长城汽车在解决欧盟eLV(报废车辆指令)中关于整车回收率计算的问题,选用了达索系统开发的enoVia物料合规管理模块(mCC)解决方案。enoViamCC是一种业务流程应用,旨在帮助企业在产品从设计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内主动引入环境合规战略。enoViamCC帮助长城汽车4款车型一次性通过欧盟认证,使其成为首家通过欧盟整车型式认证的自主车企。

而随着业务的持续拓展,2012年,长城汽车与达索系统达成战略合作,和达索系统进行“一揽子”的合作计划,包括研发、工程、制造、营销以及服务等跨地区、全球化的信息化平台建设。长城汽车进一步选用达索系统的CatiaV5平台来进行虚拟设计和测试、数字化样机开发,数字化组装等,用于按时、按预算来交付产品,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

“长城汽车今年会有两个基于达索系统平台的车型下线,通过采用达索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的解决方案,长城汽车从车辆研发到制造下线的周期仅为7个月。”达索系统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李智军在1月30日举行的2016达索系统VS销售大会上表示。要知道在以效率著称的日本汽车企业,这一周期为12个月。

“数字化工厂是覆盖汽车整个生产环节的,目标是要在真实生产之前,就把汽车在生产线上的整个制造过程全部仿真,它的目标是要减少设计错误、缩短在生产线上的调试周期。”北京迅利创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迅利”)董事长代军解释道。

在中国,北京迅利已经向15家主要汽车整车企业提供了达索系统全系列产品,同时还提供了DmU与Vpm集成的电子样车技术、针对产品开发的逆向工程技术、汽车研发项目中的产品数据管理、集成数字化制造与仿真技术以及3D产品设计方法论等专业服务。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篇5

当下的挑战是:应如何善用企业自身的数字化优势?这绝非能够轻易回答的问题。对企业而言,实现数字化无疑是一场大规模转型。两年前,我们预言“商业全面数字化”势在必行。我们发现,技术已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提升盈利水平和市场差异化程度的首要动力。

近年我们又看到,行业领军机构开始积极拥抱这种变革,面向数字化时代重新思考业务模式。因此,今年我们断言:“‘大企业数字化’是下一场重头戏”。我们看到,这些规模庞大、历史悠久的企业终于迈出了合理步伐――不仅利用技术来改进内部流程,更将其作为发展壮大的驱动力。时值今日,数字先行者们做的远不止是增强数字化实力。他们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定位――率先启动的组织正迅速从“唯我”向“伙伴”转变。他们广泛利用其他数字化企业、数字化消费者乃至数字设备的力量,在现有业务延伸之处开疆拓土。而积极推动变革的商业领袖更是依托这种更为广泛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大规模地寻找和孕育机会。那些高瞻远瞩的企业期望能够重塑整个市场,同时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交、移动、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技术,以及日渐崛起的物联网,均已成为数字化业务快速升级换代的推动力。在2015年度《埃森哲技术展望》揭示的全球新兴技术趋势中,高度定制化的数字化服务以及超越简单销售哲学的“成果经济”最为突出,它们代表着未来数字化龙头企业所关注到的重要变化。

趋势一:“为我互联”让商业高度定制化

随着日常生活用品接入网络,客户体验也随之成为在线活动,从而形成了众多深入个体生活方方面面的数字渠道。有远见的企业正在改变其构建新应用软件、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并且已获益颇丰。通过这些能接触到消费者的新渠道,企业正努力打造高度个性化的体验,以此吸引和取悦客户,但同时必须确保这一做法不会影响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企业如果能在“为我互联”的市场中获得成功,就会成为下一代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技术与商业推动力

体验至上:咨询公司Gartner调查显示,89%的受访高管均认为,到2016年,客户体验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首要基础。

超越移动性:在互联世界中(包括汽车、家居和可穿戴设备),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接触渠道正在迅速增加。三分之二(66%)的受访it及业务高管认为,智能物品将有助于企业提升行业地位或赢得竞争优势,因此会对自身组织产生较大或非常大的影响。

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三分之二的消费者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购买一台互联家居设备。到2016年,消费者可穿戴设备的拥有率将有望同比增长一倍。

情境体验:随着用于收集详细背景数据的边缘设备不断增加,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为每位用户创造独特的体验。

个性化定制无处不在:纵观全球,企业正纷纷通过个性化定制来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且此举并不仅限于那些“科技企业”。它们将个性化功能与核心产品或服务相整合,由此创造重要的竞争优势。60%的受访企业表示,个性化技术投资正在产生积极回报。

这预示着企业必须全面改变当前的应用软件设计方式,不能只满足于“为了适应互联环境而加强个性化”。如今,用户体验才是核心所在――业务决策唯有以用户为中心,方可取得成功。任何产品和服务的特色和功能必须体现个人用户希望达成的目标,帮助他们在数字及现实空间中掌控和衡量自己的生活,甚至是实现部分生活的自动化。

领先企业已开始向着这一目标快速迈进,同时也刷新了各自行业的竞争格局。在本次展望调研中,81%的受访企业认为,打造个性化客户体验是自身的三大优先任务之一,而39%的受访企业更是将此作为首要工作。例如,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出品的新型联网汽车就带有应用编程接口(api),可以与车主家中的nest恒温器实现互联。因此,汽车可通过网络提前“告诉”恒温器车主的抵达时间,而恒温器便可根据车主的预先设置来调节家中温度。

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这种以用户为中心、充满愉悦的全新体验正在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调研中,60%的受访者表示,自身企业已通过个性化技术投资取得了积极成果。随着企业在该领域日渐娴熟,回报率必将继续提高,并迅速成为新一代商业模式的基础。

争夺认同感

对于那些有意离开竞争激烈的现有渠道、转而挖掘新机遇的企业来说,刷“认同感”将至关重要。在“为我互联”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新兴渠道来推广产品或服务仅仅是个起点,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愉悦体验来吸引用户关注。

Facebook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70%左右的智能手机使用者都是Facebook的活跃用户,他们平均每天打开该应用的频率达14次。与谷歌在搜索领域所占据的霸主地位相似,Facebook几乎就是社交互动的代名词。正是由于谷歌和Facebook握有无可匹敌的意识占有率,因而成为了其他企业广告和推出新服务的实际平台。有数据显示,Facebook2014年第3季度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了64%,而其中移动广告占总增长量的66%。

随着企业在新渠道中不断提高认同感,它们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市场地位来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完善每位客户的“为我互联”体验。当然,客户认可度越高,实现的价值也将越大。

一方面,企业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化,并发现其中蕴藏的价值。另一方面,地理位置、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个人需求等因素都将影响企业推广其“为我互联”解决方案。比如在某些地区,社会收益的价值会高于个体收益;因此,任何“为我互联”策略都必须认真考量当地消费者的偏好。没有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每家企业都应当首先确定哪些渠道最能满足自身需求,然后再根据这些渠道构建独一无二的解决方案。

趋势二:“成果经济”用硬件缔造实际成果

智能硬件正在弥合数字化企业与物理世界之间的最后距离。随着领先企业开始拥抱产业物联网,它们正抓住机会将硬件与传感器纳入其数字化工具阵营,并利用这些高度互联的硬件组件来满足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不是增加更多的产品或服务,而是实现更有意义的成果。这些“数字化颠覆者”们明白,要想保持领先地位已不能再靠销售产品,而是要靠销售成果――这就是全新的“成果经济”。

试问,您愿意为一次开怀大笑花多少钱?巴塞罗那喜剧剧场teatreneu便开展了“按笑收费”的大胆尝试:观众每笑一次,剧院便收取0.3欧元费用。该剧院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记录下观众的每一次笑容,据此收取费用――这样,每场演出中观众的花费最多达24欧元,比原演出票价增加了25%。

或者,如果您居住在美国的智慧城市洛杉矶,就有机会受益于该城市中的7000个智能停车位。Streetline公司在城区和校园路基上安装了冰球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会将实时停车信息发送到智能手机应用中,告知驾驶者何处有空车位。这些互联停车位给驾驶者和城市均带来了切实效益――停车费用平均下降了11%,但停车收入和车位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和11%。

技术与商业推动力

硬件易于取得:与以往相比,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都能利用各种工具来设计、生产和销售硬件。制造硬件的已不再仅限于科技企业。

物联经济:成本下降推动了机对机通信技术(m2m)投资:2014年,45%的全球电子消费品企业高管表示,不断下降的成本帮助他们加大m2m投入――持此观点的比例在2013年27%的基础上有了明显增加。

传感器效率:如今,传感器不仅越来越便宜和小型化,同时也愈加节能。这将促使它在更多的地方得到安装,并可在网络边缘使用更长时间,2―5年内都无须进行特别的维护或更换。

m2m通信标准:机对机通信标准的日益成熟,使得在网络边缘实现更具本地化的实时决策成为可能。2014年,22%的企业已部署了m2m解决方案,其余企业中的42%也有望在2016年实施m2m解决方案;等到2017年,75%的企业都会将m2m作为企业战略路线图的组成部分。

宽带连接无所不在:如今,高带宽的无线和有线通信已在大多数市场中普及。到2016年,无线和移动设备的宽带流量会占到宽带总流量的54%,从而一举超过有线设备宽带流量。从2013年到2018年,全球固定宽带平均速率将由16mbps增至42mbps。

我们的《技术展望》调研显示,84%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汇地带植入智能硬件,企业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产品使用情况,以及客户期望的具体使用效果。

成果经济先行者

成果经济的基本原则并不是一种全新概念。长久以来,营销人员一直在探讨的都是销售解决方案,而非产品。如今,数字技术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成果经济不再只是一种愿望,它不但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正逐步成为现实。事实上,对于各行各业的大型企业来说,成果经济是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对初创企业来说,更是具有颠覆意义的机遇。先行者们正在将嵌入式硬件和传感器反馈的数据与自身数字系统连接起来,借此获取必要的端到端洞见,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并施加一定影响。目前,这样的例子可谓层出不穷。

成果经济彻底了市场长久以来对“超群”产品和服务的定义。交付客户成果不但是企业当前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策略,而且还将成为未来几年的转型策略,以及更长久的生存战略。

转型完成,开疆扩土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篇6

关键词:飞行器设计;协同设计仿真管理平台;SimULiaSLm;二次开发

中图分类号:V414.41;tB115.1文献标志码:B

0引言

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创新设计能力方面,企业效益则直接受到产品的质量、周期和成本等要素的影响.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产品进行定义.总体设计承担整个设计过程的组织和协调任务,因此总体能力强弱直接影响产品开发的成败.飞行器总体设计就是对飞行器系统工程进行科学的技术管理,即创造产品概念、形成总体方案、实施技术协调;建模与仿真技术是保障系统方案的整体优化、协调系统功能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手段.

当前阶段,数字化设计技术已在飞行器设计过程中得到众多应用,但在传统研发模式下,数字仿真技术还没有成为核心技术手段和研制流程的标准环节.数字化技术已经加快飞行器设计进程,但许多设计师个人积累的研制经验、模型和数据尚未得到有效管理,设计知识的传承还没有找到有效途径.数字仿真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动,在仿真建模、仿真模型确认和仿真结果评估等环节需要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才能得到高质量仿真结果,支持产品设计.飞行器总体设计能力提升、知识积累和复用需要数字仿真技术,实施数字仿真技术需要在技术和资源保障等方面突破具体困难.

数字化设计技术代表当前先进的设计理念,国外在数字化设计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主要应用领域涉及航天、航空和兵器等.相关研究工作如美国沃特公司建立导弹综合设计系统[1],美国军方建立iHat系统,集成几何、气动、推进、弹道、热、结构、稳定性与控制和费用指标等[2],美国naSa针对新一代运载技术建立aee设计集成环境[3].

国内亦高度重视数字化设计技术发展,国内诸多企业和研究部门正着手建立一批有代表性的导弹集成设计平台,如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学院采用J2ee架构建立导弹系统集成设计通用平台[45],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建立导弹总体方案设计系统[67]等.

本文针对复杂环境下高超声速飞行器总体设计集成度高、结构复杂、开发周期长和试验成本巨大等特点,通过二次开发,应用SimULiaSLm系统构建飞行器协同设计仿真管理平台,基本实现飞行器总体方案数字化设计仿真、设计知识的积累和复用,为飞行器总体设计人员提供专业化设计、仿真分析和数据管理工具,研究成果对企业协同设计仿真管理平台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平台架构

高超声速飞行器协同设计仿真管理平台的架构见图1,分为基础资源层、平台服务层、仿真应用层、设计应用层和平台门户层等5层.

2平台实现

为实现平台框架中提到的各项功能,需要基于成熟的仿真数据管理平台框架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本文选择SimULiaSLm系统作为基础框架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图1平台架构

2.1平台门户层

各专业设计师与仿真工程师可通过统一的门户界面登录,在统一平台网络环境中完成从预研论证、方案设计到工程设计等业务所需的飞行器全研制周期数字化设计仿真工作.系统客户端包括总体、制导控制系统、结构和气动等能力单元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具体讲,根据型号研制现状,通过定制开发方式,平台门户层提供ie风格的、支持插件的满足不同设计阶段、不同设计人员的人机交互界面.

平台登录界面见图2.

图2平台登录界面

2.2设计应用层

设计应用层主要由总体、制导控制系统、结构和气动等能力单元的专业快速设计系统组成.设计能力单元是按照飞行器研制流程工作需求组织的小规模多专业协同设计环境.专业快速设计系统是按照型号作业需求、利用作业流程组织的单专业数字化设计系统.专业的通用分析流程是专业设计经验积累、抽取、分解、标准化、组合配置串接出的复杂设计过程,数据、工具、过程与人员相互独立,通过接口定制形成设计数据流,用标准过程形式封装各类分析软件(商业软件和自编程序)形成技术支撑能力;通过计算过程自动化降低人员数量需求、人机交互补充系统智能处理水平,形成能力驱动型的研发模式.具体讲,根据型号研制现状,通过定制开发,设计师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完成设计数据输入、查看设计结果输出、反馈设计决策和获得设计帮助支持等.

2.3仿真应用层

仿真应用层主要由总体、制导控制系统、结构和气动等能力单元的仿真系统组成,主要工作有:(1)将标准的自动化程度高的有精度保障的仿真流程添加界面,封装成设计流程,供型号设计师使用.(2)将标准的有一定技术成熟度的仿真流程作为分析模版,供专业仿真工程师使用.(3)将企业共享的仿真工具、经验参数、专业模型和分析模版作为技术资源,供平台上的专业研究师使用,创建作业分析流程.

仿真应用层作为能力培养单位,具有仿真项目管理、专业知识管理、it技术支持、仿真业务审核和仿真共享空间等交互工作界面.具体讲,根据企业技术积累现状和专业发展能力水平,通过二次开发定制,仿真应用层能建立满足产品研发所需的数字化仿真环境.

2.4平台服务层

平台服务层将实现对企业现有的知识数据、专业模型、分析流程、专业工具和it工具等进行有效的配置管理,通过it技术能力有效实施系统工程思想的管理方法,在数据集成管理、工具集成及过程自动化、系统协同仿真和稳健性优化等信息处理能力方面通过大幅提高数据交互效率和质量、仿真计算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丰富决策手段和其科学性,最终实现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研发周期缩短、设计质量提升的目的.平台服务层是数字仿真管理平台建设的核心基础条件,需要专业仿真数据管理平台框架软件的支持.

2.5基础资源层

基础资源层将产品研发中积累、总结、归纳所形成的产品设计经验,软件分析工具,硬件计算设备等进行有效的共享管理;分类存储和积累产品设计数据有利于设计信息的汇总、设计知识的提炼和设计帮助的实时支持;共享软硬件技术资源并通过与资源管理和调度系统的集成,能为全体设计人员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提高设计效率和可靠性,提高投资的效益.基础资源层中的技术元素需要专业数据库系统等资源支持,接受平台管理层的调度和管理.

3应用实例

以方案阶段导弹典型设计参数的优化和仿真验证为目标,将总体、弹道、气动和结构等专业的仿真过程集成于数字仿真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各专业的设计仿真工作的流程化.通过流程的运行考核数字仿真管理平台的数据管理、任务管理和流程管理功能.相关应用成果见图3~5.

图3飞行器总体参数初步设计图4气动设计仿真

图5结构设计仿真

通过某型号方案设计仿真在平台中的应用,实现导弹方案阶段设计仿真工作的流程化,形成6大业务流程和21个仿真流程,实现设计方法的灵活调用、积累、复用和更新;通过平台化的数据流转和管理实现专业间数据流转、过程数据版本的规范化管理和数据引用的可追溯性;通过4个专业应用验证数字仿真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验证知识积累和复用机制的可行性;验证业务流程模型的提炼和仿真过程的组织符合型号研制的工作实际.

4结束语

将SimULiaSLm系统作为基础框架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飞行器总体协同设计仿真管理平台的雏形,并得到初步应用.研究成果对企业仿真数据管理平台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虽然数字化仿真技术已经应用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并取得显著效果,很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仿真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构建企业级的仿真数据管理平台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1)目前,市场上的商用仿真数据管理软件都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并且仿真数据管理平台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进行大量的定制开发和实施工作;

(2)结合定制开发,企业自身业务流程、仿真流程的梳理是1个不断迭代的过程,需要专业级主任设计师长期不懈的努力;

(3)需要企业进行仿真数据、经验知识的积累,并使仿真应用规范化、标准化;

(4)仿真工具的开放性和易集成性对仿真数据管理平台的构建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构建真正的能适应企业自身需求发展的数字仿真管理平台还需要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本文所完成的工作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参考文献:

[1]RoCHaJ.missileintegrateddesignanalysissystems(miDaS)[C]//procaiaa19thaerospaceScimeeting,aiaa19810285,StLouis,1981.

[2]BaKeRmL,mUnSonmJ,HoppUSGw,etal.theintegratedhypersonicaeromechanicstool[C]//proc10thaiaa/iSSmomultidisciplinaryanalandoptimizationConf,aiaa20044565,newYork,2004.

[3]moneLLD,VeRHaGem,KamJV,etal.theadvancedengineeringenvironmentprojectfornaSa’snextgenerationlaunchtechnologiesprogram[C]//procaiaa42ndaerospaceSciencesmeeting,aiaa20040202,Reno,2004.

[4]陈敏,张为华,戴金海.导弹系统集成设计通用平台及关键技术[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28(2):15.

[5]李国正,陈敏,张为华.动态可扩充的导弹集成设计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28(5):1418.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篇7

关键词:数字化平台企业员工培训学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42-02

1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它除了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预测、计划、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近几年高校在实施建设教学和管理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案例,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为基础的校园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交换与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等基础平台建设已成为现代学习管理的一个热点。同时,在国家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号召下,各企业也迈向“学习型企业”建设时代,其中e-learning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是企业培训借助新技术,实现学习形式丰富多彩的一个很好创举。

然而,企业在员工培训的管理模式中,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方面还远远落后于高校。本研究针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借鉴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模式,提出打造学习形式和培训管理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培训项目管理体系、培训学员管理体系、培训资源管理体系、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及辅助决策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解决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向高效科学管理模式转变。最终形成一种基于数字环境的、立足于培训对象的培训过程管理、培训考核管理和终身学习管理,依托网络虚拟学习社区、课堂、会议、培训班级,做到计算机培训管理系统监控与实践环节监控相结合,员工成长记录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

2数字化校园的现状和企业培训数字化平台建设必要性

随着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提出,我国众多学校纷纷开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数字化校园能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等方面体现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对教学、科研和管理具体变现为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

数字化产业已经由原来的注重产品价格向着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方向转型,尤其是教育培训领域。员工教育培训信息化已成为为企业员工提供公平的受培训机会,解决培训资源分配不均,满足员工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期望,推动企业培训在更高起点上实现企业更大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企业培训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平台建设采用统一的技术构架、标准与环境,构建关联整合的信息系统和有机集成的软、硬件支撑环境,统一数据平台,统一数据集中和共享,统一用户门户展现,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种学习、自主选择培训及相关信息查询等个性化服务。

3企业培训管理模式

国内各企业在重视员工教育培训的同时,各培训组织对企业培训管理模式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很多企业通过“iSo10015质量管理培训体系”贯标后,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实施流程、员工培训效果评估与考核、员工培训激励四部分的流程都得到了健全,并紧密结合。量化计分管理模式,以科学两关考核性管理为主干,实施教育培训注册积分式管理模式在部分企业得到重视和推广。国外也研究了培训管理模式,开发出了一些数字化管理软件。建立了内容丰富的培训管理系统,作为培训管理有效性标准衡量的制度性保证,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但是国外的培训管理机制我们可以借鉴,却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目前基本情况。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企业培训管理模式,可以把企业员工培训流程、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进行平台系统固化,确保培训过程中标准不走样。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和资源中心建设,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同步及资源共享。

4企业培训管理模式数字化平台设计

企业培训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和业务功能,以信息化推进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现代化,进一步加强学员开放式学习、改进教学培训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企业员工培训数字化平台模型如图1所示。

4.1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对教学培训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实现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科学分工、密切配合与准确执行,大大提高培训项目的组织和管控效率。通过建设集中的课程库、现场教学库、知识库和师资库,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实现需求调研、课程设计、培训实施、效果评估等培训全过程的数字化闭环管理,促进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4.2学员管理

学员管理涵盖自学员报名起到培训结束止的全过程的服务内容,体现了企业培训工作服务企业员工的理念。学员可详细了解到学校位置、联络方式、校内地图、食宿安排、培训指南等基础信息,方便学员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和行程;在培训中学员可查询并分享在校学习和在校生活的相关信息,包含教学计划、课程表、作业提交、讨论园地、通讯录等内容;在培训后学员可进行成绩查询、培训评价、课程资源下载留存等,实现培训前中后的一站式服务。

4.3资源中心

资源中心针对教学和管理需要,集新闻导航、信息搜索、信息展现等功能为一体,为学员、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远程培训、课件学习、馆藏图书借阅、视频课件共享、课堂直播、录播等多方位的数字化教学共享服务,是一个方便、直观、易用的知识共享门户。资源中心,将改变传统培训资源分散、孤立的状态,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最大化利用,并通过远程教育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方便学员自动、自发、自主地学习,提高培训的覆盖率和普及率。

4.4综合服务

综合服务通过对培训机构的教室、投影、音响、宿舍、以及相关的空调等设备设施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物质采购需求申请、审批过程信息化应用管理,优化采购流程,以促进采购过程和采购管理的规范,提高采购的管理和监管水平;日常工程检修检修申请,规范工程检修流程规范。

4.5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是一个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数据中心,该系统以多角度、丰富的展现形式做出相关数据的智能分析,使各级领导能够方便地了解和分析培训机构的运行状况,帮助领导做出科学的决策,及时、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数字化平台培训管理模式实践

在培训项目管理的准备阶段,用问卷法和视频访谈法对参加培训项目的学员进行网上培训前的需求调查分析,通过需求调查及分析,使培训的整体内容和主体形式更能满足参加培训员工的学习需求,并解决其在工作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培训项目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录播系统可以对实施课堂进行抽样监控,掌握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了解培训内容、形式的针对性、时效性,以便于及时调控培训的内容、形式,满足绝大多数学员的不同需求。在培训结束后,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受训员工进行阶段性跟踪,了解学员回到岗位后,行为改变情况。建立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同一项目学员可以通过论坛方式,在工作中持续学习交流,并可以通过虚拟学习区,开展群策群力、头脑风暴方式,寻找培训解决方案。

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统一员工身份认证,建立健全了员工学习档案,实现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全过程职业生涯管理和学习规划方案设计。资源中心也为员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为员工学习差异需求和自主选择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平台充分考虑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使系统始终与实际需求紧密相连,进而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培训管理模式走向简单实用、开放灵活,实现系统实用化水平评价的动态管理,成为由业务驱动的实施过程,而不是技术主导的过程,不断促进业务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6结语

本文对企业员工培训的流程管理、学习过程管理以及学习档案管理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创新通过数字分析为培训方案解决提供辅助决策,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字化平台,探索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构建信息时代企业员工培训新的管理模式,实现员工培训研究与员工培训管理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章妙月.浅谈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信息系统工程,2012(6):127-128.

[2]夏伟宁.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4):36-37.

[3]宋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J].硅谷,2012(8):94-95.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篇8

所谓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信息化管理理念,对企业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开发利用。可见,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即通过扫描、数字化转换等,将以纸质、胶片、录音录像带等载体形式保存的传统档案,转换成以计算机存储设备保存的数字化档案复制件;二是将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包括数码照像机、摄像机、录音机等)直接生成的文字、图表、音像资料等各类电子文件,经过归档形成可以数字化形态保管利用的电子档案;三是数据库建设,即根据企业科技档案的专业性、多样性和成套性等特点,建立不同专业、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科技档案信息数据库;四是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包括网络化收集、归档、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网络检索、传输、利用;五是标准化建设,即制定和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业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实现档案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机衔接和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

二、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开展,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相继步入实践阶段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一些制约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1.档案分类整理基础薄弱

由于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所属部门和下属成员单位较多,各部门、各单位形成的科技档案专业性强、保管分散,加之现有的企业档案分类规则定性不当、部分二级类目设置欠科学等,给企业科技档案的分类整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导致企业普遍存在科技档案分类整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例如,目前企业档案的分类整理多执行的是1991年7月4日的《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1]和2008年制定的国标《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2](GB/t11822-2008),而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行的分类和整理规则已不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亟待进行修订和完善。

2.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企业科技档案专业性强、形式多样、规格不一,且具有成套性等特点,其管理和数字化处理的业务标准和规范要求应与企业文书档案有所区别。由于我国的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3],不同企业、不同专业、甚至同一行业内各企业的科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异构,数据接口的通用性、兼容性差,不仅导致“信息孤岛”现象的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科技档案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科技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3.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不力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的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总体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尤其是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方面,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大量的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处于分散管理状态,游离于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外,严重制约着企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4.信息化建设人才极度匮乏

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其特殊的人才需求,需要有一批既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能力,又精通档案业务、通晓本企业科研生产常识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而目前的现状是,企业档案人员不具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能力,聘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又不熟悉科技档案动态管理的系统需求,加之通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不完全适用于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情况,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因此,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

三、推进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针对上述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1.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不仅是社会信息化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在现有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基础上,加快制定、修订和完善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通用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国家工信、科技、标准管理部门尽快研究制定、修订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各种标准、规范,为档案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三是各行各业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本行业科技档案的特点,研究制定各类企事业单位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标准、规范,使各行各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加有规可依。

2.加强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科技档案的构成特点,加强科技档案的基础管理工作,使科技档案管理分类科学、整理有序、归档齐全、检索便利,尤其应遵循企业科技档案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注重科技档案成套性、动态性保管及企业CaD电子文件等的归档管理工作[4],为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3.整合信息资源进行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应根据所属部门多、二级单位多和科技档案专业性强的特点,针对科技档案实体管理分散的状况,系统地分类整合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加强各专业、各项目相关的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为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筑牢基础。

4.注重研发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适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实际成效的根本保障。尽管目前各种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充斥市场,但一些大型企业却很难找到完全适用于本企业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特殊需求的软件产品。为此,大型企业集团应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研发能突出本企业特殊需求、具有个性化功能的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于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目前还不具备软件改造或自主研发的能力,因此,大型企业有必要凭借自己的实力,与一些知名的软件开发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服务公司合作,借助社会上的专业技术力量,相互合作、自主创新,共同研发、构建能满足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特殊需求的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篇9

【关键词】数字化工厂工艺规划仿真优化

中图分类号:S220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围绕激烈的市场竞争,制造企业已经意识到他们正面临着巨大的时间、成本、质量、产品差异化等压力。如何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实现从“以产定销”到“按订单生产”模式转变?数字化工厂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2数字化工厂概述

数字化工厂是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现代数字制造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具有其鲜明的特征。

2.1数字化工厂

2.1.1数字化工厂的概念

数字化工厂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根据虚拟制造原理,在虚拟环境中,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仿真、优化和重组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它是在设计建造阶段,建立全面、详实的信息,包括材料、工艺、设备运行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档案数据库,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指导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的科学使用和维护,为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平台,加上CaD、eep、mep等应用管理系统,实现工厂控制系统内部数字化信息的有效传递,既链接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又与企业经营管理相互联系,进而把整个企业数字化的资金信息、物流信息、生产装置状态信息、生产效率信息、生产能力信息、市场信息、采购信息以及企业所必须的控制目标都实时、准确、全面、系统地提供给决策者和管理者,帮助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提高决策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以及管理者的效率,从而实现管理和控制数字化、一体化的目标。

2.1.2数字化工厂的优势

数字化工厂利用其工厂布局、工艺规划和仿真优化等功能手段,改变了传统工业生产的理念,给现代化工业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其优势作用较为明显。

预规划和灵活性生产:利用数字化工厂技术,整个企业在设计之初就可以对工厂布局、产品生产水平与能力等进行预规划,帮助企业进行评估与检验。同时,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应用使得工厂设计不再是各部门单一地流水作业,各部门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助于工厂建设过程中的灵活协调与并行处理。此外,在工厂生产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关联产业链上的各节点,增强生产、物流、管理过程中的灵活性和自动化水平。

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竞争力:数字化工厂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方便地对新产品进行虚拟化仿真设计,加快了新产品设计成形的进度。同时,通过对新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与优化,保证了新产品生产过程的顺利性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加快了产品的上市时间,在企业间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资金效益:通过数字化工厂技术方便地进行产品的虚拟设计与验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物理原型的生产与更改,从而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料(客户需求、生产原料、设备状况等)进行生产仿真与预测,对生产过程进行预先判断与决策,从而提高生产收益与资金使用效益。

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利用数字化工厂技术,能够对产品设计、产品原料、生产过程等进行严格把关与统筹安排,降低设计与生产制造之间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产品数据的统一性,方便地进行质量规划,提升质量水平。

2.2数字化工厂的差异性

“数字化工厂”贯穿整个工艺设计、规划、验证、直至车间生产工艺整个制造过程,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系统集成方面的问题,“数字化工厂”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规划时,需要与设计部门的CaD/pDm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并对设计产品进行可制造性验证(工艺评审),同时,所有规划还需要考虑工厂资源情况。所以,“数字化工厂”与设计系统CaD/pDm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的集成是必须的。同时,“数字化工厂”还有必要把企业已有的规划“知识”(如工时卡、焊接规范等)集成起来,整个集成的底部是pLm构架。

同时,类似于pDm系统和eRp系统,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流程和规范,考虑到很多人都在一个环境中协同工作(工艺工程师、设计工程师、零件和工具制造者、外包商、供应商以及生产工程师等),随时会创建大量的数据,所以,“数字化工厂”规划系统也存在客户化定制的要求,如操作界面、流程规范、输出等,主要是便于使用和存取等。

3数字化工厂的实现与应用

数字化工厂以突出的功能优点,在工业生产,尤其是制造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实现过程也涉及多种关键技术。

3.1数字化工厂的关键技术

数字化工厂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数字化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优化仿真技术、应用生产技术。

数字化建模技术:数字化工厂是建立在数字化模型基础上的虚拟仿真系统,输入数字化工厂的各种制造资源、工艺数据、CaD数据等要求建立离散化数学模型,才能在数字化工厂软件系统内进行各种数字仿真与分析。数字化模型的准确性关系到对实际系统真实反映的精度,对于后续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以及生产过程的模拟仿真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数字化建模技术作为数字化工厂的技术基础,其作用十分关键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多维信息空间,方便实现人机交互,使用户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开发的产品,具有很好地直观性,在数字化工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虚拟技术的实现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化工厂系统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影响着用户对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过程判断的正确性。

优化仿真技术:优化仿真技术是数字化工厂的价值所在,根据建立的数字化模型与仿真系统给出的仿真结果及其各种预测数据,分析虚拟生产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潜在的优化方案等,进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与产品质量,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益。由此可见,优化仿真技术水平对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优化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尤为关键。

应用生产技术:数字化工厂通过建模仿真提供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产品设计、工艺开发与生产流程,但是作为生产自动化的需要,数字化工厂系统要求能够提供各种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设备控制程序以及各种是生产需要的工序、报表文件等。各种友好、优良的应用接口,能够加快数字化设计向实际生产应用的转化进程。

3.2常见数字化工厂软件

由于数字化工厂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优越性,各知名企业竞相开发各种数字化工厂软件,其中较为常见、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字化工厂软件主要有em-power和Demia等。

em-power是由美国的tecnomatix技术公司开发的数字化工厂软件,它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该软件架构是建立在oracle数据库之上的三层结构,它为企业用户提供零件制造解决方案、装配规划、工厂及生产线设计和优化、产品质量和人员绩效等主要功能。这些主要的功能模块建立在统一的数据库em_Server中,实现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信息共享。2007年以来,西门子公司在收购了UGS(UGS于2004年收购了tecnomatix)的基础上,推出了功能更为强大的teamcenter8和tecnomatix9,提供工厂设计及优化、制造工艺管理、装配规划与验证、开发、仿真和调试自动的制造过程和质量管理等功能,在各大企业具有广泛应用。

Delmia是由法国的Dassault公司开发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是构建在Dassault公司的pLm结构的顶层,由其专用数据库(ppR-Hub)统一管理。Delmia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面向制造过程设计的(Dpe)、面向物流过程分析的(QUeSt)、面向装配过程分析的(Dpm)、面向人机分析的(Human)、面向虚拟现实仿真的(envision)、面向机器人仿真的(Robotics)、面向虚拟数控加工方针的(VnC)、面向系统数据集成的(ppRnavigato)等。它主要由面向数字化工艺规划模块、数字化仿真平台工具集以及车间现场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模块等组成。

3.3数字化工厂的应用

数字化工厂是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兴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大型制造企业。

3.3.1数字化工厂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目前,数字化工厂技术在国内外汽车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外,如通用汽车公司使用tecnmatixempower的解决方案,大大缩短了通用公司从新产品设计、制造到投放市场的时间,同时提升了其产品质量。奥迪公司使用em-plant进行物流规划仿真,如a3Sportback项目。通过物流规划仿真不仅使得整个生产物流供应链之间建立起了紧密有序的联系,同时也方便对物流方案进行先期评估和可行性分析。在国内,如一汽大众在车身主拼线工艺设计中采用数字化工厂技术,改善了车身焊接工艺,提高车身焊接质量。上海大众在发动机设计和产品总装领域采用数字化工厂技术,大幅提升了公司的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目前,华晨金杯公司引进西门子的tecnomatix软件,对产品的总装工艺进行数字化改造。

3.3.2数字化工厂技术在飞机制造业的应用。

在飞机制造业,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先进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F35研制过程中,采用数字化工厂技术缩短了2/3的研制周期,降低了50%的研制成本,开创了航空数字化制造的先河。有如波音787飞机在研制过程中采用基于Delmia的数字化工厂技术,实现其产品的虚拟样机。空客a380飞机采用虚拟装配方案,实现整机的三维虚拟装配仿真和验证。不仅国外飞机制造企业在其产品的研制、生产过程中使用数字化工厂技术,国内的飞机制造企业也是如此。如上海飞机制造厂利用数字化工厂技术在三维环境中进行人工装配操作的数字化模拟,提高了人工操作的标准化。而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则采用tecnomatix的数字化工厂软件对其异型件生产线进行仿真和优化,进行技术改造探索。

3.3.3数字化工厂在铸造行业的探索

共享铸钢团《数字化工厂示范工程》拟运用先进制造理念(如虚拟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造等)和先进铸造技术、方法,结合共享集团在铸造行业内领先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全面融合先进信息化技术,建设数字化模样生产线、数字化柔性造型生产线、智能化熔炼控制系统、智能体联合控制的铸件精整线、数字化在线检测等综合集成的数字化铸造工厂,在“多品种、小批量、快捷”铸造生产方面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建成一座在铸造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柔性化、绿色、高效”铸造工厂,集成并创造数字化铸造新模式。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工厂技术不断与现代企业相结合,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新动力。在当前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数字化工厂技术出现了新的趋势。首先,现场总线技术在数字化工厂中的应用,提升数字化工厂的现场可操作性;其次,应用网络技术,拓展数字化工厂网络互联能力;最后,数字化工厂的智能化发展,实现虚拟仿真与企业真实生产的无缝链接,打造真正的智能数字化工厂。

作者简介

郭兆祥(1976-)男,硕士研究生,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险峰.DeLmia让数字化工厂成为现实[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6,(9):48-50.

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方案篇10

政府高度关注,企业积极参与

本次数博会贯彻会议主体精神,设立的高峰论坛包括主论坛和分论坛两大部分,邀请政府有关领导、传统出版单位负责人和数字出版企业高层就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做专题演讲,共商解决方案;展览会展示近期国内外数字出版领域知名企业、出版单位、数字网络公司的最新技术、成果、产品、服务及相关内容;国内外数字技术企业、出版机构高层云集大会,洽谈签约,共商合作。数博会共设十场分论坛,与会嘉宾分别以数字时代的全媒体出版、数字出版产业中的法律关系及解决方案、3G时代电纸书领域的商业研讨、数字复合出版技术发展与应用、数字阅读、数字出版创新等内容为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分论坛针对新闻出版业向数字化升级转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论坛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也将对总署下一步制定有关产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本届数博会也得到了社会各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据会议主办方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介绍,此次数博会的参展单位由上一届的33家增加到了52家,增加了55;展位面积由上一届的不足2500平方米增加到了现在的3000平方米,增加了20,超过100平方米的超大型展位和数十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特装展位占了展位总面积的85。政府管理部门组团参展多、大型特装展位多,是本届数博会的突出特点,参展企业代表了目前数字出版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也代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让我们看到了数字出版的未来和希望。有15个省、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组团参加,有25家出版集团、报业集团、期刊集团及新华发行集团等组团参加。如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由董事长带队,集团7位班子成员率领20多名社长、总编等集体参会,充分体现了对于博览会、对于数字出版的极大关注和殷切期盼。

记者在数博会上考察得知,数字出版行业已经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最佳时机,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政府的关注,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始终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推动力量。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加快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平台、中华字库、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力度,成立了总署重大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中,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项目总体组已组建完毕。上海市也通过“部市合作”率先建立部级张江数字出版基地,由政府每年出资5000万元用于支持数字出版企业的发展。今年5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上海市工商局联合有关数字出版业务工商登记的意见,在国内首次对数字出版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名称以及经营范围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地利――社会各界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积极推动了数字出版业的升级转型。为推动数字出版业发展,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文在线、上海张江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展开课题研究,描绘全媒体整合营销理论雏形的《数字时代的全媒体整合营销》一书即将面市。人和――数字资讯提供企业与互联网、手机、阅读器等企业积极合作,对普及数字出版,促进大众接受新形式的信息获取方式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企业自身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会上,传统出版企业和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和资讯流通技术提供商之间签署了多项战略合作协议,如广东省出版集团、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金蟾软件,中文在线、龙源期刊与汉王科技,通力点击书与北京卡通的牵手联合等。相关企业通过数博会这个平台,有效实现了资源互补,强强联合,为下一步做强做大数字出版奠定了基础。

数字技术不断创新产业形态日趋完善

科技创新是数字出版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以搜索引擎、移动终端、电子阅读器等为主的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新的阅读产品打破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在提供优质、便利的阅读资源以及护眼、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是传统出版业所不能媲美的。不仅阅读终端产品不断革新,一些优秀的资讯平台也随之蓬勃发展。资讯提供商与数字阅读终端产品生产企业通力合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纸书,把读写功能结合在电子阅读器上,在展会上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记者了解到,汉王目前与中文在线、龙源期刊网合作打造信息资讯平台,使电子阅读器用户更加方便地获得自己需要的文字资源。

在广州金蝉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易博士”电子阅读器的展台,前来体验“易博士”产品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体验者表示“易博士”产品不仅使用起来很轻松,为产品提供资讯下载的平台也非常好。据了解这种咨询运营平台是金蟾公司为配合电子阅读器的普及推广、完善数字出版产业链而研发的移动数字运营平台――epoSt资讯运营系统,它让所有内容拥有者、作者自主经营数字资源变为可能。易博士阅读器用户看到的每天更新的报纸书籍等资源,都是通过这个平台来完成的。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电子阅读器产品价格大致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些商务人士、媒体精英、金融界人士、学者以及各行业的领导等。为了更好地普及人们使用电子阅读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电子阅读器的生产商正在积极推出价格低廉的产品。汉王即将推出适合学生使用的电纸书,价格在1500元左右,针对学生用户,该类电纸书中会融入许多时尚的元素,例如动漫、音乐、3G等。而金蟾公司将在2009年8月推出“甲壳虫”计划,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也锁定在学生范畴。为了解决学生“书包重”的问题,金蝉公司与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北京人教希望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电子书包”项目。该项目不同于一般应用于教育的学习机、电子阅读器和笔记本电脑,而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构建的新型移动基础教育服务的综合系统。以“内容+终端+平台”为搭建模式,以促进教育信息化为目标,以教育内容的数字出版为核心,以移动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手段,主要针对中小学教育,为广大师生提供规范化、个性化、交互式的移动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实现“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的理念。不仅如此,易博士还有望把电子阅读器的价格降到千元以下。金蝉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是:“甲壳虫”汽车当年风靡全球,是因为“甲壳虫”汽车的宗旨就是要让想拥有汽车的人都买得起汽车,而易博士的“甲壳虫”计划就是让所有想使用电子阅读器的消费者都买得起易博士。业内人士认为,“甲壳虫”计划能够刺激电子阅读器产品的销售,有助于电子阅读器的普及。数字资讯与载体的相互扶持,推动了产业链的形成,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蓬勃发展。

突破掣肘因素,实现行业增值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态势比较好,发展规模日趋扩大,发展速度持续攀升。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传统出版企业推进内容资源数字化的动力明显不足。其一,由于从事传统出版的企业运用数字技术的意识普遍滞后,不能把数字出版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从而对数字出版采取了犹豫、观望的态度,致使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在行动上停滞不前。其二,资金不足,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数字出版产业是一个依托高新技术建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在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些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化出版转型时,缺乏大资金投入的魄力。长期从事内容生产的传统出版单位对高新技术往往持一种消化、应用的态度,不愿自己在科技研发上投入太多,这也使其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其三,在数字出版市场的运作中,大量的原创数字化内容缺乏严谨的编校,一些网站为了快速盈利大肆不规范传播,导致内容资源严重流失,一些科研成果、技术论文大量在境外发表,这都为监管及版权保护等工作加大了难度,形成了严重的隐患。此外,大多数的数字出版企业赢利模式还有待完善,传统业态向新业态的转型很不平衡。这些都是数字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与瓶颈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