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十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十篇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0:08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篇1

论文摘要:阐述了当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引入文化和符号两个概念,对历史文化符号作了论释,旨在以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为基础,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每个时期的人类都在城市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历史文化遗产便是其中不可磨灭的一笔。但是现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和传统的概念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在当代的社会意识中,人们将建筑性物证扩大到基地,从而将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到自然和环境遗产化,甚至还包括地方方言、传统技能、生活方式等等。

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性遗产(有形遗产)和非物质性遗产(无形遗产)两大类,而在物质性遗产中又分为不动产(自然和建成的)和动产(艺术品)两种。西方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过渡,并且将遗产从精神的需求与现实的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相关。

1当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建国以来,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经经历了从文物一历史文化名城一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过程,保护范围扩大,这反映在遗产的数量上。但是登录制度不完善,在册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偏少,部级、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在一起不足10万处,历史风貌保护街区也只有上百处。与中国的历史年代和国土面积相差数倍的英格兰,其登录在册的历史建筑有50多万处,保护区8000多处。在制度方面确立了法律制度的核心地位。

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群众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实施旧区改造式的大拆大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行为还在继续,究其保护不力的原因,主要有:1)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应当作经济实体看待。2)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认识不足—特别是无形(精神)遗产的保护相对有形遗产薄弱。3)现今的工作过多地注重理性思维和工程技术,但是精神的东西是隐性的,无法用效果图的方式进行表现。

由于城市遗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对于其保护的研究则不能仅仅停留在片面的物质性的或技术性的研究上。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知识价值是其价值的精髓,同时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要做到保护工作的成功就要重点把握文化,使其成为保护工作的基础。所以,该从何种方面去把握则是本文要重点强调的内容。

2两个概念的解读

2.1文化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英文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原意指对自然界生物的驯化、培育、耕种,进而演变为对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教化、培养、训练;中文的文化一词源自《易经》中的“人文化成”,和西方有所区别,其更偏重伦理道德教导,从而合乎礼仪规范圈。

简而言之,历史文化指的是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反映当时当地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笔者认为只是将文化的前面加上了历史时段的范畴而已。但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理解,对于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其历史性已经并不重要了,它已经超越了它原来的含义。所以对于遗产的关注,讨论其历史性并不是很重要,文化才是核心。

文化的构成:david总结文化的要素主要为3个—符号、定义和价值观。这些是用于解释现实和确定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文化的核心是其符号系统。不难理解,文化需要表达,符号是语言和实物组成的,文化通过符号语言表达出了它的价值和定义。明显的符号可以很容易感知文化,如各个地方的方言、建筑形式等等。

2.2符号

研究符号学,首先要对符号概念本身有一个正确认识。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尚不深人。目前,较为流行的界说来自于双重意义学派的思想,即把符号看作是“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并由此概括出符号的3个必备特征:1)符号必须是物质的;2)符号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代表其他东西;3)符号必须传递一种社会信息,即社会习惯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赋予的特殊意义。这一观点把符号的物质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另外维基百科中将符号定义为“在一种认知体系中,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不妨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

由于文化的构中含有符号的因素,符号学便很容易与文化相结合,将更加突出文化符号的作用。

3历史文化符号的诊释

当符号学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时,文化的核心内容便会清晰的表达出来—隐性的意识形态遇到显性的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便会以载体的形式表达在世人面前,这就是人所感知的文化的内容。由此,历史文化符号便可以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而反映。事实也确实如此,举个通俗的例子:大雁塔反映了盛唐和佛教文化,其建筑结构反映了当时的风格;羊肉泡模是生活的反映;陕北民歌是独特的艺术形式。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讲,历史文化符号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物质存在是表象的反映,是世人最先接收到的信息,虽然具有空间意义,但这仅仅是那时那刻的信息而已,不具有时间意义,其可读性比较狭窄,内涵也不丰富;物质已表达了原本就在那里的涵义,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而历史文化符号则确切的表达了已在的涵义。

历史文化符号的重要性反映在其是超越历史文化遗产本身的精神存在。物质是一时的,但精神是永恒的。虽然不能说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符号就反映了遗产的全部信息,但那是精髓的反映。诚然这种符号会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发生改变,如:地方口音。

那么,历史文化符号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则扮演着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4以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为基础,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首先要加强符号学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确立了符号的核心地位才把握了文化。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在社会中,对符号的重视会有所偏差,比如为了达到某种利益而有意的作出一个迎合的举动是司空见惯的,且这种迎合往往伴随着商业利益的获得。当开发商把目光转移到历史文化符号上的时候,符号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卖点—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而沾满了铜臭。其次,在护的工作程序中,由于历史文化符号是历史文化的核心,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前,首先进行系统的历史文化符号的保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历史文化符号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浓缩和抽象表达,认真解读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可以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以历史文化符号为基础也包括了尽快完善历史文化符号保护的政策措施内容,使其成为隶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的根本子法。众所周知,法律手段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其是否完善往往反映着名城保护的效果如何。我国现在只有一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各个地方的保护实施除了这部法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政策和规定。这些法规和政策其实形成了一个只有塔尖和塔基,而缺少丰厚的塔身的现状,换句话说,在保护法下的各种相关子法、专项规定还很少。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专项规定,既保证了历史文化符号的价值,又避免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偏离正确的轨道。最后,历史文化符号的基础是否可以托起遗产保护的上层建筑,除了客观条件如政策措施的完善外,城市规划从业人员高素质的文化内涵及文脉解读能力也是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建立历史符号保护系统的重要一环。众所周知,规划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内容就是进行物质建设,但是,这其中往往太偏重于技术的过程,造成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理解的不到位,从而出现质量较低的规划成果。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篇2

论文关键词: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发展了,但我国原来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逐渐地失去了记忆,干百个城市差异越来越少,面貌却越来越趋同。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因此,保护城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应是城市规划的任务之一。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

城市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显重要。因为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出现的时候,正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城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的引导,离不开文化繁荣。现代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聚集地,它的本质即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城市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品位的城市,不可能生存发展和持久的。文化足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可以再现前人、前朝或远古的民情风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自然风情。是在更高层面上展现出人类生活的文明,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所谓特色,就是个性。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的危机在于趋同化,失去个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情,传统的文化痕迹,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3城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大致包括的几个方面

法定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虽未定级但确有价值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民居、遗址遗迹以及反映城市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历史价值的风景名胜地;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风貌特色的地段与街区;能够体现历史上城市规划成就及反映城市发展历史的规划格局、风貌特色和空间秩序。除以上建筑实体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外.文化传统也是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戏剧、绘画、音乐、手工工艺、民族风情、传统物产等都属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之列。

4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速,近20多年来,我国城市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成绩是辉煌的,有目共睹。但是也要看到,不少城市和地区,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和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特色的保护,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带有共性的问题包括:1)建设性的破坏。2)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3)法制不全,执法不力。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的特点是要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建筑设计等各方面统筹考虑,采取综合的措施,把保护与建设协调起来,从城市是一个大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高层次的保护。

5城市规划对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1)分析总结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特点,确定合理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并通过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上给予落实。

2)确定合理的城市布局、用地发展方向和道路系统,力图保护古城的规划格局和历史环境。

3)把文物古迹、园林名胜、遗迹遗址以及展示名城历史文化的各类标志物在空间上组织起来,形成网络体系,使人们便于感知和理解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4)通过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处理好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关系,使整体环境不失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6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层次和基本要求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保护城市文物古迹。对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窟寺、石刻、近代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等,根据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定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经过整修公开展示,也有的在不妨碍保护的原则下,继续合理使用。当前,不提倡恢复重建那些已完全不复存在的“文物古迹”,因为经过重建的已不再属于文物,且不具有文物价值。

第二层次,保护有典型历史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地段。历史地段的保护原则是保护整体的环境风貌,保护建筑物的外观和道路、绿化等,建筑内部允许改造与更新。要特别强调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使这些地段为现代的社会生活继续发挥作用。

第三层次,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不只是看城市的历史长短,而在于承载的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关键是要看其保存有丰富的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多少。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新建筑和老建筑的关系,新旧建筑之间在风格、色调上相协调,使整体格局达到和谐,不失文化名城的特色。要严格控制文化遗产保护区、历史街区内的空间过量的不适当的经济开发、旅游开发以及不相配的人工景点建设。

历史文化名城,除了要保护有形的、实体的内容外,还要保护无形的、传统的、原生态文化。所谓原生态文化是指由民众创造并拥有的,在民众中自然传衍着的文化形态。也就是说,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在特色地域中生长的历史文化。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篇3

一、文化遗产的分类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

规划是龙头,保护必须以规划为前提,规划必须先行。有了规划,按规划进行保护。

1.原封不动的保存(冻结保存):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这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一般对文物古迹应原封不动的保存。

2.整旧如故――对于残缺的文物、古迹进行修复时,应该遵循修“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保持修复部分与原来景观一致,不能损伤它的艺术性、历史性、科学性;尽可能地减少加固、维护。

3.谨慎重建: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战争的摧毁,很多十分重要的历史古迹遭受损毁。但由于它们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特征性、象征性,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必要重建。但是,重建的过程中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以免让文物古迹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既劳民伤财,又破坏文物古迹。其实,有时保存残迹更有价值。

4.在开掘文物古迹时,要量力而行,适度开发,不能过于盲目。如果将文物古迹挖掘后,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或者保护措施不当,将会给文物古迹造成不可逆转、不可弥补的损失。

5.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续继原有使用方式为最佳,也可以为博物馆,作为参观旅游景点要慎重,防止被破坏。过度地对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是杀鸡取卵、得不偿失的行为。

6.保护历史环境:文物古迹与其周边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不能脱离周边的环境而孤立存在。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意义很重要,与重要历史有关的地形、地貌、山河、植被及其他环境特征都要保护。

三、我省文化遗产保护硕果累累

经过3年文物普查,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位居全国前列。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等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0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409处。全省文化系统博物馆和文物保护科研单位收藏文物170多万件。全省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洛阳、开封、安阳、商丘、南阳、郑州浚县、濮阳),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47座。中国古都,有4个在河南(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都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全省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达到39项,居全国第一。洛阳、郑州被列为《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六片(洛阳、西安、荆州、成都、曲阜、郑州)四线(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圈(环国境线)”及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新格局重点,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三线涉及我省19处大遗址被确定为重点保护的项目。汉魏洛阳故城、内黄三杨庄遗址、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等保护展示工程扎实开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效果显著

2004年起,启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了厅级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专家委员会,组建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建立名录体系和工作机制。经过2008年至2010年的全省普查,共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80万条,其中有较高价值的项目22万余个。河南现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3项,以及保护单位95个、代表性传承人8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2个,全省民办博物馆达38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25个、展示馆(传习所)68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个、研究基地22个。

五、文化旅游开发进展迅速

全省已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00多处,在全省70多个国家5a级、4a级景区中,文物景区占半数以上,成为河南旅游业的重要支撑。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的嵩山禅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实景演出成为代表性的文化产业旅游项目。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春秋两季“河南・郑州全国文物艺术品展销会”自2000年开始举办,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文物交流交易平台,年成交额达2000万元,在促进交流的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活跃成分。

六、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1.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2.科学研究--科学价值;3.发展旅游――经济价值及可持续发展。

我们首先从历史研究着眼,来看待文化价值。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建筑、艺术品等都蕴含着妙不可言、深邃的科学道理。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借古明今,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对凝聚了几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社会和生活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尤其是对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利用文物古迹开发旅游业(但一定切记不能过度开发),不仅能直观地表现文物遗产的独特魅力,而且还能充分地体现出其经济价值,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篇4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物质财富记录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在某段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它对于今人研究历史、缅怀过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它的保护就成为现今社会一项重要而又追切的任务。保护不仅指不破坏,还要去修缮、维护、整治,并加以合理的利用,这就需要人们在正确树立历史发展观的同时必须创建一个良好的保障体系。

历史文化遗产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历史实物,它记录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在某个历史时期变迁的文化内涵。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街区甚至衣着服饰等历史文化遗产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其令人缅怀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物质内容,更在于它承载着发人深省、蕴涵丰富意义的历史记忆等精神内涵。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国际上相比较,无论是现实状况还是全民意识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形势十分严峻,保护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一、云南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及价值

1.西南“茶马古道”的定义、主要路线与历史概貌

西南“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系列交通要道。

而根据我们考察,西南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据普洱茶生产考察的相关资料表明,明清时期云南境内,以普洱为中心相继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

一是官马大道,由普洱经墨江、元江、玉溪到昆明中转至内地各省乃至北京,南经思茅、景洪(车里)、勐海(佛海)、打洛人缅甸,这是茶马古道中最重要的一条,普洱贡茶多大部分就从这条路由驮马运到昆明再转至内地各省乃至北京的。与此同时有许多老字号普洱茶茶庄将普洱茶,由普洱经思茅,过车里(景洪)、佛海(勐海),至打洛,而后出国至缅甸景栋,继而再转运至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地。

二是关藏茶马大道,普洱茶从普洱经下关,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进入西藏,再由拉萨中转尼泊尔等国,主力是藏胞的大马帮。

三是江莱茶马道。普洱茶从普洱过江城。入越南莱州,然后转运到西藏和欧洲等地。

四是旱季茶马道,从普洱经思茅糯扎渡过澜沧江。而后到孟连出缅甸。

五是勐茶马道。从普洱过勐腊,然后销往老挝北部各地。

长路漫漫,运茶路经险障重叠,沿途既有土司、寺院设卡收过路费,又时常因动乱引起阻塞。于是商人们也要想方设法寻找其他的运茶路线。他们也曾经寻找到了从德钦经壁上土布江达墨竹工卡拉萨的进西藏路线。每年春季藏民们赶着骡马,满载蜂只扔、耗牛尾、麝香、虫草等物在茶市交换茶叶然后返回西藏。

2.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特点

今天,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这条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并在汉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发挥过重要联系作用的茶马古道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形成过程的一历史实物见证,作为今天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却依然熠熠生辉,并随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和认识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与其他文明古道相比有什么特点?同时,我们又应当如何在茶马古道与当前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使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这是今天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茶马古道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目前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茶马古道是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上一条异常古老的文明孔道。事实上,茶马古道并非只是在唐宋时代汉、藏茶马贸易兴起以后才被开通和利用的,早在唐宋以前,分别通往今川、藏地区的道路就已经存在和繁荣,并成为连接和沟通今川、滇、藏三地古代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它不仅是卫藏与今川滇地区之间古代先民们迁移流动的一条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今川、滇、藏三地问古代文明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孔道。这条通道被开通的历史,从考古发现看,至少可上溯到距今约4—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或更早。

(2)西南茶马古道是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也是多民族逐渐聚合在一起的历史。茶马古道所见证的,正是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其他民族怎样逐渐聚合的历史过程。我们知道,汉族文明的特点是农业和儒教,云南少数民族文明的特点则是高原地域和藏传佛教,两者都有深厚的底蕴,但也有一些差异。那么,是什么因素使两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虽然由多种原因所促成,但可以肯定,这条连接汉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茶马古道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汉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和相互依存,是使其共同成为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茶马古道的意义显然并不仅止于历史上的茶、马交换,事实上它既是历史上汉与西南少数民族文明发生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促成汉与西南少数民族进行沟通联系并在情感、心理上彼此亲近和靠拢的主要纽带。

(3)西南茶马古道是迄今我国西部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条民族文化走廊。茶马古道所穿越的川滇西部及藏东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也是南亚板块与东亚板块挤压所形成的极典型的地球皱褶地区。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六条大江分别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的从这里穿过,形成了世界上最独特的高山谷地貌。由于高山深谷的阻隔和对外交往的不便,使该地区的民族文化呈现了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文化的多元性特点异常突出。沿着茶马古道旅行,任何人都可深刻地感受到一个现象,即随着汽车的前行,沿途的民居样式、衣着服饰、民情风俗、所说语言乃至房前屋后宗教信仰标志始终像走马灯一样变化着,让你应接不暇。对这种现象,当地谚语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叫“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这种多元文化特点,使茶马古道成为一条极富魅力且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第二,积淀和保留着丰富的原生形态的民族文化。茶马古道所途经的河谷地区大多是古代民族迁移流动的通道,许多古代先民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踪迹,许多原生形态的古代文化因素至今仍积淀和保留在当地的文化、语言、宗教和习俗中,同时也有许多历史之谜和解开这些历史之谜的线索蕴藏其中。所以,茶马古道既是民族多元文化荟萃的走廊,又是各种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并各自保留其固有特点的一个极具魅力的地区。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该地区“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贝园地”。

二、西南茶马古道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云南剑川县沙溪寺登街

中国沙溪寺登街区是当前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具有很高的文化遗产价值。云南剑川县“茶马古道”集市沙溪镇寺登街人列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曾在2001年l0月11日将云南沙溪列入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目录,其中与中国沙溪(寺登街)区域一起公布人选的还有陕西大秦基督教宝塔及修道院、北京中国文化景观长城、上海欧黑尔·雷切犹太教堂。沙溪究竟在哪里,为何具有如此大的价值?翻开云南省地图册,在剑川县一页上,找到了沙溪,它位于云南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东南部,在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总面积287平方千米,是一个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僳族共居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在这西南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集市里,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

沙溪寺登街古集市位于云南大理剑川的东南部,是秦汉时期古蜀身毒道(南丝绸之路)三条干线交界点上的重要集市。唐朝以来,沙溪寺登街古集市又成了沟通川、滇、藏边三角地区的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冲,它以藏族地区的毛皮、麝香、鹿茸、藏红花、贝母、虫草和云南、四川的茶叶、红糖和布匹为流通对象,以频繁的马帮商队作载体,进行着汉、藏、白、彝、纳西、摩梭等各民族间的物质、文化、宗教、艺术交流,沙溪寺登古集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一区域深受汉藏、南亚、东南亚、西亚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多元性。

街区域有完整的古戏台、庙宇、寨门、街道白族民居等古建筑构造别具一格,宽阔的街面全用条石铺砌,石板上足迹斑斑,能见证茶马古道上的小镇辉煌的历史。民风民俗古朴、白族文化繁荣,被称作“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镇内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有两山两谷一水一瀑、三塔两箐、三潭各幽等几十个景观景点,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及丰富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我们认为保护沙溪寺登街区就是保护西南茶马古道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制定的第一个获国际公认的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指出:“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1964年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一《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又称《威尼斯宪章》明确:“历史古迹的概念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凡传统环境存在的地方必须予以保存,决不允许任何导致改变主体和颜色关系的新建、拆除或改动”。“古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

我国《文物保护法》更是明确了受国家保护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并且“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应当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概括以上文件,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涵义。第一层意思是“不破坏”,这是保护的前提,即从现在起,停止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任何人为破坏,但这个层面的保护是被动的,仅能维持其现状,却不能抵挡非人为的、自然的甚至社会环境对其造成的损坏。因此,保护的第二层内容就是需要人为地积极主动地去对其进行维护、修复,甚至在结构上使其不再受损,同时消除可能产生的火灾等隐患。第三个层面就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基础设施予以完善或改造等。此外,合理地利用古建筑也是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用则生,守则死。一方面对于空关的古建筑等通过合理地选择使用单位加以利用,使得建筑“活”起来,另一方面,对于人口密集的古建筑、古镇、历史街区等应合理疏散人口,通过减负减压使其“轻松”起来,从而延长其寿命。

四、关于对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1.在历史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造成了保护的复杂性,作为保护的主体,首先必须明确各保护主体对保护持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才是保护策略的基础,当然,本文并不想对具体保护措施本身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何况在多元的价值取向前提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公众并不反对保护,问题是如何才是真正的保护,而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更不是为了所谓的政绩,或者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应该理解保护的真正内容和含义。参与保护的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的主要矛盾首先是“保”还是“拆”的问题,当前的现代性处于自我裂变状态工具理性和审美现代性中人本精神的张力与冲突过早地展开,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对历史遗产的“建设性破坏”,这是左倾的冒进思想。其次的矛盾是现代性与传统的张力。前现代传统的文化精神对现代文化精神造成阻滞新儒学的复兴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抵制西方普遍的现代性,结果常常是历史遗产在原真性的教条下当作神圣的古董供奉起来,或者使历史遗产与社会现实相脱离,这是右倾的保守思想。第三个矛盾是审美现代性后现代文化思潮自身的矛盾,它打破历史真实性的教条,既拥抱现代性,又尊重传统,并将保护整合进大众的生活之中去,但是在现实中它既是颠覆性的艺术又是商业化的艺术,既否定社会现实又肯定社会现实。

从以上三种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历史遗产保护的文化可持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行动。前两种思想对城镇建设和遗产保护都是有弊端的,它们把现代化和传统看作是不可调和的,不仅对城市景观不利,更对社会关系的协调不利,广大阶层的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在这两种价值取向中总是处于被动的不在场状态。只有第三种思想打破了二元对立的绝对主义,将现代化与传统结合起来,并且将保护整合进大众的生活之中去,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却是最有生命力和最具可持续性的思想。

在寺登街建设与发展中,从物质空间演变重构的角度,历史遗产的保护是一种通过保留现存的物质空间作为历史文化载体并使之延续、演化的创造性工作。在这一创造性的工作中,现代化和保护传统并不总是矛盾的,通过对传统的批判与继承、打破传统与工具理性的种种教条和束缚,构建审美现代性的价值,将遗产保护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这一创造性活动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即保护性的延续使用(保护为主),将历史遗产开辟为旅游景点(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但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对文化造成的破坏)以及开发再利用(经济开发或文化引入为主,功能置换),这三种方式实质上反映的是我们将意义赋予文化遗产的三种不同过程。

第一种方式是保护性的延续使用(保护为主),适用于文化价值较高的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比如民居、庙宇,在这种情形中,历史建筑意义的赋予者又是历史建筑的使用者。在现时中,它成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这种保护方式所引发的文化解读包括历史和现时两部分,每个使用者对客体历史意义的解读可能都不完全,而且赋予现时意义更不一定相同,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的真实意义。对于这种方式,要充分保护历史环境和建筑的原真性。

然而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方式由于历史建筑在经营和日常维护上不具有可持续性,经常面临经济上的窘境。

第二种是不再延续原有使用功能,而将历史环境与历史建筑开辟为旅游景点(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适用于本身文化价值高或者经过再利用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建筑。文化产品的生产者赋予了文化产品全部的意义,而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游客)则被动的接受。此时,消费者不是历史建筑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仅仅是文化的接受者。

第三种方式是开发再利用(开发为主,适用于所有历史建筑)。这种方式的原则是“保留与接纳”,即保留原来的物质空间并改变建筑原有的用途,也就是说这种意义赋予形式既不是生产者主动的挖掘和消费者被动的接受,也不是使用者的个性化解读,而是生产者通过对物质客体的改变而赋予产品以新的意义。

2.旅游与历史遗产保护

一直以来,城镇总体复兴需要旅游和文化产业为先导,旅游和文化产业确实在沙溪寺登街的历史文化保护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历史街区中的旅游业背后有千差万别的目的和动机,许多旅游开发项目常常是机会主义的,即项目极少来自对发展机遇的战略性评估或通盘考虑,而多出自地方条件或当地某些利益集团的一时之念。因此,公共部门在旅游规划的编制和旅游开发策略的制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地方政府鼓励和刺激这一过程,在过程中首先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于是,促进旅游业的目标,一部分是推动城镇的复兴,还有一部是带来区域的物质环境的更新。为了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利润,许多城镇都在开发它们的文化遗产以突出其个性及地域识别性。通过对街区认同感施加一种积极的影响,旅游项目有助于克服形象上的过时,从而增加信心和提高投资的可能性。开发景点、强化地方特色、保护历史遗产及文化景观,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加强对本地区的自豪感。以及增强当地的历史建筑的触觉体验,视觉美学的价值被提高,最终成为旅游者眼里的文化符号。

因此,具有历史文化街区可以创造出新的、或开发现有地区的以旅游基础设施为支撑的旅游场所,场所必须具备以下因素:如综合的环境改善、便利的交通设施、满足旅行舒适性需求的服务设施,以及确保这些设施正常运作的基础设施,还有保持景点清新形象的服务系统。这些“支撑性”的服务系统总是游客们消费的主要方面,并因此带来比观光点本身更大的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发展促使住宅、餐饮、运动和娱乐设施的大幅度增长。所以,成功的旅游景点服务对地方经济会有一个积极的增殖效应。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篇5

洛阳工业遗产保护的范围很广,其中主要的部分就是建国后的工业建设所遗留下来的具有较高水平,富有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美学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如与生产、生活、科研、教育等直接相关的建筑和场所等(图1)。受到当时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洛阳的工业区建设具有极其典型的地域和时代特征,工业区“南宅北厂”的带状规划布局方式以及具有明显的苏式特征的建筑风格均反映了这一特点。期间兴建完成的工业区工业建筑、住宅建筑极其附属设施的配套建筑无论在功能、结构上,还是在建筑形象上都反映了当时较高的建设水平。就现状而言,出于“退二进三”、“退二优三”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工业区中的一部分企业迁出原址,遗留下大量的建构筑物。目前工业厂区内部基本维持原有风貌格局,苏式建筑风格十分明显且大多保存完好,但居住区现状较差,原有多层住房已完全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不仅单套居住功能和面积远远达不到平均标准,而且内、外部环境恶化,原有格局大多遭到破坏。同时一些工业区内具有较高价值的建筑逐渐被拆迁、重建,洛阳工业区的整体特征和鲜明形象正日渐模糊。由于工业遗产的缺失所带来的文化遗产断层,将对洛阳的城市肌理和个性特征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对其进行保护和更新势在必行。

2洛阳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与特征

(一)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洛阳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之一,这段历史是洛阳3800年城市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在洛阳的城市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洛阳而言,城市中的近代工业建筑见证了洛阳近代工业文明、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们和其他优秀历史建筑类型一样,都是城市的记忆和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诸多文化符号、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遍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保护意义。

(二)科学价值。随着“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的6项落户洛阳工业区,该区逐渐成为当时在全国闻名遐迩的重点工业区,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在汲取了包头、长春等城市工业区规划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洛阳工业区采用特有的“避开旧城建新城”的规划建设方式,形成了布局合理,规划科学的带状城市建设模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洛阳也被国内外的专家誉为城市整体规划的“洛阳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城市规划界的高度评价,其代表的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至今仍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三)经济价值。洛阳工业区内的工厂在经历了城市扩张后,区位价值普遍得到提升。工厂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区域基础配套设施较为完善,这些区位优势使得环境改造的投资小、回报率高。其次,洛阳工业区由于当年集中大量资源,高标准严要求的建设,厂房建筑层高高、跨度大、空间高敞,绝大多数工业建筑主体结构坚固完好,在未来进行合适的功能置换和适度的改造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再利用开发潜力。这些因素都使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四)艺术价值。洛阳工业区现存的工业建筑遗产多修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受到苏联援建影响,从城市规划、厂区布局到建筑设计都打下了十分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些以现代主义风格和民族符号相结合的大体量、大跨度工业建筑和居住街坊,代表了特定时期洛阳工业建筑的水平、特点和城市建筑的整体面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和独特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因此在现代的城市环境条件下,选择性地保护和修复部分工业建筑并进行相应地环境改造,其必将成为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的另一道特色景观。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的工业建筑遗产

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的内容分为实质和非实质形态两个方面,而历史文化名城在实质上来说是比较典型的保存了历史上丰富的文物古迹、城市建筑和空间格局等优秀遗产的载体。洛阳是中国著名古都,城市建设史达3800年,作为中国都城的历史也长达1500余年,先后有13个朝代在洛阳建都。洛阳附近分布着夏、商、周、汉魏、隋唐五个蕴含着及其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大都城遗址,形成“五都贯洛”的宏伟气势,在世界上都是不多见的,历来得到中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982年国务院在公布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时,洛阳就位居其中。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提到洛阳的文化遗产,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城市中拥有的大量的古代遗产,如龙门石窟、隋唐遗址等,但洛阳涧西工业区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的历史却往往被遗忘。与城市中遗存的大量文物古迹相比,洛阳的工业建筑遗产无论从数量、范围、影响力等方面均无法与之抗衡。在这种“厚古薄今”的思想影响下,在其研究和保护方面明显滞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引起应有的认识。

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的历史文化是由一系列代表不同时期的特色街区、旧建筑和古迹等历史遗产串联而成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的建立,从实质保护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了将这些珍贵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遗产通过保护规划组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城市空间构架,以实现“容纳性的都市保存”。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框架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保护的对象和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扩容。作为随着近现代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而产生的新生城市历史遗产之一,洛阳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城市物质信息和文化信息得以延续的保证,其保护格局的构建,必须放置于洛阳历史文化名城这个环境背景下来考虑,它们也理应作为新的保护对象被纳入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之中。

4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的洛阳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策略

4.1构建工业建筑遗产纳入名城保护的新框架根据新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现在洛阳已建立起开放性、多层次的、动态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体系。这个保护框架包含了总体层面、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工业遗产及有价值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线路等要素。这也是洛阳首次将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纳入到城市的保护框架中,通过这个保护框架体系将城市中宝贵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业建筑遗产规划保护起来,将原来的洛阳工业区“三区一带”的建设格局(图2)与城市中的其它历史遗产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空间构架。洛阳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的基本结构从空间层次上来说包含了“点、线、面”三个层次。结合该“点-线-面”保护脉络的要求,依照“保留经典、集中连片、点线结合、规模保护”的原则,洛阳的工业建筑遗产也可以分为“工业整体风貌、工业历史地段、工业历史建筑”三个层次要素,它们与名城保护框架的“古城格局风貌、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保护单位”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工业建筑遗产的各层级要素根据各自的特征纳入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的相应层级当中,与其它历史文化遗存统一起来,一并加以保护和利用,框架的各层次要素发生更迭与交替,从而构建新的完整的名城保护框架,以进一步丰富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所以从另一角度来说,工业建筑遗产保护要素的纳入过程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体系自我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二者之间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2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分级登录制度洛阳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于其价值的保护,即保护该工业建筑遗产在其生命周期内所承载的历史、科技、社会、建筑等多重价值和社会影响等。城市中不同的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体现也会有所区别,甚至在一个主体上会体现出多种价值,这就是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多样性。洛阳城市中的大量的工业建筑遗产,在没有对其进行价值评价认定之前,一概进行拆除或者保护都是过于草率的做法。只有建立科学而系统的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进行准确地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等级的遗产制定层次性的保护与利用梯度,这将是工业建筑遗产定位、认定、整合的依据,同时也是是整个保护工作的关键。

针对洛阳工业建筑遗产的自身特点,我们可以借鉴历史文化遗产价值评价的方法,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采用因子评价法,在原真性、科学性、代表性、完整性的原则下,选取适当的、可以准确和全面的涵盖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因子,如历史价值因子、艺术价值因子、科学价值因子、社会价值因子和经济价值因子等来构建洛阳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依据该开放性的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体系,利用其所具有的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的特点,从定性和定量上对各个工业建筑遗产进行整体性、相关性和综合性的价值因子评价,按照得出的价值因子综合值进行评分定级,明确洛阳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先级别,以便于其分级保护和分级再利用,同时也为其纳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兼顾适应性更新的文化性与经济性提供基础参考和科学依据。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认定之后就应该进行遗产的登录,以确保遗产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管理与保护,因此建立完善的工业建筑遗产登录制度也是洛阳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环节。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体制主要为指定制,它是由专门的文物保护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文物评定标准将符合条件的遗产选定为文物并确定保护等级。实践证明,这种保护体制由于范围、管理、资金等方面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而在国外工业建筑遗产登录制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通过登录过程中的申报、选择、调查、评估等一系列步骤程序,利用公众参与和专业评估、认定相结合的选定方式将符合标准的建筑遗产计入名录进行保护。在洛阳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中,我们在以指定制为主体的情势下,再辅以登录制为补充,就可以综合两种保护体制的优势,既有专业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实施的“点”的保护,又有广泛的公众参与的“面”的保护,使我们的保护体制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向变为双向,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保护事业中,以适应洛阳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4.3创造多样化的保护与利用模式,强化洛阳城市特色由于我国对于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内涵一直没有严格的、科学的界定,因此很多人对于“保护”的理解还局限于修缮、保养这样针对静态遗产的工程技术干预行为上,而忽略了其在非物质层面上的重要意义。《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提到,遗产保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保持其使用功能并使之延续和强化,对于建筑遗产更是如此,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使建筑保留其存在的基本价值。洛阳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在特定阶段形成的城市历史文脉的载体,要在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背景下成为整个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积极的方法就是通过开发再利用的方式,经过功能的调整与转换,挖掘出其更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赋予其新的活力,使它在洛阳城市的建设中成为具有洛阳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的新亮点。

国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模式大致有几种:主题博物馆参观利用模式、公共休憩空间模式、创新产业利用模式、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开发利用模式以及综合开发模式。对于这些多样化的保护模式,我们在洛阳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及再利用过程中,应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特征而采用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扩宽再利用的思路,广泛地开拓契合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例如在工业区主要节点树立纪念碑和雕像;利用工业厂房结合洛阳牡丹的特色开展生态化牡丹培养展览温室;在住宅街坊区设立工人生活馆来展示生活街坊的历史风貌等。在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背景下,通过保护与再利用模式的扩展,将工业建、构筑物的现代工业美学与古城的传统美学相结合,洛阳城市的传统风貌与现代工业风貌将形成异质互补,城市各区位之间将相互影响、融合(图3),这对于洛阳古城肌理的延续有着持久而深远的意义。

4.4凝聚社会共识,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体系从总体上可分为城市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公共部门、专业保护机构、个体使用者等。由于各自的出发点和价值观的不同,他们对于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在传统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规划和实施中,政府往往拥有自上而下的决策和管理权,公众参与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公众即直接或潜在的使用者才是整个保护格局的重要主体,他们对于本地区的工遗产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他们会通过自身的使用直接感受保护和更新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只有他们成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最大受益者时,才会使城市真正得到促进与发展。在国外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中,公众参与设计的方式也是采用最为普遍的形式。

但是从目前来看,洛阳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体系基本还属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管理系统,洛阳的公众还未真正参与到城市的开发规划之中,他们往往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和执行政府决策部门所指定的规范、政策,由于保护决策的这种不完整性也造成了公众对保护行为的漠视。因此从公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建立起广泛的开放性公众参与体系,有效地健全社会公众监督机制是实现洛阳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更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在洛阳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更新中可以引入“自下而上”的开放式的理念,让公众参与到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各个阶段,规划设计的决策者通过宣传媒介、项目公示、召开民众参与的评审会等形式,倡导和推动社会各阶层参与到保护工作中,经过公众的多向反馈和过程参与,广泛接纳公众的意见来决定遗产的改造方式,使得遗产的保护和城市的发展更具有操作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只有通过调动公众的积极性、激发和促使公众参与到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使洛阳的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更新构筑起坚固的社会公众基础,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5结语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篇6

历史环境指与土地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所构成的、一定范围的整体物质环境,在日本学界称为“历史风土”。日本的《古都保存法》中将“历史风土”定义为:“在历史上有意义的建造物、遗迹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已成为一体,具体体现并构成了古都传统和文化的土地状况”。该定义也反映了历史环境是一个包含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历史村落、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历史风貌区等范畴的中观概念。历史环境保护指从单体文物保护出发,保护历史建筑(群)、传统街巷、历史街区,以及与之形成整体的自然环境和场地特征,对可能有损于历史环境空间品质和景观特色的建设项目实施规划控制,进而保护城市的独特个性和魅力场所,增加城市的吸引力。由此可见,历史环境保护与城市设计基本属于同一维度和同层视野的规划设计工作。进一步可以认为,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可以看作是带有历史保护目的的城市设计,而城市设计也可看作是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的具体工作操作方式。从城市设计的视野解读历史环境保护问题能够具有更强的实操性,特别是对于以更新为目的的复兴型保护。

二、城市设计视野中复兴型保护案例——美国查尔斯顿经验

1931年,位于南卡罗来纳的查尔斯顿(Charleston)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历史地段(HistoricDistrict)。与之前的保护方式相比,不仅是保护空间上的又一次扩展,也是建筑遗产保护第一次上升至城市设计视野,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维护社区历史特色为目标的整体性思路的体现。以查尔斯顿为代表的历史地段保护方式,即对于社区和整体历史环境的保护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美国国家历史场所登陆制度中将历史地段定义为:“一个可以用地理区域——包括城市或乡村,面积大小不定——来定义的一系列场所、建筑或构筑物组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集合。这些场所、建筑或构筑物在美学上代表了历史空间和物质的演变,或者与特定历史事件相关联。”大多数情况之下,历史地段往往是一个社区。查尔斯顿的历史地段保护中采用了用地控制(LanduseControl)的方式,重视区域的整体性和不同个体综合的效果,更重要的创新在于查尔斯顿历史基金会最早建立了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的循环基金(RevolvingFund)。该基金会将一部分筹集的固定资金用来购买历史建筑,对其外立面进行修复,将室内的修缮和装饰权留给业主,然后在市场上出售、回收同等数额的资金,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种非营利性的保护市场机制。该基金模式在后来的欧美的保护活动中广为应用,收效丰厚。介于以上的成功创新,地方历史地段(LocalHistoricDistrict)已成为近日美国建筑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主要保护模式。美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自始就具有基于民间力量的保护特征。美国当代保护体系既有联邦的历史登录制度,也有历史保护国民信托这样的全国范围的私人组织,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作用。美国保护活动的民间特性由其特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美国是市民社会(CivilSociety)的典型,公共参与基于公民在契约、道德、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中的共同性(mutuality),体现出了一种公共道德标准。美国市民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民间组织繁多,这些组织自然成为了美国遗产保护运动的推动者。而美国遗产保护的公共参与主要通过各种非营利组织来进行,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各种社区组织。社区组织不具有行政职能,但对居民个人而言却具有地方性,代表了社区的自我意识。很多社区本身还建有社区基金会,设有专项保护和循环基金,为社区历史遗产保护提供资助。社区基金会和其他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对于地方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很大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大量的社会捐助力量。美国社会有慈善捐助的传统,这来自宗教传统和市民文化的影响,政府也会通过税收政策进行鼓励。可以说,美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是一种全民保护运动。

三、建立保护与复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1.保护与复兴紧密联系的价值所在

1975年的《阿姆斯特丹宣言》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活动提出了以下的见解:“历史建筑能被赋予新的适应当代生活需求的功能,这一点已经得到验证。赋予建筑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功能,这些功能能尊重它们的特征并确保它们能存续。保护政策也意味着将建筑遗产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保护工作不仅要针对建筑的文化价值,而且要针对其使用价值。”上述话语平实地述说了一个观点,即保护活动不仅是尊重历史的过程,也是适应当代生活的过程,保护的目的不仅是保存历史遗产的文化价值,也包含延续历史遗产的使用价值。基于此,1976年的《内罗毕建议》明确的提出了“保护和修复工作应与复兴举措共同推进”的复兴型保护方式,并认为对历史地区的复兴能为文化遗产带来新的生命力。同样,复兴型保护是社区利益实现的途径,也是重塑社区主体性的途径。复兴是基于历史资产的发展模式,这是文化遗产地所承载的本土社区发展的独特优势。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挥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为本土社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就是复兴型保护的主要目的。本土社区能较好地把握复兴的力量,为自身创造可持续的利益,也就自然树立了社区在当前发展大潮中的主体性。想要建立本土社区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趋势中的主体性,可以说复兴型保护是必经之路。保护与复兴的紧密联系也是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伴随文化遗产保护价值观的演进,人们不再满足于欣赏静态的、博物馆式的文化遗产,而希望看到动态的、生活着的文化遗产,并能融入其中切身体会其文化魅力。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来源正是复兴型的保护活动,保证文化遗产的历史延续性,营造一个伴随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文化遗产体系就是复兴型保护的工作目标,所以说,维持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也在于复兴型保护的推行。

2.建立保护与复兴紧密联系的具体思路

建立保护与复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可以总结为几点具体思路。

(1)以发展的视野界定保护对象发展的视野意味着两个层面,一是保护活动也是适应当代生活的过程,保护的目的也包含延续历史遗产的使用价值,这决定了当代生活、本土社区都是保护的核心对象,而不仅仅限于物质形态的保护;二是考虑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即除保存物质遗产之外还要考虑遗产所承载文化的延续,这决定了保护工作也涉及到一个“活的”、可延续的文化体系的建设工作。通过以上两个层面所界定的保护工作的对象都具有对自身延续性的要求,这必然与复兴工作相联系,从而避免了静态看待保护问题,“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的误区。

(2)建立保护工作的自维持机制保护工作自维持机制的建立可以看作是延续历史遗产使用价值的体现,核心思路是再开发历史遗产的使用价值,利用历史遗产的新价值用以维持遗产本身,赋予历史遗产新的延续性,实现历史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思路也就是所谓的保护中的复兴的核心目的。不同的历史遗产新的使用价值各有不同,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遗产进行适合的复兴工作策划就是保护中的复兴的主要工作内容。已建立的自维持机制如运营得当,不仅能够实现自维持目的,同时还可以有相应积累,可以发展成逐步扩展的保护工作自循环机制,结合公益基金会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保护工作的逐步扩展,以保护项目来促进保护,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机制,本文第三节中列举的美国查尔斯顿历史基金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的循环基金(RevolvingFund)就是很好的范例。

(3)对复兴过程的监控与限制保护确实需要复兴的推动,但复兴也需要保护的限制,历史地区进行自发的复兴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如果缺乏合理的保护限制,而一味强调复兴,则复兴活动很容易成为打着保护口号的破坏活动。实现对复兴工作的监控与限制的具体思路有:首先,明确保护的基本底线并章程化,每一个保护项目都有重点保护的对象,应将保存(preservation)的标准在第一时间以章程的形式明确,以免不恰当的复兴行为对历史地区的更改和破坏;其次,通过调查研究建立对复兴活动的限制标准,为复兴活动建立限制依据;再次,对复兴过程进行监控,该环节建议结合过程研究,成立独立团队完成,以免在工作开展中被发展过于强势的复兴工作误引导。

四、结语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篇7

对于历史城市的保护,在上个世纪欧洲就已经开始,而中国人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这种意识。发展到今天,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经过几百年,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非常成熟。在巴黎,在埃菲尔铁塔的顶端,可以把整个城市景观拍下来,这在中国的城市很难做到。在罗马,可以看到从古罗马时期一直到现在的历史发展脉络,这是我们非常羡慕的状况。

在中国,大量城市分不清。到今天,可完整地看到城市遗产的,可能只有云南丽江和山西平遥。它们在1997年分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其后发展也不尽如人意。丽江过度商业化,平遥的发展也没有得到改善。

北京作为首都,对其历史文化遗产的大破坏,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而80年代以来对北京大量四合院和城市遗产的进一步破坏,使得北京的格局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北京是没有任何建筑特色的城市。就像王博教授写的一本书,《北京:一座失去建筑哲学的城市》,现在在北京看到的城市文化,很难讲是传统的中国城市文化。

一方面,城市历史遗产在不停被破坏,另一方面人们又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名义造假。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琉璃厂,把原来的拆了建新的琉璃厂,现在的琉璃厂和原来的没有任何关系,除了地点一致。这样的城市非常多,按照媒体报道,有30个城市投身古城重建热潮,把消失掉的城市遗产以保护的名义新建,这是我们非常特殊的现象――真正的历史遗产没有得到保护的同时,却以保护名义新建了很多。

除了一些在城市中的遗产,我们还会经常发现一些古代遗址,湖北周边任何一个城市都会出现考古遗址。西安的大明宫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遗址,虽然也得到了保护,但是中国的考古遗址,背后大都有一个房地产的推手。

大明宫在实施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房地产商做了大量宣传,大明宫现在是富人的后花园。如果看待历史文化遗产时,把它的价值只局限于经济、旅游或房地产开发的层面,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日本仿照大明宫修建的建筑,周边没有一个高层建筑,日本比中国更缺少土地,但是为了保护遗址,就不能依靠房地产。

除了城市的形态,我们还关注物质的形态,以及人的形态,如果没有社区、人,这个城市是不存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还是人。因为社区、居民构建了这个城市,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基因,也是历史遗产的心。在我们保护历史遗产、关注物质形态的同时,对社区的关注也应加强。社区失去了,社区形成的文化便不能重建,即使建筑重现,城市的文化也不可能再现,城市精神亦不可能重新得到。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是因为旅游价值或者是经济价值,而是因为它的内在价值和对社会的意义。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篇8

关键词:民间;组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启示

中图分类号:K1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123-04

一、民间组织的概念与分类

国际上关于民间组织概念的界定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复杂的问题。由于历史背景和语言习惯不同,这类组织在国际上有着多种称谓,如“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志愿组织”、“慈善组织”、“免税组织”、“草根组织”等等。虽然这些组织在称谓上存在差异,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通过研究,认为它们都具有以下五个被广泛接受与认可的特征,即:组织性、非政府性(指不是政府或其附属机构)、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在国内,民间组织概念的演变总体上经历了“人民团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会组织”的过程。虽然不同时期称谓不同,但所指的都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向社会提供专门领域公共服务的法人实体,是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三大属性组织的总称。国内学术界的研究者们从法律、资金来源、运作模式、组织的特征等方面对民间组织进行了多重定义,但从组织特征方面阐述的定义更具有包容性,便于国际间的研究与交流。因此,在对民间组织进行定义时基本以这种方式为主。基于这种定义方式和本文研究的需要,笔者认为可将民间组织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种类型,它们均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以及非政府性的特征。

二、国外民间组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国外民间组织依照功能不同,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的作用也各有差异,有的负责保护,有的负责评估,有的负责规划,有的负责学术研究,等等。具体来说,它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表现为:

1催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国外民间组织往往以呼吁、提议、请愿、游说甚至直接参与等多种方式催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如在美国,1961年《国家公园系统组织法》是在约翰·缪尔和其所在的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的推动下产生的。这部法律的颁布直接推动了国家公园司的设立,从而为国家公园、史迹、战场遗址、自然景观和国家保留区的保护奠定了组织基础。它的诞生对美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但扩大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而且这些遗产的周边景观也得到了整体保护。1935年颁布的《历史遗址与古迹法》是在市民组织——美国历史建筑调查组织和平民保护组织的推动下通过的。该法明文规定:美国各联邦机构在制定规划与政策时,必须将古迹等人文景观列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文物古迹保护方面的法律条文。二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着灾难性的破坏。为此,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于1963年与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范围的文化遗产保护团体——全国史迹理事会(后更名为“全国史迹信托组织”)联合颁布了《美国古迹保护之准则与纲要》,呼吁联邦政府尽快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史迹登记与保护业务,同时建议利用减免税方式鼓励民间组织的古迹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国会于1966年10月15日通过了《国家古迹保护法》。又如:法国的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的制定和行政管理工作,他们主要通过在自办的刊物上讨论国家制定有关遗产的主要政策、向议员反映意见或提出建议、组织民间活动发表看法、在相关政权机构中占有席位等方式对国家有关立法施加影响,在法国遗产法律的制定和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提高民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为使历史文化遗产能得到广泛的关心和重视,使有关知识迅速传播,国外民间组织在提高民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方面的工作亦不遗余力且成效显著。具体来讲,国外民间组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提高民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第一,出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书籍和刊物。如法国的一些民间组织出版一些科技或普及读物,传播遗产及其修复方面的知识。英国的民间组织则致力于出版相关书籍,为古建所有者及从业人员提供理论指导。这些期刊一般都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普及性强的特点,有利于民众的阅读与认知。第二,组织并接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赞助。法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一些善于经营的公司为保护遗产提供赞助。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为保护遗产出力,赞助的种类和方式也趋于多样化。英国的民间组织作为非政府法人组织,社会捐赠是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各民间组织一般都设有专门接受捐赠的机构。第三,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教育。在意大利,文物修复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文化产业,与之相关的教育体制与培训体系也相当完善。除了政府设立的专门的文物修复学院和教育培训基地外,一些大学也开始设立历史艺术、考古、建筑、修复等科系与专业,如维泰尔堡大学设立的文化遗产保护系。在法国,很多民间组织致力于在校园开辟遗产园地,在课堂上、遗产陈列室和古建筑中开展活动,通过教育手段在年轻人中树立保护遗产的意识。民间组织还将业内的行家组织起来,为参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年轻人开设相关的理论课和实践课,以培养更多的人才。此外,它们还开办保护、修复古迹的专业学校,并为这些学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实习指导等等。在英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民间组织还设立了奖学金,专门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和从事古建维修的工匠艺人。同时举办针对房产所有人的短期培训,通过遗产教育,使他们了解古建使用、保护与修缮方法。此外,它们还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情况实施学术调研。第四,组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活动。如在法国,民间组织积极开展了“义务者工地”活动。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及修复古迹和文物。活动点涉及城堡、堡垒、塔楼、骑士官邸、教堂、农舍、农场、磨坊、工厂、花园等。这些工地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开放,他们可以在工地上自愿工作。法国民间组织也不定期地举行针对物业主、国家权力机构、决策者、使用者的活动,如遗产日、比赛、讲座、展览和探险等。国外民间组织在提高民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方面所做的细致且多样工作无疑会使得历史文化遗产能得到更为广泛的关心和重视,使民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极大地得到强化。

3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决策过程,发挥专业咨询作用。

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深入脊髓的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民众色彩以及流动性和变异性。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时,通过耳濡目染对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理解更为深刻,具有置身于当地文化生态环境之中的地缘优势,而且其本身也是构成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生存传衍的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更容易获得当地民间艺人和民众的配合与协助。因此,国外民间组织往往直接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决策过程,成为政府的专业咨询机构。如:意大利法律规定,凡涉及已经列入保护范围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拆迁、重建、修缮等事宜,均须征得有关民间组织的同意。这些民间组织定期举行联席会议,讨论施工许可证的发放问题,同时写出意见书并呈报申请者所在地方政府及文化遗产部,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又如:法国很多民间组织被称为“遗产发现者”。他们通过收集有关资料,为遗产申请保护,尤其是在鉴定和保护被忽视文物(如磨坊、炉灶、挂钟、日晷仪、井等)方面作用明显。由于民间组织深谙当地情况,熟悉这些文物的传统使用技法,因此更有资格选定、鉴定和管理这些文物。而且,法国的民间组织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历史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中心的职责,为保护遗产活动提供咨询,传播在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再如:在英国,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所招募的会员一般都是致力于此项工作的专业人士和热心人,其中包括不少老宅的所有者。这些民间组织主要通过为政府提供遗产登记、遗产环境变更、遗址维护以及文物、古代建筑的购入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必要的监督与严格的指导。

4将市场机制引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使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获得良性发展。

国外民间组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途径是通过将市场机制引入其中,使这一工作获得充足资金,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如:意大利民间组织努力将市场机制引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通过旅游开发,对历史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经营,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获得良性发展。文物旅游已经成为意大利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最佳卖点,也是意大利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意大利,不但有相当数量的私人小企业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修复与经营,一些著名的大科技公司也常投入巨资,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及新材料的研发。此外,私人、企业及财团在文化遗产修复与保护过程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资金投入。一些企业还常以赞助或成立基金会的方式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积极支持,而国家则通过减免税方式,在经济上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鼓励,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资金的筹集上呈现出多元化、充足且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又如:英国民间组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亮点是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市场,通过科学的市场运作满足国家保护遗产的需要,最为常见的就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产业化,通过旅游观光赢得效益。有关资料显示,仅1996-1997年,英国国民信托和英格兰遗产这两个民间组织就利用自己手中的历史建筑与遗址,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各1000万人次,利用自己手中的博物馆及画廊接待世界各地游客各1亿人次,规模之大可见一斑。此外,法国的民间组织也特别重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通过对遗产进行鉴定和修复,使遗产恢复生机,发挥作用,并且产生经济效益,能重新使用并向公众开放。为使更多的民众认识遗产,更好地发挥遗产的作用,法国的民间组织还经常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主题组织一些宣传、游览或展览等活动,甚至安排演出、音乐会和戏剧表演等活动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史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也已成为国外民间组织关注的重要方面,它们在这一领域已经做出了积极且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5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体业务。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业务是国外民间组织参与这一工作的更为直接的方式之一。如:在法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委托民间社团组织托管的方式实现的。成立于1983年的“古迹信托”是法国最大的古迹托管组织,在过去的20余年中,这一组织不但较好地完成了对各类古迹的托管,而且“适度”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使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保护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从1995年起,中央政府又将共计100处古迹的托管工作交给了“古迹信托”组织,并规定除了硬件维修费用仍由国家支付外,其他方面的管理与营运全权交由这一组织负责,国家不再进行财务干涉。据称,法国目前共有大小不等、功能不一的民间社团组织18000个。如古迹信托、青少年与文化遗产古迹国际协会、法国传统宅院促进会、历史建筑促进会、法国国立古迹建筑博物馆、古迹基金会、文化遗产专门性博物馆等等,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承担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工作。又如: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信息共享,意大利中央政府特别设立了目录及档案材料中央学会、意大利图书馆统一目录及图书目录学情报中央学会、图书修补中央学会等。这些学会拥有独立的行政自和经营权。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同所属机关进行业务联系,必要时协调共同的科研计划、编目计划和保管计划,并与意大利及世界各国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业务联系。国外民间组织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运营使其能够更为细致有效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作用。

三、国外民间组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对我国的启示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篇9

关键词:历史文物;保护体系;保护规划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63-0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工作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就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践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进而探讨一些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体系的规划问题。

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华文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对于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系统地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体系进行规划研究对于系统完善地认识和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现状

近年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见》、《城乡规划法》和《文物保护法》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使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由于许多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还不是很熟悉,当地居民对保护工作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常会导致在实际保护工作中出现一些片面的理解和错误的做法,而且这些错误往往会导致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一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工作认识不到位,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对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对立起来,在工作中重建设,轻保护,没能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忽视自然环境的保护。每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都是根植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在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发展中体现价值特色的。但目前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在保护利用之中,却忽视了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三是过分强调旅游经济效益,忽视对生活真实性的保护。“旅游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部分历史建筑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建造了一批毫无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这些做法,实际是将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作为普通的旅游资源开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毁坏了真实的历史遗存,造成了“开发性破坏”。四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滞后。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在保护整治和建设发展中缺少必要的依据。在保护中往往只注重“点”的保护,而忽视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导致整体风貌被破坏。五是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导致在保护管理中缺乏科学的安排,影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三、关于保护体系规划的探讨与实践

从近年来的保护发展来看,我国城镇和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形成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三个比较全面且健全的层次,保护体系的变化调整是对我国多年城镇和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总结,是实践探索的结果。

1、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体系规划的编制。编制全面覆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且高质量高水平的保护体系规划对于科学有效地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

2、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法律法规。即使现在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明确立法宗旨包含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与发展,但是毕竟法规效力低于法律,并且缺乏具体实体内容的规定,所以对于如何以动态观规范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并举双赢,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各地的实践都表明,单纯依据《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无法解决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需要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专门制定一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法。

3、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名街保护监管体系。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监管体系,需要建立常态化监察和专项整治内部监督制度,实行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责任规划师管理制办法和推进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不力及过失行政问责制。巡察督办是采取直接深入基层和现场的方式来规范执法行为和市场行为。我国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管理机构建设的同时,完全可以结合国情借鉴国外遗产保护监管机制的成功经验,推行遗产保护责任规划师管理制,这是对保护监管体系的一项必要补充。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不力或因过失导致严重破坏推行行政问责,目的在于确保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权力运作和一切行为决策都能够恪尽职守,有效地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

4、需要从不同学科角度来研究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涉及到的因素很多,所以在保护过程中需要建筑学、历史学、文化地理学、规划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更为科学有效地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

5、建立政府与公众参与的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政府、社会和公众都有责任对其进行保护,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应该变政府“主导保护”为全社会“共同保护”。公众参与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重要方法,应当充分重视,积极鼓励和保障。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了明显提高,公众参与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工作抉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能够进一步实现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欢迎当地居民参与保护工作,要以更加宽厚的胸怀对待保护工作中来自社会的批评意见。

四、总结与展望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将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的不断实践中探讨出一套全面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体系规划,逐步构建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的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毛静宜.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12)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现实意义篇10

贯彻落实《条例》传承中华文明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20世纪中叶以来,历史城镇、历史村落的保护,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先后公布了《关于保护历史小城镇的决议》和《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等一系列重要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陆续将34处村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维护城市、城镇和乡村历史建筑的整体风貌、保护文化遗产整体环境上,不仅达成共识,而且修成法律。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制度,并明确规定由国务院制定保护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申报、评审、规划、保护等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是我国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加强和改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加强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

我国拥有数量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自1982年以来,国务院共公布部级历史文化名城110座,部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51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传承、发展中华文明,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性,具有重要意义。

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些历史性城市的“旧城改造”运动改变了其原有面貌,穿城式交通干道和立体交叉道路系统破坏了旧城空间形态及街巷肌理,一些独具特色的历史性城市和历史文化街区被单调的新建筑群所淹没;一些传统古城镇将旧城中的居民大量迁出,把民居改为旅游和娱乐场所,使历史文化街区失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失去了文化遗产原真性;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错误理解为“新村建设”,求新求洋,古村落内大规模的村容整治,复建、兴建人造景观,导致众多乡土建筑被毁,古村落的传统格局被肢解,古村落和谐人文环境被破坏。

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建设与保护的矛盾,已经严重威胁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解决这些问题除需要强化政府的管理责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参与外,更迫切需要切实加强法制建设,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保护提供“尚方宝剑”。

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条例》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对其申报批准、保护规划、保护措施及法律责任等,做出了重要规定,为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条例》实施一年以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有了初步改观,新公布部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9个。各级地方政府也陆续将一大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村镇公布为相应级别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体系已初步形成,其保护状况和环境景观得到明显改善。

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抓紧制定完善各自的保护规划,并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确保保护规划得到具体实施。全国文物工作者要继续认真学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内容,精通《条例》具体规定,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和工作方法,严格执行条例,切实承担起重任。不仅要督促各地方人民政府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还要确保保护规划充分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满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要不断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价值的认同和保护意识,正确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保护水平,为将这些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真实、完整地传之后世,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几点体会

西安名城研究会会长张富春

2008年7月1日国务院公布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第一部国家法规,认真学习贯彻《条例》,对进一步搞好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通过反复阅读思考,对《条例》谈一些粗浅体会:

第一,《条例》全面总结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提供了强制性的法律保障。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如今已发展为110座。2003年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第一批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至今全国已有251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529个。《条例》的公布实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创举,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由点到面,由分散到整体的重要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宝贵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是构成城市和村镇特色的基础,也是城市和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许多名城名镇名村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使城市和村镇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既显示了现代文明的崭新风貌,又保持了历史文化的奇光异彩。在名城保护的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成熟的成果与经验。

但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来说,既是良好的机遇,又是严重的挑战和冲击。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在追逐物质财富和发展的机遇中,人文精神逐渐缺失,造成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城市和村镇的特色,在趋同化中脱壳而去,大批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历史建筑,在推土机中夷为平地。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不断削弱,有的正在消失。《条例》全面总结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深刻的经验教训,第一次在国家法规上提出了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目的和保护责任,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作出了强制规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二,《条例》明确了名城名镇名树的保护体系。对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加强各个层次的保护和管理:一是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二是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三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从点到面,从个体到整体,明确规定不同的保护要求和保护方法。《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护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第二十七条规定,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第三十六条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条例》既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提出了整体保护要求,又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地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作了严格规定。历史街区和古镇古村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因此,《条例》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区实施整体保护的各项规定,抓住了保护核心,突出了保护重点,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条例》确定了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工作体系。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到保护措施,《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使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人民群众,都明白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怎样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例》明确规定了执法主体和法律责任。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有了这一条规定,就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监督管理的工作责任落到了实处。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建设单位和人民群众都有明确的责任要求。违反了规定,就要追究法律责任,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直到刑事责任。第四条规定,要求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财政指标。有了一定资金来源,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就会好办一点。

国务院《条例》公布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根据市建委委托,结合学习贯彻《条例》,从去年5月开始,历时半年,深入市属区县的名镇名村调查研究,基本上摸清了名镇名村和传统民居的历史与现状,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调查的27处名镇名村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原基本格局和历史风貌保存良好的有5处,占18%;二类是原基本格局和历史风貌保存不完整的有6处,占22%;二类是原基本格局和历史风貌已不存在的有16处,占60%。调查情况表明,西安地区名镇名村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少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名镇名村,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留下了许多历史遗憾和深刻教训。

为此,我们对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形势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条例》,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好,发展好。

切实做好古城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苏州市文物局局长汤钰林

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遗存丰富。物质遗产方面,共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60余座,其中9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集中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精华;全市现有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周庄、同里、直、木渎、沙溪、千灯、锦溪、沙家浜)、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明月湾、陆巷)、5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东山、西山、光福、震泽、汾湖),还有一批苏州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538处,其中部级34处、省级106处、市级398处。苏州市区还有307处控制保护古建筑和790处古桥、古井、古牌坊、古砖雕门楼等古构筑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市又新发现文物点1876处。非物质遗产方面,共有7大类50多个代表项目,昆曲和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苏州古城将世界“双遗产”集于一体、交相辉映,呈现出异常灿烂的文化景观。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就这个意义而言,苏州古城及其历史遗存既是苏州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古城已难以承载日益加重的负荷。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古城风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在古城保护实践中,苏州的基本理念是: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探索一条有效保护古城和文化遗产的新思路。

古城保护,首先是要科学保护。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州确立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通过开发建设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形成了如今的“古城居中、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在古城区逐步退出第二产业,扶持和引进第三产业,同时,松动居住人口,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古城环境风貌。近几年,苏州已有数百家工厂从古城区搬迁出去,古城区居住人口已从36万减少到28.8万。正是这种跳出古城保护古城的科学探索,苏州较好地保持了“河街相邻,水陆平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胜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古城保护,必须是依法保护。苏州对古城的保护,实行“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原则,保护整个古城及与古城有密切历史、文化、景观联系的街区、河道水系、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等。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已制定实施了20余部有关古城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包括6项地方性法规、4项政府规章和10项规范性文件,其中,《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苏州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等,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为苏州古城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

古城保护,应该是积极主动的保护,而不是消极被动的保护。积极主动的保护,一方面是要全面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古城风貌。近几年,苏州加大古城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投入数十亿元,重点实施了环古城河风貌保护工程、治水绿化工程、山塘街历史街区和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背街小巷整治工程等,古城风貌得到明显改善,一大批文物古迹得到了较好的维修和环境整治,并逐步向社会开放。在这些开放的文物古迹中,不仅有古典园林、名人故居、古塔寺观、古桥梁、城门关隘、衙署等,也有利用古建筑建成开放的专业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数千万人次,成为苏州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另一方面,文化也是延续发展的。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古城区也需要发展新的文化设施。苏州的把握是,在古城区建设新的文化设施,其建筑体量、色彩、高度,必须与古城风貌相协调。如:由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它是园林风格的,既保持了苏州传统建筑风格,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内容,它与比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十分协调,因而受到专家和群众的广泛好评。而纯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则建在古城区外,如:苏州体育中心、苏州科技文化中心,分别建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古城保护,必须兼顾对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双重保护。苏州古城的文化遗产价值,不仅反映在物化的形态上,也凝聚在非物化的艺术样式中。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实施物质遗产保护的同时,也积极开展非物质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使之永续存在并发扬光大。主要包括:调查摸清非物质遗产的家底与保护现状,对珍贵、濒危遗产进行及时抢救;争取将典型、代表性项目列入部级、省级和市、县(区)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制定相关法规规章,依法落实保护措施;建立非物质遗产保护示范基地;确定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人,提供相应的经济扶持政策;建立苏绣、民俗、昆曲、评弹、木刻年画等专业博物馆,展示非物质遗产的文化价值和恒久魅力。

古城保护,应当倡导政府为主、社会参与、多元化保护的社会氛围。依法保护好古城及其历史遗存,是地方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然而,古城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涉及面很广,单一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保护。为此,我们在加大政府保护投入的同时,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完善相关法规规章,推出政府贴息或维修奖励等经济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自觉参与到古城保护工作中来,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元化、社会化保护的新局面。

古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关系到城市的个性化可持续发展。保护古城,泽被子孙,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把古老美丽的苏州古城保护好,使之传之后世,永续利用。

对金华市历史街区保护整治的几点思考

金华市文物局局长、金华市名城办主任方竟成

金华拥有部级文保单位16处,省级名城3座,部级名镇村4处,核心区拥有古子城、雅畈历史街区2处,现存明清历史建筑56处,23000多平方米。但是古城保护面临着历史街区薄弱、总体保护利用存在零碎分散和急功近利以及缺乏创造性、精品性等突出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金华的名城保护,尤其是历史街区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总结金华12年申报名城的艰辛历程,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名城和历史街区要主动保护,要以项目促保护。

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特别是仇保兴同志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金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金华古城保护整治方案》列入了中德合作・中国可持续发展优先实施项目。项目规划以26.1公顷的古子城范围,拓展为整个古城的范围以及放射到湖海塘的市体育中心,主要基于对金华城市发展特色和激活文化基因的总体考虑。总投资14.397亿元,运行期17年(含建设期4年)。

这个项目对于金华名城历史街区保护来说是历史性的,对金华整个城市发展和提升也是历史性的。

一、项目紧迫性的思考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全球化浪潮吞噬着历史城市的历史街区,流水线式地克隆着高、大、全的城市外象,而丢失了城市的胎记,这样的急功近利全球都存在。

金华古子城的改造不可能不被这样的时代背景所影响。核心区两座学校分散了历史文化集聚。主要街区克隆仿古建筑,弊大于利。八咏路的利用,仅仅停留在1996年提出并实施的古玩和周末市场上,与其他名城核心区内涵与外延拓展的距离拉大。酒坊巷危旧建筑众多,一方面具有文物价值,另一方面存在安全的隐患,生活质量很差。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积累越迅速,工人的居住状况越悲惨。我们决不能如此,城市发展了,要更加关注这一区块的改造,更加迅速地改造这个区块,既抢救历史建筑,也使这些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提升。

二、项目原则性的思考

1.辟新区,保旧城,复风貌,保子城,继文脉,保重点,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针仍然是金华历史街区保护整治项目总的指导思想。以保护为主,以旧城、子城、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对象。

2.地域的、历史的文化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于古子城历史街区,要展示、挖掘、激活属于古子城的、唯一性的、地域性的文化。

3.在不伤害文脉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文化和现代科技,包括德国先进的节能技术。要面向未来、面向21世纪,前提是不伤害我们本身的文脉。和信园提出要开一个酒吧,酒吧是外来文化,但在举办东阳木雕博物馆的前提下,把产业激活,这给历史建筑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古子城、新子城之间的地段与空间不容回避,也不容妥协。古子城不可能全部都是历史建筑,肯定要有新子城的内容。但是两者之前的空间要衔接好。何氏三杰陈列馆,大胆地用玻璃展厅,这是完全现代的。在历史建筑中置入玻璃展厅,这是历史与现代的一个冲突,但是它形成了一种张力,形成了一种对比。

4.大家是街区的,街区是大家的。这是国际最新的历史街区保护理念。并不提倡住户全部迁出,而要用多种形式,留住这里的人气、群体和生活功能。

5.规划优先,梯度推进。

三、项目创造性的思考

1.要做到多个整合,要善于创造性地引入国际的理念,采用综合、可持续的方式修复、修整古子城,将遗产保护和生活条件改善、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地区的改善结合起来,使古子城成为金华未来市中心最具活力的地方。台湾义勇队、朝鲜义勇队旧址,是两岸同胞共同抗日唯一遗址。最近研究表明,同志和中共浙江省委,当年都对台湾义勇队的建立和总部选址作出重要指示,是国共两党和同胞共同抗日的一个重要见证。张文彬同志认为这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涉台文物之一。因此,要紧抓住这些唯一性的文化遗产,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和措施,充分保护和利用,成为古子城新的亮点。

2.一个突破,就是“认养迁建”。金华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无偿提供30年使用权的政策,吸引认养人运用民间力量参与名城文物保护,实施迁建历史建筑。从第一期实践来看,效果很好,满堂书院已成为标志性工程。第二期公告以后,报名非常踊跃,不仅是有官员,而且有普通的市民,不仅有市区的,还有其他县市的。一些部级大师工作室将结合认养历史建筑迁入古子城,将大力提升古子城的文化品质。

3.要从金华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制定地方法规,以规范名城保护和项目推进的行为。主要出台三个文件,其中两个已经出台,一个是《金华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一个是《金华市区历史建筑及遗存认养保护办法》;即将出台的是《金华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四、精品性的思考

随着城市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主体意识再次觉醒,当今的人们已经开始追求构筑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个性化的生活。只有求异、彰显个性,才能使古子城更充分、更有魅力、更精品化地发展。“一城三区三街四城门”是一条精品、个性的路线,紧紧地抓住和深入挖掘南宋、太平天国、涉台文物、科举文物、众多名人,包括金华酒、唐仲友故居、聂小倩故事等有关文化史迹。

要做到三个经典的恢复:恢复侍王府的原貌、恢复题八咏楼的词境、恢复酒坊巷抗战烽火一条街。赣州提出来的恢复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词境,很有意义。要以众多的文物点,体现我们古子城的个性与魅力。永康考寓有别于一般意义的试馆、考馆,这在浙江乃至更大范围是唯一的。恢复和创办永康考寓展示,特别是和现代考生的引导教育结合起来,很有希望成为一个热点。开辟古城LoFt,引进现代文化、现代气息强烈的展示,使之成为精品、经典。

名城整体保护是关键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李先逵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不仅是整个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当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上世纪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正是基于后工业时代反思对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珍惜和保护这些不可再生财富已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

端正指导思想,提高理论认识,这是基本出发点。自从19世纪初人类提出文化遗产保护思想以来,很多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相继出台,目的也就是倡导世界各国加大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越是工业化越是现代化,越是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没有文化的发展是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我们要理直气壮的宣传这一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为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三条指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第二十一条指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以及第二十三条指出的“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对这三条基本原则的正确理解是最核心的问题,很多文化遗产和名城遭到破坏,都可以从中找到根本原因。

二战后,德国慕尼黑市中心已经是一片废墟,当时的慕尼黑市政府首先想到的就是将市中心按照原来的样子复原、重建。也有人当时质疑说市民连肚子都吃不饱还花这么多钱建原来的东西做什么?但市政府坚持这样做。而现在人们到慕尼黑,都觉得那个城市的历史感没有改变,慕尼黑的市长说:当年选择按原样重建市中心,就是要拾起我们德意志的民族文化精神。华沙在战后也是这么做的,而我们有些地方却是为了经济发展把原来的建筑都拆了。这种重经济轻文化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我们不能把这二者对立起来谈发展。

北京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件事上,走了一条曲折的弯路。一开始的时候人们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没有或者说很淡薄,对梁思成当年所提的整体保护旧城另建新城的理念加以否定。后来这一理念得到1964年的《威尼斯》的肯定,而新巴黎的建设,基本上是按照梁思成的这种理念来进行的。新巴黎完全是在1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卫星城台方斯地区建设起来的。其实今天来看,当时的梁陈方案在世界文物保护领域都是超前的,有很强的科学前瞻性。北京本来应该是一个世界城市规划的杰作,却因为旧城的大拆大建被破坏掉了,这应该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极大损失。

北京的旧城改造,更多是把城市的经济开发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把一些传统建筑当成没有价值的东西给毁了,放弃了对于城市文脉的继承。我们现在也在讲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中国特色怎么来?应该从我们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下来。西方人搞现代化建设都在吸收学习一些东方文化的精髓,我们自己却抛弃了,这是很值得认真反思的。

2005年完成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首次在北京市的总体规划里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整体性保护。我们可以肯定这是北京市城市规划的一大历史进步,因为以前从来都不提整体性保护,只是说,北京古城的精华在几个点,保护几个点就可以了,其他的没有用,是历史的包袱。改革开放以后的旧城改造就大量的以“拆”字开路,但是毕竟文化遗产的光辉是掩盖不住的,经过很多有识之士的呼吁,后来北京市提出来保护25个片区,后又加15个片区,共40个片区,这还是局部保护而不是整体保护的落后观念。后来经过进一步的认识,发现作为局部的片区保护是不够的,所以才提出来整体性保护。但这与1964年《威尼斯》所提的整体保护原则已晚了半个多世纪。虽然指导思想有了进步,但落实的成效还不是尽如人意,相关一些措施跟不上,破坏现象还时有发生。所以说整体性保护的路还很漫长,到底北京城的保护应该怎么做,还需要更认真的研究。按国家法规大的原则要解决操作性问题,我们需要把它更细化。一些老民居、四合院,虽然不是挂牌的,但是有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还是要把它保护下来。现在有一种思想,没有挂牌的可以不保护,这个观念是不对的。现在提出对旧城实施微循环整治,但相应的法规及操作细则未见出台,落实尚待时日。

对于文物历史建筑保护有几类层次划分:一是挂牌的,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文保单位;第二就是优秀的历史建筑;还有就是一般传统建筑,尽管它不是优秀的,但是它有优秀建筑的背景。例如苏州,除了古城街区里有一些精彩的,质量很高的建筑,还有大量的民居。民居看起来好像很普通,但是却构成了整个古城历史风貌的背景,如果没有整体的思想,认为这些建筑很一般,那我们所保护的优秀建筑也会失去生气。所以说,必须对整个旧城和历史街区实行全面的保护,而且原来对整体性的理解,现在拓展了,还要保护它的人文环境以至周围的自然环境。《威尼斯》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是历史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历史街区,都得进行整体性保护;不管它是否考究,也不管它等级多么低,都要作为城市的历史记忆给保留下来。”

《条例》出台的五大意义

镇江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玉国

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大创举,是历史性的跨越,是由点到面,由分散到集中的重大发展。回顾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有着非常丰富而深刻的经验教训。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在追逐物质财富的发展中,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改变了众多历史性城市的原有面貌,导致千城一面,功能趋同,城市历史记忆消失,城市人文精神日渐缺失,造成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宝贵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是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础,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名城、名镇、名村的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要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加快实施现代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正确处理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二、加大了地方政府的保护责任

《条例》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对名城、名镇、名村负有直接责任。例如:在总则第四条中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在《条例》第四章保护措施中有更多的条款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更加具体严格的要求,明确了法律责任,其中第25条―第28条,规定所有的审批权都在县级地方政府。这些规定加大了地方政府的权利和职责,也是对某些地方政府重建设轻保护、重申报轻管理的有力制约。文化遗产作为稀有的文化财富,是当地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不竭动力,地方政府应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三、强调整体性保护和原真性保护

《条例》强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条例》提出的“历史建筑”是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大补充,也就是把那些确有价值又不完全适用于“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条例》规定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分三个层次,即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历史文化名城,这就把保护范围从点扩大到了面。是否整体保护关系到历史文化名城能否继续存在,能否延续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当然在保护中我们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轻易拆掉或仅保留外观,可称“原物保护”;属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既要保护外观整体的风貌,又要保存它承载的文化的多样性,延续其使用功能,改善其生活环境,可称“原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非文物古迹、非历史性的大片地方,只求延续风貌特色,可称“风貌保护”。

四、高度重视保护规划的编制

在《条例》中,将保护规划作为重要内容,这是有效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迈向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抓紧制定完善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并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确保保护规划得到具体实施。《条例》不仅要求“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一年内编制完成”,还要确保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能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能够满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更要下足内功,动员其他有效力量,确保保护规划得到具体而有力的执行。

五、强化公众参与保护机制

《条例》第四条中提到“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强调保护工作中政府、单位、社会团体、个人都有责任,要建立起利益沟通和协调合作机制,这是认识上的进步。《条例》第十六条指出“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第二十九条规定“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将审批事项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这些公示、听证的方法,理念很超前,是进一步加强保护的动力。

从过去的保护经验看,仅有政府和专家的呼吁还不够,必须要有公众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民众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已成为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尊重和维护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情感关联,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同时充分发挥民众监督作用,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置于全社会的参与之下。

借鉴贯彻《重点文物保护法》的经验教训

落实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国紫禁城学会会员、高级工程师王仲奋

《条例》突出了保护对象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强调保护对象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与自然景观及环境的不可改变性。《条例》的出台虽比《文物保护法》晚了二十多年,但她仍可称之为保护历史文化的姐妹篇。从保护内容与范围看,《条例》更具有普遍意义,更为深入广泛。因此可以说,贯彻落实《条例》的意义更深,难度更大,任重而道远。下面就本人在执行《条例》和《文物保护法》中所遇到过的和在考察参观中所见到的实际问题谈几点感想体会。

一、政府领导的重视是落实《条例》的关键

贯彻落实《条例》是社会大事,关系到政府领导、各企事业单位和普通百姓。领导重视,解决保护工作中的矛盾和实际问题就简单。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的大钟寺全部被某工厂占驻;某商业部门在白塔寺门前堵着大门新建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副食商场大楼;“”期间在天坛西南空地上堆了一座百米高的渣土山,破坏了这些文物建筑的原有风貌。《文物保护法》公布后,群众和各界人士要求恢复历史风貌的呼声很大,由于当时政府领导的重视,很快就恢复了各自的历史风貌。与此相反,解放后,北京某军事单位占驻了故宫西北的“大高玄殿”,由于驻军领导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至今不肯迁出,对文物建筑只使用不维修。致使文物建筑得不到及时维修保护,损坏仍在继续。这两种领导思想造成两种显然不同的结果。

二、保护规划的严肃性是落实《条例》的保障

名城、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在年内完成保护规划的编制。编制规划时要依据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发展,又要切实可行,做到真实和完整保护的统一。一旦成文批准,就是法规,法规要有严肃性,要严格遵守,切忌朝令夕改。

北京地坛是我国规模最大,唯一幸存并保持原格局最完整的祭地之坛,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坛内有二重垣墙和二重墙,2400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总占地面积640亩;坛垣外四周围还有护坛地1476亩。清王朝灭亡后,坛外护坛地被瓜分,但坛内部分除外垣墙的墙头被破损外,其余均完好。北京解放后,由于坛庙疏于管理,有些新成立或无定所的单位,如北京市防疫站、传染病医院等趁虚而入,擅自占据古建筑或盖房。1957年北京市批准成立地坛公园接管原地坛产地,并规划了范围和需迁出的单位。但市、区政府并没有认真遵守此规划。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市规划局批准北京市防疫站在坛内东北角新建2座6层宿舍楼,破坏了坛地的完整性和格局风貌。东城区政府也利用权力将东北部拨给区人防建三产旅馆。九十年代又以建枪支弹药库为名将北边一部分拨给区人民武装部使用。2008年北京市传染病医院迁离地坛后,按规划应将所占的坛地归还地坛,但没有执行,而移交给了本无关系的第三方。等于规划局把本是临时占用,并明确应迁出归还地坛公园的坛地,在未征得地坛公园同意的情况下,又规划为另一单位的正式用地。致使本来可以保持完整的地坛,成为“封建割据势力”。原因就在于政府规划部门对法规的执行缺乏严肃性;对自己所制定的规划朝令夕改。

三、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条例》明确“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笔者理解,应该是申报名城的城市中,必需保留有2个以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或有历史性影响)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旧街区;这2个街区应该是基本保持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维修后的真实的完整的老街区;而不是经过大拆大改,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改造过的,充满现代气息的平宽大街。既是文化街,就不应出现有违古制、古文化的问题。应该尽可能多保留一些原汁原味的传统风貌,特别是外观部分(包括主辅材料、工艺做法、建筑规制、招牌幌子及商店老板用的珠子算盘等)都应是传统的,避免掺杂那些现代信息。维修后要得到老工匠、老艺人、古稀耄耋之年的老者赞一声“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老街”,或“这才是地道的历史文化街”。

四、保护与建设新农村之间的协调统一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和延续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传承中华文化。建设新农村是为了改造村落的生态环境、生活设施,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两者的目标是统一的,并不矛盾。但在实际中由于某些土政策的理解偏见,难免发生冲突。如浙江某市在建设新农村规划中提出6个“化”,其中有一个“硬化”。就是由政府补贴把所有村落内的道路全部铺浇成水泥路。这本是件为民的好事。但某山村因其主街是一面临溪的鹅卵石铺就的老街,保存较好,村内有古树、古庙、古桥流水;村外有完好无损的鹅卵石古道、秀丽的山川和山涧瀑布等。村民要求保护古风貌,开展山间旅游,而不同意铺水泥路。结果政府不仅不给补贴,而且认定该村没有完成“6化”标准。弄得村长、党支部书记左右为难,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