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科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3:47

人工智能技术科普篇1

(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70)

摘要:分析智能专业多学科交叉、理论性强、涉及的技术领域比较宽泛等特点,阐述地方普遍高校如何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合理的培养方式来培养智能科技人才。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地方普通高校

第一作者简介:王艳红,女,教授,研究方向为生产调度与智能优化,wangyh_sut@163.com。

0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性本科专业,是由量变积累超出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领域而质变派生出来的一个满足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新专业。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它具有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对象范围广泛、涵盖的技术多种多样的特点。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智能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智能系统应用实践能力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地方普通高校任重道远。

1地方普通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情况

2004年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提议下,由北京大学率先成立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之后,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一批国家985、211重点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先后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普通高校也参与到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中来。表1给出了目前我国已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共有29所高校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其中左侧列出的14所高校为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院校或教育部直属院校,右侧则为地方普通高校,其中包括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和武昌理工学院两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内涵丰富外延宽泛,涉及的理论知识更抽象、技术范围更广泛、应用对象更复杂;而与985、211等重点院校相比,地方普通高校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学生学业基础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不能照抄照搬重点大学的经验,需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生源特点,建立合理、可行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

2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于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工科专业,并于2011年开始招生。在专业过程中,我们学习、借鉴了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并结合学校在智能控制、智能信息处理、智能决策等领域所拥有的教学、科研及应用方面的基础,确定了“培养能将先进的智能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机电设备和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的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培养方案。

2.1瓶颈分析

我国目前建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中,有的偏计算机,有的偏自动化,专业定位各有不同,培养方案各具特色。按照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智能科学的任务是要探索人类思维与行为的机制,智能技术将这种机制尽其可能地移植给人造机器系统,将人类从很多复杂的活动中解脱出来,让机器系统为人类工作,而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为这种“移植”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工具。因此,智能专业完全可以按照“计算机+智能”或“自动化+智能”等模式建设。然而,从专业的独立性和学生可接受的强度来讲,无论哪种模式都不应该是既有知识体系和内容的简单堆砌。如何以“智能”为主线,重构既有的自动化或计算机等知识体系,形成智能专业特色培养方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对于地方普通院校而言,还需要在脑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大量深奥抽象的智能科学理论知识中选择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又能对未来的实践起到重要作用的课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

此外,智能专业的很多课程原是智能类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课程,因此,内容和难度相对来说偏高,这对于985、211学校的学生来讲,可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对于地方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讲,这类课程学习起来难度相当大。因此,如何适当裁剪相应的教学内容使之更适合本科生层次人才培养的客观条件,是专业培养计划制定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因材施教,将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具象化、简单化,也是地方普通高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2.2培养计划

地方普通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设计,一方面要与智能专业内涵及发展前景相适应,另一方面要符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沈阳工业大学智能专业制定培养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基于现有办学基础和条件,立足装备制造业,以机电设备或系统为主要应用对象,以智能控制为特色,强调学生在智能方法/算法和智能技术应用两个方面上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这种“软硬结合”的模式,使之有别于现有“自动化”和“计算机”专业,凸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也便于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合理选择专业方向,将来有更好的就业适应面和发展空间。

为此,我们参照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提出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为目标,以智能控制为主要专业特色和方向,构造了金字塔式的沈阳工业大学智能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该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组成。理论体系强调扎实、宽广的知识基础,以智能科学技术知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领域知识为基础,学生毕业后既能够立足于传统产业,也能够投身智能高科技产品设计制造等领域。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和综合实践,强化对学生工程观点和工程素养的熏陶和培养使他们成为被社会认同和接受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

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组成3层结构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由学校统一规划,满足通识教育的要求,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体现智能内涵和专业特色。参考智能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智能科学、智能技术、智能工程3个层次划分,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基础和培养目标,我们选择以“智能技术”和“智能工程”两个层次为重点构建课程体系,“智能技术”提供专业核心思想和方法,“智能工程”提供应用对象和案例。

学科基础课选择自动化类核心课程为主,适当补充必要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强化对智能技术基础的初步理解和掌握,目的是使学生同时具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基础和技能,满足日后应用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智能系统应用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可能不足以理解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等抽象深奥的智能科学基本理论,而从面向应用出发,选择人工智能基础、模糊控制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作为智能类的核心课程,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和形成“智能”的概念,并能初步掌握分析解决智能控制及其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专业课重点培养学生在自动化系统和智能系统设计与分析方面的能力,使其具有针对各种具体要求,能够选择合适的传感与执行器件,集成多种智能技术与策略,完成工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专业课主要围绕智能控制方向来设置。

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包括常规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外,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开设了智能技术综合实践、嵌入式系统工程实践和自动化工程实践3门实践课程以及工程软件应用训练集中实训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的真实或模拟工程实际的项目,具体实践内容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智能方法、策略、算法的运用。这些集中实践活动起到了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智能基础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3培养方式

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本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可选择的教学内容相当多,即使从面向应用的角度也需要基本覆盖智能系统应用所需的硬件、软件和智能技术基础。然而,受学制和学时的限制,这些课程可能无法全部展开。为此,在课程选择上,我们改变“大而全”的方式,不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更重视知识的实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学透、学好、学以致用。

按照“智能技术”加“智能工程”的课程体系架构,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质上来讲就包括“智能技术”本身和“实现智能技术的工具”这两类课程。在“智能技术”方面,如果是将相关的研究生课程简单下移,将带来学生接受知识的困难,难以保证授课效果;在“智能工具”方面,如果在自动化、计算机其他专业教学体系基础上做简单的增、删、改,也会带来学生知识结构的凌乱。

基于上述考虑,在选择课程和具体教学内容时,要强调以点代面,突出重点。教学过程中也要着重讲授基本方法及其实际应用,尽量避免讲授深奥、抽象的理论知识。例如,智能控制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等课程重点讲授清楚1~2种智能方法,透彻剖析1~2个智能系统,并通过随后的专业实践等课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种智能技术和智能系统的理解。

同时,在智能专业框架下,现有的来自于其他专业的课程要针对智能专业的需求进行适当修订,并注重各门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介绍各门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于学生形成智能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由于智能化是自动化的高级阶段,因而这门课对于构建智能专业知识体系也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讲解某种判据或计算方法,而是将大量工程实例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看到”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场景,了解学到的知识能“干什么用”,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理论课程的兴趣。同时,考虑到智能专业终究不是自动化专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常常结合具体内容,介绍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智能系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专业建设的方向和思考

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既是良好机遇也是极大挑战,尤其对于地方普通高校而言,建设好智能专业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从沈阳工业大学智能专业建设的经历,并考察和学习各兄弟院校的专业建设成果,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研究形成突出智能特色和辨识度的培养方案。现有的地方高校智能专业培养方案,无论是“计算机+智能”或“自动化+智能”或是其他的,还没有形成智能专业独特的培养体系。由于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可参照,几乎所有单位的课程都根据自身基础和条件设置,随意性较大。另外,缺少大家公认的标志性的核心课程,比如像自动控制原理之于自动化、数据结构之于计算机。为此,需要从培养目标出发,针对专业特色,梳理出科学、完整的智能本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制订科学、权威、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摆在所有智能专业面前需要共同完成的课题,这对于明确智能专业与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的差异性,提高专业的辨识度,促进智能专业的良性发展都非常重要。

(2)理顺智能理论课程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智能专业的很多特色课程都有较强的理论背景、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地方普通院校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现行的培养方案中,没有开设脑与认知科学、机器智能、模式识别这类课程。然而,理论课程是“无用中的大用”,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维,使他们在专业的道路上走得更扎实、更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开设哪些课程,选择哪些内容,怎么能让学生爱学、学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我们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3)梳理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覆盖面广,因此其课程设置也相对宽泛,学生学的课程比较多,但由于学制和学时的限制,往往老师讲得不深,学生学得不透。教师讲授的知识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因此,需要在现有的课程和内容中合理取舍、优中选优,解决知识的宽与深之间的矛盾。同时,还需要编写出版智能专业自己的教材,使那些具有研究性质的课程“本科生化”,使某些其他专业的课程“智能化”,才能更好地满足智能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并进一步促进智能专业的良性发展。

4结语

地方普通院校肩负着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通过沈阳工业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4年来的专业建设实践,我们切实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地方普通高校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社会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使学生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智能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是我们当下专业建设最主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万森,钟义信,韩力群,等,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1):10-14.

[2]王万森,超越数字化,智能科技人才的需求及培养:写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开创十年之际[J].计算机教育,2014(19):21.

[3]李擎,陈雯柏,李邓化,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1):34-37.

[4]韩力群.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C]//北京:智能科学技术教育高层研讨会,2004.

[5]刘作军,张磊,杨鹏,等谈我校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设想与措施[J].计算机教育,2009(11):53-56.

人工智能技术科普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教材分析大纲分析题型分析应对策略

一、了解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不同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既保证起点水平较低的学生能够适应,也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可划分成若干教学单元。其中信息技术基础是必修模块,其他几个模块均为科目内选修模块。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每个学生要完成必修模块和至少一个选修模块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每个模块的内容如下:

(1)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具有普遍价值,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必修内容。这部分内容着重强调在大众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身体验理性建构的过程。

(2)网络技术应用模块由网络技术基础、因特网应用和网站设计与评价三个单元组成。

(3)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进行多媒体作品的规划、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4)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是介绍计算机解决应用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思想,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并通过列举和分析典型算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数据管理技术模块以介绍数据库相关知识为主,建议划分为数据管理基本知识,数据库建立、使用与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等三个单元。要求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据库对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6)人工智能初步模块强调让学生体验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过程,了解其基本原理。主要划分为知识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三个单元。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会简单使用人工智能语言解决问题;能够用专家系统外壳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感受人工智能的丰富魅力,知道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与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分析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1、命题依据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主要以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实验)》和各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为命题依据。

2、考试范围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一般为必修学分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的内容。如贵州省2012年、201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为《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粤教版)和《多媒体技术》,根据学生选修情况2014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为《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粤教版)和《网络技术》。

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能力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业水平考试的能力要求由低到高分为a,B,C三级标准。

a级只要求学生了解和模仿,比如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加工概述、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特征、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等。

B级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独立操作。比如信息的获取过程、网络数据库的检索、图形图像的采集、数字视频的采集、网络通信原理等。

C级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比如文件的下载、文本信息的加工、表格信息的加工、Flash简单动画的制作、photoshopcs8图像简单处理、因特网的组建与设置、因特网的接入和使用等。

三了解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形式和内容。

各省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的形式一般为纸质考试和局域网环境下的无纸化上机考试两者之一,采用闭卷形式。下面以贵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为例谈谈。

贵州省从2012年开始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采用网考的形式,考生使用考试软件,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答卷。试题由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智能生成,所有答题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的内容根据各校的选修情况分为两个部分(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或《网络技术应用》),共150分。

第一考信息技术基础:满分90分;包括单选题15道,每道4分,共60分;操作题2道,word2003文档处理和excel2003表格处理,每到15分,共30分。

第二卷考选修:多媒体技术或网络技术应用满分60分;包括单选题10道,每道4分;操作题1道,多媒体(flash8.0简单动画制作或photoshop8.0图像处理)或网络技术(frontpage2003),该题20分。

结语:我们在应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时,应当全面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考试大纲的三个等级要求,学习上有取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信息技术学籍卡考试形式,考试题型等,注意时间的安排,要有思维、有策略地完成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任务。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技术科普篇3

【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2―0107―03

引言

对于一些重点院校,教育技术专业的招生和就业目前还不存在太大压力,但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来说,近年来的招生和就业形式十分严峻。与本校其他专业相比,在招生上,教育技术专业不仅少有第一志愿或上一本线的考生,而且还基本是从其他各专业调剂来的;在就业上,真实的一次就业率数字极低。这种情况使我们不能不想,教育技术专业还有社会需求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出来的人员到底干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招不到学生、学生找不到工作,这可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教育部03年出台文件,允许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由计算机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共同培养,使我们看到了生机;而由教育技术界人士领衔制定的《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也于07年了,更使我们感到振奋。但在阅读《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后,我们不禁汗颜: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能承担这样的任务吗?或者说,为承担这样的任务,还要做哪些努力?

《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中提到,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什么不同?信息技术(即it)行业的人士很少讨论,他们只是努力跟上和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至于名称是什么无关紧要。既然从事it行业的人士都这样,这里就更没必要讨论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计算机技术了)。《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对信息素养是这样描述的:学生信息素养应该表现在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笔者认为,《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所指的信息素养更确切的表示可能是信息技术素养――因为各学科领域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能力绝不是信息技术课所能解决的。例如,各学科领域信息的筛选、关键词的提取等信息素养要由各个学科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最重要应该表现在当他们具有不同学科的基本信息素养后,具备应用信息技术处理各学科领域信息的能力和意识。当然,学科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对此进行了说明。

一《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

《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选修的五个模块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其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知识技能最为简单,既使对其他学科的教师,大部分也能熟练应用windows。但能熟练应用windows并不意味着能讲授windows,因为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试想,信息技术教师如果不知道分时操作,如何向中学生解释多项任务是同时完成的?所以讲解windows时,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操作系统原理的知识,这才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一桶水!

同样,讲授算法与程序设计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模型、领会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讲授多媒体软件使用时,信息技术教师要渗透数据压缩和处理的方法;在讲授网络技术应用时,信息技术教师要说明网络中的服务器和计算机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要说明在页面设计完成后,还能用程序扩展哪些功能;在讲授数据管理技术时,信息技术教师要知道各种关系模型;在讲授人工智能初步时,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使用现成的人工智能系统,还要向学生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原理、设计要点和难点。也就是说,对于《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规定的六个模块,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根据上述观点,应用自顶向下的层次分析法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六个模块分别进行简单分析,可得出各模块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备的能力体系,如表1所示(只进行了直接专业知识和获取专业知识所需直接基础二层分析)。

以上是从信息技术能力方面说明了《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对信息技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信息技术教学法方面的要求在下一部分讨论。

二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所具备的能力

从表面上看,很多院校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能达到或超过《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规定的水平,这是否意味着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能胜任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呢?注意:《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是要求中学生达到的水平!谁都明白,一个理科中学生虽然学完了中学数理化,但他并不能胜任中学数理化的教学工作(临时充数的情况是有的,但那是不得以而为之),这样的道理对信息技术教育同样适用。

在我国教育技术界,长期把教学设计能力当作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系统设计,包含了需求分析、教学分析、学习者和环境分析、绩效目标及考核量规的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的开发和选择、形成性评价的设计等多个成分,那么学生相应的要具备需求分析能力、教学分析能力、学习者和环境分析能力、绩效目标和考核量规的制定能力、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的开发和选择能力、形成性评价的设计能力,而这些能力与《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相去甚远,所以,以目前的知识结构,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无法全面承担信息技术教学任务。

既使是根据笔者对社会需求的调查,教育技术所培养的核心能力当前应该是媒体资源开发技术[1],内容包括从视、音频的摄、录到后期制作;从多媒体软件开发到程序设计;从网页制作到网站的全面建设等,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也只是具备了《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对信息技术教师能力要求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为了适应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很多教育技术专业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这门课主要结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讲解了多种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基于问题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等。在这些教学方法中,又大量渗透了学科知识,它们对提高学生在各学科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中,这些内容都有明确说明。但信息技术意识必须建立在信息技术能力基础之上,《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也体现了这一点,与原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相比,《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不但没有降低,而且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反映在人工智能部分)。试想,如果一个人打一个字需要一分钟或上网查资料比从图书馆查资料还要费劲,那他即使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再深刻,也很难做到主动使用信息技术;如果一个人对人工智能没有深入的认识,自己尚不完全清楚人工智能有何用、发展如何,那他对应用人工智能的意识只能停留在想象上。对于未成年人,多些想象不是坏事,但如果信息技术教师也停留在这样的初步水平,那不仅培养、引导不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而且会误导大批学生。

在教育技术人员培养中,我们有过这样的倾向:在几乎没有学科背景的情况下,仅仅向学生传授了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知识,就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为各个学科的教师做全面教学设计的人员。即使在美国,也对此进行了反思,在05定义中,将研究对象从94定义中泛指的过程和资源改为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将研究范畴从全面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改为创建、利用和管理;将教育技术是理论和实践改为教育技术是研究和实践。在我国的教育技术领域,教育技术专业是独一家,即使我们犯错误,也还不怕别人抢饭碗(可能会砸自己饭碗)。但在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培养中,我们如果还幻想仅仅凭信息技术教育和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的知识,就能使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成为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那将仍然是无米之饮、无根之水。也许短时间内这样做还能充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技术专业必将失去这个发展领域。

三结束语

教育部允许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对教育技术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来说,培养信息技术教师不仅仅是换一个名称、增加几门课程就能做到的。当然,教育技术的现状与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之间的差距不可能一下消除,但我们不能长期处于充数状态。我们一定要对教育技术专业和信息技术教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看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克服浮燥炒作的作风,脚踏实地,按《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要求完成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工作。这样,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信息技术教师才有可能得到社会认可。如果教育技术专业总是跟着潮流走,在多个方向上需要什么教什么,急功近利,长此以往是难以摆脱领域发展模式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学科的。

其实,按笔者观点,教育技术研究的长远目标是实现教学自动化,相应地,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教与学理论基础(内容不必很多,目的是要能与各学科教师在教育层面进行沟通,这也是与计算机专业的主要不同之处)的信息技术人才,他们要能够将各学科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技术化。按这样的思路,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至少要达到《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要求,只是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现行的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并没有向这个最高目标发展。如果教育技术专业能够调整到这个方向,教育技术专业将是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首选专业。

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能力和在各学科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两个方面对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对信息技术素养的其他方面,如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等,都是深层次的、综合的复杂问题,本文没有探讨。

人工智能技术科普篇4

2019上半年,全区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科技局大力支持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新发展理念,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进展顺利,现总结如下:

一、落实机构改革政策平稳顺利

根据省、市、区机构改革的相关政策要求,将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职能整合,组建新的庆阳市西峰区科学技术局,将专利管理职能整合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单位于2019年2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领导班子、工作人员陆续到位,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连续稳定,衔接紧密、不留空档,没有出现无人问津、推诿扯皮的情况,顺利完成组织构架重建、实现机构职能调整。

二、全面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

为了全面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我局通过宣传申报、考察论证,最终初审合格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项目40项。为切实提高区列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质量与水平,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客观与公正,2019年7月4日,组织召开了2019年科技计划项目专家评审会,邀请了来自市、区农业、工业、医疗卫生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5位专家对征集的40项科技项目进行了现场评审打分。通过组织此次的专家评审会,不仅规范了科技项目的管理,显示了科技项目评审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同时也有利于把真正有潜力,有实力的项目挖掘出来,帮助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积极开展科技宣传培训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我局坚持以“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周等有利时机为契机,全面开展科技宣传培训活动。5月19日,由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区科协主办,在东湖公园西门广场举行2019年西峰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活动现场,举行了大型科普挂图展、科技政策咨询、科普知识宣传、医疗专家义诊、人工智能和航模实物展示、赠送科普书籍等活动,向群众普及科技创新、医疗健康、应急避险、农业技术等热点问题基本知识。在科技活动周期间,西峰区科技局开展了科技成果集中展示、科技场馆参观体验、健康知识宣传及医疗专家义诊、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宣传、消防地震科普知识宣讲及应急演练、果园科技推广观摩指导等主题活动,使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真正惠及全区广大人民群众。

四、举办了“人工智能科普体验进校园”特色科普体验活动。

为培养我区学生科技创新兴趣和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技素质,区科技局邀请“斯迪姆教育空间”专业团队,携带人工智能专业实验器材、设备,安排指导老师深入西峰区南街小学、新建小学开展人工智能青少年体验课。课堂上,专业老师对人工智能制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学生们积极发言,表现出对人工智能的浓厚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青少年学生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还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潜能。

五、不断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

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甘肃省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和《庆阳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今年,西峰区科学技术局面向中央在甘及省属高校、省市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区直单位技术人员、各乡镇科技专干、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等,发出科技特派员选派通知,经本人自愿申请,所在单位推荐,初选马杰等41同志为2019年科技特派员,并计划近期向区政府汇报相关工作。

六、其他工作

一是配市科技局做好部级农业科技园区调研工作。4月19日,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科技开发中心主任冯鹏翔一行赴西峰区就庆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果畜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调研组一行先后到甘肃中盛华美羊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庆阳恒丰源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庆阳市西峰区三姓林果专业合作社和庆阳居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园区核心区彭原镇、董志镇、温泉镇和什社乡果畜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以及示范带动等情况;二是完成了庆阳市科技局调研西峰区科技创新相关工作。6月6日,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世锋、王志勇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调研西峰区科技创新工作,区科技局局长安高奎陪同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西峰区三姓林果专业合作社、庆阳阳光惠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峰区耀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西峰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科技特派员示范点建设等相关情况;三是组织西峰制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区内优势企业申报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作。

七、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担当,勇于作为,持续提升全区科技创新工作质量和发展水平。

(一)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机制。继续全面宣传实施好《庆阳市西峰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轻装上阵,进一步激发其创新创业热情;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先行投入和组织开发,政府再按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同阶段的需求给予支持;鼓励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分配制度,充分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并落实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奖励制度等市级科技创新政策,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倾向,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市科技局工作安排,今年西峰区要完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工作。据省上管理办法,按照“突出苹果、加强草畜、果畜互动、绿色循环”的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科技支撑、多元投入、农民受益”原则,以西峰区董志、温泉、什社、彭原4镇为核心,形成了园区规划讨论稿,计划汇报区政府领导、征求各部门意见后准备申报。将在带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带领农业体制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培育现代农业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科普篇5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

智能化建筑就是以建筑的平面解析图为基础平台,结合用户的需求,安装建筑物基础设备及其管理系统、互联网设备系统以及安保监控系统等等。智能化建筑的出现,使得用户的生活更加方面,同时使其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护,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化建筑将逐步普及,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1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内涵与特点

电气自动化作为一门科学,主要内容是研究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等。我国对电气自动化的研究始于解放后,并且逐步结合需求设立了相应的本科专业。新时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特别是融合嵌入式、网络、通信等技术后,我们身边的电气自动化已十分普遍。

从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的实效分析,其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高效监控设备与系统全工作流程。一些大型建筑结构复杂,电气系统组件繁多、功能多种多样,由于传统运行方式中常常存在管理盲区,一些故障时有发生。而现代自动化技术则通过“采集―处理―反馈”模块,对系统进行实时的数字化监控,能及时将控制中心的指令传达到系统,并将反馈信息同时传递到控制中心,确保对整个系统高效、实时、持续的管理控制;第二,提高了联动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复杂的建筑连接为一个整体,包括了配电、照明、消防、空调等系统,联动实效倍增,解决了电梯系统依照各层用户流量实现其速度的自动调节,以及紧急情况下(火灾、水管爆裂等)系统的自动识别、判断,及时实现预设的应急处理方案,开启紧急照明系统、调整水压或开放喷淋灭火系统等,保证了子系统之间的配置与有效互动;第三,提升了安全性。由于电气系统容易产生危险、设备故障、操作失误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系统产生意想不到的灾害。而自动化控制有利于系统对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并可通过遥控模式降低故障避免对维修管理人员的伤害;第四,数据完备、计算精确。自动化系统可综合其操作流程、故障处理等数据建立准确清晰的数据库,为后期优化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2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伴随着着房地产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步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小区建设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智能化的建筑日益得到关注,在楼宇智能化中电气自动化是关键的环节,自动化系统控制着智能建筑中的空调系统制冷机组、给排水变电设备系统等。在办公室现场可以布置控制灯光,为了更有效节能控制电灯的开关,可以在人流较多的地方安置人体感应控制,还可以安装电动窗帘,可以一举两得,既遮了挡烈日又节省了空调费用,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利用,保证了员工工作的方便,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节能的目标,一些商业建筑特别是星级酒店作为多功能服务的高档场所,在提升室内舒适度和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方法

以下将列举三个应用较为普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方法,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3.1自动化技术在建筑设备系统中的应用

建筑设备自动化,是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包括建筑物管理系统自动化、安全保卫系统自动化和能源管理系统自动化三大部分。其中,建筑物管理系统自动化即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对建筑物的电力、排水、消防等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调控、管理,以使其更好地迎合用户的需求;安全保卫系统自动化,即通过对防盗、防火、防灾、出入口警卫处等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和调控,进而实现对建筑物及用户安全的保护;源管理自动化,即通过自动调控建筑物供暖、制冷等设备,在维持较好的室内舒适度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解决能源。

3.1自动化技术在智能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以往,智能报警系统主要依赖视频监控技术,通过室外摄像机对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异常便打出报警,并提醒工作人员加以处理。但由于室外摄像机受外界换几个和电力负荷的影响,其温度继电器、冷却部件、加热器、雨刷等经常发生故障,影响报警系统的正常工作。而在当今的智能建筑中,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能够较为全面地对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预警和控制,并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信号,使得整个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了更有利的保障。

3.3自动化技术在电梯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逐渐普及,电梯已经成为现代智能建筑的必备电气设备之一。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于电梯系统的检测和控制,电梯设备监控系统与中央计算机连接,并受其管理和控制,一旦发生异常,导致电梯不能正常工作时,监控系统将及时将信息传达到中央计算机,发出警报并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智能化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电气工程作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水平与应用范围,将直接决定智能化建筑服务性能的高低。因此,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从业者,应不断提升自身对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认知水平,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智能建筑自动化电气系统的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平.浅谈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9):58-60.

[2]苗青林.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自动化应用系统中的作用分析[J].电子世界.2013(7):9.

[3]陈福琴、冀建平.浅谈智能建筑与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和技术[J].科技与生活.2013(1):178-179.

人工智能技术科普篇6

[关键词]人工智能;公共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它不但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快捷和便利,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把人工智能运用到公共管理当中,可以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效能。

一、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把科学管理理念、功能、组织及手段应用到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特征:其一,公共管理主要把实现公共利益当作主要目标,促使社会整体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其二,积极履行社会公共责任是公共管理重要职能;其三,公共管理能够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协调与控制各项公共事务,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因此,公共管理者需要在法律基础上主动实行公权力,科学合理地运用各项公共资源才能顺利实现最终管理目标。目前,社会对公共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公众在整个过程中赋予公共管理者较多的期望和责任。此外,公共管理也具备技术掌控职能、社会协调职能及预测职能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公共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公共管理者必须全面掌握各方面技能,了解并掌握公众的实际需求与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成为一名符合时展的高素养公共管理者。

二、人工智能对公共管理的主要影响

(一)人工智能对公共管理的促进作用

公共管理指通过使用管理理论、技术及方法等知识,系统化、专业化地管理公共事业,不断优化公共资源分配,使公共事业为人民服务。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在公共管理信息收集及资源管理配置方面,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要想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就要加大成本投入。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公共事业管理需求。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公共管理中,尤其在收集处理公共管理信息方面效果较为明显。其一,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全面提升收集信息的效率和质量;其二,人工智能管理模式更为精准有效。人工智能对于问题与数据分析更具针对性,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可以准确把握社会个体需求,做到管理精准化、个性化;其三,在公共管理中运用人工智能可以节约成本,并实现更加优化的管理目标,提升公共管理效益;其四,在公共管理中运用人工智能,使资源配置更加符合公众需求,采用人工智能化、科学化资源配置模式,能够使资源合理利用,发挥最大效能。

(二)人工智能给公共管理带来的风险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信息技术,为公共管理事业带来了较多机遇,推动了公共管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人工智能也给公共管理事业带来了相应的机遇和风险。人工智能给公共管理带来的机遇在于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完整的保存海量数据,并挖掘与分析有价值的信息。网络安全性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存在诸多未知性,人工智能是否能够确保信息资源安全,包括信息存储、授权使用,行为轨迹等管理问题[1]。信息安全对公共管理十分重要,要确保信息安全才能使公共事业管理中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最终实现提升公共管理效率。通过以往的案例证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我安全性还不足,因此,要想使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事业中得到普及,就必须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三、人工智能在公共关系管理当中的具体运用

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能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帮助人们完成了许多高难度、高强度、复杂化的公共工作,推动智能社会发展。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开展脑力劳动工作,可以改变许多工作模式。但是人工智能属于辅助工具,人们要正确认识并科学合理地利用它,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公共管理中的真正价值。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者必须不断学习、掌握先进技术,才能提升对人工智能的利用效率,把具有明确规则却复杂、耗时耗力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

(一)公共事业方面。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常用到,然而其已经运用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6年共享单车方便了出行,各年龄段的人安装了共享单车app。共享单车具有明显优势,快捷便利、绿色环保,是人们出行的首选。共享单车利用人工智能平台,来科学的预测骑行的行程、路况及停放等,从而有效整合了天气、时间等各项变量工作,合理分析了其需求量和供给量,进一步提升了共享单车管理效率和效益。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使人们的生活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社会经济方面

运用人工智能能够把消费者具体需求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精准数据可以制定出更加优质的产品,提供高效服务[2]。当前电子支付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内容,人们出行不用带大量现金,运用支付宝或微信就能够进行支付。同样在电商物流整个过程中,分拣机器人就属于人工智能,其每天能够完成大于20万的工作量,很好地解决了困扰电商的物流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教育管理方面

人工智能运用包含教育管理,通过智能化学习系统和数据分析,教师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如学习行为数据、知识点掌握等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教育方案,提高了育人效果。从当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运用情况看,在远程教育中同样获得了良好效果。在运用人工智能后,学生获得了个性化教育,创建了新的教学、内容研发和师资管理等形态。运用人工智能可以更准确、有针对性地协助教学,使日常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人工智能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改变人才培养方式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还可以推动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和发展,能够创建健全的新型教育方式。首先,加强编程教育普及,设置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把人工智能和其他学习的教育结合起来,健全人才培养方式。其次,组织多元化、多层面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使社会大众能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人工智能。最后,加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二)重新构建组织形式

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广泛运用,管理主体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主动运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完善管理结构。

在日后的工作当中,管理主体要和普通员工、智能机器有效合作,全面发挥潜在优势。另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管理者要精心设计各种组织形式,才能确保信息传递真实、高效。

(三)创新工作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工作需求。在工作中可以通过人机互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处理重复性、逻辑性等工作的优势,和管理者的工作充分融合、优势互补,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公共管理中,创新工作模式,推动公共管理事業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科普篇7

语音之王:科大讯飞

黑科技:实时翻译、语音识别、语音合成

现状:已上市,市值384亿元

许多科技媒体称,语音接口的发展将颠覆人工智能产业,而科大讯飞是这一领域执牛耳者。科大讯飞的实时翻译、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技术可以把“机器人腔”变成罗永浩、郭德纲、林志玲的声音;语音转文字的正确率更是超过98%,会议速记再也不是问题。

盛世美颜:旷视科技

黑科技:人脸识别

现状:估值约10亿美元

计算机视觉是目前机器感知中发展最突出的技术。在这一领域,旷视科技拥有业界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其Face++平台的人脸检测在“FDDB世界公开评测数据集”中排名第一。这家公司的合作伙伴包括支付宝、Camera360、魔漫相机、小米金融等,风靡全球的美图秀秀也使用了Face++的人脸识别技术。看来,人工智能和盛世美颜都离不开人脸识别。

ai大脑:寒武纪

黑科技:人工智能芯片

现状:估值超过1亿美元

人工智能对算法和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工智能的大脑――人工智能芯片正变得越发重要。相对传统的CpU和GpU,人工智能芯片可能将机器深度学习的效率提高几百倍。寒武纪芯片和iBm的truenorth芯片打破了冯・诺依曼结构,涉足的方向又不尽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寒武纪芯片在改造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

黑夜之眼:保千里

黑科技:汽夜视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科普篇8

关键词:新型智库建设;科研信息安全;新疆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049-03

建设新型智库概念提出后,现实问题研究和政策研究成为当前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社科院系统区别于其他类型智库最突出的特征。这一重大研究转型,不仅是研究成果形式、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转型,同时研究成果性质、科研人员身份及社会影响力等都随之发生微妙变化。随之而来的新问题――科研信息被境外机构窃取,是国际对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策略的一种强烈反应。当前,最常见的科研资料窃取方式为通过互联网对科研人员网上信息传递、存储软件和网下存储设备进行技术窃取。提高设备安全级别、建立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是短期内快速提高科研信息安全的必由之路。

一、社会科学科研信息成为窃取目标值得关注

2016年7―8月,新疆科研机构连续发生科研信息被盗案。这两起案件的当事人都为专职科研人员,一位是新疆经济研究领域专家,研究员职称,擅长新疆农业经济问题研究;一位是新疆法律研究领域专家,研究员职称,一直关注多民族地区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两位当事人都是常年在一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他们接触并积累了大量相关研究领域的一手资料;两人同为研究员职称,都取得了较突出的科研成绩。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高级研究人员掌握的科研信息成为境外情报机构窃密的对象,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其后党中央进行了一系安排部署,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指明了根本方向、提出了总体要求,我国新型智库建设走上了更加科学化、体系化的道路。全国社科院、党校、高校、政府研究机构等普遍开展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创新工程,提高政策影响力成为智库建设的核心目标。2016年8月在乌鲁木齐召开的“第十二届西部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全部11位西部社科院院长的大会发言都以新型智库建设为主题和重点,新型智库建设在西部多民族地区社科院也已初步形成规模。在这样一个节点,新疆科研机构发生这两起科研信息被窃案十分值得关注。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将竞争前移到科学研究尚未转化成政策影响力之前,想要做到提前知晓、提前介入、提前应对。新型智库建设的目的是加强和加快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影响力的转化,新型智库中产生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内影响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外将会产生强烈的国际影响力,尤其在新疆这样敏感而国际化的研究领域内。只有科研信息安全有效,科研成果的应用性和政策影响力才能有实际意义。因此,新型智库建设必须将科研信息安全问题纳入智库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之中,通过理论研究、制度完善及硬件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保障,提高整体科研环境安全性,提高科研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才能最终实现智库的安全、高效运转。

新疆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多民族地区,内部存在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和经济发展中的新生问题。同时,新疆问题又与民族、宗教、这些敏感问题纠缠在一起,社会内部关系异常复杂,造成国内外影响大。以新疆社会科学院为代表的疆内各类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其在新疆敏感问题和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挥着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现阶段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从单纯的学术性机构转变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智库研究信息同时兼具学术研究价值和政策参考价值,与地方以及国家政策和工作部署联系越来越紧密,与国家安全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智库研究信息“敏感但非机密信息”的特征越来越突出。新疆作为一个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自身对科研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采取的措施都不足。同时,新疆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其发展变化将长期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对科研信息“敏感但非机密信息”性质的认识以及对其保护工作的开展已经迫在眉睫。

二、科研信息被窃案中反映出的问题

1.对智库类科研信息“敏感但非机密信息”[1]特性认识不够

“敏感但非机密信息”概念在美国国家安全发展过程中产生,尤其与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紧密相关。虽然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外沿在美国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议,但却准确指出普通信息与机密信息中存在一个“灰色地带”,间接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国内对这一概念虽然存在较多争议,但其核心内容则相对明确:当它们丢失、被误用或未经授权的接入,或被非法修改后,可能对国家利益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这类信息又不属于行政命令中出于国防和外交政策利益考虑需要保密的信息。

社会科学科研信息从效果和作用来看,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学术性、理论性特征突出,应用研究因涉及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实践性、政策影响力强。智库型成果则是应用研究的典型代表,普遍涉及当前社会中新、难、急的问题,社会影响力大,多数属于“敏感但非机密信息”范围。目前,无论学术研究或政策层面都未对智库信息的“敏感但非机密信息”特性予以特别关注,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十分松散。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因学术界及相关领域、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对智库建设带来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及存在的危机还不适应,认识不深刻;对科研信息转变为“敏感但非机密信息”的现状尚未感知,认识存在误区和盲区。目前对智库信息性质、敏感度和保密级别的界定尚未有相关制度和操作办法,作为一名普通学者很难分辨自己的科研成果中哪些需要特殊保密,自己的哪些行为会对科研信息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当发生科研信息窃取案后,在一线从事研究的学者就遇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对互联网和一切智能设备产生恐慌但又无法杜绝使用,不知道哪些科研信息需要重点保护,不知道如何保护科研信息安全。还有少部分学者对各种保护科研信息安全的纪律、措施有抵触情绪,觉得影响科研工作开展。

2.目前科研信息管理不规范,存在管理制度、技术和设备防护上的漏洞

两起案件因科研人员的电子邮箱和云盘被技术突破造成科研资料和成果外泄,其中反映出科研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漏洞,以及科研人员对科研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存在认识盲区。目前,在科研信息的传递和保存方面既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性规范和要求,也没有行业性规范和要求,仅依靠科研机构自觉和个人自觉来维护信息安全。科研信息目前等同于科研人员的个人信息,完全依靠科研人员个人自觉和个人能力进行管理,同时辅以单位不定时的口头警示。此外,互联网大众平台对用户长期的理念灌输、全方位营销手段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使得电子邮件、云盘、即时通信软件等在网民中的普及率极高,已经成为普通人生活与工作的重要依赖。因此,依赖不规范设备和渠道保存和传递科研信息的行为在科研工作中十分普遍,而且科研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其中潜在的危机。

面对复杂的互联网安全环境,单打独斗式的信息安全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互联网时代的形势要求,依赖互联网商业大众平台进行专业资料传递和存储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信息泄密的重要源头。互联网企业有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义务,但因各企业后台维护能力参差不齐,小网站后台数据库极易被技术突破,造成“用户名+密码”泄露。利用小网站泄露出的“用户名+密码”,对大型网站的“用户名+密码”进行“撞库”,这已经成为大型网站用户信息被盗、用户资金被窃取最常见的形式,其他更高级的信息窃取技术不胜枚举。同时,窃取――卖――收购用户信息在互联网上已经形成稳固的产业链,其中利润极其可观。此外,利用带病毒和发射器的硬件在无网络状态窃取资料和直接破坏硬件设备已成为技术发展趋势。因此,仅靠科研人员个人和科研单位自觉来保护科研信息安全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环境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实现信息安全,一方面要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严谨的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则要依靠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后者就显得极为重要。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其独特的方式,大多数科研人员不是集中在单位开展科研工作,大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开展科研工作,普通的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并不适合他们。因此,加强科研人员工作设备的安全等级,定期对工作设备进行专业技术检查,建立突发信息安全事件应对体系,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等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但目前因整体环境对科研信息安全管理认识的局限性和科研机构实际能力的限制,全面的专业信息安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在各类科研机构中尚未实现。

三、对策建议

1.对科研信息重新定位,重视其“敏感但非机密信息”特性

当前,科研信息安全管理中出现的意识欠缺、制度欠缺、技术欠缺、设备欠缺等问题,其根源为对新形势下社科研究工作定位不准和安全意识的欠缺。2015年完成修订的《国家安全法》构建了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此次修订,非传统安全领域第一次在法律层面被纳入国家安全范围。国家层面已经认识到国家安全应该是多维立体结构的,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科研究就是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工作之一。在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社科研究已经不再单纯具有科学研究一种属性,其研究的影响力已经扩展到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层面,科研信息也从普通信息转变为“敏感但非机密信息”。相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速度,目前一线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有明显的滞后。在“第十二届西部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11位社科院院长在阐述新型智库建设工作时,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和推广措施等问题都有相对成熟的计划和措施,但对新形势下科研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则鲜有提及。可以看出,科研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认识盲区和误区,在全国范围内都普遍存在。对于这些新现象、新矛盾,要加强纪律教育和引导,从政策和法规层面提升科研环境的整体安全水平,提升科研人员对社科研究信息安全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将对社会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认识和研究提升到非传统安全高度,将社科研究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引入科研人员视野,才能彻底改变科研人员和科学研究机构对自身及科研成果定位的认识,最终落实为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2.加强社科研究信息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

信息安全管理需要思想认识、制度管理、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其中,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是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平台和基础。没有基础建设投入和技术投入,信息安全管理就是空中楼阁。当前,借助互联网和智能设备获取和交换信息,扩展研究视野和研究思路,在电脑上完成科研成果,已经成为一线科研人员无法避免的科研行为,让科研行为完全脱离互联网和智能设备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此,当前亟须国家层面和行业内部出台一套科学且可操作性强的科研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该制度要适应科研工作规律和工作方式,突出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防护,突出对电子信息安全的防护等。科研人员要明确哪些科研行为要杜绝互联网操作、哪些科研工作要杜绝在智能设备上开展等实践操作问题。要对社科研究信息进行细致的安全管理等级划分,并制定不同层级的安全管理措施,配备不同层级的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制度要细致且便于一线科研人员实践操作,让一线科研人员做每一项课题研究、开展每一个科研行为都有章可循,大而化之的管理制度在互联网数据分析、定位和信息粘连技术下其作用将十分有限。

互联网时代科研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提高设备安全级别、建立专业技术队伍。设备和人才引进需要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只有整个社会和行业对科研信息安全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才能实现相关资金和政策的落地,硬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人工智能技术科普篇9

1.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念

所谓计算机应用技术,它是一门用来分析计算机应用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技术、方法、理论以及系统的学科,它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同时又是构成计算机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实现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紧密融合的重要载体。一般来说,计算机应用可以分为数值计算领域以及非数值应用领域两大类别,这两大类别分别具备自身显著的特征并都在有效地促进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1.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历史

20世纪40年代中期计算机被引入到我国,在这段时期里计算机应用技术尚不成熟,只有被应用于数值领域,其中主要包括研发和生产国防武器这一方面。50年代后,计算机应用技术逐渐在非数值应用领域得到发展,其中主要包括应用于管理企业信息、处理工商业事物以及处理、分析数据信息等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起,计算机在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的应用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在我国社会科学、经济等多个领域都发挥这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范围更是逐渐扩大,它不仅被广泛应用到了文化教育行业、服务行业以及农业等行业,甚至在各家各户也可以看到计算机应有技术带来的方便。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计算机应有技术的开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也大大地促进了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发展速度。

2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

2.1计算机应用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1)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当下社会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领域,计算机可以凭借其在管理、加工、操作以及储存等方面的优势,来实现对任何形式数据资料的快速处理。数据处理最常见的形式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近几年来,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国的众多机构和企业中被广泛使用,政府机构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搜集、管理、公布相关信息,商业企业可以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真正的电子信息交流,生产型企业也可以利用资源规划软件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2)数值计算。除了数据处理之外,数值计算也是计算机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个领域,计算机凭借其运算速度快、逻辑能力强、运算的精准高等特点,在现阶段被很多新型学科所接纳。比如说,生物控制、计算物理、计算化学以及计算力学等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被广泛应用这些学科,也大大促进了这些学科的成熟和发展。

(3)控制与检测过程。一些生产型企业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运用计算机实现对生产信号的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内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从而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这整个过程即为计算机检测系统。随着仪表和仪器被引入到计算机技术中,仪器仪表系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也给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动力。

(4)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系统已经具备了模拟人类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功能,变得越来越智能化。计算机应用这一人工智能的功能也使得计算机在社会领域应用的适应能力以及逻辑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2计算机应用的功效

(1)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在计算机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的年代,人与人之间远距离的交流只能靠书信来完成,这种交流方式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造成信息的不流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自计算机应用技术被广泛普及后,大大得缓解了这些问题带来的麻烦,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几秒钟之内就可以把自己要交流的信息传达给对方,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的交往。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了很大的便利,网络会议的不断普及,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电脑远程教学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学习摆脱了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使得远程学习成为可能。

(2)加速社会的信息化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发展的尚不完善,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但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使用普及度不断提高,其在处理繁杂数据信息、存储大量数据以及数据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加速了社会的信息化的发展。现阶段,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计算机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水平还相对较低。虽然目前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普及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得差异。目前,我国还存在一切企业和家庭没有充分使用计算机网络,一切企业对计算机应有技术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2)我国对于研发信息产业的投入力度还有待提高。由于我国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还不足,导致我国一些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的需求还不能完全得到满足。目前,我国一些重要领域、行业或者重大工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所需的软件、硬件或信息系统大多还是沿用国外的资源。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化之所以比较高,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对于研发计算机应用投入力度比较大,进而可以研发出更先进的产品。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应用的相关政策法规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

3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

3.1微型化

目前,无论是在家用电器还是在仪表、仪器等小型设备上已经可以看见微型计算机的身影,并且由于计算机在这些方面的应用是整个数据检测和控制的核心环节,它也使得这些小设备变得越来越智能化。随着微型化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掌上电脑、笔记本等微型计算机以其更高的性价比,正受到越来越对人的青睐。

3.2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科普篇10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现状问题思考

一、机器人教育现状分析

在我国,机器人教育作为教学内容进入中小学还处于起步阶段,方兴未艾。2001年,在北京召开了“关注中国未来的竞争力——儿童数字化启蒙”研讨会,会议认为,将数字信息技术介入到传统的幼教方式中去,利用有效的手段与工具对儿童进行数字化启蒙,关系到儿童未来的成长和中国未来的竞争力。2004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程序设计与机器人教学研讨会。在各种研讨会兴起的时候,机器人教育也逐渐引起重视。2000年,北京景山学校将机器人教育以科研课题的方式纳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小学智能机器人课程教学。但是研究性课程的课时比较少,学生一切从零开始学习,要想真正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作为研究性课程的机器人教育整体效果不十分理想。我国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颁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验)》,首次在“信息技术”科目中设立“人工智能初步”选修模块和新增加的通用技术课程中设立了“简易机器人制作”选修模块,从而迈出了我国高中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第一步,这也意味着我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在大众化、普及化层面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把智能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课、通用技术课列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对全体学生进行机器人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还处于编写教材、设置课程的起步阶段。学者张剑平指出,国内多数的学校主要还是以课外活动、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形式开展机器人教学。通常的做法是由学校购买若干套机器人器材,由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或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进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机器人组装、编程的实践活动,然后参加一些相关的机器人竞赛。以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郭善渡老师、北京景山学校沙有威老师等为代表的大批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围绕机器人竞赛、机器人与技术教育,机器人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问题展开了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往往比较零散,重复,缺乏科学系统的课程建设研究。

二、对当前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学优点

近年来我国的机器人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机器人逐步成为中小学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良好载体。教育机器人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可以帮助科学、数学、力学等等学科的教学,在国内已经有学者提出机器人与理科教学整合的想法。机器人教育引入校园,对学生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获益。

其一,丰富学科生活,培养动手能力。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青少年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及科学模具的能力日益降低,创造发明的意念也渐呈弱化趋势。所有令他们爱不释手的玩具均是玩具商生产出来的,亦即是需用钱买来的。长此以往,将使未来中国少年儿童的求生能力、自我创造能力不断减低、变弱,这对于一个民族的科学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自我组装、制造机器人不但会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同时也会从小培养学生养成凡事自己动手的良好生活习惯。

其二,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机器人制作涉及相关领域多种门类的专门知识,青少年必须广泛涉猎,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机器人的制作过程,正是锻炼意志、培养坚韧品质的过程。机器人制作一般都以二人、三人或一个团队的形式进行,群策群力、共同作业,就像体育比赛中的接力赛一样,缺一不可,整体的实力远超出个人的能力的发挥。

其三,激发创新精神,培养科学兴趣。人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开发青少年智力的问题。参与机器人制作,能使学生自小就对科学产生兴趣,获得科普知识,同时也将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推进机器人教育的思考

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机器人应该和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例如,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可以将研究机器人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高中阶段,可以将教育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初步”“算法与程序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电子控制技术”等技术类课程进行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校本课程。事实上,教育机器人所体现的知识的综合性使它不仅能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载体,也可以成为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载体。在高等学校中开展智能机器人学科教学,进行多层次的机器人教育,既可以普及机器人知识,加强机器人专业建设,也可提高机器人的应用水平。应当在教师教育相关的专业,例如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中开设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相关的课程。各种形式的机器人竞赛是全球范围内教育机器人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这些机器人竞赛大都集中在诸如灭火、迷宫、足球等等竞技类项目上。要注重通过此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协作能力和技能,为此需要关注竞赛项的创新性。例如,竞赛项目的设计可以更加关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点。

总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机器人的出现为创新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信息技术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向机器人教育重心转移目。开展机器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科学的钻研精神,对机器人教育的教学体系进行研究,使机器人教学完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剑平,.机器人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策略【i】.中国电化教育.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