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3:48

冷链物流调研篇1

针对以上提出的这些问题及配送要求,本文以“优化”为主线,研究分析冷链物流回程配载的车辆调度优化。

【关键词】物流运输;回程配载;冷链物流

1回程配载

回程配载意思为具体的回程运班选配货载,即承运人根据回程路径向托运人提出托运计划,根据运输工具的特性,确定适合的货物装载数量、体积等,返回目的地的过程。

1.1基于回程配载的Swot分析

1.1.1Strength

1.1.1.1自身优势

根据物流公司自身优势,整合物流信息,由统一平台进行监控。物流公司信息功能主要有:

(1)车辆实时监控

监控公司所有自有车辆的位置信息,包含经纬度值,状态信息包括时间、速度、方向、设备故障、空载、重载等信息,具有全程、实时、可视化冷链安全监控。

(2)历史轨迹

车载终端上存储的历史轨迹记录可以由管理中心通过无线方式按照时间段提取后存储于管理中心,轨迹点可以在管理中心电子地图上回放以重现车辆的行驶过程以及相应的冷链状态信息。

(3)报警功能

车载终端除具有超速、越界等报警提示功能外,还配备有紧急报警开关,遇有紧急情况时,驾驶人员可向调度管理中心发送报警信息,由调度管理中心启动应急预案。

(4)远程控制

车载终端具有断油断电功能,调度管理中心在特殊情况下,可直接向车辆发送断油断电指令,停止车辆运行。

1.1.1.2外界优势

(1)水陆交通。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交通事业,水路交通便利。

(2)人口优势。人口集中可以产生许多经济优势或效益。

(3)雄厚的人才实力。我国高校众多,培养了大批物流等相关专业的人才。

1.1.2weakness

1.1.2.1自身劣势。

我国物流行业虽然已经具有较为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但与世界一流的冷链企业相比,仍然有一些差距。

(1)只有部分车辆和仓库已经实现了仓库和配送的可视化,有待推广使用,完善系统。

(2)针对可视化的移动app还在推行中,亟待成熟。

1.1.3opportunity

自2009年以来,中国3G网络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成熟与发展,中国的4G网络也于2015年日益成熟。因此,实现物流运输过程可视化越来越值得期待。

1.1.4threat

面对机遇,同时也要迎接挑战。

(1)以三千多万卡车司机服务的移动互联平台蕴藏着重要经济价值,目前汇通天下、易流、维天运通这三家公司都在倾力抓住这样的商业机会。

(2)快递服务新行业中,以中通、顺丰为例的快递企业在不断地变革。利用微信、app的普遍应用的趋势,在互联网上创新快递服务,赢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提高客户满意度。

(3)传统找货方式中,司机们为了防止回程空车这种情况的发生,只能集中在熟悉的运输市场中,寻找适合的运输货物。这种传统找货方式效率较低,无法达到双赢目的。

推广手机app,使司机能够及时获取订单信息。司机在手机上安装了app之后,将自己的车型、可运载的货物种类、运输期间到达的时间以及地点,还有最终返回地等信息,通过移动终端上传到网站。网站在后台将车源和货源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将大量的数据整理成简便明了的供需信息。

1.2解决方案

根据Swot分析内容给出相应的评分制度:5-4分为特高;4-3分为稍高;3-2分为中等;2-1分为稍低;1-0分为特低。

根据评分制度给Swot分析中各个因素项打分:

优势:冷链物流全程安全监控(4);运输可视化(4);便利的水陆交通(4);密集而众多的人口(3);

劣势:车辆和仓库的信息化配备不完善(3);可视化移动app有待研究推广(3);所在地区行业竞争激烈(5);

机会:4G网络成熟(5);公路物流运营(4)、快递服务(4)和物流商业整合(4)的变革;

威胁:以3000万卡车司机服务的移动互联平台已有三家公司进军(4);以中通、顺丰为例的快递企业已经陆续在移动互联上实现了创新(4)。

根据评分制度为各项因素打分,计算各分析项的平均值,得出各项影响强度。并综合物流公司现阶段运营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型战略。

1.3根据Swot分析法所采取的措施

1.3.1根据公司业务情况,调整车队规模。

(1)尽量满足自身的运输需求,根据地区业务大小合理分配车队,利用好自身调度平台的优越性,更深层次地优化运输效率。

(2)利用好闲置车辆,打造良好口碑,传播物流公司自身影响力。

1.3.2抓住国内4G网络成熟的机会,顺应互联网信息时代潮流。

(1)优化统一调度平台,使其成为公司的强大竞争力。

(2)加大力度投入移动app的研发,实现调度平台与app的链接。可以提供给引用的外来车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引用社会车辆时产生的系统对接问题。

1.3.3利用高校优势,挖掘人才。

(1)积极与高校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确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加强建设师资队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

(2)专家指导与人才引进。物流公司可以通过聘用高校专家、物流咨询公司专家为培训讲师,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制定战略目标。

(3)重视车队司机的科学文化素质与精神文明素质的培养。车队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够降低物流过程中由于技术或者服务等方面带来的风险。

2从空载率看待回程配载问题

2.1国内空载率发展现状

“空载率”指车辆没有搭载乘客或货物的行车里程在整个运营行车中的百分比,即空载率%=空车行车里程/总行车里程。

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其中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的52.5%,造成大量的物流损耗费用。据调查,我国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每年由于空载率高的原因造成的无效损耗高达100亿元人民币。而在国外,德国道路的货运空载率约为17.9%;1980年到2004年期间,英国货运车辆的空载率从33%下降的27%,目前仍在不断下降。制定出公路货运空载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降低空载率,对我国物流行业来说是重中之重。

本文从空载率这个角度出发,就如何降低空载率而获得返程配载中的更多利润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2.2基于鱼骨图分析法分析空载率高的原因

根据鱼骨图分析法可以看出,空载率高的原因与政府、企业和个体商户这三大主体有关。因此,要有效地降低空载率,需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2.3基于冷链运输提出降低空载率的解决方案

2.3.1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划分各部门职能,防止地域保护主义的出现。

2.3.2企业:统筹发展专用车辆,有效的对货运资源进行整合,完善企业间的合作机制,强强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城市物流配送,科学规划运输路线,降低空载率。

2.3.3个体商户: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合理运营车辆。加强信誉保障,诚信经营。

3结论

本文对冷链物流回程配载的车辆调度优化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回程配载的Swot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找出适合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然后对国内外空载率现状进行分析和对比,利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我国冷链物流空载率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如何降低冷链物流回程配载的空载率,合理利用资源,帮助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冲.物流节点能力与通路能力的匹配研究[J].20140601

冷链物流调研篇2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物流行业的高效运作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我国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为保证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产品质量,冷链物流企业加大对能源的需求力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利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征为主要出发点,论述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必要性,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创设农产品冷链物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低碳经济;农产品;冷链物流

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要指导思想,通过科技投入、产业升级转型和循环能源的高效利用等多元化发展手段,减少能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数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极大地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征

1.时效性

质量可靠和新鲜是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生鲜农产品极易因为腐蚀而使农产品质量变质,直接影响农产品的新鲜度。因此,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输过程中要缩短运输时间,将其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农产品质量的保证还需要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实现协调运作,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各条线路进行优化配置,制定合理的配送路线,以此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以免因时间耽误而对物流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2.高成本

农产品具有易腐蚀性的特点,因此要通过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确保农产品不会腐蚀变质。农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对温度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温度必须始终处于低温条件,主要是通过安装温控设备进行低温条件的实现,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如冷藏仓库、冷藏车等,这极大地增加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和固定资产投入[1]。

3.复杂性

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其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因其自身的易腐蚀性特点,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的冷链物流系统制定,以低温条件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的冷链物流运输工作,较一般的物流系统在温度、基础设施方面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为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的指导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此指导理论的基础下,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处理等手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力开发清洁能源、低耗能能源、环保材料等,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创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这为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扶植,国家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改革创新,为其创建了良好的宏观调环境并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2]。在低碳背景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符合当今时展趋势和潮流,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低碳经济发展相结合,可以有效减少冷藏装置中氟利昂的排放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理念的重要举措,是物流产业实验产业结构转型、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必然选择,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延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产业链,通过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科技水平投入力度不足,资源难以优化配置

我国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科学技术水平的投入力度不足,冷链物流的运输装置往往采用温度不达标的常温装置,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总极易腐蚀,农产品质量大打折扣。我国物流产业的相关数据显示,农产品冷链物流装置达标的企业在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中所占比例较小,传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采用敞篷式的运输工具,在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在运输过程中甚至存在农产品回流现象,资源配置极为不合理,运输工具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和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了大幅度的污染。同时,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没有建设有效的物流网络系统,难以对物流运输环节中的各种信息尽情有效获取,一旦发生运输工具瘫痪,其他运输企业无法给予及时的帮助,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力较差。

2.程序标准化建设不完善,物流结构不合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种类和生产地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运输分配,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标准化程度建设不完善,其中运输成本、基础设施成本和固定资产投入均有所增加。其次,农产品生产模式的分散化,对物流结构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生产、销售和运输各个环节的协调性不足,组织能力较差,导致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较大。最后,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进程滞后,对于农产品冷藏装置中的温控设备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各运输程序之间缺乏有效连接,程序操作流程不合理,规范性不强,各种高科技定位系统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中的应用程度不足,对全称的监控力度不强,使得农产品质量降低,低碳环保力度不足[3]。

3.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力不足,难以循环利用

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企业理念,对企业文化和理念的建设有所忽视,导致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中应用力度不足,政策和理念的落实手段不到位,循环经济在物流企业中的作用不强,效果不明显,导致运输、存储过程中的废弃物大量堆积,随意丢弃,这些废弃物质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极易造成危害。现阶段,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由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力度不足,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没有成立专门的回收利用系统,往往采用焚烧和填埋的方式,这对环境和空气造成了再次污染,不利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低碳经济模式的开展和实现。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1.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输过程中,相关的科研人员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积极研发冷链物流低碳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污染物质排放。首先,政府要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低碳经济发展,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政策引导和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如农产品低碳冷链物流财政补贴、税收调节、加大农产品低碳冷链物流的贷款优惠政策力度等,大力引进国外先进低碳技术,并结合自身发展加以改造和发展。其次,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输工具方面,要重点解决物流工具的能源排放问题,通过清洁能源、低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物质的排放量,并对农产品冷藏装置的温控设备进行合理的研发,加强高科技软件、信息软件的使用和投入。最后,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路线进行优化配置,针对运输地点,制定各种运输方案并从中选择最有方案,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输效率,降低生成成本。

2.完善程序标准化建设,优化物流结构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要从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运输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转变,加强农产品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扩大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规模,形成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农产品生产模式,在销售环节方面,销售商要加强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企业的协作,起到重要的中间作用,实现组织、功能、流程全方面的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转型,运输环节要建立绿色配送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科技建设,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物流运输的协调同步发展[4]。同时,运输流程的建设要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冷藏装置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从农产品种类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产品冷藏装置温控标准,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此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对各运输程序的操作流程制定规范化的制度,以标准化和现代化为核心进行有效的制定,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从生产、运输、加工、包装和销售等方面的有效衔接,优化物流结构。

3.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循环利用率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主要的指导和发展理念,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来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氛围的有效渲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全面应用,根据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采用合理化和针对性的手段和途径将可持续发展观进行有效深入的落实。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建立专门化、科学化的护手网络和部门,实现废弃物价值的二次利用,在处理部门的选择和制定上可以有效引入第三方企业,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废弃物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网络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进行有传递,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保证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全方位监督和观测,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平台健康有序发展。

五、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和趋势,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将现代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效统一。本文针对传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存在问题,从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企业理念三个方面进行对策分析,重点强调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新能源的可发与实践,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力度,并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环境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协调发展的双赢目的。

作者:徐阳张多加苏兵姬浩单位: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同晓文.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策略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4(12).

[2]谷励.基于低碳视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

冷链物流调研篇3

关键词:食品;物流;研究

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时代的的日益变化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和需求也越来越大。食品消费观从最简单的传统单一向多元化,快捷化的趋势发展。在这种压力下,食品的企业们为了保持市场的竞争力,重点在于必须不断的减少产品的研制开发时间、减少生产的成本,这就要求我国构建完善的现代物流平台。近年来的“三聚氰胺”苏丹红”等事件,让人们对食品安全感到恐慌不安,一些不良企业为了达到保鲜等目的,在食品中添加对人体有害的防腐剂用以长期保持食品的保质期。在这类事件频繁的出现,食品的安全程度引起了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1]。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不仅关乎政府的社会道义责任,还和各个企业的发展,也最直接影响着各个企业从大众消费需求出发的长远投资效益。

2.食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食品冷链(coldchain)是指食品原料在经过一定的流程之后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个流程主要包括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食品必须处于一定的低温环境之下,从而确保食品的新鲜和安全[2]。

3.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缓慢,原因也是非常多,国际宏观环境,国内的总体经济情况,和一些体制制度的约束等等原因。要分析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内外环境因素结合起来,从机遇到劣势,以及所遇到的挑战,来确定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策略[3]。

(2)食品冷链管理和技术落后。目前虽然我国很多食品企业采取了现代连锁商业的配送模式,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物流配送模式,但是与国际食品巨头相比,由于在管理、资金以及专业人才等方面,尤其是物流配送水平和管理方面,都与国外的国际食品巨头存在较大差距,在冷链物流管理当中,很多都还是靠手工来操作,这使得程序相当繁琐,而且效率低下,而此时国际食品巨头已开始用卫星传输信息,商品的调配就像在短距离调配一样方便、快速[4]。

4.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1)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的构建

从原材料的获取,到消费者的购买。冷链物流全过程有着特殊要求,必须在冷藏技术下完成,而我国现在不仅在技术上有欠缺。在其他机制上也有许多不足!所以应当认识和研究其中的不足,从而改善。现在我国在食品冷链物流给的支持巨大。建立财税激励机制,投资激励机制,政策激励机制[5]。在监管方面。国内一直没有同意的标准,没有各环节的规范要求。有关部门应该加强行业的管理调控,除了建立和实施食品质量的保证,还应当注重全过程的监管,完善冷链物流的建设,使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2)加强食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

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产量虽然巨大,但是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产品供应链上,仍缺乏相关的标准,法律法规。目前大部分对冷链物流的认识不高,总体的宣传效果不到位,第三方介入少。总体来说,体制不完善一直阻碍着冷链物流的发展,从食品冷链物流的市场和企业的长期发展问题出发。专业的第三方物流的介入,是未来冷链物流发展的主流。因此,必须快速的建设相关的标准和法律法规。在这个规划内,需要政府、企业以及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和互动,政府要为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企业要在政府的扶持下,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搞好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之三方的共同努力为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3)加强冷链物流的硬件软件设施

在软件方面,应用最多的有仓库管理软件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以及客户端的对接系统,发展其软件技术,可大大的提高存储和运输管理,国外的许多技术都是冷链物流的新技术,如果能有在此方面做下巨大的突破。我国的冷链物流技术水平将有大步飞跃。在硬件方面,由于冷链物流硬件设施的投入需要花费巨额的成本,而一些食品企业根本无力承担这一费用,因此政府应该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为食品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在软件方面,食品企业之间可以联合起来共同为建设一个信息平台,以此来节省运营成本等问题。

(4)大量培养冷链物流的相关人才

目前食品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已渐渐的限制了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所以,企业要加强注重对冷链物流方面的人才培养,可通过有关研究所,学院,专业机构等等的配合与交流,积极的组织高水平规模化的食品冷链物流培训班,加快并积极的培养一高级人才。政府的扶持方面也在食品冷链物流的人才方面给出了巨大的支持。在这方面应优先加大重心。发展相关人才。将对食品冷链物流的未来发展,取得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宇红,发展我国冷链物流的对策研究,农产品加工[J].2006,第6期。

[2]李静宇,冷链物流的困惑与制约,中国储运[J].2008第03期。

[3]苏玲利、李宏,城市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商场现代化[J].2007第36期。

[4]汪子琳,冷链物流面临四大问题,中国物流与采购[J].2005第7期。

冷链物流调研篇4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2012年我国肉类总产量8384万吨,禽蛋产量2861万吨,牛奶产量3744万吨,水产品产量5906万吨;2013年我国肉类总产量8536万吨,禽蛋产量2876万吨,牛奶产量3531万吨,水产品产量6172万吨;2014年我国肉类总产量8707万吨,禽蛋产量2894万吨,牛奶产量3725万吨,水产品产量6450万吨。尽管我国生鲜农产品产值在不断增加,但是生鲜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耗损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肉类在流通环节的耗损率分别高达20%~30%、15%和12%;每年蔬菜的耗损量达1.3亿吨,水果耗损量高达1200万吨,仅果蔬一项的耗损金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耗损量之多,耗损金额之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户们利益的损失。所以,生鲜农产品在物流环节的耗损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涉及的产品种类繁多,且多为肉蛋、海产品、蔬菜等易腐易坏产品,不同的食品,其质量以及安全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监管部门的管理难度加大,物流企业确保食品安全的困难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食品行业近些年来频繁遭到质疑,例如福喜过期肉、顶新“黑心油”、昆明毒米线等类似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这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根据中国公众环保部门调查的民生指数显示,其中82%的居民都时刻关注着食品安全问题,而38%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过食品安全问题。可见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户们的利益和消费者的权益,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规划中编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区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冷链物流企业,形成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网络健全、全程可控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以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

加大冷链物流的投入比例可以更好地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减少流通中的耗损,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而冷链设备的投入必然花费更多的成本,使得成本的比重有所增加。因此,如何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去研究生鲜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耗损控制便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我国虽是生鲜农产品的产出大国,但是我国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耗损情况却不容乐观,加之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使消费者们对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问题的关注程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因此,生鲜农产品的耗损情况和安全性问题已然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整个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模式和不同冷链物流模式下物流系统的特点以及网络结构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以此为前提,建立有成本约束和无成本约束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耗损控制模型。其中安全可靠性表现为通过控制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使生鲜农产品在经过整个物流系统的流通后,仍然可以安全食用。最后通过对耗损控制问题的研究,用以增加农户的收益,对整个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发展也能给出一些良好的政策性建议。

1.2.2研究意义

生鲜农产品本身具有易腐蚀性,加上我国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效率不高,造成了我国生鲜农产品耗损严重的现状。目前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耗损问题的研究中,大都是对耗损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即在指出耗损现状的前提下,给出控制耗损的一些政策性建议。而对于成本投入和耗损控制这两方面进行的定量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建立具有成本约束和没有成本约束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耗损控制模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另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各个地区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连续增收的长期有效的机制,用以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保证居民的食品安全。本文的研究则严密贴合了这一规划中所指示的实践意义,即能保证消费者们的食品安全需要,又能控制耗损,尽量减少农户们的成本投入。

总之,在食品安全、物流耗损和成本投入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科学、完整、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耗损控制体系,有利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有利于减少生鲜农产品的耗损,有利于增强生鲜农产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有利于生鲜农产品工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以及创建和谐的节约型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符合国际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趋势。

.........................

2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生鲜农产品

生鲜农产品一般是指经由农业生产基地生产或养殖场养殖的,没有或经过一些初步处理的,在正常温度下不能长期存留的初级农产品。一般包括蔬菜、水果、肉制品、花卉、蛋、奶和水产品等。在我国,消费者一直把生鲜农产品当作重要的食品营养来源,所以生鲜农产品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1.2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十二五规划中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指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蛋、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地和养殖地经过采摘(或者屠宰、捕捞)后,在农产品的加工、储藏、搬运、配送、销售等各个物流环节都处在适合的低温控制下,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2.1.3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耗损在物流运作中,生鲜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会随着物流运作过程和物流时间的推移渐渐发生耗损和蜕变。所谓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耗损,就是指生鲜农产品由于产品本身的生理特性、产品物流环节技术落后、物流经管不善等原因,造成生鲜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数目的减少和重量的降低,以及物流产品的新鲜度下降、安全性降低、营养品质的耗损。

.........................

2.2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综述

2.2.1国外研究综述

欧盟将冷链这一概念界定为:冷链物流是指从原材料的供给,经由生产、屠宰或初级加工,直至最后消费为止这一系列有着严格温度控制的经过。冷链就是用来描述冷藏和冷冻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配送和销售这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操作术语。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即FDa,将冷链这一概念界定为:使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这一连串过程中都维持在一个准确的温度,从而防止细菌的滋生。

日本将冷链这一概念界定为:通过采用冷藏、冷冻和低温储藏等方法,使生鲜食品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中都能够维持一定的新鲜度。

随着冷链物流的兴起,国外的学者们也展开了对冷链物流的研究。其中,DGRichardson分析了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记录易腐产品温度的几种方法。R.montanari指出,为了使冷链中的物流成本达到最小化,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最终明确了一种最合适实际使用的方法。S.J.James,C.JamesJ.a.evans指出,之所以开展冷链运输是为了保持食物的温度,保证食品的质量,而不仅仅是为了制冷,也指出了几个参数在食品冷链运输建模时是需要考虑的。K.Likar,m.Jevsnik指出了在食品贸易(从运输、储存、配送一直到零售的全部物流过程,包括进出口环节)中进行冷链运输的重要程度,并采用了HaCCp体系对食品质量进行了分析。Jiangm,LuoYp,YangSY和ClaudioB.Cunha,marcosRobertoSilva集中研究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网络算法方面的研究,指出在轴辐式网络中,最短途径的选择在经过最优化算法计算以后,可以得到简化,同时也有利于网络中枢纽中心点的网络布局和选址决策模型的求解。Gabrielamayer和Berndwagner的研究重点是,生鲜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网络节点的选址优化决策问题,并构建了多节点的选址位置模型、最优选址模型以及双层优化模型;在研究选址问题决策时,考虑车辆运输路径问题,构建选址、路径问题组合优化问题。

由此可见,国外学者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过程中温度的追踪记录,物流成本的研究,物流节点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能够较好地反应冷链物流在运输环节所涉及的问题,但是很少有研究同时考虑生鲜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成本与安全可靠性问题。

.........................

3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模式.....................12

3.1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历程............12

3.2以组织形式为划分标准的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13

4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耗损分析..........................18

4.1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耗损原因分析.......................18

4.1.1生鲜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上的耗损..................18

5有/无成本约束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耗损控制模型分析..................22

5.1可靠性理论...........................22

5.1.1系统及其可靠度函数...................22

5.1.2系统的结构.......................22

6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耗损控制的政策建议

通过前面几个章节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耗损的原因、冷链物流耗损的影响因素以及具有成本约束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耗损模型的分析与冷鲜肉算例的实证分析,基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耗损现状,本文提出了以下几项建议来进行控制。

6.1抓住主要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是由一系列物流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物流环节对于物流系统来说缺一不可。但是,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各个物流环节对物流系统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控制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的耗损,需要找到那些对于物流系统起关键作用的物流环节,并对这些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耗损的措施,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通过以上的算例可知,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长途运输、上架销售和冷却这三个环节对于整个物流系统的影响较大,为了降低物流系统耗损,在运输过程中应当依次对这三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耗损控制进行研究可知,生鲜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运输特别是长途运输在整个运输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中,首先要确保物流渠道的通畅,使生鲜农产品不至于因为时间的耽搁而增加耗损程度。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相关技术,如冷链信息化技术、机械制冷贮藏技术、温湿度实时监控技术等对流通中的生鲜农产品进行随时的温度和湿度调节,调整生鲜农产品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使生鲜农产品达到一个最佳的保存状态,减少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耗损;另外,要加强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套的实施跟踪和检测设备的建设(例如RFiD技术等的使用),以实时监测物流设备的状况,减少因为冷链设备的原因而造成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不通畅所引起的耗损。

.........................

7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本文以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为研究背景,以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耗损为研究对象,以在成本约束条件下去控制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耗损为目的,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对具有成本约束和没有成本约束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的耗损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

(1)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通过降低一些物流环节的温度可以降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的耗损。

冷链物流调研篇5

关键词:冷链物流;食品安全;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2010)07-0289-03

近年,公共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受到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普遍关注,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但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由于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的关注点主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上,食品物流是我国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食品物流损耗严重,品质下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要保证食品物流安全,必须确保食品物流的技术、设备及操作标准化,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管理体制,完善食品物流企业准入与认证机制,构建食品物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及应急预案。

1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安全现状

1.1 基础设施薄弱,冷链体系尚未形成,物流损耗严重

食品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性产品,从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环节均须处于低温环境。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流通体系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中低温库不足,制冷设备、冷藏车数量有限,原有设备陈旧、能耗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食品流通提供全程低温保障。我国肉类、水产和果蔬的冷藏运输率仅为10%~20%(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达到80%~90%),采摘、运输、贮存等环节中损失率达25%~30%(发达国家控制在5%以下),总值约750亿元。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2亿人的生活,损耗量居世界首位。

1.2 冷链物流应用技术落后

目前国内冷冻冷藏业的制冷技术、质量监控、车间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等与国际标准有较大差距。食品保鲜和冷藏运输技术落后,无法有效地克服物流过程中的腐败和串昧;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手段,对食品中药物残留、致病和腐败微生物以及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和控制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化技术。

1.3 物流信息体系不完善,质量安全无法追溯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缺乏基于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产生于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可追溯等所致的市场失灵。

1.4 法规与标准不健全

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其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虽然进展较快,但仍滞后于产业需求。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不健全,各环节的设施、设备以及操作规程等无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政府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预警、监督、管理和惩戒机制,未能形成涵盖和统领整个食品安全流程的监督管理网络,缺乏具有执行力的食品质量监控体系。

2 食品物流安全的保障措施

2.1 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应加快冷链物流相关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如:物流过程动态品质检测、跟踪技术;冷链流通与营销信息化技术;机械制冷贮藏、气调贮藏、保鲜剂涂膜、低温高湿保鲜、臭氧气调保鲜、辐照保鲜、高压保鲜、高温处理保鲜、生物保鲜、高压静电场保鲜和纳米保鲜等技术:以及无损检测、光电分级技术等。

食品的品质及其货架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温度历程。物流过程温度的不可控性导致食品的预测货架期与真正可流通期限不一致。目前,国外已将时间一温度指示器(time-tempperatureindicator,tti)广泛应用于冷藏链。tti是建立在化学、机械学、酶学、微生物学等基础上的质量监测系统,可以记录食品贮运期间温度变化的连续过程,以机械变形或颜色变化显示可目测的响应,进而估计食品的变质范围和真实的剩余货架期,增加保质期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使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真实新鲜程度。国内尚未将tti技术应用于冷藏链,但其应用是必然的趋势。

应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全面动态监控各种冷藏车和冷库,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和库龄。发展先进的冷藏运输设备、公路冷藏运输和现代化冷库。针对当前国际冷链物流发展趋势,我国应积极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使食品从产地采收、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环节都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中。

2.2 加快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和法规建设

国家应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规范食品冷链物流操作,如冷链能耗与效率标准、冷链最佳作业操作标准、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易腐食品运输车辆制冷配置标准等。建立和实施统一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规范食品品质等级、添加剂、微生物、重金属、药物残留等有害因素检测和控制技术。同时制定强制性行业标准,保证冷链物流技术实施标准化。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的追溯体系和良好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将食品安全监管延伸到物流链条的源头,严控冷藏链各环节的运行状况,保证各环节食品质量安全。

2.3 加强对食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冷链物流管理和工程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制订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企业应积极开展在岗人员职业培训,按照食品冷链行业标准规定的良好操作规范,培训员工掌握冷链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技能”;高校应在食品冷链整体规划与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与食品冷链企业合作,搭建国内外食品冷链物流的学习交流平台,培养冷链物流领域的高技能人才。

2.4 建立和完善食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体系

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生产、包装、贮存、运输到最终消费环节建立集成化、无缝的质量安全信息流和物流控制,实现安全监控的透明性与可追溯性。实施冷链物流全程温度控制,跟踪货物流向,动态监控冷藏车的使用,连接全国的需求信息和连锁经营网络,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建立物流、生产、销售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构架,采用RFiD射频识别和条形码相结合的自动识别方案,追溯供应链中各环节的有关信息,准确识别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时实行产品召回。

2.5 建立完善的Haccp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analvsiscriticalconwolDomt,HaCC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体系,是评估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而实行控制的预防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在我国主要用于食品生产,国外已将其用于食品流通过程,分析物流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危害的种类、来源,进而确定各环节的控制参数和控制点以及预防措施,排除或

减少危害的发生。HaCCp在危害发生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损失,而不仅仅靠最终检验来保证食品安全。我国应加快HaCCp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推广与运用。特别是要研究和建立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将各环节的标准向上游延伸或衔接,形成从初级产品到最终消费品完整的食品安全控制链。

参考文献

[1]范小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状况[J]。农业质量标准,2003(1):4-6。

[2]谢如鹤,关于食品物流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c],中国制冷学会

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制冷创造未来,2005:668-672

[3]叶海燕,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29(3):38-42。

[4]

匡勇,张晨,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比较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8,8(8):47-49。

[5]王宁,黄立平,基于信息网络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126-129。

[6]杜卫东,魏启文,高观我国蔬菜水果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14(2):24-32。

[7]

Giannakouroumc,KoutsoumanisK,nychasGJe,et al.Fieldevaluation0ftheapplication0fti‘metemperatureintegratorsformom。tormgfishqualityinthechillchain[J]inter,Foodmicrobiol,2005,(102):323-336。

[8]霍红冷藏链研究现状及分析[J],物流科技,2008,(10):82-86。

[9]鲍长生,冷链物流系统内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9):66-67。

[10]李大芳,食品物流业的法规建设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J]商业研究,2007,

(5):200-201。

[11]肖静,张东杰,刘子玉,等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8,(7):13-17。

[12]吴敏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出路探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7):13-16。

[13]宋汉利,于勇,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安全监控应用研究[J],物

流技术,2007,26(2):177-180。

[14]张月华HaCCp监测下的鲜活品冷链物流的技术创新[J],物流工程,2008,

(4):76-77。

冷链物流调研篇6

[关键语]农产品;冷链物流;对策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一种特殊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所以国外普遍称其为易腐食品冷藏链。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保持食品质量完好与安全的一个系统工程。而本文所指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按照一般冷链物流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可将冷链物流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成以下几项活动:原材料获取、冷却、冷藏加工、冷藏运输、冷藏销售和消费。具体如下:原材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采购、物流信息)初加工、分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成品、深加工(流通加工、储存、运输、物流信息)配送中心(配送、物流信息)批发商、零售商(销售、物流信息)最终消费者。

二、福建省农产品冷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生鲜易腐农产品(以价值论)已经占到销售总量的50%,并且还在继续增长。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福建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目前只有极少数的物流供应商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而绝大多数的冷藏运输商仅是从传统演变而来,一般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冷藏物流服务。冷链

[作者简介]陈艺(1983—),女,福建福州,硕士在读,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物流的效率取决于冷链物流各节点的有效衔接。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

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生鲜易腐农产品供应链上,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虽有一定数量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队,但服务功能单一,规模不大,服务范围小,没有形成跨区域服务网络,无法提供市场需求的全程综合物流服务。而且,任一环节、任一家企业的条件不规范都会导致产品质量受损。如加工环节中一些企业使用不好的原料;运输与配送环节中一些企业用保温车代替制冷车;销售环节中一些企业的冷柜温度设置不当,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储存期。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低

城乡物流系统协调性差,物流设施严重不足,县一级高速路网覆盖率约60%左右,普遍缺乏大型冷库等存储设施;农产品集散网点建设滞后,县一级基本都有1个以上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但部分乡镇尤其是闽西北山区的很多乡镇都没有农产品集散网点,农产品集散难度较大。?从储存设备来看,目前的冷库大多仍采用老技术,仅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和贮藏,功能比较单一,导致冷库的利用率并没有随着库容增加而增加。而当生产淡季或者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状态。冷库的储蓄量只占其库容总量的20%-30%,有的甚至达不到20%。可见,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二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三)农产品冷链中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农产品物流冷链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造成冷链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只有提供少部分功能的类似于财务管理软件或者库存管理的软件。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更不用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自己服务。只有个别企业拥有自己的生产系统或信息网站;虽然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但对信息化认识不够,信息平台停留在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展示企业形象的基本功能上,信息平台数据更新缓慢、覆盖面窄,信息流量有限、失真的风险较大。大多数农产品物流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人工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造成企业和客户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四)人力资源匮乏

冷链、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维护工程师、农业专家和物流运输的监管者。由于物流市场的不发达,这样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举例来说,预冷是冷链当中最关键的环节,但在中国几乎没有农业经营者有此相关方面的技能,而且也缺乏专家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这使得大多数农业经营者甚至没有意识到预冷的重要性。虽然福建多数高等院校已开设物流专业,物流师的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也初步展开,但多数院校和机构的培养条件不尽人意,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也没有建立物流行业的职业终身教育系统。此外,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物流职业培训仅仅是侧重于工业品物流人才的培养,而对农村、农业、农产品特点有深刻理解,又能将其运用到农产品物流的管理人才则是凤毛麟角。

三、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未来发展对策及思考

国家发改委7月28日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将得到广泛推广,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完善和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未来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有所明确和突破:

(一)不断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初步形成“综合物流园区—物流分拨中心—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三层物流节点网络,加快建设为周边及中西部地区提供“公铁水”联运、“无缝衔接”服务的物流项目,大力拓展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物流合作。重点加强县一级高速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是农产品物流的载体,也是农产品流向全国、流向世界的路径。要做到村村通公路,并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物畅其流。同时,根据各地区人口数量、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配送中心,对于原有的冷藏运输设备,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运用先进技术改进现有冷藏运输设备,引进先进设施设备(如加强保鲜库、冷藏库的建设,增加温控设备和防潮设备等),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二)尽量缩短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要尽量减少流通环节,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创造条件让仓储式会员店、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产地批发市场集中采购,缩减作业环节,建立直接有效的流通渠道。推广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与配送,拓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中的分销配送业务,构建城乡双向物流。

(三)加强技术革新

技术创新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因此必须将其放在突出位置。一是要加大对具有福建地方特色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开发研究力度。如:蔬菜加工重点发展和研制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低温脱水蔬菜、冷冻或速冻菜、及调理蔬菜、蔬菜汁及蔬菜罐头等系列产品,提高质量档次;水果加工重点开发超临界液体萃取食品、果汁饮料、罐头、果酒等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和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二是大力开发并推广使用农产品产后包装和保鲜技术。要采用轻便材料、透明材料、绿色材料,实现农产品包装的轻便、实用、精美,既美观又无污染。在吸收国外的最新保鲜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保鲜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产品保鲜的贡献率。三是在运输方面上信息的沟通可通过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如poS技术、eDi技术和GpS技术等,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的运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简化冷藏车运输的计划、审批手续和空车调配环节。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

(四)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因此,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加强区域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鼓励省内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参加物流管理专业进修,资助扶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鼓励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设信贷物流专业课程,为现代农产品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同时也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举办从业培训,建立物流行业职业终身教育体系。

结束语

总之,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冷链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行业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效益。

参考文献

[1]叶海燕.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03).43-47

[2]孙红菊.农产品冷链物流浅析[J].物流技术,2009,(03)158-159

[3]郭黎霞.福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管理观察,2010,(13)225-227

冷链物流调研篇7

1.1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目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政府纷纷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如加拿大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对国家铁路公司补贴、改制和相关政策扶持,使其成为目前北美地区效益最好的铁路冷链物流运输企业。同时建立了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冷链物流体系,形成了与国家经济发展协调的冷链物流网络。

1.2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保证冷链物流质量

冷链物流中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出现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发达国家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制定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有专门机构管理。对涉及到冷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每一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对标签、容器和包装等有关标准以及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允许含量进行规定。由于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冷链物流体系的运作管理,国外冷链物流处于国家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另外,通过严格专业认证制度,实行冷产品市场准入,保证冷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直到最后消费环节的质量。

1.3先进设施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各国冷链物流企业依靠先进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手段提升冷链物流的整体水平。第一,在原材料提供环节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或操作规范,保证冷链物流起点的质量与安全。第二,使用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质期。第三,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对冷链物流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国冷链物流的供求网络联结起来,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

2、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第一,国家鼓励大型零售企业自建冷产品配送中心,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推广,并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国家也不断推出绿色食品认证、“菜篮子工程”等各项质量标准和政策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第二,国家出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并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建成相对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都要大幅提高,同时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将大幅降低。还提出了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等八项重点建设工程。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设备也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第三,目前,有关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将逐步展开,全国范围内的冷链物流标准也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类、肉类、禽类、速冻食品、冷饮等需求逐年增加,冷链物流决定了生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冷链物流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2.2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2.1冷链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物流成本高在运输方面,现代化的冷冻冷藏车存在严重不足。公路冷藏车占货运车辆比例仅为0.3%左右;铁路冷藏运输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冷藏运量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由于冷链物流对设备、技术的高要求,加之冷链运输管理的复杂性和低效率性造成我国冷链运输成本过高。在仓储方面,由于制冷技术落后,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冷产品生产和零售企业损失。另外,我国冷库结构不合理,布局分散,利用率不高。大多数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其中也有蔬菜和果品的冷藏,冷库的类型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的冷库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先进设施和技术的引进困难,投资利用率较低,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偏高。2.2.2尚未形成系统的冷链物流体系由于历史、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整体冷链体系还未形成,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十分明显,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能监控冷产品从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状况的完整体系,致使冷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我国食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2.3缺乏监管机制、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对我们队冷链物流环节的监督往往只能在各个物流节点的冷藏仓库进行,一般只能检测冷库的温度是否达标。而对于运输过程温度是否达标无法做到很好的监督和检查。由于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导致冷链物流市场以牺牲冷产品质量为代价的无序的恶性竞争,进而侵犯消费者权益,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危害。目前,国家还没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可供冷链物流参考执行的标准,尤其是在冷链运输的过程中,还没有与此相适应的跟踪监控体系。2.2.4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不到位由于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滞后,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缓慢和信息技术落后,冷链物流的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都难以保证。多数冷产品提供商只能是自行经营,或是部分外包。据统计,企业自营冷链物流占到了物流总量的80%左右,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很难体现,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冷链物流服务很难实现。2.2.5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由于冷链物流技术含量高,作业难度大,比普通物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需要冷链物流人才具备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但目前在冷链物流的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几乎空白,最多也就是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及一些简单的冷链知识。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尤其缺乏懂冷链技术和管理、冷链物流操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着我国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3、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结合实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发展我国冷链物流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3.1强化政府支持,健全冷链物流市场

要建立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首先建设一个规范的冷链物流市场,保证良性竞争。同时要加强冷链物流供应链的整体规划与协调。政府需要加大冷链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方面的支持。制定好行业整体规划行业规范,发挥行业组织沟通协调作用,如通过优惠补贴等鼓励措施,把企业与政府联合起来,共同投资,共同管理,从而进一步健全冷链物流市场。

3.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先进的冷链技术

政府需要加大对冷链物流方面的投入,如建立先进的自动化冷藏库,建设冷链运输网络,加快冷链物流发展。通过RFiD技术、Gp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及温度传感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模式。在运输过程中应用多温层技术,满足不同冷产品的不同保湿要求。储藏方面,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冷产品的库存情况,按时提货和补货,提高低温物流的作业效率与管理水平。

3.3加速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体现规模化和专业化优势

由于冷链物流对基础设施、技术和操作要求都很高,成了企业物流的薄弱环节。由于高成本压力和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冷产品供应商愿意选择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体现规模化和专业化优势,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引导更多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充分发挥多种运输方式冷链物流的潜力,发展冷链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

3.4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完善监管机制

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如尽快制定冷链系统技术标准,如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库环境温度、冷链能耗与效率标准、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商品包装标准等。

3.5加强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冷链物流调研篇8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Guangzhou'scoldchainlogisticsdevelopment,thepaperanalyzesthemajorproblemsexistinginfreshcoldchainlogisticssystem.Fromthelogisticsinformationsystem,thedevelopmentofthethirdpartylogisticsenterprisesandtheallianceoffreshcoldchaindistributionsystem,thepaper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which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China'scoldchainlogistics.

关键词:冷链物流;广州市;问题;对策

Keywords:coldchainlogistics;Guangzhou;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96-02

0引言

广州市拥有极大的生鲜市场需求,是全国最大的生鲜农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冷链物流设备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地区,是最有利于生鲜电子商务发展的地区。2013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广州市了《构建广州现代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专项研究》等文件,旨在规范冷链物流的管理,增强生鲜食品的安全,推进生鲜市场的发展。

1广州市冷链物流发展态势良好

广州市是华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集公路、铁路、航空、河运、海运和信息六大系统于一身的交通运输中心城市,广州自然而然成为了华南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这也使广州市的冷链物流发展迅猛。根据广东物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广州市水果蔬菜冷冻冷藏运输率为25%,肉类冷冻冷藏运输率为40%,水产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为50%,有冷冻冷藏功能的车保有量1900余台,冷库能力高达110万吨,其中拥有5000吨以上规模的冷冻冷藏库有50多座,而且冷冻冷藏汽车和仓库都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由于政府的扶持和企业技术的提升,冷链溯源、全程监控技术、RFiD及传感技术、信息化技术等都得到全面应用,广州市冷链物流从过去单一的肉类和水产类,向蔬果、花卉、奶制品等更多生鲜农产品推广。同时,加大了从局部生鲜冷链向全程生鲜冷链发展的进程。

2现有生鲜冷链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生鲜产品属于易腐货物,必须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配送系统,才能实现在加工、贮藏、运输、配送、销售过程中的保鲜。图1所示为生鲜冷链物流系统流程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对生鲜产品冷冻或冷藏。然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差、冷冻冷藏技术水平落后、冷库仓储运输成本高、配送时间长等问题,仍然是广州市生鲜冷链物流系统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目前中国整个生鲜电商行业所面临的困境。

2.1冷冻冷藏设施缺口大,已有冷链物流基础o施落后

广州市现有冷冻冷藏功能的车保有量尚不能满足全部生鲜运输的需求,在1900余台车里,只有一半是配备制冷机的物流车,而且大部分采用的上世纪90年代的技术。大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相应的冷冻冷藏设施[1]。

2.2第三方物流服务滞后,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

由于物流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我国第三方物流体系发展明显滞后。根据调查,广州生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主要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自己完成,不仅使冷链物流的成本高,也使第三方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滞后[2]。另一方面,由于冷链物流服务市场信息的不流通,行业行规无法建立,使得冷链物流市场混乱,恶性竞争、不诚信交易等时有发生,这些都阻碍了冷链市场的发展壮大。

2.3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物流资源损耗巨大

一方面由于地域的原因,广州市大部分地区的冷库主要用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而到了封鱼期等生产淡季,冷库往往处于闲置状态,物流资源损耗巨大。另一方面,易腐物品的装车过程大多在露天进行,存在温升受腐的可能。加之60%以上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还是采用普通卡车运输,由此造成的产品腐变损耗,也使物流费用居高不下[3]。

2.4冷链物流的产业链缺乏整合,冷链系统没有形成

由于生鲜市场信息传递落后,生鲜行业的上游和下游缺乏整合,所以无法为整个冷链物流系统作整体规划和协调,存在着冷链物流供需失衡、无法配套、冷链断链等问题。易腐货物不同于普通货物,必须在储藏、运输、搬运过程冷藏以及自动控温,建立完整的冷藏物流链,才能有效保证流转过程中的保鲜[4]。

3冷链物流配送对策

3.1推动冷链配送基础系统信息化

由政府出面,一是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和完善生鲜产品流动信息公共平台,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动态数据,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对原有的冷藏冷冻设备,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和冷库进行全面动态监控,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和库龄[5]。三是开发专业的冷链物流系统规划软件,包括库存控制模块、顾客服务模块、仓储管理模块和运输管理模块等基本内容,实现对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整体优划。

3.2促进第三方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发展

对中、小生鲜产品生产商来说,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运行和维护成本都很高,势必需要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机构来承接。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缓慢,造成目前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科学引导,帮助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物流的规模化效益来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

3.3共建基于联盟的生鲜冷链共同配送体系

由于广州市生鲜冷链配送产业链上的不成熟,导致了生鲜配送总体成本的提高。政府可以与物流行业协会一起,通过整合产业链上的多方资源,以共赢的思维联合共建基于联盟的生鲜冷链共同配送体系,解决高物流成本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产业链,提高整个广州生鲜配送的服务水平。如图2所示为基于联盟的生鲜冷链共同配送体系结构图。共同配送模式中最核心的是“电商联盟信息系统”[6],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作为供应链的各个节点都能通过该系统实时查询,跟综产品信息,合理规划配送,减少作业反应时间。

4结束语

广州市拥有极大的生鲜产品市场需求,但目前广州生鲜市场在冷链物流配送的限制下,规模发展处在了瓶颈阶段。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冷链物流配送问题,找到应对措施,降低冷链成本、完善物流体系,构建最佳运营模式,率先为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模板。

参考文献:

[1]张杨平.菜鸟网络背景下电商生鲜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_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商贸,2014(3):10-11.

[2]郭峰.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1(4):40-44.

[3]向亚妮,等.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9):201-202.

[4]胥军.电商开打生鲜大战,冷链物流支撑乏力[J].信息与电脑,2013(7):20-22.

冷链物流调研篇9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如何做到保质保鲜,成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从菜农勾兑甲醛喷洒蔬菜保鲜,产生“甲醛蘑菇”、“翻新土豆”和“甲醛大白菜”,到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变质肉类重新返工,再次销售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表明加快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同时,通过冷链物流的发展对降低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产业和我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含义

我国“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制冷技术、冷冻工艺、特殊装置为保障,严格要求运送方式和时间掌控的一种特殊物流方式,相对于一般物流形式而言,其物流成本更高,要求更严格,流程更复杂。

(二)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低温加工、低温贮存、低温运输、配送及低温销售四个环节。从保障作业对象质量和延长保质期的角度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最终质量不仅取决于农产品自身的耐储藏性,而且与冷链运行过程的储藏温度和流通时间密切相关。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极易于受到外部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必须按照不同产品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温度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复杂性。2、高成本。为了确保生鲜农产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流通各环节需要专门的设施和设备,为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又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冷链物流建设资源投入较多。3、协调性。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而消费具有一定的集中性,生鲜农产品的时效性强,每一个冷链物流环节必须做到无缝对接,因此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组织协调性的要求更高。4、信息化程度要求高。生鲜农产品物流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技术。例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采用RFiD技术,实时监测产品和储藏环境的温度,定期记录温度数据,确保产品安全。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2014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较上一年增长了近22%,达到11200万吨左右。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比2013年增长36.9%。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要淘汰老旧车辆600万辆的任务,商用车大幅升级换代,冷藏车2014年产销量达到2万辆,与2013年相比翻了一番。据中物联冷链委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运营的重点冷链项目超过40个,投资额已经超过550亿元。3、冷链物流环境得到改善。2014年由中物联冷链委负责起草的《物流企业冷链服务要求与能力评估指标》、《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正式。《鲜活甲壳类海产品冷链运输规范》、《肉禽类冷链温控运作规范》、《药品阴凉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三项行标正式立项。《道路运输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2014年7月1日开始执行。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改善了冷链物流环境,加快了冷链标准化进程。4、生鲜电商发展迅速。2014年,随着我国冷链政策环境改善、互联网崛起,很多传统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进入冷链领域,不仅为冷链行业注入新的血液和基因,而且对传统冷链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14年京东联手万家便利店,一号店则携手沃尔玛,顺丰依托“顺丰冷运+顺丰优选+顺丰嘿客”布局2500家门店,纷纷“入侵”冷链“最后一公里”。生鲜电商直接连接产、销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对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腐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

1、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偏低。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高达10亿吨,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左右的产品实现了冷链运输。相关资料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较低,仅为19%,而发达国家的生鲜产品冷链流通率在90%以上。其中发达国家肉禽、果蔬冷链流通率分别为100%和95%,而我国仅仅为15%和5%。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大都处于常温环境下流通,产品腐损率较高,价值损失较大。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目前我国冷链运输车很大部分采用国际海运报废或即将淘汰的海运冷藏集装箱,现代化的冷冻冷藏车严重不足。中国产业信息网的《2014-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冷链基础设施、设备匮乏、陈旧。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3320万吨,大多数冷库仅用于肉、鱼等产品的冷鲜储藏。据估计,目前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总需求的20%-30%,冷库容量约为美国的一半、印度的60%,人均冷库容量为美国的1/9,日本的1/4。冷藏运输设备方面,全国铁路冷藏车辆仅占铁路货车总量的1.1%;公路冷藏车运输占货运汽车比例0.3%。而英国、德国冷藏保温汽车占比分别为2.6%和3%。3、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系统建设缓慢,物流服务覆盖网络有限,冷链物流质量难以保证。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相关资料,2013年全国冷链百强企业总收入为109.02亿元,仅仅占到全国冷链总收入的10%左右,行业集中度较低。日前,我国冷链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攀升,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只约占20%。需求不足,是直接造成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企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4、冷链物流人才缺口较大。由于冷链物流的时效性强和作业要求较高,作为冷链物流企业,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工,都必须具有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我国冷链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冷链物流人才需求也大幅增加。从北京、上海等地的冷链物流企业调查中发现,企业“无人可用”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不仅管理人员面临断层,货车司机和冷库作业员工也越来越稀缺难找,冷链人才出现脱节。

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一)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要鼓励生鲜农产品农户建造使用微型冷库,果蔬恒温气库,完成现代化冷藏库,公路冷藏保温车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一大批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产业链条。同时,还要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的冷藏车与冷库设备,借鉴国外研制的公、铁两用,公、航两用等车辆,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多式联运。

(二)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现代物流人才是我国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冷链物流人才缺口更大。学校教育没有跟上是冷链物流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首先,要向冷链物流发达的国家学习科学、先进的冷链物流理论和经验,因地制宜地指导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实践;其次,建设冷链物流相关的学科,展开学术研究,形成学科体系;最后,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从业主体的职业培训,全面发展冷链物流相关的职业培训教育,改善当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

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将成为今后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冷链物流作为基础设施、技术含量和运作要求都较高的特殊物流模式,生鲜农产品相关企业更希望与具备完整冷链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因此,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促进冷链发展,落实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强化冷链规则的执行和监督。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要积极开展工作,引进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合力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逐步发展。

(四)做好生鲜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

生鲜农产品“最先一公里”指的是农产品产地采摘后至移交物流运输之前,为了保持农产品质量、延长保质期,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往往放弃农产品产地加工,把初加工和精加工放在综合成本居高的北上广沿海地区,使得生鲜农产品的整个冷链物流变成高成本的“长物流”,造成流通成本过高,流通过程损耗严重。因此,做好“最先一公里”,事先控制农产品质量,才能根本解决产品品质差、损耗高的难题。

作者:王红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丽华,巩天萧.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68-69.

[2]王志刚,王启魁,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4):56-58.

冷链物流调研篇10

一、冷链物流运营的目标

冷链物流运营的目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服务,快速、及时,低成本和质量。

1.服务。物流作为第三产业,就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物流运营要以客户为中心,树立“客户第一”的观点。物流系统的流通加工、送货、配送业务,就是其服务性的表现。在技术方面,近年来出现的“准时供应方式(Jit)”、“柔性供货方式”等,也是其服务性的表现。

2.快速、及时。及时性是服务性的延伸,既是用户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对物流快速、及时性的要求更加强烈,在物流领域采用直达运输、联合一贯运输、时间表系统等管理和技术,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3.成本。在物流领域中除流通时间的节约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或不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依靠节约来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在物流领域依靠推行集约化经营方式,提高物流能力,采取各种节约、降耗措施,实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

4.质量。冷链物流与其他形式的物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必须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置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因此,质量是冷链物流一个不可或缺的目标。

二、冷链物流运营的基本内容

冷链物流运营的基本内容包括:冷链物流需求预测、设施选址、冷链物流中心设施及设备管理、冷链物流中心运输管理、冷链物流中心组织管理、客户及订单管理、冷链物流中心库存控制、冷链物流信息管理、冷链物流成本控制、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等。

1.冷链物流需求预测。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对生鲜食品及原料在空间、时间、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各个方面。准确及时地把握客户物流需求,使物流公司能够将资源分配到服务于该需求的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公司核心竞争力。

2.设施选址。冷库的战略性选址能帮助企业改善客户服务水平。合理的设施位置还能使生鲜食品从生产基地到冷库,或从冷库到客户的移动取得更低的运输费率。

3.冷链物流中心设施及设备管理。冷链物流中心设施及设备是冷链物流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冷链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成本。冷链物流中心设施及设备管理包括冷链物流设施的规模、中心平面图布置、设备类型选择、单元负载的选择、设备的指派等。

4.冷链物流中心运输管理。运输费用通常是冷链物流过程中最大的单项成本,因此,它是一个必须得到有效管理的重要因素。运输管理涉及运输工具类型和数量的选择,运输方法(航空、铁路、水路、管道、汽车、联运)选择,运输路径选择等。

5.冷链物流中心组织管理。它是对冷链物流系统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建立合理化的冷链物流系统并使它有效运营的根本。冷链物流中心组织管理决策包括企业的管理架构设计、工作设计、劳动定额制定、定员编制等。

6.客户服务及订单管理。客户服务和订单管理应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其目的是提高冷链物流客户的满意度,改善客户关系,从而提高冷链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7.冷链物流中心库存管理。库存是生产和消费间的过渡,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所需的库存水平或金额就越大,也就越需要加以规划和管理。具体的储存活动包括:储存设施是应该自己拥有还是租赁?储存设施的布局和设计,产品组合的考虑(如应该储存什么样的产品),安全和服务流程,人员培训,以及生产率测算等。

8.冷链物流信息管理。冷链物流信息系统是通过对与企业冷链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来实现对冷链物流的有效管制和管理,并为冷链物流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营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冷链物流信息系统是提高冷链物流运营效率、降低冷链物流总成本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实现冷链物流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

9.冷链物流成本控制。冷链物流成本控制是冷链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冷链物流经济效益的量化指标。它能直观地体现出冷链物流的经济效益。冷链物流成本控制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冷链物流成本的计划与预算,冷链物流成本核算,冷链物流劳动定额,冷链物流考核指标和方法,冷链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等。

10.冷链物流质量控制。冷链物流质量是多方面的,包括冷链物流商品质量、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冷链物流工作质量、冷链物流工程质量等。在冷链物流中,我们着重强调冷链物流商品质量。即在冷链商品流通过程中必须注意冷链物流作业的速度和质量以及温度控制,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置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

三、冷链物流运营系统的关键要素

冷链物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为了提高冷链物流运营效率,把握住冷链物流运营的关键,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把冷链物流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最后,根据重要性排序,选出最关键的要素。

(一)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在这个结构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元素。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分成若干组,形成不同层次。同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在本研究中,这种层次可以分为三类:

1.最高层。这一层次只有一个元素,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本研究中为高效率的冷链运营系统。

2.准则层。这一层次为实现最高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本研究中包括四个准则:服务、快速及时、低成本、质量。

3.决策层。这一层次表现为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决策。本研究包括:冷链物流需求预测、设施选址、冷链物流中心设施及设备管理、冷链物流中心运输管理、冷链物流中心组织管理、客户及订单管理、冷链物流中心库存控制、冷链物流信息管理、冷链物流成本控制、冷链物流质量控制。

(二)权重的计算

递阶层次结构建立以后,上下层次之间元素的隶属关系就确定了。我们运用对冷链物流企业和物流专家的调查取得的数据,按照两个原则比较元素间的重要性:一是对冷链物流运营的影响程度;二是与其他物流运营的差别程度。并按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然后建立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利用和值法求出各元素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各元素的权重,我们可以对冷链物流的各要素按重要性进行排序为:客户及订单管理、冷链物流信息管理、冷链物流质量控制、冷链物流中心设施及设备管理、冷链物流中心运输管理、冷链物流成本控制、冷链物流中心库存控制、冷链物流中心组织管理、冷链物流需求预测、设施选址。前五项要素为冷链物流运营的关键要素,即:客户及订单管理、冷链物流信息管理、冷链物流质量控制、冷链物流中心设施及设备管理、冷链物流中心运输管理。它们的累计权重已经达到了80%以上,符合管理学上的“二八”原则。

参考文献:

方昕.2004.中国食品冷链的现状与思考[J].物流技术与应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