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4:26

冷链物流的特点篇1

关键词:冷链物流;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信息系统

一、冷链物流概述

(一)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通常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为了达到对食品保鲜、保质的要求,冷链物流对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各环节的条件要求比较高,需要较高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来支持,因此在管理和投入资金方面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大。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物流方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蚀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范围有:蔬菜、瓜果、肉、禽、蛋等初级农产品;水饺、汤圆、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等加工食品;药品等特殊商品。

(二)冷链物流的特点

作为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一般物流的特点,冷链物流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货物在时间、新鲜度、温度、潮湿度和卫生环境方面的特殊性,表现出更大的升值潜力和能量,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以下特点:1.配送货物的易腐性。大多数冷链物流运输的是生鲜食品,生鲜食品具有易腐性的特点。温度越低,生鲜食品的品质越好,保持的时间越久。可见,温度是影响冷链物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运输条件不能满足低温保鲜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易腐性的生鲜食品就会失去新鲜度,食品质量便无法保证,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食品损耗。2.运输设备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冷链物流运输中冷藏、冷冻类食品对温度的要求,冷链物流在运输过程对运输设备的要求较一般物流具有特殊性,需要配有防腐保质设备,同时还需要配备低温运输的冷藏车和保温集装箱等。3.时效性。对于冷链物流来说,运输时间的长短影响了食品保鲜程度的好坏。在食品的分拣、包装和分发环节,需要提高作业效率,避免耗费大量的时间。对于运输环节,在成本可承担的情况下,也应尽量选择适合该商品的比较快捷的运输方式,以减少时间因素对于食品保鲜度的损耗。4.协调性。由于易腐性的生鲜食品不利于长时间储存,所以在流通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个环节能够互相协作、无缝衔接,以确保整个冷链物流供应链的稳定性。5.高成本和高风险性。为了保证生鲜易腐食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对于温度的要求,冷链物流在货物装卸、搬运和运输等环节为了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并配备温度控制的设施和冷藏车、低温仓库等特殊的保温装置,导致高运输成本和高风险性。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飞速发展,冷链物流也随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多年来主要采用自营运输的模式,而现在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是由本身运输或仓储的企业转制而成,只配备了电脑、条形码和简单的扫描设备,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不能对冷链物流提供全程的运输服务,缺乏冷链物流运输的影响力,阻碍了对接生产商和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基础设施欠缺,冷链物流的技术水平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基础流设施、设备严重短缺,特别是冷藏保温汽车、冷藏集装箱等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现有设备陈旧,大部分冷库已超过使用寿命,设备已不能满足现代商品冷链物流的需求。此外,我国冷链物流技术水平较低、推广力度不够,不能完全投入到冷链物流系统中使用,无法满足现有生鲜食品对物流的需求。

(二)冷链物流体系不完整,缺乏上下游整体规划和整合

在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比较晚,冷链物流体系不完整,缺乏上下游整体规划与整合。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凑,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冷藏链。大部分企业的冷链物流都是通过自营物流完成的,这就需要配备很多车辆,这些车辆不仅维护费用较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运力的浪费。此外,我国冷链物流专业化的冷冻车、仓库严重不足,尤其是缺乏规范性的仓库,导致无法为生鲜食品提供适合的温度。在冷库建设上,缺少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很多冷库位置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冷链物流,为此冷链物流无法连贯执行,也造成冷库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例如,目前大部分生鲜水果以传统的物流形式配送,除了顺丰的生鲜配送,其他都是以货车等形式对水果进行供应,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冷链物流。在非冷藏散装果蔬情况下,重复装卸、运输、配送和零售等过程会增加食品的污染机会,食品的新鲜度大打折扣,质量和安全要求也难以保证。

(三)缺乏统一的冷链物流技术标准,监管不到位

在冷链物流方面,我国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冷链物流规范和准则出台缓慢,行业无法实施完整的规划,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另外,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缺少规范的监管系统,大部分的运输跟踪管理没有真正落实。冷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缺乏,也导致了监管体系不完整,阻碍了冷链物流管理的标准化进程。

(四)缺乏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

目前,与传统物流相比,国内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冷链物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对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冷链物流和传统物流对人才需求不同,需要配送人员掌握关于冷链物流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运输需要配备的设备使用方法并进行监管和维修,从而对配送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可以及时地解决。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物流管理专业及关于冷链物流有关课程设置较少,学校师资力量较薄弱,重理论教学但缺少冷链物流实践等,从而导致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缺乏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冷链物流问题的对策分析

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开展地区内自提柜、冷藏柜等全新化的配送形式,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链条等问题。另外,各个地区政府也先后提出关于冷链物流的规划,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可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完善是大势所趋。为了大力发展我国冷链物流,建议做到以下加点:

(一)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大力更新和发展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

根据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和发展近况,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大力发展适应冷藏快运业务的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等设备,确保生鲜食品在物流各环节中对于温度控制的需求。与此同时,对冷链产品的温度控制,除了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外,还可以注意控制车门、仓库门开关状态和次数,减少货物装车交换的次数等。对于旧的仓库应该及时更新设备,改装成符合现代化生产的冷藏仓库。此外,从国内外整体市场规模来看,我国的蓄冷能力很低,存在较多冷库设置布局较远,设备老化现象。因此,应该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在行业内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增加公共仓库的数量,减少独立自营仓库,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同时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和风险。

(二)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整合冷链物流资源

冷链物流好比一条流水线,由多个节点连接起来。目前,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安全和品质监控满足不了支持生产阶段到供应商的业务需求,也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冷链物流进行整体规划,将冷链物流系统向两端延伸,建立并完善从供应商、生产企业、物流商到客户的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开发具有冷藏车辆管理、仓储库存管理、温度监控和物流追踪等功能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冷链物流环节信息的共享,实现对冷链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与管理,提高冷链物流系统的协调性和时效性,以及时获得并满足客户对生鲜食品的需求。要想规划好冷链物流的整体效果,必须从起点到消费点对冷链流各环节活动和效益进行严格的控制,上游如果一直保持顺畅、稳定的状态,下游经营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循环的操作和管理中,要考虑生鲜冷冻食品加工和业务流程本身,对上游的生鲜产品采购环境和物流配送需要认真负责。通过对冷链物流全程的温度监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安心、保质”的健康食品。

(三)统一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加大监管力度

我国冷链物流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标准化问题要严格落实。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和业务准则,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应该建立并完善冷链物流的监管部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对冷链物流供应链进行全程的、实时的信息记录、监测和追踪管理,密切关注冷链物流各环节信息,如果有人违规作业,需要严格惩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加大力度培养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

政府应该鼓励培养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冷链物流的专业人才应了解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发展规律,掌握冷链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冷链物流操作实务。社会培训机构和高校应明确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课程体系,深化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合作,与从事冷链物流实务的企业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双方可以根据岗位的特点及要求,共同制定教学计划,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和实习活动,提高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大力培养满足冷链物流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虽然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及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将会改善冷链物流的整体格局。此外,国家政府应提高对冷链物流的重视程度,引导冷链物流的专业化、标准化和正规化发展,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技术和信息系统,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监管力度,提高冷链物流的协调性和时效性,以确保生鲜食品的保鲜度,降低生鲜食品的损耗和冷链物流的成本。同时,要加大对冷链物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广大消费者了解冷链物流知识,提高对生鲜食品的保鲜意识。冷链物流的发展潜力巨大,希望借助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冷链物流企业的有效配合,冷链物流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孙红菊:《农产品冷链物流浅析》,《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3期。

[2]李学工:《现代物流方案计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

[3]冷凯军:《关于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年第5期。

[4]左志达:《浅谈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管理观察》,2013年第14期。

冷链物流的特点篇2

关键词:冷链;物流体系;物流网络

中图分类号:F252.1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低温冷冻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对冷链物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中国的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的问题较多,各地区都需要进行区域内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区域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为区域冷链物流体系构建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和建议。

1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冷链物流体系由诸多物流要素构成,如冷链物流的需求主体、冷链物流的供应主体、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冷链物流政策平台、冷链物流市场监管、冷链物流技术支持等。

根据冷链物流体系涉及到的要素,本文提出从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冷链物流支撑系统以及冷链物流运行系统三个方面进行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

冷链物流体系中的三大系统并不是独立的个体,三大系统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冷链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和完善离不开冷链物流支撑系统的支持,而运行系统涉及到的政策措施在宏观上影响着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和支撑系统的构建;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和支撑系统的设计规划决定了其建设运营模式,而建设运营的实际情况又反过来决定了网络系统的效率和效果。

2冷链物流网络系统构建

根据冷链物流的运作流程,从纵向角度将冷链物流网络划分成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和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三个方面。

2.1冷链物流需求网络构建

冷链物流需求网络是由冷链链条上对冷链物流有需求的节点的集合。它随着冷链物流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是整个冷链物流体系运作的原动力,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副产品对于冷链物流服务的需求。

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网络的构建有以下几个步骤:

(1)对冷链物流需求现状进行分析,明确现有冷链物流需求,了解需求节点的情况和特点,并根据现状对潜在的冷链物流需求进行预测。

(2)在现有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冷链需求从时间、空间和运输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将在某时间段内某范围可以共同运输的冷链需求整合,构成物流需求子网络。

(3)根据需求预测,开发新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形成分布合理的需求。

2.2冷链物流功能网络构建

本文提出的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类似狭义的物流网络,具体指冷链物流网络中具有物流功能的节点、物流企业与其连同线路的集合。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将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和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连接起来,高效合理的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将大大提升冷链物流体系的整体效率。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的构建是建立在对现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对功能网络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

(1)冷链物流功能网络构建的具体步骤

1)分析现有网络。分析现有的网络中各冷链物流节点,总结其特点和优劣势;分析冷链物流服务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特征,预估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的规模。

2)规划设计功能网络。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遵循物流系统整体性、目的性、协同性、层次性、适应性、科学性等要求对冷链物流功能网络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设计。

3)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划,整合现有资源。现有冷链物流功能网络的整合同样从宏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宏观上对冷链物流网络中所有节点及其周边运输线路和冷链物流企业的位置、类型、功能进行整合;微观上对冷链物流网络中能够满足某冷链物流需求的单个或若干个要素的整合。

4)根据规划,构建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完善节点建设和网络布局。

(2)冷链物流企业

冷链物流企业是冷链物流功能网络中重要的一环,物流功能网络中枢纽的建立对相关的冷链物流企业有聚集作用,并且冷链物流枢纽的正常运作也离不开物流企业。在某些区域中,枢纽的选择以及冷链功能网络的构建都是围绕着龙头冷链物流企业进行的。

在构建冷链物流功能网络时,要对网络覆盖范围内的一些重要的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分析,要考虑到其可能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能够提供专业化、科学的冷链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2.3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构建

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是指产品运送目的地及其关系的集合。将冷链物流目标客户单独列出,单独成网,能为冷链物流流程分析、设计和优化提供条件。许多产品的冷链物流活动涉及到多个环节,某一阶段的目标客户可能是下一阶段的冷链物流需求主体。因此,冷链目标客户网的归纳也有利于冷链物流资源的整合。

冷链物流需求网络和目标客户网络将整合在一定条件下可共同运送的冷链物流任务,形成多货源多目标的物流任务进行统一运送。这样既高效地利用了冷链物流功能网络又提高了冷链整体的运输效率。

冷链物流目标客户网络构建的步骤如下:

(1)分析现有目标客户,明确其在时间、空间和产品种类数量等方面的需求,对客户需求进行总结归纳,并根据现有形式进行需求预测。

(2)在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客户在冷链整体上的位置,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多货源多目标的冷链物流运输任务。

(3)在预测的基础上,开发和扩大目标客户群体,并逐步完善目标客户网络。

3冷链物流支撑系统构建

本文从冷链物流体系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要素出发,将冷链物流支撑系统划分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和冷链先进科技平台三个子系统。

3.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构建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是冷链物流体系得以运转的基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构建包括一般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专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两部分。

(1)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指的是在所有物流活动中需要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分散在不同地区的货场、港口等设施,以及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线路等内容。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为整体的物流系统服务,为所有的物流子系统服务,其是构成冷链物流体系的一部分,但并非冷链物流体系所特有的。

一般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在现有的交通网络和物流设施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整体物流系统的具体需要展开。如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交通网络、建设货场等。

(2)专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冷链物流的特点篇3

一、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经验

(一)欧洲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经验欧洲各国冷链物流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与国情相符的冷链物流模式,具有稳定成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1.荷兰。荷兰以奶牛、蔬菜和花卉出口量第一位居世界第三农产品大国,其先进冷链物流闻名世界。荷兰农产品冷链物流成功发展经验可归结为:一是运输网络发达,位于欧洲交通枢纽中心的荷兰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作为水果进出口中心的巴伦德雷赫毗邻港口,通往欧洲的两大“门户”鹿特丹港和斯希波尔机场将荷兰58%以上的生鲜农产品运往世界各国,成为欧洲物流配送中心;二是具有首屈一指的冷冻行业,冷冻容积量居世界第一,现代化制冷技术和设备将新鲜蔬菜和水果损腐率降低为5%,工作效率高,保证农产品质量;三是冷链物流链条短,在农产品生产基地附近兴建存储和配送中心,将农产品及时配送到需求者手中。荷兰是欧洲花卉贸易中心,通过最先进的电子拍卖系统、电子交换式信息系统和订货系统,缩短冷链物流链,完成65%的花卉贸易,将几千种花卉分销世界各地,部分花卉能够当天运往销售市场;四是实施信息化运作,农产品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依托先进的电子商务系统,形成一条连接种植户、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农产品供应链,将农产品运往世界各地;五是注重运用现代化冷冻技术设备,保证了运输、储存和配送工作效率,降低成本。2.加拿大。自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对冷链物流技术、管理、人才加大重视力度,形成了完善的系统化、信息化综合冷链物流网络(水运、公路、铁路、航空一体),有效保证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新鲜程度,成为加拿大经济快速增长点,推动加拿大经济发展。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成功发展经验可归结为:一是先进冷链物流技术运用。加拿大将eDi技术、卫星定位系统、自动识别系统等现代技术运用于冷链物流,降低了农产品成本和损耗;二是政策先行,加拿大成立了物流协会和农业协会,政府和协会通过“相互合作、分级管理”,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规范物流业行为;三是设立专业培训机构培养物流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建设物流业软实力,加大物流人才队伍建设。3.美国。美国农产品品种繁多,贸易活跃,冷冻食品年产量达2000万吨。作为最早提出物流概念的代表性国家—美国,具有先进的物流理念,美国将先进的物流理念应用于农产品物流中,使农产品损耗率降低为1%-2%。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成功发展经验可归结为:一是美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遍布城乡,保证了农产品物流运输畅通。二是美国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家庭农场有专门的设备和工厂,储存、包装、运输农产品,将田间采后的农产品预冷,放入冷库,冷藏运输,60%的农产品通过超市配送为主的销售模式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了流通成本,40%的农产品通过批发商、零售商送到消费者手中,通过两种特色农产品配送模式降低了流通成本,保证农产品新鲜。三是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保障了农产品低温运送,降低农产品损耗;通过冷链设备集中使用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美国将条形码运用于物流追踪系统,条形码设计让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随时了解物流运行状况。四是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美国政府运用法律、经济等间接手段宏观调控农民生产,依托85%农民上网特点,定期农业信息,成立冷链专业销售机构指导农业生产,把握农产品冷链物流方向,推动冷链物流发展。五是发挥物流协会作用,冷链物流协会制订《冷链质量指标》,测试运输、处理和易腐货物供应链认证,组织连接农产品产前和产后部门一体化经营,管理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活动(郑远红,2013)。

(二)亚洲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经验亚洲农产品冷链物流特色是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的“以小搏大”模式,其中韩国、日本代表了亚洲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最高水平,对我国借鉴颇多。1.日本。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成功经验可归结为:一是日本80%以上农产品在批发市场流通,在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运作过程中,日本充分发挥农业协会准国家性质特点,通过农业协会制度,集中鲜活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运用冷藏和保鲜设备存储集中销售,并监控农产品批发业务,保障农产品供应;二是注重大中城市枢纽地区物流设施用地统筹规划,着力建设高速公路网络、新干线铁路运输网络、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保障农产品物流运输通畅;三是拥有现代化的低温、常温仓库,满足农产品预冷、冷冻保管、冷藏运输要求,开展等级分装、小包分装、小批配送等业务,小批量高频率配送成为日本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特色,保证了农产品新鲜上市;四是农产品交易方式日渐多样化,电子网络销售、拍卖、期货等新型交易方式活跃了农产品交易市场,各物流主体根据交易内容、农产品种类选择交易方式,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流通费用。2.韩国。韩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成功经验可归结为:一是政府统筹规划,多方论证,中央和地方两级出资,成立由政府公职人员组成的市场管理公司,加强管理;二是韩国依托市场管理公司,利用新闻媒介,构建包括交易品种、价格、时间和地点相关信息的全方位网络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三是韩国通过“青苹果人协会”,签订农户契约连接各交易主体利益,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降低交易成本。综观欧洲、亚洲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成功经验,不难发现其共性特征为:一是政府统筹规划,运用法律和财政手段宏观调控,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着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先进冷链设备(冷库、冷藏车)运用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前提;三是运用冷链先进技术,加强管理,产业融合;四是发挥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五是结合本国实情,发展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冷链配送模式;六是高效的信息化农产品冷链网络,电子化农产品冷链物流连接各地需求和连锁经营网络,动态监控冷链物流流通环节,促进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化路径

冷链物流的特点篇4

本文概述了冷链物流的特征,分析了陕西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展望了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陕西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应用先进的冷链技术装备;发挥配送中心的集散作用,缩短货物运达期限;推进企业间联盟,实现共同配送;注重冷链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结合。

【关键词】

冷链;物流;陕西

陕西作为农业大省,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潜力巨大。现今,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几乎都能感觉到低温技术的存在。特别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农副产品、水产品、肉食品、饮料等行业,都与低温技术紧紧相关,且已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低温冷链。进一步发展冷链物流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冷链物流的特征

冷链物流区别于一般物流,操作过程中的要求也与一般物流不同,无论从产品特点、装备技术还是物流企业的运作管理,都与一般物流存在区别,其主要特征如下:

1、高水平

冷链的关键在于货物的保质,冷链运作技术含量高,对不同品类的货物采取对应的温控措施,因此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对于服务水平具有关键作用。冷链所包含的制冷技术、保温技术、产品质量变化机理和温度控制及监测等技术是支撑冷链的基础。冷链管理不是简单的管理,也不能依靠某一点来进行控制,而必须从产品的生产、存储、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进行。

2、高效率

冷链运输货物生命周期短,因此货物从生产到用户的时间决定了货物本身的质量和企业的收入水平,运送时间的延误而将造成销售上的损失。由于货物的特殊性,到达销售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此高效率的运作管理,如路线规划等对于降低运输企业的营运成本和提高销售商的服务水准都有重要意义。

3、高成本

冷链物流企业因要保证货物流通的各个环节均要处于低温环境下,在初始建设和后续的运营管理阶段其投资都是巨大的,如冷库建设、温控设施、冷藏车、信息系统等,其建设和购置成本都大于一般物流设施设备。冷库建设和冷藏车的购置需要的投资比较大,是一般库房和干货车辆的3~5倍。电费和油费是维持冷链的必要投入。

二、陕西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陕西省作为资源大省,近年来随着经济、交通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冷链物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1、基础设施不足,装备技术薄弱

表现在原有设备陈旧,性能不稳定,能耗大,缺乏相宜的技术设备与手段,冷链运作过程损耗巨大,冷链物流发展和分布不均衡,造成冷链中断。

2、市场化运作水平不足,效率低

陕西省目前冷链物流业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市场规模较小,区域特征比较强。由于基础设施的不足及管理水平的落后使得冷藏运输率很低,货物腐坏严重,成本巨大。

3、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不足

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准确性、时效性差。能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控的一体化的冷链服务提供商很少。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拥有一定功能规模且布局合理的自有冷库、有较先进的冷链管理系统和管理理念的第三方低温物流仍处于参差不齐的发展阶段。

三、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我国食品冷链的发展从80年代初起步,发展迅速。1987年上海冷藏库协会(SaRw)成立,1995年经国家外交部批准加入国际冷藏库协会与世界食品物流组织。1999年国家启动了“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三绿工程,在全国形成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流通网络。2001年,在烟台第三届果蔬生产技术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上,提出要大力改进运输方式,提倡冷链运输方式。2003年中国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成立。2007年10月1日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的食品冷链物流行业地方标准《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1、易腐冷藏货物的生产和运输快速发展

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奶类的年均增长率较高,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中,生鲜产品的消费比例逐年增大;水果的运量以及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的蔬菜量也在增大。冷冻冷藏品种的不断增加,冻结和新鲜状态进行跨区、跨境运输的水产品大大提高。

2、销售渠道趋向多元化

目前冷冻冷藏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依靠于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这些商业业态需要较高的进入和维护费用,因而企业将会把餐饮业作为进军的要点,主动涉足餐饮业,与快餐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3、冷冻冷藏产品的配送将更加注重第三方物流

由于冷链运输货物的特性,对于物流配送的要求很高,从单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通路配送服务则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

四、陕西省发展冷链物流的对策

1、应用先进的冷链技术装备

冷藏装备的水平对冷链物流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当前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冷藏运输应积极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货源运送的需求。冷链物流要注重信息化系统建设,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通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和库龄。实现对在途车辆和冷库进行全面动态监控,能达到实时了解产品状况。

2、发挥配送中心的集散作用,缩短货物运达期限

为达到保质,要求冷链货运快速、及时,能够减少流通环节,而生产和消费上的分散性又使得产品在流通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次或多次集散。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货物运输速度,冷藏配送中心应能发挥物流中心节点的作用,协调铁路、公路的联合运输网,形成综合联运体系。配送管理应注重及时、经济、安全、准确的原则,按按时把货物送到指定地点。科学地进行运输方式和线路选择、缩减作业环节,建立直接、有效的流通渠道。

冷链物流的特点篇5

关键词:水产品;水产业;冷链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9.2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aquaticproductsisthemostadvantageandmajoragriculturalproductsinSanya.whilethethelagofaquaticproductscoldchainlogisticshasrestrictedtheaquaculturedevelopmenttosomeextent.thecurrentinternalandexternalenvironmentarebeneficialtodevelopaquaticproductscoldchainlogisticsaccordingtolocalconditionsinSanya.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willaimatpromotingaquacultureupgrading,serviceindustrytransformation,thelastingfishermanincreasedincome,andintegrationdevelopmentforaquacultureandtourism.modernaquaticproductscoldchainlogisticssystemwillbecomeanimportantpartofthegreatereconomicgrowthinSanya.

Keywords:aquaticproduct;aquaculture;coldchainlogistics

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与水产品是三亚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柱,随着三亚以旅游业为龙头、各产业互补支撑格局的形成,特色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作为链接旅游六要素中“吃”、“购”两大链条的关键环节,特色农产品供给成为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2016年,三亚水产品产量占到主要农产品产量的9.73%①,且保持了连续两年的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4%。相比较而言,瓜菜、水果都出现了负增长,特别是瓜类,2015和2016年产量增长率分别为-46.7%和-32.8%。水产品成为三亚特色农业的支撑。同时,随着游客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将三亚新鲜水产品“带走”的意愿尤为强烈。水产品冷链物流亟待发展,成为促进三亚水产品“走出去”的关键。

1三亚水产品发展现状

三亚水产品以海水产品为主,在产量和生产效率上均远超过淡水产品。表1展示了2006~2015年三亚水产品产量和养殖面积情况。从表1中数据看,三亚海水产品产量逐年增长,养殖面积有缩减趋势。而淡水养殖的产量和养殖面积在10年间的变化不大。从年均产量比来看,海水产品产量是淡水产品产量的22.3倍。数据表明,海水产品是三亚主要的水产品,在总产出上将进一步超过淡水产品,成为三亚水产品发展的推动力。从现实情况来看,三亚海水产品在市场上也极具竞争力,与大连、青岛等滨海城市不同,三亚海水产品大多来自南海,水质上的优势明显超过渤海、黄海和东海,其出产的马鲛鱼、带鱼、红花蟹、鲍鱼、海虾、皮皮虾等海水产品是三亚主打的品牌。

从水产品来源看,2015年,三亚海水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分别为77009吨和8103吨,淡水捕捞和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

1083吨和2715吨,说明三亚海水产品主要依靠捕捞,而淡水产品主要依靠养殖。而显然不管从捕捞还是养殖来看,海水产品在产量上都远超过淡水产品,特别是海水捕捞产量,占到水产品总产量的86.6%②。从海水产品分区、分来源情况看,如图1所示,三亚海水捕捞主要集中在天涯区,产量占到海水捕捞产品总产量的91.1%;而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崖州区,产量占到淡水捕捞总产量的64.5%。从淡水产品分区、分来源情况看,如图2所示,三亚淡水养殖产量吉阳区最大,天涯区次之,二者之和占到淡水养殖产品总产量的70.5%;而淡水捕捞产量天涯区最大,吉阳区次之,二者之和占到淡水捕捞的73.4%;吉阳区和天涯区是三亚淡水产品的主要产区。

综上,就三亚水产品生产情r来看,近年来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海水捕捞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产量增长态势良好。天涯区是主要的水产品捕捞区,海水捕捞和淡水捕捞产量都位居第一;崖州区是主要的海水养殖区,吉阳区和天涯区是主要的淡水养殖区。从产量分布看,三亚水产品90%的产量都来自天涯区和崖州区。

2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冷链运输在国内外是非常成熟的水产品流通方式,从国际水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经验看,发达国家已建立了“从海洋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1]。水产品冷链物流在国内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也已运作的十分成熟。而水产品作为三亚主要的农产品和旅游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保证其从生产、贮藏、运输到销售前始终处于规定低温环境下的冷链物流发展却极为滞后。资料显示,2014年,三亚仅有30多座冷库,而超过3000吨的农产品大型冷库不到4家,每逢年底旺季,这些大型冷库不仅承担着企业自身的冷链运输,有的还肩负着全市应急物资储备的重任,剩余对外出租的冷库则显得十分有限,使得从事水产品冷链储运的企业经常面临找不到冷库的尴尬,甚至需要将水产品装车运往海口冷库储运[2]。

从现有资料看,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水产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设施设备不完善。由于起步晚、规模小、配套不完善等原因,三亚在冷库数量、容量以及物流配送、市场渠道等水产品冷链物流各大环节尚未打通。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成本高,使得多数从事水产冷链物流运输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冷库,而随着三亚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建设逐步拉高土地、人力、能源等成本,一方面是冷库设备更新换代困难,使得大批冷冻厂不得不关门歇业,如三亚吉阳区港务局冷冻厂已从原有的20家剩下10家;另一方面是冷链物流企业经营陷入窘境,很多企业不得不停产或倒闭,使得三亚水产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愈发困难。

第二,水产冷链物流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缺乏整体的协调性。水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包括水产品捕捞后预冷―冷库―冷藏运输―冷藏批发―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这一系列环节,只有保证各个环节或者节点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链接,才能保证水产品鲜活的质量优势。由于三亚水产物流发展滞后,合作组织数量较少,组织化程度较低,导致水产冷链物流资源与运作难以有效整合,冷冻冷藏运输车与水产品信息无法及时对接。缺乏上中下游的整体规划与整合,没能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冷冻冷藏链,是阻碍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冷链物流配套设施不完善制约了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一方面是三亚大型冷库主要服务企业自身需求,还要支持旺季时政府应急物资储备,已无力独立出来做第三方物流。另一方面是三亚现有冷链物流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实力弱、经营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而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在国内一些大型城市,许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都会参与到水产品流通市场中来,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冷链物流服务。而三亚面临的现状是,虽然部分企业在生产、贮藏环节采用了低温处理,但在运输和销售环节又出现“断链”,全程冷链的比例过低。

第四,政府对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还需加大支持力度。近年来,三亚市政府已经陆续启动冷库、渔港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但在对冷链物流发展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水产品质量认证及追溯、冷链运输车和冷藏集装箱等冷链配套设施、水产冷链物流企业融资渠道、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政策支持等方面还需加大支持和投入。

3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的机遇

三亚鲜活的水产品是其特色农业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三亚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适应水产业发展和水产品贸易的需要势在必行。当前,三亚发展水产冷链物流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内外部环境都有利于三亚因地制宜的加快推广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水产冷链物流发展。

第一,三亚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对水产冷链物流产生巨大需求,a业布局同时有利于发展水产冷链物流。2016年,三亚生产总值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为13.9∶19.9∶66.2,在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下,产业结构更加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6.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77.5%。同时,在农林牧渔业增长4.1%的情况下,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9.2%;在粮食、瓜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负增长,蔬菜产量增长近0.1%的情况下,水产品产量增长4.0%①。发展水产冷链物流将进一步带动水产业产值增长,促进农产品产量增长和农林牧渔业产值增加。

第二,三亚被列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将激发水产冷链物流发展新活力。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要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加强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使之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三亚被列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并启动临空经济区建设。2015年,三亚进出口贸易比上年增长1.3倍,其中出口增长74.8%。随着出口贸易需求增长,航空、海运冷链及临港、临空冷链都将收益,冷链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第三,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水产冷链物流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国内以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背景下的大环境也为三亚发展冷链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推出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中,有7项涉及到冷链物流,这些改革政策给冷链物流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并且,从2013年开始,天猫、京东、苏宁易购、顺丰、沱沱工社等电商品牌进入生鲜市场,带动了冷链配送迅速崛起。其他产业如褚橙柳桃、联想农业佳沃等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批发也发展迅速。这些产业的快速兴起为三亚冷链物流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如充分发挥第三方网购平台、社会化营销和数据通路媒体优势和供应链整合等。

第四,政府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并已付诸行动。随着三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上已加大投入和支持,如近年来已在全市建设并投入使用15座田头预冷库,总库容面积达21786吨;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的三亚崖州中心渔港功能定位是集交易、加工、冷链物流、配送、研发为一体的水产品、农产品现代产业基地。随着南山货运港、崖州中心渔港2期工程以及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建设的推进和完成,将对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4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冷链物流常被作为重要的政策措施出现,其政策目标重在促进三农发展、产业振兴、改善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而就三亚水产冷链物流发展而言,未来的趋势将主要瞄准促进三亚水产业升级、服务业转型、渔民增收及水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

第一,将发展水产冷链物流作为转变水产业发展方式,促进水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一是通过建设覆盖水产品捕捞、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提高水产品流通效率;二是要培育重点水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促进建设畅通高效、安全规范、竞争有序的水产品市场体系;三是将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作为积极促进水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力实施“互联网+冷链物流”,推进电子商务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四是通过发展水产冷链转化水产业发展方式,提升从池塘、渔船到餐桌的物流体系利用效率,优化水产业产业结构。

第二,通过发展水产冷链物流促进三亚服务业转型,使各产业发展主动调整并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一是将发展水产冷链物流作为完善港口功能体系,发展现代港口业的重要举措,促进港口运输物流发展;二是通过发展水产冷链物流提高冷链技术,使之成为食品工业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将冷链设备开发作为食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是以企业水产冷链与配送系统建设促进三亚餐饮业大众化供应能力;四是促进水产冷链物流规模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促进物流产业升级换代。

第三,建设完备的水产冷链物流体系,使之成为促进渔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一是推进水产冷链物流发展,推广节能环保的冷链运输车辆及相关配套设施,促进水产品生产,保证水产品市场供应;二是发展水产品产地贮存保鲜冷链物流,提升水产品质量,增强三亚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发展多方式的水产冷链物流运输方式,适时开展航空、海运冷链及临港、临空冷链等水产冷链物流建设,打通国内、国际市场贸易渠道。

第四,通过发展水产冷链物流促进水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将水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基地同时打造成旅游体验中心,让来三亚的游客“吃的到”、“带的走”,水产业发展中融入旅游特色,同时也使旅游业中融入南海鲜活水产品的的三亚特色。

5结论

水产业是三亚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柱,近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水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已经形成以海水捕捞为主,海水养殖为辅,兼顾淡水养殖和捕捞同步发展的格局。水产品产地集中在天涯区和崖州区,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水产冷链物流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三亚水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物流运输设施设备不完善、整体协调性差、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水产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已经引起政府的关注,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一步加强。

三亚当前内外部环境均十分有利于水产冷链物流发展。一是三亚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对水产冷链物流产生巨大需求,产业布局同r有利于发展水产冷链物流;二是三亚被列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将激发水产冷链物流发展新活力;三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有利于水产冷链物流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四是政府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并已付诸行动。在此前提下,三亚应瞄准促进水产业升级、服务业转型、渔民增收及水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格局形成等目标大力促进水产冷链物流发展,使冷链物流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注:①资料来自《2016年三亚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笔者根据相关数据测算而得。下同。

②资料来自《2016年三亚统计年鉴》,三亚统计信息网:http:///tjsj/tjnj/nj/2016systjnj/。

参考文献:

冷链物流的特点篇6

[关键词]冷链物流;果蔬;流通模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的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冷冻冷藏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国务院在2009年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链运输比例,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专门下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该规划方案从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方面对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进行了全面指导。国家对果蔬品冷链物流的高度重视使我国果蔬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机遇和极大的拓展空间。

1我国果蔬冷链物流流通模式现状

(1)冷链物流及果蔬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目前,冷链物流适用于食品及特殊商品,主要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肉、禽、水产品等包装熟食,冰激凌及奶制品,快餐原料等);特殊商品(医药用品、生物制品等)。果蔬品冷链物流为冷链物流的一部分,但普通的冷链物流一般的冷藏温度均是指零下温度,而果蔬品冷链物流的所谓冷藏其实大部分时间的冷藏温度是在零上的,果蔬品冷链物流的温度大部分控制在0℃~5℃。

(2)果蔬流通模式。传统的果蔬流通模式包括三大模式,一是原始果蔬流通链模式,由农户进行生产,直接在产地集贸市场进行销售,或由批发商(批发市场)进行收集,经运输商进入批发市场直接面向零售商,最终到消费者手中。该模式下的果蔬流通呈现如下特点:交易主体多、规模小、流通费用高。二是批发市场主导型流通模式。我国果蔬流通中,大中城市果蔬品消费的50%~70%由此流通模式主导的。即生产者直接面向经纪人或批发商,由中间商完成初级包装、简单加工和运输后,直达销地批发市场,由销地批发市场面向农贸市场、超市或最终消费者。该模式中批发市场和中间商处于主导地位。三是连锁超市模式,由连锁超市建立生产基地或与规模生产者签订收购合同,提供相应的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运输、包装、仓储、配送及逆向物流。即生产者直接面向连锁超市。该模式流通环节少,由连锁超市自建配送中心或完成相关物流活动。除以上三种主要模式外,还有一些衍生模式,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零售商物流组织模式、龙头企业加农户物流组织模式等。

(3)模式的物流效率评价。上述模式都是在我国果蔬流通过程中实施的比较成功的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都难免造成大量果蔬在流通环节的损耗,在我国,除了一些单位价值比较高的果蔬外,大部分果蔬的流通都未采用冷链物流流通模式。据统计,我国果蔬的年冷藏量约占总产量的10%,冷链流通率仅为5%,果蔬物流损失率高达25%~30%。目前90%以上的新鲜水果、蔬菜及其制品基本上处于非冷链的物流运销。

2国外果蔬冷链物流流通模式

美国的果蔬冷链物流是比较典型的,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一直处于采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链,果蔬在流通中的损耗仅有1%~2%。其具体的冷链物流链即果蔬产地到采后预冷到冷藏车运输到批发站冷库到超市冷柜再到消费者冰箱,尽量简化中间流通环节,并通过先进的冷链技术和保鲜技术确保果蔬的品质。

在冷链物流实施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果蔬冷链物流是一个低温的系统工程,通过法律、法规确保整个体系的安全以及各个环节质量,实行供应链集成化管理。二是冷链物流设施及技术创新及应用,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性是非常强的,他们往往可以依靠其快速的技术创新来提升冷链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果蔬品冷链物流技术包括采摘技术、分级技术、包装技术、预冷技术、运输技术、贮藏技术等。良好的运用这些技术不仅可以使得整个流通链衔接得非常紧密,同时也可以保证整个流通链的质量与安全性。三是发挥主导企业的带动作用。在不同的果蔬流通模式中,批发商、连锁超市、龙头企业和一些专门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发挥了带头作用,一方面由于这些企业经济实力强,易于由他们作为发动方,另外政府会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促进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3基于冷链物流的我国果蔬流通模式再造

(1)适用条件:从国外发展果蔬冷链物流的经验来看,实施冷链物流果蔬流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整个产业供应链高度集中化,以确保全程低温作业。二是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降低单位成本,达到规模经济。三是冷藏等物流设备充足。四是冷藏技术足以支撑产业发展。五是物流服务人员素质较高,掌握基本的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并能处理突发事件。

(2)流通模式再造:在满足以上五个条件的基础上,设计一条完整的果蔬品冷链物流。

对基于冷链物流的果蔬流通模式的描述:该模式相当于我国现行几种流通模式的融合和升级,在现阶段面对的主要顾客群是中高端果蔬消费者。其前提是利用现在的资源,在原有的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经营组织、连锁超市等渠道的基础上,尽量整合资源,以确保生产加工和流通规模。然后培育一些具有低温初加工能力的生产加工企业,以完成果蔬品的初级加工和预冷。同时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方式提供冷链运输,亦可由供应链主导企业来提供。

该模式的突出特点:满足中高端需求、提供品质保证、应用先进技术、倡导高效服务;即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可以减少流通环节损耗,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增加供应链相关的经济效益。

该模式的实施方案:拟分步进行。第一步,在大型果蔬生产基地进行试点,利用现有的流通体系,对其进行冷链化改造,初期可以争取政府扶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鼓励自主研发。设定时间周期为五年,五年后进行经验总结及问题剖析。第二步,将发展经验扩展到中型生产基地。第三步全面铺开。

4保障措施

(1)完善果蔬冷链物流的标准体系。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在整个流通链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果蔬品冷链物流的法规建设方面,应重点制定和推广一批果蔬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积极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使相关法律法规具有配套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果蔬品冷链物流基础建设。加强果蔬品冷链物流的基础建设,尤其是冷链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冷库和冷藏运输设备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果蔬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增加果蔬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同时,也应重点加强批发市场等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大力研究发展先进的、可靠的、低成本的国产化制冷系统和冷藏车等,以更好为果蔬品冷链服务。

(3)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将会利用其先进的物流技术以及完善的网络构建帮助果蔬品生产商以及中间商来获得需求信息,指导农户的生产与销售,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农户中去。因此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生鲜农产品生产企业从生产源头实现低温控制,积极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4)果蔬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加快果蔬品冷链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从事物流业务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业务能力对物流企业的经营有着重要影响。专业的果蔬品冷链物流人才队伍可以保障果蔬品从采摘直到消费者手中都在掌握之中。人才的培养分为两方面,一是政府方面应该积极组织系统培训,同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来培养高端人才,二是学校方面应面向企业需求实施“订单计划”,满足企业对果蔬品冷链物流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楼.第三方物流参与果蔬冷链运作的探讨[J].物流技术,2007,106(3):78-81.

冷链物流的特点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724.6;F25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022-02

0引言

现阶段,食品的品质和安全问题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冷链物流的发展也显得更加重要。电子商务已经快速渗透到物流等各行业的经济活动中,但是和电子商务相关的主要是保质期长,并且对运输环境要求不高的食品还是保质期长的食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蔬菜、水果等易腐易烂食品比较少。然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冷链物流的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冷链食品的发展。

1冷链物流的内涵

冷链物流(低温物流)(lowtemperaturelogistic)是物流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运送对象是易腐食品,其需要特别的装置对运送过程、时间、运输形态进行实时监控,它是以为保证食品的品质为目的,为保持低温运输储藏环境,并且投资更大、要求更严格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对运输工具有特殊的要求,其主要有三个特征:①冷链物流的时效性。冷藏、冷冻食品生命周期短,货物的品质取决于运送时间,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②冷链物流配送货物的易腐性。冷链物流配送的是生鲜产品,由于运输中的很多原因导致物品质量下降,在运输过程中,温度越低,食品的品质就越能得到保证。③冷链物流配送装备要求的特殊性。为防止运输过程中货品的腐败,要确保运输过程中保持低温的环境,次用特定的低温运输设备或保险设备,这就要求产品的产地和收购地倒要具备冷冻、冷藏双功能库,也要装备冷藏运输车和保温集装箱。

2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随着冷链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冷链物流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年增长率在8%以上。由于冷链物流的发展缓慢,当季生鲜产品的上市就会由于冷链物流运输储藏能力的制约而带来价格的波动,生产商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所以,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

首先,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其次,服务水平低下,运营效率低。再次,专业人才的匮乏。缺乏专业技术型人才是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3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冷链物流的运营分析

3.1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能够将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融合综合运用,以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为目的,其可以通过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等手段来实现。为给客户提供全面满意的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有机地将伙伴合作企业组织进来。新型电子商务的特点主要有:①电子商务不仅能都通过internet或web销售给客户商品,还能综合利用各种网络中的企业信息实现专业差别化的服务。②基于从供应链整体角度分析,新型电子商务朝着业务流程外包发展。③现代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精细化,开始向虚拟性组织发展。

3.2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电子商务模式其本身的特点,并且能为商品交易提供一个优良的平台,在全球有互联网的地方,商品信息都能传递到达;在电子商务平台下,可以提供更大的产品附加值,节约产品交易成本;电子商务平台下,对物流的网络信息化、物流管理的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解决物流问题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主要表现在:①使企业能更好地集中自身力量,发挥其核心竞争力;②作为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为了能提高效益,更好地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其提供的服务与电子商务的要求的匹配度;③在第三方物流模式下,可实现规模配送,并且可以使得企业节省物流费用;④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物流技术更加专业,可以缩短交货期,进而提升企业形象。第三方物流虽然可以带来很多有益之处,但也带来了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成本难以控制、顾客满意程度低、业务流程范围难以界定、绩效水平低下。

3.3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冷链物流的优劣势分析

3.3.1优势分析首先,从服务和专业性来说,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满足各种不同的市场需求以及不同的客户,其具备为不同客户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其次,从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能够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3.3.2劣势分析①冷链物流由于其对温度的特殊要求,对冷藏设备和运输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其资金投入比较大;②由于冷链物流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缺乏服务标准,使得物流企业违规操作,地价竞争;③相关人才匮乏。正是因为冷链的复杂性,使得真正懂得冷链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少之又少。

4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①建立行业标准。冷链物流在我国还算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行业内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操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立规范的体系,以确保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②创建完整的信息体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前,适用于冷链物流的产品缺乏有效的交易信息,主要是因为:第一,冷链食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生产具备很强的地域性以及季节性,在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衔接中往往会产生某些一般食品不会有的矛盾,以至于对准确的的供求信息的掌握缺乏掌控;第二,由于冷链食品的生产者本身素质的原因,无法准确掌握流通信息,以至于无法根据准确的信息安排组织生产。③规范服务态度,提高客服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应从自身着手,跳出不规范竞争的价格大战,提高服务水平。④为取得多方共赢,建立战略联盟。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冷链物流供应链系统中,供应链系统上的企业应该以多方共赢为原则,同上下游企业共同拥有一个利益目标,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⑤对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作为供应链中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对销售商、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整合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5结论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各界的广泛关注,冷链食品在大众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现如今,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冷链物流市场的运营和发展方式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来说,冷链物流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其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还需要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自身努力,进一步推动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瑜筱,杨云.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4).

[2]徐亚妮,张仁颐.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运营发展策略[J].物流科技,2011(6).

冷链物流的特点篇8

关键词:冷链物流食品安全体系完善

一、冷链物流的定义及特点

冷链物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当今社会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冷链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要求冷链物流能满足物流市场需求。冷链的萌芽阶段源于19世纪冷冻机的发明,直到有了电冰箱,各种各样的保鲜和冷冻食品开始进入市场和消费者家中。20世纪30年代左右,食品冷链体系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初步建立。20世纪40年代,在二战期间欧洲的冷链体系被击垮,但战后又很快重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如农产品、冰淇淋和奶制品、药品等。冷链物流(ColdChainLogistics)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易腐生鲜物品的品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增值,这就决定了它和其他物流系统有所区别,冷链物流具有复杂性、、协调性与高成本性的特点。

二、冷链物流中的问题剖析

1.完整独立的冷链体系尚未形成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着,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蔬菜水果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销售,以蔬菜、水果为例,腐烂损失严重,物流成本提高,全国每年果品腐烂损失近1200万吨,蔬菜腐烂损失1.3亿吨,按1元/公斤计算,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冷链工业仍然是一片待发掘的“冻土”。

2.运作成本高

由于冷链物流对设备、技术的高要求,造成冷链物流的成本较高。而在我国物流总体成本偏高、利润偏低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对进入冷链物流领域并没有太多兴趣。以蔬菜运输为例,蔬菜运销大户并非不知道冷链物流可大大提高蔬菜品质,但现状就是成本影响使用。新鲜蔬菜的低温物流从技术保证方面看是可以实现的,主要的症结在冷链物流的成本以及市场的准入问题。实现冷藏链物流就意味着成本增加,如用冷藏车从新疆运输20吨葡萄运费约4~5万元,而采用冷库预冷、用包裹棉被的普通车运输,只需1.5万元。

3.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陈旧落后

中国冷链设施装备状况如下:(1)汽车冷藏车辆:目前中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为2%~3%。(2)铁路冷藏车辆:在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2%,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规范的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车稍缺乏。(3)冷库容量:目前中国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而且利用率不高。大多数相关的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高、效益差。

三、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

1.统筹规划多方协调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冷链物流体系,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联动机制,制定国家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根据目前中国冷链物流的特点,只有建立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冷链物流体系,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产供销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发展区域内短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跨区域的长途冷链物流体系,才能将我国冷链物流方方面面都一同提升,这样才能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的实施,进而推动我国冷链物流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2.科技推动冷链发展

冷链产业要发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离不开科技二字。在形式上可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水平,加强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各节点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全面推动我国冷连物流跨越式发展。从科技上推动冷链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第一,继续加强运输主干线及其附属场站的基础设施改造,尽快形成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及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第二,鼓励GpS、自动识别等技术的应用,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承运人、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的银行、海关、商检、保险等单位联结起来,实现对货物的全程监控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全社会整体运输效率;三是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改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

3.拓展市场业务

物流企业一方面要提供新的附加业务,扩大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为客户提供独家的、或者至少是特别的服务内容。如今的物流服务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货物包装、配送、仓储或者寄存等常规服务,由常规服务延伸而出的增值服务正在成为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从国外来看,物流增值服务已在整个物流行业全面展开。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增值服务也将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冷链物流企业应与大型食品加工、餐饮和连锁销售公司密切合作,充当国际国内知名公司的储运中心和地区供应基地,拓展和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与客户结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提高经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文生,冷藏链食品的链条断在哪里[n],中国消费报,2004-04-20(20)

[2]刘阳威,刘烨,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J],中国储运,2005(03):48-49

冷链物流的特点篇9

1.虽然都很清楚目前中国冷链体系落后、冷链不完善造成每年生鲜食品、蔬果等方面巨大的社会损失,但具体到本企业,如果打算投资,未来的盈利能力与盈利方式如何?不确定。是否能收回投资?不确定。未来的投资风险有多大?仍然不确定。

2.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还不清晰。企业在整体社会供应链中如何定位?上、下游现况及发展趋势如何?本企业发展冷链物流的优劣势、机会与风险如何?如何与上、下游衔接?这些问题还没有考虑清楚,大企业是从头到尾每样都想自己做,小企业不知道该如何做。

3.体系建成后如何经营与运作,是每个企业正在头痛的问题。

4.政府考虑的是整体社会的食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福利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赚钱、赚多少钱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5.对冷链物流的迷茫会导致部分企业的短期行为。部分政府关系较好的企业可能会将冷链物流政策扶持的土地变相转成农业地产项目或冷链物流地产项目,将投资转化为投机,不是从冷链物流的经营中获取利润,而是借用项目获取低价土地或政府扶持资金,通过土地升值与地产转让获取收益。这种短期行为会造成在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中,主观上一味追求低成本,形成人为的劣质工程及短寿命工程,实际上对整个社会造成资源浪费。

6.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在关键冷链物流技术与设备选择方面大多采取保守做法,较先进的技术与统筹方案在项目的实际执行中并不能被普遍采用。

国内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各种调研数据表明,国内的冷链物流体系与发达国家甚至我国港澳台地区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估算应在15~20年以上。近几年,许多专家学者也分别从食品药品的冷链体系保障情况、冷藏车的配置情况、人均冷库面积、人均冷冻冷藏品的消费趋势等多方面、多角度对我国冷链物流现况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借鉴这些数据,同时参考北京、深圳及中原(郑州、武汉)等地正在进行的冷链物流体系的建造性情况,对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现况进行分析,可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对”与“错”、“是”与“非”等观念上的认知还没有普及到位,还需进一步提升观念。比如:空调食品、药品能在常温环境中存储及运输吗?封闭式低温月台建设是否有必要?冷冻库等于“冰库”吗?冷链物流建设就是冷库建设吗?货架存储方式与地面堆叠存储方式哪种更适用?冷库建设方式哪种算是先进的,哪种算是落后的?等等。许多问题处在“对”与“错”、“是”与“非”的思想不一致的阶段。思想到位,行动才能到位,否则,现有的思想可能导致错误的行动。

2.冷链链条不完整,“断链”是一种常态,未意识到“断链”也是一种常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不是一个企业做到位就“到位”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社会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企业均做到位,才能总体到位,才能不“断链”。也就是说,需要整个社会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均能发现自身不“到位”之处,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予以改正,才能使整个链条做“到位”。

3.冷链物流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冷链物流的建设不能完全等同于冷库建设与冷藏车的普及;虽然在国内,众多的技术与设备提供商可提供较先进的技术设备,但为防范建造风险,许多在建的冷库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技术与设备,新型冷链技术与设备的推广普及速度较慢。

4.得到政策扶持的企业正在积极进行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未得到政策扶持的企业缺乏自身建设的原动力,整体社会冷链供应链“断链”的情况将还会在较长一段时期存在。

5.由于企业在冷链体系建设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食品、药品的全程冷链追溯体系很难在短时期内完全建立起来。

冷链物流应用的主要技术与设备

一、冷链物流中心

1 主要建筑结构形式

(1)土建式冷库。目前国内在建的数万吨级以上的大型冷库,基本采用的都是土建式冷库,其建筑一般是多楼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结构内部再用pU夹芯冷库板组装冷库,或使用pU喷涂四周的方式建造。这种使用pU喷涂的建设方式在国内已使用了40年以上。

(2)装配式冷库。前几年,装配式冷库在国内一般用于小型拼装冷库,近几年随着钢结构在许多大型建筑中广泛使用,大型的钢结构装配式冷库也在陆续建设。大型钢结构冷库柱网跨度大、柱子较小、施工周期短,更适合内部物流设备设施的规划,如货架布局、码头设备规划、内部叉车物流动线规划等。

(3)库架合一结构。随着货架系统在物流中心的广泛使用,国外一些大量存储的自动仓储冷库、多层高位货架冷库在20~30年前已大量采用库架合一结构进行建设。同时,在非货架区域配合采用pU夹芯库板拼装在钢结构外侧的施工方式,整体建成室外型冷库。目前在国内,由于其施工水平、工程细节及精准程度要求较高,在冷库建设方面此种结构方式建造较少。库架合一结构由于物流中心内部没有柱网,可以达到单位面积存量最大化及物流动线最顺畅化。

2 制冷系统

(1)制冷系统在冷链物流的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冷媒的选择方面,国内主要使的是氨系列或氟系列的冷媒。另外,在较高温层,如12摄氏度作业区,还可规划使用二次冷媒,如冰水或乙二醇。

(2)制冷系统是由一系列的设备依统筹设计组装、安装而来。一般可区分为:制冷主机(主要包括:机头、压力容器、油分离器、阀件等)、制冷风机(由不同的布局方式及数量、除霜设计方式,进行不同的选择配置,比如:电热除霜、水除霜、热气除霜)、控制系统(由一系列的阀件、感应装置、自控装置及控制软件等组成)、管路与阀件系统(一般依设计配置)。

(3)与制冷系统配套的还有压力平衡装置、温度感应装置、温度记录装置、电器设备等。

3 存储及相关设备

(1)与常温物流中心相同,冷链物流中心内部存储同样需要各型货架或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aS/KS)。在国外,食品类商品不允许直接堆叠在地面,必须使用塑料托盘,使用货架存储。各型货架,从自动仓库使用的20多米的高位货架,到拆零拣货使用的流力架,在冷链物流中心均有大量使用。与常温货架不同的是,低温库内使用的货架对钢材的材质、荷重、货架的跨度设计均有特殊要求。

(2)为配合存储,满足生鲜食品的特殊要求,冷链物流中心的仓储库内会配置臭氧发生器、加湿

器、新风机、二氧化碳发生器、其他特殊气体发生器等配套设备。

4 冷库用专业门组及库板工程

(1)各型门组在冷链物流中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冷链物流中心的能耗影响较大。比如:冷冻库使用的电动平移门、封闭式低温月台区使用的滑升门、人员进出门等,都需要足够的保温性能与气密性。此类门组属于低温专业用门。

(2)与门组配套的各型防撞杆。

(3)冷冻、冷藏库建设使用的聚胺脂库板也是冷链物流建设的关键材料。

5 冷链物流月台设备设施

主要包括:月台各型门罩或门封、月台调节板(电动、手动)、月台防撞设施、月台车辆尾门机坑。

o搬运设备

冷链物流中心内部的搬运设备主要有各型叉车,如高位货架库内的前移式叉车、步行式叉车、电动托盘车、油压托盘车,以及自动仓库内的堆垛机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搬运设备需是耐低温的专用型设备。

与自动仓库及物流动线配合的皮带式或滚轮式的流水线也属于冷链物流中心内部的搬运设备。

7 物流容器

冷链物流的目标商品一般是食品类和药品类商品,托盘一般需要使用塑料托盘。

除塑料托盘外,冷链物流容器还有:蓄冷箱、物流箱、笼车、物流筐、台车以及与商品特性需求配合的物流容器。

8 分拣设备

包括自动分拣机、DpS电子标签拣货系统、RF拣选系统、自动台车等,常温物流中心使用的设备在低温中心同样需要使用,对这些设备同样有低温环境的适用性方面的要求。

除了上述硬件设备、设施外,同常温物流中心一样,还需要物流管理软件,如wmS(仓储管理系统)等。

二、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包括中央厨房)

生鲜食品加工中心是全程冷链物流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在考虑全程冷链物流时,通常也会将生鲜食品加工中心一并纳入考虑范围。如:肉类加工中心(包括猪肉、牛羊肉、禽肉类)、水产品加工中心、蔬果净配菜类加工中心、乳制品及冰品类加工中心、烘焙类产品加工中心(如面包厂等)、连锁餐饮行业的中央厨房等。

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在建造技术与设备使用方面,除包括前述冷链物流中心的全部设备外,还有食品加工类设备及食品包装类设备、清洗类设备、灭菌消毒类设备、洁净类设备等等。

此外,运输作为全程冷链中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涉及各类型冷藏车的使用。冷藏车除保温车箱外,一般会配置制冷系统、温度追踪记录系统、GpS定位系统等等。目前国内冷链技术水平分析

冷链技术水平体现到实物上表现为冷链物流中心或生鲜食品加工中心的建造水平、冷藏运输体系的完善水平、冷链全程温控的保证水平上。事实上,大多数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所需要的设备、设施与技术在国内均能找到,但国内总体冷链技术水平还是较国外落后一、二十年以上。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规划设计能力落后

国内设计单位一般不重视流程设计与数据分析,在设计时更多的是关注建筑、结构、制冷系统等方面。冷链物流中心使用单位本身没有规划设计及建筑、设备设施的施工经验,无法将需求具体化并转化为平面布局需求并以图纸形式提出。设计单位在没有客户的具体要求下进行设计,很难采用新的建造技术。同时,大多数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就是冷库建设”的观念上,因此目前国内许多在建的大型冷链物流中心采用的建造技术还是20年以前的水平。

2 设备、设施的统筹能力落后

现代冷链物流中心需求的许多设备、设施是符合现代冷链物流的特点的。这些设备、设施分别由不同的生产厂家提供,许多是需要与建筑进行结合的。国内许多设计单位对此类设备不熟悉,无法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图纸中体现出这些设备的预留机坑、预埋件、建筑与设备结合节点的方案,同时,国内的施工单位在此方面的安装及施工经验不足,导致一些按现代物流特点建造的冷链物流中心“有形无神”,原因就在于各项设备设施不能很好地统筹在一起,衔接部分的细部施工节点做得不到位。

3 观念落后

这里指冷链物流技术使用方面的观念比较落后。下面以两个例子进行说明。

(1)冷库吨位的计算

目前常用的计算冷库吨位的公式为:

冷库吨位=冷藏间的容积×容积利用系数×食品的单位重量

其中:容积的利用系数与食品的单位重量还有一个对比表可查。

虽然这个公式是以前延续来的,但它符合现代物流的特点吗?

仔细看不难发现,这个公式是建立在“所有食品采用地面堆叠的方式存储”这个假设前提下进行估算的,并没有考虑物流特性。实际在现代冷链物流中心,若规划的是货架存储,存储板位数是能精确计算的,冷库的实际吨位也能很精确地计算出来,而不需要“冷藏间的容积、容积利用系数”这些看似科学实际并不准确的公式来进行计算了。即使是使用地面堆叠方式存储,若在规划设计时将存放板位、存放型式、通道位置等细部布局设计出来,较精确的存量才能被计算出来。在此以北京一家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的一个冷库做实际对比:

依公式计算冷库吨位=40×66×8.6×0.6×0.3=4086吨

而实际库内使用四层高重型货架,依布局可存放板位为3155托盘,每托盘商品体积是1.92立方米,重量为600kg,实际冷库的吨位是3155×600=1893吨。

这个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到进、出货量的计算,进而影响到冷库制冷系统的负荷计算、制冷系统机组配置的大小、风机配置的数量。因为不做细部的数据分析与精确的规划设计,每年会造成多少浪费?

(2)连接件

每当笔者在设计方案中提出使用不锈钢做连接件及悬吊件时,开始都会遭到企业一致的反对,理由是:不锈钢是金属,属于有热传导,不利于断热,使用尼龙螺栓可断热。目前国内一般大型装配式冷库的连接件使用的就是尼龙螺栓,悬吊件一般用铝合金并做断热处理。但不锈钢在国外却普遍使用,原因在于:尼龙虽然不导热,但长期在低温环境中会脆化,5~6年后连接件失效,除了带来风险,冷库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降低;而不锈钢的热传导系数极低,不会产生此类风险,所以在材料使用方面应综合权衡尼龙螺栓+铝合金悬吊件与不锈钢螺栓+不锈钢悬吊件的利弊。其他材料方面的使用也存在类似情况。

冷链发展趁势及在技术和设备方面的需求

目前,整个社会已经普遍意识到企业自身冷链及冷链物流体系的落后,未来几年,我国冷链物流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将波及从农产品的产地至大城市的餐桌的整个供应链体系,届时与冷链建设相关的产业也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笔者对冷链建设相关的设备、材料、技术的需求预测如下:

1.大型单层钢结构装配式冷库将越来越多地被用户接受,并投入到建设中。冷链物流中心的业主会开始关心物流作业效率,改变过去一味地只考虑存储能力的思维方式。

2.对制冷系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制冷系统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

3.聚氨脂冷库板的使用量将越来越大。在冷库建设中,聚氨脂冷库板的装配建造方式将取代聚氨脂直接发泡建造方式。

4.耐低温钢材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新的建造方式及设计方案,从货架到钢结构均对钢材材质提出了要求。

5.低温门组、封闭式月台设备如:门罩门封、调节板、滑升门等、冷链物流中心专业设备需求量将加大。

6.能在低温环境中使用的其他物流设备,如叉车类、货架类、传送带类、自动化设备及it设备的需求量会加大。

冷链物流的特点篇10

【关键词】云菜冷链物流系统建设物流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和释放,我省蔬菜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目前,我省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400万亩,年产蔬菜2300万吨,外销量达到每年1700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产销基地。2011年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南菜北运”试点地区之一以来,生产供应能力逐年扩大,2011年供应北方市场的蔬菜达到550万吨,2012年达到650万吨。全社会对生鲜蔬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建设云菜冷链物流,对于促进我省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蔬菜与蔬菜冷链物流的特点

蔬菜属于鲜活农产品,突出特点是易腐性和易损性,采后寿命短,在产业链全过程中,若经营处理不当很容易衰老或发生品质变化,导致蔬菜品质下降。蔬菜冷链物流指的是蔬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冰箱产业链全过程中的各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中,以便更好地降低蔬菜损耗、保证蔬菜品质的供应链系统,并最终实现蔬菜产品的安全。蔬菜冷链物流的突出特点是低温、低耗和高效。低温意味着蔬菜必须在全产业链中全程的温度控制。低耗指在蔬菜冷链物流的各环节中,通过新进的冷链物流技术达到降低产品损耗的效果。高效指通过多种途径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二、我省蔬菜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冷链基础设施落后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冷链市场的需求,加大建设和投资开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力度成为当前我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我省设施落后,设备不全,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等情况非常突出,因此业界都认为,当前应当连续普及全国性冷藏供应链配送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现代流通网络,降低物流费用,开展多形式的农超对接,逐步完善冷链系统,云南应当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2~2020年)》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期,不断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冷链物流产业升级。

(二)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缓慢

蔬菜冷链物流投资高以及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因此一般的小企业很难进入蔬菜冷链行业。因此积极培育壮大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非常重要,由于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滞后,云南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济实力薄弱、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无核心竞争力等特别突出。

(三)蔬菜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合作组织功能不健全

我省蔬菜产业的突出矛盾是小生产与大市场并存。农户仍然是蔬菜生产经营的主体,蔬菜产业园、蔬菜龙头企业较少,致使蔬菜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和示范带动力不强,以及蔬菜合作组织在生产、流通、销售等领域中起的作用不大。由于农户受自身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制约,无投资冷链物流设施的能力,导致蔬菜在生产、流通、销售等过程中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蔬菜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在蔬菜生产、流通、销售等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功效。

(四)冷链意识有待提高

近年来虽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人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人们对冷链意识有所提高,但由于受长期生活习惯的影响,对于蔬菜在常温生产、流通、销售等的情况司空见惯。人们应当把蔬菜冷链物流看作关系到我们每个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形成像日本“没有经过预冷处理的果蔬就是不受欢迎的”的观念。

(五)缺乏专业化的蔬菜物流公司和全程冷链运输

我省蔬菜冷链物流刚刚起步,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蔬菜物流不是由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来完成,而主要是由普通物流公司来完成,并且流通过程操作简单以及不严格控制好蔬菜流通温度,各个物流环节并未形成统一的对接。其次,没有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蔬菜生产,销售市场零散,以及缺乏专业化的蔬菜物流公司。

同时蔬菜产业并未形成一条从田间、采后到预冷、到冷库,再到冷藏车运输,再到批发站冷库,再到超市冷柜,再到消费者冰箱的完整产业链。

三、我省蔬菜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冷链贯穿于蔬菜加工的各个环节从包装前的预冷、包装完毕后的冷藏储存,到蔬菜上架销售前的冷藏运输。“云菜”应打造全程冷链物流,将对于云菜在保证品质、实现远距离销售和提升附加值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云菜”品牌。

(一)打造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工程

构建高端配备现代监控的物流体系,规范化、标准化运作,建设全程温控和可追溯系统,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冷链物流新进的技术和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蔬菜冷链物流信息追溯系统。

蔬菜冷链物流流程图

同时要组建专业冷藏运输车队对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收购,带动蔬菜园区外周边冷链物流,形成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共赢的局面。园区内外统一运用传感器、GpS等物联网技术,进行全程温控和综合管理,最终形成物联网监控的、社会化的全程冷链物流系统,形成一条从田间、采后到预冷、到冷库,再到冷藏车运输,再到批发站冷库,再到超市冷柜,再到消费者冰箱的完整产业链。

(二)打造冷链物流监管与查验体系工程

完善冷链物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中转、进出口等主要环节的监管和查验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工程的同时,同步建设监管和检测设施。依托现有的监管和检测资源,进一步提高种植基地、加工基地、配送中心、中转中心、进出口口岸的查验和检测能力,提高监管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通过提供多方位的综合冷链物流服务,将大大缩短产销距离,加入信息流有效保证供应的及时性、敏捷性;同时,全程冷链物流专业化的运作模式为蔬菜销售渠道的畅通提供了保障。提升“云菜”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保证冷鲜蔬菜的质量。促使农户分散于多处的物流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蔬菜冷链物流的现代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提高了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带动云南蔬菜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合作组织功能。

加大培养蔬菜龙头企业力度,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模式,带动和示范周边农户,形成标准化、规模化蔬菜生产经营,利用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有核心竞争力等优势带动全产业冷链物流。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充分融合小生产与大市场,鼓励蔬菜种植小农户积极参与合作组织,使分散的、无规模的小农户整合为有规模的合作组织,并由合作组织对接大市场,提高蔬菜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户切身利益,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农户、企业及合作组织多赢的局面。并加大对合作组织的建设力度,拓宽其服务功能,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等全方面的服务,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等一系列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

(四)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第三方蔬菜冷链物流

通过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财政、税收等多方位、全面的扶持政策,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激励蔬菜生产企业从源头到销售实现低温控制,加大对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的发展力度,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发展,利用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把先进科技带到农业领域,指导合作组织生产和销售,提升蔬菜产品附加值,推进蔬菜产业化升级发展。

(五)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力度

加大投资冷库、冷藏车等配套基础设施和设备,以及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真空减压冷藏解毒保鲜技术,并按照蔬甘肃省居民个人保险消费力实证研究

周雪梅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本文在分析甘肃省保险消费市场的基础上,介绍了保险消费力的概念及构成要素。通过搜集1990~2011年甘肃省人均保费和居民收入情况相关数据,选取适当的解释变量,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甘肃省居民个人保险消费力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促进甘肃省保险业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保险消费力保险需求消费力客体菜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完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通过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推动高等学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发展蔬菜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研究和制定蔬菜的真空保鲜、标准化加工技术操作规程,对优质蔬菜产品进行脱毒、杀菌、去农残、解毒、保鲜,使蔬菜加工产品新鲜安全、无公害,达到外销的标准。蔬菜进入冷库流通前,首先在产地预冷库中进行预冷,采后蔬菜经历卸货、检验、检测等阶段,未发现异常,则直接放置到冷库的预冷间预冷,温度依据蔬菜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预冷之后,直接进入加工车间进行加工并最终实现从田间到消费者冰箱的完整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R],2010.

[2]云南省商业厅.云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R],2010.

[3]朱超才.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17-2318.

[4]黄利伟.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5]杨青松.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42.

[6]张云中.农产品流通模式亟待变革[n].国际商报,2011-07-20(4).

[7]《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