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5:17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篇1

一、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具体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要紧扣义务教育的方向和要求,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整体教育质量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合格率和平均分,适当淡化优秀率。其具体标准如下:

(一)一至六年级评价标准。

评价学校和学科教学成绩均以S值为依据,S值越大,质量越高。计算公式为:S值=[(合格率×50%+得分率×45%+优秀率×5%)×100]。其中,合格率=合格人数/考试人数×100%(卷面总分的60%以上为合格);得分率=平均分/卷面总分×100%;优秀率=优秀人数/考试人数×100%(卷面总分的85%以上为优秀)。

(二)七至八年级评价标准。

评价学校和学科教学成绩均以综合得分为依据。综合得分=[(本校合格率/全市同类学校最高合格率)×70+(本校良好率/全市同类学校最高良好率)×20+(本校优秀率/全市同类学校最高优秀率)×10]。其中,良好率=良好人数/考试人数×100%。

(三)九年级评价标准。

评价学校教学成绩以中考得分为依据,评价学科教学成绩以综合得分为依据(综合得分计算方法与七至八年级相同)。中考得分=(四率得分+达标得分),其中,四率得分=[(本校报考率/全市同类学校最高报考率)×10+(本校合格率/全市同类学校最高合格率)×60+(本校良好率/全市同类学校最高良好率)×15+(本校优秀率/全市同类学校最高优秀率)×5];达标得分标准分为:达标学校10分,不达标学校0分。

七至九年级进入全市排名前60%的学生为合格,进入全市排名前40%的学生为良好,进入全市排名前20%的学生为优秀。

二、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有关要求

(一)相应完善奖教奖学方案。

各镇政府(包括街道办、农场,下同),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要认真执行上述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并根据评价标准制订和完善奖教奖学方案,以形成科学正确的评介导向和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篇2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2001年江泽民同志宣布我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至2006年9月,国家政府宣布九年制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自此,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特别的时期——义务教育后的时期,有的专家也把这个时期称为“后义务教育时期”。

一、“后义务教育时期”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问题

1.学生综合素质低下

目前虽然农村学校免除了学杂费,学生入学率呈上升趋势,但学生综合素质依然没有得到提高,这是后义务教育时期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与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有很大差距。知识与技能:学习成绩普遍低下;过程与方法:普遍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其原因,首先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很差,教师素质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家长普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再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竞争激励,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这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发展呈畸形态势

学校发展呈畸形态势是后义务教育时期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国家财政的投入,农村中小学在硬件方面的发展有目共睹,体现在校舍的更新、校园环境的优化和教学设施的完善等方面。然而学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其内涵的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这些正是农村中小学所普遍缺乏的。其原因有:(1)学校自身定位不准,盲目照搬别人的发展套路;(2)农村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学校只好闭门造车;(3)学校缺乏转型意识,过于注重硬件发展,忽视了学生素质、教师素质、科研实力、管理水平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教师成长陷于瘫痪

教师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一所学校的前途,取决于该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干劲与状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在教学态度、科研意识、自学情况以及参加学术活动等方面相比以前几乎没有改观。教师不求上进,责任感缺失,这是导致学校教育质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师成长停滞不前,一是由于农村条件艰苦,极大地挫伤了教师教学和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二是农村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参观访问的机会太少,即使偶有机会出去,也无实质进展,思想境界难以提升,教育理念难以更新;三是教育行政部门监督力度不够,学校管理失范,导致教师工作懈怠。

4.家长与学校配合失衡

后义务教育时期,农村广大家长的观念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首先,他们思想觉悟不高,不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致使孩子的教育成了学校的单方行为;其次,他们文化水平低下,方法简单而粗暴,缺乏合理的家庭教育技能;再次,家长护子心切,过于溺爱孩子,让教师的教学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

鉴于农村教学实际,家长的这些问题有其必然性。家庭经济困难导致他们重家庭生计而轻孩子成长;没有接受再教育则造成他们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无法得到提高,家庭教育观念无法更新;学校的家长会流于形式则使得家长与学校之间不能达成默契。家长与学校教育质量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家长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家庭教育方法老化,这也是学校教育失败的体现。

5.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失范

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相关部门诸如教育局、辅导站等,徒有虚名,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创新意识,不能给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正确的引导。

二、“后义务教育时期”农村学校教育的出路

1.向校长要管理质量

(1)矫正校风。农村中小学校风亟待矫正。校长有必要考虑将校风校纪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关注教师心理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正确引导,让老师和学生一道朝着健康的方向迈进,还学校教育以纯净而有特色的校风。

(2)找准定位。陶行知先生曾说:“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完全可以这么说,学校质量如何,学校水平如何,学校境界如何,取决于校长。”有些学校的校长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习惯

转贴于

于照搬别人的模式。作为学校发展的舵手,他们亟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看清方向,明晰形势,根据学校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找准学校定位,办百姓满意的学校。

(3)优化管理。学校的任何管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农村学校的校长可以先考虑学习别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能力,然后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优化各项管理工作,为学校教育提供优质的服务。

2.向教师要教学质量

(1)师德促教。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做人的榜样。师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手段。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做人的榜样;另一方面,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铭记自身职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健康的教育。

(2)科研促教。科研带来创新、创新促进发展。进行教育科研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最快的途径之一。因此,农村教师需要以一种研究者的眼光,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在课余时间研究,研究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管理方式以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交流促教。交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以促进教学。首先是与学生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学生,以长辈的身份去关心学生,以伯乐的身份去发现与开发学生的优点与潜力;其次是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引导家长使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再次是与同事交流,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后是以通过外出培训的机会,与教育专家交流,也可阅读教育名家论著,进行心灵交流。

3.向家长要生源质量

(1)给孩子温馨的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完整而幸福的家庭。没有出门打工的孩子家长,需要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尽量避免不良因素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务工的家长,可以考虑或返乡创业,或增加探家次数,或与孩子和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家长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应该考虑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为其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2)给孩子优质的启蒙和引导。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家长的决策也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家长有责任转变“重生轻养”、“重男轻女”的观念,勇于接受再教育,积极参加家长会,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更新自己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给孩子良好的启蒙和优质的引导,为学校输入优质的生源。

4.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政策保障

(1)保障经费投入。《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规定要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经费投入要向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目前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已经远超从前,如果能落实到位,足以使农村学校教育正常运转。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严格监督教育经费的使用,杜绝公款乱用与挪用,保障经费真正落实。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篇3

以德育为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德为才之帅。师以师德为第一标准。古人有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因此一位好教师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生以立德成才为根本。人无德不立。加强思政学习,注重品格、品行与品位的塑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以智育为基础。教师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特点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将讲、学、练有机结合,组织课堂活动,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将科学文化知识内化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告别唯分数、唯升学、唯排名论。

以体育为前提。体育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健康的体魄,强壮的体质,是学生全面发发展的生理前提。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高了体育中考在升学中的分值比重,强调体育的重要性。

以美育为中介。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着学生的想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影响学生的意志和性格。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篇4

一、福田所见

(一)12月15日上午,在深圳会堂召开了主旨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首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董奇作了主旨报告,接着福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黄伟致辞并讲话,福田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教育局长分别作经验交流,随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专家进行点评,会议还安排观看了福田教育宣传片。

上午的会议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福田人的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他们是在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福田区委区政府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的重要性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前提。早在十几年前他们就开始了教育质量监测这项工作,而且在国家正式开始对全国各地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测的时候,他们不惜投巨资让深圳所有的学校都参加了国家监测,而且结果应用实验已经生根开花结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另外,福田区在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监测结果应用方面的举措也是强有力的。他们通过“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公开、四个协同、五个统一、六个效能”,成功地创造出可辐射、可复制、可推广的“福田模式”,为各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们举全社会之力共同推进结果应用工作,各部门一路为教育开绿灯,全社会的资源都在为教育所用。福田区教育局、科技局、司法局、旅游局、文化局等部门局长的集体发声反映出了福田区全社会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二)12月15日下午,“基于监测结果的学校实践与应用探索”在福田区荔园教育集团百花校区进行。福田区的六位校长分别以不同课题研究的结果作了精彩的报告,他们实验的成功给予了参观学习者大胆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永胜教授对福田区政府、教科院及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予以盛赞,称他们踩在了时代脉搏之上。

我想这正是助推福田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他们拥有一支科研型、创新型、改革型的校长队伍。他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他们具有极强的行动力。他们一直都在思索面临的问题,学校该怎么办?往哪走?他们运用大数据准确查找问题,补齐短板,寻找突破口,实施改进行动,以监测结果的应用促进福田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我为福田校长们大胆探索的勇气、敢于示范的胆识、善于作为的智慧所折服。

(三)12月16日上午,基于监测结果应用的艺术普及学校观摩会设于福田区福民小学。学生们设计独特的各种作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乐器表演及阵容强大的音乐戏剧表演一次次冲击着参观者的视觉、听觉,思觉。福民小学的全人、全时、全景的学校艺术教育让人叹为观止。之后,校长们的汇报再次为我们多年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先进的经验参考。这样的教育不正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吗?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在这所学校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学校是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学校不折不扣地进行教改是我们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及关键所在。

二、点滴思考

2018年,小店区被命名为“国家首批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作为这项实验工作的组织者,我在思考如何才能有效推进这项工作?我区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学科的结果显示,我区孩子的身体体能及视力都远低于全国水平,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也要像福田区那样,遵循“懂宝、寻宝、探宝”的工作思路,认真分析数据、精准发现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寻找有效办法,采取有力措施,制定方案并严格落实,促进质量监测结果在我区的有效应用,以实现教育评价对教育的科学化引领,推动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首先,我们要加大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工作对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以便形成从政府到各职能部门、从领导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至上而下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良好局面,多方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推动实验取得实效。此外,还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孩子们成才要多元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加强社会宣传引导,一切着眼于孩子全面发展,将孩子身心健康排在第一位。

其次,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我们必须进行教育评价改革,摒弃“唯分数论”,解决指挥棒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还应对基础教育体、美、劳方面加大考核力度,改变学校更多地重视智育的现状,积极引导学校教育更全面、更合理、更均衡发展。学校应更多地创建兴趣小组、社团、文艺组织和开辟社会实践基地,更多地为学生研学和实践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更加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篇5

一、从资源均衡配置“走向”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公平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诉求。2007年,全国1.48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将全部免除学杂发费,2008年8月,国务院决定,从秋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取消重点校制度,清理整顿“改制学校”等都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虽然从2005年国务院部署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仍然不足,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由于中小学布局分散,点多面广,存在办学规模不经济现象,加之上学远和上学险的交通安全事故隐患;低工资和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难以留住优秀师资。种种原因致使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无法保证,也拉大了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和公益性质本身决定了政府的责任,要真正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实现教育的公平,仅仅依靠取消“重点校制度”“择校费”等这些表面的现象只能治标不治本。因此,坚持义务教育的补偿性原则,补偿的核心在于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教育经费重点向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倾斜。借此推动公共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区域教育差异,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促进教育公平。

二、从资源配置薄弱“走向”资源优质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题中之意。然而,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根源在于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这不仅包括物力资源的配备,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生源的质量。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可以划分为显性和隐性。所谓显性差距表现在设备、校舍、经费和师资等方面,如在设备、校舍等方面,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在逐步缩小,但在经常性经费投入上,差距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师资方面,无论是学历构成、师生比,晋升高一级职称的比例,还是获得进修深造的机会等方面,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差距较大。而隐性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和校际的经费是否充足、办学规模效益和吸引优秀生源、优秀师资的能力。这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导致区域、校际以及群体间的差异又被进一步放大。因此,一是要建立教师队伍有效补充和合理流动机制,特别是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等。二要建立中小学校长选用交流制度。建立优质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充实薄弱学校领导岗位制度。三要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探索强校和弱校合并合作,促进教师资源的共享。同时,还要充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三、从资源配置“走向”资源激活

实现资源的充分激活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真正的均衡是教育质量的均衡,义务教育既要均衡,更要发展,在均衡意义上发展,在发展意义上均衡。实现“均衡发展”,既要做到资源的均衡配置,更要实现资源的充分激活。强调通过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中小学倾斜,无疑具有政策的现实性和历史的合理性。必须认识到,仅仅强调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不够的。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以及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农村义务教育在物质基础设施方面正在不断地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然而,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的不均衡表现形成一个极为明显的反差。这就要求我们思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路径,即从资源均衡配置走向更加积极的资源激活,从而最终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的均衡、优质、高效。就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而言,在进行资源均衡配置的同时,还必须认真做好存量教育资源的激活工作,要建立激活存量资源的有效机制,实现教师、办学条件资源和组织资源在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已有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四、从资源配置行政干预“走向”法治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篇6

(-2020年)

依据国家、自治区、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结合《关于自治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政发【】56号)、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新教基办【】19号)精神,为促进莎车基础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莎车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莎车县情及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莎车县辖29个乡镇、491个行政村、25个社区,总面积8955.65平方公里,有维吾尔、汉、塔吉克、回、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二十多个民族,户籍人口80.5万,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6.3%,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也是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至秋季,全县有义务教育学校206所,其中小学161所(小学教学点42个),初中31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义务教育在校生120432人,其中小学78818人,初中41614人;义务教育专任教师8945人,其中小学4956人,初398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3%,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3%。

截至目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校舍面积初中校舍总面积239473平方米,在校生数为41614人,生均面积为5.68平方米;小学校舍总面积303896平方米,在校生数为78818人,生均校舍面积为3.85平方米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围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这条主线,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为支撑,加大义务教育专项投入,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统筹县域义务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主要指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基本实现建设“教育强县”的战略目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在师资水平、生源分布、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人民满意;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平等性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发展指标

1、办学条件基本均衡。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快城镇、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学校数量、规模满足生源变化的需求。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符合要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做到学校之间在校园校舍、图书、仪器设备等资源配置方面基本均衡。

2、师资力量基本均衡。实现师资配备均衡化,教师编制配备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师补充渠道畅通、科学。县域内教师的定期交流形成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制度健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各校教师的职称比例、骨干教师比例大致相当。

3.管理水平基本均衡。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控制在自治区规定的标准之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学习能力的残障适龄儿童能够接受同等的义务教育。

4.教育质量基本均衡。实现教育质量一体化。生源分布均衡,择校现象有效缓解。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办学质量差距缩小,教育质量整体明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及科学的评价制度。

(三)阶段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分七个阶段完成目标任务。

至为第一阶段,确定基础较好的14所学校为改革试点校,同时鼓励各义务教育学校自主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验。

至2014年为第二阶段,在自主改革试验的义务教育学校中择优确定20所学校作为第二批试点。

2014年至2015年为第三阶段,在自主改革试验的义务教育学校中择优确定25所学校作为第三批试点。

2015年至2016年为第四阶段,在自主改革试验的义务教育学校中择优确定24所学校作为第四批试点。

2016年至2017年为第五阶段,在自主改革试验的义务教育学校中择优确定30所学校作为第五批试点。

2017年至2018年为第六阶段,在自主改革试验的义务教育学校中择优确定25所学校作为第六批试点。基本实现全县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2018年至2020年为第七阶段,基本实现全县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四、工作重点

(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

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建立县城学校支援农村学校工作机制。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大对薄弱学校的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服务制度。(二)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通过学校布局调整、闲置校产置换、转让、拍卖等多种形式,优化资源配置,盘活教育资源。按照“县办高中、中心乡镇办初中、乡办小学、重点村办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化战略,将全县现有206所义务教育学校调整为142所,其中小学由现有的161所整合为105所,新建第三小学;初中由现有的31所整合为30所,新建第七中学,取消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由现有的13所调整为3所,通过撤、并、建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处理好因学校布局调整闲置的教育资源,一部分用于学前教育,剩余部分可采取置换、转让、拍卖等多种形式筹集经费,用于学校扩建。到2020年,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达到自治区办学标准。

(三)整体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根据城市化进程,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的区域布局。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有条件的学校推进小班化教学,保证小学每班35人、初中每班40人以下。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强化班等。

(四)加快实施学校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加强学校校舍、场地、师资队伍、设施装备等方面的建设,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标准化、均衡化和现代化。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在普及现代化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到2018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建成标准化学校的比例达60%以上。到2020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均建成标准化学校。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树立质量意识,创新培养模式,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积极创设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的需求。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

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心理健康、体魄强健。将教育和文化有机结合,创造条件开足开齐艺术教育课程,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体育、艺术活动,提高课外活动及兴趣特长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小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加强伦理道德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理想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保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需求。依法落实国家关于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规定,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将土地出让的部分收入安排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要将中小学教师工资足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落实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高于国家基准定额的不得降低标准,逐步提高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要保证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要及时落实到位,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依法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努力增加改善办学条件投入,保证上级各种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办学条件改善,不得用于人员开支和学校办公经费支出。足额征收和依法管理使用教育费附加,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主要用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各种建设项目和专项经费,加大对薄弱学校和重点项目的投入。

(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师德风尚,严格执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和奖惩机制。严禁教师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对在职教师举办或参与举办培训班、有偿家教等以教谋私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2、优化城乡教师结构。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是按照学科专业化、教育专业化的“两化”目标充实教师队伍。到2016年,补充小学专任教师367人,使初中专任师生比达到1:14,小学专任师生比达到1:19。

二是创建灵活开放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构建教师在职学习提高的激励机制。改革教师培训模式,提高教师质量和学历层次。

三是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的全员素质提高培训。五年内,每位教师完成不低于400学时的在职进修。培训的重点是“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和师德教育”,确立终身教育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改革的能力,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显著提>!

四是建立县域内、校级间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促进教学水平均衡发展。建立健全校长培养、任用、考核机制。继续实施校长“月培训”制度,提升校长的整体素质;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利用2至3年的时间要培养一支懂教育、善管理、精业务的优秀校长队伍;实行校长公开选拔制度,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选派部分干部到优质校挂职和教育系统机关锻炼,加快后备干部成长;健全校级领导班子考核机制,将校级领导班子评价考核内容纳入到年

末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实行“一果两用”。坚持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校长“捆绑式”发展,从优质学校选派优秀校级干部或后备干部到薄弱学校带队支教,从薄弱学校选派校长到优质学校学习培训、实地考察和挂职锻炼。五是按规定配齐寄宿制学校的校医和学生宿舍管理员。

六是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新增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教师的交流机制,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每年适量引入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或兄弟县市年轻优秀教师,保证后续力量跟进。通过引进人才改善队伍结构,坚持凡进必考;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支教。建立城镇教师和农村互派交流制度,继续实行教师评聘中级职称必须具备在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的规定。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任)制度,全力做好第二轮教师全员续聘工作;按照自治区、地区要求,做好绩效工资二次分配工作,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均衡城乡教师资源,逐步建立教师校际之间正常流动机制。

(三)努力提高基础教育法制化水平。义务教育学校要依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法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其他合法权益。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自觉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推进基础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四)突破重点,加快重大项目实施。—2015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立足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继续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启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等。坚持抓好项目规划、建设与管理,围绕校园校舍建设,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以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为目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实验室装备项目,按照规定标准,为全县中小学校实验室配齐教学仪器和设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图书装备项目,按照规定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齐图书,建成电子图书室;完成义务教育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劳技、卫生保健装备项目;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器材装备项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实施基础教育教育教学管理建设项目、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评价项目,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促进和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围绕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和喀什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库为依托,实现自主制作广播级优质教学资源和优质课程的远程直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篇7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评价体系

abstract:toachievecompulsoryeducationinourcountry,weneedtofocusonimprovingquality,promotingthecontentdevelopmentandexplorethemeaningofbalanceddevelopmentofcompulsoryeducation.thisarticleputsforwardthoughtsonorientation,sub-stageandpolicysupportonthebalanceddevelopmentofcompulsoryindexsystem.

Keywords:balanceddevelopmentofcompulsory;connotation;thinkingofevaluationsystem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19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已实现普及,进入了巩固普及成果、着力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教育不仅仅是“有学上”,更重要的是“上好学”,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当前义务教育重要的研究领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呢?

(一)公平性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1]。在其定义中,就包含有教育公平最基本的三层含义,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助推器,是社会公平最重要的基础。起点公平与机会均等是最大的社会公平,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公民受教育权力的平等,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和最直接体现。起点不公平,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同时加剧形成有累积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因此关注教育,各地要加强政府领导,落实责任,从制度设计层面来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二)整体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重要进步的同时,依然存在着非均衡问题,义务教育“择校热”“学区房”等热点问题的报道频见于报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化还面临着很大挑战。有学者指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由非均衡态向均衡态转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基础教育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逐步建立并保持协调、有序、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实现基础教育整体功能优化发展;均衡是一个过程,而平等则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具体目标[2]。可以看出,要实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整体功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差距缩小、教育质量整体稳步提高,实现教育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各要素之和的效果,即“1+1>2”,推行的是均衡发展策略,而不是重点发展策略,使得人人都可以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三)动态性

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的概念,并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首先,均衡发展不是受限发展而是积极发展,各类学校均需要发展。其次,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分类发展。均衡发展不是要搞平均主义,而是提倡特色发展。应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再次,均衡发展不是短期发展而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由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不断上升的过程[3]。这些最终要实现的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及办学水平,因此,均衡发展实质上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化和特色化。

(四)多样性

继“择校热”之后,“择班热”又兴起,择校也突破了义务教育中“就近入学”的区域限制,成为一部分学生及家长自己愿意舍“近”求“远”的入学行为。追根溯源,则是优质教育社会需求的急剧膨胀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扩大多样化优质教育供给、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是缓解择校现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治本之策[4]。优质、特色教育的培育和运行,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和更高的运行成本,单纯依靠政府资源和财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优质教育需求。对部分择校愿望强烈的家庭,可以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多元化办学和学校多样化发展来加以满足。

(五)差异性

由于地区间政治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呈典型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往往相差几个经济发展阶段。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农村表现得十分突出,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差距过大,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市集聚,农村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也不断流失。强调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承认地区间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只有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才能寻求区域间教育发展的均衡性和全面性,进而实现中国教育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5]。

(六)特色性

要实现义务教育从起点―过程―结果公平,实现路径是有阶段性的,最终追寻的目标是高质量的均衡发展,即优质和均衡的结合。优质均衡要求学校对每个学生实施既全面又有差别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全而充分地发展,为此要张扬学校个性,创建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实现特色办学;遵照个性化原则,差异性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实现学生个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6],实现教育高位均衡。这种教育均衡的实施是人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特色鲜明,改变了“千校一面”,办出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教育均衡的目标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适切的优质教育,实现全面、个性化发展,并使得他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综上,我们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是在平等原则的指导下,在扩大总量供给的基础上,加强教学与管理内涵建设,使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接受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从而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由于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过程,是一个由不均衡到均衡再到新的不均衡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思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判断义务教育发展均衡状况及其程度,需要一把科学合理、易于测度的“尺子”。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正是对量化指标体系科学化的回应,也是破解当前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的需求。梳理相关文献,对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一)评价体系要有导向性

评价具有引导的作用和功效,纵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重点,从“为了所有人的教育”到“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缩小群体间教育差异”再到“更强的全民教育”,显示出国际社会对义务教育发展的导向,从强调机会平等朝着向质量提升和各国差异化发展转变[7]。这种导向对我们国家的推动力就体现在从以往效率优先的“重点发展”到公平取向的“均衡发展”,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制定区域评价体系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业已存在的差异性,采取多样性的政策措施保证不同利益主体能公平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在设计评价方案时,除了考虑引导解决当前的问题外,也应特别关注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避免负面影响的发生和扩展,避免因评价方案的不够周全而导致新问题的产生。许多学者十分重视评价的未来导向功能,就是从区域现状出发力求破解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质疑,以使我们的均衡发展在探索中不断吸取经验并获得特色鲜明健康的发展,惠及亿万家庭。

(二)评价体系的分阶段性

翟博[8]提出的四个发展阶段的划分:低水平均衡阶段―初级均衡阶段―高级均衡阶段―高水平均衡阶段,第一、二阶段属于基础性均衡,第三、四阶段则属于优质均衡,其每阶段实现的重点和任务要求对此有了很好的回应。从更宽广的视角,有学者提出了相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质量(标准)范型,即重点发展阶段的“精英质量范型”、均衡发展阶段的“标准质量范型”和优质发展阶段的“多元质量范型”,并指出多样化高端需求比较集中于东部地区,对其的实践与研究,对中西部义务教育的未来发展也具有前瞻性意义[9]。在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时,一定要着眼于促进未来教育发展,区别“非饱和”指标和“饱和”指标[10],要尊重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特点,在保障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基础上,鼓励挖掘自身特点和优势,从注重外延式均衡到关注内涵式均衡发展的道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同步化的“一刀切”式的发展,而是允许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未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地区分阶段发展,实现高水平、高层次的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三)评价体系的政策支持

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文化历史传统不同,导致地区间、城乡间、阶层间和个体间的教育发展十分不平衡。均衡发展是中国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要保障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需要巩固完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强化政府投入责任,保障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动摇。各区域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时,要建立教育的监督、教育质量的评估、义务教育的监督、均衡状况的监督督导制度,鼓励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提出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的目标和措施。政策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和倾向性,要在坚持公平的前提下,坚持弱势补偿原则,即针对那些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适当倾斜,以扶持或帮助他(她)们尽快地摆脱不利境地,实现与其他地区或群体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8):14-17.

[2]田芬,朱永新.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哲学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17-120.

[3]王斌泰.着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求是,2009(19):50-52.

[4]胡瑞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教育需求[J].基础教育论坛,2012(12):25-26.

[5]朱益明.尊重差异的教育区域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13(2):1.

[6]冯建军.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11(6):1-5.

[7]李丽桦.国外义务教育均衡程度测评的趋势与实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3):1-6.

[8]翟博主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报告[J].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9]杨小微.以“多样优质均衡”回应“高端需求”――我国东部地区义务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新思路与新实践[J].基础教育,2013(2):5-10,16.

[10]褚宏启.建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与标准[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9):25-29.

作者简介: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篇8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战略转型;数量关注;质量关注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一直存在“资金短缺”和“质量低下”两大难题。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强势发展和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极度重视,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快最好发展。特别是随着2007年农村“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和农村教育投入“公共财政”机制的确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得到极大缓解,农村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上好学”的矛盾依然突出。虽然下一个阶段农村教育的数量关注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质量提升已经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需要完成的新任务和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因此,必须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及早对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行战略谋划,以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崭新要求。

一、关注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是巩固“普九”成果的现实需要

(一)我国“普九”成果显著,但很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已达到85%,通过“普九”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541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56个),11个省市已按要求实现“普九”。2004年国家又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截止到2007年初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8%,实现“两基”的县(市、区)累计达到2768个(另有205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共2973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6%。但在欣喜这些显著成果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些‘水分”,辍学率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地区出现了“反弹”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组长潘云良教授及同事在对16个省市的农村义务教育状况历时数月的调查之后说,我国“农村的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并不像城市的教育那样成效显著,更说不上繁荣,反倒可用‘凋敝’这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一点都不耸人听闻。我们深深感到,目前‘普九’的成果是低标准的,并且相当脆弱”。“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已达到5.47%。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而且,就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农村学生的流失辍学率比统计数字要高得多。”

(二)教育质量低下,已上升为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原因使农村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为何农村辍学现象在“普九”之后出现反弹?许多研究都表明,农村学生辍学不只是因为经济贫困,还因为教育质量低下。如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组总结出了影响学生继续求学的“五个贫困”因素,即“贫困、学困、校困、师困、前景贫困”。其中,除了“贫困”、“校困”属于“经费问题”之外,其余三个“贫困”关涉的都是教育质量问题。当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农村教育投入与补助政策、经济贫困不再是制约学生上学的主要因素时,教育质量就凸显为影响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因素。事实上,有调查发现,真正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仅占15.3%,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率仍然不足30%。在影响学生辍学的非经济因素中,学校排在第一位。

学生自愿选择辍学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困难、成绩不良,使学生的自尊心受挫,丧失了学习兴趣。据河南一位农村初中老师透露,由于课程偏深偏难,班额过大,造成差生增加,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大约占30%。在初三,物理学科平均及格率只有66%,有的不足50%。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但得不到教师的“特殊指导与帮助”,还在“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成为优等生的陪衬品,受到教师的排斥与冷落,使他们丧失了继续学习的信心与兴趣。第二,教师教学水平低下,教学方法简单陈旧,缺少吸引力。一方面由于农村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如民师和民师转正者),不愿钻研业务,不愿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深,课堂“满堂灌”,教学内容重复;讲课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临时借题发挥,训练内容无选择,等等;另一方面,缺少有效的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改善。据湖北省罗田县对4个乡镇24所中小学478名教师的职后学历补偿教育的抽查发现,参加对口学历培训的教师不到30%。不少教师的职后学历教育与其所授科目不配套,部分教师所进修补偿的学历甚至并非师范或教育、心理类专业。如此状况的教师队伍,如此状况的课堂教学,如何能让学校充满吸引力?第三,课程设置单一,学校的适应性较差,学生缺少选择,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考上大学、逃离农村”不仅是家长对孩子的叮嘱与期盼,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信条与箴言。孩子们到学校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科学的文化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也不是为了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优秀的公民品质,而只是为了能在应试中名列前茅,进而有机会实现“离农”的梦想。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在农村学校处于从属或者空缺状态,社会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国家要求自主开设的新课程,更是与大多数农村学校无缘。学校教育被窄化为“语文+数学”的“纯知识”教育,学生体会不到探究实际生活中潜在知识的乐趣,只有在枯燥的“题海”中、频繁的考试中疲于应对。原本儿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被反复的、单调的知识陈述所替代。当他们不能在这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中走向胜利时,留给他们的就是“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挑担不如妹子”的生活能力。由此,这样的学校生活对于那些“升学无望”的孩子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三)巩固“普九”成果,需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数量与质量之间本来就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质量的提高需要数量作保障,没有数量的质量是空质量;相反,数量的维持与增长也需要质量做支持,没有质量的数量也不可能长久。因此,为了巩固“普九”成果,为了不让来之不易的“数量果实”得而复失,我们在追求数量发展的同时,必须关照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不仅要努力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进得来”,还要积极争取保证每一个农村孩子都“留得住、学得好”。只有这样,农村义务教育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二、关注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

(一)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要求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教育公平不仅包括教育权利平等,还包括教育机会平等;不仅包括起点平等,还包括教育的过程平等。这是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内涵的广泛共识。郭元祥教授认为,权利平等具有两层涵义:一方面,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应该完全平等;另一方面,人人享有的非基本权利应该比例平等。机会平等是相对于非基本权利而言的,也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萨托利主张把机会平等分为平等进入和平等起点,“平等进入就是在进取和升迁方面没有歧视,为平等的能力提供平等的进入机会……平等起点的概念则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基本问题,即如何平等地发展个人潜力”。褚宏启教授也指出,“机会平等是在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所设立的制度,要保证社会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遇,它要求社会提供的生存、发展、享受机会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始终均等”。香港中文大学卢乃桂教授认为,“教育机会平等特指学生平等地享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入学机会平等和存留平等

(survival)是审视教育机会平等的两大重要指标。入学机会平等是指人们接受学校教育权利的平等;存留平等是指人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以达致特定教育程度的成功机会平等”。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公平不仅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还包括接受教育的资源、条件、过程的平等;不仅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还包括为每个成员提供适切的教育而拥有平等的成功可能。转贴于

然而在我国的教育公平实践中,由于社会、经济、历史等原因,我们只是单纯强调接受教育的起点公平,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学可上,有书可读”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这种公平只是初级的、低层次的,并没有真正体现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义务教育作为“国家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它不仅是指所有这一阶段儿童都拥有基本相同的入学机会,同时还应包括基本相同的教育过程,甚至基本相同的教育结果。“国家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因而也不只是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能够进入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更为重要的则是保障进入学校的儿童、少年能够享有或接受具有相同质量要求的教育。”“可能平等地受教育,这只是求得公平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它的充足条件。人们有可能同样受到教育,但并不是说他们都有同等的机会。同等的机会必须包括同样成功的机会。”在这种单纯的机会公平观念指导下,我国当前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均衡程度进一步加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障碍。

(二)我国进入教育公平发展新阶段,要求关注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扩展与延伸,是我国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战略,2006年修订《义务教育法》的核心思想就是保障教育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既要加快教育发展更要关注教育公平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施的义务教育,要求我们在保障每一个儿童入学机会公平的同时,还要保障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质量公平;在保障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与条件的同时,还要保障他们都能受到“适合个人特点的”优质教育,帮助他们通向成功。

三、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然诉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农村教育提供人力资源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又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对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必然要为小康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我国拥有9亿多的农村人口,小康社会的建设重点与难点就在农村。而切实促进农村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就是促进农村教育的实施与改善。良好的农村义务教育可以保证农村新一代年轻人具备适应社会要求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可以增强自主创新的就业能力,可以提高农村社会的精神文明水平。总之,良好的农村教育可以转变农村人口的素质,可以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村社会向城镇化迈进,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及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保障良好的农村义务教育,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

义务教育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政府要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因为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所以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必须接受的义务;因为义务教育具有广泛的“公益性”,所以要求社会必须平等地向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代表着一个社会与国家的发达与文明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就首次把教育问题由文化领域提升到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领域,与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问题列在一起,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改善目标,充分说明了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发展的工具与手段,同时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与人民的最基本福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指出,“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因此,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是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与发展形势对农村教育提出的崭新要求,是党和国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必然诉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edu.cn/20011128/3012090.shtml.2007-11-15.

[2]人民网。我国“两基”人口覆盖率98%,攻坚只剩93个县[R].edu.people.com.cn/GB/5402656.html.2007-11-15.

[3]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0.

[4]李慧莲。农村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辍学率反弹拉响警报[eB/oL].

finance.sina.com.cn/g/20050118/00441300441.shtml.2007-11-15.

[5]李建平。农村初中:辍学率缘何攀升[n].中国教育报,1998-1-10.

[6]周继保。农村基础教育若干问题刍议[J].安徽教育,2003,(3):43.

[7]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9):49.

[8]郭元祥。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0,(3):22.

[9]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1.

[10]卢乃桂,许庆豫。我国90年代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7.

[11]张乐天。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对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1):82.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1.

[13]人民网。人大常委李连宁解读新义务教育法九大突破[eB/oL].edu.people.com.cn/GB/4756786.html.2007—11—15.

[1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oL].china.org.cn/chinese/2002/nov/233867.html.2007—11—15.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篇9

关键词:择校义务教育改革创新和谐发展

一、义务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制度,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相对于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优质资源供给严重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指一定区域内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公平、效率和质量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大要素。让所有孩子都公平地拥有义务教育的机会,让政府和社会机构都高效率地提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的条件,让所有学校都有特色地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是发展义务教育的三个关键所在。①

二、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立统一

(一)择校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边是政府严禁择校,一边是“择校热”愈演愈烈,笔者分析这一矛盾主要由这三方面原因造成:

第一,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

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预算支出在教育三级结构中也明显低于中等、高等教育。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分配方式不均导致原本就短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配置更加不均。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现实是:虽然部分地区、部分学校和部分学生拥有标准化或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但仍有大量欠发达地区甚至城市中心的部分学校不能提供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均衡、城乡不均衡和校际不均衡问题。②国力和教育经费的限制,使我国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保证人人均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之后,目前还无法全面提升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增加高质量教育供给以满足“人人都有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这一更高层面的教育诉求。在这种大背景下,政府必然要选择部分学生优先分配教育资源,而学生也必然会寻求机会争夺被选择的权利,择校行为的存在具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二,人们对优质教育和特色教育的需求日渐增长。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提高了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绝大多数家长希望后代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以此提升文化素养和生存能力,在社会上获得较好的职业和较高的地位。择校是我国所能提供的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必然产物。消除择校行为不是单纯依靠改善办学条件或行政命令就可以达到的,传统与现代竞争的合力作用,会使择校这一现象长期存在下去。

第三,尚不健全的教育政策加剧了义务教育的不均衡。

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以“就近入学、公办小学与初中严禁择校”为主要内容的“强制式择校政策”。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教育公平状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使每个适龄儿童能够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然而,“就近入学”政策得到良好实施的前提之一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的重点学校制度,使得一部分学校在师资、设备等方面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倾斜,成功打造了一部分精英学校。与此同时,也带来校际差距悬殊,义务教育严重不均衡的后果。此后,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虽然取消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之分,却仅仅促使重点学校以“名校”、“优质学校”的名义改头换面,未有实质改变。因此,在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的情况下,虽然“就近入学”的主观出发点良好,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部分择校行为,但客观上却导致了在入学机会上由于居住地差异而形成的“空间特权”和“空间歧视”,不仅不能满足家长们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普遍享有,甚至损害了受教育者争取平等教育机会的合法权益。此外,市场机制的引入、学校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等也是不容忽视的择校原因。

综合以上,家长们能够主动放弃适龄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能按学校区域的划分享受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性政策,自己主动选择另外的学校就读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二)择校行为的现实性弊端与促进高质量义务教育发展的作用

我国的择校行为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发生在教育供给部门和教育需求者之间的优质教育机会的选择③。从现实情况来看,择校方式主要有以分择校、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等。其中以分择校以牺牲多数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整个民族素质为代价,而以权择校、以钱择校更是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极大损害了教育公平。不良的择校方式助长了学校乱收费的风气,增加了学校和家长的负担,阻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抑制了阶层的流动,凝固甚至扩大了阶层差距,是引发社会不公平、不稳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择校行为本身对于教育公平并无过错。实际上,“择校”古已有之。古代“孟母三迁”是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今日的择校则多为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择校作为一种入学方式就开始产生并逐渐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它突破了“就近入学”的区域限制,是学生及家长自己愿意舍“近”求“远”的入学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择校是一种教育选择行为,是受教育者选择教育场所的行为,属于个人选择性的行为。“择校”起源于美国,其理论基础是教育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生而自由,教育选择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人们可以对学校的类型与特定教育计划、方式等进行选择。严格地说,择校与就近入学一样,目的都是为了学习,只是入学的方式不同而已。2.择校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和个性化的额外需求。具体而言,优质教育资源指优良的教学配套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过硬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较好的生源和理想的升学去向。受教育者或其家长根据自己的教育需求进行选择时,他们的行为也就更具合理性和主动性。3.择校产生的前提是教育资源的差异性。教学资源有差异性存在,才会有选择的必要。否则学生就没有择校的必要,就近方便就好。

在对择校行为进行是否公平的定性评价时,必须首先明确:教育公平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复杂概念体系,包括源于平等倾向的“同一尺度的公平”和源于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④“同一尺度的公平”作为一种原则尺度主要运用于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用于补偿最不利者的不平等分配也是可能的),“多元尺度的公平”作为一种原则尺度主要运用于对个体的教育权(人权的一部分)的尊重,以及对个体的个性能力差异的尊重,现阶段主要包括选择的公平(学校选择的自由)。从人的差异来看,择校追求的是差异平等;从义务教育发展来看,择校是相对的动态平衡。因此,择校作为一种出于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的动机支配下的个人选择行为,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但由于个人行为具有主观性与随意性,择校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现行义务教育秩序造成冲击,一定程度上引发教育不公与社会失衡,不利于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整体规划。择校行为与“就近入学”原则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个人的竞争性利益与义务教育所强调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它在凸显义务教育公平享受的差异性需求的同时,暴露了高质量义务教育严重不足、标准化义务教育尚未实施的深层次矛盾,这也正是现阶段发展义务教育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鉴于此,我们对个人择校行为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一概封堵,而应该通过适当的渠道使隐性择校行为显性化、恶性择校行为良性化、个性择校行为共性化,这样,才能把择校行为引导到义务教育追求的公平合理的层面上来。

三、应对“择校”弊端的改革措施例举

“择校”给义务教育理念带来了新的挑战,并逐渐地体现在教育制度的变革中。20世纪80年代后,不少国家的义务教育实践已经出现了许多富有政治意义的变革。由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国情不同,对择校的态度、看法、措施、影响和结果也不尽相同。

几种主要教育服务供给制度安排一览表⑤

从表格中可以发现,不断协调家庭的选择权与义务教育平等诉求之间的关系,是世界范围内教育体制改革的共同切入点。在政府配置之外,特许提供、协议提供、补助、志愿服务等供给方式纷纷引入教育体制,在不违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前提下,为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的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经验和国内择校行为产生的弊端一再警示我们: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所蕴含的教育公平、社会融合的理念需要得到平衡。择校行为不能与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高度相关。在择校的制度设计中,家长是否被纳入择校政策的目标人群、能否让贫困家庭的子女也享受到选择学校的权利是影响政策社会效果的关键。

结合国外改革义务教育体制的经验教训和国内“择校”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性措施:

第一,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资,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均的问题。在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仍很不均衡的情况下,政府要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化进程就必须以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为中心,改革义务教育经费分配制度,健全弱势群体教育补偿机制,提供多样化教育政策环境。

第二,采取“就近入学”政策的同时,逐步完善择校制度。相关管理部门应通过组织专家研究、讨论等手段,对择校问题制定出具体、明确、科学、操作性强的规则方法,并以此指导、规范择校行为。如根据学校类型、办学质量和教育资源,规定录取择校生的人数、分数和收费标准等,确保择校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三,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学校之间教育质量方面的差异是择校问题存在的前提。只有解决了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才能逐步消除不正常的择校现象。政府应该扶持薄弱学校的发展,比如在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发放、骨干教师的配备、政策的实施等方面适当倾斜,以达到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发挥其整体的教育潜力的目的。要以改造薄弱学校为目标,从多方面进行改革,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四,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教育,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从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要大力发展特色学校,要使办学形式多样化,积极发展民办学校,可适当发展改制学校,使各类学生可以按需就学,各得其所,扩展成才的机会。

在我国尚未实现高质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状况下,择校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不能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的教育供求矛盾的直接反映,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高水平教育均衡的实现。然而择校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有把公平、效率、质量有机结合,以均衡教育为导向,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促使义务教育从局部均衡走向全局均衡、从低水平均衡提升到高水平均衡,最终真正满足社会大众对于义务教育的需求,真正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社会长久和谐的发展奠定公民基础。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

②翟博.教育均衡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③李湘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与教育机会公平性研究[J].教育研究,2008(3).

④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

⑤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8.

参考文献:

[1]社会福利视角下我国少儿教育的区域均衡: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J].教育科学,2012(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

[3]翟博.教育均衡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李湘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与教育机会公平性研究[J].教育研究,2008(3).

[5]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篇10

《新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校教师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对如何才能强化师德,树立教育新风,每一位教师都有了自己更深刻的体会。下面是我的认识和感受。

我觉得新《义务教育法》是教育春天的到来,它的颁布实施,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义务教育真正做到了本位回归,不再隔着教育的“义务”二字雾里看花,为我国义务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模式、管理机制与制度支持。随着法律的贯彻,实施,我国义务教育必将在若干重要方面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面更加明确,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新《义务教育法》将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法律将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新法律着力建立和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在很多方面有创新,有突破,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真正以人为本,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孩子,所有学校,所有老师的基本权利,这是我读新《义务教育法》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新《义务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立法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同时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