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十篇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十篇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9:18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篇1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的内容中所体现的考生的诚信观念出发,分析指出了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学生对传统诚信观念的困惑和矛盾。进而对

现交货方有丧失履行合同能力的可能性时,便有拒绝先行支付货款的权利。此种做法,按

…”作者认为,这个补白鲜明地表达了教科书想要教导学生的潜在观点和看法:诚信和财产不如友谊更有价值更重要!

综观课文,尤其是通过课文正文最后一句“画蛇添足”式的添加语句,我们不难看出教科书在实际上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首先,诚信的力量总是软弱无力的,所以坚持诚信的人们(“我”)的呐喊和反抗是无济于事的!其次,第三力量(“奶奶”形象所代表的法律力量)是软弱的和不可依靠的,面对毁坏诚信的“恶势力”(“我”的爸爸妈妈和万芳的妈妈),学生除屈服和逆来顺受外别无选择!第三,教科书还要告诉学生的是,既然无法抵抗就不要抵抗了,不如转而逃进友谊和“义气”的自我安慰之中以获得灵魂的解脱和自我原谅。作者认为,教科书在这里恰恰没有传递最重要的信息给学生:维护友谊的最重要的工具恰好就是诚信和互利,没有诚信和互利便没有真正的友谊长存!最后,教科书还试图通过该课文教导和培养学生“重友谊轻钱财”的道德品质,却忽略了在

《政治》课所应该承担的任务。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语言和文字不仅仅是简单的声波或者笔画集合,更是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是一切伦理道德和法制观念的载体,有如司机所驾驶的车辆和船舶。如果搭载在语言和文字这种载体上的思想和观念是腐败的甚至是反理性和落后的,语文教材和教学便不能辞其咎!犹如司机所驾驶的车辆或者船舶上运输的是违法的,司机也是应该承担非法运输的法律责任的。教育可以划分学科,人的思想观念却是不分学科的。语文也是一面镜子,折射着社会中现存的思想观念,并且反照在少年学生的心灵上,给他们打上深深的思想烙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它所给予学生的信息总量和信息强度远远超过《思想品德》课或者《政治》课,相应的,语文教材和作业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学生思想观念养成或改变的影响程度也必然超过其他任何中学课程,语文教育给学生心灵所打上的思想烙印也更深远。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语文应该给学生传递什么样的伦理和法制观念?

其次,我国语文教科书的编辑者必须认识到:我国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教科书,必须与时代一起进步,担当起对国民进行现代思想观念教育的担子,尤其是要担当起对作为未来希望的未成年国民进行现代法制观念灌输和教育的重大责任。而目前的教科书,则明显缺乏对学生进行现代法制意识灌输和培养的考虑。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发展,但是21世纪最新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却在教育改革的口号下,“新瓶装旧酒”,继续制造和传递中国传统观念中落后和陈腐的信息,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国民现代法制观念落后的一个关键证明。我们难以想象在现行教科书所造就的落后和陈腐的信息环境下,我们的下一代传人能够树立先进的和现代文明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存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教科书就有与之相适应的老师和教法,而有什么样的老师和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思想观念被奠基和被养成。所以,编辑和审定教科书的人们应该认识到目前教科书的问题之所在,勇于承认和解析教科书篇目编选以及作业设计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的不足和误区。

第三,我国中学教科书的编辑者应该具有强烈的现代文明观念和法制观念。没有正确的理论便没有正确的行动。中学语文教科书遍选文章的指导思想必须和党中央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各项理论和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尤其是必须和我国宪法所确立的“以法治国”的基本国策保持一致,和世界发展的主题保持一致。编辑者应该注意教科书所编选的文章在思想内涵上可以对学生世界观和法制观念的养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以灌输现代文明观念和法制观念为己任。

第四,教科书具体篇目的选定应该开放和透明,尤其是应该征求法学界和经济学界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学者的意见,不应该局限在“学者相轻”的成见和学科隔阂之中。可以考虑在定稿前将教科书草案交付社会进行讨论,在广泛征询大众意见的前提下形成试用教科书,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反馈作进一步的修改之后再出版定稿。或者将编选教材的权力有选择的下放到各省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个别的试验和鉴定,然后对地方试验教材和国家材进行比较论证,结合各自的优点最终形成统一的教科书。

第五,中学语文教科书编选文章的内容在理论依据上应该和大学教科书的基本理论保持一致。如果学生在中学时期接受的是陈腐又传统的信息,而在大学时期接受的却是和中学格格不入甚至截然相反的现代观念和信息,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和混乱。这种矛盾和混乱将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无所适从和自相矛盾,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和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是非观念,从而造成“观念断裂”和“思想地震”,进而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因此,中学教科书的设计必须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教科书中正确的法制理论为依据进行取舍,重新进行编排设计!

结论

我国现代社会正在自传统走向现代,自落后走向文明,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身份社会走向契约社会,从乡村社会走向城市社会。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教育肩负着传播现代文明和法制观念的重要责任。语文教育的思想观念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教科书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应该与时俱进,担负起传播与现代改革开放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法制观念的责任,跟上时代的浪潮和步伐。语文教科书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理性,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诚信观念。如果说,参加高考的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了思想上的迷茫、混乱乃至于错误,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对我们中学语文教育进行反思和批判。这种反思和批判更是对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中传统诚信观念的反思和批判。更追问下去,则意味着对整个传统的和主流的道德意识形态领域中陈腐和苍白道德成份的审判和割除!

注释:①曹韧、师钦主编《高考作文状元卷实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1页。

②流沙河:《理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27页。

③玛利.居里:《我的信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41页。

④孔子:《论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44-45页,第46页。

⑤张之路:《羚羊木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119-123页,教科书编辑者有删改。

⑥曹韧、师钦主编《高考作文状元卷实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62页。

⑦见《燕找赵都市报》2001年7月31日相关文章。

⑧曹韧、师钦主编《高考作文状元卷实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29-131页。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篇2

战后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理论,依其基本主张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主要的类别。

一、新传统派教育理论

3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出现了新传统派教育思潮。它以反对现代派教育为出发点,直接抨击现代派教育理论、坚决要求恢复传统教育原则的新传统派教育理论,它们包括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永恒主义(perennialism)、新托马斯主义等派别。

1、要素主义教育理论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是新传统派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派别。它强调在民族生活、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的、永恒不变的、青年人必须学习的文化与知识要素,同时也坚决主张传统的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等仍应是现代教育必须保留并发扬的要素。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与其它一些理论流派不同,它不是某一种哲学理论在教学问题上的表述,也不仅仅是阐述教育的一般的、思辨性的基本原理,它完全立足于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探讨现存教育、教学制度之弊病,阐明教育、教学的理想实施原则、内容与方法,它批评、指责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支柱的现代派教育措施中的种种缺点,而重新论证已为近代传统教育所证实的诸种教育原理,并使其与当代需要相适合。

要素主义的核心人物、美国教育家巴格莱(williamChandlerBagley1874-1946),19世纪末做过公立学校和师范学校教师,有丰富的教育经验。1917年后,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教授。本世纪20、30年代他出版过《教育过程》、《教学概论》等书。在这些著作中,表述了重视传授系统知识和重视发展智力的基本观点。

要素主义教育的几项基本要求:

重建严格的学术标准,加强对学生的严格训练;教育过程的核心应是吸收预先规定的教材,必须重新考虑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的建立;开展天才教育;重申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

2、永恒主义的教育理论

永恒主义也是在上世纪38年代产生的一派属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篇3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变革;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应包含内容与教育模式两个方面。灌输模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在不断地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的同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变革与创新的必然性

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延伸与体现。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发生变革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都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理论教育模式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不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展的主题。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而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各种考验,正致力于这一人类崭新制度的伟大实践。时代的更替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上有了创造性的突破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及其理论取得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这~点。但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仍有新的领域需要去认知,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大量西方理论的进入,不可避免地对原有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冲击,也相应地造成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错误认识。因此,要使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消除一些错误认识和偏见,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变革与创新,建立与时代相协调的新的教育模式。

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的转变必然导致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地位的确立,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发展的结果。作为资产阶级理论对立物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为资产阶级所仇视,在理论混杂的年代和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初期,势必要不断地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理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斗争。因此,让劳动阶级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其主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列宁指出:“某一个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运动越是年轻,也就必须越加积极地反对一切巩固非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企图”,“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忽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所以要在短时间内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共产主义思想“灌输到群众中去,变成他们的习惯,变成他们的生活常规”。由此可见,在当时灌输的教育方式尤为适宜。而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权已经经受过来自国内外的各种考验,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舆论环境也已形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原有体制弊端显现和西方理论冲击的形势下,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任务的转变也必然带来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3.新的理论阵地催生新的教育模式

在社会主义国家,校园成为系统宣传和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要阵地,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接受系统教育的对象。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我国有一贯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所以代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很快进入了教材,进入了课堂,但要进入并真正固化于青年学生的头脑中,还需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运用适当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当前,局部理论的偏差已使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产生误解。对于广大青年学生而言,如果不采取适宜的教育模式,将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知、偏见和误解也将由此而生。所以,改变不适宜的教育模式显得更加重要。

4.多年来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发展的教训迫切要求教育模式进行变革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的理论基础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根本指导方针,不断地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尤其在理论内容方面,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应包含内容与教育模式两个方面。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现象,要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内容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经典部分,要么以坚持经典部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宣传模式不适宜。只有改变这种仅依靠内容创新而忽视传递方式变革的“一条腿走路”的发展格局,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才能真正消除社会上业已存在的一些因教育方法不当和滞后而产生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知、偏见和误解。

(二)与时俱进,建立与时展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模式

虽然基础理论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但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选择适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因此,“马克思主义原理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学”。

1.在教育理念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突出开放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这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为此,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20世纪初,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开创了现代教育模式的先河。从此,倡导“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由意志的教育理念被广泛接受。尤其是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涌现了多种流派,比如认知学派、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等,提出构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无灌输的德育模式。对此,“我们不否认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或以后,即使在当代西方,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各学科中曾经取得的某些成就。但对我们而言,我们不能无条件、无区别地沿用或引进西方的东西,而要在吸收人类全部优秀成果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因此,新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理念上同样也要善于借鉴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2.在教育内容方面,体现系统性与时代性

要准确地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消除不应有的误解和无知,首先应建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体系,不能对某些局部的“枝叶”进行断章取义,而应该在宏观上形成一脉相承的知识内容体系。恩格斯在给魏德迈的信中说过,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如果不是系统的钻研,那就得不到任何成就”。因此,在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和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时,都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和系统性,以理服人,力求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其次,在内容上应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也就是“要充分反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形成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同时,无论在编写还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时,都“应该站在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而全面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3,在教育方式方面,注重互动,增强实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和教育的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日渐增强,在教育方式上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和研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自我教育和内化过程;而且也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的教育方式,确立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双向教育方式。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的说教和高雅的学术研究层面上,其“落脚点”不但要放在“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上,而且还要放在对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回答与解决上。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要把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离开工作,离开斗争,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着作中得来的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因为这种书本只是仍然保持了资本主义旧社会中最令人厌恶的特征,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4.在教育手段方面,突出先进性与多样性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宣传提供了现代的科技手段。通过建立网页等形式,借助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及时性和便利性的特点,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和取长补短,使其内容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同志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注意增强时代感,在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

5.在教育环境方面,注重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既然成为系统宣传和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也就应该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传播途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又是潜在的;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树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的校园文化的创建,可以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把显性的教育转化为隐形的方式,使学生时时都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篇4

教育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掀起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高潮,“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改革者的激情寄托了人们对新基础教育梦幻般的追求,21世纪理想的“爱弥儿”也许即将诞生在世纪之梦的寻逐中。改革需要激情,改革更需要理性。当改革者的目光聚集大洋彼岸的西方文明,怦然心动地寻觅到与中国传统教育迥异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对欧美新教育的欣然向往,对传统教育的无比憎恨溢于言表。

于是“山姆大叔”的那套文化教育像肯德鸡、麦当劳一样诱惑国人的眼球,人们痛惜之余开始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横加指责,对中国传统文化无原则地批评。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是扼杀孩子创造性的“凶手”,中国传统文化是淹没孩子个性的“祸首”,甚至把中国没有出现一流的科学大师、总是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都归罪于传统教育“惹得祸”。主张完全用西方话语和制度取代中国传统教育者更不在少数。仿佛西方教育是孩子成才的摇篮,中国教育一切都不尽人意,五千年悠久的文化竞在国人的躁动和狂热面前如此失落和卑贱。

传统果真是教育现代化的包袱而应予以彻底抛弃吗?为什么“五四”以来对传统的棒追鞭打,传统仍然不识趣地存在呢?为什么素质教育、新课改迟迟不能在中小学扎根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呢?因为,一种异己的教育理论,失去传统的滋养,就无法化为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就会造成水土不服。

一、传统是什么

希尔斯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叫“。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延续纽带,传统的本质不是在过去,而是在现在,甚至可以说传统就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方式。对于当前的新课改,无论我们如何诅咒“传统”,它的影子仍然活跃在师生行为上,甚至说“传统''的某些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教育工作者实践理性,抑制了理论改革家的浪漫的冲动。

传统是反思现代、未来的参照系,“忘却历史的人,注定重犯历史的错误”,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钟摆现象”,对我们当今基础教育发展具有启迪意义。传统和现代作为教育发展的两个端点,为我们基础教育改革寻求它们之间的平衡支点提供了参照坐标,而不是轻易地舍弃一端。

基础教育改革不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彻底分离,而是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和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国教育知识基础扎实,数理训练要求严格,这是我们的特色,不能轻易抛弃;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也不能忽略,但是这些经验是针对该国特定问题和情景而产生的,是否可以直接移植是需要仔细甄别和筛选的。西方后现代文化催育的浪漫色彩的课程理念与我国课程改革实施环境有相当的距离,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要想获得深造机会,就必须通过激烈的升学考试,尤其是就业压力极其严峻的今天,无数家长对子女的理想的就业期待,寄托于高考的“鲤鱼跳龙门”,甚至说一个学校和教师应试教育搞得不好,就很难生存下去。在当前情形下,无论我们对新课改理念“爱”有多深,无论通身洋溢人性美好的教育话语有多诱人,也只是隔靴搔痒。何况在国际教育主流回归基础质量,后现代那套理论在北美大陆也不受欢迎。所以,我们借鉴国际教育经验,必须考虑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及其与我国教育情景的差异。

任何教育理论都有其生长的土壤,都是其母体,文化内涵的反映。由于文化具有不可通约性,我们移植的西方的教育理念也许只是其表层的“知识和观点”,而无法捕捉其特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我们母体特质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因而,继承和延续传统教育文化基因,打通历史和现实的血脉联系,在民族生命和文化精神的舒展中重建基础教育改革的民族文化自觉性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过去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简单把传统教育化约为儒家教育,又将儒家教育简约为****教育,从而连根拔除。轻易地割断历史联系,不利于传承和发展,更不利于吸收外来文化。

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激励下的基础教育改革就表现出对传统儒家教育的彻底颠覆,为欧美教育理念的纷至沓来提供适宜的氛围。事实上,以民主和科学相标榜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超越了清末传入我国的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僵化和呆板,极大张扬了个性和自由,体现出尊重儿童和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教育观,丰富了中国人的教育理念。

但是,急风暴雨的“五四”文化教育改革取代了对传统和风细雨的梳理和扬弃,全面彻底地否定传统,外来的教育理论无法寻找与之相融合的生长点,所以欧美教育理论始终停留在长江沿岸几所发达城市的实验学校,没有与国情民性很好地结合化为民族血液的一部分。

正是在实践中碰壁,陶行知先生开始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民族传统教育中的优良遗产,融会中西,创立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生活教育。

二、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

在西方强势文化侵袭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代化诉求基本停留在抄袭、模仿和移植的水平,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受意识形态和国际环境制约,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倒向前苏联,尤其是1956年凯洛夫来华讲学,一时轰动中国教育界。当时宣传前苏联教育思想特别是凯洛夫《教育学》的书籍印刷品达230多万册,而我国中小学教师只有200多万人。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老师对前苏联教育模式何其虔诚!

然而好景不长,在20世纪60年代破除前苏联迷信,中国教育改革开始走本土化之路,却滑向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泥潭。中国教育改革之路可谓“红颜薄命”、命运多桀。

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迎来了春天,在“三个面向”方针指引下,基础教育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扎扎实实地开展改革实验,在学制、课程、教法和教材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看,基础教育仍没摆脱传统的束缚。统一的大纲、教材和考试要求,强调社会要求轻视个性差异等弊病仍然存在,所以我们不满意,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繁、难、偏、旧”和“五个过分”n'(过分注重知识传授,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过分强调课程评价选拔功能,过分强调课程集中管理)深恶痛绝,抑或干脆彻底抛弃,另请神仙。然而建国后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伤透了理论专家的脑筋,探求各种解决办法,始终没有逃出这些矛盾。课程文化传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我们越是逃避它,越是牢牢地被粘住。

从国际上看,英美的教育是以现代派为主导,他们不满意基础差,下大力气强化基础教育质量,所以他们不理解中国教育界为什么要向美国学习。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在竞选中都向选民抛出“绣球”,立誓做一个教育总统,提升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主张向东方教育学习,学习东方教育考试制度,想通过借鉴东方严格的考试制度,恢复美国基础教育元气。',然而,美国是多元文化、自由主义传统浓厚的国家,整齐划一的考试制度和教育模式在美国不过是总统的“一厢情愿”。

追溯基础教育现代化艰辛的探索历程,改革似乎总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纠缠间徘徊。简单地将一切****,另起炉灶,摆脱不了教育改革的左右摇摆现象。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都有各自优势,中国与西方都有各自民族文化特点,改革必须摈弃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完全对立的机械二元论思维方式,应该努力探寻它们之间的融合点。对待传统和民族的遗产,不应简单否定,而要通过贴近时代和文化发展的脉搏,创造性地转换为现代化生长的基因。

总之,教育改革不是简单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而是通过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双重超越,建构一种立足中国国情的、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基础教育发展观。

三、寻觅课程改革的民族文化自觉性

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浪潮中,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放眼全球,中小学追求与国际接轨,但是本土行动略显迟缓,民族特色的优秀的教育话语略显不足,特别是伴随着国际教育交往的活动日益频繁,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理念涌现国人视野,欧美的、日本的、加拿大的、前苏联的……中国教育学呈现多元化态势,可谓异彩纷呈。在众多流派中,欧美教育思想最为“抢手”。但是在名目繁多的译述和著作中,却缺少我们自己的教育学话语,我们仿佛患了“民族文化失语”症。中国的教育研究与改革基本上成了外国教育思想的跑马场,即便当今如火如荼的新课改,构成其主要的理论支柱的,无非是泊来的“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西方文化教育流派。“当急促的马蹄声渐渐衰歇、狂热的看客纷纷离场之后,空旷的赛场上只剩下默然的清洁工和孤寂的守门人。”中国的知识人竞训练成为各种西方教育理念的代言人,充斥教育科研的各种西方的“后xx主义”话语,让读者无法使用现代汉语的思维准确把握,由于课程研究缺乏民族化的感性语言表达形式,致使许多研究成果无法为课程实施者----一线教师接受、理解、应用和创新。

美国学者希尔斯在其专著《论传统》一书中说,人类永远生活在自己创造的文化传统和文明历史中,而不是置身其外。事实上无论我们自己多么现代化,无论我们的世界多么全球化,我们都不能忘却我们自己来自何方,都不能抛弃自己文化认同的根。否则,在全球多元文明对话中,我们拿什么与国际接轨。

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改革是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教育救国”始终是教育家寻求教育改革和出路的突破口。由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被无限地放大,教育改革的精神内涵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导致教育视野中人文精神的断层。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篇5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联系日趋紧密,英语作为国际舞台所通行的语言,其是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交流的语言载体。大学是进一步培养高素质、高能力英语人才的重要场所,结合后现代教育理论,围绕培育英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已经为了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所切实面临的教学课题[1]。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出发,深入探究了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系和意义。

关键词:

后现代教育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关系意义

后现代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其拓宽了大学英语教学视角,是进一步推动和引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立足于国际国内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英语能力要求,从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机制、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出发,施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现代教育理论之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极强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操作意义[2]。

一后现代教育理论概述

后线代教育理论源自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美国教育学家多尔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创新性地将哲学思维融入到教育思想中,形成了基本的后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从后现代教育理论的产生看来,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引入了哲学思想,哲学文化思潮的融入对教育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反思,在基于哲学批判思维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应用不断发展,逐渐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后现代教育理论体系。[3]后现代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目标

作为一种融入了哲学思维的教育理论,后现代教育理论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文化的多元主义和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与教育教学的差异性具有深刻的联系,因此,后现代教育理论推崇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目标。传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一种倾斜的趋势,即过分追求“全面发展”、“精英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和从小接受的教育存在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下,每个学生都存在自身的学习特征。后现代教育理论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将教育教学重心放在教学主体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主体性,以及教育的终身性和大众化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明显的契合点,其都倡导实施人文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另一特征是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哲学上对于一件事物的认知方法并不是绝对唯一的,而是从多个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其本身具有极强的文化色彩,文化色彩中无可回避的一点是文化差异。倡导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而细致地了解和学习英语知识,后现代教育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多地强调了英语知识的互补,这也是教育目标多样化的一个重要表征。要完成从不同角度对某一事物进行剖析、透视,则必须依赖于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另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差异性的特点进行考虑的。为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则必须尽可能地扩宽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从后现代教育理论看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非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其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思想的体现。“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三)师生关系

受到传统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制度在潜意识上造成了教师和学生课堂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后现代教育理论从教育观念上主张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学家也认为,组成某一事物(这里主要指教育活动)的各个组分之间功能存在差异,但从整体事物的协调机制和功能意义看来,各组分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在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更加重视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不同方式获取知识,教师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代言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知识传递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者(协助者)的角色,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参与者,师生关系理应是平等和谐的。值得注意的是,后现代教育理论并非弱化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而是将这种作用在不同的层面上加以表现。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仍然得到后现代教育理论认可。

(四)构建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构建主义理论,由构建主义理论所产生的英语课程、英语课堂是灵活而多变的。构建主义课程观更加强调教育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共同协助探究、疑义相析。从这一特点看来,构建主义课程观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构建主义课程观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了多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形成了一种动态教学过程。同时,构建主义课程观下的课程组织不在存在明显的界限,即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历史、地理、政治等)存在广泛的交织。跨学科的综合发展性促进英语教学从传统的接受知识向应用知识、创新知识、发现知识过程进行过渡,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不在以某一专业的、权威的知识对学生的知识认知加以限制,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

二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大学英语改革的关系意义

(一)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

后现代教育理论和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一脉相承,旨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大学英语改革的重点在于促进教育理念转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实现信息传递,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用英语解决工作和交流的信息表达能力,新时期大学英语改革更加注重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传统的(1986年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倡导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重点培养其阅读能力,后现代教育理论则将大学英语教学重点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转变明显地体现了后现代教育理论随时代变迁而施行动态教育的特点。据后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流动的、多元化的特征,即知识无处不在,静态知识化为动态知识,普遍知识划为境域知识。在这种教育理论下,学生和教师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英语知识从客观的角度理性看待,可以对传统意义上的“权威知识”提出质疑和批判,形成一种开放式学习的局面[4]。

(二)师生角色转变

后现代教育理论摒弃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僵化的部分,促进了师生角色转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担任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固定地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转变,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传统大学英语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限于教师的调控,师生之间的互动缺乏,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间接推动地英语课堂模式的变化——建立一个师生共同合作学习、交流探索英语知识的平台。学生角色的转变重点突出了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创设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主线的英语课堂。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能够激发其英语知识探索欲望,学生之间可充分交流学习中的经验,探究学习中存在的疑问。后现代教育理论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相关性和差异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师生关系的转变尤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英语课堂参与感,培养其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中,教师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解答学生疑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英语学习评价体系转变

传统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往往是以分数为主,这种评价机制难免有失偏颇。后现代教育理论崇尚从多角度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即综合考虑其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等。同时,英语学习评价体系加入了从实践中检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标准,通过模拟各种生活场景,检验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结论

综上,后现代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指导体系,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仍应当充分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思想,努力开拓教学方法,努力培养面向世界、复合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华伟,宋静静.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55-57.

[2]李晓艳.探究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文摘版:教育,2015(7):196-196.

[3]黄崇岭.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与外语教学改革[J].同济教育研究,2005(1):37-39.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篇6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关系意义

后现代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其拓宽了大学英语教学视角,是进一步推动和引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立足于国际国内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英语能力要求,从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机制、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出发,施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现代教育理论之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极强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操作意义[2]。

一后现代教育理论概述

后线代教育理论源自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美国教育学家多尔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创新性地将哲学思维融入到教育思想中,形成了基本的后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从后现代教育理论的产生看来,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引入了哲学思想,哲学文化思潮的融入对教育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反思,在基于哲学批判思维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应用不断发展,逐渐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后现代教育理论体系。[3]后现代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目标

作为一种融入了哲学思维的教育理论,后现代教育理论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文化的多元主义和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与教育教学的差异性具有深刻的联系,因此,后现代教育理论推崇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目标。传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一种倾斜的趋势,即过分追求“全面发展”、“精英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和从小接受的教育存在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下,每个学生都存在自身的学习特征。后现代教育理论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将教育教学重心放在教学主体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主体性,以及教育的终身性和大众化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明显的契合点,其都倡导实施人文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另一特征是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哲学上对于一件事物的认知方法并不是绝对唯一的,而是从多个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其本身具有极强的文化色彩,文化色彩中无可回避的一点是文化差异。倡导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而细致地了解和学习英语知识,后现代教育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多地强调了英语知识的互补,这也是教育目标多样化的一个重要表征。要完成从不同角度对某一事物进行剖析、透视,则必须依赖于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另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差异性的特点进行考虑的。为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则必须尽可能地扩宽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从后现代教育理论看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非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其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思想的体现。“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三)师生关系

受到传统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制度在潜意识上造成了教师和学生课堂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后现代教育理论从教育观念上主张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学家也认为,组成某一事物(这里主要指教育活动)的各个组分之间功能存在差异,但从整体事物的协调机制和功能意义看来,各组分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在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更加重视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不同方式获取知识,教师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代言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知识传递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者(协助者)的角色,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参与者,师生关系理应是平等和谐的。值得注意的是,后现代教育理论并非弱化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而是将这种作用在不同的层面上加以表现。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仍然得到后现代教育理论认可。

(四)构建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构建主义理论,由构建主义理论所产生的英语课程、英语课堂是灵活而多变的。构建主义课程观更加强调教育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共同协助探究、疑义相析。从这一特点看来,构建主义课程观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构建主义课程观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了多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形成了一种动态教学过程。同时,构建主义课程观下的课程组织不在存在明显的界限,即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历史、地理、政治等)存在广泛的交织。跨学科的综合发展性促进英语教学从传统的接受知识向应用知识、创新知识、发现知识过程进行过渡,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不在以某一专业的、权威的知识对学生的知识认知加以限制,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

二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大学英语改革的关系意义

(一)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

后现代教育理论和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一脉相承,旨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大学英语改革的重点在于促进教育理念转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实现信息传递,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用英语解决工作和交流的信息表达能力,新时期大学英语改革更加注重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传统的(1986年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倡导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重点培养其阅读能力,后现代教育理论则将大学英语教学重点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转变明显地体现了后现代教育理论随时代变迁而施行动态教育的特点。据后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流动的、多元化的特征,即知识无处不在,静态知识化为动态知识,普遍知识划为境域知识。在这种教育理论下,学生和教师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英语知识从客观的角度理性看待,可以对传统意义上的“权威知识”提出质疑和批判,形成一种开放式学习的局面[4]。

(二)师生角色转变

后现代教育理论摒弃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僵化的部分,促进了师生角色转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担任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固定地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转变,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传统大学英语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限于教师的调控,师生之间的互动缺乏,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间接推动地英语课堂模式的变化——建立一个师生共同合作学习、交流探索英语知识的平台。学生角色的转变重点突出了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创设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主线的英语课堂。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能够激发其英语知识探索欲望,学生之间可充分交流学习中的经验,探究学习中存在的疑问。后现代教育理论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相关性和差异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师生关系的转变尤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英语课堂参与感,培养其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中,教师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解答学生疑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英语学习评价体系转变

传统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往往是以分数为主,这种评价机制难免有失偏颇。后现代教育理论崇尚从多角度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即综合考虑其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等。同时,英语学习评价体系加入了从实践中检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标准,通过模拟各种生活场景,检验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结论

综上,后现代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指导体系,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仍应当充分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思想,努力开拓教学方法,努力培养面向世界、复合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华伟,宋静静.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55-57.

[2]李晓艳.探究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文摘版:教育,2015(7):196-196.

[3]黄崇岭.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与外语教学改革[J].同济教育研究,2005(1):37-39.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篇7

关键词:传统道德教育现代道德教育

一、中国与西方传统道德教育

(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孔子“天下归仁“的教育追求,孟子学派的“善教得民”的教育呼唤,荀子的“化性起伪”的教育指向,法家的“以法为教”……从最初的各家并存,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汉代的“独尊儒术”,儒家创始人孔子开创了以“礼”、“仁”为教育追求的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先河,并且占据了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统治地位。在孔子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是居首要的地位,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仁”,在孔子回答其弟子樊迟的问题中得到了体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的意思是要用仁爱之心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了“仁”(也就是“爱人”)的道德规范,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并且提出了道德教育的五个内容,即“恭、宽、信、敏、惠”。孔子的从道德认识到道德实践,其道德思想指引着我国两千多年的道德教育,我国古代学校传授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纲常礼教,特别是君权至上的古代,君主的利益高于一切,王朝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对民众强制实施道德灌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君权至上的体现,后来采取的科举制度也是考核这些内容,对于经世致用的技术一直未重视,利用的是私塾或者书院学堂的教育场所,死记硬背、灌输式,单一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推崇的是尊卑有等、重视整体,推崇道义,这些在古代社会道德生活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西方传统道德教育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西方的道德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苏格拉底的“知识即道德”,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论美德”,他们总结了古代希腊长期发展的教育思想,又是以后两千多年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直接源头。19世纪前,欧洲各国主要以农业为主,并不发达,当时的欧洲主要受到宗教的影响,宗教教育就成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道德教育,当时开办的学校主要是由宗教管制的,宣扬的是对于上帝的信仰,使得每一个公民都要虔诚于上帝。采用的道德教育方式也都是采用灌输或是背诵等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接受宗教教育、遵守宗教对他们的要求,而不需要问为什么。这种教育方式带有明显的封闭性、单一性和强制性。它所传授的德育内容一般是为整个社会大多数人和国家所认可的道德规范和宗教教条。带有训诫,规劝,纪律的强迫性质,不得违反宗教规定的一切,否则将受到惩罚。总之,西方传统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机械服从的模式,它充满了盲目性、被动性、拘谨性和不理解性。

二、中国与西方现代道德教育

(一)中国现代道德教育

20世纪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中国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新中国,新科技的时代随之迈进中国这个需要发展的国度,可是在这个危机丛生、步履维艰的时代,使得中国的道德教育也是充满艰辛和坎坷。教育的发展跟社会的发展惺惺相惜,只有社会的矛盾冲突的出现才会有教育的改革和进步。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开展,中国进入了社会的变革时期,社会的变革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支撑,道德教育改革应运而生,然而,改革之初,我们并没有建立起一种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完全吻合的形式,主宰的道德教育模式还是比较单一、封闭,对于解决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起不到关键的作用。然而社会是向前发展的,过去的道德教育思想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前进的,我国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国民道德生活出现的新问题都要求道德教育要与时代同步,开创新的道德教育理念刻不容缓,符合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理念成为许多学者的探究,教育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道德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世界道德教育思想的渗透,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等都凸显出了中国现代的道德教育的趋势,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前进着。

(二)西方现代道德教育

19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本国或者殖民地的侵略,工业和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促使欧洲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国启蒙运动中,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批判了封建的、传统的经院主义教育,被称为“新旧教育的分水岭”。之后的裴斯泰洛齐更是将“新教育”推向了时代的前沿,对于教育理念的不同的理解,西方教育界出现了许多的流派并出现了相应的理论,如价值澄清理论,道德发展理论,实用主义教育,进步主义教育等等,这些理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美国的“两条道路”之争,也就是传统品格教育道路和进步主义教育道路的争论,对于世界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条道路”代表的是不同的群体利益,传统品格教育产生了群体主义,进步主义教育产生了自由主义,是群体主义优先于自由主义,还是自由主义优先于群体主义,这是为了解决“现代化”社会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与个人的问题,还有西方道德危机的问题。是放弃传统,只一味的追求所有的现代;还是坚持传统,有效的结合现代更有效的解决当下的道德问题,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现代西方道德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西方道德教育进步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2.

[2]郑富兴.责任与对话—学校道德教育的现代性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篇8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域问题;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影响,帮助青少年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道德标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传达有着决定性意义。针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是针对高校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不同思路,是基于民族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关系衍生出的内容,研究内容更加具体,拥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本文主要从论域、论域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教学实践结合,确保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了解传统茶文化,使我国传统茶文化焕发全新活力。在思想政治课中不断加入新的文化元素,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量,有助于学生形成符合核心四项要求的“三观”。

1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史、传统茶文化传承与两者内在联系三大论域。

1.1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史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品茶作为文人雅士娱乐、社交的重要内容被赋予了丰富文化内涵,其中茶道提倡的君子之道(例如:礼仪、谦让)等优秀品质,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大量交叉的。传统茶文化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古代名人的哲理小故事可以被引申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生活化场景阐释理论内涵,使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血有肉。我国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对个体的道德修养有着很高要求,全面学习掌握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精华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1.2传统茶文化的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挑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过分教条和完全排斥都是片面的。在充分了解传统茶文化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传统茶文化中强调的和谐有礼,茶艺文化中对生活的热爱和美的追求是与时代精神相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针对地从中汲取养分。

1.3两者内在联系

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是以传统茶文化思想内涵为基础,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叉。茶叶的冲泡、饮用过程有的礼仪环节和操作技艺,蕴含着我国传统君子对生活的态度和与人相处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与教育,这和传统的中华文化中的君子之道是相通的,先贤故事的引导侧面激励学生自发严格要求自己,知行合一、谦谦君子等传统观念对当代道德观念的塑造有着重要导向作用。因此,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都是教人向上。

2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没有明确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网络信息,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独立包装的快销饮品受到校园欢迎,品种多样的饮料选择使学生忽视茶叶,由于缺乏充分了解特色传统文化的环境,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认识普遍不足。青少年是发扬传承传统茶文化的重要预备力量,但目前大部分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影视作品,即使少数喜欢茶饮品学生也更愿意选择简便快捷的茶包。对传统饮茶风俗不够了解,是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工作开展的最大障碍,一些人认为两者结合就是单纯地把茶文化学习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本。这种错误的理解使一线教师不相信茶文化理论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作用,面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问题大多老师持怀疑态度。

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传统茶文化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准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长期以来采取相对刻板的理论教学和单一的应试考核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固化,学生大多通过背诵方式记忆知识点获得好成绩,对测试之外的知识缺乏学习动力。授课教师对常规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工作主要依靠课本“照本宣科”,没有了解过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接受能力,片面采取“老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学生对教学新元素的引入比较排斥。授课教师需要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茶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再集中如何应付考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3研究方法存在误区

由于研究时间较短,我国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过程存在着一些方法误区。首先,传统茶文化涉及范围广阔,单纯以学科建设角度分析会存在偏差,一些学者将传统茶文化割裂对应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断章取义的理解无法触及传统茶文化的真正内涵。其次,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充分了解上,单纯强调理论的逻辑性忽视传统茶文化所处时代背景,无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茶文化传达出的时代精神。受错误研究方法的影响,我国传统茶文化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口径不一的研究结果无法很好融入常规教学中,为研究理论的实践造成很大难度。

3解决论域研究存在问题的对策

3.1明确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方法

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目的:是希望可以通过文化的碰撞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两者结合需要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不断内化,使两者达到有机统一。现阶段,针对高校对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关注度不够,应当在具有可操作性基础上,通过教研活动、主流媒体宣传等方式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考虑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不能急于求成,要立足于高校教学实践稳步展开,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充分参与到学科改革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传统意义上比较“枯燥”的思想政治课发挥出最大效果,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3.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传统茶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加传统茶文化元素,以课后课题活动、著名典故分享等形式使学生具备基本茶文化常识,逐渐对茶文化产生兴趣,避免生硬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添加传统茶文化理论知识。教师应当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再学习,定期组织茶艺工作者在校展开讲座及实践教学,帮助在校师生对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和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有所了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需要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实施开展教学实践必须的经费和活动场所,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传统茶文化的理解。

3.3针对研究方法误区不断修正

意识到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就要带着问题不断纠正调整方法,开拓学术事业全面看待传统茶文化。传统茶文化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对已有理论的支持和解释,其本身依然具有学习价值,需要我们不断通过研究发掘出有价值的部分。在研究中引入实证,避免单一逻辑推断可能带来的谬误,从实证入手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传统茶文化中更广泛的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4结束语

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及对策,可以在帮助高校进行特色学科建设的同时对大学生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丰富。这种结合利用传统茶文化涉及的多种知识,寓教于乐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加深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了解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为弘扬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教育结合提供全面的帮助和可行性平台。

参考文献

[1]康韻,刘毅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1):80-82.

[2]白莹,李永勤,喜超等.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7-81.

[3]刘晓乾,任淑红.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9(1):683.

[4]董盈盈,都晓琴.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9-12.

[5]王红.现状、不足与未来展望———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1-4+8.

[6]王红.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3):88-91+97.

[7]胡万年,伍小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回归与融合[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1):46-51.

[8]赵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以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为例[J].华夏教师,2016(5):80-81.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篇9

论文摘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纠正教育思想意识偏差,乃是当前加强高校政治理论课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首要问题,对此,必须从教育主体的现代化抓起,通过建构主义学习思想的实践教学应用,以及采取相应的发展信息化的有效措施,最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现代化。

一、问题的提出与应用误区的分析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运用有了迅速发展,但是也存在有问题和误区,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教育理念存在偏颇。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之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多种虚拟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的出现,新的集成化教育系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直接和高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而人们的理念尚没有及时实现更新和转换。第二,应用网络教室和校园网的目的不明确。许多高校把网络教室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个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没有看到有此所带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习的多元化、主体化和社会化。第三,在课程信息化建设方面,技术性思维被忽视。各高校远程联机系统中,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数据库资源比较贫乏。

二、建构主义学习思想的借鉴和应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有意义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这里建构主义所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习知识的建构。诸如把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就比较利于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因为现代化信息资源和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情景,有效地促进学生该课程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会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互动方式的改革。

    从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来看,近几年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各个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发展大势,它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宜的表现形式和非凡的视觉冲击力、表现力,能把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认识引人了一个新境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抽象的理论概念较多,如果采取传统的方式教学不仅枯燥乏味,且有时也很难阐释清楚,而一旦采用多媒体技术辅之以图片、动画和视频传导,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借鉴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信息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作为信息化教育改革,必然会给传统教育模式下师生的思想行为带来巨大变革。一方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热爱网络和谙熟相关技术,能在正确把握教学信息真意的条件下,有效地对各种信息进行主体意义的加工,并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有效和传递。这一过程既包括了对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善和改造,又包括了从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学习需要出发,进行教学特色的创意设计和提高教学的效能。另一方面,作为学生,要确立在现代网络化环境中自主、自觉学习的新理念,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方式自主地选择性学习,锻炼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导师系统寻求教学帮助,或通过网络对学习进行反馈,培养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正确获取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推进高校政治理论课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一)统一规划,逐步形成工作系统

    要建立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组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软件设计开发系统。首先,设计开发软件必须走规模化大兵团作战之路,集中资金、人力和物力,克服和纠正各自为战、效益低下的局面;其次,要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制订有针对性的、目的明确的科学开发规划,克服随意性;再次,要采用以系统为中心的开发模式,组建一支由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专家、教师、教学媒体专家、教育心理学家、教育软件制作者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另外,要注意引进和培育市场,有机地吸收大公司或企业的资金和技术,给教育软件发展注人活力。

    (二)建设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库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建设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库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一方面开发数字化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服务,以解决可能制约高校网络化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建设现代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验中心,为信息化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验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三)聚合各种资源,创建学习资源中心

    在信息社会里,随着多种教学媒体的发展与应用.学习资源已由单一的图书馆扩展到多种多样的媒体形式,而对于这种多种媒体存储的资源中心,我们通常称之为学习资源中心。这样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某种设备或资料,而是各种媒体、资料的集合存放和使用,需要进行一种全新的系统设计。因此,要大力挖掘和汇聚各种信息资源,如建立与校外相连接的校园网络系统、开展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打造现代技术信息的教育联盟等等。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篇10

论文关键词:贵州省中小学,学校体育,地域民族传统体育

 

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是当地民族在长期耕作、生活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精髓体育文化,是人们适应当地生活环境、思想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的体育娱乐活动。长期以来都以自身特有的价值功能优势和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得到发展使其成为当地人们的文化珍宝。我国1961年武术被列入中小学和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摘要,同时为教学和传承民族体育提供参考。

1、贵州省中小学引入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

1.1、贵州省中小学引入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必要性

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集居的省份,因其特有的省情和地域条件,当前体育师资、场地和现代体育器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然而,由于贵州民族在长期特有的生活耕种、娱乐休闲环境下形成了众多地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民间舞蹈”“打陀螺”“跳绳”等众多的表演舞蹈、竞技游戏活动小学教育论文,是人们从小都熟知甚至于有的是亲身体验过的,对活动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较高的熟悉程度。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把地域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教学课堂非常有必要。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可以弥补现代竞技体育场地器材和师资欠缺的困境。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就是根据当地的现实环境而产生,对场地和器材的需求则均远远低于现代竞技体育,只要是当地的教师稍加整理就可以进行休闲娱乐教学,就能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拓宽学校体育教学的领域和内容,丰富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论文格式。目前贵州学校体育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贵州省学校体育教学以竞技体育为主,教学内容重复单调,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仍然严重。而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引入无疑是给学校体育增加了发展空间,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得到激活、视野拓宽,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得到丰富,教学的选择增多,使竞技体育与地域民族传统体育交相辉映小学教育论文,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既能达到竞技体育张扬个性的特点,又能凸显地域民族传统体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满足最广大的学生对体育的需求而求得教学质量层面上的提高。第三可以较为实效的传承和发展地域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强化对学生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授,使其与追求竞争的竞技体育体验中形成对比,对二者的价值功效获得合理认识,在树立科学体育观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体育价值取向体系,在参与体育健身锻炼中合理选择与运用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方法。

1.2、贵州省中小学引入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引入地域民族传统体育任务艰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契机。一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强调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这为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但是在贵州现有的体育条件下特别是农村更是难以开展现代竞技运动,唯有在学校强化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才能与家庭区域条件相适应建立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另一方面后奥运时期的来临,我国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将成为体育发展的重心,这种重心的倾斜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引入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带来契机,为群众体育的开展和传承发展地域民族传统体育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贵州省中小学开展地域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扎实的基础,活动场所因地制宜小学教育论文,开展相对容易,具有实效性。

2、贵州省中小学引入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的指导思想

贵州地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哪些项目可以引入本地区的中小学进行教学,如何实现其现代化转型使其既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能具备学校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同时还要不能失去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是其引入本地区中小学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因而,引入的路径是任何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教学都值得注意的问题。

2.1、既要保留传统体育核心价值,突出娱乐本质功能

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要发挥其价值功效为当今教育和社会服务,就必须对地域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科学的现代化改造,使其适应学校体育教学规律规范。但是在进行现代化改造过程中应该突出传承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内容和适用性价值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流于形式而丢失本质。

当然贵州省中小学引入地域民族传统体育就不可避免的与现代竞技体育产生冲突与融合。因而,要使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真正融入当地中小学教学课堂与竞技体育和谐共处的发展,就必须各自突出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为学生所接受。应该立足于体育本质的回归小学教育论文,凸显其适用、游戏娱乐的本质来培养学生兴趣、习惯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论文格式。

总之,要突出地域民族传统体育的游戏娱乐的本质,充分吸纳和科学融入现代竞技体育中的优秀元素。突出其娱乐游戏性,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手段。

2.2、突出教育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理念

全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977项之多,不能把所有的地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能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在引入学校体育项目时要充分考虑活动项目的教育性、娱乐性和教学体育教学的可操作性,健身性。

3、小结

总之,贵州省中小学引入地域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可操作性,大量引入显得必要。不但可以填补体育场地器材欠缺的不足。还可以拓宽贵州省中小学校体育教学领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地域民族传统体育必须突出自身的娱乐游戏性和科学改造,突出核心价值体系功能。使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银华,龚群.从娱乐性谈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与利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1

[2]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1

[3]乔建梅.浅谈体育课堂氛围的营造[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

[4]中华人民共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