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1:09

汉字文化特点篇1

关键词:汉字汉民族文化心理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起点,中国文化的典型象征和中国文化的基因载体,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更是一种包含着历史文化信息的文化符号系统。汉字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深远而密切。汉字,一方面受汉民族文化心理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又对汉民族文化心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先民在造字之初,特别注重感性经验的运用,“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追求的是由字形直接体现所指事物,所以汉字都是“象”字。正如《说文解字・序》所说:“文者,象也。”[1]汉字是象的认知思维过程,每一个汉字都具有观照自然与万象合一的性质。汉字的这种创造模式,是与汉民族先民的文化心理、思维特征密切相关的。汉民族人们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直观整体把握,从而形成了一种直观的综合性的传统思维方式。汉先人在造字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赋予了汉字直观具象的特点,规范着汉字的创造和发展过程。

此外,在人类文明史上出现的文字,历经图画、表意,最终都走向了拼音化的道路,唯独汉字仍保持其表意特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不仅由汉民族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而且与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有关。汉字产生于原始绘画的图形系统和原始记事的符号系统。总体而言,图形系统对汉字体系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更显著。许慎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德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许慎,《说文解字・序》)[2]这就是说,先人在造字之时,上观天象,下察地貌,鸟兽之类的天地万物,都成为造字取法的对象,既效仿外物又效法自身,文字的创造就是在“象”的体验基础上完成的。“象”字的发明,是与汉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方式特点,尤其是具象性的、意象的传统思维方式分不开的,汉字总是在这种思维框架之下被创造出来。

汉字特殊的形体特征,不仅是汉字词义的反映,而且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显现的媒介。如汉字的方块形态,不论殷墟甲骨文,金文,小篆,以至今天的汉字,都具有字体端正、重心严实的特点,这是和汉先民嗜尚方形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的。在汉文化中,“方”是一个极重要也极具理想色彩的范畴[3]。汉民族先民的空间概念,可用“方”字概括。“方”可指“四境之内”、“邦国”等,在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上,“方”可表示“道理”、“规矩”等,汉字方块状的形体特征,是与汉民族这一文化心理相适应的。

汉字构形的平衡对称特征,也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取向和表现形式。不论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古文字还是现代汉字,其平衡对称是始终如一的。不论笔画多寡、线条曲直,整个汉字的形体必定整齐对称;全字重心处在方块的对角线交点处,尽量典雅端庄。这些特点也是与汉民族文化心理分不开的。既是文字对文化心理的折射,又是文化规范、制约文字的反映。

总之,汉字的创生与发展、汉字的构形特点,都受制于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或者说,汉族先人们自身独特的文化心理和行为习惯、独特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汉字的文化心理学意义。从事汉字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每一个汉字都是经过创造得来的,而这种创造主要的是一种心理的创造。许多汉字的面世,都是造字时代特定的文化背景,以及先民心理的凝结。正如刘志基在其《汉字与古代人生风俗》一书中说:“汉字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具表意特点的文字,作为古人心理和思维活动的产物,其在记录语言,传递概念的同时,也记录和传载了种种历史文化信息。”[4]

汉字受汉民族文化心理的规范和制约,同时,汉字又对汉民族文化心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汉字对汉民族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形成过程的影响;二是汉字在汉民族团结统一中的凝聚价值。

一个民族使用何种文字,与该民族的思维方式直接相关。汉字,既是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反映,又适应和影响着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汉字的方块特点,以及认知汉字所需要的独特方式,必然对认知主体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产生影响。中国传统的综合性整体思维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汉字的代代传承以及汉字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心理信息分不开的。

汉字在汉民族团结统一中,具有巨大的凝聚价值。汉字“字不随音转”的特点,使它能在方言众多的华夏大地,保持着自身的稳定性,继承并凝聚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中华字就像一条看不见的魔线一样,把言语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血统不同的人民的心声,缝在一起,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5]。

汉字始终是维系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纽带。汉字的超方言性,使得中华民族获得了一种跨文化、跨语言、跨地域的交际工具,为维护民族团结,保持大一统政治局面奠定了语言文化基础。正如海外华人学者唐德刚教授所说:“‘方块字’是维系我中华民族两千年来大一统的文化功臣,是我们‘分久必合’的最大能源。”

汉字作为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历史积淀,不论在它的创造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还是在它的构形模式的静态过程中,都受到汉民族文化心理的规范和制约。同时,汉字又对汉民族文化心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在汉民族思维方式、认知模式的特点中,又体现在汉字作为大一统的文化功臣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的凝聚价值。

参考文献:

[1][2]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9,1.

[3]王作新.汉字结构系统与传统思维方式.武汉出版社,2000,1.

汉字文化特点篇2

关键词:汉字特点语文教学文字教学字本位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09-02

语言和文字是汉语教学的基本内容,汉语教学始于文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第一项教学任务就是识字与写字。但与其他汉语教学要素相比,汉字教学从研究到教学一直都处于滞后状态。

“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汉字是对汉语的再编码,是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神秘图画。与中外历史上已经湮没的,以及正在使用的文字相比,汉字称得上最为璀璨的一种。要学习汉语,特别是要获得汉语读写能力,就一定要学习汉字。因此,该文章将从汉字的特点出发,探究汉字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汉字教学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思想感情寄托于语言来表达,语言借助于有形的文字传达”,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

汉字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一定数量的汉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汉字的能力,具体包括四个方面:读、写、讲、用。也就是说,认识一个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把学过的字运用到实际语言环境中去。

2汉字的特点

要突破汉字教学的瓶颈,就要建立科学的汉字观,换一双眼睛看汉字。作为意音文字,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本身是一个系统,字母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字母属于字母文字阶段,汉字属于古典文字阶段,它们是一个系统的两个阶段”[1]。作为世界上三大古老文字之一,汉字是唯一没有消亡的从象形字到形声字、会意字交融相合和不断发展的文字。

在寻求汉字特点的过程中,最具积极意义的无疑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字本位”理论。人们将以字为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汉语研究思路称为“字本位”。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字’是中心主题,‘词’在许多不同的意义上都是辅的副题。”[2]这从汉字的书写上就能看出来,每字呈方块形,不连写,只见字不见词。“字”才是汉语结构的本位,是研究语音、语义、语法、词汇的交汇点,更是汉语言研究的核心和基础。

2.1汉字具有理性和逻辑性

首先,形体固定的汉字,专字专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与缺少形态变化的汉语是相适应的。汉语是单音节语,它的结构单位本身没有语法的变化。一般说来,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表示,“儿化音”以及少量多音节汉字,如“尽保ㄊ克)、“俊保ㄇЭ耍外。

其次,汉字经历了形体的变化,却还是表示同一个字。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语音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方块汉字没有变,“一个字从篆书到隶书,到楷书,是书写形体本身的变化,还是同一个字”[3]。如“明”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明”(楷体)。

2.2融形、音、义于一体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3]音、义是语言必备的两种元素,而汉字基本都结合了形、音、义三种元素,以形为核心,以意为内容,以音为物质外壳,有机地构成了一个三维合成信息码。

汉字构形复杂,多数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不易记忆,不易书写,平面型方块汉字,笔画平行或纵横交错,多向展开。汉字笔画、偏旁数量繁多,仅基本笔画及其变体就有三十余种,汉字的偏旁只以现代通用字统计就有1500个左右。

每个独立的汉字,无论其内部笔画有多少,结构差异多大,都能表示至少一个音节。汉字的字形与语音发生直接联系始自形声字的产生,《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形声字多达7697个,占了总数的82%还多。在现代近7000个通用字中,形声字有3975个,占56.7%,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的地位和作用仍然相当重要。

汉字造字之初是根据字义构形的,汉字字形“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4]在古代汉字阶段,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字形与本义的关系上,而现代汉字阶段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主要是字形与现代常用义的关系。

2.3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具有理性化的特点,但这决不意味着汉字是一些互无关联的抽象符号,或是抽象的、冰冷的描述工具,汉字是最基本、最深厚的文化载体。

首先,汉字是古人心理和思维活动的产物。例如,“筷子”的“筷”就反映了古代的民俗,“筷”,古作“箸”,“箸”与“住”声音相同,因船家忌讳“住”,于是反其意取名为快,后来又加上了竹字头,变成了今天的“筷”。

其次,汉字是我们解读史前文化,记录当代文化,储存未来文化的重要工具。蔡邕在《笔赋》中赞扬汉字“书乾坤之阴阳,赞三皇之功勋”,将汉字与宣扬儒家思想和政治理想联系起来,赋予其社会政治功能。

最后,新字的产生和旧字的消亡反映出某些文化因素的变动。古代不同毛色不同性别不同特点的马都有自己的专门称呼和用字,如:千里马叫做“”,三四岁的马叫做“”,马高七尺叫“Q”,马高六尺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马的作用几乎完全被现代的各式交通工具给取代了,因此,很多从“马”的字都变成了不再流通的死字了。

3“授之以渔”――汉字特点在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汉字教学中采用的策略不外如下七种:主流的“随文识字”“集中识字”“字理识字”,支流的“字族文识字”“韵语识字”“谜语识字”“听读识字”。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们辛勤探索的结果。不过,为推进汉字教学改革,我们迫切需要将汉字的特点运用到汉字教学中去。

3.1以字形为切入点

汉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属于象形表意体系的文宇。自从秦朝统一中国后,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虽然方言各不相同,但是人们却通过汉字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对于汉字,我们以“形”为基点进行研究,在于更好地理解汉字在视觉传达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因为“包括图形在内的视觉意象可以为理论性的观念提供知觉等同物”[5]。

比如,“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山、日、月”这些与自然事物比较相似的字形大多意义比较生动易懂,适合讲授给汉字入门阶段的学生,以增加趣味性。象形是独体字,只能孤立地、静态地表达意义,而会意字和指事字则集合地、动态地表达意义,比如,“梦”,其甲骨文为“”,其字形为睡着的人躺在床上,一只手指着眼睛,因此可以分析其字义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这就是“梦”。

“授之以鱼”弗如“授之以渔”,汉字是一套特殊的书写符号,对于学习汉语的人来说,字形是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2归纳汉字读音规律

与印欧语系文字不同,汉字的字音不能通过形体直接拼读,但这并不代表汉字读音无规律可寻。谐音与形声现象是汉字读音的两大特点,分别代表了汉字读音与字义和字形的联系。

汉语发音原理有五种情形:拟音、音拟、谐音、紧缩、外来。其中拟音、音拟、谐音这三种方式,无论汉语或其他什么语言,其原始的音义联系都是如此产生的。拟音是模拟事物的声音。如:动作时发出的声音,呼、吸、呵、哈、欠、吼、嚎、号、囔、嗦等,拟音是汉字发音的源头。

谐音是汉语语音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汉语普通话共有四百多个音节,平均每个音节有六个同音字。比如,“hàn”这个音节,就可以表示“汉、汗、瀚、焊、旱、憾、撼、悍”等字形。

谐音即音近意通。形声现象是汉语语音的另一特点。形声字是汉字中最多最常见的一种字,有首歌谣对形声字概括的非常到位:“形声字,好识记,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3]

方块汉字不能直接拼读出语音,但通过建立字音与字形字义的联系,汉字读音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3.3据形析义

“义起于形,形为义设,义为形存”的独特个性使汉字为人们的认读和理解带来便利。“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所表达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6]汉字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形体上具有可视性,主要表现为汉字能够见形知义,通过考察汉字字形,就可以解说该字的字义,发掘、揭示字中隐藏的丰富意蕴。

比如“马”本是象形字,它本身固定下来的“马”这个意义始终没变,当它作意符组成“骏、驭、驰、驯、骑”等形声字时,也是靠它自身固定下来的意义来表示与“马”有关的意思。只要了解“马”的意义,一旦见到以“马”为偏旁的字就会自然地联想到这个字所代表的词的意义与马有关。

但是,汉字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正如安子介所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它没有像古代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那样成为历史的遗迹,而是历久常新。例如,“骗”在《集韵》中表示:“跃而乘马也”,“骄”在《说文解字》中表示:“马高六尺为骄”。字义本与“马”有直接联系,可是现代常用义“欺骗”“骄傲”与“马”无关,所以,关于汉字的形义关系,在汉字教学中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汉字难学,其实只是表面现象,是没有用科学的识字方法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无奈的表白。张志公先生曾说,汉字在初学阶段难,并且很难。所谓初学阶段,指的是学会千把字之前,尤其是五六百字之前这一阶段。等学会千把字以上汉字在学习上的优越性将会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7]。汉字与汉语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汉字是汉语学习的基础,汉语是汉字学习的前提。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汉字是汉文化的代表,它在汉语学习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34.

[2]袁毓林.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和发展――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64.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3-184.

[4]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发展与研究概述[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41-48.

[5]杨开昌,何顺超.“六书”理论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J].河套大学学报,2010(9):39-41,45.

汉字文化特点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文化渗透可平行性分析

在识字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是指在汉字教学中一方面教授汉字知识,另一方面把中华文化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进去。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文化可行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与汉字的构造特点、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并且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汉字的构造是一种意象性建构,“立象以尽其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汉字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文明之母。“‘汉字通过仰观俯察’、‘近取诸人’、‘远取诸物’的取象构形,深刻地总结和概括了汉民族亿万年社会生产和认识发生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将它凝结在静态的字形、读音中”[1]。

如“家”,从“宀”从“豕”,会意字。上面的“宀”像个房屋,里面有一只猪(豕),表示“豕”生活在这个房子里。“在古代,‘豕’是财富的标志,养的猪越多,就表示家庭越富有。那时能有栖身之处者未必有‘豕’,能养得起‘豕’者必然会有固定的居所。后来人们就用既有房子‘宀’又有‘豕’的‘家’字表示现在我们所说的‘家庭’‘住所’的意思。另外,我们从‘家’的形体还能发现一个更深层的意思,那就是用‘豕’表示家庭财富时,‘豕’已从野生发展到家养,这也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标志,也可以证明人类养‘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2]。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汉字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色彩斑斓情趣盎然的抽象画。“象”先而“形”后,“形”是对“象”的最高抽象,而“象”是立体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观察和理解,因而具有多义性。小小的方块汉字像魔方,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运用汉字本身的文化特性进行合理教学,从字形入手,追根溯源,分析部件,以形释义,相信学生会牢牢记住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从而不但从不同程度上解决汉字学习中难认、难记、难写、难懂等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提升文化涵养。

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识字心理特点。

我国识字心理学家刘廷芳、艾伟等经过长期研究认为:“汉字是由形、音、义三个因素组成的统一的方块图形。这些图形是以式样不同的基本笔画,按一定数量(如几点几横),一定度量(如笔画长短、出头与否、封口或不封口),一定空间配置(如左右、上下、内外)构成一些偏旁部首或其他结构单位,再由这些形形、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的布局组合搭配成字的。”[3]“汉字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学习者对汉字字形的观察辨认的难易,跟字的笔画数目、笔画种类和结构有重要的关系。后来有的研究表明:识了相当数量汉字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汉字笔画的多少对于字形的辨认和识记影响不大。辨认合体字形的难度与构字部件的熟悉程度有关,若构字部件为儿童所熟悉,辨认较易,反之就难。对那些难以分解为单元部件的字,笔画虽较少,亦难辨认。学生辨认字形的完整性与精确性的水平,是随着他们所掌握的汉字知识,用言语分解汉字的构成部分,以及对不同字形进行相互比较的能力的发展而提高的。”[4]

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机械记忆的效果远不如理解记忆、想象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汉字理据性强,有着据义构形、以形示义的特点,这不仅为人们运用理解识记、想象识记等多种手段学习汉字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且要求人们学习汉字时必须紧紧抓住它的特点,弄清每个汉字的内在依据。

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形象直观,是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和识字心理特点的。

三、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总目标部分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5]“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6]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感悟,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正是这次课改要达到的目标。所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渗透了关于汉字文化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如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口耳目》①一课,是按象形字归类识字。这一课生字结构简单,又是义形结合的象形字,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汉字的演变,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识字二《日月明》一课:“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采用韵语的形式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能让学生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认识了常见的象形字和会意字,学习的形声字数量逐渐增多。怎样引导学生去发现汉字形声字的造字规律,触类旁通呢?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的编写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如一年级下册教材八个“学习园地”,就有六个在“我的发现”这一板块,把形声字按不同的方式归类,引导学生思考、发现相同形旁或声旁的字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又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则是这样引导学生发现的:“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并且教材上还有学习伙伴的提示——“‘泡’字的左边跟字义有关,右边跟字音有关……”

从象形字、指事字到会意字、形声字,从图字对照、形象体会到归纳分类、引导发现再到结合语境、体会多义,教材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循序渐进地渗透了丰富的汉字文化。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大,教材在渗透汉字文化的形式上更加丰富。从四年级开始,教材里出现了“趣味语文”这一内容,或者介绍成语故事,或者是历史名人运用汉字的有趣故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体会汉字的无穷魅力。

特别是在五年级上册专门设置了“遨游汉字王国”的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有介绍汉字诞生的知识和传说(《仓颉造字》),有典型字的来历(《“册”“典”“删”的来历》),有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书法作品赏析和美文诵读,还有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汉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师生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汉字的魅力和有趣,了解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这一方面的目标要求到教材发生的变化,可见,在汉字教学中渗透文化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生发展的需求。

注释:

①本文中所列举教学案例使用的教材版本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参考文献:

[1][3][4]胡家才.现代语文教学论.京华出版社,2001.3(1):228-230,262-263,265.

汉字文化特点篇4

关键词:汉字;标志设计;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79-02

一、汉字的艺术魅力与价值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源泉,同时古老的汉字文化也赋予了汉字标志强大而蓬勃的生命力。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集中表现为:“形”、“意”、“字”三个方面,而单独把“字”拿出来即可作为标志设计的一个主导元素。标志设计以“汉字”作为主要创作元素,是对汉字造型形式美的再发掘与文化精神的再延伸与深化。

二、汉字生命力在标志设计中的表现

语言符号和文字符号从内容上来分,有象征性符号和信号性符号两种;从形式上来分,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三种。语言是一种代表事物或现象的信号性的听觉符号系统,而文字则是一种记录语言的靠人的视觉来感知的符号系统。

标志它是借助人们对符号信息的识别、联想等综合的思维能力,准确地表达涵义,传达特定的信息。在各种信息传达手段己十分发达的当今社会,象标志这样能使公众一目了然,简单快捷,而不受不同民族、国家语言文字束缚的直观的视觉传达方式,更能适应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人,是任何传达方式都无法替代的。在标志设计中,文字主要承担着一种交流思想和表情达意的使命,它肩负着传达观念与信息的重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无穷的艺术魅力,其本身就是美的构成图形,具有很强的符号感和高度的艺术造型价值。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汉字字型不断变化,发展成为具有高度符号化、图像化的方块字。高度严谨的条理与比例, 体现着严肃的、庄重的、理性的空间构成关系。 “中国意味”融于汉字标志的元素中, 表现出既有丰富艺术内容和美学观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能使汉字形象所代表的企业形象能够被更好的识别, 延续标志的市场价值和文化生命力。

在标志设计中,通过一定的设计创意和恰当的表现,赋予字型以形象化的再创造,文字的悦目性和较强的信息传达能力相结合,画面显得的更简洁,既能突出其品牌、产品的文化价值,又能使产品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纯粹的形态构成设计不带有功能性,而运用于标志中的汉字构成设计不但要发挥形态构成表现的优势,还要融入准确的信息和需求以传递标志的社会功能。

(一)文字的双重性,是其成为标志设计主导视觉元素的主要优势之一,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首先,寓意性优势。汉字字意本身就是最明确、最有说服力的,具有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直接性等特点。利用汉字形体表达标志内涵,以象形特征明显的汉字代表某种形象,利用汉字的字体表达某种含义,汉字作为一个象征性符号来代表一种形象或性质。汉字字体标志设计是将汉字特定含义通过字体形象视觉化处理构成自身的趣味,将文字内涵与外在形式巧妙融合并一目了然地展现其感染力。这种展现,渗透着现代设计思想,赋予文字内涵强烈的意念。

其次,图案性优势。研究汉字图形脱离不了汉字的起源及形成,我们常常说“书画同源”,其实更应该称之为“字画同源”。 视觉形态的创造通常有模仿、变形和构成三种方式,模仿来自对形态的基本认识,变形来源于形态的联想,而形态构成是将这两者有机结合的最佳方式。汉字的最初形态就是从人类记录事物的记号或图案,由此逐步简化、规范而形成象形符号,后经过历史的发展才成为现代的汉字。汉字是中国艺术中的灵魂与核心,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其彰显于形态、神韵、意境、笔顺、点画穿插、疏密对比、虚实共生、计白当黑等方面的特点,赋予了汉字图形特殊的空间美和独特的时间性与运动感。汉字的图形化特征,使汉字从字意的传达到图形的传达成为可能,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形态构成设计非常注重对单纯的、抽象的视觉形态及视觉关系的表达,强调点、线、面的抽象简洁,其方法适用于标志抽象概念的传达。汉字在图形中的转化,可以加深人们观赏的视觉印象,增加其直觉趣味,将其所表达的意念强调化、提示化、个性化从而展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用汉字设计标志,自商周就有,数千年来持续未断。原因是:一来借先人的智慧之光,将字拿来直接使用,比较便捷省事;二是文字本身除可读性外,也具有可观性,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文字与图形是相近的,醒目的大字不亚于图形传递信息的效果。文字的双重性这一性质是汉字标志设计得以生生不息的存在且日益倍受重视的重要原因。

(二)汉字的美学特点:汉字的意——情感之美、形——点线之美、境——律动之美,正是由于汉字具有这三种美学特质,才足以使汉字在设计领域大放异彩,展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字标设计的切入方法中强调情感的特征,将艺术想象和对内容的理解恰到好处地融入字体形象之中;强调字体的个性,在字体的形态、笔画、结构中作相关的细节调整;强调字形的趣味,追求笔画造型的趣味、编排经营的趣味、明暗分布的趣味等使创意字体达到悦目、感性的审美情趣。在标志设计中,文化情感因素的投入往往能使诉求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符号元素,具有极强的艺术韵味和审美意趣,使其悄悄地绕过观众本能的心理防线而使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

(三)与拉丁文相比较,每一个汉字都是有生命的,合之成文,分开则各自成一完整独立的系统。汉字是负载了古代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面标志:涉足自然,大到浩瀚宇宙、星移斗转;小到人体自身,五行对应;涉足社会,大到士农工商,行行齐德;小到家长里短,人人尽道;涉足哲学,抽象、抽象、再抽象,抽象到万象归一;具体、具体、再具体,具体到万物归于气。汉字与人文,述说着文化的厚重;汉字与生态,述说着自然的美好;汉字与生活,述说着生活的本质;汉字与艺术,述说着艺术的真谛。“汉字式”标志的传播元素——汉字,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等多方面联系紧密,从而在传播过程中也在将文化、生活方式、审美、国粹等展现给大众。汉字的博大精深使得以汉字为主导元素的标志设计得以生存的又一伟大生命力的完美表现。

三、汉字标志设计的思考与展望

这个时代,是个文化融合和资源优化的时代。优秀的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随着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也日益凸现。汉字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品牌”,必将在世人面前展现其更加动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贲.标志设计文化根性的超越[J].北京:艺术与设计,2004.

[2]王国伦.汉字之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陈伟贤.中国文字造型设计[m].台湾:新形象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

汉字文化特点篇5

关键词:汉字;造型艺术;平面设计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具有强烈形象性。平面设计中的汉字造型不但能展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量,而且使汉字艺术升华进入一个新时代。汉字作为视觉形式与民族文化结合的典范,凝聚着中华民族想象力与精华艺术,并且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依然展示着中国平面设计师的丰富联想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彰显出中华文化的特质,为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中国人的智慧和理念。

一、汉字识别造型

在平面设计中的汉字,是用来传达各种设计信息的。平面设计中的汉字设计需要涉及到汉字本身的字体和结构,汉字的整体和笔画,汉字的变化和效果等,当然还要考虑到文字本身的信息识别性,汉字的设计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将文字信息和对象内涵进行准确的信息传达。在汉字设计中,一定要强调文字的整体感受,文字细节从属于文字整体,从汉字的笔画为基本,文字的造型变化要遵从文字结构,变化要巧妙,形象要优美,逻辑要合理,不能够为了实现特别的创意表现而对文字本身强行变化,以免破坏文字的识别性,引起信息的误传、误读与误解。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汉字不同于其他文字的特点,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形态严谨,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汉字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的设计限度,应当以简洁、易懂的设计语言来组织汉字的设计,以达到汉字本身所具有的视觉感受。我们的汉字设计应当使艺术化的汉字表现得更加有的放矢,设计出优秀的汉字应用,使人们在愉悦、轻松的前提下,完成汉字的信息传播。

二、汉字美学造型

平面设计中的汉字是设计画面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汉字本身即是由点、线组成的笔画构成体,本身即具有完美的美学性感受。点、线所组成的文字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形成了一个个复杂的块面元素,不仅能传达信息,也能传递美感。平面设计艺术化后的汉字符号能够使人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愉快的心理,更获得良好的审美认知。汉字设计之美表现在汉字的笔形笔画、间架结构的把握上,是汉字局部与汉字整体的和谐统一。汉字的设计必须强调汉字所具有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强调笔画元素、线条形态的组合与搭配,还有笔画与笔画、文字与文字之间的力量对比与统一,这样才能形成视觉化的汉字美学表现力。

三、汉字特色造型

汉字是象形文字,迥异于其他文字的字体特征,平面设计中的汉字同样也具有独特的字体视觉表现。汉字的字体作为造型元素,其视觉表现与图形化的点、线、面类似,每个汉字都有与众不同的一面,汉字和字体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品格,具有个性化的视觉感染力。汉字独特的字体感受和视觉诉求,也是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民族和时代特性的体现。我们探究平面设计中汉字的字体,感受汉字的字体造型个性,寻找汉字的字形、结构与其他造型元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够在平面设计的应用中,增强文字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保持文字内容诉求和视觉感染的同步。汉字字体的独特感染力表现在宋体字体的抑扬顿挫、黑体字体的方正稳重、楷体字体的典雅柔和、仿宋字体的俊秀硬朗。在平面设计的设计创造中,充分利用汉字的独特个性,结合汉字字体的视觉表现力,强化平面设计作品中文字的个性色彩,形成风格化的汉字设计应用,这是当代平面设计中文字与设计的完美结合。

四、汉字创意造型

汉字本身是语言文字和艺术表现的两重载体,是信息传递和视觉想象的混合元素。对于平面设计者来说,这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文字的信息传递特性是汉字生命的本源,而汉字的视觉想象则是汉字延续的方向。汉字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汉字的视觉化方面,是以平面设计中不同的汉字字体为设计根本,从汉字的字体结构、字号大小、字字组合等多方面考虑,对目前已有的汉字设计进行总结,提炼出汉字设计中成功的变化、组合、再生方式,再次汇集成新的视觉思维元素进行设计。汉字本身奇妙的结构、复杂的内涵、历史与文化的传承都使汉字本身作为设计素材的创新有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汉字的形体美、韵律美、意境美在当代平面设计中将会广泛运用,将平面设计与汉字造型结合起来,其产生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也使得平面设计中蕴含更具中华文化的特色品质。特别是全球信息化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汉字不会因其他文字而减弱,相反,会因为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的越来越多,这也预示着将来汉字造型将在吸收外来文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使汉字推广到世界起到重要文化交流作用。可见,汉字的平面运用决不仅仅是汉字平面设计之中,而且是越来越多充当识别中国元素的重要符号,充当文化传播的大使,促使汉字造型从国内走到国外,向全世界人展示汉字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汉字文化特点篇6

[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一、引言

文字的发明是世界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世界文化的重要宝藏。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更是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在中国的商代后期(约前14世纪―前11世纪),已经形成了能够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1]现在发现那时的甲骨文也有五千左右,中国的文字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现在,期间虽然结构,外形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汉字的性质却从未改变过,都是表意性质的文字。

1、表意与表音

要想论证汉字的是表意还是表音,首先应该弄明白表意和表音的含义。我们从许慎《说文解字》对六书的阐释中能直接地感受到“意”的存在,特别是六书中的象形、会意、假借、形声。“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2]”文字的构造有的是描绘出事物的大致形状,有的抽象的字没法临摹,于是会意、指事也能够用来构造字形。比如亦,这个词的最初的含义就是表示事物的重要的基本特征,指人的腋下。《说文解字》对他的解释是: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凡亦之属皆从亦。[3]这是对它的理性意义的解释。总之表意字的特点就是你看到它最先想到的是它的内在的含义,在寓存含义的基础上人们再赋予它读音。现代汉语中认为文字的意义是从它创造时人们从事物的外部的特征中赋予它的,而读音是后天人们逐渐约定俗成的。比如甲骨文的“鱼”,我们根据形态特征能够很容易地辨认,而它的读音[yú]我们无法从字形上看出来。这也正是汉字的表意性所在。

英语等其他语言正好相反,英语单词“fish”音标[f?]――鱼,看到这个单词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四个字母,这些字母的组合传达出的是这个单词所蕴含的语音意义,它所表示的意义我们单从这四个字母上是看不出来的。这一点正好与汉字相反。所以说汉字是表意性文字,英语是表音性文字。有的人可能会说汉字的形声字例外,关于这一点下文会有详细的说明。总的来说,表意和表音的区别在于文字本身从内在所赋予的含义。

二、汉字的表意性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站在今天追溯汉字,发现已经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知道汉字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分期的具体时间界限也是非常模糊的,但是学界经常按照隶书为界,把汉字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等等是古文字。隶书之后的楷书、行书、草书以及现在通行的简化字是今文字。经过时间的冲刷,古文字和今文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形体和结构上表现明显,本文论证汉字的表意性就是从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角度切入,分别地论证古今文字的表意性。

1、古文字的表意性

前面我们说过,汉字的产生来源于对事物的临摹,象形字可以很好地说明。相信古文字是表意性文字是没有人怀疑的。从已经辨认的甲骨文可以看出这些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事物原来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图画性。就算是不识字的人,看到这些甲骨文也能说出它所代表的事物。可以说甲骨文的表意性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之后的小篆在相似度上和甲骨文相比降低了很多,但是其“画成其物”的特点仍然保留,还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总之,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在不断地简化、线条化,但是其根据外形造字的特点没有改变。所以我们有很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国的古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

2、今文字的表意性

隶书以后的行书、楷书等字形明显呈现出简化的趋势,字体的线条性,笔画性突出。横、折、竖、钩逐渐成为字形的主要部件,象形字变得不是那么明显,字的符号性特征突出,但是文字的表意性特征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改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得以论证。

首先,我们可以溯源表意。我们追溯汉字的来源,从汉字的源头来论证汉字的表意性。可能有的人会说这种方法比较墨守成规,死板,没有看到今天文字的发展状况,今天的汉字已经不同于古汉字,研究的对象发生变化,所以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无效。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运用追踪索源的方法正是看到了文字的发展,汉字的发展,并没有完全从古文字中抽离出来,而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它们的字形具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其本质的构架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们和现在字的对应关系。而且现在虽然有的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其本质的表意性并没有改变。只是原来的象形渐渐地变得符号化。比如“走”,这个字起初创立时是一个人在行走,演化到今天“走”成了一个偏旁,具有了义符的作用。所以有的原来直接的象形被现在的义符所代替。所以我们说古文字的表意性能够证明一脉相承的今文字也具有表意性。

三、汉字的其它性质说

关于文字的性质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种学说不下于几十种。上文我们详细的论证了汉字的表意性,但是本文并不排斥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之外的其他的性质说,下文会列举几种影响比较大的观点,在详细介绍其性质观点后评述其合理之处,并找出它们的不足。从而最终论述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1、表音文字

汉字是表音文字观点的提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的学者都接受此观点。他们认为汉字是表音文字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汉字中有大量的假借字,而假借字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假借其音。二是文字表达的意义是借助词的语音来表达的。

古代多假借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假借在古代汉语中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根据学者的研究,甲骨文中假借字的使用超过百分之七十,魏建功先生认为,“秦汉以前文字简直完全写音,不为一语特造一字,假借同音字之形”。所以很多的学者就根据古文字中多假借字而把汉字定性为表音文字。其实假借字的本字也是根据六书来造的,它们原来字的形成是根据六书中的象形“画成其物”的。被假借过来具有某种新的意义,但并不能表示它只是纯粹的具有表音的功能。我们追溯到假借字的本字,它仍然是根据六书来造的表意文字。要说明假借字是表音文字首先要满足的是字的假借义和词语的读音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例如英语单词中的每一个字母和单词的意思是没有联系的,显然这一点是不成立的。另外假借字只是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那个时候的文字不成熟,体系不完整,文字的发展不能适应当时时代的发展,所以人们运用假借字来表达,所以说假借字只是一个时期的特殊现象,不能以偏概全的用来作为一个标准来给整个汉字系统定性。

2、意音文字

意音文字的定性是对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一种折中说法,这种说法的提出主要是看到现代的汉语中形声字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且具有巨大的能产性。形声字由声符和义符构成,所以把汉字看作为意音文字。一般认为最先提出汉字是意音文字观点的是周有光先生,他认为“形声字是部首(表意)和声旁(表音)的结合,部首只表意义类别,不表具体意义,声旁要依靠部首的配搭,然后代表规定的意义。现代汉字十分之九以上是形声字,这叫做‘形声化’。从整体来看,汉字是一种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从古到今只有数量的变化。[4]”这种以形声字为代表来判定文字性质的做法在学术界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如徐通锵、叶蜚声等语言学家就接受这种观点,明确的认为汉字是属于意音文字。

这种观点表面上看起来是合理的,汉字中形声字在数量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用形声字作为标准来评定汉字的性质。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不是形声字的这一部分的文字,如“日”、“月”、“信”、“考”、“老”、“山”、“水”等。这些词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很难跳过他们只去用形声字来定性汉字。另外,我们知道形声字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声符和义符的简单组合,一个形声字中的义符部分很多是由汉字直接转化而来的,比如前面所列举的字“走”,其逐渐形成一个义符,组成如“趋”“赶”“赴”“赳”,这些词都和“走”义具有很大的关联。“意”在形声字中具有很大的比重,所以不能简单认为形声字由声符和义符构成就当作是意音文字。

3、语素文字

除了上述几种观点外,语素文字也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一般认为是赵元任提出的。他认为汉字不是不表音的,字母文字也不是不表义的,这些语言都具有读音和意义,只是他们的单位不一样。他认为一个文字表示一个语素。他之后的朱德熙和吕叔湘都主张从文字与其所记录的语言单位切入将汉字定性为“语素文字”,如,吕叔湘先生明确表示,“语素文字,它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汉字是这种文字的代表,也是唯一的代表”,朱德熙分析道,“作为语言的符号,汉字是代表语素的。从表面上看,每个汉字一个音节,好像汉字是代表音节的。可是相同的音节有时用好几个不同的汉字表示,意义都不一样。可见汉字代表的不是音节而是语素。所以汉字可以说是一种语素文字,可见汉字代表的不是音节而是语素。所以汉字可以说是一种语素文字”。

赵元任、吕叔湘、朱德熙等将汉字定性为“语素文字”指出这种对汉字的定性是基于文字所记录语言单位的尺寸、层级而言的。从汉字记录汉语单位的角度考辨将汉字定性为“语素文字”,相对而言,争议是较小的,是“表词文字”、“音节文字”,“语素文字”三说中最具概括性、最适切的一种提法。但是,与语素建立记录关系的相当数量的汉字毕竟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记录语素的汉字形体与其内部构成符号息息相关,汉字是其构成符号的直接产物。对于这样一种文字,分析其性质,不涉及其内部构成,是有失偏颇的。

四、结语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由最初的“画成其物”慢慢的变化成如今的线条性,笔画性的方块字。这期间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汉字象形的程度不断的降低,字体慢慢得到简化,形声字因其巨大的能产性占到汉字的绝大部分。但是汉字的最初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仍然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不断的演变,其内在“意”一直延续到今天,不管如今汉字表音成分多么的突出,汉字的“意”仍然保留在其中,并占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此外,汉字本身内在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对汉字性质认识的多元性。但是综合的考察汉字的发展演变,表意仍然是对汉字最本质的概括,汉字仍然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注释: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1页.

[2]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14页.

汉字文化特点篇7

我们先分析汉语的基本特点。

一般的拼音语言,只有元音与辅音两个结构要素,声调(升调、降调)只区别语气,不区别意义,因而不是拼音语言的结构要素。而汉语则不同,声调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故汉语语音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要素构成。如果我们把英语等拼音语言称为二维结构,那么汉语语音就是三维结构。

人类的发音器官能够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音。就语音单位而言,几乎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或者起码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每一个民族用于社会交际的能够区别意义的音位却少得多,这是根据人类的交流需要而决定的。人类语言只需要不多的音位,就可以构成无数有意义的话语。

从历史发展来说,“能指”和“所指”在约定俗成的任意性这一表层现象的深处,有着相当深刻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受到各民族物质生产发展的一般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的双重制约。就人类语言的发源处来说,初民不可能也无须选择很多的音节来表达一些简单的概念。但是,随着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有许多新的概念需要表达,原先的音节不能满足需要,他们必须寻觅新的途径。增加音节是一个最简单的有效途径,西方的一些语言就走了这一道路。英语中的音节就有一万多个。但也还有另外一个聪明的方法,即在原有的音节上标出不同的声调,以此代表不同的概念,这同样可以起到与增加音节相等的作用。汉语就走了这一条道路,它只选择了400多个基本音节就能够满足高度文明的汉民族的各种概念表达的需要。采取增加音节的线性展开的方式和运用声调向中心聚敛的三维方式来解决语音的发展问题具有同等的有效性。于是,汉语与西方拼音语言的根本性区别(即拼音语言是用二维——元音和辅音——来表达的,而汉语是用三维——声母、韵母和声调——来表达)就形成了。当然这两条道路也不是绝对的互不相涉,而是起着部分的互补作用。汉语在发展中,由单音节词为主到双音节词为主,且近代以来,由于文化交流的增多,外来语的翻译常用多音节词来表达,这使汉语的词汇中多音节词的比例也有所扩大。拼音语言也有不用增加音节而只是改变词的重读音节的方式来区别意义,这又与汉语所走的道路有若干类似之处。文化创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只要是能够逐渐精微地表达人类的思维,就具有同等价值,这里没有好坏高下之分。人为地将“屈折语”说成是最高级,将“孤立语”说成最低级,这要么是文化中心主义、种族偏见的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要么就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自卑心理的表现,而不是科学的分析。

文字领域的情况与语音领域的情况相似。

在文字的起源阶段,用“象形”表达人类思想与语言中用“象声”表达人类思想类似,同样舍弃了许多东西,仅从客观事物中抽出一些主要的特征写画下来。“米”是一棵果树上结了许多果子的象形。但作为自然界的一种有机生命体,一棵树是多么繁复的植物,结下的丰硕的果实也决不止三个。当我们用象形文字表达它的时候,失落了不计其数的果实了,而且用3个小圆圈代替了具有万千特征的甜美的果实,又不知失落了多少属性了。我们甚至不能说,我们所造的那个象形字就一定是抓住了果树的形象的主要特征,其实它仅是从客观物象中抽象出的极少一部分特征。这才是本色意义上的“抽象”。我们现在经常挂在嘴上的所谓“抽象”,比如说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它字形固定,偏旁统一,这对于象形特点鲜明的甲骨文来说是一次抽象,而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使汉字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隶变”又是更进一步的抽象,这些“抽象”,与文字最初形成阶段的那次抽象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与语音的形成一样,象形文字是各个民族根据不同的要求抽象出事物的极少特征写画下来,这使各种文字产生差距。中西文字目前巨大的差距是由各自不同的文化创造方法造成的。当美索不达米亚的字母被发现后,西方文字突然掉转头去走了一条拼音化的道路,而汉字则没有走这条道路,依然按照原来的路径发展着。于是,中西文字便相去遥远了。“中国自殷商通用至今的表意方块字,与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后来流行于世界大多数地区的拼音文字其渊源和特性都迥然相异,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独成一统的特例。”[③]

方块汉字与拼音文字在结构上的区别,我们认为也是“二维”与“三维”的区别。从汉语语音角度提出来的问题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吻合的。汉字的三维性使其具有立体性特点。但要证明汉字是三维的立体性结构,我们的面前有一道“定论”的铜墙铁壁,一般认为,拼音文字记录一个词是用一串字母作线性的排列,在汉字往往用一个平面型方块来表示,所以“汉字是平面型文字”[④]。诚然,汉字是写在纸上的,不是雕塑在空间的,何以认为汉字是三维的因而具有立体性特点呢?这是因为汉字是用二维去展示、象征三维空间的,我们是就其所表达、所象征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三维”的。“立体派”的绘画何以能称“立体”呢?难道就不是画在平面画布上的吗?

汉字主要起源于原始图画,而图画是用二维空间来表示三维空前的,那么,汉字就其起源阶段的象形性而言,亦具有这样的特征。汉字起源阶段的这种象形的特性是汉字三维性发生学上的依据,图画的形象性的特点是使人们可以直观或感受到所画事物“体”的质感。例如,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陕西华县柳子镇出土的陶器上。

即使是最逼真的工笔也不能将客观事物的全部属性和特征描绘出来,它在描绘中已经遗漏了许多属性和特征,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图画反映客观事物也是“抽象”的。而汉字又是对象形图画的再一次“抽象”,这就使文字成为一种纯粹的符号了。这种符号只要没有变成音响形象的附属物(如拼音文字那样),这种三维立体性特点便没有被打破,无论其抽象程度怎样地越来越高。

从现实生活的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在其后来的发展变形过程中,并未改变其三维立体性特点,这是由于汉字后来无论怎样变形,皆未彻底打破原有的符号体系去另辟新路。先看小篆。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比起甲骨文和金文来,小篆字体固定,并将原来没有固定形式的各种偏旁统一起来,小篆的线条不再是去描画客观事物,而是变成了规则匀称的带弧形的整齐线条,就此而言,对汉字的立体性的冲击是大的。但是,从根本上看,小篆并未改变汉字的结构特点,而仅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只是线条略略变化,使文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更加隐蔽了一些。这样的特征实在太多,无庸赘述。隶书的情况又怎样呢?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这是被称作“隶变”的汉文字史上的一场大变革,这场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线条的主要特点在于描摹客观事物,因而它是画出来的;而隶变后的五种基本笔画则是写出来的。由于隶变改变了笔画的形态,因而使汉字形体发生了大的变化,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基本摆脱了古汉字的图形意味。后来,魏晋至隋唐出现的楷书,结构与隶书基本相同,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进一步发展,从此,汉字成为方块字就定型了。但是,隶变以后的汉字并未改变汉字的三维立体性特点。我们还是以“为”字后来变化为例来说明。

这些形式亦分别积淀了大象的鼻子、躯体以及四条腿的内容。由此看来,隶变中的汉字形体的改变仅是汉字结构内部进行自身调整时的一种较大的形态转移,而不是汉字整体结构的打破与重建,因而汉字立体性这一基本特点并未失落。

我们认为汉字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立体性特点一直保持着,但同时我们又认为隶变前后汉字立体性的特点又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适应于描摹客观事物的各种形态、方向、长短、曲直的甲金文和小篆的线条,一变为适应于书写的、长短大致统一、曲直有规则、形态方向一致的隶书、楷书和现代简体的线条,这说明隶变使汉字从图画意义上的立体性变成了几何意义的立体性。隶变前的汉字通过用极简约的线条描画事物达到立体性,这种立体性因与图画类似,较易为人们认识,隶变以后的汉字实在有类于“立体派”的绘画。它将对象世界引归到立体几何的方块形体中去,呈现出一种多视点把立体平铺到平面上的倾向。即“对一个物体作分解,同时从不同的方面,不只是从一个视点,提供了许多元素,把这些元素重新组合,相互叠置,相互渗入成为一个整体形象,这使得平面自身直接显现立体感,却又不是取消了平面,使它成为一个空间盛器,让各种东西在它里面装着”。[⑥]隶变后汉字不仅有“横”“竖”两种笔画(这可以在垂直状态下构成平面),而且斜线(撇、捺)和点,斜线其实就是线条的水平放置状态,它与“横”、“竖”垂直状态所构成的平面相交,便构成立体图形。“点”的意义亦如此,它其实在透视意义上是远处的一条线或一个面;本身已造成了一种距离感和空间感,只要我们眼前出现了相交或平行直线构成的平面,那么远处的那个点就一定不可能与这个平面处在同一平面上,而只能是处在立体的空间中。汉字的三维立体性就这样通过五种笔划构成了。这里,“关键是在于保持着具体的平面,而同时在象征的意味里,使它成为体积的空间意味的。”[⑦]

关于汉字的三维立体性,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中找到证明。卫夫人《笔阵图》对汉字的几种笔划有如下的说法:

这虽是一种比喻和象征,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书家的潜意味深处是将汉字的笔画当作某种客观事物来看待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观念的积淀,因为在原始人那里是没有比喻可言的。进一步讲,中国书法理论中所讲的关于笔画分布的结体理论更是汉字的立体性特点决定的。“中宫”和“重心”的理论,都是解决立体性字体结构稳定问题;“布白”理论则直接导源于文字的立体性:例如笔划的“疏密得宜”是解决立体性众多平面交叉的问题;“虚实相间”的说法是处理立体结构中视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关系问题;而所谓“争让得势”则又是回答立体结构中的主要平面与次要平面的表现关系等等。中国书法最忌平板,例如“馬”字下面的四点,楷书一般将第一、四两点写得较大,二、三两点写得较小,以示远近关系。这些,皆可说明汉字的立体性特点。

我们论定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三维立体性特点,这就为认识汉字的科学价值打下了基础;而汉字的生命力正建立在这种科学价值的前提之上的。

汉字的立体性特点决定了汉字具有容量大、信息多、内涵丰富的科学价值。我们仍然用数学的方法来说明。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横一竖和一条斜线(—|/),如果按拼音文字的线性排列,只有六种排列形式:—|/,—/|,|—/,|—/,/—|,/|—,但是,按立体性文字排列,其形式却极多。横竖构成平面,而斜线当它放到立体性图形中去的时候,位置可以相接、也可以相交,还可以相离。人们只需要从这极多的可能排列中选择出目视区别较为明晰的排列用于造字就足够表达人类各种各样的概念。这从科学角度证明了汉字的方块结构是完全胜任表达人类的千差万别的细微变化的概念。它也不见得就显得繁复,因为它不需要用向外扩展的方式去表达,而只需在这个立体结构框架的内部就可以表达。如果说一个方块汉字因笔画多而显得繁复,那么,一个英文词用一大串字母排成一条线同样也是繁复的。汉字的这个特点也是中国语言文字(尤其是文言)无形态变化,无时态变化,无冠词的最根本性的决定原因。进而使中国语言文字比印欧语言“更易于打破逻辑和语法的束缚,从而也就更易于张大语词的多义性、表达的隐喻性、意义的增生性,以及理解和阐释的多重可能性。”[⑧]这正是在二十世纪语言学革命以后重新认识语言生命力的一把金钥匙。一些有眼光的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汉字和汉语的生命力,而另一些西方学者例如伊斯特林,认为汉字终究是一种有缺陷的文字,是文字发展低级阶段上的文字,进而认为汉字是缺乏生命力的文字,这实在是一种对语言文字表达人类思维的特点缺乏全面认识所致。

注释:

①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71页。

②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③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④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⑤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页。

⑥瓦尔特·赫斯编著:《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汉字文化特点篇8

关键词:触觉视觉文字无障碍

中图分类号:H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0-0019-03

一盲文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中国盲文的发展

十九世纪清中后期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各国列强的入侵,大批外国传教士开始涌入中国。为了向盲人传达教义,1874年在英国传教士与中国盲人的合作下,六点盲文正式进入中国。以《康熙字典》的音序为基础的“康熙盲字”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通用汉语盲文。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言盛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福州盲字”、“心目克明盲字”、“粤语盲文”、“五方元音”等不同版本的方言式盲字。

由于方言本身传播的地域局限性和缺陷,给中国盲文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盲人黄乃参照布莱尔的盲文体系,以普通话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在旧盲字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创新并推出了中国的现行盲文,见图1。1953年中国盲人福利会的成立,预示着中国盲文开始进入正常发展轨道,这也为中国盲文的后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中国现行盲文与汉字的关系

中国现行盲文与汉字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互为关联的。从它们的区别上来说,盲文侧重触觉方面的直观感受,而汉字侧重于视觉上的感官体验。正因为盲文与汉字分别处于两个不同视觉感观层次上,因此它们给人们生理上造成的感受也截然不同。然而,现行盲文与汉字之间虽然区别于感官媒介,却在内容表达上具有相同的效果。

盲文与汉字同样是一种传播文化信息的载体。现行盲文是在汉字拼音的基础上,将拼音的声母和韵母通过不同的点阵,组合成与汉字相对应的内容来传递信息。由于盲文是由六个不同位置点阵的组合而成,六个点的位置必定会随着传播的文字信息不同,在视觉上形成一定的跳跃感和韵律感,这一点与汉字的形式美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拼音和偏旁是我们学习汉字的一个基础,而盲文则是先通过触点识别出字的读音,再由读音联想到汉字,从而理解其意。从宏观上来说,拼音是盲文与汉字的中间桥梁。如图2,从中国现行盲文对照图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两者间皆有各自的视觉美感和韵律,虽然形态各异,但传达的字意是一致的。

三盲文元素在汉字设计中的表现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演变,从古至今,汉字的字体种类非常丰富。汉字书写过程中笔画交错所产生的节点分布在视觉上拥有着不可比拟的形式韵律,并且这种节点韵律又可以与六点盲文形成字意上对应关系。所以,不管从汉字结构还是从盲文点阵构成上来说,将汉字笔画的交叉节点与盲文点阵进行一体化设计在逻辑上存在着极大可能。

(一)笔划结构调整

传统的汉字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字形与字意的融合度,而在进行盲文与汉字一体化设计时所要关注的角度将会变得更多,字形、字意、节点这三者关系必须协调统一。一个字的整体外形可以通过很多手法进行再设计比如提高字形重心、笔画断连、笔画粗细重新分布等。以汉字结构为基础,在保留汉字可识别性的基础上,重新对笔画之间的节点、间距等进行调整,找到与其相对应盲文的点进行融合。既兼顾字形的现代审美,叉整体协调地对字意进行表述。如图3,“鹏”字的设计在字形中将拼音“p”和“eng”对应的六点盲文与汉字笔画节点进行一体化设计,既保留了汉字的识别性和美观度,又能通过这样的设计将盲文元素有机地融合在汉字当中。

(二)汉字点阵共构

对现有汉字字体再设计的思路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将简单笔画的汉字笔画分割、重组,在保留汉字识别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其相对应的盲文点的可植入性。在对封闭性比较高的字进行设计的时候,这种手法更能使得汉字具有灵活性和设计感,如图4。另一种是将有复杂笔画的字,将笔画同构、共用、缺损等,同样是在保证设计的字体笔画所产生的节点,能够将其对应的盲文点植入。这样从简单笔画字体到灵活,从复杂笔画字体到简化。这样使字体的整体风格得到统一、明朗的视觉效果。笔画的造型能够巧妙地把盲文的义与形同相对应的汉子的义与形相结合。“形”可以表“意”,“意”可以对“形”进行完善加工。通过这样的设计使盲文元素完美的植入汉字字体中,使得设计的字体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更加深层的含义。

(三)盲文点阵植入

一个字体在其他元素的融合过后,更具有推广和审美价值。它的实际含义与所呈现的视觉化图形以及它的推广和普及,带来的不仅仅是其语言传播表达出的信息和设计,同时也是多种元素和文化很好地传播载体。字体的视觉图形与汉字的实意相辅相成,这也是中国汉字体现出来的宏大魅力。

一个汉字在将盲文元素融合进去的处理之后,保证字体的形式美感的同时,用笔画的嫁接和解构,为相对应的盲文点阵创造合适的笔画节点,将两者协调地融合在一起。强调在笔画中兼容相应的盲文点阵,同时强化字体的设计感。在字体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解构,笔画共用等手法处理,却又不能破坏字体的整体度,汉字的识别功能等基本的规范制度。在盲文元素与字体设计融合的过程中,笔画的结构和共用等,都要在有限的字体框架中,把汉字字体的魅力展现出来;同时对于相对应的盲文点阵的融合,使得整个字体设计风格明朗有趣。

(四)字形字义协调

字体的设计,大多是对笔画进行常规的替换和改变,以获得较好的形式美感。在平面设计中,中国文字可以通过丰富的联想、夸张的假设等手段,对既有汉字的笔画进行嫁接、解构、共用等,使字体的视觉化形态更具美感,趣味性也大大增强,最终构成新的汉字实意图形。在协调字体形态与盲文实意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保留字体的可识别性和汉字原有的视觉形态特征,又要尽量贴合盲文原有的排放规则。通过这样的不断尝试,便可以设计出既有设计美感,同时又能够将盲文元素完美融入的字体中。

四盲文视觉化设计表现的内容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盲文元素的传播和应用多在公共场合的利民设施体现。在“明眼一族”的生活环境中,盲文被关注的程度非常小。盲文的点阵没有具体的规律,也很难通过图画对其实意进行普及和推广。由于盲文被忽视,受接触的频率特别低,使得“明眼一族”很难识别它的实意。这些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急需找到一种盲文元素视觉化表现的有效形式。然而,盲文的视觉化表现,不应该仅仅是通过对其点阵的处理和再设计,而是要将盲文点阵的内容植入到大众媒体,使它被普遍接受,所以我选择了汉字。通过这两者的设计和融合,使盲文元素得以有效的视觉化体现。

(一)意象海报设计

形式美法则―直都伴随着汉字的发展,包含字体的整体大小、高低、方圆、疏密等因素的对比和统一。然而,在盲文元素单体进行设计的时候,汉字的一些形式美法则同样可以采用并且做出创新。当受众为两种依赖不同信息媒介的群体,所设计的图形、物件不仅仅要保留盲文的触觉,还要追求它的形式美感,对它的色彩感觉进行调整,同时,触感也能辅助“明眼一族”更好地理解和识别盲文元素的含义。在海报中,通过对盲文点阵之间的线化处理,在保留原有盲文点的触感的前提下,加强视觉形态的冲击力,通过这样的手法在盲人和明眼人群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见图5。

(二)装饰墙寓意体现

不同组合的盲文点对应着不同的汉字内容。在将整个设计展示的过程中,对背景墙进行加工、设计。通过盲文点阵的特性,将盲文的点进行意象化设计。将“盲文视觉”四个汉字对应的盲文点阵,用意象的手法表现出来。见图6。在这几个字的点中间寻找标点符号的视觉图形,利用彩色图钉打点,彩色线拉框的手法,使得整个背景墙既有视觉内容,又有层次和立体感。号的表达和小挂件的衬饰,和主题有效贴合,创造协调的展示效果。

(三)多种材质表现

选择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率高、触感强、视觉效果较好的材质来表现主题设计。例如彩色光泽强纤维线、亚克力玻璃、特种纸、卡纸、塑料薄膜、特种胶水等。在整个设计创意中,既要保证设计内容的亲和力,又要将特殊材料融入当中。力争在整个设计的整合过后,形成具有形式美感的新鲜内容。使作品永葆吸引力。这也很好地贴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获得受众的认同。

五盲文元素视觉推广设计的内核

盲文元素视觉化表现设计实现了汉字与盲文之间的融合,使得不被关注的盲人文化得到有效的宣传和普及,引起大众关注这一特殊群体。通过这一特殊的信息载体与汉字字体设计的融合,引起“明眼一族”的关注和联想。拓展了推广的途径,有效地达到文化推广的价值,实现真正的无障碍设计。

(一)设计创新

设计创新,是将两种不同交流媒介的元素进行融合和再设计,通过进一步的设计和创新,在字体中意象化表现出来。同时通过对材料与多种加工工艺的融合,使两种信息载体得以很好融合,甚至带来从二维到更多维的感观体验。通过这样的途径,将盲文元素在大众信息媒介中传播和推广从而很好地完成盲文与汉字的一体化设计,进一步引起大家对盲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

(二)文化推广

我们接触汉语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学习汉字。在各种纸质书籍中,我们获取丰富的信息,同时,对日常所见频率很高的字体产生了独有的视觉审美,并不断有新的具有设计感的字体丰富着我们的眼球。共性点就在于,不管字体如何变化,识别性都是其至关重要的一点。这一点在盲文元素在汉字字体的设计中同样特别重要。所以,通过盲文元素在字体设计中的完美融合,将人们日常接受能力很强的汉字,加工成具有新的形式美感的信息媒介,并使其融合有对应的盲文的信息。以多样的表现手法,这一形式有效地对盲文元素进行了推广从而达到课题的目的。

汉字文化特点篇9

汉字作为我国人类历史的“国粹”,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随着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人们对汉字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人主张废除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但也有人主张不能废除汉字。其实汉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它更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废除汉字就等于中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汉字是坚守住自己的阵地,还是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走上拼音化的道路呢?本文将从汉字本身的特点和汉字与拼音的比较,针对汉字的优越性,汉字对汉文化的影响,以及反对汉字拼音化的理由来进行分析和论述汉字到底适不适合朝拼音发展。

关键词

汉字;拼音化;特点;比较;理由

inChinesecharacterstothedevelopmentoftheUK

abstract

Chinesehistoryofmankindasthe"quintessence"hasaverylonghistory,withnearlyahundredyearsofviolentchangesinChinesesociety,theChinesecharactersandmadeafiercedebate,someChinesecharactersandurgetheabolitionoftheUK;butothersthatcannotbeabolishedChinesecharacters.infact,theChinesecharactersrepresentmorethanjustanationallanguage,itmorerepresentativeofthecultureofonecountry,theChinesecharacterstobreakthe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therefore,isheldhisgroundandwasputonafinecoat,wenttothespellingoftheroad?thearticlefromitsowncharacteristicsofChineseandChineseandphoneticcomparison,thesuperiorityofChinesecharacters,theChinesecharacterstotheHanculture,andagainsttheChinesephoneticofreasonstoanalyzeandtodealingwithcharactersjustdon'tfitintheukdevelopment.

Keywords

Chinesecharacter;alphabetization;features;compare;reason

一、历史回顾

19世纪末开始,就不断有人发出文字改革的呼声,要求实现拼音化。1892年卢戆章提出他的“中国切音新字(夏腔)”,主张“切音字与汉字并列”,从而揭示开了我国汉字改革的序幕。他还指出,汉字实现拼音化之后,“凡字无师能自读;基于字话一律,则读于口,遂即达于心;又基于字画简易,则易于习认,亦即易于捉笔,省费十余载之光阴,将此关阴专攻于算学、格致、化学以及种种之实学,何患国不富强也哉”①。五四运动之后,汉字改革进入广义的拉丁化时期,并产生了“国语罗马字”和“拉丁新文字”,吴玉章、瞿秋白、鲁迅等人还发表了“汉字落后论”和主张废除汉字的文章,鲁迅还指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②。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毛泽东指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向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后来还进一步指出了汉语拼音文字要采用拉丁字母,还专门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他们当时对汉字改革的总体规范是:先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等条件成熟再过渡到拼音文字。他们还相继出版了《文字改革》、《汉语拼音报》等报刊。经过反复的论证,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在全国正式推广应用,与此同时,汉字的的简化和整理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1964年编印《简化字总表》,1977年发表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82年改名为《增定汉字简化方案》),并整理了常用字和通用字。

80年代后,汉字改革运动较为缓和,1922年国务院批准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求的通知里指出:“今后,对汉字简化应持慎重态度,使汉字保持稳定,以利社会应用”。胡乔木也说了:“中国文字要改革成为拼音文字,必然要有一个过渡期”①。由此可以看出,汉字的改革工作并不是你想完成就能完成的了的,这必定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须经过长期的努力,且不一定能够实现。在这之后,安子介、袁晓园、李敏生、段生农等人于北京成立现代化研究会,反对汉字拼音化,认为汉字是很成熟的文字了,甚至认为世界文字将学习汉字的优点而有所改变,和“汉字落后论”相反,安子介等人主张的是“汉字先进论”,他们的论著使用了“昭雪”、“反思”等字眼,会刊《汉字文化》创办之后,还发表了大量宏扬汉字文化的文章,来反对汉字朝拼音化的发展。

二、汉字和拼音化

所谓“拼音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字母拼写语言,以字母作为正式文字;广义的概念是以字母作为正式的文字辅助符号来书写语言。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②。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是具有高度凝定性的文字,有一个观点是这样阐述的,“汉字是最便于单独出现,富有一认即知的性能,它既能超越时间的限制,又能摆脱空间的束缚,因此,它能为上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服务,也能为各个方言区效劳”。而拼音文字则几乎是仅为记录语言和交流而设的一种文字,因为语言的地域差异特别大,再加上文字本来的不固定性,文字的表意功能就大大的下降。如果用英语来表达和记录文化的话,这对古文化的记录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从传承文化的角度来看,汉字本身就体现着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譬如,甲骨文都是先人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以及当时当地的生活条件来发明创造的。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拼音文字”和“汉字”本身的历史积淀性和历史层进性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汉字演变来看汉字拼音化,从切音字、注音(国际音标)等直到《汉语拼音方案》,似乎汉字每改革一步,拼音文字就进步一步,然而拼音却只是辅助汉语学习的一个工具,是“音和形”的结合,而不能直接表“义”。以往学者认为汉字数量大,结构复杂,难认难记,不利于教学和知识的传播,我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和杞人忧天的说法,汉字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难懂,虽然数量多,结构复杂,但每个字都是由横(一)、竖(丨)、撇(丿)、捺(ˋ)、提(ˊ)、折(乛)、钩(亅)、点(丶)这8种笔画构造而成(又称“永”八法)①。这就好比表音语系中的26个字母,都是构字的要素,而一旦拼音化,这些要素一替换,汉字的同意字将弄得一团乱,会给汉字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汉字的实际情况来看,汉字经过几千年的酝酿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字、文化和精神体系,如果实现拼音化,则会使中国的文化失去存在的物质基础,也失去了贯穿古今的传承媒介。从现代信息领域的发展来看,汉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汉字是一种凝定性的文字,所以才得以充当《牛津英语大词典》主篇勃起菲尔德探索过程中的“中介语言”。而且汉字是由联合国五种规范文献中翻译出来最薄的一种文献语言信息量大,输入方便,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由于突出的是汉字言简意赅的优越性,以占最少字符表达最完整的意思,这也是拼音文字无法对比的独特性。

三、汉字和拼音文字的比较

每一种文字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一面,下面就汉字和拼音文字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看到底是谁优于谁。

(一)汉字的优点,拼音文字的缺点

1.汉字形体区别度大,利于识别阅读

汉字对应语言是一音一字,其外貌形态是一个字一个样,个性十分突出,字与字之间干脆利索、整齐美观,给人的视觉印象深刻,易于辨认区分,利于记忆,极易于快速阅读,阅读时,一目了然,能迅速分辨,作出判断。

而拼音文字则是从二十几个字母中抽出几个字母平行排列来组成一个单词,而且一个单词就是一长串,各单词长短不一,线形字母个个相似,连成一片,每个单词都是那几个字母翻来覆去地更换拉置组成,词与词在形体结构上区分不明显,阅读时视觉的辨认难度大,而且因字母纯粹是一个音素,没有任何联系,不能通过理解记忆,所以拼音文字虽便于字母读音,但实际上单词难记,一长串相似的字母相连排列也有碍阅读效率,例如:

拼音字母——Yìshíjiān,wǒyòujuédézìjǐbùjǐnshìzàikànhuàjuàn,quèyòuxiàngzài

línglíngluànluànfānzheyījuànlìshǐgǎoběn.

汉字——一时间,我又觉得自己不仅是在看画卷,却又像是在零零乱乱翻着一卷历史稿本。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较,在视觉效果上,清晰明了是拼音文字的一大要害。

2.汉字字词合体,一字一音,音界分明

就汉字的语音形式来看,汉字一字一个音节,各音节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界分明,且乐音多,音质清晰响亮,语感个性强,读起来干脆利落,没有区分音节的负担,诵读中文时,声音一字一顿,抑扬顿挫,音不牵连,节奏平稳,频率较慢,即使是在音量小或有他音干扰的情况下,也能分辩得很清楚。汉字读音上的这些特点,也是决定汉语诗歌具有特殊艺术感的先天条件。而拼音文字是几个字母拼合成一个音节,几个音节构成一个单词,复辅音多,音界不分明,读文时,舌头转动快,语音连成一片,牵连不清,变化频率快,读者难读准,听者难听清。

3.汉字的交际功能强且稳定持久

汉字的形体与其字义血肉相连,不论读音是否准确,其字的含义是基本稳定不变的(除一字多义现象),从而见形能知其义,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在交际功能上具有无与伦比的通用性与稳定性,是交际语言中功能最强的文字。

从时间上看,定型规范了的汉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遗传下来的文章至今仍能看得懂,汉字的交际功能可谓是畅达四海,贯通古今,而这是拼音文字无法做到的,拼音文字各字母纯粹是表一个音素,在记录语言时,它基本上是按音写话,没有任何固定的意义,经过时间的推移或是因地方语言差异而使之语音上发生变化,那么记录它的文字也得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用拼音文字写的文章在此地看得懂,到了彼地就不一定看得懂了,而汉字,字义固定在字形上,无论古今都读得懂。

4.汉字中形声字是最易学并掌握的理想文字

汉字中的形声字既易识音,又易辨认明义,而拼音文字只有有利于识音的一面,拼音文字虽可由形知其音(这种文字的“形”也是一种易于辨认的“形”),它也不能由其音而知其义,形与义的关系非得死记不可。但汉字中的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不论是它的读音还是它的字义都易于掌握,因为形旁标明了它的意义类属,声旁标明了字的读音,《说文解字》中也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例如:

①问,讯也。从口,门声。

②忘,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

③娶,取她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有些汉字的读音较现在来说会有所变化,但可以断定,形声字的声旁,有些在造字时就与这字的读音有差别,因为现实中,不可能每个字都能找一个完全相同的独体字作声旁,有的只能用近音来标音。所以,形声字只要认识了形旁声旁,就能知其音明其义,这种文字有规律,易记忆和掌握,外国也称其为“智慧文字”。

5.汉字的形体具有特殊的造形艺术美

以汉字作为对象的书法艺术,举世无双,它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并列,称为“国画“,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汉字的形体既方正匀称,笔画又变化多姿,在人们长期的书写实践中,创造出了多种具有美学价值的书体。汉字的书法艺术可随人的气质、艺术修养创造各种风格不同、神韵各异、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而拼音文字虽也可以写各种美术体,但它的笔画单调,缺乏个性,不论怎么书写,也创造不出汉字书法的这种玩味无穷,值得欣赏的书法珍品来。

6.汉字比拼音文字更便于电脑的处理

当今社会,已进入电脑信息化时代,一种语言能否适应电脑的工作,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美国加州大学物理教授程贞先生认为中文比英文更便于电脑的处理,虽说英文只需编用二十多个字母就能敲出语言,可经研究表明,汉字形体结构信息(笔画形)编码的“形码”的工作速度远远超过了汉语拼音编码的“音码”。再说,人们已经习惯了汉字输入,再换成一套拼音文字,还得重新学习文字,这样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二)汉字的缺点,拼音文字的优点

1.汉字数量多,难以识记

据1988年国家语委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入汉字7000个,而汉字总数已达6万多,即使常用字也有3000多,而且汉字笔画繁多(简化以前平均每个字有11笔),结构复杂(有左右、上下、包围等结构),字形相似(如己已巳等),人们要把每个字的形体和拼音都记住,起码要十多年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2.汉字一字多音现象严重,是一个突出的难点

一个字一个音,好掌握,但如果一个字出现几种读音,就容易乱套,如“艾”字,在“方兴未艾”一词中念“aì”;在“自怨自艾”中念“yì”。再如“拗”字在表“将物体弯曲而致断”时读“ǎo”,在表“不顺、不流利”时读“ào”;在表“固执”时读“niù”。常见的多音字有:好、别、发、斗、行、教、校、期、假、率、着等好几百个。造成这种多音字的现象有很多,比如说:古今音变、近音假借、字词的引申等,所以这就是汉语学习中较严重的难点。

而拼音文字却比汉字好,它是由二十几个字母拼合而成,读音始终一致,只要认识字母和懂得字母构词顺序就对了,而且它的读音也就固定了,这看起来似乎比汉字简单,可背后的难点,却是说不清的。

3.汉字一字多义的情况较多,不利于识辨和掌握

汉字包括基本义和转义(包括引申义和比喻义)。一个字由基本义发出引申和比喻义,这种转义和基本义一脉相承,有密切联系,一般不会给学习、理解带来疑难,也不会引起混淆和误解。引起歧义和混淆的是同一字有几种毫无关联截然不同的意义。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称这种字为“书写形式相同的同音词”。比如“别”字的四种意义彼此间是毫无相关之处的:(1)分离、区别(如离别、分别);(2)不要(如别动手、别开玩笑);(3)绷住或卡住(如别上符号);(4)不顺、不相投(别扭)。

其实除了这种,还有一种特殊的一字多义的现象,就是古文和成语中的假借字,如《诗经》中“逝将去女”句中的“逝”、“女”实际上就是“誓”、“汝”两字的假借字。古文中常出现的“说”“直”就是“悦”“值”的假借字,这种字若不深入研究,就会在学习中增添一些麻烦。而拼音文字中不同义的词往往是不同拼音字母组成的,读音也一定有区别,所以不会发生以上的这种情况。

从上面的比较看来,汉字和拼音文字是各有千秋,可是,如果是在五四时期看来,像鲁迅、钱玄同、瞿秋白他们是大力主张废除汉字的,瞿秋白在《普通中国的字眼的研究》一文中还说:“……汉字已成了僵尸。中国的语言要充分的发展下去,要成为现代的,能够适应广大群众的新的文化生活,就必须完完全全的废除汉字”。其实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们还是受到了点影响,可汉字为什么没有改变了?那是因为汉字是经久不衰的。从上面说汉字和拼音文字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可汉字的缺点是可通过改进而创造出更完美的字,这种改造还在不停的发展,而拼音文字的缺点却是无法经过改造完成的。

四、反对汉字拼音化的理由

从上面我们对汉字不必朝拼音方向发展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似乎还存在疑惑,明明两种文字各存在优缺点,为什么非得说拼音文字取代不了汉字呢?下面我们再从几个方面去论述其中的道理。

(一)拼音文字解决不了同意字,词易生歧义的问题

拼音文字要取代汉字,首先通过不了的一个难关就是同音字(词)产生歧义的问题,前面也说过汉字存在相当多的同音字(词),而同音字(词)一般只是音同,而字(词)义不同,形体更不相同。传统汉字的同音字(词)一般不会混淆,但是如果用拼音文字代替汉字,我想同音就必定同形,那么同音异义的词就没法区分了。汉字虽说数量多、笔画繁,确实难认难记,但一般意义确定,虽然同音异义,但一看字就能确定其含义,而不会产生歧义。例如,音乐家赵元任先生写的文章《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试释是事。”

这篇文章虽然是“游戏文”,但它说明我国文字中同音字之多,上文就是用“shi”这个音节的四声共32个词写成,如果改写成拼音,听者不仅听不懂,更会忙着跑向洗手间了。所以,汉字的实际情况很难走上拼音化。

(二)拼音文字无法继承汉字文化独创的多种文学式样

汉字每个字就是一个词,这些字(词)都是面积相当的方块形独立个体,不像拼音文字写出的单词那样长短不一,参差不齐,有的词一长串,有的仅一两个字母。而汉字一字一音,字字有义,义有同义、反义、近义,音有平仄四声和声韵的异同,汉字的这一特点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文学式样和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大家所熟悉的格律诗词、曲、赋和对联就是汉字创造出的特殊文学式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语格律诗词曲赋和对联,是文学适应的中国特产,离了方块汉字是没法生存的,也许会有人说,格律诗词和对联也是汉语词创作的,将它换上拼音文字不就行了吗?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汉语格律诗要讲究时序、句法,不像英、法、德等语创作的口语化诗,汉语格律特别讲究词语的凝炼、简洁,这种高度概括、精简语句构成的诗,完全脱离了平日口头语的习惯,如果用拼音字母写出来,读者会看得懂吗?会明白诗意吗?例如:

tiānjiēxiāoyǔrùnrúsū,

Cǎosèyáokànjìnquèwú。

Zuìshìyìniánchūnkǎochù,

Juéshèngyānliǔmǎohuángdū。

这是唐代诗文家韩愈写的《初春小雨》绝句。当然,熟悉这诗的人,一读拼音就能念出来,或能回忆起汉字原诗,但若是从未见过这诗的人用拼音拼写这首诗,可能就吃力了,然而用汉字写出来,一见就清晰明了,如:

初春小雨

天阶小雨泣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上面所举的还只是古格律诗中最浅易通俗的,如果诗中用上那生僻古奥的字词或用一些典故就更成问题了。

因此,如果真要用拼音文字来拼写诗、词、曲、赋和对联的话,不仅是使一系列的文化珍宝无法传承,而且留下来的将是一部常人读不懂的天书。

结语

汉字到底适不适合拼音化,其实一看就看得出,通过上面对拼音文字和汉字的比较,以及结合我们的生活可知,我们处处用到的都是汉字,而不是拼音,虽说拼音是我们所必学的,但它只是我们学习汉字的一个辅助工具,起到的实用价值并不大,而且拼音在我国确实是行不通的,不管是从地域还是文化、或者是语音语法等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划不了等号的不等式。而当时主张废除汉字去走拼音文字道路的人,只是看到日本、朝鲜等国家使用拼音文字,便觉得中国的汉字是一种落后的文字,必须改革,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完全成功,汉字是经久不衰的文字,不是一时心头热就能改变的了的。再说了“汉字”承载着中国的文化、精神,以及心酸的历史历程,更维护着一个名族的稳定。因此汉字作为最古老、相对成熟的文字,不但不能走也没必要走向拼音化。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武占坤,马国凡.汉字汉字改革史[m].湖南:湖南从民出版社,1988.

[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单周尧,陆镜社.语言文字学研究[a].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注释:

①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自序》1956年版,第34页。

②倪海曙:《中国语文的新生》1949年版,第119页。

①胡乔木:《胡乔木谈语言说文字》1990年版,第133页。

汉字文化特点篇10

谈汉字①(甲)汉字是现今世界上年岁、使用人口最多、使用地域最广的一种比较独特的文字。据研究,它已有6000年的历史,比古老的拉丁文产生还早。据统计,五大洲用汉字的人达15亿多。研究汉字的学者遍布全世界。从历史看,汉字在世界上起到了很好的交流文化和增进友谊的作用,并非到21世纪才开始发挥威力。丝绸之路的时代,不可能跟哑巴做生意,得通过语言文字作媒介。自古以来,周边邻国乃至太平洋此岸彼岸,都靠汉字传递信息,交流文化、科学。日本便是突出的例子。汉字功劳之大,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可比。②对待汉字,有两点特别需要提高认识:有人把汉字说得一无是处,认为文明古国近代变得贫弱,都是因为汉字拉了后腿,恨不得明天就废除它:有人把汉字说得十全十美,好到家了,认为简化不得,改动不得,千秋万代不许变。我看,“汉字该死”和“汉字万岁”两种极端的观点都要抛弃。在可见的未来,以至在可以想象到的未来,要废除汉字是不可能的。(乙)汉字能否万岁万万岁?不会的,它总要变。变成什么样,我们也想象不出来。看待汉字要用发展的观点。③天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汉字本身的构造方法、使用方式有它的许多特点、优点,但也并不是那么无疵可指,好上天了。的缺点就是,初学500字的阶段认识、理解、记忆、书写都很困难。汉字的笔画太复杂,不像拉丁字母那样简单。汉字的结构也复杂,很多字相似难辨。如自己的“己”、已经的“已”,就差那么一点,越简单越易错。汉字初学难,远远不能满足儿童求知启智的需要,相反成为他们发展成长的障碍。不过,学汉字也不是从头到尾都那么难。要是那样的话,中国就没有知识分子了。开始学500个字,非常困难。学到500字以上,稍宽松些,还比较困难。学到1000字以上,汉字所具有的许多优越性中的容易学的特点就明显地表现出来。④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找到克服汉字初学难的圆满的解决办法。直到现代、当代还在找,没有哪一家敢说我的识字方法是最圆满的。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人、少数几个人、一个学术团体或科研机构,在很短时间内找到一个万全的办法。只要向前迈进一步,多解决一个问题,就应该鼓励倡导,不能求全责备。因为最后解决问题就靠这点点滴滴的进步。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主动地多方地寻求解决办法,才可以逐渐达到相对的圆满。1.用文中词句填空。汉字的功劳极大,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可比。但就是有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有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观点都应该抛弃。我们看待汉字要用的观点。当然,汉字也存在初学难的问题,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以逐渐达到相对的圆满。2.请对画横线的(甲)、(乙)两句的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甲)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③段中,作者说汉字“很多字相似难辨,如自己的‘己’、已经的‘已’,就差那么一点”。请举出其他“相似难辨”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4.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材料进入计算机时代,有人认为汉字输入难,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解决了这个难题;有人认为汉字输出(编辑、印刷、出版)难,王选等人研发的“汉字精密激光照排系统”解决了这个难题。参考答案1.汉字该死汉字万岁发展主动地多方地寻求解决办法(共2分)2.甲句:(1)“现今”“世界上”两词,分别从时间和地域范围上起限制作用,语言准确严密(2)从“年岁,使用人口最多,使用地域最广”三方面概括汉字的“独特”之处,表达严密、语言简洁(3)连用三个“最”字,突出强调汉字与其他文字相比的“独特”之处(4)“年岁”一词,比喻汉字的历史悠久,非常形象,口语化,幽默风趣(5)“比较独特”,准确,严密(答出一点即可。2分)(共4分)3.略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