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采购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1:39

市场采购方式篇1

一、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产生与运用

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义乌亿元以上商品的数量、摊位数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市场成交额表现出较大幅度的稳定增长。义乌亿元以上商品市场成交额占到市场总成交额的80%左右,是义乌商品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增长率每年都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表1显示了义乌自营出口额及海关监管出口标箱数在2007-2013年的变化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到,义乌自营出口额分别在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出现了同比增幅减少的现象。诚然,美国金融危机的持续和欧债危机的爆发是对其影响的重要因素,但如何继续保持义乌出口的稳定增长,重新建立出口业的新优势仍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义乌小商品贸易具有单笔规模小、交易品种杂、贸易主体多、交易频繁等特征,在商品出口环节上,出口手续多,程序繁杂,耗费时间长的的困局由来已久。因为义乌小商品的出口方式,按照国家规定采用的是“旅游购物贸易”方式,超过了旅游购物者的采购规模就禁止出境,致使出口环节效率低,出口环节成本高,扼制了贸易双方的积极性。

在当前外部需求减少、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一瓶颈显得更加突出,也自然强化了商家对改革出口环节的要求,加速了对商品市场出口贸易方式的改革。2011年3月4日,国务院确定义乌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要求在国际贸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其核心之一是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

在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2012年8月,义乌在积极争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获批的同时,先行先试了部分便利化政策。在先行先试过程中,税务、海关、商检、外管等部门给予参与试行企业相应的便利监管政策和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主要表现在:

其一,允许市场内的个体工商户、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境外自然人等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市场采购”外贸公司,并在商务部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即可获得对外出口贸易的主体资格并可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直接从事“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业务和经常项目外汇的收结汇。这是对市场内合格商家直接从事出口贸易的全面开放,激发了卖家的积极主动性,方便了买家的购买。

其二,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以出口报关单留存备查,可以实行增值税免征免退政策。按现行的“一般贸易”方式,税务机关对出口货物按商品编码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制度,但由于小商品市场的采购商品在单次出货中,可能涉及的品种非常多,退税率各不相同,因此对市场采购商品实行增值税免税免退政策,方便了出口商家的经营。

其三,海关增设市场采购贸易监管方式,使海关对小商品市场的产品出口有了专门的监管,既有利于小商品市场产品出口数据的采集、统计和跟踪,也是为小商品市场的产品出口开辟了专门的通道。

其四,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在“质量可控、源头可溯、责任可究”的原则下,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的出口货物采取便利通关措施。市场内的出口商家可以在当地检验检疫部门申报法检商品的检验检疫工作,这是与“一般贸易”方式下,报检单位必须是生产企业的根本不同,虽然这样会增加商检部门的工作量,但商检部门按照自检、验证、核查实施分类检验,可使80%左右的商品实现窗口审单放行,大大提高了放行效率。

其五,允许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商户采用人民币结算,这对于常驻市场的国外采购商来说,可以采用常驻国的本币结算无疑方便了贸易双方。

其六,对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报关的货物,规定每批次货值最高限额为15万美元,打破了以前按“旅游购物”每批次出口货物不超过5万美元的限制,这是解除对市场采购商品出口限制的又一举措。

自2012年8月义乌市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后,大大释放了商品市场商家的成交欲望,商品出口呈现逆势上扬,出口值成倍增长。从表1可以看到:2012年、2013年义乌自营出口额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36.7%和102.3%,海关监管出口标箱数的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9.0%和19.0%。此外,出口有效主体增加,2013年全年新增备案企业1009家。试行“市场采购贸易“对浙江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2012年达66%,2013年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41.3%,在当前出口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成为浙江省新的出口增长点。

二、广东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市场基础

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开拓、求实、创新的精神使广东的经济发展起步早,步伐快,经过三十多年的变迁,已发展成享誉国际的世界工厂。制造业飞速发展下的各种特色产业发展强劲,特色产业的发展催生了各种专业流通市场。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各种各具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鳞次栉比,涵盖食品、服装、金属材料、机电设备、玩具、皮具、箱包、布匹、五金、建材装潢等。

广州三元里-梓元岗皮具批发市场群,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佛山陶瓷市场群,顺德乐从家具市场,东莞虎门服装市场,揭阳日用塑料用品市场等都是享有声誉的专业批发市场。与“义乌模式”的小商品市场相比,它们具有细分程度高、档次层级化、辐射地域广、成交规模大的特点。它们担当着“前店后厂”的角色,为各类专业特色产业提供交易平台,以贸易的便利化促进商品的流通,进而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为专业批发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近几年,受“义乌模式”成功的影响,广东的小商品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当然,这也得益于广东发展小商品市场具有良好的基础:广东制造业发达,工业品质量相对较高,具有非常丰富的上游供货商资源,而且广东已经形成国内外贸易及物流批发市场的重要集散地,小商品市场在广东的发展繁荣成为必然。目前复制“义乌模式”的小商品市场在广东已得到较快的发展,在广州、惠州、清远、深圳沙井、龙岗、东莞、江门、河源都建立起了“义乌小商品市场”,为品种巨多的小商品提供了集中交易的平台,为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销售商品的渠道,为国内外采购商提供了好的交易条件。

表2和表3分别显示了广东亿元以上商品市场从2007-2012年的市场数量、摊位个数和行业分类、成交额的发展变化状况。广东亿元以上商品市场中,虽然单个市场的摊位数远小于义乌,但亿元以上商品市场的经营规模远大于义乌,而且也表现了逐年稳步增长的良好趋势。这说明如果广东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也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无论是广东专业批发市场,还是“义乌模式”的小商品市场,尽管交易的平台无论是对国外采购商是一样的方便,但由于采购商品的出口贸易中同样具有商品品种多,单个品种数量少,仍存在多个贸易主体拼箱组柜的特征,按照目前的“一般贸易”方式来监管外商采购商品的出口,也同样地遇到前述中义乌小商品市场产品出口的问题,这也是一直以来制约着广东市场采购商品出口业务发展的问题。如果广东省能借鉴义乌试行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商品批发市场的产品出口提供更好的便利化,将肯定大大激发国外采购商与市场经营者的交易欲望,大幅提高市场采购商品的出口量。

三、广东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探讨

义乌在集中市场区域中试行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推动外贸出口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激发了广东外贸人对市场采购商品出口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欲望。通过消除、减少市场采购商品在出口环节上的障碍,以贸易的便利化刺激买卖双方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市场商品出口的增长,已经形成共识。在今年1月16日召开的广东省第十二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培育和壮大“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促进广东出口稳定增长被列为广东省政府2014年的外贸工作要点,国家质检总局公告的《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也早已于2012年4月1日开始被允许在广东省试行。如何在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动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各类市场的特点,探索广东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新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一,要利用并完善市场信誉评估体系。对所属区域的专业市场或者小商品市场进行规范经营,增强商户的自我约束能力,进一步提升商户合法经营的理念。对出现违法经营的商户除给予相应的严厉处罚外,将不良记录计入商家的信誉评估体系中,对累次违反者,给予逐出市场;对合法经营的商户,开辟绿色经营通道,以好的信誉记录向社会公布,支持合法经营商户的业务发展和壮大。从而形成规范的合格市场。

第二,要根据商家自愿的原则,按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登记备案。允许合法商家到外贸部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到工商部门办理“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权登记,并到海关、外汇管理部门、检验检疫部门办理备案登记,在银行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按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自主经营出口业务,接受市场属地的相关外贸、工商、检验检疫、海关、外汇部门管理。同时,也允许合法商家只在属地的检验检疫部门进行备案登记,接受检验检疫部门对备案商家出口法检商品的监管;而报关和收汇则借助已在工商部门备案过、允许经营“市场采购贸易”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完成。相对于商家自营出口,借助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完成出口的一些环节,对于出货量不大的商家,付出的出口成本更小。

第三,要鼓励和支持市场属地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是提供包括物流、报关、信保、融资、收汇、退税等一条龙标准规范化服务的外贸新业态企业,在促进贸易融资、出口便利化、减少出口环节、降低出口成本方面受到中小微企业的欢迎。像深圳“一达通”这样的大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有跨界取代当地传统外贸企业为中小微生产企业提供外贸出口服务的趋势。市场采购商品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为当地的传统外贸企业提供了转型发展的空间,为市场内自营出口条件还不具备的小微商家提供了便利,疏通了渠道、降低了成本。

第四,要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采购商品,可以不局限于某一个专业市场或小商品市场。只要是合格市场内的合法经营商家,都可以自行拼柜或者委托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办理出口手续。这是针对国外采购商采购商品门类多、品种杂,而一个专业市场、或者一个小商品市场不能够满足其要求,而应该提供其采购、出口方便的举措。

第五,要根据商户自愿的原则选择外币或人民币结算。具有外贸经营资格和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商家,可以选择外币结算,也可以选择人民币结算;不具有外贸经营资格和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商家,可以选择通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进行外币结算,也可以选择人民币直接结算,最大限度地方便市场采购商品的出口。同时,税务部门对市场采购商品的出口,以出口报关单为依据,实行增值税免征和免退。这一方面方便了商家可以自由选择外币或人民币结算,另一方面,也免去了出口商家因为出口商品繁杂而具有多种不同的退税率,按“一般贸易”方式出口退税手续多的麻烦。

第六,积极推行“三个一”通关模式(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和无纸化通关模式。因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的出口货物(小商品的品种多,单一品种数量少,拼箱组柜很多)便捷通关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考虑对每批次货物的价值不设限制,这是对采购品种多、体积小、货物价值大的国外采购商提供的便利。虽然“义乌模式”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物的每批次价值已经放宽到15万美元,但这个货值价值的限制可以适当放宽或取消。

第七,要建立并利用好各专业市场和小商品市场的网上商城,方便国际买家通过互联网线上选购。市场采购商品,一般为当面交易。创新外贸出口方式,试行“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市场采购商品后,出口环节变得便捷。出口环节的便利化,使得国际买家不用现身于各个线下的实体市场,而只需在线上的各个网上商城选购所需要的商品,通过卖家自身或委托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办理出口。实现以o2o的方式为买卖双方提供便利。

总之,广东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采购和出口商品,相对以前按“一般贸易”方式比较,无疑会大大促进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的便利,对在当下寻找新的出口增长点,稳定出口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广东省政府联合外贸、工商、税务、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部门联合攻关,在总体控制出口商品安全的原则下,按照买卖商家交易的需要,减少或消除出口环节上的障碍,疏通出口通道,让市场采购商品的出口像市场采购商品的国内贸易一样顺畅,使之成为广东新的出口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张益晓.市场采购贸易:义乌发展新平台[n].金华日报,2013-08-01.

[2]浙江省义乌市发展改革委.创新对外贸易体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J].中国经贸导刊,2013(7).

[3]李岚.“世界超市”缘何“井喷式”增长[J].今日浙江,2013(15).

市场采购方式篇2

关键词:市场采购;金融产品;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085-02

引言

201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批准设立“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核心是致力于建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随着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义乌市场采购贸易面临着发展瓶颈,义乌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义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缺乏针对义乌市场采购主体的资金需求特点和市场采购贸易的独特性进行整体金融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创新,金融创新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匹配的问题日益突出,急需金融业在贸易金融领域率先开展探索和先行先试,进一步创新,以此探索贸易金融新模式。

一、义乌国际贸易改革下的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义乌实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以来,金融创新形式多样。义乌通过创新委托贷款机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012年5月,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授信中国小商品城集团50亿元,并委托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将贷款投向市场。此举突破以自有资金发放委托贷款的限制,搭建针对市场商户的新型融资平台。工行义乌分行在全国首创供应链易透融资,为外贸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提供贷款,推出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的网络自助式循环贷款“网贷通”。

通过福费廷、国内国际保理、应收账款质押等供应链融资额度达30亿元,开创了义乌贸易金融的新局面。义乌建行以全球网为载体,推出“e商通”网络贷款担保业务;浦发银行针对义乌国际商贸城市中小企业量身定做推出“银宝通”。中行义乌分行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率先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推出“义乌通宝”等创新举措。此外,各金融机构相继推出摊位、存货、股权、商标、专利权、林权、排污权等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推出面向市场经营户和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发展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加强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推介和培训,支持当地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拓展企业融资理念。总的来说,这些金融创新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品牌特色不明显,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探索创新,还远远不能满足义乌“市场采购”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义乌市场的巨大需求。

二、“市场采购”贸易的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产品功能单一,实用性差,影响客户群体的扩张

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为金融产品创新带来多样化创新格局,但也造成重复产品、雷同产品、劣质产品、不成熟产品泛滥,重数量轻质量、重开发轻管理、较多产品存在功能单一、实用性差的问题,影响客户群体的扩张,阻碍金融服务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金融产品技术含量低,效仿严重

义乌的金融机构原有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持水平还达不到升格为“分行”的水准,加上各银行之间信息网络互不兼容,技术性金融产品创新开发缺位现象严重,金融服务产品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效仿严重,助长了无序竞争和不正当竞争,造成银行业始终在无差异竞争、低层次竞争。

(三)缺乏与义乌电子商务发展相配套的金融产品

义乌目前有10万多家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电子商务年成交额超过500亿元,义乌日用百货类商品约占全国网络货物交易额的40%,75%以上的日用百货类网货直接或间接来自义乌批发市场,义乌从事B2B、B2C、C2C的网店近5万多家,呈现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互促发展的效应。但这些电子商务企业与网店创业时资金缺口较大,自身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不多,融资渠道少,往往得不到银行的信贷支持。因此,急需进行电子商务领域的金融产品的创新,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

(四)缺乏必要的风险约束

当前,各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规范之间具有较长的时间间隔和较大的空间差异。在时间上,一般金融产品创新在前,监管机构规范在后,时间间隔较长。在空间上,各银行之间进度不一,办法各异,管理不规范的状态,使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五)缺乏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金融产品研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有精通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金融复合型人才作为坚实的后盾。义乌的金融机构本身的层级低、原有的人力资本运用侧重于执行上级行的工作指令,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育。人力资源管理上缺乏对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招聘与培养,一定程度上导致银行创新产品技术含量及质量难以提升,无法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六)制度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信用观念淡薄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与发展,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但相应的法律法规变革却没有进一步的完善。诸多银行业务不同程度地存在制度规范缺失,法律约束或支持不力的情况。金融产品隐藏着随触而发的法律风险。

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以社会信用为基础,包括政府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在义乌,偷税、漏税、逃税、商业欺诈等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制度建立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程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包括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在内的经济金融活动的开展。

三、“市场采购”贸易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创新策略

(一)创新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产品,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依据“义乌港”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金融服务需求,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专业化仓储公司、物流公司的合作,完善存货、仓单、应收账款等抵质押贷款业务,进一步探索开展标准化仓单质押、存货浮动质押、动态质押、提货权质押等创新业务,满足义乌物流服务体系中仓储、流通、交易等各个环节的融资需求。尽快成立或引入经营运输、装卸工具的融资租赁公司,为物流企业购买大型运输、装卸工具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要对金融产品创新进行规模质量高品格定位,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展大型客户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买方或他方付息商业汇票贴现和国内信用证议付、商品提货权融资等资产业务。

(二)开发符合国际贸易资金需求特点的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金融产品

金融机构要灵活运用买方信贷、履约保函、信用证、押汇等贸易融资手段,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发展,满足外贸企业特别是自主创新、拥有自主品牌的中小外向型企业的贸易资金需求;积极开发综合运用人民币期权、远期等外汇衍生工具的业务品种,适合中小企业的小额外汇保值业务,满足市场避险保值需求;提供集团公司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相关的委托贷款、外币资金池等业务;加大中间业务开发创新力度,为外贸企业与个体商户提供理财、财务顾问、现金管理、贸易结算等多样化和“一站式”金融服务。

(三)加快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

积极推进支付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等的应用,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提供现代化的支付清算服务。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业务,构建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体系。加快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加大支付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更好地支持义乌电子商务发展,助推义乌建设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

(四)加强金融监管,为金融产品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放松金融管制,稳步加强金融监管,监管理念从“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向“法无禁止皆可为”转变,为金融机构留下自主创新的空间;监管模式只规定相应的监管标准,金融机构在标准内根据情况自主创新。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构造金融业良好的竞争环境,保护创新成果。

(五)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引进、培养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尽快改变目前复合型人才招聘、培养通路狭窄的格局,加快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力度,积极实施包括薪酬、子女教育、税收优惠、住房保障和生活休闲等在内的一系列激励政策,吸引金融高端人才到义乌就业;挖掘培养内部人才,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水平。营造重视人才、使用人才,积极创新、有效激励的金融产品开发氛围,为开发金融产品效用的提升夯实基础。

(六)加快完善金融法律法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法制环境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为综合治理金融信用环境、建立金融信用系统提供保障。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取消一些已不再适用当今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能够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的法律条款,界定金融创新与违规的界限;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创新银行的收益得到保障,避免银行间恶性竞争,使金融产品在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创新发展。同时,通过推进立法进程,改善社会恶劣的信用环境,加快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欺骗市场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惩罚,从根本上解决金融秩序混乱、违约失信的问题,为金融产品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楠.供应链金融的融资产品设计与优化[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赵敢.中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张立方.供应链金融―――值得关注的金融创新[J].金融纵横,2007,(20).

[4]黄志平.义乌:全面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J].政策望,2011,(11).

[5]郭鹰.加快浙江地方金融创新的突破口研究[J].观察与思考,2013,(4).

[6]李伊琳.银行保险企业三角演义义乌外贸采购供应链融资逆势输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5-25.

市场采购方式篇3

关键词并购融资方式短期绩效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相对于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我国证券市场起步和发展的时间均比较晚。西方国家有着发育十分成熟的资本市场,并且经过多年发展,资本市场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基本上反映了各上市公司的真实信息。信号传递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都是基于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才慢慢发展起来。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一个非强式有效的状态。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制度背景,使得资本市场不可能向发达的资本市场那样能够反映公司真实价值。有些学者也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做过研究,祈斌等(2006)、谢宝华等(2002)所进行的一些研究表明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一个不完全有效的状态,或者说是处于一个弱式有效的状态。

赵宇龙、王志台(1999)年的研究发现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锁定现象,他们的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功能锁定于公司的名义会计收益。这也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买卖决策时并不是去理解公司的真正价值,而是仅以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为基础。也就是说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功能锁定”现象,且其将功能锁定在名义的会计收益。

martynova和Renneboog(2009)以1993年

~2001年欧洲国家发生的并购案例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并购公司采用股权融资方式进行融资的显著降低了并购公司的短期市场绩效。根据优序融资理论(myers和majluf,1984)公司发行股票融资会向市场上传递公司股价被高估的信号,此时投资者并不是十分看好,因而其股价出现下跌的趋势,也就使得其并购后的市场绩效下降;而债务融资则显著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绩效其原因在于并购采用债务融资向市场传达了两方面的正面信息:一方面说明此时收购公司的股票并没有被高估甚至可以说有可能被低估了;另一方面由于负债融资会受到一定的监管约束作用,也就是说债务融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治理功效。Frederikp.Schlingemann(2004)在控制了支付方式后对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发现公司采用股权融资方式进行融资说明公司有较多的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即公司的获利能力较强,此时采用股权融资方式会显著增加并购公司的市场绩效。而如果公司运用留存收益来支付并购所需的资金,则根据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由于经营者和股东之间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经营者为了满足其自身的利益而希望持有大量的现金,而不希望将其分配给股东,为此经营者不惜将剩余的现金流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中去,所以以留存收益来支付的其并购绩效会显著降低。由此,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往往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判断并购公司的融资方式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

债务融资成本为利息费用,股权融资成本为股利。利息费用具有抵税的效果,使得债务成本低于股权成本。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不分股利或很少分配股利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就使得公司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而对于债务融资每年都必须支付固定的利息费用,同时还要定期还本,这会使公司面临很大财务压力。由于股权融资不用去支付现金,相对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财务压力较小。而在并购融资中往往都会涉及大量现金,这笔高额的利息费用会增加公司的财务负担。

我国对配股、增发股票等股权融资有着十分严苛的规定。公司采用股权融资必须有很好的业绩,因而如果公司采用股权融资就会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较好的信号,从而增加投资者信心。规模大的公司更倾向于采用股权方式进行融资,债务融资负担的利息费用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也会加大公司的破产风险。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两个基本假设:

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并购如果采用权益方式进行融资会提高公司的市场绩效。

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并购中采用债务方式进行融资会公司的市场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

本文的并购事件样本全部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并加以手工整理,并购融资方式的取得是在其当年的年报及公告中手工整理所得。文章所用的其他数据全部来源于万德(wind)数据库。本文选取2008年发生在沪深两市的交易规模较大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同时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并购的支付方式必须是以现金作为支付方式。

第二,并购的价款在3000万以上的并购事件。

第三,剔除金融保险业和St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

第四,如果在一年中发生了多起并购事件去交易规模最大的一次。

第五,并购事件发生前后的财务数据健全。

第六,并购事件日为董事会公告日和股东大会公告日的最早日期。

最后获得有效研究样本171个(其中沪市103个,深市68个)。本文选择并购交易金额较大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并购交易金额较大的并购事件其有关融资方式的数据更易于从年报或公告中手工收集,此外交易规模较大的并购事件其代表性强,公司在进行决策时也非常的慎重,更加重要的是由于其交易规模大并购后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更容易被观察到,更易于研究并且能够体现出并购的实质性。二是为了避免研究过程中受到上市公司多次并购事件的影响,选取了交易规模最大的一次并购事件,因为此类并购事件一般都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较大的财务压力,不可能在一个公司中经常发生。在对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并购融资方式的确定全部从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中手工整理所得,公告中明确是权益融资取得的资金则划分为权益融资的并购,对于明确表示为债务融资的并购则划分为债务融资的并购行为,对于自有资金是根据判断并结合几张报表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因为采用混合融资的比较少特别是将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混合更是甚少,所以不予考虑。对其他几种的混合融资方式根据其所占的比例确定是哪种融资方式,在混合融资中所占比例大于80%的则确定为相应的融资方式。

三、短期绩效检验

将并购事件首次公告日确定为第0天,通过市场模型法来计算确定收购公司的股票期望收益,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的并购事件样本,其相应的市场指数收益率采用上证综合指数来衡量,对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的并购事件样本,其相对应的市场指数收益率采用深圳综合指数来衡量。将事件的窗口期确定为[-40,40],通过该窗口来考察并购融资方式对并购绩效的短期影响是怎样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同时在表中还给出了不同融资方式下对CaR进行非参数检验的结果。

从图1中,可以看出CaR值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并购融资方式对并购绩效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采用股权融资方式的公司其CaR值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且大部分都是正值仅有小部分在窗口期的前几天出现了负值,这就说明采用股权融资方式的并购公司其并购后绩效有了提高;而采用债务融资方式的并购公司其CaR值从时间窗口的开始就是负值且其呈下降的态势,也就是说采用债务融资方式的并购降低了并购公司的绩效;留存收益融资方式的CaR值介于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之间。

三种融资方式下的短期绩效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对此本了非参数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合表中非参数检验的结果来看,虽然全部样本的CaR值与0并没有显著区别,但是可以看出股权融资的CaR值显著区别于0且其值是正的;留存收益的CaR值同样也是正显著区别于0;而债务融资的CaR值则是负显著区别于0。这也图中所描绘的趋势图相吻合。再看表1中的均值检验,通过三组均值检验的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出,股权融资方式下的平均市场绩效显著要好于债务融资和留存收益融资方式下的平均市场绩效。检验的结果证实了猜想,即股权融资方式下的并购市场绩效要显著高于债务融资下的平均市场绩效,也显著高于留存收益融资方式下的平均市场绩效。

通过因素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于名义会计盈余的情况下,由于股权融资方式并不会对并购公司的会计盈余产生影响,且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要低于债务融资的实际成本,所以其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就是市场给予公司很高的估值,即股权融资方式会提高并购公司的绩效,这也符合之前的理论分析。而债务融资由于会使公司定期支付一定的利息费用,从而会使当期的会计盈余减少,且其实际成本相对较高,并且会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因此,投资者对该并购事件持有谨慎的态度,市场也对该公司的估值较低,也就是说采用债务融资方式会降低并购公司的绩效,这同样也符合理论预期。因此,不同的融资方式确实给公司的并购短期绩效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四、研究结论

通过前面的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并购事件公告日前后较短的时间窗口内,并购绩效有显著的变化。债务融资方式显著降低了并购公司的绩效,而股权融资方式则显著增加了公司的并购绩效。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是一个强式有效的市场环境,而是一个弱式有效的市场环境,并且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存在着功能锁定现象。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不发或很少发放股利的情况,所以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而且公司采用债务的形式获取大额资金,会大大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采用股权进行融资的公司其绩效大都比较好,这样其采用股权融资就会向市场传达公司经营较好的信号。

(作者单位为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市场采购方式篇4

 

关键词:采购 法律制度 竞争市场

政府采购是政府影响国民经济的一种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建立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并根据国际惯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制度。

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亟待建立

政府采购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机构,为了开展日常财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手段、方法和程序,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服务和工程的行为。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使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具有相当规模的我国政府采购,缺乏完善、统一的法律制度规范。

在我国不同地区和部门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律文件中。对政府采购的界定、政府采购主体、政府采购包括的内容、管理政府采购的机构等都规定的不尽相同。在其它方面,也存在同样的差异,因此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和采购上的不规范。建立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可以克服上述弊端,统一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由于缺乏统一、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各自为政,环节多,单价高,采购方式不规范、不透明,导致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尽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已颁布实施有关规定,但由于其效力低,内容差异大,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公”原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原则是世界各国管理公共支出的一个共同原则.因为政府采购合同是采购机关使用纳税人税款和其它公共专项投资签订的买卖合同。在采购中必须对纳税人以及社会公众负责。因此。要求政府采购依据的法律、政策、采购项目、合同条件、投标人资格预审和评价投标的标准等都必须对社会公开,以便公众和检察、监督机构进行审查、监督。

效率原则也是各国常见的采购原则。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管理效率两个方面,经济效率要求政府在采购过程中,能大幅度的节约开支,强化预算约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市场机制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

三、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功效

政府采购是政府与供应商之间进行的交易。由于政府是市场中的最大消费者。而且政府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竞标过程中执行严密、透明的“优胜劣汰”机制。所有这些都会调动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使供应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改善售后服务。以使自己能够赢得政府这一最大的消费者。所以.供应商竞争能力的提高叉能够带动整个国内市场经济的繁荣昌盛。

四、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作用

1.提高供应商的竞争能力

政府采购的方式很多,有公开招标、两阶段招标、寻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等多种方式,其中公开招标是运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但不论是采取哪种方式,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都要遵循竞争性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政府可以邀请到很多的供应商、承包商或劳务供应者来竞标,形成一种有利于政府的买方市场,从而使政府能够获得比较价格利益和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各供应商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从而在众多的供应商中崭露头角,被政府“相中”。

2.给整个市场经济注入活力

政府采购必须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这三条原则可以维护供应商的利益.极大地调动供应商的参与热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带动整个市场经济的繁荣。

首先,政府采购遵循公平原则。具体来说,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竞争主体准人的公平性.即允许所有有兴趣的供应商均可参加投标;二是竞争规则的公平性,即资格预审和评标的标准要一致;三是供应商获取信息的公平性,即所有参与投标的供应商都应平等地从政府那里获得完全信息。

其次,政府采购遵循公开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通过严密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来体现的。由于政府采购的批量大,对经济的影响也大,所以采购活动的程序、过程一定要体现透明、公平的原则。公开的采购程序一方面具有可预测性,使投标供应商可以计算出他们参加采购活动的代价和风险。从而提出最有利的竞争价格: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内部交易”或“黑箱操作”,从而增强潜在投标商参与采购并中标的信心。

再次,政府采购遵循公正原则。其核心是“标准的统一”。该原则要求采购部门给予所有的供应商相同的待遇。而不应该存在歧视性。它是提高供应商广泛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有效保证。

3.有助于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是由于国内政府采购市场的不断完善,调动了国内供应商的参与积极性,并促进其竞争能力的提高.这种竞争能力的提高有可能使这些供应商步人国际市场;二是从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对等性来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双边或多边条约的优惠待遇参与国际竞争.使供应商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更多锤炼的机会.提高国际竞争实力。

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也是必然趋势。虽然我国没有正式声明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实际上国外供应商早已进入我国政府采购市场。我国政府机关采购商品或服务的领域也早已延伸到国外。

4.有效防治腐败

首先,政府采购制度,能克服以往分散购买的弊端。可有效地防范公共采购领域的腐败。政府采购,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消费行为。而且是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种支出纳入统一账户.受到财政部门全方位监督。它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招标。这一方式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础,通过招标广告,公开采购信息,使有能力的企业,都有机会参与竞争。

其次.统一的政府采购,特别是公共招标方式.可以依托于法制而明显地提高政府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和严密性,减少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径的土壤。

市场采购方式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采购;企业竞争力;发展问题

采购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会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如何提升企业的采购质量,节省采购成本,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任务之一。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采购的出现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地位,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获得更多的利润。电子商务采购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借助计算机来管理企业的采购业务。在日常的采购中主要是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来进行。或者主动在网上寻找相应的供应商、寻找企业所需产品。通过这样的采购形式,可以减少中间许多的采购环节,降低企业的物流费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利润空间。

1电子商务采购含义

电子商务采购就是指买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寻找比较合适的供应商来进行相关的采购,双方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相应的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中采购方和供应商可以相关的信息,并通过搜索引擎来找到与自身交易相关的厂家,实现双方的交易。电子商务采购改变了传统的采购模式,使企业的采购成本以及库存量降低,采购人员以及供应商的数量减少,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同时还能够优化市场资源,加快资金的流传速度,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电子商务采购形式的出现为采购提供了一个全天侯的、透明的、超时空的采购环境,而且该种采购模式还实现了采购信息的公开化。除此之外,该种采购方式还扩大了采购市场的范围,简化各种采购流程,提升采购的效率,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电子商务采购的优势

电子商务采购形式颠覆了传统企业的采购模式,为更多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电子商务采购中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来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和物品,能够随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掌握采购物品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让企业的采购管理人员制定更加科学的采购方案,降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1掌握采购的主动权

企业在以往的采购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他们不能够对该产品的市场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采购时可能会导致更多问题的出现,进而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在电子商务采购中,厂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随时改变采购的数据,通过网络公布的采购物品和采购要求,要求供应商按照自身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供货。这样可以降低企业采购的盲目性。企业在采购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来所需的物品信息。供应商需要在网上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并在网上进行价格和质量的竞争,中标的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商品的廉价优质优势来实现电子商务的采购。除此之外,通过电子商务采购,供货方和买方还可以及时沟通,了解商品的售后服务,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采取售后服务,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2.2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企业通过电子商务采购模式进行物品采购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成产成本,其主要原因是,网上采购能够扩大企业所需物品的供应范围,让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更为广阔。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能够帮助企业找到更好的合作伙伴,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在这样的采购形式中,买家可以从中选择报价和服务最优的供应商,打破传统采购形式供应商数量有限的局限性,实现本地采购向全球化采购的转变,让企业在采购上有更多的选择。网上采购还能够节省相关人员采购所需的差旅费开支,实现无纸化办公,降低企业采购支出。让更多的企业在采购中掌握相关采购信息,制定出更加科学的采购方案,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2.3提升企业的采购效率

电子商务采购形式不仅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的采购效率。首先,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这样可以节约企业在实际中的各项开支,节约因实际谈判而所需的时间,提升企业的采购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企业采购的质量。企业在发展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设定交易时间以及交易方式,这样能够有效的缩短采购的周期,真正实现菜头信息的数字化、电子化以及信息化,提升企业采购的准确性,有效的减少企业采购管理的时间,提升企业采购管理效率。

2.4提升企业电子采购的透明度

在传统的采购形式中,采购人员的采购信息不够公开,只有少数人了解采购的相关状况,这样就可能会带来采购信息的不准确性,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采购主要是通过采购信息在网站上公开,采购流程的公开,进而避免交易双方人员的私下接触,在网络上完成相应的交易,提升网络采购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便于企业内部对交易信息的监督管理。

2.5优化企业采购的管理过程

电子商务采购能够优化采购管理的过程,促进电子商务形式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从实际状况出发,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电子商务采购的质量水平。通过电子商务采购有利于建立一种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减少采购中的随意性,能够保证采购行为的集中统一,降低采购价格,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电子化的采购形式还能够强化供求双方的业务联系,能够将大量的卖家和买家集中在一起,形成公平的市场交易价格,双方并在这样公平的环境中建立长期、互利、信息共享的合作关系,保证双方交易的共同利益,最终达到双赢的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良好发展。

2.6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力

电子商务采购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它主要表现为企业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的生产陈本,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象,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这样的商业交易中还能够保证企业交易信息的准确性,提升企业的交易能力,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提升企业电子商务采购质量的措施

3.1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

要想实现企业电子商务采购质量的提升,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企业的发展水平。企业只有建设内联网,采用eRp管理系统,将企业的进货、销货、存货以及生产等结合。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将内联网延伸到企业的外部,逐步深化电子化采购系统,提升电子商务采购效率,发挥电子化采购的优势。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还要不断完善系统的质量,保证各个系统的运行的有效性。

3.2采用科学的电子化采购软件

采用科学的电子化采购软件,要求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采购时采用填写的订购单、审核订单、联系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和采购结算等,通过网络并借助计算机软件来提升电子商务采购的效率,增强企业电子商务的效率,能够帮助企业赢得获得更多的市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这样简单的软件,还能够保证企业采购的质量,降低相关人员的操作难度,提升采购的效率,降低采购风险。

3.3加强对电子商务采购人员的专业培训

在传统的操作中,由于采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从而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采购中,采购人员要提升自身的软件应用能力。企业还要强化对采购人员的培训,相关领导人员要注重电子采购专业知识的培训,要充分认识到电子采购的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中获得更加有利地位,有计划的制定采购计划,保证采购人员在采购时的质量,推动我国电子商务采购商业形式的发展。加强电子商务采购知识培训,让采购人员掌握科学的采购技术,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良好发展。

3.4创新电子采购的方式

在今后的电子商务采购中需要创新电子采购方式,比如可以采用电子采购卡,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企业的采购费用,还能够节约企业的书面工作,缩短了供应商的确认时间和订单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采购的工作量。在采购时还可以建立网上采购中心创新自身的采购方式,提升电子商务采购的效率,增强企业的采购能力,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的进步提供更多的条件。

4总结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原有的企业采购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发展,因此需要企业采用更加便捷的电子商务采购方式来进行采购,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提升企业采购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电子商务采购作为一种有效的采购模式,需要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持,同时还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转变企业的管理理念,提升企业采购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我国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琦.我国企业采购现状与策略实施建议[J].现代商业,2009,(33):23-24.

市场采购方式篇6

关键词:跨国采购会;国际市场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举办跨国采购会的实践

2009年3月起,青岛市商务局开始探索邀请境外的采购商来青岛举办专场采购洽谈会,截至2011年底,已先后邀请瑞典宜家、法国迪卡侬、日本爱客、西松屋、瑞典H&m、英国neXt、泰国卜蜂莲花、美国mFG等30多个国家地区的100多家跨国采购机构来青,成功举办了24场采购洽谈会,参会企业近1500家,涉及到纺织服装、食品、机械设备、日用品、办公用品、电子消费品等众多品类。通过洽谈直接促成外贸订单2.6亿美元,很多中小企业也因此结识了潜在的客户,可以说是以较小的成本投入打造了贸易洽谈和政策宣介的综合平台。

把跨国采购商“请进来”举办专场采购会,是对国际市场开拓方式的一种有效探索,有别于以往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加展会。它以政府买单的形式给采购商和供应商搭起面对面洽谈交流的平台。对采购商来说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企业的情况,对供应商来说可以免去外出参加各类展会的成本投入,对政府来说可以拉近与企业的距离,比较便利的向企业宣传支持外贸发展的有关政策,是三方共赢的贸易促进形式。但在举办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技术性和体制性的问题,影响了采购会作用的进一步放大。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邀请采购商的渠道不够开阔,邀请采购商有困难。24场采购会中,有10场是依托青岛“香港”周、电博会等大型活动采购商来青之际举办的,8场是借助阿里巴巴、青岛制造、中国商务电子中心等采购商资源举办,而通过局业务处室直接邀请采购商举办的只有6场。这些邀请采购商的渠道不确定性太大,保证不了采购商的数量,采购商的规模层次差距也较大,直接影响了供需双方洽谈的成功率。

二是采购会的规模和影响还不够大。近年举办的采购会,平均用地规模400平方米,每次参会外贸企业80家,人数150人。平均每次来青采购商4家,采购人员8人。整个会议时间一般为1天。双方洽谈的交流并不充分,采购会还不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三是组织企业的途径还比较少。目前,组织供应商参加采购洽谈会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各级政府组织辖区企业;二是通过阿里巴巴、青岛制造网组织会员企业;三是通过政务网站、媒体进行会前广泛宣传。实践证明,这些途径还没有充分利用好,还并没有把真正有需求,资质条件好的企业吸引到采购会上来。

四是参加洽谈会的行业还比较少。24场采购洽谈会主要涉及到了纺织服装、食品、电子、家居用品等行业,涉及面还比较窄。我市比较优势的小型机械、五金、工艺品、仿真首饰等行业涉及还较少。

五是举办采购会的地点和形式还不够灵活。全部采购洽谈会都是在市区举行,县市区的生产企业参会不便利,影响了参会积极性,也增加了企业参会成本。采购会的形式还主要是提供场地让双方企业洽谈,采购商希望登门验厂、洽谈的愿望还不能予以满足。

二、对2012年举办跨国采购会的思考

鉴于这种促进形式的特点,在举办跨国采购洽谈会时,应该始终有一种做“红娘”的意识,灵敏捕捉贸易双方的各种信息,根据双方需求,有的放矢组织举办跨采会,给贸易双方创造见面、洽谈、成交的机会,同时要兼顾到社会影响,通过举办这些活动让境外客商了解青岛,让外贸企业感觉到政府在应对危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抢抓订单,应对危机的意识。前期举办采购会过程中基本上贯彻了这种思想,重点针对青岛市比较有优势的纺织服装、消费电子、日用家居等行业举办,邀请的采购商也都是这些行业中,规模比较大,知名度比较高的公司或机构,每次采购会前都通过各种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洽谈会期间,还专门请相关专家到会宣讲青岛市促进外贸发展的相关政策,效果非常好。2012年举办跨采会还应秉持这个办会思想,同时要加大举办的频率,增强针对性,加强对举办效果的考量,概括起来即“牵线搭桥、突出重点、多方共赢、追求实效”。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可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定向组会。要制定10场跨国采购会计划,重点突出家用纺织、服装、食品、五金工具、小型车辆、仿真首饰、草柳编、消费电子、日用百货等行业,每行业组织1-2场。要结合外贸促进总体规划,在确保欧美传统市场采购商的基础上,重点邀请新兴市场的采购商。由采购商主导型逐渐向供应商主导型转变,增强组织会务的主动性。确定好展会后,有针对性的邀请采购商。可按照产业分布情况,在城阳、即墨、平度、莱西、胶南等县市区分别举办1-2场仿真首饰、纺织服装、草柳编、食品、小型机械方面展会。

(二)建立激励机制,拓宽采购商邀请渠道。要动员各区市、局属各单位和机关相关处室及第三方商务平台的力量邀请采购商,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接待境外来宾、参加境外展会等途径结识境外采购商,对邀请到采购商并成功举办采购洽谈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探讨建立专门负责联络邀请采购商的机构,积极开展境外拓展工作。对来青举办采购洽谈会的境外采购商承诺承担其在青期间三天的食宿费用并提供接送机服务。

(三)建立采购洽谈会专项经费。参照前三年举办采购洽谈会的标准,按照每次采购会3万元预算,全年设立50万元作为举办采购洽谈会的专项经费,用于举办采购会会务、采购商邀请、奖励相关单位和人员等。各区市、各单位按照计划承办采购会,按办会效果和成交情况,给予1-2万元的经费支持。鼓励各相关处室邀请采购商到各区、市举办洽谈会。鼓励采购商根据需求直接到企业现场考察,洽谈会承办方提供交通服务。

市场采购方式篇7

企业采购价格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物资采购信息不对称,信息更新缺乏时效性。大部分企业采用传统采购流程,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通常只有参与此环节的采购人员了解,而企业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对于市场反应的价格信息并不熟悉,导致出现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的监督部门不能积极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在企业内部可能会出现采购环节腐败现象。另一方面,市场上原材料的报价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即使同一种原材料,价格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同,同时大部分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相应的价格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及时有效的察觉到市场价格及时变化,不能将这些变化进行分析总结,进而选择有利的时机开展物资采购工作。企业的采购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比如互联网、电视广告、报刊杂志。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及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能及时了解到国际市场的变化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影响,对市场了解缺乏时效性,导致企业的供应商单一,企业最终选择的采购价格可能会高于市场的平均价格,进而引起采购成本的增加,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二)企业采购价格管理制度不健全依据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大部分企业内部并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采购价格管理制度和准则。企业的采购环节包含了法律、保险、制造、材料供应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鉴于采购工作的复杂性,参与采购环节的工作人员本身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关于采购人员结构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员结构划分不合理,一些必不可少的工作部门没有按照要求开设,人员调整工作进行的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一些道德素质缺乏的员工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出现违规行为,最终导致采购的原材料不符合企业制定的要求,致使企业进入原材料采购价格居高不下的恶性循环。(三)企业采购成本观念落后,片面追求低价。企业生产产品所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更多得取决于产品的设计方案。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加大,企业的管理者已经逐渐意识到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但是只是片面的认为成本控制简单的体现在产品的生产环节,并没有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替代性等方面出发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这种落后的成本管理理念严重影响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传统的采购模式只是注重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协定的采购价格,并没有注意到合同中的售后服务条款,并没有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这种片面的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的合作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长期发展,不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供应商不稳定性的特点也会影响到企业采购价格的高低。当企业采购的原材料供小于求时,供应商可能会报出过高的采购价格,进而影响到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当原材料供大于求时,大量的供应商会推销自己的材料,这样的现状短期内有利于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但是这种不稳定性的特征会影响企业长期的发展,企业内部缺乏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会进一步加大物资采购的价格风险,进而影响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完善企业采购价格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采购价格管理制度,选择科学合理的采购模式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采购价格管理制度一方面能够逐步规范采购活动,提高采购环节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明晰采购部门工作人员职责权限划分。将传统的采购模式公开化,将集中的权利进行分散化,使得市场价格的变化来制约采购价格的变化,防止企业内部的采购人员利用自身的权利私自决定企业物资采购价格,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内部暗箱操作,使得整个采购环节更加透明化,保证监督机制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应当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除了传统的与供应商面对面谈判采购价格外,还可以选择公开招标方式来开展采购工作。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的竞争最为充分,适合于企业开展数量较大的物资采购工作,它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采购开支,争取到更大的价格优惠,进而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的提升。对于那些成交量较小的交易,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比质比价的采购模式,企业可以选择市场上几家规模较大、信誉度较好的供应商进行比价比质的采购工作,并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一定年限的合作协议,依据供应商每年提供物资的质量以及合同履行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签订协议。除此之外,电子采购也是近年来企业选择的常用采购方式之一,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缩短供货周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企业也应当适时引入采购价格竞争机制,通过市场上不断变化的供求关系来进行价格管理,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审时度势,保证采购价格的合理性,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二)企业建立完善的采购价格信息系统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价格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内部的价格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应当由采购监督部门负责,数据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采购价格的历史数据以及本期不同供应商提供的采购价格信息等。当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采购价格信息系统时,企业就可以利用数据库提供的信息来比较不同的采购价格进而选择合理的供应商。企业对市场价格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后,就可以在与供应商谈判过程上占据有利地位,争取到一定的主动权,避免供应商的暗箱操作,也可以对企业的采购人员进行业绩考核评价,防止采购人员腐败行为的发生。除此之外,企业可以依据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来预测物资价格的变化趋势,保证企业内部最佳存货量,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三)企业应当加强供应商队伍的管理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积极构建一套完善的物资采购价格管理制度,发挥力量建立主力供应商队伍。依据企业采购工作的现状,制定具体的价格管理办法,明晰各部门职责权限划分,保证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的规范性。对于建立的主力供应商队伍,应当定期在信息系平台上供应商名单,并对其业绩进行公开透明化公布,在不同供应商之间形成完善的竞争机制。为了尽可能避免市场价格风险的影响,企业应当积极培育战略性的供应商团体,及时同质优价廉的供应商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企业对于供应商的管理属于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企业都偏向于选择规模大、信誉度良好、售后服务质量优的供应商作为自身长期合作的对象,对于供应商的管理关键是要做好供应商的审批工作,企业应当建立一支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考察,从提供原材料的质量、技术、售后服务到供应商的整体的信誉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通过审批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稳定的供应市场进而降低企业采购价格,使得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本文作者:黄惠丽工作单位: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市场采购方式篇8

【论文摘要】并购支付方式的正确选择对并购活动的成功以及维护并购双方的利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各种并购支付方式的特点与应用情况,继而阐述了选择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最后在考虑并购目的的基础上,对并购双方合理选择并购支付方式提出了对策。

在企业并购活动中,支付方式的确定是完成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并购交易最终能甭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条件下,企业必须考虑相关因素,合理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以对企业财务状况更有利,最大化企业价值。

一、并购支付的主要方式

1.现金支付方式现金支付是指并购方通过支付一定数量的现金来购买日标企业的资产或股权,从而实现并购交易的一种支付方式。现金支付适用于以下情况:①早期并购市场上金融支付方式比较单一的情况;②希望通过“买壳”来实现j.市,系并购业绩较差、主业相关度不大的公司;③并购对象系股权比较松散、第一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相对较小的目标公司。现金支付方式是我国企业并购的主要支付方式。目前,我国企业并购的平均支付金额达2亿元人民币,这对于一个相对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压力是相当大的。

2.股权支付方式。股权支付是指并购方通过换股或增发新股的方式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进而收购目标企业的一种支付方式。股权支付方式的特点:①并购方不需支付大量的现金;②并购完成后目标企业的股东成了并购方的股东;③对上市公司而言,股权支付方式使目标企业实现借壳二市;④增发新股改变了并购方原有的股权结构,从而稀释了原有股东的权益。在国际上,股权支付方式占了很大比重,特别是大型的并购基本是通过换股实现的。但我国股权支付在企业并购中还不是很普遍一市公司由于具有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优势,其在合并中占较为主动的地位,其并购带有明显的“大鱼吃小鱼”的特征,而“强强联合”换股并购的方式较少。

3.资产置换支付方式。资产置换是上市公司用一定的资产并购等值优质资产的产权交易,它是一种特殊的并购形式。如果这种方式运作成功,可以实现两个方面的目的:①可以获得优质资产;②可以将企业原有的不良资产和盈利水平低的资产置换出去,从而实现企业资产的双向优化。

4.无偿划拔支付方式。无偿划拨一般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将一家国有企业的控股权直接划给另一个国有资产管理主体,而接受方无须向出让方支付现金、证券及票据等任何补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进行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时大多采取行政命令方式,不需要辅以任何支付行为。

5.综合证券支付方式。综合证券支付方式主要通过发行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来实现。我国直接融资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融资渠道较少,而间接融资市场受政府行为约束较大,这些都导致了我国企业在选择并购支付方式时极少采用综合证券支付方式。

二、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并购方的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对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在拥有充足的自有资金和稳定的现金流且股票被市场低估的情况下,并购方会选择现金支付方式。因为并购方的股票被低估时采取股权支付方式需要增发股票,这可能会摊薄每股收益,对股东和企业业绩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反之,当并购方财务状况不佳,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差,而且并购方的股票市值被高估时,并购方会选择股权支付方式。因为现金支付方式不仅要受到即时支付能力的制约,而且要受到并购后能否迅速获得稳定现金流的制约。若无足够的现金流,必然会影响到并购后企业的发展。而采取股权支付方式还可以使并购双方共同承担并购后的风险。

2.并购方股东和管理层的要求对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并购方股东关心的是保持控制权和增加每股收益。现金支付方式虽然不影响并购方主要股东的持股比例,可继续保持其控股地位,但以自有资金支付可能会影响企业以后的发展和并购后企业的有效重组,若以举债方式进行现金支付又会使企业和股东面临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和风险。股权支付方式则改变了企业的股权结构,因为并购后企业的业绩若没有相应幅度的增长,那么就会摊薄每股收益,而股权支付方式可以使并购方免于承受巨大的融资和即时支付现金的压力,有利于并购后企业的有效整合和快速发展。如果并购方的股权分散,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偏低而又要保持并购后的相对控股地位,那么并购方的主要股东就不会选择股权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对并购方管理层的影响在于如何既能保持其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控制权和资源的分配权,又尽可能减少股东对其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若以股权支付方式并购,尤其是在管理层持有本企业股份的情况下,增发新股则会稀释他们对企业的所有权,可能导致更多的外部投资者监督并干预其经营活动。因此,并购方管理层持有本企业的股权比例越高,他们越愿意选择现金支付方式。但用现金支付需要筹措大量资金,这时管理层又不得不在对外融资问题上进行权衡。

3.被并购方股东和管理层的意图对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被并赔方股东同样会考虑采取什么支付方式对自己有利。如果并购方支付的并购交易价格高于被并购方的实际价值,则被并购方股东会以转手的方式变现,以免分担并购方由于“支付过多”而可能导致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股权支付方式使被并购方成为并购方的股东,则其必然分担并购方由于“支付过多”而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如果并购方支付的并购交易价格低于被并购方的实际价值,而且被并购方股东充分相信通过并购后双方的重组与整合可以取得更多的未来收益,则被并购方股东更愿意接受股权支付方式,以换取并购方的部分股权,分享并购后企业未来增加的收益。

被并购方管理层则更加关注自身在并购后企业中的地位和发展机会。因为在股权支付方式下,被并购方股东可以以其在并购后企业中持有的股权为条件与并购方交涉,要求以适当的人事安排增强其在并购后企业中的发言权和知情权。但若以现金支付方式进行并购,那么被并购方管理层的个人地位和发展机会则完全取决于其个人能力以及并购方对于并购后企业的未来发展计划和安排。

4.税收安排对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对于并购方而言,以借款或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来支付并购价款,其利息的成本可以在税前列支,而股权资本的成本则只能在税后列支。对于被并购方股东而言,若并购方向被并购方股东支付现金,则必须在收到现金后立即缴纳所得税,若采取股权支付方式,则只有在未来出售所换来的股票时才需要纳税,因而持股股东可以推迟收益实现的时间并享受推迟纳税或低税率的税收优惠。可见,只有当以现金支付的并购交易价格足以弥补被并购方股东在税收方面的损失时,现金支付方式才是可接受的。尽管采用股权支付方式可以延迟纳税,但这通常是有条件的:①并购必须是出于商业目的,而不仅仅是税务目的;②并购完成后,被并购方必须以某种可辨认的形式持续经营,即不能出售自己的主要资产;③在被并购方股东收到的补偿中,至少有50%的部分是并购方发行的有表决权的股份。

5.资本市场、并购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一个国家资本市场、并购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所占比重的大小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较大。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并购的融资方式、支付手段和规模;而并购市场的发育程度则直接影响企业是采取现金支付方式还是选择股权支付方式。美国的资本市场发达,因而其采用股权支付方式进行并购的案例较多。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证券市场尚不成熟,而间接融资市场又受到政府严格的监管约束,以致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成本较高,因而限制了并购规模和支付方式的选择。

三、并购双方在选择并购支付方式上的对策与建议

1.被并购方。在并购中,被并购方应该争取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以保证公司股东实现财富最大化,有效避免并购以后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不过,资产置换虽然有利于公司的资源配置,但在并赡方获得控制权后,被并购方股东的权益会减少,而且并购后需要双方磨合,从而对企业的经营前景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被并购方在选择支付方式时还应充分考虑并购后的协同效应、税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并活动的深化,海外并购活动增多,而在海外并购案例中,被并购方容易遇到恶意收购的情况。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被并购方在并购前实行的反并购策略若暂时没有成功,而对自己的企业又充满信心,那么就可以接受并购方进行非现金支付,如股权支付、发行可转换债券等,再等待时机实行控制权转移,以成功实现反向收购。

2.并购方。并购方在选择支付方式时,应当以考虑并购目的为主、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为辅。

(1)以买壳上市为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被并购方能够直接从证券市场上融资的资格。并购方如果以现金支付,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周转带来资金压力,还会因为被并购企业的业务质量不高,并购后很难形成偿还债务的现金流优势,此时就应该将被并购方的原有业务进行整体剥离。因此,并购方最好选择资产置换方式,以植入自身优质业务。

(2)以财务性重组为目的,这是基于被并购方管理不善或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导致其市值远远低于经营能力所创造的价值。财务性重组意味着并购方将旨在获取这部分管理收益或治理收益。此类并购一般选择现金支付方式。因为并购方的目的在于获得控制权,重新构造企业治理结构,一般不接触具体经营事宜的非合作性并购,而且并购方持有的多为金融资本,缺乏产业基础,采用资产置换或股权支付方式会使重组工作复杂化,甚至根本不可能实施整合。

市场采购方式篇9

【关键词】Gpa政府采购挑战对策

一、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政府采购市场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国际贸易组织在发达国家的极力倡导下制定了wto《政府采购协议》(以下简称Gpa)。该协议的目的就是推进各国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1]目前,加入协议的成员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在融入wto的进程中,不断加快政府采购国际化进程。2007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了加入Gpa的谈判,2008年与Gpa成员开展了首轮谈判,公布了加入Gpa的初步出价清单,2010年提交了第一份修改后的出价,2012年5月4日在举行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我国承诺在2012年wto政府采购委员会最后一次会议前,提交一份新的综合性修改出价。但是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起步较晚,还没有完善的体制,对最新版本Gpa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在Gpa框架下考察我国政府采购的专题文章不是很多,这种状况与我国加入Gpa谈判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而且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比较低,加入Gpa必然会给我国政府和企业带来许多挑战。因此,我们关注和分析Gpa框架下我国政府采购面临的挑战并探讨相应对策,对我国加入Gpa以及加入后如何应对的问题都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目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新版Gpa的认真研究,从我国的政府采购现状出发,全面分析我国加入Gpa面临的挑战,并借鉴国外的一些有益经验,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对策,为我国加入Gpa、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经济的健康发展尽一份力量。

二、Gpa的简要介绍

(一)Gpa的概况

Gpa是wto的一项诸边协议,目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多边体制,以实现国际贸易更大程度的自由化和扩大化,改进国际贸易的指导框架。[1]由wto成员自愿加入。1979年只有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几个成员,现在增至4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盟成员占了近70%。

(二)Gpa的适用范围

Gpa对适用范围做了明确的规定。采购主体以附件形式列入,清单以外的其他本国政府采购实体则不是。采购对象为货物(不包括武器、弹药、战争物资,其他产品都包括在内)、工程(不包括基本建设工程特许合同的采购)和服务(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任何采购)。契约形式没有约束,主要包括购买、租赁、分期付款、有无期权购买以及产品与服务联合的采购。采购限额明确规定各缔约方中央政府为13万特别提款权,地方政府和其他主体由各缔约方自行列入Gpa的附件中,但国际惯例比中央门槛高。Gpa还规定了适用的排除,即政府在采购国家安全所需的物资时可以不适用该协议。[2]

三、我国加入Gpa面对的挑战

加入Gpa对我国而言,在开拓全球政府采购市场的同时,还面临很多的挑战。这些挑战并非来自某个国家或个人的具体要求,而是源于Gpa本身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政府采购制度、采购市场开放、采购技术手段、国内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等方面。

(一)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

1.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与Gpa存在衔接问题。政府采购制度与Gpa全面接轨是我国加入Gpa必然面对的挑战。根据Gpa的规定,在该协议生效之日前必须制定与其相符合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管理程序。[3]因此我国政府从谈判开始到正式加入前,必须遵循Gpa的要求修订、完善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与Gpa相比,我国《政府采购法》在采购主体、采购对象、契约形式方面规定的范围较窄;[4]在采购限额方面规定不明晰,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对采购限额标准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实践中与Gpa成员相反;在采购方式和程序方面规定的过于简略,缺乏配套的具体规范,操作性不强。我国现行政府采购的主要法规是《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两者的不协调以及在适用范围上的重叠,导致实践中监管部门、监管对象、审批机关、中标原则和法律责任等方面会发生冲突,无法适应Gpa的需要。[5]

2.我国采购管理体制不健全。首先,缺乏规范的组织设置。我国现阶段以集中采购方式为主,但机构设置问题突出,表现为对集中采购机构属性缺乏统一的规定,到底是“半政府机关”、“独立事业单位”还是“特殊非营利企业”,存在争论。[6]此外,各地方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设置存在差异,造成了市场的地区隔阂,降低了采购制度的透明度,导致供应商在采购活动中无所适从。

第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虽然我国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与集中采购机构“合署办公”或“一个机构、两个牌子”,[6]行使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和具体采购事务双重职能的情况还较为普遍。而且各监督管理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晰、工作不协调。

第三,缺少专业化的队伍。政府采购环节众多,包括许多技术环节,同时还需要从业人员了解所采购的商品、服务、工程的相关市场行情、技术特性,尤其是国际采购时,还要掌握专业理论、业务操作、wto相关规则、外语、国际贸易、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等知识。因此,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目前我国还缺少这样的人才。我国在服务职能和运行效率上也有所欠缺,忽视了信息搜集和传播工作,更缺少综合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7]

(二)政府采购市场面临调整

加入Gpa要求开放国内政府采购市场,那么我国原有的政府采购市场就要面临调整。加入Gpa后政府采购的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供应商都将发生变化。2011年中国政府采购规模为11332.5亿元人民币,按照其中的15%~20%对外开放这一保守比例计算,加入Gpa后,市场对外开放规模约为1700亿~2267亿元人民币(约合272亿~363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将有至少318亿美元的政府采购市场对国外供应商开放,国内企业和产品将直接面对国际竞争,政府采购主体和国内供应商需要尽快适应。

加入Gpa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必须全部对外开放。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没有全面开放本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因此,控制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范围和程度是我们加入Gpa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政府采购技术手段落后

政府采购要求公开、透明、高效,要求采购人的利益最大化,因此需要信息手段的支持。[8]电子化政府采购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采购方式,适应了全球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的要求,成为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采购的必然趋势。Gpa引入了电子采购的内容以创新政府采购方式,弥补其他采购方式的不足。而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水平落后,运用信息手段进行政府采购还需要一段路走。

(四)国内产业基础薄弱

加入Gpa,开放政府采购市场会对我国某些产业造成冲击。我国政府采购的重点商品和服务,如软件、汽车等长期处于政府保护中,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经验不足,必将受到强烈冲击。[9]政府采购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保护国内产业的任务,无论是哪个国家都在设置各种符合wto规则的限制性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冲击。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规则保护国内产业,减小其所受冲击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五)国内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加入Gpa将为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我国企业在商品和服务的品质、技术、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劣势。我国众多生产企业对Gpa的规则还很陌生,而国外供应商都能够熟练运用Gpa规则,在市场开放后,国内企业很难与国外企业竞争。

总之,中国加入Gpa会遇到很多挑战,如果我们勇于面对挑战和善于解决问题,挑战也可以转化为机遇。

四、中国加入Gpa应采取的对策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应对各种挑战,从完善制度建设、控制市场开放、推进采购技术信息化以及提高企业能力等多方面出发,为加入Gpa做好充分准备。

(一)建立全面和统一的政府采购制度

1.修改和完善现行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修改现行的《政府采购法》中与Gpa相冲突的规定,对Gpa中模糊的规定做出有利于我国的合理解释,补充具体规定;完善《政府采购法》的配套法规,使各种法规之间相互协调;还要相应制定一些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使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2.设置专门的统一的政府采购机构。发达国家一般都由政府设立专门从事政府采购的机构,如美国联邦政府采购政策管理办公室、加拿大的采购中心、韩国的国家供应局等。[9]根据我国国情,我们应成立专门的、隶属于各级政府的、性质属于非盈利性事业法人的政府采购中心,统一各地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设置。

3.建立相互制约的政府采购监督体制。我们应该巩固和完善“管采分离、机构分设、政事分开、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建立政府采购审查与仲裁机构,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的职责,形成财政、纪检、监察和社会监督机制等部门共同参与监督的多元化监管机制,[10]努力营造公平、竞争、透明、诚信的政府采购环境。

4.加强政府采购机构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政府采购队伍,以满足采购活动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需要。尽快建立政府采购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规范政府采购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培训及考核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使其系统掌握国际政府采购规则,特别是熟练掌握与国际接轨的采购技术,把握好国内政府采购政策要求与国际对等规则的界限,避免各种不规则操作引起的纠纷;建立专门的政府采购信息服务中介机构,以低盈利的价格提供政府采购信息,为中国企业抓住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机遇,积极参与外国政府采购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循序渐进,有次序地开放政府采购市场

从国际上的实践来看,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都讲究渐进性与次序性。美国加入Gpa后在电信领域仍不对欧盟开放;泰国法律规定,如本国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只要价格不高于其他国家产品的10%则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等等。[11]我国也可以循序渐进,有次序的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对国外供应商的进入采用逐步准入原则;采购实体由中央向地方、政府向事业、国有企业逐步开放;区域从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产业由竞争力较强的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电子、纺织等产业向幼稚产业逐步开放,重点保护战略性、主导性产业,对于有关国计民生、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产业或部门,则可运用Gpa中的相关条款和国际经验合法规避不予开放;采购类别由商品货物向工程及服务逐步开放。

(三)推进信息化政府采购建设

借鉴Gpa成员国先进的政府采购手段,比如德国联邦一级政府的所有通用货物和服务都是通过政府统一开发的电子平台采购;墨西哥实行政府采购网上订货。[12]以现代先进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建设全国管理交易系统。还可以利用Gpa中关于发达国家在电子化政府采购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无条件技术援助的规定,推进我国的电子化政府采购建设,接轨国际政府采购技术,如建立政府采购的国际投招标系统和平台,以及建立国际融资和信用系统,以便保证国际采购活动的进行。

(四)利用Gpa规则保护我国产业发展

利用Gpa规则立法保护我国产业发展和国家利益。根据协议的例外条款和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及技术援助规定,设立政府采购准入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促进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发展。[3]比如在政府采购立法中,使用外汇支付平衡、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等“协议例外”的正当理由,禁止或限制外国供应商进入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某些领域,保护国内产业;[9]规定国际采购的本地的产品和劳动含量,保护国内企业;要求贸易补偿来培育本国产业或改善国际收支。

(五)加强企业能力建设,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一方面发挥我国企业本土优势,在保持原有的政府采购渠道和份额的基础上开创国内政府采购市场的新领域;另一方面,要利用政府采购市场之间对等开放的机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政府采购市场的竞争。

加大自主创新的科研投入,提高我国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形成一大批我们自己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

增强企业对国际政府采购市场的参与意识,鼓励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积极进入国际政府采购市场。采取金融信贷、国外保险和担保制度等政策手段,调动企业参与国际政府采购竞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小川,王庆华.经济全球化的政府采购[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21—222.

[2]政府采购协议07版,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togpa/gpa/1166495.shtml,2010-08-26.

[3]王爱君.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对策[J].财税纵横,2010(5):75.

[4]沈木珠,徐升权.Gpa与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完善探讨[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1):84.

[5]张天勖.Gpa框架下的我国地方政府采购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52-54.

[6]马海涛,姜爱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6-152.

[7]张小瑜.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的机遇与挑战[J].对外经贸实务,2009(11):5-8.

[8]郝美彦.中国加入Gpa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11):63.

[9]黄芹芹.加入Gpa对我国政府采购的影响及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5-16.

[10]翟刚.2011年全国Gpa谈判应对暨政府采购工作会议总结[J].中国政府采购,2011(6):24.

[11]许博.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后我国政府采购的应对措施[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1-24.

市场采购方式篇10

[关键词]政府采购;军事采购;构建

随着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军队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是新世纪军事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军事采购与三军联勤、社会化保障、预算编制改革一样,已成为我军现代后勤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军事采购的基本内涵

军事采购是指军队为了满足军队建设和军事活动的需要,使用军费和其它资金,运用适合军事采购的模式、方法和程序,获取物资、工程和服务的行为。由此可见,军事采购的主体是军队编制系统内的保障机构。军事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军事采购活动,提高军费使用效益,把有限的军费更多的转化为战斗力,以推进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军事采购为了追求战斗力最大化的原则,必然也将选择适合军队特点的采购模式、方法和程序,以较少的资金获取较多的物资、工程和服务。

我军实行军事采购制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总后勤部关于深化军队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改革总体方案》的指导思想为基础,即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重要指示为指导,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质量建设要求,遵循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原则,借鉴外军采购有益做法,积极完善军事采购制度,逐步建立起立足社会、依托市场、军地配套、相互制约、高效规范的采购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加强经费支出管理,全面提高军费使用效益。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完善军事采购制度,需要正确处理好一些基本的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适应国家改革与保持军队特色的关系,既要遵循国家政府采购的总体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军事采购的特殊性,把保障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其次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节省军费,又要保证军事职能的履行,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再次要正确处理监督部门与采购部门的关系,既要保证财务、审计、纪检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控制,又要充分调动采购部门的积极性,保证事业部门职能任务的完成。

二、科学构建军事采购机制的具体措施

1.确立科学的采购原则是搞好军事采购的前提。军事采购作为政府采购的组成部分,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必须遵循市场准则,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采购,所有有资格的供应商都能公平地参与竞争,不得对供应商采取歧视政策和搞地方保护主义,使大家在市场竞争中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质量和服务信誉程度参与市场竞争,防止一些机构和厂家插手、控制和垄断军队的采购市场。军事采购是一种经济活动,有收益也有成本,只有当其收益超过成本时,才是经济合理的,军事采购活动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采购活动必须严格按标准和计划进行,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采用竞争的方式,通过竞争选择那些物美价廉且服务态度好的供应商,以便用较少的资金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

2.合理确定军事采购的范围。军事采购的范围通常包括商品和劳务两部分。军队作为特殊的武装集团,其采购的范围应以商品采购为主、劳务采购为辅,即以武器装备、后勤专用物资、后勤通用物资等的采购为主,视情逐步将工程、技术、生活服务等纳入采购范围。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由于军事采购活动经验不足,加上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军事采购的“门槛”设定宜窄不宜宽,宜高不宜低。这样,既便于军事采购制度在全军健康顺利推行,积累经验,也可以避免一些由于经验不足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3.选择采购管理模式和采购方式。军事采购模式主要有集中采购、适度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三种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采购内容、规模和类别不同,采购模式也有所不同。在采购活动实施前,应事先对采购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市场供求和商品分布状况、预测采购风险、掌握供应商的资信、预测采购数量和价格、测算和比较不同采购模式下的成本,并制定可能出现风险的应对措施,最终确定效益最佳的采购模式。从当前地方政府采购和军事采购试行的情况看,我军采购的理想模式应选择适度集中基础上的分级采购。军事采购的管理模式确定后,还要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采购方式的确定取决于所采购的物资、工程和劳务保密的等级,市场供求和环境情况等因素。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军事采购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采购等。除涉及国家安全或秘密项目的采购外,军队其它采购项目应采取有多家供应商参加的公开招标方式,以利于通过竞争择优采购,取得价美物廉的商品和服务,达到提高军费使用效益的目的。对一些不宜招标的特殊商品可采取单一来源方式采购。在具体实施中,采购计划确定后,由军事采购机构根据市场情况及物资的性质确定合适的采购方式,作为采购方式的重要法律依据,并通报有关部门照此执行。

4.在公开媒体上军事采购信息。军事采购对象和方式一旦确定后,就应当采购信息,便于供应商参与竞争。依据有关规定,按照确定的采购方式采取相应的信息或告知形式。对采取公开招标形式的,应按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在军队指定的公开发行刊物上刊登公告;对采取邀请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询价采购或定点采购方式的可将有关通知直接寄送或直接联系符合条件的有关供应商,告知有关采购信息,并提出内部竟标、谈判或报价的有关要求,如时间、地点以及应携带的资料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部队实行公开招标的军事采购,经批准后,可直接将采购信息在因特网上的军事采购信息网站上,实行网上采购,这不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可将效益大幅提高,采购成本会大幅下降,从而更好的提高军费使用效益。

5.严格审查供应商竞标资格。为了确保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军事采购机构务必对供应商进行适当的选择,对供应商的资格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只有审查合格的供应商,才能参加军事采购活动。对供应商的审查内容应包括:供应商的注册资本、资金实力、生产和服务能力,以及技术等级等情况,是否有能力和资格承担招标项目;供应商送审的材料是否真实可靠;供应商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供应商资信和商誉情况如何,有无不良记录等。供应商通过审查后,最终被确定为合格、合法供应商,列入军事采购供应商名册,储入数据库内,供今后各查备用。

6.军事采购合同的签定。军事采购项目招标要内容明确、考虑细致周密、兼顾招投标双方的权益。招标文件的作用,首先是投标人提供招标信息,以引导承包人(供应商)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进行投标分析和决策;其次招标文件又是承包人(供应商)签订合同的主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军事采购机构应高度重视对招标文件的编制,做好投标文件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条款斟酌等工作。招标文件要求内容全面,前后连贯,除具有

相对固定的格式和条款外,其内容和篇幅的大小,与项目的规模和类型密切相关。一般货物采购的招标文件要简单些,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的内容要复杂些,特别是大型项目,其招标文件的篇幅可能长达数百页甚至上千页。不同工程的招标文件,内容虽有繁简、详略,但是招标文件,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招标邀请书,即投标人须知;其次是合同的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再次是军事采购机构对采购对象的要求;最后是对投标方的基本要求。军事采购无论选择何种采购方式,最终都要形成一个共同的结果,即签定书面合同,以明确招投标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7.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军事采购活动的合同一旦签定之后,签约的供应商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军事采购部门在合同签定之后,要定期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进度或服务进度,并在市场上选择具有资质的技术监理机构对供应商执行合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也可商请委托单位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生产进度、生产监控、质量检验和其它监理工作。如遇特殊情况,原合同无法正常履行,采购机构与供应商应立即商讨对策,经双方同意后方可改变合同的履行条款。否则,违约的单位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并向另一方赔偿违约金。军事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注意学习掌握和运用法律知识,保证合同的正确执行,维护合同双方的权益。

8.严格组织验收与结算。军事采购合同签定之后,军事采购机构应将合同内容通报财务部门和军需部门,并会同物资、工程和服务需求单位对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进行审查验收,这是实现军事采购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无论是物资、工程还是服务,其合同的执行检查与验收都应由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验收小组来进行,比如计算机、空调和多媒体的采购验收,就要组织电子产品方面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验收。如果是工程项目的验收,就要组织基建营房方面的人才对其进行检验。检验结束后检验小组要在检验报告书上记录检验结果,并签字盖章,作为检验合格与否的法律依据,i检验证书一式两份,军事采购机构与供应商双方各执一份,作为自己的资料档案,供今后查看。检验小组检验合格后要出具检验合格证书,供应商凭检验合格证书和采购合同到财务部门进行结算。财务部门根据采购合同的条款支付供应商的货款或劳务所得,同时将事先收取的合同履行保证金退还给供应商。

9.积极进行采购效益分析。在财务部门办理结算后,分析军事采购效益成了军事采购活动的最后环节。军事采购管理部门和有关监管部门,须对采购项目运行及成效、采购机构的决策管理水平、供应商的资信及履行合同的能力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将分析结果及时的反馈给采购机构和采购主体,以便今后的采购活动能够更加有效的运行。如果由于采购机构的问题导致某个项目出现效益低下或者损失浪费等现象,军事采购管理部门应会同审计机构在以后年度内对该采购机构上报的需求计划和采购方式、程序和过程等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和监控;对违法乱纪者要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并报请上级暂时停止其采购权力。如果供应商存在偷工减料等欺诈行为,军事采购机构应将其行为在军队内或公开的政府采购刊物上或网络上曝光,并取消或降低其进一步参与军事采购的资格,使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以确保军事采购质量,维护军队利益。

军事采购作为国家政府采购的组成部分,在采购原则、方式方法和制度建设上,与国家政府采购制度有一定的类似性,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结合军队实际情况以创新的方法来积极完善。

参考文献

[1]崔小宁,凌大荣,军事采购项目管理浅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7)

[2]钟先文,钟德敏,军事采购改革发展战略构想[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6)

[3]陈斌,王路,周枫,论我国军事采购立法的缺陷与完善[J],军事经济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