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与劳动实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3:22

职业素养与劳动实践篇1

【关键词】中职生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187—02

高才生或许可以从书本中产生,但高素质人才只能生长在劳动的土壤里。加强劳动素质教育,切实可行。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劳动实践教育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独立内容,而且对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职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对职校学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任务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提出了学校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青年学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当代青年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中职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实施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一,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课堂,要引导广大学生经常深入到工厂、农村参加各类生产劳动,通过亲身体验企业、农村的生活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他们投身改革,献身四化的热情。同时,在劳动中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艰苦奋斗,以及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优良品德。

第二,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需要。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包括知识、智力和技能三个方面,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技能的培养更离不开劳动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只有指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大量的企业劳动实践,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服务社会的技能,否则只是“黑板上维修设计”,通过生产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经过理论联系实际,又可以加深对科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第三,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增强身体素质的需要。中职生正处在身体成熟的重要时期,参加适度的劳动能使其肌肉、筋骨受到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其抗病能力,从而强健学生的体质和体力。中职生应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劳动,锻炼健康的体魄,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二加强中职生的劳动素质教育的若干对策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应注意的“三个结合”

第一,集体劳动与自我劳动的结合。职校中,学校对集体劳动组织得比较好,因为在集体劳动中,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但对中职生的自我劳动重视的不够。其实,自我劳动对青年学生自我约束的劳动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大部分时间的劳动是自我劳动。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向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我劳动能力很差,大部分学生不会做饭,不会缝补衣物等家务活,就连宿舍卫生也懒得搞,于是有人提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担忧。

第二,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相结合。对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中,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要双管齐下,既要有一般劳动更要有专业劳动。一般劳动可以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参加专业劳动不但可以巩固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增长才干。

第三,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参加校内的清洁卫生,绿化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服务的劳动,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这些劳动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适当的有酬劳动,有助于学生勤工俭学,培养自立的精神和很好的劳动习惯。对职校实施劳动素质教育,要注意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

2.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的三条重要途径

第一,公益劳动。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青少年为社会无偿劳动中贡献的力量越多,他在内心就会更加深切地珍惜那些似乎与其个人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并且会享受到光荣感、自尊感和成就感。职校中也应积极提倡关心他人、热心公益、扶贫助困等活动,要通过青年志愿者等形式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照顾孤寡老人,义务家教等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从而有效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

职业素养与劳动实践篇2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人才培养

【中国分类号】G633.91

项目来源:“十一五”国家教育规划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点子项目“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FiB070335-a10-01);武汉工程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X2012018)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一系列巨大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生物热”的兴起以及高校生命科学类专业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随着招生人数的剧增,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2010年,全国省内地方院校,生物毕业生就业率为87.8%,其中,在非生物类领域就业率高达29.5%,而在生物类领域就业率仅为58.3%[1]。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强化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构建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向。研究探讨构建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对于丰富我国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劳动与就业能力以及就业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的内涵与主要构成要素的思考

劳动能力,是指人类进行劳动工作的能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就业能力定义,因研究视角不同而各有不同,还没有统一定义[2]。我国较早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3]。关于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以及构成要素,根据研究者研究视角不同,没有统一定论[4]。

二、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现状与创新思路

1.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现状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劳动与就业能力,我国研究者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最早提出“提高就业能力对策”的是1999年东北财经大学的韩淑丽。而之前主要是开展职业培训,提高社会就业率(陈玉民,1997;李桂圣,1998)等方面的报道。随着高校扩招,2000年以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能力培养的呼声逐渐增强。2000年,药朝诚在《山西发展导报》上提出:“大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之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与研究(张晓洪,2001;苗天慧,2003;赵颂平,2004)。2005年以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发表,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等研究(阎大伟,2007;郭志文,2007;张新娅,2012);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问题、对策研究(张进,2007;孙长缨,2007;朱新秤,2009;周静,2010;沈金峰,2011);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调研报告与具体做法(李颖,2005;肖云,2007李连营,2008;杨芝等,2010;易佩荣,2011)等等。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涉及大学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建立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欧盟将终生学习策略纳入劳动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美国高校将校企合作、生活技能培养、设立就业指导中心等纳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等等。

上述研究都是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内涵、措施与对策探讨。关于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构建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形成具有广泛价值的高校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与模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

2.构建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创新思路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着力解决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以及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等劳动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劳动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率。

(1)要构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的创新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就业率。根据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实际情况,探讨高校对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拟定解决对策和措施。根据大学学科专业特点,探讨将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途径,以及大幅度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技术措施,构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的创新模式,解决高校对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以及学生就业率低下的问题。

(2)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改革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解决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差,操作动手能力弱、知识开发应用能力优势不突出的问题。

(3)要加强实习教学改革,切实转变学生劳动就业观念。要形成学生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的实习新机制,让学生在实习中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磨练意志、砥砺品质、陶冶情操、了解国情、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大幅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道德观念,解决大学生劳动观念不强,怕苦怕累,就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

(4)要建设高校思政工作与大学生劳动就业工作联动新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素质。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劳动与就业素质与能力提升的新体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的方法与机制,提高大学生劳动与就业素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劳动与就业工作脱节的问题。

三、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与实践

劳动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有三点,一是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与专业技术能力,二是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较好的劳动就业观念与思想道德素质。以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术能力;以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习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劳动就业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和环境适应能力;以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改革,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品质。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构建与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相适应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术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核心,构建生物技术专业基于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创新模式,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生物技术专业与生物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生物技术产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诸多产业,如:农业、能源、环保、化工、医药、卫生、矿产、材料、食品等等。研究构建“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的生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对生物人才“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的需求。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探索大幅度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技术措施和将劳动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途径与方法,优化构建与劳动就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强化人才研究开发应用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

武汉工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在学校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化工等优势学科基础上设立的。通过10多年的建设,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形成了“生物+化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5],培养具有“生物化工与生物制药”鲜明特色的本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2.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实践教学改革、实践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为目标,创新实习、实验、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方法与模式,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改革体系,大幅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教育资源,产学研合作,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着力提高生物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技术措施,营造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人才劳动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3.加强实习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劳动就业观念。

以劳动素质、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培养为导向,加强实习教学改革,改革实习教学模式,创新实习教学方法,改革参观式、袖手旁观式实习教学模式,构建能够大幅度提高大学生劳动观念形成和转变的实习教学模式。为此,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近5年来,进行了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实施“顶岗实习”教学模式[6],让学生在实习中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磨练意志、砥砺品质、陶冶情操,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务实工作作风和热爱劳动的思想道德观念。

4.重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

以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培养为导向,充分发挥社会育人和大学育人的双重功效,以就业素质培养为主导,以就业观念改变为核心,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将思政教育、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强烈的事业心的方法与机制,改变学生眼高手低、就业观念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就业率。

四、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实践效果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有力的提升了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2007年以来,我校生物技术专业黄亮平、魏桂英、李金林、革伟同学分别荣获武汉工程大学“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季李影、徐雪娇、革伟等同学分别荣获“国家奖学金”;赵鸿雁、易沭远同学分别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张红同学荣获“第十三届奥林匹克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龚雯同学荣获“湖北省第一届大学生生物实验竞赛(综合赛)三等奖”;10多名同学荣获“国家专利”;19人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其获奖比率是学校平均获奖比率的近3倍;60多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主要分布在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海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

以我校近两年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情况,说明人才培养质量与效果。我校生物技术专业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政治素质高,学习成绩好,就业率高,多项指标,在我校理科专业中,均位居前列。例如:2012届毕业生革伟同学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两次荣获“国家奖学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标兵”;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入党人数多,入党比例高,入党比率分别为50%、40%;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38.1%、22.22%;四六级通过率分别为90.91%、93.33%;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的比例分别为13.64%、7.41%;一次就业率均为100%;高质量和高端就业率分别为9.52%、55.56%。

参考文献

[1]乔守怡.生物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

[2]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7

职业素养与劳动实践篇3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劳动观点劳动习惯

《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中指出在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通过接受养成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文明风采”竞赛等特色活动的激励,中职学生在学习掌握技能的同时,有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逐步提高。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上学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好像变了一个人――有礼貌了,懂得感恩了,做事情有章法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展及我国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

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因此,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让学生加深对劳动的认识。

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是生产的最基本内容。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在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说劳动创造了所有价值,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使我们人类从类人猿进化成现在的人类。所以我们要热爱劳动,把劳动作为生活的乐趣,始终记住“劳动是人类发展的源泉”。

劳动是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更是人类发展、成长和存在的需要。我们通过劳动改变自己,改善生活,改造世界。因此,不同的劳动有着不同的收益,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追求有着不同的劳动,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奉献。无论是有价劳动还是无价劳动,都是可贵的和值得珍惜的。苦也好,累也罢,劳动不仅有关人的健康和智慧,也有关人的快乐和美好。劳动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劳动锻炼和造就了我们人类。人的伟大其实就在于会劳动、能劳动和爱劳动。没有劳动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能体现劳动的生活是充满幸福的。劳动证明我们不懒惰,劳动说明我们不贫穷,劳动表明我们不落后,只要我们想进步、想拥有、想改变,劳动一定能够为我们实现。

革命先烈同志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因此,我们中职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劳动实习,要热爱劳动,把劳动作为人生的乐趣,始终记住“劳动最光荣”。

二、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品质。

我国宪法规定遵守劳动纪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其意义是重大的。劳动纪律是劳动者在共同劳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它要求每个劳动者按照规定的时间、质量、程序和方法完成自己应承担的工作。劳动者应当履行规定的义务,不断增强国家主人翁责任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劳动,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劳动生产任务,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维护工作制度和生产秩序。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职业道德是在职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调节职业活动中的特殊道德关系和利益矛盾,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其基本要求是忠于职守,并对社会负责。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每个劳动者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以保证集体劳动的协调一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劳动者在维护企业和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就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向社会负责,这是现代社会法律要求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既是劳动者的义务,也是劳动者完成劳动任务的保证。劳动者努力提高职业技能,提高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劳动者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熟练劳动者,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因此,我校在教学中不断增加劳动实习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通过劳动技能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

三、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人的成长必然要经历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劳动技术教育课就给了学生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劳动技术教育课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模仿、思维想象、认真思考、动手操作、发明创造等能力,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健壮学生的身体,即劳动技术教育课能益智健体、养德强能。

1.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品质,强健学生的身体,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学生到实训基地亲身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不易――既需要娴熟知识技术,又要有强健的体魄,尤其机电专业的学生进入工厂实习更需要有健壮的身体。从而让许多学生想到自己父母打工赚钱的不易,培养加深学生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品质。在劳动实习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计算机、车床等劳动工具都需要保养维修,没有劳动生产工具就无法进行劳动、生产产品,让学生产生保护劳动工具的思想意识,热爱劳动工具。通过与工厂工人、果园工人等一起进行劳动生产,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积极肯干、按规程办事等优良的劳动品质。学生看到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欣喜若狂,内心就会产生成就感――文化知识虽然没学好,但能进行劳动生产了,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在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中,使学生在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随时随地都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行、弃恶从正,积存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合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求的道德行为。

2.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学生自己能对事物有美丑的辨别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突出地落实到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去。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单纯地模仿,而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技术教育课就是一门集自然生活美、形象艺术美、品德心灵美和精湛高超的技术为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课。劳动技术教育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修养,引导他们在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上健康成长,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在今年我校举办的艺术节中,机电部钳工教师把美学知识与钳工做件相结合,学生做出了航母、飞机、自行车、梳子等工艺品;现代服务专业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舞蹈“职教小苹果”;计算机专业学生制作出了优美的平面设计图形,等等。这些都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增强,并使学生在自己创造美的过程中,享受美的欢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劳动技术教育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进入实习室、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需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劳动生产知识、劳动技术知识以及基本的劳动技能等,如果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劳动实习、实践,所以就督促自己去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劳动产品,这就使得他们总是不间断地积极地去学习书本知识,利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由零散知识到完备知识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手脑并用、体脑结合,能培养提高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维想象力、操作能力等。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生产知识教育和劳动技术训练,使其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的一般原理和劳动技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劳动生产工具,并形成相应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深造的能力。

4.劳动技术教育能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劳动技术课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手工小制作、农林果树修剪栽培、机械零件加工制造、图纸设计、会计实际做账、网页制作等,这些方面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模仿、思维想象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在劳动技术教育课中引导学生仔细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观察方法,培养积极的观察习惯,让学生体会到想象和创造的快乐,努力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发明能力是创造力的重要标志,劳动技术课在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学习知识技术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发明创作意识的萌芽,在学校就培养工程技术发明创造、手工艺术制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发明创造的快乐,产生积极的人生体验,使学生热爱劳动。

总之,劳动技术教育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方法,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提高中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校必须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其不可忽视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实现中职教育“由大部分学生面向高考到直接就业教育”的转型。

参考文献:

职业素养与劳动实践篇4

关键词:实训;课程开发;市场需求

在学习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目前高职院校必须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文件中提出要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如何对实训课程进行开发设计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个关键环节。本文将以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为例对实训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

一、人才需求分析是实训课程设计的前提

所有高职专业的教改活动都万变不离其宗,即离不开该专业设置的最初定位,这是一切行动的源头。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设置某个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职专业,围绕市场动态对该专业进行相应的教改活动,这是符合事物发展逻辑规律的做法。任何违背该做法,不考虑市场需求,闭门造车设置专业,主观想象进行教学改革都是本末倒置和缘木求鱼,结果不是自相矛盾就是陷入循环的怪圈不能自圆其说。因此,实训课程的安排和设计必须满足就业需求的要求。所谓“工学结合”即工作和学习的结合,实训课程必须起到结合点的作用。对专业人才需求市场状况、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是必要前提。

1.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前景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需求及政府的基本社会政策之一,其目的是使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的情况下,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服务,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保障在稳定社会、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劳动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劳动保障事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当前劳动社会保障系统本身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劳动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人才,需要尽快提高服务质量,努力赶上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与此相对应,对相关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该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虽然是一个新专业,但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需求量极大,其专业发展前景极好。

北京是全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中心,吸纳了全国各类人才在此就业,并且具有极大的流动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变,其中涉及到各类人口的就业问题、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贫困人口和老龄化等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会更加突出,对相关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的需求会更大。因此,仅仅从北京的经济发展情况看,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都呈现出较大的需求,有较好的专业发展前景。

2.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岗位

市场对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更多的是熟知国家和地区劳动法律法规制度,掌握具体劳动保障领域相关业务流程,能适应新劳动人事管理形式的不断变化,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北京市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更多的呈现社会化的态势,对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的岗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相关岗位。随着各企事业单位用工社会化和合同化的深入,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等普遍转向社会统筹管理。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承担这一重要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的业务包括“五险”业务办理,如养老金的缴付与发放、工伤和医疗的支付等,随着社会保障系统的完善和网络衔接的普及,还会涉及到劳动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医疗费用实时结算等。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相关岗位。目前社会就业形式多样,人员流动性很大,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在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重,导致企业同劳动者在雇佣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日渐增多。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平稳发展,这是劳动社会保障领域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此类岗位涉及的有:劳动争议仲裁书记员、劳动争议仲裁员等。

(3)企业劳动人事部门相关岗位。在我国,由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利益保护的倾向性,以及地方劳动法规的许多细节规定,企业在人员雇佣方面要特别注意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以及员工关系调解问题。此类岗位融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律事务以及劳动争议调解的主要工作内容,目的是强化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协调企业用工矛盾,提高企业竞争力。

(4)社区劳动保障管理岗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强,我国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重点转移,其中之一便是社会保障的社区化,并由此带来社区劳动保障管理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依托区县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实施本区范围内的业务管理和指导服务。各街道(乡镇)创建就业与社会保障―体化服务网点,立足社区,集岗位开发、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特困群体安置、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功能为一体,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岗位包括:社区就业服务,包括职业推荐、职业指导、下岗人员社区管理、失业人员开业创业指导、外劳力管理等方面,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使居民在社区内即可获得所需的劳动保障信息。劳动保障法律,为居民提高劳动法律咨询以及劳动争议调解员、仲裁员等。

3.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根据以上不同岗位的情况,要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所需的人才必须是具备两方面高素质的人才。即扎实的综合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两方面要求是相符相承、互为基础、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类素质。只有具备扎实的综合业务素质,才能有能力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在工作岗位中随着工作的发展而发展-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保证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愿意尽心尽力的提供优质的服务,避免人为的差错。而具备扎实的综合业务素质可以使毕业生依靠自身的能力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从具体业务活动来讲,以上相关岗位的人才必须具备下面三方面的能力。

(1)业务办理能力

包括:熟练应用社会保险软件从社保中心角度处理各项保险业务的处理能力,从企业角度办理各项保险、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的能力,独立分析各种劳动纠纷并合理处理纠纷的能力,具备

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要求的基本工作能力,如招聘、培训计划的制定、职位说明书的编制等。

(2)沟通能力

指面对不同组织、个体和各种事件时交流信息、处理各种矛盾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书面报告、组织协调等。

(3)学习能力

指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能利用所学知识和自身的能力快速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找到问题解决方案并提高自身认识水平的能力。包括: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总结判断等。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现有实训课程的问题

结合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现有的实训课程,以及实训课程教学运行情况,我们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可以对其他高职专业在实训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反思。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现有实训课程有沟通技能训练、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社会保险业务训练、劳动争议仲裁模拟等,在实际授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课程难于脱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

实训课程应该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技能上的进一步深入训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设计以及亲身经历的实践能力。由于在理论课程的学习阶段不能及时进行训练,加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经常出现在实训课堂上重复大量理论课堂上学过的内容,实训课大多数时间变成了理论教学。另外,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听课,在实训课堂上也习惯于教师讲,而自己懒得动手、动脑。在教师布置训练的项目后,学生不能按时完成项目训练,教师不得不把项目训练从“做”变成了“讲”和“演示”。最终实训课程又和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一样了。

2.实训课程设计不完善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系统而又扎实的实训课程设计与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从实践看,日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训课程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实训内容仍然不足,无论是所占课时,还是设计的课程种类都不能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二,各项实训课程在各学年的分布不尽合理,同理论课程的匹配有待调整。第三,实训设计中对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协调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体现不足,也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

3.实训课程缺乏系统的教材

由于实训课程基本上是教师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就业可能的工作岗位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授课中不如理论课程那么成熟和完善,所参考的仅仅是备课的讲义和教案,缺乏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教材。因此,很难使实训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应该说,每一个高职学校,每一个高职专业的实训课程都是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不应该也不可能从社会其他地方找到合适的教材,只能是在学校的鼓励下,由教师将多年的实训课授课经验总结编成系统的教材。这需要相应的机制来促成。

4.实训课程的效果不佳

虽然不同专业根据高职理念开设各类实训课,但从实际运行效果看并不好。各实训课最终的结果没有达到设计的预期,原因是多方面的。工科院校实训大多在仿真车间进行,车间里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设备,实训道具真实可感,学生面对的就是将来职业岗位所要面对的环境和设备。作为文科院校,实训课培养的技能大多不具体,更多的是一种综合_生的能力,为学生设立的公司、市场情境更多虚拟性,软件因素多于硬件,其间的业务往来和工作流程大多数情况下排除了不可知因素的突变性。学生在实训课上参与热情不高,对于实训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自身能力提高的期待不强烈,往往是任务布置之后,在实训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冷场,出现教师“点将”、讲评时间多于学生“表演”时间的本末倒置现象。实训前预定的目标和计划难以按照预想完成,实训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三、构建以满足就业需求为目的的实训课程体系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人才需求分析是实训课程设计的前提,构建以满足就业需求为目的的实训课程体系必须充分结合工作过程对岗位技能的需要,同时也要兼顾对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根据对劳动保障专业相关岗位技能需要的分析,该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应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

1.培养学生基础技能的训练课

基础技能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胜任任何工作都需要的技能,也往往是高职院校最容易忽略的一部分。许多专业过于强调对学生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但最基本的技能在学生毕业时却成了木桶的最短板,遏制了学生的发展。基础技能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如对三大办公软件的熟练应用,写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力等等。目前在劳动保障专业通过理论与实践课的形式有所设置,但还不全面。

2.针对具体岗位技能训练的实训课

在劳动保障专业这一类实训课中,既有针对不同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训练课程,如针对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业务办理技能所开设的“社会保险软件业务处理”课程,针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书记员岗位所开设的“劳动争议处理实务”课程,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课程,针对社区劳动保障管理岗位的“劳动争议处理模拟”课程等等。另外还有针对众多岗位所需的共通能力的训练课程,如“沟通技能训练”,“人民调节”,“面试技巧”等。当然,现在劳动保障专业所开设的岗位技能训练课程还难于覆盖市场需要的各项技能要求,也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继续探索和改正。

3.培养综合素质的训练课程

培养综合素质的训练课程在目前的劳动保障专业中暂时设置不足,需要加以完善。主要包括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训练、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训练、自我组织能力训练、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等等。对于该类实训课,需要设计内容丰富、具有挑战性、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的模式。

4.高仿真的实地训练课程

该部分课程在劳动保障专业实训中应该说最重要,因为高仿真的实地训练课程基本上是学生就业岗位的实地演练,是学生就业的前奏。这需要同用人单位建立互助双赢的实习实训基地来保证该类课程的实施,需要聘请用人单位行业导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训练的内容应该就是学生就业岗位的真实工作内容,不过比实际工作更集中。在这类课程中,学生的所作所为同前面几类课程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真实的反馈,由现实结果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考评,而不是教师的主管考评。

四、实训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及以满足就业需求为目的的要求,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开发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注意实训课程同其他理论课程的关系

实训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其他理论课程不是平行关系,而是贯穿于理论课程之间。在实施中要把能力要素分解到各实践环节中去并循序渐进,以形成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职业技能,使技能考核与社会接轨。通过理论与实践、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实践作风,形成初步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2.实训课程的设计要坚持目标性原则

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坚持系统性原则,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和协调统一。坚持课程化原则,将实践教学的各种环节以课程形式进行组织、实施和管理。坚持开放性原则,增强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坚持全程评价原则,对学生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考评、控制和反馈。

3.整体提高实训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

实训课要围绕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大实训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实训课程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要从学院层面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三层次、四系列”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层次”指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五系列”指实训、高仿真实践、见习实习、顶岗实习系列实践活动。

4.实训课程设计要充分体现系统性

实训课程设计既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系统性,又要注意实训课程之间的系统性,使实训课程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互呼应,即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在遵循实践知识技能逻辑顺序的基础上,剔除不同实训课程中重复、陈旧内容,适当减少验证性实训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内容的比例,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科学研究成果,开发新的实训教学内容。

总之,对于―个专业的实训课程开发设计不仅需要随时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还需要同行业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实训课程体系的完善从学生角度来讲是对学生能力的完善,使学生从理论课程的认知达到真正的学习,即由于实践产生的经验所导致的持续行为改变。

参考文献:

[1]叶立群,纪芝信,汤海涛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职业素养与劳动实践篇5

[关键词]价值劳动者高职教育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对劳动者的价值认识正确与否,劳动者的价值能否得以实现,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而且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者价值,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等职业教育促使劳动者价值理念确立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最核心职能是促进人的发展,从而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者价值的提升。关于价值,马克思有过明确的论述,他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在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在这里,马克思表明了主客体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人和物之间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对应关系。而主客体价值关系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人的主体性。劳动者不仅被动地接受外界提供的生存资料,而且主动地创造自己作为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劳动者的价值,或者说劳动者的有用性,就在于创造价值。

高职教育正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既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同时又注意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在职业领域里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对于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应该有一个更广阔、更符合现代精神的看法。他们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是社会活动的积极主体,他们为社会劳动,也就是为自己劳动,他们是自己未来物质生活条件的创造者,是生产关系发展的动力。只有当每一个劳动者对自己的地位、能力、职责、权利有较清楚地认识,才能有真正的自信、自强、自重、自尊和自爱,也才能使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提高自己的主体地位尽其应有的责任。进一步讲,也只有在实践中,真正地、现实地依靠劳动者、唤起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提升劳动者的价值理念,才能把千百万劳动者吸引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

二、经济发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者价值层次的提升

经济发展不仅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展、专业结构的调整,而且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者价值层次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高等专业技术教育,其目的是教育与培训高级职业人才。可以说他是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管理方式现代化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三产业中新兴服务领域的开发;第二产业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和技术的引进;第一产业科技含量的渗透,使得一些岗位的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工作方式逐步由体力技能操作转为智力技能操作,技术的发展对操作性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它的出现和发展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需要,适应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客观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在高职教育层次提升的同时,经过高职教育的职业劳动者在自我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自然也就实现了劳动者价值的提升。

知识经济引发的经济革命,对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职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知识经济对高职教育培养知识型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任务有了新的诠释,他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高职教育的重点。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决定生产、经营和管理运作的主体。人力资本积累将成为改善经济系统运行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就业的起点和收人,知识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知识积累决定着其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劳动者的价值也在提升。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高职教育就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通过技术的运用提升产业结构的能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职教育通过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在提升产业结构的能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劳动者的价值。

高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的发展形式。高职教育符合马克思提出的通过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来实现人的发展的原则。高职教育通过精心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具体的实践方式,使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自我能力展现中提升劳动者的自身价值。

三、高职教育创造了实现劳动者价值的条件

劳动者的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的自我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个人的行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越大,它的社会价值就越大。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内在统一,不断平衡的。实践证明,要想真正提升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价值,真正实现劳动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需要造就一个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环境。高职教育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适应性、前瞻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已经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职教育是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银领”人才的体现。高职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者价值,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银领”人才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转贴于

第一,高职教育为现代化条件下实现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理想的途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怎样把人类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和现实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契合,使其不仅具有思想引导作用,而且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已经成为教育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高职教育不失为现代社会条件下实现人的发展的理想途径。现代社会职业活动是人类活动和交往的基本方式。人们必须从属于一定的职业,在特定职业岗位之内实现其发展。高职教育就是着眼于人的职业发展的教育事业,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高职教育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上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高职教育为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不断展现自我价值创造了条件。

第二,高职教育更加重视人的个性发展。高职教育在实现人的一般发展需要基础上,满足了人的特殊发展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强调教育的人格化和个性化。高职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关注和探求,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高职教育不仅承认个性的差异性,而且通过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教育形式为不同个性提供了发展的选择性。这种教育,有利于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此更有利于激发和张扬个体的特殊潜能。由于高职教育的专业以社会的职业分工为基础,较为具体地反映了社会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根据职业指导理论,人的各种能力模式和人格模式,总能与某些职业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一旦个体找到并进入与自身个性相宜的职业发展轨迹,就如鱼得水,天赋潜能必然实现最大限度地发展,劳动者的价值自然得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使学生为发展个性而选择专业进而发展个人的职业能力。由于专业与他们的兴趣、能力较为接近,一般学生都能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和未来就业的密切关系,这就可以有效地激发高职生在学习期间全身心地投入到自我潜能的开发中去。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在高中阶段学习平平的学生,进入高职后由于所学专业适合本人的特点,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真正成为表现其个性的自由活动。

第三,高职教育促进了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人的个体价值是以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来衡量的,主要体现在职业成就方面,正所谓“有所位,才有所为”。高职教育以指导学生就业、创业、乐业、立业为宗旨,对劳动者个体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可以赋予学生以职业能力,使其成为现实的职业者。高职教育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职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高职教育是未来劳动者的职业引领人。高职教育对于提高个性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地位,展现其职业劳动者的价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高职教育创造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高职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系到受教育者本人,也关系到整体劳动者价值的提升。教育不是把人作为工具来锻造,也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而是把教育对象作为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主体加以培养、塑造。高职教育不是授人以一技之长,谋得一个职业的功利性教育,他的价值取向是以构建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拓宽学生创就业渠道为目的,指导帮助学生在确立社会坐标系中找到自身发展的位置。在认识职业的基础上,熟悉职业、发现职业、发展职业。高职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强调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注重受教育者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元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4]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何向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马必学,王式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美)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m].陈志武,崔之元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职业素养与劳动实践篇6

关键词:教学职业道德校企合作

会计教学对教师有要求,企业对会计技能有要求,税务局对企业会计的账务处理有要求,这些要求是根据当时经济发展需求而变化,一般的会计教学跟不上企业税务局对会计的要求,会计教学与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区别,如何将它们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目前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中职校学生多为参加中考后未被普通高中录取而选择了职业教育,大部分高素质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中职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2、死记硬背会计理论知识教学方式。

会计是一门比较独特的学科,较难取得练习会计实际工作技能所需的实践资料,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而且是以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就是课程设计单一,板会计教课书,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学生在听课并做理论知识的笔记,缺乏理论课与实践的衔接。这种模式过度的重视会计理论的灌输,把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留给实习企业来教。

3、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

在信息时代的社会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设备都被运用到课堂里。现在利用多媒体来开展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一方面一定程度促进了会计专业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养成学生对会计手工账操作的轻视。一般会会计手工账操作不一定会财务软件操作,会财务软件操作不一定会会计手工账操作,到企业用其真实资料实习,才能把会计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4、以会计理论的方式进行会计模拟实训教学。

目前会计实训教学的过程是:利用现有的复印技术,把企业以前的会计资料编成书籍,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用手工和财务软件做一套会计账。这是以会计理论的方式进行会计模拟实训仿真教学,没有跳出理论教学的范畴。

二、目前会计专业就业现状。

1、会计岗位。

会计岗位: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岗位,出纳岗位,稽核岗位,资本基金核算岗位岗位,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财产物资收发增减核算岗位,总账岗位,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以上可以看出企业需要会计专业从业人员的量是较大的。

2、企业一般对会计人员要求是具有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的毕业生。

每年校双选会都有这样的问题。双选会的对象是读了两年的中职生。三年制的中职生呆在学校两年就参加双选会并离校,从何谈起工作经历,从何谈起专业技能。

3、需要有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

就整个社会而言,有诚信有职业道德是一个人所必备的精神要素。

4、对口就业率不高,学非所用现象较严重。

中职会计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其就业的最大资本或优势就是专业特长,现状呢?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最大败笔是缺乏会计技能。

5、就业稳定性差。

第一,中职生会计技能低,无法适应企业会计工作岗位,被迫"跳槽"。第二,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挑剔工作单位的毛病,然后不断的"跳槽"。

三、会计专业教学与其就业所需技能之间不协调所产生的弊端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现在中职学生多为未被高中录取而进入职业教育,年龄偏小,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自律能力弱,他们处在青春叛逆期,外界各种诱惑,使得他们学习之心集中不起来,学习兴趣不高,上课不认真听的现象普遍,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技能知识。

2、教师实际会计工作经验少,教学思想保守,授课简单。

中职校教师的来源:不论是上一定年纪的还是年轻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居多,真正到企业呆上一年半载的很少,更不用说经常深入企业了解会计的实际工作内容,有那些变化。由于会计工作经验少,缺乏足够的授课所需的现实的会计资料,教学思想保守,授课方法简单,照本宣科,学生听课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也就难以有效的落实。

3、中职学校培养的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

理论课是讲授会计书本知识,这方面教师是胜任的。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会计工作,这方面有所欠缺。原因在于现在的会计实践教学课是:一是会计模拟实训(实为理论教学);二是到企业实习时不是本专业的知识,因为各个单位对于自身会计数据的保密,像会计、出纳这类岗位更是不能随意让外部人员接触,这就演变为纯粹是以会计专业无关的实习打工。缺少了真正的实习机会,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对于理论知识抽象的理解,手工操作账时,仅仅为了填凭证而填凭证,为了登账簿而登账簿,绝大部分学生不能掌握会计要领。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只有理论有非专业打工经历,但没有会计专业技能的实践经验的学生。

4、劳动法律保护意识不强。

中职毕业生的年龄一般在17-18岁之间,在劳动法律保护意识这方面缺乏有效的教育。绝大部分人不知道劳动权利是指什么,不知道劳动合同是如何订立,不知道劳动合同如何变更终止和解除,更不知道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出现了许多劳动纠纷,处理的结果是,劳动者吃亏。

5、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许多中职毕业生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换了几次工作,不是说辛苦就是说这份工作不适合我,更甚的是有些人是不辞而别。当然不能说责任全在中职毕业生身上,但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中职毕业生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四、解决措施。

1、明确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职教育目标:培养"学什么就能干什么"的应用型学生。一方面要经常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以树立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借鉴与会计课程相关的案例实施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良好的教学设备情况下,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高效的课堂教学。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样才能顾全大局,克己奉公,不斤斤计较,不会"以我为中心"。第二,提高对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工作就能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第三,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激励自己。从业者会增强自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第四,会计专业教师应在授课时,用收集到的现实会计案例,从会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两个方面来让学生独立思考,促使学生通过案例探讨,在有效地巩固了会计知识同时,又能围绕会计职业道德选择的案例内容,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精髓的掌握和运用,为以后从事会计工作构筑起一道防护墙。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对违背会计职业道德案件的法庭审判,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加强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只有遵循职业道德,才能磨砺发展之剑。

3、加强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会计实训教学的改革。

中职校会计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为主,着重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财务会计软件的运用能力。会计教师应将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政策、新法规及时纳入课程教学中,避免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现状相脱节。这要分两步走。第一步,会计模拟实训仿真教学,根据实训资料,通过学生动手进行会计操作,从理论上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步,建立校内的会计仿真实训基地。具体:建立两个银行,两个办税大厅,两个制造有限公司,按照企业的会计流程进行购销存练习,税务练习,日常账务练习,报表练习,银行票据往来练习,保证学生在课堂里学习实训的内容和企业会计操作内容一致,着重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财务会计软件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训基地就能全面提高会计专业实践能力。

4、加强培训既有会计理论又有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

加强培训既有会计理论又有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尤其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的会计教师队伍。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会计教师既要有理论又要具备丰富工作经验,但学校很缺乏此类高水平的会计教师。如何培养?第一,聘请专业会计教师和优秀会计人员参与授课,进行学术交流,引入新鲜的血液。第二,本校建立会计教师培训和进修平台。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改革理论授课方式。到企业了解会计的新政策、新制度具体应用。第三,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5、充实校企合作内容,培养具有会计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校企合作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目前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次合作,起的作用不大。应从几个方面加强合作。第一,对口专业劳动锻炼化的校企合作。在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大致了解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学生在校就有其专业工作经历和经验。第二,教学实训实践化的校企合作。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过程中,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合作企业让学生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会计工作,增强实训的效果。第三,教师实践化的校企合作。让教师到企业去了解会计发展前沿动态,让教师收集会计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6、加强就业劳动法律保护的学习。

劳动合同是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力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要做一个明智的劳动者就要加强就业劳动法律学习。了解劳动权益的内容,了解劳动合同在什么情况下有效和在什么情况下无效,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和解除,了解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五、结语

中职会计教育:提供能立即上岗、为单位服务的专门技术会计人才。只要我们抓住核心要点,加深了解企业会计发展的需要,以就业技能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理念,推进教学措施改革,提高学生掌握会计就业所需的技能,为广大会计专业中职学生找到一条好的就业之路。

参考文献

1、《财政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华网校编著2013年4月第一版人民出版社

2、《会计基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2013年12月第一版人民出版社

3、《课堂教学教师不当行为与纠正》主编李彦福副主编王瑾2013年8月第一版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职业素养与劳动实践篇7

关键词:准职业人实践周;德育;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能为第一线生产和服务的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基于这个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人格尊严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通过准职业人实践周这个活动平台能更好的发挥德育的教育功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四个观念的形成

(一)劳动观念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自己勤奋的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目前绝大部分家长普遍忽视对子女进行劳动教育,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业教育。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的呵护心理更为明显,舍不得孩子参加必要的劳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首先培养学生劳动光荣的观念,要让学生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的获得和成功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使学生懂得尊重劳动,努力学习劳动。

(二)纪律观念

中职学生纪律观念不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作为中职学生,连学生守则和校纪校规都不甚了解,又如何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呢?如何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特别是少部分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家庭子女实际上处于一种脱管的状态。如厌学、早恋、昼夜上网等事件在他们身上频频发生。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在校园内模拟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以一个准职业人的身份要求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加强组织纪律观念,才能更快的适应社会,促进企业、个人的发展。

(三)服务观念

对于一个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的“90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刚开始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他也不可能已经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而将来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一线的服务人员,必须做到眼勤、手勤、脚勤、脑勤。正是基于此,准职业人实践周中卫生打扫、站岗、巡逻、纠违等活动都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能正常有序的开展做服务。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感受到为别人服务的,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服务观念的形成与巩固。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四个意识的形成

(一)责任意识

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责任就是对自己的工作,毫无怨言地承担,并认认真真地做好,这就是责任。今天的不少学生责任意识谈薄,缺乏责任心,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立足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实践的作用远大于说教的力量。

(二)规范意识

现今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很严格的流程,很多企业提出了7S活动,即: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为内容的活动,消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类不良现象。中职生的规范意识差,而他们毕业后却直接面向就业,为了使他们更快更好的就业,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对学生的着装、工具摆放、站岗问候姿势等都有明确的规范。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学生却能充分领悟其中的真谛。

(三)岗位意识

岗位是组织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确定的,由工种、职务、职称、等级等因素组成。一个人对某个工作岗位的获得,既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又是组织的信任和培养的产物。得到一个岗位很不容易,要把一个岗位职责履行好并有所作为就更难。对于即将走入社会工作岗位的中职生,能在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中一人一岗,切身体会岗位的重要性,做到坚守岗位、珍惜岗位、爱岗敬业,相信这对学生来讲将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四)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未来企业员工的中职学生,培养其树立质量意识有助于其职业素养的提升,更好的实现就业。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不管你的岗位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我们都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的形成

(一)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是指人类进行劳动工作的能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中的每一个人不仅要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进行卫生打扫,而且都要在自己的岗位进行站岗。有时候为了能高效优质的完成任务还真得动一番脑筋呢。所以,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体力劳动,更锻炼了同学们的脑力劳动。

(二)服务能力

准职业人实践周的同学承担了整个校园的保洁、礼仪、后勤等工作,他们的工作关系到全校师生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关系到校园人文文化的建设。所以,在这里不仅有他们默默工作的身影,更能看到他们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响亮的问候以及同学间的互帮互助等等。他们就好比是当代的一个个活雷锋在校园中涌动,正是他们热情的服务让人温暖。同学们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服务观念,更锻炼了服务能力。

(三)管理能力

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要教会学生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因为我们的中职生不会一直是一线的工人,在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之后,他们也会走上领导岗位,我们的老师就是要教会他们这种管理的能力。不仅能很好的管理自己,更能很好的管理别人。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机构的设置就包括实践周班长、小组负责人等,对每一项目进行具体的负责,统一安排,有不合理的地方会及时进行调整。正是准职业人实践周这种仿真式的活动锻炼了我们同学的管理能力。

总之,准职业人实践周活动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其他德育教育不可替代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尤其适合我们中职的学生,能针对学生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培养、锻炼,这种形式更是学生所乐意接受的。

参考文献:

职业素养与劳动实践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教育;职业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也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就业教育是就业择业、职业发展、职业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就业教育以就业能力为核心,职业证书等知识的学习和熏陶,加强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就业教育需要倡导个性化,这就需要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就业教育。

一、树立职业理想,了解职业个性

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是就业教育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个性是职业素质的关键点。树立职业理想一是要引导学生把个人兴趣、爱好、愿望等个人主观动机与各种现实条件结合,帮助学生寻找与其特性一致的职业。二是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职业认识水平和心理成熟程度,形成逐渐稳定而又紧跟社会发展的职业理想。三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职业性格是对职业的稳定态度和职业活动中习惯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重要意义。职业个性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它决定着职业生涯的进退与荣辱,还关系到事来的兴衰与成败。在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提升职业品质,培养劳动素质

学生职业品质是指学生在职业行为、工作作风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等。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

职业教育时,应积极展开劳动素质的培养。它包含两个方面:热爱劳动和怎样劳动。前者属于认识问题,后者属于劳动能力的培养。现阶段,中职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够,就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劳动的认识”的培养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教育。1、劳动是谋生的手段;2、劳动能让学生知道“有用的人”和“无用的人”的区别有劳动才会有收获,才会有成就,有劳动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3、劳动无贵贱之分。不劳而获才是可耻的。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劳动的粗浅认识,才能帮助学生提升职业品质,主动投入职业学习与训练,尽快适应社会,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指导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践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自己,还要了解他人和社会。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经历几个实践环节;一是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培训计划;二是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兼顾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的限制以及周围其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特别是应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全面的了解。

 

四、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有一名女生面试合格,可上班不久却因为试用期不合格而被辞退,该生回乡后竟亲戚家躲了很久,她躲的原因是怕别人笑话。也有学生工作期间被批评后不自我反省便立即辞职,大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气概。还有学生在面试时就有“别人能行我不行”的心理。分析这些学生的就业心态,其实是他们的心理问题:1、缺乏自信心,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做事胆怯,畏首畏尾。2、心理承受能力差,总想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就退缩,自暴自弃,甚至一蹶不振。3、团结协作精神缺失。在同一工作单位的学生,因分配岗位不同而互相忌妒,当面抱苦,背后捉弄,希望别人倒霉。

在职业中学,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心,积累自信的资本。切忌扼杀自信。教育学生要放手去闯,遇到问题时,不要一味逃避,应该想办法动脑筋克服、解决问题,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取得真经。

五、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

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其根本还在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加强实训课的教学管理,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做好毕业生执业资质的考前培训成。职业学校的老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多项技能,借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这样毕业生才是用人单位期待的。

职业素养与劳动实践篇9

论文摘要:从研究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入手。深刻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和高校德育工作现状。着力探索一条高职院校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有效途径。对推动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职业道德素质是高职生最核心的素质。而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培养和提高,来源于正确的荣辱观的确立。本文就荣辱观教育与高职生职业道德培养问题谈些浅见。

一、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高职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作用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采、以骄奢淫逸为耻。高职院校必须要以加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新的切人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客观需要。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短期内的道德失范、价值标准不清等问题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调查资料分析:①青年学生参与政治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②青年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③青年学生个性张扬夸大化、片面化。有的只知道自己的幸福与个性要求,以求奇出异为时髦,而忘了社会公德,甚至见利忘义、违法乱纪。④青年学生职业道德认知与择业就业行为存在脱节现象。不愿意到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这些问题存在的很大原因就在于荣辱观发生错位。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由青少年向青年转换、学生向职业人转换的重要时期。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2.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首先应是个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传授思想。在于传授思想方法和传授获得思想的方法.在于启蒙人的心智和神思。……说到根本,教育最关注的,是人的灵魂和人类文明的进程。”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本质要求.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核心任务。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极大地丰富了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内涵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的先进的价值观.又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本质要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突出了时代精神;既明确了什么是“荣”.又指出了什么是“耻”;既对我国当前社会状况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又为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一是爱国主义的思想。爱国主义既是对祖国热爱的一种感情、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富强而奋斗的一种行为。对青年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才能校正人生的坐标.紧紧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联系在一起。才能脚踏实地。把爱祖国的情感转变为爱岗敬业。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扎实工作、奋力拼搏的具体行动。这既是践行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又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可以说,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高职生职业道德大厦得已构建的坚固的基石。

二是服务人民的意识。为了谁、服务谁?这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高职生职业道德的一个根本问题。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地方.从这里走出来的人才应该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具有报效社会、服务人民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不为金钱所驱使、不为利益所诱惑。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使自己所学得的知识和技术真正成为报效社会、服务人民的本领。

三是劳动光荣的观念。“懒惰乃罪恶之根.勤劳乃幸福之源”。我国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期.随着人们价值观多元化、经济知识化以及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使“劳动光荣”的内涵和劳动多样性得到科学诠释。与此同时,在很大一部分人中,出现了鄙视以体力支出为主的劳动观念。他们崇尚“大腕”、“明星”,看不起“工人”、“农民”、“体力劳动”、“普通技术人员”。甚至追逐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生活、工作方式。在一些企业里常常出现任意体罚一线工人、侮辱和损害一线工人人格和利益的现象。从调查情况来看,很多高职生不愿意到基层、到生产一线去工作.根源就在于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和劳动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人才和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必须要紧紧围绕“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一主题.把努力成为高级“蓝领”人才作为择业、成材的人生第一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力培育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实践精神。

四是崇尚科学的态度。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荣辱观教育.切实打牢高职生职业道德基础。这不仅是他们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更是他们刻苦学习和钻研科学技术。进行科技发现、发明与创新的内在动力。

五是艰苦奋斗的作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既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六是诚实守信的品格。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做事之基、处世之道。高职生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站住脚、有所作为和成就。就要有诚实守信的品格。高职院校必须注意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强化合法致富、勤劳致富的意识,切实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以良好的品格走向社会、参与竞争。

七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当代经济社会生活中,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具体,需要行业与行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大力合作和沟通。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鲜明特征.需要不同从业人员和不同的技术工种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和共同攻关。高职生只有学会共事、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才能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

以旗帜鲜明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人培养人.既是高校建设和谐文明校园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必须要把它切实摆到教书育人和院校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必修课。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主渠道作用

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主阵地、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必修课。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使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所突破:要突破课本课堂教学的束缚.打牢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基础;要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体性。下大力气优化教学过程。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师生互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要突破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加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表现的考量。要改变当前“两课”教学评价方法.努力探索德育工作开放式评价体系。

(二)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

1.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人到学生各类课程学习中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对人生价值、道德情操、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等问题进行自觉追问.从而对荣辱观获得更深的体察和理解。

2.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加强校园基础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

3.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要大力加强以院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德育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三)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标杆,努力增强教育的实践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新的标杆.加大实践性教育环节.引导学生以亲身体验来赢得亲近感,以实践感知来加深理解,不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1.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到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探索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职业素养与劳动实践篇10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23-02

综合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的基本要素,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高技能、高素质。技能是劳动者外在的能力体现,它取决于劳动者在职业实践中的学习和积累,在传统的生产实践中,多以机器为主导,劳动者的主动性不高,只是被动地提高技能以适应完成岗位生产任务的需要,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只是孤立地提升技能,因此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是不完整的。综合职业素质是劳动者的内在品质,它取决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实践过程。在高新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劳动者的主导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综合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以胜任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分析、构建综合职业素质要素,并将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评价与工作过程的绩效相结合,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1综合职业素质的内涵

1.1综合职业素质

综合职业素质(multipleprofessional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适应、完成任务或与岗位要求匹配性等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综合职业素质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如诚信、健康的心理、遵纪守法的意识、尊重规则与规范等;职业行为,如创新、协作、竞争、奉献等行为;职业意识,如自律、服务等意识。影响和制约综合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性格等。

1.2综合职业素质的特征

综合职业素质主要有以下4个特征。

(1)综合性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综合职业素质必须与完成工作任务或者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匹配,要体现整体性;二是综合职业素质是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流程、工艺、绩效要求等而定的,与之具有内在逻辑的紧密相关性;三是综合职业素质是要以解决问题或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

(2)职业性特征。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对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不同。离开职业活动谈综合职业素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综合职业素质具有显著的职业性特征。

(3)实践性特征。尽管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形成与发展,但实践才是学习、提升职业素质的最重要方式。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提升劳动者的安全意识,但在实践活动中仅有意识是不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职业素质,必须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运用中得到提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成。

(4)动态性特征。综合素质在不同的年g阶段、不同的职业岗位层级、不同的任务要求、不同的工作环境,要求是不同的。就如同在乡镇道路和高速公路上开车,对安全意识、注意力程度、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

2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要素的重构

高技能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应该包含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个性能力,其核心是指劳动者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应具备的胜任力。基于胜任力对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要素进行重构,是必要的、科学的。

2.1胜任力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胜任力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来的,他首次将胜任力定义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随后,众多中西方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自己对胜任力的理解,其中影响最大的也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多采用的胜任力的定义:“与一项工作或一定条件下参照标准有效的或优秀的绩效具有因果关系的个体潜在特质,包括5个层面: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

胜任力有以下主要特征:(1)胜任力以工作绩效为导向,是导致个体工作绩效差异的重要因素。(2)胜任力与岗位任务要求具有匹配性,岗位任务不同,胜任力要求不同。(3)胜任力对工作情景具有依赖性,工作情景不同需要不同的胜任力组合。(4)胜任力具有可测量性,是特定工作情境下对知识、技能、态度、动机的综合考量。(5)胜任力具有动态性,随着年龄阶段的不同、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2综合职业素质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指劳动者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应具备的胜任力不同要素的组合。通常这些要素可分为知识、技能、动机、特质等几个方面。

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模型以任务绩效为导向,培养任务绩效的优异者,高质量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包括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个性能力3个维度以及阅读表达、分析思考等15个因子。

(1)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在对所要完成任务的标准、流程、规则等目标阅读、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决策判断,对完成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做法进行归纳综合,形成共性的结论。认知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表达、分析思考、决策判断、归纳总结4个因子。

阅读表达是指能正确理解标准和规则等,并能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分析思考是指能准确剖析、分辨、观察和研究任务的目标、功能与关键技术,并能提出完成任务的流程、技术解决方案等;决策判断是指能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能判断、选择最优化方案;归纳总结是指对任务各个环节中的做法、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2)行动能力。

行动能力是指劳动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具备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信息处理、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绩效评估、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6个因子。

信息处理是指获取和筛选有效信息并能分析和处理信息;沟通交流是指注重沟通技巧,有效传达信息,理解交流要点,适时提出问题;团队合作是指服从、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注重经验传承;绩效评估是指具有质量、效率及成本控制的意识,对任务绩效进行有效评估;安全防范是指遵守行业安全规范,对可能造成人身、o备、环境等危害的隐患具有防范措施,具备应急处理能力;操作规范是指遵守行业相关操作规范,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及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3)个性能力。

个性能力是指完成任务所必备的个人基本特质、动机等,主要包括道德诚信、工作态度、坚韧意志、创新能力和体能状态5个因子。

道德诚信是指恪守职业道德与诚信准则,尊重他人,遵守行业规范,具有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是指积极主动完成任务,对完成任务有信心,具有合作意识;坚韧意志是指遇到困难和突发事件,能够控制情绪完成任务,能够坚持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创新能力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改进或创造新的做法,并取得效果;体能状态是指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体魄,具有充沛的体能储备。

3注重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训练评价

基于综合职业素质的构成,高技能人才训练与评价在训练模式、训练课程、评价标准等方面应体现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个性能力3个维度。

3.1注重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模式

训练模式是提高技能培训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其核心是训练课程。训练课程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实际。综合职业素质应该结合技能培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及提升。训练课程来自企业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完整性及可测评性,通过任务分析、任务实施、绩效评价完整的工作过程,实现综合职业素质目标的培养。训练实施要特别重视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效果评价,训练方法应依据职业岗位的工艺流程、技术标准、检测标准、操作规程开展,执行完整的工作过程。从高技能人才综合职业素质模型可以看出,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就是注重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

3.2以绩效为主导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与训练模式密切相关,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训练模式,综合职业素质胜任力的评价应采用以绩效为主导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是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综合职业素质进行评价。一个工作任务通常由几个部分或阶段构成,尤其是综合类的工作任务,每个部分或阶段都有可评价的阶段性成果,因此,这种评价也是一种动态评价。终结性评价是与完成任务的结果绩效相结合的评价,如任务最终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等,这种评价通常是一种静态评价。在评价实施时,要尽可能采用客观评价的方式。

3.3基于3个维度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按照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个性能力3个维度对绩效的优劣做出明确的要求,评价标准可以根据绩效划分不同的等级(或层级),比如可以将绩效划分成完美、符合行业标准、低于行业标准、不合格等层次,不仅要让评价者能够准确实施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参评者能够理解评价标准。

4结语

现代技术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伴随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涌现出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生命科学、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现代通信等新技术突破性发展,给企业生产组织形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要求高技能人才具有更高的职业素质,以适应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为此,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转变为综合职业素质与技能并重的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