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微观经济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3:51

传统微观经济学篇1

《易经》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老子也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抽象的,是无形的,是指客观存在都有着规律性。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任何事物都脱离不了“道”,《管子》中提到过“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就是真理具有稳定性。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也有着“道”,无论是人的偏好、效用、选择、需求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一、微观经济学的哲学视角

(一)经济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

我国哲学的二元论认为“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即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西方经济学中假设经济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所谓理性就是指经济人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环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做出判断,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经济人假设”体现出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从而反映了西方哲学观念中的人对物质的追求。这种假设是有作用的:在研究问题时,使矛盾的次要方面先排除,主要方面得以体现,以找到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研究消费者选择商品达到效用最大化时,无论是基数效用论,还是序数效用论,就只考虑了消费者理性自利的一面,从而得出“边际替代率mRS=两种商品边际效用的比mU1/mU2=两种商品价格的比p1/p2”,最终会得出消费者会使每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相同。这种结论是有意义的,它使我们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达到最大的满足。不过这些结论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是种假设下的结论。

佛理中认为人性有着贪、嗔、痴,从而执著与世俗欲望,形成了对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现实生活中,人不可或缺的有着非理性的成分。经济人应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生活中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比如消费者把其有限的收入用来购买商品时,不排除至少有1种商品受到广告、包装或者是推销员等非理性成分的影响,等使用了商品之后,才会对商品做出评价,理性成分使自己知道这种商品给自己带来的效用,随着消费者认识能力的提高,欲望驱使下消费者会考虑同等价格自己更满意的商品,等下次购买时就会关注更多的商品,所以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共同作用的过程概念。

(二)“盈不可久”思想的经济学应用

《易经》中乾卦第六爻“上九:亢龙有悔”,意思就是太高亢激昂了就必定会后悔,指的是事物达到某种程度后必然出现某种新特征以阻碍这种程度的延续。我国学者通过对《易经》各个卦单独变化以及卦与卦之间变化的研究,得出了“物极必反”,从而生出了中庸之道。乾之极为坤,泰之极为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否极泰来,泰极否来。为了维持某种特征,就不能达到最大饱和的状态,即“盈不可久也”。

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有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边际效用=0时,也就是效用最大化的状态了,如果继续消费,就会出现效用递减。这其实就是说明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不是无止境的,多多益善是在达到极点之前的限度内成立。用马克思主义说就是凡事都有个“度”,这个度在经济学也很常用,比如学校食堂管理员必须考虑其他食堂的价格,以及周边餐馆的影响,把价格放在合理的位置。如果价格太便宜,可能会面临亏本,如果价格太贵,可能到最后连1个人都没有去光顾的。

比如某些垄断性产业,如提供网络服务的全国性公司。对于有些人来说,上网是生活必需品,在这个用户的“保留价格”内网络价格上涨,这些人上网的时间至少都会维持在生活必需的时长,从而不会出现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现象,同时网络公司为了经营不会把价格提高超过用户的“保留价格”,也不会使其设计的价格最终盈利低于成本。再比如对学校食堂的米饭价格来说,假设学生主食为大米,且没有替代品,而且学生购买米饭只用在自己一次用餐的用途上。食堂米饭价格再怎么涨,学生对米饭的消费量都是一定的,这就是学生对米饭的需求底线;然而食堂米饭价格再怎么跌,学生的消费量都不会超过其吃饱的状态,这就是学生对米饭的需求饱和。

(三)经济模型本质是主次抽象思维

微观经济学中都有各种假设和各种模型,比如经济人假设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内生性,在各种假设的基础上,经济学家运用数学工具建立了各种模型来抽象地描述经济现象,然而这些模型都是把经济行为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来研究。不少学者批评过这种研究方法,还举出不少社会中的反例来证明其局限性。其实假设和模型都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社会现象中的局部或者阶段性的描述,以及对人的行为限定性,来研究影响人行为的主要因素。一个可以描述社会所有现象或者人类所有行为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假设与模型的运用就是在于先抽象的表述经济现象中主要因素,如果理论符合了经济现象,就是说主要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如果理论不符合了经济现象,就是说在次要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如博弈论理论囚徒困境模型中,单次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双方选择(坦白,坦白),无限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抵赖,抵赖),有限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坦白,坦白)。如果现实中出现单次博弈双方选择不是(坦白,坦白),重复博弈又出现了其他情况,这就说明是模型外因素影响了博弈的结果,比如双方没有被隔离或者两个囚徒是一家人,都相互关心对方。那么此时如果再考虑双方的博弈,模型外因素就会变成主要因素,成为模型内因素,从而对结果产生影响。此时可以看出其思维方式是主次分明的考虑问题,如果次要矛盾产生大的影响,则次要矛盾就会加入主要矛盾来考虑,这恰恰证明假设和模型的价值。

二、对待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态度

《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坤卦“用六,利永贞”。龙象征着有能耐,有很大作用的东西,比如知识、财富、权利等等。用九,就是把这些东西当成工具,“用其道而不为其所用”,这样“见群龙无首”,而是以你为首,才是“吉”。用六,就是在运用这些知识财富的时候,也要让自己成为配角,去学习发现当中的客观规律性,以找到有价值的地方,这样才能“利永贞”。

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是把观察到的行为限定在某个模式内,它所追求的是阶段性与局部性的适用,而不是对微观经济主体所有行为的解释。所以我们就应当辩证地看待它,既要学习它有价值的地方,也要把它当成工具,且不能机械式的按照它的模式来比较微观经济体的所有行为。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消费者的研究,归根到底,是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出版社,2006

[3]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易经导读[m].九州出版社,2009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传统微观经济学篇2

  一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共同点是以物质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及相关活动为主要对象,因而被称之为物质的经济学。[1]在传统经济学中,信息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充分的,有用而不需要经济成本。同样,厂商、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等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信息”,且具有完善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所以经济行为者的选择是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经济学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行为者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这与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信息经济学正是在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理论,提出了信息搜寻的概念。斯蒂格勒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要做出最优决策,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而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把信息与成本、产出联系起来,提出搜寻概念及其理论方法,是斯蒂格勒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继斯蒂格勒之后,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K·arrow)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在他看来,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所以,可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阿罗十分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信息经济的作用。m·勒姆特(m.nermuth)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数学描述,用“信息结构”一词来描述经济决策利用信息的复杂分布及其与决策的对应关系,等等。搜寻理论后来经过萨洛普(S·Sulop)、截维德和马肯南等人的研究得到系统地发展,成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众多著名经济学家在不完全信息经济分析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诸如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决策、对策理论、非对称信息概念以及价格分散理论等,使得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有巨大影响的经济学领域。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二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三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同。

其次,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经济学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现象,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面临着消费者的大量的、复杂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生产者转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助于其作出各自相应的选择与对策。

再次,信息经济学中关于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努力创造信息资源合理流动的外部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协调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功能,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最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  王则可:《对付欺诈的学问——信息经济学平话》,中信出版社,2001年。

传统微观经济学篇3

 

微观经济学是商学院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程。就目前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来看,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显得非常重要。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校为了顺应社会的需求,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作为商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由于微观经济学有其独有的特点,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第一,微观经济学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微积分、统计学、计量学的基础知识,而微观经济学授课对象通常都是低年级的大学生,对于这部分础知识,学生掌握得往往不够扎实,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难以很好地结合,对模型和概念不能做到完全理解。

 

第二,微观经济学的许多理论为了讨论简便,常常都会进行假设。不同的假设会推断出不同的结果,理论性较强。由于缺乏逻辑思维,部分学生没办法很好地理解。

 

第三,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多取自国外,不贴近学生生活,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很难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难以接受课本抽象的理论。

 

二、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微观经济学的授课形式常常是“填鸭式”的,也就是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课。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体系庞大、抽象化概念较多的课程。一个学期64课时,因为课时有限,教师很难将每个问题都讲细致、讲深入,没办法详细分析案例。同时,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图像的推导,学生只有对绘图过程清有晰地理解,才能对最终推导出来的结论深刻体会。但是,这种以教师为主角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一知半解的情况非常常见。由于缺乏互动和提问,枯燥的课堂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陈旧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理论不能充分掌握,更谈不上实际运用,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要求。

 

2.教材内容过时,缺乏贴近现实的案例

 

首先,微观经济学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学科,我国高校使用的教材多是参考西方书籍编写,或是直接采用相应的译本。这种做法虽然保持了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原汁原味,但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因为课本里的案例多来自国外,与我国的国情、经济发展情况、规章制度以及国民的生活习惯等都是有一定差异,这对学生把握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对我国现存经济问题的分析都是不利的。其次,微观经济学的许多推论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作前提的,而有些假设脱离当前的现实状况,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无法联系实际去吸收知识。再次,经济学这门学科对数据的分析要求相对较高,但是我国高校采用的教材对数据的更新比较慢,不能跟上经济的发展。

 

3.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发挥创新性

 

大部分学校的微观经济学的考核方式,多以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为主,期末考试一般都采取笔试的形式。笔试常常是由任科教师命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考试内容单一,许多题目答案都是标准化的,真正需要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的极少。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和应试心理,考试前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地将课本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非常不利,使学生缺乏分析能力,盲目地应付考试,最终失去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注重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改变传统微观经济学“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就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可以在讲解一个知识点之后,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控制时间,还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出现无人参与的现象。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讨论的内容是否出现离题的现象,如果出现要及时加以引导。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适当给予点评,多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也要指出不足之处。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回顾教学知识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理论知识,合理运用知识。再次,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让学生有机会站上讲台表现自己。知识竞赛的内容可以是针对近期所学内容的一个知识抢答,演讲比赛则可以要求学生针对当今热点经济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两种形式都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2.灵活列举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枯燥的理论,就要求教师要适当地列举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开始新课之前列举一个常见的生活例子让学生思考,经过一番讨论正式引入新课。例如,在讲消费者偏好之前,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为什么QQ和微信都具有聊天功能,但是有的人喜欢用QQ,有的人喜欢用微信呢?从而引出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

 

第二,针对抽象的理论,列举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讲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可以给学生讲述这样的现象:在一家固定的厂房里,保持其他要素的投入不变,一直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一开始,因为员工数量的增加产量也会增加,当工人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量反而开始减少。这是因为有限的厂房里增加过多的工人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

 

第三,可以采取小组形式,让学生针对所学的案例讨论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相关的例子,由学生代表发言,这样可以使学生多关注发生在身边的经济学。以双向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

 

第四,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案,列举的案例要与时俱进,数据要跟得上经济的发展,让学生接受最新的资讯。

 

3.合理运用设备,丰富教学手段及方式

 

如今的大学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让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更加生动。现代多媒体设备能让课堂更加生动,有助于教师将声音、视频、图像方便快捷地展示给学生。

 

首先,教师可以将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罗列在课件上并将重点内容用鲜艳的颜色标出,让学生有个总体的印象。其次,课本中复杂的图像,也可以运用相关的软件绘制在课件上,直接展示给学生。将现代多媒体应用到课堂可以节省一部分上课的时间。再次,如果教师结束新课还有剩余时间,则可以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小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巩固知识。此外,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有它的优势。例如,遇到公式的推导,如果直接把过程展示在屏幕上,学生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有时候反而会被华丽的课件吸引,没有留意讲课的内容。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板书,将公式推导的过程一步一步写在黑板上,这种方法更具有逻辑性,对学生接受知识也更有帮助。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讲课方式和现代讲课的方式各有优缺点,所以应该两者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微观经济学。

 

4.丰富考核形式,多种方式检验学习成果

 

针对微观经济学这门学科,可以采取多种考核制度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学生盲目背诵概念应付笔试。学生最终得到的分数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及期末成绩,这样的成绩构成对于那些平时认真上课的学生更加公平。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平时学生上课的态度给予一定的平时成绩,主要针对考勤情况、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课下对不懂的问题是否请教教师等进行评价。其次,作业成绩由学习小组统计,学期结束由教师审核。再次,就是常规的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应以基础知识为主,结合部分运算及材料分析,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情况,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回答问题。

 

把这三个部分的考核情况相结合,给出一个最终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比传统的更加合理,能更全面地考核学生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情况。

传统微观经济学篇4

虽然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一种制度的惯性,它的创新必定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系统的工程。从目前的创新起点看,为了顺利启动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必要的思想前提必须先行创新,在旧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改变,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确立之前,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系统创新难以起步。

一、从本质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理念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理念的创新。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中,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是促使微观主体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财富,达到宏观层面物质财富供给与物质财富需求的均衡。为了达到这种均衡,国民经济管理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生产资料供求均衡、消费资料供求均衡、进出口供求均衡等要素均衡中进行宏观调控。这种以社会物质财富供给满足物质财富需求为职能的国民经济管理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会造成严重的管理缺位,因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生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表明人们的经济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层次上升到了社会和精神需求层次。合格的国民经济管理,就不能只是关注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人们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在物质产品供给与物质产品需求均衡公式的基础上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去建立社会与精神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公式,要像了解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了解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像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需求管理比传统工业经济时期具有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嵌入性。

从供给角度看,因为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将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理念转化为现代经济产业和产品成为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重要职能。在传统工业经济时期不被列入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闲暇、娱乐、学习、健康、运动、咨询、时尚、创意、安全、满意、幸福、和谐等社会和精神产业逐渐被国民经济供给管理所关注。主动而有序地创造满足新的需求的新产业、新产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多地具有了社会和文化内涵,甚至文化创意本身就成为主导产业。当然,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中除了满足人们社会和精神需求的产业外,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农业、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还是大量存在,还要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但是,即便是农业和制造业等各种传统产业,也必定通过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自动化改造,被新型产业主导、连接、提升到一个新的运作水平,传统产业因此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传统产业想固守在传统产业结构中止步不前就会失去生存的可能。在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以目前中国传统产业依然存在、依然落后为理由,否认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职能创新的必要性。产品从原材料和资金的投入到物质产品的生产,其最钟情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为了GDp的增长,各级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致力于抓投资,搞引资,上项目,扩规模,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绩以GDp的多少来衡量,GDp增长得快,得到上级政府的表扬,干部的提升也快;GDp增长得慢,受到上级政府的批评,干部的升迁也慢。这种国民经济管理评价理念必须创新。

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行政特征,国民经济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行政等级管理系统。宏观行政主体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行政上下级关系构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主要关系,国民经济管理多半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调控,行政指令成为宏观调控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手段。这种行政惯性在我国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既和我国传统的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粗放式经营相吻合,又与我国原有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转型,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惯性特征。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集约经营模式,现代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需要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等级型特征转变到法治契约型特征。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法治管理,不是等级管理而是契约管理,这并不是说新的国民经济管理没有行政管理,而是指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管理只能是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是依法行政管理。所以在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立法、执法、司法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主体。在宏观管理特征变化的同时,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宏观管理主体不再简单地用上级的行政权威控制下级的经济行为,而是在尊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谈判协商程序,微观主体权利与宏观主体意图在协商谈判中达成统一,形成契约,用法律规范微观主体行为。也就是说,宏观主体对于微观主体的权威首先来自于法律而不是来自于行政,法律权威先于行政权威,法律权威导致行政权威。过去基本上靠行政权威进行的宏观调控不再简单地是行政调控,而是依法调控,所谓依法调控,指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调控行为一定是通过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进行,是以法治为依据的调控,即便是紧急情况下的行政干预,也一定是通过立法特别授权的。

国民经济管理的法治特征的更深层的含义是,宏观管理主体的权力是微观主体宪法意义上的授权,微观主体当然是宏观主体的管理对象,但是由于宏观主体是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是受人民委托的人的宪法内容,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的关系从人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看,有一个委托人与人的法律授权关系,微观主体作为社会民众对宏观主体具有委托人意义上的监控权利。过去以为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关系只是行政等级关系,现在则要在行政层面上再进一步看到宪法层面上的关系,宏观主体是为全体人民进行宏观管理。这样一来,宏观管理包括政府行政管理在内本质上是宪法意义上的服务型管理,是市场经济平等竞争条件下的有限管理,是社会自治合作基础上的和谐管理。鉴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权特性,我国当前阶段尤其要强调微观主体可以监控宏观主体,宏观主体的行为首先受到法律的约束,微观主体对宏观主体有监督的权利。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行政单向关系变成法治双向关系。宏观主体必须依法办事,宏观主体违法必究,这样一来,国民经济管理自然构成新时期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体制的改革实践也证明,如果只强调宏观管理主体的绝对权力,忽视微观主体的权利,极有可能出现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侵权,过多的行政审批、过多的收费罚款扰乱微观主体正常的经济活动。更严重的是,在有利可图时,宏观主体直接把持经济领域形成的行政垄断,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等竞争形成阻碍。目前中国出现的房地产热、投资热,垄断中体现的,以及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政府部门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经济活动的谋利主体。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如此普遍的政府谋利行为呢?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只把国民经济管理当作行政问题看待,严重忽视了法治层面的特征,忽视了全体人民对于政府职能、政府行为的监控,造成目前的调控困境。既然问题的根源出在法治层面,光靠中央政府用行政强制控制地方政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民经济管理是全体人民都依法参与的管理,是全体人民授权政府的管理,人民有权管官,有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程序保障人民及时校正政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这是目前将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化特征转到法治化特征的关键。

二、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习以为常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以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为主线,从宏观上掌握全国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开采,全国物质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全国货币资金的存贷总量与结构、全国资本市场的流量与存量,致力于如何调动物质资源,如何进行货币投放。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是围绕物质资源和货币资金的投入产出而配置,劳动力是作为与物质资源和货币资源同样的生产要素对待的。这种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物流和资金流为主线。在传统产业结构运作中,在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主的物质财富生产中,这种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可厚非。但是,在以知识和信息的投入产出为主线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中,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不再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过去考虑的是如何开采自然资源,将现有的物质资源、货币资源转化为产品,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开采人们的思想,开采人们的知识和潜能,如何将人们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用符合人力资本投入产出要求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能量,围绕人力资本的创造潜能配置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主线。国民经济管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国有多少物质资源,多少货币资源,而是我国有多少人才资源,有多少具有创新潜能的知识资源,从这条主线出发,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的运作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把国民经济管理的着力点从物资流、货币流转变到知识流、信息流。围绕知识流、信息流组织物资流、货币流,必须从宏观上改变产业结构的原有排序。从物质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医疗并不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属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但是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应该列入国民经济管理的范围。因为教育是否能够生产出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运行的起点,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前提,所以教育构成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知识型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同样,从物质资源的管理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也不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构成的新的技术周期对旧的技术周期有替代作用,而企业一般是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形成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从直接的物资流看产业结构,就无法容纳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的整个过程,但是从人力资本管理的角度看,科技研发就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因为科技研发是将人力资本的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在科技研发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离开科技研发,人力资本的知识只能停留在潜在状态下,无法转化为现实获利。过去我们只是把科技转化当作科技部门的事情,在知识经济的运行中,通过科技研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果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内在工序,所以科技研发和转化中介也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此外,直接用社会和文化元素生产服务以满足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的软产业构成新的主导产业,如创意产业、广告业、休闲业等。所以,看一个产业是否具有主导性,不再看它投入的物质和资金的多少,而是看它投入的人力资本的知识的多少,人力资本投入越多从而创造价值越多的产业,越能成为主导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排序。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是依附在人身上的生产要素,进行人力资本为内容的国民经济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人的管理,如何用高效的制度系统,将人身上处于潜在状态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状态的人力资本,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的核心层面。那种把钱看得比人重的国民经济管理观念必须抛弃。国民经济管理用制度保障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包括人力资本的财产权、人力资本的竞争权、人力资本的交易权、人力资本的组织权、人力资本的创业权、人力资本的创新权、人力资本的流动权。国民经济管理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的权利的管理。围绕人尽其才,关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财产权落实没有,是否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是否可以与货币资本所有者谈判交易,是否可以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否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创业创新,是否有与人力资本能力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格局,经济效率与公平是否统一,收入增长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否统一,那种单纯以GDp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管理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的管理,以人力资本投入产出为主线的国民经济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

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的空间视野和国民经济管理的时间视野。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视野从空间状态看,是以国内范围为主;从时间状态看,是以现在时态为主,视野还是比较狭窄的。从空间状态看,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虽然也有进出口贸易,但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还大多在国内从事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内自我循环的生产销售运作。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虽然也有国际关系,但高度集权的行政指令性计划主要是国内的制度运作。但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和外国公民大批进入中国,而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也大批走出国境。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初步具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经济网络中。中国进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也使中国的经济制度运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进入了国际市场体系。产业的开放度和体制的开放度决定了国民经济管理的开放度。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本身就是国与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的较量,从事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管理的国民经济管理必须从单纯的国内视野扩展到国际视野,将国民经济的运作放在全球背景综合规划,目标定位在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国际创新力的高度。从这个高度思考国民经济的管理,如何提高科学技术的原创性,如何创建国际品牌,如何打造胜任国际竞争的企业,如何与世界各国形成和谐的具有民族自尊的国际经济关系。

从时间状态看,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的管理,传统产业结构的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传统产业结构的体制运作效率也落后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管理或者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物质货币循环,或者是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改良,在国民经济管理的时态模式上处于跟进式、引进式。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在具有了空间状态的全球化视野后,在时间状态上应具有未来时态视野。就是国民经济管理不是仅仅着眼于现在的技术状态,现在的资源状态,现在的品质状态,现在的制度状态,而是着眼于开发未来的技术状态,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原始性创新,争取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寻找未来的资源状态,就是不单纯地看到现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更要通过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再生出新型的经济资源,更要将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潜能当作财富生产的首要经济资源,从而创造在传统模式中不可思议的生产力;创造未来的品质状态,改变给外国品牌打工、贴牌生产的状态,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用自有品牌去占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探索未来的制度状态,着眼于从成为世界创新型强国的要求构建制度系统,将不利于创新的制度改造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将动态地提供鼓励打破常规、鼓励创新的制度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中心工作,宏观管理主体是创新引导型而不是固守传统型。不是简单地用战略规划,用长期计划,框住微观主体的活动,而是规划计划本身对于微观主体的创新具有弹性和包容性,承认规划本身的非规划性、非预见性。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够不断被宏观主体认可扶持,宏观主体的规划计划本身就包括对创新的预见、对创新的激励,宏观主体能够在微观主体充分参与基础上创新战略,这是新国民经济管理的特点。

三、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一是政府组织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另一种特点是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适度分离,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要退位、正位、到位。退位,就是政府组织从直接经济活动领域退出,让民营企业最大限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竞争,为民众创业、创新在组织上扫除障碍,提供方便。特别是政府组织的一把手通过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打破行政垄断。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另一方面是政府组织到位。当政府过多地在经济领域活动,甚至与民争利时,国民经济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职能没法尽到,退出民众可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进入需要政府直接扶持的经济领域,创建政府的社会公共经济组织,比如扶持公共消费的公立组织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园,扶持公共创业平台的公立生产组织,例如,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基本建设的引导投资、战略产业的前期起步投资。

传统微观经济学篇5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快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41-02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教育部指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掌握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因此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培养高质量财经类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普遍存在不足,对此国内相关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我校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方式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教学过程以教师单向传播知识为主,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不足。以往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课堂支配者的角色。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讲台上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提问和参与的机会很少。教学过程普遍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②教学内容以抽象理论分析为主,缺乏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方面,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往往注重抽象理论分析,突出对学生运用公式与图形解析教材习题的应试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普遍不高。③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接受性较差。就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而言,一般采用课堂讲授方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性

1.互动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转变教师单向知识传播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变单向知识传播为双向的知识交流与互动学习,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自发提问、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实践性。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源于现实世界,课程教学应体现实践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应与现实经济事件的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是能运用理论知识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与水平。

3.可接受性。课程教学方法要保证能够被学生乐于接受,单纯的课堂讲授很难达到良好的接受效果。教学方法要强调对学生心理的研究与把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快乐的情绪,乐于学习,乐于参与,达到“快乐学习”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1.以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启发式教学强调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与寻找答案,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与教师交流,以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2.以案例式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案例式教学强调以现实世界的经济事件为微观经济学学习的载体,通过对现实经济事件的分析深化课程内容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改善学习的效果。

3.以快乐教学法改善教学方法的可接受性。快乐式教学法强调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在把握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改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综上,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框架(如图1所示)。

四、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基于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1.提问式教学与互动性。提问式教学是指在讲授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时,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得以形成。教师一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互动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主动设定问题、主动学习,遇到困难时再寻求教师的帮助,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动与交流。

2.推论式教学与互动性。推论式教学强调在讲授微观经济学原理时,如果该原理与前面学习的内容存在逻辑关联,教师可以采用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已经学习过的微观经济学相关原理中推导出新的理论或结论。推论式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逐步演绎过程中实现学生与教师良性互动,使学生与教师的逻辑思维在理论推导与证明中相互融合,改善教学效果。

3.参与式教学与互动性。参与式教学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具体实施过程表现为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布置研究问题,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查找资料、撰写报告、形成研究结论,并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成果的汇报与交流。在“双重互动”的基础上,教学效果能得到更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4.讨论式教学与互动性。讨论式教学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成不同的小组,围绕教学内容,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辩论、质疑,形成研究结论;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相应的互动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五、案例式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案例式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以改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重理论分析、轻联系实际的根本缺陷。微观经济学课程实施案例式教学,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案例本土化原则。微观经济学案例的选取要坚持本土化原则,一方面是由于本土案例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近,便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本土案例具有与国外案例不同的体现形态与价值取向,本土案例的采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2.案例来源多样化原则。微观经济学案例的来源要体现多样化原则。案例的确定当然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自主设计,但不能单纯由教师进行设计,而应坚持来源多样化原则。案例可以从历史典籍中选取,也可以从热点时事中选取。对于不同来源的案例,教师应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对案例进行适当改造,以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

3.案例关联性与综合性原则。微观经济学案例式教学要体现关联性与综合性原则。案例关联性原则强调案例内容要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不能仅仅由于提高学生兴趣等原因,忽视案例关联性,盲目引入案例式教学;案例内容要体现综合性,不能因为针对某一知识点,而采取过于简化现实事件的抽象案例,案例要有综合性特征,以更好地与现实世界相吻合。

4.案例创新性原则。微观经济学案例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类似,需要坚持创新性原则。案例创新性原则不仅仅是要求案例本身的新颖性,而且包括分析角度与分析视角的新颖性。微观经济学本质上是分析问题的视角与方法,学习微观经济学从根本上需要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教师更应强调分析方法与分析视角的新颖性,以更好地体现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性的要求。

六、快乐教学法:改善教学方法的可接受性

快乐教学法以对学生的心理把握为实施前提,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过程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由应试学习向兴趣学习转化、由接受知识向探索知识转化。快乐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教学方法的可接受性,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实施快乐教学法,要注意从以下环节入手。

1.研究学生心理,把握学生需求。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研究学生心理,凝练学生的兴趣点,做到课程教学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学生的需求密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2.精心选择教材,认真设计课件。好的教材是成功的课程教学的基础,目前微观经济学教材的版本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教学要求精心选择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建立以影视资料、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为载体的立体课件体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的展示形态,活跃课堂氛围,改善教学效果。

3.创新课堂组织,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快乐学习应与创新性的课堂组织相结合,教师要注意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主动表现,教师应予以鼓励,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

4.优化考核体系,实践素质教育。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考核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学生学习受到考核方式的诱导,过于注重经济学习题的解题能力与技巧。在快乐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微观经济学考核体系应加以优化,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考核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系,考试试卷的设计与考核方式的设定应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现实经济问题拟定考察内容,采用论文、报告、课程讨论、研究设计、书面考试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

5.交流学习体会,完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学习体会的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与要求,总结课程教学的经验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完善授课方式,探索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在教学过程组织方面,以教师单向传播知识为主,缺乏互动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以抽象理论分析为主,缺乏实践性;在教学方法方面,以单纯讲授为主,学生接受性差。经济学教学模式的综合性改革,以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的互动性,以案例式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以快乐式教学改善教学方法的可接受性。经济学教学模式是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组合,综合性改革是对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冬霞.基于启发式教学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2007,(10):135-137.

[2]刘施扬.《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2):11-13.

[3]项锐.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新尝试[J].经济师,2012,(1):147+151.

[4]张志娟.《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浅谈[J].当代经济,2012,(4):108-109.

[5]张玲.微观经济学教学探讨[J].商业经济,2012,(6):120-121.

传统微观经济学篇6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主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契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尝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植入微视频。这里存在着两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一是应尽可能维持传统教学模式的稳定性,这不仅有助于教师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也避免了因新教法的出现而使学生难以适应;二是应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植入微视频,视频内容不超过5分钟而且要相对完整。植入微视频的目的在于,以具体生动的内容契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为丰满。本文以政治经济学教学为例,就微视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植入措施进行探讨。

一、微视频植入与传统教学模式间的切入点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环节入手进行微视频教学。一是教学导课环节。教师在进行新的章节教学时,往往需要通过导课来实现新知识与已学知识间的连接,但最终的落脚点仍在新的知识点上。新知识点的抽象性,使得植入微视频显得非常有必要。例如,在进入价值与价格的新知识点教学时,教师通过导课涉及价格概念时,便可以植入微视频将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示给学生,同时在视频中对商品的标价给予特写。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所遇见的类似情景。二是教学展开环节。教师在讲授价值与价格新知识点时,根据大纲要求需要向学生阐述清楚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以及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陆陆续续出现了可能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课程信息,此时教师便可以有选择地植入微视频。例如,在讲解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时,在涉及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向学生展现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的实景。

二、微视频植入措施

微视频的植入措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一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切入点。高中政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这些教学内容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需要教师根据导课和教学展开的需要合理选择切入点。而植入微视频的作用在于解释说明,所以在导课和教学展开环节,需要解释说明的地方教师就可以考虑植入微视频。二是在微视频内容选择上应符合现实特征。从听课和调研中发现,部分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微视频,但视频内容较为常规并且是由专门教学机构录制而成的。这里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涉及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时,许多商业场景已经成为过去,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因此,教师最好能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地录制相关的商业场景。三是微视频植入应不打破传统教学的连贯性。教师不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高中政治教学生态,应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优化现行教学模式。植入微视频意在优化教学模式,或者说是锦上添花。因此,微视频在内容设计上应能与上下知识点形成关联,并在严格控制播放时间的前提下保证传统教学模式的连贯性。

三、教学案例分析

下面以“科学发展观”和国情教育为例,展开教学案例的分析。一是以“科学发展观”的讲授内容为例。“科学发展观”有关内容的教学,在政治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耗费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ppt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从整体上向学生展现:我国西部沙漠化,以及其他生态危机的现状(如反映山西煤炭产区的环境污染、反映西部矿区的地质灾害等视频)。之后,教师在分步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频播放功能,以小节为单元分别播放。当每一小节播放完??后,教师可以对该段视频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阐述,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的理解。在最后环节,教师还应注意教学节奏,并针对该内容的学习建立起师生的互动环节。二是以国情教育的内容为例。教师在微视频的设计上要做到正确地认识历史、对待历史,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始终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传统微观经济学篇7

【关键词】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微观层面;整合

在新经济环境下,如今的企业已然成为一个复杂系统,各个子系统间都有着间接或直接的联系。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之间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两大核算系统基本上各自独立,自成一家,信息不能共享。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下特有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给企业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劳动,而且数出多门,相互矛盾,既影响了企业信息的准确性,也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两大体系,二者缺一不可。所谓会计核算是指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与事项进行系统、全面、连续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人员提供信息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的主体是企业,它着重反映的是企业的资金运动,所以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会计核算属于微观层面的核算体系。而统计核算是指对事物的数量进行计量用以研究与监督大量的或者个别典型经济现象的一种方法,统计学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所不包,成为了一种通用的方法论科学,其中它服务于经济领域可分为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宏观统计核算是指以整个国民经济运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定的统计学理论制定一套核算方法以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运动,为国家宏观经济分析、决策调控提供资料。微观的统计核算是指以企业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对企业各种业务活动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形成各种有用的统计资料并提供给相关人员及部门,一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资料;二是为国家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近年来,不管是会计界还是统计界都涌现了不少关于会统一体化的研究,但至今仍没有突破性的成果,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不和谐至今仍在困扰着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本文首先阐述了会统整合的必要性;然后列出了会统整合的基础条件与阻力;最后试图从微观层面入手,探讨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整合的可能。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整合的必要性

(一)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竞争性与开放性并存,准确及时的信息资源获得已经成为企业制胜的有力手段,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作出最优的企业经营决策。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是企业获得经济信息的两大渠道,二者缺一不可。会计核算强调信息的真实、准确,但主要侧重于企业的价值运动,对单位投入产出效益及变化趋势反映不够;统计核算强调及时、概括,但基本上是对实物运动规律的概括,缺乏反映单位资金运动及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实现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一体化,二者互补不足,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是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要求

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即统计核算的宏观层面,它系统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及结果。某种意义上讲,国民经济核算即为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的宏观会计核算。一是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资料许多都来源于微观的会计核算;二是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一些核算方法来源于会计核算,比如其采用的复式记账法和账户体系等。所以实现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一体化,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国民经济核算。

(三)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是解决传统会计与统计核算体系不足的有效方法

传统的会计与统计核算是在两个独立的核算部门中进行,这样不仅造成了会计人员不懂统计,统计人员不懂会计的尴尬局面,而且使得两个部门信息不能共享,使得信息资料数出多门,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传统会计与统计核算体系不仅造成了企业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影响了信息资料的准确性,造成企业管理者不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资料,对企业的经营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改革现有的会计与统计核算体系,对企业的发展与盈利具有深远意义。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整合的基础条件

(一)会计学与统计学的同根同源为现代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西方学者认为哲学是所有学科的起源,哲学好比树干,而后产生的诸多学科好比树干上的分支,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带动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分工,这些分支又会产生更多的分支,以致如今的诸多学科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枝枝叶叶之间看似独立,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统计学便是最早的分支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结绳记事、刻石计数的人类活动,其实这便是一种简单的统计方法,《统计大辞典》中,这样写道:“关于结绳记事的方法,郑玄在《周易正义》中的注解说:‘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这就说明,当时已经产生了简单的分组(大事,小事)与简单的分组总量指标(大事件数,小事件数),成为我国统计的萌芽”。

很多人亦把这一现象作为会计的起源。但是笔者认为,会计源于统计,会计的本质是统计。原始社会末期,当人类有了剩余生产物并需要对其进行记录、计算和反映时,会计便出现萌芽。会计的产生除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个先决条件外,另一重要条件就是有了记录、计算和反映的方法,这记录、计算和反映的方法便是原始的统计方法。有了原始的一系列的统计方法,又在社会生产力的先决条件下,会计才得以产生发展。所以说会计源于统计,会计的本质是统计。会计从统计中分离出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与此同时,统计也在逐渐地发展与进步,两者在不同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如今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二)当今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相互联系为二者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者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恩格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会孤立的存在,他们之间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同样,会计与统计也不是孤立独行的活动,在它们各自理论体系独立发展、完善的同时,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们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关于它们之间的联系,笔者归纳如下几点:

1.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工具:哲学与数学

如同上文所述,哲学可以说是所有学科的起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方法论。它不仅为科学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而且直接提供了研究方法。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为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规律,所以它必然需要运用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199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明确规定统计学与数学、经济学等并列,上升为一级学科,因此它同属于社会科学,也以哲学作为理论基础。

“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反映经济活动中以价值表现的经济数量关系,它从产生之日起,就离不开数学,数学为它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它赖以生存的工具;同样,统计学亦与数学天然相连,统计的目的是揭示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规律性,这都要有数学方法的支持,可以说没有数学就没有统计的发展。

2.统计方法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

在新经济时代,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信息的需求,解决这一尴尬局面的有效途径便是在会计工作中借鉴大量的统计核算方法。不管是在财务会计还是在管理会计核算中,我们都会看到诸多统计方法的影子。

首先从财务会计方面看,财务会计核算的起点是六大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静态要素和收入、费用、利润三个动态要素。静态要素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点上资金的分布情况,这实际上就是统计上的时点指标,而动态要素反映的是某一时间段(月度、季度、年度)企业资金的流量规模,这实际上是统计上的时期指标;在存货计量核算时,财务会计采用的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等,其原理是通过统计平均数阐述的。诸如上述统计方法在财务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还有很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更多的统计模型与检验方法被运用到了证券市场的财务核算中去。

其次从管理会计方面看,管理会计俗称对内会计,它作为企业内部的决策性会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统计方法在管理会计的财务预测、控制分析和评价等发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预测成本和销售时采用回归分析法,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时采用层次分析法,预测企业经营状况时采用具有吸收状态的马尔可夫链等等。这些方法的运用极大丰富了管理会计的实用性。

统计方法在其他的会计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审计中的抽样审计、财务管理中的筹资和投资风险预期及资本结构评价,都借助了大量统计方法的计算和分析。统计方法在会计核算中的这些运用,不仅使会计职能得到扩展,而且使会计不再局限于事后反映。

3.会计资料、方法在统计领域中的运用

统计学应用于经济领域,不管是微观的企业统计核算还是宏观的国民经济统计核算,都离不开会计资料、方法的支持。微观的企事业统计核算工作,有相当多的统计指标必须从会计方面取得,特别是价值量指标,更是需要会计核算的结果。宏观上随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会计方法亦被运用到了统计核算中,比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资产负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及循环账户的设置都借鉴了大量会计记账符号和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方法在统计核算中的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统计学的内容,而且促进了统计核算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提升了统计分析的质量。

(三)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是电子网络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大减轻了传统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的工作,把他们从大量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加快了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原先繁杂冗长的数据处理现在变得简单易行。网络信息技术使会计统计信息得以共享,从技术上为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提供了支持。

三、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整合的阻力

(一)会统在近代经济时代的分道扬镳阻挠了它们的整合

18世纪末期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当时会计学与统计学的发展,当时的会计学与统计学已经有了它们各自的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复式记账”的产生与推广把会计学的发展推向一个高峰,与此同时统计学理论中概率论的引进也使统计学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至此,会计学与统计学显然成为了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们的服务对象与应用范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不同。会计学主要致力于对经济交易或事项的核算与监督,服务于企业或政府,已然属于微观层面的信息反映;与之相比,统计学的服务对象与应用范围要大得多,它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所不包,成为了一种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二)会计与统计的区别阻挠了二者的整合

如今的会计学与统计学是两门相互独立,各自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社会科学。要把两门相互独立的社会科学一体化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也不允许我们把二者完全的整合,我们试图将二者整合的前提是在经济领域下的整合。前文提及,统计学如今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而它服务于经济领域时亦与会计核算有不少区别,这些区别恰恰阻挠了二者的整合。

1.学科性质的不同

微观会计,宏观统计,这是二者本来之面目。统计学应用于经济领域是一种方法论,而会计是计量手段。统计学通过对现象的大量观察来综合研究现象总体的规律性,其理论基础是大数法则(相似个体所组成的大型群体的平均行为要比小型群体或群体中的个体行为更加容易预见),旨在消除个体的差异而显示出总体的规律性,可以说统计学是通过偶然探求必然的科学,它是一种几乎可以运用于任何领域的方法论,总体性、大量性是它的本质特征。而会计是经济领域的一种计量手段,它以四个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计量,实行经济核算,旨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会计具有个体性、经济性的特征。

2.计量方法的不同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设置科目与账户、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等特有的方法,运用价值形式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记量。而统计的记量单位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或劳动。它是广泛运用观察、指数、分组、线性回归、综合比较和假设检验等一套完整的方法对某事物进行研究,它具有灵活、及时、综合等特点。

3.核算原则的不同

确认原则,会计核算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或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当期收入与费用处理。而统计核算是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的。

配比原则,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即收入是由一定费用的消耗产生的,当期费用必须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统计核算在计算增加值时,也有配比原则的运用,它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与总产出相结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与总产出保持一致。但由于总产出与收入概念上的差异,配比原则在统计核算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而不是像会计核算那样建立在销售基础上。

计价原则,现行企业会计采用实际成本为计价基础来核算资产及相关流量,资产形成的经营费用也按其实际成本计算。而统计核算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期价格而不是历史各期的价格,是以市场价格而不是生产成本作为估计基础。

除了以上陈述,会计与统计核算在核算对象、核算目标、核算分类等方面也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均阻挠了二者的整合,所以要想真正地做到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一体化,首先必须协调好这些差异的问题。

四、会统整合设想——微观层面探索二者整合的可能

近年来,关于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一体化研究层出不穷,但至今仍没有找到有效的整合途径,笔者分析原因在于诸多研究只讨论会计与统计的整合,忽略了二者的层次性。微观为主的会计,宏观为主的统计,这是二者质的不同之处,机械性地把微观会计与宏观统计整合在一起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前文提及,统计核算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微观统计核算即企业的统计核算,是宏观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基础。企业会计核算与企业统计核算有着诸多的兼容之处,因此从微观层面探讨会统一体化是一条十分可行的途径。

(一)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微观层面会统信息集成系统模型

如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没有普及的过去谈企业会计信息与统计信息的融合,可能会让人觉得可笑。因为信息的融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仅靠会统人员的手工劳动几乎不能完成,即使完成由于投入的时间与成本也失去了二者整合的意义。但今天电算化的普及为二者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会统信息融合成为可能。

本文拟建一个会计与统计信息集成系统(accounting&Statisticsinformation-integratedSystem)模型,在此简称aSiiS模型(图1)。此模型建立在电算化基础上,大量的数据整理分析由计算机相关软件完成。aSiiS模型实现了微观层面会计与统计核算信息的有机整合,不仅满足了企业内部管理者和社会用户对企业的信息需求,而且与宏观国民经济核算相衔接,为国民经济核算奠定了基础。

模型中会计、统计原始信息以及业务核算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信息数据包(会计信息数据包、统计信息数据包、业务信息数据包),然后通过internet传输进入aSiiS处理中心,经过aSiiS处理生成信息“集合体”,此“集合体”是一个柔性信息系统,它既能形成国民经济核算所需数据,又能提供社会和企业内部管理所需数据。此模型的建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与统计核算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现象。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使微观经济核算数据与宏观统计核算得以相互适应。另外,在统计原始数据整理时,模型不仅要求录入企业内部数据,而且要求录入市场调查统计数据,这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统计为研究和分析方法,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建立微观层面会统核算一体化体系

在诸多研究中,会统一体化以谁为基础一直没有统一的观念。笔者认为作为企业核算主体的微观会计核算,一是较宏观为主的统计核算在对企业经济业务的计录与计量上更具体、及时、严谨、完整;二是我国企业统计核算资料的绝大比重是与会计资料重复的,企业统计一套表更是有90%的数据来自会计。因此应该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取消企业统计核算部门,把统计核算职能归并到会计核算之中,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分支,建立会统一体化的核算部门。扩大会计核算的职能与范围,构建新型社会会计(比如宏观会计、增加值会计等),把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得到的信息资源融为一个“集合体”,分别供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使用。这样,不仅加强了基础工作,减少了重复劳动,让统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市场调查、预测分析、风险决策和过程监控等统计管理活动,而且保证了企业核算信息的整体性,避免了因会统部门相互独立而产生的信息失真现象。

会统核算一体化部门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图中的“复合型人才”是会统一体化实现的必要条件,这类人才不仅要同时熟练会计和统计核算,而且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的培养一是需要国家教育机构的支持,可以对会计专业学生和统计专业学生同时开设会计与统计课程;二是需要企业单位重视,企业单位可以对现有的统计、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互补性培训,从而尽快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复合型人才。

五、结束语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整合可以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统一性、共享性,目的一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及时的企业经济信息;二是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所需的材料。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微观层面窥视会统整合的可能,提出了企业核算一体化的方法,并在理论上分析得出:实现微观上会计与统计核算的整合是完全必要与可行的。这使得微观为主的会计核算与宏观为主的统计核算的整合成为可能,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我国对会统一体化的研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宋云.论统计与会计相互协调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

[2]成玮.会计与统计比较研究[J].现代会计,2007(2).

[3]娄尔行.基础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1).

[4]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

传统微观经济学篇8

关键词:凯恩斯学派;理性预期;“经济人”假设;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7-0005-07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深度不确定性时代,如何看待和应对不确定性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对于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凯恩斯学派、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先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和弗兰克·奈特都曾给予过密切关注。凯恩斯的整个学术生涯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他早期对不确定性的哲学研究,其成果是《概率论》,一个是他后期对不确定性的经济学研究,其成果是《通论》,而前者正是后者的哲学基础。哈耶克从知识观的角度深入研究了不确定性与市场秩序生成的内在关系,尤其是他通过“无知的知识观”和“默会知识观”对自发秩序的揭示和对建构论理性主义的批判,更是凸显出不确定性对于理解市场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奈特把不确定性与社会进步和人类自由联系起来,指出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乃是,通过鼓励人们承担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防止以暴力或者其他外在干预的形式(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消除不确定性,从而压缩或者取消人类行动的自由空间。由此看来,尽管奈特、凯恩斯和哈耶克分别来自三个相互对立的经济学派别,但是他们的经济思想有着共同的理论主旨,即如何看待和应对经济世界的真实不确定性,这为三者之间展开实质性对话提供了新的基础。

一、凯恩斯:概率、信念与不确定性

一般认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它缺乏一个基本的微观经济学结构①。这不是说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中没有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而是说凯恩斯的微观分析既含混不清又充满矛盾,给后人留下许多猜想的空间和令人困惑的问题。正如卢卡斯所言:“宏观经济学需要微观基础的看法已成为常识”,但是,“人们对这一需求的本质及满足这一需求意味着什么还认识不清楚。”②一种观点认为,凯恩斯的微观理论从未向理性主义观念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凯恩斯分享着理性预期理论家的信心和乐观主义”③;另一种观点认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在根本上是拒斥理性主义传统的,心理主义分析是凯恩

斯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凯恩斯的理论体现了一种调和主义:在理性与非理性、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谋求妥协。凯恩斯本人似乎也感受到了自己在人类理性认识上的混乱,甚至声称自己深陷于“苦恼”和“不可救药”之中⑤。

人们的看法如此不同,以至于詹姆斯·托宾直接将《通论》的微观基础问题称为“一个难解之谜”。除了上述意见分歧之外,这个难解之谜真正令人困惑的地方还在于:在《通论》出版之前,主流经济学未能考察不确定性和预期的形成过程,这在众多卓越的经济学家中被默认为一种事实,也未曾引起大的争论。但是,在《通论》出版之后,由于它将不确定性和预期作为“核心论题”,人们对凯恩斯未能在《通论》中建构一个关于不确定性和预期形成过程的理论颇感困惑。正是在此意义上,霍奇逊指出:“凯恩斯没有考虑这种预期是怎样形成的,他的著作留下了这个空白,而在这个空白点上凯恩斯体系最易受到攻击。”⑥既然学者们已预先判断,凯恩斯没有为他的《通论》建构一个微观基础,即提供一个关于不确定性和预期形成过程的理论说明,那么在《通论》出版之后,学界不余遗力地开启重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理论运动,也就是被视为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卢卡斯提出的理性预期假说。值得注意的是,同样都是从关注不确定性和预期出发,理性预期假说却得出了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截然相反的政策结论。在卢卡斯那里,预期的不确定性不是被用来探讨《通论》的微观经济学结构,而是被用于反驳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并为经济政策的自由放任辩护。令人疑惑的问题是:既然《通论》把不确定性作为“核心论题”,主流经济学家们怎么可能以不确定性之名来证伪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政策结论呢?理性预期意义上的不确定性与凯恩斯所谓的不确定性究竟有何区别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构成了围绕《通论》展开的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之争的核心。

传统微观经济学篇9

关键词:汇率变动;汇率传递;新开放宏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7-0089-03

在如今开放经济环境中,维持物价水平、抑制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的重要经济目标之一。汇率作为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与该国国内的价格水平紧密相关。20世纪70年代,以固定汇率制度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散,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制度为主的牙买加协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浮动汇率制的实行造成的汇率波动如同蝴蝶效应,一国的汇率波动都足以影响世界。由此可见,轻易不能忽视汇率波动,它在一国经济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鉴此,本文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揭示汇率变动与国内物价水平之间内在联系。

一、国外研究文献评述

国外经济学者对于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影响的文献非常丰富,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国外经济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视角分析的:一是从传统开放宏观经济学视角分析,二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三是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视角分析。

(一)传统开放宏观经济学视角

传统宏观开放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市场完全竞争、完全自由贸易。比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表明,利用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变动将会引起国内价格相反方向等量的变动。然而,根据近些年来不断的实证研究,不同国家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程度,即使是在这样简单的供求模型下分析,也是不同的。

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国内物价上涨、经济衰退和失业率升高的并存和严峻贸易逆差使得汇率效应失效了,这引起人们对汇率变动的数量调整机制的关注。特别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购买力平价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美元的大幅度波动,也没预测到美元大规模升值和大规模贬值的现象。

(二)基于微观经济学视角分析

经济学家们从微观经济学层面研究汇率传递的效应,主要的角度包括:沉没成本、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的营销目标等。

Krugman(1989)[1]提出了“依市定价”一词,即企业会根据分割状态的不同市场的需求弹性,差异化地定价,来应对汇率波动的风险,以保持住价格的竞争力,这就使得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微小。Dombusch(1987)[2]认为,国内外企业的战略依存关系,汇率波动的时候,进口价格的改变不会相应提高很多,即转嫁率小。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实行价格歧视,即差异化的定价。他研究了日本对外贸易生产企业,结果发现,当日元升值时,出口到美国境内的日本商品并不会随着升值而涨价。日本企业为了维持自己的商品在美国的竞争力与占有率,会采取缩小销售利润率的战略,不惜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因此可以得出,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受到美元贬值的影响比较小。menon(1996)[3]研究发现,产品的区别和与市场的结构是会影响汇率传导效果的。

(三)宏观经济学新开放经济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理论与实践取得的新进展,研究者们开始重新基于开放的宏观经济学层面研究不完全汇率传递的宏观影响。

mcCarthy(2000)[4]运用向量回归模型审视经济开放的工业化国家,选取了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6个工业化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有轻微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小型开放经济的国家,他们的汇率传递程度与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环境的影响,taylor(2000)[5]运用交错定价模型,发现汇率传递会受到一国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一方面,若国家的货币政策是稳定的,那么汇率传递的弹性比较低,企业调整价格的次数也小;另一方面,当经济环境稳定时,企业的价格变动也相应较少,这就降低了汇率传递的效应。另外,来自世界对于一国经济的扰乱程度会在汇率传递弹性比较低的时候,降低很多,这进一步有助于保持一国的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Devereux和engel(2002)[6]提出,汇率传递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会比较显著,如果货币政策采用的是粘性价格机制,则价格水平不会轻易的随着汇率的波动而波动。另外,一国实行的宽松积极的货币政策,会使得公众的通货膨胀上涨的预期偏高,相对的,汇率传递弹性会更高,带来较大的物价水平的变动,预期的条件使得汇率传递效应更满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全球通货膨胀渐趋恶劣,则会带来汇率的贬值,在这样的背景下,价格传递完全了。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自从央行决定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趋于完善,汇率的波动幅度与频率都有所上升。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价格水平影响再次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贸易顺差的减少与通货膨胀的缓解这两个问题能否通过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得到解决,我国学术界还未达成共同的意见。

卜永祥(2001)[7]运用协整方法分析了汇率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使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动态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零售价格与生产者价格的水平会受到汇率波动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显著的。

有些学者探究了汇率传递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孙立坚、李安心和吴刚(2003)[8]把微观经济学中的经典核心内容(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研究基础,分析在开放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货币政策对汇率传递的作用。郑平和刘英(2005)[9]发现了货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与汇率传递程度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刘华和王仁祥(2007)[10]另辟蹊径,从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即结构因素和货币因素)的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人民币汇率在2006年对外升值但对内贬值的原因。结果表明,低汇率可能是通胀的诱因之一,高汇率可以是遏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

毕玉江和朱钟棣(2006)[11]研究汇率变动对价格的传递效应,方法包括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该过程中有时滞。与消费者价格相比,进口商品价格的汇率变动具有更高的弹性并且能够快速地调整。

吕剑(2007)[12]研究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零售价格指数(R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的汇率传导效应。在模型中,他把国际石油价格引入了内生变量中。研究结果发现,长期中,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弹性大小关系为:Cpi>Rpi>ppi。且传递效应具有自我修正机制,三个指标的大小关系为:Cpi>ppi>Rpi。在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Rpi和Cpi有不断增加的负向传递效应,ppi则是先增后减的传递效应。

刘亚、李伟平和杨宇俊(2008)[13]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让Cpi代表价格水平,实证发现汇率变动对Cpi的传递,无论是在短期或者是长期都是不完全的,并且存在时滞。

施建淮、傅雄广和许伟(2008)[14]使用改革前后的样本数据,来研究汇率制度改革前后的汇率传递效应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对改革前后价格水平的解释力有所不同。2005年7月以后,人民币的升值导致了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显著降低。在传递不同的物价水平方面,汇率的效应也存在差异。

部分学者研究了汇率传递效应对国内一些行业的具体影响。鞠荣华和李小云(2006)[15]认为,由于出口商的自主定价能力,我国产品总体上的汇率传递程度较低,汇率变动不能对改善出口农产品的贸易收支状况。马宇(2007)[16]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出口的家电商品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家电产品的价格影响有90%以上传递到了国外市场,人民币汇率升值会进一步侵蚀该行业的低利润率。

刘思跃和袁美子(2009)[17]、王晋斌和李南(2009)[18]的研究,是基于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前后汇率传递效应的结构性变化,他们的观点是,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有助于汇率传递的实现。

周杰琦(2010)[19]通过使用有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发现,在汇率的冲击下,进口价格的传递比消费者价格的传递的效应好。在2005年汇改之后,结合其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效应,汇率传递效应会更强。

国内学者对于汇率的价格传递问题,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在理论层面上,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实证层面上,国内学者们则主要是借助VaR和oLS等方法,考察人民币汇率(名义有效汇率或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我国各种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学者们普遍认为,若用不同指标表示国内价格水平,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对其的影响会不同。具体地,汇率的变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有较低的传递效应,而对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则有较强的传递效应。

三、结论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者从传统开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三个视角展开研究。传统开放宏观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表明,由于汇率弹性的因素,尽管短期汇率的传递不能够完全,但是长时期的汇率弹性高,在理论上来说,只要时间够长,汇率传递是必然可以完全的;微观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表明,产品的区别和与市场的结构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汇率传导效果;新开放宏观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表明,发现汇率的价格传递会受到一国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汇率价格传递问题,在理论方面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实证方面,VaR和oLS等研究方法表明汇率变动对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则有较强传递效应,但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有较低传递效应。

参考文献:

[1]Krugman,paul.pricingtomarketwhentheexchangeRateChanges.nBeRworkingpaper,no.1926.may,1986.

[2]Dombusch,R.exchangeRatesandprices.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7,(77):93-106.

[3]menon,Jayant.exchangeRatepassthrough.JournalofeconomicSurveys,1995,(2):64-75.

[4]mcCarthy,J.pass-throughofexchangeRatesandimportpricestoDomesticinflationinSomeindustrializedeconomies.FederalReserve

BankofnewYorkStaffReport,2000,(111):215-232.

[5]taylor,J.Lowinflation,pass-through,andpricingpowerofFirms.europeaneconomicReview,2000,(7):345-360.

[6]Devereuxmichael,Charlesengel,exchangeRatepass-through,exchangeRateVolatility,andexchangeRateDisconnect.Journal

ofmonetaryeconomics,2002,(49):913-940.

[7]卜永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1,(3):32-45.

[8]孙立坚,李安心,吴刚.开放经济中的价格传递效应:中国的例证[J].经济学:季刊,2003,(1):125-146.

[9]郑平,刘英.不完全汇率传递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5):132-135.

[10]刘华,王仁祥.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思考[J].特区经济,2007,(4):61-63.

[11]毕玉江,朱钟棣.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7):53-62.

[12]吕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8):39-47.

[13]刘亚,李伟平,杨宇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汇率传递视角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8,(3):28-41.

[14]施建淮,傅雄广,许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J].经济研究,2008,(7):52-64.

[15]鞠荣华,李小云.中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6,(2):16-23.

[16]马宇.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率的实证分析――以家电行业出口为例[J].经济科学,2007,(1):44-52.

[17]刘思跃,袁美子.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10,(4):14-18.

传统微观经济学篇10

2020年)》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任何学科和课程的发展都有相关的理论作支撑,理论的发展来源于实践的需要,又高于实践。财务与会计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发展,以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对财务与会计实务的需求。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必将随其相关理论基础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创新,以满足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笔者根据新的社会经济需求,结合财务分析的理论基础,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视角以及财务分析课程定位的视角来构建财务分析教材的内容体系,同时也为相关财务分析教材提供理论支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对财务分析理论基础和内容创新的研究形式主要有教材或专著和论文。理论基础研究主要以论文形式出现,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财务分析学的定位(张先治,2007;);二是财务分析的支撑理论:财务与会计目标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李心合,2001;连彬,2005;黄世忠,2008;任家华,2012)。关于内容创新研究主要以教材或专著为主,论文为辅的形式进行,主要也是沿两条路经展开:一是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现代财务分析框架(李心合,2006;张先治,2007;黄世忠,2008;任家华,2012);二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传统财务分析内容的增加与创新(黄国良,2005;李峰,2006;王化成,2007;张远录,2008;姜国华,2008;朱学义,2009;张新民,2011)。主要观点如下:关于理论基础研究,张先治(2007)通过财务分析与各学科的关系提出财务分析定位于边缘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任家华(2012)提出财务与会计目标理论的发展决定财务分析的目标定位;李心合(2001)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为财务分析提供了必要。关于内容创新研究,李心合(2006)提出应将价值创造、战略、价值链或价值网、生态化等,都纳入财务分析体系的观点;张新民(2011)提出要透过财务报表看企业战略、价值和风险等观点;朱学义(2009)提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人才决策需要,建立“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和“高级财务分析”体系的观点。综上,国内外专家学者依托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无论财务分析的理论基础、内容框架,还是方法体系,均已做了不少相关研究和应用,这为构建一个全新的财务分析体系提供了大量启示和重要参考。但总体而言,目前研究视角主要以微观信息使用的需求为导向,需要后续研究能拓展到中观宏观视角,且根据财务分析的定位创新财务分析内容,大部分学者侧重于某单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二、财务分析理论基础与创新依据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资本运作和投资分析的日益现代化以及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使财务信息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财务分析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财务分析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张先治,2007),财务分析方法越来越科学合理,这些对传统的财务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和研究领域。

(一)财务分析内容构建的目标理论与创新依据实务中财务分析的发展需要起指导作用的相关理论作支撑,而任何课程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构建都离不开与之相关支撑学科的理论基础,尤其是相关学科的目标及其应用领域的目标。以会计学为基础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效率与结果进行评价,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的财务分析,其目标必然与企业会计目标和财务目标一致。

(1)会计目标理论。会计目标定位随外部经济环境而动态调整,会计目标理论的研究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以目标为起点的会计准则制定日益受到重视,而会计目标理论研究真正进入高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两大学派产生的外部经济环境和适用的财务报告目标各不相同,受托责任观适用于资本市场不发达,所有者和经营者十分明确,不需要第三方作为中介的情况,财务报告目标是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几乎不考虑资源委托人之外的信息使用者;而决策有用观是在证券市场日益规模化和成熟化的背景下形成的,财务报告目标是提供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关注“潜在的”信息使用者。我国上市公司90%以上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成,所有者和经营者不能十分明确,受托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合我国国情,同时我国资本市场也不太发达,决策有用观也受到一定限制,但资本市场化加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需面向资本市场提供信息,决策有用观更符合现实逻辑(2008,周长鸣)。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现行会计准则也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同时也反映受托责任的情况,并且进一步指出报表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这标志着我国会计目标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更倾向于决策有用价值。

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我国会计目标理论定位的转变,必然促使财务分析内容不断丰富与创新。根据决策有用观,财务分析目标理应为报表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信息。而报表使用者根据对财务信息需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企业)、中观(行业或产业)和宏观(国家)视角的信息使用者。以此为依据,财务分析的内容应突破传统的以微观视角为主的局限性,跳出纯粹的、单一的财务分析限制,将微观的财务分析拓展到宏观和中观领域,预测我国整体的财务经济运行态势,满足各层面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创新财务分析的内容。因此,我国目前财务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微观视角的财务分析、中观视角的财务分析和宏观视角的财务分析。其中微观视角的财务分析主要满足投资人对企业财务状况、企业价值评估的需要;中观视角的财务分析评价一个行业的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势以满足相关部门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等需要;宏观视角的财务分析主要为了提供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具有全面影响的财务信息。现行经济环境下,财务分析教材内容的创新点就是要提高财务和会计信息在中观或宏观经济决策中的功能与影响。

(2)财务目标理论。企业财务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动态性,是与相应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西方企业财务目标主要经历了筹资数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净现值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财务目标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不管是西方还是我国,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财务理论的发展,财务目标都趋同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方向。未来企业价值评估或预测、项目价值评估和价值创造将是财务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以此为基础,现代财务分析的内容必将打破传统的评价、解释公司过去的绩效为主的局限性,企业价值分析的引入将是财务分析的一个重大突破与创新。因此,财务目标理论的发展决定了现代财务分析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基于价值视角的财务分析。

(二)财务分析课程定位与创新依据随着财务与会计、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与实务对财务信息需求的扩大,作为边缘性学科的财务分析在连结财务会计学与相关学科中的地位与功能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财务分析,其定位应该是融会贯通于专业或学科之中,成为各学科或专业课程知识融合的一座桥梁。与财务分析课程紧密相关的专业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财务信息应服务于企业的所有使用者,而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的每一门课程都是服务于企业管理某一个方面,因此财务分析课程内容应服务和反映每一门课程,成为财务与会计专业各课程知识融合的一条连结线。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尽管侧重有所不同,但就核心课程而言,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学》和《投资学》等。因此,从《财务会计学》课程来看,财务分析的内容应包括通过报表看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此部分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核心内容);从《成本会计学》课程来看,财务分析的内容应包括通过报表进行企业成本控制和成本战略等分析;从《财务管理学》课程来看财务分析应包括透过报表看企业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等分析;从《管理会计学》课程来看,财务分析应包括透过报表看企业管理控制和管理决策等分析或看企业经营者绩效;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看,财务分析应包括透过报表看企业战略、企业风险控制和企业或行业核心竞争力等分析;从《投资学》课程来看,财务分析应包括透过报表看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或证券投资决策等分析。因此,随着相关专业或学科课程设置的更新,财务分析内容应以环境出发,不断创新,搭建一座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桥梁。

(三)财务分析方法体系与创新依据财务分析方法体系由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组成,但定量分析是基础。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方法。随着财务分析内容的变革与创新,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已无法满足现行财务分析的需求,为此,必然带来财务分析方法的突破与创新。

(1)微观视角下的财务分析方法创新。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基本上是从微观出发,从财务与会计的视角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由于会计目标与财务目标理论的转变、财务分析课程定位的变更以及社会对会计信息需求范围的扩大,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企业价值视角下的财务分析、战略视角下的财务分析、社会贡献视角下的财务分析和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财务分析等方面内容将构成现代财务分析教材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满足这些分析内容的需要,无疑需要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一个新的微观视角下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这个方法体系应以基本的财务指标为基础,结合企业价值、企业战略、企业社会贡献和企业核心力等方面的需要,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如结构方程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等方法来构建。

(2)宏观和中观视角下财务分析方法创新。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外部经济社会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变化,使得宏观和中观信息使用者成为财务分析的重要主体之一。王化成(2013年)明确提出“会计信息过去只是在微观企业产生影响力,现在需要对微观企业会计数据加以提炼,可以反映某一行业、整体企业乃至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提供增量信息和参考依据。”并提出可以利用会计数据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情况、预测前景走势,提升会计的决策支持作用和地位,增强会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李挺伟(2013年)也提出要编制微观特点的财务指标、中观特点的行业财务指数和宏观特点的综合财务指数来反映企业盈利模式和成长性、行业的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运行。因此,宏观和中观视角下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应以编制会计指数或财务指数来满足分析的需要,当然会计指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专家学者正在根据社会经济对会计信息需求进行研究与探索。

三、财务分析教材现状分析

目前财务分析教材的名称存在差异,有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会计报表分析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等多种提法,但这些名称的本质是相同的。笔者选择了2001年-2013年出版的18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教材,包括“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21世纪会计学(或经济管理类)系列规划或精品教材以及东北财大、高等教育、北京大学、上海财大和立信会计等出版社出版的优秀教材。同时选择了五本西方主要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主要情况见表1和表2。从表1可知,十余年来,财务分析教材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概述、能力分析、报表分析和综合分析,随着社会需求和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部分教材开始涉及价值分析(王化成,2007;姜国华,2008;刘文国,2009;张立达,2013);部分教材尝试桥梁功能,与管理会计(黄国良,2005;黄世忠,2007)、成本会计(张远录,2008)、风险管理(姜国华,2008)、审计(张立达,2013)和财务管理(张新民,2008;杜晓光,2012;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2)等课程的知识融合起来,为各科知识在财务分析过程中的运用提供一个平台。在财务分析方法上,18部教材基本上都包括了财务比率、趋势分析、综合分析等主要传统分析方法,但部分教材根据财务信息需求和财务分析内容变更,开始运用数理统计学或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满足分析的需要,如分析软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2)和统计学方法(陈少华,2011)等的运用。另外,从十余年财务分析教材内容的纵向发展来看,教材内容体现出了与外部经济环境相关性,与资本市场、风险投资、财务预警和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问题相关的财务分析越来越多。

从表2可知,西方五本教材的基本内容与我国的教材具有一致性,主要包括概述、报表分析和会计分析(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从具体内容来看,西方教材除了上述内容外,信用分析、风险分析和价值分析也是其主要内容,在特殊项目分析中,与审计、现金流量和并购有关的财务分析也占一定份量。

与我国教材相比,西方教材在内容上比较重视信用、风险和价值分析,且会计分析和报表分析的侧重点也有差异;从分析方法看,西方教材对财务比率与综合分析法的强调较少,而统计学或其他方法的运用相对较多;在语言表达上,我国教材比较正式、理论性较强,西方教材较为灵活,大部分都以提问或小案例引入的方式做标题,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四、财务分析教材体系构建的创新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上述财务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创新依据,结合国内外财务分析教材的发展现状,财务分析的最终目标是为满足利益相关者决策的财务“信息需求”。因此,财务分析不管是方法的选择,还是内容的构建,必须体现“需求”的内涵,即财务分析教材方法体系和内容体系的构建应以如何满足决策者的“信息需求”为基本导向,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知识体系。鉴于此,笔者构建如图1所示的财务分析教材体系。

(一)第一部分:财务分析导论导论部分是财务分析教材的一个定调和基础,为后面的内容奠定方向。应由四个部分组成:财务分析的理论基础、财务分析的信息需求者分析、财务分析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以及财务分析课程的定位和目标。此四部分内容相互依存,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根据支持实践的理论基础来分析财务信息需求者,根据不同信息需求者的具体需求确定财务分析的目的,以财务分析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为基础,结合信息需求者的目标来定位财务分析课程。

(二)第二部分:财务分析方法体系财务分析方法的选择是根据财务分析目标与理论基础,为满足不同层面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确定的。具体包括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或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及专门针对中观和宏观需求者的分析方法。传统的财务分析法主要是针对微观层面而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是其他分析方法的基础,包括财务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数理统计或计量经济学方法主要是为满足信息需求者对价值、风险与预警等方面的需要而选择的,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结构方程法和ann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把微观财务分析拓展到中观和宏观领域的方法主要有财务指数法和会计指数法。

(三)第三部分:财务分析内容体系财务分析内容体系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构建不同的体系,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视角来看,其内容体系由微观视角下的财务分析和中观与宏观视角下的财务分析构成;从内容的发展来看,可分为基本内容和创新内容。笔者以第二种标准为基础,并将以微观、中观和宏观为视角所需的财务分析内容融合于其中,以此构建一个全新的财务分析体系。(1)基本内容。基本内容主要是目前财务分析教材的基本框架,倾向于微观视角下的财务分析。具体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四大能力分析、四大活动分析、趋势分析和综合评价分析等内容。该部分内容一方面满足微观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创新内容奠定基础,是财务分析教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创新内容。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两个视角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课程定位的视角和中观宏观的视角。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财务分析课程定位于各相关课程的桥梁,由基于战略管理、基于风险管理、基于信用管理和基于价值管理等方面的财务分析以及从审计学、管理会计学和投资学的视角等方面的财务分析构成,此部分内容主要也是满足微观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息需求。中观宏观视角的财务分析主要是运用财务指数和会计指数将微观领域的会计数据运用到行业或整个财务经济运行之中,以满足制定产业政策或宏观经济政策的财务信息需求。

(四)第四部分:财务分析的应用财务分析的应用是运用财务分析方法,结合企业、行业或整个经济实际情况,对财务分析内容的运用,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微观视角下的财务分析应用。以某上市公司为案例,针对基本内容进行财务分析,同时分别从战略、风险、价值、信用等视角对该企业进行财务分析。(2)中观宏观视角下的财务分析应用。以某行业或地区的企业为例、运用财务指数和会计指数对某行业或某地区的财务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案例: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和社会贡献分析;小微企业财务状况评价与社会贡献分析――以某地区为例。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理论发展与定位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4期。

[2]李心合:《关于财务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1年第10期。

[3]李心合、蔡蕾:《公司财务分析:框架与超越》,《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10期。

[4]任家华:《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第2期。

[5]李峰:《传统财务分析指标的延伸与拓展――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第9期。

[6]张新民:《基于管理质量视角的财务状况质量分析框架的构建》,《财务与会计》2011年第7期。

[7]黄世忠:《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方法与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8]黄国良:《会计报表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王化成:《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张远录:《会计报表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1]姜国华:《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投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张先治:《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李心合:《会计报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穆林娟:《财务报表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单敏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刘文国:《财务报表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袁淳、张新玲:《财务报表分析》(精要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池国华:《财务报表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0]陈少华:《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1]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报表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2]杜晓光:《会计报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