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4:02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篇1

【关键词】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面临着外患远大于内忧的时代大背景,据此,民族主义思潮成为时代政治思潮之一。张君劢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以往对他的思想研究集中在“科玄论战”以及新儒学的领域,关于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关注其民族国家观及思想。

本文将以民族主义作为切入点,探索其思想产生的时代原因及主要表现。从政治主张、经济主张以及文化民族主义三个方面探讨张君劢的民族主义思想理论。进而揭示民族主义思想在张君劢整体思想中的地位。通过本文以期读者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有更多了解,启发读者关于其在现代以及未来走向何方的政治思考。

一、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

1、政治文化背景

(1)政治危机。帝国主义在经历过工业革命之后将中国作为侵略的目标。然而中国闭关锁国几百年使中国早已不是世界强国,清政府节节战败,政治独立性也受到极大的影响,民族危机严重,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张君劢为代表的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改革派、立宪派、革命派的先后失败中明白,政治的失败归根到底是由于民族意识的淡漠,因此,解除政治危机、实现民族独立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和激发全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2)文化侵入。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经历几千年基本未变,“天下观”,“普世王权”的观念深刻烙在中华文化上,这种观念本质上并不是一种政治观,而是一种天下观、宇宙观。中国人一直把自己的文化当作普天之下最高的文明样式,这种以强势的政治经济文明为支撑的文化中心主义是一种异常强势的文明,这种以文化是否先进为标准来判断远近亲疏和敌友的心态决定了古代中国人华夏夷狄观念深重,[1]近代民族观念荡然无存。随着西方势力的逐步侵入,中国的天下观被打破,面对远胜于本国的列强,中国人过去的优越感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思考。

(3)意识形态动摇。这个“转型时代”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大巨变更主要的是在其“意识形态转型时代”的基础上而言的。首先以封建王朝为代表的政治秩序的急剧变动乃至崩溃,而外来思想的涌入使传统文化思想走向没落。中国社会面临着深刻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危机,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就在民族主义中找到了精神核心。当时的中国,内有政治解体、文化冲击,来自西方的民族主义、民族国家观念和民族竞争的世界格局观念,与垫底的中国本土族性――文化意识相互化合而催生的现代中国民族主义,[2]成为一股特别强大的思潮。

2、张君劢个人经历及其对民族危机的担忧

张君劢有着独特的个人经历,这种经历成为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在根源。他从小便对政治制度有浓厚兴趣,学习策论、典章制度,同时对新儒学的浓厚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张君劢接触西方自由思想,结识了对他以后思想有巨大影响的梁启超。两次旅欧期间,学习西方政治、考察巴黎和会,参加爱国倒袁。在中国面临国内的麻烦和外敌入侵两难境地,张君劢积极找寻救国的道路。

基于以上原因,他的思想中包含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等等,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张君劢的民族主义思想也逐渐转变为对整个民族思想状况、思维形式加以影响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状况,这种方式便是文化民族主义。

二、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及其表现

张君劢毕生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如何将中国建立为一个自由、民主、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对于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现阶段停留在单纯的民族主义理论探讨居多,然而,既然张君劢致力于追求民族独立、自由,倡导国家现代化,穷其一生精力实现民族国家,那么,笔者认为张君劢关于由内而外的构建民族国家的理论是其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特色。在张君劢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理论中,他非常强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实现建立民族国家目标,同时也综合讨论了民族性(民族意识)、基于民族特有的精神财富的团结对于民族建国的意义。

1、民族本位意识的觉醒与民族国家的构建

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的宗旨所在,民族国家是立基于民族意识的建立以及近代国家构建。对于建立民族国家观来说,民族国家意识如何形成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国家民族意识是民族国家观的首要步骤。因此民族本位意识对民族国家的构建以至于对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要论述民族本位意识的作用,首先需阐明何为民族主义、民族建国,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民族本位意识是指一个历史上形成的基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的、本民族以及自觉形成的对于本群体的认知,是区别于他民族的自我认同感。在张君劢自己的著作中,他阐述了他对民族主义的理解。民族主义这个名词在中国出现以及流行已经很久,多数人把民族主义与国家和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称民族国家或者民族建国,甚至将民族与国家混为一谈。其实国家的内容与民族的要件是不同的,可以说纯然是两回事。现在民族主义大多用来表示语言、历史、文化相同或相近,并据此使民族建立一定的认同进而形成民族统一体。然而,事实上,民族自身的条件虽然已经具备,但是并不能形成政治国家,不能建立国家组织,因为民族构建和国家构建不同。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国家建设是通过精神上的认可建造的民族国家,而民族本位意识是贯穿于这两者的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

张君劢强化国家民族本位意识,国家的民族本位意识是民族国家的基础,是民族主义的根基。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与每个公民相关,每个个体生存和发展必须以民族和国家为依托,中华民族的存在也必须以民族和国家为必要形式。在张君劢看来,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繁荣富强的主要原因是本国公民的民族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反过来看中国,从古至今一直以“天下”来认识世界。因为用文化取代血统当做国家建立的根基,所以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只要异族认可并采取汉民族文化,就能够把异族的血统放在一边,因此历史上才有异族统治汉族的时代。这种漠视民族观强化文化征服是中国滞后的根源之一。因此,国内的麻烦和外敌入侵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实现民族独立。而这种民族独立必须以民族主义思想作为贯穿主线,以民族本位意识的建构为基础。只有建立民族本位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的“天下观”文化。

论及当下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问题,应该首先侧重于建国,建国的基础和内容是首要问题。以民族为基础的建国既强调民族也强调国家,只一味的重视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觉而忽视国家对民族建国有害而无利。张君劢认为,尽管民族与国家基本概念不同,但是自古以来民族与国家就是互为因果的,民族是建国的基础,有了团结的民族,政治机构易于成立。政治也能促进民族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中华民族早已具备了完备的民族构建条件,风俗、文化、语言等,之所以民族软弱、经济落后、外交失败就不是出在民族问题上,而是民族国家尚未构建,国家组织不健全,换句话说,是因为没有完善的政治组织。当时中国所有的构成民族国家基础的语言、风俗、文字等根深蒂固的因素不可能消除,在国内社会和国际间各个民族中争端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在各个民族相互对峙的情况下,只有民族国家才是保护国内安全、阻挡外敌、维护国际和平的唯一组织形式。因此,民族国家的建构是民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民族主义的集中表现。

2、民主政治是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

既然建立民族国家是解决当时中国国际国内矛盾的唯一途径,那么,在封建制瓦解,近代制度还未成长的中国,如何构建民族国家?张君劢的设计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1)统一的政府,集中全国的力量组织一个权威政府。(2)提出国民代表会议必须由选举产生。规定了政治透明制度,党纲和行政活动向公众公开,各党派均有参与国会选举的权利。(3)政权机构中央行政院由权力机关――国民代表会议所选举的行政员组成,组成全国统一的政府。(4)国民代表会议主要有预算权、立法权,但不实行西方内阁更迭制。预算权掌握在国民代表会议手中,政府负责执行,不对其负责。(5)国民代表会议决定行政纲领执行的具体方式,指导政府执行。(6)除贪污等明显违法行为,行政院各部部长不得轻易离职。以保证行政连续性。(7)国民代表会议对行政院和行政纲领有监督权,不合格则有权经国民代表会议议诀后撤销行政纲领等规定。张君劢的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政府行政权力的集中、稳定和高效,并为此大大压缩了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制约功能;但同时要保证司法权力的独立,以此作为行政权力的平衡制约力量,确保人民权利不被践踏。

综合以上论述,张君劢所设计的统一的政府,融合了对国家危急时刻建立强有力的行政中心、集中国家力量的考虑和对、权力垄断、践踏民利的指责,同时也包含着对民主政治的期望。张君劢的民主思想和制度设计体现了一种折中和调和的态度,贯穿其中的是自由和权力的平衡,一方面他反对共产党的“左”的极权主义,另一方面对“右”的极权也不敢苟同。他采取了中间道路,权力与自由的恰当权衡设计民主制度。他的思想一方面有贯穿其中的保护人权的内涵,另一方面具有高于消极保护自由的、构建权力、构建民族国家的积极思想。所以称其关于、民主的思想为“民主”,即其民族建国的民族主义观。

3、经济建设乃民族建国之要务

经济建设是民族国家建设的必然之举,是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经之路。纵观近代资本主义放任经济急速发展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经济朝气蓬勃的现状,张君劢的选择如政治文化方面的取舍一致,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扎根中国本土要以本国实际为主,得出应该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国家公私两种经济建设同时并举。

明确私有财产;公有财产存在有其必要性;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都需要在国家统一计划之下,公私区别只是实现方式不同罢了;通过制定国家计划,努力达到私有财产平均,避免贫富悬殊,维护社会安定。私有经济不必公有化,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而国家宏观经济规划需要国家统一做出,以弥补私人经济的不足。但是经济建设应有侧重点,这个侧重点是社会主义经济,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式来实现。民族经济建立是为了在贫弱的中国实现国内供给和社会公道,而归根结底是为了民族建国,服务于民族建国这个时代重任。

三、张君劢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文化民族主义

在张君劢的民族建国思想里,民族文化是其重要构成要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中心背后的文化根源是传统社会的知识理性,以这种理性为核心的强大的文化支撑体系,这种儒家文化异常强大,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都处于统领地位,这种理性主义征服了一切相关文化,也正是这种巨大的文化力量促使中国人以文化理性为判断标准,一直都没有形成近代民族观念,代之以华夏夷狄观念。

然而近代中国出现转型巨变,国民意识被迫中断,出现混乱。中国急需建立民族独立的精神支柱――民族思想。张君劢明确界定了基于民族的国家成立的要件:(1)言语:语言的统一与民族情感有绝大关系,只有通过语言互相了解,才能建立休戚相关的民族精神;(2)风俗:欧洲各国都以能保持本国风俗习惯为荣,绝不愿意模仿旁人来破坏本国风俗;(3)历史:有共同的历史经历,同甘共苦、利害相同,这也是民族国家构建的要素。所以中国有土地、语言、历史等,可谓民族性早已养成,现在只需要一番选择和取舍的工作,建立民族自信心,从而形成一种新时代的文化,中国人只要努力提高民族意识,文化民族主义便一定能成功产生。他强调一种“隐约限定”的历史主人翁意识――意在鼓舞民族情感和自信心的同时,又能与偏狭的种族论或血缘论保持距离。

对于民族文化的产生方式,他首先强调“思想之独立”,第二坚持文化多元论。思想独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坚实根基,在中国固有传统思想的基础上融合生成一种以自我发展为基础的多样灵活的结构。中国儒家的主要观念,如理性自主、心的作用、心的思想、道德学说、智识的发展等等基本观念与近代先进观念并不冲突,完全可以从中升华出新的民族精神,中国人如今所接收的外来新思想,势必能兼收并蓄,与中国既有的文化结合升华出新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张君劢又高度强调民族文化的时代性与现代性,强调中国的旧文化在总体上已近于衰亡,唯有以“创新存本”、“死后复活”的方略来化解传统与现代、古今中西的纠结。在民族文化的构建中不能盲目照搬,也要做到实事求是、为我所用。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新发展也好,对西学的利用也好,要秉持适合中国国情的原则。

张君劢的民族文化观的根本在于坚持中国传统儒家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以西方理性主义为指导,实现旧文化的新形式,实质仍是对中国传统民族性的坚持。其民族文化思想体现了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坚持文化多样化的立场。

四、结论

文化民族主义是张君劢的思想中最鲜明的特点,民族国家的建立是其思想的现实体现,民族国家建构与文化民族主义有内在的统一性,民族意识的建立是构建民族国家的基础,而这个前提便是统一文化认同,建构以儒家为基准以西方文化为辅助的儒学民族主义,只有建立同一的以文化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民族观,民族国家的建立才有基础。文化民族主义的最终关怀是政治民族国家的统一,基于此可以说张君劢民族主义的终极目标是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其文化民族主义的特点带有很强的政治工具性。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围绕着民族建国这一政治期待而展开。

在研究张君劢的民族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工具性特征,民族主义思想不是中国本土的产物,虽说当时知识分子理解并接受也意识到了其重要性,但这都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做出的应急之举,民族主义并没有在中国落地生根,只是被当作工具来组织和动员人民,完成建立近代国家的目标,任务完成民族主义便退出中国政治以及思想舞台,中国并没有实现民族主义所追求的认同,因此对民族主义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加大力度。

【注释】

[1]张灏先生将1895年之后的三十年时间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转型时代”参见同名论文,原刊《二十一世纪》总第52期,1.

[2]中国本土族性―文化意识是指住在中国本土的居民长期以来具有的一种“同文同种”的意识,一种根源联系或纽带感.

【参考文献】

[1]张君劢.明日之中国文化:中印欧文化十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2.

[2]翁贺凯.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张君劢民族建国思想评传,法律出版社,2012.28.

[3]吕希晨,陈莹编:精神自由与民族文化:张君劢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67.

[4]郑大华.张君劢传,中华书局,1997.42.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篇2

人本:凸显儿童立场

民主路小学一直秉持尊重、自由、平等的教学理念,基于这种理念定位,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的教学主张是人本、建构与合作。人本是教学的逻辑起点,它规定了教学的基本立场,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航标”;建构是教学的基本属性,它彰显了教学的动态生成特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可能空间;合作是教学的组织形态,它明确了教学的协同形式,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这三个教学主张结合在一起,奠定了民主课堂的基本框架。

民主课堂的愿景是培养具有民主精神的公民,这既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民主课堂的价值旨归。因此,民主课堂的第一个教学主张就是“人本”。第一,在教和学的关系上我们强调教学平衡。教和学要互动,更强调“学”。评价老师一节课的好坏,关键是学生学到了多少,吸收了多少。第二,在动和静的关系上,我们主张动静结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坐得住。开拓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保持有效的“安静”。第三,在实和活的关系上我们追求实中求活。不同的内容需要通过各异的方式展示出来,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学会且良好吸收。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单一的方式强调几遍。

民主课堂的“人本”主张,实现了从“知识本位”向“儿童本位”的转型,这种立场的变化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单是教授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的,而是用这些学科来教“儿童”的,因此,民主课堂应该凸显“儿童立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定位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行动方略,构建民主课堂的教学模式。

建构:注重知识生成

民主课堂主张课堂教学要注重建构,注重知识的意义生成,这种教学主张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基础上的,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因此,我们要想深入了解民主课堂的建构特质,就必须明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

上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关于学习和教学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理论。尤其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思想在教学领域日益得到普及,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这种特征,我们对民主课堂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教学原则。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第二,重视学习环境。无论是学校的整体氛围还是一堂课的气氛,对学生都至关重要,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第三,强调协作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以学定教”民主课堂构建的理论基石,因此,无论是语文学科的“主问题教学”,数学学科的“试误发现式教学”,还是英语学科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建构,关注知识的意义生成都是民主课堂的一个核心主张,学科教学模式与行动方略的探索都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的。

合作:强调智慧共享

2001年国家启动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革,合作学习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形态。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威廉・格拉塞就提出了合作学习这一概念,后来经过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合作学习的理论不断充实和丰富。合作学习的内涵也走向多元,合作学习的特征日趋明确。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合作学习,并开展“本土化”的研究与实践,进入90年代以后,许多省份的中小学纷纷从不同的层面开展合作学习实验,合作学习进入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合作学习的理论框架基本成型,合作学习的操作模式也已经成熟。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基于“学生发展本位”的立场,探寻学科教学和合作学习有效结合的路径。

在这种背景下,2014年徐州市启动“‘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转变行动计划”,简称“学讲计划”。在教师角色定位方面,“学讲计划”要求教师要变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协助者。在学生的学习行为方面,“学讲计划”提倡学生要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变知识的接受者为知识的探索者,变要求学会为要求会学,真正能够“学进去”。“学讲计划”的主要核心思想是通过合作学习实现智慧共享,最终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篇3

关键词:建构主义经管类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13-01

“经管类”数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是高等院校开设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然而,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说,高中时大多都是文科生,数学基础普遍都较差,如果教师仍按照统一化的标准来进行教学,将较难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地开展。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倡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2基于构建主义的课程改革

2.1教材的选取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根据经管类学生的特点,经济管理数学教材首先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通俗性,其难度要明显低于一般的理科专业的教材。书中应当用浅显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要善于采用经济学中的案例来降低所要阐述理论的难度。

2.2修订教学计划

《经济数学-微积分》总共开设两个学期,每个学期的学时都是72。考虑到内容较多,要对内容进行相应的简化,例如,在讲解罗尔、拉格朗日、柯西定理的过程中,不必严格地给出定理的证明,只要通过几何图形给学生讲解清楚,学生能够利用定理解决问题即可。

《线性代数》在第二学期开设,大约40课时。主要内容为矩阵与行列式、向量与线性方程组等,相对于理科生的教学内容而言,应删减其中较难的部分,例如二次型问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大二的第一学期开设,大约40学时。由于这门课程本身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对于经管学院的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弱化概率论中的多元随机变量及分布问题,根据经济管理专业特点增强对离散型分布的理解和应用。

3用构建主义理论设计课堂教学

3.1注重情境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创设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前提及保证,因此,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关于“情境”的创设。情境具有生动性、丰富性、直观性等特点,教师将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之中,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他们提取记忆中已有的相关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去联想,以达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及“再建构”的最终目的。

3.2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它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实践活动对于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学习过程的自我反馈、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3强化探讨交流

是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方式。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最终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其实,实践活动就是交流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这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融入了实践活动中,从而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探讨交流”加大重视。

3.4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及再建构

“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及“再建构”,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3.4.1所学概念的建构

例如,《经济数学-微积分》中的概念、定理非常多,学生很难理解它们的具体含义,时间久了就会忘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行“建构”。教师要在学生“理解”和“发现”基础上进行引导,也就是说这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的恰当位置,发现新旧知识间的异同,将其认知结构进行不断的“建构”及“再建构”。如在学习函数极限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刚刚学过的数列极限,把数列极限理解成特殊的函数极限,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也就达到了对新知识的构建。

3.4.2解题思想、方法的建构

《经济数学-微积分》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般化思想、抽象性思想、公理化思想、初等变换的思想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上述思想方法进行理解及建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定积分的元素法-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这一方法不仅应用在定积分、二重积分上,还可以应用在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上。

4结语

本文基于我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我们结合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实际特点,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经济数学的教学中,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了经济案例的讲解,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通过四个步骤:情境创设;实践活动;探讨交流;归纳、反思及建构的教学实践,使得原本枯燥、难懂的定义与定理,变得容易理解。从而适应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5):25-27.

[2]孔宪遂.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15-18.

[3]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61-68.

[4]杨春宏,张春生.建构主义与基础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54-59.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篇4

关键词:张弦梁;大跨结构;预应力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basictheoryofthebeamstringstructureduringthestaticanalysisandstructuralform-finding.Staticanalysisoftherelevantstringtheorydescribesthedefinitionofabeamstringstructure(thedefinitionofthezero-stateform,theinitialstateandloadingstate),theperformanceofbeamstringstructure,highlightingtheinitialprestressedbeamstringstructureconcept,thesizedistributionandtheprincipleofprestressing-localanalysis.

Keywords:beamstring;LongSpanStructure;pre-stress.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空间大跨结构理论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美观的要求,张弦梁这种结构形式得以应运而生。张弦梁结构是由上弦刚性构件和下弦柔性拉索两类不同类型单元组合而成的一种结构体系,通常将其归类“杂交体系”范畴。从受力形态上来看,张弦梁结构又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半刚性”结构。

由于其自重轻,受力合理,因此在工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单榀张弦梁结构的不同布置形式,可分为单向张弦梁结构、双向张弦梁结构和多向张弦梁结构,其中单榀张弦梁结构的性能对整个结构的性能起主要作用,因此充分了解单榀张弦梁结构的性能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张弦梁结构在进行静力分析和结构找形时的基本理论方法。

2张弦梁结构的形态定义和力学性能

2.1张弦梁结构的形态定义

张弦梁结构像悬索结构等柔性结构一样,根据张弦梁结构的加工、施工及受力特点,通常将其定义为零状态、初始态和荷载态三种

零状态:结构体系拉索张拉前的状态,实际上是构件加工和放样形态,通常也叫结构放样态。在这个状态中结构不受预应力和自重作用。

初始态:拉索张拉完毕后,结构安装就位的形态,通常也叫预应力状态。初始态是建筑设计所给定的基本形态,即结构竣工后的验收状态,这个状态中结构受预应力和自重作用。

荷载态:体系在初状态的基础上,承受其它外荷载之后的受力状态。

以上三种状态的定义,对张弦梁结构来说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张弦梁结构零态,主要涉及到结构构件的加工放样问题。张弦梁结构的初始形态是建筑设计给定的基本形态,即结构竣工后的验收状态。实际施工时,张弦梁结构的上弦构件按照零形态给定的几何参数进行加工放样,那么在张拉拉索时,由于上弦构件刚度较弱,拉索的张拉势必引导撑杆使上弦构件产生向上的变形。当索张拉完毕后,结构各构件的形状将达到初始态从而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

2.2张弦梁的结构性能

如果不考虑拉索超张拉在结构产生预应力的话,平面张弦梁结构的受力特性实际上相当于简支梁的受力特性。

从截面内力情况来看,张弦梁结构与简支梁一样需要承受整体弯矩和剪力效应。根据截面内力平衡关系易知,张弦梁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整体弯矩由上弦构件的压力和下弦拉索的拉力所做形成的等效力矩来承担。由于张弦梁结构通常只布置竖向撑杆,且下弦拉索不能承受剪力,从两根竖向撑杆之间截面内力平衡关系来看,整体剪力基本由上弦构件承受。因此上弦构件除了承受基本弯矩效应产生的压力外,还承受剪力及由剪力产生的局部弯矩效应。

对于张弦梁结构的下弦拉索来讲,由于通常采用半平行钢丝束或钢绞线等高强度材料,因此与采用普通型钢的桁架结构下弦构件相比,其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这也是该类结构适用于大跨度屋盖的一个主要原因。

3张应弦梁结构初始态预力分布与大小的确定

3.1张弦梁结构初始态预应力分布

在进行张弦梁结构的设计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张弦梁结构初始态预应力分布和大小,然后才能确定结构零状态几何以及进行后续荷载态的分析。在这个确定预应力分布的过程中,体系几何形状也即初始态构型是己知的,因此此过程是单纯的“找力”分析。

文献[1]对大型索杆梁体系的初始态预应力分布的确定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上部梁系和下部索杆体系分开的结构分块的局部分析法,文献[2]对该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简化并应用于弦支穹顶结构的初始态预应力分布的分析。

3.2预应力施加的大小的确定

关于预应力大小的合理取值,不仅是结构分析的问题,还牵涉到建筑形状、施工工艺等方面,其影响因素很多,所以预应力值的确定很复杂。文献[3]-[7]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取值原则甚至计算公式。

根据预应力在结构中的作用,并结合以上讨论,可以得出预应力大小合理取值的两个主要原则:

(1)尽量减小外荷载产生的上弦弯矩,使结构中内力分布合理,改善结构受力性能;

(2)当结构所受风荷载效应大于恒荷载效应时,尽量保证拉索不出现受压而松弛,使各构件继续保持协同工作。

3.3张弦结构的找形分析

张力结构的传统分析方法是从确定的一个初始态开始的。习惯上是根据建筑要求和经验使结构曲面具备一定的初始刚度。但是仅此而获得的结构刚度是不够的,这就必须对索杆结构或索膜结构施加预应力,使结构进一步获得刚度,以在各种不同的荷载条件下索杆结构的任一索段均满足强度要求及稳定条件。含有索单元的张弦结构存在找形问题。所谓找形是传统力学问题的逆问题,它是要求满足平衡条件的形状而不是满足协调条件的平衡,即以几何零状态为基础对预应力态和加载态进行形状判定和力判定,确定施加预应力以后结构的几何位形及内力分布。

4结论及展望

本文主要介绍了张弦梁结构在进行静力分析和结构找形时的基本理论方法。重点介绍了张弦梁结构初始预应力的分布和预应力大小的确定原理—局部分析法。

但是仅仅掌握这些理论方法远远不够。现在单榀张弦梁结构在工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充分了解单榀张弦梁结构的性能非常重要。今后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应用Sap2000软件,对静力作用下影响张弦梁结构受力性能的参数进行分析,讨论其相互之间的影响规律;应用Sap2000软件,对地震作用下的张弦梁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分别进行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并进行比较,以研究张弦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考虑张弦梁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等等。

参考文献:

[1]刘开国.大跨度张弦梁式结构的分析[J].空间结构,2001.7(2):39-43

[2]杨睿.预应力张弦梁结构的形态分析及新体系的静力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3]沈世钊,大跨空间结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0,13(3)25-29

[4]范峰,支旭东,沈世钊,黑龙江省国际会议展览体育中心主馆大跨钢结构设计[a].第十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D].2002:806~811

[5]刘开国.大跨度张弦梁式结构的分析[J].空间结构,2001,7(2):39~43

[6]杨瑞,董石麟.张弦梁结构中预应力的作用及合理取值[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372~378

[7]孙文波.弦杆弯曲的圆钢管桁架的刚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篇5

【英文摘要】thedevelopmentofatheoryisequaltoaconsciousrepresentationunderaconditionofthecontextmetathesis.onlyundertheconditionsofthecomparativedialoguewiththemodernwesternphilosophy,theunityandoppositesbetweenrealisticworld,logicalworldandvaluableworld,theunityandoppositesbetweenthehistoryandreality,thevalueandtruth,theidealismandtherealism,theemotionandtherationality,canmarxistphilosophybeconsciouslyrepresentedandalsocontinuouslybeenrichedanddevelopedintheconsciouslyconstructed“tensionnet”.

【关键词】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与发展/理论张力/construction/marxismphilosophy/innovationanddevelopment/tensionoftheories

【正文】

哲学创新正是基于实践的生成过程,才是一种“情理交融”的生命冲动和理性自觉。只有自觉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与发展的“张力网”,才能使其进一步走进现实语境,并在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的本质穿透与理性关照中得以丰富与发展。

一、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

当前我国学界存在着一种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对话的观点,理由是质疑这种解读模式非但不能摆脱传统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注,反而可能将自己专业的“权力话语”当作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立足点,并武断认为,“比较对话”的方法实际上只能是以某个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人物思想为圭臬或视野,“外在”地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意蕴,从而导致以现代西方哲学反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窠臼,并指认这是一种方法论上的“自我中心主义”。

我们认为,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比较对话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列宁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所张扬的科学实证精神、人文主体精神,不能无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进行整合的努力,否则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同时,这种比较对话也是可能的。在进行这种比较对话中,不必要一定找出一个超越二者之外的某个评判标准与沟通媒介,首要的是主体的自觉。

这种主体自觉具体而言,一是认识到比较对话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现代解读的一种方式方法,旨在建构而不是解构。在比较对话中注重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合理因素。如果这样就不必担心由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视野的遮蔽性而遮蔽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内涵。二是自觉尊重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和方法论特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一样,都是现代意义上的哲学,都关注实践活动的主体性,重关系轻实体,重生成轻先验,重影响轻体系,但也应充分认识到,二者毕竟不是可以完全通约的,而是异质性的两种理论体系:在立场上,一个基于劳动者的立场,一个倾向于为资本所有者服务;在观点上,一个是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一个是形而上学的超历史的实用主义的唯心论;在方法论上,一个是历史于实践中生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一个是日常生活于实践中生成的唯心主义的方法论。这些只有在对二者的深入比较与对话中,才能在理论上自觉地呈现;只有在以现代社会为共同视域、以反形而上学为己任、以回归现实为特征的东方与西方、社会历史与日常生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以及空想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的两极对立的张力中得以实现,并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启发与思考。

二、体系建构:突现逻辑魅力

与上述反对对话的观点相呼应,有学者认为在反形而上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新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辩证法,不再是传统的体系哲学,否则,势必带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之嫌。因而,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从建构新的哲学体系着手是不可取的。对此,引发了学界的激烈争论。

我们认为,任何严肃的理论无不有严密的逻辑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系哲学,但这不意味着没有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更不妨碍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建构新逻辑体系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是逻辑基项,实践是逻辑始项,劳动、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斗争、劳动群众等构成了逻辑中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其逻辑终项。它们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形成了一个由实践基础上有机论的自然观、交往实践论的社会观、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集真、善于一体求美的自由观构成的十分严密的逻辑体系。

其次,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能否排除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哲学之嫌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因为这个体系是开放的,它不崇尚任何超验的哲学实体。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及哲学范式,实现了对旧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是于实践中生成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来说,它不同于传统哲学(包括旧哲学和传统教科书)中的物质概念。旧哲学和传统哲学教科书中的物质是一种实体,以此为基石的哲学体系在理论上是超验的,在方法上是形而上学的,在思维方式上是追根究底的实体主义,在哲学范式上是世界论的、本体论的抑或是近代主体论的范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集中通过实践概念体现出来。由于实现了哲学主题的历史性转变,所以以实践为本体的新世界观认为,社会历史不过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其着力专注于经验世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关系性思维方式,建立起关怀人的人类学哲学范式。

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种关系性思维、生成性思维和人类学的哲学范式的呈现,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以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型之间的互动为表征的,是以物质世界、意义世界和可能世界之间的对立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我们知道,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求真;范畴体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向善;模型则把概念与范畴按递归和合的原则整合起来,构成穿透现象世界的解释体系,趋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求真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社会观和历史观则是向善的,自由观则是趋美的。它们之间的有机统一,是三方面对立统一的结果,呈现出规律、价值观与人类学之间的互动与平衡,本质上,这是事实世界、意义世界与逻辑可能世界三极对立中所具张力的反映与观念呈现。而且,在这种逻辑体系构建中,主体越自觉,基于三个世界之上的理论越自觉,所形成的理论张力也就越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以此为切入点,不失为一种值得重视的解读模式。事实上,改革开放20余年来,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讨论不断引向深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科书的解读模式,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也逐渐占据论坛主导,并向教坛和讲坛伸展。这一定程度上表明,新时期通过自觉建构合理的逻辑体系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可能的、必要的。同时表明,始终关注现实是自觉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理论体系的现实起点。

三、语境置换:展示现实价值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解读语境的话语,学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回到马克思”,通过深入、完整、准确的返本溯源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清理地基;另一种观点则主张“马克思走向当代”,通过关注当代、实际关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输血。

在我们看来,前者有重历史轻现实之嫌,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厚的历史感,后者有重现实轻历史之虞,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强烈的现实感;前者强调以价值牵导现实,后者强调以现实规范价值。结果或者给人以空想主义的揣度,或者予以人以实用主义的直觉,不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篇6

(一)

张静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了《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史研究》等论文,通过对社会史与党史研究、社会现代化与党史研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史研究等课题的创新性研究,中共党史学中介理论体系的主要构架趋于形成。其理论上的创新主要是:

一是系统地提出“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的主张。他“认定必须以整个社会的演化研究为基础探讨中国革命问题”(注:《静如文存》(上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93页。)。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的构想。在他看来,既然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是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的,那么,考察这个党的历史就不能不研究其所依赖的社会。他说,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是说对党史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大的历史事件和有影响的人物的思想及实践,利用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成果,从社会生活诸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形成某个重大历史现象的复杂的综合的原因,并描述其产生的影响在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反映”;因此就必须要求“利用社会史研究成果时,要同党史的问题联系起来”;“自然也就要在党史研究中加进去一些过去所不用的材料,特别是一些统计材料、社会调查材料”。他认为,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不仅是个理论问题,主要是实践问题,为此“建议党史研究工作者中的一部分较有基础的同志应该先搞一点有关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的研究,然后再回过头来把党史研究深化”(注: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上述想法,不仅引起很多研究者的注意,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而且为其系统阐述中介理论提供了思想资源。

二是论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80年代末期,张静如提出一个论断:“衡量现代中国历史人物的作用,应该考察其现代化意识之强弱,考察其对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贡献之大小。”并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的进行了考察和评价,认为“是中国引进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现代化意识倡导者,是为变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而奋斗的革命家”(注:张静如:《与现代化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共党史人物,这在当时的中共党史界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在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共党史人物的基础上,张静如认为“从社会现代化角度衡量历史人物、政党、及各种群体的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作用原理的具体化”。他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其二,提出主动现代化的道路。”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回顾和重新梳理,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起着核心作用。”(注:张静如:《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上述考察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政党活动的积极尝试,从而提出了从社会现代化进程来研究中共党史的新视角。

三是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核心内容的观点。在80年代中期,张静如就呼吁党史研究要注意生产力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注:张静如:《党史学科建设断想》,《党史研究》1987年第6期。)。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共党史研究的指导时,他一再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任何社会的基本结构,以此为指导研究一个历史阶段时,就必须把这个阶段的社会结构具体化。”(注:张静如、侯且岸:《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在研究中共党史人物的现代化意识时,他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要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一切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的现代化,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注:张静如:《与现代化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正是对唯物史观核心内容的深刻理解,他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核心内容”的观点,其理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现代化,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进行政治活动的目的,故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串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始终,一切其他活动都以此为中心并为其服务。”(注:张静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史研究》,《北京党史研究》1993年第1期。)

(二)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张静如对自己多年来探索党史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提炼,构建了中介理论体系,代表作是1995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的《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成为中共党史学界第一部运用唯物史观阐发中共党史学的理论著作。这本书在建构中介理论方面的突出之处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渊源上的经典性特征。在中国,从事中共党史研究无疑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问题是,中共党史研究长期以来以唯物史观的派生理论——阶级斗争学说为指导,由于忘记唯物史观的原义,往往在研究中出现简单化、公式化的弊端,因此,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寻求唯物史观的原义对中共党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张静如在《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说:“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只包括: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进着社会的发展。”(注:张静如、侯且岸:《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在他看来,探讨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共党史研究这一问题,主要应该从上述三方面来考察。

二是结构上的系统性特征。中介理论在结构上是把生产力理论列为首位,具体阐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及其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主要观点有: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应把它纳入研究对象的表述中;第二,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此点也应纳入党史研究对象的表述中;第三,要重视中国近现代社会进化过程的研究,并把进化过程看作社会变革的基础,并了解社会变革是怎样促进社会进化的,要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第四,在党史研究中首先应注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根本前提;对非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和系统化的社会意识的考察,在党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多角度进行研究。第五,总体上,评价个人和群众的标准和方法,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在党史研究中,衡量个人和群众要以现代化意识之强弱和在现代化中的作用为标准。(注:参见《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一书的内容及《关于〈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等文章的解说。)

三是理论上的创新性特征。由于将唯物史观原理与中共党史研究联系起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选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理论的创新就成为所建构的中介理论的显著特征。譬如,书中强调要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进行党史研究。而要捕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足迹,“还必须做分阶段的考察。因为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和达到的程度不同”。(注: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32页。)为说明这一点,张静如通过对1927-1937年生产力状况的考察,得出结论是:“这一阶段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继续革命的经济基础。”(注: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34页。)就是说,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总体考察的同时,还要作具体的分析,以避免抽象的一般说明和概念化、形式化的弊端。这里,理论上的创新非常突出。

四是论证上与中共党史研究实际相结合的特征。关于中共党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张静如说:“从党史研究的现状来看,既有繁荣发展的一面,又有不够深入的一面。不足之处,简言之:曰浅、窄、粗。浅者,研究中叙述多,分析少,理论性弱;窄者,研究领域小,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粗者,分析不细致,用材不讲究。”(注: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6页。)在创建中介理论过程中,他尤其注意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着重要解决的是党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党史研究的深化。因此,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相结合的特征就特别显著。

五是体系建构上的时代性特征。张静如提出的中介理论体系在建构中体现了时展的特征。作者不仅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阐释和解析,吸取其精华,而且积极吸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吸收了邓小平提出的发展生产力以及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

(三)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张静如通过学术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对中介理论又进行了补充。主要为:

一是对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的关系加大研究力度。1996年张静如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将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共党史研究与建立中介理论问题进一步联系起来,认为“深化党史研究,研究者首先应该在研究中更加明确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为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就必须建立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史研究达到更新的境界。”(注:张静如:《深化党史研究》,《光明日报》1996年6月25日。)

二是对中介理论所应具有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说明。张静如认为,“这种中介理论要成体系,需要系统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应用,而不是仅反映某个原理,也不是仅反映中共党史研究的某一个方面的应用。”(注:《静如文存》(下卷)第898页。关于中介理论的特点,还可参见张静如《关于〈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2期)一文中的解释。)这里,张静如对所要建立的中介理论提出了四个基本特点,即“成体系”、“可操作性”、“时代性”、“与实际紧密结合”。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力图确认中介理论在所面对的两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中应有的位置,反映其在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之间建构的理论(中介理论)的努力;另一方面,他又注意到所要建立的中介理论必须反映理论的本质属性及其应该具有的特点,特别强调中介理论在指导中共党史研究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篇7

关键词:作文教学建构主义实施步骤

课改以后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考试的半壁江山。但是作文教学历来用功多而见效慢。一方面,学生不愿写;另一方面,学生也不会写。通过分析学生对作文的态度,我们可以发现作文题目的生硬、训练方法的死板、训练过程的无序,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寻求有效的作文训练方法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当务之急。

当代最新的学习理论为我们破解作文教学的瓶颈提供了理论思考和思路。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都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又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

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无独有偶,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也有关于类似建构的理论主张。例如宋代最大的诗派“宋诗派”就主张”模仿说”。其代表人物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中最著名的主张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黄庭坚理论主张“点铁成金”是对杜甫的重要继承,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对杜诗的模仿。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论及黄庭坚对前人诗歌艺术的继承时认为,黄庭坚学习杜甫,就重在从杜诗中得到某种启发而有助于自己的创新。

由此观之,努力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不断完善其知识体系,是提高作文成绩的基础,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就作文教学而言,要写出东西来,首先,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进而才能通过大脑的裁剪、加工、组合,输出属于作者自己的东西。其实,不用说普通中学生的写作过程,就拿众所周知的许多经典名句而言,其实大部分都是有来历的。

例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颢《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庾信《马射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不言而喻,上面的内容有相互的师承关系。通过对他人作品的摹写,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不失为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有效法宝之一。下面谈谈本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知识建构中所做的具体指导。

一、摹写的材料选择

材料,是学生知识构建的基础。因此要选择具有典型性,有操作性的材料。例如优秀的仿写句段、经典的文学作品、高考满分作文等都是摹写的好材料。传统教学,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身影,只要用心观察,就一定会有收获。在具体的建构过程中,可以依照不同文体的类别,由浅到深,循序渐进。

二、摹写的心理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思考”与“联系”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这就启示我们,在建构写作知识体系时,学生要主动思考,联系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鼓励工作。

三、摹写的训练步骤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由点到面,由浅到深不断拓展的过程。要建构写作的知识体系,首先要搭配词语,进而组合句段。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组词连句成篇的过程。搭配词语,一要掂量词语是否准确、形象、鲜明;二要注意词语的色彩、轻重、音节;三要考虑词语表意传情的感情浓度;四要考虑词语的形式和位置以及语法逻辑关系。由词语组合成为句子,这是文章的骨干。秦兆阳说过,“往往一句话多一个字或少一个字,味道就不一样。同样的意思换个说法意思又不一样”我们要仔细体会句子的含义,尤其是那些“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同心之作,更要用心去揣摩。

完成了前面的准备工作,下面就进入到了“相似性建构”的阶段。文章的相似性建构由浅到深有以下层次之分。

1.句型形似建构

由字词组成句子相似式是作文的重要一步,在此基础上才能向段落、篇章相似式过渡。要善于摹写建构一些警句,化用、输出成为自己的文章亮点。

例如:【原句】细雨朦胧的对街,孤独地站着一只墨绿色的邮筒。【原句】夏季的山花,挤满门的四周。

像例句这样的好句子在文章中不胜枚举,这样的句子经过化用,一定会使自己的文章语言“闪亮灵动”,博得读者的青睐。在建构中要关注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等,要建构出自己的句型框架系统。

2.段落相似建构

段落相似建构在句型的基础上形成,是具有表意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的行文单元,它浓缩了文体的性质、特点,是构成文体区别的基本部件,是体现不同文体特征的典型段落。要关注记叙文体的“场面”,议论文体的“论层”,说明文体的“释项”。

例如:【原句】雨伞――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却湿透你自己。【摹写1】粉笔――你注定一生与黑板为伴,时时为别人描摹书写,却磨损你自己。

【摹写2】蜡烛――你注定一生与黑暗为伴,时时为别人发光照亮,却燃烧你自己。

3.篇章相似建构

文章大体都有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形态上不一定都有明显的独立性,但从全文内容的展开和行文的过程看,总是按照起始、延展、终止的规律,上下衔接,前后贯通,浑然一体的。同时,同类的文章,不管如何变化,在构造上都有其相似处。篇章相似构建是在句型、段落的基础之上构建出来的,在此阶段,就要组织学生多阅读完整篇目的优秀文章,仔细体味其间的文脉、气势,尤其是篇章结构、过渡衔接等。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建构的过程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学生有渴求知识的愿望,知识的建构就会事半功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只是一种理论主张,还有它不成熟的一面。用建构主义破解当代作文难题也只是一种尝试。浩荡百年,终成灰土。思接千载,自获永生。建构知识体系也只是写作的基础,要创作,还是要创新,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能看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6.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篇8

关键词建构主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心理学是课程的理论基础之一。心理学以个体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而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对课程研制产生着重大影响。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都要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作为依据。

2001年,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借鉴了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作为当代具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及其课程观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是心理学发展史中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后来在维果茨基(Vygotsky)、奥苏贝尔(ausube1)、布鲁纳(Bruner)等人的推动下,这一理论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流派纷呈,主要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论、控制论的观点等。然而,这些理论有着共同的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与一般人们所认为的“外部输入——内部生成”模式相反,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到人的心灵的,而是在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人的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其次,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的、客观的反映,它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会随着人类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变迁或更新,而非问题的最终答案。在具体的问题中,人们还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境对知识进行重加工和再创造。而且每个人都从自己特定的经验背景出发来建构知识,给世界赋予意义,由于各人的经验背景不同,建构出来的知识也必然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另外,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建构.人们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要受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并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协商,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世界。

(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是以其知识观为指导思想的。

1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所谓主动建构性是指学习的目的是要实现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去探究和创造新知识;所谓社会性是指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与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交流互动来丰富自己的认识,从而构建起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而情境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建构意义,获得知识。因此,学校课程不仅要关注知识体系,更要突出知识获得的过程,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的学习是累积陛的,因为一切新知识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经验背景的基础上的。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课程内容就不能与学生原有的经验脱节,不能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而应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选择真实性的任务,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景,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陛、多样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3弱化学科界限。建构主义者重视问题情境的意义,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多次进行,并且保证每一次学习的问题情境都不同,而且教师要呈现给学生整体性任务,让学生尝试着去解决完整的问题。由于这样的问题往往要涉及多方面的概念和理论,所以建构主义者要求弱化学科界限,主张学科间的交叉。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在他们看来,学生并非直接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现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应该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经验,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因而,在这里,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指导者和协助者,引导学生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现有的教学资料,适当布置问题情境,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反省和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要进行互动、协调,以不断丰富和更正各自的认识,这也即我国传统的“教学相长”思想。

5.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观。建构主义者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因而,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变化,注重对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而非学习成绩;评价类型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而不仅限于传统的纸笔考试。

二、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符合时代的要求,因而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受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中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的变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课程目标的变化。我国以往的教育极端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课本知识被奉为“宝典”,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等的培养。针对以往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建构主义者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解释或假设,并非问题的最终答案,因而学生没有必要对课本知识顶礼膜拜,而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可见,新课改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受到了建构主义的一些影响。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这与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的“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相一致。

(三)课程结构的调整。我国以往的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而且强调学科本位,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但是,学生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由各种现象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综合体,而非以专门的学科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将来能够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相应地,学校课程就应该突破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将各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也反映了建构主义主张的“让学生尝试解决整体性任务,弱化学科界限”的观点。

(四)课程实施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占绝对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乏真诚的、平等的合作和交流,教学以教师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难免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下,由于对创新教育的提倡和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关注,使教育工作者从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去寻求启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主张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倡导合作学习。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课程评价的改革。我国以往的课程评价存在好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单一,多采用纸笔考试。此次课改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提倡发展性评价;倡导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纸笔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小组讨论、研究论文等综合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这改变了以往“纸上论英雄”的局面,将评价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观符合。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等理论中虽然不失过激的看法,但它给传统的教育以有力的冲击,也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当代,建构主义理论无疑会对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李建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新创意[J].教育发展研究.2002.(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5]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吴维宁.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篇9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主张;高中英语教学

学习是一门艺术,高中学生如何学习好英语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将英语教学的水平提高上去更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对于什么是建构主义理论以及该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正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1.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源于美国,是作为一种认识论思潮集合了众多学科之精华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一致认为知识不是由认知主体被动获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结果,这也被称为建构主义的第一信条。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来源于皮亚杰和维果斯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不断的建构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发展起来的。

维果斯基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思想的鼻祖,其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进行的,其发展水平可以分为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两种形式。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

(1)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不断演化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知识不存在绝对的终极真理,知识总是内在于主体,此外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学习的过程是从兴趣出发从而获得知识,并对其进行记忆产生一定的感情并获得一定的感知,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运用于实践中达到一种平衡之后再次产生兴趣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

(3)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及教师观

建构主义教学的目标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学过程中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和有用的意义建构,激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其二教学的目标以社会文化和文化适应为主;其三,将专业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二、建构主义对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第一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及教师两方面,具体表述如下:

1.有利于帮助学生摆正对学习英语的认知

如今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不断构建自己认知的一个过程,而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而言,高中是人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同样是决定着一个人命运的转折点。将建构理论应用于高中的英语教学中,可以帮助高中生摆正学习英语的态度,有了良好的、端正的学习英语的态度也就利于提高高中生学习英语的效率。高中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会极大的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对于英语的教学工作而言也就水到渠成,降低了教学过程中的困扰。

此外,英语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学习的真正境界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英语同样是这样,高中时代学习英语正是一个黄金时节,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重视学习英语,将其作为一种技能的掌握,逐渐树立起正确的知识观。

2.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通常而言,对于中国的高中生学习一门外语相对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一些抵抗情绪,这给高中英语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的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逐渐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这样高涨的学习氛围将极大的带动老师教学的效果。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的学习应注重在学习上的互动,互动是双方面的,只有学生积极的配合才能使得老师教学的情趣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教学效果达到极致。对于英语的教学中欲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很重要,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有利于英语教师改进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教学的目标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高中生学习英语的理解和对英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重视在教学中对于英语文化的一种学习和不断的了解,只有对一门语言的文化背景有了个大体上的掌握,才能对其产生认同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重视对英语读、写、听、说有效合理的把握。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方便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的教学,帮助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高效率教学,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自我反省,实现教师自我水平的提高,对英语教学的工作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小结

本文通过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学作用的分析,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阐述了建构主义的理论主张,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中会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之,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作用从学生和老师方面都能很好的体现,都能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晓芳.高中学生反恩学习能力的培养[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

[2]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3]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旅与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篇10

2.走向一种为了共同福祉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菲立普·克莱顿,周邦宪,philipClayton,ZhouBangxian

3.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四次科学文化浪潮及其启示黎德扬,LiDe-yang

4.城市突发生态安全事件应急系统的信息流程分析与评价张春晓,龙天渝,李百战,ZHanGChun-xiao,LonGtian-yu,LiBai-zhan

5.物流服务运作风险及其预警管理程琦,CHenGQi

6.高校突发舆情的发展演化机制及其引导管理王楷楠,wanGKai-nan

7."object"的符号学结构与"物体系"——兼论鲍德里亚对符号学美学的发展谢龙新,XieLong-xin

8.启示的真理:本雅明经验范畴的语义学阐释刘志,LiUZhi

9.图像的起源与主客体关系的生成尹德辉,YinDe-hui

10.物流化背景下货物运输企业发展问题研究宋金鹏,SonGJin-peng

11.中国非金属矿产业价值链现状与延伸策略分析宋平,张燕,聂规划,杨琦峰,SonGping,ZHanGYan,nieGui-hua,YanGQi-feng

12.提高我国货物运输经济效益的关键途径研究方轮,晓明,FanGLun,Xiaoming

1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伍劲松,wUJin-song

14.论公民身份的私法意义童列春,张娜,tonGLie-chun,ZHanGna

15.美国反倾销调查中的"归零法则"张函,ZHanGHan

16.共和自由:论反联邦党人的自由观杨明佳,YanGming-jia

17.全球治理与权威重构——兼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问题吴铸新,wUZhu-xin

18.中国农村社区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考察视角夏周青,XiaZhou-qing

19.社区建设进程中的村委会职能变化张丽琴,ZHanGLi-qin

20.论工会在民主实现形式中的价值刘勇,LiUYong

21.国民政府时期政治:民主与专制的选择王玉灵,邱观建,wanGYu-ling,QiUGuan-jian

22.以党治国政治体制研究——以威权主义为视角邓亦武,张木森,DenGYi-wu,ZHanGmu-sen

23.先秦道家与西方个人主义思想之比较魏晓燕,weiXiao-yan

24.现代性批判与生活世界的回归陈宗章,CHenZong-zhang

25.《德意志意识形态》科技伦理观阐释杨丽珍,YanGLi-zhen

26.林同济的"道家回归主义者"与的艺术精神雷文学,Leiwen-xue

27.问题意识与文艺学的学术生长点——以生态批评为例刘飞娥,刘文良,LiUFei-e,LiUwen-liang

28.动词的内涵意义与外延意义——兼论汉语语法中的"名物化"与"名动词"王淑华,凌飞,wanGShu-hua,LinGFei

29.《新华字典》第10版和第9版释义之比较钱毅,周卓,QianYi,ZHoUZhuo

30.基于学科互涉视野下的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欧阳忠明,oUYanGZhong-ming

31.英国大学科研评估制度及其启示黄小勇,HUanGXiao-yong

3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平衡路径的建构曹建树,CaoJian-shu

33.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策略的思考周和玉,ZHoUHe-yu

34.精品图书一再难产的原因探析鹿丽萍,LULi-ping

1.生态文明的未来:马克思和无为生态迈克尔·佩罗曼,michaelperelman

2.生态文明呼唤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后现代科学王治河,樊美筠,wanGZhi-he,Fanmei-jun

3.放大的人类中心尺度:从实践美学看生态观念王庆卫,wanGQing-wei

4.生态危机与社会主义的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分析李明,Liming

5.论后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卢岚,LULan

6.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决策研究谢科范,赵湜,陈刚,蔡文静,XieKe-fan,ZHaoShi,CHenGang,Caiwen-jing

7.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危机与重构李永娜,袁校卫,LiYong-na,YUanXiao-wei

8.欧盟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借鉴和启示苏芳,SUFang

9.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移动商务客户管理策略研究庞科,涂伟,欧阳小珍,panGKe,tUwei,oUYanGXiao-zhen

10.智力资本三维提升组织绩效的路径与机理分析徐爱萍,XUai-ping

11.工作要求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工作情感为中介变量朱苏丽,龙立荣,ZHUSu-li,LonGLi-rong

12.《新资本协议》再思考:质疑、辨析与改革前瞻李仁真,宿营,LiRen-zhen,SuYing

13.《鹿特丹规则》对提单制度的影响张敏,王亚男,ZHanGmin,wanGYan-an

14.论我国公共信任期待下的立法听证制度杨福忠,YanGFu-zhong

15."比较热"下的冷沉思——中西比较法在法律史研究中运用状况之评析段晓彦,DUanXiao-yan

16.社会责任传播模型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戴鑫,王武,南平,徐丽玲,DaiXin,wanGwu,nanping,XULi-ling

17.网络民意促进我国公共治理模式的变革胡小安,李丽妹,HUXiao-an,LiLi-mei

18.新农村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与路径选择朱建民,魏大鹏,ZHUJian-min,weiDa-peng

19.新生代无地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刘兆军,LiUZhao-jun

20.典型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模式比较及其启示——以保险与激励(效率)的关系为主线张倩,ZHanGQian

21.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研究中的误识与偏见——兼评实践美学非马论者的一些观点粟世来,SUShi-lai

22.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东方象征性思维柳征,LiUZheng

23.钱中文文学理论的创新性李文斌,邱紫华,Liwen-bin,QiUZi-hua

24.精神文化发展的三重意蕴董伟武,DonGwei-wu

25.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思想渊源——以先秦儒学为视角唐明燕,tanGming-yan

26.论庄子的快乐观王焱,wanGYan

27.费斯克的微观政治思想解析石开斌,SHiKai-bin

28.教育政策制定之精英模式的伦理缺失与重建石火学,SHiHuo-xue

29.当代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调查分析杨怀中,陈学清,胡仕勇,YanGHuai-zhong,CHenXue-qing,HUShi-yong

30.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张庆英,于蒙,张鹏,张艳伟,ZHanGQing-ying,YUmeng,ZHanGpeng,ZHanGYan-wei

1.危机干预政策的竞争法审思宁立志

2.日本消费领域的危害预防型公共治理研究——以消费危害情报制度为主线徐信贵

3.三维立体的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凌学武

4.当代大学生社会稳定观教育研究蒋占峰,朱媛

5.中国区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东部地区产业发展路径张秀生,王肇嘉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发展与效益评价陈慧女

7.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任静

8.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张健

9.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评价刘飞

10.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宝鸡市为例田春,李世平

11.中印经济增长差异的"近因"分析——基于劳动增进型产出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王芳

12.现代传媒文化的病灶根源柯泽

13.中国现代媒介批评视域中的新闻失实胡正强

14.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新闻伦理思想蒋晓丽,闻学峰

15.假定性与公共性真实——论当代影视艺术的公共性价值赵建军

16.论小说诸要素审美价值的嬗变赵辉辉

17.多元化抑或统一——关于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考李牧

18.社会转型中的我国教育法律关系研究吴殿朝

19.住宅不受侵犯权中"住宅"的宪法解读黄利红

20.马克思视域下的社会分层再解读——基于社会变迁的挑战与应对蔡翥

21."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与政府主导的多元治理模式的构建孙百亮

22.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渊源探析汤怡

23.论党员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康厚德

24.《《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前唯物史观批判操奇,邱观建

25.技术哲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夏劲,张俊

26.民间世俗宗教的西行朝圣——《西游记》主题新释霍省瑞

27.《型世言》:道德说教外衣下真实的世俗生活邱兴跃

1.风险社会与草根建设卢岚

2.安全伦理观念是安全文化的灵魂——以核安全文化为例冯昊青

3.我国跨流域调水水环境安全的法律保护才惠莲

4.中美政府应急咨询机构比较研究梁贤艳,吴淑娴

5."低碳经济"的思维模式——哥本哈根会议掀起全球绿色浪潮李元,王继停

6.基于低碳模式的棋盘式城市格局之设计——中国古代都城和加拿大温哥华街区的启示武星宽,张琴

7.湖北省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壮大的模式选择胡艳,温琳

8.基于住房持有成本模型的租金房价比变动赵奉军

9.外贸型物流企业融入供应链服务的发展战略研究——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刘伟华,彭岩

10.基于经济机理的公路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治理机制研究崔红建,马天山

11.金融集团及其内部限制竞争协议研究孙晋,张军

12.后次贷危机时期imF改革的法律思考向雅萍

13.离岸金融内控机制与监管措施研究罗国强

14.论银行船舶抵押权之保险保障朱嵬

15.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之重构张向东

16.国际主义思潮及其启示高翔

17.网络科技其于公共关系之使用:挑战、契机与展望黄懿慧

18.媒介虚拟化与当代艺术的生成李跃峰

19.故事与游戏:走向数字叙事学张新军

20.当代艺术现象批判彭富春

21.遮蔽抑或显现——论艺术中的身体袁晓玲

22.艺术中情感与形式之关系——贝尔与朗格美学思想比较与述评李珊

23.审美的欲望化与欲望的审美化——对《论语》与《会饮》的比较考察孔许友

24.作为一种批评概念的"晚期风格"——萨义德对身体状况和美学风格关系的思考杨有庆

25.规范性与个体发展性: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冲突与调适陈华

26.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调查——以武汉部分高校为例高潮

27.文化哲学视域下的科技文化研究——《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评介韩东屏,邵继成

1.非政府组织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中的作用研究——以汶川大地震为例曾润喜,陈强,ZenGRun-xi,CHenQiang

2.社会资本与的有效治理胡洪彬,HUHong-bin

3.地方政府腐败风险预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田依林,陈通,tianYi-lin,CHentong

4.媒介近用权及消息来源对政府调控新媒体的影响——以汶川大地震为例陈先红,CHenXian-hong

5.新媒体的话语空间及其意义——以台湾三大政治危机事件为例张依依,eeChang

6.图像时代包装设计之美学解析黄柏青,HUanGBai-qing

7.图像美学的商品化叙事李胜清,LiSheng-qing

8.图像增殖与戏剧审美的重构张邦卫,ZHanGBang-wei

9.图像时代中国电影文化的审美反思宋薇,SonGwei

10.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域下的世界经济危机刘仁营,裘白莲,LiURen-ying,QiUBai-lian

11.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困惑分析周业旺,张庆年,万凤娇,ZHoUYe-wang,ZHanGQing-nian,wanFeng-jiao

12.钢铁污水tot项目实物期权法定价案例研究肖明,张建红,Xiaoming,ZHanGJian-hong

13.农村家电市场的重新审视及扩大内需的对策周栋良,刘茂松,ZHoUDong-liang,LiUmao-song

14.高速公路货运车辆计重复式收费研究周凯,徐海成,张金榜,ZHoUKai,XUHai-cheng,ZHanGJin-bang

15.公路货运企业价值链理论及优化策略研究朱文英,马天山,ZHUwen-ying,matian-shan

16.因子载荷加权SeRVQUaL评价出租汽车乘客感知服务质量姚志刚,YaoZhi-gang

17.庞德利益学说解读及其启思路艳娥,LUYan-e

18.论当前死缓适用的问题与对策李萍,Liping

19.论离职竞业禁止与商业秘密保护李明,严芳,Liming,YanFang

20.公共关系硕士课程设立之思考——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苏钥机,SUYao-ji

21.论我国学位授权机制的系统构建梁传杰,LianGChuan-jie

22.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田旭明,沈其新,tianXu-ming,SHenQi-xin

23.政党依法执政之价值分析胡晓玲,HUXiao-ling

24.现象学的主体间性与德国文学思想张玉能,ZHanGYu-n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