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调研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4:45

教育系统调研方案篇1

为调查我区教育系统党员目前状况,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党员队伍建设,根据我区教育系统实际情况,经区教育党委研究,决定开展以“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课题的调研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成立调研课题小组

组长:xxx(党委书记)

副组长:xxx(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成员:xxx(党政办主任)

xxx(党政办干部)

xxx(党政办干部)

二、调研内容

(一)教育系统党员现状;

(二)教育系统党员先进性的主要表现所在;

(三)教育系统党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

(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范围

区教育党委下属各基层党支部。

四、调研对象

区教育系统的党务工作者、普通党员和群众。

五、具体时间安排

从9月1日至9月30日,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9月1日至9月5日

主要工作:召开会议,研究方案,起草提纲,拟定问卷,下发通知。

第二阶段:9月6日至9月19日

主要工作: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到各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群众中去,掌握第一手资料。

1、召开座谈会

9月6日上午,召开党支部书记座谈会,参加单位:各基层党支部书记。

9月8日上午,召开普通党员座谈会,参加单位:xxx、xxx、xxx各5人

9月10日上午,召开非党群众座谈会,参加单位:XXX、XXX、XXX各5人。

2、走访部分机关单位

9月13日(星期一)至9月17日(星期五),每天走访二至三个单位(具体单位待座谈会召开后再定)。

3、发放问卷调查(见附件)

结合走访,向走访单位的党员、群众发放调查问卷,拟发问卷300份。

第三阶段:9月20日至9月26日

主要工作:汇总有关材料、数据。

第四阶段:9月27日至9月30日

主要工作:撰写、审核调研报告。

附:《XX市XX区教育系统党员先进性情况调查问卷》

教育系统调研方案篇2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三通两平台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1-0035-02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然而,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具体推进各项工作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发展中的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难题。如果巧借课题研究,把难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对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课题的成果又会指导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在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过程中,《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的制定非常困难,市域、区域、县域的教育发展层次不均衡,导致学校间的差距非常大,要想有针对性地制定标准和方案并开展工作绝非易事。怎样才能有突破性地开展工作,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棘手问题,有的地区的一些好的做法给我们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好的借鉴。但因地区差异,哪些方法可以借鉴,哪些方法可以拿来,就显得非常关键。我们就把这样的难题以课题的方式进行立项,并展开研究,在研究中开展工作,化解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难题。

根据“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我们把“以教育均衡发展为导向,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为科研课题。把本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标准研究作为重点,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与实践策略研究作为突破口,从关注信息化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转向关注实际应用的效益和效能,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规模效益;解决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以应用研究为重要方向,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重视教学应用与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的结合,提高课题研究成果的示范性、有效性和学术水平,避免低层次的重复研究;通过先行先试、探索规律、积累经验,为全市乃至全省其他地区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本课题研究目标,以系统论为指导,在分析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之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促进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标准以及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与实践策略。具体目标包括:

(1)构建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构关系模型;

(2)研制一套面向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标准体系;

(3)提出市、县(市)区、校不同层次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与实践策略。

结合“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确定了课题的研究内容:从系统论的视角,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系统结构分析,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信息化进程中教育失衡的表现特征和对策;在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政策标准的基础上,探讨面向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政策标准;从市域、县(市)区域、学校三个层面,并以县(市)区域、学校为重点,探讨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与实践操作策略。

课题科学研究包括调研、研究、总结三个过程。资料收集手段丰富,资料分析调理清楚,针对某一课题定期举办课题全体成员研讨会,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创新边优化的研究思路。科研手段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相结合,查阅国内有关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以及其他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网上查阅),结合调查研究结果与材料,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为探索本地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提供政策性建设和实践指导。加强实践过程中的诊断与反馈,课题小组成员要在课后积极进行调研,进行自我反思,以便调控研究进度、调整研究思路、修订研究假设、完善研究方案。

教育信息化的各个要素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方式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既包括不同教育系统的层次,也包括条件、过程和结果三个不同的层面,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从质量层面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导致不同区域、学校、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和学生信息时代生存机遇的不公平。因此,探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关注条件层面,更要关注影响质量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进而系统优化教育信息化的决策、发展模式,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的创新,从系统论的视角研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模型与实施框架,有利于增强教育信息化的系统决策能力,进而形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理论、新模式;

(2)面向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标准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教育信息化的标准指标体系,可对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提供借鉴。

课题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结构、面向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标准以及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丰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理论体系,并为探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提供政策性建设和实践指导,对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的新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课题基于广泛的调研,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构关系、表现性特征等进行分析,并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依托本地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结合本地教育云服务中心建设与应用、“以异地远程同步备课上课系统”建设等重要任务,开展面向教育均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措施,形成《本地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标准》。在此基础上,课题以本区域为重点,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县(市)、区、学校三个层面的案例,分析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策略,并进一步提炼,提出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课题综合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多种方法,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贯穿整个研究的过程,政策标准和模式的研究将采用演绎和总结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应用实践不断丰富、完善。

把“三通两平台”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课题的研究中推进信息化建设,边研究边建设,用信息化建设成果验证课题研究的方向,巧借课题研究化解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难题,两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岑健林.区域教育信息化策略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9(6).

[2]刘志耀.以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4).

[3]赵雪峰,陈健.城乡联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4).

教育系统调研方案篇3

一、调研目标

按照区委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教育工作实际,围绕“党员教师受教育、学校发展上水平、学生家长得实惠”的目标,紧扣“抢抓教育职业化建设新机遇、谋求教育科学化发展新局面”学习实践活动主题,以构建教育系统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为核心,找准影响、制约学校教育科学发展以及党员、干部、教师党风政风作风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调研成果,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为构建有利于临渭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奠定基础。

二、调研原则

1、切近群众:深入基层学校、深入一线教师、深入学生家庭,全面了解各个层面、不同人群对教育的要求。

2、突出主题:围绕区教育系统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提出的调研问题,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调研,突出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3、领导带头:课题具体到人,调研责任具体到人。区局、学校的领导干部要结合分管工作,带着具体课题开展调研,对调研课题、内容、方法心中有数。

三、调研主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影响和制约我区教育科学发展的的突出问题,重点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

1、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科学发展观对学校规范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3、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六年来的新课程改革

4、科学发展观与学校开展的各类创建活动

5、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如何实践“以人为本”

6、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四、调研方法

集体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

网络征集、热线电话、领导接访

五、调研时间

1、准备阶段:

组成调研组,围绕调研主题,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确定调研课题,拟定调研方案,并上报。

2、实施阶段:

领导干部带队,围绕确定的调研课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探索推进科学发展的方法措施。

3、总结阶段:

在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上报。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调研活动由区教育系统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并组织精干力量集中组成活动办公室,具体组织、督导和协调调研工作。

教育系统调研方案篇4

关键词:网络背景广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042-02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益受到重视的形势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渐地向网络化进行转变,对高校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一个紧迫任务。因此,加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探究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该研究调查分析了高校学生现阶段心理健康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有效地开展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广西20所高校,调查内容是网络背景下广西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随机选取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

1.2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选取《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该研究的调查,主要内容是了解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实施途径及其工作效果。

2研究结果

2.1领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现阶段,广西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初步的发展,建立了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但在网络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得到充分的发展,仍需要相关领导机构对其的重视。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高校没有一所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内容来研究,且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会议上对于网络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也是极少的,“偶有涉及”和“从未涉及”两种比例之和占到了90%。是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会议的意义几乎没有,领导对于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少之又少。

2.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助教学力度不够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广西各高校都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方式开展,而课程的辅助教学作为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则直接影响着其工作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在广西占40%的高校通过网上选课和上传课件及有关资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仍有45%的高校没有网上辅助教学。虽然近几年来校园网飞速发展,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网上教学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几乎没有学生在网上进行测试、练习和在线咨询。由此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占据主体地位。

2.3心理测验系统的开发和链接不够完善

在日常的校园生活学习中,高校大学生通过心理测验系统来掌握心理健康情况,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和教育。学生在进行传统的心理测试以后要查看很多的资料,一些测验还需要进行分数的计算,过程比较繁琐;而网上的心理测验系统,学生只要点击进入测验系统,测试完成后计算机自动处理得分,即可得出测验结果。调查结果表明,25%的高校都引进了在线的心理测验系统,40%的高校与一些知名的心理测验系统有相关的链接,但是33.3%的高校不提供任何心理测验系统的链接或者软件,这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测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4网络心理普查成为主流趋势

心理普查一般是针对大一入学新生而言的,传统的心理普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因为数据量大,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不方便,后期的数据统计费时费力。网络的便捷性,易操作性等特点使其在心理普查使用途径上逐渐受到高校的重视。本次研究显示,85%的高校是由网络的方式展开心理普查的,而15%的高校是由传统的纸质方式进行的,而非网络的形式,该数据表明网络已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运用与重视。

2.5网络心理咨询工作有待加强

网络心理咨询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更具安全空间和易操作性,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在被调查广西高校中有,有60%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采用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35%的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采用的是面对面和网络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只有5%的高校在对学生心理咨询时是采用完全的网络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原因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相对较缺乏以及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技术、仪器方面的测试不能通过网络来进行,这也是网络心理咨询不能良好地进行发展的主要原因。

2.6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尚待提高

该研究者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别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做出了研究、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85%的学生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低于一般水平,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评价效果较差,这与学生的积极性评价是一致的,表明了现阶段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仍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高校的领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者进行反思。高校在网络背景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目的、实施的途径都不明确,仍在摸索中占65%。由此可见,这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中得不到良好的开展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原因。所以,各高校应提高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视程度,增加资金的投入,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方法途径,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3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

该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宣传力度的不足、目标和途径的不清晰等原因影响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现阶段,高校所提出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档案。该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重视网上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互助-他助体系,有效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互补。

3.1设立完善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网络大学生心理档案,随时监控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同时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心理档案主要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心理测验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健康综合评定等内容,以便学生及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心理面貌。设置院系资料、导入学生的学号、姓名、年级等学籍信息保护学生隐私性,不得私自篡改和泄漏学生的心理档案信息。由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心理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要及时将学生心理的最新变化录入到网络心理健康档案系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构建“自助―互助-他助”有机结合与开发的网络体系

3.2.1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板块

建立最新的心理资讯平台,在该心理健康网站上提供校内外各种心理讯息,包括最新、最及时的校内外资讯,校内开展各种心理活动的信息,对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成果进行展示。同时,上传知名心理学家书目、心理健康教育书目、杂志及介绍优秀心理剧、心理影片等资料。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各类心理知识。此外,还应设立专题心理健康视频网站,视频包括校内外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学家、各类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以及针对大学生现阶段最关系的问题所开展的活动过程视频。学生针对个人情况进行自由选择以达到在兴趣中学到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并使其心理健康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最后则是建立完善的心理测验系统,利用专业的软件和测试问卷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改善自我。学生可在多方面进行自我测评,随时了解自身心理健康问题。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站和数据库,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化。

3.2.2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板块

建相关的论坛立、聊天室进行随时交流,实现多种形式的在线或离线交流;随时可以传输文件,对于网站进行有效地补充,达到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的模式。设立讨论区,根据需要选择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一些大学生就业、人际关系处理等专题讨论。充分运用“朋辈心理辅导”策略,让学习者通过该平台进行网上讨论和辩论。通过交流形式,解开自我心中的疑惑,获得意想不到的答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大家的心理健康知识。增设留言板,负责站点的工作人员按时回复,指导学生走出困境,让更多具有相同问题的学生收益。站点负责人还可以选择典型心理问题作为论题,通过发贴和回贴的形式,实现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与再深化的目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3.2.3大学生心理健康他助板块

已有研究表明,网络心理咨询让咨询的学生得到安全感,这样才能使学生打开心扉进行交流,心理咨询工作才可以有效、顺利地进行。那么,在网站上建立心理咨询的板块,设立“在线咨询”栏目,可以网上预约进行咨询,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提前对其进行定制的心理服务。咨询可以通过e-mail发送、接受和专线QQ、微信等在线交流、离线留言的方式进行。在整个咨询流程上,要实现“预约-咨询-后期追踪”三部曲。通过设置网络提醒功能,咨询学生定期以书面或者语音形式告知其近期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定期进行心理测验,使该网站的心理咨询师随时掌控咨询学生咨询后期的心理动态,以便做出及时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黄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构建[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

[2]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J].现代大学教育,2011(6):81-86.

[3]佘少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柳州师专学报,2006(3):82-84.

[4]梁海彬.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179-182.

[5]黄玉莉.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6):89-92.

[6]杨虎民,魏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2(6):133-134.

[7]吴峰丽.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2011.

[8]宋凤宁,黄勇荣,赖意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学术论坛,2005(3):171-174.

[9]郑海斌苗军芙.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2(11):61-62.

[10]孟祥辉,周超,张晓雁.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探索与实践,2011(35):194.

[11]苑勇宽,王变英,边永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30):68-69.

教育系统调研方案篇5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对策

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科学有效地衔接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今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绩与经验,但还没有形成让人满意的目标模式,对于中职与高职的衔接问题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如:文化基础课相互脱节;专业课和实训课重复设置;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后无法适应高职学校的教学要求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现就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建立中高职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实现人才系统化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层次、规格、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以课程衔接为重点,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加快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贯通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产学合作原则。深化“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中高职院校要携手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中高职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2.有效衔接原则统筹规划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职教集团为依托,由高职院校牵头,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中高职分段贯通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明确中高职各段的教学重点,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要加大课程的整合与重构,构建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3.职业切合原则在对相关的行业标准、职业岗位、技术领域、任职条件和职业资格标准等进行深入了解、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规格,科学设计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岗位实际需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任务

1.推进中高职培养目标相衔接。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科学界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类型、规格及目标定位,明确中职和高职贯通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的关系,保证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相衔接。聘请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依据就业岗位需要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各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3.推进中高职课程内容相衔接。中高职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按照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岗位实际,明确各阶段的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建立既层次分明,又衔接贯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标准体系。

4.推进中高职教学过程相衔接。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实行工学交替、分段培养等方式,广泛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和团队学习等教学模式,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5.推进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相衔接。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岗位要求,结合各级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衔接。推行“双证书”制度,探索中职与高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

四、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体系

1、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含高职专业、贯通对应中职专业、接续本科专业;

2、就业方向与职业岗位分析,含就业方向、职业岗位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3、专业定位,含学制与招生对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

4、贯通培养思路,根据专业特色,科学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贯通培养思路,中职段与高职段人才培养侧重点等。

5、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含课程设置、衔接课程知识点与技能点说明;

6、教学进程与学时安排,含教学进程表、课程教学安排;

7、教学方法与成绩考核评价,含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成绩考核评价;

8、毕业要求,主要指毕业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和职业资格证书等标志指标描述。

五、组织与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由试点高职院校牵头负责,要在相关职教集团内成立贯通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统筹本集团内中高职衔接工作,开展课程体系研究、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指导。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经教育厅专家组审核批准后实施。

(二)坚持科研先导

针对中高职贯通培养实施中的重点、难点及关键问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经验。鼓励中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协同探索,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

(三)加强过程管理

统筹做好贯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仪器配备标准和衔接教材开发工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提供条件。加强中高职贯通合作院校人才培养的沟通交流,加强实施过程监督管理,保证贯通培养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架设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的立交桥即中职院校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结束职业学校以前的这种终结教育局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互通,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系统调研方案篇6

制定万州区“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方案

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含校园网络中心、校园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教室、“班班通”设备、校园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等建设内容;应用系统建设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教学系统、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络远程教育系统以及用于学校管理的学生、教务、科研、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系统的建设。

万州区共有学校134所,其中职中5所,中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22所、幼儿园7所。城区和农村信息化基础差异较大,城区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基础不同,在“数字校园”建设内容上也有很大差异。要建好万州区“数字校园”,必须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首先制定一份科学的切合万州实际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方案。

组建“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专家组

由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组织,组建了万州区“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专家组,由专家组负责规划和方案的制定工作,同时组织专家组成员走出去,到“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地区或学校开展实地考察学习,从中汲取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组织专家组深入万州区各级各类学校调查研究万州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为制定万州区“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抓好建设规划和方案的实施工作

建立健全了“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专家组等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万州区“数字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年度实施规划、工作措施、经费保障机制等,建立了不同类别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规划和方案重在落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严格按照规划和方案推进万州区“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确保“数字校园”建设保障经费逐年到位,按年度顺利完成“数字校园”的建设目标,同时加强对已建“数字校园”学校在“数字校园”设施设备管理和应用方面的指导。

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要求有一支与之相匹配的技术队伍,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数字校园”建成后,由于校园网络管理的涉及面大,范围广,技术要求高,要发挥校园网络的巨大功能,学校首先必须要有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员,负责网络的系统、信息管理及网站建设维护等,确保网络的畅通安全运行及各项应用功能的正常使用。万州区一方面通过面向高校或社会公开招聘,加快引进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网络管理人员以及有一定网络技术基础人员加强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提高现有网络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解决技能人才的缺口问题,保障数字校园系统的运行和应用。

“数字校园”最主要的应用是教学应用,数字化校园背景下要求教师具备三个层次的信息素养:一是熟悉计算机的概念和基本操作,二是能够运用各种应用软件,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区教委制定了关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培训的规划,逐年对全区教师分批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在培训层级上,建立市、区、校三级培训网络,对于市、区级骨干教师,派送参加部级或省(市)级信息技术专项技能培训;区级培训由区教师进修校和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共同承担,对全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普及和提高培训,校级培训由学校举办,由本校市、区级骨干教师担任主讲,对全校教师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信息技术专项培训。通过分层培训,推动了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和技能提升。

大力建设万州区教育资源库

万州区在制定“数字校园”建设规划时,站在战略的高度,克服“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的观念,同步规划并建设本地教育资源库,保障“数字校园”网络充分发挥效用。

万州区教委作为本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发挥领导、组织、协调作用,发动区教育系统各部门单位人员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建资源库。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建设,提供资源,成为资源库资源开发、应用的主力;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积极开发搭建维护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快捷的万州区教育资源库系统平台。教育科学研究所发挥教学研究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学科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组织开展各种说课、上课、教案评比及论文竞赛等活动,把教师优秀的研究成果上传到本地教育资源库交流、共享,不断丰富资源库资源,提高资源库的应用价值。教师进修校将教师每年上传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到万州区教育资源库的情况纳入当年继续教育分数,促进教育资源库资源的不断更新。

建设教育资源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方便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教育资源库资源以学科为中心根据学科知识特点进行建设和科学分类管理、上传资源。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教科所、进修校围绕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和应用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研讨、竞赛活动,不断丰富教育资源库应用价值。

加强“数字校园”应用研究

数字化的校园环境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产生了众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与具备良好研究条件的学校共同积极申报部级或市级“数字校园”专项课题,同时,以本中心承担课题为总课题,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学校在“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和应用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并对这些具体问题进行分类梳理,设立涵盖“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和应用的全方位的区级“数字校园”研究子课题,建议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申报,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从而形成完善的“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研究课题体系,解决“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和应用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教育系统调研方案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杨剑平(1965-),女,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6-0044-02

一、确定营销专业课程系统解决方案基本理念

职业教育理念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求突出在培养学生实践性和技能性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操作上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科学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教育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要求,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要系统思考,科学设置。实现在应用性、实践性、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不仅要思考使学生系统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还要考虑打好学生人文、社会方面的坚实基础。

(二)灵活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环节

根据学习进度及学生的接受度,灵活设计和安排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营销实战实践的积极性。同时每学期安排2-3次来自行业企业现场,实践经验丰富,且有一定理论水平的营销专家,担任客座讲师,做专题型讲座,以培养学生对市场的深度认知。

(三)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注重教学过程中模拟商业氛围的营造,通过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情境模拟法及案例教学法等多种能够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感受营销实践工作的复杂性、多变性及科学性。

(四)关注营销动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营销实践的多变性、动态性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市场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行业结构的调整、营销手段的创新、业态变化等信息,并把这些变化体现在教材中,实现教材内容的动态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二、考察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岗位工作任务

职业教育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要求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敏锐感知市场的能力和营销方案执行能力,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时要结合当地市场实际情况,深入考察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岗位工作具体任务,具体方法可采用专业教师、典型行业营销专家、工商管理人士、部分学生共同组成调研小组,分析各个营销岗位在营销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并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郑州电专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郑州市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计算机行业、电力行业、零售企业等20余家行业企业的调查研究确定了市场调研(包括调研设计、实施、资料整理、结果预测、调研报告等工作);市场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分析;市场竞争战略分析;产品策略选择;价格策略与分析;渠道管理(包括中间商的选择、调整和激励等);促销策略制定;营销控制;顾客开发及管理;顾客异议处理;产品推广;市场开拓;交叉销售;销售管理;广告策略选择(包括广告目标设定、广告计划制定、广告内容设计、广告媒体选择、广告策略选择、广告实施及广告效果测定等);网络营销(包括检索网络信息、网上信息、申请域名、网店建设、申请网上银行业务等);采购商品;商品储存管理;物流管理(包含制订配送方案、处理配送信息、实施物流配送);电子合同签订;销售团队管理等25类市场营销岗位具体工作任务。

三、实践项目任务分析及课程体系确定

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任务分析及课程体系确定是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系统解决方案研究的核心内容。

按照市场营销岗位工作具体任务调研结果,由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对市场营销专业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任务进行分析论证,确定学习课程体系。我们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学习过程的6类实践项目,11门学习课程。分别是市场调研(问卷设计、调研方案的实施、调查资料整理、调研资料的处理、市场调研预测、撰写调研报告)工作任务学习过程的实践项目任务为进行市场调研,对应学习课程为《市场调查及预测技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徐选择与分析、市场竞争战略选择、产品策略选择、价格策略与分析、渠道管理、促销策略制定、营销控制等工作任务对应学习过程的实践项目名称为营销策划,其学习课程为《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与《市场营销策划》;顾客开发及管理、顾客异议处理、产品推广、市场开拓、交叉销售、销售管理等工作任务在学习过程的实践项目为产品销售,对应的学习课程为《销售管理》、《推销及谈判技巧》、《消费者行为分析》;检索网络信息、网上信息、申请域名、网店建设、申请网上银行业务等工作任务对应的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为《电子商务》,学习课程为《电子商务技术与实务》、《网络营销》;广告目标设定、广告计划制定、广告内容设计、广告媒体选择、广告策略选择、广告实施及广告效果测定等岗位任务对应学习过程实践为广告制作,学习课程为《广告创意与表现》;制订配送方案、处理配送信息、实施物流配送等岗位任务的学习过程实践项目为物流管理,对应学习课程为《物流管理实务》。

教育系统调研方案篇8

关键词:财经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

一、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研究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是未来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等诸多环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诸多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缺少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课程。

作出创造性成果是研究生教育的目标。课程学习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和过程,其重心应落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但是,目前研究生培养方案缺乏实现此目的的课程和环节。

(二)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陈旧。

目前我国大多数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仍采取整齐划一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的筛选标准、评价标准都是基本一致的。在课程上,基础理论课程不够完善,缺少方法论课程,以及学术前沿、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的课程,知识性课程较多、研讨性课程较少,这很难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管理体制僵化。

研究生教育管理需要规章制度,但是,制度不应该束缚研究生的手脚,而应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研究生管理体制过于僵化,如研究生招生制度不灵活,重考试分数,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察不够;学校硬性规定在校期间的数量,使得论文质量下降。

二、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方案特点

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强调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与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应当注重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需求的情况,科学地规划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分类指导,最终培养出品德优秀,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模式的实施,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过去,课程设置是按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设计的,无需考虑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所修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分别为英国国家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课。总的来看,过去的课程设置决定了英语人才的规格是知识型。

(一)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1.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方案应以财经类院校的定位为标准。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需要明确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强调学科前沿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穿于培养方案的始终。通过加强研究生实习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方案要更加注重个性、特色的发展和知识面的拓宽,形成多维的人才结构体系。

(二)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

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方案不能局限于狭隘的语言学科领域。我们需要不断地拓宽学科范围,改革现有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开设与创业和复合学科的公共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培养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充实研究生社会文化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1.特色就是优势。财经类院校教育资源丰富,在中国高等财经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在制定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发展规划时,应依托财经院校自身的学科性质、师资条件和设施基础,办出特色和水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立足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提高人才就业竞争力。通过英语与其他专业互相渗透的途径,提高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复合度。针对学生的需求开设经、管、法专业方面的课程,促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与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

2.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灵活设计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程比例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现学科交叉,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研究生的选择可促进专业调整与优化。设置合理、实施有效、符合时展需要的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保障。

3.自我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我教育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应该把发挥和培养研究生的主体性作为一个核心目标。研究生教育应当提倡自主教育,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安排灵活多样的自主学习内容、进程、时间和过程,研究生可获得一定的自主教育学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研究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财经类院校外语学院不能像重点外语大学那样完全按照精英教育的模式培养人才。财经类院校外语学院应当将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教育两方面结合,走符合自身实际又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通过交叉复合培养迁移与转换能力,特别是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发展潜质,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复合知识结构的人才。学位基础课可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基础课可按相近的二级学科群设置,以利于拓宽基础,增强适应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位专业课则按二级学科设置。以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它有三个研究方向:英语国家文学、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翻译与实践。所修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课程分别是英国国家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课。课程设置符合国家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要求。但是,这个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课程设置没能体现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即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与经、管、法等学科相结合的特点,缺少创新性。因此,我们应根据实际调整课程设置,增大选修课比重,适当减少学时,允许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和爱好,跨专业选课,寻找出最适宜自身发展的方向。课程设置的多样化,能够有效地调动研究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其自主设计符合自身愿望的发展方向和成才目标,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扩大研究生的选择空间,满足研究生的成才要求。

三、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国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同片面强调知识传承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研究生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深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在教学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使研究生教学过程由单纯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以学习为主、学习和发现相结合的过程。

(二)在教育目标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全面发展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从我国《高等教育法》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提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这是我国在教育目标问题上的重大突破。

(三)教学方法上正确认识和处理讲授与自学、学习与科研的关系,使教学方法从讲授为主转变为自学为主。实现从讲授为主到自学为主,教学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必将大大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真正地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激发研究生创造精神,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保证研究生科研训练的质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四)在教学管理上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为求得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协调,必须由刚性管理转变为弹性管理。

(五)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大力深化教学改革,体现出院校特色,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重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六)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源于创新实践活动,源于知识传授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应积极探索适应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在强调标准化课程体系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倡导研究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调查和实习等。

四、结语

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很多方面因素的有效耦合。如何使各方面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人才,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摆在外语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教育系统调研方案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30-02

近年来,在实现规模逐步扩张的同时,各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指引下,积极主动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要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重要抓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规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方式、培养措施及实施保障的基本教学文件之一,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划和蓝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因此,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高职教育理念,重新

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前提。

坚决摆脱传统高职教育培养理论技术人才的窠臼传统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运用与动作,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一线产品,即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区别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理论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在培养目标上并无显著差异——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型理论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问题并不明显,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今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警惕过度“就业化”导致的高职教育职业培训化倾向近几年席卷全国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正使高职教育逐渐摆脱学科式教育的阴影,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和特色日渐彰显,但同时改革中的高职教育教学日渐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从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式教育,滑向过分强调岗位技能培养,而忽略基础理论素质教育,过度的“就业化”导向使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注重岗位技能培养,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适应期短,但在学生就职后长远发展缺乏基础,后劲不足,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受到质疑。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警惕过度“就业化”的现实功利倾向,避免将高职教育办成职业培训。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符合时代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因此,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必须受到重视和强化。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专科层次专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也必须坚持。兼顾二者,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能力”和“素质”两条腿走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岗位适应性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符合时代精神和高职特色的目标定位。

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流程,实施开放式的制定流程

高职院校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它与区域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必然应该是最紧密的。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走出校门,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

设计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质上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与“求”转化为高职教育中的“教”和“学”。根据这一思路,在总结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可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划分为四个步骤:社会调研、分析解构、课程构建、方案设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组,明确规定各个步骤的工作任务和要求。(1)社会调研。走出校门,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就行业发展背景和新兴技术、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开展调研,掌握最新的、真实的一线数据,提交专业调研报告。(2)分析解构。根据调研数据,完成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化;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分析确定与专业人才相适应的主要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提交研讨报告。(3)课程构建。针对上一步骤分析的专业岗位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完成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4)方案设计。挖掘并充分考虑校内外可用教学资源,根据专业特色和专业对应岗位的规律,设计现实、可行、高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模式等,完成并提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实施开放式方案制定工作流程改革过去封闭的经验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在走出校门的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和同行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在社会调研阶段,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相关行业、企业,确保调研数据新鲜、真实、有效。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分析解构,身在一线的专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梳理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合作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拟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专家及其所在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合理、有特色并且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交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实行审核论证,把最新的知识、技术、能力要求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框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体系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引导、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常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主要课程介绍三大模块。这种框架结构重点突出,课程结构和主要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但缺乏对课程设置的分析论证和对课程教学的后期设计,不是严格意义上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首先要完善和优化方案框架结构。

1.增加课程设置认证模块。在课程体系模块前,增加“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安排”等内容模块,明晰并准确把握“专业对应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能力素质——课程”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使课程体系构建更加科学。

2.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模块。在核心课程介绍模块中除常规课程内容介绍外,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介绍,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3.在教学条件保障模块中,增加“师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和“实训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在“专业师资基本要求”模块中除传统的师资数量、职称、专业、学历要求外,增加“职业能力要求”,突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素质要求。在实践教学条件中增加“功能要求”模块,在明确实训条件的设备要求、数量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实训条件的功能。强化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形成“目标——论证——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办法——教学保障”诸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架构高职特色课程模块体系,强化课程实施设计,优化培养方案内核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实现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施是关键。

1.结合学分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结构。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职业技术课程体系”两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英语、“两课”等)、公共选修课程和讲座;职业技术课程体系包括技术基础课程、核心技术课程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前者侧重于基础知识、方法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后者重点培养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突破普通本科学校学科体系式课程设置和编排思路,根据岗位任务设置课程,根据工作流程编排课程,并且注意做到三个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2.汲取最新教研教改成果,加强课程实施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注重优化整合,基础理论课程内容选择注重专业针对性,提高课程效率,增设《高职人文》等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课程,广泛开设各科类公共选修课程,广邀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各种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大学精神。职业技术课程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新优化、整合课程体系编排,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外可利用教学资源,结合课程特色实施“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多样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配合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作品制作、论文、上机考试、以证代考、实际操作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斯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需要厘清的若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9.

[2]廖细春.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5):11-12.

[3]吴家礼,许芳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26.

[4]黄柏江,林娟.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六个追问[J].教育与职业,2011(11):24-25.

[5]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2):77-78.

[6]杨玉泉,张静.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发的基本取向[J].职业时空,2010(8):77-78.

作者简介:

教育系统调研方案篇10

构建基于学校实际的评价体系

1.从课堂教学切入,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我校优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构建内部评价体系的过程最初是从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入手的。早在2003年,我校根据课堂教学标准提出的“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科特点分别制定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采集到学生对课堂教学现状的一些信息,先后几次调整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课堂调研发现:教师关注学生不够,课堂上“走”教案现象普遍,问题的设计多是一问一答式,没有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改变现状,我校在分析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细化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2011年,新课标出台后,我校还在评价方案别加入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评价标准。方案实施后,师生关系得以改善,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2.针对发展需求,出台《教育教学干部指导教育教学基本功考核评价方案》

干部的自身素质、教育思想、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等的提升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更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面对这一问题,我校制定了《教育教学干部指导教育教学基本功考核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从两个方面评价干部工作:一方面是评价干部的工作状态,由学校教师根据干部的工作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另一方面是对干部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水平进行考核评估,由学校考核小组进行评价。评价方案由两部分13个要素组成。第一部分8个要素是对干部基本功的要求,包括: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教育教学档案管理能力、命题能力、指导教研能力、听评课能力、撰写指导报告的水平、撰写论文的水平、撰写工作总结的水平。以上8项是有共性的基本要求,另外5项是对干部专长的个性要求:备1节示范课;指导教师上1节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研究1个课题;形成自己的1门学科专长;上1节示范课。在考核评估中,我们注意处理好考核与培训的关系、检查与指导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在整个考核评价过程中,我们重培训、重指导、重过程,目的在于提高干部素质,考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紧抓管理核心,出台《教师工作评价方案》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自主发展的关键力量。所以,如何对教师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起初的《教师工作评价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对教师的教育思想、继续教育、学历达标、课堂教学改革、科研能力等工作的具体工作要求,评价方式是自评、教师评、学校评。在参与“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评价与数据库建设”项目后,我们受此项目的多元主体评价的启发,重新修改教师评价方案,考虑到家长对学校发展现状的价值判断,把家长引入了评价的主体,建立网上家长满意度测查平台,全校所有家长参与教师满意度调研,变过去评价教师工作单纯的、封闭的校内评价为开放的社会参与评价。加大了社会对教师的监管力度,促使广大教师观念、作风的转变,增强了服务意识,促进了良好的育人氛围的形成。实践证明,科学开展教师评价工作,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自身素质,促进了教师队伍观念的改变,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整体办学水平。

4.关注学生自主发展,制定《小学生成长报告单》《小学生寒暑假实践手册》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使学生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评定学生学习成绩中存在的弊端,我们在这个领域内进行大胆的改革实验。进一步科学、系统地对有效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实践性研究。经过调研、思考、行动研究建立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管理系统――《小学生成长报告单》《小学生寒暑假实践手册》。

我们对全校2300名学生分年段做了关于“学生的阅读水平、自主学习水平、身心健康水平、社会实践经验”四方面的调研。组织全体干部先后召开了3次研讨会,从德、智、体、美方面制订了《学生质量目标》,同时在质量目标的指导下编写了一套全面、自主、开放的《小学生成长报告单》,包涵阅读、思维、体育锻炼、劳动技能等版块,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引领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取消了寒暑假作业,教师、家长不知如何科学安排学生的假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寒暑假特点和学生年龄的不同,基于“激发学生走入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的初衷,开发了《小学生寒暑假实践手册》。《手册》最初是一年级一本,使用一年后结合各年级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们修订成每年级寒、暑假手册各1本,进而更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实际。

多元评价体系激发了学校内部发展的动力

1.“以人为本”的学校内部评价体系助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回顾评价的探索历程,我校追求的“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终结点,要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服务”的终极目标,正契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提出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设的要求。

以发展性评价为抓手,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内部评价体系,包括两大系统:核心系统(包括教师评价方案、学生评价方案、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共同促进师生发展;支持系统(包括学校评价方案、干部评价方案),达成服务型管理,最终支持师生发展。

评价体系的核心系统是由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三维构成,紧扣学校工作中心,直接作用于师生的发展。而学校评价、干部评价则是组建评价体系的支持系统,形成服务性管理,进而支持师生发展。师生发展是评价的归宿,评价的全面、全员、全程的特点,又是促进学校和谐、高效工作的抓手。“以人为本”的内部评价体系极大地优化和推动了我校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

学校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构建了一整套“以人为本”的学校内部评价体系,优化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学生创新的能力,激活了学校自主发展的动力。

2.干部教师的素质得到提升

几年来,在干部、教师评价方案的指导下,本着“评价与调研、问题与指导、引领与培训”相结合的思路,开办了两期“中层干部高级研修班”,根据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如“素质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者与教师的心理沟通”等主题。这些内容都非常贴近干部们的专业需求,解决了管理中的问题,提升了干部的管理水平及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

3.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实施评价几年来,我校形成了关注学生学科素质的“口语交际课”;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讲评课”;关注学生思维习惯的“思维训练课”等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多项教学改革在学校和教师中涌现:如教师改革传统的作业形式,提出“我的作业我做主”的理念,用丰富多彩的实践作业、学生自读自创的阅读小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校本教研由原来的研读课标、研读教材,进而深入到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错误、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生成。

4.创造了适合每一个学生个性成长的“巴学园”

《小学生寒暑期实践手册》使用后,使学生的寒暑假生活从此不同。在《手册》的引领下,让学生度过了一个丰富、有意义、自主的假期生活。《手册》中的读书篇使全校掀起了“读书热潮”,晨读十分钟、读书漂流、亲子共读、图书交易会等活动在校园中开展,学校沉浸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从2011年起,学校每月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在博物馆、在公园、在图书馆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益能力,在学校举行大型义卖活动,教师带领学生两次走入青海门源县进行捐助活动,在实践体验中提升了社会责任感。

我们自主研发的《小学生成长报告单》,以多元的评价方式突破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瓶颈。《报告单》中的“亮相台”版块,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和特长的舞台。学生自主成立华粹诗社,一本本诗集、一首首小诗让每一位读者怦然心动;学生走进朝阳每一所郊野公园,自主开发校本课程《郊野公园实践攻略》;为召开个人新书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所有的学生在发现、唤醒、激发、点燃的过程中自由成长。

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