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十篇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十篇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6:13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篇1

一、明确责任,安排部署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为切实做好我县2021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高度重视,庚即召开会议,就春季学校学生食堂专项检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要求,通过专项检查,全面掌握全县各类学校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现状,校内食品经营店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切实督促整改学校食堂、校内食品经营店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全县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

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组切实按照甘市监发文件要求,就2021年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从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检查:一是检查学校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落实情况。二是检查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学校食品安全制度落实情况。三是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培训、考核情况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情况。四是检查学校秋季学期结束是否将学校食堂内食品、食品原料等进行清空,是否在春季学期开学前重新采购食品、食品原料;检查食品原辅料采购贮存管理、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管理、食品留样等重要环节管控情况。学校食堂是否制售高风险食品,是否采购含铝食品添加剂和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进口冷链食品。五是检查购进的食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及学校不得向有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的供应商采购食品。六是检查采购大宗食品(米、面、油、蛋、奶、肉等)及原料等落实进货查验制度情况,是否具备产品合格证以及同批次检验(测)报告,猪肉是否有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和非洲猪瘟检测证明,大米是否有查验镉、黄曲霉毒素等指标检测报告等。七是检查是否建立规范了所有进货查验记录。八是检查有害生物滋生情况,厨房、库房、就餐场所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或其活动迹象,加工制作和就餐场所清洁卫生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九是检查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店资质、是否存在经营过期、霉变、“山寨”和三无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春季专项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检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有部分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落实不到位,学校食品安全制度落实情况较差。

2.个别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情况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情况落实不到位。

3.有个别学校秋季学期结束是没有将学校食堂内食品原料进行清空。

4.部分学校食品加工制作不规范、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彻底、食品添加剂管理未按要求使用、存在食品留样及处理不按要求记录等情况。

5.大部分学校采购的大宗食品(米、面、油、蛋、奶、肉等)落实进货查验制度情况较差。

6.大部分学校采购的大米、面粉有检验报告,但不是购进的同批次的检验(测)报告,且有的检验(测)报告是厂家出的人工手写的,大米没有查验镉、黄曲霉毒素等指标检测报告等。

7.部分学校购买的猪肉是农户自宰的,没有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和非洲猪瘟检测证明。

8.部分学校所有进货查验记录不够健全。

9.个别学校厨房、库房、就餐场所环境卫生较差。

10.校园周边部分食品经营户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经营环境卫生较差,“三防”设施不完善,食品操作不规范。

检查组到每个学校,所在乡镇分管食品安全的领导一起参加了检查,就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工作组召开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在会议上向学校负责人反馈了检查结果,要求立即整改,消除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工作组对每个乡镇分管食品安全的领导、学校校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作了相关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负责人进行了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要求对存在他食品安全隐患及时整改落实。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整顿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安全管理责任,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各地各校加快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定点采购食品、索证、登记制度,使校园重大责任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学校安全教育得到进一步强化,依法管理意识和师生防范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切实抓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整顿工作,教育局成立“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整顿工作领导组”。赵家贵同志为组长,刘春生、邹宇、王兴民等同志为副组长,宋强、李海华、高令恒、后宝安、伍先锋等同志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伍先锋同志兼任。

四、整顿重点

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及食品卫生管理情况。在整顿过程中要对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校内食品小卖部、饮店、食品超市、学校自备供水及二次供水等进行全面检查,特别对农村寄宿制学校重点检查,检点内容:

1、食堂、食品小卖部,饮食店等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情况;

2、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

3、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

4、对承包食堂的监督管理、食堂承包者资质与准入要求情况;

5、食品采购、储藏、加工、餐饮具消毒等各个环节卫生制度和卫生要求落实情况;

6、食堂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情况;

7、自备供水、二次供水水质消毒、检测达标情况;

8、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9、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相关档案情况。

五、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8月4日—8月10日)。县教育局下发文件,制订整顿工作方案,明确具体的工作措施、目标、时限、任务和责任,全面部署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整顿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8月11日—11日10日)。各地各校要根据检查内容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自查,建好台帐资料,按照方案要求,全面开展整顿工作,并将自查报告及有关表格(见附件)于11月12日前交县局安全卫生教育股。

3、督查考核阶段(2012年11月11日—12月15日)。县教育局对照整顿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开展督查和评估。各地各校要确保食品安全整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好迎接县政府组织督查的准备工作。

六、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周密组织。各地各校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本次食品安全卫生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方案,迅速组织开展整顿工作,建好档案资料,迎接县政府组织的检查。

2、规范管理,加强整改。各地各校要重视对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学校必须按照相关部门的整顿意见,认真整顿治理,县局将对整顿的情况进行复查,确保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得到消除,使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得到落实。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当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教内电[2008]62号)精神,中小学校园内不允许开设出售食品的小卖部,对已经开设的要及时进行清理,各地各校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优化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环境。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篇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消除全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隐患,保障学校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区食药监局、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决定从2011年5月上旬至7月底,全面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整治目标

坚持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立足长效的原则,通过深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实现四个“进一步”工作目标:进一步增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和责任;进一步规范食品原料采购、贮藏保存、食品添加剂管理、烹饪加工制作和食品留样行为;进一步落实环境卫生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从各环节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促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

二、整治重点

1.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一步明确校(园)长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认真核查学校是否将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是否对食堂有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是否上墙,是否与相关责任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是否建立相应的日常管理工作档案资料。

2.食堂合法经营资质情况。认真核查食堂卫生许可证是否过期,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的问题,是否存在不具备条件而未及时申请改扩建的问题,是否存在许可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办理变更、注销手续的问题。对新开办的学校食堂要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办理许可,对场所布局不合理、面积不达标、设施设备不完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的,一律不发《餐饮服务许可证》。

3.食堂环境卫生情况。认真核查食堂粗加工、切配、烹饪、面点制作、餐具清洗消毒等加工场所是否均设在室内,备餐间是否单独设置;认真核查食堂用于盛装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容器)是否有区分标识,分开存放,库房食品原料、调味料、半成品是否分开存放并有明显区分标识;认真核查食堂地面、墙壁、天花板装潢是否符合规范,环境卫生是否定期清洁和保持良好,是否具有足够的采光、通风和排烟装置;认真核查食堂是否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孳生条件的防护措施。

4.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情况。认真核查是否具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健康合格证明,健康证明是否有效;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当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时,是否及时将其调离工作岗位。

5.食堂索证索票和食品添加剂管理情况。认真核查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是否验收并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是否完整、真实,保存期限是否在2年以上,库存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重点检查食品及原料、食品相关产品是否存在国家禁止使用或来源不明的情况,严查食用油脂、肉、米、面、蔬菜、调味品等大宗食品及散装食品、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进货渠道和索证索票情况。认真核查食堂添加剂使用品种和用量是否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是否达到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专用台账要求。

6.食堂清洗消毒保洁情况。认真核查食堂是否配备有效清洗、消毒、保洁设施,消毒池是否与其它水池混用,设置和数量是否科学合理,消毒人员是否掌握基本知识,餐饮具消毒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认真核查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定期清洗消毒,自备水源卫生防护和水质消毒措施是否落实,是否能有效防范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7.食堂加工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认真核查原料清洗是否彻底,蔬菜在使用前是否按规定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粗加工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生熟分开,运输通道是否存在交叉污染,四季豆、豆浆等是否烧熟煮透,是否违规制售冷荤凉菜,是否供应生吃半生吃水产品、直接外购熟食品和剩饭、剩菜,备餐间是否具有空气消毒温控等设施,操作人员是否佩戴口罩,严查是否按规定留样,留样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三、时间安排

(一)自查自纠阶段(5月18日~5月31日)。各学校要按照整治方案要求,从食品安全管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环境卫生、健康证、索证索票管理、加工制作管理制度、清洗消毒、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方面进行自查,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二)集中整改阶段(6月1日~6月30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区教育局将对各学校自查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帮助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对发生过食物中毒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学校,将进行重点检查和整改。

(三)督查评估阶段(7月1日~7月20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区教育局将组织对全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督查评估。

四、工作要求

学校食堂是食品安全的高风险场所,必须要从严监管。通过整治,要全方位构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的自律机制,完善现有条件下有效监管的防范机制,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戒机制,建立起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保障机制。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检查评估方案,认真组织检查和评估。严格落实学校主要负责人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确保整治各项工作全覆盖并取得实效。

二是认真开展全面排查。各学校食堂要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堵塞管理漏洞,确保整治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三是加强重点品种抽样检验。区食品药品监管、教育局将针对学校食堂餐用具消毒效果、重点食品品种进行抽样检验,及时了解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对抽检发现的突出问题,各学校要认真整改。

四是开展示范工程建设。区食品药品监管、教育局共同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中分别创建一批食品安全示范食堂,充分发挥示范食堂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篇4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行动迅速,工作有序

食品安全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关系到办人民满意教育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卓有成效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县教育局下发了《2009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长教发[2009]26号)并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各乡镇中心学校、局属各学校根据教育局的整治方案,分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要求,并迅速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地开展整治工作。龙舟坪镇中心学校以石牌小学为现场召开了全镇食堂改革现场会。高家堰镇中心学校在流溪小学召开现场会,与会人员参观了流溪小学食堂建设,帐目管理、购销台帐建立、饮食安全管理等规范建设。榔坪镇中心学校以创办“满意食堂”为主题,召开全镇校长和食堂管理员会议,并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渔峡口镇中心学校召开了各校校长和食堂管理员会,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对各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交流。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安排部署到位,全县中小学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为了更好地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营造声势,扩大影响,全县中小学加大了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在醒目的位置悬挂食品安全的宣传标语;二是利用校园广播板报、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利用校园网、长阳教育信息网宣传各地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情况,龙舟坪中心校,资丘中心校、榔坪中心校、高家堰中心校,县一中、白沙坪小学、潘家塘小学等学校分别在网上交流了整治工作情况;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以及师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县实验小学组织师生听取县卫生监督局的食品安全专题讲座,都镇湾中心校分校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县民族高中对食堂、门店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通过宣传培训工作,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三、加大检查力度,强化全面整改

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县教育局把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作为重点,要求各学校全面排查,不留空白,发现问题,现场整改,并和县工商局、卫生监督局一起开展联合检查,同时派专班深入到各乡镇,深入到僻远、规模小的学校进行抽查。四月份以来,县后勤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一行人,分别到高家堰、贺家坪、榔坪、渔峡口、资丘等乡镇二十多所学校进行检查,对食堂、商店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现场处理,对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各乡镇中心学校、局属各学校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校长挂帅,逐校逐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现场整改。从整体情况看,食品安全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无证经营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扼止,购销台帐和索证票制正在逐步规范,食品安全的“五关”得到了较好地落实,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总之,这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认识到位,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篇5

1、辖区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的总体情况。

本辖区共有学校食堂31家、托幼机构食堂40家,其中农村学校食堂24家、托幼机构食堂10家。有2家学校食堂、2家托幼机构食堂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大部分学校食堂已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辖区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总体情况较好。

2、检查工作的实施情况。

根据工作要求我局于3月5日通知全旗各学校开展食堂食品安全自检工作,自查时间为7天。结合年初工作计划和局里工作部署,我局于3月12日组织相关科室开展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本次检查按着“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的原则,对辖区内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重点突出、不留死角,检查共出动检查车1台,专项检查人员4人,共检查9天。

3、本次检查的具体情况及结果

本次共检查学校食堂31家,其中2家未取得许可证从事餐饮服务,有1家农村学校、1家城镇学校食堂场所设施、设备不全或不符合要求,有9家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原料索证不符合要求,索取的食品检验报告非当批次报告,各学校餐具消毒执行情况较好,绝大部分学校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学校食堂每餐食物留样率100%.

本次检查托幼机构食堂40家,其中2家未取得许可证从事餐饮服务工作,有9家托幼机构食堂场所设施、设备不全,主要为餐具清洗,消毒池不健全或无粗加工用洗肉池、洗菜池,有9家托幼机构食堂餐具清洗、消毒不符合要求。

在检查中对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使用亚硝酸盐及是否制售冷荤凉菜情况进行了检查,无违规操作现象。

4、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本次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农村学校食堂设施、设备不健全,不能满足加工操作要求,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农村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原料索证不全及托幼机构餐饮具清洗消毒不符合要求现象较为突出。另外,加工程序不合理,工用具没有明显标识现象也较多。

本次检查采取拉网式检查方式,以农村学校为重点,以采购食品原料索证、餐饮具消毒、设施设备是否健全为主要检查内容,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达了责令改正意见书,进行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各学校按要求建立并落实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人食品安全责任制,有效的排查了食品安全隐患,全面提升了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有效保障了学生的饮食安全。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篇6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自查,消除安全隐患。按照文件规定,要求各学校及托幼机构在3月5日前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并填报《2021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将食品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精心安排,落实整治效果。为确保此次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取得实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此次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与“春雷行动暨三月重点工作安排”紧密结合,联合教体局、卫健局、公安局等部门召开了工作部署会议,明确了检查对象、时限、范围、检点和问题整改及工作要求。

(三)严格执法,落实监管责任。精心组织执法力量迅速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行拉网式检查,不留死角。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查要点表》,从十个方面入手,对照46项内容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及动态风险分级评定。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学校分管领导和食堂负责人反馈问题,并就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了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要求限期整改。对校园周边经营店重点检查资质情况、是否存在经营过期、霉变、“山寨”和三无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专项检查共计检查学校食堂34个,其中中学食堂10个,小学食堂13个,幼儿园食堂11个,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32户。共出动执法人员37人次,执法车辆9台次,对34个学校食堂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工作,均为d级。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将所有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经营店全部录入系统。

(四)创新监管、推行智慧管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州餐饮服务环节“明厨亮灶”工程,督促学校加强阳光餐饮app学习,强力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截止目前,34个学校食堂均完成明厨亮灶工程,其中32个中小学、幼儿园学校食堂均已入驻阳光餐饮app,迈入了线上线下双监管模式(其余2个幼儿园食堂阳光餐饮摄像头正在采购安装中)。

(五)宣传培训,强化防患意识。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食堂从业人员操作流程,消除食品安全隐患。3月19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教育体育局对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食堂负责人60余人进行了培训。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结合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典型案例,主要针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食品留样、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培训讲解。并要求参会人员及时向未参会员工传达会议精神,做好二次培训,确保做到培训全覆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检查督查情况来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校长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基本建立,食品经营许可证持证率100%。但检查中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学校索证索票不完整,存在大宗食品检测报告与批次不一致的情况,食品安全专卷资料混乱;二是部分学校仍存在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未加标识,操作中存在交叉使用的现象,未区分使用、未定位存放;三是部分学校散装食品标识不全,成品、半成品混放,未使用食品专用包装袋盛装食品,库房通风、防潮设施不全,食堂内存放有杂物或私人物品;四是部分学校留样记录、消毒记录不规范,未及时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五是部分学校老旧食堂布局不合理,备餐间未封闭,墙壁和屋顶未做防水处理,墙壁有霉斑,需改造;六是阳光餐饮部分摄像头无法正常使用。七是部分学校食堂水质检测报告中的大肠菌群超标,存在极大食品安全隐患。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篇7

关键词高校食品安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方法

近年来,随着学生生源的增加和学校的优化整合,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学校应试教育的需要和学生及家长对升学期望值的增大,绝大多数学生由传统的走读制变成寄宿制,使得学校食堂就餐人数急剧增加,压力不断增大。高校食品处理和加工、公共卫生、学生保健服务、学生自由选择就餐场所的机会很少,高校学生日常就餐大部分就是在学校。学校的饮食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调查以“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部门工作”的方式进行,制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调查表,通过逐一走访、查看现场、询问形式,现场评定。主要调查学校食堂许可情况;食堂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实施设备、配餐间、餐具清洗消毒情况;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情况以及冷藏设备及食品容器使用情况等方面以及小卖部和小吃店的卫生情况。

2调查结果

(1)学校食堂许可及食堂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各学校均能做到日常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在许可办证方面,普通高校食堂办证率达100%,其次是中专技校为96.1%,通高校食堂管理制度建立情况较好,各项指标均约在94%以上。

(2)经调查发现,普通高校食堂在设施设备的三项指标合格率均在94%以上;高校在“肉类、水产、蔬菜原料分台操作”、“肉类、水产、蔬菜原料分池清洗”方面,一般合格率在80%左右。“冰箱(冷库)”的较好,除幼儿园外均在92%以上,但“有标记”却较低,普通高校食堂最高也只有88.42%。除普通高校食堂“有标记”、“定位存放数”合格率均在80%以上,反映了各高校对食品的存放管理还还是不错的。

3主要问题

3.1许可发证情况

目前,各级学校食堂与大、中型餐饮单位归属同一类别,采用相同的许可审查标准,对食堂场地面积、食堂布局等硬件有严格的要求。公办高校的食堂,上级主管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也投入部分资金对学校食堂按标准化的要求改造扩建,硬件设施尚能基本符合许可发证标准。而部分公办经济薄弱高校、民办高校用于食堂建设资金不足,食堂场地面积、食堂布局等按同样的许可标准难以达到发证条件,因而造成部分学校食堂卫生条件较差。

3.2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部分学校未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忽视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及操作流程规范化,没有重视其自身管理,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执行流于形式。餐饮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就业门槛低,多数未进行系统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个人卫生习惯较差,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3.3食堂设施情况

在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的高校由于教育部门和其它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自身对食堂硬件设施的投入不够,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全,洗碗、洗菜共用水池,无专用的餐饮具的清洗消毒的设施和设备。部分食堂无专用配餐专间,容易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

4监督管理对策及建议

4.1创新食堂食品采购模式

在严格考察供应商资质、场所、实力、信誉的基础上,每种食品原材料至少要选择两家供应商为学校食堂供货,每学期开学前都要召开供应商会议,签订供货协议和食品安全协议。同时,完善采购制度,对采购原则、采购组织、采购范围、采购程序等做出统一规定,健全物资采购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严格的食品采购与生产检查制度,坚决杜绝食堂私自采购食品饭菜原料,以防止劣质食品进入学校。

4.2改善高校食堂的卫生条件

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学生食堂卫生设施与条件,使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法》要求,建立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同时还要坚决做好高校食堂的清洁与消毒工作,严防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必须具备工作服、帽、口罩、鞋等,并及时洗手消毒。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执行体检计划并设有体检档案,涉及到有疾病、伤口或其他可能成为污染源的人员要及时隔离。

4.3加强对高校餐饮人员的岗位培训

高校要定期安排食堂从业人员接受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之了解国家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熟悉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相关要求,掌握必要的食品卫生安全专业知识,提高做好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的能力。还要对食堂从业人员加强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使其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操作。加强培训不仅是餐厅也是个人的加油站,更是食堂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

4.4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厨房内部运行管理机制

由于学校食堂是人员聚集之地,大锅菜是学校饮食的主体,所以厨师在主观意识中往往有“萝卜多了不洗泥”的观念,这就势必影响饭菜的质量。因此,高校后勤食堂应建立以厨师长为首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厨房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厨师长按照厨师不同的熟练程度、知识水平、技术等级和责任心等要求各自负担起不同岗位的职能。

参考文献

[1]冯伟.高校食堂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可行性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3).

[2]武新胜.谈如何加强学校食堂饭菜质量的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26).

[3]王富刚.浅议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与对策[J].教育管理与评价,2010(4).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篇8

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

 

各市场监督管理所、金城江区各学校(含托幼机构):

根据《河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河池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1年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河市监发〔2021〕5号)精神,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为加强2021年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开展校园守护行动,预防和控制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

春季、秋季开学后一个月内。

二、检查对象

学校校园及其周边200米范围内食品经营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有供餐服务的校外托管机构以及校外面向学生经营的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销售经营者。

三、工作目标

要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规程(2020版)》要求,切实做好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围绕库存原料清查、原料采购进货查验、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消毒保洁及食品留样等,结合学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风险点,突出重点,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要督促限期整改;对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的,视情形对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对发现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依法严肃查处。

四、重点检查内容

(一)学校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落实情况。要督促学校、校外供餐单位以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保障能力,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广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要求,每月组织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内部自查,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防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各类学校必须在开学前一周内完成食品安全自查工作,并填写《2021年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附件1),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对自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学校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并及时复核整改结果。

(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情况。各市场监督管理所在专项检查中要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为重点,督促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进货台账管理制度,如实记录采购食品的具体信息,保存相关凭证。重点对冷链食品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进行检查,进口冷链食品不具备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业经消毒证明、合法追溯信息证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不得采购加工销售。对未履行进货查验记录义务、索证索票不齐全的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者要依法加大查处力度,着力解决食品安全责任追溯问题。

(三)食品留样规范情况。根据河池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存在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河教督委办〔2021〕4号)文件要求,各市场监督管理所对学校食堂食品留样不规范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与指导。对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规程(2020版)》(桂市监办发〔2020〕97号)查看是否按规定落实食品留样制度,是否配有专用的留样冰箱、取样工具,是否按品种配备足够数量的带盖密闭专用留样容器,留样数量、留样时间、留样标签、留样记录是否完整合规。对不按要求进行食品留样的,提出书面整改要求。

(四)“明厨亮灶”及互联网+“明厨亮灶”开展情况。根据《河池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2020-2022年)工作任务分解表》要求,积极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让学校食堂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实现阳光操作和透明化管理。大力推广通过将视频信息接入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学校或教育部门网页、app以及第三方平台等方式,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加强对学校“明厨亮灶”进行检查指导,对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未达到100%的要及时进行整改。同时,积极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到2021年底覆盖率达50%以上。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各市场监督管理所要以春秋季学校开学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结合疫情防控具体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检查工作计划,及早部署,狠抓落实,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专项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加强舆情监测及应急处置

要加强学校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凡是出现舆情报道的,必须从严从快处置,及时上报处置情况。要严格落实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在春秋季开学期间,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要在获悉事件发生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逐级上报。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沟通协作,尽快查明事件原因,做好舆情监测与引导,尽可能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三)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要结合实际,采取推广运用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app、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典型案例、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强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等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切实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底线意识。

(四)做好总结和信息报送工作

1.按《河池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存在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要求,请各市场监督管理所于3月7日前将学校食堂食品留样不规范问题整改情况工作汇报报送食品餐饮安全监督管理股。

2.请各市场监督管理所分别于4月6日、9月29日前将以下材料电子版、纸质材料(加盖公章)及下发的责令整改通知书、监督意见书、整改情况报告等材料(扫描件)报送食品餐饮安全监督管理股:

(1)2021年春秋季开学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2)2021年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总表(附件2);

(3)2021年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整改台账(附件3)。

3.请各市场监督管理所于4月6日前将学校食堂持证及明厨亮灶调查摸底表(附件4)报送至食品餐饮安全监督管理股。

4.请金城江区各学校(含托幼机构)将2021年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附件1)填写加盖公章后于3月4日前扫描报送区教育局备案。

区市场监管局:韦仕瑛,2250266,邮箱:jcjfdacyg@163.com;

区教育局:梁良,2287958,邮箱:aqb7958@126.com。

 

附件:1.2021年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

2.2021年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总表

3.2021年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整改台账

4.学校食堂持证及明厨亮灶调查摸底表

 

河池市金城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河池市金城江区教育局

2021年3月3日

附件1        

2021年春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表

 

学校名称(盖章):               检查时间:

检查项目

检  查  内  容

自查结果

食品

安全

管理

是否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

 

是否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并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是否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是否制定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是否开展经常性检查

是否开展“明厨亮灶”和“色标管理”建设

是否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代表参与校内膳食管理

许可

情况

是否按《食品经营许可证》规定内容合法经营

 

食堂

环境

是否定期清洁,保持良好环境

 

是否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孳生条件的防护措施

是否设有足够的通风和排烟装置

健康

管理

及培训

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效体检合格证明上岗

 

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

是否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

是否对食堂员工实行每日上岗前健康检查,做好检查结果记录

索证

索票

及台账

管理

是否建立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相关记录是否按月装订保存,以备查验

 

食品原料进出台账管理是否规范健全,库存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

使用的冷冻冷藏食品,是否有相关的检验合格证或其他合格证明。

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是否有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业经消毒证明、合法追溯信息证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清洗

消毒

是否配备消毒设施

 

餐用具使用前是否清洗消毒

消毒后的餐饮具是否贮存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

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具、饮具是否索取消毒合格凭证

食品

加工

制作

管理

冷藏、冷冻设备中是否做到成品、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并明显标识

 

是否落实食品留样制度(0-8℃冷藏密封状态下,每个品种留样量125克以上,留样48小时,留样时间、留样标签、留样记录完整合规)

是否落实职业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的规定

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达到专柜存放、专人负责要求

备注:学校建档备查,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局属学校上报市教育局)。

 

 

 

 

 

 

 

 

 

 

 

 

 

 

附件2

2021年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情况汇总表

填报单位(公章):                             填报时间:2021年     月     日

填报人:                                      联系手机:                      

学校自查情况

开展自查(家)

自查发现问题(家)

完成整改(家)

餐饮服务单位检查情况

大类

检查项目细类

学校食堂

校外供餐单位

校内餐饮服务单位

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

获证食堂数(家)

开餐食堂数(家)

检查食堂数(家)

单位数(家)

检查单位数(家)

单位数(家)

检查单位数(家)

单位数(家)

检查单位数(家)

发现问题家数(家)

发现问题家数(家)

发现问题家数(家)

发现问题家数(家)

一、许可管理

1.食品经营许可证合法有效,经营场所、主体业态、经营项目等事项与食品经营许可证一致

2.场所设置、布局与许可核定内容一致

二、信息公示

3.许可证正本悬挂或摆放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

4.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的公示符合要求

5.公示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健康证明真实有效

三、制度管理

6.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安全自查、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召回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学前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

7.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四、人员管理

8.主要负责人知晓食品安全责任,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9.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

10.具有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记录

11.从业人员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双手清洁,保持个人卫生

五、环境卫生

12.食品经营场所保持清洁、卫生

13.烹饪场所配置排风设备,定期清洁

14.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5.卫生间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

六、原料控制

16.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其他合格证明,企业如实记录有关信息并保存相关凭证。特别是进口冷链食品,查验是否有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业经消毒证明、合法追溯信息证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17.原料外包装标识符合要求,按照外包装标识的条件和要求规范贮存,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重点检查库存和已开封的食品原料)

18.食品添加剂存放和使用应符合要求

七、加工制作过程

19.食品原料、半成品与成品在盛放、贮存时相互分开

20.食品粗加工、切配、烹饪过程符合规范

21.制作食品的设施设备及加工工具、容器等具有显著标识,按标识区分使用(分开存放和使用接触生熟食品的工具用具)

22.专间内由明确的专人进行操作,使用专用的加工工具

23.在专间或专用操作场所加工供应相应的品种

24.食品留样符合规范

25.食品配送应符合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配送食品的容器、包装、标识、储存、运输等应符合要求)

26.有毒有害物质不得与食品一同贮存、运输

八、设施设备维护

27.专间内配备专用消毒(含空气消毒)、冷藏、冷冻、空调等设施,设施运转正常

28.食品处理区配备运转正常的洗手消毒设施

29.食品处理区配备带盖的餐厨废弃物存放容器

30.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并保持清洁

31.围护设施与排水设施运转正常

九、餐饮具清洗消毒

32.集中消毒餐饮具的采购符合要求

33.具有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并运转正常

34.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用后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检查情况

检查单位(家)

发现问题数(家)

抽检情况

检查中开展监督抽检(批次)

检出问题

(批次)

行政处罚情况

约谈责任人(人)

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监督意见书)(份)

吊销许可证(张)

取缔无证经营(家)

立案数(件)

罚没金额(万元)

移送司法机关案件(起)

注:口头责令整改不计入此表。计入整改的须相应提供责令整改通知书或者监督意见书、整改情况证明材料。

 

附件3

2021年春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整改台账

填报单位(公章):                             填报时间:2021年     月     日

填报人:                                      联系手机:                      

序号

被责令整改单位

(含下达监督意见书单位)

责令整改通知书

(监督意见书)

下达时间

是否完成整改

是否提交整改报告

 

 

 

 

 

 

 

 

 

 

 

 

 

 

 

注:按照附件1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监督意见书)份数记录台账。

 

 

 

 

 

 

 

 

 

 

 

 

 

 

 

 

 

 

 

附件4

学校食堂持证及明厨亮灶调查摸底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填报日期:

 

未持《食品经营许可证》学校食堂情况

序号

县(区)

学校名称

未持证原因

1

金城江区(例)

白土乡xx学校

未达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条件,正在整改

2

 

 

 

……

 

 

 

 

持《小餐饮登记》证学校食堂情况

序号

县(区)

学校名称

未办食品经营许可证原因

1

 

 

 

2

 

 

 

……

 

 

 

未实施明厨亮灶学校食堂情况

序号

县(区)

学校名称

未实施原因

1

 

 

 

2

 

 

 

……

 

 

 

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情况

辖区持证学校食堂总数

已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数

“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

未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原因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篇9

一个时期以来,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和城市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广大农村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高素质的教育,纷纷将孩子送往远离家庭的城镇学校就读,中小学住校就读或就近租房就读的学生日益增多,中小学校园食品消费与日俱增,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也日显重要。多年来,肩负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工商部门。着力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较好成效。然而,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家长有反映,群众有看法,一直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从市场准入情况看。通州全区共有120所中小学校,分布在各个镇区。每所学校都设有规模不等的食品经营部。均实行对外租赁经营,并以租金的大小决定经营权归属。租金收益用于学校建设和教职工福利待遇。由于经营部的租金收益关系到学校切身利益,从而形成了学校对租金收益格外重视,而对经营部管理则流于形式,经营人员的素质、食品安全责任的落实、经营主体的证照等情况学校很少过问。从调查情况看,经营部从业人员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仅为30%,其余均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同时。由于学校经营部租赁期限大都定为一年,致使经营主体变化较为频繁,无照经营或租借证、照经营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为校园食品安全留下了隐患。

从进货渠道情况看。为化解高额租金,实现利润最大化,校园食品经营者往往从不正规的渠道进货。销售的食品以杂牌、小品牌居多。同时,为了在色、香、味上增加对学生的诱惑力,经营者进货时一味追求食品的外观,导致校园食品中添加剂超标使用情况比较严重。另外。由于校园食品经营者素质有高有低。食品安全意识有强有弱,因此,对监管部门提出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及时清理库存食品等自律制度不能完全执行到位,给工商部门的日常监管特别是破解溯源管理这一瓶颈带来很大压力。

从卫生环境情况看。校园食品经营部营业用房一般为附属用房,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占15%。20-50平方米的占30%,20平方米以下的占55%,大部分内部设施简陋。仅有一至两张简易柜台,摆放包括食品在内的200多种商品,与现时期的食品安全要求不相适应。位于通州北部的一农村初级中学,其经营部面积仅为15平方米左右。使用的是普通家用方桌摆放食品,从业人员年龄也偏大,由于多年来养成的不良卫生习惯,经营部内环境十分糟糕。食品的外包装上也积满了灰尘,食品安全令人担忧。据调查。校方和经营主体对改善经营部环境都不够积极,从学校方面来讲,经营部租金收益如果用于硬件实施的改善,势必对学校建设和教职工的福利造成影响:从经营者方面来讲,由于租金较高,经营成本较大,再加上短期经营行为,投资改善经营部环境不可能也不现实。导致了校园食品经营部卫生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对食品安全直接造成了影响。

从经营状况情况看。校园内设经营部的经营范围一般只核定预包装食品经营,然而,经营者为增加利润空间,超范围经营现象较为普遍。在销售质次价高食品的同时,大部分校园经营部还从事自制食品销售,而且加工的都是散装、裸装食品、防蝇、防尘设施很难达到《食品安全法》和《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为增加校园经营部的销售额,同时也为了保证下一年度校园经营部租金有新的提高,学校以保护学生消费安全名义,规定在校学生必须在校园经营部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校方与经营者形成了利益的共同体,增加了校园食品有效监管的难度。

从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看。根据每年媒体披露的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以及食品卫生监测报告。我国校园食物安全风险依然存在。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说明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重重。在调查中了解到,通州当地校园食品安全不仅存在着现行风险。其潜在风险也令人担忧,表现在不少学校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总感到这么多年来没有出什么大事,就是发生了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学校与经营者签订的租赁协议,也应由经营者承担,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经营者则认为,我在学校从事食品经营,租金要远高于其他地方。如果经营的都是品牌食品的话。则利润很小甚至亏本。由此形成了校园食品不安全的因素。种种现象表明,校园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食品流通领域的重灾区,实现校园食品安全有效监管。思路要变,方法要变,模式要变,探索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刻不容缓。

社会治理理论发源于西方,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提出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管理理念,倡导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不仅对西方国家政治管理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通州工商局实施的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就是在总结过去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实现了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由工商部门一家主打向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转变,形成了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雏形。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究其原因,在于将社会治理的四个主要特征:民主、协商、开放、合作贯穿于工作过程的始终。

民主――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州区校园食品放心工程领导组多次召开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民主确立了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工作思路。通州工商局依据相关会议精神和区政府领导要求,从优化学校经营布局、加强校园周边食品经营秩序管理、推行校园食品连锁配送机制、完善学校经营部竞标招租标准、推行食品安全保险机制等方面人手,草拟了《通州区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经相关职能部门会商修改后,上报区政府。区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以通政办发[2009]68号文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区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拉开南通市通州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工作序幕。

协商――通州工商局牵头实施的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从酝酿到方案到实施,更多地体现在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学校之间、职能部门与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的平等协商和对话合作,各职能单位从讲政治、促和谐、保稳定高度出发。抛弃畏难情绪,主动作为,根据《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要求,切实发挥职

能作用。从而形成了目标一致、整体联动、合作共赢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确保了各项工作按时序稳步推进。

开放――为了实现“有保护”目标,确保源头上食品消费安全,确定合适的经营模式至关重要。在前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通州工商局创新思维,勇于探索,在校园食品经营部引入连锁经营模式,既可以有效落实食品溯源机制,又可以更好地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并将先行试点的17所学校经营部的经营权“打包”后由招投标中心实行公开招标,由资质优、条件好、信誉高的企业实施连锁经营。在招标过程中,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区招标投标管理中心全权负责17所学校超市经营权招投标工作,使整个招标工作合法、合规、合理。“能放心”是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为此:招标文件中明确了能放心的“双保险”制度。一是约定高额履约保证金:招标文件规定中标企业必须缴纳100万元的高额履约保证金,在签订合同前全额缴入财政专户,有效约束了中标企业履约行为和经营行为。二是引入食品安全意外保险。根据招标文件、投标承诺和合作协议的约定,中标企业在经营期内为在校学生免费办理食品安全意外保险,并且在保险合同中约定了先行赔付条款。目前,江苏超越超市连锁发展有限公司已免费为17所学校的4万多名学生办理了食品安全意外保险,解除了在校学生食品消费的后顾之忧。

合作――这次“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充分体现了合作意识。区教育局、卫生局、工商局、物价局、服务业发展局、供销合作总社、监察局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主要职能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在校园食品放心工程领导组统一组织协调下,积极开展工作,力求取得实效。教育局主要负责统一学校思想。在教育系统形成推进氛围,并检查督促学校经营部履行食品质量安全自律制度:卫生局主要负责审查学校经营部经营条件。加强学校经营部卫生管理:工商局主要负责审查学校经营部主体资格,帮助建立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等制度,加强食品经营管理;物价局主要负责规范经营者的价格行为,监督经营者依法明码标价;服务业发展局主要负责参与学校食品经营部规划和布局,配合审查参与招投标企业的资格条件:供销总社主要负责中标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规范食品配送行为;监察局主要负责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

社会治理是一系列来自政府和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行为。必须通过多个主体的彼此合作、相互支持和交流协商来提高治理能力。从而实现治理的目标。在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工作中,政府、工商、部门、学校、家长等主体相互配合。形成了“政府主导、工商主动、部门协作、学校主体、家长参与”五位一体的多元化治理格局,使社会治理发挥了最大的功效。在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推进过程中,通州工商局注重把握了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注重发挥自身参谋作用。在推进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工作中,通州工商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工程缘起于通州工商局牵头相关部门对全区校园食品安全状况开展的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较为翔实的校园食品经营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将调查情况和工作设想向区政府汇报。赢得了区政府对校园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迅即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分管区长任组长。工商、教育、监察、卫生、物价、服务业发展、供销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为确保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实现预期目标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注重协调各方工作职能。通州工商局主动协调各方利益。有效整合监管资源。明确校园食品进货环节、价格环节、销售环节、卫生环节、自律制度执行环节的监管部门,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提升监管效能。建立工作交办机制、信息沟通机制、问题会商机制,做到任务明确、职责分明、整体联动、强势推进。促成了“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监管工作格局的形成,避免无序管理造成推卸责任的局面。

注重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营造安心上学、放心消费的校园环境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推行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工作中。注重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在17所试点学校中,均建立了组织机构,落实了责任部门,明确了具体责任人,形成了校长负责制下的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管理机制。

注重新闻媒体引导作用。随着现代媒体种类的丰富和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媒体在营造食品安全监管氛围、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执行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的实施,充分借助和发挥了媒体作用,一方面使社会各界群众充分知晓校园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情况,从而加大了对职能部门工作的监督力度,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另一方面也使政府职能部门及时掌握群众对校园食品放心工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充实完善相关工作做法。

注重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利用多种途径吸纳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广泛征求意见,主动接受监督。通过新闻会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调研情况,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召开有学校、经营者、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征求他们对校园食品安全有效监管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和采集。充分体现群众的参与权;通过网络留言、媒体专栏、热线等形式,与群众进行互动,让群众充分行使监督权,形成群众参与有序、监督有力、评价客观的良好体系,切实体现了服务群众和让群众满意的要求。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治理,其成效与仅靠工商部门实施监管显然不同,主要体现在:

校园食品消费环境有效改善。过去。学校只关心校园超市的租金收益,而对超市经营的商品、超市的卫生环境很少过问。现在,从17所试点学校来看,均落实专人负责,对校园超市的装潢、食品的购进及价格实行全程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大为增强,使校园超市的面貌发生了质的改观。硬件设施更齐备。经营场所进行了合理规划,并统一装潢,既保证安全,又给学生舒心的感受。加大硬件投入力度,配置了统一的电子收银系统、监控系统和货架。部分校园超市安装了电子开水炉。免费为学生提供开水。超市与学校实行校园消费“一卡通”,实现无缝对接,让学生方便消费。经营项目更齐全,学生超市经营的食品、日用品、学生用品达千余种,是原来的2―3倍,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满足学习消费和生活消费。服务态度更贴心,学生超市的所有从业人员,都是公开招聘的文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上岗前统一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培训,服务水平更高、服务质量更好、服务态度更贴心。

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提升。一是实现监管多个经营主体向单个经营主体的转变。全区学校经营部原来分别

由不同经营者承租经营,监管部门面对的监管对象众多,监管难度很大。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实施后,由1家有实力、有能力的规模企业开办连锁超市,监管部门得以将监管资源集中于一家企业,通过企业总部落实有关监管政策、监管措施。更好地实现了监管效果。二是实现行政监管为主向企业自律为主转变。江苏超越超市连锁发展有限公司是集零售、批发、配送、物流、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有多年的经营实践,在商业道德、食品安全意识等方面都高于一般经营者。目前,江苏超越超市校园连锁店率先使用的食品电子溯源管理系统和食品在线查询,在履行食品进货查验、进货查验记录、清理库存食品、执行食品退市等方面更为快捷规范,企业自律制度的完善和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有效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

受益领域有效拓展。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惠及面广,美誉度高。学生更加放心,学校超市销售的食品将杂牌、小品牌拒之门外,使学生消费的食品质量上有保证,同时学校连锁超市与校外超市的商品同质同价,销售时主动向学生出具包括品名、价格、数量等信息的购货小票。食品消费价廉物美,真正使学生明明白白消费;学校更加省心。以前校园经营部多为个体经营,一旦发生问题经营者想方设法推卸责任,必然要分散学校部分精力,也会给学校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校园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保障了校园食品质量安全,学校的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家长更加安心,中国家庭历来以孩子为中心,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组成为“421”结构,一个孩子承载着两代人六位家长的关爱和冀望。通州全区有12万名在校学生,保障了他们的校园食品安全,不仅有助于12万名在校学生更认真地学习、更努力地进步、更健康地成长,而且也惠及72万名学生家庭成员。

通州工商局实行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有效克服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理资源不足、管理方法不多、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模式固定等诸多弊端,在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诸多启不:

社会治理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改革的方向。2008年5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保障,能唤起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热情。它的实行进一步深化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体现了我国政府不断向民主、开放、服务性政府转型,是推进社会主义、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举措。契合了社会治理民主、开放的理念。随着工商两费停征、新三定方案等相继出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全面转型。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社会治理理念的借鉴为工商部门更好的履职尽责指明了方向,它有助于在现有的行政资源条件下实现高效能的监管,达到高质量的服务,有助于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社会治理破解了工商行政管理监管难题。从目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履行情况看,有些方面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直接反映在管理层面上的是: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监管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校园食品安全有效监管,涉及多个部门。触及多方利益,相对于其他方面监管来讲难度要更大一些,然而,探索推行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以后,校园食品经营面貌发生了实质性改观。实现了由治标向治本的转变,破解了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坚定了工商部门做好监管工作的信心,同时,将校园食品安全社会治理这一成功案例引入工商其他方面监管。必将推动工商监管工作跃入一个新层面。

社会治理缓解工商行政管理资源不足矛盾。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市场主体逐渐增多,工商行政管理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如果沿用过去的监管方法,势必造成监管效能低下、监管质量下降,在社会上形成不良影响。借鉴社会治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一方面缓和了工商行政管理资源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形成了监管整体合力,有效提升了监管成效,从而实现工商行政管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篇10

一、工作原则

1.全程预防、全程控制:在学校食堂餐饮和小卖部消费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学校师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品安全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学校要按照“校长统一领导、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落实各自职责。

3、科学决策、群防群控:各学校要建立组织,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学校日常监测、坚持群防群控,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4、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学校对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和势态蔓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救治、处理及整改工作。

二、事故分级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

1、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1)事故危害范围跨越省级行政辖区,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我省处置范围的,需要报请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部门负责处置的。

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3)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造成伤害人数50人以上的;

(5)省级政府认定的其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师生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

(3)南通市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4、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30以上、100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上述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合本数。

三、救助体系

1、市局根据*市食品安全事故委员会的要求,成立教育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总指挥由局长或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根据食品安全事故性质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确定,由局财务审计科牵头,局相关科室和市勤工俭学办公室等负责同志组成。主要职责有:

(1)启动市教育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3)负责事故应急处置事项的决策;

(4)负责上报与事故相关的重要信息;

(5)审议批准学校应急处置工作报告等;

(6)向市政府及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报告事故救援情况。

2、各学校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成立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由分管领导、学校校医和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有:

(1)贯彻市教育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指示,统一指挥、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认真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扩大;

(3)尽力解决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迅速向当地政府、卫生机构等报告,同时上报事故发展情况和应急处理工作情况;

(5)根据市教育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向新闻单位或提供事故有关信息要真实可靠,必要时接受媒体的专访;

(6)完成市教育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3、应急指挥部相关信息

(1)市教育局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办公室地址:*市教育局财务审计科(市行政中心1313室)。邮编:*

电话:*

传真:*

*

(2)*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地址:*市金沙镇金通路93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邮编:*

电话:*

传真:*

四、运行体系

1、监测

各学校要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建立通畅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通过日常监测和抽检,及时研究分析本校食品安全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

2、预警

学校食品安全小组各成员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学校卫生、食堂餐饮和小卖部消费等环节的日常监管,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信息资料档案。对学校所发生可能导致重大、较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预警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上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报告

学校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按照市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主动监测,及时报告。

4、报告范围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食品安全事故均属报告范围。

5、报告时限

特别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乡镇政府、卫生机构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各有关部门应在知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小时内向*市政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作出初次报告,初次报告必须在特别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2小时内;同时要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上级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学校要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总结报告,各有关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汇报。初次报告是开展有效救治的关键,对可能引发特别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趋势的事件,均按初次报告时限要求执行。

6、报告程序

(1)初次报告:应尽可能详细报告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程度、受灾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及报告单位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尽可能报告的信息有事故简要经过以及直接经济损失估算等。

(2)阶段报告:即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阶段报告应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要求随时上报。

(3)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在事故处理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总结报告包括对事故的发生、引发事故原因的分析、事故鉴定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及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同时提出对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7、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教育局投诉举报食品安全事故、隐患,对学校及相关人员不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食品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有权进行投诉举报。市局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及时组织对投诉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8、通报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之间应及时通报。

通报方式:

(1)市局接到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及时向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告。

(2)市卫生监督所等单位接到报告后,经确认后向*市政府报告,对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相关南通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

五、应急响应

1、分级响应

特别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在国家和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由南通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组织实施。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由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和市教育局组织实施。事故升级或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的,及时报请上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应急响应措施

特别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市政府在省、南通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工作。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市政府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南通市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和部署,组织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市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响应的升级与降级:当食品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剧,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或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及时提升预警和响应级别;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当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相应降低响应级别或者撤销预警。

4、紧急处置

当事态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经报请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同意后,迅速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5、响应的终结

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市局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市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市局应急指挥部对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继续进行监督,及时跟踪整改情况;汇总应急处理工作情况报告,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通报处理结果。

六、后期处理

1、善后处理

各学校要按照所发生事故等级做好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师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保险机构要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和参保受害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按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2、总结报告

食品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各校事故应急小组应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市局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七、应急保障

1、信息保障

市局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建立食品安全事故的专项信息报告制度,负责信息的收集、上报、处理和传递等工作。特别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相关信息,严格按照信息归口、统一对外的原则,经市应急指挥部授权后,由市局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社会及媒体。

2、医疗保障

学校要建立校医务室,成立食品安全事故救治小组,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要在第一时间做好现场的护救和稳定工作,同时上报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和市教育局。市局对学校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措施,会同卫生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3、资金保障

各镇财政部门按照《关于印发全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通政办发[2006]91号)和分级负担的原则,负责安排本镇学校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的经费,保证及时足额到位,并对经费使用情况实施监督。各学校也要从有限的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的经费做好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基础性工作,确保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凡遇重大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则由市教育局向市政府专题汇报,申请专项补助经费。

4、演习演练

市局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将会同市有关部门组织全市性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检验和强化应急准备、协调应急响应能力,并对学校演习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各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形式,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不断提高全校师生食品安全事故防范意识,时刻绷紧“食品安全,生命至上”这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