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7:16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篇1

人类迈入了21世纪,迈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曰新月异,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并导致从经济到上层建筑,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属于上层简单的范畴,它为经济基础所决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者,研究教育创新和知识经济教育发展的方向时,不能不正视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通应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完全可以说,以电脑化,网络化,教学化为重要内容的“信息化”不仅是知识经济到来的标志,也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要标志,离开了教育信息化,教育创新失去了载体;而没有这种载体的所谓“创新”,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而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一门学科而存在,也要适应“知识经济”这一时代的要求。而信息技术对体育教育的发展将起着巨大的堆进作用,信息技术将影响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需要信息技术的配合,体育教育的改革需要超前的规划和发展。在此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初步的论述。

1.现代信息技术将有效地优化体育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手段提供了现代化模式的框架,其构思基于:“以计算机作为储存、传输数字化“了的教学内容的载体;以“网络化”、“智能化”了的信息技术作为驱动载体高效率的储存、传输教学内容的动力。“数字化”是引发信息技术革命的契机,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声音、视频、动画、文字材料等教学内容中的元素就能以一定数字格式输入计算机,从而达到借助计算机进行存储、传输的目的。网络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腾飞,拓宽了信息技术传播时间。“智能化”的多媒体、超媒体、人工智能等,可以提高体育教学软件的功能,更好协调教与学的活动的互动性。当“智能化”与“网络化”融合一体,则现代化教学如虎添翼,相得益彰,功能奇妙。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设,主要通过校园网来实现,而校园网的建设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完成实现。以现代高新技术的设备和师生的智慧可以使校园网的各部分之间都能互相联通,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这样可以使校园网发挥更好的效益。

当今学生对于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客观事物的兴趣比较浓,乐于接受,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

媒体教学软件恰恰会满足他们的这种兴趣,并且能适应他们理性思维不强、学习的持久力弱的等持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引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扩了知识领域,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教学效果达到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往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觉枯燥土无味,而运用多媒体教

学就截然不同。学生面对的是一台电脑,在这里边有一个神奇的世界,体育教学软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里,远远超出了体育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授课时学生顿时会精神百倍,劲头十足,兴致盅然,课堂气氛异常地活跃,以此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锻炼欲望。体育课教学中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把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理解,让学生掌握动作。而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与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讲解,一堂体育课中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每一个动作细节。例如:在山羊分腿越的教学中,学生初学时,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不一定能完全听懂、看清楚,对动作的了解多数依赖于观察,但是此项动作迅速连惯,不一定让学生看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了迅速连惯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学中体育教师的动作讲解与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听与看,对于重点与难点进行反复慢放,并用特定的声音、图象显示,突出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的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应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所学动作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而且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思维,观察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终身体育教育的第一选择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许多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技术特点,这些特点对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起着

很好的辅助作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资源——网络教学为学习和锻炼者提供必要的信息环境,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主

观形式。学习内容的非线性传递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强大的数据库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学习者的极大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方位的信息资源。

2)锻炼者——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加大锻炼者的参与程度,帮助锻炼者协作意识的形成和学

会协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上,强调更多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协作学习。网络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参与程度。信息时代的新型公民不光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的能力,也要学会进行协作学习与他人交流,共享信息,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信息资源来促进更多新知识和新思想的产生。另外,网络提供的检索功能,使锻炼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分析问题,选取恰当关键词进行搜索、筛选、存储或做出相应的变换,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3)教学活动——网络的交互性促进师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习与锻炼环境的营造、学习与锻炼团体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用价值的支持。学习与锻炼者在决定锻炼目标后,分析问题,利用信息工具获得相关资料并加以分类、综合、建构,通过网络与体育教师或服务器联系,或在学习与锻炼之间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现场讨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应乐于听取其他人学习者的异同点,慎重考虑后,对自己的原始资料做出调整,进行再整理,从而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与目标。由于在整个过程中锻炼者可以通过网络多方面地取得相关信息,使有价值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可以得到体育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启发,因此,锻炼的目标能更好地完成。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及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3.1转变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师对教育的深刻认识

信息时代的突出特点是开放性和跨时空性。信息时代教育对所有地区、所有学校和每一个人来

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站在时展的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关键于体育教师,教师教育学观念的改变,不仅是时展的象征,而且对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正确、合理、高效的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不仅可以培养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从而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便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使“以人为本”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潜能,构建学习的良性循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3.2学生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符合锻炼规律提高锻炼效率。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师道尊严”,以传统教师的主动传导和学生的被动吸收为主,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原则,学生只有在体育教师固定的思维模式下去吸取知识和锻炼方法,学生学习与锻炼的主动性和思维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这样培养的学生在今天是很难适应时展的。随着网络的出现,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充实了人们的大脑,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信息资源,是一个教师远远不及的,学生在互联网的海洋中,可自由自在地获取他想要的东西,这一发明,摆脱了教师固定思维的束缚,在锻炼活动过程中迫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能力与锻炼能力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知识资源使教育教学内容与教法发生一场深刻改革,它鼓励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锻炼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3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

动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基本运用现代信息进行体育教学时的教学模式的教师、学生、媒体三者的关系。(如图1)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信息是多种双向传输方式,即师〈——〉生、生〈——〉生、网络〈——〉生(网络)、师(网络)〈——〉生(网络)、生(网络)〈——〉网络、师〈——〉网络。网络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可以直接获取网络上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与锻炼,也可以通过网络间接从教师、其他学生处获取信息,师生、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师生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自行获取信自主学习与锻炼,师生、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协作学习与锻炼,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或师生之间的交流,组织、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与锻炼。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4.1教学内容问题化。根据体育教育学科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有价值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探索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4.2教学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网络资料,在获取基本知识之后,围绕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内容以传统型转变为探究型。

4.3教学活动的网络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海量化、形式多样化、交流互动化、学习主动化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与锻炼兴趣和主动性的激发,强调学习与锻炼的合作互动,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篇2

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像、视频等于一身,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引入体育课堂,改变了传统教育过程模式及分析问题的思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的运用改变不了体育课是“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实质。因此,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

1体育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大势所趋,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体育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和学校课堂的结合已经是“至今已觉不新鲜”,很多学科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似乎还停留在原来的传统教学方法上,所以,体育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有效地走近信息技术,来一次勇敢的教学探索。其次,体育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原先许多的实际教学困难。体育教师会因为自身专业的限制,有些示范动作的处理或许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在这个时候,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再次,教师年龄、身体等各方面的因素,也有可能会影响到一些教学细节的实施,这也同样要求有相应的教学手段的补充。所以,体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已经是水到渠成,甚至说已经迫在眉睫了。

2体育课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效用

2.1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要

新课程要求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对力与美都有一种心理上的崇拜,利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体育运动给他们心灵的震撼,感受到运动员顽强拼搏的作风。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在三步上篮教学中,我通过网络搜索了一些nBa运动员三步上篮的精彩视频,处理后组织学生观看,当他们看到有节奏的上步、自然优美上篮动作、漂亮地打板入网,产生一种强烈的愉悦感和美感,激发了学生对三步上篮技术学习的欲望,精彩的视频剪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篮球运动给他们带来的美感,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更多的起到“导”的作用,这样以来,就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其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2信息技术是师生互动性充分发挥的最佳操作平台

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体育教师做某个示范动作往往能引起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直接兴趣。但是个别学生怕吃苦、不愿活动,想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激发他们兴趣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对实心球课很不感兴趣,再加上对教师讲解的技术要领不理解,在练习中不能按照技术动作要求认真练习,直接影响课堂练习效果。于是,我把课上要讲解的动作要领、分解动作、完整动作制作成课件,存放到教师机共享盘中,让学生参照老师教授的“网上邻居”共享文件操作方法,复制到学生各自的计算机中,然后运行该课件,认真阅读。结果很多学生主动向我请教“超越器械”的意义,用手指拨球的效果等。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实践课探究时,多数人都能按照技术动作要领认真投掷,他们了解了投掷技术的原理,也了解了如何欣赏投掷项目的比赛,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此外,学生通过教师课堂的讲授、自己的实践,掌握了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技能。我校自从建立校园网以来,我指导学生登陆相关网站,查找学习体育知识。课余时间学生利用网络观看一些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收集体育知识等,大大丰富了学校课余活动的内容,出现了大批的“球迷”“田径迷”“体操迷”,如此,培养了学生自觉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且能有序地进行科学锻炼身体,并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篇3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引发了社会重要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时代重要的标志是计算机等现代化的设备得到了普及,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初中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初中体育教学作为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承担着体育教学过程中介的作用,是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是高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不能充分调动初中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越发显得重要。

1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之相对比有着其自身明显的特点。

1.1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够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无非就是体育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感到厌烦。但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在形式上丰富多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初中生身体及心理发展的特点相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也能够创设多种教学途径,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动性。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增加课堂的效率,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充分展示所学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前沿的学科知识。

1.2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初中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转折时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更多的需要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虽然是体育运动技术传授的实施者,但是体育教师本身技术的局限性导致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运动技能,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十分必要。初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必须通过感觉器官,通过教育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人们通过视听手段获得的信息占获得信息总量的绝大多数。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视听功能,能够明显提高学习效率。

1.3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相比较,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分析对比,比如把在授课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动作及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动作要领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让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初中体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手段、体育教学观念及体育教学模式等。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的关键在于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如果没有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无从谈起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其中涉及的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手段等。长期以来,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手段单一,方法令学生枯燥无味,运动技术的传授主要通过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但是由于体育教师自身身体条件的局限性,无法向学生传授完美的动作技术,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终身体育意识实际上就是树立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意识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体育教育就是要初中生能够接受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权利,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能够完成学生运动技能传授的任务,但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更无法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显示其趣味性、生动性及高效性等特点,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3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结合的策略

3.1 树立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

做好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结合,体育教师必须要树立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体育教学的效果,做好体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主要目的就是要调动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要实现自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体育教师首先应当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学和学生的练的角度出发,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在信息化教学条件的今天,体育教师应当明确自己是体育教学的设计者、学生的帮助者。

3.2 通过各种措施提高体育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关键性的因素在于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教育素养,提高其教育素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以实现,在职培训是常见的有效形式。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应当立足于初中体育教学本身,培训的重点内容应当是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新式体育教学模式的领会和思考,做得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有效整合,同时也应当学以致用。培训的具体形式可以通过面试或者远程网络,也可以通过不定期培训、专题讲座等。

3.3 加强体育教学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硬件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已经具备了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硬件条件,但是在广大中小学却普遍缺乏。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手段,各级学校体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当具体规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通过各种措施实现信息技术硬件建设的需要。首先,学校自身可以通过自己的资金建设硬件设施,以满足学校自身的体育教学的需要。其次,学校也可以通过社会融资的形式进行硬件建设,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在提高硬件建设的同时,应当提高现有硬件设施的利用率,改善硬件设施的管理方式,为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结合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

3.4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的软件建设

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需要硬件设施,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软件条件,软件的缺乏导致了实际教学效果的贬值。因此,在加强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软件设施的建设,做好数字化初中体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具体的途径包括:首先可以对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按照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的条件进行改造,建设体育教学的资源库;其次,体育教师可以开发自身的潜力,对自己的课件和教案进行数字化建设。建设体育教学资源库应当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考虑到初中体育教学的需要,考虑到学生实际锻炼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宏亮.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课堂模式初探[J].教育信息化,2003(5):12-15.

[2]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8-59.

[3]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45-48.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篇4

关键字:现代远程教育,新型教学模式,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时代的新型教育方式,近年来得到全社会的充分重视和长足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远程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成人教育培训的教学手段,而且正在进入各种教育领域:校园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等,与这一教育模式一起到来的将是一系列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变革。然而,在这样一个现代信息技术大显身手的特定领域,技术如何与教育融合,为教育服务,推动教育的变革,筑建起现代远程教育的架构,还有大量的难题和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

上海电视大学自98年秋季起,在以开放式学历教育为主的教学中全面展开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探索和实践,以寻求适用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满足日益扩大的开放教育的需求。总结和分析两年的实践,并与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目标。

上海电视大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背景

u教育需求

上海电视大学创办于1960年,1966年因“文革”停办,1978年复办。自创办以来,主要面向上海地区的成人学历教育,以大专层次为主。www.133229.Com至1999年,共计培养大专以上毕业生7万余人。图1显示了历年毕业人数的变化趋势,其中2000至2002年的数据是根据目前在校人数和统计毕业率计算的预测数据。继恢复高考后形成的80年代学习高峰后,9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第二次学习潮已经初见端倪。

每当社会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时候,必将促进新的教育模式的诞生和发展。80年代的教育需求促进了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并催生了自学视听、自学考试等新的教育模式,得以将需求高峰实现为教育高峰。然而,基于当时的经济及技术环境,80年代的远程教学手段基本沿用传统模式。在世纪之交的教育热潮中应运而生的成人本科教育、注册视听、开放式招生等新型办学模式,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才能适应目前经济、技术环境下的教育需求。

基于对上海地区人才状况和需求的分析预测,上海电视大学于1998年秋季起在上海地区开设开放办学的“专升本”金融专业,第一年即招生2000余人。第二年起开设开放办学的专科专业,入学人数大幅度增长,招生专业逐年增加。应社会需求,自98年开办起每年春、秋两季招生,目前在校的开放办学学生20000余人。

u地区信息化环境

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的经济和技术环境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并将迎来信息技术及建设的更大飞跃,城市信息港的建设已被列为2000年上海重大建设工程的一号工程,便是明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条件无疑已经具备。

但是,上海信息化环境尚处于“厚积”过程中,这也是无疑的。因此,认真分析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构建一个实用、有效的本地区现代远程教育框架的前提。

地区内通信条件:目前的上海城域网基本是窄带的(小于1m带宽),地区内各网络的互连尚未完全整合。家庭上网则通过isdn或普通电话线路拨号接入,带宽在33.6~64k之间。isdn通信已在包括郊区在内的范围中全面推广,宽带城域网正在建设中。光纤化工程、“三网合一”工程及其他整合措施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上海地区较快地进入宽带时代;adsl、有线电视电缆双向化将成为家庭用户宽带入网的主要途径。

internet建设进程:近年来上海的icp在量和质上都有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知名度较大的网站,随之而来的是“网民”数量的增加和公众对internet的进一步了解。但是企业上网尚未普及,电子商务刚刚起步,网上实用的和及时的信息不多,使得internet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中尚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点:第一,首先接受internet的群体与远程教育对象有一定的重合度。第二,it企业充分意识到现代远程教育是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是信息道路拓宽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开始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在观念和策略上有较大的突破。第三,金融、证券等少数行业的内部网络化和信息化得到率先发展,办公自动化在大多数管理部门已经推广,但总体处于单机阶段。

it普及教育的开展:上海地区自1994年以来由市政府倡导、组织的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普及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是地区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的社会基础。至1999年底,累计231万人次参加了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其中134万人次获各级证书。随着上海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这一学习热潮逐渐发展为全方位的it普及教育,新项目不断推出,各行业纷纷制定行业it培训目标。it普及教育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促进了家庭上网的增长。

u前期探索和技术准备

上海电视大学自创办以来,特别是1978年复办以来,逐渐建成了一个覆盖上海城郊、渗入各骨干行业的教学网络。这个网络包括36个教学点,行政独立,但在专业设置、招生规划、教学计划及实施过程、考核评估等教育工作上受市电大的统一领导。二十多年的运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远教管理体制,造就了一支比较成熟的远教管理队伍。

目前上海电视大学在常规招生的本、专科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为:自学+电视教学+面授辅导,由于电视教学资源的易于滞后和质量不尽如人意,以及对学生的自学缺乏有效的支持和引导,近年来有向面授为主方向发展的趋势。时间空间限制的矛盾日益突出,招生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对教师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上述教学模式的支撑,其要点为: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核;集中教学研究,分散教学辅导。由此可见教学网络在实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上海电视大学自1996年底起进行电大系统的信息化建设。97年3月建成市电大校园网,在校内逐步推行办公网络化,逐步完成了电大系统内教学管理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并开始通过web网站向学生提供教学管理信息服务。97年5月,引入视频会议技术,在试点教学点之间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交互教学试验。同时,以较大的投入建设了cd-rom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系统,研制了若干课程的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使用这些新的信息技术,使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现有技术和教育相融的程度,及需要改造之处。

上海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技术准备,上海电视大学自98年秋季起,在首届招生的开放办学金融专业(专升本)的教学中全面尝试一种新型的远程教学模式,在现有的教学网络基础上建设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我们的目标是:为学生所接受,达到现行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并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共享优秀教师资源、更适合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u探

索新型教学模式

基于地区信息化环境、现行的教学模式、现有的远教资源、师生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我们试行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多种媒体发挥各自优势的综合使用。以四种不同媒体的教材,支持学生的自学;通过六种交互手段,为学生提供教学辅导。仍然使用传统的各种教学手段,但应在当前技术环境下,根据现代远程教学的特点和组合使用其它媒体的需要,进行改造。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在分析媒体特点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组合,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各自优势,而且发挥了综合优势。 精心编写适合远程学习的印刷教材。远程教育中使用的印刷教材应不同于校园式教育使用的教材,应更注重对学习的引导效果、更适合于独立学习,这些应在形式和内容上得到体现。

让学生共享精彩的课堂教学。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应是该领域的专家,并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将主讲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过程摄录下来,通过电大系统远程教学专用宽带网络及internet,向学生提供视频点播服务。学生不受任何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接入internet,就能按需选择学习内容,接受该课程领域中的优秀教师的授课。上海电视大学于99年10月起采用这一方式,目前向学生提供的vod资源达350多小时,除了开放办学的专业课程外,也用于大量面向社会的继续教育课程。 发挥web快速响应的优势。web上的导学资源不应该是印刷教材或cd-rom课件的网络版,web的优势在于它的快速响应能力,可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新的课程,或对传统课程补充新的内容。好教师每一次讲课都是不同的,每个好教师的讲课也都是不同的。那么,web就是教师的网上课堂,学生到这个课堂来,每次都想接受一堂最新内容的、个性化的授课,而不是在教材和课件中也能得到的不变的内容。因此,上海电视大学的网上课堂设计为与教学进度同步的动态模式,要求教师按进度陆续导学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掌握的学生状态及时地调整后继的学习指导。

以cd-rom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由于在目前的信息化条件下,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上网学习机会,学生的上网学习能力也有差异,cd-rom除了用于部分课程的多媒体辅助学习课件外,更多地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和辅助手段发挥作用。新生入学时,每人得到一张“远程学习入门光盘”,内容包含:远程学习方式的介绍、上网操作教学视频录象、上网操作辅助学习课件、上网学习所需软件、第1至4周的网上导学内容。这张光盘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远程学习方式的适应过程。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每学期进入复习考试阶段时,将得到一张“远程学习辅助光盘”,内容包含:本学期全部课程的网上导学内容、复习课视频录象、专业领域最新参考资料。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和辅助手段,cd-rom发挥了很大作用。

个别交互和群体交互并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方式,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电话、语音信箱、电子邮件,都能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个别交互;而bbs和网上聊天室则提供小组式的讨论,实现群体交互。上海电视大学为开放办学学生设立专用电子邮件服务器,每个学生有独立的电子邮件帐号。组织好网上小组讨论,则是对主持教师的一个挑战。

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并重。语音信箱、电子邮件及bbs实现的是非实时的交流,电话和聊天室实现了实时的交流,而最真实的远程交互是双向视频交互,即将视频会议技术引入远程教育,可以进行两点或多点之间的实时视频、音频、数据的交互。各种交互手段互补,是远程教育各个不同环节的需要。鉴于目前大多数课堂教学尚未采取讨论式教学,交互的需求主要产生在学生消化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因此主要提供各种非实时的交互方式,学生随时可用,并在一定的期限内得到教师的回答。每门课程在一个学期内安排3至4次的实时交互,利用网上聊天室进行。双向视频交互则用于期末的复习答疑,学生能直接得到课程主持教师的指导,解疑答惑。u建设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在上述教学模式下,学生一方面分散进行远程学习,一方面就近选择教学点接受面授辅导和双向视频远程辅导。为了保证每个学生有足够的上网学习机会,教学点还必须为学生提供远程学习的环境。上海电大系统以较大的投入建设各教学点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统一规划,并作为开展开放办学的必要条件。

多功能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进行个别化远程学习的各种手段,每周开放30小时以上。要求配置10台以上可以独立接入internet或市电大校园网的远程学习终端,具有声音输出,可以使用cd-rom,安装流式视频播放软件和电子教案播放软件。对新入学的学生,教学点的远程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掌握远程学习方法的机会。

多功能远程教学教室。要求配置大屏幕投影仪、桌面视频会议系统、学生发言系统、多媒体教学电脑。双向视频远程辅导课及面授辅导课均在这里进行,视频会议采用 isdn拨号通信,多点广播式。有两种规格的远程教室:教学中心的教室和教学点的教室。教学中心的远程教学教室要求更完备的教学演示设备,如实物投影仪、智能化电子白板等,并配有摄像录像系统和视频压缩编码服务器,以便将课堂教学课程制作成视频点播资源。

建设宽带教学专用网络。随着远程教学中的视频传输需求的出现,对电大教学网络的带宽要求越来越高。99年下半年,上海电视大学在上海电信系统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建设电大系统宽带教学专用网络。部分教学点就近接入电信atm光纤网络,构成远程教学虚拟专用网。宽带远教专用网投入运行以来,大大改善了电大教学点之间的网络通信环境,改善了宽带教学点学生的远程学习效果,也为进一步采用新的视频远教技术创造了条件。

远程教育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两年多的现代远程教育实践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这些收获对今后的进一步探索将有什么指导意义?

u现代远程教育需要什么?

进一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师生之间的“准分离”状态。现代经济发展造就的生活工作节奏要求学校教育,特别是成人学校教育,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大开放办学学生数量大,分布广,同一专业同时入学的学生最多达2000余人;90%为在职人员,遍布全市城郊,就职于各个行业各类企业,工作时间差异大、变化大。

在传统的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后,交互困难、反馈缓慢,成为阻碍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与学生能够跨越空间和时间进行交互,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准分离”状态。并且使交互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多种交互模式:一对一型、一对多型、多对多型,等等。

教育是一个过程,学校和教师需要对教育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准分离”状态是保证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世界正在进入移动时代,它给教育带来的又一个新的挑战是学生不但是远距离的,还可能是移动的,即他们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过去,学生的工作变化往往不得不造成学习的中断,现代远程教育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当然,推动世界进入移动时代的网络和通信技术,同时也使

学校有能力来满足远距离移动的学生。

共享最优秀的教师资源。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使世界变小了,人们可以突破种种限制,共享更多的资源。这对于地域宽广、发展不平衡、尚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有更积极的意义。在上海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作为城市发展中的近期目标,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新专业新课程的不断涌现对教师资源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远程教育,能够使优秀教师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从而得以在大规模的教学中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在实现大规模教育的同时发展面向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教育。只有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环境里,才能将“个别化学习”、“集体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实现。当学生的学习目标、知识基础、智商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时,远程教育把学生个体从群体中分离出来,采取多种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个别化。因此,远程教育作为最个人化的教育形式,更适合在日益个人化的社会中实现终身学习。

应该让学生有多种选择。所以,现代远程教育的魅力不仅在于现代化,还在于其丰富性、多样性,在于其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作用。

u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渐进的

信息化环境对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影响。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现代远程教育不必等待条件成熟之后再上马,它是可以与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特别是前期,无疑需要较大的投入。教育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与it企业联合建设,是一种实际、有效的发展模式。1999年,在上海市教委的组织下,上海电视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中小学信息中心等教育机构与上海电信系统改变过去线路租用的关系,采取联合建设、联合办学的形式,走出了发展上海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可喜的一步。这一发展模式需要通过教育机构及it企业的共同努力和探索,逐步走向成熟,推广到整个教育领域和it行业。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选择,不断取代落后了的方法,做到原来做不到的事情。逐步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原则是实用,根据教育的需要选择成熟的技术,不断更新。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进程与学生有关。远程教育的学生构成比较复杂,年龄、职业、专业背景、学历背景、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人数庞大,差异就更大。教学模式的变化要为整个学生群体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大量的引导,也需要等候外部条件的成熟。u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最终由教师来实现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教育专家、it专家的研究,需要各类管理、技术人员的参与,但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最终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这一任务要由教师来完成。

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要加强教育意识。优秀的教师和领域专家并不是同样的概念,优秀的远程教育教师也比传统意义上的优秀教师多了许多含义。他/她并不是it专家或教育学专家,但是他/她必须具备必要的it能力和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识,才能同时驾御好实际课堂和虚拟课堂,并设计好多种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综合使用。现在在教师,即使是远程教育教师,中推行现代远程教育,仍然有一定的困难,这与一贯以来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意识较强、教育意识较弱有关。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教育和教育技术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育

1.教学观念

计算机辅助教学呈现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两者相互交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优势,这就新时代的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同时也应当具备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理论,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想融入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当中。

1.1 注意同传统教学的配合,坚定多媒体素质教育信念。据教育心理学家统计,人们通过视听获得的信息占信息总量94%,多媒体教学可节省25%的时间,降低72%的教学成本;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93%的被调查的学生更喜欢历史多媒体教学。但这并不能代表传统教学被现代信息技术所取代。常规教学中,历史教师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问题讲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彩和逻辑思维的特点。同时认为多媒体教学制作过程繁杂,坚定走传统教学的老路也是行不通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无可争议,很大程度上能够同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具体性等学科特点相弥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面貌,带来历史教学的新发展。因此在进行多媒体素质教育的同时,融合传统教学中诸如实物教学、角色扮演、情感渗透等教学精华,才能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发展。

1.2 辅原则。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它能够使教师把教学中的重难点变得形象或者直观,但它不能是一堂课的全部,不能替代教师的授课活动。片面追求动画效果、音乐、视频等繁多的教学素材,会造成占据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演绎的过程,很难突出教学重难点,忽略教学主体的参与和思考。教学过程当中更多的需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来完成。所以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不必追求面面俱到,更不能把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或过程直观的展示出来。在市级的优质观摩课当中,一些优秀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的展示,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和探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3 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需要从教学出发,按照教学要求提取出重难点的内容,利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好对重难点的讲授。不能为了图教学省事或者为了制作课件而制作,要针对具体问题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制作相关教学课件。

实用性是制作历史课件的重要原则之一。首先要服务于教学,更好的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其次,课件中的设置简易,便于操作。第三,由浅入深,发挥最大效能的多媒体教学效果。真正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学个体的发展。

2.课件设计制作

对比传统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素材是吸引学生的地方。从长远的角度来运用,还需要注意多媒体课件在版面设计、素材呈现秩序和色彩选择等方面的问题,要符合学习个体的学习规律和认知习惯等教学心理特点,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因此,多媒体课件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科学安排界面,合理展示信息。首先,界面安排要科学。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时候,应该将重要的文字信息置于屏幕上方的三分之一的位置,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抢眼的画面;课件中使用的历史图片、声像资料要加以文字说明,重要的话句要适当的凸现出来。若文字下方有配以声音的运动视觉效果时,学习个体易于被声像所吸引,对文字的注意力会受到干扰。历史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使用的文字史料、历史图片、声像资料要经过严格筛选,保证其准确性、典型性和科学性。

其次,界面设计要简洁。在课件制作中,文本内容的显示要尽可能的简练,每幅画面中的信息量不宜太多。对于画面中按钮、图标等符号的设计不宜过于突出,尽量删除背景画面中无关信息,减少干扰记忆的各种因素,追求界面的简洁。

2.2 合理设计呈现次序,符合记忆规律。在设计课件和安排教学当中,尽量将教学重难点放在突出位置,课堂结束时要安排适当的归纳总结或者练习巩固。在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连续展示同类型的学习内容,选择多种类型的史料(如:文字型、图标型、声像型、实物型等),将不同类型的史料交错安排,从而中断同一类型材料的序列,使回忆效果最差的中间段尽量缩短。

2.3 注意色彩搭配,避免视觉疲劳。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需要注意文字主体与背景色彩、标题与内容、段落与段落等之间的搭配。通篇为单一的背景色、没有变化的文字、将内容满幅打出等做法实不可取。白底黑字、白底红字、黄底黑字等色彩组合都易于阅读,且不易疲劳。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饱和度大的鲜艳色彩,易于引起注意,能够突出重难点,但也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不易过多使用。

2.4 交互性、合作性原则。教学课件的作用不能仅仅局限在展示作用的层面,应该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应该考虑教学主体的思考、参与等主动的学习行为,有意的安排如“知识竞赛”、“留言簿”等交互式的设计,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才能宜于学生多种学习的需要。笔者在高一历史复习课中,利用一款具有数据库储存功能的基础知识竞赛软件,将学生分组进行必答题、抢答题等环节的比赛,学习气氛活跃,参与程度高,打破复习课一向的沉闷气氛。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现代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15-01

引言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实践。

一、多媒体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我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感觉到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很广泛,我分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课件

对开发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工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编制者除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外,还需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水平,即有运动生理学、某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体育常识和对我国年龄段身体水平情况的了解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懂得体育教学。因此,一个完善实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需多方面的努力协作才能够完成。

2.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

某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堂理论课上,不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或对多媒体技术知之甚少。当然,身体练习仍然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然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多媒体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从事身体练习。

3.屏幕显示

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电教室基本上已经配备了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或投影仪和一套完整的电子教学系统。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价格昂贵。如今大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计算机屏幕较小,这对于一个50人以上的教学班来说,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4.课件匮乏

由于研究人员对体育科目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重视不够,致使在众多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体育教学课件却极为匮乏。

二、多媒体技术引入体育教学初试

我毕业于河北师大体育系,在校期间开始接触多媒体电脑。当时我接触的体育方面的软件多是游戏性质的,但多媒体电脑游戏不同于普通的电子游戏,它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且画面生动、逼真。

我从事体育教学后,在一次篮球课上讲到传切、空切、联防等篮球战术配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在配合教师进行战术示范时表现迟钝、紧张,结果花费了许多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又组织学生看录像,由于没有专门的篮球赛进行讲解,结果学生往往被录像中的扣篮等精采场面所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战术配合上,教学效果自然不容乐观。图解法教学不直观且繁琐,与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不吻合,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通过总结几次对篮球战术配合教学的失败教训,我开始尝试运用多媒体游戏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我采用由广东一家电脑公司制作的“篮球”多媒体游戏光盘,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随意设置比赛环境,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基本战术配合一一表现出来。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画场面,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兴致。课外活动时许多学生主动模仿练习,并且在班组篮球赛中能够作出精彩的战术配合。

三、对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的探索

为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我首先请教师大体育系的专家、教授提出课件设计,编写创意程序;然后聘请一名高级程序员专门从事编程工作,将编制出的软件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加工直至定型。经过逐步的实践,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运动生理

展示运动后的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吸氧量、心率等。将抽象的生理反应制成课件,此时,立体动画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促进了学生对运动后出现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发热等生理现象的科学认识与理解。

2.模拟裁判

将球类的比赛场面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作裁判,利用键盘对画面中出现的犯规情况进行裁决,在规定的时间内电脑会对裁判员的水平进行打分。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教师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球类裁判法的了解。

3.体育常识教学

把学习的主动给学生,选择他们了解感兴趣的体育知识。我们研制的“体育常识”课件汇集了35项基本常识,通过文字显示,并附上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它克服了以往体育常识教学中文字与口头表达形象性弱的缺点,可激发学生左右大脑半球同时工作,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变学生被动记忆为主动接收。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篇7

关键词:动态教学融合好处与动手相结合

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学科整合,应该能够摆脱以前那种“填充式”教学而效果又不好的尴尬局面,我就简单谈谈在教学工作的一些实际作用。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提供动态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多媒体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引入课题,提供动态教学,更好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电流和电路》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在整个电路中,电流的具体流向是怎样的,因为电流在整个电路中的流动是看不见的,但是借用多媒体技术,学生清楚看到整个电流在整个电路的流程过程,从而得出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多媒体教学方便提供感性材料,如有许多物理概念比较抽象,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化抽象为形象,突破难点。例如,在讲解“电压”时,因“电压”是电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学习和理解其它电学概念和规律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学生感到最抽象、最难理解的概念。如实验电路比较复杂,教师在上课前,往往都演示一遍电路的实物接法,但由于实物演示不够直观,学生往往都不能看的很清楚,所以,实验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电路故障,而且还容易烧毁电路设备等,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不仅教师可以轻松接线,学生也可以看的更清楚,而且实验中出现故障也少许多。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放大实验器材,增强实验效果。这样由抽象化为了形象,学生就能深刻理解电压的概念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可以将瞬间完成的变化过程进行分解,变看不清为看得清,变看不见为看得见,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便于观察与记忆,同时又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理解,使学生容易形成概念,迅速掌握规律,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理论内容,如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磁体周围的磁场,原子弹爆炸等历来是物理教学的难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地演示电流的流动情况、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等,变看不见为看得见,变静态为动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1]

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好处

从信息学角度看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交互性强。还有利于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稳定性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所面临的一些困难,现代信息技术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这其实也就是大家以前常挂在口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适用于讲授式教学模式。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物理教学手段,在处理物理上的一些动态图象时,所谓的“动点”只能用黑板上的一个静态的“定点”来表示,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

三、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动手实验互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也不是“全盘否定”的“再新生”,而是在“扬弃”中继承和发展。面对新课改我们不能对计算机这一崭新的教学工具视而不见,也不能认为多媒体能够全面代替传统教具而把传统教具抛弃。传统教学用具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应是共存互补的关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整合策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具学具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完美结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现象》时,可以用多媒体出示铁轨之间的空隙与热胀冷缩有关的动画,但是有一些是可以用实验器材动手操作的,如果只让学生看,不让他们去动手体验,可能几分钟后,学生就没有兴趣了。如:体温表量体温时与热胀冷缩有关,烧瓶内气体的热胀冷缩使玻璃弯管中红色的液柱移动这些都是很好证明热胀冷缩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这时再配一些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在动手后就能很透彻地了解所学习的内容。[2]

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科学知识。物理学研究的是力、热、电、光、磁、原子和原子核等各种客观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由于很多现象并不都能很直接地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人们根据生活现象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动手制作各种试验器材去创设情境,进行辨伪存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那么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可能会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就可能得到合乎自然规律的认识。培养动手能力可以扩充我们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实践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并联电路中,先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并联电路,再让学生具体手动操作连接相应的电路,真正把多媒体与学生的动手操作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动手实践,他们很容易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念,这对他们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可缺少的。[3]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决不能离开实践,而指导学生动手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无疑是一条有效的实践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物理教学的开展确实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景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7第5-7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篇8

[关键字]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学机房

中图分类号:G43

一、引言

在山区教学工作,对山区教育信息化有深切地感悟,于是不禁产生对此的研究兴趣,由于水平有限,当中有不足,希望大家能批评指正,也希望通过我这次的努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山区的教育信息化,支持山区的教育信息化。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山区教育事业中的应用

1、教学上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用microsoftpowerpoint(ppt)制作上课课件,用Flash,authorware制作互动场景等等,其间运用大量的图、形、声等影像资源,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接受能力。特别是对于山区的孩子接触的事物少,表现能力差的特点,而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给他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正是他们缺少和所需的。比如我们在教学《船过三峡》时,山区的孩子不像沿江地区的孩子那么有机会接触这些风景名胜区,这时我们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多读,通过读去想象这是一个怎样而神奇的地方,显得很是苍白无力。而现在我们只用通过上网找到关于三峡的影像图资料,经过筛选、整理,上课时适当地呈现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就像是去过一样,这时我们再学习课本上的文字,我想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最近的教学光盘的应用对于我们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以某山区学区为例,附图1.1教学信息化分析图

图1.1教学信息化分析图

2、学生管理(德育)上的应用

主要表现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进行学生信息的管理,并给德育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主要包括建立学籍系统,成长经历系统,奖罚记录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等等。。对学生进行从入学到毕业,或全年、全学期的事件进行跟踪记录。比如×年×月×日,得了什么奖,获得何种鼓励,再或者把这位学生的作品拍摄入档等等。这样不但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的事件集中在一起,创造了有效的、24小时的教育环境,增加学生的荣辱观,增强了教育效果,还使家长可以很方便的系统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上网查询等),增强了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值得提出的是,根据我的调查,很多学校和教师在这方面的应用都很少,大多集中于教学上的应用。以某山区学区为例,附图1.2管理信息化分析图

图1.2管理信息化分析图

3、在学生能力学习上的应用

主要表现在建立电脑机房开设电脑课,开放机房,让学生学习计算机这把进入信息大门的钥匙。通过开课以及课外的机房开放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如开机、关机、用word进行字处理等等,个别学生还能通过internet进行网上查找资料,这让学生有更大的自我空间和发展空间。当然跟沿江地区的孩子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这不能不说是山区教育信息化的悲哀,但相对以前而言不能不说是一次飞跃。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能够进行一些基本信息化操作的学生还是很少,很少,这跟信息化的普及与重视是离不开的。以某山区学区为例,附图1.3机房开放分析图

图1.3机房开放分析图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山区教育事业中的问题

1、硬件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山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这样的客观因素造成教学经费的短缺。不要说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电脑机房,有时连正常的教学工作都无法保障。所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在山区教育事业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硬件。再灵巧的妇人也难为无米之炊。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集中资源,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分阶段信息普及,先让部分学生掌握起来。按照一个小班教学机房①大约4万元,大班教学机房大约7万元计算,某山区学区为例,直辖中心校4所,小学4所,中学5所,根据实际情况(学生数),镇小和镇中配备一个大班教学机房,其余一律配备小班教学机房,按照这样计算,总的投入大约只用58万元。在这当中,我们为什么不采用多媒体教室或教学小平台的形式呢?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室或教学小平台在教方面的确有很大的应用与作用,但在学习信息技术掌握时学生的学呢,学生没有亲身动手去尝试,那是很难掌握的,而教学机房不但可以满足平时的教学,还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学生不仅听得有兴趣,而且学得也更快了。用58万元,我们建起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使那些没有机会的孩子有了近距离接触电脑的机会。当他们多掌握了一门必备的知识时,我想此时的我们一定会感到很欣慰。此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2、软件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这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工具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电脑做为信息化的基本工具,是教师进行资料整理,课件制作,进行第二天上课的重要工具,可是它却摆在一些办公室里,上上网,打打游戏,不知所用,抛弃了教育的第一宗旨―教学第一,这是其一。其二,信息化工具的管理和维护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就像某一电脑机房的一台电脑坏了,不会维修,或者乱来,造成电脑的物理损坏,直接造成机房成本的增加,如此反复,本来一个机房至少可以使用十多年的,结果是才用了一二年,机房就瘫痪了,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学生也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根据以上的两点问题,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改进:

⑴、将电脑放在公用办公室,便于大家更好的利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电脑放在专用办公室,专机专用。

⑵、每校(有教学机房的学校)配备一位计算机专业的网管教师,没条件的话可以从本校挑选对计算机有兴趣,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教师进行网管工作。由于有兴趣,有责任,肯上进,所以他自己自然会主动地去学习专业知识,以便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当然之前,要对其进行一周的专业强化学习。

⑶、建立计算机网管教师社区,一个人不是万能的,总有些问题解决不了,这时就可以通过社区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行解决。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步伐急剧加快,信息高速膨胀。山区教育信息化本身低于沿江地区,如果还不登上这条信息化高速公路,必定会使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山区,沿江)文化两极分化。因此,山区教育信息化刻不容缓。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篇9

一、体育教学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他们才会重视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小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有赖于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引起。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和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体育课程的应用,创设情境,它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先播放一段nBa的精彩片断,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先放上一段精彩足球射门集锦,学生看了录像后,可以发现他们眼里流露的不仅仅是惊叹,还有兴奋好奇和跃跃欲试,使学生们学习的兴奋因子激活,这时他们已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较好的发挥。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它能使师生之间增加了一些新的联系渠道和方式,把学生还未感知到的或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生活、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二、应用多媒体工具制作成教学课件,在上课的过程中播放,利用信息技术的载体将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育的效果,优化教学模式。借助媒体,激发中小学生的联想。中、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感官功能,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课堂气氛。

但是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学形式,是为完成现代教学内容、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它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现代教学本身,所以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必须摆正。如果运用不正确,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不能强化教学内容,更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它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学生,要在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与信息技术之间架起桥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体现人机的完善结合,所以说,它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教师是驾驭信息技术的主人,其主导性不言而喻。

三、利用计算机模拟自然、社会的规律和现象进行教学活动。它特别适用于常规教学方法难于实现或控制的微观过程、环境复杂的动态过程、抽象概念或过程的视觉化等。它将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画面活动化,使学生能更形象、更生动、更易理解地进行学习。如在教蹲踞式跳远时,可利用多媒体优势,将正确的示范动作在大屏幕上反复播放,让学生们感知。也可将多种错误动作演示出来,学生进行正误对比。本来教师的示范是无法分解和做慢动作的,现在有了多媒体,就可以用慢动作或定格来细致地演示,蹲踞式跳远的各个环节都一清二楚,使学生很快建立了清晰的表象。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又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鱼跃前滚翻动作有一个腾空过程,而教师的示范只能是完整联贯的技术动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学生看清楚了空中的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示范在脑中只能留下支离破碎的模糊印象,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学生比较清晰的建立动作表象。这样既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让学生就自己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消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切都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反馈巩固和激励评价这一特殊功能来实现。多媒体具有双向交流的反馈功能,所谓"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以影响信息再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在理论课的教学中,计算机能及时在实践课的教学中,利用摄像机与投影大屏幕连接,可以把学生练习时出现的正确与错误动作实录下来,反映在大屏上,便于学生自己作正误对比,发现和纠正不足。在理论课的教学时,计算机能及时提供正确答案,及时判定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学生在这友好的激励和鞭策情境中,不断愉悦身心,及时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它集科学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其次,多媒体技术于体育课程的应用,能开阔视野、拓展教材。在新课程标准下,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将突破以往所规定的竞技运动项目内容,更加注重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更关注内容的实效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内容都应该成为体育课的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篇10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探究

   当二十一世纪到来的时候,人们惊奇的发现“知识经济”正在把人类社会引向一个新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显着特征是以信息为支柱,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促进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变革,而且带来了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更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各种媒体所记载和表达的信息融为一体,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法的运用,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的优化等各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优越性

   现代教学媒体的多样化,具有信息量大,能运用声光电等技术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比较优势,因此,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主动性、参与性

   传统的教学法手段虽然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但其力量就显得比较单薄,对学生感官刺激比较单一,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充分发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情景设计,让学生真正身临其境,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感染力,提高教学实效。这对于发挥学生参与性,并最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一味依靠教师讲解而导致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并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乏味而产生厌学情绪。

   如:在讲高中政治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引入时,通过国际互联网,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让学生跨越空间,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六大的会议现场,亲眼看一看全国党代会的盛况,并通过举国上下,关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新闻报导,引出关心政治是每一个人的义务。顺利引入本框课题要讲解的政治知识。这样,上课开始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促使学生进行活泼、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这正是信息技术教育所特有的色彩,逼真的画面与丰富的音响,对学生视觉、听觉作用的结果。其效果是传统教学单凭教师的一张嘴所无法达到的。

   2、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体现教学的针对性。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形象性,综合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的媒体作用加以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解高二哲学“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时,利用FLaSH动画“小鸡是怎么长大的”科普知识,形象地说明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种动感的画面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并有效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并且可以体现现代教学手段的魅力,优化教学内容。

   3、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法,由于教学媒体的简单(粉笔加黑板模式),课堂教学的任务似乎仅仅是讲解或传授教学内容,这种逻辑分析讲授过程的课堂教学法,也限制大量的信息,材料进入课堂,从而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从信息材料中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恰恰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极大改变政治课教学法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的特点,使教学过程真正转变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应用能力的培养。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发挥政治课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与社会实际联系密切的特点,同时对学生观念转变,素质培养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可能产生的问题和不利状况。

   1、信息技术手段只能机械的计算机操作,屏幕的演示,而且其程序的事先编排性,从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造成一定的距离感,缺乏传统手段的亲切感和人情味,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充分进行,不利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绪智力。

   2、由于程序的事先预设和操作的固定性,从而造成学生的个性心理活动难以捉摸,削弱教师主导地位和功能。

   3、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容量的加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必将促使学生思维的高度紧张,思维活动受屏幕内容的抑制,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影响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益。

   4、信息主要是靠网络来传播,网络中有不健康的内容,同时,内容太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对我们将是机遇又是挑战。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1、优化现代教育技术,注重Cai课件的“二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制作仅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整合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它只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教材研究与电教手段相结合而成的一个“课件”,只有将它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发挥它的优势,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在制作Cai课件时应重视以下两方面:

   (1)、课件的灵魂----科学性

   科学性是任何学科、任何领域开展科研均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标准。仅从政治学科的辅助教学软件的角度看,我认为首先是看它是否体现了政治教材的教学目的,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表现形式,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实际,内容要与教材一致,必须正确无误,无任何科学错误,这是一个成功课件的前提。其次要看它的主题是否鲜明。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字幕、图形、声音和动画等融为一体,但这些都要围绕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既不可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可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要体现辅助教学过程安排的科学性。

   (2)、课件的生命力----实用性

   不言而喻,课件是为辅助教学而用,是教学的工具,因而实用性就成为评判课件的重要标准之一。首先要能为教学所用,除上述的科学性之外,有时甚至还可体现出教师的学术水平、教材内容发掘的深度等独到之处,成为更好地沟通师生交流的一座现代桥梁,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其次是要体现出课件的易用性,因为教学过程决定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教材分析、传授和师生交流上,对于软件的演示和操作仅是“举手之劳”,不可占用太多时间或进行太复杂的操作。第三是实际效果,当我们走出仅将多媒体作为“演示手段”的“初级阶段”后,摆在面前的就是开始从形式转向深入,注重课件在中学政治教学授课过程中对教材重难点的分析解决、师生交流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甚至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也体现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因此可以说,实用性就是Cai课件的生命力所在。

   2、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自觉抵御网络不良现象

   由于网络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除加强管理外,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资源优势。

   3、对政治课教师的要求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为政治课教学带来全新的机遇,使政治课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也对政治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要求政治教师要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纠正教学目标单一的传统思想,把知识、能力、觉悟三个方面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准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有较广阔的知识面。政治多媒体课件应能迅速准确地反映目前国际时势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最新动态,能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充分体现教学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再次要求教师能熟练地驾驭多媒体硬软件系统,尤其是对软件的应用,应能充分利用软件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功能,注意课件的背景颜色与布局,文字的字体,位置和色彩、图像、动画和录像的质量,使多媒体课件具有更高的欣赏价值,既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