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8:06

基本理论知识篇1

知识组织知识服务基础理论

一、知识组织和知识服务的基础理论

(一)知识组织

知识组织是对知识进行整序和提供,也就是既能处理大量的现有知识,又能相对降低存贮知识的物理载体文献增加,避免知识过于分散,便于利用和获取的有序化知识单元的处理系统就是知识组织。计算机普及以及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为直接的知识组织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导致了信息量迅速膨胀和激增,这些过剩的分散的知识和虚假知识又会引发信息污染,从而导致知识存贮态的无序化,陷入一个信息污染的怪圈。知识组织的任务就是对知识存贮进行整序,更有效的提供知识检索系统应该以检索内容的相关性和可浏览性为追求目标,对信息作出正确的质量评价,达到理想化程度,可见对知识进行有序化是知识组织的核心。

(二)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就是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根据对象的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的过程。是依托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内容基本包括:用智能化手段挖掘蕴藏在大量显性信息当中的隐性知识。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将多种分离的媒体知识运用超支本技术融合起来,从而达到全面利用各种知识成果,以全新的结构为知识生产者、利用者提供一个原生态和再生态知识合而为一,能够与主观知识形态自动匹配的客观知识形态,提供一个基于互联网、光盘等各种层次、形式的信息和知识获取环境及交流环境。

直接提供显形知识信息,例如:期刊、博硕士论文,教科书等资料构成的源信息数据库,可以直接提供知识信息。开发网络化知识元数据库,例如:从全文数据库中提炼能够明确表述一个知识内容的知识元,形成彼此印证、关联的“网络化知识原数据库”,并与各种数据库进行全文链接,构成内容广泛的知识网络,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知识获取途径。

开发专业知识库和知识仓库,面向特定类型的机构和群体,针对具体用途,系统的采集面向各类人群需要的各层次和范围的知识信息,?开发个性化知识库,并可集成为更大的专业知识仓库。开发人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给予管理利用。比如利用网络会议可以将人们隐含于头脑中的知识,在“思维碰撞”过程中开发出来,经语音识别、文字整理后建成知识库。利用分布式知识库建库系统,及时有效的将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的知识,建成个性化的知识仓库,在特定的管理之下共享利用。

二、知识组织和知识服务的基本方法

(一)知识组织的基本方法

知识组织是对知识的有序存储、有序表达。对传统文献资源进行知识组织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进行“文献的组织”,常用引用法、目录法、索引法等组织文献外部特征;二是进行“知识组织”,常用文摘法、分类法、索引法、主题法、引文分析法等组织文献的知识内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超文本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上资源也成为人们查询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知识组织的对象也从传统文献资源扩张和延伸到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海量存储和高速处理技术的推动下,关键词法、叙词法等主题语言的理论和应用得到很大的发展,适应网络资源及用户需求动态、灵活的特点,基于关键字符匹配的全文检索工具--搜索引擎成为查找网络资源的首选。这也要求图书情报部门先将无用的信息过滤,再将有用的知识加工整合,应用新的知识组织方法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信息。?

(二)知识服务的基本方法

1.更新服务观念

做好知识服务工作,首先要端正态度,充分认识知识服务的重要行,才能在工作上做到位。要充分了解读者用户需求,满足读者用户的独特需要,利用特殊专业知识帮助用户解决特定问题。要树立超前服务意识,把以采集、编目、流通为主的业务体系重构为发展用户和开发经营服务为主的业务知识服务体系。?

2.革新服务手段

要努力发展网络环境下的知识服务,依赖于多样化动态资源对读者进行全方位系统服务。应建立科学完备的检索系统,以丰富的知识存储为平台,对网上信息进行筛选、组织整序;要积极开发网络资源,积极开展网上服务。没有完善的网上服务,就不可能提供高效的知识服务。?

3.翻新服务内容

知识服务是文献服务的深化,以知识服务为导向的文献建设、文献加工和文献传递,应当以知识存储、知识重组和知识配送为目的。服务内容从侧重文化休闲向兼顾教学、科研和文化休闲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服务基础,顺应发展趋势,既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过剩的网络资源中过滤下载相关资源,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又要对各类信息源进行重组,使服务内容不断翻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用户满意的服务。

4.创新服务方式

知识服务要求知识有序化从文献单元深入到知识单元,在文献加工中真正实现知识重组,在文献分类加工中,要重视文献加工的规范、统一及加工手段自动化。知识服务是基于自主和创新服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信息系统虽然功能强大,但也只是作为知识组织的工具或平台,在知识组织实现的过程中,服务方式将面向不同对象、针对不同需要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和个性化,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唐勇,刘秀文.高校多媒体服务的新策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

[2]张洁,黄敏.基于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应用调查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1,(6).

基本理论知识篇2

1、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

不同的企业家对知识管理有着不同的理解。美国得而福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企业知识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出发点都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这是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由于人是知识的重要的载体,从而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施乐公司总经理兼执行董事长paula·allair说,知识管理是从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工作实践及文化开始的,然后才是技术问题。知识管理的目标包括六个方面:第一,知识的,以使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能应用知识;第二,确保知识在需要时是可得的;第三,推进新知识的有效开发;第四,支持从外部获取知识;第五,确保知识、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第六,确保组织内部的人知道所需的知识在何处。版权所有

对于企业来说,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企业创新和集体创造力。知识管理,还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公司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培训。它要求公司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公司职员为了保住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公司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公司构成巨大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

我们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企业中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等因素的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有效实现知识价值的转化,以促进企业知识化和企业的不断成熟和壮大。

2、企业知识管理基本原则

企业要想在经济知识化的浪潮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必须进行知识管理的尝试,在发展知识战略、重塑企业知识文化、实现知识度量、设立知识主管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探索实践中企业必须有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实体、目标和知识共享价值体系,围绕这一价值体系,企业能够进行自组织和对知识以及企业知识化进行管理和整合。

企业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即CKo(知识主管)。CKo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使用、保存和转让知识。CKo的地位居于首席执行官和信息主管之间。CKo的基本功能就是开发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集体的创造力的应用与发挥。其主要职责有:了解和熟悉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本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与要求,尤其是企业内部的信息要求;建立和造就促进知识学习、知识积累和知识共享的环境并激励员工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及信息交流;监督和保证知识库中知识的内容质量、深度、风格与本企业的发展一致,其中包括知识与信息的更新;保证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组织知识管理活动。高级知识管理角色CKo必须能够把结构化的外在知识与直觉相结合,从而感知组织文化和行为中的隐性知识,保证将组织的智力资产最终转化为能为组织带来利润的知识产品。

企业知识管理需要建立递增收益网络。收益递减规律是对经济运行的传统解释,它说明用于提高资源效率的投资越多,获得的边际效益也就越低。但是在知识经济中经济运行的规律则是收益递增规律,它说明知识投入越多所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因此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管理知识的投入和知识投入的收益,建立知识收益的递增网络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3、企业知识管理基本特征

企业知识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内核性知识管理和连带性知识管理,前者只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后者包括与知识有关的管理。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无论是对知识生产、知识流通、知识应用等环节和条件的管理,还是对与知识有关的资本管理、资源管理等都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特征: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重视企业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实现企业自我价值的同时,注重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化水平。总体说来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知识管理不等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不少公司常常错误地认为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也就体现了知识管理方面的内容。事实上,信息管理只是知识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管理强调对人力资本管理和利用知识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以提高竞争力,但是信息管理并不强调这一点。

企业知识管理把知识共享作为核心目标。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鼓励相互协作,培育知识共享的环境。知识只有通过互相交流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通过使用才能从知识中派生出新知识。知识的交流越广效果越好,只有使知识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识的拥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在知识交流管理中,如果员工为了保证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而隐瞒知识,或企业为保密而设置的各种安全措施给知识共享造成了障碍,那么将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知识不进行充分的交流,就无法使其为大多数人所共享,也就无法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知识交流管理的目的是要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共享,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这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其难度丝毫不亚于实现在竞争对手之间共享知识的难度。为做好这一点,企业在处理知识产权归属时,应该从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传播的角度考虑,使员工均能共享科研开发的成果(除有合同规定以外),以鼓励员工积极进行知识生产和交流。将分散在各个员工头脑中的零星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知识力量,是知识管理的目的,通过对知识积累和应用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运用企业的人才资源,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一个企业来说,迎接知识经济必须首先促进本企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促进企业知识化的重要举措就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知识和技术、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对这些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因此,企业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必须设立CKo,建立CKo与知识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和加强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强、丁晓琴,《企业知识管理》,《现代企业导报》,1999年第5期。

〔2〕郭强,《我的知识经济观》,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基本理论知识篇3

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性

基本乐理知识作为学习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其系统性的规律皆源于对音乐艺术表现规律的把握。音乐理论来源于音乐实践并应用于实践,则是乐理知识实践性的最直接体现。所以乐理知识的实践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些知识的来源。乐理知识是对音乐艺术规律的总结,因此对于乐理知识的认识和把握不能脱离音乐作品孤立存在,不能把乐理作为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乐理知识的学习应该更多地和活的音乐作品分析联系起来。如,对于节奏节拍的理解,2/4拍不是数学意义的四分之二,而是音乐旋律进行中的强弱规律,它包含音的长短和强弱两方面的意义。因此,理解节奏节拍应把其融入具体的音乐作品中,体会不同节奏节拍的音乐所产生的不一样的音乐体验。再如对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的把握,更多地应该与人的听觉联系起来,比较不同音程的协和度,与具体的音响效果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乐理知识学习的最后过程总是要回归到音乐实践中的。只有把乐理知识融入之后的音乐学习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乐理知识学习的意义,才能让学到的音乐知识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对音乐作品及音乐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对于音的四种基本性质(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及高低)的理解,似乎很好理解。在教学中,用不同的强弱关系、不同的乐器演奏来体会同样的旋律,那么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将会变得更加深刻。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中二度加小三度的旋律进行这一音程进行特征的理解,可以拿一个典型的中国作品做例子,分析它的旋律进行,将这一规律性的知识点与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理论知识将变得生动而具体。

二、指导音乐实践是乐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

很多学生不重视乐理知识的学习,就在于对乐理知识的实践性认识不足。指导音乐实践活动是乐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音乐实践活动包括音乐认识、音乐表演及音乐创作等几类活动。而对于目前高等院校的大多数音乐学习者来说,音乐实践的学习包括声乐、器乐技能的学习,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风格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各种风格体裁音乐作品的创作等。而乐理知识的基础性也恰恰表现在对这些音乐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中。

1.指导音乐认识实践活动的学习

对音乐艺术的认识,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乐理中的基础知识会对这些音乐的风格把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兰花花》是我国陕北地区非常流行的一首民歌,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那么,是什么让它具有了陕北地区粗犷、凄凉、奔放的特色的呢?分析一下它的乐谱,你会发现,在作品的第一句就有一个明显的四度音程的跳进,再加上这个旋律的整体下行,使得这首民歌具有了丰富的陕北特色。把四度音程放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分析,才能让我们更加感性地意识到音程对于音乐旋律风格的形成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在音乐认知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而这个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乐理知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乐理知识的掌握,为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分析音乐作品及欣赏音乐作品提供了前提。

2.指导音乐表演技能及音乐表演中艺术处理的学习

不管是声乐演唱还是器乐演奏,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都是音乐表演中的重中之重。同一首音乐作品因为艺术处理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来。而为了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我们的艺术处理首先要尊重作曲家的创作。而这一创作意图的体现往往是根据乐谱体现出来。对于乐谱的分析,包括对于作品中一些音乐记号的处理、音乐的节奏节拍、强弱力度及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的分析等。分析的深度如何,取决于表演者对于音乐知识的把握。学习乐理知识,也更多地为表演技能的提高服务。例如对于钢琴伴奏的要求,在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的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和声基础,能设计一定的节奏型进行音乐陈述。在这个综合能力当中,乐理知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指导音乐创作实践活动的学习

音乐创作一般被认为是比较难把握的实践活动,需要创作者能够利用深厚的理论基础,展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其中的理论基础包括音乐知识的熟练掌握、各种音乐风格展现的不同方式和不同手段。同样是五声调式,中国的五声调式就不同于日本的五声调式,如中国的角调式和日本的都节调式,每个音在这两种不同的调式中具有不同的调式意义。那么,创作不同风格的中国音乐和日本音乐,在处理调式中的每个音、旋律进行中音和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时是有很大差别的。而对这些差别的把握离不开乐理知识中对调式调性的掌握。因此,音乐创作实践活动也要以熟练掌握乐理知识为前提。

三、乐理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性的体现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通过以上对乐理知识实践性的分析,在乐理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性的体现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如何体现这一实践性,如图所示:

1.通过已有的音乐积累理解乐理知识,把乐理知识作为音乐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学生在进入乐理课堂之前,不管有没有学过乐理知识,他们总是有着一定的音乐积累的。以这些音乐积累为学习乐理知识的基础,通过体验这些音乐的旋律,总结这些音乐中可发现的规律,归结为一定的“基础理论”,然后把这些知识提炼为乐理中的知识。音值组合法一直是乐理教学中的难点。这一知识的学习是在认识音符、节奏节拍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分析大量的、书写正规的、短小的乐谱。总结出这些乐谱书写的规律。这些规律即是音值组合的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体现了学习音值组合法的目的,学习音值组合法的目的就是书写更加简洁易识的乐谱。其次,养成了学生读谱时认真观察乐谱的习惯。在分析乐谱中音符的组合时,其实也是在认识音乐节奏的强弱和音符时值的长短。

2.教学中把理论学习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促进理论知识的把握和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

在乐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音乐实践活动处处都应有所体现。乐理知识可以和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相结合,用音乐实践来鉴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如解释在解释大调式和小调式的色彩不同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调式的音乐作品来欣赏,通过音乐来感受大调式的明亮和小调式的暗淡柔和。而这种通过音乐体验到的音乐色彩感,要比讲解形象生动得多,也能给学生留下更加直接的印象。转调是比较难理解的知识,一般学校的音乐院系也不把它作为重点来讲。但是转调在听觉上却是非常明显。在很多歌曲的创作中转调极其常用。所以,对于转调知识的理解,除了理论知识上的讲解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能判断出在什么地方音乐的发展进行了转调。而这种转调的感性体验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了有趣的听觉游戏。

注释:

①王岚,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3

②李金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1

③童忠良,黄钟,2007.1

④仲崇连,艺术百家,2008.1

⑤吕湘,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报,2004.3

参考文献:

[1]王晓燕.乐理教材编排与认知心理学的关联探微[J].广东

技术师范学院学.2008.8.

[2]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3]杨殿斛.基本乐理:亟待加强建设的课程--关于基本乐理

课程建设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1.

基本理论知识篇4

关键词:电影艺术;像;像性;动像性;像化叙述;动画;文化;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识码:a

一、像的媒介属性溯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历经30余年发展数字技术支撑的影像展示平台的出现和成熟,导致了传统影视传媒知识体系的瓦解与转型。上海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孙绍谊教授在《多样性与学科危机:转型中的电影研究》一文里,从“消失的研究客体”、“电影研究的身份危机”、“重新定义电影研究的几种努力”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给与了关注。①就目前来看,传统电影、电视研究(也包括动画研究)虽然在门类知识的层面上仍然具有一定的相对合理性,但在宏观知识体系(统筹)的界面上,则已经成了“漂移的对象”②无法获得有效的知识锁定。因此,从知识论的角度展开的审视和重构,便成为具有锋面意义的学术举措。

当然,新的知识命题的提出与新的知识体系的重建,在步骤上首先需要寻找到一个基础性的发生学元点,这个元点应具有衍生和包涵新的知识拟定的(一组)核心概念,并且能够对应阐释已然变化了的对象和事实。在此,我们所择定的元点就是“像”(‘象’)。在陆弘石先生那本影响较为广泛的简史类专著――《中国电影史》里,开篇“前史”的发生学上溯是沿着“光”与“影”的走向,逆推到了2100年前“汉武帝令方术之士招李夫人之魂”。这一见载于高承的《事物纪原》,以及《东京梦华录》、《梦梁录》、《都城纪事》等数种典籍的,中国历史记载最早的“弄影事件”。③应该说将“光和影”作为电影介质的决定性要素,是这一发生学“逆推”主要的认知路径。这一路径也是既有电影理论和美学所遵从的惯常性途径。其认知选择的实体是(依赖胶片感光成像的)摄影术。在摄影术作为成像的唯一技术手段的阶段,从“光与影”出发的认知建构,因其技术流程的实体规定性保障,而获得了知识体系与理论阐释的自足。但是随着技术流程的变化,这一自足已趋裂解。因此,放弃“光与影”的认知立场,直接关注于“像”,便是我们重新择定认知元点的初衷。

“像”(通‘象’)是个十分古老的文字符号(概念),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其含义单一,指大象这种动物。但是,甲骨文中还有另一个“相”,字形从木、从目,意为看、审视。二者音通,释为象者象也。④在汉文字发展成熟和广泛的语用过程中,“象”的含义逐渐丰富。《尚书》之中就有“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天下”指外貌。《老子》之中有“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指道之表像。最为突出当数《易传》。属于《易传》的《系辞》就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象也者,像也。”⑤易像之八卦“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便是取自自然世界的八个元像。两两相配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谓爻者,“言乎变者也”。也就是变化了的“像”,用以阐释不同的物事。在此之间,“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过程,就是择像、运像、释像、延像、以像之缀结而为叙述阐释的过程。

像作为人眼(视网膜透镜组结构)的感知产物,在遥远的上古已然知识化,系统化了。只不过那个“像”还不是介质化了的像,更由于当时所处的文字文化主导阶段,像便与文学创作过程相扭结,成其为创作论中以比喻、象征为典型作用的修辞手段。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下》中就说:“易之像也,诗之兴也,变化而不可方物矣。……象之所包广矣,非徒《易》而已,六艺莫不兼之,盖道体之将形而未显者也。雎鸠之于好逑,木之于贞淑,甚而熊蛇之于男女,象之通于诗也。……歌协阴阳,舞分文武,以至磬念封缰,鼙思将帅,象之通于乐也。……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易象通于诗之比兴”。⑥像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广泛深入的运用,以至于在古代文论的范畴内,生成了功能独特的“意像美学”。

其实在介质属性方面,因其共同具有“展示”的属性,比之于文,像与画(图)有着更为直接的亲近性。由于上古时期,像只是“内象”,⑦而非介质实体性的“像”,“内象”的外化形式往往被表现为刻画、雕塑、雕刻一类形式。一直以来在概念表述之中,“画像”、“图像”甚至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词组被广泛地使用。然而在本质的层面上,却并不能达成“图”、“画”、“像”一体的认知指认。

查阅《甲骨文字典》就能发现,王国维谓为:“疑为古画字”的字形构成,明显是以手执“笔”(刻划之器)凿记之意的象形,这与“相”(通‘像’)“从木、从目”所表达的“看”、“审视也”。⑧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和意指。有关这一问题,法国当代艺术史评论家R•巴斯隆曾在《论绘画符号学的诗学来源》一文别指出:“绘画与画家行为的关联比其世界观更紧密,与他的手的关联比与他的眼睛的关联更密切。那么他的绘画精神多在于手,少在于眼”。⑨

完全可以这么说,远在上古时期人们的感知经验(及其归纳),已经对像不同于画(图)的本质有了独到的体认,并在造字为文的过程里完整地显露了出来。像不同于画(图)的最根本之处,在于它是人眼视网膜透镜组同一性感知所生成的表像。虽然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像并无介质实体性的支撑,却有着属性分明的“感知质性”。⑩

这一状态一直延续到了公元1822年。1822年,法国发明家尼埃普斯将印刷用的沥清涂抹于金属板上,置于暗箱,经过长达14小时曝光,终于获得世界上第一张照片――《餐桌》。B11人类拥有了实体性的像介质。像与原物之间对映的,高度逼真的形似性(即同一性或索引性)被指认为最根本的媒介属性。在此基础之上,“展示性”、“同时呈现性”、“自明性”、“单义确指性”、“提升可塑性”则从“空间构成”,“意义表现”等不同的维度,构成与像相关的“属性系统”,这便是所谓的“像性”。而1905年,活动摄影术的发明运用,对对象运动过程的逼真呈现,又衍生出针对对象及其运动过程(即动象)的“动像性”。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像介质类别不断丰富,人类目前所据有的“像的介质系统”已可描述为:

像性、动像性是像媒介的本质共性。这一共性从发生学和现实媒介状况两个向度的认知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像性、动像性是主体视(听)觉判断上对“同一性”、“共显性”与“自明”、“确指”、“单义”多重属性的统合性指征;是人眼(视觉器官)联动大脑思维、判断,在光感经验,形廊、层次(明暗)、方位,框内关系,表意造型等视听向度分辨率程度上的质感(经验判断)的确认。(其像质的有效指认区间应是在人眼、人耳视听辨析度的正、负极限范围之内。)就此而论,传统电影理论以巴赞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为代表的理论言说,B12就只是建基于摄影术“光、化学、机械”成像系统的,阶段性自足的理论建构。而在有关像的,新的理论表述中,不管是实摄还是虚拟、象性、动像性作为像介质最直接和鲜明的辨识标记,在近两百年的像文化的历时累叠中,已然普遍经验化了。而且这种经验化外溢的可塑性还在日益增强,其程度甚至跨越了“同一性”(“索引性”)规定本身,扩散到了“共显性”(或者说“展示性”)领域。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大量真人影像与卡通影像在同一文本内共同进行的复杂的叙事演绎,获得广泛的接受效应和高额票房的事实,就是绝好的明证。B13

二、像的语言学资质与像化叙述

更进一步说,在交流与叙述(表现)层面,像有其独特的语言学资质。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类属不同,形态各异的像、动像(文本)都在以不同的传播方式实现着单向或交互的传播交流。但是“像的语言”显然不能用传统语言学(以天然语言为主要对象)的理论范式和指标体系加以衡量和总结。如果说以天然语言为代表的“抽象化语言”是“一度语言”的话,像语言便是一种“二度语言”,B14,它既具有(早期人类文明过程中就具备的)原初亲近性和普遍经验性,同时又是人类在完成高度进化后,(依赖科学技术)才拥有的实体语言介质。它没有双层分节(能指、所指的区分),没有词义定型,没有约定性确指,没有类如字典、词典一类的固定符码集成,甚至没有成型的句法、语法系统。但它有逼真显现中强大的移入性和寄生性机制,在展示之中,就将已有(各种类型的)语言成果据为已有。就此而言,像、动像语流是框定之中开放的语言系统,B15它以元在的中性化面目,将能收罗到的语言表述和文化内容,围砌于像的文本性建构。这一过程,也是表现内容整体像质化的过程。经由这一像质化,而获得了像、动像的语言性再生与文本化组构。

正是基于“一度语言”高度文明化所砌就的坚实台基,作为“二度语言”的“像”的语言学资质才得以激发出更为强大和广泛的语用,除常规电影、电视、网载视屏之外,从医学影像、生产控制影像、商场、社区、城市管理监控影像到楼宇电视、车载、机载电视,像种类繁多的“广播系统”与“窄播系统”尤如人体的毛细血管,被建构到人类生活的肌体之中。

与像的语言学资质和语用性功效紧密相关的另一个迁延性概念是“像化叙述”。所谓“像化叙述”是指用像作为语言介质实施表意交流活动(过程)的概括。在数字技术手段已全面打通了影像、视像、Gi视象(包括卡通影像)间的阻碍,瓦解了传统电影、电视、网传拟像文本的区隔,改变了原有的观看方式(消费方式)之后,以“像化叙述”这一概念进行的知识统合,显然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巨大的包容性,B16避免了因“对象飘移”和“身份危机”所造成的理论尴尬。在既有的传统知识体系中,以电影、电视、Gi视像文本切分的知识区隔,在“像化叙述”的统合中,成为“像化叙述”的某种历史性和现实性存在,而从整体上看,从“像”到“像化叙述”的拟定,是由“本体到现象”学理逻辑清晰的归口,针对不同类别的像文本,我们可以实施各不相同的“像化叙述”解析。

在文学或文字、文章学中,叙述与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被归为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之列,只是一个次级范畴。而对于像,动像连缀所生成的“无人称的语言形态”(克•麦茨用以描述影像语言叙述的说法)而言,叙述显然能够升格出来,充当整个依赖框定内的展示及其线型流程(所完成的)像化语言事实的指称。而且“像化叙述”的拟定,在知识的介面上完成新的建构的同时,并不会弃置传统电影、电视研究的已有成果;“像化叙述”体系的相关知识性填充,从镜头、镜语形式、镜语层次,镜语段落,镜语形态、叙事视点、叙事结构、叙事推进、叙事效果、展示造型、主题表现到主要手段――蒙太奇、长镜头构成了与既有研究成果(或主要知识点)连续迁延的知识环链。而且还可以根据认知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对性聚焦。比如有关镜语系统就可划分为(摄影)“棚内系统”、“棚外系统”、“演播室系统”、“Gi后期系统”等。

相应在历史与理论知识部分,同样也可以修缮既有的知识体系,形成总体归口明确的“像与像化叙述”的知识系统:

面临知识转型的巨大变局,传统电影研究、电视研究、摄影研究、动画研究这些孤立区隔的研究,大有被类如“视觉文化研究”这样的,笼统的文化研究形式裹挟、淹没的态势。然而正像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视觉文化导论》中所说:“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而不是一门学科。它是一种流动的阐释结构,旨在理解个人以及群体对视觉媒体的反映。它依据其所提出或试图提出的问题来获得界定。”B17这说明,视觉文化研究并不能遮盖或弃置具有完整、自足内构(历时与共时)的“像”与“像化叙述”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动画在“像与像化叙述”知识体系中的区位

在“像与像化叙述”知识系统之中,动画是归入这一体系的特殊存在。其特殊性首先在于,在介质属性方面,动画并不具有像介质的质性归属。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已经指出了像与画的本质性差异,但同时由于形象展示性的缘故,像与画又有着比文字符号更多的亲缘性。

实际上,动画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绘制性”。所谓“绘制性”,即是说在根本上动画是“手绘”出来的,不论运用什么手段,画笔或者是电脑,这一点是“动画”作为动画而不是其他的根本保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决定了“动画”基本美学形象的主要向度。然而在文本的层面,动画又是叙事性的,其叙事方式是以画幅(祯)的编剪和连幅(祯)拉动形成运动幻觉来获得叙事与表现的效应。这又生成了动画“绘制性”基础上的又一重本性――“幻动性”。

“幻动性”是动画与电影、电视产生亲缘性关联最为重要的本质属性,也是动画归入“像与像化叙述“知识体系的最为直接的认识论依据。而从历史发展的向度,动画又是伴随”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体系的形成进入电影工业的生产流程,成为经典类型序列中的片种存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弗莱休兄弟、沙利文通、高尔德、伊威克斯、迪斯尼等人先后创作出《水手贝波》、《快乐的猫》、《疯狂的猫》、《青蛙弗利普》、《幸运的兔子奥斯瓦尔德》、《米老鼠》等动画片。这些作品多取材于寓言、童话和民间传说,主人公多是动物。1938年,迪斯尼摄成大型动画片《白雪公主》获得巨大成功,后又摄有《木偶奇遇记》、《幻想曲》等片,使动画片成为好莱坞的经典类型。

到20世纪80年代的新好莱坞阶段,动画类型被重新激活,而且在全新的创作理念和电脑技术、数字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动画片大片化和成人化趋势十分明显。1988年,由罗伯特•泽梅斯基导演,理查德•威廉斯担任卡通导演摄制的真人与卡通合演的喜剧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成为当年的年度热点。这部影片不仅展示了电脑后期合成技术的高超,而且实现了真人影像与动画影像两种不同质影像在同一影片中的互融。影片高额的票房收入又证明观众对这种全新的,不同质影像共同演绎的银幕故事的认可与接受。B18而2009年,《阿凡达》又把这种不同质,内化和延展为外星世界和非人类形象的超级奇观。这再一次证明,动画在“像与像化叙述”知识体系中已具有了超越介质非同一性的融合力。

客观地说,正是由于动画是“像与像化叙述”知识体系中的“另类存在”,使其在介质属性并延及审美功用性的向度上,显现出既不同于像又不同于画和文字符号的奇特功效。相较于实摄的影像,像质的同一性呈现直接受制于对象的时空构成关系和具体的叙事语境的局限性对动画而言却并不存在,动画绘制性所带来的可拟定性构成了展示与叙述的一重简约。与画相比较,动画单祯只是情节性和细节性的呈现,是整个叙事表现链中的一环,没有画的向心性框定中的主题表现的沉重与雍塞,这使其拥有了又一重简约。相应与文字符号比较,动画不是抽象符号,其形象与画符的展示具有类如克•麦茨所说的“电影的一个镜头相当于文字的一个层次,甚至是一个段落”的功效。这显然是又一重简约。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指认动画符号具有“双重”或者“三重”简约性的功能特性,这一功能特性使动画这一样式在跨世纪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备受青睐,茁壮成长。因为动画所具有的介质可塑性和简约性,正好与后现代通行的快餐式阅读(接受式观看),形成了生逢其时的选择性对位。相对于影像制品的阅读要调动多种真实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用以影像识别(或审美),动画的阅读简单而轻松,而且对于后现代文化趋向想象化表述,甚至魔幻化表述的文化取向,动画(介质)的可塑性显然也大有用武之处。

综合这一切,我们可以看到,动画作为商业文化、文本和类型化产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成人化与大片化现象B19背后的认识论缘由,而有关于此的阐述与解说又直接关联着动画在“像与像化叙述”知识体系中的具体区位和有关动画介质的指认与阐释。(责任编辑:郭妍琳)

①孙绍谊《多样性与学科‘危机’:转型中的电影研究》,《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页。

②传统以胶片影像为介质,故事片、纪录片为主要体式,影院观看的电影、由于“胶磁互转”技术、台播、网播方式和数字化影像的介入而失去了既有的稳定性。

③陆弘石《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④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5页,第365页。

⑤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7页。

⑥同上,第58页。

⑦“内像”是人眼视网膜透镜组感知到的像,而非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生成的意像。

⑧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⑨弗•诺斯《绘画电影》,《世界电影》,1997年第3期,第151页。

⑩“感知质性”是指人眼透镜组结构对对象的同一性感知生成了关于像的特定经验,而这一经验和经验的积累,又成为判断的标准和类属的特征。

B11在摄影史上,一般认为尼埃普斯在1826年经过8小时曝光,并保留下来的《鸽子棚》是全世界首张照片。在此采用1822年的说法。因为1822年尼埃普斯已解决了摄影术的主要技术问题。

B12安德烈•巴赞《摄影影像的本体论》,《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B13此类例证极多,如《迷墙》、《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剪刀手爱德华》、《面具》、《空中大灌蓝》、《神奇四侠》、《哈利波特》、《指环王》、《骇客帝国》、《纳里亚传奇》、《2012》、《阿凡达》等,而在广告、网络动漫中也普通存在。

B14像语言的“二度性”是由其同一性展示在场的资质所决定和保障的。这一资质使像语言交叠着原始与现代的色泽和光晕。

B15框定性(即取景框的存在)是像成为语言的先决性条件。

B16包容性在此是指“像化叙述”的概括破除了介质门类的区隔,而使其具有了广泛的涵盖效力和阐释效力。

B17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B18虞吉(主编)《大学影视鉴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3―56页。

B19同上。

CartoonBasictheoryexpressionintheKnowledgeSystemofimageandimagerynarration

YUJi

(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基本理论知识篇5

论文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 文献研究 oem企业知识管理

1导言

20世纪9o年代开始,受到知识经济有关研究的影响和推动,企业知识管理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从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来看,当前的研究重点正由第一代知识管理向第二代知识管理转变,与第一代知识管理只强调知识集成不同,第二代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生成和知识集成,同时强调两者的平衡。从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实践的进展看,英国石油公司、施乐公司、ibm公司和中国惠普公司、tcl公司等的知识管理实践是其中的代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的学术界和企业界更多地是把企业知识管理作为一种企业战略来对待。分析国内外知识管理战略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现状可以发现知识管理战略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战略管理中的资源观和市场观;知识管理战略划分为基于资源观的、基于市场观的以及基于流程导向的3个流派;知识管理战略的应用研究主要在企业中进行。在操作层面,可以在总结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类型、选择依据及评价要素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分析工具探讨企业知识管理的构架o

通过以上基本梳理,我们可以对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有一个大致了解。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知识管理理论及实务研究,作者将在本文中对重要及新近的有关书籍、博士论文等重点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打下可靠基础,同时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2 12本重要著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的“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之知识管理》一书,是国际上知识管理乃至企业知识管理领域最重要的经典读物之一。该书包括了8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主题依次为知识型企业、知识创新型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个人的学习能力、组织整体的学习能力、学习型历史文献、再造公司的研究活动和专业智能的管理,作者对之的系统化概括见图1

概言之,知识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从而更好地存活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员工与整体的学习能力、知识管理工具、组织结构设计以及激励系统是四个重要的元素。简言之,学习能力、管理工具、组织设计、激励系统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四个重要维度,它们的互动,影响并不断改造着企业自身的结构,从而为其适应外部环境、赢得竞争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由此作者提出知识管理的四要素模型(图2)。

继续来看4本国外学者的研究著作。《智慧型组织:绩效、能力、知识一体化管理对领导层如何创建并发展一个适应未来的理想型组织做出了深入剖析。全书分为组织化学习、绩效管理、能力管理、知识管理和智慧型组织五个部分强调真正了解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指出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手段是围绕计划与发展展开的各项讨论;强调清晰认识组织能力管理基本概念的重要性;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创造获取、积累、分享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和结构,以便通过评估组织现状来提高组织成员能力,达到造就智慧型组织的目标。而《知识管理:有效实施的蓝图》没有纠缠于学术理论重点关注了知识在提高组织绩效上的作用。本书对知识管理涉及的领域进行了广泛调查,从理论和战略到技术、工具和变革的环境,提供了建立和管理知识管理试点项目的方法,尤其要指出的是本书还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来指导如何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改进组织能力、实现战略目标。《个人平衡记分卡》提出的个人平衡计分卡方法是作者所提出的全面绩效计分卡的一部分,包含了对自我认知、自我发现和自我控制的探讨。个人平衡计分卡提供了企业人员管理及改善企业战略、文化和效率的系统方法,能够改变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自我意识、个人责任感和积极性,其本质就是“自我认识+自我学习+思考+行动+挑战+幸福感+个人抱负与个人道德行为及公共抱负匹配=个人和组织持续发展”。《大雁的力量:信任创造绩效》认为高信任是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本书将信任的概念引入现实的工作,其指引主要集中在四个原则上,即有能力、公开、可靠和公平,对应的实践包括八项,即选择合适的人果断地领导、告诉他们数字分值、行为正直、使他们负责、给予反馈、了解他们关心什么和不断学习。本书包含了很多案例研究和操作性指引,对企业组织的相关实践具有直接的借鉴价值。

再来看7本国内学者的研究著作。

(1)实务派。《知识管理:理论、技术与运营》一书的写作要旨在于:揭示知识管理的生命力所在;通过知识转化的规律来研究知识的运作机制;从管理科学角度,构建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从管理实践角度,研究知识管理技术的基础理论;从知识管理到应用价值的实现角度,研究知识运营的相关理论;提供研究知识管理的知识资源。作者认为该书的框架有新意(图3),

内容虽较为庞杂,但在散乱处仍有思想的火花。《知识管理:正确概念与企业实务》作者陈柏村是台湾amazonknowledge on-demand inc.的执行长,全书以知识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迷惑为出发点,从知识管理发展脉络、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剖析、知识策略规划以及知识管理导人流程与实务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该书内容涉及知识成长与学习发展动态模型、知识管理四大原理及若干智慧资本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操作流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对企业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全面总结了重要的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管理的观点分为基本概念、策略、流程、科技、组织管理和实施六个方面,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通过入作者在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丰富案例,说明了知识管理理论如何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

(2)学院派。《:企业知识管理》的绪论很精彩,有“提纲挈领”之功用。虽然该书建立的研究框架 ‘的水平有失水准(图4),

但也构成一家之言。《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研究: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的应用的突出特点在于,将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纳入系统方法论,再结合企业知识管理本身的方法论,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方法论。全书首先介绍了知识管理及其方法论、系统方法论新进展、行动研究范式等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的理论基础,然后对现有的企业知识管理理论进行整合,其中“多视角知识演化具有独创性。进一步该书提出了知识管理问题情景下的企业系统隐喻,并以一个实际企业为对象进行了检验。全书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基于行动研究的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的逻辑步骤与框架并对之进行检验。《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及其绩效评价主要研究了企业知识资本管理的机理和绩效评价的方法论,具体内容包括¨从知识生产及消费的角度,分析知识商品化的条件及过程,进而得到知识转化为资本的一般路径;探讨了知识资本的生成、积累、扩张机理基本模式;分析了企业知识流动及显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建立企业知识资本的价值链,以之为基础分析企业知识资本绩效,并提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知识资本投资决策方法;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的角度分析其与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联,给出了运营对策。教材《企业知识管理n的框架体系的逻辑性较好,但在具体章节内容的衔接及安排上不够紧密,其中“企业知识管理风险的预警~节很有新意,可对企业知识管理形成指导。

3  5篇博士论文

在作者研究过程中,通过查找中国期刊网,发现了5篇和“企业知识管理”直接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考虑到博士论文研究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故在此按照一定的主题顺序,对这5篇文献中的有关内容进行综述。

(1)知识管理的历史发展

作为一个哲学或认识论上的概念,苏格拉底、柏拉图、苟子等对“什么是知识”进行过论述。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则是从熊彼特、奈特、哈耶克等开始,历经德鲁克、马尔萨克、马克卢普、鲁宾、库帕、罗宾逊、泰勒、谢曼特、罗默等人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考察,揭示了知识在其中的作用,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现代经济学关于企业本质的探讨和研究,逐步发展出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它把企业视为各种有形、无形资源的集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企业所独有的宝贵资源。在它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将知识作为企业发展特有的资源。企业的资源观与经济学中对于知识作用研究的融合催生了知识经济理论的到来。

(2)知识管理及其主要学派

知识管理是通过获取、创造、选择、分享、应用和更新等活动来管理企业的知识,并实现将合适的知识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送到合适的人手中,以提升组织绩效和价值创造。earlmichael基于他在案例研究、与20位知识首席执行官访谈、公司知识管理研讨会和专业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等四方面的资料,对知识管理的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将知识管理工作划分为系统、图解式、工程、商务、组织、空间、战略七个学派,其中前三个又划为“技术方法的,第四个为“经济学的”,后面三个称为“行为学的”。

(3)个人知识、组织知识及其相互转换和作用

关于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相互作用的研究,最著名的是nonaka提出的seci模型。这一工作基于polanyl对知识的划分,即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nonaka基于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及其相互作用和促进的深入认识,尤其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在知识的转化、运用和创新中的相互联系,提出了seci过程模型。将seci动态过程与对应的创新活动的场所相联系,nonaka又提出了创新活动相互作用的共享空间“吧”。

(4)企业知识管理理论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基础之上,以企业知识理论、知识资本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为核心。企业知识理论是一科新的管理思想,它是基于分析知识的基本特性如隐含性、实体性和共享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行为提出了全新的解释。知识资源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进行企业管理必须重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知识资本理论是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指导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条件下企业经营战略、企业能力及经营优势分析的新方法与新思想。知识资本理论为现代企业尤其是知识型企业的知识共享、交流、应用、创新和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根据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可以将知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结构资本和知识产权四部分。组织行为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冶学等等多门行为科学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思想的结晶,它研究企业等组织中人的行为、态度、角色、取向以及组织动力、组织文化、组织设计和组织创新等等,为企业组织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指明了方向。

(5)企业知识管理的构架与流程

概要地说,企业知识管理的构架包括人力资本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企业文化营造和合作网络管理,而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则包括知识的采集与编码、知识的积累与存储、知识的共享与交流以及知识的创新与增值。

(6)企业知识流管理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还发现了l篇重要的期刊论文《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研究》,针对企业知识流管理,文章提出了企业“知识流小车”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因此在此进行转述。在企业知识流小车模型中,小车的最上部,企业和企业外部实体:之间形成一个知识流环;在小车的中间,员工个人知识和企业的公共知识库之间形成了第二个知识流环;在小车的底部,是三个“轮子”,分别是知识创新、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正是这三个轮子持续不停地运转,才保证了企业知识流系统正常的新陈代谢,推动了整个企业知识流的良性流动。

4结语

基本理论知识篇6

一、企业知识理论

企业理论是经概念化和模型化了的解释和预期企业结构和行为的理论,由于分析的目的不同以及所强调的内容不同,所以企业理论并不只有一种。各种不同的企业理论竞争性地解释同一现象或在解释不同现象时相互补充。尽管这些理论彼此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都强调产权、信息不对称和某些行为假定(例如,追求自我利益假定),并由此而较好地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内在合理性。尽管如此,这些理论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另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企业和企业之间是各不相同的(即企业的异质性),为什么在相似的激励安排下,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而有的企业却遭到失败等。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企业理论学家不得不从企业管理论尤其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寻找答案。尽管战略理论揭示了影响企业绩效及战略选择的决定因素,解释了竞争优势的类型及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但其并没有深入地探讨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以及竞争优势在决定企业异质性方面的内在理性。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一种新的企业理论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便是正在形成中的以资源或能力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它主要解释和预期为什么企业能够建立充分的竞争优势并由此而获得额外的利润。企业的资源理论将企业视为由一组特殊的资源和能力构成的资源束,企业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最佳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而使其价值最大化。由于构成企业特有资源和能力的基础是知识,所以这类企业理论也称为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即企业的知识理论。企业的知识理论在知识特性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难以回答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也对企业的基本问题(例如,企业的存在和企业的边界等)进行了分析。

企业知识理论的主要思想起源于古典经济学的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生产理论,并吸收了战略管理、技术研究或制度演进等经济学边缘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卢森伯格关于企业技术能力重要性及其积聚过程中的路径依存的论述、奈尔森和维特和经济变迁的演讲理论及其运用创新和演进的概念对企业的理性变迁和竞争优势的异质性的分析以及蒂斯的企业动态能力观点等等。经过帕维特、奈尔森、梅特卡尔夫、福斯以及拉特等人的努力,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系统的、一般的“企业的知识理论”雏形业已形成。

二、企业知识理论的核心内容

企业的知识理论在知识特性的基础上,而不是像主流的企业理论那样在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性质、边界、异质性以及其他企业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企业的性质

企业的知识理论认为,在生产中最重要的投入是知识,但知识又是由个人掌握的,并专业化于某一特殊领域,由此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知识的个别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有效的生产要求存在着某些能起到协调个别专业人员知识的功能。然而,市场并不能承担这种协调作用,因为市场在协调过程中因隐含知识难以流动以及外显知识可能被盗用而发生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作为一种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出现了。他们创造了能使得多个个人集中使用其各自拥有专业知识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说,企业是生产活动所需知识的获得、运作和积聚的有效制度,尤其是它通过提供大规模的增量过程使得部分生产所需隐含知识得以积聚。

由于企业中知识的积聚是拥有各种专业知识的多个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由此形成的有关知识资本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而不是主要被个人所拥有的,也即,企业具有比其中各个个人拥有的知识之和还要来得多的知识。这些额外的知识体现在企业的“成规”之中,成规可能被看作“一个组织的技能的集合”,包括了“一个组织得以构建和在其中得以营运的行事方式、规则、程序、习惯、战略和技术”。企业成规的形成过程实质是知识在企业内部的社会化过程。正是成规的存在,决定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协调个人知识和组织合作方面具有比市场更高的效率,也决定了企业的成长过程呈现出路径依存的特征。

2.企业的边界

知识的隐含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市场难以在可观察到的和可计算的边际概念基础上评估知识的价值。因此,知识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而得以积聚;知识只有在企业内部积聚。这不但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也决定了企业的边界。为了简化分析,可依据知识使用的相对效率来探讨企业的垂直化、水平化和多样化边界。

在企业的垂直化边界方面,如果市场能够有效地转移产品而不能有效地转移知识,那么若产生的B阶段需要使用a阶段的知识,则就应使邻近的a和B阶段在同一公司内实行垂直一体化。

在企业的水平化边界方面,获得知识的专业化方面收益、生产某一种产品需要多种类型的知识以及通过市场一体化这些知识投入的困难决定了从事单一产品生产的企业的存在。如果企业形成了生产某一产品的特有的知识集,而这些知识又因隐含性而难以通过出售的方式获得其全部收益,那么企业有效利用这些知识的途径便是通过水平化扩展加大这类产品的生产。

在企业的多样化边界方面,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和积聚的许多知识可能并不是产品专业化的,也就是说,某些知识(例如,企业的成规)既可用于这类产品的生产,也可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这些知识所具有的范围经济性决定了有效的知识使用要求企业通过多样化扩展实现产品生产。

总之,企业的知识理论强调,正是与知识及其运用有关的生产成本而不是交易成本决定了企业的边界。

3.企业之间的异质性

企业之间是各不相同的,也即彼此间具有异质性。企业的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异质性起因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和积聚的知识的差异性。由于各企业所吸纳的人员的知识专业化方向和程度是不相同的,并且各类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作用的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的,从而导致各个企业最终所积聚的知识(包括成规)和能力具有差异性。由此,当各企业在从事同类的生产活动时,也就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生产成本,不可能获得相同的租金,不可能形成相同的竞争优势。因此,正是企业知识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企业之间的异质性或产生长期租金的能力能否得以长期维持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致企业之间异质性的知识和能力的模仿成本的大小。由于企业积聚的许多知识具有隐含性和专业性,所以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而被其他企业获得和模仿;同时,由于隐含的知识难以用通用的语言得以表述,并且只有运用和实践中方可得到传播,所以模仿隐含的知识成本是非常高的。知识的较高的模仿成本决定了企业一旦形成竞争优势,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因其他企业模仿而消失,也即,较高的模仿成本将保护对高额租金的取,也构成了其他企业的进入壁垒。

知识资产较高的模仿成本还决定了正是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而不是企业的有形资产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构成了企业长期优势的基础。企业的知识理论认为,尽管有形资产也许是最初竞争的来源,但其却不能维系长久,因为大多数的有形资产可以进入要素市场,并通过交易而得以扩散。然而,由于企业的知识资产所形成的企业竞争优势就不同了。正是知识资产的不可模仿性或较高的模仿成本决定了知识资产是企业长期优势的根本来源。

4.企业内部的决策权配置

企业的决策权往往归所有者持有。作为所有者的代表,企业董事会将决策权授予企业的高级经理人员,并且后者获得在等级机制中的权威。然而,企业的知识理论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和分析,其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决策权和所有权的关系。如果企业最初的生产资源是知识,而知识又属于个别雇员,那么正是雇员拥有了企业的资源束。企业与雇员签立合同以使用这些知识资源。然而,与实物和金融资产不同,雇佣合同授予企业的仅是部分的和没有良好定义的关于雇员知识资产的使用权。对个别雇员来说,知识资产乃是其剩余权利,并不能被很好地转移。如果决策权由所有权赋予,那么管理的决策权是通过股东和董事会向下授权和由雇员向上授权而获得的。

基本理论知识篇7

【关键词】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础会计》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入门课程。作为初学者的学生,“会计”是个全新的概念,全新的知识,如何使之在学习中理解并掌握它,真正认识到财务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该课程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方面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胜任财务会计工作。

一、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的地位

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教学中具有同样的重要地位,不能片面的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忽视基本理论,只讲会计制度;忽视核算原理,只讲具体操作,把会计课程变成了制度的讲解和方法的介绍或者认为实际工作中怎样做,课堂上就怎么教,假如这样就只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被动的接受,不能从理论上解释,到了实际工作中,也只能做学校里学习、模拟过的作业课程,不能灵活运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果只讲基本理论,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造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那么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就会出现不了解财务制度,不认识凭证帐薄,不会做帐,在实际工作中束手无策。由此可见,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加强基本理论教学,又要加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二、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

1、基本理论教学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战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先掌握理论,打好理论知识基础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弄懂吃透了理论,掌握会计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领会会计的特点,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式会计发展的需要。

《基础会计》中基本理论很多,诸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等基本理论,对学生来说既是新鲜的,又是抽象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讲清讲透彻,才能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更深刻的理解,如:只有明确资金运动周转的过程,才能理解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只有明确权责发生制等原则,才能很好地确认收入和费用等业务;只有明确了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才能实际地开展帐务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基本理论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简单的帐务处理也做不出来。初学者若遇到这样的挫折,很容易打消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会计专业失去兴趣。这个问题看似是个技能问题,实则却是个借贷记帐法的原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一步,明确经济业务中资产、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第二步,找出相应性质的帐户;第三步,运用借贷记帐法下各性质帐户增减的记帐方向,做出帐务处理。只要按照这三个步骤来做,学生基本都能掌握借贷记帐法的原理并能实际运用了。

2、基础知识教学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经济业务知识,会计核算知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教育等几方面的内容。

(1)经济业务知识。《基础会计》是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为例,阐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及其帐务处理。主要经济业务内容可分为材料物资供应、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三个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会引企业的资金以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的形式不断运动。会计是对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的核算和监督,资金运动又会影响企业的供、产、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熟知会计中的经济业务知识,理解经济业务与会计的关系,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帐务处理。

(2)会计核算知识。会计核算知识主要指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帐务处理知识,填制及审核会计凭证的知识,设置和登记会计帐薄知识,会计报告编制知识等。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教育。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理念和职业道德,应受到法规制度和职业纪律的约束。当今,假帐泛滥,会计信息失灵问题日益严重,更有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受个人利益驱使,放弃职守,监守自盗。道德和诚信,这个对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在实践工作中却成为最高要求。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在刚刚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教育。会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使会计工作者的行为规范,也是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衡量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穿插式教学,把法规、制度的有关内容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也可在每周教学中,专设1―2节课时讲解。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会计专业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规范了会计行为,培养了专业素质,并提升了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做到不仅知法、懂法,并能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更要学会用法来保护自己,筑起严格的自律防线,真正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3、基本技能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会计专业更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1)多用实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用实物展示的尽量用实物展示,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比如:讲原始凭证时,可把日常搜集的一些票证、发票、收据、单据等给学生传阅,使学生真正理解原始凭证的概念,讲授记帐凭证填制、会计帐薄登记、报表编制时,就把往界学生实习时的帐薄拿出来让学生们翻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强化实习训练。在日常教学中,做好模拟实习是强化技能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实帐练习可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对所学知识,通过动手动脑来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其按记帐规则记帐,正确的凭证填制,帐薄登记规范化的好习惯。

总之,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应加强基本理论,基础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各门会计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财经出版社《基础会计》教材.

基本理论知识篇8

高职护理专业基本上都是在原有中职护理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四年制的中职护理向三年制的高职护理转变必然面临着课程建设的改革。目前的现状主要为以下几点。

1.1教学理念

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于医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多,联系护理职业能力少,导致学生对本职工作认识的较晚。

1.2教材编写

尽管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的教材进行了多次改编,但在内容上仍保留的是本科的“压缩版”,大量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望而生畏。

1.3教学方法

没有彻底脱离局限在本学科知识范围内的“平面式”教学;学时少不具备分组式讨论;把抽象性的内容采用单纯的知识堆砌,致使学生不能对理论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以上问题显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知识的传授。

2“平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自2006年国家大量投资支持职业院校的建设以来,我国高职护理的生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均采取超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方式;其次是学生层次差别大,文、理科学生基础知识不同;再其次是自主招生的比例逐年增大。由于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某些国外的教学新模式不易在大班采用。为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同时得到提高的目的,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采用以岗位需要为目的实现多学科知识同时传授,把原有的本学科系统转为跨学科系统,真正的突出了知识的实用性。“平行式”模式:教学内容是将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按护理岗位需求进行筛选后与多学科的知识优化重组,教学方法是探究性和驱动性的知识传授。是实现对护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2.1教学理念

是把医学基础课中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护生职业素养相结合[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强调本学科重点还要强调护理相关的考纲;不仅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还要强调本学科与护理知识的相关性。如:在首次开课时用大量的事实宣传护理职业是神圣的职业,使学生热爱护理工作;每次授课时展示护士资格考试要求、护士应会技术等内容。

2.2教学内容

是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未来的护士职业能力要求相结合。单纯的记忆生理学内容不仅非常枯燥而且不能引起重视。为解决这一困惑,备课时依据护理执业考纲要求把生理学的重点和难点与其他学科优化组合。以生理学为主线同时增加以下内容。

2.2.1理论内容:介绍相关的解剖学、临床知识、护理知识、保健知识[2]。

2.2.2视频内容:相关的护理操作视频(每次课约5min);如:讲解肺通气时播放护理岗位的人工呼吸法。

2.2.3课件内容:临床应用,如:讲授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时还展示临床上二者应用的区别。

2.2.4教学图片:护理岗位的器械,如:胃管、导尿管、吸痰器等。

2.3教学方法

是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

2.3.1训练学生自学能力:针对学生不会看医学书的特点,每次授课后给学生指出下次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特点,提供上网要查找的相关护理知识[3]。

2.3.2训练学生思维能力:针对学生习惯被动听课的特点,授课过程中对重点、难点一定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4]。

2.3.3训练学生归纳能力:针对学生对医学知识归纳能力欠缺的特点,授课结束时把课上重点再次归纳后展示给学生。

2.3.4训练学生沟通能力:针对学生对医学知识提出疑问较困难的特点,采取书面反馈(选择、判断、问答);当面交流;网上交流。

2.3.5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特点,授课中增加护理工作相关问题的讨论[5],如:讲解体温测量时讨论体温计掉在地上如何处理?

3“平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结果

3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医学基础课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护理职业要求相结合的“平行式教学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

3.1教学目标

实现了研究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医学基础知识与护理岗位能力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早期学习中即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了充分的认识。对学生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3.2教学内容

实现了单纯理论传授向实用知识传授的转变。结合未来工作岗位讲解基础理论知识不仅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对未来岗位必须学习的知识可以重点掌握。

基本理论知识篇9

[关键词]图书馆学 知识论 社会学 谢拉 社会知识论 知识社会学

[分类号]C250

作为一种知识的社会交流机制,图书馆无疑由“知识”和“社会”两个基本维度构成,以此为焦点的“知(认)识论”和“社会学”也就成为可资图书馆学借鉴的两种基础学科。而图书馆知识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还要求它们在相应理论反思中结合,并形成了基于不同中心的两种结合模式。作为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结合模式,著名图书馆学理论家杰西・谢拉(JesseH.Shera)提出的“社会知(认)识论(socialepistemology)”代表了图书馆学的主流基调:除了“图书馆社会学”及其衍生的社会本体论,“组织”、“管理”、“资源”等不同角度的“知识论”也带有浓重的社会学色彩,缺乏在知识本质中理解图书馆的深层视角。为此,本文拟通过对谢拉经典思想的考察,探讨两种学科在图书馆学中结合的理论逻辑,以期对建立以知识论为中心的结合模式有所启示。

1、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结合模式

知识论和社会学是谢拉建立社会知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托。在图书馆的知识性上,哲学知识论尽管对知识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却因传统的个体主义视野忽略了知识交流的社会维度;而在图书馆的社会性上,社会学虽然面向社会行为,却限于“情感”和“意志”而缺乏对“认知”的关注。故两者的结合可互通有无,谢拉认为由此构成的“社会知识论”可应对图书馆所属的“社会层面的认知行为”。但社会知识论研究的代表、美国哲学家a.戈德曼(alvinGold-man)认为谢拉“并未构建一个具有非常明确的哲学或社会科学轮廓的社会知识论概念”。图书馆学家J.巴德(Johnm.Budd)也指出,谢拉的知识论和社会学间关系“薄弱”;“他没有就社会知识论及其对信息科学的意义形成连贯一致、构思充分的阐释”。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种学科的结合不仅要关联作为现实对象的知识和社会,更要跨越不同的研究层次和方式。社会学作为经验科学是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和分析;知识论则是对超越经验现象的本质规定性的哲学探究。这种后验与先验、实然与应然、描述与规范的差异决定了以其一为中心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结合模式,而对图书馆现实需求的关注使谢拉倾向于以社会学为中心。

谢拉一方面将社会知识论建立在知识论的基础上,不但在名称上以知识论为中心词,也强调知识的限度和有效性这些传统知识论问题。他意识到图书馆学需要的是“一个关于知识自身的知识体系”。这一理论基础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如何知”的“认知问题”。因为“什么是知识”属于“一个图书馆员的基本问题”,不应“回避讨论知识的本质这一问题”。在《图书馆职业教育的基础》一书中,谢拉专门以“图书馆学的知识论基础”一章对社会知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对一种新的知识论学科的需要”,并关注了“知识的本质”问题。但另一方面,在谢拉反对“目的论”的“经验论”立场上,社会知识论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却更契合社会学的特质。在谢拉看来,图书馆是一种“社会学的实体”;“社会学理论的新的重要发展有助于图书馆学作为一门专业建立起来”。他把“知识产品的生产、分配和利用”或“整个社会结构中被交流的思想之生产、流转、整合、消费”的社会过程作为社会知识论的研究对象,将知识物化为图书馆的“文字记录(graphicre-cord)”,以知识的外部运动取代知识的内在本质,以经济学的框架取代知识论的内涵。“知识论基础”也就成了“图书馆事业的社会学基础”,以致“谢拉的社会知识论最终是社会学的”。

2、知识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局限

然而,知识论也并不排斥“经验论”的“实践性”。谢拉已认识到,“书目学的机制和系统”作为社会知识论的出发点和目标,尽管具有明确的实用性,但它所依据的不仅是社会学视野中“交流过程的现实”,还有“知识论的探究成果”。他对知识和信息的区分也表明了知识论对图书馆实践的启示:信息作为引起感知的“刺激物”和外部“事实”,只是“建构知识的砖瓦”;知识的增长则在个体和社会内部,特别是经过“社会价值系统的过滤”而形成社会“共识”。谢拉在此超越了外在的信息形态,揭示了信息活动的实质是作为知识论主题的知识生产。他意识到,依据“形态学基础”的“信息组织”造成了图书馆分类方式的局限,“分类法结构”有必要为信息提供一种“知识基础”,即“关于理性和社会背景中书的知识内容”的“规范的判断”;而在微观上有效的信息中介服务也要“保证查询者和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中介行为的研究就是对过程的认识论基础的考察”。谢拉还指出,情报学作为与“涉及到物质和物质现象’’的自然科学相关的“硬科学”,“主要与社会中的交流渠道的效力有关,而不强调与知识的起源和发展的联系以及知识对它同时期文化的影响”。而图书馆学则是“着重于思想、知识和它们的交流”的“人文科学”,需要一个“关于知识的实质本身”的“新的交流学科”,而不是在“大众交流这个旧领域作重复劳动”。可见,知识论从知识“起源和发展”的深度与“影响”的广度上使图书馆超出了单纯的技术实践。这种超越性也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特征。

但因局限于传统立场,知识论的实践意义难以使之取代社会学的中心地位。传统知识论不仅以抽象币绝对的先验规定形成了谢拉所拒斥的封闭和教条的“目的论”,因而从反面凸显出向实践经验开放的社会学对图书馆的核心意义,更以其个体主义取向从正面确立了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结合模式。在谢拉那里,“个体知识”是通过交流形成“社会知识”的起点,而后者作为目的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与整个环境建立认知或理解关系”,这也沿袭了个体知识沦的主客分立模式:社会“整体”化为个体,以其“整个环境”为知识对象。达到目的的“过程”则从主体的心理学转移到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知识论只是用于承载社会学内涵的形式和引入社会学主题的楔子。两个学科基于这种“过程一目的”关系的结合非但无法协调它们的差异,更不能弥合社会学外在于个体知识论的根本隔阂。知识生产对于图书馆而言,不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目的,就是无异于信息传播增殖的社会运动。图书馆虽然在知识的社会“过程”中是重要的交流机制,在社会的知识“目的”中也作为类似于个体记忆的存储机制承载了整个社会的知识成果,但这都仅限于功能化的社会学视角,缺乏从知识本质出发理解图书馆的知识论视角。该视角不同于传统的个体主义范式,它

包容了社会学因素,向社会实践经验开放,是一种以知识论为中心的结合模式。

3、以知识论为中心的社会知识论与知识社会学的区别

哲学所追求的本质规定源自对经验科学所描述的现象的深层动因和结构的把握,即对其具体性的抽象与综合。这就使以知识论为中心包容社会学的结合模式成为可能,由此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知识论。而谢拉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结合模式实质上更接近于“知识社会学”。前者是将社会学因素纳入知识的本质规定性中的哲学学科;后者则是关注知识在社会中的经验现象的社会学分支,知识论则居从属地位。前者从社会构成知识的方面把图书馆置于知识本质的社会维度上;后者则从知识构成社会的方面将其置于社会系统的知识功能中。前者包含后者,后者能上升到前者。

尽管谢拉也认识到知识社会学是“经验性的研究对知识的社会决定作用,以探求社会因素影响观念的程度,并试图把那些制约知识的社会影响分离出来”,但他认为“社会学家……对影响社会结构形成的知性的研究重视不够”,而与知识社会学研究社会对知识的影响相反,社会知识论研究的正是这种知识对社会的影响。这一观点无疑是社会学中心化的结果。图书馆“在对任何社会和文化都非常重要的交流网中起着联系的作用”,依托于这一“社会工具”的知识必然要影响社会。谢拉还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工具主义知识观出发,视知识为适应环境的行动工具,是“行动者与其行动发生的特定情境产生认知关系的过程”,因此“超越个体行动的社会行动”就是社会整体知识的目的。知识正是通过行动影响社会会。然而谢拉的社会知识论所关注的对象,无论是书目学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对个体知识的“协调”与“整合”,还是微观活动中基于“信息元分析”的文献分类和知识组织以及通过“情境分析”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都表明了社会对知识的全过程和诸环节的影响。因此,图书馆不但作为一种知识机构对社会结构和行动产生影响,同时也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在交流中影响知识。谢拉将这种知识和社会相互作用与渗透的统一性拆解为两个相反的单向关系,以之作为两种学科的区别,实际上仍未跳出知识社会学。而在F.施密特(FrederickSchmitt)看来,不同于知识社会学的“经验的研究”,社会知识论是“概念和规范的研究”,它“研究社会关系、利益、作用和制度对知识的概念和规范条件的影响”,“描绘的是知识之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社会条件”。巴德也认为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过程和行动对知识的外部影响;而社会知识论则要考察它们对知识本身的“真理”、“正当(justifica-tion)”等规范性特征的影响。社会知识论区别于知识社会学的这种规范性需要以知识论的中心地位为前提。

4、两种结合模式中的规范性问题

在仍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结合模式中,规范性的引入并不能改变谢拉的知识社会学处境。戈德曼的“求真(veritistic)”社会知识论尽管被认为在图书馆和信息科学中具有必要的“评价”意义,但其依据的规范仍是传统知识论中的“真理”。缺乏剖析和定义的“弱意义上的真信念”作为社会实践的既定目标,易流于多元化的日常观念,在信息查询过程中唯有诉诸信息专家和查询者间知识的“融合”与“共识”,反而削弱了评价的规范性。而社会实践也只能作为具有“工具性求真值”的“工具”与具有“基本求真值”的个体知识论目标相分立。正如p.基彻(philipsKitcher)在这种“工具目标”框架下对“认知劳动的社会分工”的考察一样,个体知识论的规范性并未改变社会学的中心地位。实际上,信息中介活动中的共识在消解个体知识论规范的同时,也预示了这种社会过程自身构成一种知识论规范因素的必要性。

与戈德曼代表的个体知识论的规范性不同,s.富勒(SteveFuller)采取的是社会学的规范性。他将知识的“真理”等规范弱化为“约束”,以“自然主义”的途径来应对知识生产中的规范问题,以知识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经验方法对求知方式加以描述,从中拙取规范以制定“知识政策”。这如同“科学知识社会学”以“系统的经验观察和描述来代替先验的理性思辨”、“以“经验社会学”取代“抽象哲学”,无异于谢拉的思路。

富勒所关注的“认知权威(eognitiveauthority)”代表了图书馆和信息机构作为间接知识生产者的本质。有效的知识交流有赖于作为可靠信息源的认知权威。这被视为谢拉社会知识论所需的规范性因素,藉此能够引导文字记录的生产和利用,实现读者、书目学工具、文字记录内容这三者在图书馆交流活动中的统一。但富勒的认知权威停留在对“信誉”、“影响”等经验现象的描述和说明上。这种经验中的规范仅相当于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评价。巴德则以“动态观点”看到了“专家评定”的“可塑性”,即专家和查询者共同对权威加以“批判的考察”以达成“和解”的社会过程,这就以形成权威的共识取代了权威本身的规范性。而将认知权威及其构成从社会学的经验规范提升为知识论的哲学规范,根本上要确立其作为知识本源与个体同等的地位。对此施密特提出,在“社会的结构”中对父母、学校老师等信息源泉和知识权威的社会选择过程是“无可信赖的(metareliabk)”;无可信赖的选择过程确保了其所选择的知识形成过程的可信赖性。而图书馆作为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建制,尤其是与家庭、学校类似的基本教育机构,也属于这种选择对象,由此就具有作为知识本源的元可信赖性。这种权威作为社会建构的成果包含了对文献内容与信息中介中的权威的选择和共建,成为知识生成中必然的社会因素,具有真正属于社会知识论的规范性。这一思路与福柯对知识“真理体制”中的权力分析、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基础性的探讨所代表的“社会学一哲学”理论相似,旨在将社会学融入知识论的规范性中。这就形成了以知识论为中心的结合模式。

基本理论知识篇10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开发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主体,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集中反映。因此,要突出高职办学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面临根本性的改革。加强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21世纪学生未来发展的高职课程体系,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面向21世纪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就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作了研究。

一、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弊端

(一)课程体系的现状。

课程体系结构的选择是受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环境及课程设置本身等各种条件制约的,现行的高职课程体系基本上沿用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学历式教育普遍应用的“三段式”结构(为了与下面有关内容区分,我们称之为“老三段式”结构),表现在:

1.以学科分类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门类,注重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及结构。

2.以理论知识和认识过程为高职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在必要时辅以实践过程检验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或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3.在课程内容上,多数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花费的课时比例较大,强调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系统理论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实践知识不具有核心意义,仅仅被用于验证理论,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的记忆与理解,是附属于理论知识并服务于理论知识的。

(二)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

“老三段式”的高职课程体系经过多年来的施行,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也给我们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学带来了许多弊端。

1.理论比例偏重,实践环节分量不足,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不适当地加大专业理论课的深度。有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偏难偏深,与本专业或工种的生产实际联系却并不紧密。

第二,从教学的课时安排上看,较大幅度地增加了专业理论教学的课时。

第三,从教材选用看,大多数课程仍然借用中专、大专教材乃至本科教材。

第四,从教师心态看,许多教师注重增加学生后劲,授课中偏重纯理论的推导、过深的理论阐述、过细的结构分析。

2.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

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课程,根据知识组织系统性的需要而不是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课程知识,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是一种学科中心模式的课程体系,即以专业所涉及到的相关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以单科分段为特征,强调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以利于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这种模式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3.正三角形的课程排列顺序既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普遍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正三角形模式安排课程顺序,即把本专业所有课程由抽象到具体、由基础到应用、由宽到窄进行排列,构成一个封闭的正三角形。以普通高职院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为例,如图1所示:位于正三角形底部的是(通用课)基础课,其次是专业基础课,位于顶部的是专业课。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顺序也是由三角形的底层开始,然后逐层递进,学生学习完最后的专业课就可以毕业。这种正三角形模式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分而治之,之间越来越缺乏内在有机衔接与灵活配合,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训练设置偏后,学生对专业目标不了解,专业意识淡薄,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目的性不强,前学后忘,不仅使知行脱节,而且缺乏情感因素的有力促进,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易调动,效果不理想,难度较大的专业课过分集中,不易理解,且梯度较大,造成知识的流失率过大。

二、以完成任职任务为培训目标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使得构建和优化现有高职课程体系成为一项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我认为,为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突出实践性教学,必须打破“老三段式”的高职课程体系,因为“老三段式”的课程体系对于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为未来工程设计开发和学术研究奠定宽厚基础的学历式教育是适合的,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严重影响了理论教学结合实际应用及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养成,因此,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了课程体系的结构必须有所改变。我借鉴“老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模式的经验,在构建和优化高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设想。

(一)构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岗位任务”三位一体的循序渐进的“新三段式”课程体系框架。

分解人才培养目标模型是构建课程体系前的准备工作,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型进行分析,建立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对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目标进行分解,在“老三段式”课程体系基础上产生了“新三段式”的课程体系的框架,即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和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图2),这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

“新三段式”课程体系不同于“老三段式”的体系框架,它不是依据课程分类来划分教学阶段,课程不再是简单的单科目教学,而是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后有机的体系框架。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这一阶段强调宽基础,针对培养目标主要学习相关职业的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等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专业技能培养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专业基本技能。本阶段主要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岗位任职需要开设必要的基本技能培训课程进行技能实训。在该阶段需要同时完成部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应对相关学科进行综合化,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教学内容应体现宽泛和扎实,切实实现以“技能培养”为主,“专业理论教学”为辅,将“理论知识”融合在“技能培养”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本技能;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或专家,能够完成一项或几项岗位任务。主要以学生将要面临的岗位任务为实训内容,以任务为中心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在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训。这一阶段是在对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后,分化出若干专门方向,以加强任职岗位针对性,进行专门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或两种以上专门技术和技能。教学主要突出“专”和“新”,技术和知识突出“先进性”。根据教学大纲,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和岗位任务强化训练形成了一条连续的渐进的岗位技能养成线,依次展开,这一岗位技能养成主线将各学习阶段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岗位技能养成十分有利,更适用于岗位任职教育的需要。

(二)按照各阶段培养目标指向选择适宜的课程模式。

在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不可能处于同等地位,必然有所侧重,这正是教育多样性与差异性的体现。这就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与以实践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学问导向模式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目标是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发展理解能力与理论思维能力,目标是“知”;实践导向模式以实践为主线,目标是使学习者形成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技术实践能力,它的目标是“做”。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那么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究竟应该采取哪种课程模式呢?我认为应该针对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同阶段的课程特点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式。

1.基础理论学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以学科分类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门类(图3),每门课程根据知识本身的逻辑又细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体,以理论知识与认识过程为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文字等符号层面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主要以书面形式进行考核。这些都决定了在这一阶段应采取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式”的课程模式,它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认识能力与理解能力。

2.专业技能培养阶段。

在这一阶段,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以技能模块的形式进行(图4),不同的技能模块包括了不同的学习单元,这一阶段以技能培养为目标,基本技能的养成为主线,采用实践导向式课程模式是必然的选择。遵循实践导向式课程模式的特点,课程内容的整合是构建这一阶段课程体系的主体工作。按照不同技能的不同性质、功能及内容和专业理论知识相互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要尊重各类知识、技能间的内在联系,并按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确定各模块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技能熟练程度,按其知识、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序安排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完成模块建设。这项工作实际是将专业人才的技能培养目标模型以模块教学的形式具体化,是高职教育特色的具体体现。具体做法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学生的技能需求。根据每个技能要求的实际需要,穿行理论教学,使理论教学真正为技能培养服务。

3.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

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在课程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各种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不再按照本身的逻辑进行编排,而是按照“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组织(图5)。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由“老三段式”课程体系中的并列关系彻底转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专业理论知识服务于专业技能,二者又共同服务于具体的“工作任务”(图6)。学生最终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强化有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我们称这种课程模式为“以任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结构合理、实用高效、深浅适度的“工作任务”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效果,影响人才的发展方向。因此,岗位任务强化训练阶段的内容编排应进一步突出实用性与定向性。应突出层次,加强针对性、方向性训练内容,教学训练内容安排以强化岗位技能为准则,以岗位任务训练为重点。

适应高职教育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是新形式下教育改革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只有结合实际,踏实研究,真正做到实处,真正有所突破,才能培养出真正服务于岗位任职需要,受企业欢迎的人才队伍,高职院校才有新的契机争取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