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费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5:04

新型消费趋势篇1

从去年以来很多人都在谈大数据,甚至说有了大数据,消费洞察的工作就变成多余的了,甚至可以取消了。本人不太赞同这样的观点,我坚持认为大数据只能解决消费者的何时何地有什么行为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为什么的问题。另外,我认为要获得创新的方向,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营销创新,大数据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趋势。在我看来,趋势是小众的潮流,要从大数据回归小数据,从大趋势到微趋势,要真正的发现存在于消费者生活中的细节,要更多用质化而非量化的方式去前瞻趋势,才能真正做到创新的差异化。

那么,在当下,有哪些新的消费趋势值得我们关注呢?我总结了8大趋势:

趋势1:绿领经济。人们对“安全”、“环保”、“绿色”愈加看重,并且消费者为此有极大的付钱愿望,这催生了城市人群中的“绿领”,典型的趋势表现如有机生鲜一族(专买有机蔬菜食品)、城市新农夫(在城市郊区租地自己种天然的蔬菜)、保健功能饮料(例如类似6个核桃)、大健康跨界快消品(例如普洱茶饮料等等)、产品/品牌的绿色环保化诉求(例如新能源汽车)等等。

趋势2:精众消费。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品牌或者产品背后的文化和精神,而不简单是奢侈符号的稀缺性占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聚集在新的消费场所,从而形成新的精众族群,并在建构大众文化。大众市场是一个破碎的词语,精众才是市场的引擎,企业影响精众,一定要通过表现企业文化、特质、态度、精神的元素,以及品牌元素、品牌资产、品牌价值在更大范围的长远构建,才能建立强大的影响力。

趋势3:经典怀旧。2012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很火;2013年五一前后,赵薇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不到一周票房超过3个亿——人们在怀旧中缅怀青春、追忆经典、重拾记忆、找寻自我、思考人生,这个背景下,中国的老品牌有新生的机会,品牌利用经典重现的场景和故事营销可以很好的引起消费者共鸣。

趋势4:简单娱乐。城市生活压力加大,人们追求简单化娱乐,希望不要思考,而是放松。

泰囧的12亿票房充分说明这一点,没有爱情、没有美女、没有完整的故事,不需要思考,铸就了一个黑马电影。最近流行《找你妹》游戏,你会发现,成人儿童化是其根源,品牌一定要寻找与娱乐的最简单的链接。

趋势5:即刻存在。微信、微博等等火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中的趋势是,每个人都希望有存在感,而且希望随时告诉别人自己的存在感。这对于品牌而言,如何实时化与消费者沟通成为挑战,品牌必须洞察在社会化媒体上的消费者舆论,要学会倾听消费者,与消费者进行对话和互动,创造参与的机会。

趋势6:个人创造。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人体验,例如手机,小米手机仅依靠对安卓的改进而成就了一个新的品牌,罗永浩锤子手机说有74项重要改进,从而在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这都是消费者极客化趋势:改善微体验才有微创新,品牌要重视消费者体验细节,并提供消费者参与的机会;品牌要学会研究消费者的痛点,从痛点和抱怨中寻找新产品的机会。

趋势7:跨屏眼球。消费者看电视的时候在使用手机,消费者在没有屏幕的世界会怎样?今天所有的场景都是跨屏幕的场景,根据消费者场景转换与场景化内容需求进行创新,产品和应用都有机会,例如苹果手表、谷歌眼镜、小米盒子等等都在满足这样的需求。电视社交化、智能终端移动化等等正在塑造新的品牌营销平台,企业要思考如何在不同屏幕之间重新分配营销预算,以达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新型消费趋势篇2

法国流行趋势公司style—visionasia创意总监,agnes女士多年从事生活方式的流行趋势研究,对中国消费市场和时尚行业有深入的研究,并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服装品牌企业提供和解决针对性的趋势和设计方案。

如今品牌的运作越来越脱离不开流行趋势,时尚瞬息万变,今年还流行复古的小分领,明年科技运动风就该上演,流行趋势用好了,能够助推品牌的零售终端,用不好也会造成滞销的库存,怎样用好流行趋势这个隐形推手呢?本期,我们与法国资深流行趋势研究专家agnesKubiak一起解析品牌运作中的潮流趋势!

关键词:适应时展的创新理念和市场消费告。

agncsKubick:流行趋势并不是由某个品牌或展会所完全决定的,流行趋势的核心元素是创新理念与市场消费者。我们通常会认为那些高高在上的国际大牌每季的就代表着流行,其实不然,国际展会的新型面料技术以及富有超前创新设计的图案和花型都会被一线大牌的设计师们所采用,就像我们在四大时装周秀场上看到的花型,早在几个月前的国际面料展会上就出现过。当然,品牌自己研发的面料、花色以及款式也能掀起一股流行风潮,只有那些得到市场认可或者通俗来说那些大规模的被世界各地借鉴、效仿的设计才算真正引导了国际流行趋势。

四大时装周会给我们带来最高端的创新理念,而真正的流行趋势是和各个不同的企业与产品市场需求相结合。

采访实录

关键词:

不要把目光永远投向大牌的,认清你的顾客需要什么!

agnesKubiak:加强对趋势的理解。流行趋势并不是一味的跟风,盲目寻找时装周的新款或是趋势资讯。流行趋势是对一个品牌未来走向的预测,而这个未来的走向取决于消费者的未来需求,因此对品牌的定位,与对未来消费者需求的把握要加强,只有为未来而准备的设计才是能经得出市场检验的设计。目前国内服装品牌对流行趋势的运用度不够,依然不知如何有效利用流行资源,因此与专业流行趋势机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取舍、改良。

agnesKubiak:趋势是否适用依然决定于市场方向,由于不同终端消费者与不同的理念,因此需要对国际性的流行趋势加入一定的中国市场分析的取舍与改变,就如前几季非常流行的复古风潮带来了夸张的肩部轮廓和大廓形造型,还有一些极具创意的图案花样,设计师在选择流行趋势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适当的对流行进行“市场化”设计和改良设计。

当然,每个品牌都有其自身的独特风格特征,在对国际流行趋势进行筛选整合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品牌独有的风格,这样不会造成市场上“同质化”产品的尴尬局面,当然这也有利于品牌自身形象的保持和提升。

关键词:技术含量、低成本、高品质感、设计原创性和避免同质化。

agnesKubiak:挑对一块好的面料,设计就成功了一半。一块好的面料必须同时具备三点:技术、品质、设计。

在技术上,中国的纺织企业已经在不断的提高创造技术层面的核心竞争力,而技术革新也突破了面料的高品质,在手感与外观等因素上,技术的创新也让那些传统观念中的化纤混纺面料不再表现出廉价质感,“低成本”“高品质感”越来越成为未来材质的开发趋势;

判断一块面料是否是好面料不能仅局限于外观设计,设计师要对手中拿到的面料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考虑制作成衣后的服用性能。如今,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面料成份的配比,高科技含量也会增加印象分。

设计师在挑选面料中也要把握面料的流行性和原创性,避免面料花样和肌理的重复,造成所开发的商品“市场同质化”,影响销售。

关键词:技术突出,设计创新有待提高

agnesKubiak:通过每年举办的中国流行趋势面料大赛,我们也看到了国内纺织品行业为产品的不断创新而做着努力,不过更多的仍然偏向技术研发,面料的美观与设计创新上相比国外仍然有所不足,中国的纺织企业应该逐渐将开发中心转移到设计研发上,若不加强对设计概念的理解与重视,国内纺织品行业将会进入一个无法前进的瓶颈。另外,面料设计师与服装设计师以及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也很重要。

关键词:化纤混纺将成趋势材料。

agnesKubiak:每一种纤维和面料都有其不同的市场,不过在当下棉的价格上升的环境下,一些化纤混纺面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材料成本,混纺技术也弥补了天然面料在性能上的不足,保持面料的高品质,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制造与创造的转化阶段

agnesKubiak:优势在于中国的制造业现在十分强大,劣势在于仍然处于制造阶段而非创造阶段。有效利用制造大国的绝对优势,今后应努力加强设计理念的创新性,使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大国。可以说全球都瞩目的中国有新的发展。

新型消费趋势篇3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7.9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万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8.1%。有13亿人口作基础的中国消费品市场,是国内外企业都不愿放弃的大蛋糕。

近期,上海美国商会携手博斯公司,首次针对在华开展业务的135家跨国企业以及大型中国企业进行了调研,对中国的消费者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剖析。调研得出了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六大趋势:1.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接触到国内外不同类型的产品服务、品牌和生活方式,这将使他们在国内的消费期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2.中国消费者正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并使用包括互联网、个人电脑、移动通信和网络游戏在内的新科技。3.中国消费者对健康、养生及生活方式可持续性的认识和关注将更为深刻。4.中国的家庭结构将发生引人注目的演变,这些变化将从多个方面影响到购买行为。5.中国政府对基础设施的重大投资将提升中国人口的流动性,淡化各级城市之间的区别。6.随着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生活水平及收入的不断提高,他们将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并在工作和生活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调研的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将“信息技术”视为影响中国消费者行为的最重要趋势。近一半的受访对象认为,20岁以下的消费者将受到影响;而九成的受访对象预计,该趋势将对20~40岁的消费者产生影响。相对于其他趋势,信息技术对收入较低的消费群体购物行为的改变效果更明显,随之也会造就一批更为挑剔的消费者。此类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忠诚度较低,不太愿意为同类品质的商品支付更高的费用。许多中国企业均已对准此类消费群,在稍低端市场中采取了与之相契合的、差异化的薄利多销战略,从而打入这一数以亿计的本土新兴消费群。

值得注意的是,41%的跨国企业表示,尚未实施网上购物战略且无意实施这一战略;93%的中国企业则表示,已经或将很快涉足电子商务领域。此外,电子商务渠道收入占到总收入11%以上的中国企业数量是跨国企业数量的两倍以上。有趣的是,绝大多数跨国企业和中国企业认为,西方企业能最有效地应对信息技术这一趋势。

信息技术是目前中国企业潜在的优势和工作重点,能在信奉“三个更”(即更多的选择、更好的质量和更高的忠诚度)的部分中国消费者心中增加砝码。信息技术对年纪稍轻、富裕程度稍逊的消费者有着最大的影响,这些消费者希望通过电子商务,发现类似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的最优惠价格。

事实上,接受调研的高管表示,大多数趋势都将推动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程序作为一种销售渠道使用;只有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和保健养生这两个对年纪稍大、更为富裕的消费者更有吸引力的趋势,才会强化实体店购物体验的重要性。

新型消费趋势篇4

Kojo等(2009)、牛叔文等(2010)、刘心等(2013)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不同地区的能源、经济和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安贵鑫等(2010)[9]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构建三系统的因果关系图,指出三者的变动关系.郭朝先(2010)[10]构建三者的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并采用SDa分解技术对我国碳排放的增长进行分解,得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不同时段,对不同国家、地区的采用不同方法对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采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检验我国能源、经济和碳排放的动态因果关系,进一步提出有利于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

1.1数据来源及预处理选取1990—2013年我国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年度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能源消耗状况采用能源消费总量(eC)来反映,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单位为百万吨标准煤.经济的发展状况采用GDp来度量,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单位为亿元.碳排放采用Co2排放量(tC)来表示,数据来自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网站公布的数据,单位为百万吨.为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将各年GDp换算成以1990年为基期的实际GDp.为消除能源消费总量,实际GDp和Co2排放量三个时间序列的不平稳性和异方差现象,对三者取自然对数,并分别记为LeC、LGDp、LtC.通过对三者进行两两回归检验,证实任意两者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1.2稳定性检验采用aDF检验法对所有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即是否存在单位根.aDF法可以通过对3个模型(模型1无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模型2有常数项无趋势项,模型3有常数项和趋势项)进行检验,任意一个检验模型中的aDF值大于临界值,就可以认为该序列没有单位跟,即为平稳序列.若序列不平稳,需要取对数或进行差分处理.对Let、LGDp和LtC及其一阶、二阶差分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Let、LGDp和LtC及其一阶差分序列都不平稳,但二阶差分序列的检验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小于其临界值.因此,其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即Let、LGDp和LtC三个时间序列是i(2)的单位根过程.

1.3协整检验模型含有3个变量,并且均为二阶单整,采用Johansen法进行协整检验,该法在检验前需要确定最优滞后阶数.在保证自由度的条件下,根据无约束VaR模型中的aiC、SC和LR等信息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则协整分析的滞后阶数为1.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都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变量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检验确定最优协整形式为:有线性趋势且协整方程有截距.取标准化的协整向量.

1.4Granger因果检验为确定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对LtC、LeC和LGDp三个时间变量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LtC不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假设,拒绝LtC不是LeC的格兰杰原因假设,并且拒绝LeC不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假设,即说明1990—2013年我国的Co2排放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均具有单向因果关系,并且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这表明我国能源消费增加可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碳排放会影响到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但是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能源消费增加.

1.5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为全面反映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对其进行基于VaR的滞后20期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程分解,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脉冲响应分析是考虑扰动项的影响是如何传播到各变量的,刻画了对一个扰动项加上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从Co2脉冲响应图可知,当期对Co2施加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向冲击,Co2排放有所下降,随后开始上升,第5期达到最大(0.05464),然后开始下降,达到12期最小时开始增长,并逐渐趋于平稳;Co2对来自GDp的单位标准差的冲击没有初始响应,随后开始逐渐上升,在第4期达到最大(0.01239),然后逐步稳定在0.0098左右;同样对来自能源消费的单位标准差的冲击没有初始响应,随后开始增强,第3期达到最大(0.01738),随后开始下降并逐步稳定在0.0046左右;这表明,Co2排放对其自身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作用,但波动比较大,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虽有小幅波动,但是总体趋势比较稳定.这与长期形成的碳排放路径有很大关系,也说明我国节能环保政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从GDp脉冲响应图可知,GDp对来自碳排放、GDp和能源消费的单位标准差的冲击都具有正效应,响应趋势均为先增长后下降,然后趋于稳定,但是三者并不同步,存在滞后效果.尤其是受到Co2冲击影响最大,能源消费影响相对较小,而对来自自身的冲击响应比较平稳.这三者的促进作用均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

从eC脉冲响应图可知,能源消费对来自碳排放、GDp和自身的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同样具有正效应,响应趋势也相同,均表现为先增长后下降,然后稍有增长并趋于稳定.而短期内对碳排放具有较为明显的同向效应,而经济发展和其自身效应较弱.这说明碳排放的正向冲击对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通过低碳政策,可以引导我国能源消费的良性发展.体现了我国关于节约能源、提高利用率的相关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方差分解图反映了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相互影响程度.在碳排放的变动中,碳排放对其自身的贡献率最大,虽然在第一期开始有所下降,但均在80%以上,而GDp和能源消耗对其贡献率较小,虽有所上升,但却稳定在较低的水平;在GDp变动中,碳排放和GDp对其的贡献程度呈现反向趋势,碳排放对其贡献是先上升后趋于稳定,而GDp是先下降后趋于稳定,能源消费对GDp的贡献程度虽然相对较小,但却较为稳定;在能源消费的变动中,碳排放对其贡献程度呈现上升并稳定的趋势,并在第2期及以后贡献程度最高,而能源消费对其自身的贡献程度呈现下降趋势,并趋于稳定,GDp对能源消费的贡献程度最小.这表明,我国碳排放对其自身依赖性较大,森林碳汇等自然路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控碳系统,尤其是对植树造林等工作的重视.最近几年,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加强低碳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能源消费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能源消费对其自身影响较弱,在低碳方面也并未起到良好的效果.碳排放对经济增长起到约束作用,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可见,减碳工作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要兼顾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优化,使其影响作用进一步增强.

2主要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1990—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数据,实证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和相互影响.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呈现出趋同增长趋势,并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二,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碳排放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碳排放量增加对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同向影响;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受到碳排放冲击影响较大;碳排放、能源消费和GDp的主要贡献因子均为碳排放.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三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重点.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先进减碳技术.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推广使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和不竭动力,虽然成本较高,但长远来看,必将有益于我国碳排放的控制,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结论显示,我国森林碳汇、碳循环等自然控碳作用发挥了较明显的效果.因此,必须要从内部着手,保证技术资本的投入,加快研发脚步,引进国外的先进减碳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碳排放.

第二,稳定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已,我国第二产业比重偏大,高排放,高消耗、低利用率的发展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国情的需要.我国经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均呈现上升趋势,如何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脉冲响应分析显示GDp和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正效应,对能源消费有一定影响,即表明经济增长促进碳排放量增加,引起能源消耗的增长.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保证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的关键,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能源结构.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小,能源禀赋较差,这加大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难度.通过前文分析可知,能源消费对经济和碳排放都有明显的影响,表现出“趋同”现象.因此,大力开发新能源,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转化率,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有利于稳定经济发展,防止经济“过热”;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新型消费趋势篇5

经济危机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变消费行为,一些新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趋势在危机下显现,并逐步开始流行。

趋势1:新节俭主义流行。失业、减薪导致的危机感蔓延的今天。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精打细算的生活方式,每个消费者都在思考如何削减支出,寻找省钱的方式,因此,新节俭主义开始盛行,很多网友开始制定各种省钱攻略,例如有网友发起了“百元周”活动,即从周一到周日7天的时间里,包括餐饮、交通、娱乐、购物、保健、运动等各种项目,消费的方式包括刷卡、付现金、使用交通卡等等,全部的消费金额必须控制在100元之内,迅速引发了“百元消费周”的流行。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发放优惠券等方式来让消费者感觉到省钱,另外在一些领域,可以推出百元消费价格,比如上海经济型连锁酒店纷纷“放低身价”大打促销牌,锦江之星百时快捷酒店推出价格仅为99元的单人房,百元大战成为经济型酒店的新的竞争焦点。

趋势2:更加崇尚简单生活。伴随新节俭主义而来的,则是消费中的简约主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崇尚简单生活,希望活出生活本真,因此,消费者会抛弃那些包装过度、功能多余的产品,比如一些女性消费者在消费化妆品时就会开始购买多功能的产品,寻求性价比最优的方案;比如购买手机等产品,消费者开始青睐减去一些不常用的功能而价格便宜一些的产品;同时,消费者还会更加追求环保。企业抓住这个心理,可以设计一些更加简约以及简单化的产品,例如,美国经济危机时期,有厂商推出一种新式口红,这种口红两头都可以用,可以涂两种不同颜色,结果非常受欢迎。

趋势3:口红效应出现。在经济危机下,消费者会减少一些大宗消费的支出,转而寻求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价格相对低的替代品,这是典型的口红效应,即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商品,比如化妆品里的口红,口红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却因为价格低廉同时有修饰的作用,因此销量大增。因此,企业如果有满足不同档次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就更容易抵抗危机,但是对于一些专注于某一个高端市场的企业,可能就要遭遇寒流了。一些国际企业都纷纷开始调整策略,比如法国欧莱雅集团由于2008年未能实现销售额增长4%的预定目标,净利润更出现26.6%的大幅下滑,为此决定在2009年推出一系列低价产品以抵抗金融海啸。

趋势4:娱乐消费膨胀。经济危机下很多人会感到更大的压力,因此娱乐消费反而会增加,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好莱坞却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1929年,好莱坞举行了第一届奥斯卡颁奖礼;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遭遇了7次经济不景气,但是在这7次里,有多达5次,电影票房反而强烈地攀升上去了。经济萧条时期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膨胀,让休闲娱乐产业存在上升机会,电影、电视剧、动漫、网络游戏等等都可能成为娱乐消费的主要出口,类似的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逆流而上。

趋势5:“国货热”兴起。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认为中国本土品牌比起国外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而价格却便宜很多,这几年随着一些洋品牌不断出现危机,消费者迷信国际品牌的倾向正在慢慢发生变化,而这场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也开始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一些消费者会认为购买本国产品会挽救本国的经济,因而会倾向于购买本国的产品,比如豆瓣上的“国货小组”被炒得火热,国产品牌美妆品、飞跃鞋等品牌在今年却成了各大论坛上的热门话题,和时尚沾上了边儿。人们开始寻觅、购买、使用并互相讨论国产品牌的产品,凤凰甘汕、百雀羚雪花膏、蜂花护发素、片仔癀珍珠膏、隆力奇蛇油膏……再度走进人们视野中,而可口可乐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也再次燃起了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关注,一些国内老品牌如果抓住机会,兴许能在危机下翻身。

趋势6:折扣店、直销店和网络购物流行。经济危机下,消费者相对偏好一些低价格的品牌,因而购物的地点也渐渐转向大型超市、折扣店和直销店等。1973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79.7%的消费者去批发商和折扣店购物的次数明显增加,而这一情形似乎在中国重现。一些高档商场的人流量明显减少,反而是类似屈臣氏这样的店依然人来人往。全球品牌网受到欢迎,网上购物开始成为一些消费者的新的日常购物渠道,便宜的价格成为消费者选择折扣店以及一些小型超市和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企业需要思考在经济危机下如何减少渠道费用,进行渠道模式的创新,并要积极拥抱电子商务时代。

趋势7:产品包装两极化。经济危机下人们开始精打细算,消费者渴望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货,对于产品的包装和容量等就格外在意。面对家庭用的大包装以及而对单身贵族的超小包装就成为消费者所青睐的对象。在1990~1991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消费者都喜欢买大容积和大批量的产品,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比较省钱。比如立白加大了对超大5公斤家庭装的推广,洗发水品牌也都相应推出了自己的家庭特大号装,以往摆在超市货架顶端的各种大包装商品,纷纷被摆放在顾客必经之路的醒目位置,以吸引消费者选购;企业在这个背景下推出超值装、加量不加价等策略可以赢得消费者欢心。

趋势8:DiY一族增加。在经济危机的压力面前,上班族们把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变成了DiY,比如请朋友到家里吃饭,减少去餐馆次数,自己动手维修电器,自己给汽车美容,自己买来鞋油打理皮鞋,甚至有些年轻人自己刷房子装修……未雨绸缪的心理导致消费者开始“doityouself”。一些企业也因此开始推广满足消费者DiY的产品,比如小肥羊在超市加强了家庭自制火锅汤底包和火锅牛、羊肉片的推广,试图抢占超市渠道“中国家庭用DiY火锅汤料食材第一品牌”的战略定位。

新型消费趋势篇6

[关键词]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特征

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历史路径

消费结构的变迁,也就是在不同的标准下,各种消费支出所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过程。国际经验表明,居民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呈现出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轨迹。恩格尔系数(engle’sCoefficient)可以用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度量。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更加富裕。因此,对国家而言,每个国民平均支出中购买食品支出的比重越大,则国家相对更加贫困;反之,则国家更为富裕。中国的发展是自然趋势、规划指导下的市场驱动和规划战略引导三种趋势的结合(胡鞍钢等,2011)。因此,我们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分析依据国家发展规划实施阶段作为参照,以五年为基础时间跨度。研究中的人均消费支出结构数据以《中国统计年鉴》为标准,划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居住和杂项,共类。按照恩格尔系数,可以将涵盖“六五”至“十一五”六个五年规划时期的中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以五年为一个时间跨度)(如表-1):贫困转向温饱阶段(1981—1985年),温饱阶段(1986—1995年),温饱转向小康阶段(1996—2000年)和小康转向富裕阶段(2001—2010年)。与人均收入(或人均GDp)相比,恩格尔系数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由于城乡地区价格水平不同,真正反映城乡差距最好的指标之一是恩格尔系数,它也明显小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经济发展阶段的刻画也更为准确。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路径反映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过程。不同阶段下城乡居民各项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二、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

第一,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行为,以及最终消费结构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将逐渐集中到能够接触或者采用新技术的国家和集团,采用新技术政策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将发生跨越式发展。①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实力第二大国。中国国际科学数、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和产品出口额仍居世界第一位。②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引领居民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空调器、家用电脑、移动电话、家用汽车等现代化产品数量增长趋势明显,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需求趋于多样化、高级化。第二,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结构的最基本因素,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大小。根据消费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1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结构将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促进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变。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2030年,GDp所反映的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将达到24%,高居全球第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将持续提高,购买能力持续加强。从收入角度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已经进入更加高级的发展阶段。收入水平提高将使居民不断提高消费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在保证基本生存消费支出的同时,不断增加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支出,推动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第三,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人口的结构特征对居民消费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过程是人们消费需求不断满足、升级的过程。我国正在经历世界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过程。1978年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18%,③到2020年,将会再有2亿至3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届时城镇人口将在8亿左右。④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够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是消费需求扩大的重要途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后,收入、消费支出、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等指标均会明显改善,消费能力显著提高。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为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消费总额增长进一步加快、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创造了良好条件。第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影响产品结构,进而影响消费品的供给结构。消费结构受到产业结构的制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保障。我国工业化虽然还没有完成,但总体上已经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型。工业化中后期表现为产业持续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移,进而再向技术密集型转移,也在不断地再向知识密集型转移;产业结构持续变迁,先是出现重工业化比重提高,接着出现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提高。⑤我国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将得到大力发展;制造业进一步改造、提升;新兴产业进一步培育。未来信息技术产业、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信息产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给居民消费结构带来继续向高层次、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的机遇。

(二)居民消费升级的挑战

第一,居民消费率偏低。居民消费率是居民消费需求、消费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率已经超过投资的贡献率,但是需求结构仍然不够协调,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具有较大升级空间。我国居民消费率较低,主要归因于:经济长期依赖于投资的增长方式,增强了居民的储蓄倾向,而削弱了居民的消费动力;居民对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谨慎消费倾向加强;产品供给结构滞后于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不能有效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第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国际经验表明,收入分布的合理结构是“橄榄型”,即中等收入居民人数相对最多,富裕和贫穷人口相对较少。随着收入水平提高,高收入居民与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支出差距逐步将会缩小,实现消费结构的整体升级。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行业和不同群体之间工资收入差距拉大,垄断性行业企业工资水平过高,私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偏低,国有企业薪酬增长过快,水平过高,一线滞后工资增长缓慢,水平低。⑥在此背景下,中低收入群体巨大,居民消费意愿将受到严重抑制,难以形成社会消费需求扩大的规模效应,会对消费结构的整体升级产生一定阻力。第三,消费环境有待改善。首先,我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大的环境压力。⑦人与自然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行为,阻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其次,消费的社会环境需要改善。食品安全、价格欺诈、虚假广告、行业垄断、强制交易等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服装鞋帽、移动电话、食品、电信和销售的投诉量长期处于相对高位,销售、航空运输、互联网等方面的服务投诉量增长明显。最后,消费文化需要加强引导。我国的传统消费观念相对保守,趋于稳健性消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需求增长较缓慢。浪费性、炫耀性、迷信性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仍然存在,极大地浪费了经济社会资源。

三、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与特征

(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趋同

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二元性结构特征,使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变化过程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差异性。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长期变动趋势来看,⑧两者的总体方向比较一致,均呈现持续降低的变动趋势,说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向富裕生活水平不断迈进。同时,从两者的相对时间差距来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滞后于城镇居民,但滞后时期不断缩短,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呈现趋同的发展方向。预计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将于2018年和2023年左右低于30%,居民生活水平进入更加富裕阶段。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进入富裕阶段的时间间隔进一步缩短,大致为5年。因此,从变动趋势来看,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趋同,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接近。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大幅度下降,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趋同的重要原因。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城乡差距缩小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趋同具有四大传导途径。首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正在“四化”,即农业现代化、农民兼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工城镇化。其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使得占90%以上的非农业可以大力支持和反哺农业。第三,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并将大大超过农村人口,使得城市可以大力扶助和带动农村发展。第四,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既增加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又减少对农业、农民的税费,进而合力促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

(二)区域居民消费结构将进一步趋同

四大区域间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依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项目,可以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区域划分,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对比分析。⑨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等的不同,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异较大。从恩格尔系数的绝对数值来看,区域居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呈阶梯形,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也体现出区域消费水平分布不平衡,居民在消费意愿及消费内容和结构上具有区域差异性。以生活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为基准,对各区域恩格尔系数的相对差距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各区域与东部地区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均具有先增大而后缩小的变动趋势。不同区域城镇居民的耐用消费品差距也呈现逐渐缩小的变动趋势。如用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来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同样也是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水平最高的区域。在东部地区一些发达城市,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消费品的消费量和家庭普及水平要高于其他区域。在一些传统的家庭耐用消费品上,如彩电、冰箱,东、中、西、东北部居民消费比较接近,反映出这些类型的消费品,已经在全国城镇地区基本得到了普及。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品的比重相对更大,是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结构相对于其他区域的主要区别。同时,从发展趋势来看,虽然耐用消费品相对差距仍然存在,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其他地区耐用消费品消费量增长相对更快,因此这种差距具有逐渐缩小的变动趋势。省际恩格尔系数变化同样表明区域间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且相对差距呈现缩小趋势。预计到2030年,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较大幅度提高,较高水平数量多的省份(或地区)分布将更加显著,基本实现所有省份(或地区)的居民生活处于同一水平,将有29个省份(或地区)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低于30%,居民生活水平处于更加富裕状态。

(三)中国与美国居民消费结构将进一步趋同

从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来看,中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速度远远快于美国,并且这一变化趋势将继续保持。按照基于恩格尔系数的生活水平判别标准,我国城镇居民从2000年开始就进入了富裕阶段,而美国恩格尔系数则低于30%的更加富裕标准,居民生活水平属于更加富裕阶段。⑩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生活水平将达到更加富裕水平,与美国居民处于同一生活水平阶段。美国的消费结构特征表明,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潜力巨大。首先,恩格尔系数具有下降空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还有较大下降空间。其次,教育消费支出比重能够进一步降低。美国居民教育支出的比重则相对较低。如果国家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财政支出水平,居民的教育支出比重可以较大幅度缩减。第三,交通通信支出比重能够进一步降低。近年来美国居民在该项目上的消费支出大约只占其消费支出总额的4%。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在交通通信方面的支出比重会进一步降低。最后,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具有较大提高空间。我国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比重虽然上升趋势明显,但与美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较大的提高空间。美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主要得益于四大推动因素。第一,总体消费规模巨大。长期以来,美国经济以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为主要特征,家庭消费量约占美国GDp的70%,美国经济因此堪称“消费者经济”。第二,技术进步推动作用明显。技术革新和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新产品和服务的普及,有线电视、电脑、电子玩具和游戏、移动电话服务、音像设备、因特网服务、音像产品出租以及新开发的医疗服务和处方药等成为消费者热衷的新领域。第三,消费信贷发达。美国的消费信贷起步于1929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得到普遍推广以来,分期付款、借贷消费目前已经成为美国居民消费开支的重要方式。第四,消费模式多样化。美国地域广大、移民人口众多,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造成消费模式的多样性显著。年龄、种族、收入、地理区域等等因素的差异,使美国消费市场具有多层次性、多元性特征。与美国相比,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力量更加明显。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为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创造了极佳的历史机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爆发出来的增长带动力量将是史无前例的。我国如果能够顺利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可以降低居民的未来不确定性风险,使居民更有信心地消费,我国消费结构将加速升级,与美国进一步趋同。

四、小结

新型消费趋势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购买动机趋势

电子商务自1998年第一笔网上交易的实现,在我国走过了不过短短15个年头,从2004年的真正兴起至今不过才8年时间,不知不觉中人人皆网购,中国步入了电子商务时代。因此,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和趋势分析,不仅具有理论探索上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有助于电商企业细分市场和营销策略的制订。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有利于及时把握市场信息,预测消费需求变化情况,提升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把握消费者心理变化,提升经营艺术和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形象和声誉。本文将从电子商务环境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和趋势分析来进行探讨。

电子商务引起的社会变革[1]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变革,更带来前所未有的频繁的商务经济往来。电子商务活动是商务本身发生的根本性革命,并对企业的运行环境、经营管理理念与方式、企业形态,以及消费者的消费环境、方式、行为等均带来冲击。电子商务直接改变的是商务活动的方式,消费者能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可货比三家,同时,还能够以一种轻松自由的自我服务的方式来完成交易。电子商务使全球上亿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的客户或者是合作伙伴,企业可以利用网络24小时的发展潜在客户,客户服务程序可以把客户的问题及时传送到不同的部门并和所有的客户信息系统相集成。

在传统的购买行为中,影响其购买行为的因素有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因素。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电子商务贯穿商务活动的全过程中,通过人与电子通信方式的结合,极大地提高商务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零库存”成为可能,也促使传统零售业、批发业和制造业走上了“网上营销”的新模式,各种在线服务为传统服务业提供了全新的服务方式,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更为广泛,消费者从各种渠道获取越来越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购买。电子商务改变了以往的市场准入条件,中小厂商从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利润,消费者得到了比传统消费方式更多品种商品的选择余地和更高品质的服务。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来说,具备以下优势:

1.广告宣传千变万化。随着我国网络广告的不断发展,广告不仅有条幅式、按钮式、弹出式、邮件式、问卷式等等,灵活多样的广告形式,传播范围广、受众数量大、针对性强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的广告形式受众更具体,广告效果更好。

2.商品种类多样化。电子商务时代,消费者只要有购物需要,天南海北的商品都可以通过网络找到,个性化的商品也可以通过网络订制,完全满足了现代年轻人要求便捷、个性的需求,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新生代的年轻人所接受。

3.成本、价格优势。由于是虚拟商店,业主勿须为店铺选址发愁、勿须为租赁商场房租发愁、勿须为水电费发愁、勿须为员工的工资发愁,节省出来的中间成本落实到消费者身上形成巨大的价格优势。

4.时间、空间优势。电子商务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不须雇佣营业人员,全球的任何人24小时均可实现自助购买,不需要专门抽时间去逛街,且商品多可选范围广,不拘泥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中,满足了工作繁忙,没有闲暇时间购物的人的需要。

5.优质服务更新快。由于网络的快捷便利,信息快速传递,电商企业根据网络提供的变化信号进行商品设计和生产,生产满足各类人群需要的适销、流行、热门的产品,有效避免了盲目生产导致的产品积压情况,可极大地提高销售业绩并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适应当前环保低碳的需要。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为了满足个人、家庭的生活需要或者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购买爱好的产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而发生的购买商品的决策过程,是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生的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活动。传统的购买行为发生时,消费者要现场进行购买,要现货现钱,检查完毕商品之后,购买行为才能完成。而在电子商务时期,消费者则是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其购买行为。

电子商务的便捷性、产品的多样性、收货的方便性、购买的随时性,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足不出户地完成购买行为。互联网的完善和发展,无线网络的遍布普及、3G手机的推广,从物质和技术水平上促进电子商务的完善发展,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查询产品信息,通过网络选择购买、团购等多种购买行为。

1.购买动机分析

网络购物与传统购物行为一样,有着明确的购买动机。分析网上顾客的购买动机,有助于企业和商家有针对性地进行网上促销,扩大销售。

常见的顾客购买动机有以下几种[2]:(1)求实心理动机。以追求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为主要目的,核心是“实用”和“实惠”,购买商品时注重商品的品质、效用和售后服务,是中档和大众商品的购买者。(2)求新心理动机。求新心理在当前网上购物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富于激情,渴望变化,容易受到广告宣传和流行趋势的影响,注重商品的造型和款式的时尚度,常有即兴购买的行为,是时尚商品和先锋商品的主力购买者。(3)求美心理动机。这类顾客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注重商品的本身造型,是工艺品和高档服饰的主要顾客。(4)求便心理动机。网络提供的24小时服务,不受节假日、营业时间和天气变化的限制,顾客可以随时查询所需资料或者完成购物,时间短、程序简便,是分析型顾客或以缩短购物时间为目标的顾客。

2.购买类型分析

根据消费者在完成购买行为时的目的性是否明确,可将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确定型。消费者通过对自身和商品的确定性了解,完全明确商品的名称、型号、规格、颜色、款式、价格等信息,在互联网上搜索到商品后,当商品满足其所有需要时,就会确定购买。此种的消费者往往是在实体店试用满意后,由于价格或款式、颜色等因素不能完全满足购买要求,于是在网络上寻找有关商品,搜索到的商品能完全满足其需求,就会确定购买。此时,购物满意程度较高。2.半确定型。消费者在购买前,已有大致的目标,但此目标不够明确。此种消费者犹豫期较长,电子商务的便利和快捷性,往往给出更多更大的选择空间,消费者可充分比较后,完成购买。3.不确定型。完全没有购买目标,消费者进入店铺主要是游览,漫无目的地了解商品信息。电子商务时期,由于“逛街不累”此类消费者不断增多,许多人每天都要上购物网站浏览,随机购买的机会增加。

电子商务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的趋势分析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推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文化进步的重要工具。我国电子商务已经从模仿到摸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并将持续以下发展趋势:

1.循序渐进、不断深入、专业化发展[3]

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观念和行为的不断发展变化,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对电子商务化迫切须要促成电子商务全面发展。垮地区的专业物流渠道的发展完善,节省物流配送成本,电子商务企业将从网上商店和门户的初级形态,过渡到企业核心业务网上办理的阶段,互动性和实时性增强。我国上网人口以中高收入水平人群为主,受教育水平较高,个性化需求强烈,购买能力强是他们的显著特点,提供一条龙服务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较高的垂直型网站及专业网站发展潜力巨大。

2.较大的超前性和可诱导性

电子商务构造了一个传播迅速的全球化虚拟大市场,最先进和最时髦的商品在第一时间和消费者见面,具有超前意识的年轻人快速地接受和消化吸收着新商品(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并带动其周围消费圈新的一轮消费热潮。从事网络营销的厂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用多种促销方法,启发、刺激网络消费者的新的需求,唤起他们的购买兴趣,诱导网上消费者将潜在的需求转变为现实的需求。

3.需求个性化色彩明显,主动性强[3]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上顾客比以往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己满意的产品,不受地域限制。自助服务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个趋势。客户将面对一天24小时、一周7天开通的自助服务系统,通过该系统,客户可以查询到公司信息、产品信息、订单信息以及获得一定的技术支持,减少了人工干预,使服务更加方便和快捷。顾客通过网络对所需商品进行信息比对分析,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和知识,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增加了对商品的信任。

4.区域化、国际化和融合化趋势[2]

互联网没有国界,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国外的企业进行合作,这对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庞大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子商务企业和投资公司参与进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将采取兼容并包的方式,吸收和采纳国内外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同类网站优胜劣汰、兼并和不同网站之间的互补性兼并;网站联盟相互协作、共享客户和资源、提高竞争力,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趋势。

5.移动电子商务

未来的移动商务是由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它的内涵已经不再是仅仅提供信息接入设备以及服务,而是要通过更丰富的移动网络接入,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解决实际商务应用问题。移动商务应用的发展,将基于移动设备的行业应用软件,最终将与企业或行政部门等各类组织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紧密结合,形成二级移动商务系统。移动商务系统将更加切合各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将信息化从固定的部门级别推进到移动的个人级,是对传统商务系统的扩展性变革,在未来的信息系统建设中必将成为主流。

结束语

电子商务给我国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它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本文对电子商务在我国引起的社会变革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并对未来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吴爽,陈小燕,黎军.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5-30.

[2]濮小金,王庭芳,窦峰.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张润彤.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75-85.

[4]曹玫.电子商务的变奏味道[J].eC电子商务,2005(1):20-21.

[5]沈刚.增加在线销售的7个方法[J].中国电子商务,2004(5):40.

[6]熊焘.浅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J],管理与财富,2008,(12).

新型消费趋势篇8

关键词:

本文通过对“符号消费”现象与特征的解析,进而对当前信息时代和新技术条件下,标志设计的新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现代标志设计在设计理念、形式、应用范围内所产生的巨大变化,研究标志设计风格新趋向。从纷乱庞杂的标志设计表象中提取、理清技术进步和媒体革命对标志设计影响及其脉络,使设计者对多元表现形式增加系统地了解,把握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向,从而提高设计主动权。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不是消费物,而是在消费符号意义”的消费,即符号消费,作为起源并盛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伴着跨国公司的商品、广告、人和机构,以其感性而鲜明的特征吸引着欠发达国家的人们,在它强大的示范和诱导作用下,日益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在人际关系的营造方面,人们经常要以消费品的高档来显示主人的优越和大度,体现或炫耀主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价值,比如在进行社会交换时,经常以高档的消费品作为交换物以获得某种好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符号消费征兆已初现端倪,或正逐步确立其在日常生活领域里的意识形态影响力。

从物到符号,现代消费的不断延伸使社会消费的符号性变得越来越显著。符号一旦成为商品或者服务的附加值表现形式,其本身就具备了价值,符号成为商品的价值符号,使消费者开始追捧这一符号,由此形成了消费社会特有的消费形式——“符号消费”。符号承载着商品或者服务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成为使用价值之上的精神、象征、身份等的价值载体。消费商品到消费符号,这一过程中,符号的内涵得以延伸。

从视觉角度来看,商品或者服务的符号体现主要体现在品牌的标志上,从符号消费的形成及其重要特征来看,这一过程也推动着商品品牌形象的建立,推动着品牌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在符号消费的消费社会中,标志设计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1.符号消费特征下标志设计新趋势

1.1弱化图形形式感、重视品牌文化是标志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形式美感是标志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很多企业与国际接轨,很多名品牌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品牌标志的设计更应该简洁而凸显品牌文化。而当前很多企业忽略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和内在的精髓,过分的追求与牵强的模仿一种传统形式美感。过于重视形式美感,反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内涵,使标志成为一个无血无肉毫无生气的躯壳。因此弱化图形形式感、重视品牌文化是品牌标志设计的新趋势。因为“竞争的关键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特色,特色的保障是文化。”

1.2标志设计的文字表现趋势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社会信息量日趋庞大,社会群体生活节奏加快,要求信息快速被受众注意与接受,因此直接展示信息含义的文字符号能够更好的符合快节奏社会的需求。

文字作为语言的书面符号,是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有效手段。经过长期的进化、演变,才形成了今天的成熟形态。目前,世界上仍被人们使用的文字有“意形文字”和“字母文字”两大类。中国文字是意形文字的代表,拉丁文字是字母文字的代表。

文字作为一种最直接的信息传递工具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当今符号消费社会中,众多品牌选择直接以文字型的标志进行品牌的传播,如:LV、nokia、philips、nikon和Canon等知名大品牌。在信息速度加快的今天,文字型的标志设计将成为标志设计的一个新趋势。

1.3标志设计由平面向多维空间演变趋势

传统的标志设计往往在二维设计空间状态中进行创作,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全球信息化、技术革命、先进的制图技术为标志成为精美的图形提供了主观条件。而人脑的想象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延伸,从平面的二维延伸至三维、四维甚至向多维的视觉空间拓展.图形的时空与科技手段为我们展现出多样化的空问图象。如索尼爱立信手机公司的标志,它以新型的标志形象传达出极具魅力的视觉信息:这些新兴标志拥有不同以往的设计理念和无与伦比的视觉传达优势,其优势在于把视觉要素在标志设计中进行重新定义,以三维化、材质化的图形作为丰富标志视觉表现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仍保留着原有标志设计风格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要素。具有独特鲜明的识别性、精神内涵的象征性、符合审美造型性及实施上的延续性等特性。

释放人性、追求时尚、感受空间变幻、享受自然,现代人极其强烈的心理需求,促进了标志设计由平面向多维空间演变。

标志设计发展到今天,其内涵和形式都较传统图形符号有了很大的扩展,各种新的设计理念和需求使其突破了原有平面概念走向立体化、多元化,梳理并把握其发展趋势,既是必要的,同时也是设计师获取创意灵感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改变了标志设计的传统模式,更延伸了标志的内涵和意义,它的新形态的出现必定会对企业及品牌形象的建立、识别和传播起到更大的作用。

天津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

项目名称:“文化侵蚀”现象对当前广告经营模式的挑战以及对高校广告设计教学的新要求

新型消费趋势篇9

关键词:市场营销;营销管理策略;趋势

一、市场营销新的变化趋势

1.从短期的营销策略转型到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短期的营销策略是需要产品在短期内收获大量的利润,而可持续发展策略需要企业在长期收获利润,这需要这企业的各个部门协调分析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性能。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策略可以使企业更好的面对以后的发展动向,企业可以稳步的前进。它注重于产品的维护方面,努力创造有特色的产品,使消费者对本产品的信赖度提升,形成可以使顾客更有满足感的经营理念。

2.由原来的单个产品的营销转到系统的营销

现在不论是走在哪里都有无所不在的商品,进入商场的时候,给我们的是系统性的消费。往往都是一站式消费,只要走到商场,它就可以提供给我们穿戴的商品,逛累时可以提供休息和用餐商品,最后还可以提供娱乐处。以前的营销也就是单一化,如果消费者想有别方面的需求就需要去另一个地方。现在的营销理念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使企业的利益有很大的提升。

3.市场营销对象趋向于大众化

企业面临这着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营销策略,产品的需要也趋向于大众化,因为大众化的产品可以使企业有着更长久的发展。科技产品的大众化,例如傻瓜相机的发明,现代科技的简单化,这些东西的发展可以使能多的大众接受科技,产品才会普遍营销出去,这也就是现代市场的大众化营销趋势。

4.目标市场的细分化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目标市场有了细分化。首先由产品的种类分有质量,价格,品牌,型号等,供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选择。其次企业还会对消费者进行分类,把他们的喜好的类型,年龄,性别等分类。运用这些来分析产品会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以及它的畅销程度,以便下一次的产品研究。

5.品牌营销趋势

品牌逐渐在消费者的眼中重视起来,企业发现到消费者的这一变化把消费者的需求认识清楚,认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现如今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目标都在做大品牌,有更高的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在消费者眼中的认识。企业想运用品牌战略进一步的提高收益,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顺应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的应对策略

1.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的营销策略

营销的内涵十分丰富,掌握正确的营销手段不仅能够提高营销的效率还会使企业得到事半功倍的发展,根据我国实际,在营销过程中,有策略需要尤其重视,一个是功效优先策略,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首要动机就是产品的功效,因此企业在营销中要注意对产品功效的认识和重视;二是价格适应策略,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价位,使其要得到大众消费群体的认同,还要与不同类型的众多产品的价位相当并且所得利润也需要相当;三是品牌提升策略,要注重改善和提高影响品牌的各项要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刺激源头策略,通过营销活动,不断地刺激消费者购买需求欲望,实现最大限度地服务消费者;五是现身说法策略,用真实的事实进行产品宣传;六是媒体组合策略,将宣传品牌的各类广告媒体按适当的比例合理地组合使用,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树立和提升品牌形象的策略;七是单一诉求策略,根据产品的功效特征,选准消费群体,得到消费者的信任;最后是终端包装策略,要根据产品的性能、功效,在进行商品交易场所直接对消费者进行各式各样宣传。

2.注重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提升

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一个企业只有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形象,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在产品生产中首要的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其次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品牌效应的影响力,树立本品牌在消费者群体中的良好口碑。大力宣传企业品牌故事文化,加强与学校、政府等非营利性组织的合作,通过这些方式来提升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得到社会的关注与信赖。

3.加强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将其与市场营销新趋势相结合

应该把市场营销新趋势与企业管理制度相融合,在企业研发开始到营销的各个流程的管理中,积极建立与新趋势相匹配的组织管理制度,把握对新趋势下的经济性、可控性、实施进度等的管理和评估。其次要建立消费者偏好管理制度,消费者是企业在制定产品营销策略时,所选定的消费群,在新经济时代大背景下,企业应当先对消费群体的产品功能性利益需求和情感需求双方面出发,充分及时、准确的了解消费者偏好,建立起相关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为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创新决策和营销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4.创新营销组织形式,加强企业营销与网络信息的融合

企业营销的良好运转离不开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协调配合,企业的营销工作者应该全面考虑市场营销组织形式,提高营销应有的灵敏的反应能力,积极开发网络营销,将网络信息与企业营销有机的结合,促进商品流通渠道的多样化,从而能够从容应对市场发生的变化。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是简单的满足物质需求,而是对美好环境越来越重视,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消费观念,因此要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重新创建更具科学性、高效性的企业绿色组织形式,加强对绿色营销理念的发展,在营销时要整体表现出和谐发展的概念,重视考虑产品在设计、生产、制造以及废料处理等方面的问题,保证消费过程中确立有利于和谐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董愉.如何利用营销策略赢得消费市场[J].消费导刊,2009(02).

新型消费趋势篇10

市场研究公司央视市场研究(CtR)在其主办的2016“洞察中国”高峰论坛了最新的中国消费市场、广告营销以及中国媒体发展趋势。CtR报告显示,中国消费品市场在2016年上半年继续温和增长,进口产品渗透率已达93%,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品牌的竞技场;全媒体广告市场呈现跌宕起伏态势,2016年上半年中国整体广告市场同比增长0.1%,传统广告市场同比下降6.2%,而电梯视频、影院视频等生活圈媒体广告成为市场主要增长热点;在提到媒体发展趋势时,CtR判断中国媒体未来将逐步实现从以受众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从内容为王到服务为本,从靠渠道垄断到重终端布局,从经营媒体到运营平台,从主营广告到多元化产业化运营的五大升级转型。

CtR的中国消费市场趋势报告显示,中国消费品市场继续在享受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但快慢两个车道分化明显,市场分化严重,增长最快的品类年销售额增长23%,下降最快的品类年销售额则下降27%。同时,在中国消费者提高生活品质的诉求推动下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下,进口商品的渗透率已达到93%,平均每10个中国家庭户中,就有9户购买过进口产品,进口产品的销售额也增长了18%,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品牌的竞技场。针对消费升级及新生代消费者崛起带来的市场变化,CtR给出的建议是,在品牌营销已经进入“心”时代的背景下,品牌主需巧妙运用营销“加减法”,在健康、个性、趣味性、潮流上做加法,注重高颜值、高品质,利用无添加、纯天然等理念做减法,迎合消费者健康意识,同时利用网红加电商的新型营销模式,打造网红单品,应对日益碎片化的市场,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创造产品新的核心竞争力,真正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心。

CtR的中国广告营销趋势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整体广告市场刊例花费(下同)同比增长0.1%,相比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的趋势有所回升,其中传统广告市场同比下降6.2%,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传统户外五大类传统媒体中,除广播的广告花费有2.9%的增幅外,其它媒体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电视下降3.8%,报纸和杂志更是分别下降41.1%、29.4%,而电梯视频、影院视频等生活圈媒体广告则成为市场主要增长热点,影院视频的广告花费增幅达77.1%。值得一提的是,热门ip集中的精英卫视以及省级频道成为电视广告热点,2016年上半年精英卫视以及省级频道的广告时长与花费占比均比2010年有所增长。另外,CtR监测数据显示,以饮料、食品、化妆品、交通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广告普遍呈下降走势,而互联网新经济行业则带动了广告增长,网站类、软件与顾问服务类广告主的广告花费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61.5%、44.6%。针对中国广告市场涨跌互现的态势,CtR给出的解读是广告营销正在从过去粗犷式的大众化模式走向规模化、细分化、精准化的融合营销模式。CtR认为,虽然互联网的兴起为消费者追逐个性,为品牌洞察和利用这种个性提供了绝好的土壤,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精准营销模式也大行其道,但从品牌发展角度看,品牌认知仍是广告营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仍然要求营销必须以传播规模为基石,过分追求精准则导致难以弥合的碎片化。因此,如何平衡规模与精准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新时代的营销课题,而未来营销效益回报的最大化也将取决于如何对规模和精准实现平衡。

关于媒体发展趋势,CtR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媒体类型和最复杂的媒体结构,拥有420万个网站,2500多家电视台,超过1万家出版刊物和报纸,同时中国的媒体环境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这两年火爆的直播类app就不下200个。CtR认为,当前的媒体生态圈基本上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以CCtV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具有高覆盖和高公信力的优势,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体具有高连接和强互动的属性,以分众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具有高到达和高匹配的品质。CtR判断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表现为,逐步实现从以受众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从内容为王到服务为本,从靠渠道垄断到重终端布局,从经营媒体到运营平台,从主营广告到多元化产业化运营的五大升级转型。针对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CtR表示抢占智能化终端,打造具有互联网属性的传播平台,进行产业化运营将是未来占领媒体传播力制高点,实现媒体融合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