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5:36

建构主义的特征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特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首次提出了和谐文化这个概念,这标志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全体国民团结一心、和谐进步的精神支柱。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指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合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于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思想、理想追求。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引领着整个中华国民向着更新更高的境界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尤其是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提出了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反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表现,是反作用于经济的,对经济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们的文化主流是公平、公正、团结合作的,和谐思想就成了我们文化的主旋律。但是市场经济又存在着竞争、效率,因此我们必须从我们的社会现实出发,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认识到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另外,和谐文化不是封闭的文化,也不是固步自封的文化,它在坚持以中为主的前提下,同时吸纳国外的很多先进东西,博采众长,把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我国优秀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2.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并结合实事求是的思想提出构建和谐文化的方案和实施办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充分运用文化的形式、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把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相融合,具有多元性。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把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相结合,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同时也要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又要兼顾广大社会成员的认可性。所以说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具体说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原则。这里的“人”指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这里的“本”指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人民群众是这个社会的中心,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衡量这个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坚持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原则,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坚持人是目的的基本判断,重视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关注对人的基本价值的肯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必须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精神文化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人性关怀、表现人的尊严,弘扬人文精神。反对蔑视人、奴役人的错误观念与风气。文化的实质和目的就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2.贯彻真理第一的原则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反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种充满浓郁的科学精神的文化,科学性成为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的灵魂,也正是精神文化的科学性,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贯彻真理第一的原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文化建设的规律来进行。同时要真实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结合起来,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

3.贯彻和谐第一的原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和为贵的思想,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的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利益冲突和矛盾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局面下,坚持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汲取中国“和”文化的智慧,通过多种渠道深入进行宣传,营造社会和谐、民族和谐、人际和谐的氛围,使整个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贵的共识,确立以和为贵的道德评判体系,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原则。

总之,我们要在了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之后,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来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真理第一、和谐第一的原则。

建构主义的特征篇2

论文关键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德性人格;特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已经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了价值层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融入到对人的德性人格培养之中,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响应时代号召的客观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对德性人格的厘定

关于人格的概念,伦理学、哲学、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对它有不同解释。社会学认为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上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心理学中的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即“个性”;法学中的人格通常是指对作为主体的权利、义务的确认。伦理学中的人格,是以人的品格为其内容,是个人从道德上区别于他人的规定性,是每个人所独有的个体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德的总和。可以看出,心理学侧重于个人之间的差异,重视个人稳定的内在特征,把人格看作人的心理特征;法学一般是从社会等级和财产隶属关系上表达人格,把人格看作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利益;社会学将人格视为社会或某个团体中的角色特征;伦理学将人格主要理解为人的品质,人格等同于人品。德性人格是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重点从伦理学的范畴讨论的人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确立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反映时代精神、又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规范与和人的现代价值观念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理想道德人格目标。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式写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的德性人格培养中去,是全面落实和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下的德性人格,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建设与发展过过程中,面对市场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和多元文化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指的是个体在一定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反映时代精神、符合道德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在内在品格、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外在行为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个人的内在品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精神结构。另一方面是指人在内在精神结构状态下的外显状态,是一个人特殊的行为模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人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修养程度,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性人格的关系

人作为主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即是具有独立利益的以个体作为存在形式的主体,同时又是隶属于不同群体和社会关系为存在形式的主体。德性人格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在倡导国家政治导向的基础上,以向真、向善、向美的社会规范为要求,逐步达到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追求完满人格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对社会价值进行了最基本的规范和最美好的向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性人格的关系是相互统一、相互蕴涵的内化与外显的关系。

首先,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性人格培养的基础,它为德性人格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德性人格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德性人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自然人身上的表现现象。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德性人格表现出来,德性人格在时代特征下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其次,两者是相互蕴涵的,在现实中也是互相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道德人格培养提供了价值规范目标,德性人格的实践创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对价值观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寓于完满的德性人格之中,这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德性人格是一个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德性人格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包含德性人格,因为德性人格尽管是多种多样的、纷繁复杂的,但毕竟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决定的,早已潜在地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中。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德性人格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可以内化为人的德性人格修养,德性人格行为外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其本质是逐渐内化与外显的统一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通过德性人格不断地表现出来,德性人格的表现现象不断外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德性人格的培养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它是德性人格培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范式,健康良好的道德人格养成有利于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德性人格的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是社会主义理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规定性,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与时代相适应的德性人格包括了情、理、法三个基本现实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使德性人格具备了获德性、历史性、阶级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性特征。

(一)获德性特征

德性人格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的教化和一定的社会形态和教育环境中获得的。这种获得经历着外在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它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使人获得完满的德性人格。德性认识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等的理解,对道德现象的评价和判断,它是德性人格的基本伦理,也就是人立身的基本原则。德性认识的实质是德性行为的动机,德性情感是人的价值等内在需要得到的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检。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将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即是德性意志。德性意志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选择去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内心矛盾、支配行为选择的力量。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关于“知”与“行”的内化关系。通过德性认识、德性情感和德性意志表现出来的具有德性意义的行为即是我们的德性行为,即德性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阶级性特征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的思想和意识必然具有阶级的特性。这种特性是由人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反映着本阶级的特殊利益和要求,而德性人格的教化目的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段,为了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特点形成道德情操和社会规范体系,其内容全部反映在人的德性人格中。首先,德性人格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德性人格教育的本质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和其内在规定性决定。作为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德性人格教育主要是为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思想,维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是思想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性人格教育本质特征包含了阶级性。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完满德性人格的培养是一种改造人的精神和品质的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转贴于 (三)历史性特征

德性人格是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和完美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中华传统美德从孔子开始便源远流长,孔子讲“仁者,爱人”,要求人们做到“恭、宽、信、敏、惠”,这是一种超然的人格美德;到近代,蔡元培先生对德育的考察中有“慎独自修,孝悌博爱,忠于国家”等都是德性教育典范;新中国建立后的一段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倾向于政治斗争,出现了政治动物型德性人格,德性人格培育中充满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德性人格在继承和发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国民经济的特点;但随着市场经济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和全球多元文化的多重影响,人格培育出现了形象失落、行为失范和个体主义等价值选择现象。时代呼吁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与时俱进的价值典范,在党的十六大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确立,使德性人格培养迎来新的价值典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自己的占主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流优势的价值导向,引领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团结社会成员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这种价值体系在承认和尊重社会上各个不同利益群体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同时,加强对各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教育,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使德性人格在现时代具备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具有鲜明的历史形成过程。

(四)人的全面发展性特征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最终是由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体现在人的德性的全面发展。人主体性的全面发展是人在实践中与客体发生作用时的能动性,即能动地对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动地对提高人的道德性、自觉性、理智性等;能动地将认识和改造社会中体现人的道德性、自觉性和理智性。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即人的道德与知识、能力与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

建构主义的特征篇3

其建模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层次性。分析知识的种类及构成,利用本体表达不同类型的知识,利用不同层次的知识完成不同的功能,通过相互之间的关联,体现知识模型的完备性。(2)语义一致性。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业务过程与产品构成,需要在企业内部与产业链配套企业间保持语义的一致性,需要构建在某一高新技术制造业领域内部公认的、具有确定语义的企业领域本体,包括业务过程、设计术语和产品相关知识等。(3)标准化与模块化知识表达。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在设计生产及产业合作中存在大量的标准化知识与模块化知识,需要借助知识表达模型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促进与企业合作过程中的知识共享与集成。(4)降低知识本体构建难度。当前,文献研究中所涉及的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大多需要知识管理专家对知识管理的全程参与,需要员工和知识用户对知识管理及其技术有深入了解。然而在实践中,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往往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因此需要提高知识本体构建与维护的自动化程度,降低知识维护的难度。(5)知识组织结构清晰。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涉及众多领域,在各自产业领域内所处理的知识也各不相同。知识组织结构是理解与共享知识的基础,因此构建在制造业与高新产业内公认的、清晰的知识组织结构至关重要。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的知识管理复杂而丰富,如何规范化地描述和表达知识及其关系结构,是学者一直关注的热点。在将面向人类处理的语义表达转向面向机器处理的形式化语义的过程中,必须消除人类语义的模糊性,并且构建支持自动推理的、明确的、形式化和规范化的语义关系。分析知识的形式化构成是构建知识表达模型的重要基础,可将企业知识模式的形式化表达式描述如下:K=F+R+C其中,K为知识(Knowledge),代表某一项知识。F(Fact)为事实知识,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事物及其状态、属性、特征和关系的事实描述。R为规则(Rules),即对事实的一种规范约束或表达在前提事实与结论事实之间的一种因果关系。C为概念(Concepts),是指事实中基本术语(概念)的含义及其语义规则说明等。模型认为,一项知识并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由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对概念的抽象理解以及对关系与规则的推演而构成的。由上述描述可知,知识具有层次性,一般包括事实、概念、规则和启发4个层次,其中启发知识是关于规则的知识,是对前三者的综合,利用启发知识可得到问题的解[19]。其意义在于,将知识转化为面向计算机处理的表示形式,需要把上述事实知识、规则知识和概念知识等本体表达出来。显然,单一类型的本体不能完成,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本体表达并通过不同本体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知识的表达模型,进而表示与存储知识。综上所述,参考perez和Benjamins等归纳出的10种本体及其它企业知识建模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面向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知识管理的多层次本体知识表达模型(见图1)。模型架构整体分为3个层次:知识表示层、概念规则层、知识组织层。按照知识模型的分类,不同层次表达的知识类型也各不相同。其中,知识层的知识本体主要表达事实知识,领域知识层的知识本体主要表达概念与规则知识,而知识组织层的产品生命周期知识地图主要明确知识架构与知识集成。多层次本体知识表达模型体现了知识层次性与不同本体的结构关系,能够满足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知识表达的需求。不同层次的本体根据知识表达需求分别描述事实知识、概念关系、规则知识、知识组织结构以及相互之间所形成的概念或语义映射等,如知识本体在表示知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术语,通过概念映射到领域知识,再利用领域知识对概念及其关系进行描述,从而可以利用推理规则进行知识推理,或者利用知识地图集成到整体的知识框架中。知识模板针对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标准化与模块化知识的需求,对标准化和规范化知识利用领域的知识概念构建知识模板,在产生相应知识的过程中,按照知识模板结构建构新的知识本体,从而在相同类型的知识本体间形成统一的知识结构,以便能够更好地为理解和共享知识提供技术支撑。

知识本体构建

在现实应用中,企业所处理的知识来源种类丰富、格式繁多,且存在多种形式,但在具体处理知识表达来源时,可将其归纳为文本和非文本两类。其中文本是一种半结构化的知识来源,是企业目前重要的知识存储形式,它主要包括企业资料、报告、总结、说明和以网页形式存在的知识;非文本知识来源既包括结构化的产品数据和报表,也包括非结构化的图纸、流程和音视频。本本主要构建具有可扩展性的知识本体的定义,并针对文本和非文本源的特点,分析知识本体的构建方式。使用文本形式保存的知识是企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知识保存形式,但在其应用中因主要依靠关键字或分类方式进行检索和共享而存在诸多弊端。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系统需要抽取文本知识的特征信息,将其自动或半自动地转化为符合前述知识本体定义的知识本体,从而增强知识管理的语义理解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一般而言,文本保存的大都是半结构化的文本,而半结构化的文本内容和结构是混在一起的,通常结构不固定且没有清晰的描述。根据文本的一般表现形式,可将文本的特征信息归纳为以下3类:①文件特征。文本文件属性可以提供的信息包括文件的创建时间、最后修改时间、创建者和文件路径等;②形式特征。包括文本的长度、显示字体的大小、颜色、位置和特殊标识等;③结构特征。包括分段、并列、标题级别、表格与图表的特殊表达结构等。因此,基于文本的知识抽取主要包括:①文本属性的抽取,如文本的创建时间、创建者、版本号、权限、修改时间和次数等基本属性信息;②本文内容信息的抽取,如文本的标题、作者、摘要和关键字等;③文本的语义信息抽取,如文档分类和语义特征等。知识本体的构建是从文本知识中抽取相应的语义信息,并按照知识本体的定义,采用本体描述语言构成本体文档的过程。可以针对上述文本知识的特征,通过模式匹配自动抽取部分语义信息,不能抽取的部分语义信息需要由知识管理员工来补全。通过模式匹配抽取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文本的预处理、文本截取和模板匹配等(见图2)。图2本文知识语义抽取过程(1)文档预处理。文档格式不同不利于信息的处理,因此需要对文档进行预处理并提取其中的文本信息和格式信息等。XmL文档具备同时存储各种信息的能力,其结构化的形式也有利于信息处理。因此,首先将企业文档转化成XmL文档,这一过程存在诸多转换工具和第三方插件,不仅能保留文档文本,也能保存段落和字体等信息。然后,利用文本截取工具,将文本分割成多个子字符串(包含文本特征)的集合,字符串的分割由段落、格式、标点和字体等因素进行设定,上述过程使文档变为一个字符串的集合,可将其定义为档的字符串集合t通过li所包含的匹配模式h1i,h2i,…,hni进行匹配,并根据上述计算公式计算li的权重,然后抽取下一个文档匹配模板li+1,循环计算匹配模板的权重,选择权重最高者为文档的匹配模板,并保存匹配到的文本信息。按照知识本体的定义,采用owL语言进行描述,形成本体文档。企业文档匹配模板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文档匹配库的复杂程度与企业文档信息格式的多样性有关。非文本知识来源既包括结构化的产品数据和报表,也包括非结构化的图纸、流程和音视频等数据。目前,企业对于非文本知识的保存和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利用关系数据库保存产品数据,在使用中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上述数据进行查询和适用;②利用添加文本描述的方式,为设计图纸、流程图表和各种音视频文件增加自然语言描述;③利用文档分类方式,将非文本文档的知识特征通过目录层级表达出来,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目录(知识特征)从大到小缩小语义范围,以便进行知识检索。根据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知识管理实践的需求,本文将非文本知识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结构化的知识,主要指不具有固定组成结构的知识,如设计图纸、生产流程和音视频等;另一类是结构化的知识,主要指拥有固定组织结构的企业非文本知识,如产品数据和报表等。非文本知识的共同特点包括:①一般以独立的文档形式存在,少数以网页形式表示;②从可抽取的语义信息来看,包括文档的基本属性,如文件名、目录信息和创建时间等;③非结构化的知识结构特征不明显,而结构化的知识结构特征明显,需要从中提取相应的语义信息。与前述的文本信息不同,非文本知识的语义信息自动提取应用效果有限,因此可以在知识本体构建或者知识应用过程中借助人工算法不断修正。由上述分析可知,非结构化知识本体的构建需要抽取的信息具体包含3类:①对文档基本信息的抽取。因为非结构化知识的主要存储方式是文档,因此可以通过文档信息的读取获得文件名(标题)、文档创建/修改时间和创建者等信息;②对语义信息的抽取,如知识分类与领域本体映射的信息。因为无法利用文本分析和模式匹配等方式,所以效果难以保证,因而需要较多地依赖人工维护;③对知识特征的提取,如对于采用网页形式保存的信息,可以通过前述模式匹配的方法,获取网页的编辑时间、导航层次和网页标题。如果是带有描述性的文字,也可以利用前述知识特征提取方式构建知识特征向量;如果是仅以分类目录形式保存的文档,则可以通过读取文件目录体系,通过模式匹配方法抽取其中的知识特征,其基本流程见图3。图3非结构化知识本体构建主要流程为分析非结构化的文件属性并提取相应信息,同时从目录信息或文档网页描述信息中,按照上述方式提取知识特征。在提取知识特征向量的过程中,可以用自动提取与人工提取相结合的方式。语义信息的加入主要依靠知识用户从文档中抽取和审核。上述3种获取的语义信息按照知识本体的定义,采用本体描述语言进行描述,并构成知识本体文档。与非结构化知识构建本体的方式类似,结构化知识本体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企业中结构化信息的主要存储方式是关系数据库或者报表(也可以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中)。对于关系数据库而言,每一行都是一个实体,每一列都是实体中的一个属性,每一行都是一个知识项,每一列都是知识项拥有(Has)的属性。因此,在结构化知识本体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识别和分析信息结构;②结构化信息的知识特征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有不同的提取方式,从数据库中提取的信息一般不存在层次目录信息,可将提取到的属性项作为知识特征的一部分。

建构主义的特征篇4

论文关键词:农民 生活方式 特色

论文摘要:我国农民“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构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我国农民生活方式的构建不能走发达国家消费主义时尚文化引导的老路子,而应走一条切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低消费、高福利”的新途径,构建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鲜明的民族性特征、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和明确的主体性特征的中国特色的农民生活方式。

一个时期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令人谈虎色变,许多国家纷纷出重资救市。一时乎人们对发达国家消费主义时尚文化引导的现代化产生质疑,对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嗤之以鼻。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生活方式的构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我国农民生活方式的构建不能走发达国家消费主义时尚文化引导的老路,而应走一条切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生活方式。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生活方式必须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鲜明的民族性特征、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和明确的主体性特征。

一、我国农民生活方式的构建必须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生活方式,时代性是其关键特征。生活方式总是要受到一定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从而使生活方式打上时代的烙印。21世纪我国农民生活方式建构的基本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活方式,也就是要构建一种不以金钱作为生活价值主要衡量标准,却可以提高农民幸福感与满意度的生活方式。其中“和谐”是建设目标,“文明、健康、科学”是建设内涵,“勤劳节俭、注重生活质量”是建设主导。具有显著时代性特征的我国农民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逐步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脱胎并主动接受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重视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加收入水平和提高消费能力,劳动不再只是获取生活的义务,同时成为愉快的享受;消费方式以求得生存为主向日益提高的物质享受转变,在物质享受增加的同时精神生活极大丰富,有很强的精神满足感和生活幸福感;家庭方式由家族型转变为核心型,妇女的家庭地位和自益受到维护,家庭职能不再只是消费和生育,广泛的社会交往成为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日趋和谐;闲暇方式从低级趣味、无聊消遣转变为情趣高尚、主动参与,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需要的人群各有所得和各有所乐,形成文明健康的村庄社区组织。从农民主体地位出发的我国农民生活方式构建,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从而使农民生活方式构建既具有很强的多样性,又有显著的时代性。

二、我国农民生活方式的构建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生活方式,民族性是其核15、,特征。民族是由共同祖先、共同文化、共同习惯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我国农民生活方式的构建必须建立在民族基石之上,植根于民族土壤之中。我国不但是一个多民族和睦共存的国家,而且不同民族主要以分散状态星罗棋布于我国广袤的农(山、牧、副、渔)村,是一个有着自己相对独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共同体,所以也必然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构成我国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具有鲜明民族性特征的我国农民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精神生活从娱乐性变为享受型,特别是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活如文艺、体育、节日、礼仪等,不仅应成为本民族的精神享受,还应通过文化交流为兄弟民族提供精神享受;物质生活从单调型转向丰富性,不论是饮食、穿着、居所,还是交通、通讯、用品,都随着收入的改善和提高发生越来越深刻的变化;劳动生活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许多民族已经从刀耕火种、游牧渔猎的传统劳动生活中逐步解放出来,集群定居并采取现代生产方式以获取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闲暇生活从单一型转向多样型,逐渐富裕起来的不同民族群体闲暇生活的社会性更加广泛,使得原本相对活跃的闲暇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具有中国特色农民生活方式的民族性特征在宗教、道德、交往等方面,都要在摒弃糟粕的基础上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尊重民族生活习惯,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使我国农民生活方式的构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三、我国农民生活方式的构建必须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生活方式,地域性是其必要特征。我国农民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对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劳动生活、闲暇生活、家庭生活等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经济,不仅是构成民族的基本要素,而且是我国农民集群而居的基础。我国农民居所的地域性差异,决定了生活方式的地域性特征。从静态方面看,不同地域的自然资源在农民生活方式构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自然资源的地域性特征形成特征性地域生活方式;从动态方面看,探讨地域环境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是探讨地域环境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形成、改变、传播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从哲学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活方式与地域环境的辩证关系,至少应包括人们生活方式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因果关系、人们生活方式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是一种间接关系、人们生活方式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和人们生活方式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以说,生产力是地域环境影响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要素,而生产关系则是决定农民生活方式的直接原因。此外,地域还对人的气质、性格产生影响,如风光秀美的江南水乡,人的气质性格多倾向温柔细腻,而山河壮阔的北方大地,人的气质性格多表现豪放粗犷。由此可知,地域性特征是我国农民生活方式多样性的重要基础,深入研究农民生活方式的地域性特征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四、我国农民生活方式的构建必须具有明确的主体性特征

建构主义的特征篇5

关键词:动作表征;债券价值;债券资金成本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2-108-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财务管理教学使用的教材和方法都是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即“理论教授—讲解例题—课后习题”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建构理论的要求,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致使《财务管理》列入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中较难的一门课程。2006~2011年会计中级职称三门考试的通过率如下图,可知《财务管理》学习已成为大部分学生学习的障碍,甚至影响以后该生的会计中级职称证书的取得,间接影响会计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

(一)建构主义学习特征

建构主义认为,有效的学习必须具备三个特征:语义表征、情节表征以及动作表征。语义表征是指使用以语言为载体的概念、命题、规则、原理、公式等表达的有关世界的知识以及语言本身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情节表征是指可作为概念、规则、原理的例证的个人的、情境性的和情感的体验,与具有一定时空背景的事件。在长期记忆中除了语义表征、情节表征外,还有动作表征。动作表征指的是人可以利用语义信息和情节性信息去做些什么事,在行动中获得与个人的直接体验连接在一起的、有意义的知识[1]。

(二)建构主义教学特征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也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知识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是学生个体根据先前经验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接受和记忆教师和教科书所传递的信息和知识;因此,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知识的管理、促进者和合作者。所谓知识的传授者,即认为知识是普遍的客观的固定的独立于学习者之外;管理者则是普遍的客观的受学习者先前经验的影响;促进者则是因为知识是独立建构的客观的取决于个体的智力发展;合作者则是因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主观的”(在认识者间传播的)。教师的角色既不是非此即彼的也并非是评判性的[2]。

三、基于建构主义财务管理教学的设计

(一)财务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建构主义角度分析

目前,虽然财务管理案例、情境比较丰富,但是教师没有脱离传统的单方面知识的讲授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教学过程中缺乏刺激学生积极主动的动手机会,因此尚未成为知识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没有达到建构主义的要求。因此,基于建构主义设计一种财务管理教学方式成为必要,该教学方式保证接受知识的人易于利用语义信息和情节性信息去做些什么事,在行动中获得与个人直接经验连接在一起的知识。

(二)基于建构主义设计财务管理教学方式——以资金时间价值为例

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需要动手的问题,让学生完成,从而达到建构主义的要求。基于这一点,将功能强大,普及度较高的excel软件,引入到财务管理课堂,增强财务管理教学的动作表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财务管理。本文以资金时间价值,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知识点作为典型,说明如何基于建构主义进行财务管理教学的设计。

在讲授资金的复利终值、复利现值、年金终值、年金现值等资金价值计算的时候,由于公式较多且较相似,学生在首次接触到该知识点时,极难通过老师语言讲授理解公式的内涵。但是该知识点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不可能有太多时间精力,通过反复阐述或者题海战术,保证学生掌握该知识点。因此,往往导致学生在基础部分就出现公式混淆,给后面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等重要章节的学习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通过引入excel表格中两个时间价值函数:FV(rate,nper,pmt,pv,type),pV(rate,nper,pmt,fv,type),可帮助学生通过动作表征在实践中学上述几个重要的时间价值公式,同时轻松理解并掌握该知识点。

以函数FV(rate,nper,pmt,pv,type)为例,通过该函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利终值与年金终值两个公式。二者使用同一函数,且函数中的参数利率、期限也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前者输入的款项是pV,而后者输入的款项是pmt。至于pV和pmt,excel均有对应的解释,如图1与图2所示,为学生学习和理解公式降低了难度。通过函数FV(rate,nper,pmt,pv,type)及各参数输入时候的解释界面,帮助学生理解复利终值、年金终值两个重要的公式的区别并理解其内涵。学生可用该公式计算不同期数的一元复利终值及年金终值的结果,即复利终值系数表和年金终值系数表的编制,具体结果见图3和图4所示。

图1函数FV(rate,nper,pmt,pv,type)计算复利终值输入参数pV界面

图2函数FV(rate,nper,pmt,pv,type)计算年金终值输入参数pmt解释界面

图3某学生编制的复利终值系数表

图4某学生编制的年金终值系数表

同上,运用函数pV(rate,nper,pmt,fv,type)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利现值、年金现值两个重要的公式,并可独立完成不同期数的一元复利现值及年金现值的计算结果,即复利现值系数表以及年金现值系数表,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某学生编制的复利现值系数表

图6某学生编制的年金现值系数表

四、总结

基于建构主义的财务管理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用已知的excel,学习财务管理中的相关知识(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债券的价值、项目投资决策等),符合建构主义的基本要求。在此教学方式下,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于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以及用已知的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1999,(01):19~20.

[2]傅维利,王维荣.关于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师生角色观的比较与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0,(06).

建构主义的特征篇6

论文摘要:意义建构是语言使用的本质所在。虽然有关意义的研究在语言学诸多领域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意义这一问题长期以来颇具争议。从合成理论的视角来看,意义建构系人类心智作用与客观世界而生成的概念表征,这一概念表征承载了特定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兴起,其研究定位和理论思想在随后的语言研究中产生了强大和深远的影响。认知语言学旨在语言、心智和经验三者之间建立内在关联,提出“体验认知”的核心论点。这一论点强调人类心智和概念构成与其身体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作用存在正因果关系,对于决定意义建构的真值条件论说和内省主义论说均给予了驳斥。作为新近崛起的学科和思潮,认知语言学指出,语言使用实现两种功能:(1)语言形式和意义彼此匹配的象征功能;(2)语言形式和意义匹配体在交际行为人之间相互识别、作用的互动功能。该两种功能的实现都与语言的意义发生关系,且这一关系反映出语言使用之于客观世界表达、传播意义的本质。在此理念下,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

语言的意义自古以来是语言学领域各方论争的焦点。真值条件学者眼中的意义强调语言与客观世界的对应关联,而内省主义学者笔下的意义突显概念在连接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的重要作用。作为语言科学的一个分支,认知语言学试图对语言的意义给予新的解读。为此,框架、心理空间、概念合成等理论构念相继出现。本文拟以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成果一概念合成理论一为视角,探讨在该理论框架下语言使用中意义建构的特征和过程,进而对合成理论之于意义建构的阐释进行一定的审视。

一、合成理论简述

合成理论也称为概念整合或概念合成理论,其重要创见在于明确提出,语言使用中的意义建构不是各构成单位的累加,而是各构成空间的跨域合成,并据此产生语境条件下的特定语义。合成理论与认知语义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尤其是心理空间理论更是直接给合成理论注入了思想构念的精髓,以至于部分语义学者将合成理论视为心理空间理论的扩充和延续。

合成理论的首创者是引领当代认知语言学学科思潮的两位重要学者fauconnier和turner。fauconnie创建心理空间理论,试图依据对心理空间中概念化的阐释来解决意义建构中的诸多久而未决的问题。turner研究领域的重点是文学文本中的概念隐喻,他旨在揭示语言隐喻在人类概念认知中的过程和特征。两位学者致力于语言研究的认知导向,探寻人类认知在语言使用中的具体表征和体现。然而,在具体实践中,fau-connier和turner都感到心理空间和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在阐释意义建构中的问题和不足,在所谓的输入空间语义引发的新增意义面前无能为力。例如:

例(1)thatsurgeonisabutcher

例(1)展现给受话人的是一幅充满隐喻意义的意象。该意象表征出surgeon和butcher两个概念空间,其中,每一个概念空间类似于一个集合体,分别由下属的多个子集构成。根据概念隐喻理论,例(1)反映上述两个概念空间之间的映射(mapping),其整个语句的意义为surgeon和butcher两个概念构成(conceptualstruc-ture)的相加之和。可是,例(1)的意义远不是其构成概念空间的简单映射。无论是心理空间理论还是概念隐喻理论,对于该例所隐含的“那位外科医生的技术像屠夫一样的粗劣”这一层意义都没有办法给出解释。

鉴于上述问题,fauconnier和turner于2002年发表论著,提出概念整合或概念合成理论,简称合成理论,意在对例(1)中出现的及其他心理空间和概念隐喻理论无法解决的语义问题予以阐释。

合成理论构建的是整个语句的整合网络,这一整合网络建立起解释新增意义的机制。合成理论认为,整合网络由下列空间构成:类空间、多个输入空间和合成空间。类空间对输入空间起着连接和制约作用,具有抽象属性。多个输入空间与生成的语句直接发生关系,决定整合网络的概念构成。合成空间是整个整合网络的关键所在,标志着合成过程的完结及新增意义的产生。

合成理论综合了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思想,成为该学科领域的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理论对语言使用中隐喻、反事实句等现象的新增概念构成,即意义建构,提出了新的解释。

二、意义建构的概念性

在认知心理学中,对“概念”一词的解读具有典型的抽象特征。概念的抽象性体现为客观世界的人、事、物经人类的感知系统,在其心智中生成特定的感知表征单位,并最终内化为具有意义的概念构成。作为抽象的客体存在,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却在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之间搭起了桥梁,成为语言使用的意义单位。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概念一般表征为特定语言中的词汇、短语和语句。例如,现实生活中,“狗”这一客观世界中的客体存在与人类发生关系,对其感知系统造成刺激,形成感知表征单位。该感知表征单位在人类的心智中固化为一个有关“狗”的概念,具有原型(prototype)属性,产生典型差异效果(typicalityeffect),指导人类对于不同种属的“狗”的认知。现实中,有的狗距离原型较近,狗的特征明显;而有的狗离原型较远,所具有的狗的特征模糊。但是,无论距离原型近或远,特征明显或特征模糊的狗都归于“狗”的种属。人类所取得的“狗”的认知原型,即有关“狗”的概念,因人类使用的不同的语言,分别为汉语中的“狗”、英语中“dog”和德语中的“hund”等语言表现形式。鉴于上述讨论,概念,作为客观世界作用于人类心智而产生的抽象客体存在,具有两个根本属性:

首先,概念是认知的,人类之于客观世界形成的概念离不开心智这个认知系统。所谓心智,从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观点看,指的就是人类的头脑,即支配和制约人类一切思维和行动的身体器官。常言道,“头脑主宰人的一切”,就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头脑在人体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研究发现,人的头脑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大脑、小脑、脑干、脑下垂体和视丘下部。这五个部分中,大脑占据头脑总重量的约85%,在整个人脑构造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它控制着人的各种思维、语言等活动的能力。因此,如若大脑丧失了功能,人脑将失去工作的可能,人类也就不再具有认知意义上的思维、语言等能力。在人脑中,主导大脑认知能力的是构成其内部结构的神经系统,即人脑内的脊椎和众多的神经组织。大脑的神经系统包括许多盘根错节的神经元,其主要功能是在人脑和身体之间传导信息,支配、引导人类的行动。

以上论点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的心智认知能力具体体现为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概念能力,换句话说,人类在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内化的概念是人脑中的大脑组织与客观世界具体的人、事、物发生某种关系,进而由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构成特定的表征意象。这一意象反映出表征对象的典型特征,形成人对于该对象的认知和认识。所以,概念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心智表征单位,它的根本属性无疑是其所具有的认知性。

其次,概念具有意义的根本属性,且概念的意义性是通过语言等符号来予以表述的。从交际角度看,语言是人类赖以相互沟通思想、传递情感、施为行事的工具。而且,语言使用的核心在于意义的建构,也就是说,语言使用的根本特征是其所具有和传递的意义。

概念与语言体现出相互依托的关系。概念,作为人类思维的形式和表征的单位,需要语言予以承载、表达和传播。相反,语言也离不开概念的充实和丰富。没有了概念,语言将成为空洞的、没有任何意义的语音和文字等符号,无异于人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随口发出的声音或涂写的符号。语言使用过程中,真正使概念和语言发生内在关系的是两者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是说,语言使用实现了概念的意义性向语言的意义性的对接和转化。在语言研究中,意义是一个传统的课题。对于该课题,各方学者争论不断,各执己见。chapman指出,以真值条件论者来看,意义体现为语言和客观世界的指称对应,只有对应,意义才能够产生。因此,如果说出zebrashavewings这个包含“zebra”和“wing”两个概念的语句,那么,人们就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长有翅膀的斑马”和该句所陈述的命题相一致。如此,整个语句所表达的意义才能够成立。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建构是语言对复杂的意义进行编码和表征的过程,意义建构的本质是其认知层面上的概念性而不是对意义进行编码和表征的语言性。这一论点引出的结论无疑是,意义产生的根源是人类认知系统所形成的概念,而不是交际层面上所使用的语言。意义是概念的内涵,而语言则是概念的载体。鉴于意义和概念之间的这种内在关系,意义建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概念化的过程。从这一点上讲,意义体现为概念的根本属性。

三、合成理论对意义建构的范式建构

在认知语言学中,框架、域和心理空间等术语相继出现。这些术语虽然出处不一,但互相十分相似。框架是框架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们心智对客观世界建构的知识构成。根据fillmore的观点,框架是人类图式化的经验,这些经验具体表征为概念并储存于人的长期记忆中。人类现实经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概念构成,而这些概念构成分别在人的心智中形成不同的框架,支配并影响着人的思维和活动。fillmore指出,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相对于人们心智中的框架而存在。因此,具体语境中,如要理解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意义就不能脱离与其相联系的框架。langacker的域理论,如同框架理论一样,目的在于对语言的意义问题进行阐释。他提出“域”这一术语,用来指称人类心智中建构的知识构成。langacker指出,域指的是人类的认知实体,具体为心理经验、表征空间、概念或概念复合体。另外,langacker把概念的域分为基础域和抽象域,认为概念的构成不只涉及某一个域,而往往包括多个域。这些多个域组成特定的关于该概念的域矩阵,制约着人们对该概念的应用和理解。心理空间始于fauconnier创建的心理空间理论。该理论是概念合成理论的前身,主要研究意义构建这一语言使用中的核心问题。根据心理空间理论,意义建构涉及两个过程:心理空间的建立和各心理空间之间的映射。fau-connier指出,所谓心理空间是指“我们思维和说话时不断延伸、扩展的概念构成,这种构成不具有全面性,允许话语和知识构成分成不同的部分”。心理空间构成包含特定信息的概念空间区域,在语言使用形成特定的语义单位。另外,各个心理空间之间在具体的语境中发生映射关系,其映射关系便决定着语言使用的意义建构。在认知语言学中,真正的意义建构指的是词汇层面之上的语句和语篇的意义构成。

认知语言学强调概念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意义建构的表征单位是概念,并且概念的形成,或称概念化,与人类的亲身经验有着密切关系。语言使用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的一种意向性活动,体现为人的一种具体亲身经验。故此,以认知的观点看,概念化来自于特定语境下的语言使用。

概念合成理论是fauconnier和turner在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旨在阐释意义建构的语言学理论。这一理论反映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下面,本文依据该理论对意义建构这个语言使用中的根本问题作一简要探讨。参见下例:

(2)infrance,thelewinskyaffairwouldn'thavehurtclinton

例(2)中的虚拟句法结构表明该句命题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反事实性,而整个语句命题的意义建构绝非该句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合成理论认为,语句的意义建构是其组成部分(心理空间)的概念表达经过合成,产生新增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本质是认知的,意义建构的关键在于其概念的形成,语言仅仅是表达概念意义的符号载体。

从合成理论的观点看,例(2)的意义建构始于语句的整个整合网络,该网络共包括四个心理空间:类空间、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和最终产生新增意义的合成空间。类空间位于整个概念整合网络的上端,对各输入空间起到连接作用,制约并影响着语句的意义建构。例(2)建立的类空间包含“country,politics,headofstate,morality”等。整合网络的中部分别由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组成。其中,输入空间1提示的是有关美国政治的一个空间域的概念构成,具体有"us,clinton,president,lewinsky,extra-maritalrelation-ship,hurt"。输入空间2的概念构成是"france,presi-dent,extra-maritalaffair,nothurt"。居于整合网络的底部便是整个语句在特定语境下意义建构中的新增意义所在,即所谓的合成空间的概念构成,具体由"france,clinton,president,lewinsky,extramaritalaf-fair,nothurt"组成。

例(2)中,介词短语infrance在合成空间的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立起整个空间的概念构成。

因此,fauconnier的turner称之为空间建立成分(spacebuild-er)。例(2)的整个语句分别包括americanpolitics和frenchpolitics两个域,组成整合网络的两个输入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发生映射关系,并最终促成合成空间的形成。合成空间的成立标志着语句意义建构的完成和实现,含有输入空间并不具有的新增概念构成信息,也就是语句表达和传递的意义。

四、从语用学角度看合成理论的不足

合成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发展,对多个输入空间中的概念构成经过映射形成诸如类比、隐喻、虚拟等意义建构的问题提出了概括性解释。根据合成理论,如要理解语言使用的意义,就必须建构起类空间、输入空间的概念构成所组成的整合网络的认知模型,以及合成过程所衍生的新增意义。自提出以来,合成理论在语言研究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导了当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方向。但与此同时,合成理论也受到一定的质疑和批评。例如,brandt就明确指出,合成理论未能对新增推理信息的过程给出详尽的阐释。sper-ber和wilson指出,语言使用中的意义分别由显义和隐义)组成。显义独立于语境而存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语义意义,而隐义却依赖于语境而存在,与所谓的语用意义相一致。根据sperber和wilson,语言使用中对显义的解码须先于对隐义的解读。尽管认知语言学强调语境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但合成理论做出的例证分析仅限于sperber和wilson所说的显义,也就是语义意义。对于语用意义层面上的隐义,合成理论并未给予阐释。从文中例(2)看,合成理论解决了"ifclintonisthepresidentoffrance.hewillnotbehurtforhisextra-maritalrelationshipwithlewinsky"这一显义的解读,但对于该句诸如"extra-maritalaffairsneenotallowedinpoliticsintheunitedstates"."extra-maritalaffairsneeallowedinpoliticsinfrance"."extra-maritalaffairsare,actually,nots0terrible"以及"clintonhittheskidsforhisextra-maritalrelationshipswithlewinsky"等特定语境中可能传递的隐义歧义现象,无论是fauconnier还是turner都没有给予解答。综上所述,合成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语义层面上意义建构的静态解读问题,但是,由于这一理论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其对于语言使用中具有动态性质的语用意义,即言语交际的特定语境意义,尚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阐释。

建构主义的特征篇7

7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伟大的长征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民族复兴的献身精神;坚决服从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定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高度团结统一的精神;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强大动力,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继承红军传统,弘扬长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找材料到--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战胜艰难险阻,就是因为共同的理想和坚强的信念,将人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铸成一种摧不垮、压不倒的巨大力量。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样需要树立这一坚强信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学习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在前有天险,后有追兵,既无后方依托,又无物质保障的条件下,红军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克服了困难,扭转了危局。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是一场全新的事业,是一次新的长征,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出现挫折。比如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企业的改制问题、“三农”问题、反腐败等问题仍然困绕着我们,犹如一道道无形的封锁线,考验着每一个党员、每一个人。克服这些困难要有一种精神,要像当年红军那样,满怀信心,勇于拼搏,去夺取胜利。

弘扬长征精神,夺取新长征的胜利,不但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政策,还必须有一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长征的胜利是一个历史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红军队伍中,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全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把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建构主义的特征篇8

一、关于完整性、整体性和“实体”

如果社会生活中的“实体”(不论其形态如何)可以理解为某种“客观事实”、变化或现象,那么某个指定的实体总是可以从“整体性”(wholeness)去分解与概述;而当实体被改变、被遮蔽呈现出间断、零碎的状态时,我们则可以用“完整性”去描述它。完整性不是整体性,只是呈现整体性的部分特征,不能整体反映实体的全部内容与形式;它也不是实体,只是为建立完全描述客观事实而构建的一种动态趋势。实体不但是某个事物或现象的客观事实,也包涵其性质、属性以及它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化。就像一幢楼,实体是它的全部,我们可以实地去感受它,包括它的位置、结构、面积、楼层、格局、内外设施以及相邻环境乃至区位优势、交通等等,获得的信息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而楼的结构模型则可以反映它的整体性,只需要从沙盘模型结构中就可以构建一种与实体的相似性。相似性虽然体现在结构中,却不能刻画楼的性质、内部与外部及其关联。因而完整性是为了构建一种关系,力图通过整体性去反映实体的部分或整体的变化或特征,是去感知实体的动态过程。换言之,整体性为完整性与实体之间搭建了桥梁,可以通过完整性的论述去触及事物的实体。在实际研究中,对于无形的、流动的实体,我们很难“嵌入”其中去观察、分析和理解它。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其整体性的认知,导致似乎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其主要或部分特征去构建它的完整性,以“近似”的角度进入实体,在感知其整体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描述和阐释。那么,把握实体的主要特征就成为构建其完整性的首要事项。完整性只能从整体性结构特征中体现。客观实体的变化往往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它或许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或许是瞬间的突变,或许超越了我们的认知。对此,我们无力真实“记录”其繁复的变化过程,更不能“透视”其内在的变化,因为这个变化涉及的因素太多,时间、空间、社会、文化、人群等等的差异都将引致某些客观事实的改变。当这些客观实体进入我们视野的时候,可能只是些零碎、模糊不清的片段,无法感知其完整连续的变化过程,其整体性呈现缺失。尽管如此,实体的客观事实在对应的时空中,在社会生活中,在历史记忆中总会散落某些“痕迹”,不管这些痕迹在时空中是零散的、交错的还是叠加的,它都是活态流变过程中的“遗留物”。遗留物不但表现出它在某时某刻的文化意义,也被实体的某些特征所笼罩,而这些错落的特征将为我们构建实体的完整性特征提供依据。但是,对于这些来自实体的痕迹特征,不应按照某种次序去对号入座,而应该融铸于整体性结构之中,这样才能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变化。概言之,既然我们只能感知到实体的部分特征,那么构建整体性结构特征的目标就是其完整性。在民间艺术的整体性特征中,往往存在区域性、民族性、艺术性等。以区域性为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展演、流行的区域是不同的,从民间村寨的小范围到如今被现代文明冲破的区域界线,区域也在被改变之中。如果不把这个特征置于当地的历史结构中,就很难理解区域性,也就很难构建其完整性。

二、民间艺术的完整性

用完整性去描述民间艺术是恰当的,因为它“复变”于历史过程中,其整体性已被粉碎,只能用完整性去构建。研究民间艺术有很多向度,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将形成对其主要特征的不同借鉴与采纳,其主要特点在内容中的渗透与组合也有差异,结论往往是与客观事实相近,甚至相反。但是,任何结论与判断都改变不了民间艺术发生、发展的客观事实,改变不了其深处历史结构中的社会生活。只有把民间艺术置于社会结构中,去反观其社会背景、文化生活、族群构建以及相互作用,抽绎出其主要的社会特征、艺术特点、展现其规律以及与人群的关系,建立完整的变化特征,从整体的角度去反映它的变化,才更加接近客观事实。在实践中,对民间艺术的研究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充分阅读、理解前人的著述、相关的文献记载及某些材料,建立自身对其结构体系的体认。另一方面要进入民间艺术流行区域进行田野观察,尽可能多地采撷散落于民间的存留物;注重观察“文化持有者”的实践与表述;注重材料的核实以及表现形式的比对等。当这两方面的工作已经能使自己全面、理性地看待研究对象,并有新的体悟时,就可以继续下面的工作了,即构建对其研究的结构。研究结构的确立对于反映民间艺术的整体性尤为重要,因为科学合理的结构是由客观事实来描绘的。然而,建构完善的研究结构比捕捉、确立其主要特征容易得多,因为民间艺术的主要特征在自身衰变的过程中已经面目全非,甚至消亡。换言之,研究民间艺术的首要任务就是善于发现、捕捉泛化于历史过程中、泛化于社会生活中、泛化于表现形式中的特征,并建立特征与结构的逻辑关系,结构才能趋于完整。民间艺术的完整性也就附丽于整体性之中,其目的是逼近对客观真实的描述。以秀山花灯为例,从相关的记载、著述以及文本材料来看,对它的认知一直停留在程序性及表现形式上,主要关注它的外在表现,忽略了其最主要的特征———仪式,没有触及它的灵魂。不能触及根本,是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的观察角度,它的许多重要特征被表象所覆盖,人们难以深入其中,其结果就导致了整体性缺失。以往对民间艺术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对民间艺术完整性的解读或许存在误区。既然完整性是通过部分特征去触碰民间艺术的真实客体,或者说如今对民间艺术的阐述是由其部分特征决定的,那么,对于民间艺术特征的规划、细分就显得很关键。我们既不能强调,也要避免放大部分特征的作用,这样会造成内容与特点脱离;要重视特征之间、特征与实体之间的关联,避免“盲人摸象”的误判;要批判“特征化”,即都是或都不是特征,没有主次、层次和互动关系之分;要坚决反对用“材料”糅合出的“人造特征”。只有对民间艺术的特征与客观事实相对应,民间艺术的完整性才能客观反映其整体性。

三、有关整体性结构的构建

既然整体性可以全面描述客观实体的内容和形式,那么如何构建整体性结构去反映实体的客观实在呢?这涉及一个研究角度的问题。如果这个视角的方向是以研究对象的特征为基点,并试图通过对特征的解析来构建一个整体的形象,那么就可以实现对观察对象的客观描述。这就给出了一个路径,即对客观实体的研究总是以完善其主要特征为基础,并在这一向度中去构建完整的实体结构模型,最终实现全面真实地阐析对象的过程。也即是说,整体性结构就是客观实体的结构模型,其框架由其主要特征构建而成,那么,研究对象的特征以及与实体结构的关系就成为首要问题。然而,事物的发展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民间艺术在历史社会中的发生、发展总是间断而跌宕起伏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生存于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之中,承受着不同“外力”的作用,在面临强势文化侵袭所产生的同化与涵化过程中,被新的文化形态所掩盖、取缔。反观其变迁过程,它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而阶段性又表现出片断式、零散的、模糊的特点,这就让我们很难演绎出对它的概述,也难以建立整体性模型。虽然我们不能呈献客观事实的整体性特征,但却可以发现实体的某些“活态”还存留于记忆之中,这或许使我们建立整体性视角成为可能,即是说,树立“活态”为参照系则可以有效地触及整体特征。当厘清繁复的实体网络,找到了“线头”时,最重要的是建立其完整性的研究思路了。这个思路就是把实体的整体性作为核心,或者说整体性必须根植于完整性之中,成为指导构建整体性的一种结构思路,或者是建构一种反映实体的逻辑关系。在从民间艺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结构中,其完整性可以用两个方面来建构,即历时性与共时性:一方面通过对它的起源、成因及当代流变过程等的考察,即历时性(synchronic)研究,揭示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及其与“外部场域”的互动;另一方面通过对其本体特征及其表现以及本地人的“态度”等有形与无形之“遗产”形态在当下展演(culturalrepresentation)的考察,即共时性(dia-chronic)研究,揭示从民间艺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外部场域”转换后,它的“意义”是否因之转变。在这两个视角的观照下,民间艺术拥有的全部内容与形式才被呈现出来,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建立对它的描述、阐析与重构,形成完整的论述过程。可以说,民间艺术的整体性构建就体现在研究的视角与完整性的论述过程之中。

下面以秀山花灯为例,简要介绍民间艺术完整性的构建思路。四、秀山花灯的完整性构建秀山花灯是流行于武陵山地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民间艺术。由于其民族性、区域性、艺术性、民俗性等特征,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民间艺术的“活态”流变特征,它的发生、发展以及与社会、区域、族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就呈现出零散、片段、模糊的状态,我们很难观察其整体的演进过程。因此,重构其完整性,对于观察、分析、重建民间艺术显得尤其重要。这不但是民间艺术自身传承延续的需要,也是理解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在重构秀山花灯完整性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文本记载缺失,仅有的部分记录也只是些很零碎的材料,所以难以组构出其完整的流变过程。因此,完善秀山花灯的系列“文本”资料、捕捉其主要特征就成为田野考察的关键。首先,秀山花灯在漫长的历史阶段都处于“村村寨寨跳花灯,家家户户喜迎灯”的繁荣状态,形成“压缩”秀山花灯历史发展过程叠加而成的景象,再现了某一社会时期跳花灯的本质及其与外部场景的关系。观察这个景象犹如在观看一部由零碎、片段、模糊、间断的“幻灯片”组合而成的影片,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空白,断断续续,且音画交错。因而对其进行准确描述,复原其过去的景象,便成为构建其完整性的首要问题。其次,秀山花灯长期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或者说艺术表现的本质是什么,究竟是何力量推动其繁荣延续,需要进行阐析。再次,要通过呈现秀山花灯从繁荣到衰落所经历的过程、发生的变化以及衰落的原因,实现对其过去的重建。因此,重构秀山花灯的完整性体现在它的“空间”描述、本体分析及其过去重建三个方面。

(一)秀山花灯的空间描述我们的调查研究总是某一时期、某个特定地区的社会生活。这个过程本身是由人类的各种行动和互动构成的。人可以个体行动,也可以以群体方式行动。在各种不同的具体活动中,存在着可发现的规律,因此,陈述或描写某一特定地区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一般特征是可能的[5]4。描述秀山花灯的一般特征,需要将视角回归到对应的那个时代,要从那时的社会生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入手,对它进行多维视角的观察,才能对其进行准确描述。所以,以组成秀山花灯的基本单位“民间花灯班”为观察对象,并把它置于社会生活的空间中,分解其构建元素,观察对象间连接、互动以及相互作用的结果,刻画静态与动态的转换关系,实现对它的准确描述。涂尔干最早提出空间理论,他的核心思想是把空间定义为具有组织意义,在时间、空间下的抽象思维,具有社会性的本质。他的空间理论为我们的观察提供了空间角度,不但有抽象的纵向时间空间,也有横向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层次的研究角度。20世纪70年代,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与福柯对传统空间进行全面改造,构建了新的空间理论范式,因而成为西方当代空间思想的引领者。在其思想影响下,空间理论渗透在各个学科领域中,被学者们广泛引用,形成跨学科空间观察、分析的新的理论视角。列斐伏尔与福柯对空间问题的态度具有根本上的相似性,他们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中的统治秩序问题上,不谋而合地发现了现代社会统治权力的微型化、日常生活化与非实体、非本质的分散化等特征[6]。爱德华•苏贾也认为,人类从根本上就是空间的存在者与创造者,其主体自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空间性单元,人类始终被各种复杂的环境关系所包裹。“一方面,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塑造着我们周遭的空间,但与此同时,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集体性或社会性生产出了更大的空间与场所,而人类的空间性则是人类动机和环境或语境构成的产物。”[7]当代西方空间理论的建立不但颠覆了空间传统意义上的依附性,恢复了空间的本体性;颠覆了空间的同质性,突显了当代空间的异质性。这一理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空间对于时间与历史的向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成为存在的共同纬度,从而形成了空间—时间—存在在本体论上的三位一体观念;另一方面,不论时间还是空间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充满了变化和异质性的。由此,人类自身即其他事物的形成以及对各种存在事物的思考、解释或批判都成为各种因素和力量相互交织与对抗的场所,而不具有唯一性[8]。在西方当代空间理论中,空间成为与时间及其所代表的丰裕性、辩证性、富饶性、生命活力等相对立的观念;空间视角成为当代语境下各个学科展开观察、分析、解释、描述不可或缺的纬度。在空间理论框架中,描述秀山花灯的完整性应注重两个观察角度:一方面展示民间花灯班的族群构建、历史过程、地理结构等静态与动态的关系与转变;另一方面揭示其社会性、区域性、民族性、艺术性等多层次元素的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内在原因。通过空间观察,可以复原秀山花灯在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构建其一段历史时期的空间状态,建立完整的空间描述。

(二)秀山花灯的本体分析秀山花灯繁荣延续的根本原因是其仪式功效。因此,仪式中所涉及的内容无外乎是普通百姓感兴趣之事,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畜牧兴旺、健康长寿、子嗣延续等等。人们在仪式中寻求慰藉,寄望未来,长此以往,沿俗成习,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行为模式被延续下来,并集中体现在某一种民俗活动中,使其传承不息。秀山花灯亦是这种表达的延续,它承载了当地族群的历史表达,是秀山民族文化交融和涵化的产物,是秀山历史的见证。透过花灯仪式,不难发现其仪式的社会属性与生活属性。“仪式使人的情感和情绪得以规范地表达,从而维持情感的活力和活动。反过来,也正是这些情感对人的行为加以控制和影响,使正常的社会生活得以存在和维持。”[5]179-180以涂尔干、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人类学家视仪式为具有增强作用的集体情绪和社会整合现象,并将仪式作为具体的社会行为加以分析,考察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而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学派”,则更侧重于仪式的内部意义和社会关系的研究。维克多•特纳力图则以象征本质和戏剧理论来理解仪式,指出“仪式”一词更适用于与社会变迁相联系的宗教行为的形式。当代人类学仪式研究理论范式的多元化,为仪式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角。克利福德•格尔茨通过对一场社会变迁中“爪哇丧礼”的描述,为人类学仪式研究提供了一种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围绕“帕伊坚之死”而举行的丧礼,让我们看到传统信仰模式和礼仪模式的弱化,20世纪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社会造成了桑特里和阿班甘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导致社会结构方面的整合形式与文化方面的整合形式之间出现断裂,而呈现出一种心理和社会的紧张关系。在格尔茨看来,功能论已不足以解释社会变动中的爪哇文化,同样“仪式不仅仅是个意义模式,它也是一种社会互动形式”[9]192。仪式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与社会互动之间密切相关,“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不仅互为镜像,而且也是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依赖的变量”[9]194。秀山花灯仪式具有仪式的一般性特征,也有其鲜明的民族风格。这是秀山花灯繁荣的根本原因,是推动秀山花灯发展延续的内动力。以秀山花灯仪式为阐析对象,通过展示仪式过程,揭示其仪式的本质;同时,力求从仪式的普遍性去阐释它的区域文化特征,从仪式的特殊性去揭示其共性,这样的阐析过程,才能把秀山花灯作为优秀民间艺术的本质呈现出来。

建构主义的特征篇9

[关键词]语义图示;知识可视化;知识表征;知识建模;电子课本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顾小清(1969―),女,江苏苏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培训系统设计与开发、数字化学习环境及用户行为、信息化教育资源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e-mail:。

一、研究背景

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之后,我们重新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这是一个数字化阅读的时代,是一个所谓真正的读图时代。有作者宣称,“图像社会或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已经成为当今一种主导性的、全面覆盖性的文化景观”[1]。这一文化景观的出现,固然有生活节奏加快等多种原因,但更为重要的,乃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据技术的突飞猛进所带来的可视化的力量。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可视化的力量,有时是一种视觉的震撼,有时是一种美的欣赏。但是,对于教育而言,则更多的是更为高效的信息传达。

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诸多努力,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将教育内容和过程可视化。随着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和对知识创新需求的增加,对可视化知识表征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知识的外在呈现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理解,也影响着知识本身的传播、生存和发展。在新读图时代,知识可视化研究因具有了新的意义而受到关注。

在这个“读图时代”,“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以快速、及时、便利等优点为大众所习惯。但是,如张耀指出的,这种浅阅读只是“看图”,它不需要调动读者的智慧,真正的“读图”需要读者在图中挖掘更深层的意味。[2]此外,无组织、碎片化的信息难以汇集、过滤、回馈、归纳、创新,也难以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难以激发思维发展。

然而,有意义的图示表达和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是当前数字化阅读中所缺少的,人们仅能够获取简单、零散的信息,却无法达到深层阅读和深度思维训练。这一问题,也开始在本研究团队开发电子课本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开始浮现。电子课本是一种伴随着数字阅读的普及而出现的新的数字学习资源,具有连接数字阅读与数字学习的功能[3][4]。在电子课本的设计中,如何使可视化知识表征起到突破浅层“读图”的作用,成为本研究团队新的研究焦点,而“语义图示”成为课题组试图用来进行可视化知识加工和知识建构的工具。作为一种思维建模工具,语义图示能帮助在知识碎片间建立语义关联,能帮助基于语义规则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有意义的“读图”学习。如与对数据的研究一样,成功的可视化技术可以让用户更易洞察知识,提高知识学习与利用的效率和效果。[5]本文对以语义图示实现可视化知识表征与建模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课题组的研究思路作一介绍。

二、相关概念

本研究涉及以下几个相关概念:

知识表征与建模。是指将知识及其结构予以呈现的手段,前者强调将知识结构中的知识对象及其属性、关系加以表达;后者则强调为知识的思维结构建立模型,以元素、关系、操作及规则所构成的模型帮助学生超越思维局限,将新知识吸收到已有知识结构中。

可视化。是指将知识/信息以形象化的表征方式予以呈现,以便人类更容易调动视觉潜能和脑功能对其进行识别和处理。最基本的层面是信息可视化,它将非空间的数据和信息转换为可视化表达,使得抽象的信息变得更易于被用户观察和理解;知识(经过认知加工的信息)的可视化则是运用视觉表征进行知识传播、建构、创新及复杂知识表示的图解手段。

语义图示。是承载知识/信息的新一代图示媒介,指将抽象的知识/信息(如概念、原理、关系等)通过带有语义规则的图形、图像、动画等可视化元素予以表征。语义图示能够将承载知识的信息进行基于规则的结构化组织和可视化表征,这能够便于人们对知识形成整体而又形象的认识和理解,因而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获取、内化、转化、交流、应用、传播和创新。

与可视化和语义图示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图式。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是以图式形式储存于记忆中的,很多图式连接在一起构成巨大的网络化的立体的图式框架。图式作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的动作或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的迁移或概括”[6],之后被记录为“个体对世界知觉、理解的方式”,“主体的行为模式和认知结构”[7]。德国心理学家康德认为,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人工智能学家Bartlett把图式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并将其应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8]。anderson等人则把其作为认知心理学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图式是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方式之一,是围绕一个主题所组成的大型信息结构。[9]简单而言,多学科领域对图式的理解倾向是:图式是一种认知或知识结构,是人脑中记忆的信息、知识、经验等的结构与组织(网络)。

图示。在可视化研究领域是指利用可视化技术对信息、知识进行可视化的表征。anderson认为,“图示是对信息进行图片化和具体的表征”[10];Lowe将图示定义为“对所表征的事物进行具体的图形化展示”[11];Hall认为,“图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简单的图像、漫画,用来传达重要的意义,这些简单的图像往往是基于一套规则形成的”[12]。在认知活动中,图示方式是更容易调动人类视觉潜能和脑功能的信息呈现方式。

图式与图示分别涉及内部表征和外部表征两个方面,两者分别反应、外显了人的心智图式。可以这样理解,图式更多的是一种内部认知状态,而图示则是一种外在表征行为或结果。在实际应用中,两者可以是一种“映射”关系。

另外,这里虽然把“语义图示”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但语义与图示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可视化的思路与做法。在亚里士多德、奥格登(C.K.ogden)和理查兹(R.a.Richards)及其他一些学者的认知与语义研究中,语义是指语言中语词的意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在认知上涉及概念、关系、结构和规则等元素。[13][14][15]语义与图示之间是一种形义关系。图示作为认知过程或结果的外部表征属外在之形,语义图示则是用带有含义的形式进行图式表达。可以这样比拟,同样的认知或知识意义,可以用图示、数学、语言(如汉语、英语)等符号形式表达。本研究的概念界定中,“带有语义规则”意味着建立、使用一套类似数学、(一种)语言的形式规则――有明确解释规范――以表达更多更广的含义;语义图示将作为一种工具在认知、学习等领域中使用。因此,如何建立以及建立怎样的语义图示规则或“图示语言”成为重要问题。

三、相关研究

本研究关注数字阅读时代所涌现的新问题,即如何突破浅层的“读图”,试图通过“语义图示”进行可视化知识加工和知识建构。相关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的可视化表征

这一方面,涉及知识的类型及其相应的表征方式。

知识可视化是以图示的方式对抽象的内部结构予以处理,这种结构既可以是知识结构也可以是较低级的信息关联。这一方面的研究涉及两个过程:(1)知识模型的建立;(2)模型外化的实现。对可视化领域的知识进行界定是可视化知识表征与建模的基本问题。典型的知识分类有:(1)基于主体分为群体知识和个人知识;(2)基于认知心理学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3)基于符号表达可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4)基于知识经济应用的角度,可分为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5)2001修订过的Bloom教育目标分类,将知识从具体和抽象的角度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该分类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知识可视化或学习都归结于人脑认知,从认知与教育的角度理解可视领域的知识将是适当的选择。

对知识表征的现有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视觉表征所能表达的知识内容上,而没有根据知识的属性探讨视觉表征如何表达知识,[16]即缺少可视化表征知识的科学方法。另外对知识可视化表征框架的研究也并不一致。从eppler到后期的研究中,对知识可视化的目的的定位偏向于传播与创新[17][18][19],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可视化框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关注知识类型、可视化目的和可视化形式;[20]另一种是表征形式分析、表征内容建构、观察者解读和制作者设计。[21]Burkard后续又对知识可视化框架做过修订:关注功能类型、知识类型、接受者类型和可视化形式。[22]

国外多种学科的文献中,与知识可视化问题较为相关的来自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等领域。

在语言学中,用多符号组合方式满足科学知识的交流与表征,强调多符号在共同与特定情境中产生意义。Liu等在其科学知识的意义及其符号语义建设的研究中,提出了制造意义的过程(使符号语义倍增)主要是交互符号隐喻――符号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导致其在语法和语义连接上产生语义重绘。[23]而科学交流中必然会有科学知识的表征。

在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领域,可视化方面主要通过“元数据”和“本体”来表示信息和知识,研究主要集中于(数据、信息)语义与图示之间的关系,产生的结果主要是语法和工具。在解决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意义的问题时引入了元数据。Buffa等在web语义研究中,形成概念体系的形式化标记,认为web应用中应当有三个语义标记维度:语义、实用和社会。[24]这与“本体”或“本体论”研究异曲同工。本体是指一种“形式化的、对于共享概念体系的明确而详细的说明”[25];Brewster在使用本体的知识描述研究中,更是将本体研究置于知识呈现的长期研究中予以讨论。[26]

在科学领域,则有基于离散对象的和连续区域的知识表征与建模。Skupin在(地理)科学知识可视化研究中写到:“科学的结构与演变的可视描述已经被认为是关键策略,用以处理庞大而复杂的且不断增长的不同学科间科学交流记录”,“地理信息科学中,空间被概念化为二元性的离散对象或连续区域”。[27]研究中证明了科学知识被概念化为离散对象或连续对象的两种选择,会导致两种不同的可视化呈现。研究认为:离散性的对象本体已经开始主导知识建模,连续性的区域本体是知识可视化中离散方式的补充。其中的知识可视化一般过程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可模仿性。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可用不同的可视化思路,而对于交叉域,可能需要一个共同的框架。

另外,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知识表征以概念、命题为基础,以结构、网络为关联形式。在认知主义中,人脑是以命题网络或图式来表征陈述性知识,而以产生或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程序性知识。联结主义认为,知识大部分是以结构的形式建构的,其常见的心智结构主要有概念、命题和图式等,它们一般用来组织知识、创建相关知识的意义结构,并存储于联结权重之中。[28]

(二)知识建模、模拟与模型

这一方面,涉及知识模拟、知识模型和知识建模。

动态和静态的模型与模拟是知识可视化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部分。知识可视化的内容中既包括静态的陈述,也包含动态的(包括时间特性)的变化和过程。在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视化中,模型往往不可少,过程与原理等模拟也常是必需的。根据面向对象的思想,动态要素的模型化,对于获得对象相互关联方式的具体洞察很重要;在一定的抽象水平下,相似的洞察可以从(基于“消息树”和“场景图”的)静态模型中得到。[29]

模拟被证明在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通过屏幕上的模型和可视的结果,学生增强了对潜在过程的理解,并且在相似情境下会发生什么的直觉判断也得到发展。[30]比起做真实的实验,模拟方法既便宜又快速。有报告表明:各领域的科学家都需要处理各种“过程”,而模拟是一个强大的学科交叉性工具,它用来理解“过程”,受到普遍认可。

知识建模在语义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过程语义、时间序列语义、知识处理语言开发和领域知识建模方法研究等。escrig于2009年在过程语义的研究中,主要使用形式语言对并行系统中众多的过程性问题进行过程语义建模,落脚于方程语义。[31]Boˇzi′在针对时间序列的模拟和建模研究中,围绕“如何建模并模拟(包括语义和元数据的)时间序列数据,及如何基于数据作决策[32]”展开,这一问题与Skupin的知识域可视化研究中过程语义的多样性问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相同的形式或数据会体现过程、时间方面的多义性,过程本质上与时间序列一致。[33]两个研究都涉及带有时间或过程维度的程序性知识。

研究者对体现时间属性的、过程特征的语义研究表明:知识可视化研究中需要关注知识产生、表征、应用的时间属性和体现时间(过程)特征的知识;有动态性质的程序性知识的建模中当充分考虑程序性知识的时间维度,重视其动态过程;而元数据标签、语义网络等可用于程序性知识语义处理,如Larrea&Castro在基于语义的可视化研究中考虑更多内容的语义,如数据语义、所有可视过程中各阶段的语义,以及影响可视化的外部元素的语义,主要方法是用元数据描述语义、形成规则。[34]

(三)建模语言

要完成知识建模则很有必要了解建模语言,适当的建模语言有利于知识建模的正确性和可用性。目前,建模语言中以UmL最受关注,其他还有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和可视化过程建模语言VpmL等。

UmL、VRmL和VpmL都是形式语言。形式语言(FormalLanguage)是按一定逻辑关系及严格规定的符号来表达某种事物,以及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语言。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使用的语言、工程技术中的符号、图形语言等均属于形式语言。[35]形式语言是用成套的定义、规则等描述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想法。它包括语义和语法,体现为概念体系、关键词、语法等,是在抽象层次上定义的。

UmL是面向对象的技术领域内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建模语言,已成为国际软件界广泛承认的标准,应用领域广泛。作为通用建模语言,它具有创建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等多种结构模型的能力,具有可扩展性和通用性,适合于多种结构和多变结构的建模。[36]同时,它也是一种标准的图形化建模语言。可视化过程建模语言(VpmL)是一种支持过程定义的图形化语言。它用可视化的过程图及其相应的正文规格说明,分别描述过程的结构和该过程中诸元素的属性,具有很高的可视化和形式化程度,适用于过程模型建造和过程模型模拟。[37]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的任务是在互联网上实现虚拟的三维环境,并且能让浏览者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38]

(四)图示技术与图示语言

这一方面,涉及可视化知识表征与建模过程中“用什么原理、思路进行图示工作”和“用怎样的图示符号(体系)和规则等表达什么含义”两个问题。图示技术主要有重图示表达(组件―规则)、重语义行为(行为―规则)、重视觉线索(线索―连接)和从逻辑抽象到图示表达等。图示语言主要是形式语言,UmL最受关注。

图示技术在研究中主要表现在图表组件―数据结构、图示语法、视觉线索等研究点上。“图示”在程序设计环境中作为一种视觉化输入工具,被转化为语义描述,它始于收集的基本图表组件,结束于表示图表语义的数据结构。描述包括基本图示组件间的空间关系规格――依据它们的位置、大小等数字参数获得,以及属性方法――用以描述具体图示语法和产生语义描述的规则。[39]这种方法的逆序过程就是实现图示的一种。Baresi用“图示语法(GraphGrammars)”描述选定行为,并且验证了两种图表语法,可以详细描述抽象语法陈述的变形,以及离散、并行系统的相应改变。[40]Stolpnik研究了语义图示中的视觉线索,将其作为揭示语义信息和辅助语义图表导航与探索的一种方法。[41]语义图表需要更强健的工具,能结合统计与拓扑分析,尽可能提供与正确信息背景的连接。视觉线索由图表和图表数据元素的详细(特定)问题定义。该研究中定义了三种视觉线索,即拓扑学的、统计学的和语境的,并展示它们如何在面向多种任务的交互式图表视觉系统中有效使用。这对如何获得对数据的理解和洞察很有帮助,对语义图示过程的研究也很有帮助。Skupin用实例展示了从地理空间到数据库的过程,中间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实体模型”间的转换也是对知识表征与建模可视化很有启示的一种方法。[42]

图示语言可看作是图示技术的具体、规范化定义与应用。可视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图符在不同的领域里不断地被发掘、利用。遗憾的是,可能出于其视觉与理解方面的特殊性或知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能系统而完整地表示知识语义的图示语言的几乎没有,大多都是有限群体中、领域范围内,或针对特定内容的图解约定。各行业应用中主要图示有:(1)统计图(Charts):饼图、条形图、直方图、拆线图、散点图等;(2)图表:表格、矩阵;(3)结构图:树形图、网状图、流程图;(4)时间轴;(5)维恩图解;(6)存在图(existentialGraphs);(7)概念图。这些图,都有相对确定的语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着不确定性――同样的图可表示多种不同的关系,对细节的处理也各有不同。要明确而清晰地可视化表达知识关系或辅助学习,尚需专门设计与开发。如DavidHyerle博士开发的以帮助学习的语言,提供了带有明确含义的八种图,包括括弧图、桥接图、起泡图、圆圈图、双起泡图、流程图、复流程图、树形图。[43]

(五)讨论与分析

以语义图示实现的知识可视化,既需要顾及不同学科的需求,又需要吸取各领域的知识或语义表征的做法。多种符号的关系及应用或图示符号在不同具体情境下的使用,所引起的语义连接的变化值得注意,这表明语义不仅与符号有关,还离不开具体情境。在认知上语义处理则离不开概念、结构等要素。可视化在科学与技术上的形式体系化与对象关系性的处理,则类似于我们所认为的:知识可视化表征主要涉及语义处理方式、符号及其使用方式和知识结构与关系三个方面,概念、概念属性、概念结构与概念关系是知识语义的重要要素;图形、图像、表格等静态画面和视频、动画等动态画面,及它们的组合是知识可视化的媒体手段;反映知识结构(关系、性质等)的图示规则、基本图示模板[44]等是实现知识可视化的主要技术和工具。如此可以完成“用什么图符(符号),怎样利用图示结构,表征与建模什么知识和意义”的工作。

为达到深层阅读,一方面,学习者在阅读中需要将知识进行结构上的解构与重构和语义上的分析与综合,因为由结构关系组织起来的知识在语义上将更加清晰,知识的模型化将大大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另一方面,知识建模与其说是针对知识的建模,不如说是面向知识的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它是以知识为目的的建模过程和建模应用,本质上是知识关系认知、体系化和创造的过程。知识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成果,认识是针对事物、现象、问题、需求的观察、解决或验证等得来的;知识建模的一般过程,就是先抽取知识的概念模型,再依据建模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并取得知识建模结果,或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者进行电子阅读,就是一个获得新知、理解其意、构建关系,或联想情境、列举实例,或连接实践应用的过程。而语义图示工具的支持可帮助学习者提高知识理解及其关系和过程梳理,为所学知识建立静态或动态模型,为所解决的问题建立模型或方案。

知识的模拟和模型可看作建模的过程或结果。无论哪种建模方式,建模的过程,就是对事物、系统、问题等的静态特性、结构和动态原理、规律等进行抽象分析和具体的形式呈现,使其具有一般性、模拟性和可测试性,以更清晰地了解事物内在的性质、结构、关系,把握事物动态过程中的原理、规律。其中的知识模拟就是用虚拟或指代的场景、事物、过程对知识的关系与系统过程进行模拟,以期学习者深入、准确理解。模拟是促进知识(语义)被理解的手段。

而以知识关系体系化及知识创造为目标的可视化实现需要有适当的语言工具。不同形式语言有着自己的思想指导、基础方法,其原理、过程与方法对可视化知识建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性。UmL图示思想与图示定义对知识可视化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如其中不同类别的视图和不同样式的图形,可用来表征知识的不同要素(如结构、层次、过程等)。知识建模对静态关系与结构、动态过程与变化的把握与运用是重要的,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解决问题有重要的知识应用与知识再生价值。一方面,对于知识中重要的一部分:动态过程和变化的知识,VpmL值得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学习迁移、知识与情境密切相关,情境在学习中就显得较为重要,而VRmL支持对知识情境或场景的可视化。

本质上,建模语言和工具都是一种抽象、概括和设计的结果,是面向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的设计结果。知识作为实际应用对象,其建模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其语义的表征和对其产生与应用过程的建模,目标是知识及知识关系的认知理解;二是对知识关系与应用的建模,目标是知识利用与生产。相比于知识的表征,知识建模更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它直接面向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而这也意味着知识的生产。应对知识表征与建模,需要对不同建模语言和工具博采巧用。

可视化知识就是利用可视化元素从语义层面上对知识作视觉呈现,充分利用图符、符号、图示结构,定义语义、形成语法,以表达静态、动态事物及其关系与过程的结果。其中会包括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语义的情景图示、对象图示、结构(关系)图示和过程图示等多部分内容。而选择适当的图示思路、符号与规则等是必经之路。UmL、VRmL和VpmL则是完成可视化知识和语义图示工具设计的很好的参考。

四、研究框架及其设计

本研究关注电子课本中的知识可视化,试图利用“语义图示”突破浅层阅读,进行可视化知识加工和知识建构,研究语义图示技术是否能提高学习者认知能力与(阅读)学习效果,并以“知识表征通则”、“基于语义图示的知识可视化”和“以语义图示工具促进学习”为具体目标。研究假设,基于语义图示的知识可视化表征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层阅读;语义图示工具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知识创造。其研究框架概要如图1所示。

其中理论研究中的“知识语义图示方案”是研究的重点,所产生的语义图示技术将是整个研究的基石。本研究将知识可视化的关注焦点置于语义。对语义和语义工具的关注有望为知识可视化研究取得突破,如确定适当的框架要素、明确统一的图示方法等。

在所有的个体、群体的学习活动、交流行为之中,人脑对知识或信息的意义的认知及其语义关系的构建是基础。无论知识可视化的目的是认知建构还是传递互动,不管知识类型怎样划分、接受者有何不同,语义在大脑中的理解、反映是核心。创新、传递、协作、回忆等功能都离不开彼此在语义层面的理解与沟通。语义工具的建立,即语义图示,会随着应用情境和目的不同而发挥不同的功能。如对个体而言是认知理解与思维反应,对群体来讲则是知识共享与交流沟通。

图示方案的考虑是从知识语义出发。知识语义至少包括两部分:一是知识的指代对象,二是逻辑形式和结构关系。可用语词、可视图符表示知识对象,而用规则与结构化组织表示形式与关系。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也重在这两个要素。知识可视化应当充分考虑自然世界和现实社会的真实状态,学习者的认知对象就是人、自然和社会,能否理解相关知识要看语义可视化程度和结构与关系的清晰程度。

认知还可通过对知识的进一步图解得到。知识结构和知识关系中包含思维结构和认知过程。知识内部结构和知识外在关系也是由认知过程得来。即语义层面上的知识图解与认知是合一的。知识可视化就是利用可视化元素表征知识的指代对象与关系。可通过对知识可视化目的和语义、图示、图式概念等的研究,形成知识语义图示思路。

图示方案从语义的两个基本方面入手,充分考虑知识可视化的主要知识类型,从可视化目的和语义图示内在需要确定表征维度。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到语义图示的确定性和有效性以及个性需求,置入可视化等级和可视化风格。从要素上来说,它涉及知识、图示符号与使用者三个方面。

五、总结与展望

读图时代要求数字化学习资源要注重知识的可视特征,以驱动人们的视觉认知与图形图像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按照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可视化呈现知识的电子课本支持学习的主要使命就在于:促进知识理解与掌握、促进知识建模与应用。以语义图示实现的知识呈现与图示工具,有望帮助学习者解决这两个问题,使学习者在读图时代能更好地完成知识建构和思维训练,领悟知识的实际意义与价值,达到真正需要的深层阅读。

知识可视化表征主要涉及语义处理方式、符号及其使用方式和知识结构与关系三个方面,以完成“用什么图符(符号),怎样利用图示结构,表征与建模什么知识和意义”的工作。知识建模本质上是知识关系认知、体系化和创造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讲,电子阅读中,它就是一个认识新知、理解其意、构建关系,或联想情境、列举实例,或连接实践应用的过程,此过程中可激发创造的认知。知识建模与知识表征在逻辑、结构的可视化方面有同一性,突出地表现在空间结构、过程变化和时间序列的表达上。知识可视化表征与建模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需要继承与创新。

在图示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中,需要考虑知识论、传播学、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尤其是,在视觉认知理解中的多(同类或异类)符号表征与语义生成的关系问题上,交互符号隐喻的意义生成机制很重要。它往往在于符号编目和符号通信之间的某种关联,这种关联在符号理解的扩散性或收敛性中产生,而生成的导向与刺激因素也体现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在具体的阅读(内容)情境下,“情境场”越强,内外部的牵引作用越一致,认知理解效果就越好。而对于全新的电子阅读,关键就在于:图示内容内部是否有足够紧密的联系,图示与语义理解之间的沟通是否有理想的扩散与收敛发生。

建构主义的特征篇10

关键词:环境乡土线索

在对环境的乡土性这个概念作出定义之前,有必要引用阿摩斯•拉普卜特的关于环境的一个概念:“可以认为环境被看做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系列联系。这些联系是有序的,即它们具有模式和结构――环境不是一种事物和人的任意拼凑。事物和人都从属于起着模板作用的图式,可以说这种图式组织着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生活的场面。在设计环境时,有四种因素会被组织起来,分别是空间、时间、交流和意义。”

乡土环境可以看作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组织起来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系列联系。乡土设计与所谓的国际式是相对立的,在乡土环境中,意义起最重要的作用,而不同地区的乡土环境在意义上差别主要是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对于乡土环境来说,也应该包含着空间、时间、交流和意义四方面的因素。在乡土环境中,空间和时间的组织是关于人们活动总体问题――谁做什么、包括或不包括谁、特定时候、特定的地方――的两方面。“交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言语或非言语的沟通,而“意义”指的是从环境到人的表达,具体说是意义通过所谓的形状或线索,例如符号、材料、色彩、形体、尺寸等等表达出来,环境的线索决定了环境的意义。四方面的因素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主要选取了“意义”这个因素来研究环境的乡土性设计。首先,我尝试用我的一个设计事例来对乡土环境的设计作一个不全面的举例:

这是一个广州的住宅小区的设计,在设计的开始就试图赋予小区环境一个带有浓厚西关文化特色的背景,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基点。我是从分析人们的交流活动(或者说是传统的生活事件)开始的,“小船上品尝艇仔粥――荔枝湾里游河赏荔――西关小巷里的纳凉聊家常――人们穿着木屐走过板石路,发出唧唧的响声――还有在哪户人家门口唱起的西关童谣”这些事件构成了昔日西关居民那具有广州传统文化内涵的生活模式和结构。接下来的工作是在上述事件发生的环境中寻找相应的线索,对线索进行归纳和提炼,以此作为构筑新场景的元素。

设计的思路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的框架:人们是以他们获得的环境的意义来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调查发现,人们对城市某一地区环境,首先是整体的与感情的反应,然后才是以特定的词语去分析与评估它们。环境质量的整个概念显然是这样一种概念,即人们喜欢某些市区或住宅形式,只是由于它们含有的意义。人类精神基本上靠通过使用认知的分类学、类别和图式,试图赋与世界以意义来起作用;建成的形式是这些图式与范畴的有形的表现。有形的要素不仅造成可见的、稳定的文化类别,同时也含有意义,那就是如果当它们与人们的图式相适合时,它们就会被识别出来。这就是说,只要在新场景中能够被识别的图式(线索)达到一定的水平,这种西关文化特色的场景就会被辨认出来,于是有着类似文化背景的人群(在这里就是土生土长的广州居民)就会产生对新场景的一种乡土性的归属感。

环境中的线索类似于语言学中的语言符号,而且它们之间在理论上有着很多相通之处。在这里我想把语言学的一些论点引用到乡土环境的设计理论当中。文学家用语言表现形象思维内容的时候,要把头脑中的表象转化为语言符号,听者要根据语言符号的系列再现出作者头脑中的表象。我认为这个过程与建筑师的创作过程是类似的,建筑师在构思的初始阶段,头脑中往往出现一幅幅的场面(经历过的或是没经历过的),他要表达这样的场面形象,就需要把它们转化为建筑符号,其他人根据建筑符号的系列再现出建筑师头脑中的表象。乡土环境的设计可以理解为这样一个过程:乡土性的场面――建筑师头脑中的表象――转化为建筑环境语言的符号(线索)并表达出来――人们根据环境语言的符号再现出作者头脑中的表象和乡土性的场面。

跟语言学类似,环境的线索具有抽象性和联系性。“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如果把“小楼”、“一夜”、“春雨”、“听”、“深巷”、“杏花”、“卖”各自隔离开来看,它们只能唤起一连串互不相干的表象,但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给人的也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表象,而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这是因为它们进入了特定的情景,表现了特定对象的形象。由于语意上的互相限制和影响,表象之间互相规定了想象范围,从而使每一个对象都具体化了。为了表现想象中或现实中一幅复杂的画面,需要使用大量的意象。由于语言特征的限制,我们只能从浑然一体的形象世界中择取若干主要部分,在若干主要部分中再分离出若干特征、状态加以表现,其余没有得到表现的部分则由读者的想象去补充。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再现乡土环境的场面时,不可能也不需要把原有的场面复制过来,因为场面所包含的信息是无限的,而设计者所能用的建筑语言符号却是被限制的。设计者只要从原有的场面中提取出足够数量和足够清晰性的线索并加以提炼和抽象,通过环境语言的规则使用到新的环境中,这样,新环境的乡土性就会被多数的人所理解,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去补充环境中没有被表达的部分。

线索的多少和清晰性对环境乡土性的影响。

霍尔曾把构成环境的线索分为固定特征、非固定特征因素,这些因素同样可以拿出来作为构成乡土环境的线索。在一个城市中,街道和建筑物属于固定特征因素,这类因素通常在传统的聚落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观察江南一些被保存下来的旧城区,可以很容易从其街道和建筑的形式和排列中去识别出其乡土性,而在现代的城市里却很难通过这些固定因素识别出这个城市的特征。非固定特征因素包括人的品类、衣装、语言、活动、声音和气味等。在一个现代的城市中,如果单想通过改变街道和建筑的样式来表现这个城市的地方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在这时,非固定特征因素显得更为重要,不只因为非固定特征因素更容易更改,而且其与乡土文化联系得更为直接。通常,场面越是复杂,文化越是多元,就需要越多的和越清晰的线索来支撑。在一个小的传统城市中,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少的线索来识别它的特征,而在大城市,因为存在着相当多的干扰因素,人们往往需要更多的线索来识别。

线索的相对性

美国学者克里斯•亚伯在《建筑与个性》一书中,在提到建筑与语言的比较时,他认为,就建筑学的研究而言一直局限于乔治•斯坦纳所称的语言的普遍主义哲学。举例说,詹克斯后现代主义所鼓吹的建筑符号可以随意操作的观点曾经流行于建筑语言的话语中。这种带有普遍主义意味的态度,低估了不同语言中所谓的表面的差异,在后现代建筑中尤为明显。最典型的是将一些单个的元素从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借用过来,随意地拼在一起,认为每个元素直接带有它原有的历史脉络中的含义。这种建筑上的普遍主义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环境设计当中。例如在中国的一些商业楼盘的环境设计中,有着中国传统特色的园林常常与欧式的亭子混杂在一起,而在一些标榜所谓的岭南特色的环境中却布置了热带的叶子树,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可以经常被发现。。不同建筑元素或线索的简单拼凑,只会造成混乱的场所感。在这些环境当中,人们很难通过辨认线索来感受得到具体环境中的特有的意义(因为线索来自不同的历史脉络),更毋论能够产生对环境的共鸣了。

但是,我们并不能否定不同文化元素(线索)之间融合的可能性,相反,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乡土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因为乡土环境形成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与外界隔离开来的,而是本土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过程。

线索的长时段性

关于乡土环境的概念,常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认为乡土环境只能是单纯的具有传统文化与适应地方气候的环境。其实,在文化的层面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乡土环境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特征。在乡土环境中,考察一些外来文化的线索以及它们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情况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个过程会涉及到环境的整个过去(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跨度。

中山市的岐江公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岐江公园的原址是中山市的一个比较著名的造船厂,设计师在对公园的规划中有意图的把原造船厂的一些机器构件和建筑设施保留下来,进行适当的改造,并以此作为公园的一个主题特色。我认为,这种延续原有环境意义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原造船厂的机器构件和建筑设施,作为原有环境的线索,虽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不能认为是具有乡土的特色,但从对人可感受到的环境的意义来说,是属于乡土的。

线索的象征性。

在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很多线索不只是一些符号或形状,而且具有比较强烈的象征性。而且,在乡土的文化环境中,许多线索的象征意义都可以为公众(包括设计者)所确定理解和共用。因此,在研究环境的线索时,如果能把握住它们的象征意义,并把这些象征意义通过新的线索表达出来,这对于表达环境的乡土性是很有帮助的。例如谈到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起象天法地的象征意义,又比如村庄的选址宜背山面水,是因为其在风水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新环境的设计中,如果线索中带有这些在传统的文化环境中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那么这些线索很容易就会被识别为乡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