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0:20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篇1

关键词: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农业高新技术

 

农业高新技术是指能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和重大推动作用,并能形成新型农业产业的农业高新技术和农业新技术[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把农业高新技术作为生产力主要构成要素,嫁接农业传统产业或独立发展成为新型农业产业,实现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市场化和企业化[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可物化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为依托,通过培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产品占领市场为手段,并建立相应的控制体系和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实行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3]。

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的意义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从宏观上看,评价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是测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从定量上把握某个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状况和水平,能够为该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制定和宏观决策提供较为有力的依据,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从微观上看,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评价是在测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涉及到产前、产中和产后不同的生产、流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也按照系统的思想,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加以分解,构造多层指标体系,对子系统进行分析,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系统原则,可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3评价指标选取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涉及到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而目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的统计资料较少,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的评价存在着较大难度,可选取具有代表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衡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联结研究机构和农户,是高新技术运用主体,代表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级指标体系分成三个方面,研究开发能力、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研究开发能力与产前密切相关,经济效益则反映产中的生产状况,社会生态效益指标则主要从产后的角度对产业化进行评价。。研究开发能力是由企业科技人员比重等6个指标组成,经济效益是由高新技术产品商品率等8个指标构成,社会生态效益包括增加就业机会等6个指标。

3.1研究开发能力

研究开发能力方面包含了研究和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企业科技人员比重、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职工比重、科技成果转化率、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等6个指标。

研究和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是评价企业研究开发能力重要指标,对研究开发活动支持力度的关键性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研究开发能力越强。

企业科技人员占职工比重是评价企业科技人才储备水平的指标,反映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指标。科技部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比重在30%以上。

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职工比重是反映企业研发力量和企业投入研发人力状况的指标,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职工比重越高,说明企业研发的力量越强。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科技转化能力的强弱。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越强。

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是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多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强弱。

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是反映企业研究开发工作的组织化、系统化程度的指标。

3.2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方面由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高新技术产品商品率、投资收益率、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增长率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指标组成。

总资产增长率是反映高新技术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状况,衡量企业资产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总资产增长率越高,则企业在本年度资产经营状况越好。

销售增长率是衡量企业营销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的销售增长率越高,说明了企业营销能力越强。

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经营水平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本年度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经营效率。总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增长率是反映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销售状况的重要指标。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增长率越高,说明了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越强,也反映了企业市场开拓能力。

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对市场占有情况和市场渗透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了企业营销能力的指标。

高新技术产品商品率反映高新技术企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的指标,体现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新技术产品商品率越高,说明了高新技术企业专业化程度越高。

投资收益率是反映企业投资成本回收情况和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新技术企业获利能力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投资收益率具不是越高越高,也不是越低越好。

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反映企业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企业产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3.3社会生态效益

社会生态效益指标包括6个子系统,分别为增加就业机会、相关农户生活条件改善情况、企业与农民联结紧密程度、绿化面积增长率、化学污染减少率和环保资金投入增长率。

增加就业机会是反映高新技术企业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是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标,评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相关农户生活条件改善情况是从定性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对农户生活条件的改善情况,反映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运用对农户生活水平的影响,评价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明显改善相关农民的生活条件。

企业与农民联结紧密程度是反映高新技术企业与农民关系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农民和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成为利益共同体。农民与企业联结紧密,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高。

绿化面积增长率是衡量高新技术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的指标,体现了高新技术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率是反映高新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所采取的措施。污染物排放量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数量总和。

环保资金投入增长率是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环保资金投入增长率越高,说明了企业对环境保护越重视。

4权重确定的方法

农业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化评价体系中,权重确定是评价方法的关键。。合理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是判别评价方法可靠性的标准。确定权重方法,通常有两种,即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其中相对比较法、连环比率法、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属于主观赋权法,熵值法属于客观赋权法。

4.1相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是将所有指标分别按行和列构成一个正方形的表,根据三级比例标度,指标两两比较进行评分,并记录表中相应位置,再将各指标评分值按行求和,得到各指标评分总和,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4]。

4.2连环比率法

连环比率法是先随意把各指标排成一定顺序,接着按照顺序比较两个指标的重要性,得出两个指标重要性的相对比率——环比比率,然后再通过连成把次环比比率换算为以最最后一个目标为基数的定基比率,最后再归一化为权重[5]。

4.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通过一定方式对指标权重独立发表见解,用统计方法作适当处理。德尔菲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专家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来评判对象的一种评价方法。德尔菲法是就一定的问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提出意见或者看法,然后将专家的答复加以科学整理、归纳和综合,以匿名的形式将所归纳的结果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询意见,直到意见趋于一致的评价方法。

4.4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作层次权重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运用该方法,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指标的权重[6]。

4.5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根据各指标值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小,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熵是信息论中测度一个系统不确定性的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就越小。反之,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值法是运用指标熵值来确定权重。熵值法是根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权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随意性。

【参考文献】

[1]丁华.农业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渗透机制构架[J].商业研究,2007,365,(09):199-201.

[2]吕建秋,钟小平.“温氏模式”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0):85-89.

[3]赵志芳,尚泓泉.河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5,(10):5-7.

[4]王国华,梁墚.决策理论与方法[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合肥,2006,(3):42.

[5]李英,胡奇英.预测与决策[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2005,(3):226-227.

[6]刘心报.决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06):118.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篇2

1.蛟河市在推广新型农机具工作中的做法

1.1依托生产厂家联合开展培训

蛟河市农机校组织购机农户30多人到延边插秧机制造有限公司、山东玉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学习、参观、培训。邀请厂家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插秧机、收割机产品结构、操作要领、维修、保养常识,并现场实际操作表演。看录像、听讲解,使农机户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1.2农忙前集中开展培训

坚持“通过现代新型农机装备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蛟河市农机校全面铺开新型农机化培训工程。农机培训突破了局限于拖拉机、收割机的传统农机具培训,积极探索新型农机具的培训方式,把农机培训推向新的领域。牢牢把握农机推广的脉搏,做到推广什么就培训什么,通过培训拓宽了广大农机户的视野,使他们对新机具、新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3广泛宣传使用新型农机具的必要性

由于过去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许多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缺乏认识和了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村大集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介绍新型农机具的好处,让广大农民提高认识,积极购置、使用新型农机具。

1.4现场表演示范,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

蛟河市农机校利用春季插秧、秋季收获组织各乡镇农机户和农民召开现场演示会,宣传机械插秧和机械收获的效率、效果。与人力作业相对比,机械插秧每公顷可节约劳动力10~15人,降低生产成本800~1000元;机械收获每公顷可节约劳动力15~20人,可节约生产成本1200~1500元。逐步让广大农民认识使用农业机械的好处,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

2.推广新型农机具的建议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篇3

作者:马凤才郭翔宇

农业高新技术投入使用后由技术应用区域内的所有农业生产者共同受益,另外,由于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环境和设备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需要资金量大,而政府财政资金的不足和管理效率低下使得其将高新技术的建设和管理职能逐渐移交给乡村一级的生产社区或者合作社组织来执行。这种模式在规模小且集中的生产单位最为有效。因此,由农业生产者参与农业高新技术的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每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它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农业生产者尤其是天然的农户具有的这种小农意识或者说有限理性的“经济人”,由于生产特性使得农业生产者受到“看不见的手”的指导较弱,因此,农业生产者会在自己的理性范围内与相关行为主体进行博弈甚至在技术选择倾向上的自我博弈。在对生产投入和产出进行权衡后,农业生产者有可能会仍然选择传统技术。另外,在自利动机的驱使下,同一生产区域内的农业生产者在农业高新技术生产环境的建设投入中存在“搭便车”的倾向,这将会导致农业高新技术的供给不足。农业生产者之间的技术选择行为是相互影响的,由于农业生产者对技术选择预期的不确定性,而受约束与资源禀赋的制定和高新技术激励制度的建立会增加生产者采用高新技术的预期。因此,生产者之间的合作意愿是建立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之上的。本文通过建立以下两个农业生产者技术选择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激励机制在农业高新技术技术选择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

未引入激励的农业高新技术选择的博弈模型假设农业高新技术为准公共物品,在使用过程中排他成本很高。假设一个生产区域内仅存在甲和乙两个农业生产者,两个人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Q=F(w,L),其中,w为农业生产者使用农业新技术的投入量,L为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甲和乙共同面临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高新技术两种选择:采用农业高新技术,进行高新技术设备及生产环境投入;或采用传统生产技术,不进行高新技术投入。假设生产者无论采用传统技术还是高新技术,其作物产量都不受影响。根据以上假设,求解农业生产者甲和乙在不同技术选择下:如果两个人都不进行高新技术设备及生产环境投入,则双方的收益函数为:(式略)两个农业生产者都平等地进行高新技术投入时的收益函数为:(式略)当一个农业生产者进行农业高新技术投入,而另外一个不进行农业高新技术投入时(假设进行新技术投入的农业生产者仅投入了一半的技术改造成本),则进行技术投入的农业生产者的收益函数为:(式略)其中,p、pw和pL分别为农业生产者种植作物的单价、单位农业新技术价格和其他生产要素单价,Q为作物产量,C为农业高新技术投入成本。假设农业高新技术投入越高,则农业高新技术成效越好、作物损耗越低,即w1>w3>w2。甲和乙农业高新技术的选择对应了4种可能的结果,即双方投入与不投入的组合。为了更清楚地分析甲和乙在不同技术选择下的收益,对“囚徒困境”下甲和乙农业生产者的收益用具体数值进行假设。假设如果双方都采用农业高新技术,则两个人都获得(3,3)的收益。如果有一方进行农业高新技术投入,采用农业高新技术,而另一方不进行高新技术投入,却享受技术改造的收益,则双方的收益为(1,4)或(4,1)。如果两人都不进行农业高新技术投入,两个人的收益都为(2,2)。对于甲而言,其偏好按F(4,1)>F(3,3)>F(2,2)>F(1,4)排列,而乙的偏好则为F(1,4)>F(3,3)>F(2,2)>F(4,1)。双方都不进行农业高新技术投入的策略是两个人的一次性博弈的超优策略,其结果是一个纳什均衡。“囚徒困境”博弈的均衡结果并非是帕累托最优的。当传统农业技术能够满足农业生产者需要、农业高新技术效果并不明显和农业高新技术生产环境及设备建设成本很高时,农业生产者就会选择不进行农业高新技术投入,从而导致生产区域农业高新技术的供给不足,其原因非常简单,农业高新技术的产生和研发是需要成本的,它并不是完全的公共品,而是由于政府的农业政策制度安排使得农业高新技术供给主体提供了带有优惠性质的准公共品。

引入激励的农业高新技术选择的博弈模型各级政府为了保持农业经济增长以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不可能放任农业生产者自由选择或者“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因此,为了实现政府的目标行为,在农业生产系统既是制度供给主体又是农业高新技术供给主体的政府将选择在农业生产系统中设置激励机制(此处我们假设不存在各级政府寻租现象),并且在农业生产者进行技术选择时制定如下规则:对采用农业高新技术的农业生产者实行奖励,对实行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资源未合理利用甚至产生负外部性的农业生产者予以惩罚。假设农业生产者在决策之前,对该规则具有完全的信息。在满足模型1的假设下,重新构建农业生产者的收益函数。如果两个人都不进行农业高新技术术投入,则双方的收益函数:(函数略)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的制度安排下,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的选择并不会必然产生,也可能会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供需均不足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与中国目前的制度有很大关系,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农业基础设施是技术应用的先决条件或者说是必备的硬件。例如在低洼地块缺少防涝排水沟渠,使得大型机械无法进入,高科技的农业机械与传统农业播种、收割工具相比,无法灵活的进出低洼地块,因此,多数农业生产者在这样的农业生产条件下不可能会有使用高科技农业机械的“冲动”,即使有农业高新技术的激励机制,农业高新技术的供给与需求也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双向不足状态。实行农业高新技术所获得的直接利益就是农业的经济增长,由于目前的土地经营制度是家庭经营制,即使农业高新技术成效很好,但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农业生产者收入高的多,作为单体经济主体的农业生产者虽然得到了采用农业高新技术的内在激励,但是农业生产者承担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势必增加了农业生产者的负担。而农业生产者收入的减弱会降低技术投入的自我积累能力,从而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2)政府农业高新技术投入政策与法规的缺位,使农业生产者缺乏实行农业高新技术的制度保障,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需要政府采用相关的经济政策来调动农业生产者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依据国外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经验,对于一些农业生产者急需而又缺乏资金的工程,只要农业生产者提出申请,政府会及时提供长期无息或低息贷款以及税收方面的优惠。中国目前相对缺乏发展使用农业高新技术的扶持政策。(3)农业生产者处于产业链劣势,缺乏足够的讨价还价能力,我国农村生产规模小、生产区域分散、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和技术创新能力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者技术选择倾向的瓶颈。从流通角度来看,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还不是大农业体系的实际操控者,而只是其中的实力很弱的一个小环节,却无法控制农产品市场价格,其原因在于生产阶段与流通阶段之间出现了断层,这段断层使得农业生产者利益流失,通过农业生产系统无法得到补偿,加之农业生产环境差,使用农业高新技术意味着先期投入成本高、后期交易成本高,农业属于弱质性产业,技术不易被生产者掌握,服务体系又不健全,从而抑制了农业生产者使用新技术、购买新设备的积极性。以上问题不会在短期内解决,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程度的增强,农户自身规模和实力的提高,适于农业高新技术的环境一定会到来。

依据上述对农业生产者技术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得知: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加农业生产者选择农业高新技术的预期,使农业高新技术供给行为从违约转向合作,从而增加农业高新技术供给。模型分析同时表明,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的选择并不会必然产生,也可能会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供需均不足的情况。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篇4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林毅夫(2008)提出技术变迁是农业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较大的矛盾,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现状。为全面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努力突破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药残留浓度高、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不力等现实问题。同时,切实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投入带有开放系统的许多明显特征,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性较大,导致统计口径具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福建省科技年鉴(2011)统计的统计数据,2010年福建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为1708982万元,按行业来分,其中农林牧渔业为5357万元,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3%;在农林牧渔业中基础研究支出为45万元,应用研究支出为807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4505万元。数据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总量较低,且存在资金投入结构的问题,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由此,福建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仍需加强和完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也尚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民:指农民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农业技术供需问题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著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而品种类成果比技术类成果多、生产类成果比加工类成果多、粮食作物类成果比经济作物类成果多、农作物成果比畜牧业成果多以及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则是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不足。在当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著,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处于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1、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目的,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资金不足等现象,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3、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条件,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复杂、连续动态过程,且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创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主体诸如政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组织、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并相互产生合力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议以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为依托,构建具备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导向”为平台的工作导向及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2、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手。实践中,福建省可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同时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精干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农职校资源以及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养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推广服务型人才和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培养和打造一批精研发、懂市场、懂生产的企业科研人才。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王安国等(2003)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吴文元等(2006)认为,应该对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进行创新,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在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明确以政府引导全社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农企农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以保障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福建省各级科技、农业等涉农部门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福建省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衔接,形成合力。2、探索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机制。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更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使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都得到有效支持。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扶持。协调好各类性质的银行机构的职能,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信用合作金融的业务种类,合理分工。同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贷款幅度。4、建立及完善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机制。企业是农村科技创新主体与成果应用重要载体,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由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如委托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同时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对涉农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额度。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政府引导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科研成果更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全省范围加快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中心或内部科研机构,增加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四)开展合作,加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进程

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现状看,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在产学研合作以及省际、国际之间的合作程度均呈现比较滞缓的趋势,既无法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全面共享,也还难以达到与世界接轨的水平。1、强化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福建与台湾地理、气候、土壤等相近,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相同,开展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合作的基础上,加强闽台农业信息、科技、教育、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的合作,建立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加速福建省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拓展合作的内涵。福建省应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对福建省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资金支持,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为闽台农业合作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与支持农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方式,开展技术项目合作,通过提供研发所需部分资金、联合攻关等方式,提前介入高校、科研单位的应用研究,取得知识产权和成果优先转化权,促进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目标的实现;鼓励与支持产学研共建技术研发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技术研发中心,包括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机构,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3、设立福建省农业技术引进与合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育种新材料、新品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引进、创新;鼓励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农业技术引进工作,用于引进技术的费用可全额计入生产成本;鼓励省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创新合作、实验与应用开发合作、推广产业化合作。

(五)提供决策参考,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管理

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农业技术供需脱节,农业企业创新投入低,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合作程度低等问题;同时,学术界对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约束背景下,农业企业或农户低碳生产技术、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等应用程度的研究结论不够广泛,无法为政府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提供有效决策参考。因此,为了准确把握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了解农业企业或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应用意愿,需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软科学研究,加强对农业企业或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政府把握政策制定的侧重点和落脚点,提出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政策,提升福建省的农业科技能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约束背景对农业生产提出的新挑战。

(六)明确目标,突破重点领域及攻克关键技术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篇5

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8%,农业科技进步和开发取得了重大成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为现代农业提供了科技储备,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农业科技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为现代农业提供了科技储备。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已在生产上应用,实现了商品化和产业化。

(3)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4)农业科技推广成绩斐然,农业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通过农业科技推广,科技示范及技术服务,加速了成果转化,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为新时期农业推广探索出新的途径,理顺了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目前,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目前的51%,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1]。

(5)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为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6)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相互衔接,加速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进程,带动了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和专业市场的兴起。

2回顾安徽省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的成功实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形成了由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推广系统组成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特别是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业应用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我省比较有影响的重大技术集成应用项目为例阐述:

(1)推广甘薯“优、健、高”栽培技术(1984-1989年)。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安徽省农科院、阜阳农科所、阜阳农技中心等共同完成。项目在阜阳地区累计推广21•35万hm2,增加鲜薯17•84亿kg,增加产值2•85亿元。同时,围绕该项目提出了甘薯“五关栽培法”、“五连环加工法”具有较高的社会综合效益。不仅带动了全省畜牧业、加工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创汇农业的发展。

(2)安徽省水稻旱育稀植引进创新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992-1997年)。该项目1992年引进后,由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等单位在沿江、江淮及淮北单季稻区设点组织进行系统试验研究,改进创新完善配套,建立了安徽省南北稻区应用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新体系,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该项目1997年获安徽省农村科技奖特等奖。

(3)阜阳市脱毒甘薯大面积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1996-1999年)。该项目由阜阳市农科所、市科委、市农技中心等牵头,原阜阳市12个县市区(包括利辛县、蒙城县、涡阳县、亳州市)农业和科委部门共同实施。对其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组装配套改进和创新完善技术体系,形成了集育种、组培、病毒检测、繁育、高产开发和推广应用于一体的科技推广运行模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达到了增收增效的目的。项目累计推广面积24万hm2,增加产值30余亿元,1999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此外,吨粮田小麦玉米增产技术、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以及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重大技术的实施推广为我省农业科技开发奠定了一座座丰碑。2008年以来,农业部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目前已启动水稻、小麦、玉米等50个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建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50个,下设功能研究室231个,建立综合试验站970个。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一个一个地梳理各个农产品产业链条的技术需求,一个一个环节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有效引导和支持了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向我国农业生产实践需要集中。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熟化与展示示范为目标,将进一步增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1]。

3当前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涉及的学科、部门创新和应用体系不完备,缺乏很好的合作机制,存在着体制性和机制。农业科技体系条块分割、分工不明、力量分散、学科狭窄,科研、生产、推广严重脱节,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紧密,致使有牵动性的项目,有突破性的大成果少,造成过度竞争,掠夺开发、资源浪费严重,形成一条农业“高投入、高产出和高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之路[4]。同时,农业科研整体效益不高,农业科技体制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因素突出表现在: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跟踪式”、“模仿式”研究甚至重复研究比较多,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不够,一些重点领域技术成果还比较缺乏,尤其是真正能运用到生产上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还比较少[2]。二是农业科研推广体制不完善,机制不灵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三是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科研、教育、推广衔接不够。一些领域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在立项方面过于强调竞争,弱化协作,很难形成研究积累和重大突破,科研、教育、推广3个体系相对独立运行,相互衔接不紧,影响了农业科技形成整体合力。由于科技创新步伐滞后,科技推广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农业产业化企业驾驭不了拥有分散土地使用权的生产经营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农产品数量和农产品质量仍不能满足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四是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减少,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型人才。当前,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科技人才严重不足,人才队伍存在着极不稳定的现象,出现了人才断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同时,随着农民科技意识的增强,技术人员很难适应新的农业科技形势。此外,农业相关产业政策不配套,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跟不上,农业科技推广和科研工作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生产和销售脱节,严重影响农业产业化开发。

4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的思路与探讨

4•1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目前,我省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拥有1个功能研究室、11个科学家岗位、31个综合试验站,2010年将启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体系立足科研、推广、科技培训和示范服务于一体,培育和造就一支服务于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队伍,为安徽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体系围绕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任务核心内容在示范县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服务;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检测分析疫情、灾情等动态变化,并协助处理相关问题以及完成农业部交办的应急性任务。1a来,经过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以及示范县共同努力下有力地推动产业的发展。

4•2立足产业需求,启动一批有牵动性和突破性的重大技术项目集成应用、转化与推广应根据科技发展、市场需求以及产业需要,立足本地实际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启动一批有牵动性和突破性的重大技术项目集成应用、转化与推广。尽快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需要,更好地将技术成果与生产结合一起,真正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4•3继续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确保粮食丰产稳产按照“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主要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质量安全”的原则,继续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在“十五”工作基础上,继续以提高水稻、小麦、玉米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技术进步为目标,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走先进实用技术优化集成、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三区”(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下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根据安徽的生产条件与技术基础,集中力量开展安徽水稻、小麦、玉米生产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集成一批不同区域的丰产高效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通过“三区”建设、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和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安徽水稻、小麦、玉米生产技术水平。将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相结合,制定不同生态区域的操作技术规程,完善技术研发、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确保我省粮食丰产稳产。

4•4加快专业技术、实用技术教育培训,造就一支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普及应用于一体的中青年科技团队充分利用我省农业科研院所优势,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选择对农业发展关联度大和带动性强的多项农业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实现多项农业技术的联动创新和配套运用。形成推进农业科技的强大合力发挥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凝聚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努力打造一支各学科批次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重点培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

4•5加强科研与推广相结合,加速成果转化在推动科研、推广结合方面,构建“任务来源于生产,成果在生产中完成,效果受生产检验,人才在实践中成长”的科技服务生产新机制,探索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农业区域综合开发、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运作等措施,把一批见效快、成效大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4•6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企业、特色规模化基地和区域化产品集散中心,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生态、气候、土壤等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和国家战略需求为核心,建立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实行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引导和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生产与市场的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5思考与体会

5•1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健全财政支农稳定的增长机制农业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的投资主体是政府,政府应首先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总量,重点调整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把资金重点倾向公益性农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以及高新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5•2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向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增加投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项目,加强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能力,对区域性广,资源利用率高,持续发展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发展领域,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5•3培育农业企业主体,放活经营性农业积极探索和理顺土地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流转制度的改革,实行集土地、资源、资本、管理、劳动、技术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达到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开发引入市场机制,需要将诸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政府应给以一定的财政补贴、财政贴息政策。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篇6

关键词:深化高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

作为全国农业百强县之一,高州市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农业总产值、种植业总产值分别为135.05亿元和81.44亿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6.5%和7.2%。该市在发展农业的进程中,科技进步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要增加农作物产量,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推广普及良种良法,提高单产,破解农业发展受资源约束的难题,消除瓶颈。长期以来,该市就是围绕"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的工作思路来抓好农业生产,坚持不懈地引进推广良种良法,提升农作物生产水平。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又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当然,该市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12月31日)指出"不断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立补助经费与服务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继续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不断改善推广条件。"

1.当前高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州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该市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需求格局的变化,该市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农业技术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据有关部门测算,该市畜禽发病死亡每年直接经济损失238万元,相当于畜牧业总产值的2.82%,农民平均年损失26.44元。猪、禽的死亡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将减少损失1.87元,按出栏后的价值计算,人均可增收9.76元。另据测算,如果该市通过推广先进技术,使该市化肥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每年可以节省成本252万元,亩节省成本12.9元;如果使该市农药的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每年可以节省成本90万元,亩节省成本4.6元。当前该市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有:

1.1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

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至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该市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1.2该市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并且缺乏采用新技术的需求动力,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

一方面,该市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另一方面,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

1.3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技术上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

长期以来,该市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高端化,农业生产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接受者的农户随着生产与经营行为的改变,他们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转变为对优质技术的需求,由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自然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相适应。

1.4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

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该市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1.5农民居住地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村委组织功能弱化,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

该市农业经营存在分散性的特点:农业涉及40万多个农户。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性,农民组织的缺失,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

2.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2.1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2.1.1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传统观念通常是从技术供给者的角度看问题,把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的被动消费者,而没有对农民的技术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因此,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你给的我不要,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例如,作为种植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举措,高州每年都会引进、筛选、示范、推广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大约30至50个突破性新品种,并建立100亩粮食作物新品种示范区,展示给农民看,向农民灌输"会耕田、勤换种"的理念,带动农民用良种、种良种,健全了全市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使该市粮食作物种植良种面积达92%以上。

2.1.2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在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下,该市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还缺乏市场激励机制,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工作还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没有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其工作的好坏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的,许多推广工作也就难免流于形式,不能让农民满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例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带动农民跟进。今后,该市要采取措施,使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与农业生产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开展长期有效的合作,实现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者的"双赢"。

2.2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2.2.1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但是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该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服务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可以委托农民技术协会等社会组织推广农业科技。农技、农经、农机等站所可以改制或精简后划归协会等组织管理。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2.2.2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该市农技推广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广泛地面向农村,开展科技成果开发、推广活动;农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各种农民技术协会、种养大户也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面对这些新情况,该市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要支持这些组织和企业的发展,鼓励它们以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的联合,推动跨地区、跨专业推广机构的横向协作,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注意发挥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的作用,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2.2.3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降低在技术市场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提高推广效率。该市农业涉及农户多,规模小,高度分散。农业推广体系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成本高,效果低。单个农户直接参与农业技术市场交易,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技术交易成本非常高。因此,该市要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连接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从"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这个技术转移过程来看,一方面合作制度保证了成员在技术获取过程中费用较低;另一方面,其组织制度保证了各成员在选择决策中的主体作用,保证了技术的适用性;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聚集了更多的能人,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更高。从"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这个技术扩散过程来看,是农民自己来传播农业技术,其产生良好的效果是其它推广组织和推广手段难以替代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播者本人也是农民,具有与他人相同的生产生活环境,有着共同的语言,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篇7

摘要:藁城市农业科技园以绿色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和种植为载体,通过新技术的孵化与示范辅射,建立起“科技园-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带动了藁城市绿色蔬菜的产业化发展。该园区的企业化经营运作,架起农业技术依托厂商通达农村、农户的桥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藁城市;农业科技园;技术创新与推广;绿色蔬菜;产业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87-02

1藁城市农业高科技园发展概况

河北省藁城市农业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是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由藁城市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筹资建立、企业化经营运作、以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创新与推广为宗旨的一个农业科技园。科技园总面积10500亩,其中核心区500亩,示范区1万亩,辐射区50多万亩。到目前为止,科技园累计投资达2000多万元,拥有技术人员和园区工人26人,设有名特新蔬菜品种试验区、无公害设施蔬菜高效生产展示区、工厂化育苗区、科研培训中心等8大功能区,是河北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和省级科普基地,2008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单位。

科技园建于1998年,前身是藁城市农业局良种示范场,具有一定的良种试验、示范经验和技术基础。该园以促进绿色蔬菜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引进100多个名特蔬菜新品种,研发十余项蔬菜种植新技术,按照“一定二约三健全”的模式建立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村和农业科技示范户网络,架起绿色蔬菜生产新技术通往农户的桥梁。在科技园的带动和示范下,2008年藁城市蔬菜产值占藁城市种植业总产值的60%。绿色蔬菜产业成为藁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渠道。

2科技园带动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功能表现

科技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与推动作用。科技园带动藁城市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蔬菜生产新技术孵化功能,二是蔬菜生产新技术示范辅射功能,两种功能的衔接形成蔬菜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

2.1蔬菜生产新技术孵化功能

科技园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的生产资源条件,从国内外科研单位、种子公司引进100多个新品种以及温湿度控制、生态栽培等多项新技术,经过试用筛选等一系列再开发过程,使之本地化、商品化,并在应用中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从而使之在本地区得以推广。

2.2蔬菜生产新技术示范辐射功能

科技园主要通过技术成果示范展示来实现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通过技术的推广,不但可以推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率,还可以优化农业生态条件,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3科技园带动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

科技园作为一家企业性质的农业技术组织,通过带动周边地区绿色蔬菜产业发展,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实现经济效益。科技园以新品种引进试种、新技术研发推广为基础,建立了优质蔬菜种苗育供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农户后顾之忧为目的,建立了绿色蔬菜产销体系;以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蔬菜种植效益为目的,建立了新技术研发推广体系;通过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进行生产,以三方合作共赢为目标,建立了“科技园+合作社+农户”的组织运行体系。如图1所示。

3.1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建立“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运行机制

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抵御风险能力弱,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科技园组织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10余家,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借助合作社同农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贯庄、落生村等蔬菜种植专业村,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作为新技术的提供者,科技园提供种苗培育,供应农资、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作为种植户的带头人,负责组织、联系种植户按技术质量标准进行蔬菜标准化生产;组织农户参加技术培训,接收农户的信息反馈并及时向科技园反馈。科技园根据反馈情况对农户进行针对性专门辅导,协同合作社对蔬菜成品质量检测,统一组织销售,从而形成“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绿色蔬菜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化运作模式。

3.2以新品种引进试种为基础,建立优质蔬菜种苗育供体系

在蔬菜生产中,育苗是一项关键环节,严格的技术条件限制使之存在很大风险。提高育苗质量,保障种苗供应,既是农户的需求,更是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质量的需要。科技园购置了专业育种设备,建立年供苗能力5000万株的自动化育苗车间和智能化育苗温室,根据农户需求对筛选出的品种进行育苗,通过专业合作社将以较低的价格将种苗销售给农户,组织统一种植。高优质蔬菜种苗育供体系保证了绿色蔬菜产业化生产的进行。

3.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绿色蔬菜产销体系

科技园将产品定位于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碧青”品牌商标,认证多种部级绿色蔬菜品种,按照品牌化标准组织种植。为保证绿色蔬菜生产,科技园规定严格的种植技术标准并统一为农户编码,保证蔬菜生产质量。

为了顺畅外销,科技园同种植户签订风险和回收协议,建立了年收购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的物流配送中心,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检测回收蔬菜,合格的统一加工包装、冠以“碧青”商标,销往国内外鲜菜市场、国内大城市的超市、绿色蔬菜专营店、酒店、单位食堂等处。

3.4以提高蔬菜种植效益为目的,建立新技术研发推广体系

科技园建设有560的组培科研中心,拥有多名中、高级农业技师。根据市场和潜在的需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技园自行开发出多项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并先后承担完成了省市科技部门的多项技术项目。

科技园将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给农户,在解决种植的风险的前提下由农户自愿种植;同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技术传播站”,组建专家团队做长期指导和短期培训,并及时接收农户信息反馈、回应反馈并做跟踪技术指导;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培育“农民专家”实现技术辐射。通过专家团队辅导、“农民专家”的技术辐射以及多种媒体的技术宣传形式实现新技术的推广扩散。

4科技园带动绿色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绩效评价

科技园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4.1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科技园通过引进新品种,开发种植新技术,有力地推进了区域农业技术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在科技园的带动辐射下,当地建成多个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科技园的种苗销售收入每年可达150万元,蔬菜种植户年人均年纯收入可达1.5万元,实现经济利益上的共赢。

4.2推广种植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科技园和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开发与推广,科技园重点推广的十大蔬菜种植技术得到周边农户广泛认同和应用。仅其中的“节水一体化”技术,就可以节约灌溉用电量55-60%、综合劳力90%,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提高蔬菜产品品质。

4.3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农民

科技园组建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民田间学校,打破当地农业的传统格局,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机制,搭建科技与市场、企业、农户相连接的桥梁,使得农民的经营理念、管理意识、技术应用水平都得以提高。

4.4形成产业化农业布局,扩大就业

在“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运行体系中,科技园、专业合作社、农户、物流公司共同建立起产供销一条龙的绿色蔬菜产业链,创造出新的职位需求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拓宽周边农民的就业渠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

5启示与建议

5.1启示

(1)在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引入私人资本,通过民营化途径做好惠农事业。农科技园的发展经验表明,农业技术的推广路径可以由强硬性的行政命令转变为私人资本作为示范点示范推广,这样既能有效实现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也为公共服务事业民营化进程起到推进和示范作用。

(2)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组织化程度不高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科技园和合作社通过经营活动,提升了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和标准化经营管理意识,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为更好地配置农业资源,发展高新农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节能环保型农业是河北省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河北省人均农业资源占有水平先对偏低,但同时又是京津生态资源输出地。为长远发展计,发展节能环保型农业尤为重要。科技园研发推广的节能环保型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经济效益,为河北省农业长远发展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5.2建议

(1)鼓励私人资本创办农业科技型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结构。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宜鼓励私人创办农业科技型企业,通过信贷、贴息等多种途径在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测手段、风险保障等方面给与扶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延伸农业产业链的长度。

(2)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各地宜根据实际情况鼓励、扶植农户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组建农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与市场的对接,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3)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产业,在生产中很容易遭受风险。由于更高的成本投入,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存在着更大的风险。故而,发展农业保险事业,鼓励农民为作物和农业设施投保,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将会大大地降低不可预期事件对农业的破坏程度,减少农民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3,(8).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篇8

一、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注重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均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措施,渗透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要靠科学技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要依靠科技进步。我们必须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意义与重要作用。

纵观农业发展的历史,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始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每一个阶段无不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灌溉、良种等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带动了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世界各国均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来看,国际上农业发展方式大致分三类:一是美国、俄罗斯等人少地多的国家,大力发展以机械技术为依托的劳动力替代技术,走劳动力节约的发展道路;二是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的国家,大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资源节约的道路;三是英国、德国等人地比例中等的国家,既用机械替代劳动力,也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综合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道路。无论哪种发展形式,各国无一例外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战略,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重视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很早就发明了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技术,这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农业农村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我国农业科技取得辉煌成就。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科技推广和服务机制不断创新,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增强;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许多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农业农村科技转化和推广明显加快,农村基层科技活力明显增强;农业资源利用、生态保护、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开发成效显著。成功研制了一季单产1400公斤的玉米超高产技术和亩产800公斤的二期超级稻,亩产900公斤的三期超级稻育种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杂交水稻累计推广60多亿亩,增产6000多亿公斤;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已超过棉花总面积的90%%;通过国家星火计划的实施,把超过15万项先进适用技术引入了广大农村,加快了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农民增收致富。通过30年来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世界农业科技大国行列,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十五”期间达到48%%,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民生改善,为实现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科技发展潮流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正在深刻改变农业的面貌。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将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源头;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的突破和应用,将深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设施农业技术、装备和食品制造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将推动农业产业化跃上新水平;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全面兴起和普遍应用,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和生态压力;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创新,将不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总体来看,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且能发挥引领作用,基础研究的新发现、前沿技术的新突破,必将为农业农村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挑战和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国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应用,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在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社区服务等方面提供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先进实用技术及产品,普及科学知识,改进农村生产生活习惯。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科技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一支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学历和专业布局较为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已初步建立,一大批涉及不同学科的科研基地初步建成。农业科研布局不断完善,针对农业领域的国家科技计划由单一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发展成面向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示范等多层面、多层次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科研机构活力空前提高,企业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热情日益高涨,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实力的增强,为新时期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任务十分繁重,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业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全面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抵御自然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民生,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增收能力,需要加速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

面对如此迫切的科技需求,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支撑和引领能力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一是科研投入不足。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远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二是创新能力不强。知识产权意识亟待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三是城乡科技要素统筹配置有待加强。城乡科技发展差距较大,农村科技资源缺乏且较为分散,基层科技发展难以满足需求。四是农村科技人才短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高,一线科技力量特别是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市场机制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总体来看,新时期农业农村科技具有坚实的基础,拥有巨大的需求,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在发展思路上,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以科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村民生改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必须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第一要务。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持续提高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发展能力,把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心,切实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体现科技发展为了人,落实科技发展依靠人,突出科技发展培养人,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要让广大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使农民得到实惠,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以科技服务“三农”为核心,在加强农业生产和产业科技的同时加快农村民生科技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农村民生各个方面科技的全面发展。要引导科技资源向农业农村转移,加快农村基层科技进步,实现城乡科技的协调发展。要在发展农业科技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科技队伍建设和科研基地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科技创新和区域科技创新。要统筹兼顾好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有效处理好支撑和引领的关系,突出需求导向,加强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统筹好政府和市场两个机制的作用,既要强化政府引导和支持,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新时期,依靠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责任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必须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科技支持。

(一)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效支撑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着力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与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相衔接,大力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强丰产栽培、农田改造等技术的集成,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总产水平,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推进良种培育、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农业单产和效益。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机械和装备设施。攻克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保鲜、产后减损、清洁安全生产等关键技术,加快林业、水利、气象、食品产业及农用工业等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业领域和功能,促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是当前农业科技的薄弱环节,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对优良品种、丰产栽培、节水灌溉、测土施肥等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灵的先进适宜技术,进行大面积应用,促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加快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广泛应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技术发展,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本文来源:文秘站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健全农业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加快科技成果和信息在广大农村的扩散、传播。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有农场等在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示范作用。加强技术集成推广,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加强与改善民生相关的技术开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坚持立足当前和面向长远相结合,突出解决农民最迫切、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科技问题。加强“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技术的集成和应用,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支撑。加强低成本医疗器械和药物、饮水安全等关键技术的开发,保障农民健康。加强农村住宅、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的开发,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快城镇发展技术在农村社区发展中的应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条件。加强农村科学技术普及,推进科技下乡,引导农民创业,扩大农民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农业基础理论、重要过程和重要作用机理等研究,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切实加强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在新品种培育、新型农药和新型肥料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把提高资源利用率、拓展资源范围作为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加快资源保护利用、农业节水、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开发,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人才培养,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既要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要重视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培养;既要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又要注重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浩浩荡荡的农村科技人才大军。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四、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落实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任务营造良好环境。

(一)加强城乡科技统筹,推动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

统筹城乡科技发展,形成城乡科技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合力。搭建政策和技术平台,建立健全城乡科技要素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引导城市科技要素和资源更多地向农业农村转移、集聚,将技术、人才和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加强对基层科技进步工作的指导和评价,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科技发展活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县。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营造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的良好政策环境

在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切实保障政府投入,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农村科技应用服务环节,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开辟多种渠道,扩大投入规模,使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根据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科技要素带动金融要素向现代农业集聚,以金融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落实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不断完善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体系。

(三)深化改革,创新农业科技的体制和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公益服务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加快发展和完善科技特派员、星火科技12396(农技110)、农业专家大院等新型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着力加强农业农村一线的科技力量。

(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制定、完善激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乡土科技人才培养,形成一支总量足、留得住、用得上、结构合理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队伍。支持县(市)和农村社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现代农业物流和经营信息平台、城乡统筹信息平台的发展,为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技术支撑。支持农村科技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的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农村科研条件。建立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信息与实物共享服务。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提高农村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加快农村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

(五)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篇9

1我国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分析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发现虽然在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1.1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现阶段,负责农村农业推广技术的部门对自身职责的定位不够明确,导致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偏低,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也受到影响,不利于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1]。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在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忽视技术的创新,造成新技术的推广作用受到限制,甚至农村工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无法为农村农业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1.2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对技术推广工作的掌控力度不够具体,无法做到明确的人员分工,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自受到一定的限制,也会对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以及技术成果的转化产生限制性影响。1.3新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随着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普及性发展,新农技推广工作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都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相关部门技术推广工作中投入更大的经费支持,只有保证资金的充足,新技术推广工作才能更为全面和具体,产生更大的影响。但在当前开展推广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所提供的经费不足以支撑推广工作的全面开展,也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创新。

2提高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型问题,要想改善现状,借助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为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就应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为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作用的发挥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探索提高村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的措施。2.1提高农业生产人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在开展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并且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为了确保新农业技术和新农业生产设备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相对广泛的应用,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让农业生产人员能够认识到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希望能为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奠定群众基础,促进整体推广效果的发挥,为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2]。在具体操作实践中,相关推广人员可以尝试带领农民群众到生产基地中参观学习,让农业生产者能够真正认识到新技术和新设备在辅助开展农业生产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开拓其眼界,让其对农业新技术和新设备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积极配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化开展。唯有如此,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能获得群众基础,整体推广工作水平也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2.2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农业地区积极探索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资金投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只有认识到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相关部门资金投入的支持下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有效完善,才能够循序渐进的提高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整体水平。所以在积极开展和创新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内容进行适当的完善,引入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保证推广效果[3]。只有这样,才能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促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例62页)如,在对某地区推广新种子技术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就结合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需求,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群众提供部分免费的优良种子进行试种植,并对农民群众的种植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农民群众能够亲身感受到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民群众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同感,进而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2.3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对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所以新时期在积极探索提高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提高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速度[4]。同时,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信息技术专业素质,保证与信息时代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相适应,促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有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2.4全面推进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在开展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农民的正确引导,有效地创新技术推广工程,满足农民群众增产增收的实际需求[5]。相关工作人员应认识到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建设示范基地,让农民在学习新生产技术的过程中也能切实感受到新技术应用效果,增强对新技术的认同度和信任感,进而积极参与到农村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实践中,保证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全面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能够取得新的发展成效。

3结语

在当前我国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对推广效果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限制了农村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无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应全面分析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优化措施,增强农村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为农村经济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借鉴。

作者:蓝松年单位:广西忻城县安东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孔继林,刘昌勇.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技服务,2016,33(12):188.

[2]张子民.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4):203.

[3]王世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农村(黑龙江),2015(18):68.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篇10

关键词:两型农业;技术菜单;产业模式

科技改造和武装传统农业,正在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农业资源的紧缺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影响了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资源约束和分布不均衡的背景下,农业要实现持续、稳定和协调地发展,根本出路就在于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切实需要以科技作为支撑,选择和优化两型农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两型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资源节约型技术、环境保护型技术(下文简称“两型技术”)就是努力解决科技对资源环境负效应的结果。

1 两型农业技术的机理及其选择机制

1.1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机理

发展两型农业对于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单纯地依靠传统技术是无法解决和难以有力支撑两型农业发展的。只有在科技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起农业两型技术支撑体系,两型农业才有可能持续快速的发展起来。

1.1.1 科技创新是农业功能拓展的根本动力

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两型农业是一种产业创新,且创新的根本推动力在于农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方法创新和供求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果。例如:①现代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应用于农业,使农产品生产方法和产品品质大大改进;②现代工业设施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农业标准化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一样具有可控性;③分子生物化学技术、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使得农产品成为工业用新型材料的供给来源,使生物质能得到发展等等。

1.1.2 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节约农业资源

①农业科技推进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农业规划保证农业系统有序运动,避免农业资源浪费,使社会、经济和生态更好地实现良性耦合并迅速向高层次运动,从而节约农业资源。②节本增效效应。农业科技应用可有效的拓展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可节约耕地、水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物质和能源减量化,合理有效的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有利于缓解农业发展中人均农业资源严重短缺的根本性矛盾。通过技术生态化,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社会消费的节约化。根据中国农业经济研究所的测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单产的增加,约50%来源于科技进步;而质量的改善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几乎全部依赖于新品种的推广和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③发展方式转变效应。依靠农业科技,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经济效益好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效益型增长方式的形成。

1.1.3 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实现环境友好

①科技在深化认识资源环境污染和破坏方面贡献巨大。科技进步能改变人类的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科学精神能促进劳动者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和进步,重建其思想价值体系,深化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没有资源环境科学的进步,就不能深刻认识生态破坏的危害。②科技支撑体系有利于促进两型农业实践。价值观念创新是两型农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更是其取得公众支持的基础。科技进步为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从而强化了人们发展两型农业的决心和行动。③建立两型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途径是依靠科技。例如利用环保科技,可加快“三废”资源的综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和恶化。

1.1.4 科技支撑体系能够推动农业结构的两型化调整

要发展两型农业,农业产业都需要按照相应的原则加以优化组合,向两型产业模式过渡。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是农业经济动态发展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的结果。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则有赖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科技进步改变需求结构、贸易结构、消费结构和就业结构等,加速带动和推进农业结构两型化调整。因此,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1.5 利用高新技术可以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高新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理论和最新科技发展基础上的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从技术结构看,它包括利用生物技术繁育的动植物良种、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技术、核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农产品精加工、保鲜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能源新材料技术和多色农业技术等。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利用高新技术对农业进行渗透、改造和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打破自然资源的约束,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质性,不断开拓农业新产品、新市场和新功能。

1.2 两型农业技术的选择机制

1.2.1 两型农业技术选择存在路径依赖

①制度依赖。坚持农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推广适合农户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的集约化生产。两型农业技术选择也必须与其要求相适应。②技术轨道。如果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技术标准,就要求提高技术水平。涉农企业技术的外溢渠道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保障之一。农户是否采用两型农业技术,关键看能否增加收入和福利水平。在审视农业技术发展路径的前提下,动态权衡成本与收益,作出与其相契合的技术学习战略。

1.2.2 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两型农业技术选择

①技术选择与市场需求匹配。技术决定农产品特性和质量,技术选择决定主体的产品选择,只有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带来利润。②科学发展观和两型社会建设决定了对发展两型农业技术存在巨大需求。但是,科技基础薄弱和农业科技落后是两型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中国在两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有效途径就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③现行农业政策能否形成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例如,农业政策能否帮助农户有效规避采用两型农业技术的风险,对农户技术行为是否实施了有效监督与控制。

1.2.3 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

①要与资源禀赋结构匹配。两型农业建设也要遵循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农业生产对于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特定经济中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只有符合区域资源禀赋结构,反映该地区要素相对稀缺性,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应通过技术选择,不断引进和应用农业高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开拓资源深度,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②符合绿色科技化趋势。绿色科技符合生态学规律,满足两型的基本要求。绿色科技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点和指导原则,把追求人与自然、生态圈和技术圈的和谐发展作为衡量标尺。目标是积极探索高效率和资源低消耗间的最佳结合点,使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绿色科技化可体现为绿色消费技术。

2 两型农业的技术菜单和技术进步趋势

根据以上标准,当前迫切需要的适宜技术应该是:①先进、安全、适用的生物技术体系。生物技术是推动资源环境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生物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重组Dna技术、细胞培养和融合技术、固定化生物催化剂、新型生物反应器、分离纯化技术、分子克隆抗体技术、遗传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体系创新直接引发了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对两型农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力。以生物信息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生物科技,将在动植物转基因与分子育种、微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②环境友好型肥药技术体系和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体系。新型肥药技术和病虫草害生态防治是两型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两型农业要求肥药能够高效、优质、肥效持久和安全环保;需要创新推广集约化农田肥药替代与减量化生产关键技术;需要不断研发和投入大量高效无污染肥料和低毒低残效生物性农药;需要推广肥药运筹技术,对关键时期肥药施用进行重点指导,提高肥药利用效率。正确选择和使用除草剂,加强对抗体遗传学研究。③精准化投入技术体系。运用全球定位卫星等现代观测、远程监测与控制等技术手段,开展农田信息快速获取关键技术、精准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技术、精准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精准作业系统构建的集成应用和示范工作。最终形成能业务化运行的作物生产综合管理决策支持服务系统,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有效保护环境。④农业标准化技术体系。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趋势,也是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农业标准化在国际农产品贸易、提高与稳定农产品质量以及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两型农业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和世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化对策。⑤农产品清洁生产技术体系。针对特色农产品以及绿色农产品,制定清洁生产规程与标准。中国两型农业技术升级的基础内容和当务之急就是根据作物布局,将传统农作技术、现代常规农业技术和高新技术集成。研发农业污染物循环利用与产业链控制关键技术,例如污染物监测与信息网络技术、秸秆高效利用与转化技术、畜禽粪便的沼气化和资源化技术、环境自净技术、残留生物降解技术和综合控制技术等。⑥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研发全过程生产机械化重大关键装备技术。例如残膜回收机械化关键装备技术,集秸秆粉碎还田、灭茬和残膜回收于一体的联合作业机械,驱动式整地机、双膜覆盖铺管铺膜精量播种联合作业机具、机械式膜上单粒精密播种机、大中型静电喷雾机具等重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工厂化加工及处理技术,种子智能色选关键技术及配套装备,“三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种子检测系统和智能喂料系统等,促进增产增效机械化重大关键技术集成。⑦农业数字化技术集成体系。结合国家启动的农业专家系统、科技攻关农业信息化技术示范区、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考虑区域布局,进行数字农业示范区建设。实现两型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示范。组织多学科、多形式研究单元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通过布局合理、高效联合、集成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现代化农业数字化技术、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农业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⑧粮食安全的保障技术体系。对现有粮食增产技术集成,重点攻关,示范推广,形成粮食生产高产、优质技术模式。按照不同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对优质高产品种选育示范与栽培技术、资源利用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方面科学集成,系统化技术设计,形成集成性技术体系。同时重视种质资源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开展以增产增收为目标,设计技术体系突破性研究,为粮食产业化经营提供综合技术保证。

3 两型农业产业模式的框架分析

3.1 资源节约型取向的两型农业产业模式

3.1.1 发展节约型农业模式

①节水型农业模式。通过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业节水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促进水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衔接城镇供水体系和农村供水管网,实现农村饮用水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实施抗旱补源工程,开展农村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减少输送过程中水资源损耗。合理收集利用雨水及再生水资源,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科学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生产效益的最大化。②土地节约型模式。着眼于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要推进工业化、村镇化与农业用地结构的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园区建设,节约集约土地。优化村镇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科学布局农产品流通、储运场所和设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③能源节约型模式。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立体种养和沼气工程,推广使用热水器为大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热能。通过普及立体种植的技术,提高单位面积太阳能的利用效率。④农业资源整合模式。整合区域范围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主管部门,对其科研设备、技术、资金、市场、信息和人才等要素进行系统化整合,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经济联合组织,实行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充分整合资源,发挥效益最大化。

3.1.2 发展设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材料科学于一身,以先进的农业设施为依托,是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有地膜覆盖、塑料小拱棚、塑料大棚和温室4大设施栽培的生产形式。目前,设施农业已经发展为具有人工环境控制设施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极高的现代化大型温室和植物工厂,基本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能像工厂那样有计划地生产农产品。

3.1.3 发展加工农业模式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农产品采取不同的加工和转化形式,以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主要有鲜活农产品配送、初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方式。农产品配送采取分拣、整理、包装、冷藏、运输等技术措施,减少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耗,使进人流通环节后的农产品达到标准,减少城市垃圾产生量。深加工转化主要是建设生态加工园区,对农产品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有效利用率和商品率,防止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节约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1.4 农业区域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在建设两型农业的过程中,将人口、资源、产业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聚集、科学布局、合理组合,对农业生产、生活、企业加工等各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使用和交换进行科学对接,实现有机结合、有效循环、有效利用,从而使该区域范围内的物质和能量能够综合平衡,形成内部资源与能源高效利用、外部废物最小化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综合休。

3.2 环境友好型取向的两型农业产业模式

3.2.1 发展生态农业模式

针对区域主要问题,如农业环境、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等,综合考虑,统筹规划,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农业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目前,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应用在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和农药与化肥污染等方面。①流域治理是以支流为规划单元,以地市设立项目区,以县域为建设单元,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统一进行规划,分期组织实施,以达到集中连片、大规模、高标准、快速度的治理效果,以期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采用流域治理和3s技术相结合,可以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②推广生态能源农业模式。建设养殖小区规模化粪污综合处理系统工程模式、百户村粪污综合处理模式、农户用小型高效沼气综合工程模式等综合处理系统工程模式。

3.2.2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模式

①果草牧一体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例如“栽树种草、养羊、羊粪肥树”的种养结合模式,“果、菌、肥”模式和“畜、沼、肥”模式等。②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对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增加有效的肥料、饲料及新型能源,各环节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经济正效益。③清洁生产模式。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技术为手段,实施全过程控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最小化的一种综合性措施。主要有:以减污为主的清洁生产模式,以节能降耗为主的清洁生产模式,以节能降耗减污为主的清洁生产模式,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清洁生产模式。这4种模式之问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④农村工业和生活垃圾利用模式。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开展资源化、产业化利用,实现城乡垃圾零排放、零污染,以及不同系统间的资源对接和共享。

3.2.3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产业模式

整合利用闲散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强化生态旅游的应用。加强土地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园区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加大现代化设施投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逐步实现科技促进产业的发展。通过农业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围绕两型的发展路线,利用优势产业,建设标准化体系,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加快绿色农业建设,从而起到带动示范作用。充分运用先进科技、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生态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4 优化两型农业的技术选择和产业模式选择的政策建议

4.1 制定或修改相关法律和政策

发挥市场驱动与资源结构诱导驱动机制的潜力,在限制和激励双重机制下,促进各主体对两型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①建立完备和科学的技术法律体系。在制定技术领域的新法时,必须以前瞻式的思维,从面向生态和人类发展的大视野出发,预测、总结新法可能面临的种种考验;其次,要相应地调整和深化传统技术法律的内容以适应两型技术发展的需要。②运用经济手段给环境政策带来灵活性和有效性。通过税收、补贴、押金退还制度等手段,对农业生产者行为形成良性刺激,帮助其有效规避技术风险,引导其主动使用两型农业技术。③确定明确的创新目标,使农业科研目标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消除农业科研部门的后顾之忧。合理组织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使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系统配套。重点抓好一批两型农业技术示范企业和企业群,为两型农业技术选择提供实践支持。加强全国层面的有关国际两型农业技术信息网络建设,提供更多、更快捷、更实用的信息咨询。

4.2 实现两型农业技术的集成

两型农业的技术体系应集成现代科技之优点,将优质高产技术、无公害技术、清洁环保技术等集合于一体,协调好人类、资源与环境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集成技术的整体效益。①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与规模化、专业化技术集成。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适应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市场准入等领域合作,带动两型农业发展。②实行生物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集成。注重生物、工程和管理技术的组装配套,建立综合的技术体系。③实行劳动、资金密集型技术同知识密集型技术集成,建立多层次增值的技术体系。④建立城市间、城乡联动机制,协同发展两型农业。建立区域农业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对接机制和产业链合作机制的形成。⑤加强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实现农业信息化平台的对接,实现农业信息化网络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