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调研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4:55

城管调研方案篇1

为扎实做好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根据区委有关精神,现就整改落实阶段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要求

以“集中整改,重见成效,群众满意”为目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下大气力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城市管理方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推进城管和谐发展,努力创办满意城管”这一实践总载体,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主要工作任务

整改落实阶段于2009年7月上旬开始,8月底前基本完成。本阶段主要统筹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开展满意度测评等工作。

(一)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1、继续深化理论学习。各单位要着眼于更好地运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把学习贯穿于整改落实阶段的全过程,把抓好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放在重要位置。要扎实开展好“党员干部再读书”活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排出读书计划,挤出读书时间,有针对性地读一些高质量的书,努力在本单位党员干部中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学风上有新转变、观念上有新突破、能力上有新提高、工作上有新成效。

2、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整改落实的项目主要是本单位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在突出问题的整改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活动的成果,全面分析、系统归类,将民生保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效能建设及干部能力作风等方面问题纳入整改落实的项目。在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上,要将完善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和服务保障科学发展等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纳入整改落实的项目。

3、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对查摆出的每一类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整改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分析透问题的实质,立足全局,着眼于整个城管系统的长远发展,着眼于构建长效机制体制,制定整改措施。做到“一定、四明确”,即定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明确目标要求,明确主要责任人和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明确的责任落实机制。

4、公布整改落实方案。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要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服务对象、网上公布、宣传栏公开等形式,向党员和群众公开整改落实方案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对重要事项做作出公开承诺,整改落实情况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二)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1、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紧密联系各单位实际,着力解决科学发展的大事、制约科学发展的难事、阻碍科学发展的急事、关系民生大计的实事和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区”、“五大突破”战略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努力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实施民生提升行动计划,全力解决查找出的党员群众关注、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多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明情况,创造条件加快解决。对涉及多个科室、中队、处的问题,要加强协调、整合资源,采取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方式,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协调配合,认真加以解决。

3、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结合“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不强,作风拖拉、办事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执行力。

(三)建立完善体制机制

1、清理现有规章制度。对照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区委《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按照“废止一批、完善一批、建立一批”的要求,对现行的各类政策措施、意见、办法等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清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及时进行修订和废止。

2、建立健全保障和服务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认真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局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重点是建立健全科学决策、创业创新、市容秩序、统筹协调、民生保障、文明创建、加强党建和考核评价等机制,进一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势。

3、建立健全创新服务机制建设。按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城管为民,提升民生”的总体要求,结合省“双服务”活动的要求,以检查督促、落到实处为重点,全面检查开展“创新服务”、“会战攻坚”专项行动以来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保增促调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情况,各单位要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切实解决企业难题。

4、注重考核激励。着眼形成长效机制,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和项目制度。按照“创建服务型机关、促进企业发展”活动的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把“创建服务型机关、促进企业发展”的工作实绩作为衡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效的重要标准,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长效服务机制。

(四)扎实做好总结和测评工作

1、搞好活动总结。各单位要从8月上旬开始,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认真总结。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特点、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措施等。总结报告于8月中旬报局办公室。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公告等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有关情况,为开展满意度测评做好准备。

2、明确测评内容。在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制订切实可行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方案,主要评议内容有:一是对解决我局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主要是围绕整改落实方案所列突出问题是否准确全面、问题整改的效果是否明显等作出评价;二是对解决我局民生民计问题的满意度,主要是围绕为民办实事好事的作风扎实不扎实,联系群众够不够,办实事好事效果好不好等作出评价;三是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主要是围绕我局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作出评价。

3、充分运用测评结果。测评结束后,及时汇总测评结果,并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并要接受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广泛收集他们对测评结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措施。

4、召开总结会议。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后,局将组织召开总结大会,邀请区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到会指导,并作出评价。各单位也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总结,做好学习实践活动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做到资料齐全、整理规范。

三、具体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加强对整改落实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把整改落实阶段各个环节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城管调研方案篇2

一、智慧档案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促使城市从数字时代走向智慧时代。2013年,我国首批193个智慧城市试点起航,开辟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征程[1],在此背景下,档案富有的人类智慧的支撑作用凸显,如何留存和管理在智慧城市新型it生态环境中形成的新的、动态的、海量的数字记忆,确保智慧城市的发展脉络和业务活动以数字档案的形式得以记载和传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传统档案资源多层次分级、分散、孤岛式管理方式与智慧城市的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的业务协同、资源集约与交换共享等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与不协调,这就迫切需要重构档案馆的基础体系结构,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智慧城市运营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档案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这一研究在档案馆理论体系构建和实践应用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理论方面,能够丰富和拓展档案学的基础理论。未来的智慧档案馆必将跨越传统实体档案馆的边界而以数字形态且富有智慧地存在和发展,实现馆际it基础设施共享,档案资源互联,制度、技术与业务集成,档案人之间及其与利用者之间的业务协同和服务交互,这一发展态势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和提炼一整套包括目标、功能、组织、人员、制度、资源和运作模式等基础理论体系,以指导和支持数字档案馆业务流程优化、档案资源精细化管理和档案信息服务多元化适应。

(二)实践方面,从记载历史、延续文明的角度丰富智慧城市的内涵,从数字生态、城市全局的角度部署档案工作体系架构,提升和延伸档案管理的整体功能。智慧档案馆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单元纳入城市顶层规划而得到史无前例的重视,智慧城市建设集新技术、新行为、新思维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生态环境,为智慧档案馆的档案资源统筹管理、档案工作高效开展、档案服务能动与个性化提供了从法规到标准、技术到业务、风险识别到安全保障的智能化系统体系框架,在此框架下设计和实施的智慧档案馆整体解决方案将使国家档案馆功能得到提升并融入智慧城市体系。

二、智慧档案馆研究突破了现有数字档案馆的研究范畴

智慧档案馆是在数字档案馆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档案馆发展的高级形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档案专家和学者围绕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和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推动了数字档案馆的快速发展,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生态特征开始探讨智慧档案馆的研究。

国外研究者虽未明确提出智慧档案馆概念,但其数字档案馆从建设之初,其标准建立、技术架构和运营模式等都充分考虑了如何实现档案资源整体共享、跨部门协作和不断适应现代新技术和新型智慧城市生态发展的问题。美国的电子文件档案馆(eRa)项目主要从技术视角,研究如何构建开放、敏捷的集成系统体系结构,以适应技术变革与业务拓展带来的潜在需求;加拿大图书档案馆(LaC)提议则从档案管理与资源整合的视角,研究如何将数字文化遗产管理纳入国家战略,从而建立能够管理国家文献遗产的数字保存体系和可信任数字仓储系统(tDR),以适应国家和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澳大利亚数字文件管理协议(aDRi),从标准规范视角开展区域联合行动,推动跨国、跨馆数字文件和档案资源统一管理标准体系的形成,以引导全球范围内档案工作的科学规范开展[2]。我国数字档案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历了从单一档案业务系统、馆藏数字化到整体信息系统构建[3],从个体数字档案馆到区域性数字档案馆[4]运作模式变革的研究,从it集约化服务型数字档案馆到云数字档案馆[5]的探索。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界从数字档案馆功能提升、资源整合和深度挖掘、智慧技术运用、感知计算等角度,对智慧档案馆的概念、功能架构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6];在建设实践方面,上海、浙江、青岛等省市已作了一些有益尝试。这些前瞻性的研究和开拓性的实践为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资源的整体聚合、科学保管和高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档案文化意识、技术系统环境和专业操作技能,为提升档案馆“智慧”营造了基础资源条件和专业业务氛围。但现有这些研究和实践还难以适应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

(一)在组织层面,缺乏从国家、城市数字化发展的整体角度规划和安排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服务,缺乏城市层面档案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的全局部署。以往依附于实体档案馆而架构的数字档案馆系统,难以实现城市档案资源的系统化聚合、统筹化管理和高效化利用,而这一要求正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

(二)在理论层面,现有的研究多局限于档案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资源整合的宏观构想以及系统功能的中观要求,而智慧型数字档案馆的构建需要有在创新技术应用环境下的制度安排、业务模式和运作机制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的支撑,才能高起点、高水平地引领档案事业方向,指导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工作的最新实践。

(三)在实践层面,缺乏深入到系统功能实现、文件对象控制、档案资源聚合和组织管理运作等各个层面的完整的现代档案馆实施方法和操作规程,而局限于指南性的功能要求和宏观描述,难以支撑档案馆现代化运作的全面实现。

随着智慧城市快速发展,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将从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拓展和延伸到档案馆的全面现代化管理,包括档案馆运行管理智能化、档案库房管理现代化、档案制度贯彻的系统化、档案信息利用的知识化以及智慧档案人经验知识的代代相传。应该说,智慧档案馆将逐渐突破实体档案馆的组织运作、基础设施使用和档案资源聚合的传统管理运作模式,形成跨实体档案馆乃至跨区域的协同工作组织和城市档案资源一体化集约管理与单点服务模式,它的基础体系架构、系统构建原理和实施方法将随着智慧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和进化,这就需要档案领域专家、学者在档案馆的组织运作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

三、智慧档案馆研究的基础体系架构

与以往档案馆追求稳定的静态思维相比较,智慧档案馆的发展则更需要体现其与时俱进的动态特征。一方面,智慧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深化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不断进化的新技术,再造档案工作流程、整合档案资源,使档案馆具有感知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智慧能力,作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单元而发挥其记载历史、传承文明和资政惠民的作用;另一方面,依赖网络而发展的智慧档案馆将逐渐突破其实体档案馆的组织边界、自给自足的it基础设施和档案资源分层分级的传统运作模式,形成跨实体档案馆乃至跨区域的协同工作组织和城市档案资源一体化集约管理与单点服务模式,它的组织管理形态、技术系统结构、业务工作原理和管理运作模式将随着智慧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优化和进化。

图1勾画出智慧城市背景下智慧档案馆的基础体系结构,它体现了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馆全面现代化管理的新特征。技术层通过支撑保障系统、档案仓储系统来保证档案馆对人、事、物的智慧感知;并将这些感知经过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传递到海量数据中心,实现档案资源的集约管理和全面整合;应用层通过智慧服务系统和智慧管理系统来满足智慧城市的服务需求,提供档案信息的集成服务和智慧启迪。

这种“双层四系统”的基础模型构建,适应了智慧城市生态特征发展背景下,档案馆的全面现代化管理。因此对智慧档案馆的研究视角从制度、资源、业务的体系结构、技术、馆员、服务六个维度全面拓展和延伸。

四、智慧档案馆研究的主要任务

智慧档案馆基础体系结构决定了它的实现不仅仅是建设一个技术系统,它是档案馆发展的高级形态,它的构建需要深化使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不断进化的新技术,全面整合档案资源、再造档案工作流程,使得档案馆具有感知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智慧能力,作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挥其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作用。因此,智慧档案馆的实现而是需要将档案人、档案馆基础设施、档案馆业务、各类新型的信息技术和智慧城市对档案馆的信息消费需求进行紧密结合,实现档案馆内部全面信息化,这就需要有一套智慧档案馆的基础理论、技术体系和实施方法论的支持,这些内容将是未来智慧档案馆研究的主要任务:

(一)智慧档案馆的基本理论体系的研究。基础理论是档案馆及其系统建设与发展的统领和指南,其研究需要充分理解智慧城市新型城市生态环境的特征及其对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消费的整体要求,分析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馆的发展趋向和存在形态,明确智慧档案馆的基本概念、组织形态和工作体系,研究其内涵、特征、构成要素、组织结构、职能分工及在智慧城市中的定位、作用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国家档案馆的组织结构和整体部署。

(二)智慧档案馆系统框架结构研究。系统是业务开展的主体要素,是档案资源安全保存和提供利用的主要工具,其研究需要从制度、业务、资源、技术、服务和馆员六个维度研究智慧档案馆的基础体系结构及协同工作机制。从档案工作的全程控制性、档案业务的制度遵从性、档案资源的统筹管理性、档案服务的社会多元性、馆员技能的综合要求性和管理实现的技术支撑性等角度全面设计智慧档案馆的体系结构及六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制约的协作机制。

(三)智慧档案馆的实施方法论。实施方法是理论和业务得以落地的方法保障,其研究需要从智慧人、智慧系统、智慧工作和智慧服务等多个层面研究和分析智慧档案馆对智慧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要求和资源依赖;从管理制度建设、档案资源聚合、业务流程优化、馆员能力提升、系统集成架构和it服务管理等方面研究智慧档案馆的实现原理和实施方法,结合智慧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档案资源管理的要求,提出一套能够用于指导智慧档案馆建设与实施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在一个在建的数字档案馆工程中进行验证和改进。

城管调研方案篇3

建立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跟踪城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是促进城乡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抓手。全国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慢性病总病例数达到2.6个亿。专家预测到2020年,慢性病死亡比例将上升到85%[1]。实践证明,有效的健康服务管理是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和国家医药费支出的有效手段,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的参考依据。为推进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卫生部制定了工作目标,到2011年底,居民建档率农村要达到30%,城市要达到50%。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2]。就此,卫生部出台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服务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标准》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推动了健康档案工作深入发展。为进一步了解我省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研究其管理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2012年初,笔者随辽宁省卫生厅组织的调研组,深入辽宁省的沈阳、大连、鞍山和盘锦四个城市,即我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医改的试点城市,每个城市抽取四家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情况调研。

二、我省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与水平

根据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辽宁省总人口43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62.10%;乡村人口占37.90%[3]。调研的4个城市中,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228个,乡镇卫生院320个,分别占全省53.8%和32.9%。

1.取得的成绩

(1)建档率较高。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到2011年底,上述四个城市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达60.21%,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居民的建档率为30.03%。沈阳市11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健康调查”任务,9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入户为每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其中,于洪区陵西卫生服务站,在全社区64983人口中开展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他们通过义诊、入户走访、门诊、住院患者信息记录、孕妇产前检查、儿童体检、预防接种等多种途径,在街道、派出所、防保站等部门协助下,建立健康档案61146份,建档率达94.1%;其中,高血压人数11400,建档率31.7%;糖尿病人数3409,建档率56.38%;残疾人数642,建档率98.13%。

(2)内容丰富。居民健康档案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接诊记录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等组成[4]。个人基本信息除了有居民个人血压、血糖、身高、体重等信息外,还有既往病史、遗传病史、生活习惯(抽烟、喝酒)、家庭成员等记录。对18岁以上的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以及残疾人、孕产妇、儿童等有特殊的健康档案。还有卫生服务站人员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居民合理用药指导记录,有为孩子预防接种、孕产妇定期检查提醒记录。

(3)分类管理。健康档案分为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疾病控制和医疗服务等档案。这些卫生服务站将若干份健康档案进行有机的分类,管理规范。其中,儿童保健档案含有出生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健康体检、体弱儿童管理等;妇女保健档案含有婚前保健服务、妇女病普查、孕产期保健服务、产前筛查等;疾病控制档案含有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结核病防治、艾滋病综合防治、职业病报告等;疾病管理档案含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精神病等管理记录;医疗服务档案含有门诊及住院的诊断与治疗、健康体检资料等。

(4)有数据分析。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四个不同城市的16家卫生服务站都有资料分析记录。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2009年至2010年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1—6岁儿童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平均接种率达90%以上,达到规定要求。其中,兴隆台区卫生服务站对居民健康资料分析详细,即2009年至2010年妇科病资料统计显示,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占妇科患病例数78.67%,宫颈类感染占65.43%,外阴阴道炎占25.65%,盆腔炎性疾病占9.26%,妇科恶性肿瘤检出率为1.98/10万,子宫脱垂率为1.85%。疾病管理资料分析,高血压病发病率为27.13%,糖尿病发病率为5.64%,恶性肿瘤发病率为0.95%。

2.建档质量与水平

目前我省相当地区质量差、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质量不高。目前,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卫生站人员上门建档与体检,这种形式采取的机会并不多。我们调研组随卫生站人员走访了一栋居民楼。这12户居民中只有3户人家“放行”,另9户不是家中无人应答,就是拒之门外,有的还冷言相对。二是坐等上门形式建档,即依托居民到卫生服务站就诊时建立健康档案,但由于居民就医愿意到大医院,也造成卫生服务站档案覆盖率较低。三是借助大专院校学生寒暑假上门建档,学生未经专门培训,也是影响档案质量的因素[4]。

(2)不能共享。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居民健康档案只是一次性输入,成为只能反映当时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死档”,资料并不能及时更新与添加,对慢性疾病的追踪、随访,甚至居民个人进行的体检以及住院治疗等所产生的数据不能及时输入。与公安、街道、计生、民政等部门的软件互不兼容,服务站与居民家庭、服务站之间、服务站与大医院之间没有联网,不能达到资源共享。

(3)利用率低。各种不同版本的居民健康档案,特别是各自为政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不但维护费用高,而且利用率低。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将高血压疾病管理软件设计成动态管理,专门聘用人员将社区医师追踪、随访的资料添加到该软件中,而对这项管理的社区医生既不会使用该软件,也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化软件去分析病情,仅仅作为一种摆设供上级领导视察与观摩,使管理与实际相脱离。

三、原因分析

造成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质量不高,不能共享,利用率低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不能双向交流。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仅着眼于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管理,不能与internet融为一体。健康档案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互相隔离,只能进行有限的调查和被调查,居民由于得不到有价值的健康卫生信息和有效的基本卫生服务而失去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2.信息成为孤岛。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费尽千辛万苦,走访入户进行档案信息采集,将这庞大数据输入和整理,才形成居民的健康档案。而未与当地大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或体检信息系统相嵌,居民看病或体检信息收集不到,造成动态管理虚设的尴尬局面。没有让居民的健康档案“活”起来,更没有使健康档案发挥保证居民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健康护理、推进病人康复的作用。

3.经费不到位。卫生部明文规定,2010年按常住人口人均不低于15元的标准进行专项补助,且资金必须专款专用,要求在每年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开始之前预拨当年经费的70%。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县区直到2011年1月才预拨了2010年经费的30%。就是这30%中也有部分变成了乡镇一级的督导检查伙食费和劳务费。

4.保密性不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包括遗传病史、既往病史等个人隐私。但目前好多卫生服务站对居民健康档案的保密做得不够,健康档案不密封保存,结果查询系统也不锁定,没有这方面的规章制度,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随时查阅,造成居民隐私外露。

四、改进建议

要想扎扎实实地作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就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提高全民健康档案意识。通过宣传使居民认识到健康档案对其健康的重要性和依从性,使之积极配合卫生服务站搞好立档工作,并及时把自身体检资料、到医院就医信息反馈给卫生站医务人员。还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居民健康档案的意识,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居民健康档案潜在价值,健康档案是制定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

2.增加政府投入。为保证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一是对居民健康体检费用的补助,可结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给予一定补助。二是对卫生站健康档案工作人员补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三是要在设备上加大投入,要将卫生站信息化管理纳入发展规划中,依托大医院HlS系统,建立全面、动态、对接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网络。

3.培养高素质人才。要高度重视健康档案人员的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管理制度进行培训,要进行信息学和计算机等知识培训,使其提高管理能力;二是对人员进行医学知识的培训,或到高等医学院校进修,提高其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三是引进相关高校毕业生来站工作。

城管调研方案篇4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共收集业务管理及业务技术类档案2868份,工程项目档案168项,市政工程项目档案19项。按规范整理业务类档案2984份,工程档案700余卷。拍摄反映重点工程、市政工程、城市旧貌的照片1800余张。围绕城市建设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利用服务工作,为拆迁调查、市区桥梁检测、市民办理产权证等提供档案利用1100余卷次。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作,升级后的管理系统全面投入使用,录入各类目录信息两千多条,全文扫描档案400余份,对拍摄的照片也及时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开始接受电子文档;为各县(区)安装了档案管理系统,使全市城建档案工作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高度重视档案安全,进一步健全了安全网络,继续实行安全责任制,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加强安全考核。加强宣传工作,提升单位形象,对网站栏目进行了调整,利用网站及时报道有关信息,在市以上新闻媒体刊发宣传稿件17篇。县(区)城建档案馆(室)目标管理达标晋级工作有了较大进展。

二、主要做法

1、坚持目标管理,加强目标考核。将全年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到岗到人到月,月初布置,月底考核。

2、加强内部管理,强化作风建设。年初,以局有关文件为依据,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编印了《管理制度汇编》,分发每一位职工,并组织大家认真学习。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鼓励职工解放思想,争优创新。就如果解放思想,加快城建档案事业大发展开展调研,完成了调研报告。

3、坚持服务至上理念,融管理于服务之中。始终坚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以服务促管理。积极主动地为建设单位提供业务指导,上半年共为136项工程签订报送责任书29份,对321项工程进行业务指导132次,参加专项验收102次,参加竣工验收33次。同时加强执法工作,对19项逾期未交档案的建设单位发送了催缴通知书。

4、加强攻关,努力破解难题。年初,按照上级精神,根据单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了五个方面的调研课题,组织馆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攻关,鼓励大家大胆创新,运用新思路,破解难题。针对开发区档案管理问题,多次上门找有关领导沟通协调。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根据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在总结中排查出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市馆及时对全年目标和工作安排进行必要的调整,努力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并进一步动员全馆同志,再接再厉,苦干实干,争取能超额完成的指标超额完成,能提前完成的任务提前完成,圆满完成2008年各项任务。

重点工作是:

1、继续加强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努力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2、继续加强档案资源建设,通过推行“两书一证”,加强业务指导,加大档案收集力度。争取举办一期面向全市城建档案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班。

3、继续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营造争先创优氛围。

4、继续加大对县(区)工作的督促指导力度,争取全部实现晋升级目标。

城管调研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落实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要求,进一步理顺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实现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四统一”,强化市公积金中心的管理职能,健全窗口服务机制、加强行政执法职能、有效履行稽核监督保障资金安全,根据国家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有关规定,多方了解省内外其他城市现行的管理体制形式,制定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新一轮调整方案。

二、组织形式

成立以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计划财务处和综合处为具体承办部门的调研小组。

三、调研内容

充分了解其他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模式,以及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存在的各种利弊,具体调研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管理体制模式

1、单位性质。

2、分支机构的设立形式,重点了解城区管理部的定位。

3、服务网点的设立、摆布。

(二)市中心内设机构

1、服务职能:服务大厅、客服中心。

2、行政执法:执法支队、分队。

3、稽核监督:稽核中心。

4、纪检监察及党务工作部门。

(三)人员编制与配备

人员编制数及定编依据,人员性质(参照公务员或事业,领导职数,附属编制,专业技术人员构成,聘用人员),各分中心人员编制数。

(四)其他

1、市中心与分支机构的职能划分、职责分工。

2、统一核算的具体内容。

四、调研方法和对象

(一)草拟初步方案,与市编办进行可行性论证,拟定调研方向。

(二)具体方法:

1、调研采用实地调研、发询调函和电话咨询等方式进行。

2、进行实地调研的地区主要选择省内城市,重点考察周边城市;省外城市选择、有代表性的城市,倾向于选择原先挂靠财政的。

3、发询调函调研的对象为省内未进行实地考察的城市,以及省外要重点沟通的地区。

4、电话咨询的对象不限,可根据需求有选择的开展调研。

五、调研时间安排

由调研小组选择时机赴实地开展调研,调研时间初步安排如下:

六、调研论证

(一)五月底前形成调研报告初稿,办公会论证;

城管调研方案篇6

1972年1月,长沙市发掘马王堆古汉墓,轪(dài)侯夫人辛追惊艳出世。与此同时,还出土了三幅西汉地图:《城邑图》、《驻军图》和《形胜图》,这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以实测为基础绘制的地图,历史把“最早的城建档案”这份光荣赋予了长沙。而今天,长沙又以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建设领跑全国,在素来风平浪静的兰台掀起了强劲的波涛……

抓住机遇

2005年5月1日,全国第一部地方性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法规《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条例》实施,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按照《条例》“开发利用管线档案信息”的要求,通过市领导批准、市发改委立项、市财政投资3370多万元,启动了“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这是有史以来长沙市财政投资的最大的信息化工程项目,在全国城建档案行业也是绝无仅有的。为了保证该项目的成功,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多次赴厦门、上海、济南、天津、沈阳等市调研,几易其稿,形成了可行性论证报告和项目建设方案。又通过市财政招标,明确由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和开发,信息化工程全面推进。2008年12月,完成了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的采集和系统集成;2009年,项目投入试运行;至2012年8月,已累计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录入地下管线信息12000公里。该系统可以准确地显示已建管线工程状况并进行有效管理,在精确的地形图上通过属性、关键字或坐标检索,可以查询到管线的准确位置、管线信息和详细的数字化档案,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应急追踪处理;实现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提高了管线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防灾等提供决策与支持,作为数字城市的基础信息平台在全国同类项目中处于领先地位,为新时期城建档案工作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长沙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已为长沙市地铁工程、橘子洲提质改造工程、营盘路过江隧道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和城市管理、城市反恐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地下管线及相关的地上建筑资料和数据,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充分肯定,也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投资。其中,一次就为营盘路过江隧道工程建设提供地下管线电子地图17张,促进了施工方案的优化调整,节约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还为市反恐办提供了180个建设单位、共11G的电子地图和工程信息,为长沙市反恐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

整体推进

思路一新天地宽。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成效,使得市政府,特别是市财政对城建档案工作更加重视和支持,对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提升城建档案管理水平加大了投入。2005年以来,长沙市城建档案馆以“长沙市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动了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建设。一是完成了“城建档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把建设工程档案业务指导、责任书签订、档案初验、合格验收及竣工档案接收等流程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二是完成了“声像档案媒质管理系统”建设,该项目采用双码技术实现了馆藏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列入了湖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并通过了专家鉴定。三是完成了“城建档案数字化系统”建设,完成了全部馆藏共50多万卷档案的扫描、建库和应用系统开发,实现了档案查阅利用全数字化,不用再调阅原始档案,也更好地保护了原始档案。

人才是事业的保障。在加强数字化城建档案馆业务建设的同时,长沙馆还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数字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最近5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通过面向全国公开招考,引进了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生1人,专业涵盖计算机硬件、网络技术、软件开发、地理信息系统(GiS)、动画制作、电视采编等;还通过参加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组织的各种培训班,不断加强了职工继续教育。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正在推动长沙市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螺旋式上升、阶梯式推进”:既稳打稳扎,又成绩斐然,既活力充沛,又前景广阔,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全国各兄弟单位的广泛关注,前来学习考察的单位更是络绎不绝。

再掀高潮

创业难,守成更难;在守成的基础上再继续创新,继续突破则是难上加难。2012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提出了“承前启后,稳中求进,紧张有序,再创辉煌”的基本工作思路,决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形成新的思路,拓展新的领域,掀起新的高潮。一是坚持城建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两条腿走路,做大做强“长沙市建设信息中心”,以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信息资源整合和“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门户网站改版为契机,做好各种建设信息的接收、积累、管理和,由档案管理向信息管理跨越。目前,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正在对市住建委机关各处室及下属二级机构进行信息化调研,对门户网站信息进行需求分析,准备建立各种专业信息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向“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和“研究”三位一体信息管理模式迈进。二是实现建设工程档案在线报送。数字化城建档案馆不仅要求对馆藏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也要求对进馆原始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在编制纸质档案的同时,也要编制数字档案,并直接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今年以来,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正在开发建设工程档案编制软件,一方面促成建设单位纸质档案收集编制的标准化,使其报送档案不再需要整理,可以直接入库上架;另一方面促成建设单位按照施工进度,与施工过程同步编制电子档案,通过互联网直接报送到城建档案馆,直接并入数据库,提供查阅利用。三是实现地下管线信息全市的共享。作为地下管线信息化工程的升级版,今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又启动了长沙市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把馆内现有管线信息成果与各单位,如电力、电信、广电、燃气、给水、排水、规划、国土、公安等部门共享,使城建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城管调研方案篇7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运营管理建议之研究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下综合管廊ppp补课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风险因素评价城市综合管廊的ppp模式选择甘肃省白银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资源枯竭转型城市探索市政工程新模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防水特点与处理技术研究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研究县域ppp项目的监督管理与保障机制研究对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地下综合管廊功能扩展的思考城市地下管网及地下综合管廊的开发建设探讨关于一种多功能的地下综合管廊设计的简述综合管廊在城市道路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案的分析市政工程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裂缝的原因与防范措施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防水处理浅析天然气管道纳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浅谈大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利用地下空间发展城市综合管廊探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陈爱国,卢有杰.基础设施ppp的价格调整及风险分析[J].建筑经济,2006(03):20-23.

[3]赵立力,黄庆,谭德庆.基础设施Bot项目的产品价格调整机制研究[J].预测,2006(02):74-77.

[4]邓小鹏,熊伟,袁竞峰,李启明.基于各方满意的ppp项目动态调价与补贴模型及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1252-1257.

城管调研方案篇8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城管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精选,供大家参考借鉴。

城管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精选【一】

20xx年,是《xxx市县(区)政府、市级部门依法行政指标细则(试行)》(以下简称指标细则)实施的第x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在市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指标细则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工作和建设亲民城管、法制城管、和谐城管的奋斗目标,在对指标细则实施前开展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疏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行政决策、公共服务、行政执法和化解争议等能力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落实行政监督和各项保障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城市依法管理的发展。现将20xx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行政决策,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一)明确行政决策程序。先后制定出台《xxx市城市管理局工作规则》、《xxx市城市管理局会议制度》和《xxx市机关党委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了城市管理事项的议事程序和决策程序,建立了重大决策集体决定制度。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做到重大决策事项和把握不准的专业性事项向顾问和专家咨询,并积极主动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确保决策科学,效益最大化。

(二)实施行政决策评估。20xx年对一件涉及公众利益事项和一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评估。一是我局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建筑立面治理过程中,对于在征求公众意见中多数持反对意见的部分做出了暂停实施的决定;二是对《xxx市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实施以来的效益、实施成本等进行评估,目前正在制作评估报告,待局长办公会研究后作出继续实施或调整的决定。

(三)及时清理规范性文件。我局根据xxx市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结合城管实际情况,制定了《xxx市城市管理局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实施细则》,明确我局规范性文件从草拟、征求意见到合法性审查和备案等一系列程序。建立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度,并按照住建厅要求明确新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不超过五年、暂行规定有效期不超过二年。20xx年我局共对市城管局制定的10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经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其中8件继续有效,将3件纳入修改计划,并及时向社会进行了公布,明确未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再做为行政执法依据。

二、规范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建设

(一)完善行政审批许可监管机制。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州)保留行政审批项目通用目录的通知》(川办发〔20xx〕46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县(市、区)保留行政审批项目通用目录的通知》(川办发〔20xx〕36号),对城市管理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进行了清理,并按照《x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意见》(攀府发〔20xx〕45号)要求,对城市管理的部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了下放,并及时在城市管理门户网站和政务中心进行了公布。清理后,我局对保留的行政审批许可项目逐项编印了办事指南、审批流程,确定办理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并全部纳入政务中心集中办理,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今年我局受理的行政审批许可事项按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

(二)落实城市管理信息公开制度。我局制定的《xxx市城市管理局政务信息工作规则》,明确了城市管理信息公开的程序、内容和要求,为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在日常工作中,我局通过城市管理网站、机关政务公开栏、政务中心信息公开栏和xxx电视台报纸等载体,及时将城市管理信息向公众公开。公众通过城市管理网站中设有的领导信箱和群众意见反馈专栏以及我局的信访接待室,可以及时与城市管理实现互动交流。20xx年,我局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进一步在群众中营造与群众沟通交流氛围,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法律咨询、制作宣传短片、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与群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了群众与我们的联系,使广大群众、商户和企业了解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完善城市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制定出台了《xxx市城市管理局首问负责制度》、《xxx市城市管理局限时办结制度》和《xxx市城市管理局责任追究制度》,并在网上办公场所公布,做到城市管理服务职能明晰。

三、规范行政执法,进一步提高依法文明执法水平

(一)明确执法职责权限。年初分别与局系统各单位签定了行政执法授权委托书,明确执法依据、职责和权限。根据执法工作需要和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大局,及时调整内设机构职能职责,并及时长期在城市管理工作网站公开。随着我市机构改革工作的推进,我局对城市管理的职能职责内设机构提出了调整意见,目前已经局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并报市编办。

(二)落实亮证执法制度。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执法,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因此,我局十分重视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严格执法证件管理。我局采取以会代训和业务学习等多种形式,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并严格考核,考核合格的人员才有资格参加省市统一开展的执法证件申领考试,考试合格后才予以申办执法证件。目前,我局的执法人员均取得了有效执法证件,并严格实行持证亮证执法。20xx年,我局加入了全省统一的执法证件管理系统,对执法人员的信息档案管理更为规范,公众查询更为方便。

(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虽然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城市管理法律,但我局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根据《四川省行政执法规定》和《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法规,对城市管理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程序进行了梳理,制定出台了《xxx市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明确了各环节工作要求和时限。为有效监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明确由局法规处对局系统的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严格实行调查与决定适当分离和“罚缴分离”制度。为了加强监督,法规处每年组织一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根据执法案卷的评查情况总结当年执法经验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法的水平和能力。

四、规范争议化解,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处置能力

(一)建立行政调解机制。20xx年,市城管局被列为十个重点率先建立行政调解机构的市级部门。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局长办公会明确在局法规处增设行政调解室,配备专职调解员二名,并由局业务处室负责人作为兼职调解员,确定了与司法机关和乡镇联系的调解员,建立与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相衔接的调解制度。随着省市行政调解工作的推进,我局先后制定出台了《xxx市城市管理局行政调解规定》、《xxx市城市管理局行政调解人员回避制度》、《xxx市城市管理局行政调解人员学习培训制度》等,并将相关制度上墙,公布行政调解员名单。制作了行政调解权利义务告知书、行政调解书等行政调解文书。

(二)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工作,公布行政复议机构、人员和电话,设立专门的行政复议接待室。将行政复议机构设在局法规处,配备二名法律毕业本科生作为专职行政复议人员办理一般行政复议案件。为了更好的开展行政复议工作,有效运用法律手段和调解手段,我局制定出台了《xxx市城市管理局行政复议工作规程》和《xxx市城市管理局行政复议指南》,并增配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副调研员作为专职调解员,参加办理重大行政复议案件。

(三)及时办理行政投拆。我局通过当面受理、网上投拆受理和电话受理等方式,畅通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投拆渠道。并对《xxx日报》和《舆情摘报》等人民群众反映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回复,例如对炳草岗加油站后违章搭建导致附近居民生活环境差和治理马路市场等投拆问题的处理,得到了市民的好评和市领导的肯定。通过我们有效及时的工作,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

五、规范行政监督,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透明度

一是认真按时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及批评和建议的答复工作,做到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办理结束后及时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20xx年,我局办理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和提案答复满意率达到100%。

二是继续设置举报箱和意见箱,城管服务热线12319做到24小时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和投拆。为规范对举报意见的处理,制定了《xxx市城市管理局12319工作规程》,从举报意见的接听受理登记到处理过程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并每月制作12319热线工作情况简析,及时分析和公布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对于新闻媒体报道和反映的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属市城管局职责范围的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了处理,对于属于各区县的问题,市城管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督促管辖区县做好查处和整改工作,并及时与媒体联系,公布处理情况。

三是按规定对新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报送市法制办备案。20xx年,我局先后制定出台了公用、市政、绿化行业管理标准等五个规范性文件,都按时报送市政府法制办备案,经市法制办审查合法率达100%。

四是对重点执法领域涉及市政、园林绿化、燃气管理过程中对外签定的合同进行检查,对于不附合要求的合同进行清理,及时纠正。为了进一步规范局系统合同管理工作,减少腐败易发多发的部位和环节,我局制定出台了《xxx市城市管理局合同管理规定》和《xxx市城市管理局招标投标、比选和竞争性谈判管理规定》,加强对城管资金项目和合同的监管,预防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以权谋私和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五是继续运用电子办公系统,实行网上办公,使办理事项从发起到领导意见再到办理情况都置于电子监督之中,每月由局办公室统计事项办理进度情况经局长签字后督察通报,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要求说明理由。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大大提高了机关效能。

六是由局计财处牵头,对机关和局属各单位的城市管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并出台《xxx市城市管理局资金项目管理规定》,确保各专项资金使用安全。

六、落实保障措施,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城市管理目标考核,及时调整和充实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作用,并将依法行政纳入综合预算予以保障。

二是加强学习,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利用党组集中学习时机,以《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和《合同法》等为重点,加强城市管理公用、绿化、市政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制度化和常规化。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等环节上进行法制教育,对于任职前依法行政知识考核不合格的不予以任职。

三是采取以会代训和专门业务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业务培训。另外,定期不定期安排执法队员到省市参加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队员依法执法能力。目前,城管系统的执法人员均通过了政府法制部门按照“三统一”的要求组织的考试,并取得了执法证。

20xx年,我局的依法行政工作在市法制办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执法过程中面对市民的不理解甚至暴力抗法,常常束手无策等难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局,根据城市管理的新形势,积极探索依法行政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形式,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城管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精选【二】

我局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现对照《**区20xx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指标》及年内工作重点,将20xx年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如下:

一、制度建设方面

我局充分重视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清理,进一步夯实依法行政基础。一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业务流程规范。20xx年我局共出台和更新了内部管理制度性文件4件,全面覆盖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用车管理、资产管理、决策管理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结构合理、内容完备的内部管理机制。二是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年内,新修订规范性文件3件,均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在法制审查、局办会集体审议后,通过“**政府在线”公示草案,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建议,并及时在“**政府在线”。三是适时开展清理,坚持立、改、废并举,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文件的及时性、系统性、有效性。年内,共清理现存部门规范性文件8件,其中保留6件,废止2件,共清理区政府规范性文件4件,其中保留2件、修改1件、废止1件。清理结果经局办公集体议决后,按要求送区法制办备案,并在“**区政府在线”网站公布。

二、行政决策方面

在依法决策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一是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规则。年内,在《**区城管局(执法局)局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基础上,又制定了科务会议事规则,要求提交局长办公会议审议的议题应先交科务会议议决。二是严格遵循行政决策程序。规范性文件等列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在履行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议决程序之外,更须由法制科及常年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议决后报送区法制办备案。三是坚持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制订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均通过网上公示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吸纳社会公众意见。三是提升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科学性。年内,根据《**区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征集意见和咨询论证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对《关于**区巩固市容环境提升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工作意见及三个配套文件》和《**区余泥渣土临时受纳场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咨询论证,认真研究与会专家提出的专业意见并作出相应修改。

三、行政执法方面

健全行政裁量权制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主体规范管理。一是落实《**市街道综合执法案件移送规定》的相关规定,并按照《**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规范操作指引》的要求,与地方公安、森林公安密切配合,作好刑事侦查程序与行政执行程序的衔接。二是切实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强化行政执法队伍管理。尤其林业执法纳入综合执法范围后,通过调研和协调,基本明确街道综合执法部门与森林公安分工配合的工作方式。三是紧跟形势,及时修订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比照最新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局及时组织对《**市**区城市管理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进行修订,三易其稿,力争及时准确地与新颁法律法规进行衔接,目前最新版本于20xx年10月16日并向社会公布。四是充分挖掘案审等法制人员潜力,不断完善案卷评查制度。严格执行《**市**区街道执法绩效考评办法》以及我局制定的《案件内部评查规范(试行)》,并在其规定的案件归档、案件检查、案卷评查制度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案件内部评查机制,将每月组织案卷评查的模式调整为每季度组织两次法制服务下基层加一次案卷集中评审,不仅严格执行“案件审查法制把关”的要求,更将案件评查与城管法制研究有机融为一体,为我区城管执法系统的案件评查、法制研讨、业务培训搭建了稳固的平台。年内,部分街道执法队还对“律师驻队”进行了相应探索。

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方面

在法治框架内依法依规处理、疏导争议纠纷。一是认真组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年内,尚无新增行政诉讼案件,新增行政复议案件仅1件。针对此案,我局亦按时答复、配合案件审查,针对复议决定积极作为。二是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根据《**区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方案》的相关规定,我局正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梳理信访投诉请求,对能够通过信访渠道以外的法定途径解决的,依法导入法定途径处理,形成信访投诉请求与法定途径一一对应的工作清单,引导人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行政监督方面

高度重视行政监督工作。一是强化自身的法制监督力量。按照“三定方案”配齐配强内设法制科室人员,同时聘请有常年法律顾问,共同负责行政决策、行政执法中重大问题的合法性审查。20xx年6月,我局增聘一名法律顾问常驻局机关,以提升合同审查等常规性法制事务的专业化。二是提升公众监督的层次。在大范围开展“城管在社区”工作、聘请“城管义务监督员”的基础上,又推出“**城管通”app。同时不断强化数字化城管中公众投诉、案件处理回访、公众满意度调查等功能,提高对数字化城管中调查公司考评中公众测评的权重。截至10月31日,我局数字化城管处理公众投诉9253件,及时处理率达99.8%。

六、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和普法工作方面

认真对照区“六五”普法规划,全面开展相关普法工作。一是科学规划,专项部署。在《**区城管局(执法局)“六五”普法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制订有“20xx年度普法工作方案”,建立并落实普法工作及信息报送制度、执法定期培训制度,基本上做到了“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检查、年度有总结”。二是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学法用法有效果。通过局长亲自授课、局班子不定期学法、oa网络学法、实例讲学等形式,将新颁法规、学法精神传达到每一职工。除集中培训外,我局还利用案审工作人员qq群,对基层执法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实时指导,辩理析法,以期通过以老带新,以点带面,大幅提升执法工作质量。三是完善法制宣传点管理,加强普法载体建设。在龙城公园、龙潭公园既有普法宣传橱窗、机关窗口普法宣传资料取阅点之外,利用灯杆旗、立柱广告的公益广告时段,投放“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广告;配合市城管局“养犬管理”的电台宣传,组织小动物协会进社区开展养犬知识宣传。四是结合年内普法重点开展集中普法活动。“清洁**月”、“12319热线宣传”、“森林防火”主题月、“公园文化节”法治主题展览、“12.4”普法宣传活动依时有序开展,可谓每个月份都有重点,每个季度都有例牌活动。

七、权责制度方面

在2014年向社会全面公布权责清单的基础上,依法确权确责,强化清单的完善和运行。一是继续完善权责清单。严格按照《**区行政权责清单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对行政权责清单进行全面梳理,编制执法流程和细化行政处罚裁量权,其中行政处罚类503项、行政强制类19项。20xx年又进行了党务权责清单编制,同时针对2014年权责清单编制中发现的“户外广告”区街审批权限不明的问题,积极调研,多方协调,拟定解决方案,并通过规范性文件明确。目前规范性文件已进入区政府审议阶段。二是认真执行,确保百姓切身感受行政机关“权责分明,行为有据”。目前,我局各类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均入驻区政府行政服务大厅统一办理,支持网络电子表格申请,大幅度压缩办理时限,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截至10月31日,我局在区政府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共处理来人来访1346宗,其中业务咨询事项741宗,审批服务事项605宗。11月,我局成立了审批服务科以提升审批服务专业化程度。清单运行一周年以来,我局行政权责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的每个环节运行良好、衔接流畅,群众普遍反映行政审批服务更加规范高效。

八、工作成效方面

(一)由“表三治”向“里三治”深入推进,打造现代美丽城区

20xx年,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我局积极推进“美丽家园”行动。20xx年6月,“治脏、治乱、治堵”三治行动全面启动。通过推进“三治”行动,全面提升辖区市容环境、交通环境、业态环境,并在“治脏、治乱、治堵”基础上积极探索“法治、自治、共治”新三治模式,逐步根治“脏乱堵”,将**打造成现代化、国际化美丽城区。城市管理由“表三治”向“里三治”的深度推进工作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南方日报》将之作为典型经验予以宣传报道。

(二)创新环卫管理方式助推环卫水平提升

为确保环卫检查、考核的公开、公正、公平,我局对辖区环卫检查、管理方式进行微改革,助推环卫水平提升。一是全市率先采用大众评为环卫评分。聘请第三方监理公司和大众评审员对环境卫生管理进行全面检查、监督、评分,组建市民自愿报名参与的百人大众评审团。二是按质核拨经费。将道路保洁经费核拨与各街道环卫工作得分挂钩。三是建立环卫作业服务市场信用体系。建立统一的网络信用平台,对环卫作业主体信用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和评价。市城管局拟到我局进行调研,并将其作为先进经验进行推广。

城管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精选【三】

2017年以来,县城管局在县法制办的正确指导下,以全面推动城市管理法治化为指导思想,在法治框架下构建“以人为本、和谐执法”的执法理念,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塑造“和谐城管”形象。以法治建设为中心,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做好城市管理依法行政相关工作。现将半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业务培训,打牢执法队伍的业务基础。

知法、懂法、熟练运用法律法规执法,是行政执法人员必备的基本功。城管局始终把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作为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执法培训及自学的形式强化业务工作办理。年初制定了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并按时实施,扎实落实。半年来,单位组织集体学法培训2次,参加省、市城市管理执法培训4次12人次。通过执法培训,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及业务素质得到了提升,也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办案效率,执法队伍的战斗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规范法律文书,严把执法案件的质量关口。

一是规范法律文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局对照《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严格审查,重点对行政处罚依据逐一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尽快整改。通过执法专业培训,规范了法律文书,基本解决了重实体、轻程序,法律文书缺失等问题,做到了程序合法、事实清楚、处罚适当、适用法律法规准确、材料完整、卷宗整洁。截止目前,办理案件无一起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二是规范规范性文件,按时制定、及时报备。今年,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计划制定了《柞水县公共市政设施损坏赔偿标准》,计划已报县法制办备案,预计四季度以前完成制定。目前,已制定的2016年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基准》实施良好,2017年城管局将继续完善裁量权,将全面推进了依法行政。

三、规范执法过程,重抓执法案件的办理工作。

目前,城管局较好地贯彻落实了执法过程全纪录制度。一是执法过程视频全纪录。从亮证到执法结束整个现场办案全程记录。二是执法资料规范全面。在行政处罚案件中,我局从立案、发出检查通知、执法过程都有严格的纸质以及电子材料跟踪记录留档,使整个执法过程在阳光下运行。若遇到当事人极度不配合执法的案件中,会同公安部门联合执法,执法过程通过笔录、照片、摄像等载体客观记实。三是处罚结果由局务会研判。局务会对执法程序及相关证据材料进行认真审查,集中分析,客观研讨,形成集体研判记录。四是执法设备配置情况。为更好地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加强执法过程的证据记录和安全保障工作。配置了4部执法记录仪、1部摄像机、1部照相机,3部对讲机等,并全部投入一线执法使用。

四、严格审查制度,确保重大行政行为合法性。

对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在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前,由监察大队办案人员对案件进行初审,再上报局务会按照案件性质公平公正进行审查,对每个案件均在2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并提出法制审核意见。法制审核坚持依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定性准确,裁量适当,程序合法,法律文书制作规范,法律用语使用准确。近年来已对60多起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了法制审核,实现了执法监督关口前移。

五、强化执法公示,增强执法案件的社会监督。

(一)法制信息报送及时。按照法制办要求从2月开始每月报送两篇法治信息,已全面完成6月以前的法治信息报送任务。

(二)行政执法公示。一是县政府于20xx年5月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在柞水县政府网站公示公告栏向社会公布。主要包括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的执法依据,执法权限和具体负责办理的执法单位,执法程序,监督方式等事项进行了公示。二是20xx年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已将电子版上传柞水县电子政务中心公示,行政处罚的决定将通过该系统上传至陕西省诚信公众平台,向全省公示。三是单位业务办理流程已上墙公示,便捷群众办理相关业务。

城管调研方案篇9

关键词:长春市城区;供水水源;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1.11文献标识码:a

长春市是一个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城市,水资源一直是困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这种“多水源、多用户”供水格局的城市供水水源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存在水源的危机情形、是否能保证供水安全,是民生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需要从长春市的政治、经济、城市发展、市民生活的不同视角去分析城市水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水源危机的紧迫性,以保障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研究城区供水水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方案,对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及城市供水水源遭受突发性污染和遭遇特枯水期2种情形予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城区供水与蓄水矛盾的办法和水源应急配置预案,显得十分迫切。本项目源于水利部下达的长春市节水型社会专题研究项目,方案的编制结合长春市供用水的实际,研究成果可以做为今后水资源管理与供水调度的理论依据。

1长春市经济社会及水资源状况

1.1经济社会状况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松辽平原的东部边缘。地理位置为东经124?18?~127?02?,北纬43?05?~45?15?。长春市市区面积3126km2(不含双阳区),长春市城区由朝阳区、绿园区、宽城区、二道区、南关区5个城区及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和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组成。建成区面积350km2。

长春作为吉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素有“汽车城”、“电影城”、“光电之城”、“科技文化城”、“大学之城”、“森林城”、“雕塑城”的美誉,是中国汽车、电影、光学、生物制药、轨道客车等行业的发源地。

1.2水资源状况

长春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4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3.26×108m3,地下水水资源量为16.36×108m3,地表与地下重复计算水量为2.16亿m3。长春市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148.0×108m3,多年平均出境水量158.1×108m3。

长春市共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6座,总库容为25.38×108m3,兴利库容8.91×108m3。

长春市城市供水水源有常规水源和非常规水源两类,常规水源为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二座大型水库、引松入长工程及地下水水源;非常规水源为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现有城市供水厂4座,设计总供水能力102万t/d,实际供水能力89万t/d。

2水资源配置与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多目标优化问题,其目标不是追求某一方面的效益最好,而是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并力图保持系统的良性发展。即水资源优化配置不仅要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还应尽可能的满足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

2.1需水预测

根据长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成果预测:2015年长春市城区人口为308万人,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40.1亿元,与此相对应的用水定额值分别为:123L/人.d、11m3/万元、7.6m3/万元;2020年城区人口为351.8万人,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4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26.6亿元,与此相对应的用水定额值分别为:131L/人.d、10m3/万元、6.3m3/万元。2015年总需水量为4.00×108m3;2020年总需水量将达到5.40×108m3。

2.2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配置的基本思路是:安全第一,统一调度,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在丰水年和平水年,充分利用本地水,减少外调水,加大生态用水,补足景观用水,并做好水库的汛末蓄水储备;偏枯年,适当调水,尽量满足农业用水;特枯年,加大调水,减少农业、生态用水,适当超采地下水,尽量利用回用水,保证城市供水。不同水平年供需分析见表1。

表1不同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单位:104m3)

水平年需水量供水量余缺水量

蓄水调水地下水中水合计

工程工程利用

20153995425680741415805280399540

2020539622568015972175010560539620

通过以上配置,各水平年能够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需求,尽量保证农业用水,基本满足了配置的目标。

3优化调度方案

城市供水的特点是,水量大而集中,保证率高,水质要求高。长春市城区供水水源调度遵循以下水量调度总原则:

a.安全性原则。水量调度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对各种水利工程的操作运用都必须控制在设计或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

b.防洪优先原则。水库必须保证设计的防洪库容可用于防洪,汛期水库的蓄水位不得高于防洪汛限水位,汛后逐渐抬高水位蓄水兴利。

c.先地表、后地下、先境内、后境外的原则。

3.1正常情况下的调度方案

3.1.1不同水平年的调度方案

由于长春市城区2015年之前正常情况下供水可以满足用水需求,所以本调度方案主要保证供水安全,尽量减小供水成本。

为满足政府部门宏观管理与调控的要求,确定不同保证率调度方案的控制性指标:

a.水库水量指标:根据2座水库的来水情况、供水能力和调度运行规则而定,在供水紧张时首先保证长春市城区用水,农业灌溉保证率75%,可适当破坏。2020年“中部城市引松”工程通水后,水库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都要退还。

b.引松入长工程指标:按照一期工程为常规水源,二期工程为备用水源调度。在本地水资源能够满足供水时不启动引松入长工程。启动时间根据汛前、汛后的时间段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综合决定,理论启动时间为石头口门水库库容小于24000×104m3时。

c.地下水指标:地下水开采在本单元的可开采量的范围内。

d.中水利用指标:在长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中已经明确了中水利用的主要行业,中水主要用于热电厂冷却循环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并有相应的约束机制。长春市第一、二、三热电厂已经与水务集团签订了中水利用协议书,近期2015年前利用中水5280×104m3/a,2020年利用中水10560×104m3/a。

长春市城区年用水量虽然存在季节性差异,根据长春市水务集团供水资料统计,日用水量在不同季节变化不是很明显,因此不考虑各月用水量的微小变化,按各月平均分配水量。引松入长工程根据水库的来水量由石头口门水库调节为城区供水;远期“中部城市引松”工程主要由新立城水库调节为城区供水。

3.1.2特枯干旱年的应急对策

特枯干旱年或连续枯水年,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其次是保证重要工业用水,适当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适当超采地下水,补充城镇供水量的不足。连续干旱年,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多渠道开源,保证生活用水。

a.工程措施:

尽最大可能加大外调水的供水量,加强输水调度管理,确保调水量最大化和使用高效化。并适当超采地下水;多渠道开源,加大污水利用的力度;外调水量不够时,启动备用水源。

b.非工程措施:

制订用水计划,错时段定量供水。供水紧张时,定时限量向住宅供水,限制或禁止洗车、游泳场馆、洗浴及耗水量大、效益低的工业企业用水,按照浅宽式破坏的规则合理安排生产用水;压缩农业用水,保证城镇供水。适当减少灌溉面积,减少灌溉用水量;采用经济杠杆,实现节约用水。采用梯级水价,通过超额加价的办法来限制用水,最终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向缺水严重的地区提供紧急援助措施。包括消防车送水等。

3.2应急调度预案

随着长春市城市规模的扩大,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繁发生,城市供水系统的脆弱性不断凸显。但由于引松入长工程效益的发挥,未来再发生类似2000~2003年的连续干旱情况也不会出现严重缺水的局面。但若是发生历史上罕见的连续干旱,或者某一水源地出现突发性水质状况时,还是有一定的供水压力,要提早考虑和提出相应的对策。编制针对各种意外事故的城市供水应急预案,提高城市供水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水资源供给,维护社会稳定。

3.2.1现状工程条件下的应急预案

如因某一水源地水质污染造成供水严重不足时,关闭被污染的供水水源,及时启用备用水源,并查找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等,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水。按照出现污染的水源地不同,和供水影响的区域大小,适当启用特殊干旱年的非工程措施。

a.第一种情况:

当新立城水库出现水质问题时,直接影响三水厂供水区域。解决措施是:增加一水厂供量,利用10.5公里管线,每天向三水厂转供成品水9万t;利用二水厂向西部调水3.5万t,四水厂每天替代二水厂向二道地区送水1.5万t;启动长新街加压泵站,利用“3.5公里”北环城路Dn1200供水管线应急工程每天向西部调水2万t。以上措施,可为缺水地区运送14.5万t水,但由于管网限制,仍有近3万人无水可用,只能靠消防车向无水区送水。

b.第二种情况:

当石头口门水库突发水质问题,引松入长工程也无法发挥功能,直接影响长春市3/4左右区域,应急措施是:加大新立城水库供水,三水厂向大成玉米区域送水3万t;启动净月潭水库每天为一水厂供水15万t,新立城水库利用明渠为净月潭补充水源;超采地下水,尽量维持缺水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通过以上措施,仍有近一半居民处于严重缺水的状况,只能靠送水车送水。

由此可见,在某一水源地突发水质状况时,因工程原因限制,无论如何调度,也无法解决短时期内的缺水状况。如果2个水源地同时出现水质状况,后果不堪想象。为此,提出应急工程规划。

3.2.2应急供水对策

a.引松入长与水厂对接工程

目前引松入长工程是将第二松花江水通过管线引至石头口门水库,如果石头口门水库出现水质状况,引松工程将无法供水。规划建设引松入长源水管线绕过石头口门水库到达放牛沟泵站,可以直接向净水厂供水。

b.应急备用水源地水井与管网配套工程

长春市应急备用水源地设计布井275眼,可连续开采90d。水源井与配套管网应建设至少要45d,不能保证应急供水,要提前建成,做到有远备而无近忧。

c.三水厂引石工程

规划将石头口门水库原水引至三水厂。目前石头口门水库输水管线已到达一水厂,需从一水厂与三水厂之间铺设10.5km管线。

d.一水厂引新工程

规划将新立城水库原水引至一水厂。新立城水库到一水厂有明渠,由于区间有排污已无法使用,需沿明渠铺设一条管线即可自流入厂。

4结论与建议

4.1主要结论

通过对供水方案的研究,摸清了长春市城市供水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水资源供需结构、利用效率和工程布局合理性的基础上,编制出正常情况下水源地调度方案,和应急预案,提出了特殊干旱年的供水对策和措施,同时对多水源联合调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正常情况下,通过调度,可以保证供水安全,提高本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基本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保持地下水水位降深在允许范围内,废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满足相关规划要求;通过对多水源联合调度方案的研究,为极大地提高城市供水的保证程度,提高城市供水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地水资源,减少供水成本,寻找了途径。

4.2建议

加大源水输水管网配套建设力度,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尽早对城市水源与净水厂的对接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以保证突发状况下的应急供水安全;继续推进水源地保护专项规划的实施进度。近年来,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如石头口门水库采取栽植芦苇、生态治污的办法,新立城水库实施了增容改造、退耕还林、还草治理等措施,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水源地的污染源治理力度还要加强;升级改造现有净水厂,提高制水能力,保证水质要求。抓紧进行一水厂、三水厂的设备升级,力争在2011年达到其设计制水能力;加快城市供水管网的改造进程,降低漏失率,可实现节约用水。另外,目前城市供水管网已经形成环路,但净水厂之间还没有做到互通有无,应该未雨绸缪,尝试将净水厂形成联供,提高成品水的供给保证;理顺“二次供水”管理体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吴泽宁,索丽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4):1-5.

[2]姚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

[3]谢新民.城市水资源配置工程网规划理论与实践[D].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4]万玉文,李振森.玉林市区周边水资源配置及供水水源方案研究[J]广西农学报,2011.04:73-75.

[5]吴险峰,王丽萍.枣庄城市复杂多水源供水优化配置模型[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01

[6]廖资生.21世纪长春市城市供水水源问题[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02.

[7]金冬梅.吉林省城市干旱缺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8]黄继军,王红艳.城市需水量预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2004.10.

[9]胡庆和,胡军华.水资源管理模式发展趋势探析[J].人民长江,2007.01.

城管调研方案篇10

关键词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设置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规划,必须考虑建设运营控制中心。如何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要求来考虑运营控制中心的设置、功能定位等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实施,并将对今后的长期运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已有5条及以上的地铁线路在运营,线网运营调度管理的问题更显得突出和重要。本文将通过借鉴城市轨道交通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以经济技术比较方式,从总体上对运营控制中心的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选,对线网调度指挥中心的功能定位、运营管理功能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较为优化的方案,供设计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时参考。

一运营控制中心建设方案比选

1.1运营控制中心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根据其控制范围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即集中式、分散式和区域式。

所谓集中式,就是把整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指挥、控制集中到一处,对线网内所有线路的行车、供电、消防及环控、运营服务组织和信息收发等各环节进行集中控制;修建一座规模能满足城市近期路网规划要求的控制中心。

所谓分散式,就是将城市轨道交通各条线路独立建设运营控制中心,负责控制本线路的行车、供电、消防及环控、运营服务组织和信息收发等各环节,线网内各运营控制中心互相独立工作。

所谓区域式,就是根据线网内主要行车设备,如车辆、信号等,和线路所在的区域的不同,划分若干个运营调度指挥区域来进行指挥、控制,区域运营控制中心对其管辖的线路的行车、供电、消防及环控、运营服务组织和信息收发等各环节进行集中控制。

1.2线网运营控制中心建设方案比选

对不同的运营控制中心设置方案,通过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两大方面进行比较,工程建设上,主要从实施难易程度、投资等方面的优、缺点比较;运营管理上,主要从安全风险、运营费用、线网互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比较,从而得出推荐意见。通过把各类运营控制中心的设置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可以得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控制中心采用集中式具有运营费用较低、线网互动性强,和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等突出的优点,但安全风险大和建筑规模不易确定等明显的缺点,不宜考虑;区域运营控制中心处于中间,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周期和线网不断优化等情况,综合考虑后成为首选方案;分散式运营控制中心在相比之下优点最少,一般不宜采用。

二线网调度指挥中心功能需求研究

设置地铁线网调度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对各区域运营控制中心的协调管理;线网共用设备,如供电、供冷设备的管理;大型故障、事件和事故(按警报、事件的影响程度划分等级,进行分级管理)状态下的线网应急运营组织指挥及应急运营服务信息的;与地铁外部各相关单位、部门,如供电局、公安局、气象局、地震局等联系;地铁运营服务信息等工作。在系统设备上进行监视指挥,对于跨线共用设备设施方面,部分功能上可以控制指挥。

2.1线网调度指挥中心职责范围研究。

调度指挥中心按其设置的功能定位的考虑,主要负责线网运营管理,线网供电、环控及维修管理,和线网运营信息收发工作,其主要职责范围有:

(1)负责监视列车的运行情况,对跨线共用设备设施方面,部分设备功能上能够实现中央监控;通过线网综合监控系统监视主变电站、FaS系统、aFC系统等的状态,实时获取线网客流信息;通过闭路电视监视地铁各车站及各线列车内情况;通过与市政府各相关单位及部门的信息联网,及时了解天气、地震、地面交通、重大活动等影响地铁线网运营服务的信息。

(2)监督检查各区域运营控制中心按列车运行图行车、按方案组织运输,及时协调处理区域控制中心分界站(线)出现的问题;

(3)掌握线网施工情况,在区域运营控制中心相关施工不能协调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协调,确保施工安全、有序,搞好与外单位的协作;

(4)按阶段收取各区域运营控制中心工作报告,检查日常运输工作完成情况;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

(5)负责线网与运营指挥有关的资源调配工作,确保运营生产有序进行;

(6)检查、通报安全正点情况,及时收取重大、大事故概况和自然灾害情况,当发生事故、灾害中断行车时,及时指导相应区域运营控制中心进行故障处理和降级运营,及时将有关运营信息相关区域运营控制中心,根据运营的要求,调动跨区域运营控制中心的协助(包括人员调配、应急抢险物资调配等)。

2.2线网调度指挥中心的运营管理功能需求研究。

基于对线网调度指挥中心的功能定位的研究,在确定调度指挥中心的功能定位后,还需对设备功能进行需求研究。

2.2.1线网调度指挥中心综合监控系统功能

因线网调度指挥中心对跨线共用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对线网其他设备进行监视,其系统构成主要为运营状态监视和运营信息的集成,所需要监控对象(数据)的原则为:

(1)显示每条线的列车运行位置信息,紧急情况下监视各车站及列车内情况;

(2)各线各站实时客流信息显示及各线全线客流统计信息实时显示及相关分析报警;

(3)通过综合监视终端机监视主变电站、冷站、防淹门、FaS等大型、关键设备系统运行状态及报警状态,并对跨线应用设备设施进行协调、控制;

(4)各运营控制中心汇编的运营信息,在地铁紧急情况发生时,可通过辅助决策系统获得相关应急处理信息;

(5)可对线网车站及列车进行视频监视(CCtV);

(6)监视接收外部如供电局、公安局、气象局、地震局等与运营有关单位、部门相关信息。

2.2作为后备区域运营控制中心时的设备配置及功能需求

线网调度指挥中心的设置已具备基本的终端显示设备,后备模式建立在调度指挥中心的设备显示的基础上具备较好的使用优势。

2.2.1调度通讯工具要求:有线调度电话、内线电话、外线电话、无线调度电话,按一个区域运营控制中心规模设置。

2.2.2监控终端显示要求:应急调度指挥中心综合监控系统监控终端设备。按一个区域运营控制中心规模设置。

2.3应预留线网中后期发展、规划建成线路的应急指挥需求;应预留与市政府110联动中心的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