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8:52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篇1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资源普洱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将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就校本课程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的一项基本建设。在我国,对于校本课程概念的理解有多种,本文采纳叶澜教授的观点,即“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

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是校本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以“普洱茶与茶文化”为例,普洱市地处丘陵地区,当地茶叶资源十分丰富,绵延数十里的茶园不仅繁荣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当地人民长期接受着茶文化的熏陶。基于此,当地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对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为主题进行茶文化的二次开发,对普洱茶叶的色、香、味、韵的品饮,茶艺和茶谣等璀璨的民间茶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当地的学校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人文情怀两方面的条件推进下,校本课程的建设就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开发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当地学校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主要承担课程实施的开发、规划、指导、监督、评估等工作。实施起步阶段在确保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通过短期或定期的师资培训,将各班的班主任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指导教师,让教师在培训中掌握基本的课程内涵、目标、原则和教学评价,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使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实践活动主要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实施茶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资源,主要是教师在学生了解普洱茶文化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把课堂延伸到自然、生活、社会中,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基地,在茶山或学校种植园里进行栽种、管理等劳动实践。

其次,引进当地的高校资源,多渠道开展中学生的实践活动。组织高校的教师到中学开展普洱茶文化的相关专题讲座,让职业学院的同学们与中学生们进行茶文化交流。利用当地高校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茶文化沙龙,组织同学们参观高校茶文化社团学习的开展,与高校社团同学建立茶文化学习的一对一指导小组,组织茶道表演、品茶会、手工艺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再次,普洱茶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从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来看,绝大部分校本开发的课程领域仍然集中于选修课和活动课,对中学的课程实施而言,每学期定期安排一定的课时开展茶文化教育,开设适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在自主实践中得到锻炼。在课程的落实和教学的组织、学习下,让“校本课程开发”在新的课程领域中不再是一个空而泛的新名词,而是通过具体的实践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和一种新的课改模式。

最后,普洱茶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校以形成性、发展性为主的教学评价,既可以在评价中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又可以在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操能力。在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中学校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积极性,参与的情况等;二是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课堂讨论等学习方式形成的作业成果;三是学生在校外的实践情况,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家长、专家、社区人员、社会专业人士等。当然以上这三方面只是对校本课程评价实施的一个方略,在实际教学中课程评价应坚持评价的多元化,这些多元化可以表现为主体上的多元例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也表现为评价方式的多元如教师观察、杰出表现记录、活动产品分析、评议法、专题作业法等评价方式。

普洱茶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对于当地的中学而言它既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一个学校能否成功创办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对于校本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以当前中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情况来看,课程资源的开发就要注意: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利用地域优势,开发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辅助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以及树立课程资源共享观念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同时它也是各校因地制宜,彰显学校办学的特色之一。在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优势之余,学校还应在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打造适合学生学习兴趣和需要的课程,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教学资源创建实验基地和文化中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真正的校本特色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旭东.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篇2

我们以“成长”为主线,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体验,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通过儿童自身的体验转化为他们内在的思想品质,把德育的目标内化为基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内在道德品质的成长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我们选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身心特点、便于操作、主题鲜明的德育课程承载方式进行探索与研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使学校德育更加课程化、系列化。

一、课堂德育资源

1.学科德育渗透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近几年,我校任课教师充分挖掘和融会贯通,把德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学科德育渗透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未来教育活力课程

学校结合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塑造我们希望的未来,秉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引进公益、课程、义工、企业、媒体等多方资源,推出“面向未来,持续发展”未来教育课程项目,增设了传统文化、国际理解、数学应用、科学生活、健康体育、环保节能、艺术修养七大项目90多个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学生在国学启蒙、绘本阅读、魔法数学、新闻时事、电脑绘画、无线电测向、英语话剧、球类活动中激发了潜能,培养了特长以及良好的生活情趣、艺术气质和文化品位,帮助他们打开眼界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培养了自信心,使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提升,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专题教育课程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实践,通过主题班会、级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学习、诚信、健康、劳动、环保、守法、创新、勤俭等专题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课堂,提升学生行为习惯和素养。

4.成长指导课程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辅导小组,结合心理课题《网络时代儿童成长的心理问题与干预策略研究》,对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成长指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校园品牌活动课程资源

1.校园节日课程

我校努力构建的德育特色品牌,凸显“为每个学生拥有美好童年服务,为每个学生拥有幸福人生奠基”的目标追求,我校2008年开始德育课程化的探索之路,通过1-6年级分别举办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英语节、成长节、诗歌节、合唱节、器乐节、书画节、配音节、戏剧节、辩论节、游园节、爱心节等校园节日,塑造快乐学习、求新进取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展示自我、收获信心、感受快乐、健康成长。

2.国旗下讲话课程

围绕德育目标设计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教师、家长和学生借助启迪性的故事、经典诵读诗篇、校园生活照片、视频短片、公益宣传片、爱国歌曲欣赏、歌舞表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品质培养熏陶,达到震撼心灵的教育效果。

3.仪式教育课程

仪式是一种文化和愿景,是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和气度。简约、丰厚、生动的仪式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是教育理想与人生梦想的集体放飞,能唤醒学生对生命的重大感悟。近年来,我校不断拓宽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将仪式教育作为载体,积极构建德育课程化,取得显著成效。把入学礼、开笔礼、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祭孔仪式、入队仪式、军训、毕业典礼这些显性的德育资源转化为理想的德育课程,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在“润物细无声”的意境中化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力量。

4.传统节日课程

精心设计,提升传统节日为精品德育课程,为师生搭建德育自我体验的平台,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通过亲子手工制作灯笼、风车、贴画、手抄报等形式,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深刻地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激发和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让传统文化陪伴学生的成长。

三、生活德育资源

1.劳动实践课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包饺子、开辟菜地种菜、清洗鱼池、制作水果拼盘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大自然中学习科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2.社会公益课程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爱心义卖,向地震、旱灾地区捐款献爱心,到福利院探访老人,组织学生和启聪学校进行联谊、为启聪学校捐书、为连南小学、阳江白沙中心小学、新疆伽师县学校捐款、捐书、捐建图书馆等活动,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意识。

3.社会体验课程

发挥社区硬件设施资源作用,如青少宫、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商企业等,让学生在课余有自助参观、交流、学习的好去处,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构建“学生体验合作基地”,编印《学生体验课程手册》,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大舞台观察、体验、历练,课程活动后及时总结分享,展示成果,学生在德育系列课程中体验、感悟和提升,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能力,了解社,激发爱社会、爱自然、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篇3

所谓“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本意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旨在增进知识传播和共享,通过建立一套固定的学习管理系统并使用系统学习资源的在线课程模式。随着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慕课平台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一场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为基础、以高等教育领域课程资源共享为标志的教育革新运动已席卷全球。面对慕课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大军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如何积极应对?在此,本文从课程建设层面上,对慕课时代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的困境及如何成功突围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全球高等教育的慕课时代

随着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慕课平台的相继组建以及更多课程的在线,“慕课”出现“井喷式”发展态势,世界各地数百万的个人用户通过上述三大平台注册学习课程。为此,美国的《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为“慕课元年”。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加盟edX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相继加盟Coursera平台;2014年5月8号,“爱课程”网的“中国大学mooC”正式上线,高等教育界开始进入“慕课时代”。

如今,慕课只经历了短短3年的发展,但因其具有“超大规模、即时在线、课程要素完整、全球开放、自组织及交互与分享”等超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已吸引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从教育变革的宏观层面来看,慕课意味着校园围墙正在被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职能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教育将超出现有的教育范畴,会成为国家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1]。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校长乔治・皮特森(Georgep.peterson)认为,mooC预示着教育领域有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可能性[2]。哈佛大学教务长阿兰・伽伯(alanm.Garber)认为,mooC将为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进行教育提供了一个机会[2]。

慕课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海量应用,也为国内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加快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敲响了警钟。针对慕课对国内高校提升质量的促进作用,有学者认为,慕课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将积极促进国内高校提升课程质量和探索大学教学模式创新[3],有学者甚至发出如下警告:在线课程会倒逼大学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否则我们的大学容易沦为一流大学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4]。

然而,慕课最直接的启示在于课程建设和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对此,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李威仪认为,优质课程的重要性超越(慕课)平台的建立[5]。同样,清华大学教授孙茂松在谈到国内一流大学积极参与慕课建设的时候,也坚持认为首要之事是拿出最优质的资源,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辐射的效应[5]。二、慕课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困境

课程建设历来是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面对慕课浪潮,国内一流大学纷纷积极参与慕课资源建设,旨在辐射其优质课程资源。而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军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却将面临一些尴尬困境。其中,在对课程建设的认识和定位、课程资源的建设能力以及课程资源共享的有效性等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

1.对慕课建设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慕课建设普遍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拿来”,二是“观望”。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对慕课这一新生事物反应最迅速的均为一流名校,其纷纷拿出最优质的课程资源,以期扩大辐射示范效应。对此,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热情高涨,认为只要是公认的水平高的好课程就应该拿来好好地用。但这恰恰忽略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知道,任何课程建设都必须支撑于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又必须服从于不同类型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另一方面,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刚刚完成或是即将完成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在惯性与惰性的相互作用下,自我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慕课建设抱着“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的观望思想,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缺乏主动应对慕课冲击的思路和想法。

2.课程资源建设能力不足。“慕课时代”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团队、海量的教学资源以及及时在线的交互式学习方式,都是使其成为慕课建设主力军的必然原因。在国内,业界也普遍认为重点高校才是慕课建设的主体。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自身办学积累和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对于慕课的建设能力肯定不如一流大学。

3.课程资源共享的有效性不高。目前,国内高校核心的课程资源一般集中体现为课程大纲、教师课件、教材和课外阅读与辅导资料等。相比之下,慕课平台所的课程资源则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交互式的学习与课程评价,还涵盖了散落在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资料。虽然,慕课资源较之更为丰富,但仍存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和课程资源利用低效”的问题[6]。特别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要务,即使是引入了业界公认的高水平慕课资源,也会存在引入课程是否适用、是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培养要求、是否有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管理运行机制、广大师生是否接受等诸多导致慕课资源共享有效性不高的问题。三、慕课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中国大众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学习慕课、参与慕课,并直面慕课所引发的教育变革浪潮,谋求自身的变革,也会成功走出课程建设的困境,从而在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1.高度重视慕课课程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者除了关注近期热议的转型发展,还应高度关注慕课时代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转型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还是要落到课程的支撑上。因此,更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主动研究慕课对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创造条件开展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慕课探索与实践。各高校对慕课建设的认识要清晰、定位要明确,既要纠正不落地的拿来主义,又要从思想源头上杜绝“等、靠、要”的消极观望主义。要主动作为,从组织和政策层面做好慕课时代的教育观念更新工作,鼓励和要求教师以质量为核心加强课程建设,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主动学习慕课的设计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投身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质量。

2.搭平台、建联盟,取长补短、抱团发展。如何破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慕课建设能力不足的困境?那就是要发挥整体的集群优势,相互学习、探讨和交流,共同促进和发展。也可以依托现有的一些应用型高校联盟组织,组织和引导同类高校开展相应的建设工作。

3.利用微课提高慕课资源共享的有效性。慕课资源本身具有的优质性使其具有辐射与示范的可能,但优质资源如何共享给不同类型的高校、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却是个重要的命题。另一方面,作为共享优质慕课资源的学校群体,怎样结合校本特色去提高资源共享的有效性同样是个重要命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与重点大学截然不同,因此对于优质慕课的资源共享必须另辟新境。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其课程内容是将支撑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能力的知识点按一定逻辑整合而成。重点大学的慕课资源在落地应用型本科院校时,可以通过“拆分、组装”的方式,将适用于重点高校的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各应用型高校再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需要,将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内容建设成若干个微课,再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导向重新选择,将慕课模块与校本微课整合,重新组装为新的课程资源。同时,要结合教学需要制定出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以保证课程资源共享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4.选择公共课程为改革突破口。慕课起源于英美国家以及当今世界英语的强势地位,决定了目前绝大多数慕课以英语为载体的事实,这一点对于国内大多数高校来说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切实深化公共课程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契机。加快建设以中国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慕课,不仅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更有助于推进汉语国际化的进程。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英语技能,应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如能以慕课学习为切入点,以英语应用技能为核心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教师角色转变、教学组织形式转变、网络资源建设方式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以及建设师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等方式,加大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并尝试与专业英语教学的相互融合,将会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英语真正成为一种高效和实用的工具,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左利.李志民:mooC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eB/oL].http:///gd_6534/20130506/t20130506_939244.shtml,2013-05-06.

[2]慕课:一场教育风暴来袭[eB/oL].http:///html/info/2013/mooc/index.shtml,2013-06-03

[3]陆p.课程质量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eB/oL].http:///focus_1658/20131112/t20131112_1038533.shtml,2013-11-12.

[4]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eB/oL].http:///gao_jiao_news_367/20130821/t20130821_1004086.shtml,2013-08-21.

[5]王左利.慕课生态初现:高等教育陷入了互联网狂热之中[eB/oL].http:///focus_1658/20131010/t20131010_1026335_2.shtml,2013-10-10.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篇4

教学资源建设为例,从公共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两个方面,探讨怎样系统化建设网络环境下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资源,并提出其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展望。

关键词:微课;自主学习;网络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5-0195-02

作者简介:刘丽萍(1961-),女,上海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化技术中心实验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李芳芳(1987-),女,安徽安庆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化技术中心实验员,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设计。

1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发展

如今,打开各种教育技术类的网站、博客或微信公众平台,关于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的研究资料随处可见,这几种新的教学模式是近两年网络环境下教学改革的热点,相应的网站或资源建设也发展迅猛。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对传统的面授式教学方式提出新的挑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点,必然会研究、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资源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教学资源建设也从传统的纸质或实物性资源向现在的网络教学资源转变。经过近年的不断建设,我国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达到一定规模。以网络精品课程为例,2003-2008年,我国建立了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3级精品课程体系,并相应建设了各层次的精品课程网站。其中,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上,2003-2008年建设的部级精品课程有2425门,课程类别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教育学等各个学科门类,这一数字到2011年增加到3832门。2011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并按照课程性质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分为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截至2015年1月,在爱课程网(http:///home/)上共有749门视频公开课和2458门资源共享课上线。

2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概念与建设误区

2.1高校教学资源概念

高等学校的学习者是心智已经比较成熟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的特点,对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具有较强的学习需求。本文主要探讨高等学校基于网络的校本教学资源建设。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除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很多高校还根据自身特点建设了校级教育资源库。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由于教育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对其理解各不相同,因而出现了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育资源,不易进行管理和使用。为了更有效地建设好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促进各资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检索效率与准确度,保证资源建设质量,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其中界定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几下几类:媒体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1]。通常也可将教育资源称作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高校教学资源可以划分为教学环境资源与教学信息资源。教学环境资源主要指教学的硬件资源,即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园闭路电视网、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以及实验室等;教学信息资源主要指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电子教学材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等)、电子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专题学习网站、题库等)、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资源链接等)[2]。这里所说的教学信息资源也即是上文《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界定的教育资源。

2.2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网络教学资源库,但其中也存在很多误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库中基本上以素材为主,教学课件与网络课程较少,教学性差;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重数量轻质量,以公共课、教辅课课件为主,主干课程、专业课程课件少;网络课程覆盖面较小,缺乏理论指导,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网络教学资源库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资源分类不规范,种属界定不清,内容庞杂凌乱,相互包含重叠,不利于教师使用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利于管理;网络教学资源库大多只提供资源,而无相应的资源整合工具,缺乏系统性和兼容性[3]。

3高校校本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3.1精品开放课程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的作用和地位

网络课程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库包括精品课程库、课程教学库。名师丰富的授课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是各高校的宝贵财富,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可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接受名师指点的机会,能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另外,网络课程库还可以提供权威示范教学,成为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学习平台[4]。因此,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不能仅是资源的简单累积,追求量上的规模,而应该充分运用高校的优质师资资源,建设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真正实现高校教学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实现其学习目标的教育目的。

3.2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公共教学平台

笔者工作所在的高校是一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在不断探索建设优质精品化的教学资源。高校教学环境资源指硬件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资源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是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学校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形成包括校园网、校园闭路电视、网络机房、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等在内的教学环境资源,构成了公共教学平台。具体包括两路校园闭路电视、15间网络机房、14间语音教室、175间多媒体教室和4间自动录播教室(两间已建成使用,两间正在建设中)。校园网是整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校园闭路电视除了进行日常的电视频道转播以外,还可以将录播教室作为主教室,为上课学生人数较多且分散在不同教室的公共课程进行同步直播,只需要一个教师在录播教室进行授课即可;网络机房、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为全校教师提供各类多媒体教学环境,可满足日常授课所需。录播教室面向全校提供课程的录像和编辑,包括申报各级精品课程所需的课堂录像、重要活动录像等。

3.3高校校本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内容

高校教学信息资源是高校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建设具有一定规范且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信息资源。笔者所在学校学科专业性强,大多为应用技术类专业。学校一直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已建有专门的精品课程网站,包括3门部级精品课程及12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内容涉及食品工艺、计算机、大学英语、经济管理、机械制造等学科。为了激励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学校还建设了BlackBoard在线课程管理平台,教师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课程学习资料、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实现教学资源更大程度的共享,学校还建设了以授课视频和教学课件为主的多媒体素材平台,将公共辅导课的教学录像和学校优秀教师主讲的重点专业课程的全程实时录像和教学课件全部开放共享,并按院系和专题对录像与课件进行分类,同时提供搜索功能。学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网络课程和资源平台进行管理,保持教学信息资源的动态更新。此外,学校的图书馆网站拥有非常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学生可以在宿舍利用自己的电脑或利用学校的网络机房进行自主学习,作为教师课堂讲授的补充。

学校的网络教学资源目前以网络课程、教学视频、课件、电子文献等几种主要的教学资源类型为主,且专业涵盖面较广,不仅有公共课程,还包括大量专业课程。随着近两年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的流行,学校也开始进行微课教学研究和微视频资源建设。不足之处是其它类型教学资源较为缺乏,如图片、图形类的多媒体素材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等电子教学材料等。此外,有了公共教学平台作为基础以及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作为内容,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才是使以上软硬件资源实现价值的关键。教师应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网络在线教学进行更好的结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才是不断尝试各种新技术和教学模式的目的所在。这也是笔者所在学校今后信息化教学研究和发展的重点方向。

4结语

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科学性、标准化、系统性、实用性、共享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等[5];需要树立资源共建共享的教育理念和目标,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规范的机制,高校教师投入其中,成为主要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建设与教学并行;需要有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以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为核心,才能建设真正为学习者所用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eB/oL].http:///html/keyanfz/yuanchengjiaoyu.shtml.

[2]刘军,殷宝媛,刘俊强.运用教育技术实现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教育,2009(9):63-64.

[3]王达光.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05(3):42-44.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篇5

【关键词】校本课程体育健康地方特色

一、选题依据

2001年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及学生的的适应性”。体育校本课程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通过在本校课程建设资源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建设中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人力资源的增强、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与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有明显的优势,改变了以往教学过死的局面,在构建具有“健康第一”基础教育理念的同时,把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权交给了地方和学校,迫使每个体育老师都要参与课程的建设。需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增进学生健康、突出学校特色的前提下,走出体育课程校本建设之路。已成为21世纪初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乃至整个体育教育改革的重大热点问题,从查阅的教育研究文献可见,对于校本课程建设的系统研究甚少。据此,本研究为校本体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推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地方课程资源建设对小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本文分析了校本体育课程的概念以及校本体育课程的现实函义,阐述了校本体育课程对小学生健康的影响。小学教育体育是整个教育阶段重点环节也是也是基础环节,学校体育课程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对社会主义和文明建设,对于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的性格所以,孩子的终身体育要从小培养,从兴趣培养,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可以增补学校传统体育课程面值得摸索和探究。我国地幅辽阔,怎样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文化领域下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学校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要单位,在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和发展特点,利用学校的各方面资源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的发展情况来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以合肥市经开区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进行研究,以合肥市经开区(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为调研对象,并以经开区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展状况作为个案调查进行研究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合肥市具有代表的经开区3所小学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问卷,根据校本课程建设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经验,以及采用相关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从三级课程概念、校本课程建设者、各地区学校自身拥有的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等方面编制相关问题如学校课程内涵、建设特色、人力、物力资源发展状况。分别对经开区3所小学的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5份,回收有效问卷15份,回收率为100%。问卷内容主要用于收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其相关人员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意见,在问卷设计上要清楚地表明调查问卷需要的信息。

2.文献资料法:查阅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3.实地访谈法:以面对面的方式对学校领导和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交谈和询问

4.数理统计法:将调查问卷统计整理后计算出相关统计量

三、结果与分析

(一)经开区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

1.教师对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意识和态度及参与程度在所调查的15教师中,13名教师始终对校本课程建设持支持态度,只有两名在执行过程中才对其认可;在参与程度上,15教师都积极的参与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工作,这说明体育教师对校本体育课程建设的态度都是积极的,其不仅有积极的态度还有积极主动参与的行为。

2.校本课程建设有利于教师课程意识及专业能力的提高从表1看出,70%的教师被要求集体备课并持积极主动的态度,70%的教师遵守规定的课程设置,90%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等成效对其进行考核。

3.依据本地文化特色、人力物力资源整编校本教材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经开区3所小学中贯彻和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学校采用的物质资源主要体育场地和器材占50%,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知识和技术技能)占40%,学校在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利用的人力资源主要来自体育教师占60%,班主任占30%,校外专家占10%,

(二)经开区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自身爱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提供了有利平台,图表2可以看出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强调教师工作中要求集体备课的占90%以上,学校根据本校特色优势发展特色课程的占70%,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建设。

1.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有利于体育设施的改善和形成学校特色课程国家课程的发展模式除了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和统一性外,很难实施各区、各学校的特色性与差异性。而校本课程重要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以学校为主,在国家统一要求下,立足本校拥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发展本校的办学特色,来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2.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我国校本课程建设过程存在一些隐性问题,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力物力资源存在差异性,加之我国在校本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及充分的规划与组织能力,没有一个让学校具体观摩的标本。另外小学教师个人素质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教师很难融入到新的理念中来。

图1指标得分、变异系数图(B1101-B432)

表和图中所有汉字为宋体五号,英文、数字采用timenewRoman,行距为最小值12磅。并且与正文空一行(如表1)。图注和表注8号字体,行距12磅。

表1专家结构一览表

注:专家是指……。

表格采用三线表。可采用表格样式中的“简明型1”。

四、结论与建议

(一)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课程改革行动

强调主要以学校为主体,尊重国家和地区体育课程的基本精神。与此同时,要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水平。因此,体育校本课程建设需要高效的内部管理和质量监控。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校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其一,各学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学校在文化、经济、师资和学生方面差异很大。其二,各小学的办学模式有私立和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在办学自上有较大优势。其三,每个年级的学生也会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因素他们有着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兴趣爱好等特点。

1.体育校本课程组织管理体育校本课程建设在学校层面上的到落实才能算成功,首先,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还要能够保证运行畅通。其次,校长的领导与支持,校本课程建设主要领导是校长,因此,校长对校本课程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校长对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领域,引导体育教师进行变革与革新,从而实现学校在教育理念、办学宗旨上的统一。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希望全校人员的工作富有创造性的话,那么这方面的工作就不应该摆在第一位,它完全从属于教育过程。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2.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态度体育教师既是体育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又是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和评价者。因此,体育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素养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需要。精深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是体育教师承担体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专门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认识。我们认为很重要一点,教师在学校里的是科学基础学科,他应该能分辨清楚这门科学上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承担体育教学任务,也必须具备上述体育专业知识。

(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保障

1.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提供教学课程使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需要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如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课程资源进行积极合理的分析与评估,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的体育课程资源,满足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需要。

2.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参与者包括体育教师、学生、学校主管领导、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和校外的专家学者。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体育教师是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从问题的诊断、教学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课程设计到课程评价等环节,都要依靠体育教师来完成。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主要是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应当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决策的讨论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创建新的、安全的、健康的、有趣的游戏。学校主管领导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作用很重要。首先,他们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改革的趋势,拥有大量的信息和资源,引导学校教师形成共识,通力合作。学生家长参与教学工作是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支持,他们能够起到发挥咨询、桥梁的作用,能够让学校教师能够清楚的对学生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体育的兴趣爱好更有效的了解。他们还能集思广益对教学提出合理意见,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根据学生、学校的需求的调查分析

1.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是针对特殊的学生群体,也可以说是对某一年级、某一班级的学生群体。所以,建设者既要对学生群体需求必须的调查分析,还要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分析其间的个性差异。

2.学校体育资源的调查分析:为了更好的了解该校体育建设的条件和限制,其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1)体育教师参加的数量、知识、经验、态度、和能力等;(2)教学辅助人员;(3)体育设施,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器材、质量、使用率等;(4)各种体育课程教材音响的使用率。

3.问题调查分析:问题调查分析的目的要发现问题,看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状况如何;是否有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是否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相悖。

五、建议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篇6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设

1 网络教学资源的分类和意义

1.1 网络教学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网络教学资源是指为教学目的而专门设计的或者能被用于教育目的服务的各种资源。按照资源的形态分,它可以分为:教育环境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人力资源;按照使用对象来分。网络教育资源可分为三类:学习资源、科研资源、备课资源。其中,教师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思想、实践模式等都是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我国目前可建设的资源主要包括9类,分别是;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其它类型的资源,如:电子图书、工具软件和影片等等。

1.2 网络教育资源的意义

网络教育资源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这两种在信息社会所需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必然成为其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丰富的资源,就无法建构起理想的教学环境,而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的水平。

2 高校信息课程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相关情况

2.1 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已经走过将近20年的历程。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均达到优秀的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并带动所有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目前,校园网已经在大学普及,联网的多媒体教室比例不断上升,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备课、上课、查阅文献等十分普遍。现代信息技术也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乃至娱乐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2 高校信息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设,是各级各类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它已经深入课堂,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深层次的问题:

(1)高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据调查,在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较快的地区,尚有1/3的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不甚了解或根本不知道。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共同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高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远远低于学生。

(2)应用效果不佳,没有将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没有真正促进教学改革。

据对不同类型大学学生的抽样调查统计。有65.5%的学生认为一半以上的任课教师仍然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

(3)课程资源贫乏且适用性差。

许多教师备课时还要花大量精力做一些低层次、重复的课件,没有充分的、优质的资源可以共享。有报道指出,某评估专家进入某校的网络教室,学生上座率非常高,但差不多有99%的学生在利用网络看电影或聊天。学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的网络课程资源却无人问津,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网络课程资源的吸引力不够。因此,开发优质的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3 高校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对策

(1)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加强管理,

课程资源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时代大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纽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教育信息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所必需的,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因此,各高校领导,特别是教务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课程资源在推动教学改革、为师生教学服务方面的作用,组织好开发、管理工作。

(2)重视校园网的潜件建设,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新的高校教学模式。

网络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有没有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没有与信息化高等教育相匹配的高等教育教学理论,是制约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瓶颈。特别强调的是,现代高等学校教学模式是潜件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高等教育理论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以及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当组织力量研究信息化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构建信息化高等教育理论新体系。

(3)注重培养复合型新教师。

优质的课程资源不仅是应用于教学的先进工具,更应是先进教育思想、人机界面技术以及名师教学经验的结晶。所以,课程资源建设前期可能是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共同协作的过程,由多方面专家协同工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学科课程专家提供前沿知识并使用已经建成的课程资源库;教育学专家协同课程专家制订、优化教学设计方案,教育技术专家搭建技术平台。未来的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必须是由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而不必是技术专家)的现代新型教师才能真正完成。

(4)跨院校协同合作,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巨大的兼容性和信息的开放性。是现代信息资源的基本特点。因此,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课程资源浪费,各高校的课程资源建设可以采取协同合作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可以以专业协会、学科网站为依托,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围绕某一课程,共同合作,共同开发。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篇7

关键词:校本课程;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2-0033-02

一、网络校本课程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学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其英语表述是“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简称“SBCD”。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天宁区各学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套成熟且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好多学校都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数字化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网络为依托,校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采用多媒体方式,通过网络收集、整理教育资源和校本课程建设中形成的特色文本、图片、影视等资料,编辑数字化校本教材。比如博爱小学的陶艺课程,以书本教材、电子教材为主。与多媒体方式不同,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课程建设者会把课程资源上传到课程专题网或学校网站的资源库里,学生可以随时访问,浏览信息。

二是采用网站方式,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更会在网站上开设互动性内容。例如中山路小学的书法校本课程,除了课堂教学外,其他活动都是在网络上进行:开设名家欣赏栏目,把名家名作扫描到书法专题网站,让学生欣赏和点评:开设书法技巧栏目,让学生根据教学视频学习书法技巧:开设佳作欣赏栏目,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书法作品上传到网站上,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点评。

三是采用网络平台方式,学校充分调动家长、学生及其他社会资源,依托某一网络平台,共同建设校本课程。例如常州市北郊小学的书香校园(阅读校本课程http://beiiiao.省略/webschool/Book/),不但有教师的推荐阅读,更有学生推荐的书籍,并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激发学习的阅读兴趣,同时平台上设有含英咀华、读书札记、佳作赏析、书香班级、悦读会等栏目,班级、家庭、家长、学生、教师均在这一平台中进行活动与交流。整个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平台起了重要作用。

网络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巨大空间,在这种空间下,将创新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结合,与网格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将能全面提升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质量:一方面,丰富学生课余学习生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完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二、当前网络校本课程(平台)的问题

虽然网上的素材非常丰富,但是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还不够高,对网上的内容学生还缺乏辨别的能力,因此难以作出正确的辨析,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很低。各校的网络校本课程建设虽然都已经起步但是在理念、技术以及管理方面还极不平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交流与反馈的缺失:有很多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网站重形式而轻内容,有些还处于静态设计的阶段,缺少师生互动交流的模块。

二是资源缺少组织:打开网站,学生面对海量资源,但教师对资源的选择、组织、呈现等缺少系统思考,总想把自认为有用的资源交给学生,但学生面对资源却无从人手。导致资源应用效率低下。

三是原创性不够:各学校校本专题网站的资源中,转载的资源远远多于原创内容,而生成性资源则应用很少。其实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动态更新生成资源,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四是优秀校本课程网站流失较为严重:我区有许多优秀的校本课程网站,如虹景的花文化主题、博爱的陶艺文化、兰陵的乒乓球项目、北环的动漫制作等等。许多优秀的网络校本课程在实施过后被束之高阁,导致这些优秀校本课程的使用效能大大降低。

以上四点现象的存在,有理念形成上的因素,更有技术应用方面的困难。我们认为,在区域层面上建立网络校本课程的平台,不仅可以解决各个学校在构建各自网络校本课程平台上的技术瓶颈,而且可以推进网络校本课程的合理化规划和协同共建,避免重复开发和区域内优质校本课程资源流失,以促进优质网络校本课程的有效整合和应用,对推动基础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基于社区模式的网络校本课程平台构建

基于社区模式的网络校本课程平台应该是一种基于学习的网络互动中心。它最基础的特征是知识性、互动性、成长性。而技术层面,许多开源网站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如phpwind高速社区程序,它以会员为根本,深入挖掘、聚合站点数据并可自由组合成多种模式进行展示,比如论坛模式、门户模式、文章模式、个人空间、群组模式等,非常有利于网络校本课程专题网站学习和交流:同步或异步编辑文档的支持以及交流的支持等几个方面。phpwind高速社区程序的群组模式,便于建立以某校本课程主题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其中包括群组活动、成员邀请、群组等级、群组话题、群组论坛视图,并有群组聚合页。pw8的cms系统,侧重于资讯的,在门户频道展现为内容聚合,便于各个学校主题在此建立独立的网络校本课程。而以会员为中心产生的内容是站点赖以生存的食粮。pw8重新规划圈子模式,将会员信息底层化,和新鲜事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与会员息息相关的内容将汇集到新的个人中心,引导会员进行阅读和点击。技术支撑使知识性和成长性成为可能,师生可以根据网络平台的特征,规划自己的课程模型,根据内容、学习、互动、评价等要求建设符合自己课程的网站。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篇8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87-01

校本课程,习惯上也叫校本课程,简单说就是指除国家教育部所颁布的课程以外的,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挖掘学校教育资源而制订出来的课程。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搞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和建设则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2009年,笔者所在学校被定为“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示范建设项目学校”。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运用了多种开发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机制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的一项课程政策,实际上这也是调动学校办学积极性,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此,学校都要有明确的认识。校本课程开发是具有较高专业要求的复杂过程,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及课程改革专家的协作,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

1.利用业务学习、半日教研活动、同课异构等活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学习研讨活动,在学校教师中形成民主、开放、平等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在学校真正扎根,才能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真正获得发展。

2.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必要性,提出校本课程建设的依据和总体目标,确立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为校本课程开发指明方向。

3.课程开发在学校办学目标和教师的潜能开发之间进行了整合,并建立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渠道,明确各有关人员的课程权利和责任,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地方和校本课程资源。

4.建立“调查组织—计划实施—评估反思—及时调整”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让课程开发始终处于持续、循环和不断提升的动态建设中。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应在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

1.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涉及学生知识需求、心理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强势与弱势需求。知识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本身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等的需求和看法;心理发展需求是指学生健全心智、培养人格、走向成熟的内在愿望和渴求;强势需求是指学生对自己具有优势和特长的方面想得到更大发展的迫切心情;弱势需求是指学生对自己的缺陷或不足想要获取弥补和改善的强烈愿望。对学生需求的深刻分析,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因材开发”。

2.校本课程开发应当考虑当地需求和社会需求,学校要细致考察当地乃至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人才和信息的需求状况及特点,只有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当地和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选择策略

选择也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学校选教师、教师选开发和学生选课程三个层面。

1.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校本课程如何开和开设的质量。学校选教师就是要选择一部分认识明确、年富力强、兴趣广泛、创新意识强烈、知识基础扎实、有学科专长的教师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2.教师选开发就是依据学校的实际资源情况、学生的需求和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办法,这样就会目标明确,任务清楚。

3.在学生选课方面,建立课程资源库,以“课程超市”的模式供学生挑选。每个学期的开学初,组织学生的选课大会,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好自己所开发课程的内容、特色、效益和授课方式介绍,在十分钟之内以最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推荐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在几十门课程中学生可以任意选出自己最喜欢的2—3门校本课程,再由校本课程开发组和教务处根据学生的志愿与人数重新编排班级,特别注意选择中出现的“扎堆”现象,调整教学资源和场所设备,最后由教务处制定课程计划并按要求实施。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估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对学校的各种资源条件进行客观、详实和科学的评估,从而决定学校作何种内容、何种程度、何种方式的校本课程开发。

1.信息资源评估。信息资源是以学校的教材和资料为核心,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源头活水和信息支持,对信息资源的评估,涉及信息渠道、信息贮存和信息效能。评估要求信息渠道多样化、信息贮存丰富化、信息价值效能化,整个信息资源要处于不断的交流和更新中,形成信息资源“优胜劣汰”的动态过程。

2.能力资源评估。能力资源是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评估方式通常是:先由教师自我评估,然后是学校评估,最后由专家组综合评审。现实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已达到的学习能力现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潜在学习能力是指通过课程更新,学生可能达到的能力状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目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常由教师评估和学生自评构成。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44-02

1高职专业教学资源的内涵、意义

1.1高职专业教学资源的涵义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是指一切为专业目标、课程目标服务,为保证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而开发或积累的教学素材、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教材、教案、课件、媒介、教学设备、教学工具、教学场地等。

1.2建设高职优质专业教学资源的意义

(1)教师层面――通过场景再现与虚拟仿真,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自我构建。

高职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以岗位技能为中心的学历教育,其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必须围绕职业岗位来开展,其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而要通过学校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存在最大的障碍便是岗位技能的实践性。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知识讲解、题型训练等应试型教学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其最理想的构建模式是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围绕真实的工作任务展开实践活动。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中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但实际上,学校永远无法变成工厂、教室也永远不可能成为车间,学校很难具备条件让学生开展完全雷同于真正岗位的技能训练。比较理性与现实的做法是,结合行业岗位实际开发相关教辅资源,比如理实一体化的教室、虚拟教学软件、图片与视频资源等,将实际工作场景、生产过程在教室中有效再现,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下的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自我构建。

(2)学生层面――利用开放性的网络平台,促进学生开展自主与探究性学习。

在互联网快速普及、数字化、信息化已经到来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加大了投入进行数字化网络校园的建设和专业资源服务平台的搭建,高职开展数字化教育,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高职开展数字化教育的核心条件是开发各种经数字化处理的教学资源,具体包括数字化视频、数字化音频、虚拟软件等。开发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不需要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前的资源收集和整理当中去,能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条件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践任务,提高学习的效率。

(3)社会层面――进行资源共享与交流,实现各高职院校均衡发展。

在教学信息化时代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的开放性特征,打破地域与部门限制,使特色教学资源在各高职院校之间实现共享与交流。通过这种共享交流,各高职院校可以将自己的强势专业及特色资源得以充分呈现,将自己的专业教学成果在业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扩大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吸引优质生源。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的弱势或边缘专业,在难以获取学校更多的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这种交流互动充分吸取别人先进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改革经验,快速地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内涵,利用捷径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打破高职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2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高职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现状

我国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在教育部的三轮项目驱动下,取得较大的进展与成效。首先,教育部在2003年正式启动部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全国一千余所高职院校至今共建成1043门部级精品课程。在部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各省及各高职院校也先后启动了省级与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了国家、省、校等三级课程建设体系。到目前截止,已经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开发的三级精品课程总共达到5843门。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部分高职专业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重组与序化、课程标准开发、优质特色教材的编写、教辅资源的建设。2006年,教育部决定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一批需求大、覆盖广的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自2011年第一批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立项以来,共有50个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其中部分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项目验收。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部分专业已经建成涵盖专业级、课程级、素材级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其资源呈现形式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虚拟软件,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了推广应用。2012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计划,决定对以前的部级精品课程进行更新与改造。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使得部分原部级精品课程实现了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资源得到了持续更新与完善,资源较以前更加丰富、系统;其次是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适合进行网络传播与教学;最后,从以服务老师为主,转变到了以服务老师、学生、社会学习者三者兼顾。

2.2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所建教学资源存在功能缺陷。

在前期的精品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项目中,所建教学资源的功能不是十分完善,并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首先是资源建设重辅教而轻辅学。由于教学资源的建设者一般都是课程教学的负责人即专任教师,资源建设者在进行资源建设的设计工作时,过于强调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为教师搭建课堂服务,而忽视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这一功能设计,比如有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了过量的讲解视频,教学指导文件等就是明证。其次,前期资源建设与岗位关联性不高。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职业岗位的能力教育,这决定了其教学资源一方面要与岗位有高度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要能辅助学习开展虚拟或真实的岗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但在前期的资源建设过程中,部分资源脱离了岗位活动,有的甚至与岗位完全无关,其辅助学习开展实践活动的功效也不十分明显,比如有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开发了大量的应试型题库、理论性案例库等。

(2)资源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

在前期的资源建设过程中,资源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各省、各校各自为政、各行其道,相互之间缺少协调与统筹,导致同一专业、同一课程出现多校、多次、多级次建设的资源浪费现象,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外贸单证缮制课程,立项的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就有14门。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会导致无法建立统一的资源应用平台、资源存放杂乱无序,给使用者和学习者进行资源查阅、检索带来困扰。另外,资源重复建设必然会引起建设主体多元,在同一专业、同一课程有众多的学校进行投入建设的情况下,建设主体会优先考虑使用自建资源,真正优质、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却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3)资源共享与推广应用不充分。

教学资源的价值在于推广与使用,只有得到大力推广与充分应用,才能起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否则资源建设就是一种浪费。目前,在前几轮专业与课程建设项目中建成的教学资源,其推广与应用水平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专业方案、课程标准不同,源代码没有开放、软件不能兼容,造成资源适用性不强,有些学校想用却不能用。二是学校之间竞争关系的存在,使得学术保护主义盛行,很多学校不愿意将自己的优质资源进行呈现与传播,对于一些获取财政支持项目下的专业或课程资源,虽然被迫在某些平台上进行了展示,却设置了种种保护壁垒,比如文件格式、禁止下载等,导致有些学校想用但用不到。

3建设高职专业优质教学资源的对策与建议

3.1转变建设理念,确立基于岗位技能培养的资源建设模式

是否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应是高职专业教学资源优劣评判的最核心的标准。因此,要建立优质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岗位技能培养为出发点的资源建设理念。就具体行动而言,首先应在资源建设初期要基于岗位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专业调研,构建能紧密对接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要以课程为单元进行资源的开发与设计,避免建设与岗位无关的课程资源,保证资源建设的岗位关联性。构建课程体系后,要对课程进行解构,分析归纳出课程包含的所有岗位技能点,并将技能点作为资源建设的逻辑起点。只有技能点成为资源建设的逻辑起点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所建资源能有效服务于学生岗位技能的训练。

3.2加强宏观引导,进行资源整合,引导资源建设有序开展

为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引导。首先,应将各高职院校相同专业、相同课程上的已建资源进行整合、重组,舍弃一些不合格、不达标的劣质资源,将各校资源组合成一个优质资源集合体,在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应用,对于资源建设相对较完善的专业或课程,要引导各院校将人力财力投入到资源的后续更新与补充当中去。其次,在国家、省、校三级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体系中,实行错位建设的资源建设机制,即国际级项目层面已经立项在建、或验收的专业资源、课程资源,在省级、校级项目中不再立项支持,以避免出现同专业、同课程在三级体系中同时立项开建的资源浪费现象。最后,要鼓励各高职院校集中力量建设自己的强势专业的教学资源,对于本校的弱势专业、边缘专业则从采取资源外部引入的模式,而不是资源自建。

3.3搭建共享交流平台,提高教学资源的推广应用水平

为保证已建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应用,应该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具体包括建议的专业标准,建议的课程标准,文件格式标准等。所谓建议是指参考而并非强制执行,即允许各高职院校根据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本校的特殊校情进行调整。只有在统一标准下开发的资源,资源才具备较强的适用性,各高职院校从资源建设方引入教学资源才具备可行性。另外,

要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推广与应用,还应打破学术保护壁垒。对于获取国家财政支持的专业、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应在禁止利用其进行商业运作的前提下,允许其他高职院校免费使用,而要避免使教学资源成为建设方的私有财产。同样,对于获得省级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至少能保证其在支持省份内进行免费推广。最后,还要搭建一定的交流平台,举办由资源建设方主持的各类交流培训,一是可以就所建资源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可以就如何使用资源进行探讨,解决其他院校面临的资源不会使用的困境。

参考文献

[1]熊兰.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7).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导航学科导航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120-02]

整合学术资源,建设学科导航库,是高校图书馆普遍开展的一项深层次信息服务。然而,从提高网络资源导航库的使用率和为本科教学工作服务的角度出发,基于课程创建学科导航,是学科导航库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一、基于课程创建学科导航

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以课程为基本单元,一个学科往往由多门专业课程共同组成,而现行按学科划分的导航大多无法和具体课程有直接的联系,造成使用率偏低。

(一)学科导航的建设现状

学科导航是将学科相关信息内容,包括馆藏纸本资源、电子资源与部分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后,按照相应学科分类予以揭示,以目录和指南的形式为用户指引、获取学科信息资源途径的方法。

1.建设模式

目前主要的建设模式有:(1)“收集网址+简单著录”建设模式。用户通过浏览、阅读条目,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获取原文。如需要原文可点击超链接,实现原文获取。现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及其相关建设项目就是采用这种模式。(2)网络资源本地化的建设模式。将网络资源实现本地存储,并依据导航库建设需要进行加工、整序和转化等工作,使网络资源充分整合,这种方式为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了可能,便于统一检索。

2.学科分类

国内高校图书馆多采用主题分类法,部分以《中国图书分类法》为依据,抽取部分相关学科关键词进行分类。在学科分类的深度与广度上,大部分划分至一级学科,少数细分至二级学科,或以学科大类、相似学科的形式提供资源列表,对网络资源未进行分类,仅提供相关链接。

3.资源类型

学科导航所提供的资源应囊括各学科各类型资源,包括馆藏纸本资源、电子资源与部分网络资源。图书馆学科导航可为馆藏纸本资源提供导航;本馆购买或租赁的电子资源是图书馆学科导航的主要处理对象;而网络学术资源只作为图书馆学科导航的补充;以上三种资源共同构成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完整馆藏资源体系。

4.存在问题

按照学科对学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与整合,虽然对于高校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助益,但对于教学工作而言就显得过于粗放。学生缺乏对学科的了解,而高校的教学活动又以课程为教学单元,学生通过学习一门专业课程逐渐接触几门相关课程,从而了解到哪些知识是属于该学科范畴的。现存的主流学科导航依据学科创建,不符合学生的使用习惯和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科导航库的使用率不高。

(二)课程导航的建设思路

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两大对象,对大多数高校而言,教学工作依然是首要工作,创建基于课程的学科导航要紧密结合课程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1.整合课程教学研究资源

高校教师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都需要大量的参考资料,整合教学研究资料是导航库的重要组成部分。(1)整合各高校课程教学资源。国家精品课程、名师网络课程、远程教学课程等,都蕴涵着各校专业教师对相关课程的丰富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总结。其中不乏教学团队、教学视频、教材、讲义、课件、实验、实践、试卷、师生互动平台、参考文献等丰富的教学资源。(2)整合各高校课程教学研究资源。包括教师发表的课程研究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这些资源提供给用户在线阅读,既可以帮助任课教师同行间交流,了解和掌握课程教学研究最新动态,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任课教师的研究成果和课程发展动态,完善促进自己的学业。

2.整合网络学习资源

随着个人电子设备的普及,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已经十分熟悉,整合网络学习资源,辅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也是主要工作。(1)整合电子教学参考书资源。馆员应和任课教师相互配合,把各个数据库中各专业课程的学生必读参考书整合起来,做好链接,为学生提供在线阅读。(2)整合电子期刊数据库资源。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专业课程特点,推介相关课程的主要期刊。(3)整合网上学习论坛资源。把BBS、贴吧、BLoG上的学习资源按课程有序地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参考信息。(4)整合网上考研信息资源。报考研究生是当前本科院校学生关注的焦点,将这些无序、散见于网络上的考研信息资料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参考。

二、高校课程导航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高校建设课程导航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与当前学科导航建设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有一定的共性。

(一)当前学科导航建设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1.学科导航不同建设模式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陈旭华探讨了学科导航不同建设模式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认为“收集网址+简单著录”建设模式一般不存在著作权侵权的风险,而网络资源本地化的建设模式存在著作权侵权的风险。“收集网址+简单著录”建设模式一般采用外链,这种模式通常的做法是将网址或文字设置为链接标志,一般认为采用网址、文字作为链接标志的不会构成版权侵权。网络资源本地化的建设模式一般利用相关软件在互联网中自动抓取、收集、复制、存储信息,然后按照学科、主题或分类等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索引。这种模式按信息来源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资源来源于本馆,即图书馆已购置或租赁的各类数据库,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体现为数据库的保护。图书馆为满足高校师生的教学,需要提供导航服务而套录他人的数据库,这些使用行为是合法的。另一种是资源来源于网络复制、转载。依据相关规定,已在公开出版物上刊登或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提供商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情况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酬劳、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反之,应当认定为侵犯著作权。

2.关于灰色文献的知识产权问题

在前文中讨论课程导航的建设思路时,我们将课程教学研究资源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收录。其中讲义、课件、实验、试卷等内容并未作为正式成果进行发表,其知识产权的相关问题部分教师存有疑虑。与此同时,网上BBS、贴吧、BLoG上也有很多具有一定价值的学术文章,可供课程导航库收录。但是,诸如此类的灰色文献,如果作品所有者未做申明的,则默认视为同意下载、转载或可供链接,但要在网页上按规定注明相应出处和下载时间。如果作品所有者明确申明不允许下载的,则只能做出链接或放弃收录。

(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目前,我国还未出台专门的数据库保护法,因此只能利用现有的《著作权法》对其进行保护。导航库的建设是一项知识组织密集型的智力劳动,它将大量分散于各种载体形态的文献资源且不稳定的原始信息或数据,依据一定的收录标准进行采集、加工、整理、提炼,使之成为有序化、可检索的知识集合。其成果(导航库)应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并享有相应的法律保护。自建课程导航库在内容的选择上依据本校特定的教学需求,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特色、地域特色、课程特色等;在组织编排上大量采用原始标引和元数据抽取,组成具有特定结构的数据库,这些方面都体现着建设者的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所以导航库应当享有完全自主的著作权,任何人在使用它时,都不能侵犯导航库建设者的精神权利和经济利益。

三、避免侵犯知识产权的对策,合理建设基于课程的学科导航

(一)与教师密切配合

馆员虽有较强的建设导航库和信息检索的技能,但在专业课程知识方面不如具体任课教师那样专深。要保证课程导航库的质量,就需要与任课教师密切合作。建设导航库应采纳:(1)前期设计,要征求教师意见,了解课程的专业特性,征询关键词,保证收录资源的专业针对性;(2)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教师对学科导航所涵盖资源的需求,紧紧围绕课程向教师了解课程进度、课程设计、课程作业等内容;(3)建设完成后,邀请任课教师进行审核,听取改进意见;(4)设置学科联络员,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交新信息给学科联络员,导航库维护人员随时更新;(5)将导航库的变化和更新及时通知相关任课教师,提供推送服务;(6)任课教师可在他们的教学平台中对课程导航库进行链接,充实和完善教学网站;(7)赢得教师的认可,通过其口碑扩大宣传,提高导航库的利用率。

(二)与电子资源或服务供应商密切合作

高校图书馆基于课程创建学科导航,需要供应商的积极配合。针对本馆学科导航建设图书馆应有明确的定位,详细的建设方案,规范的建设流程,就资源类型、学科分类、标引细则等与供应商达成协议,供应商依据具体要求提供资源和服务,多方密切合作。

(三)重视用户参与

用户对导航库的意见与建议,为资源的全面收录提供多种渠道,为提高导航库的建设水平提供参考依据。馆员应定期进行整理,及时回复,保证效率。为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导航库的建设,图书馆可制订相应的用户参与奖励办法,比如达到一定级别的用户,以发送纪念品、增加借书册数等为激励机制。

(四)健全法制,保障合理使用

我国目前还未出台专门的数据库保护法,在当下如何平衡作者、出版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权益,对图书馆数字资源信息服务至关重要。鉴于图书馆的公益性质,以及在社会知识传播中的特殊地位,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图书馆的实际,不断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保障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我们期待着国家健全法律体系,使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在法律的充分保护下进行。

总之,高校基于课程创建学科导航数据库,是将学科导航工作转移到为本科教学服务的重大改进,也是提高学术资源导航库利用率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3]陈旭华.“网络资源学科导航系统”不同建设模式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J].图书馆学研究,2006(10):91-94.

[2]贾小梅.大学图书馆学科导航信息定位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5(7):51-54.

[4]陈定权,郭婵.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服务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1):98-101.

[5]任长贵.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中的知识产权研究.图书馆学刊[J],2011(8):78-82.

[6]杜新中.课程导航_学科导航系统的细化与深化[J].图书馆建设,2008(8):70-72+78.

[7]屈南.基于课程创建学科导航的实践案例及启示_以国外3所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16):91-9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