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十篇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十篇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0:32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篇1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现状分析;问题;未来趋势

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基于计算机学并结合各种工程技术的学科,又叫做机械电子一体化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和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社会科技发展和进步是机械电子工程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其科技水平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促进了社会发展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现状分析中,仍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中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

(一)行业地位

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高度发展,产品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中国对外贸易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而作为生产产品的电子机械在近年来,行业获得了全面发展,涉及各行各业,例如房地产的塔吊技术、汽车的稳定系统技术、高铁的轨电技术等都在行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

(二)行业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中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促使中国对外贸易已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作为工业生产的助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随着我国机械电子系统的逐步成熟和稳定,在发展和扩张的过程中,更加多样化,发展也更加地明确,不断地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发展。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国际竞争力也在上升,据相关统计资料,中国机械电子产品出口逐年增加,总出口量也不断扩大,机械电子出口已经成为中国机械电子工业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发展了许多国外的市场和空间,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美国等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存在问题

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尽管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机械工程科学相较发达国家仍处于落后状态。主要问题在于中国机械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的贡献不显著;其次是在机械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不多,理论和技术自主性不强;再则就是对机械工程理论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不够,相关的方法和技术不多;国际机械领域学术界对外国学者的影响很小。总的来说,中国机械工程的学术地位上跟不上制造业在国际制造领域的地位,下面将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介绍:

(一)行业关联低

中国机械电子工程产业发展市场集中使机械电子产品在发展中面临巨大风险,易受波动的影响;另外机械电子工程产品结构单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结构不利于单一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将会导致其国际竞争力。

(二)缺乏技术创新

机械电子产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研发,在民用机械上电子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还不高,而且这些机械电子工程企业对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资本投入不足,从而使行业的发展受制于人,创新乏力,相关的创新基地、人才培养机制也不完善。

(三)缺乏人才

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市场化机制下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人才缺乏的问题,缺乏人才会直接导致行业发展的局限性,因为人才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是领导者,是实施者,是技术开发者和创新意识的开拓者,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都需要人才的参与,人才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因素,可以提高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产业竞争力,但由于起步晚和科技水平总体落后等原因,我国人才培养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中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在未来发展中强调专业培训的深度,摆脱发展和团结的局限性,积极培养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技术发展和科研的复杂人才,提供更多人才适应未来的机械电子工程行业需要满足市场变化,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一)机电一体化、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带动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工程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方向。科技作为电子工程行业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在计算机网络技g和电子技术的整合发展中,已成为未来机械电子工程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同时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机械技术,虚拟电子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导致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发展都有一个重要影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在未来发展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这需要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大技术研发,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提高了机械和电子技术制造水平。总体来说机电一体化、信息化交叉发展是未来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的方向。

(二)民用行业应用范围更广

电子和力学是机械工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科。我们应更加注重制造与控制的跨学科研究,在设计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同时,要更加注重机制基本理论的研究,使我国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主导地位。开发性能优良的新机构和新设备。在航天,机器人,纺织机械,工程机械,微纳米机构和仿生机构等工程中运用机械电子设备,把其运用到民用行业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四、结语

从现状分析到展望未来,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时间来实现发展目标。在机械工程领域,虽然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实现国际化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不懈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培养相关人才。在继续保持现有技术,总结经验实现技术创新,做技术的领头羊,通过政策保障来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篇2

关键词:工程机械;维修业;发展概况;趋势分析;管理工程

工程机械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工程机械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又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与物质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根据工程机械现代化的概念,工程机械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宏观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企业主要生产工程机械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保证工程机械状态良好,并不断提高工程机械的技术素质,保证工程机械的有效使用,最终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文章主要结合工程机械维修技术展开发展趋势方面的探讨,以期从中找到可行的有效的工程机械维修技术发展模式,并和广大同行分享。

1传统工程机械维修技术问题分析

当前对于工程机械的维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缺乏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的理论应用研究。企业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大多局限于具体的事务上,忽视有关工程机械管理理论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工程机械管理工作中随意性较大。在国有企业中,工程机械管理的成效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领导层对该项工作的认识,领导层的变动更容易造成工程机械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变化;企业工程机械管理机构的改革和人员的变动,使该项工作的随意性增加;操作人员的频繁变动使管理脱节;工程机械的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的加速使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盲目性增加。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有效开展工程机械管理工作的难度,影响了工程机械管理效率和水平。

操作工和维修工谁是工程机械管理的主体不明确。有关工程机械责任分工较普遍的观念是:操作工是工程机械的主人,维修工是工程机械的医生,但实际上,由于现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操作工很难做到这一点。首先,操作工对工程机械只有操作权利,不可能拥有产权;其次,在多班运行机制下,操作工只对当班工程机械负责,不可能找到主人的感觉,即便真的把工程机械作为自己的“财产”,也不一定就能管好和用好。同样,维修工也不该仅仅是工程机械的医生,同时还要担负保养、维护的重要职责。所以,明确操作工是工程机械管理的主体,在企业内部以“法”的形式来规定操作工的工程机械管理职责,将有利于工程机械管理措施的落实。操作工和维修工合而为一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新型维修技术探讨

2.1绿色维修技术

绿色维修是兼顾维修性和经济性,并行地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员工身心健康等因素的现代维修方式,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利用:维修资源主要考虑绿色材料,即优先考虑材料在维修过程中低能耗、少污染且产品报废后便于回收再生利用或易于降解的具有良好环境协调性的绿色材料。

能源消耗:主要考虑绿色能源,要求来源丰富,便于回收利用,且不污染环境,即环保性好。

环境影响:指在产品维修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大量废弃物导致的环境污染,直接降低了环境质量。这些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液、噪声等。

安全性:实现对劳动者(包括维护者和使用者)的良好保护也是绿色维修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考虑维修作业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及使用者的安全性,以避免人员健康造成损害。

绿色维修的目标就是要做到资源综合利用,节省能源和材料,保护环境和避免人员伤害。这些思想体现在维修的两个过程中——维修过程和零部件的寿命周期(指零部件从投入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如维修过程中注重回收利用旧零部件,使用绿色维修设备,节省物料及工作环境的绿色性等;在资源利用方面主要考虑绿色材料和能源,要求来源丰富,便于利用、回收,不污染环境;对维修后的零部件及整机要求节能、环保,便于拆卸、回收及再利用等。

2.2可靠性状态维修技术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Centeredmaintenance)是近二十年来从众多的维修理论中脱颖而出并逐步被广发接受的一种全新的维修方法。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其分析的要点,是以故障模式和故障影响分析为基础,以维修工作的适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决断准则,通过逻辑决断分析来确定设备的各种部件是否需要分析预防性维修工作,并确定工作类型、间隔期和维修级别。

RCm的准确定义是:一种用于确保设备在现行使用环境下保持实现其设计功能的状态所必须的活动的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从故障后果严重的程度出发,尽可能避免或至少可减轻故障后果,改变了过去那种根据设备故障的技术特性度故障本身进行预防的传统观念。

以预防性检修和可靠性状态维修相结合的维修策略,主张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日常性的检修,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力争将故障扼杀在萌芽中,这是目前研究的较多的一种维修技术,也是当前工程机械维修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

3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加强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这是一条既要求重视设备物质形态运动管理,又要求重视设备价值形态运动管理方面的内容,也是提高设备投资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建立基于状态监测的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就是对工程机械机电设备进行现代化管理。

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趋势。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通过对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振动、噪声、油厚度、消耗量等各种参数的监测,与设备生产厂家的数据相对比,分析设备运行的好坏,及早发现故障苗头,从而主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延长设备运行周期。

从定期维修向预知维修转变的趋势。设备的预知维修管理是现代设备科学管理发展的方向,为减少设备故障,降低设备维修成本,防止生产设备的意外损坏,通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在某些方面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设备整体维修和保养。

4结束语

目前许多企业的工程机械设备维修遭遇到的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企业员工对于维修的认识和理解仍然停留在事后维修或者简单的计划检修的思想层面上。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人员对现代化生产和设备维修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解,用现代维修观念指导维修工作。

从工程机械状态的检测到维修计划的制定、维修技术的施展,维修活动始终与管理行为交织在一起;维修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薄弱的状况,而高效的维修活动却迫切需要科学的管理,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我们工程机械维修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篇3

随着船舶自动化的发展,设备故障问题相应增多,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维修是现代化船舶机械的有力工具。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己无法准确诊断出船舶机械设备运行状态,我们必须借助新的技术方法,适当地对船舶机械设备进行功能和运行状态监测,提前预测故障,才能更好掌握船舶机械状态,保证船舶机械安全、经济的运行。有资料证明,世界上60%的船舶故障来自机舱,世界各国为保障船舶机械的安全运行,加大了对船舶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技术诊断的研究。

1船舶机械设备

船舶机械的工作环境大多数比较苛刻,并且它的动力机械构造复杂,形式多样,这些要求船舶动力机械设备应该有较高的可靠性。船舶机械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已成为船舶营运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虽然船舶动力装置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是会出现船舶机械故障。

生活实践证明,船舶机械运行过程中主机,辅助机械都有可能发生故障,其中柴油机故障占首位,排在第二的是轴系。主机故障中,活塞、缸套、曲轴、气阀故障较为多见;在辅助机械故障中,系统故障较多,还包含冷却系统故障、燃油系统故障、压缩空气故障和进化系统故障。以上故障多为长期损耗、老化、损坏、疲劳、断裂、铁锈腐蚀、松脱、缺少、缺水、泄露、堵塞、燃油劣质和虫蚀等多种因素造成。据统计,在四冲程柴油机中,大多都是因为不合适造成曲柄销轴承和主轴承的轴瓦磨损,在二冲程柴油机中,以活塞损伤为主。只要适当的对机械状态监测,出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应该能保证船舶机械的正常运行。

2.船舶机械状态的诊断、监测技术

对船舶机械状态进行监测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这不仅为问题的解决争取了时间,而且提早的维修可以降低维修经费,进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目前在船舶机械状态的诊断和维修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2.1油液监测

油液分析法是通过船舶机械设备油中的磨粒含量、磨粒大小和形状变化、油质变化、、铁含量的变化来分析设备的损坏状态。现今,油液监测方法包括光谱分析、铁谱分析、污染度分析和理化分析,并且该分析法形成了离线、在线、离线与在线结合的分析模式。此外中国船级社编写了相应的书目,为油液分析法监测螺旋桨轴、柴油机状态提供了使用说明。

2.2震动监测

振动监测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工作中的船舶柴油机产生的振动信号进行测定、分析和处理来获知机械内部零部件的状态并进行诊断。主要有活塞缸套损坏震动监测、气阀漏气故障振动监测和柴油机主轴承的、损坏故障的振动监测这三种。该方法诊断速度快、准确率较高、能够在线诊断,主要应用在船舶动力机械以下的设备诊断检测中。

2.3热力参数监测

热力参数监测分析法通过对运行中的船舶机械的柴油机的气缸压力、排气温度、转动速度、油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和排放等这些热力参数的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出船舶机械工作状态和故障。

2.4综合监测

综合监测是指将油液监测、振动监测和热力参数监测的多种诊断监测方法综合利用。以掌握大量的诊断知识为前提,采用融合的理念,通过计算机系统来确定船舶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未来故障。

3.船舶机械诊断监测技术的应用实践分析

下面通过船舶机械状态诊断检测技术在我国航道运营企业和水路运输支持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来进一步说明该技术的重要性。

(1)湖北航运企业和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在1986年左右,开展了一项对220千瓦拖轮上的某柴油机和船舶齿轮箱进行追踪检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拖轮的左边主机发现了严重磨损磨粒,经铁谱分析后,由磨粒的颜色推断出磨粒分别是铁和铝,扫面电镜进一步证实了柴油机的缸套活塞组被严重损坏的真实性。在随后的维修中又发现第3、5缸活塞侧面发生损伤,这些与铁谱监测的结果是完全符合的。

(2)随后,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又和当地的一个轮船企业将铁谱监测技术应用到具体的柴油机的工作状态监测和诊断中,在铁谱的监测中,发现柴油机的前端齿轮箱工作异常,因为左主机的磨粒含量增多明显,铁谱中磨粒较大,蓝色磨粒较多,这表明磨粒成分是低合金钢。据相关的操作人员反应,左边主机前端齿轮有异常噪音,结合铁谱分析推断出前端齿轮发生故障,及时拆解检查发现是过桥齿轮发生磨损,对其进行更换后,船舶仍正常工作。通过对20艘不同类别船舶的不同工作阶段的特定型号柴油机进行油采样,分析不同性质船舶主机的磨粒变化和基线值,绘制了具有代表性的磨损形式的磨粒图谱,人们可依照该图谱判断船舶机械主机的磨损情况。

4.结束语

总体来说,船舶机械状态诊断监测技术正朝着仪器和系统,简单和精密,定性分析和定量监测,离线监测和在线诊断等多种手段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技术的网络智能化。船舶机械状态诊断检测技术不但能够缩短我国在系统性船舶维修管理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有利于提高船舶机械设备的无故障率,延长船舶机械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维修费用。为追赶上船舶智能化发展的脚步,我们应要加大诊断监测技术在船舶机械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喻方平,等.船舶内燃机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6):619620

[2]张丽莉.基于信息融合的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

[3]刘东风,黎思敏,孙怡.舰用主柴油机油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1.中国修船,2003(5).

[4]张艳军,等.针对神经网络缺陷的柴油机在线故障诊断研究.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ll(10):2386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篇4

【关键词】机电现状分析

为了认真完成好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定改革研究》的调研工作,课题组成员对中职机电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是,中职机电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业务现状是:机械制造人员能熟练地进行普通机床的操作,熟悉典型数控系统机床的编程技术,能熟练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加工中等复杂的机械零件,掌握二维和三维CaD/Cam软件如autoCaD、UG、pro/e等软件的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护人员能较熟练地操作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人员。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分类、典型结构及特点,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和调试。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营销基本知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现状是获得普通或数控车工或铣工中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中初级维修电工合格证书;机械制图绘图员中初级合格证书。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偏多偏难,改革迫在眉睫。

现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分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对当前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现状进行具体分析。

1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当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机电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机电技术应用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1]。

2业务范围现状分析

(1)机械制造人员:能熟练地进行普通机床的操作,熟悉典型数控系统机床的编程技术,能熟练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加工中等复杂的机械零件,掌握二维和三维CaD/Cam软件如autoCaD、UG、pro/e等软件的应用。(2)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护人员: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知识,熟练掌握机械原理、电气控制原理和液压技术。能较熟练地操作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3)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人员。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分类、典型结构及特点,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和调试。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营销基本知识。

3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现状分析

3.1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描述(如图1)

图1知识、素质和能力描述

3.2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要求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的普通或数控车工或铣工中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中初级维修电工合格证书;

机械制图绘图员中初级合格证书。

4主要课程、职业技能实训项目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现状分析

4.1课程设置概况

本专业共有10门公共必修课,6门职业基础课,9门职业技术与职业认证课。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11个,以确保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4.2主要课程和主干课程

4.2.1主要课程

语文、英语、数学、政治、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utoCaD应用、计算机基础及办公自动化、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电工电子技术。

4.2.2主干课程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机械制造基础、电机修理、数控应用技术、工厂供电、protel。

4.3主要课程学时分配现状

法律基础知识30学时,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哲学基础知识30学时,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28学时,求职与创业28学时,语文88学时,英语52学时,数学104学时,体育52学时,计算机基础及办公自动化88学时,机械制图120学时,金属材料与工艺学70学时,电工电子技术90学时,机械设计84学时,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20理论,24学时实验,autoCaD应用56学时,机械制造基础(含机床)56学时,数控应用技术84学时,电机修理34理论学时,10学时实验,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总学时84,其中实验学时10个),工厂供电60学时,protel60学时,技能认证训练(含液压基础)180学时,企业管理30学时,市场营销60学时[2]。

4.4实践性环节的安排项目:

金工实习三周、电机修理一周、电子装配一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训一周、机械制图零部件测绘三周、机电一体化设备联调一周、数控机床操作实训二周[3]。

5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分析

经过分析:必修课总共3054学时占97%,其中,公共课522学时占17%,专业必修课1026学时占33%,职业技能项目360学时占12%,其它实训课1020学时占35%。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为43:57。

6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调研分析,结合相前实际,我们认为,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偏多偏难,改革迫在眉睫。同时提出以下建议与设想。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针对目前中职生的实际,如何来重新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以及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是课程设置方案的制定,难点是专业课开设种类以及学时配比。

目前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中职学生基本现状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但是在如何从专业教学的实际进行有效突破上还在探索之中。今后要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寻求到比较实用的一套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

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十分有必要重新研究中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问题,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Z].2008-12.

[2]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Z].2009-1.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Z].2008-12.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篇5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施工;成本控制

引言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计算一般设有以下几个成本项目: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及间接费用。机械设备使用费在其中占30%左右的比重,因有较大的变化空间,所以是影响工程成本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施工时,必须要合理控制机械设备使用费的投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公路工程成本控制原则

一般来说,工程成本控制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全面介入的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的全部、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即:发动所有相关人员参与控制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全部费用;2)例外管理的原则,即将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况,因为通常实际发生的费用往往与预算有上下,如发生的差异不大,也就不必一一查明其原因,而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3)经济效益的原则,即: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单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的节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较少的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

2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现状

项目的经济效益通常是通过盈利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来实现。特别是目前我国公路工程普遍实行招投标制,各企业通过投标竞争取得工程,签定合同,同时确定了合同价格,工程经济目标(赢利性)完全通过成本控制实现。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核算成本主要由3部分组成:原材料成本费约占总成本的55%~60%,在施工中对其进行控制的空间不大;机械设备使用费约占总成本的25%~35%,可变性较大,是影响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施工人员的工费、管理费及税费等约占总成本的10%~15%,该项费用在成本控制中所占比重较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控制技术问题,成本控制经常会流于形式,处于失控状态,主要表现:

1、在实际工程中不能有意识地制定系统的合理控制依据,缺乏有效的控制方法,控制过程缺乏科学性、持续性,对控制结果也不能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

2、计算机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不普及,成本计算与分析停留在手工阶段,还没有实现电算化。例如,大多数公路施工企业对现有机械设备的管理一直停留在手工填卡建帐、手工计算、手工统计、手工编制报表阶段,即使是处理常规的公路机务管理工作也处于低效率状态,不能很好的进行分析控制。手工处理信息由于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统计速度慢并且数据准确性差,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将这样的工程成本信息反馈给项目经营管理者和决策者,会导致控制指导严重滞后。

3公路施工的机械成本构成

公路项目施工过程中机械作业量相对较大,所涉及的大、中型施工设备也较为复杂,首先,从机械设备选择的层面来看,大、中型施工机械的功能与造价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设备采购环节中,将会对机械成本支出造成较大的影响。其次,是机械的使用成本,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机械的使用和损耗都是机械的使用成本,此外,由于公路项目的施工地点不是唯一的而是需要将机械进行调配,这一过程中的运输成本也是机械的使用成本之一。最后,机械的维修保养成本,为了能够使机械运转正常,并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要对参与施工的机械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修,这就构成了施工中的维修保养成本。以上就是公路施工过程中

的机械成本构成。

4控制机械设备施工成本

机械设备使用费占工程总成本的30%左右,但在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实际费用支出超出预算成本,导致机械使用费亏损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只有通过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及利用率,防止事故发生,才能使机械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设计作用,从而实现降低机械设备使用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4.1事先控制

在现代化的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大多已实现机械化施工,机械化施工的优点在于施工手段先进、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经济效益高,而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首先就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另外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所要生产的内容不同,所需的机械类型、数量都会不同,所以在进行设备选购时,先要调查市场现有的机种和机型,再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选择既适用又经济的机械设备,一旦选型购置决策失误,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导致极大的资金浪费,而且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后患不断。因此,在机械设备使用成本的事先控制中,我们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施工要求,合理搭配机械设备,以此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4.2事中控制

成本控制最忌"秋后算账"和"死后验尸"的做法,因此事中控制很重要。首先应当对燃油、油和维修费等执行单机登记,以随时掌握设备完成单位产量、所需动力、配件消耗等杂费开支等情况;其次要健全机械设备使用记录,作好对运转台班、台时、完成产量、油料、配件消耗等基础资料的收集,按月汇总并对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机械使用技术指标的比较,达到及时调整的目的;另外要做好机械设备操作手的技能培训工作,防止因操作不当或不熟练导致设备使用率降低现象的发生。

在施工中,机械设备的选择应切合实际施工生产的需要,由于工程施工生产的内容不同,所需的机械类型、数量不同,机械的性能必须适合施工生产的要求,否则工程施工将会受到影响,而且机械效率得不到发挥,造成浪费,选择施工机械要做到既适用又经济。做好工序、工种间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如果说机械是硬件,操作人员就是软件,要充分发挥机械在施工生产中的作用,必须两者兼顾。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并与有关人员的工资分配挂钩,实行有奖有罚,充分调动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4.3事后控制

操作人员应坚持搞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使机械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专业修理人员应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磨损情况、作业条件、操作维修水平等情况,进行中修或大修,以保障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使用。

5结语

随着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水平的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会投入到工程的施工中,其成本也将被提高,因此,研究如何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很有必要的。相信只要我们严格遵守机械设备施工成本控制的各项规定并落实,定能起到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殷大坤.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4:12.

[2]杨百炼.公路工程机械设备施工成本控制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03:57-58.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统计指标,养护,应用

一、公路养护常用统计指标例举

1.1能够反映养护单位总体状况的指标

公路里程,少数民族地区公路里程,公路密度,公路绿化里程等。

1.2公路养护统计指标的一般分类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等。

二、公路养护统计指标的一般应用

1.相对指标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1.1好路率指标在养护工作中的应用

  好路率:是指优、良等公路里程之和占实查的养护里程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好路率(%)=优、良等公路里程之和/实查公路养护里程×100%

  (1)好路率是反映养护单位的优良等路里程之和所占养护里程的比重,是公路部门检测、评定公路路况质量的主要尺度,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养护工作的最终成果。好路率可以表示公路的路况质量;可以体现养护工人的劳动成果,是编制养护生产计划的基础,同时可以反映公路的安全状况。

  (2)为了提高好路率,每个养护单位都要集中精力,深化改革,大力推行公路养护内部招投标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按照“花钱买好路的”原则,使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其效益。

  作为养护管理部门,为了提高好路率,我们的作法是:集中部分日常养护经费,坚持进行次差路改造,特别是砂石公路的路况做到了稳中有升。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调动了广大养路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两高一低”(即提高好路率、提高职工收入,降低养护成本)。各级公路养护部门也集思广益,积极想方设法,采取多种筹集资金方式,加速公路养护机械的更新和发展速度,有效地提高了养护作业效率和养护质量;注重采用科学的养护作业方式,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增大养护工作的科学技术含量。

(3)伴随着内蒙古经济的飞速发展,呼包鄂经济圈的建立,交通流量迅速增大,因车辆严重超载加速了路面的破坏,而管理养护经费不足、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显现,成为阻碍好路率提高的负面影响因素。针对我区实际,今后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要继续加大对现有公路的改造速度,同时,要从项目的设计上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为工程完工后的养护工作奠定基础。

②要尽快适应我区公路建设向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为主变化形势的需要,继续加大养护内部改革,改进养护作业方式,提高养护人员的工作技能,培育出能掌握先进养护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养路队伍。

③要加快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速度,逐步改变由单机作业向综合养护机械作业方向的转变,油路要实行大道班养护,提高养护效率。

④要加强对县级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力度.通过多种办法筹集资金,增加养护投入,保证综合好路率稳中有升。

⑤要加强对已建成公路的监管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超载车辆的管理,防止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保证公路能按照原设计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出其效益。

1.2工程成本降低率指标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工程成本降低率(%)=预算成本_实际成本/预算成本×100%

近年来,建设投资不断加大,公路养护成本也逐年上升,如何降低养护施工企业成本,是养护管理重中之重,而工程成本降低率恰恰反映了这一指标的重要性。如何降低工程成本是我们今后发展研究的主要工作之一,同时我们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一是要加强工程预算分析,合理确定目标成本;二是根据目标成本强化管理;三是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1)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搞好养护成本核算首先要在施工企业内部,加强各级成本核算,建立健全原始记录。一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自身建设。二是要强化基础管理。

(2)定期进行成本分析

做好反馈控制在目标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定期对每个责任中心的预算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定期编制“业绩报告”或“责任报告”,将实际数和预算数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并通过信息反馈和控制来调节经营活动,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3)考核目标成本

施工企业应当对目标成本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各责任中心和责任人的工作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并按实际工作成果的好坏进行经济或其它形式的奖罚,做到功过分明,奖罚有据,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促进其相互协调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4)健全规章制度

强化监督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机构是养护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必要保证。项目办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的不断健全,不仅可以有效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并且可以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1.3机械工作率指标在养护工作中的应用

  机械工作率(%)=报告期机械工作台日数/报告期机械总台日数×100%

  公路养护的重要手段是养路机械化。机械化是提高养路工作效率和路况质量的有效措施;机械化是减轻养路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养路工作条件,提高养路工人社会地位,稳定职工队伍的重要途径。只有实现机械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养路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好路率,降低养护成本,推行科学养路和规范化管理。

  (1)养护机械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许多施工企业缺乏对养护机械的足够了解,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养护机械,只看重设备本身的“工作”,看不到设备所需的技术管理。只是一味的追求养护设备的工作效率,轻视对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致使部分养护机械很快步入老化阶段。技术档案是技术人员管理养护设备的基础,其能够反映机械设备的性能特点、运行动态和维修保养状况。然而,许多施工项目部缺乏对技术档案的足够注视,不是没有,就是丢失或者有也不填,导致养护机械管理起来就是简单的“好了用、坏了修”,不能做到运行状态实时跟踪,工作效率低下。

(2)养护机械技术问题的应对

①完善技术档案和技术台账。

养护机械的运行数据直接反应在技术档案中,管理者可以通过查阅技术档案确认每台设备的性能特点和运行状况,便于合理调配和正确使用每台设备。机械设备的技术台帐是设备技术管理的基础。施工企业的技术台账应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的种类、每个种类的数量、每种设备的型号、设备运行的时间和地点、设备部件的机械性能、燃油消耗状况和机械手的基本情况等。施工企业应认真填写筑路机械设备的台账,重点掌握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合理调配、正确使用,保证养护设备运行的平稳有序。

  ②完善机械设备的二级维护制度

  筑路机械设备的二级维护一方面能让我们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能够保持机械的整洁和技术状况完好。施工企业应该要求并鼓励操作手详细掌握机械技术状况的基本知识,自觉执行二级维护保养制度。养护施工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的技术装备情况建立一支相应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二级维修保养队伍,随时与养护设备保持行动一致,认真做好二级维护的检查、紧固润滑、换油和清洁等工作,严格执行筑路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规程。同时,在二级维护中,要重点做好机械设备传动系、制动系、转向系、制动系、电路和油路系统等关键部位的检查,避免发生机械事故。

(3)养护施工企业要通过评优表奖和晋升工资等级等方式调动操作手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其主人翁精神。

①引导操作手把公司的养路机械看成自己的设备,使其主观上认真执行设备操作和保养规程,爱护机械设备。同时,施工企业应定期举办操作示范培训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通过看操作演示片和现场讲解等方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开展安全教育,增强操作手的技术安全知识,提高其业务操作能力,减少设备维修率,降低设备的机械事故率。

②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要靠定期检查、保养,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从而做到以养代修的目的。

  小结:随着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道路养护的角色将越来越重,对养护设备的技术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做好养护机械的技术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平稳运行将充分发挥养护机械设备的最佳社会效益,有助于各等级公路养护施工的顺利开展。

2.平均指标在养护工作中的应用

2.1平均每万人口拥有公路指标在养护工作中应用

平均每万人口拥有公路=公路里程/人口数×10000

  其计算单位为:公里/万人

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达到6739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266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40%。高速、一级公路267公里,占4%。农村牧区公路5953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1949公里,占33%。640个行政村已有341个村通沥青(水泥)路,占53.3%。我市平均每万人口拥有公路=25.92公里/万人

“十二五”时期我市要建成六大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即“立体交通、智能交通、快速交通、安全交通、绿色交通、文明交通”。按照“二环、四纵、八横、十二联”全市公路网规划,五年内将逐步达到内环一级、外环高速、纵横联通、支线联接的公路网络。实现市区半小时、市域一小时、口岸出行当日往返的目标。

“十二五”时期公路建设按照加快与调整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五年估算全社会总投资完成120亿元,改造建设公路里程3234公里,其中新增一级公路350公里。公路总里程突破7000公里。

  2.2平均人数指标在养护工作中的应用

  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

  年平均人数:是以十二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被十二除求得。

  我们应该针对养护单位实际加强人才建设,继续引进、培养一批能干事、干成事的急需人才,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十二五”期间要围绕公路建设实际,积极开展各类岗位培训;加强行政领导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缩短知识更新周期;拓宽成人学历教育渠道,改善队伍文化结构;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工程建设生产服务质量。

  在人才建设方面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把握公路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方向;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建立健全我局教育体系,拓展人才培养渠道;规范教育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继续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创造条件,为教育培训工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教育培训的研究工作。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篇7

【关键词】介质离析;机械设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建设事业不断进步,公路建设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因此也促进了路面机械施工建设事业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介质离析问题的存在成为路面机械施工的重大桎梏之一。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介质离析现象及路面机械施工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介质离析状态下的机械设备分析

实践中可以看到,路面施工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问题,尤其是介质离现象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路面结构、路槽松散以及泛油等现象。其中,刚性路面出现早期破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原材料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或者是原材料配制过程中的比例不恰当、配比不均匀等,都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由于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操作不当、管理养护不当等问题,因此可能会导致路面出现严重的裂缝,或者表面出现损坏现象,加之长期在路面超荷载轴作用,很容易出现疲劳破坏现象。当上述现象出现时,随着周围气候条件、气温和湿度的不断变化,路面接缝位置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碎裂病害,进行影响路面的安全实用性。实践中为促使概念上的统一,上述问题中提到的离析问题与混凝土运送过程中的离析统称为路面机械施工介质离析。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柔性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介质离析影响重要机械设备为摊铺机,这是设计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针对实践中出现的介质离析现象,设计摊铺机的难点在于能否精确、可靠地实现摊铺机施工操作,比如是否能够有效保持摊铺恒速,是否能够有效防范摊铺机启动与停车过程中的速度顿挫平滑过渡,能否有效控制摊铺机开机与停车时的熨平板动作等等。实践中可以看到,上述问题单靠传统电液系统将难以有效解决,其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微处理器智能控制系统的建设,以保证各工艺操作的精确性与安全可靠性,从而减小因工施工艺和操作技术的落后而出现的路面离析。从当前路面施工实践来看,实际施工过程中之所以出现离析现象,其中多数是因施工工艺不当、以及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刚性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介质离析影响关键设备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设计。实践中可以看到,与刚性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介质离析现象密切相关的机械设备在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其设计难点主要表现在搅拌叶片,即如何选择叶片参数方可使离析现象与出料速度相一致。

2、介质离析状态下的路面机械施工工艺

基于以上对介质离析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要想确保路面施工质量及其安全实用性,其主要的路面机械施工工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沥青混合材料的拌和与配制

在介质离析状态下,沥青混合施工原材料的拌和与配制时间,一定要控制好,而且还要确保拌和均匀性,全部矿料颗粒都应均匀混合在沥青结合料之中,然后通过试拌予以确定,具体要求是拌和料混合均匀、没有花白料。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表面好像已经拌和均匀,但事实上拌和并不充分,这对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稳定性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基于此,沥青混合材料拌合与配制过程中,宁可降低配制产量,也要确保拌合与配制时间。

(2)混合料摊铺施工操作

在介质离析状态下,摊铺机摊铺作业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应当注意摊铺机施工速度,确保缓慢、连续和均匀不间断。总之,摊铺施工作业是提高路面平整度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应当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摊铺施工作业应当确保连续性,而且要配备和摊铺机施工能力相匹配的施工材料,摊铺施工过程中应当确保不停机。实践中可以看到,摊铺机本身有自锁设备,但热混合料因受到熨平板设备自重作用下,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微下沉现象,而且摊铺机重启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局部不平整问题。其次,摊铺速度应当保持缓慢、均匀,一般情况下铺速度应当每分钟大约2至4米,而且供料过程中应当确保不停机和连续性。实践中可以看到,如果摊铺过程中不能确保速度的稳定性,则可能会造成摊铺层初始密实度不均匀,进而引起碾压后局部厚度发生一定的变化,影响施工平整度。再次,摊铺施工过程中,螺旋送料设备应当匀速转动,而且两侧位置可以保持不少于送料器高度三分之二的混合料,确保摊铺机全宽断面不出现离析问题。最后,自卸车卸料过程中,摊铺机运行过程中应设置专人进行指挥。离摊铺机前端三十厘米左右时,应当及时停车,摊铺机斗前方顶推滚轮顶上汽车后开始卸料时,应挂空档,并适当地带上刹车,以此来确保汽车由摊铺机推着前进,汽车刹车不应踩死,以免摊铺机打滑。

(3)碾压质量控制

介质离析状态下的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气候特点严格控制沥青温度,一般在160至175摄氏度范围之内,并且要确保拌合时间控制在50秒以上,成品料出料的具体温度应当控制在160至165摄氏度范围之内,现场初压温度也应当控制在120至155摄氏度,而且终压温度应当控制在70摄氏度以上。实践中,为有效避免路面在压实过程中降温过快,当上层压实过程中应当确保压路机喷水呈雾化状态,并且要提高喷水质量,消除喷水量过大和路面温度下降太快等现象,同时还可以采用分段碾压方式,碾压段以80至100米为宜。同时压路机不开振动,匀速压实以保证上面层的平整度。

结语:总而言之,介质离析现象对路面机械施工质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实践中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以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小文.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摊铺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J].建筑施工,2008(04).

[2]石洪刚.路面机械施工对高速路大修路面质量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1).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管理;设计

前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逐步广泛应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普及,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而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应用体现在建立完整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促进行业间的技术交流,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但就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现阶段发展现状来看,农业机械化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相对落后,使得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农业机械化信息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农机化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同时有利于提高和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从综合发展水平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1农机化信息采集处理传递手段相对落后

在个别地方的农机信息工作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信息来源渠道狭窄,信息数据量不高,信息质量不高,从而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1.2农机管理统计分析系统软件版本不高

现阶段全国农机部门所使用的农机化管理统计汇总软件版本不高,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系统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潮流,从而限制了各种农机数据的共享与传递,加上软件本地安装的分发工作量大和维护培训费用的增加,落后的软件程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快捷与方便的要求。

1.3亟须高新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

随着新的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信息工作则是建立在农业机械化管理体制和农机管理前提下的,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向农业机械化领域的不断渗透,农业机械化也面临着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新问题。如:共享文件,透明办理事务进程,下载各种工资资料等[1]。

2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很大益处。

2.1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是迎合时展的创新型工作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农业信息管理技术发展也相对成熟。从国外的一些国家的实践中来看,农业机械信息化对农业早日实现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2.2能够掌握信息化发展的最新动态

通过农业机械信息化,能够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掌握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农业大国政策方針的变更,使得农业发展进一步顺应市场发展新风向,对本国的农业发展战略做出及时的调整,实现农业发展的最优状态。同时通过互联网,使得行业之间能够更好地了解,更好地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了相应的社会效益。

2.3实现资料的有效管理

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化的信息资料进行储存、收藏、保管,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方便日后查询资料。如,在资料库上登记各类农业机械的型号及市场资源拥有情况,以便日后某工作需要这项仪器时能快速找到[2]。

3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分析

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利用Struts框架对weB页面进行开发。采用JSp技术来对weB进行技术上的支持,利用JSp的特点充分发挥weB的效用价值,使二者有效结合。

3.1JSp技术的应用

JSp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在传统的网页中插入Java程序和JSp标志而形成的。JSp的工作方式是接受客户端发出的请求,通过访问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分析,将分析得出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即可。在这一操作过程中,weB在接受到用户想要访问JSp的请求时,weB对其中的程序片段进行操作。最终返还给客户的结果除执行的结果外,还有JSp文件中的HtmL代码。而为了使得weD页面的动态效果功能得到更好的实现,一部分Java程序只需要插入集合,而这些操作的过程都是在服务器端完成的,不显示在客户端,客户端只显示操作的结果。

3.2农业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构建

为了对农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库的构建,需要对所有农业机械进行分类,针对每一项农用机械的信息构建一份数据表格;对所建立的数据表格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到数据表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表格间的联系,从而构成农用机械信息数据库。如果需要研究某一地的农用机械信息,则根据该地的农机统计表进行上述分析与统计,从而得出该地的农用机械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为农机数据分析提供迅速、方便的系统服务,有利于掌握各区域农业资源及农业机械数量与分布情况。

3.3农机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分析评价各种农机的适用性

根据研究地区的各种数据与参数,如:经济条件、地形特点、农机使用需要的各种数据参数等信息,能够方便、及时地了解区域内的市场情况,再根据各种数据所显示的经济状况分布情况,形成农机机耕需求的各种图表。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农业领域,加强对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从而得出较为可靠有效的方案,方便农业机械化用户,推进我国农用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何桂明

参考文献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篇9

关键词:煤矿机械;自动化;经济性

在当下阶段,国内很多煤炭矿产机械自动化的水平较低,通过对煤炭矿产技术的支出和应用,能够获得有效的发展途径。在经历了多年的煤矿效益研究过程中,需要对机械的自动化进行调整和处理。

1煤矿机械自动化经济意义

针对在数据对比中效益相对优秀的企业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煤炭形势变化。必将成为影响矿井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在提升矿井机械化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煤矿的发展以及对应的应用状态调整[1]。在煤矿机械化的运用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济意义(1)在煤矿生产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对劳动量较大的工序和工作内容实现具体的施工方式的安排和工作效率的完善。通过对人力资源和过度阶段的应用过程,能够实现生产生活中的矿井安全设施维护,同时能够通过对机械化操作的难易程度进行人工智能的分配和人力劳动的调控。通过对缩减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性差异,实现煤炭开采的最优方式和功效,同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开采的成本。通过对生产中人员的占用率标准,能够实现很多煤炭的开采和人力资源的调动。煤矿机械设备中的故事能够有效的实现发生几率的降低,同时针对煤矿生产中的活动内容进行相对应的操作效应。结合煤矿效益下降,能够实现煤矿对负担机械的维修阶段,进行人力的费用整合,针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实现,生产过程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提升,在降低生产成本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人工的参与程度,和应用的具体方法,对于劳动率的压缩和舒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我重点方向运用[2]。在系列的操作之后实现降低煤炭生产成本的目标。(3)在针对其他产业领域中的煤矿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很多高位活动的进展。在通过矿井中的坍塌、突水、瓦斯爆炸等等事故的运行和人员的分析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数量维护,和经济损失的调整。在煤矿中生产活动中进行相对应的自动化技术的运用,通过很多环节和人员配备安排,能够减少人员在施工中的伤亡以及相对应的财产损失。这种规律和状态比较适合煤炭企业生产和发展的现状。

2煤矿采掘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是一切环节的重要厚度和保障。需要针对自动化的煤矿生产安全,进行相对应的效率处理和成本应用的重要影响。在标准的液压支架过程中对技术的应用以及设备水准的提升有一定的要求和技术标准。

2.1液压支架结构

针对煤矿采掘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提及到液压支架是作为开采中支架设备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焊接等工艺,进行液压支架的应用和总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应用效果的具体了解[3]。能够针对支架的控制能力和应用水平进行相关的技术总结和大幅度的应用建设成本预算。设置相对完善的液压支架,进行电业控制系统的功能性分配。对于能够实现自动升降的作业系统,可以调控远程操作装置。

2.2采煤机的应用

针对当前对采煤机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实现交流变频的电引方式方法进行标准的效益分析和可靠性能的总结。对大抗污能力的排查能够实现很多工人劳动成本的降低和工作量的提升。同时在计算机控制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采掘设备的升级进行相对智能化的长足进步和发展[4]。在自动化的控制和诊断过程中,能够实现综合的运用设备总结,在对遥控装置进行合理的额技术性总结和过载的应用保护和固定追踪记忆的环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采掘设备的功效。

2.3掘进机技术

掘进在采矿工作中是非常主要的工作环节,其在掘进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所有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有效进行。在针对传统矿井的掘进技术的弊端中,能够实现很多方式的效率运用,针对很多岩石等因素的震荡,需要对周围的地理状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爆理。在针对中型机械自动化设备的运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矿井的照明的应用的监控作用。,通过多种辅助系统的掘进液压系统中进行科学的结合以及时间掘进的自动化技术分配。

2.4刮板输送机

针对刮板输送机的应用矿井,恩能够进行相对应的重要运输机械设备管理,同时通过对工作方面的煤炭输送分析,鞥能够进行相对应的采煤方式处理和应用的工作产能变化分析。通过对相关的工作环境以及场景中的应用策略标准,能够有效的实现很多大型刮板输送机的操作运行[5]。在具有高度的兼容性的同时,又能够对整体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和链接。是非常完备的一种生产性综合枢纽。可以根据输送的能力,300m、4500t/h的标准,进行相关的输送性能,能够进行相对应性能提升和刮板输送能力的控制,针对具体的状况实现伸缩功能定位。

2.5带式输送机械

很多应用的过程中,戴氏输送机能够对相关的高效性能进行优秀的设计和总结。实现了相关应用的标准和技术的总结。在其重要的影响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戴氏输送机的各种性能标准。如功率的标准、云量、输送距离、运行的可靠性等各个方面的总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数值的定位的应用。例如,国内戴氏输送机械云量已经大大4600t/h。带速到达4.5m/s,带宽实现2m,最大输送长度为6km。与此同时,戴氏输送机能够进行系统的调控和驱动技术的融合,可以到达平稳而迅速的连续工作状态。

3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了对煤矿机械性能的自动化应用研究,实现了自动化程度的技术分析和了解。通过对煤矿机械自动化处理的意义分析,能够有效的实现经济效益的分析和发展方向的定位。在针对煤矿机械自动化应用及其经济性实践的研究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明确在采煤工艺中的技术研究方向和实践进展的步伐,从而有效的提升原煤生产的质量和技术设备的统筹规划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东炜,机械自动化在煤矿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精品,2015,0(11)

[2]胡海东,李远清,.煤矿机电自动化的实用技术分析[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6,0(2)

[3]史国宾,.刍议煤矿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2)

[4]张伟宏[1],.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1)

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篇10

[关键词]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1D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256-01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其埋藏深度比较深,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综掘机械设备,而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性能直接关系着煤矿生产运营效益和安全高效生产。由于煤矿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结合当前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维修保养手段,提高综掘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当前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存在的问题

1、维修养护方法不合理

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维修多是事后维修,在综掘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之前没有科学的预防性计划,当综掘机械设备出现运行故障后才进行维修,工作人员需要分析综掘机械设备故障原因,准备维修工具,再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维修,整个维修过程耗费较长时间,增加了综掘机械设备维修费用。

2、维修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多是企业安排专门维修人员进行自行维修,由于维修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综掘机械设备维修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并且在对综掘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主要通过观察、听、看等方式以及自身经验进行维修,经常出现不检、错检、漏检等问题[1],无法保障综掘机械设备维修质量。

二、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策略

1、预防性检修

预防性检修是通过全面监控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和运行周期,准确计量机械设备的相关数据[2],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解决。对于综掘机械设备进行预防性检修,煤矿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机械设备检修部门,针对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多种维修养护计划,确保综掘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在煤矿生产运营过程中突然发生运行故障造成机械设备停机,影响煤矿的安全、连续开采,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预防性检修,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状态维修和定期维修,可有效降低综掘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确保综掘机械设备始终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

2、事后维修

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事后维修必须采用先进的维修技术和手段,针对综掘机械设备的故障情况,仔细分析故障原因,找出故障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综掘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影响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开采。事后维修对于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鼓励维修人员学习先进的维修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维修技能。

3、改善维修

改善维修是指结合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采用先进的维修方法和技术,不断改善综掘机械设备的一些小问题和缺陷[3],逐渐提高综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延长综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维修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煤矿生产需求和综掘机械设备应用要求,应积极推广综掘机械设备的改善维修方法,不断提升煤矿生产效益。

4、采用先进的故障检测方法

(1)噪声和振动检测

当煤矿综掘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采用噪声和振动检测方法,以综掘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为特点,分析机械设备的故障情况,及时找出故障源,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提高综掘机械设备运行稳定性。

(2)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是检测煤矿综掘机械设备故障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在保持综掘机械设备不损坏的情况下,检测机械设备内部故障。无损检测常见的有超声波检测法、渗透检测法等[4],通过射线、微波等检测综掘机械设备内部零部件是否出现故障。对综掘机械设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应仔细分析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材质,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且还可采用湿度检测、电气检测等检测方法。近年来,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快速发展,远程协作检测技术和小波分析检测技术在煤矿综掘机械设备故障检测方面表现出重要优势,并且有助于延长综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3)运行检测

煤矿综掘机械设备故障主要分为软故障和硬故障,硬故障是指综掘机械设备固定参数发生变化或者不正常而导致的设备故障;软故障是指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参数比较复杂,包含多种变量,故障检测要求较高。综掘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煤矿顺利开采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综掘机械设备的检测诊断水平,科技人员为综掘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开发了检测系统,如aSCC控制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可快速处理综掘机械设备的超速、制动失灵等故障,有效提高综掘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4)油液磨屑检测技术

油液磨屑检测技术是指提取综掘机械设备和液压系统的油液,通过铁谱分析、光谱分析等技术,根据油液微粒和磨屑的变化,诊断综掘机械设备故障,有针对性地采取故障维修保养措施。

5、做好机械设备养护

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维修结束后,应做好养护工作,对容易出现摩擦的零部件添加油,合理调节安全保护设备的配合间隙,及时记录综掘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注意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性。同时,煤矿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部门,配置完善的维修保养工具,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综掘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并且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规范自己的操作和使用,避免综掘机械设备受到人为的损坏,使操作人员和维修保养人员共同协作,做好日常的养护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综掘机械设备停机率和完好率进行考核,落实综掘机械设备维修和养护责任制,提高综掘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另外,煤矿企业应结合综掘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使综掘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化、规范化,定期对综掘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量大幅上涨,综掘机械设备在煤矿开采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综掘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加强综掘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采取有效的故障检测和维修方法,提高综掘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推动我国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建伟.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的维修与养护探析[J].机电信息,2013,09:82-83.

[2]郝科峰,高涛.探究煤矿综采机械的维修及发展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06:18+20.